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吸引流

2024-10-13

抽吸引流(精选6篇)

抽吸引流 篇1

脑出血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发生在脑实质内的非外伤性自发性出血[1]。脑出血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人群的不断增长, 此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理论上通过清除颅内血肿可以降低颅内压, 改善脑灌注, 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但大量研究表明, 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由于具有创伤大的缺点[3], 可加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可能性。本研究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 临床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脑出血的患者88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观察组 (n=44) 中男23例, 女21例, 年龄55~76岁, 平均年龄 (64.2±8.4) 岁;对照组 (n=44) 中男25例, 女19例, 年龄56~75岁, 平均年龄 (65.1±7.3) 岁。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及年龄差异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通过一系列检查排除颅内血管畸形、外伤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异常以及全身感染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保守方法治疗, 包括降低颅内压、维持血压及电解质平衡、抗感染, 昏迷患者给予鼻饲和导尿等;观察组患者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 具体手术方法为在CT下确定合适的穿刺点, 局部麻醉及消毒后于穿刺点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电驱转孔进针, 达到血肿边缘时, 退出针芯, 外接注射器, 以小于5ml的负压缓慢抽吸后行血肿腔冲洗, 直至冲洗液变清亮后注入2万U尿激酶, 外接引流袋, 待术后CT证实血肿被大部分吸收后, 拔出引流管。

1.3 评价指标

患者意识障碍情况采用格拉斯哥意识障碍 (GCS) 评分进行评价, 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 (SSS) 进行评价, 血肿体积计算公式为多田公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对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前后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两组之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GCS评分、SSS评分以及血肿体积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SSS评分以及血肿体积无明显差异,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SSS评分以及血肿体积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再出血及死亡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以及血脑屏障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脑出血患者由于出血后血肿的占位效应, 可引起脑水肿的发生, 从而诱导颅内压增高, 严重的还可能形成脑疝, 对神经功能造成很大地伤害, 因此, 脑出血治疗的关键在于减轻血肿的占位效应。有研究表明, 轻型脑出血患者进过神经内科保守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但当患者病情严重时, 须手术治疗才能有效缓解颅内血肿的占位效应。本研究对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 其优点在于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是在CT定位额基础上将穿刺针精确置于血肿腔内, 定位比较准确, 能有效地避免脑组织再度损伤, 引流术操作简单, 局部麻醉下即可进行, 并且创伤小[4,5]。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SSS评分以及血肿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说明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此结果与陈小飞[6]研究结果吻合。血肿占位效应会增加内皮细胞的渗透性, 从而使碱性蛋白在脑脊液中增加, 最终提高了血脑屏障指数。观察组患者血脑屏障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说明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能有效减少血肿占位效应对血脑屏障的损害。综上所述, 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具有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 减小血肿体积, 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等作用, 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神经内科保守治疗, 适合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摘要:目的 观察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脑出血的患者88例,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保守方法治疗。治疗后, 对比两组患者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损、血肿体积、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及血脑屏障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SSS评分以及血肿体积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以及血脑屏障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具有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 减小血肿体积, 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等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出血,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保守治疗

参考文献

[1]黄春明.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5 (2) :153-154.

[2]张大川, 王良池, 赵继军, 等.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13, 42 (1) :59-60.

[3]易振恒.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9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4 (23) :78-80.

[4]杨正伟.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和内科治疗的效果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1) :42-43.

[5]许峰, 连立飞, 朱文浩, 等.脑出血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后颅内积气的临床观察[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3, 8 (3) :188-191.

[6]陈小飞, 康蓉.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 (11) :49-50.

抽吸引流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26例, 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关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2], 并已头颅CT证实, 其中男176例, 女150例, 年龄28~68岁, 平均年龄46.8岁, <30岁的为15例, 30~60岁为141例, >60岁170例。营养良好者289例, 营养不良者37例。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187例, 神志清楚36例, 术前嗜睡26例, 浅昏迷45例, 深昏迷18例, 脑疝形成14例。血肿量30~60mL, 平均45.5mL, ≤50mL为243例, >50mL的为83例。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基底节型176例、脑叶-脑叶型56例、丘脑-基底节型37例、小脑-基底节型22例、丘脑-丘脑型13例、小脑-脑叶型12例、脑叶-基底节型10例。298例在出血2h内入院完成手术, >2h的28例。术后脱水, 止血及对症治疗。

1.2 方法

根据颅部CT片成像, 选取脑出血血肿最大的层面, 确定该层面距OM线的距离, 用来确定抽吸的穿刺平面。分别测量血肿最大层面中心略偏后到前额、枕部的垂直距离, 以确定穿刺的靶点, 同时需要测量颞部穿刺靶点到血肿边缘、中心、最远的距离, 来确定穿刺针的长度以及进针深度。选择穿刺靶点的同时需要注意, 避开颅内外大血管及重要的功能区。

手术时, 患者头部穿刺部位剔除毛发, 常规消毒、局麻, 根据血肿中心到穿刺点的距离选取相应长度的穿刺针, 电钻垂直钻通颅骨后再次消毒穿刺部位, 之后铺洞巾, 连接侧引流管, 取出钻芯, 插入钝头针芯, 缓慢进入血肿边缘, 拔出钝头针芯, 当有暗红色血性液体出现时立即封闭顶端帽盖, 使用注射器负压抽吸血肿;适量抽取后, 再次插入针芯, 不断旋转方向缓慢进入血肿腔中央, 同时负压抽吸血肿, 抽吸量不超过1/3血肿总量。如出现新鲜出血, 则置入针型血肿粉碎器, 用生理盐水250mL加肾上腺素1mg, 反复冲洗直至冲洗液清亮, 无新鲜血液流出为止, 之后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2万单位, 连接引流袋, 夹管留置2~4h, 之后进行开放引流。冲洗2~3次/日, 进行3~5d, 直至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并复查颅脑CT, 若血肿大部已清除, 即可拔管。如出血量>80mL, 且出血为成固态者, 单针穿刺常难彻底消除血肿, 应用双针穿刺清除血肿。术中、术后持续控制血压, 使血压<180/100mmHg, 使用甘露醇等降颅压, 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同时补充电解质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其他的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1.3 疗效判定

按照术后1个月日常生活能力 (ADL) 划分[3]:Ⅰ:完全恢复日常生活;Ⅱ:部分恢复日常生活并可单独进行家庭生活;Ⅲ:拐杖行走, 家庭生活需要人协助;Ⅳ:卧床不起, 保持意识;Ⅴ:植物状态。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 采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的患者内在因素进行分析, 以确定患者自身影响血肿抽吸引流成功率的因素 (表1) 。同时分析手术操作过程中, 影响血肿抽吸引流术的外在因素 (表2) 。

2 结果

2.1 术后疗效

Ⅰ41例;Ⅱ139例;Ⅲ78;Ⅳ43例;Ⅴ16例;死亡9例。治愈好转例数为301例, 占92.33%。

2.2 内在因素分析

当α=0.05时, 影响血肿抽吸引流成功率的内在因素有3个独立因素, 依次为X6出血时间、X5出血量和X4出血部位 (表3) 。

2.3 外在因素

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CT成像的清晰度和质量、进针的深度、血肿抽吸量、术中和术后的血压控制均对血肿抽吸引流成功率有影响 (表4) 。

3 讨论

脑出血是临床急诊当中常见的危重急症, 其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4]。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的应用, 为脑出血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它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稳定性和密闭性均较好, 引流效果好[5], 损伤小, 恢复好, 手术时间短, 可在局麻下进行。同时适合深部血肿清除[6], 减少了大面积开颅手术带来的危险。

本文研究发现, 影响脑出血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成功率的因素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为出血时间、出血量和出血部位。出血时间长短和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患者病情多的严重程度, 因此能够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出血部位不同, 病情不同, 越靠近功能区的出血部位, 手术成功率越差[7]。外在因素主要为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CT成像的清晰度和质量、进针的深度、血肿抽吸量、术中和术后的血压控制均对血肿抽吸引流成功率有影响。手术的无菌操作是预防患者感染的前提, 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因此医护人员在手术的整个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颅内血肿抽吸引流的缺点就是不能直观出血部位[8], 因此CT成像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操作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进针深度影响着抽吸血肿的抽吸量, 进针过深或过浅可导致血肿抽吸引流不充分, 还可破坏正常脑组织。血肿抽吸量也关系到抽吸引流成功与否的关键, 抽吸量过少, 使脑压增高, 增加患者危险;抽吸量过多, 导致患者脑压突然下降, 脑应激反应发生。脑出血发生的诱因大部分是由于高血压, 因此在术中、术后控制血压, 是减少患者脑损害和复发性脑出血关键措施。

综上所述, 影响脑出血颅内血肿的抽吸引流术成功的关键就是注意患者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 早诊断, 早治疗, 就能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提高患者的预后。

摘要:目的 了解脑出血的发病机制、原因等, 分析影响脑出血颅内血肿抽吸引流的因素,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26例, 采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的患者内在因素进行分析, 同时分析手术操作过程中, 影响血肿抽吸引流术的外在因素, 月确定影响血肿抽吸引流成功率的因素。结果 术后疗效Ⅰ41例;Ⅱ139例;Ⅲ78;Ⅳ43例;Ⅴ16例;死亡9例。治愈好转例数为301例, 占92.33%。内在因素分析, 当α=0.05时, 影响血肿抽吸引流成功率的内在因素有3个独立因素, 依次为出血时间、出血量和出血部位;外在因素主要为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CT成像的清晰度和质量、进针的深度、血肿抽吸量、术中和术后的血压控制均对血肿抽吸引流成功率有影响。结论 结合影响脑出血颅内血肿的抽吸引流术成功的关键就是注意患者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 早诊断, 早治疗, 就能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提高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脑出血,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孟昭义, 李文刚, 孟博.钻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6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 2009, 49 (3) :77.

[2]崔虎, 汪华学, 邓晰明, 等.锥颅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43例临床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 2005, 3 (13) :195-196.

[3]全桂英, 张海峰, 任丽.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7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 1 (10) :62-64.

[4]刘绪宏, 钱迅, 张辉, 等.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抽吸引流治疗重症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 22 (1) :76-77.

[5]李宏兵, 张机勇, 黄学民.穿刺抽吸治疗脑内血肿的CT定位方法[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0, 19 (9) :40.

[6]胡六才, 张伦中, 何丽君, 等.CT定位下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治疗脑出血[J].中国医疗前沿, 2008, 3 (20) :92-93.

[7]殷小平, 张新江, 姜亚平, 等.脑出血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治疗的现状[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2, 10 (1) :40-42.

抽吸引流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过头部CT检查, 确诊为脑出血, 并且于发病3 h内接受治疗, 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均>180 mm Hg。将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内科组各35例, 微创组:男21例, 女14例, 年龄38岁~76岁, 平均年龄 (51.67±10.67) 岁;高血压史2年~21年, 平均 (9.37±2.48) 年;出血量:30~220 m L, 平均 (79.36±11.44) m L;出血部位:21例患者为基底节区, 8例患者为颞叶, 6例患者为顶叶;血压180~230/100~155 mm Hg;治疗前患者意识:4例患者意识清醒, 13例患者嗜睡, 7例患者浅昏迷, 11例患者深昏迷。内科组:男20例, 女15例, 年龄37岁~75岁, 平均年龄 (52.12±11.14) 岁;高血压史2年~20年, 平均 (9.66±2.37) 年;出血量:30~210 m L, 平均 (81.34±12.79) m L;出血部位:20例患者为基底节区, 7例患者为颞叶, 8例患者为顶叶;血压180~235/100~160 mm Hg;治疗前患者意识:5例患者意识清醒, 14例患者嗜睡, 7例患者浅昏迷, 9例患者深昏迷。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压、血肿体积、出血部位和意识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及排除标准

2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均为突发性的头痛、失语以及肢体运动障碍等, 并且在短时间内患者有明显的进行性意识障碍。排除标准:排除伴有严重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颅内出血量<30 mL的患者;颅内形成脑疝的患者;瞳孔发生明显散大的患者;其他颅内病变导致的颅内出血患者;不愿参加本研究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首先给予脑出血颅内血肿的常规治疗, 包括降颅压、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并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微创组患者采用微创抽吸引流术进行治疗:首先使用CT检查定位患者的颅内血肿, 然后在患者颅内血肿最大面积与颅骨间的最小距离点处进行穿刺。使用小颅锥将患者的颅骨于穿刺点处穿透, 将硅胶软管穿入至患者的颅内血肿中, 并使用10 m L无菌注射器进行缓慢抽吸, 当感觉到负压时抽吸停止, 抽吸后留置引流管。抽吸结束后24 h使用CT对患者的颅内血肿情况进行复查, 并根据残留血肿量注入适量的尿激酶, 一般为2万~3万U, 并注入生理盐水5 m L, 每日灌注2次, 每次灌注后夹闭引流管3 h。引流7 d~10 d后, 如果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 则将引流管拔除。内科组患者均给予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 包括: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 止血、降压药物的应用, 吸氧, 控制体温以及降颅压治疗。

1.4 疗效评定

根据患者的意识及生活自理情况将其治疗效果分为基本治愈、好转和无效。基本治愈:患者的意识清醒, 日常生活能够自理, 肢体肌力评测Ⅲ级或以上;好转:患者的意识清醒或略有意识模糊, 肢体肌力评测Ⅲ级以下;无效:患者意识模糊或死亡。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12个月, 微创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内科组患者 (P<0.01) 见表1。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内科组患者 (P<0.01) 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高血压脑出血, 属于临床神经外科常见的急重症, 具有很高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 并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 临床上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而传统的外科开颅手术虽然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但手术过程中患者受到的损伤比较大, 如果患者的耐受力比较差, 则会导致术后恢复不佳[2]。微创抽吸引流术是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方法, 与传统的内科治疗和开颅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包括:手术操作比较简单, 手术设备比较简单, CT可以对血肿进行准确的定位;术前准备简单, 可以快速开始手术进行血肿清除;穿刺使用的软管对患者的脑组织损伤较小, 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较好;术后引流比较方便[3]。

综上所述, 微创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疗效确切, 可以作为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戴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35) :178-179.

[2]易振恒.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9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4 (23) :78-80.

抽吸引流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临床病例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关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部CT扫描证实, 将病例按手术时机分为6h以内组 (A组) 24例, 6~12h组 (B组) 36例, 12~24h组 (C组) 20例, 24h以上组 (D组) 29例, 出血均位于基底核区;根据多田公式计算, 出血量为50~80m L, >80m L者予以排除,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意识状态、CT结果等术前情况比较, 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经额部入路钻颅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方法, 采用CT片定位, 取额部投影区 (额-枕方向) 中下交界处为穿刺点, 进针方向与矢状面平行, 注意避开重要功能区和主要大血管。按上述定位方法在额部定位点使用颅锥锥颅穿透至硬膜下 (深度约2.1cm) , 再以脑穿针自骨孔缓慢进针至靶点 (血肿腔内) , 拔出针芯, 接5m L无菌干燥注射器, 反复抽吸颅内积血, 最大负压不超过1m L, 至抽出积血约50%~70%时于血肿腔内置软塑带侧孔引流管, 后接一次性脑室外引流瓶。术后立刻复查头颅CT, 如引流管于血肿腔内位置良好即保留引流管, 如位置不佳则需立即调整引流管位置。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 神经功能评分参考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法对神经缺损功能程度评分 (MESSS) , 所有患者于治疗后30d对神经功能评分、术后脑疝、再出血、脑积液等并发症及病死率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 (±s) 表示, 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各组同一时间点均数之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术后神经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比较:术后30d内A组再出血及脑疝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同时病死率亦高于其他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B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C、D组。 (2) 术后患者死亡原因比较:6h以内死亡6例, 均死于再发出血及脑疝, 6~12h1例死于再出血, 另1例死于肺感染, 12~24h1例死于其他原因。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科最为常见的危重病之一[1], 其发病突然、病程凶险, 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高, 其30d病死率高达35%~52%[2]。自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应用临床以来, 病死率有明显下降趋势。微创术操作简单, 对脑侵袭性小, 几乎不增加脑损害, 因此适应证广, 幕上血肿>20m L, 幕下血肿>10m L均可行微创术[3]。适时的手术治疗以及合适的手术方式, 可使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HICH) 患者病死率下降15%左右, 但仍有约20%左右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死于不同原因并发症, 尤以脑疝形成和再出血多见[4]。因此超早期手术相对风险大, 术中术后再出血可能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 很多学者认为早期手术,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促进病情恢复, 但也有学者认为过早手术患者容易再次出血, 因此我们的研究集中在手术时机的选择上,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早期手术存活的患者, 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但同时6h以内手术者病死率也较高, 所以6~24h以内实行手术效果较佳, 尤以6~12h效果最佳, 既能有效减少再出血发生率, 又能保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此研究提示我们, 如能尽早手术, 同时避免出血应该是此后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的研究方向, 比如早期手术后可否局部应用止血药物, 或采用其他方法有效控制再出血, 将会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控制再出血的发生率, 为脑出血的治疗开辟一条全新的路径。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经额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常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方法 经额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109例, 按手术治疗时间分为6h以内组 (A组) 24例, 6~12h组 (B组) 36例, 12~24h组 (C组) 20例, 24h以上组 (D组) 29例。各组出血量均为50~80mL, 均采用额部入路进行穿刺, 同时使用有可调节钻入深度的限位器的钻头, 钻穿颅骨, 置入硅胶管抽吸部分血肿后, 再引流。结果 治疗后30d各组之间病死率、再出血及脑疝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P<0.05) ;30d比较神经功能评分 (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 A、B组均优于C、D组, 而并发症 (再出血、脑疝) 及病死率比较A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手术时机过早增加再出血及死亡风险, 而过晚手术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利, 6~12h手术最有利于病情恢复及减少风险。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穿刺术

参考文献

[1]周海峰, 张景义.显微外科技术对高等因压脑出血康复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 2009, 38 (1) :63~64.

[2]邵连彬, 高欣光.经额微侵袭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70例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 2008, 3 (1) :20~22.

[3]古军, 古全祥, 赵晓霞.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 11 (3) :98~99.

抽吸引流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6例, 其中男27例, 女29例。年龄在51~7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60±6.15) 岁。平均出血量为 (77.2±10.9) ml, 血压在170~200/100~150 mm Hg之间。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性脑出血诊断标准。

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28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量和血压值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 实验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术前进行CT检查, 检查患者血肿位置与血肿大小, 寻找最佳穿刺位置与穿刺路径[1]。选取小颅椎实施颅骨穿刺, 并将硅胶软管插入到血肿中, 进行缓慢吸抽。在吸抽血肿的过程中, 主刀医师应严密监控, 初次抽吸量应低于总血肿量30%。抽吸结束后应留置引流管, 且关闭4 h后才能开始引流。术后应根据残留的血肿量给予患者适量的尿激酶治疗, 配以生理盐水实施灌注, 至血肿彻底引出后即可拔管[2]。

1.3 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患者出血量与血压的变化情况, 患者出院后4个月进行随访, 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和神经功能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脑干功能衰竭死亡1例 (3.57%) 。对照组患者术后死亡4例 (14.29%) , 2例死于脑干功能衰竭, 1例死于肺部感染, 1例死于并发颅内感染。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评分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当前最严重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具有发病快、病情严重和预后差的特征, 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3]。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非常高, 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生命,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术方式清除患者颅内血肿。各医院大多采用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方法, 但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不明显, 甚至出现错过患者最佳抢救时机的情况。由于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能有效清除患者颅内血肿, 因此近几年已相继有医院选择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本院将56例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进行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及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通过行之有效的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 有效降低了患者的颅内压, 并缓解了患者颅内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急速坏死, 使患者的急性期得以有效缩短, 为患者康复创造更多时间。

综上所述, 给予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 能有效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 具有显著的治疗功效, 值得各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观察56例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6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28例, 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 实验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 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及术后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给予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 能有效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 具有显著的治疗功效, 值得各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杨晔, 杨玉仓, 吴钟民.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31 (18) :2888-2889.

[2]黄春刚, 张国栋, 刘维田, 等.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河北医药, 2010, 32 (15) :2088.

抽吸引流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为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共计55例。其中, 男35例, 女20例;年龄48~76岁, 平均 (62.2±3.5) 岁;高血压病史2~14年, 平均 (4.5±1.2) 年。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及肢体功能障碍, 入院时患者轻度昏迷8例, 中度昏迷20例, 嗜睡27例,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头部CT扫描示基底节或丘脑出血14例, 颞叶出血26例, 颞顶叶出血15例;血肿量为30~95 ml, 平均 (56.8±4.0) ml。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根据CT显示情况在血肿最大层面处选择最适合的锥颅点, 对患者采用局麻, 用脑针穿刺血肿部位, 用细孔钻颅器在定点颅骨钻直径约4 mm大小孔, 插入带针芯的探针至血肿腔 (深度以最大层面血肿中心至同侧颅骨外板的垂直距离为准) [2], 拔出针芯, 用20 ml注射器稍加抽吸, 抽吸结束后放置内径3~4 mm硅胶引流管, 注入尿激酶6 000~10 000 U, 根据患者情况闭管1~6 h开放引流, 复查CT血肿基本吸收后拔除引流管。

1.2.2 护理方法

治疗前向患者家属详细介绍锥颅抽吸引流术的原理、必要性及并发症和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 以取得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 首先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包括血压、呼吸、心率、体温以及瞳孔的变化, 如果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主管医生进行对症处理。其次应注意引流管周围清洁, 保持头部敷料干燥,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 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以防感染。另外, 还需给予患者正确的体位, 并进行皮肤护理, 以防局部长期受压不利于血液循环。

1.3 疗效判定

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Ⅱ级:恢复部分生活自理, 可独立生活;Ⅲ级:需人帮助, 可扶拐行走者;Ⅳ级:清醒, 卧床不起;Ⅴ级:植物生存;死亡。恢复有效率= (Ⅰ级+Ⅱ级+Ⅲ级)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在SPSS 13.0软件包中完成统计学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5例患者中, 恢复效果达Ⅰ级者7例 (12.7%) , Ⅱ级者9例 (16.4%) , Ⅲ级者18例 (32.7%) , Ⅳ级者10例 (18.2%) , Ⅴ级者5例 (9.1%) , 死亡6例 (10.9%) , 患者恢复有效率为61.8%。经过治疗及护理前后比较, 患者的血压略有降低,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血肿量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与治疗护理前比较, ★P<0.05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由高血压引起的原发性脑实质出血, 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 突出的表现是这些小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 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 出现局限性的扩张, 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高血压性脑出血即是在这样的病理基础上, 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 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3]。该疾病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血肿, 降低颅内压, 解除脑疝的发生和发展, 改善脑循环, 促进受压脑组织的及早恢复[4]。本研究采用锥颅抽吸引流术治疗技术, 是立体定向手术与颅内血肿清除术相结合的产物[5], 其采用CT引导血肿抽吸术可及时解除局部受压、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迅速改善意识, 抽吸术能明显加快中线结构恢复中位, 降低中线结构移位者的病死率, 临床效果良好。当然在积极治疗的同时, 护理工作不容忽视, 护理关系到患者康复效果[6,7], 研究中采用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肢体功能变化, 协助医生锥颅抽吸引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并及时记录, 术后引流袋内血液颜色一般呈淡红色, 如引流管内有新鲜血液流出要考虑再出血的可能, 如血量减少后突然出现无色液体要考虑引流出脑脊液的可能, 应立即报告医生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严密监测患者血压, 血压一般控制在22/12.5 kPa左右, 并防止血压突然升高;同时需认真准确记录24 h尿量, 特别注意每小时尿量变化, 若发现进出量不平衡或尿量<25 ml/h, 应及时报告医生, 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防止脱水或补液过多引起心功能不全而加重病情;对引流管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 同时对患者体位、皮肤等进行细节护理, 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锥颅抽吸引流术治疗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关注。

参考文献

[1]夏国道, 姚建社, 包平, 等.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3, 19 (3) :231-232.

[2]吴启兴, 吴启政, 陈裕光.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中重型脑出血26例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 2009, 20 (9) :74-75.

[3]吴承远, 刘玉光.临床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50.

[4]王焕明, 张光璞, 李龄, 等.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5, 2 (4) :161-163.

[5]王庆斌, 高芳.床边锥颅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J].临床急诊杂志, 2003, 4 (4) :21.

[6]王新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J].医学信息, 2007, 20 (11) :1989-1990.

【抽吸引流】推荐阅读:

上一篇:飞机设计下一篇:道德治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