低碳经济生态文明(精选12篇)
低碳经济生态文明 篇1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立足于经济增长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1], 是党中央和国家积极实施的可持续发展工程, 对于解决目前的资源与环境现状、转变经济模式和实现人与自然协调永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2009年9月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称为新时期的五大工作要点[2], 这为主动有效地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和湖南省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 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应有之义, 也是未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发展内容与建设生态文明存在交叉和重叠, 在当前世界各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潮流的驱动下, 应该将其作为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着力点。因此, 今后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 推动我国和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快速、有序、协调地发展。
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 其不同于传统工业文明控制自然、战胜自然和索取自然的发展思路, 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解决我国目前严峻的资源、气候和环境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3]。
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 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日益显现, 加之特有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使得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 据权威部门统计, 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湖南省由于其重化工业和高耗能行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较高, 使得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现状尤为突出, 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已成为制约我国和湖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走出一条既能保持生态环境又能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思考。由于截然不同于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思想和根本宗旨, 生态文明建设为解决当前的资源和生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 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 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 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鉴于严峻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 生态文明建设已由以往的“要不要建设”和“何时建设”发展到今天的“如何建设”和“如何加快建设”上来。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不但是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的需要, 也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实践证明, 在今天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和国际压力背景下, 我们必须摒弃以往的发展路子, 走新兴工业化的道路, 重视发展低碳产业, 开发低碳技术, 建设低碳社会, 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 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可以说, 建设生态文明, 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 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以“低碳”为突破口加速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方式, 主动选择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 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二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争取逐步降低碳排放强度。三是以火电行业为重点, 大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等等。生态文明建设提倡资源利用的高效率、经济发展的“低碳化”、污染物排放的减量化以及人们生活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 以达到人、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共处与发展, 这与低碳经济的内容存在众多的交叉和重叠, 也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宗旨和根本目标。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受“碳排放”瓶颈的制约和2008年金融海啸的冲击, 各国都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解决气候与环境问题、加快经济复苏、解决就业压力、实现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抓手和关键着力点, 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我们应当顺应这种潮流, 深刻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是密不可分的, 基于两者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节能减排、削减污染物排放和转变生活消费模式等内容的交叉与重叠, 应将“低碳经济”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最有力的突破口和关键着力点, 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发展低碳经济, 推进能源经济革命, 标志着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也体现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以低碳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加速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 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是实现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气候与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人类不可能因噎废食而放弃自身的发展, 但实现经济的永续发展则需要在保持增长的基础上更要提升发展的质量。这需要从基础能源入手, 从根本上转变能源利用方式, 实现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少排放甚至是零排放, 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终成功的根本保证。尤其对于湖南这样缺煤少油少气的地区, 加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对于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观意义重大。
第二, 加快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未来一段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占到了一次能源消费的七成左右, 加之以往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并未从根本上得以转变, 是造成近些年我国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上升以及污染事件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但由于技术因素的制约, 新的和可再生的能源利用在短期内不可能出现质的突破, 受金融危机冲击和就业压力的加大, 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未来相当一段时期我们发展的主要能源还是来自于煤、石油和天然气, 所以加快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就成为了减小资源消耗、缓解环境污染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三, 清洁发展机制 (CDM) 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传统工业文明是发达国家发起和引领的, 最终的结果是发达国家分享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果实, 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则获利甚少, 反而成了发达国家污染物排放的受害者, 这违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人和自然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宗旨,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欠有“生态债”。《京都议定书》引入了清洁发展机制 (CDM) , 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规定了发达国家应有的减排义务, 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 发达国家弥补了对发展中国家欠下的部分“生态债”, 缓解了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状况, 是实现人和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
第四, 森林碳汇建设作为“低碳”发展的组成部分,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性内容。森林在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减缓温室效应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意义不言而喻, 提到“生态”二字, 首先联想到的是森林和植被, 所以加快森林碳汇建设不但是改变污染现状和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举措, 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性内容。湖南省森林覆盖率很高, 2008年达到了55.86%,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 未来在减缓温室效应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意义重大。
第五, 消费模式和生活观念的转变是生态文明建设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实施的关键一步。长期以来, 工业文明所倡导的“高碳”发展思想已深植人心, 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加之我国幅员辽阔, 物产丰富, 很多人并不在意生活和消费过程中的铺张浪费, 从而造成了资源严重消耗、生活垃圾大量排放和废旧弃物循环利用率极低的现状。未来需要加大对民众的宣传教育, 让民众深刻认识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改变以往的消费模式和生活观念, 变生态文明建设从客观被动接受到主观积极实施。
三、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未来五大工作要点之一, 也是解决目前严峻的资源环境现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最有力手段之一,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在气候变暖和金融危机冲击下, 全球掀起了转变发展方式, 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 在顺应这种潮流的驱动下,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内容与建设生态文明存在的交叉和重叠, 应该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我国和湖南省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突破口和关键着力点, 在深入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 积极、有序、稳步地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步伐, 为把我国和我省建设成为经济富强、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的国家和省份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R].2009, 9.
[3]沈晓春.坚持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乌蒙笔谈, 2008, (3) .
低碳经济生态文明 篇2
13会计2班 44号
陈熠星
摘要:低碳经济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下探讨低碳经济的发展更有意义《而生态文明的本质是文明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当前地球自然生态条件下,学习和效法自然生态规律,发展绿色工业,并用于指导人类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道路,校园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
关键字:产业生产化,生态文明,绿色工业化,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校园节能减排,校园生态文明建设
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马克思指出:“一切文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上的。”也就是说,生产方式决定人类文明的演进。梳理人类文明的历史轨迹,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四个历史形态,生态文明正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迅猛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一)原始文明时期人们只能依赖自然
原始文明,也叫渔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约在公元前200 万年到公元1 万年的石器时代。马克思指出“: 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在原始文明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幼稚而混沌的,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极其有限,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人是自然界里的弱者,在极其“恐怖”可怕的自然界中寻找最起码的生存条件。人对自然物的图腾崇拜,就是对不可战胜的大自然的顶礼膜拜。
(二)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开始改造自然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农业文明最早兴起于东方,大约在公元前1 万年到公元18 世纪。当时铁器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农业文明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占据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的封建社会持续了近两千年,发展高度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公元500-1500 年的中国建立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与繁荣发达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是一种依赖于天时地利资源的经济,在长期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道法自然、敬天崇地的天人统一观。在农耕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是和谐的。虽然人类也不断向自然索取,但在整个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在总体上还没有超出自然界自我调节和再生的能力,自然的秩序没有发生紊乱,生态环境也没有失去平衡。
(三)工业文明时期人们极力征服自然
从血腥的原始资本积累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地印象。18 世纪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步入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同时,工业文明误导人类认为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应运用各门科学去发现、认识、研究以至征服它们,以期向它们无限索取来满足人类日益扩大的物欲。于是,人类大量地毫无顾忌地开采资源,排出有毒有害物质,以追求利润而不考虑后果和长远影响。在工业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活动范围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四)生态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上世纪60 年代,人类开始关注生态危机。1972 年6 月5 日,第一次“世界人类环境大会”召开,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80 年代以来,人类开始寻找新的文明形态。1992 年,第二次“世界环境大会”召开,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对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反思与扬弃。尽管人类还生存在工业文明其间,但工业文明越来越走向绝路,生态文明已经以其巨大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面对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生态危机,扬弃工业文明,选择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思想路线,也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一种必然。
(一)我国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
1.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由此带来自然灾害频发。中国人用30 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的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高速惊人的发展,也被世界称为中国增长的奇迹。但是,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007 年,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合作完成《中国污染代价》研究结果令人震惊,该报告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用的流行病学模型,发现中国每年约有75 万人因空气污染和水污染而过早死亡。2009 年《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有250 亿立方水受污染。在全球20 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了16 个。
2.资源短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 亿亩红线。《2011 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1993 年为6%,2012 年高达56.7%。石油储备不足30天,日本65 天,美国180 天。石油是国家战略资源,体现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我国石油进口大部分要通过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又被美国控制,也就是说,仅石油一项资源就严重影响国家安全。铁矿石对外依存度56.4%。20 年内,我国就剩6 种主要矿产能自给,绝大部分都不能自给。我国45 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率不到世界平均值得50%,400 处主要矿区因资源枯竭面临关闭。下面是我国部分资源可使用的年限统计表。
到2020 年,我国45 种可开发的主要资源就剩下14 种,如煤、稀土、錂镁矿等。据专家推测,本世纪内地球基本上地下无矿可采了。
(二)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已经行不通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的工业化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人口最多的工业化,而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七国总人口也才7.2亿。西方七国是在工业化完成后才遇到污染等问题,而中国在起步阶段就受到环境因素掣肘。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0%,加上长期实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能源消耗量巨大,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无节制地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已经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中国30 年的高速发展,已经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巨大代价,中国模式是不可复制的。“发展是硬道理”,当代中国不但要发展,而且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样就决不能走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老路。在世界资源与环境危机处在一触即发的时代背景下,两倍于发达国家人口总数的中国的崛起,不但面临着地球承载空间的挑战,而且还存在“挤车效应”导致与西方不断得出经济摩擦。环境与能源的容量,确实没有给中国登上工业化列车留下空间。据科学家测算,如果中国继续走西方式的高能耗、高消费工业化模式,将需要5.6 个地球能源。[2]
(三)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分为五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人民群众对水、空气、食品、居住环境的要求都与以前不同了,要求水是干净的、空气是新鲜的、食品是洁净安全的、居住环境是优美宜居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与期待是应该的、合理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是最广大的人们群众,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八大报告令全国人民精神振奋,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为重大战略部署是非常正确的。同时,把生态质量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作为政府的公共服务,是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必将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纵观世界风云,中国共产党具有独特巨大的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具有无限的感召力。我们相信,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让我们始终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一定取得巨大成功,“美丽中国”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科学研究,第22卷第12期,2009年12月(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环境保护(3)王国泽,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总第71期
低碳经济时代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生态旅游;发展
在社会资源日益受到能源以及环境制约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全球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低碳经济时代,对于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趋势。低碳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旅游方式,能够推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1]。当前旅游业是发展最为快速的行业,因此推动生态旅游对于保护自然环境,节约射虎资源,推动旅游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低碳经济与生态旅游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以及生态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以及《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对于环境问题进行阐述,并且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指出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观念创新,消耗更少的自然资源,从而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与生活质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时代的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根据2009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需要倡导低碳旅游方式,从而实现旅游区内的节能减排,实现旅游产业的升级以及旅游效益的提升。而生态旅游是更为普遍的阐述方式,虽然对于生态旅游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生态旅游是游客负责任的旅游方式,通过保证原有生态的完整性,从而达到自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的。
二、低碳经济时代生态旅游内涵
相比于一般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主要以生态文明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旅游性为基础,从而促进旅游发展的旅游模式。在低碳经济时代下,生态旅游具有以下的含义。
1、旅游生产低碳化
针对旅游产业而言,低碳经济下的生态旅游,是采用更为节能的旅游生产,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促进旅游发展的目的。在旅游景点,采用新能源技术以及节能排水技术,并且广泛运用高效照明技术、合同能源技术,从而提升旅游景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文士提起的排放,推动循环产业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需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发展理念,采用低碳环保技术,不断推动旅游景区的产业升级,推动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2]。同时尽可能的采用生态技术,充分保证旅游景区的生态恢复能力,节约自然资源,达到减少消耗,促进产业发展的目标,并且在地能源需求下推动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
2、旅游消费低碳化
旅游是一种消费形式,在低碳经济时代,旅游消费低碳化能够减少能源消耗,从而起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低碳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的核心是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在旅游消费中,以生态环保技术为基础,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选择排放量较少的交通工具,并且参与碳中和活动,在整个旅游过程中,采用生态环保的方式,对旅游目的地进行保护。
3、旅游产业低碳化
在旅游的过程中,生态旅游是在旅游产业过程中的采用生态环保技术,从而避免对生态旅游的滥用、误用,有效的增强旅游中的低碳化与生态化,减少碳排放量。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除了生产与消费的低碳化之外,还需要利用植树等方式进行碳减排,将碳排放的目标分解到旅游产业的全过程,实现生态旅游的低碳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低碳旅游的发展措施
1、构建管理制度,规范低碳旅游发展
为了促进低碳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构建低碳发展经济战略,从而促进低碳化生态经济的发展:(1)构建低碳经济的组织机构与战略规划,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低碳化,需要以旅游行政管理机关以及旅游相关协会为主体,从而构建多层次的旅游发展组织结构,将减排的目标层层分解,并且监理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2)采用低碳认证制度,对旅游景区内的旅馆、娱乐以及交通运输等产业实行低碳认证,并且采取嚴格的评定分级,保证旅游产业消费符合低碳标准。同时需要选择低碳产品,提升旅游企业的低碳意识,不断的推进旅游产业的低碳标准建设,从而实现旅游消费、旅游运输等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建设[3]。
2、加强教育宣传,引导低碳旅游消费
低碳时代的生态旅游的低碳发展,首先需要以低碳意识的推广为前提,从而对生态资源进行重新评估,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作用,从而发挥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旅游消费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应该采取多种方式,不断的推进低碳旅游消费,从而减少消费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3、对旅游产业重点环节进行控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需要对生态旅游过程中的吃、住、行等方面进行重点控制,保障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1)低碳旅游饮食低碳化,对于旅游产业中的饮食以及饮食相关行业进行地烟花处理,提倡健康素食,并且采用节能的厨具、餐具;(2)低碳旅游住宿,在旅游产业的住宿过程中,合理使用低碳生态材料,并且促进节能减排的发展,提升节能技术的使用率;(3)低碳旅游交通,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尽量减少碳排放,在景区内部推广节能化、轻型化的代步工具,从而减少景区内的环境污染[4]。
结语:
低碳经济时代下,对于生态旅游的法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且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低碳经济时代下的生态旅游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播低碳化生态保护理念,不断完善低碳管理制度,对景区内的生态资源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推动生态旅游的低碳化发展,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忠明等.发展低碳旅游经济[J].江西科学,2010(6).
[2]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
[3] 王莉莉.从“搭车去柏林”看旅游者低碳行为[J].中国城市经济.20110).
[4] 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D].生态经济.2009(11).
低碳经济生态文明 篇4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倡导低碳旅游, 探索旅游发展的新方式, 改变现在旅游业整体上比较粗放的发展方式, 转变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 自然而然地成为在旅游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也是旅游发展在“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的重大进步, 并将对其他行业产生示范带动作用。由此可见, 生态文明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是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灵魂。
一、低碳旅游概念
低碳旅游是在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的。国内第一次正式提出低碳旅游概念是在2009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 提出推进节能环保, 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 明确提出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对旅游饭店、景区景点的节能减排提出要求, 为中国低碳旅游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目前对低碳旅游尚无统一的定义, 蔡萌、汪宇明 (2010) 认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 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 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刘啸 (2010) 认为低碳旅游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 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 在旅游过程中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理念, 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侯文亮等 (2010) 指出低碳旅游是在保证旅游者旅游经历满意的前提下, 以更少的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 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人性化的制度, 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型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低碳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对旅游发展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上, 因为低碳旅游发展方式倡导人们通过旅游吸引物的低碳化、旅游发展装备的低碳化、旅游体验环境的低碳化、旅游消费方式的低碳化等各种经济、技术、社会手段来减少旅游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综合以上概念, 低碳旅游涵义包括二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旅游者的低碳旅行; 二是经营者的低碳管理。前者强调的是旅游者的低碳生活方式, 即在旅游过程中的旅游者在享受旅游的六大功能要素 (食、住、行、游、购、娱) 时要以“低碳标准”来约束自己的旅游行为, 达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目的, 属于一种低碳生活方式;后者则强调经营者 (包括旅游开发商、旅游经销商、旅游服务机构等) 的低碳管理理念, 即经营者在开发旅游产品、提供旅游产品、提供旅游服务过程中也要按“低碳标准”来执行每项管理, 属于一种低碳经济形式。
二、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途径选择
旅游低碳化实质上是运用生态文明思想, 在旅游企业、旅游者中贯彻“低碳”理念, 采用低碳技术, 实现旅游企业、旅游活动的低排放、低污染、低消耗。低碳旅游属低碳经济形式之一, 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力量之一, 它不仅可以改变人们的旅游方式, 同时可促进旅游经济向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良性发展。为此,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低碳社会建设
生态道德能否被人们承认和接受取决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和水平; 而这种道德被人们接受的范围和程度, 则取决于它的传播程度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状况。为此, 首先, 引导公众认清养成低碳道德行为的意义; 其次,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树立低碳生活习惯, 把低碳生活方式纳入生态道德教育内容, 通过生态道德教育, 树立起善待自然和着眼未来的行为规范, 引导公众培养低碳生活习惯, 引导民众道德潜意识中形成“善”与“恶”的低碳道德标准, 在日常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保持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减少对环境污染的自律精神, 从而自觉地、自发地成为低碳生活的实践者; 最后, 把低碳道德教育与有关法律普及结合起来。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 培养低碳生活习惯, 促进低碳社会的建设。
(二) 繁荣生态文化促进低碳社会建设
生态文化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驱动力, 浓郁的生态文化氛围内, 有利于人们从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 有利于低碳社会建设。加强生态文化教养, 提高人们生态文化素质是建设低碳社会的主要途径。首先, 低碳社会建设, 必须依靠人们低碳道德意识的提升。低碳道德意识, 就是利用低碳生活标准来衡量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而低碳道德意识的加强有赖于生态文化教养, 通过生态文化教养, 提高人们低碳道德意识, 遵循“低碳”标准, 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其次, 发展生态文化产业, 加速低碳社会建设。生态文化产业, 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注重产业的文化功能的低碳产业。为此, 强化生态产业的文化功能和文化产业的生态化是繁荣生态文化促进低碳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是在世界倡导生态经济的背景下设立的。该区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生态经济的“生态优先,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宗旨, 以环境的可持续为前提, 以低碳化为手段, 以旅游者满意度为标准, 达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目的。在全省尺度上,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生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其旅游的低碳化发展可为全省旅游业发展提供示范作用。为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政策理念“生态化”
江西省是全国较早推行“生态建省”理念的省份之一。特别是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设立以来, 各级政府积极倡导“低碳行政”, 以生态理念引导政策、生产、生活。低碳旅游是生态经济体之一的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 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思想指导行动, 以生态理论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发展的“指挥棒”。为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旅游, 政府层面须执行“生态化”政策理念, 做到“规划先导、政策向导、宣传倡导”。首先, 大力开展旅游资源的普查工作, 评估旅游环境质量, 以环境保护为前提, 以低碳设计为手段规划旅游资源的低碳化开发, 做到规划先行。政府部门应联合相关高校与旅游企业的科研力量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低碳整合方向、途径进行研究, 做好不同地理尺度的低碳旅游发展规划方案。其次, 制定低碳优惠政策促进旅游业低碳化发展。对旅游业低碳项目可执行“优先上马、减免税收”的政策;对低碳旅游企业、农户加大扶持力度, 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示范户; 构建行之有效的低碳旅游协调和监督机制, 健全低碳旅游业发展的法规体系。再者, 倡导低碳消费, 培养绿色消费理念, 提高节能减排意识。
(二) 企业管理“足迹化”
江西省旅游业存在管理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协调不善, 没有配合, 造成管理成本增加, 资源浪费的现象。当前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将生态足迹理论贯穿低碳旅游企业、农户的运行管理中, 降低企业管理每个项目、每个过程、每一环节的“碳足迹”。为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的发展要做好旅游企业的低碳化改造, 强调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发展理念。在能源消耗方面, 以旅游企业“生态足迹”理论为指导, 采用低污染、可再生的新能源 (风能、太阳能) 减少碳排放, 降低“碳足迹”; 景区、办公场所和客房的建设使用绿色环保的新材料、节能节水减排的新技术等。在旅游交通方面, 首先, 根据季节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 严格执行旅游交通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制度, 根据客流量安排车流量;其次, 景区应当严格控制或禁止环保不达标的机动车辆进入景区, 积极推广使用电力、畜力和人力等节能低碳的交通工具。如庐山景区近年来实行旅游交通管制, 禁示私家车进入核心区, 统一使用旅游观光车或让游人步行, 在降低旅游交通的排放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旅游服务方面, 旅游企业通过提供低碳旅游服务, 提倡低碳消费、低碳生活, 引导游客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如在住宿方面, 可推行“绿色客房”项目, 鼓励游客降低对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降低资源的消耗;以各种提示牌、警示牌提醒游客在任何时间注意节水、节电;在旅游娱乐方面, 结合当地旅游项目, 请农业技术人员传授花卉养护知识、绿色果蔬培育技巧、绿色食品烹制技术等, 让游客在农事体验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获得绿色、环保、健康、低碳的生活常识; 另外, 可开展“低碳积分兑奖”活动, 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的各种低碳行为可以获得相应积分和奖励。通过上述措施降低旅游项目、景区、游客的碳足迹, 达到低碳旅游的目的。
(三) 社会参与“普遍化”
低碳旅游是倡导对自然“多保护、少索取”的一种健康、生态的旅游形式。 作为全国首个以大型湖泊为核心的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终极目标就是实现生态环境健康, 社会经济繁荣稳定可持续。生态经济形式之一的旅游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得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与努力。对于低碳旅游的发展来说, 人人低碳一小步, 旅游低碳一大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的发展必须强调全民参与, 上到旅游部门决策者, 下到旅游企业管理者、游客都参与旅游低碳化发展中来。首先, 针对旅游从业者, 特别是乡村旅游中的个体经营者——旅游村民, 可成立低碳旅游志愿服务队, 深入各家各户, 开展低碳知识辅导, 发放低碳知识资料, 普及低碳消费知识, 营造低碳生活氛围, 加强低碳旅游社会参与程度。从低碳能源、低碳消费理念、方式等入手建立低碳旅游示范村。其次, 对于旅游者来说, 低碳环保不仅是一种责任, 还是一种态度。加强低碳旅游“责任”意识, 培养低碳旅游态度, 提高旅游者践行低碳旅游方式自觉性。为此, 景区可开展相关参与程度较高的碳排放补偿活动, 如开展植树赠门票活动, 鼓励游客种植“青年林”、“新婚林”、“生日林”、“成人仪式林”等各类主题纪念林, 以此来补偿自己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 达到改善乡村生态、保护乡村环境的目的;开展低碳宣传活动, 每年5月20日是“全球低碳日”, 可开展低碳旅游的宣传活动, 通过举办徒步登山、郊野踏青、环保志愿等活动, 如与环鄱阳湖自行车比赛, 保护鄱阳湖候鸟的科考活动等等鼓励人们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低碳旅游。加强生态文化对低碳旅游的指导作用, 创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文化, 促进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低碳旅游是新世纪旅游发展的趋势, 如何实现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旅游相关部门、学术界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本文从低碳旅游的概念出发, 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低碳旅游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文章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提出了政策理念“生态化”、企业管理“足迹化”、 社会参与“普遍化”的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望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摘要:低碳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的趋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低碳旅游发展应着力实现政策理念“生态化”、企业管理“足迹化”、社会参与“普遍化”。
关键词:生态文明,低碳旅游,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参考文献
[1]蔡萌, 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 2010, (1) .
[2]刘啸.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 2009, (1) .
[3]侯文亮, 梁留科, 司冬歌.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体系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 .
[4]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5]刘庆, 李彬.低碳经济条件下旅游服务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 2012, (23) .
[6]蔡萌, 汪宇明.低碳经济、低碳旅游与旅游发展新方式[J].中国城市研究 (电子期刊) , 2010, (2) .
[7]范义.“低碳”也需道德支持[N].甘肃日报, 第七版, 2010-04-20.
[8]佘正荣.生态文化教养:创建生态文明所必需的国民素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9]刘庆, 李彬.低碳经济条件下旅游服务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 2012, (23) .
低碳经济生态文明 篇5
建设与低碳经济)考试试题及答案(满分)
单选20题,多选10题,判断20题,均2分/题,总分100分 提示:多选请注意选项顺序
1.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
由着陆器和“玉兔”
2.2013年11月12日,《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经
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3.重庆市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314”总体部
署、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总体要求和任务是:科学发展、富民兴渝
4.在深圳,在能源消耗中占总能耗比例最大的是:建筑能耗
5.我国适合建立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地区是:西藏
6.公需科目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基本需要,侧重于提
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7.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生态中国,这是国家关于加强生态文明
建设的新提法
8.中央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研究部署了重庆市功能区域划分和行
政体制改革工作,……将重庆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域
9.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
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
10.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继续教育经费按国家……额度不低于本
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总额的1.5%
11.2013年11月9日到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
12.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群众路线
13.以下哪项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后勤人员
促进信息化
15.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
政制度建设
16.2012年10月26日,世界温泉及气候养生联合会第:65届年会
暨国际科学大会在重庆举行,世界温泉之都
17.最早提出“低碳经济”一词的国家是:英国
18.反腐倡廉工作要面向:全党全社会
19.专业技术人员急需教育是指……提高:创新能力、专业水平、综
合素质为目的的培训活动
20.按照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在关系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一些重要专业技术领域
21.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特别注意和另一个选项对比,别选错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22.中国迫切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原因有:全选
23.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生态效益、环境
损害、资源消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24.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正确的生态文明概念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然、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
26.生态文明对城市水工业的要求有:全选
27.在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工中,要实现绿色化的地方有:全选
28.我国碳生产率仅为1/5,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全选
29.目前,我国在工业产业中推广实施的节能措施有:利用干熄焦技
术炼焦、废塑料废橡胶粉喷入高炉炼铁、炼钢厂建设高炉炉顶余热发电设备
类
31.发电的间歇性是风电井入电网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对
32.道德是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主要手段:对
33.在CO2的来源上,中国排放的CO2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对
34.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第许可以不要节约用水,但在:错
35.我国要加强执法和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实施对浪费资源、破坏环
境的终身问责制:对
36.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处罚,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对
37.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我修炼的过程:对
38.专业技术人员接收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中,其中包括接收学历教
育和攻读学位:对
39.社会的发展,将人类推进到了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折的时期,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对
40.重庆市的市花是山茶花:对
41.生态系统演化是生态系统各种因素变化的综合结果。《条例》所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具有初级以上职称、中专以上学历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对
42.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中,放在首位的是党的作风建设:错
43.职业道德的产生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对
44.2013年12月30日,奉溪高速公路的全面贯通标志着“4小时重
庆”的目标得以全面实现:对
45.开发和利用非常规气是改变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页岩气:错
46.“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是有中国提出的:错
47.由于新能源造成的污染少,被誉为“清洁能源”或“绿色能源”:错
48.专业技术人员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是维护行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对
49.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的内容,……一律不发:对
低碳经济生态文明 篇6
生态安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安全需求,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后一道防线”,从根本上关系到国家兴亡、民族安全和社会稳定。但是,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对生态安全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明显不足,结果导致资源约束不断趋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和生态系统持续退化。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排放、低污染和低耗能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低的环境污染来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作为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模式和人类生存范式的“重大变革”,低碳经济将彻底改革现有的工业文明格局,将引领国际权益和价值观念发生历史性转变,进而建构起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和体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向着增速更合理、分工更复杂和结构更优化阶段演变。“新常态需要新思维,新思维更需新常态”。在此背景之下,谋划新时期的生态安全战略也需遵循新途径和新思路,而从低碳经济角度出发,以低碳发展的理论来指导生态安全建设,不仅体现的是新常态下对“低碳经济”和“生态安全”两者关系的认真思考,而且更是对完善现有低碳政策和生态安全政策的一种有益探索。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推进生态安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低碳经济在推进生态安全建设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名不副实”——低碳经济理念亟需强化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新时期,遵循低碳、绿色基本政策导向,
努力走出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路子,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但是,从具体实践和试点情况来看,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对“为什么要低碳”和“如何推进低碳”仍存在一定的误解,亟需进一步强化并引导。从地方政府来看,在“GDP崇拜”的激励机制之下,“先发展、后治理”的传统道路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结果导致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被环境污染所抵消。从企业来看,由于缺乏刚性约束且违法成本较低,结果往往导致企业在追求超额利润的同时漠视其产生的环境“负外部性”。从居民个人来看,首先对于“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交通”等概念较为陌生,无法短时间内有效实现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和交通方式的低碳化、绿色化。
(二)“三高两低”——产业结构调整凸显困局
“三高两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产业结构困境是当前推进低碳经济建设的又一大制约因素。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粗放发展方式并未得到有效改变,通过劳动力比较优势和“低人权优势”所带来的发展红利已逐渐呈现出不可持续性,而“世界工厂”所导致的“三高两低”产业特点正影响着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结果来看,“三高两低”造成了部分产业的严重产能过剩。根据国务院公开的数据来看,2012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
(三)“沉疴宿疾”——体制机制改革遭遇障碍
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国有关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我国尚未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低碳经济专门法,现有的政策措施往往整合在“节能减排”中,且以行政力量干涉为主;另一方面,配套政策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低碳经济的生产机制、退出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投融资机制以及财税激励机制,应在政府统筹之下加快深度推进。
(四)“后发劣势”——低碳技术革新能力薄弱滞后
就目前来说,能源技术能力落后是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障碍,无论是前期科技投入,中期能源开采、转换还是后期能源应用、转让,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低碳技术标准方面,尚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执行体系,甚至出现了盲目和无序的状态。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推进生态安全建设的战略重点
(一)谋划一:继续推进生产方式低碳化“变革”
包含两大任务:一是推进产业部门的低碳化“变革”,首先需有效抑制高碳行业过快增长,在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产业布局等因素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鼓励高碳行业集群发展和升级改造。其次,继续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着力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最后,提高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52%和15%。二是推进能源部门的低碳化“变革”,核心是要继续推动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加速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
(二)谋划二:积极引导消费方式低碳化“转变”
包含三大任务:一是积极引导生活部门低碳化“转变”,重点是发挥政府的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推动建立低碳理念、低碳模式和低碳习惯。二是积极引导交通部门低碳化“转变”,关键是合理配置城市交通资源,进一步规划完善铁路、公路、水路交通网络,实现出行方式“公交化”、交通组织“高效化”、交通能源“低碳化”。三是积极引导建筑部门低碳化“转变”,鼓励大规模推广应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力争实现住宅“零排放”。
(三)谋划三:进一步强化保障方式低碳化“改造”
核心要强化国家和地方层面低碳发展的统筹协调,并建立健全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的低碳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大对低碳发展的投入力度,形成良好的政策支撑环境。
四、 低碳经济视角下推进生态安全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低碳发展顶层设计,制定2020年目标路线图
低碳发展作为新时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内在要求,首先必须要加强顶层设计,根据国家和地区层面不同的经济发展需求、基础情况和技术水平,明确主要任务和实施重点,并尽快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议由国家层面的部门(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案。其次,需结合最近颁布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 年)》,尽快制定基于低碳视角促进生态安全建设的2020年目标路线图。
(二)倡导低碳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消费“生根发芽”
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普及低碳发展理念。其次,政府应率先树立正确的生态消费观,支持学会、行业协会等非赢利组织向社会提供有针对性的低碳服务和指导,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的低碳生活方式。此外,加快建设高效快捷的低碳产品物流体系,探索设立低碳产品销售专区和低碳产品超市,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节能、低碳产品信息发布和查询平台。
(三)培育发展新型产业,构建产业低碳化体系
首先,要根据目前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阶段和特点,明确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当前应着重推动新能源、节能环保和装备制造业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并着力调动企业积极性,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规范市场秩序,为低碳企业健康发展创造公平、良好的环境。此外,还要加快深化国际合作,积极探索低碳产业合作新模式,切实提高低碳产业的质量和水平。
(四)创新低碳发展体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首先,要充分发挥“以奖代补”、“以奖促治”以及财政补贴等方式对低碳发展的激励作用,并积极推行政府绿色采购,逐步完善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其次,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可以选择那些防治任务重、技术标准较成熟的税目开征一定的环境保护税,待条件成熟以后,逐步扩大征收范围。此外,探索建立有利于低碳发展的相对稳定的资金投入筹措机制,并逐步加大各级政府在低碳发展方面的必要投入,大幅度提高实施低碳发展战略的资金保障程度和稳定性。
(五)成立低碳发展领导机构,推动务实科学发展
尽快把低碳视角下的生态安全战略作为各级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设立专门的低碳发展领导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逐步建立起具有现阶段我国特色的管理、监督和协调机构,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低碳经济生态文明 篇7
结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建设,全面提升节能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积极促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化交通布局,加强运输大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现客运的“零距离换乘”和货运的“无缝衔接”。因地制宜,将节约能源资源的要求贯穿建管养运。严格建设项目用地审查,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高效”的要求,节约集约利用交通通道线位资源,提高港口岸线资源利用效率。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积极探索资源回收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严格执行交通建设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三同时”和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制度,加强环境保护。
结合运输装备结构升级,大范围推广应用节能环保交通运输装备。
优化交通运输装备结构,积极推广应用高能效、低排放的交通运输装备、机械设备,继续严格实施运输装备、机械设备能源消耗量准入和退出制度,提高用能装备能效和碳排放标准。大力调整优化车船运力结构,加快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老旧车船,积极引导营运车船向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推进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燃料的运输装备和机械设备的应用,加强加气、供电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能源清洁化水平。严格执行交通运输装备排放标准和检测维护制度,加快淘汰超标排放交通运输装备。鼓励选用高品质燃料。
结合综合运输发展,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结构。
在大部门制架构下,按照“宜水则水、宜陆则陆、宜空则空”的原则,建设综合交通运输设施装备系统、运营管理系统、运输服务系统,强化交通运输系统整体性节能。一是补齐发展短板。加快铁路运输、内河水运、城市公共交通等综合运输体系的薄弱环节建设,提高铁路和内河水运承运比重,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充分发挥大容量高效率运输方式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进运输市场化进程,优化交通运输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力争采用最节能减排的方式运输最合适的对象,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三是加强相互衔接。加强通道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进公共信息共享、技术标准统一,减少无效运输,降低能源消耗。
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
科技创新是加快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等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绿色循环低碳交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新能源利用等领域关键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与产品研发。及时发布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技术、产品、工艺科技成果推广目录,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高运行效率。推动建立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采集、交换和共享机制,探索建立综合运输公共信息平台。
持续加强管理能力建设等基础性工作。
低碳经济生态文明 篇8
1 来源及含义
1.1 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 在学术界尚存争议, 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 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用社会生产投入自然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1.2 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经济学界, 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 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 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 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1.3 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 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他在该书中倡导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协调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后, 生态经济学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毫无疑问, 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应该指出的是, 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是, 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 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 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 使生产系统自持, 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是理想化阶段, 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 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2 相同的理念和支撑点
2.1 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 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 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 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 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 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 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 提倡绿色消费, 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 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 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 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2.2 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 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 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 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 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 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 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 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 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3 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3.1 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 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 鼓励创造, 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 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 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 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 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 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 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3.2 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都是以人为本, 解决人类生存危机, 但是它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异。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体现的;绿色经济实施绿色分配, 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费用支出;生态经济则将人类看成是具有最高级智慧的生物, 通过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创造、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达到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量, 使得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 (CO2) 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 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和气候条件。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 市场机制的建立, 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 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的对待, 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 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 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 (下转第107页) (上接第137页) 济转型。也就是说, 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S
摘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产生后, 相继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 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们有相同的理念, 内容有交叉, 极易产生混淆, 却又在研究的侧重点、突破口和研究核心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都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完成这一转变需要相关条件。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 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钟建平.生态伦理与绿色经济[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报, 2003 (6) .
[2]韩锦芳.试论绿色经济的发展[J].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5 (4) .
[3]王育德, 步秀君, 贾东水.绿色经济论[J].经济论坛, 2004 (16) .
低碳经济生态文明 篇9
低碳城市, 即通过零碳和低碳技术研发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广应用, 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 有效减少碳排放。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 即以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 自然、城、人融为有机整体, 形成互惠共生结构。“低碳生态城市”是指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生态城市建设为主导模式, 市民以低碳、环保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 政府以低碳、生态型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低碳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化, 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落实。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居住适宜、运行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的城市, 能有效促进城市在生产、流通、消费、生态保护等领域可持续发展, 是协调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重要发展模式。在国家战略层面, 应从趋于生态环境基底条件和容量出发, 确定主体功能区, 分类制定区域和城市的基本发展原则;在区域规划层面, 进一步明确主体功能区规划下的城市发展导向;在社区和个体层面, 要大力倡导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转型趋势, 逐步开展低碳城市发展之路的试点与推广。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是顺应城市低碳化、生态化发展趋势的重要战略抉择, 是转变发展方式、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一、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现实意义
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 我国不能再走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 必须选择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目标。而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则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
(一) 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应对能源消费高增长阶段来临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这也意味着, 我国将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来完成中等收入国家这一目标, 也意味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2010年, 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7%, 与中等收入国家61%、高收入国家78%相距甚远。以每年2~3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城市化, 对资源及经济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经济快速增长推动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会提高整体能源消费水平, 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化特征是高耗能产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引起的大幅能源需求增长是能源可持续问题的关键。研究表明,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 居住消费行为是最大的能源密集型行为, 占城镇居民生活行为能源消费的45.1%;直接生活用能占26.43%;食品占11.6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占8.37%;四者共占91.56%。而这些行为也是较大的碳排放密集行为, 分别占城镇居民生活行为CO2排放的43.82%、24.47%、12.85%、9.74%, 共占90.88%。据专家估计, 未来20年,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快速推进将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件[1], 中国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最大的环保节能市场、最大的低碳商品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低碳制品出口国。特别是碳交易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的每年交易金额都以翻倍的速度增长, 2008年的市场价值是600亿欧元, 2012年有望达到1500亿美元。因此发展低碳经济, 不仅是中国的“世界公民”责任担当, 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 将为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提供不竭的动力。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 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 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低碳的本质是能源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调整问题, 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将意味着推进各类能源技术的研发和采用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这将有利于合理调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 为了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推行低碳城市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提高城市长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城市之间竞争的核心问题是在新经济时代如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吸引各方面的资本。生态、宜居是吸引内外资金的条件, 外来资金的涌入, 城市自然就增值, 环境优势就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下一轮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竞争。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2010年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7%, 全国设市城市已达655个, 拥有6.22亿城镇人口, 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包括超大城市共122个。据预测, 到2020年,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超过50%,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的20年间, 将有约4亿农村人口要转化成城市人口, 这不仅涉及社会经济问题, 也涉及资源与环境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 需要妥善解决工业化、城市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矛盾。在气候变化和全球减排的背景下, 城市的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碳减排的重要内容[2]。城市一方面作为创造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核心地区, 另一方面也是改变生态格局、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导致温室效应等问题最为集中的地方。据联合国统计, 世界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0%以上, 大城市能耗占全世界能耗总量的75%, 大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0%。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也给二氧化碳减排带来了巨大压力。我国有600多个城市, 两万多个集镇, 对其中287个地级以上市进行统计, 这些城市的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55.48%, 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中国总排放量的58.84%。近300个城市就占到能耗和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 如果把其余的城市、集镇都加进来, 至少要占到社会总能耗的80%以上。从提高一个城市的长久竞争力来说, 哪个城市的减排工作好, 生态环境好, 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 就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 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已成为下一轮城市竞争的焦点, 这就需要城市把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
(三) 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调整经济结构的现实抓手
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布的报告提出:中国城镇化的战略目标为, 到205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70%~75%, 全国经济中城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90%;城市的单位能量消耗和资源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在2000年基础上提高15~20倍, 争取到2035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零增长”, 争取到2040年实现能源消耗的“零增长”。报告称, 中国城市交通的燃油消耗占到全国燃油消费总量的17.2%。其中, 私人机动车的能耗占据城市交通总能耗的64.9%。此外, 城市建筑业方面高强度的开发和传统的奢侈化的消费理念, 也加剧了生态格局的改变和环境的恶化。另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2010) 》的预测, 到2015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2%左右, 到2030年将达到65%左右。城市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调整城市发展结构的任务艰巨, 各国政府已联合起来, 积极应对这一问题, 控制城市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为降低城市经济的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 必须加快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严格控制高能耗、高碳排放产业的发展, 逐步从结构上实现经济的高效、低碳发展。建设低碳生态型城市就是抢占科技制高点、控制城市高碳产业发展速度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需要。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 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科技先进领域, 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在全球金融危机加剧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 从低碳经济入手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也可以作为刺激经济的一个手段。我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投资已经明确了推动产业升级整合、提高能效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各级地方政府则需要在危机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低碳城市”与调整产业结构的要求基本一致。如果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集聚与扶持绿色产业, 同时注重技术创新, 低碳型的绿色产业完全可以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现实抓手。
(四) 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以气温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 已成为当今世界以及今后长时期内人类将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环境与发展挑战。2006年, 英国《卫报》刊登的升温危害显示:气温升高2摄氏度会使世界15%到40%的物种灭绝;升高4摄氏度会严重影响世界粮食产量;而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 也会对海洋鱼类的基因库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 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在这种背景下, 发展低碳生态城市, 向低碳生态城市转型正逐步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共识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2008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 气候变化问题与处理全球金融危机共同成为年会上的首要问题。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逐渐认识到, 应对气候变化、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切断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联系, 建立一种低碳型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东京议定书》的缔约国, 具有保护全球气候的义务。联合国宣布人类正式进入城市化进程, 我国是以全球7%的耕地、7%的淡水资源、4%的石油和2%的天然气储量来推行全球21%的人口城市化。我国又是发展中国家, 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 需要较大的温室气体排放空间。所以, 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而言, 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是应对资源环境问题的系统工程, 也是应对气候变暖、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主要手段, 更是推行生态文明的主要支撑点。走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道路, 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减缓气候变化之间寻求平衡点, 也是我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定义, 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 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
基于此, 在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探索从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现行城市发展模式——“高碳”模式向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发展模式——“低碳”模式转变问题,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 在我国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 可能要引发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而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低碳生态型城市, 可以将农业人口向城市有效集中, 为生态环境治理留出更大的空间, 发展低碳产业, 又可解决大量的就业岗位, 及早形成新兴产业, 破解生态保护与吃饭的难题, 防治可能出现的“城市病”。
(五) 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促进我国节约型社会的顺利建设的有力保证
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同时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地方, 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和难点。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核心思想是以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提高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效率, 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并最终推动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与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是相辅相成的。可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建设的历史上, 发展与资源的矛盾, 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水资源告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60座城市中, 400多座缺水。龟裂的土地, 焦灼的城市, 似乎都印证着这样的预测:到2030年, 我国将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能源告急——我国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加油站里跳动的油表, 铁路线上呼啸的煤车, 似乎都在警告我们:“油荒”、“煤荒”正在步步紧逼。土地资源告急——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20多年前, 人均耕地面积还接近2亩, 如今已不足1.5亩。1/3县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在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之下。隆隆的推土机声, 冷冷的水泥森林, 似乎都在提醒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在被蚕食。这些资源亮起红灯, 照出的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大矛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百年大计。走向现代化就是走向文明进步, 节约意识应当贯穿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成为全民族的良好风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以低能耗、高能效和低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就是基于当前全球最为重要的能量来源化石燃料和未来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以及全球大气环境中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容量来考虑的。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旨在针对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内的资源要素,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体制下, 通过低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实现能耗降低、能效提高、低碳排放甚至碳捕获与封存, 进而推动节约型社会的顺利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我们要深刻认识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城市, 努力推动经济社会走上资源节约、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六) 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现实需求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是人类集中、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空间资源和智力资源, 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 就是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基础, 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目前, 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 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 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通过发展低碳生态城市, 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减少生态破坏, 减轻环境污染, 改变市民消费模式, 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提升城市生态文明的水平, 加快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步伐, 为人们营造出和谐环保的低碳生活环境。一个城市, 人均生态占有量, 既是城市生活品质的象征, 也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标志。促进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需要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消费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配合。与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经济相比较, 低碳经济应该更贴近于追求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本质, 实现经济活动方式从物质高消耗到物质低消耗的革命性变革。发展低碳生态城市, 实际上就是一个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通过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实践, 人们可以建立起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从不可持续发展的传统物质化工业经济逐步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经济, 根本性地解决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实现社会良性循环和经济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既能够满足当代发展需求, 又不对未来发展构成危害。因此,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载体, 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改善人居环境, 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缓解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弥补自然资源的结构性缺陷,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此外, 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保持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处于较低水平, 并配合自然生态建设应该是一条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这不仅在中国, 在全世界也都有积极意义。
二、我国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
低碳概念源于西方, 发达国家在完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 碳排放总量已经达到或接近峰值;同时, 由于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有巨大的技术优势, 这些国家极力在全球推行排放总量降低的低碳经济模式, 并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与国际贸易规则, 进一步拉大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差距, 继续保持竞争优势。然而,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未来10年又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最大动力, 碳排放总量在较长时期还将继续增长, 这随之而来的城市生态环境恶化、能源需求增长、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和安全等问题也成为挑战。
(一) 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
中国拥有占世界20%的人口, 工业化和城市化远未实现, 21世纪上半叶仍然是以发展经济为主,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市化、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都会对能源提出巨大需求。未来10年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之中, 这就客观上会造成了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不断增长。从我国的经济结构来看, 经济主体是第二产业, 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 而工业生产技术的高碳消费特征, 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倾向。中国人口规模目前世界第一, 受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 中国人口规模的自然增长率仍为正值, 在21世纪前30年还不会停止, 特别是当前和今后的十几年, 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据专家测算, 2011年和2020年, 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7亿和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 达15亿左右。中国从1995年开始加快城镇化, 平均每年有1540万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2009年, 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6.6%, 2010年, 城镇化率已接近50%, 未来20年还将延续这个趋势。即使我国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每年新增1400万左右, 到2035年, 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将近68%。人口城市化所带来的消费方式转变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必将产生大量的新增能源需求和碳排放。
(二) 低碳能源资源选择有限
中国拥有居世界第1位的水能资源, 第3位的煤炭探明储量, 第11位的石油探明储量。已探明的常规商品能源总量为1550亿吨标准煤, 占世界总量的10.7%。但中国人均能源资源探明量只有135吨标准煤, 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51%, 其中, 煤、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人均的70%、11%和4%;“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 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据测算, 每燃烧1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 这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5%和75%。在我国能源探明煤炭94%, 石油5.4%, 天然气0.6%的储量中, 就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供需格局将长期存在。从国际趋势看, 在2010年, 天然气已超过煤炭, 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能源。不过, 受能源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煤炭仍是我国的基础能源, 预计在2020年之前, 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继续维持在50%以上。这种以煤炭为主的结构是造成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更致使城市空气污染向煤烟与石油混合型污染的方向发展。另据估算, 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电力中, 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 火电占比达77%以上, “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 它的支撑是低碳技术。中国必须积极研发包括清洁煤和可再生能源在内的低碳技术。通过推广和应用新型低碳经济技术方式, 引领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向新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低碳化。
(三) 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长期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粗放式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经济发展模式。对能源和资源依赖度较高, 单位G D P能耗和主要产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八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 比日本高2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虽然我国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提出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但以粗放型为主的增长方式迄今仍未发生根本改变。2010年, 中国人均生活消费CO2排放水平为0.73吨, 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是, 即使采用比较严格的节能减排措施,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仍然会增加。现在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作为低碳经济一部分的低碳消费将成为中国的现实需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中, 中国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高耗能、高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但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下, 地方政府的政绩与招商的博弈、各地区经济发展不一致导致的重复投资、就业问题与投资的两难选择、二元的经济发展模式等实质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我国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 因此其带来的负面效应或许大于正面效果。对此, 推动高碳消费模式向低碳消费模式的转变将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四) 国际贸易分工中的“世界工厂”地位
在现阶段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 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或服务经济时期, 它们享受着占据研发、设计、全球营销等产业价值链高端的高额利润, 同时不断将高排放的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产业处于国际分工和价值链的低端, 在世界市场上很少有属于中国的世界知名品牌。中国加工的产品在整个产品生产链上也属于最低端的环节,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虽说可以是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但这也必然会以高资源消费, 高环境污染为代价。在中国约140万hm2的污水灌区中, 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 其中严重污染的占8.4%;全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 烟尘1159万吨, 工业粉尘1175万吨;中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就排入水域。在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 目前有850多条受到污染, 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中国的天然草地面积逐年缩减, 90%的草地不同程度地退化, 其中中度退化以上的草地面积占50%;另据预计在2020~2030年间, 我国石油产量将保持在2.2亿~2.4亿吨的状态, 天然气产量将达到2000亿立方米, 比2009年 (830亿立方米) 提升141%。未来20~30年内中国矿产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 据专家预测, 202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品中, 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矿产将难以保证需求。在我国出口的商品中, 有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度依赖原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我国又承接了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本密集型、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 我国直接或间接地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 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我国经济的高排放实际上相当程度上是为发达国家承担了责任。据美国《自然地球科学》统计, 2002~2005年期间,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中有50%来自于出口生产。
(五) 路径依赖及“锁定效应”的影响
一个国家在经济成长的早期, 为了追求发展的高速度, 往往将稀有的资源配置到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 使得这些地区逐渐比另一些地区拥有更强的经济实力, 为的是以此发挥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带动作用。这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成为绝大多数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而且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具有路径依赖——而难以在短期内予以消除, 就很难改弦易辙, 以至于在演进过程中进入一种类似于“锁定”的状态, 这种现象简称“锁定效应”。例如, 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等, 一旦投入, 其使用年限均在15年乃至50年以上, 其间不大可能轻易废弃。工业革命以来, 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对化石能源技术的严重依赖, 其程度也随各国的能源消费政策而异。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时期, 将一些重化工等高碳产业和技术不断通过国际投资贸易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在对外开放的三十年里, 经济已经日益融入全球的分工体系。而在深化开放过程中建立的初始要素资源、低层次人力资本要素资源的锁定效应则发生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严重阻滞了中国工业结构的升级进程。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其关键是技术的创新, 即那些有助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实现经济发展的碳中性的技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系统对创新能力的支持, 然而系统中存在着的“技术—制度锁定”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技术创新的产生与实现。我国倘若继续沿用传统技术发展高碳产业, 未来需要承诺温室气体定量减排义务时, 就可能被这些高碳产业设施所“锁定”, 因此需要从创新系统的视角探索有效防治“锁定效应”的途径。我国目前正面临着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 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 中国在2006~2030年间需要在能源部门累计投资3.7万亿美元, 而能源基础设施所采用的技术、设备一旦投入使用, 将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长期影响。
(六) 整体科技水平落后及研发能力有限
作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 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 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储备不足。由于整体科技水平落后, 技术研发能力有限, 要完成向世界承诺的减排指标, 面临巨大的考验。而纵观全球, 日本和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科研技术和雄厚的资本实力, 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调整, 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低碳经济标准体系。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环境效益, 而且拉动了低碳消费, 开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利用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大量购买和销售碳排放权和低碳产业相关的技术, 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润。中国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中国家, 目前能源生产和利用、工业生产等领域技术水平落后, 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差, 产业体系薄弱,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导致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都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平均水平, 目前的人均能源消耗量仍较低, 同时还有几千万人没有用上电, 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 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今后几十年能源消费必然继续增长, 关键是如何降低碳强度,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 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 但发达国家却一直没有认真履行。在通常情况下, 我国只能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因此, 中国只有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和经验, 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 完善低碳经济方面的标准体系, 建立“检测计算→评估认证→市场激励”的低碳经济模式, 在有效保护地球环境的同时, 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保证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据专家测算, 减少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所需的成本, 很可能在20年内升至每年4380亿美元, 这一数据相当于中国2030年GDP估值的7.5%。这样一个巨额投入, 这显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三、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低碳经济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主题, 是当前这个时代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路径, 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行动的向前再推进, 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施步骤。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从长远看, 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不仅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 而且也与我国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我们要积极利用发展低碳经济的机会, 推进各个城市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建设, 使我国一些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取得竞争优势, 甚至扮演领先者的角色, 并尽早到达碳排放和能源消费的拐点。
(一) 搞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作为政府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制手段, 是一种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配置机制, 对于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经济加剧转型的中国,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尤其重要。低碳城市规划是发展低碳城市的基本战略、有效策略和可靠保障[3]。
一是全范围考虑城市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城市的低碳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结构, 涉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要素, 因此, 在搞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时必须充分把握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实质, 切实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总体环境质量,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要切实把握城市时间空间上的整体协调系统, 将其视为整个生物圈的一个系统, 按低碳生态系统规划城市, 即采取以城市公共空间、建筑公共空间以及城市交通空间等要素多者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开放性、立体流动性和集约性的三维、一体化的复合模式。通过合理分布, 将复合型的城市公共时间和空间重要节点串联起来, 形成一种相互流通、渗透且延续的一体化状态。
二是综合考虑城市系统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城市规划是政府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制手段, 在城市化加速、经济转型、“城市病”突出的情况下, 制定高标准的城市规划尤其重要, 必须综合考虑城市系统结构中的各种因素, 根据不同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规划战略, 以规划减少和医治“城市病”,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系统结构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是实现城市生态系统持续性的保证。因此, 要综合考虑城市系统结构中的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经济资产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各种人文因素;通过对于城市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规划, 使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要以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性和多元化的需求, 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考虑城市内外部环境系统的作用。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由“环境—资源—生产—消费—环境”组成的物质循环系统。在这一循环过程中, 一定的消费结构反映着人类参与生态系统的循环状态, 表征着它兼有物质循环通道的效能性。消费通过其在时间纵向序列上和内部组成横向序列上结构的变动, 从生产到资源利用和直接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两个方向影响着城市及其腹地环境。因此, 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中, 要以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建设为主要对象, 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 以资源消耗最低、污染最小化、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为出发点, 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 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 最大程度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四是要把设计和控制纳人远期规划管治的范畴。只有把设计和控制纳人远期规划管治的范畴, 才能有效地监控和指导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因此, 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中, 要把低碳城市和生态目标相结合, 走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 建立起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低碳生态城市。即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 使城市发展和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地进行规划。以“和谐城市”为理念, 形成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工程、绿色建筑和绿色办公等特色, 推动从“城市建设”→“生态城市”→“低碳生态城市”的跨越, 努力形成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新格局, 并把“生活品质之城”作为城市的品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城市发展的总目标, 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二) 大力推动低碳建筑发展
发展低碳建筑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要求, 是低碳经济时代抢占全球经济的制高点, 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是打造低碳城市、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生态型城市的重要抓手。
一是要扩大低碳建筑理念教育。在我国既有的400多亿平方米城乡建筑中, 99%为高耗能建筑;而每年新增的约20亿平方米建筑中, 95%以上仍是高耗能建筑。据测算, 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 将释放出约0.8吨的碳;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和建材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已分别占到全社会能耗的28%和17%左右。而且今后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将达到16~20亿平方米, 到2020年将新增建筑面积近200亿平方米。面对这样的现实, 各级党委要积极主动学习、了解和掌握国际上低碳建筑的新理念, 积极参与低碳建筑建设, 积极迎接中国建筑行业的新变革, 要用智慧打造全新的中国式的低碳建筑理念, 大力推进低碳建筑理念的大众化、普及化,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在全社会开展宣传教育和引导, 共同营造发展低碳建筑的浓厚氛围。
二是严格实施低碳建筑标准。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研究表明, 城市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 只有30%来源于尾气排放。因此, 严格实施低碳建筑标准是生态城市建设必须遵循的一项硬指标。发展低碳建筑就是要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提高能效,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推进建筑节能要尽可能实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自然排水等设计理念。在照明、采暖、通风、空调等环节, 要学习德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采用的低碳设计标准。要积极参用如外附发泡聚苯板的外墙节能技术、双层真空门窗节能技术、太阳能聚集及地面辐射采暖以及自然光光导反射照明技术等等。政府要严格实施低碳建筑标准, 要从思想意识、政策引导、制度规范、设计技术、立项审批、建设过程等多个层面推行低碳建设, 提高低碳建筑的生产能力。
三是推行建筑能耗标识制度。建筑物能耗标识制度是针对新建建筑实施的一种制度, 通过标注建筑物能效指标的办法, 指定建筑物能耗的水平, 界定节能建筑的节能效果。我国每年竣工建筑面积约16~20亿平方米, 建筑能耗惊人, 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约是普通居住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的10倍左右。因此, 要积极推行建筑能耗标识制度, 推广低碳建筑的分级认证制度;对低碳建筑的价值进行权威确认并为社会所认可, 提升低碳建筑的市场需求, 从而激励开发商加大投入, 发展低碳建筑。新建建筑要严格执行节能标准, 要鼓励现有的商场、写字楼、工厂等商业建筑开展节能改造, 对财政投资的政府办公楼、医院、学校等公营机构要制定和实施强制性节能措施和逐步改造。对于大型公共建筑, 应公开其能源消耗情况, 进行能源审计, 推动大型建筑节能减排等。
四是推进低碳建筑技术的广泛应用。要进一步推进低碳建筑技术的广泛应用, 严格低碳建筑建设标准, 建立中国式低碳节能建筑体系。要普遍采用外遮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建筑绿化等低碳建筑设计技术;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 改进建筑业生产组织方式, 提高低碳建筑的生产能力。近年来, “零能耗建筑”、“低碳建筑”渐渐成了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光伏与建筑相结合的太阳能应用方式也得到极大地推动。在我国, 光伏产业正在迅猛发展, 而且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 这些利好政策将加快太阳能电源建筑一体化成为建筑节能热点的步伐。要在政府的主导下, 搭建一个跨区域、跨组织合作平台, 以市场为导向, 帮助企业减少“同质化”竞争, 形成行业交叉融合、技术互补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使企业能够便捷、低成本地享用技术创新资源, 通过技术创新培育低碳建筑建材新市场, 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 大力发展低碳相关产业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产业, 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和发展绿色GDP, 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要根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等有关规定, 积极发展低碳相关产业,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一是积极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促进“两高一资” (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 行业转型升级, 发展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低碳经济, 要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减少对能源的依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快速扩张, 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低能耗的信息产业, 大力调整工业部门内部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污染减排, 促进传统结构优化和升级。不断提升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 改造和升级零售、餐饮、生活服务等传统服务业, 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文化产业、生态旅游业、软件信息产业等资源能源消耗少的现代服务业, 促进低碳服务产业的发展。
二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发展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理念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体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目标, 建立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 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完善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 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要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 推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积极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 建立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 建立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严格资源开采准入制度, 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及废弃物, 支持开发低品位矿产资源, 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综合利用率。积极推行利用城市垃圾发电。
三是加快低碳技术的引进研发。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力量, 有序推进低碳技术的交流合作, 加快低碳技术研发与转化。通过CDM项目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低碳技术, 鼓励企业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技术, 鼓励企业通过CDM项目在联合国C D M执行理事会注册, 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及技术支持, 同时加强地区间交流与合作, 促进发达地区对技术的转让。要积极开展低碳技术自主创新, 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 重点研究新一代生物燃料技术、二氧化碳捕集、运送和埋存技术、智能电力系统开发和电力储存以及提高能效的相关技术, 大力实施煤炭净化技术和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加强低碳技术的中长期战略储备, 争取在重点和关键技术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建立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 支撑发展方式转变。
四是加强低碳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要编制形成研究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指导目录和技术发展指导意见, 纳入政府相关科技计划项目, 组织推进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鼓励低碳服务公司或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甄别梳理已经成熟的技术和产品, 组织节能低碳技术供需双方对接会, 推广一批先进成熟适用的低碳技术及产品,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太阳能光电技术、新型墙体材料、可再生能源等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 逐步扩大覆盖面。推广高能效空调和冰蓄冷技术, 加快中央空调系统改造。积极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 推进光伏发电的规模化示范应用。在城市推广普及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 建设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示范工程, 在农村和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和太阳灶等。
(四) 不断建立低碳经济结构
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 作为二氧化碳排放的“主力军”, 煤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目前国际上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很高, 我国政府也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宣布了我国的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降低碳排放强度。调整产业结构,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迫在眉睫。
一是以政府主导大力倡导低碳经济。政府主导是最基本的前提。当前, 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仍然主要是由中央政府主导和以行政手段为主, 企业缺乏加大投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政府要制定长远战略, 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 以及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 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进而达到低碳经济结构的合理升级。要建立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潜力, 为落后产业和产品设置退出期限, 标准认定问题。要建立行业准入许可证制度,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促使企业高起点投入, 保障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这样可以让企业感受到压力和来自政府的推动力, 合力作用加速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二是建立合理税制和碳排放交易机制。我国减少碳排放的关键是在生产领域, 即大幅度降低企业碳排放是我国中近期内发展低碳经济、减缓碳排放的核心任务。对于企业而言, 最为关心的是, 是否建立碳交易市场以及采用何种碳交易模式, 而碳交易模式的核心是碳排放定价机制。建立碳排放定价机制需要碳税为经济手段的经济管理支持, 需要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体制支持。对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企业按行业有区别进行按单位G D P的碳排放量进行碳税征收, 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去发展高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向低碳经济方向进行升级转型, 另一个方面也可以改变目前广大民众的生活消费模式。国内目前面临严峻的减排形势, 要借鉴国排放交易经验, 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碳交易市场, 来适时推动碳排放交易机制形成和有效运行。
三是设立碳基金。“低碳”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4], 从众多国家设立碳基金及碳基金的使用效果来看, 碳基金可以对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碳基金的资金用于投资方面, 既可促进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又可加快技术商业化。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肩负着支持和促进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重要使命, 要很好地借鉴国外碳基金的管理理念和监督机制, 建设好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 为实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目标做出贡献。其具体筹集渠道和规模要按“十二五”发展规划而定, 兼顾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实际需求。碳基金模式要以政府投资为主, 多渠道筹集资金, 按企业模式运作。碳基金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找出碳中和技术, 评估其减排潜力和技术成熟度, 鼓励技术创新, 开拓和培育低碳技术市场, 以促进长期减排。
四是加快行业碳排放评估体系建设。首先, 碳排放评估体系的建立要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有序进行。鉴于我国各个行业的差异比较大, 可从行业发展比较整齐、流程相对简单的行业入手开展研究。例如,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已经步入世界的先进行列, 拥有世界上领先的钢铁冶炼技术, 并且行业流程相对简单, 是开展碳排放评价研究的首选。由于碳排放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所以中国企业中拥有较大出口量的行业也是研究的重点, 比如焦炭行业和稀土行业, 特别是稀土行业, 全球95%以上的稀土都是由中国生产供应的。其次, 要研究企业碳排放标准的衡量体系。要核算碳减排量, 明确“碳”不仅是二氧化碳, 而应该是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所有温室气体。最后, 不同行业设定排放上线, 研究排放总量的“红线”, 要尽量量化行业碳评估体系, 建立统一的行业碳排放计算方法。
(五) 倡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
地球是当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及须臾难离的生存条件,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量事实表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 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 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为了人们都能有一个和谐安定的居住环境, “低碳生活”逐渐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共识[5]。
一是大力宣传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低碳生活方式已经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被一些人推崇并实践。低碳生活, 其实质说到底就是人类保护环境 (也是保护自身) 的一种生活。因此, 其重要意义就是人类自己对自己负责。为此, 要大力开展低碳宣传, 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 倡导市民节能减排、低碳消费、低碳经营的理念, 引导市民选择低碳生活方式。要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这个影响范围最广、影响力度最大、传播速度最快、具有舆论监督的导向工具, 大力开展低碳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活动, 鼓励和倡导全员低碳消费方式和生态文明型生活模式。除此之外, 街道、社区、公共场所等, 也要主动积极地加入宣传低碳生活方式重要意义的队伍。采取有力措施, 让广大市民深刻认识其重要意义, 使“建生态文明、过低碳生活”深入人心。
二是积极建构低碳消费模式。要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低碳城市建设, 倡导以节约为荣、简约为美, 反对浪费, 鄙视奢侈的现代生活理念。推行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 鼓励消费领域节能和减少CO2排放。对于企业, 则要推行低碳经营的理念, 强化企业环境责任, 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 开展环境公益项目, 提升企业形象。对于个人, 在消费中要大力倡导使用节能型、低碳型的产品和服务, 以公共服务来替代过多的私人消费, 提倡消费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 以便用较少的能源消耗和碳基排放达到较高的生活满足。提倡物品的重复使用, 积极采用“低碳产品”;自觉施行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 严格制止废弃物的违规排放;自觉参与循环社会建设, 对高耗能、高排污等不良社会现象积极加以监督与制止。要健全发展各种环保组织与协会、低碳经济协会, 营造低碳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是积极建立低碳市场。发展低碳经济, 一方面需要科技支撑, 在技术上加快提升研发水平, 促使经济结构由现在的能源耗费型、粗放型向技术集约型、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发展。另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要在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资源市场体系, 着力推进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能源价格机制上有重大突破, 挖掘低碳经济潜能, 培育低碳市场, 加快“碳交易”体制机制建设, 从根本上促进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我国的不同功能区, 应依照国际通用的“碳源—碳汇”平衡规则, 以“外部效益”溢出份额建立生态补偿基金, 同时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制度。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市场, 开展环保和排放的技术交易、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等, 为平衡环境责任提供平台。
四是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制度。眼下从建立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秩序看, 似乎全国“普遍开花”、“各自为政”, 没能形成碳排放的交易制度。我国要在积极构建碳排放权市场的同时, 充分利用区域间碳源和碳汇拥有量的差异, 在综合考虑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所必需的排放空间和对人类共有大气资源公平使用权的基础上, 通过合理的交易制度安排, 制定一系列符合中国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简洁实用的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相关制度如:确认排放权、确认排放减少量或排放减少信用、确立抵消政策、确立排污银行政策以及确立排放权交易的法定程序等, 建立一套有效的、可持续的市场激励机制, 形成市场化的交易价格, 来加速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转让, 使低碳产业能够获得市场流动性支撑。
(六) 推进法律政策制度体系建设
在当今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 世界各国建设“低碳社会”、开发利用“低碳能源”、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态城市”的呼声此起彼伏。经济决定法律, 法律服务经济。我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 各种配套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当务之急要构建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 以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现代化城市是法治的城市, 规范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管理法律体系, 是当今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我国要尽快建立健全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 研究制订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形成以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规定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权限, 严格执法, 保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可成立一个独立监督机构, 专门负责节能减排的监督工作, 严格节能减排执法监督检查, 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 建立节能环保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力、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行为, 依法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
二是建立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要认真研究完善建立有利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节能减排指标体, 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有效的地方规章保障, 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要进一步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管理, 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区域间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 制订并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统计和监测办法, 改进统计方法, 完善统计和监测制度, 科学合理制定节能减排阶段目标。同时, 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 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 完善节能减排计量和统计, 组织开展节能减排设备检测, 编制节能减排规划。
三是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要按照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思路, 加强源头控制。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 把能耗作为项目审批、核准和开工建设的强制性门槛;不符合节能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 现有企业经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的要依法停产关闭。要运用调整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削减出口配额、将部分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措施, 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进出口。要组织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专项检查, 清理和纠正各地在电价、地价、税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优惠政策。要加大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 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 推进企业联合重组,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四是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采用财政补助、奖励、设立节能专项资金等方式, 支持高效节能产品和低碳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低碳项目的投入力度。税收作为政府公共管理强制性工具的一种是最有效的经济激励手段, 也是现在各国政府在促进低碳经济方面运用最多的政策之一[6]。实行节能环保低碳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及节能环保低碳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对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给予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完善对废旧物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 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取得的收入, 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实行减计收入的政策。实施鼓励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进资源税改革, 改进计征方式。适时出台燃油税, 研究开征环境税, 研究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
参考文献
[1]李迅, 曹广忠, 徐文珍, 杨春志, 宋峰, 赵培红.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J].城市发展研究, 2010, (01) .
[2]杨磊, 李贵才, 林姚宇, 叶磊.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 2011, (02) .
[3]侯波, 焦琛.浅析建立低碳城市规划体系的意义[J].价值工程, 2010, (04) .
[4]王琳, 王茹.低碳经济下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的途径[J].财会研究, 2010, (17) .
[5]张玉珍, 洪小红.低碳生活与生态文明关系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7) .
低碳经济生态文明 篇10
晋江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 泉州市东南部, 晋江下游南岸, 北纬24°30′-24°54′, 东经118°24′-118°43′, 是闽南金三角的核心区域, 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6345平方公里。晋江是闽南金三角经济开放区、全国著名侨乡、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晋江的资源禀赋优越, 晋江河穿城而过, 海岸线长121公里, 湿地资源丰富, 全市湿地面积18750.2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25.64%, 较重要的湿地包括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湖与虺湖自然保护小区、泉州湾河口滩涂省级自然保护区、晋江河系、九十九溪等, 森林植被、昆虫、鸟兽、鱼类等生物资源极为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 晋江经济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 年均增长率达26.16%, 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发达区域。在全国百强县 (市) 的排名中, 综合实力从1991年的第55位跃升至2000年的第10位, 进入“全国十强县 (市) ”行列, 2005年更是名列第5名。2009年GDP达775.86亿元人民币, 增长了11.9%;财政总收入达81.53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828元。晋江的乡镇企业也很发达, 2005年乡镇企业达13399家, 产值1007.19亿元, 占工业总产值的77.02% (张金前等, 2009) 。晋江市是中国唯一荣获2009年“品牌城市特别奖”的县级市。
晋江的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同时也存在着可持续发展的隐患。首先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依然存在, 单位产值能耗和水耗、主要用能产品单位能耗及水重复利用率与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尤其是一些重点行业如造纸、陶瓷石材、纺织、漂染、制革、电镀、食品等企业减排、综合治理的负担较重。其次是晋江市的人口基数大, 人均资源量很低,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外来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 是个典型的资源依赖型城市。晋江的土地资源短缺, 人均土地仅有1.06亩, 人均耕地0.34亩, 远远低于福建省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 更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安全线 (0.8亩) , 属于耕地严重缺乏的地区。晋江市的水资源也相当贫乏。全市多年平均径流量623毫米, 水资源总量为46358万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为455m3, 仅相当于1999年福建省平均水平 (3667m3) 的12.4%、全国平均水平 (2239m3) 的20.3% (颜虹, 2006) 。
由上述分析可知, 晋江城市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同时也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短缺等隐患。而生态文明战略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恰好为晋江消除发展隐患, 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在生态文明理念支撑下的低碳城市发展战略更是为晋江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新的道路。
二、生态文明的产生及晋江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所低碳城市 (Low-carbonCity) 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首任主任夏望堡先生称“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城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背景:在能源高速消费的时代, 特别是煤与石油的大量消费, 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问题解决的关键就在于减少能源消耗, 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能源。在此背景下, “低碳城市”的理念呼之欲出 (谷永新、李洪欣, 2008) 。低碳城市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 从城市碳排放构成上, 强调建筑、交通及生产三大领域内的低碳发展模式, 并涉及新能源利用、碳汇及碳捕捉。其次, 城市发展中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地热及风能等零排碳能源、替代常规能源。再次, 涉及碳捕捉问题, 城市中森林、沼泽及湿地等生态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储存CO2, 减少已经释放到大气中的CO2含量 (陈飞、诸大建, 2009) 。
在分析晋江市低碳城市发展之前, 有必要回顾一下生态文明产生的背景。2007年10月15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中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首次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 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 并将之上升为全面小康的新目标 (沈国明, 2005) 。对晋江而言,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指引, 只有摒弃工业文明的弊端, 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的低碳城市发展道路, 晋江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也突出了晋江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2009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标志着海西发展战略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海西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截至2012年,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 生态环境继续改善;截至2020年, 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生态环境优美,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位居全国前列, 科学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晋江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达区域, 在海西建设中更应当充当先行者的角色, 而低碳城市则是晋江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最佳发展模式。
三、基于生态文明的晋江低碳城市发展战略
(一)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减少碳排放
晋江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压力比较大。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 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 延伸产业链条, 提高产品附加值。与此同时, 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 推进重点产业资源节约技术改造,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以此提高晋江产业发展质量。选择污染排放中所占比重较大、资源消耗多的纺织、漂染等产业作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产业, 筛选确定循环经济发展试点企业 (如重点产业的规模企业) 和区域 (如污染集控区、工业园区) , 给予政策指导和一定的资金扶持, 力争在试点上有所突破, 为循环经济在晋江的全面推开积累经验, 提供示范和借鉴。
(二) 优化能源结构, 减少碳消耗量
建立低碳城市就必须努力提高能源效率, 提倡能源节约, 千方百计减少能源消耗。同时, 要大力发展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清洁能源比重, 积极发展包括生物能、风能、太阳能和海洋能在内的其他可再生能源, 充分发挥这些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永续利用的特点, 在晋江市率先建立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源使用方式, 并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其他地区的示范。
(三) 发挥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增强碳吸存与捕捉能力
晋江湿地资源丰富, 要加强湿地的保护与建设, 如建设晋江河口湿地型公园, 发挥其调节洪水流量和控制洪水、调节气候、减轻土地侵蚀与补充地下水等方面的生态服功能。更重要的是提高湿地的生产力, 使之成为二氧化碳的贮存库, 以此缓解温室效应, 从而改善城市环境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建设中, 尤其注意滨水景观规划建设问题, 使之不仅能增强滨水亲水性、发挥滨水游憩功能、提高滨水地区土地利用价值, 还能增加增强碳吸存与捕捉能力, 发挥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与效益。
(四) 强化规划调控手段, 降低能源消耗
低碳城市的发展需要有效的规划调控。首先在确定晋江市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规划方面, 要抓住生态文明与海西发展的有利时机, 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 提高发展质量,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加大污染工艺、设备和企业的退出力度;提高各类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其次在交通规划方面, 倡导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绿色交通模式, 推广新能源汽车, 控制私人交通出行的数量。再次在建筑设计方面, 鼓励以绿色建筑替代传统建筑, 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
(五)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碳汇功能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要按照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 严格实施晋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从自然生态背景和生态格局出发, 以创建“山海相融、绿脉呈网、公园均布、精品突出”为目标, 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绿地与产业发展共荣的宜居宜商滨海城市。以丰富生态文化内涵的绿地景观, 布局合理的绿色网络, 发挥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减灾防灾与碳汇功能。
参考文献
[1]、张金前等.东南沿海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居民点扩展驱动力分析——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9 (2) .
[2]、颜虹.晋江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J].引进与咨询, 2006 (7) .
[3]、谷永新, 李洪欣.“低碳城市”的思考[J].建筑节能, 2008 (8) .
[4]、陈飞, 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J].城市规划学刊, 2009 (4) .
低碳经济生态文明 篇11
本论坛的主要议题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转型”为主题,总结十年来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效、经验和问题,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如何将依法治国战略贯彻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和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
本次论坛是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成立后主办的首次综合型论坛,分为主论坛和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再生利用、再制造、垃圾资源化、投融资6个分论坛。来自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员单位,有关行业协会,有关城市、园区、相关企事业单位、投融资机构,有关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专家及新闻单位代表约1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即将到来的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关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2014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梳理了十年以来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认真审视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应对策略,有关专家就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对“十三五”时期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基本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机制、保障措施等关键问题等发表真知灼见,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嘉宾观点
(一)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主席团名誉主席、院士徐匡迪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深刻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对建设生态文明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三大重点领域和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架构。他指出,消费领域、文化教育领域、生产领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三大领域。在全社会提倡节约资源、简化包装,进行生活废弃物分类回收、再生利用,鼓励消费、反对浪费;加强学校生态知识的教育,形成爱惜资源、保护生态的意识,养成反对铺张浪费,崇尚节俭的社会风气;在生产领域发展近零排放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努力建设循环经济型的社会。
(二)循环经济与绿色转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唯一现实的选择;总结了十年来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成效和五个方面的经验,提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战略,加快构建循环发展制度、政策和技术体系三个方面的任务。
(三)循环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军以甘肃省金昌市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为案例,阐明了金昌模式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生动地论证了循环经济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所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并指出了如何发挥各方作用,协调推进。石军强调政府部门要着重强化三项工作:一是结合“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修订完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强化循环经济在国民经济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加大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在技术研究和推广上,需要优先支持循环经济项目;在金融机构贷款上,需要优先解决循环经济发展需求;在财政资金安排上,需要优先倾斜循环经济发展。三是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健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协调机制。
(四)循环经济与污染防治
环境保护部原副部长张力军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循环经济是污染预防的有效途径,推动污染防治战略转型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从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他指出,循环经济是推进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预防”途径,过去污染防治单纯依靠末端治理,重“治理”轻“预防”,难以形成对转方式、调结构的倒逼机制。循环经济强调资源节约利用、资源重复利用和资源再生,以及从源头上防止污染的理念,为污染防治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对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实现了污染防治从重“治”轻“防”,向“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战略转变。
(五)循环经济与新型城镇化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用翔实的数据阐述了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在四大转变;从循环经济发展的内涵、效果、机遇、潜力说明循环经济是新城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并提出新型城镇化与循环经济是一种价值理念、追求目标、追求过程、发展模式,二者融合发展是新要求。
李迅认为,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迅速地改变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城乡格局、资源利用和能源消耗结构,对世界能源、资源、生态环境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数据显示,每提高1%城镇化率,新增城市用水17亿立方米;每提高1%城镇化率,新增能耗6000万吨标准煤;土地:每提高1%城镇化率,新增建设用地1004平方公里;每提高1%城镇化率,新增钢材、水泥、砖木等建材总重量达6亿吨。中国城市化的战略目标基本设计为,到205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70%—75%,全国经济中城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90%;中国城市的单位能量消耗和资源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在2000年基础上提高15—20倍,争取到2040年实现能源消耗的“零增长”,争取到2035年实现温室排放的“零增长”,循环经济将在中国城市转型发展中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低碳经济生态文明 篇12
1 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概述
1.1 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煤炭消费第一的国家,煤炭的使用率仍然很大,对煤炭的需求量也一直不断地增加。作为一种非再生资源,煤炭的总储量是有限的,长期、大量的开采最终一定会导致煤炭资源的枯竭,影响我国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曾向世界表态,相比较2005年,2020年的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下降40%左右[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建立高效的低碳经济,建立并采用最新型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
1.2 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定义概述
煤炭经济生态圈,整合了节约理念、生态效益理念、绿色发展趋势理念等,通过外部环境的推动作用以及煤炭产业集群扩张效应而建立的一种以煤炭产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也就是一种生态集群圈。它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顺应煤炭行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煤炭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将煤炭经济圈进行了行业和生态角度融合。其发展背景以及指导思想主要为低碳经济理念。构建煤炭经济生态圈的目的是建立煤炭资源开发为主、加工产业为辅,并带动相关产业及其辅助机构快速发展。在一定的煤炭发展行业区域空间内,煤炭经济生态圈可以集聚不同圈层的产业,最终实现煤炭产业和其相关的经济产业之间资源和信息的合理优化配置,形成良性互动发展的生态圈经济。建立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主要原则是坚持发展低碳经济、集约开发资源、系统升级煤炭产业。总之,要想做好煤炭经济生态圈建设就必须积极处理好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在主体与局部的关系处理得当的基础之上,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最终对煤炭资源进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的合理、适度地开采,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煤炭行业生态圈内的经济健康发展。
1.3 实行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发展意义
在目前的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经济生态圈逐渐形成,其构建和发展始终以“低碳经济”为指导,以“低碳经济”为中心点。对未来煤炭经济以及集群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煤炭经济生态圈建设之后可以带动煤炭行业和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固化的煤炭行业发展模式,也就是“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模式,通过低碳、低污染来提高煤炭行业以及煤炭企业的整体效益。②煤炭生态经济圈带动了煤炭行业以及周围区域相关行业的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通过建立集群效应来发挥煤炭产业的核心主导作用,并积极的带动周边产业的相应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煤炭经济生态圈的系统要素分析
所谓煤炭经济生态圈,它是一个集群效应,发展内容不仅仅只有煤炭经济,还包括其他经济生态圈中的产业。整个经济生态圈就是一个集合群,期间涉及很多的相关行业和产业,而煤炭资源的开采自然也就会与这些涉及行业进行相互关联,最终构成了统一的经济生态系统。概括煤炭经济生态圈的系统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三大要素:资源要素、主体要素以及环境要素。
2.1 主体要素
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主体要素主要由煤炭产业、煤炭相关产业以及辅助机构三部分构成[3]。可以说,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主体要素就是煤炭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这些主体要素涉及的行业众多,主要有煤炭开采加工企业、钢铁产业、煤化工业、煤炭深加工产业、发电企业、科研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等。作为煤炭经济生态圈中核心的煤炭产业,主要是指煤炭企业的聚集,该聚集多在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密集的地方,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等来实现优势互补,进行煤炭开采。这种聚集在一定程度上也便于企业进行技术、知识、设备的创新研究,从而拉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
2.2 资源要素
煤炭资源和社会资源共同组成了煤炭经济生态圈中的资源要素。这两种要素也是主体要素的作用对象。只有合理的开发煤炭资源,并进行正确的资源使用才能实现煤炭企业的最大化利益,也是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煤炭资源在整个生态圈中是基础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没有煤炭资源就难以形成整个煤炭经济生态圈,所以,对煤炭资源应该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多行业共同作用下实行合理的煤炭资源开发工作,最终提高煤炭资源的正确利用率。煤炭经济生态圈若想发展成为一个创新的、生态化的煤炭主体功能区,就必须对煤炭资源进行充分重视和合理利用。
2.3 环境要素
煤炭经济生态圈的环境因素主要构成要素有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以及生态环境。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能脱离环境这个大空间,煤炭经济生态圈也同样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随着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建立,环境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生态圈的构建一定会对环境造成一些影响,所以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要充分重视生态圈中的环境因素,尽量做好发展中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3 低碳经济下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发展要点
3.1 集约整合煤炭资源
对煤炭资源进行集约化整合以及集约化生产,充分提高该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3.2 合理处理污染排放物
合理、高效处理并使用煤炭资源后产生的污染物。在对煤炭资源进行开采和利用之后都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所以在今后的煤炭经济生态圈发展中要着重建立有效的污染处理措施,并采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和再次利用,重复再利用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3.3 清洁开采煤炭资源
生态圈模式因为具有集群效应,所以其他相关行业可以对煤炭开采提供技术支撑,进而进行清洁开采。
3.4 技术创新,降低原材料的消耗
低碳经济主张节能、减排,所以煤炭行业和相关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新技术投资与研发,并创建最新的管理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最大程度上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和使用,减少污染排放,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 结语
本文研究了低碳经济大背景下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发展模式,就其要素组成、涵义内容以及存在意义做了相关论述,旨在为煤炭行业和企业提供经济发展空间和未来发展指引,只有建立符合我国煤炭产业发展趋势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才能确保我国煤炭行业乃至整个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今后,相关行业和企业应该把握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行业和企业调整、转型,最大程度上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潮,王欣欣.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4):8-10.
[2]刘亚伟.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4(8):29-30.
【低碳经济生态文明】推荐阅读:
经济社会生态文明09-01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经济转型发展11-16
以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05-09
生态城市经济06-12
经济生态建设06-23
林业生态经济06-24
生态经济模型11-07
生态经济视阈下经济法10-18
生态经济观07-21
生态经济协调度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