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国际直接投资论文

2024-11-05

吸引国际直接投资论文(共7篇)

吸引国际直接投资论文 篇1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 外国直接投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不容忽视的地位。

根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 (OECD) 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大会 (UNCTAD) 的研究, 投资鼓励措施一般可以分为财政措施、金融措施和其他措施等三大类型。

财政措施的总体目标是减轻外国投资者的税收负担。根据减征的依据的不同, 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针对利润、销售额、和增加值的措施, 针对资本投资的措施, 针对进出口的措施等。

金融措施是指东道国政府直接向投资的跨国公司提供资金以资助新投资或某种经营活动, 其目的是降低投资或经营的成本。最常见的金融措施包括政府赠款、补贴贷款、政府参股、优惠保险等。

其他措施是指难以归入财政类和金融类的措施, 目的也是增加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当地投资的回报。其主要形式有补贴专用基础设施、补贴服务、市场倾斜、使用外汇上的优惠待遇等。

可以看出, 东道国政府决定向跨国公司的投资提供鼓励措施时可以有多种选择。究竟选择何种形式取决于东道国政府的需要及其与跨国公司的谈判结果。至于其采取的鼓励措施的成本有多大、成效如何, 则与措施的类型以及实施、管理的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投资鼓励措施是通过减少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的成本、增加其收益这一机理达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目的的。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发展中国家为吸引外资, 纷纷采取形式不同的投资鼓励措施。但这些措施究竟效果如何, 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现状

1. 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

从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来看, 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 外商在华投资主要在旅游宾馆和中低档加工贸易型制造业。此后, 工业领域的投资项目不断增加, 在外商实际投资额中占主要份额。20世纪90年代初期, 投资于房地产业的外资增加较快, 个别年份占到外商实际投资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最近几年这一比例有所下降。

2. 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

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 主要集中在沿海少数地区。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 外商直接投资投向沿海地区的占90%以上。20世纪90年代以后, 这一比重略有下降, 但总的趋势没有明显改变, 外经贸部的统计资料显示, 在沿海地区的投资, 累计仍占全部投资额的88%。

3. 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来源

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初期, 在华投资的外商主要采取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两种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 外商独资企业的比例有较快上升, 自1997年起, 新设立项目中, 外商独资经营的项目数超过中外合资经营的项目数, 根据外经贸部的统计数据, 来自港、澳、台的资金一直占较大比重,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 港、澳、台投资约占80%左右。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 其他发达国家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明显增加。

二、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措施及需借鉴的的经验

1. 印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简析

印度始终坚持外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 在注重外资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 对政策加以调整, 印度利用外资政策有如下新变化。

(1) 从外资优惠逐渐向国民待遇过渡。WTO有关投资协定 (TRIMS) 提出了外国投资适应国民待遇的要求。作为WTO初始成员国之一的印度, 与国际规则和惯例接轨, 取消歧视性政策, 使FDI政策逐步转向国民待遇, 使内外资企业待遇接近是大势所趋。印度已开始在这方面做出努力, 取消了多项对外资企业的歧视性政策, 如:出口限制、红利平衡、较高公司营业所得税等歧视性措施;在软件技术园落户的国内外公司, 可享受印度政府对出口加工区的所有优惠;政府为出口加工区制定的所有优惠政策均适用于园区内的软件企业。在一些行业, 印度甚至实施了有利于外国公司的政策, 如电信服务业, 印度90年代以来才向私人企业开放, 但就要求新进入该行业的私人投资者必须与外资合作才能申请领取许可证。

(2) 对FDI政策总的是趋向放松管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WTO积极推动自由化谈判, 经济全球化、投资自由化不断发展, 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 印度已被卷入了这一过程, 对FDI政策不断开放。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印度对FDI的政策不断进行修正, 逐步放松对FDI的管制, 扩大FDI进入范围, 放宽股权控制, 加大了吸引FDI的力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 印度政府扩大了外资可参股的企业的范围, 并新开放一批企业可自动获准且外资股权可为74%甚至100%;进一步扩大了外资控股比例可达51%并自动许可的行业范围;扩大外国公司在印度的经营范围。总之, 印度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是向着越来越自由化的方向发展。

(3) 注重外国直接投资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软件业。为促进外国直接投资流向本国软件业, 印度政府对科技园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 包括:免除进出口软件的双重赋税;免除全部进口关税;允许外商独资经营;10年内免征所得税;全部产品用于出口的软件商可免征所得税;联网经营业务向私营部门开放, 并允许外资拥有不超过49%的股份;打破国家对电信业的垄断, 允许外国人拥有独资的电信公司。而且, 印度政府还特别注意通过建立和执行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产权标准维护直接投资企业的知识产权, 以鼓励外国直接投资投向软件业。印度在1994年6月就对版权法作了较大修改和补充, 明确规定了版权所有者的权利、软件出租者的行为规范、用户备份软件的权利以及侵犯版权的惩处和罚款条例等。

2. 我国应向印度学习的内容

根据意大利《共和国报》的报道, 78%的国际跨国企业领导人把中国作为投资的首选国家, 另一方面, 虽然目前印度在很多经济数据上落后于中国, 但64%的企业领导人把印度作为第二位的考虑对象。2005年, 中国吸引外资600亿美元, 印度为50亿美元。中国在制造业方面远远超过印度, 但印度在高科技领域, 如电脑软件、电信等方面占有优势。而印度英语的普及将使印度在未来有可能代替中国的位置。而中国不能坐以待毙, 首先应该了解什么地方是不足于印度的。就我个人而言, 我认为:

首先, 经济试金石并非在于一个国家能否吸引到大量外国直接投资, 而在于该国是否培养创业、支持健康竞争。在这方面, 印度比中国做得出色。印度出现了一批世界级企业, 包括软件业的信息系统公司 (Infosys) 、制药业的兰伯西制药 (Ranbaxy) 、汽车零部件业的巴夏汽车公司 (Bajaj Auto) 以及汽车装配业的Mahindra。它们的出现绝非偶然。

另外, 尽管印度的金融体系有许多缺陷, 但它却不像中国的金融体系那样歧视小型私营企业。信息系统公司就受益于这一体系。该公司由7名创业家创办, 他们都没多少政治方面的社会关系, 20世纪90年代初, 在没有硬资产的情况下, 他们成功地从印度的银行与股票市场获得了资金。

最后,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犯了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 它建造了许多世界级的设施, 但教育投资严重不足。与此同时, 印度则一直默默地持续增加教育投入,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对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而言, 人力资本的质量与数量, 远比实物资本的质量与数量来得重要。看来印度的政策重心是正确的, 如果中国不马上对农村教育进行投资, 就可能会丧失相比印度的真正竞争优势, 也就是教育良好的熟练工人, 正是这些人推动着制造业的成功。

3. 结合自身的不足应采取的措施

政府可以采取下列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措施, 致力于创造一个稳定和宽松的有利于外商投资的环境, 更多更好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1) 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对外商投资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 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及其配套的技术、配件、备件, 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外国企业向我境内转让技术, 可以免征营业税, 经批准, 还可免征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技术转让收入免征营业税;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10%以上的, 经批准, 允许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 抵扣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对符合条件的、已设立的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研发中心、先进技术型和产品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进口技术、设备、配件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采购国产设备, 可全额退还国产设备增值税并按有关规定抵免企业所得税。

(2) 鼓励外商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对外商投资于《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的项目可享受鼓励类项目政策, 其进口的自用设备及其配套的技术、配件、备件, 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放宽中西部地区吸收外商投资领域和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条件, 放宽中西部地区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持股比例限制;对设在中西部地区的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 可延长企业所得税的减免期;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再投资, 凡外资比例达到25%以上的再投资项目, 可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允许沿海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承包经营管理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

(3) 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对外承诺, 逐步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 进一步推进商业、外贸、金融、保险、证券、电信、旅游等领域的吸收外资工作。外商投资零售商业企业的地域已扩大到全国省会城市、直辖市和经济特区, 外贸吸收外资的试点范围也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

(4) 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A股、B股市场上市;扩大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投资性公司的经营范围;简化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审批手续, 对不涉及综合平衡的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 不论金额大小, 均可在省级政府审批。取消对外商独资企业进口设备的价值鉴定;清理并调整不利于吸收外资的有关政策规定等。

(5) 积极探讨扩大外商投资的领域和方式,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快制定鼓励外商参与中国企业改造和发展的政策措施, 支持和促进外商采购和兼并等多种方式参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 进一步引入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和经营机制, 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间配套生产与服务的能力和规模, 大力发展龙头产业品的配套产业, 引导国内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配套网络, 促进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促进技术和产品结构调整。

吸引国际直接投资论文 篇2

近年来,国际铝业巨头开始以合作合资的 方式 投资中国铝产业,人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中国这一巨大铝业 市场 的潜力。中国铝业 市场 的巨大潜力正在吸引国际铝业巨头的目光。中国最大的铝型材生产 企业 之一的亚洲铝业集团早在2000年10月便与北美第二大铝型材生产厂商美国鹰都铝业组成战略联盟,携手开拓国际 市场 。最近,加拿大铝业集团与宁夏青铜峡铝业集团、宁夏电力投资 公司 签署合资合同,并向青铜峡铝业集团注入资金3000万美元。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协会最新的一项调查预测显示,中国铝加工材消费高峰将于2005年后到来,并在2022年达到最高点,年需求将超过1000万吨。目前是国际铝业巨头进入中国 市场 的黄金时期,外商以高、精项目为切入点,凭借其在资金、技术、价格等方面的优势,投资中国铝业将可望获得较好回报。

有资料显示,近几年国际铝产业供大于求的态势逐渐显现,而中国对铝材的需求始终保持旺盛状态。近年来,受汽车制造及房地产两大产业的拉动,中国铝加工材产量持续走高,1990年时产量仅为39万吨,2002年就达到了274万多吨,年均增长率为17%,大大高于同期国内GDP增长速度。

亚洲铝业集团主席邝汇珍指出,中国是世界铝生产大国,但并非强国,仅靠国内铝生产 企业 难以满足 市场 对铝材数量及质量的要求。他举例说,通常国际成熟 企业 生产的板带、箔材比例可占到加工材消费量的60%左右,而目前中国 企业 这一比例仅为20至25%。据海关统计,最近五年,国内每年进口的铝板带、箔材都在20万至30万吨,而通过各种途径实际进入国内市场的数量远超过这一数字,且缺口在继续扩大。

吸引国际直接投资论文 篇3

2011年1-5月东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2011年1-5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1408.2亿美元,同比增长26%,其中中国贸易逆差88亿美元;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1343亿美元,同比增长20.4%,东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居前两位的仍是欧盟与美国,双边贸易总额分别为2180.1亿美元和1695.2亿美元。

中国企业投资老挝逾40亿

近日,老挝计划投资部促进投资司官员透露,1989年至今的20余年中,中国对老挝投资累计逾40亿美元,已成为对老挝第大投资国。中国企业到老挝投资项目累计达443个,投资领域涵盖矿业、水电站、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电力是中国企业投资老挝较多的领域。2010年8月29日,中水电公司在老挝以BOOT方式承建的水电站项目——南立1-2水电站正式竣工,这是2006年第三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上在中老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签署的重要合作项目之一。项目的竣工投产,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企业与老挝在水电领域的合作。

2011年1-5月中国新加坡 双边贸易同比增长7.2%

据新加坡统计,2011年1-5月,中新双边贸易总额为326.46亿美元,同比增长7.2%,其中新加坡对中国出口169 08亿美元,同比增长8%,从中国进口157.38亿美元,增长6.3%。中新双边贸易在新加坡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为10.33%,中国继续保持为新加坡第三大贸易伙伴。

东盟官员:东盟—中国制造业合作将惠及双方企业

东盟秘书处市场体化司司长苏巴什日前表示,东盟

吸引国际直接投资论文 篇4

一、我国对外国直接投资FDI税收激励政策实施

在改革开放初期, 政策的逐步放开吸引了大量来自港澳台的中小企业投资。这种投资是试探性的投资, 因为政策未完全明朗, 多数投资者处于谨慎的决策阶段。如果说我们实行的税收优惠对FDI产生了影响, 那么, 从我国利用外资的过程来看, 对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 也使我国吸引外资的规模随之发生了相应变化。尤其是1991年, 我国开始颁布实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取消了利润汇出我国的所得税, 税收优惠政策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在1991-1993年间, 外资进入的幅度就大幅度增加。项目数在1990年仅有7273个, 而在随后的三年中增加了10.5倍, 达到83437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由34.87亿美元增长到275.15亿美元, 增幅达90%。由此可见, 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对外商直接投资起到了积极作用。1994年, 我国政府统一了内外有别的流转税制, 取消了流转税方面的优惠规定。这段时期的外资规模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项目数一下子就下降到1994年的47549个, 合同利用外资金额也下降到826.80亿美元。可见, 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与外商直接投资确实是有直接关联的。

我们可以通过FDI的相关统计数据可得出:外资集中的产业与税收优惠政策倾斜的产业是密切相关的。

二、我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税收激励政策的负面效应

1、税收优惠带来的成本负担。

首要成本是税收的损失, 并侵蚀着税基:我国规定外资企业可享受基本税率15%及“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等优惠政策, 直接导致税收的减少;次要成本则是“挤出投资”。自2001年以来, 财政部税政司所得税处开发了一套企业所得税微观模拟模型, 利用分层抽样调查法, 选取全国35个省市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对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税负总水平和结构差异进行模拟测算, 调查指标涉及企业会计理论的核算、所得税纳税调整、汇算清缴及减免税等各个方面。根据调查结果经计算得到, 我国2000年、2001年、2002年涉外税收优惠成本的估计值分别为687.61、993.48、925.04亿元。

2、过度的税收激励措施不利于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

我国现行税制导致内外资企业的实际税负差别, 并主要体现在所得税制的安排上。一是所得税率上的实际差异, 根据全国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资料测算, 内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25%左右, 外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15%左右。二是税基计算上存在差异, 内、外资企业在坏账处理、利息支出、业务招待费、职工工资以及捐赠支出等方面的规定都有较大的不同, 同时, 在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净残值及折旧方法等资产的处理项目上规定均不相同, 这些都造成了税基的差异。内外资企业在税收待遇上的显著差异造成了内外资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 致使资源配置成本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3、普惠制的外资税收激励政策不利于结构调整。

我国给予外国直接投资“普惠制”的税收政策, 不利于发挥税收对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作用。同时, 按“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一般地区”设计从低到高的梯级税率, 使得本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更具有投资区位优势, 而经济发展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则处于更不利的位置。

4、繁杂的激励政策加大了征管成本, 降低征管效率。

过多的优惠已使税制复杂化和缺乏透明度, 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腐败的一个诱因。内外有别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加了税制的复杂性, 加大了税收征管与稽查的难度, 造成了很多管理上的漏洞。

三、两难选择下我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税收激励的改进

1、转变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战略, 变直接优惠为间接优惠。

税收政策虽然是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砝码, 当一国企业向外国进行直接投资时, 其对东道国选择的决定因素有:政治和经济稳定;无行政障碍;完备的物质、商业、法律基础设施;通讯便利;熟练劳动力等。外资进入我国市场主要看重的是我国的市场潜力。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提供给他们一个优良的市场环境, 其中包括政治、法律等软环境, 也包括信息、通讯等硬环境。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后, 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各种法律制度逐渐齐备的情况下, 我们必须在吸引外资的手段上进行调整, 使吸引外资由直接激励转向间接优惠, 由量的转变转向质的飞跃。

2、税收激励目标定位于外资结构性调整, 从增加FDI总量转变为提高FDI质量。

税收激励博弈意味着税收收入的损失, 在税收损失约束下, 我国应以最少的税收收入代价换取最高质量的外国投资。应借鉴新加坡等国经验, 制定针对大型跨国公司的税收激励政策。以优化FDI来源结构和主体结构, 促进高新技术向我国的转移。

3、在实施税收激励的同时, 要寻求与周边国家的税收合作。

通过签署双边税收协定, 限制地区内的有害国际税收竞争。比如, 税收协调已成为欧盟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资本和公司在国家、区域间流动性增大的结果之一, 利用税收激励来吸引FDI的诱惑将必然增大, 这也是大型经济区域之间税收趋同化的结果。我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税收合作, 维护本国和发展中国家利益, 实现全球共赢。

参考文献

[1]、孙俊:中国FDI地点选择的因素分析, 《经济学》, 2002年第1卷第3期

[2]、左大培:外资企业税收优惠的非效率性, 《经济研究》, 2003年第5期

[3]、梁琦: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产业集聚, 《世界经济》, 2003年第9期

对外直接投资出口效应国际比较 篇5

一、模型介绍及数据来源

格兰杰因果检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 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法检验时间变量的平稳性。其次, 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向。对于变量的滞后期, 一般从0~3期内选择, 并根据使AIC和SC最小的原则来选择变量的滞后期。

为进一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 确定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 在格兰杰因果检验之后, 还要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Stock证明, 对存在协整关系的时间序列, 最小二乘回归 (OLS) 的估计量不仅是一致的, 而且快于平稳时间序列0lLS估计量的收敛速度, 因此可以直接使用传统的OLS方法。对FDI和出口贸易变量进行OLS回归, 模型如下:

考察式 (1) 的回归残差μt是否平稳, 如果回归残差平稳, 说明存在协整关系, 该方程描述了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

为更好地研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关系, 本文选取了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以及中国作为研究对象, 对它们1983~2006年共23年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其中, 各国出口数据均来自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年鉴》相关各期, 其他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来自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及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

二、实证检验

在变量选取上, 用FDI表示各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 用EX表示各国出口额。为研究方便, 对以上时间序列分别取自然对数。首先对各变量的对数形式进行单位根检验, 结果显示:各国的LNFDI和LNEX的原值在5%的水平上都不显著, 取一阶差分后, 除英国的△EXUK和中国的△LNFDICH在1%的水平显著, 德国的△EXGE、法国的△LNFDIFR以及中国的△EXCH在10%的水平上显著外, 其他变量都在5%的检验水平下显著, 即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 因此所有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 即I (1) 。

笔者曾对这六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在进行因果检验之前, 首先通过VAR模型确定变量的滞后期数, 选择使AIC和SC最小的滞后期数使模型达到最优效果。因果检验结果表明, 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 在存在2期的最后滞后期下, 并无相互因果关系;日本同美国的情况相似, 在滞后3期的情况下, FDI和出口之间也没有表现出因果关系;德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5%的检验水平上是出口贸易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而出口却不是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二者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英国的情况与德国基本相同;法国的结果则与德国和英国相反, 在滞后1期的情况下, 法国的出口对对外直接投资表现出了单向的因果关系;对中国的分析结果显示, 在滞后1期的情况下, 其“对外直接投资不是引起出口贸易变化的原因”的零假设不能被拒绝, 而其“出口贸易不是引起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的零假设被拒绝, 说明中国的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 而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并无显著影响。

为进一步考察模型的准确性, 确定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 下面对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除日本和美国的单位根无法通过10%检验水平的平稳性检验外, 其他四国OLS方程的单位根均能通过10%的检验水平。说明美国和日本在样本期内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德国、英国、法国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

三、检验结果分析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说明, 各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均呈现出不同的相互关系。其中, 德国和英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明显的出口促进作用, 而其他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均无显著影响;中国和法国的出口增长导致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而日本和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虽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但对外直接投资并没有表现出对出口的显著促进作用。

对于日本的检验结果与小岛清的边际产业理论所认为的边际产业的对外投资有利于扩大国内出口相悖, 笔者认为主要是与其不同的投资阶段有关。边际产业理论所描述的情况, 属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 当时日本相对于美国来说, 还属于发展中国家, 其对外投资的目标以为国内产业发展和出口提供能源以及转移边际产业、实现产业的升级为重心。进入八十年代后, 随着日本国内经济的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变化, 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区域及目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此对1983~2006年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检验中, 结果与边际产业理论相悖。

德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表现出明显的出口促进作用, 其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上, 由于其投资行业以汽车制造、化工业、电器和机械制造为主, 这些都属于后向关联度较高的行业, 它们的对外直接投资会创造东道国对国内大型机器、设备和零部件的需求, 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出口创造作用。德国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99.7%。

而对中国的实证结果表明, 虽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但对外直接投资并没有表现出对出口的显著促进作用。对于这种情况, 作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量少, 还未能充分显示其出口效应。

根据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分析, 我国现在还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二阶段, 其特征表现为:区位优势增加, 直接投资流入增加, 但所有权优势增加有限, 直接投资流出很少。虽然近几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 但在世界对外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仍然偏低, 仅有1.15%左右, 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 发达国家为1∶1.14, 发展中国家为1∶0.13, 而我国仅为1∶0.09。此外, 与我国每年高达几千亿的对外出口额相比,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更是显得微不足道。

2、我国对外投资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差, 难以拉动相关产业的出口。

我国对外投资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 大型跨国公司极少。在2004年按国外资产排名世界前100家非金融跨国公司中, 中国的跨国公司仅有一家———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且其排名位于94位。对外投资企业的规模小,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强, 从而导致这些企业的国际投资经营活动对国内相关配套产业的出口拉动力较低。

3、投资产业地区结构不合理。

从地区结构上看, 过分偏重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而忽视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偏重利用东道国市场的低成本优势, 忽视对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学习, 这使得国内各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从而使我国一直处于国际产业链条中的低端环节, 而资源开发行业和初级加工制造业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 它们的直接投资对国内相关机械、技术的出口拉动作用不大, 从而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拉动效应较低。

四、政策建议

首先, 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建立和完善政策促进体系, 加大在财税、金融、外汇等方面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 建立规范的宏观管理体系, 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进一步大规模发展, 做好充分准备。

其次, 完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重点投资于后向关联度强的行业, 实行最终产品的国际生产, 从而有效地拉动中间产品及初级产品的出口, 同时顺应国内产业结构化趋势, 适当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

最后, 积极培育跨国投资主体, 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应鼓励拥有独立知识产权, 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初步建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 同时培养海外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 促使海外直接投资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充分发挥其出口促进作用。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出口效应分为替代和补充影响。本文首先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1983~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进行定量分析, 同时对同期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 得出不同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出口效应存在较大差异的结论。

吸引国际直接投资论文 篇6

后金融危机时期,在内外环境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东部沿海一直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区域,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原材料、工业用地成本的提高,甚至是居住成本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外资的盈利率,出现产业集聚中的离散效应;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经济发展政策调整,对国内中西部投资出现优惠政策,加强了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投入力度,增强对中西部投资效率与投资质量的保障。中西部地区应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借鉴东南沿海省份及国外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路径,承接好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调整结构,抢占市场。采取正确引导外商投资的措施,鼓励外资进入中西部地区的优势行业的同时,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现实国情、省情出发,寻找中西部省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与突破路径,努力实现超越传统的代工和低端引进外资的路径,在引资过程中模仿、消化高新技术,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促使我国经济发展区域的分布更加合理。

一、外商和资本输出国对外直接投资意图与策略的理论解读

常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国际经济交往和竞争中,只有深刻地懂得外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机及其理论依据,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投资策略、投资行为与其全球战略目的,进而判断其具体政策。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及投资国的效应往往是对偶反映,对其行为动机的理解有助于更准确预测对东道国的影响和正确确定自己的引资战略,并相应采取有利的管理和引导措施。中西部省份在加大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要加强国际直接投资知识学习,反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透析西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为此,通过对美国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日本小岛清的边际扩张理论的分析解读国际产业转移,以及由此引起东道国在引资过程中的深思。

(一)根据产品生命周期中要素密集度动态比较优势在全球配置资源——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 产品生命周期的核心内容。

哈佛大学维农教授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把产品分为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创新阶段,世界上还没有其他竞争对手,产品具有垄断性,可轻易获取垄断利润。此阶段产品是技术要素密集型的,在作为创新发源地的先进母国生产,因具备高深知识研究开发技能、高额研究开发资金和高收入、高消费的市场条件,也便于对新产品在设计、质量、功能、包装方面进行不断改进,所以适于在保护垄断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出口满足世界市场需求。随着新技术日趋成熟,产品基本定型,产品进入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成熟阶段。这一阶段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加大,国外市场出现仿制者,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加大贸易壁垒,再加上国外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如在母国生产出口国际市场,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超过在国外直接生产的成本。为了在竞争中占有国内国际双方市场,利用在研制、生产、销售等方面的规模经济优势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来排斥竞争者进入,通过自己控制技术扩散赚取寡占利润,成为更为有利的选择。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是标准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创新厂商的垄断技术优势已经丧失,技术已经普及,产品进入标准化批量生产时期,价格弹性加大,降低成本成为竞争追求的第一要旨,生产的相对优势已经转移到技术水平低、工资低、资源充裕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根据产品在不同阶段在国际经济中处于不同的竞争阶段而安排全球生产战略,该理论在国际投资主流理论中的最大贡献就是增强了动态性研究,介入了投资区位的考量。

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发东道国的思考。

虽然在国际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品从研制到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几乎接近同步,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给我们播放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整个慢镜头,对我们招商选资具有指导意义。此理论中包含的国际产业转移或者说国际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东道国的技术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规模,贸易壁垒和政府政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真正实现产业升级,不是想引进高科技就能引进乃至消化得了的,技术水平、员工素质、东道国的配套政策,等等,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中西地区不仅要有引进国内外投资的意识与愿景,还要加强引进资本的软硬环境的建设才能够达到后发优势,突破静态比较优势陷阱,引进促进中西部产业优化发展的高技术投资。

(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国际产业转移思想

1.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核心内容。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学者小岛清的边际扩张理论基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角度,从整个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为切入点,论证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边际扩张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部门,即边际产业部门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但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又不能被利用。基于此,他将日本的对外投资根据动机划分为:自然资源获取型、追求低劳动力成本型、占领东道国市场型、与发达国家交叉投资型。值得说明的是“交叉投资型”指的是日本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就不应是劣势产业而应该是产业内部的相互直接投资,比如美日之间的汽车投资。根据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对外投资应能同时促进投资国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小岛清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考虑,提出若干应用主张:(1)实施日本式资源开发型投资的政策;(2)向发展中国家工业投资发挥“教师作用”;(3)向发达国家的投资实行“协议性的产业内部交互投资”。

2. 边际扩张理论引发的思考。

日本对外投资的企业,尤其是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企业是在日本国内生产已经处于比较劣势的部门,为了继续维持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需要到该产业仍为优势产业的国家进行生产,这样日本既可以优化国内的产业结构,又可以由投资带动对外贸易。从中我们就不难理解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为了解决资源问题而大量向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领域投资的举措及其所采取的“投资——进口”战略。日本在国外投资的矿产产品主要又是为了出口到日本,同时日本为了自身的资源环境保护把大批资源需要量大、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把日本本国已经淘汰的技术转移到国外。由于技术在本国的已经是淘汰没落技术所以日本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大多采取合资经营方式,或是技术转让、补偿贸易等非股权投资模式。鉴于此,中西部应根据自身发展的长远战略需要,符合实际地、有选择地引进日本资本,要在长远战略基础上兼顾当前发展指导思想下引进资本。

外商及资本输出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是多元的,其直接目的可以归纳为:绕开贸易壁垒;维持垄断优势;获得国外自然资源;降低成本;获得信息;转移污染等。中西部在引进外资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时除了考虑自身的需要外,还须深刻理解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机和经济战略,以使引资战略和决策的确定、谈判过程的博弈以及日后的管理都有所鉴照,并有正确的选择与依循,防止盲目和失利。

二、中西部接受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一)中西部接受FDI的数量及其发展趋势

1. 中西部接受FDI的数量。

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接受FDI的状况有所改变,东部地区所占全国利用外资相对比重有所下降,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金额的增长迅速,外商投资的区域结构有所改善,但是东部地区依旧是外商投资的重点地区,占全国绝对比重。

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接受FDI的数量分别为656.4亿美元、54.5亿美元、36.8亿美元;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分别为942.4亿美元、74.4亿美元和66.2亿美元。2009年各区域分别为852亿美元、53.4亿美元、71.09亿美元。2010年,东中西部接受外资的数量分别为:898.5亿美元、68.6亿美元、90.2亿美元。2011年分别为:966.04亿美元、78.36亿美元、115.71亿美元。后危机时代,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如表1)。

资料来源:《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2. 中西部接受FDI的增速。

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分别增长了43.57%、36.4%和79.8%;2009年各区域增速分别为-0.96%,-28.26%,25.7%,实现了7.41%的正增长。2010年东中西部接受外资的增速分别为16.7%、16.4%、22.3%,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FDI增速分别高于总体增速11.2个和9.5个百分点,占比均较2009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11年分别为:7.51%、14.26%、28.24%。整个“十一五”期间,中部和西部吸收外商投资占比从11.2%提高到15%。从整体而言,中西部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并且增速已经超过了东部地区(如图1)。

资料来源:《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3. 中西部接受FDI的比重。

后危机时代,外商投资区位转移态势已经确立,中西部地区吸收外商投资大幅度增加,增速显著高于东部沿海地区。金融危机后,各区域虽一度受影响。由图2可得:2008-2011年,东部地区仍是接受外资的主体,中西部接受外资的比重仍较少。但这种趋势在改变,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大。

资料来源:《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二)FDI在中西部的区域分布

具体到全国各省市,FDI地区分布不平衡,如图3所示,2010年,东部各省市依旧在全国实际利用外资中占绝对比重,但是中部地区的四川与重庆已经进入排名的前十位。其他中西部各省份利用外资的数量也有所改善与增长。但是由图3可看出中西部部分省份接受外资的数量仍较少,这种两极分化的态势相当明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由图3可知,中西部地区外资与东部地区一样均出现集聚效应。中部地区,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在西部地区,主要集中在重庆、四川、内蒙古、陕西。

(三)中西部地区接受FDI的主要来源地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受危机的影响,对外投资均有所减少,但亚洲地区仍是我国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竞争者。欧洲地区由于深陷主权债务危机泥潭,不仅影响了其自身经济的发展,而且制约了其企业对我国的直接投资能力。中西部地区外商来源前十位国家(地区)中,中国香港,新加坡,维尔京群岛,美国均在前五名之列,仅排名有所不同。并且香港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额比重最大。但是,亦可以看出,中西部外资主要来源是一样的,但是其中也有些不同,中国台湾,中国澳门,韩国在中部地区的投资地位要高于西部。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各地方统计年鉴整理。

分组讨论,将表2中的地区分别归入亚洲组以及欧美组,可以得出:亚洲地区在中西部的投资量要远远大于欧美地区的投资。据前人研究而得,欧美地区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是根据中国的市场而来的,其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会不同,而亚洲国家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是追求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市场,把对中国的投资锁定在低端的劳动、资源密集型生产制造、装配环节,而外资企业紧紧把控高附加值、高规模经济的研发、销售环节,在中国投资生产,产品远销中国之外世界市场。所以按小岛清的边际扩张理论来分析,亚洲国家对中国的投资区位选择中劳动力、原材料成本权重较大。

(四)中西部接受FDI的产业分布

从统计数据可得:我国中西部地区接受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等少数行业,中部地区在制造业方面吸收的FDI数量比较大,西部地区则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中西部地区在技术含量高,劳动力素质要求高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吸收的FDI数量较少,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更依赖第一产业。这也符合了中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分布并不合理,因此中西部地区如何突破原有路径依赖,凭借本地区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等行业相对优势,在长远战略指导下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则可以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外资趋势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充分发展自己,采取措施,将引资与地区产业升级相结合,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三、鉴于理论的解读中西部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战略措施

(一)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提高引资质量

基于我国中西部软硬环境的制约,从产品生命周期、边际扩张理论的分析来看,到中西部投资的外商基本上都是基于资源获取型的技术含量很低的投资,这与中西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初衷目的相悖,从中西部长远发展战略着眼,国家应有重点地促使外商到中西部投资,又要根据针对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与产业特点,制定和进一步完善中西部的引资政策和创新引资模式,在中西部接受外资时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在吸引外资的时候不能只关注其对地区经济的短期促进作用,要用发展与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使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能够健康的发展。

(二)加大开放力度,提高中西部市场形象

优化各级行政部门办事效率,减少外资企业交易成本。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在引进外资管理和外资企业监管中的职能与责任,改进工作作风,简化工作程序,取消不必要的干预,提高办事效率,在审批、鉴证、检查、进出口等各环节为外资、外商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特别是要严格行政纪律,依法依规办事,并建立健全渎职、违规责任追究制度,防止把分内之职变成谋取私利和部门利益的手段。藉此使各级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行政信誉,树立中西部省份良好的市场形象与国际形象,从而形成优越的投资软环境,增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使外商和外资企业除正当生产经营外,既无非分之想,亦无分外之忧。

(三)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素质

经济发展与当地教育是相得益彰的关系。波特指出:“一个国家想要经由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又持久的竞争优势,则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这两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也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以及竞争优势将继续升级或被赶上的命运。”对于经济发展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人才是最重要的高级生产要素,而教育则不仅是事关人才培养,也是高效利用外资的最重要的软环境。相对于外资青睐的发达地区,中西部省份高素质人才缺乏和教育水平落后是最突出的弱点之一。中西部要想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并藉此助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根本和长远优势,就必须在教育和人才问题上谋求突破,以有效满足外资进入对本土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当然,解决教育和人才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但其边际效用递增明显,只要认识明确,真正重视,措施得力,就一定能够扭转弱势,取得长效。

(四)注重产业集群效应及配套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转移

大力促成中西部一些具有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和交易成本优势的地区,尽快形成经济聚集区域,采取明确的产业和地区倾斜政策,吸引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的的劳动力及资源指向的外资企业前去投资,使外资撤减变为外资在我国境内的转移。一是,要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专业分工,形成弹性生产体系,进一步发挥集群内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形成集群竞争力。二是,要不断完善集群成长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由中介服务机构、科技服务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组成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企业能够实现高度专业化生产,使集群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和健康、稳定发展。

综上,在后危机时代,中西部地区在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转折点。中西部地区应该抓住契机,实现地区经济的腾飞。在后危机时期,中西部地区接受FDI的速度也大大超过了东部地区,但规模与东部地区仍有差距。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仍有许多的制约因素,并且国际形势在未来的几年内可能仍有波动,所以中西部地区在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仍有不确定因素。

参考文献

[1]李海蓉,王振锋.后危机时代:金融危机背景下FDI的变化及启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3):1-10.

[2]邵永恒,张永庆,廉正.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11,(1):16-25.

[3]陈秀山,赵宵伟.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及其走向[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1):5-15.

[4]董伟.后危机时代:制度与结构的反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30.

[5]王志国.后金融危机时期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态势与对策[J].求实,2011,(1):4-5.

[6]陈勇.FDI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的产业承接[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20-30.

[7]何龙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内产业转移与承接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11):20-30.

[8]高远东,陈迅.FDI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差异化分析[J].软科学,2010,(9):14-23.

[9]聂聆.试论后危机时代FDI发展趋势与我国引资政策调整[J].现代财经,2010,(8):12-30.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联性 篇7

在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中, 反倾销现象严重, 出口商品遭受的反倾销诉讼, 给我国的出口业造成了巨额损失, 就我国对外贸易的许多国家而言, 反倾销发起较为频繁的是美国和欧盟。随着我国近几年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支发起反倾销的新生力量逐渐形成, 如巴西、印度、南非以及阿根廷等。经相关商务部调查, 发现我国的多种商品遭受反倾销诉讼, 反倾销这一问题, 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出口业发展, 出口产品逐年减少, 市场萎靡不景气, 相应的产品生产企业效益平平, 甚至造成许多企业不堪重负, 被迫停产, 反倾销的危害已经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发展造成一定难以挽回的局面。数年来, 对外贸易遭受反倾销频繁, 当务之急, 我国必须拿出相应的对策, 应对反倾销。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联性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 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是两大重要议题。国际贸易发展中, 传统贸易理论较重视对国际贸易发展造成影响的自由贸易, 而对国际贸易造成很大影响的资本自由流动, 却不予以重视。传统贸易理论更趋向于对自由贸易理论体系进行假定形式的构造。国际资本流动中的国际直接投资, 简称为FDI,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在世界开放经济中, 生产要素于不同的国家中, 自然禀赋自是不同, 因此会引起各个国家生产要素价格的不平衡, 在国际贸易中, 商品价格均等应通过商品国际流动和生产要素两项因素来实现。生产要素及货物流动中的其中一项在国际流动中, 若阻力相对较小时, 就能促成国际间商品价格的均等。所以国际贸易量与生产要素两者之一, 此消彼长的形式用以促成国际价格平衡。而商品的自然禀赋以及要素差价是各国之间发生贸易的直接原因。市场是竞争的市场, 国家或是企业在贸易中, 会使同质生产要素在国际贸易中获取相对或者是绝对收入。较之一些发达国家, 我国属于资本欠缺, 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在出口贸易的商品中, 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其他贸易产品, 有一定的优势, 出口贸易的相对利益较高, 因此, 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占绝大多数。基于俄林理论, 从贸易两国, 贸易商品以及不同要素的框架进行分析, 因此而得出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 即著名的蒙代尔模型。蒙代尔模型是指跨国商品贸易能够由直接投资所替代, 而且在现实的国际贸易经济中, 这种两者相互替代关系也得到了相应的证明, 但实际上, 由于在国际经济中诸如要素配置格局, 资本流动, 存在的国际贸易壁垒等影响因素, 蒙代尔模型并不能够趋于理想化, 也就是说直接投资并不能够完全替代商品贸易。

经由世界贸易组织研究发现,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存在着一种国际化特征性的关系,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两者总呈相互影响的格局, 如国际贸易会引起并导致最终的国际直接投资, 反过来亦有同样的效果。一些企业在国家直接投资之前, 先是从最基础的生产销售做起, 通过国际商品贸易进一步实现海外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 以此来逐步实现企业产品跨国生产销售, 进而促成业务国际化的进一步实现。以上可以看出, 国际直接投资于国际贸易呈现一种线性结构, 顺序先后分明, 世界贸易组织指出, 制造业的国际贸易可经由国际直接投资所替代。而从自然资源部门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来看, 两者却呈相互促进的关系, 因此就自然资源部门而言,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亦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行业中, 这两者之间始终以线性关系相互作用并影响, 也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在其他行业中。

三、规避反倾销壁垒的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贸易关联性应用

针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反倾销现象, 应加强联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出口企业, 积极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势力, 利用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贸易的关联系, 我国企业应加大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设厂投资, 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 还能够以应变的姿态积极应对反倾销现象。同时还要加快完善相应的出口贸易机制, 并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多方位优化政策, 以促使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

根据我国的出口贸易现状, 需积极应用对外直接投资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自然资源与服务业应加大力度对外开发, 制造业对外投资也是重点, 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 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十分关键。制造业对外投资, 基于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来看, 多数是初级产品生产制造, 而初级产品生产制造所创造的利润值低, 因此要想通过制造业对外投资来带动其他产品贸易, 作用不会很明显。而如果在制造业对外投资中, 对初级产品做深层次加工, 这样便可以起到贸易创造效应。制造业在对外贸易中, 附加值较高, 尤其是一些机械类行业, 机械的零部件配置以及原材料都是与相关的技术相结合, 在制造业对外投资中, 能够将我国的相关技术引入国外, 而机械零部件配置以及原材料的出口同时也加大了该技术的广泛传播, 因此贸易创造效应在这一过程中明显突出。随着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联性也在不断加深, 我国应依据自身对外投资的现状, 在新形势发展趋势下, 积极加强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完善相关的境外投资立法, 并鼓励和支持企业在这一竞争激烈的国际形势下, 开展跨国经营, 并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晓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及政策选择[D].复旦大学, 2003.

[2]赵春明, 焦军普.当代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交叉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2:34-40.

[3]祖强, 梁曙霞.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唯实, 2004, 06:27-31.

[4]陈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双向作用的微观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04:105-109+127-128.

上一篇:生态经济伦理研究下一篇:化疗栓塞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