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伦理研究(精选10篇)
生态经济伦理研究 篇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1]从根本上说, 这是一场包括从经济发展方式到整个经济社会体制的深刻变革。在这场深刻变革中, 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容量, 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 促进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保证, 也是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具体化。在这种形势下,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 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生存危机而产生的理性抉择。循环经济是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自然生态的大系统内, 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 从而维系和修复生态系统的经济[2]。循环经济体现了生态伦理思想。循环经济是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使二者相互促进的经济活动形式, 它要求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 按照物质能量多层次利用的原理, 以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良性循环的原则, 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产业开发、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立足于生态, 着眼于经济, 变环境末端治理为生态工程建设,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因地制宜, 全面规划, 合理组织经济发展。因此, 从生态伦理的视角透视循环经济, 可为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循环经济的内涵拓展新的思路。
1 生态伦理的基本理念是循环经济本质特征的再现
生态伦理观认为, “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的利益看成是唯一的、绝对的, 把自然看成是人类为获取自身利益而任意支配的工具, 其结果导致对自然肆无忌惮地索取和掠夺, 从而就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并造成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为了自身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人类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伦理和道德原则。生态文明的伦理观认为, 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 要把人类的道德认识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延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 增强人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增强人们对代内关系、代际关系、种际关系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 协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 达到三者共生共荣、共同永续发展。可见, 生态伦理思想把追求公平作为基本理念之一, 把践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实践理念。这两种基本理念都充分展示了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
1.1 生态伦理公平理念是循环经济本质的提升
生态伦理的公平作为其自身最基本的理念, 是指人类把视野建立在“人——自然——社会”这样一个动态三维坐标上, 以公平作为理念基石, 运用公平理念来协调处理各种利益主体在生态问题上的利益关系, 使之达到动态的和谐。具体地说, 这种公平理念表现为同代人之间的代内公平、不同代人之间的代际公平和人与其它物种之间的种际公平。
循环经济首先应该体现的是“生态伦理公平理念”的经济运行模式。如果生态伦理的公平理念不能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得到充分体现, 那该经济运行的模式就不能称之为循环经济。如何体现生态伦理公平理念呢?第一要充分体现代内公平, 即循环经济之所以循环, 要求在同一时代的经济运行中保证人们公平地享用资源, 共同来保护生态, 合理地承担责任, 适时地取得补偿。这就要求代内之间要处理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富人与穷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利用资源、承担环境问题责任上的公平性。第二要努力实现代际公平, 即循环经济要求在不同时代的经济运行中, 当代人在满足自己需要发展的同时, 又要维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 以满足后代人的需要。也就是说, 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 当代人应当为后代人提供至少与自己从前人那里继承的一样多的生态资源。第三, 在种际公平的处理上, 循环经济必须将生态伦理种际公平理念作为生态伦理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基本内容加以凸现。这是因为, 种际公平的全部意蕴就在于公平地对待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生态伦理公平理念的最终贯彻与落实, 也是循环经济的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促使经济持续良性循环之保障。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循环经济在经济循环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自身应有的价值。
因此, 循环经济就其生态伦理公平理念来看, 它本质上应是一种公平经济, 是一个系统内的经济循环, 而不是系统外某一单一的经济循环。这种循环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超越了人类自身的物本经济的狭隘循环, 是一种建立在“人——自然——社会”三维复合系统内的整体循环。只有在这三维复合系统内的循环经济, 才能真正实现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种际公平的基本理念。
1.2 生态伦理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理念是循环经济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
如果说公平作为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理念, 主要是理论原则上的要求, 那么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是含有公平之意的实践操作层面上的主张。
生态伦理思想针对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目的是使之和谐统一, 这种和谐统一既是动态的, 又是持续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理念是通常的可持续发展观的进一步合理延伸。《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指出:“从广义上说, 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3]这种和谐与生态伦理的内在主张是相吻合的, 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既表现了新发展观的本质, 也揭示了生态伦理观的内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我们在生存与发展上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强调社会、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社会公平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前提下,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在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维护发生矛盾时, 要着眼于长远, 着眼于子孙后代, 不做那些得益于现在而不利于长远的急功近利的事情, 更多地考虑一些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在求得发展以满足需求的同时, 要顾及限制因素, 即发展的概念中蕴涵着制约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即自然资源与环境。不言而喻, 人类的存在和活动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干预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要保持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使人类生活与生产技术活动对自然的干扰限制在全球生态系统自调节、自稳定、自组织能力的限度之内;当全球生态系统与局域生态系统能够把这种人类生活与生产技术行为造成的扰动整合到自身之内时, 它们之间便会建立起一种动态平衡或稳定有序态, 使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使人类的生存发展同全球生态系统的健全与发展达到一种和谐状态[4]。如果我们不顾生态规律, 一味掠取自然资源以获取眼前的经济效益, 这个经济效益将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而效益递减, 直至不再有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 随着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之间耦合关系的不断改变, 以及各种局域生态系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已形成的动态平衡与稳定的有序态不断打破, 人类往往就会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 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这种发展经济的做法不能保证自然资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利用, 不能保证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只顾局部利益、不顾整体利益, 是对国家和民族的犯罪。
循环经济强调要实现物质资源的永续利用, 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一致的, 循环经济蕴含着深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是遵循人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它的最终目标和归宿是追求社会、生态和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它对资源的使用采取“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模式, 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减量化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旨在将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处理数量。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 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恶性循环。循环经济实践要求在三个层面上将生产 (包括资源消耗) 和消费 (包括废物排放) 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一是企业内部的洁净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二是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三是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
2 生态伦理思想的道德规范蕴涵着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
道德规范是根据一定的道德理念而提出的行为准则。生态伦理思想自产生以来, 在其理论不断地走向成熟之时, 其公平理念也在不断地见之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 这种实践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必须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大基本原则。而生态伦理思想的洁净生产、合理消费和适度人口的重要道德规范正是这三大基本原则的真实表达, 因此, 对现存经济活动实践提出伦理规约, 就是一方面要运用生态伦理思想的理念对经济活动的两个重要环节即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进行合理规范, 另一方面对生产行为主体和消费行为主体提出伦理准则, 这也是循环经济中生产循环和消费循环协调统一的完整体现。
2.1 洁净生产伦理准则是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
循环经济的前提和本质是洁净生产, 洁净生产的基本精神是资源削减。洁净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石, 循环经济是洁净生产的扩展。在理念上, 它们有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在实践中, 它们有相通的实施途径, 应相互结合。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以洁净的生产过程进行生产。洁净的生产过程是指将洁净生产的理念贯穿于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出成品的全过程之中, 包括节约原材料、替代有毒原材料、改进工艺技术设备, 并将排放物和废物的数量与毒性削减在离开生产过程之前, 完善生产管理, 实施洁净生产审计, 减少生产过程中各种危害环境的危险中间产品的产出, 从而实现减量化的目的。洁净生产的实质是贯彻污染预防原则, 从生产设计、能源与原材料选用、工艺技术与设备维护管理等社会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控制, 从源头上削减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概括地说, 洁净生产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四个方面, 即洁净的能源、洁净的生产过程、洁净的产品和洁净生产的全过程控制。洁净产品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其技术先进性。先进性意味着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功能实用、性能可靠、便于维修以及报废后便于回收处理。传统产品包装一方面要消耗大量资源, 另一方面在包装过程和拆装使用后往往还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尤其是一些塑料和复合化工产品很多是难以回收和再利用的, 只能焚烧或掩埋处理, 往往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洁净产品都要实行绿色包装, 即适度合理的环保包装, 反对奢华的包装, 这种包装在生产、使用、回收等各个环节均对生态环境没有污染和破坏作用, 并且不会引起任何不利影响, 其意义在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同时还要兼顾包装废弃后的再回收利用, 即洁净产品的包装摒弃求新、求异的消费观念, 简化包装, 并尽量选择无毒、无公害、可回收或易于降解的材料。洁净生产是实现再循环原则的重要保障。再循环原则要求通过对在源头不能削减的污染物和经过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废物、旧货等加以回收利用, 或者将该种废旧物品资源化以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 或者从中分离出可转化资源的物质而形成与原来相异的产品或能源, 只有当避免废物产生和回收利用不能实现时, 才允许将最终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要求产品的制造者在生产时应预见该产品在消费后的使用价值, 并从技术上预留废物利用的可能性, 利用优先于清除, 废物利用必须是无害化利用, 废物清除必须是以对环境有利的方式进行。可以说, 再循环在循环经济中是上一个循环的结束、下一个循环的开端, 而洁净生产是实现再循环上述功能和目的的重要保障[5]。总之, 洁净生产的要求是循环经济生产循环的根本要求, 也是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在一定的意义上, 洁净生产的伦理准则是循环经济的首要准则规范。
2.2 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消费伦理规范是循环经济消费理念的体现
作为一种新的环保理念, 循环经济的消费理念集中体现为对工业文明以来盛行的消费主义的批判和摈弃, 积极倡导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消费观念, 这种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消费观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就是在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基础上, 人们的消费不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 并杜绝过度消费和避免超前消费。适度消费是对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的体现, 它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 而不是鼓励对物质资源无止境地占有, 并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挥霍性的消费方式。虽然人们需要的内容和水平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但不论怎样变化, 都应限制在生态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内, 特别是要避免和限制奢侈消费和过度消费。绿色消费是当代人类消费道德的一种新境界, 要求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自觉抵制对环境有不利影响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 购买在生产和使用中对环境友好以及对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绿色消费要求消费者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自己的消费理念和购买行为去影响企业, 增加其生产绿色产品的压力和动力, 促使企业向循环型企业转变[6]。因此, 倡导并力行循环经济的消费理念, 大力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进行一场消费方式的彻底革命, 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消费伦理规范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摈弃消费主义在我国的泛滥, 切实促进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3 适度人口伦理规范是循环经济人口生产理念的必然要求
从适度人口伦理规范来看, 这既是对人类自身生产的一种伦理道德规范, 也是生态伦理规范继洁净生产、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消费之后在人口生产上的逻辑必然。一般而言, 适度人口包括三个方面, 即人口的数量控制、人口的质量提高、人口的结构优化, 这三点也就是适度人口作为生态伦理思想道德规范的三层具体要求, 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在人口生产上的必然措施。首先, 控制人口数量, 是指在人口对环境造成压力的情况下, 根据现在人口数量过多及增长过快的现状对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加以合理的控制。其次, 提高人口的质量, 这和控制人口数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 而恶性的环境则制约着人口质量的提高, 因此, 改善环境质量乃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必要前提。最后, 优化人口结构, 主要包括人口生理和人口分布上的结构。人口结构之所以要优化, 是因为人口结构与环境也具有意义相关性, 人口结构的优化关系着全球的社会稳定, 关系到人类的物质幸福和环境的完整性, 关系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鉴于人口对环境的巨大压力, 《21世纪议程》建议, “要详尽地研究人口问题, 有必要更深入地理解人口统计动力学、技术、文化行为、自然资源和维持生命系统之间的关系。”[7]适度人口是减缓、改善人口问题的合理设计, 它的落实既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配合、国际社会的协调, 也需要公民自身的人口生态意识的提高, 因此, 它是一种关心全球的类伦理规范和关心地域的群伦理规范, 也是关心自我的个体伦理规范。
通过对生态伦理道德规范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循环经济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循环问题, 它应是整个人类、社会、生态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全部环节的整体循环, 这种循环包含着“人——自然——社会”三维复合系统中具有经济意蕴的全部循环的总和, 主要包括生产循环、消费循环、交换循环、分配循环、人口循环、劳动力循环、生态循环、社会循环、资源循环等方面, 只有整体层面的循环才是循环经济的真实意蕴。
以上是从生态伦理视角来认识和理解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在循环经济系统中, 认真贯彻生态伦理“公平”这一基本理念, 并使循环经济成为一种全新的公平经济;在践行公平经济的过程中充分再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 ”使循环经济本质上归属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 是在“人——自然——社会”三维复合系统中为实现社会、生态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存在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告诫我们,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8]我们要避免“竭泽而渔”的做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真正体现生态伦理的基本理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90.
[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维,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80.
[4]王贵友.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84.
[5]白露.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作用机制探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6) :98-99.
[6]王云霞, 王国弘.循环经济下的消费伦理转向[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7 (2) :99.
[7]万以诚, 万妍.新文明的路标:人类绿色运动史上的经典文献[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48.
[8]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158.
生态经济伦理研究 篇2
循环经济视阈下的生态伦理思想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其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理论.生态价值观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
作 者:杨世雄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刊 名: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DULT EDUCATION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 年,卷(期): 25(6) 分类号:B82-05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生态伦理初中生物生态伦理问题的研究 篇3
【关键词】生物学教材;生态伦理;渗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钱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四中学(江苏泗洪,223900)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生态伦理学是研究和调适人与自然的伦理及道德理念,规约和引导人对自然的伦理态度和道德行为的新兴综合性科学。它主张把伦理学的视野从人扩大到一切生命和自然界,强调“人类需要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观点应用到处理自然、生态关系中去”[1],是人类伦理观念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对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
一、对教材中生态伦理学思想的分析
1.蕴涵“所有自然物、生物物种具有内在价值”的观念。
自然界的多样性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这是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人类既要信仰自己的价值也要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才能走出价值偏向的困境。教材从生态规律的角度地揭示了自然物、生物物种的“内在价值”。例如教材第6章第2节:“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处在每一个环节上的生物都很重要。而且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有时一种生物消失,就会使这个食物链中断……从而影响整个食物链和食物网,甚至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学习这样的生物学知识,可启发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各种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都有其存在的固有价值”。每一自然物,它不仅对人类有价值,更具有维持自然存在和系统健康运行的“内在价值”。
2.体现“生命物种平等”的观念。
传统的伦理学只关注人的幸福、权利,以人的利益为中心。生态伦理学强调:人类应当从生物共生角度来理解生命物种在价值上的平等性,确认生命和自然物在一种自然状态中平等、持续存在的权利。“每一个有生命的‘螺丝和齿轮’对大地的健康运作都是重要的”。[3]教材体现了这一观念。例如,教材中出现“生物成分”中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圈”、“分析生物圈II号”,从而让学生懂得“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这里的“共同”,即意味着“地球环境”不应为人类“独占”,而是为人类和其他生物“共有”使学生充分理解“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是平等的”观念。这样编排,有助于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以平等的心态,像对待朋友那样——尊重和爱护其它生命物种。
3.倡扬“人类和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观念。
生态伦理学认为:“一切生物物种的活动都应服从生态系统的需要……一个事物,当它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4]一方面,当代人类不仅要自我发展,而且要实现环境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人类必须从一种自我的、利己的单向度思维,向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多向度思维转变。教材所所阐述的生态规律可启示学生:人类必须保持与大自然协同一致,共生共荣。例如:教材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2节“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部分,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注意:实验中要细心,尽量避免惊扰金鱼,实验结束后把金鱼饲养起来”。这一“细节”性要求,体现了生物实验教学观念的重要转变:科学探究,也要尊重和爱护动物。
4.强调人类保护生态的伦理责任。
人类是所有生命中最具智慧的一类生物。因为“人类是地球上唯一具有伦理道德观念和理性思维的主体,生态伦理学规则的制定和执行都应由人类自身来承担,人类之外的其他生物没有这种意识和行动”;[5] 所以,这就决定了人类既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又是自然界有机体中的调控器官,它肩负着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德代理者的职责。教材就“人类保护生态的伦理责任”问题有多处阐述。例如:教材在介绍了生物圈的知识后,指出:“人类的活动已使我们生存的地球受到严重损害。……保护我们的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在《留住碧水蓝天》一章的导语中指出人类生态的伦理责任的缺失:“人类不恰当的活动带来的自然资源迅速消耗、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毕竟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物圈稳定的重要因素,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
5.引领学生“生态伦理”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生态伦理”教育如果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注重“知行结合”。一方面“生态伦理观”,经由实践才能使其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其生态文明素养;另一方面“生态伦理观”,只有转化为正确的生态行为,才能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教材精心设计和编排了“生态伦理”教育的实践环节。在“建设生态家园”部分,安排了“尝试校园绿化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生态环境的知识,设计最合理、最经济、最美丽的校园绿化方案。以上教学环节,“教学做”紧密结合,引领学生通过调查、探究和“环保行动”,使学生深切认识和体验人类所面临的严峻的生态危机,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培养生态情感,养成保护生态的良好习惯。
二、对教材加强生态伦理教育的建议
1.明确阐述生态伦理观。
当前,人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格危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生态人格作为基础。“从表面上看,生态危机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在于人类不合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盲目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而导致自然环境恶化和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但究其根源,我们则会发现生态危机问题的根源在于工业文明社会的占有式人格,即人格的危机”。[6]生态文明建设呼唤人格转型。教育者的责任是,通过教育教学,促使受教育者改变传统人格中视征服自然、攫取自然为“合情合理”的认知观念和实践行为,把“人与自然互利互惠、和谐相处”作为新型人格的境遇追求。生态人格的形成,必须以人的生态伦理观念为前提性要素。可见,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伦理教育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以上分析可知,教材中渗透了生态伦理观对落实生物学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7],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教材中所表达的生态伦理观是隐含的和不够鲜明的:一是仅是通过介绍生态规律使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和他类生命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并未明确陈述非人类自然物具有“内在价值”、“生物圈平等原则”等生态伦理观;二是强调“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及“人类和自然必须‘和睦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权利”,仍未超越人类“利己”主义的“立场”。笔者认为,生物教育若要充分发挥价值导引作用,教材必须以生态科学的环境整体主义为基点,在介绍生态规律的基础上,明确陈述生态伦理观念,“致力于一种以整个生态系统及其存在物(包括人类)的整体利益为目标的价值伦理观的建设”。
2.从生态规律向生态伦理的转换。
由科学向伦理学的转换(或转向)是基于现实教育的需要。只有实现这种转换,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涉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转换问题,即我们通常说的:何以从“是”合理地推出“应该”。生态规律是生态伦理“合法性”的科学基石。因此,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在对学生进行生态伦理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教材可在介绍生态知识的基础上,相机和适时地进行生态规律向生态伦理道德的转换。例如:教材第3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第1节,可在让学生懂得“脱离了环境的生物无法生存”、“非生物的成分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和认识“自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教材第6章第2节《食物链》,可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进而认识“处在每一个环节上的生物”,具有其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内在价值”。
3.注重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伦理重塑 篇4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伦理,经济与生态,伦理重塑
追溯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经济发展模式也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阶段渐转变为考虑资源及环境因素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循环经济是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制造(remanufacture)、再循环(recycle)”为原则(4R原则),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手段,使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1]。
循环经济是对现代工业发展的状况、后果及前景进行反思之后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其不仅涉及资源和环境,也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2,3,4]。循环经济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发展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伦理,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环境、资源、社会的和谐发展,结合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和困境,从政府、企业和公众(消费者)的角度进行系统化的生态伦理重构。
1 我国推广循环经济的背景
环境污染及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推广循环经济势在必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提高的同时引发了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不协调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5,6,7]。据综合世界银行、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保总局的测算,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另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是“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能源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矿石资源等已经逐渐成为制造业的发展瓶颈。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的最优途径之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的过程进行,既没有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过程进行,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
我国具有丰富的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为开展循环经济提供了物质保证。以机械装备制造业为例,2008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4 957万辆(不含低速汽车),机床保有量达700多万台,14种主要型号的工程机械保有量达290万台,其中大量装备在达到报废标准后将被淘汰,新增的退役装备还在大量增加。这些废旧产品中绝大部分零部件具有重复利用价值,构成了丰富的、更优质的“地上矿藏”。
发展循环经济,符合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重大需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目标。2010年10月,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2 循环经济中蕴含的生态伦理
生态伦理学(Ecological Ethics),又称为环境伦理学(Environment Ethics),从实践来讨论人的道德行为,是一种环境道德[2,8]。用生态伦理来思考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境,要求我们所要关心的不仅仅是人类自身,还要赋予非生命物质以道德上的关怀,是一种深层上的哲学反思,更是一场哲学上的革命[8]。
生态伦理学是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循环经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此生态伦理学对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9]。目前典型的生态伦理思潮包括“人类中心主义”、“生命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而循环经济所体现的生态伦理思想超越了以上生态伦理观的范畴,体现了生态伦理观的整合与提升。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从而决定了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伦理观念与传统生态伦理的根本区别。传统的经济模式遵循“资源——产品——废弃物”的过程,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生态伦理主要考虑的是“减量化”(Reduce),即减少资源的利用和废弃物的产生,从而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目的。传统的经济模式中,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是相互独立的,对资源的利用是一次性的、不充分的,因此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生态伦理学仍属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范畴。循环经济模式遵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过程,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资源与产品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密切联系:循环经济环境下,产品可以看作是“赋予了使用价值的资源”,废弃物被看作是“可利用、可再生的资源”,而再制造可以看作是“对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失去的使用价值的恢复和补充”。总之,循环经济模式遵循物质、能量的传递、转换与损耗规律,系统地考虑产品与资源的关系,这与传统经济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循环经济背景下生态伦理的整合与提升体现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伦理,这应该是一种开放的、统一的伦理,不是单纯的“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单纯的“生命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循环经济背景下生态伦理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和社会的领域扩展到生态系统,而经济形式和生态系统更密切的作用与联系决定了需要重新认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伦理的道德目标是遵循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中物质、能量、使用价值传递、转换、损耗规律基础上,保证三者的健康、和谐发展,体现了系统层面上的公正理念。
循环经济背景下生态伦理的公正理念把人类视域建立在“经济——社会——生态”的三维坐标上,以最小化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基础上的经济社会进步为目标,运用公正理论协调各种利益主体在生态问题上的利益关系。生态伦理观念的整合与提升,在关注生态道德中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的同时,又关注其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它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主张在遵循相关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向,承认“生态位”的存在。提倡废弃物“再资源化”,减少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大系统”的平衡。
3 循环经济背景下重塑生态伦理的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事业,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要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形成全民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提倡文明消费。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三个执行主体——政府、企业和公众,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
2.1 政府层面,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政策、法律制度
政府作为政策、制度和法律的供给者,行为的示范者,同时也是产品的主要消费者,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强公共管理与服务,以推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并促进绿色消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目前已建立相对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共同的经验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借鉴国外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制定鼓励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投资、税收、价格、外贸等相关经济政策,用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和完善循环经济实施中的监督、管理机制和激励、处罚机制。
我国政府已经深刻认识到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的显示,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十一五”期间,政府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如《中国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对循环经济加以引导与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等部门积极组织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以带动循环经济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2009年11月,国家工信部启动了包括工程机械、矿采机械、机床、船舶、再制造产业集聚区等在内的8大领域35家企业参加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2.2 企业层面,培养环境意识,兼顾环境责任
企业层面重塑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伦理,首先需要企业从根本上认识对循环经济背景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从而调动主动推进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减量化”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属于过程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在消费和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强度,使各种物质和能量各尽所能;“再循环”属于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或产品而达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目的。循环经济是有时空概念的经济,通过物质、能量的有效、合理循环,既达到了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也能够创造可观的经济利益。 循环经济落实在企业的具体生产实践过程中,需要形成全面、系统的生态意识。生产过程中,需要意识到节约材料和能源对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意识,并主动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在产品上,需要意识到产品从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再制造及再利用的多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生态及经济价值的影响;在服务上,需要将产品回收、再制造等环境因素纳入到所提供的服务中。
2.3 公众层面,提高生态意识与行为能力,形成消费绿色产品的良好氛围
公众层面重构生态伦理,首先需要培养循环经济背景下公众的生态意识。循环经济背景下公众的生态意识,无论是生态忧患意识还是生态价值、生态责任意识,都根源于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这一社会存在,以及对循环经济模式的认可。近30年来,循环经济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学术界以及企业界的高度关注,其关键技术得到了突破式发展,循环经济背景下的产品质量能够如新品一样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从客观上保证了公众对循环经济模式的认可。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意识虽然是一种软实力,却有着极其强大的推动力,同相关的经济、科技问题同样重要,循环经济背景下公众正确的生态道德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自觉的约束作用,从而大大减轻各种“他律”形式约束人的行为时所付出的成本与代价。
由于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品和服务只有被最终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倡导绿色消费是构建循环经济最重要的环节。为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观念,需要广泛开展绿色消费教育,把绿色消费及环保知识纳入基础教育授课范围,工艺广告、新闻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也需要加强绿色消费意识的宣传。只有引导绿色消费成为公众的主流消费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拉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公众除了需要培养生态意识外,也需要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中。一方面需要自觉遵守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法规;另一方面主动购买生产资源消耗少、产生废物少、环境污染程度低的产品,积极消费再制造产品;另外,当产品经历一个生命周期后有义务协助企业回收等。
综上所述,与传统经济模式不同,循环经济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及资源、生态的系统工程,其蕴含着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公正的理念,深刻理解“4R”体系蕴含的生态意蕴是重构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伦理的基础。循环经济涉及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个主体,政府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构建平台和环境;培养企业循环经济背景下主动的生态意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而公众的生态意识及绿色消费观念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徐滨士.再制造与循环经济[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3
[2]孙万国,焦君红.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6):2409-2412
[3]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BA MINTEER,JP COLLINS.Ecological ethics:Building a newtoolkit for ecologists and biodiversity managers[J].Conservation Bi-ology,2005,19(6):1803-1812
[5]路甬祥.走向绿色和智能制造:中国制造发展之路[J].中国机械工程,2010,21(4):379-399
[6]H KAEBERNICK,S KARA,M SUN.Sustainable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by considering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J].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2003,19(6):461-468
[7]G SELIGER,HJ KIM,S KERNBAUM,ETC.Approaches to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2008,1(1):58-77
[8]王玉玲.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意蕴[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73-275
生态经济伦理研究 篇5
【关键词】道家生态理论 中学生 德育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近年来西方的热词,但事实上,在中国古代优秀传统哲学思想中,尤其是道家思想中早有丰富的见解。道家万物平等的理念和整体平衡的观点,同现代西方的深层生态理论一样,反对以人类为中心的浅层生态理论态度来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主张从人与自然平等统一的角度来对待这种关系,从而打破了现代生态伦理学在西方主客二分指导下的思维模式,对于重建我国中学生的生态伦理智慧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德育作用。
2.导致当代中学生生态文明观不合理的原因
在工业社会早期,消费处于社会中心。二战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带来了第三产业兴起,之后消费也就大大兴起。没有消费,就没有人类的生存,也就不需要人类进行生产。从此意义上说,消费是生产的动力。然而,在当今社会,消费不单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而是对商品符号象征价值的消费,导致消费的异化。因为消费是人的消费,必然是在人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带有人的主观性,所以人们为了达到某一目的,为了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地位所进行的消费就是对商品符号价值的消费。比如追求名牌、时尚、一次性消费的大量出现,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像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的使用等。这些虽然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引发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不合理的消费观早已普遍于一些中学生中,因攀比心作祟,便跟风似地去购买超过自身经济能力范围的名牌服装、高端电子产品甚至是奢侈品。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深以及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我国面临的中学生生态文明德育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很多中学教育的重视,道家思想的生态观强调人要与自然万物同生共运,强调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其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缓解人与自然的生态矛盾,对于中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3.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对中学生德育培养的作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在天地形成以前就有一个浑然而成的东西,寂静空虚并且不依赖人的外力而独立存在,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道家思想虽然没有明确的指出宇宙万物之源的“道”到底是什么,但是道家的宇宙万物同源于“道”的思想体现出一种万物平等,特别是人与万物之间平等的思想。故“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也”,与万物一样,人本来就是一种物,所以能够齐物。
因为万物平等,所以物无贵贱。“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以道的观点看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但是从事物本身、世俗观念事物的差异、功用和认识主题的主管取舍等不同的角度来看,就会认为事物有贵贱之分,有大小之别、有用与无用之异[6]。但是“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瘦于殤子,而彭祖为夭。”差异是相对的而并非本质的,所谓“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之所以会有不同,是因为我们在这样说时,同时也否定了另一种说法。其实“物无非比,物无非是”,道家万物同源于“道”的思想认为万物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老子才说自己有“三宝”——“慈”“俭”“不为天下先”。天地有生生之仁德,道有养育万物生长的善性,我们要做到“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既然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的,那么我们理应珍视生命。既然人与动物同源于道,那么我们就应该反对“以己养养鸟”,而要尊重“以鸟养养鸟”,要对万物心怀柔慈,待己俭啬,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反观当下的中学生,缺乏对自然和万物应有的敬畏和尊重,缺少爱心和同情心,再加上长期受到“人定胜天”“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思想的影响,敬畏生命对于中学生来说提及甚少,也就难怪会有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张亮虐猫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药家鑫撞人并捅人致死事件”。对于生命以及万物本质理解的薄弱和敬畏的缺乏,更是导致部分中学生和大学生自杀事件的根源。道家万物无贵贱、万物平等、珍视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念有利于破除把自然界和动植物作为掠夺和攫取对象的思维定势,扭转这种生态道德的不协调,弥补中学生生态伦理德行的缺失,形成万物平等、物无贵贱、珍视生命的伦理观。
4. 结束语
《道德经》是世界上最早的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经典,“天人合一”的核心就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在西方,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和历史学家汤因比很早就看到道家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巨大价值,并极力提倡用道家生态智慧来补充新型生态理论,即深层生态理论。在我们中国亦是如此,在西方国家相继步入后工业时代的今天,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时代,为了保持与世界前进的步伐基本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中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同时,加强思想性的伦理知识的教育。因为科学是中性的,无所谓善与恶,将来的科学与科技的发展,是被善用还是被恶用,取决于创造和利用它的人,取决于他们所接受的思想教育与伦理教育。而道家几乎用惊人的洞察力诠释了整个人类,可以并应当为中学生接受新型生态伦理智慧教育所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秉福.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其现代价值[J]. 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2):120-125.
[2]李约瑟. 科学思想史[M]. 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0.
[3]佘正荣. 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冯达甫[译注],老子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5]周凤霞. 生态学[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6]傅佩荣. 傅佩荣解读庄子[M]. 北京:北京线装局,2006.
[7]刘湘溶. 生态伦理学[M]. 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
[8]郑志明. 当代道家与道教[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9]邹文广. 现代性语境下的中华文化自觉[N]. 光明日报,2009-03-17.
[10]黄钊. 论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0(5):57-60.
生态经济伦理研究 篇6
面对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国际机构和各国政府正在致力于创造促进社会认同和人民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近几年来,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被频繁使用的有效工具就是生态补偿。然而,经常有人认为,生态补偿只是一种基于经济方式来支持发达国家获取利益的办法,忽视了其中值得进一步思考的伦理问题,特别是环境伦理方面[1]。
1 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路线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类活动的强度前所未有地增长。近二十年来的世界经济发展表明,一切代际不公平的资源利用的发展都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原有的全球变暖、森林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农药污染、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不仅没有缓解,甚至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还变得更加尖锐。
自然收益被人类人为中断的行为早已被智者查觉。柏拉图描述了公元前400年森林砍伐对土壤的侵蚀和泉水干枯的影响;老普林尼在公元一世纪时就发现了森林砍伐、降雨与山洪暴发之间的关系。Mooney、Ehrli ch指出,马什在1864年出版的《人与自然》可被认为是对生态系统服务认识的起点[2]。事实上,对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的认识可追溯到更久以前[3](表1,图1)。
古典经济学家发现,由于自然资源为我们提供的各种服务都是免费的,所以对自然资源的处理方法可以区别对待。除了劳动力这一要素(后来被称为人力资本)外,土地也可作为生产系统中的另一独立要素。它被看作是非物质生产的投入要素,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古典经济学家一致强调发展的物质限制。这种现象作为例子用在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中,如李嘉图的土地产出最小化法则、马尔萨斯对人口增长因素的研究、《生态系统千年评估报告》(MA)预测经济最终将会趋于一种稳态的发展[4,5,6]。
随着古典经济学时代的陨落,一些学者开始高度重视物理意义上自然资源的本质。如斯坦利杰文斯在1865年的《煤炭问题》一书中将注意力投向了煤炭股的损耗,所谓杰文斯悖论(最近“重新发现”看作是反弹反应)认为,单位产量能效的提高可能会增加能源消费的总量。始于1870年由瓦尔拉斯、杰文斯、门格尔发起的边际革命,在随后对自然的经济分析中有着深远的影响[4]。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简称“资源环境经济学”)通过发展估价方法和经济学对环境决策内部化的影响,扩展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围,如成本效益分析决策[7]。环境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纯粹的新古典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自然对经济的贡献,限制了它对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承受价格的分析范围。决策中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低估,弱化了自然资本相对于经济资本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以货币价值来衡量非市场化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正外部性应纳入经济决策中。20世纪60年代初,环境经济学文献中出现的强调外部环境成本和效益方法,旨在纠正市场失灵。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系统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通过对人类—自然交互作用影响的共同关注,形成了我们今天所悉知的现代生态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到底有什么不同仍有争议。在用具体的技术衡量、评估政策和辅助决策方面,这两个理论是有重合的。实践中,许多学者拓展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工作,开展生态经济学工作[8]。然而,这两种方法在其定性分析范畴内有显著差异:环境经济学主要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下应用,如消费者选择理论、偏好信息和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生态经济学则将经济体系作为生态圈的子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交换能源、物质和废物[9,10]。
2 生态补偿中的环境伦理问题
生态补偿是一种相对较新、用以解决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压力而产生的工具与方法。本质上,它反映了自然是在为人类服务,以人类为中心的立场。生态补偿计划奖励那些为土地提供这些服务的人,他们的补贴和市场支付都来自于从这些服务中受益的人。对森林、湖泊、大气、珊瑚礁等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给予的好处进行付款是一个双赢的方式:认识人们的社会价值,保证后代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会鼓励那些土地所有者以确保他们继续为其产生所需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方式来管理资源。这种方案除了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有潜力造福那些为环境服务的相对贫穷的人。新古典经济学已看到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但很少有人对生态补偿中的伦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而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介绍一些有关生态补偿的环境伦理问题。
2.1 环境伦理学和生态系统服务
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定义为“人类行为的道德科学”,它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不仅包括道德意识现象,还包括道德行为现象和道德规范现象。伦理学将道德现象从人类活动中区分开来,探讨道德的起源、本质和发展、道德水平与物质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道德的最高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规范体系包括道德的教育和修养、人生的意义、人的价值和生活态度等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和经济利益与物质生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伦理学与美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伦理学的理论在分化和综合、对立和融合中逐步完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环境伦理学是指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与善意和解紧密相关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Holmes Rolston在《环境伦理学》中探讨了大自然所承载的价值,如生命支撑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基因多样性价值、历史价值、文化象征价值、塑造性格价值、辩证价值(多样性与统一性、稳定性和自发性)、生命价值、宗教价值等[11]。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伦理框架是功利的。在这个意义上,价值取决于人们的期望———以人类为中心。对于由人类分配的价值和器具,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均被视为用来满足人类的工具。在经济学中,价值是用来衡量一些东西对人类福祉所做的贡献。因此,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是指它带给人类的福利。在此意义中,人类福利是从每一个个体关于他或她自己幸福的评估方面进行衡量,经济价值是由个人的偏好和消费者主权决定的。在新古典主义的框架中,只有当人认为是可取的并且愿意为它付出时,一个实体才具有经济价值。然而,在几乎每个濒危物种或森林养护、外来物种管理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上,人们是从功利、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主义的不同伦理立场上来表达道德、伦理和文化的原则与判断。这样的立场反映了一个道德义务论。该道德义务论被定义为对权利和义务的关注,而不是讲究其实用性。在生态补偿案例中,货币价值对环境资源的分配特别是对资源的非使用价值引起了经济和伦理争论,因此界定经济价值的含义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是由一个人的自身感受、幸福决定的,经济价值与生态系统的价值、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是不同的。这是关于个体认为是值得的东西,或商品的有用性或被重视的服务措施。通过测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我们可衡量它在保持目前水平下对人类福祉所做的贡献。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存在一些错误的买卖,因为某些东西内在价值的商品化可能会降低其价值,歪曲其功能,或造成不正当的动机。生态系统的许多方面都有其内在价值。适用于自然的义务论哲学已认识到植物、动物和生态系统享有与人类类似的权利。义务论道德体系的另一方面是责任。社会责任意识被认为是隐含在“字符、承诺,或社会身份作为一个整体”中[11]。因此,作为整体中有意识性、能动性的人类,必须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护环境,不管是对自然资源的纯保护,抑或是对其商品化。
Gómez回顾了生态系统服务概念的历史发展,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市场和支付计划,是研究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关键里程碑[12]。他认为,影响生态系统服务货币化和商品化趋势的部分原因是人们对自然资源利用益处的原有的经济观念,正如从古典经济学的使用价值到新古典经济学的交换价值一样,有一个缓慢的过程。Gómez认为,应将重点放在货币计划和支付机制上,用保护措施来吸引政治支持,同时促进越来越多的生态系统服务商品化,展示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和以市场逻辑来解决环境问题的理念。
O'Neill等人指出,为了解决价值冲突和克服功利主义,福利经济学和成本效益分析一直主导着很多公共政策的制定,因此有必要关注人类与环境的普遍关系。在这些作者的观点中,这将使人类需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13]。在这个意义上说,Collar呼吁一个更诚恳的社会认同:自然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充分行使人类自主权将改变我们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方式[14]。
生态补偿困难的根源在于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人们并没有改变世界观。以前,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劳动力缺乏成为扩大生产的限制因素。现在,人口相对过剩,而自然资本、自然资源和提供重要生命支持服务的生态系统变得稀缺且相对昂贵。Hawken指出,在未来商业和环境利益将会日益渗透在这种企业中,人们会注重提高自己的道德底线,并且致力于甚至热衷于解决出现的环境问题[15]。
与生态补偿有关的另一个困难是难以从受益人那儿获取赔偿金,重新分配给各区域内的缔约方,以补偿这些缔约方可能受到的消极后果,如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污染或不可逆转的退化和枯竭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际上,生态系统服务所在地以外的市场区域往往容易在经济分析中被忽视。
2.2 生态补偿关注环境伦理问题的重要性
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增加,导致污染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同步增加,这不仅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也威胁到地球的可居住性。世界各地的观测表明:人类现在正在积极应对这些问题,我们的环境伦理也开始以更广泛、更根本的途径来表达其重要性。现在人类已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为自己日常生活中可能影响到环境质量的行为负责。此外,当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减少消费和浪费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措施时,人们会觉得增加了自己的自主权。调查发现,这些在发展中国家最受关注,并且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选择和行为比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更环保。
环境保护的核心是人与环境多样性景观之间的关系,且相应的这种自然关系在环境保护的团体中经过了长时间讨论。由于大多数人认为“自然保护主义者不关心人们的实际问题”或“自然保护主义者使用人力只是为了进一步实现其他目标”,所以保护自然和人类福祉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16]。尽管对人类中心论与环境中心论存在冲突的理解可能会引起相关问题,但其主要原因是未对产生该种冲突的起源得以充分辨识,解决此问题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亟待解决。
接受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如果在经济估值过程中发现保护措施会带来经济净收益,那么除了道义上的支持之外,经济估值又多了反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损失的经济论据;而如果保护措施产生经济净损失,那么经济估值也可有助于量化保护措施的成本。另一方面,有些人认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决策会增加成本支出而没有什么好处,仅以经济评估结果作为依据而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可能会导致对资源的滥用。
环境问题需要伦理道德的考虑。环境伦理学是一个关于应用伦理学探讨环境责任道德基础的话题。在讨论这些环保意识时,大多数人都同意———我们要对环境负责。环境伦理的目的是说服人类按照期望的自由意志行动,但需要对自己行动的环境道德负责任。虽然没有职业道德规范,但仍面临着环境伦理决策,受到其长期影响。环境伦理已被赋予一些独特的功能,如跨学科、多元化、全球性和革命性。在实践层面上,环境伦理学有力地批评了伴随现代资本主义发展而出现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活方式,是对地球资源极限敏感的经济计划,同时关注人类的生活质量。在政治方面,环境伦理是基于民主、全球正义和普遍人权的原则,提倡更公平的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要求人们用全球性的视角来思考和行动,呼吁一个新的更深层次的道德意识。环境伦理的延伸,超出了社会和民族伦理问题的范围,不但包括所有随处可见的人,而且包括动物和整个自然生物圈,不仅包括现在,同时还包括我们后代的美好未来。
由于个体对他们生活环境责任的深刻认识,所引发他们认为对环境有害或破坏行为的抗议,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比比皆是。这是因为现在的个人有更深的道德和环境保护责任的意识。此外,随着全球变暖的影响开始慢慢凸显,政府方面一直努力削减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关注与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优先考虑的行动。至今,地球上的人类是占主导地位的物种,并拥有着可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造成毁灭性改变的能力,同时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已跨越国界、世代和意识形态,所以对环境的解决方案也应从此入手。为了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就需要从生态上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入手,涵盖我们这个星球的众生和未来的各代人。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应是有利于生态系统、非人类有机体以及现在和将来的人类。然而,这些目标之间的紧张关系会产生潜在的伦理冲突:环保主义者的真实动机可能远不止他们所认为的正义行为———环境保护工程仍有可能会剥夺和压迫与之相关的其他人。
Keat支持这样一个观点,即我们必须建立并按照基于生物中心主义的伦理原则,而不是宇宙的人类中心主义[17]。他认为,如今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信仰在社会中如此普遍,是犹太教和基督教、早期希腊和中世纪意见独特混合的结果,他们认为人类在世界中是处于组织地位的。从这个层面上,Chan回顾了从关于整合社会、经济和生物的问题到环境保护措施的承诺与不足,重点研究了生态系统服务和以社区为基础的环境保护工作。尽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该研究没有为保护环境最迫切的问题提供灵丹妙药,这就需要我们更多地思考和研究补充以达到更好的成效[18]。
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福利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许多保护环境的计划都有利于造福人类,保护措施和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双赢关系。但这些对人类的好处往往并不显著,如效益增加的过程较缓慢或由于较高的保护成本导致半途而废。此外,有些收益可能仅在特定的社会阶层中产生,更重要的是资源保护产生的长期收益超过其短期成本需要漫长的时间来验证。因此,在经济、政治和人们的日常决策中,大量的短视行为是十分常见的。Chapin质疑国际保护组织是否正确处理了受偿的当地居民、公司与补偿提供者间的伦理问题[19]。公众热议的“绿化地球”,以及对人类正在面临的生态灾难进行大肆报道,共同提高了人们对非市场商品估值的浓厚兴趣,大自然对那些拥有打上价格标签的生态服务的人们馈赠颇丰。
尽管根植于生态服务定义中的保护范例同时吸引了众多科学和非科学团体,但一些保护主义者却表达了这样的担忧,即单纯的以人类为中心的方法将不足以保护生态多样性,影响多样性的哪些因素对服务条款的规定有重要影响还不明了;以生态服务为导向的方法是否能作为生态系统仅有的保护伞抵御来自异族———人类的危险并起到有效的价值作用?就生态多样性本身的称谓来说,它作为提供生命支撑对生态服务功能的表达并不全面。在有些情况下,生态多样性与生态服务的关系将会驱使当代人和未来人类间由于各自逐利的行为而产生对立。其主要问题是,经济学比生态学更能影响政策制定和资源保护时的伦理准则。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关注贫困和与之息息相关的资源保护,我们对如何开展资源保护工作和解决资源保护与人类利益间的斗争等问题,这些目前都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为了理解当代人与未来人类以及非人类机体间利益不协调的现实影响,我们必须理解保护工程是如何在人类福利方面进行偿付的。然而,在保护环境计划对社会影响如何估值方面存在两个问题。首先,保护的收益与成本并不能在同一时间传递给所有人和传递到任何地方;其次,在本地被抑制的不利影响可能会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抑或在新概念的出现上,经济学方法已变得越来越尖锐。但这些概念将有助于对人与自然间复杂的相关性进行解读,以便在做出决策时提供相关的信息。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生态系统服务在经济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大多数生态服务将被纳入到政策和对策中,以保护生态多样性。
2.3 与生态偿付相关的道德和经济问题
多年来,Sagoff是对将不断发展的主流经济学方法应用于环境问题中的重要批评者[20]。他对环境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特别是从有条件的价值研究中产生的偿付意愿进行了攻击,批评了会产生误解并提供无意义数字的生态服务估值方法。起初,Sagoff将经济和政治上对待环境的方法区分开来。他认为,使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做出环境决策的主要错误是:它需要人们作为消费者去思维和行动,而不是作为居民。他还认为,我们应认可的是,当我们作为居民去思考和行动时,必须同时考虑到环境和消费者的价值;当出现争论时,我们要对哪些商品给予优先权而做出集体决策。Sagoff还憧憬了一个有着两个对立面的一元论价值体系世界:自然内在价值和经济学的目标价值[21]。最近,他提出环境主义应基于非间接的理性推理,这包含了价值的不同分类:美学价值、道德价值、精神和宗教价值、经济价值、政治和科学价值[22]。然而,当狭义经济解释中的经济价值是将成本收益分析应用于环境问题时,对经济学是有误导性的;当它不足以作为对保护成果辩护的基础时,Sagoff认为社会应以平衡这两种价值的本质作为目标,不应对任何一方进行削减;他认为好的经济表现和自然保护两者之间是可以共存的[23]。
Holland的批评聚焦在一些成本收益分析内涵的框架假设———当前正广泛存在于生态保护实践和应用之中,也包含了对环境的定义、对人类本性进行的描述以及它在社会、政治进程中的作用[24]。他对环境定义的中心是将环境物品明细化,对人类天性描绘的中心是对偏好的均质化,在政治进程中发挥作用分析的核心是产生独立的判断,要想达到众多环境和经济学研究者的期望去实现这些目标绝非易事。此外,成本收益实践的不透明会缩减人们的政治热情。
2.4 受益于自然资源和生态补偿的权利
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环境伦理核心冲突是:谁是优先受益者和接受者。一方面,拥有环境的原始居住者拥有要么合法、要么祖传的产权。他们认为,由于环境保护与原始产权界定不一致,当公共物品受到外来物种干扰时会迅速恶化,导致邻里无辜遭殃。另一方面,有些人声称自然资源是公共物品,其使用对所有人类来说是一种普遍的权利。几位人类学家的研究都强调了在相关保护计划中吸纳保护地居民的参与,对取得较好保护成果有积极的作用。然而Olson等认为,当人们被放置在通过合作都能从环境保护中获得收益的情况下,如果缺少额外的实施协议,这样的行为是不可能出现的[25]。现在所有人都已意识到随着需求增长,公共资源会被过度开发这一事实,并且这一事实亟待解决,因此唯一的解决办法是私人围隔或国家调控。
在原住居民权利得到公认的情况下,原住居民便顺理成章地有对自然资源有行使自主权的想法。目前,在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中,原住居民可利用的少数保障措施之一是“事先知情同意”,一些学者把该保障比作否决权和行使自然资源主权的权利[26]。这就形成了原住居民可行使权利标准的体现,而该标准受到人类权利的教条、规章和法律体系的约束。但由于原住居民的贫穷和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事实,挪用原住居民的土地就加剧了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3 环境伦理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未来
目前,虽然研究人员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问题高度关注,但对该概念的意义仍有不同的解释。要使自然资本和可持续发展联系更紧密的一种方法是:将人类偏好内生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状态中。这些偏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结构的背景下形成的,关于后代福祉伦理方面的考虑也与这些偏好有关。在这方面,Spash强调关联价值而非即时价值,自由判断而非专家的意见和成本效益分析的重要性[27,28]。相反,Mathevet提出了“生态联盟”(Ecological Solidarity)概念。这个概念指的是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伦理之间的妥协,允许国家公园和地区的综合管理[29]。自2006年起,生态团结就是法国法律改革国家公园政策的核心主题,其高效整合是基于土地规划和养护管理策略,但它也需要通过当地团体和生态团结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探索。总之,如果我们需要对生态保护的收益和成本进行一个更好、更综合的核算,只有当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团队在一起工作时才可能发生。显然,我们有必要集中知识,协调行动并分享这个星球给我们所提供的资源,这样我们就可实现一个全球性的环境伦理。
4 结论
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系统中扮演了多重的角色和重要的角色,但也存在着一些相关的伦理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道德和法律作为支撑任何生态系统的支付方案,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有助于确保环境伦理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传统经济增长和自然环境保护两者的兼容,既实现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又保障经济的持续繁荣。然而,生态系统服务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真正的考验不是学者能否对其进行估价,而是是否有人或某些组织能按照环境伦理心甘情愿地行动来确保环境保护的实现。
摘要:生态系统服务以长期服务流的形式出现,它只有小部分能进入市场被买卖。生态补偿是近年来生态环境管理领域新发展起来的方向和热点,但其实际应用引起了一些环境伦理问题。在介绍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学发展历史之后,分析了生态补偿中的环境伦理问题,探讨了环境伦理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人类从自然资源和生态补偿中受益的权利,对环境伦理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未来提出了一些看法,得出支撑任何生态系统的支付方案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有助于解决环境伦理问题,有助于传统经济增长和自然环境保护两者的兼容。
生态经济伦理研究 篇7
在我国, 由于生态经济建设还不发达, 区域经济形态进化不平衡, 大多数地区的产业结构还处于粗放型增长的阶段。在那些地区, 环境破坏型的粗放生产企业形成了聚集的规模效应, 一些外来的有良好企业生态责任信誉的企业甚至遭遇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学现象。而生态经济伦理对整个产业体系生态化转型的作用是先作用于市场和政策制定层面, 再通过市场等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倒逼企业组织参与生态经济建设的活动中来的这么一种作用顺序实现的。所以, 区域宏观环境中的生态经济伦理建设水平会对区域内的企业产业进化和业绩发展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意识形态对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也是宏观环境对产业体系乃至企业内部发展的调节。
因此, 从生态经济伦理的视角出发, 探讨这种意识形态以何种方式对于我国企业生态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产生影响, 对我国企业在企业伦理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文采取管理学环境分析法中适于企业外部宏观环境分析的PETS分析法, 从生态经济伦理的意识、关系和实践入手对生态经济伦理影响企业产业生态化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所谓PEST即political (政策) 、Economic (经济) 、Sociocultural (社会文化) 以及Technological (科技) 分别描述性分析这四种隶属于外部环境的因素, 是本文PEST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见表一)
一、政治环境分析
目前, 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现在已经成为了关系我国执政党发展前景的重要方面。在2012年召开的十八大会议报告中, 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些, 都是生态经济伦理意识作用于宏观经济环境政治层面的直接表现。
从生态经济伦理的关系角度来看, 我国政府也改变了过去政府主导型环境治理的关系模式, 首次将环境保护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从理论上明确了提供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功能的环境产品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
另外, 我国自1989年颁布《环境保护法》以来, 又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不断完善和补充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近年来环保部门出台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 体现了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意图改变部分企业污染成本低于治理成本的现状, 引导非生态经济企业退出市场的趋势。
二、经济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不断增加。环境保护投资总额、占GDP的比例、占固定资产投比例、弹性系数等方面均呈上升趋势, 在“十二五”期间仅中央财政就节能环保项目重点投入就有3.6万亿元。另外, 对消费税等税收制度改革的也增强了税收在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调控作用;另外通过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开征水资源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等多项收费项目, 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与治污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 鼓励节能环保。
我国政府在“十二五”计划中提出了建立全国性质的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节能量四大类生态产权交易市场的规划, 地方政府和一些经济组织在生态产权交易市场的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碳排放交易为例:目前, 我国在包括北京和广东在内的7个试点省市都已经建立了碳排放交易市场, 截止到2014年10月, 这些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金额突破了5亿元人民币。另外, 近年来各地政府和企业还以项目合作的形式进行了一系列包括排污权转让、水权转让、生态林建设等生态产权交易。比较典型的有由安利集团投资于2010年开始建设的内蒙古阿拉善盟碳汇林建设项目, 以及2011年完成的株洲清水塘工业区内部大气排污交易项目。这些生态产权交易实现了将企业环境责任外部性的内部化, 刺激企业提高生态经济效率。为传统经济伦理中企业“经济人”角色的盈利需求与“社会人”角色的环境保护需求提供了协调的新方案。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随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出现, 人类社会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 各经济区域内的生态运动也开始崛起。
生态经济伦理一般通过影响消费者或其它市场经济参与者的消费和投资倾向来实现其对于产业系统中企业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力。具体的表现是一种流行于消费者群体之中的“绿色消费观念”。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为了实现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而提出的、以遵循生态规律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下的一种消费模式。它有三层含义:一是消费者在消费时要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要注意对垃圾的处置, 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要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 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 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 以实现消费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消费观念的流行促使企业建立循环生产模式、改进生产工艺、采用环保材料和包装等;并且在促销的过程中强调产品和服务的生态属性, 树立企业环保和节能的形象。家乐福自2008年起在中国市场采取500g以上的打包商品才向消费者提供环保包装的做法反而广受消费者群体的欢迎就说明了这一点。
另外, 在生态经济伦理影响下, 包括媒体、NG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非政府组织) 等社会舆论广泛参与对相关产业中企业生产项目的监督。构建了社会与企业新型的环境责任互动机制, 不但使银行等其它经济单位在向企业融资的过程中关注生态环境领域, 也使企业在对外公关的过程中重视自身的生态文明形象。如果企业忽视生态经济伦理对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那么后果是严重的。如在2012年宁波市镇海发生的“PX项目事件”就导致该市化工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个案例就是企业在公关过程中忽视了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导致的。
四、技术环境分析
作为一个跨学科概念, 生态经济伦理在我国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相关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发展。在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管理等学科领域都产生了基于生态经济伦理角度的新的研究成果。这不仅说明生态经济伦理研究在方法论方面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而且反映了生态经济伦理研究的跨学科性质。
这些理论研究的成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也转化为了诸如生态工业园、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等一系列新的生态经济形式:比如我国两广地区的基塘循环农业模式和全国各省涌现的生态工业园区。并为我国企业乃至产业实现生态化产业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这属于生态经济伦理实践的范畴。
此外, 政府部门也加大了对生态技术发展的支持力度, 制定《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等政府采购办法, 从政策层面引导“绿色”技术研发, 客观上推动了生态技术的进步。
五、启示
在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建设两型社会的背景下, 生态经济伦理对于我国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针对影响因素, 我国企业管理者应该首先从企业伦理角度, 摒弃传统的将企业环境责任与企业业绩增长对立的“经济人”角色, 主动承担企业生态责任, 参与到整个经济系统的生态经济伦理实践活动中去。具体的做法是:明确自身的企业转型定位, 配合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 适应产业转型的经济形式;积极参与区域产业整合的过程, 抓住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机遇以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并且, 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一方面向外部社会宣扬自己的生态理念, 推广企业的生态企业形象;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倡导资源节约、绿色生产的组织文化等。
参考文献
[1]诸大建, 朱远.生态文明背景下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 02:207-218.
[2]史巧玉.产业生态化研究进展及其引申[J].经济问题, 2013, 10:9-14.
基于生态伦理再设计研究 篇8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人类社会空前繁荣的同时也遇到了挑战,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了全球生态危机。
(一) 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化的高度发展, 工厂排放出的废渣、废气、废水过多, 已经使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超载了, 直接造成很多国家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 而且不但没有停止还继续向更恶劣的形式发展。
(二) 气候明显变化
近些年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以及酸雨等恶劣的气候严重影响全球的整体发展。这些也是人类自食恶果, 因其不停地向地球排放CO2, 大片的森林被砍伐, 最终使得大气中的CO2浓度越来越高, 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大量的含氯化合物与含溴化合物渐渐扩散到大气层, 使有保护作用的臭氧层出现空洞;此外, 工业化生产放出过多的SO2会形成酸雨, 它使植物、土壤、水质等受到损害, 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 资源匮乏严重
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 人口数量的基数越来越大, 人们对资源需求越来越多, 人类面临着资源危机。淡水资源减少, 水污染严重, 能利用的耕地面积逐渐缩小, 全球能源耗量剧增, 矿产资源开发过度, 一些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性, 成为了能源的主要制约原因。
(四) 物种的种类急剧减少
从全球来看, 生物物种正在逐步地走向消亡, 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物种濒临灭绝。物种的灭绝或者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在丧失, 也正是人类活动的频繁加大使其丧失栖息地。物种的减少打破了自然生态的平衡系统。
(五) 生态循环被打破
由于盲目开荒地、乱砍滥伐, 植物被破坏, 水土流失, 森林与草场面积减少并在退化中, 发生了很多本可避免的一些自然灾害, 进一步造成了土壤荒漠化。土壤一旦荒漠化了又会加重水土流失的态势, 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伦理产品再设计的必然性
基于生态伦理的产品的产生是符合历史必然性的, 因传统经济产品设计模式存在弊端, 经过两次工业革命, 人类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从而以人类为中心论的工业文明观形成, 越来越漠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 传统经济产品的设计还是暴露出很多弊端。
(一) 产品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环境问题, 与自然生态伦理相悖
传统的产品设计就是在利用资源进行生产满足消费, 最后以废物排放掉的设计思路。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一次性的, 这样资源浪费, 许多自然资源也就随着短缺最后被耗尽;另一设计想法就是高强度地挖掘物质与能源, 不考虑产品最终是否以污染物或废弃物形式排出, 可以利用的产品资源不断地变成了垃圾, 而且污染了环境, 致使自然生态付出无法弥补的代价。这种传统的产品设计法最终造成的后果远远超出了生态伦理学的界定范围, 资源供给能力不足, 环境自净能力不够, 产品设计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
(二) 设计产品时违背生态系统规律, 只注重产品数量的增长, 难以使产品再设计下去
传统产品设计方法不考虑后果把资源变成了废物, 这种以伤本为前提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 它忽视了产品本身与其他生态环境共存的关系, 忽视了产品设计在经济系统和生态伦理间的能量与信息的互相传递、循环等的规律, 渐渐地形成一种粗放型的产品设计模式, 一味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不管后果的经济生产模式。在这样一种设计理念上, 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和政策规章制度都无法使这种产品设计可持续发展。因设计路线是与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相冲突的, 是以资源破坏为前提的, 想要在这种设计产品的理念上改变内在的模式是根本没有什么意义的。而在现今信息时代的高科技指导下提高这种产品的生产率, 缓解了对生态的物质消耗与污染排放的强度, 但是也没有从源头上解决资源利用的问题。传统的产品设计是建立在工业基础设施和丰富能源、资源供给充足的基础上的, 反倒是使经济增长下降了。
(三) 传统产品设计模式下, 产品不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
传统的产品设计模式就是为了追求最高利润与财富为目的的, 而如今社会财富的增加与自然资源消耗是同时进行的。在企业对利润与财富的驱动下, 在这种环境无价与资源低价以及产品高价的价格体系下, 产品的生产商不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更说不上对生产产品带来的废物进行回收利用。同时, 渐渐被同化的生活方式与消费习惯也使得生产商以追求扩大利润和财富为目的, 最终使产品的设计与生态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结果是生态伦理不能平衡, 环境资源也不堪重负, 基于生态产品的设计难以可持续发展下去。
三、以经济分析的视角对待基于生态伦理产品的再设计
生态伦理学, 它是人与人间、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标准, 以及为了协调这种关系的准则与规范。它包括许多方面的东西, 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综合体系。从经济学的生态伦理中分析, 充分利用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 对生态伦理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 经济学给生态伦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多样性的, 生态伦理学本身也是复杂的, 因此产品的再设计是不能用单一的想法和手段对其进行生态伦理经济分析的, 有关产品再设计的生态伦理方式和方法如下:
以生态伦理为基础对产品的设计进行经济分析, 是指基于生态伦理的一种产品, 应用生态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方法, 经过分析这种产品的市场需求, 根据其所处的生态伦理的基础, 设计出可以解决生态失衡的新的设计产品, 能够将生态伦理作为产品再设计的理念与基础, 也就是基于生态伦理本身的考虑, 设计出的任何一款产品都应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出发, 使产品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产品生态伦理的功效主要是以生态伦理学为根本, 产品的设计是可以改善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基于生态伦理的产品设计不但维护非人类的利益, 也对整体利益起到维护作用。这些产品的功效充分表明, 生态伦理可以作为一种具有公共产品特征的服务产品。
把握生态伦理的概念, 从产品再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生态伦理的产品进行经济分析, 其产品的再设计有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
首先, 深入地归纳与总结出基于生态伦理产品的再设计本身独有的特点。生态伦理就是指人与自然间的道德关系与准则, 将这种道德关系作为一种产品再设计的理念, 因此可以从产品功效着手, 分析了基于生态伦理的公共产品的特性, 以及其本身独有的特点, 这种产品的特征主要表现出了生态伦理资源的特征, 产品的资源是稀缺的, 影响着生态的持续性与全球性, 它的形式也是多样性的。
其次, 便于运用产品设计对其进行分析, 基于生态伦理对产品设计分析是以均衡分析的方法为主分析这种产品的需求。
最后, 有助于找出生态伦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影响生态伦理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分析, 找出造成生态伦理失衡状态的原因, 为产品设计解决了问题寻找了答案。
摘要: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 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 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调节原则。相关研究表明:基于生态伦理的产品再设计系统有助于企业未来产品战略的发展, 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生态伦理概念的阐释, 从产品再设计的功能、形态、结构、材料等方面出发, 将相关研究结论运用到具体的产品设计中进行实证, 并且将生态伦理作为产品再设计的基础, 对于规范和约束设计行为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伦理的产品,生态危机,再设计
参考文献
[1]陈敏.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 2009年07期.
生态经济伦理研究 篇9
一、生态伦理实现的优化机制设计原理和框架
在当前的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现实状态下, 分析生态伦理问题, 我们可以把握的四大要素就是:人, 自然, 科技, 伦理。在这里, 人是所有活动的主体, 如果要改变人与自然的不协调的局面, 主要的作用点应该落在人的因素上。而通过人与自然、科技和伦理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而实现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伦理的优化机制设计。如果说把现代科技实体比作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的话, 那么伦理问题恰好就是这部机器的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的目的不是为了阻止机器的运作, 而是为了防止机器超高速运作以至于伤害了机器本身。而制动系统也应该是机器的一部分, 是为整个机器服务的。伦理的作用就是体现在控制和调节方面的。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样的机器和控制系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科技机器在为人类采掘丰富的物质资料上的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可以不停的转动, 无休止的为人类任劳任怨。然而, 机器毕竟是机器, 在目前的发展水平下, 机器没有自主思维, 它无法分辨出什么是可以进行到底的, 什么必须适可而止。于是在机器为人们所使用的过程中, 它严重的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机器似乎有逃离人类控制的欲望。人类为了让机器不再过度破坏自然以至于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必须加强控制和调节, 这种控制不仅仅是控制机器, 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调节人类开动机器获取资源的欲望与自然界和谐共存的关系上做好整体把握。那么如何来设计这个控制机制呢?对于人来说, 需要有动力和引导体系。对于自然来说, 有保护和防御体系。也就是说在人与自然之间, 使用伦理控制来优化系统, 使之合理运行。
二、生态伦理实现的优化机制设计方案
任何具体方案的设计必须具有层次性, 而这里的优化机制设计试图在两种相关体系的共同作用下从两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 从我们使用个体、组织和国家三个层面来做出规制。也即从社会的因素来做出生态伦理问题的制度设计。第二, 从伦理因素、文化因素与科技因素的相互关系的作用中来实现。
从个体、组织和国家三个层面来对生态伦理问题的制度设计做出规划与方案:从个体层面来说, 作用于人的因素的引导体系。
首先, 是针对高新科学技术的主要实施者, 比如研究克隆技术的科学家, 研究核技术的科学家, 研究基因技术的科学家等。我们说科学的目的和价值在于造福人类, 如果失去了这个核心, 科学的存在就是负功能的, 就是反人类的, 那么它就会成为人类的敌人, 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那么对于科学家的控制和引导机制也就是以科学的目的和价值为参照标准的机制。
其次, 对于社会大众的个体而言, 学习和提升科学素质, 提升对于科学的认识, 提升伦理和道德素质, 是科学活动得到合理规范的重要领域。一个合理健全的制度体系理论上应该是全民参与的体系。必须具有合理的自下而上的举报机制。也就是说一旦有科学活动损害了人的利益, 这里的人是集合的概念, 那么必须有个体提出然后形成一个反馈的渠道, 形成反对的力量。
从组织的层面来说, 在这个主题中我们不得不关注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是政府、企业、科研团体和其他的民间组织, 其中民间组织主要是维权和自发性的非盈利组织。
第一, 对于政府来说, 他是这个主题里最大的庄家。政府的作用体现在科学与伦理制约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平衡科学与伦理的关系。如果想弄明白政府在其中的作用的话, 只需要这样一个假设, 就是政府对于科学的事件不再过问, 也就是说政府的力量不再涉足这一领域, 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如果那样的话, 科学活动可以进行也可以不进行。悲观的看法是, 科学活动或者会中断, 或者研制的全是“杀人的武器”。政府在这里的作用就好像是大脑对于人身体的作用一样。政府需要很多有能力的人来做出全盘的计划, 为科学与伦理之间的平衡做出依据。那么这里必须提到国外的做法, 就是科技领域的伦理委员会制度。伦理委员会可以说是有关科技和伦理问题里的专家系统, 他在我国应该是政府组织的一部分, 而且应该成为很重要的一部分, 就像检察院系统一样。具体的做法就是在中央机关设置伦理审察委员会, 这是一级组织。然后在科研组织系统分级设立各级伦理审查委员会, 作为独立的审查部分, 专门针对具体的伦理问题做出政策审查和指导。伦理委员会需要有科学家、技术工作者、法律专家、伦理学家、以及社会观察者参与, 也就是说伦理委员会必须是一个多学科、多方面的专家智囊团, 这样可以使制定的政策更加全面。
第二, 企业、科研团体和其他的民间组织在应对生态伦理问题与科技的关系时是主要的社会力量, 也就是说他们既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又是生态保护的主要力量, 生态伦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组织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企业是社会产品主要的生产者, 在生产的时候, 如果不注意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话, 那么生态环境就会遭到威胁。目前企业的生产应该在环境保护与经济效应之间达到平衡, 问题是如何达到合理的平衡呢?这就需要技术专家与伦理工作者在技术水平和伦理规范之间的边界问题上做出解说。对于科研团体来说, 科研工作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科学和技术活动。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 伦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科研工作不能仅仅只是从科学成果上来做评判。民间组织尤其是以生态问题为主旨的环境保护、动物保护、森林保护的组织, 这些非政府组织在具体的工作中作用是非常大的。
从伦理因素、文化因素与科技因素的相互关系中来看生态伦理问题, 同样需要作出具体的方案设计。首先我们来看看伦理因素、文化因素与科技因素三者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科技因素既是问题的起源又是整个问题的动因所在。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伦理问题, 科技的因素包括技术、科技产品、科技活动、科技成果等。具体到生态问题, 主要包括科技生产过程中的排放污染, 木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大气环境的改变, 海洋环境的改变等。文化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底蕴, 教育背景、风俗习惯, 科技素质等。伦理因素主要包括伦理道德、伦理问题、伦理制度、伦理条约等。再来看看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科技与伦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如何没有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没有伦理研究的必要。而文化可以说是科技与伦理问题的研究大环境。文化的区域性为科技和伦理造成了整体上的差别。
参考文献
[1]段伟文, 科技伦理:从理论框架到实践建构[J].天津社会科学, 2008年第4期.
呼唤企业生态伦理 篇10
企业生态伦理又称为企业环境伦理,是处理企业与生态关系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总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诉求。它与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企业生态伦理问题的提出,发端于企业活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变化。谈到企业经营伦理,人们会想到企业与所有者、企业与员工、所有者与管理者、企业与政府、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伦理关系的构建与体系规范,即企业伦理主要侧重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企业的社会道德和企业的人际道德,而很少注意到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际上,处理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生态伦理也是企业伦理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中国的大多数环境问题都同企业活动有关,我们的企业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比重接近70%,江河的污染有一半以上来自工业企业,大气污染90%来自工业企业。城市污染、农村污染大多也与企业行为或产品品质有关。因企业管理不善造成重特大环境事件屡有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所以,企业除了把自己的产品、自己的服务做好以外,应该随时考虑怎样能够为社会提供一些其他的服务,即应该承担与其相匹配的责任。当前,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当我们贯彻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时,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构建生态伦理,企业责无旁贷。
从短期来看,企业履行环保社会责任,构建企业生态伦理可能要牺牲一部分眼前利益,比如增加污染处理的费用,更新使用更加节能环保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赞助社会公益环保事业等等。我们的一些企业往往也以此为借口,忽视生态伦理,没有承担起相应的环境保护的责任。实际上,从长远来看,倡导生态伦理与企业利益是互利共生的,企业履行环保社会责任是一种推进企业长远发展,实现生态生态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双赢的高姿态明智之举。
首先,企业的生态伦理建设有利于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和市场机制将更加完善,那些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将不会再有生存的空间,中国企业只有借鉴国外先进技术,走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资源的集约化经营道路,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为此,企业生产必须把“持续发展”作为总体目标,充分考虑到环境生态的维持,努力改善企业环保与发展的冲突关系,提高企业的环保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企业生态伦理的必然要求。
其次,建设企业生态伦理,绿色生产,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获得参与国际竞争通行证的迫切需要。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同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就是因为生态伦理的缺失,中国的产品屡遭“绿色壁垒”的阻挡,被挡在了发达国家的门外。因为西方国家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各种环境标准的制订和实施相比发展中国家而言比较完善。发达国家充分利用与发展中国家在环保方面的差距,以环境保护的名义构造出形形色色的绿色壁垒,以保持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使国内市场免受冲击。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忽视绿色产业的发展,盲目开发出口产品,放松对产品安全和防污标准的监督检验工作,没有形成无公害的管理体系,许多产品不符合环保标准。因此,只有强化企业生态伦理建设,才能使我国企业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未来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再次,建设企业生态伦理,是企业树立公民形象,提升社会认同与支持,获得长远利益的重要选择。今天,中国民众的环保意识已然有了巨大的提高,中国人开始越来越注重企业的环境行为,关注企业的公民责任。一个在环保方面负责任的企业无疑会在社会公众心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优秀的企业公民将会受到公众的尊重、信任与支持,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无疑会给企业带来竞争上的巨大优势,并促进其与消费者、政府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良好关系,实现企业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倡导企业生态伦理,意味着企业主动承担起环保的社会责任,向社会表明了企业对待环境的态度,也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需求。
生态伦理标准的明确
自觉履行企业生态环保义务,建设企业生态伦理,首先要求我们的企业主动建立起明确的生态道德标准,在企业制定决策和生产经营过程中,明确什么样的行为符合生态道德,什么样的行为属于生态不道德,以生态道德标准来约束企业的行为。企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最终都可以归结为道德价值判断问题,优先考虑何种价值的问题及采取行动的意愿问题,所以是价值取向问题和意愿选择问题。因此,生态伦理建设要我们的企业必须建立起正确的企业生态伦理道德评价标准,学会用生态整体思维的方法去进行经济运作,除经济分析外,还要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从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使用到产品的开发,从产品的设计、组织生产、成品出厂到使用后的整个生产过程,都必须考虑到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安全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方面,主动承担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实现生态伦理和企业效益的“最优化”,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优秀公民。
生态伦理氛围的塑造
生态伦理建设呼唤企业的自觉行为,要求我们的企业以生态绿色为导向,在绿色价值观的指导下,营造良好的企业生态文化,使企业组织内部形成浓厚的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企业生态伦理氛围,在外部树立企业关注环保、主动承担责任的优秀形象。企业作为社会组织,同样具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无论是企业的经营者还是员工,其思想动机或是行为方式,都是依赖于企业特定的价值目标。而企业生态文化的创建,就是要营造这样一种道德氛围。首先提倡我们的企业家进行生态性决策,执行绿色领导力,做倡导企业生态伦理的典范;同时也要组织员工学习关于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提高其生态意识水平,自觉树立尊重自然,科学发展的生态态度,形成自觉的生态责任感。
【生态经济伦理研究】推荐阅读:
生态经济研究文献综述06-27
生态环境经济史研究08-19
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的理论研究论文05-10
生态庄园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6-06
循环经济理念下中部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09-14
生态城市经济06-12
经济生态建设06-23
林业生态经济06-24
生态经济模型11-07
生态经济视阈下经济法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