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治理

2024-10-13

道德治理(共11篇)

道德治理 篇1

传统农村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 其领导者是具有道德话语权的乡绅阶层。传统农村管理者面对的主要任务是征收税费, 维护村落秩序等, 这些需要在乡村中有道德权威的人来执行。改革开放以后, 农村涌现出来一批率先实现富裕的群体。在实现脱贫致富后, 这些人逐步参与到乡村治理中, 谋取在乡村治理中的话语权, 乡村主导者逐步由道德巨人发展为经济能人。这一转变导致了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 即由道德巨人治理嬗变为经济能人治理。

一、乡村治理模式变迁的动力

1. 时代转换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引入, 促进了社会利益的分化。农村也打破了传统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 涌现出来一批率先实现富裕的群体即农村先富群体。这部分人对政策的理解较为准确, 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能够把握市场先机、整合经济、政治资源, 成为市场经济时代的经济能人。现时代, 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稳定、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民增收、实现富裕是当今农村的核心任务。乡村政治中维护宗法道德观念、维持社会秩序的传统功能让位于带领村民致富的功能。传统的道德权威型村官仅凭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已经远不能完成乡村治理的任务, 逐步失去了乡村管理的话语权。“中国农村近年来的发展证明, 原有的村干部队伍已经明显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越来越不适应工作的需要”。乡村治理方式从传统社会的道德权威型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时代的经济能人型。市场经济是能人经济,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工作, 需要能人当政。“可以说, 富人治村是农村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先富群体参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在乡村治理中的要求,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 政府的推动

党重视培养农民中先富群体中的积极分子。“双带理论”是当前党建理论中先进的理论。即农村党员干部要带头致富, 同时要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中央多次发文指出, 要重视农村党员干部致富能力的培养, 农村各级党组织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 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 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 使广大农村党员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这两个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个双带方针成为新时期农村党组织发展的指导方针, 成为先富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政策性支持的理论依据。出于对先富群体个人致富能力和带动致富能力的信任。地方政府重视对先富群体的培养, 从态度上倾向于选择先富群体来担任村级政权的领导者。政府的推动、政策的支持成为刺激先富群体参政的重要因素。

3. 村民致富的需求

新时期, 农民的主要矛盾在于快速致富的需要同欠缺的致富能力之间的矛盾。农民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快速实现富裕, 作为致富模范的富人群体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羡慕并崇拜的对象。由于其更能改变贫穷现状、带领农民实现致富、更新乡村设施而成为农村社会形式上和实际中的领头人。致富能力强的先富群体成为村干部的最佳选择。首先富人有致富的经验和能力, 更懂的如何获得致富, 否则他就成不了富人。其次, 富人以其先进的致富理念和较强的致富能力成为村民的榜样。再次, 富人更有条件对村庄进行投资兴建基础设施或者干脆直接资助村民。先富群体的参政分主动参与和动员参与两种:有的是主动参与竞选村干部, 因其施政纲领和致富承诺打动村民;有的因农民信任而被动的选举为村干部。这都说明, 在农民心目中, 能够带动村民致富的先富能人更容易得到农民的青睐。评价一个人能否当村官的一个主要指标是看他自己能不能致富, 能不能带领村民致富。新时期, 道德权威型的村官在实际工作逐步失去了发言权。“穷人当村长, 说话也不响”正是这一现象真实的写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价值观和社会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 先富群体参政治村是农民出于自身利益选择、接受的结果。

二、乡村治理变迁下富人治村的现实效应

乡村治理模式由道德巨人治理嬗变为经济能人治理, 是社会大背景对于中国农村的影响。这种变迁为农村社会带来的巨大的变化, 对乡村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

1. 富人治村有利于整合农村资源, 带动经济的发展。

富人村官较之于道德权威型村官更能带动村民实现致富愿望。首先, 富人村官已经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愿望, 拥有较多的财富, 这对于尚处在贫困或者半贫困的人们一种榜样的示范, 刺激了村民的致富需求。其次, 富人村官拥有较强的致富能力、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能够敏锐的观察到潜在的商机并且制定出成功的策略。这种能力对于经营村集体企业或者遇有农村资源转让时有利于维护本村的利益。再次, 富人村官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富人村官在多年的经商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这些私人的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在富人做村官的条件下很容易迁移成农村社会的公共资源和人脉, 有利于本村的发展。最后有些富人村官以其财富直接为村人造福。有些富人为了获取政治资本, 赢取政治威望而选择用自己的财富直接造福村民, 为村民修建公路、打井、通自来水等民生工程。富人村官这种主观上为自己赢取政治威望的做法, 在客观上方便了村民, 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富人治村容易破坏村治民主, 压缩村民诉求利益空间

从资源的占有角度来看, 资源的占有量与话语权成正比, 即对资源的占有量越大, 在管理中就越有绝对权和发言权。富人具有较丰厚的经济实力, 占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竞选成功做了村官之后, 掌握了村级政治的管理权, 又占有了农村的政治资源。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资源的此消彼长。富人在拥有大量资源的同时压缩了普通村民的占有资源的机会。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掌握资源的人也就掌握了话语权。富人以其占有的丰富的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在管理中逐步形成了村落管理中的寡头政治而排斥民主。富人村官一支独大导致了在村级管理中受到较少的约束和限制, 一言堂、或者寡头当家做主。破坏了村治的民主性。“在富人党政和富人控制乡村各种资源的态势下, 由于普通村民占有资源份额的降低, 普通村民参政议政或者表达自己政治经济诉求的机会和空间自然被压缩。”

3. 富人治村容易导致权力异化, 助长乡村腐败

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会无限的使用权力直到限制为止。富人村官以其占有的绝对优势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在农村管理中形成了寡头管理的局面。这种权力较少受到来自制度化的制约, 便利了财富与权力的媾和, 导致权力的异化, 助长了乡村腐败。首先, 表现在侵吞、贪污集体财产, 这尤其表现在某些较富裕的村庄。村干部故意搅乱村级账目, 或者通过收入不入账等方式侵吞、非法占有公共财富。其次, 以权谋私现象严重, 富人村官大部分自己从事商业行为, 从事多种经营, 其参政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借助政治手段谋求经济的利益。第三, 权力寻租现象繁多。在遇有土地出让等情况时, 不法分子往往以租用权力的形式达到非法目的。只要采取以经济收买为主各种方式与得到了村干部的认同, 往往就能够低于正常途径的代价达到目的。

三、规范经济能人治村的路径

1. 完善村民选举制度

构建完善的基层权力制约机制, 首先应该完善村民选举制度, 选出既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又有较强的能力素质, 能够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合格干部。从源头上避免农村干部权力异化的现象。完善农村选举制度, 建立公平的选举机制, 把好先富群体成为村官的入口。坚持事务公开, 完善选举程序, 在选拔、任用、考核村干部时, 要坚持选举事务公开, 把村委会选举的制度和程序明明白白地告诉群众, 把选举办法的自治权交给群众, 让村民真正懂得如何选村委会, 同时细化村委会选举规则, 强化村委会选举制度的可操作性

2. 完善村官培训制度

对于选上来的村官, 上级政府应该加强教育培训, 完善对先富群体村官的教育培训机制。实施村官岗前培训制度和定期培训与适时培训相结合的制度。对村干部的培训要做到常态化、规则化、专业化。重点对村干部进行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教育、执政能力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先富群体村官正确认识到党的政策与富民强民的关系。引导富人村官正确的处理执政中遇到的各种关系。正确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等, 不断提高先富群体村官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为村民服务的觉悟, 加强村级事务管理能力。

3. 完善村级运行制度

完善乡村政权的运行制度。首先, 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 使村民代表大会定期举行。坚持定期举行与处理突发事务临时举行相结合。村级重要事务须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方可实施。其次, 落实村务公开制度。“要实行办事公开, 增强工作透明度, 制订‘财务公开监督制度’‘工程公开招投标制度’等。特别是与村民利益有密切关系的, 如计划生育、土地转让、山林发包、发放救灾扶贫款物等方面的经济活动, 都应严格依法进行, 实行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公开, 尽量直观明了地给村民一个明白, 让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 防止干部滥用职权, 中饱私囊, 杜绝贪污、腐败源头。”实施村级主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要对换届后离任的村主职干部在任期间经济运行情况实施审计, 从而规范干部行为。要实施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 对于重大财政开支事先预算、事后决算制度。要建立乡、村两级财政审计制度, 乡镇政府应组织力量定期不定期的审计村级事务。

4. 完善权力监督制度

要建立健全对先富群体村官的监督管理制度, 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 强化各项监督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严厉打击违反党的政策、国家法律, 给村民带来伤害的各种不法行为。首先, 强化乡镇组织的监督作用。乡镇组织作为农村组织的上级管理部门, 对村干部的约束和监督最为有效。理顺乡镇的监督渠道, 加强上级监督是防止先富群体村官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等权力异化的重要手段。乡镇政府应该建立专门的监督专员, 实行责任负责制, 使监督常态化、科学化。同时要正确处理与村级政权的关系, 既不缺位, 也不能越位。“乡镇党委政府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加强村务监督的同时不能领导村务, 要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农村治理的方向而不是管理。”

参考文献

[1]周雨, 刘强.富人治村新时代[J].商界, 2004 (1) .

[2]周挺.对村官富人化现象的思考[J].行政论坛, 2005 (2) .

[3]张书林.农村富人党政:利大?弊大?[J].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7 (6) .

[4]高华中, 于方.农村基层干部权力异化现象调查[J].人大建设, 2009 (5) .

[5]孟宪欣, 等.富人治村的政治学考量[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 (3) .

道德治理 篇2

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县各级部门关于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活动的的文件精神,为了我校开展好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规范从教行为、加强学生教育、提升道德素养为重点,强化道德教育,解决突出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引导全体师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着力推进我校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目标任务

活动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力争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开展“红烛情,教育梦”,“雷锋榜样进校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讲堂”等活动,以全面提高教师个人的品德修养、职业道德素养、家庭美德涵养为重点,主要解决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问题。结合学校实际,主要查找解决是否在行政不作为、服务不到位、责任缺失等问题;是否存在乱作为、以权谋私等问题;是否存在道德冷漠、诚信缺失、行风不正等问题;是否存在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搞有偿补课、接受学生家长礼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问题。通过自查、巡查、评议、整治等关键环节,增强全体师生的诚信意识、公德意识、责任意识和文明意识。牢固树立“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的教育行业精神。

三、组织领导

根据工作需要,我校成立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王晶鑫

副组长:许鹏程 沈普民 王慧哲 刘王杰 成 员: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步骤

(一)动员都署阶段(2013年9月上旬)。制定学校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方案,作出部署。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9月中旬至10月)。结合自身特点对照要求,通过自查自纠、随机巡查、道德评议等方式查找在道德领域方面的突出问题,开门纳讲、收集群众意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自觉接受相关部门及人民群众的监督,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确保我校办学行为规范、师德水平提高、学生减负深入推进。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3年11至长期)。结合实际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诚信机制,总结阶段性工作,推广先进典型,巩固活动成效,接受上级专项督查,并按要求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五、主要措施

(一)开展集中宣传教育。通过举办道德讲座,“红烛情,教育梦”演讲比赛,少先队入队仪式等活动,使全体师生员工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维护者、践行者,自觉修身律已,践行道德规范。

在学期结束前要普遍对学生开展一次诚实守信教育、防犯欺诈行为教育;对教师要普遍开展一次师德专题教育,重申师德“十不准”规定,并将师德教育列为培训的重点内容。要把教育作为重点,贯穿全过程,注重教育的广泛性、针对性,增强教育效果,切实引导广大师生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

(二)进行自查自纠。围绕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两个方面的问题,列出具体表现,分析产生原因,提出治理措施,明确达到目标。重点自查学校招生行为是否规范,收费行为是否符合规定,减负规定是否落实,在职教师是否从事有偿家教,是否私自在校外办学机构兼课,是否强制向学生推销或动员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教辅资料,并获取不正当利益,是否利用工作之便,动员、组织或强制、暗示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有偿家教或到民办办学机构举办的补习班、兴趣班、提高班等方面进行排查。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措施。

(三)组织道德评议。建立由德高望重的退休教师、家长代表、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师德评议会,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听取反映,进行分析评价,形成阶段性道德评估意见,用道德评议的方式形成有力的道德约束。主动让学生、家长、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参与监督。建立好师德师风档案,把教师的师德表现作为绩效考核、教师聘任、职称评审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切实加强管理。要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持严管重罚,大力整治教师从教、学生减负、规范招生以及乱收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将整治结果、成效公之于众。与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健全规章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堵塞管理漏洞,形成长效机制。

(五)形成浓厚氛围。要积极配合各新闻媒体设立教育治理活动专栏专题,宣传活动重要意义,宣传好做法、好经验和好成效,报道干部群众的热烈反响,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六、有关要求

(一)思想高度重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举措,是今年中央、省、市、县各级文明委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充分认识开展教育和治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好活动的组织推进,并明确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责任。

(二)精心抓好实施。结合自身特点,针对突出问题,按照可操作、有实效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具体措施,迅速启动本校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通过教育治理活动,切实解决当前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道德治理 篇3

【关键词】道德失范;太极图;善恶;自律;他律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经济、文化、政治、道德和法制等各领域的社会变革。伴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变革和人民物质方面的不断丰富,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总体来说是进步的,但道德失范问题仍是社会的一大“顽疾”。道德建设任重道远。当前我国道德调控机制还不健全、道德教育相对滞后,舆论监督没有发挥好它所具有的功效,道德建设没有很好的彰显“指挥棒”和“解调器”的特性,道德失范现象屡见不鲜。譬如:网名评出的“十大网络不文明行为”;《人民日报》刊载了教育部公布的“四起高校腐败案”;人民网发布的“厦大博导事件”还有“校长性侵幼童事件”这些道德失范案例都时时鞭策我们去维护社会的良心和正义。

二、对太极图本质的阐释

《易传?系辞上》曰:“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指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八卦指天(乾)、地(坤)、雷(震)、风(巽)、水(坎)、火(离)、山(艮)、泽(兑)。邵雍在《观物外篇》指出“天地定位一节,明伏羲八卦也。八卦相错也明交相错,而成六十四卦也”。太极可以派生出“两仪”、“四象”、“八卦”等天地万物,正如老子所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极图的演变源远流长,太极演变成天地万物又与万物之间的对立矛盾统一以及天人合德都是对它的本质最好的解说和总结。太极图生动形象的阐释了天地万物阴阳变换,相反又相成的哲理。太极图主要有派生万物和阴阳转化两大本质。

三、太极图视域下解读道德失范的原因

笔者认为:道德失范现象包括人们内隐的精神世界的衰落和外显的道德行为相对道德准绳产生的现象界的越轨行为两个层面。余光中说:“人心也是猛虎和蔷薇的两面体”,人心有阴柔与阳刚。而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孟轲曰:“人之学者,其性善”,它主张人性本善。思想家荀况主张人性本恶,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康德在《单纯理性范围内的宗教》指明人有“趋善的禀赋,趋恶的倾向。”有学者认为:人性中有“善扩展域”和“恶扩展域”。把善的元素多于恶的元素的场域叫“善扩展域”,把善的元素少于恶的元素的场域称作“恶扩展域”,这两个扩展域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是有理性、有尊严的存在物,人的理性就是自己的行为的法则和界限,当我们的行为在这个“法”的场域内,那么人活着就会有尊严。“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但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实践行为属于社会属性的范畴。人的实践行为是“人性”对于人的实践行为是“人性”主观选择善或恶的外显层面。人的善恶是站在道德的角度和立场来权衡的。亚里士多德所著的《尼各马可伦理学》里说:“德性作为一个对于我们的中庸之道,它是一种具有选择能力的品质。”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具有选择能力的中庸品质斯多亚学派认为:“按照本性生活”。人的本性也就是“人性”它善恶的结合体。

1.太极图所假设的人性的善恶的“越界”来解读

假设我們把太极图看作为一个人性的整体,白色部分代表善,黑色部分代表恶,我们就可以看到人性中有善的元素,也有恶的元素,并且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如果用中间一条黑线代表道德准绳为界,可分为上下两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当受到外部诱因的刺激,上半部分人性里善的元素多于恶的元素,则道德不失范,假设太极图是顺时针方向转动的,那么上半部分渐渐趋向善。反之,当下半部分受到外部诱因的刺激时,太极图所代表的的人性里的恶的元素多余善的元素,这样就会产生道德失范的现象。用太极图所假设人性的善恶元素来解释道德失范现象前面理论基础提到的人性善恶模型的建构和道德是有层次性的完全吻合。

2.“泰,天地交,道德不失范”与“否,天地不交,道德失范”构想的解读

“泰,小往大来,吉亨。”《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当“君子之道”战胜“小人之道”,或者我们的“君子心”打败了“小人心”的时候,正义的力量或者正义的诚心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则道德不失范。我们也可以称作“泰,天地交,道德不失范”。“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彖》曰:“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否”卦告诉我们:当“小人之道”或者“小人心”成为主力军时,则会产生道德失范现象。这种构想也可以叫做“否,天地不交,道德失范”。所以我们也可以用太极派生出的“泰”卦和“否”卦来解读道德失范。

四、道德失范的治理措施

“自律和他律是道德实践的两个维度”,也是治理道德失范的两个层面。自律是一种自律人自身理性的一种内部约束以及自主行动。他律道德主体遵循道德规范这种外部因素的约束而展开的实践活动。

1.他律宏观层面:经济文化制度法律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属于上层建筑,所以我们一定帮助正确的金钱观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再者我们一定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五常”(仁、义、礼、智、信)。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另外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杜时忠倡导“制度育德”,邓小平同志也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而法律是道德失范的一种高度制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们需要从经济文化制度法律各个层面来治理道德失范现象。

2.他律中观层面:学校德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担任着“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而且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学生。檀传宝《论教师的公正》讲到:“教师自身的公正是道德教育强有力的示范,是一种很有效的隐性德育。教师言行的公正是影响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道德标准的心理基础。”因此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品德,教师一定要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此外,学校德育内容以德育内容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说教式和灌输式的道德教育也缺乏合理性,应该多运用情境陶冶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3.微观层面:家庭教育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被称为“中国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篇篇药石,言言龟鉴”。他提倡“孝悌教育”;“仁义教育”;“礼的教育”;“节俭教育”。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家庭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唤起儿童爱周围的人”;“培养儿童的自我克制力的习惯”;“鼓励儿童在道德上逐渐独立”;“运用练习、惩罚、音乐等道德教育方法。”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儿童品德的形成至关重要。

4.自律:最重要的微观因素

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曾明确地指出:“道德教育是为着达到自律的教育。”康德、朱小蔓和鲁洁都强调自律的重要性。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ABC理论告诉我们:激发事件A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我们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这就告诉我们,外因最终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必须修炼“四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多读读:“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特别强调一点,在当今社会,我们必须区分尼采所提出的“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在对待道德事件的问题上有自己的主见,明辨是非和善恶,做自己道德的主人,最终达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效果。

伊壁坞鲁来说:“幸福是一种快乐的感情”,他认为“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那么灵魂的无纷扰必然要求我们努力发挥自己“趋善的禀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纯粹的人,然后才能问心无愧立于天地之间。贾平凸在女儿婚礼的讲道:“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心系一处。”让我们大家共勉,做个忠臣孝子,读好书耕好田,专心致志的做自己、用理性驾驭自己。唐代大诗人韩愈在《原道》里说:“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公言也。”愿我们都能成为仁义之士,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这种天下的公论。

参考文献:

[1] 吴海江,徐瑞方.道德实践的两个维度:自律与他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2(3).

[2] 汪应曼.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道德大范”分析[J].海南金融,2003(3).

[3] 易连云.“道”、“德”的层次性与学校德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3(5).

[4] 杜时忠.制度何以育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4).

[5] 陈仕丹.康德论“改恶迁善”[D].四川大学,2005

[6] 雷结斌.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3.

[7] 罗国杰.伦理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8]朱小蔓主.道德教育论丛[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高兆明.制度公正論: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与治理 篇4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国门的打开, 一些不良的思想开始侵蚀着我们。尤其是在我国引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 在会计界出现的道德缺失现象就更加严重, 这些问题不仅为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而且影响了整个会计行业的形象。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 会计造假现象严重。

在会计界, 很多会计师缺乏最基本的会计职业道德, 为了谋取个人利益, 进行造假的现象非常普遍, 对国家或者企业的资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造假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第一, 将资产或者收益进行过高的估计, 这样在工资、福利或者分红方面能够得到较高的收益, 从而变相地侵蚀国家或者企业的资产;第二, 故意虚报收益, 从而使国家财政的税收减少, 损害了国家或者集体的利益。不仅如此, 这种造假行为, 使得企业的管理者无法看到企业的真实运作情况, 无法制定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计划;同时, 对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很难发现, 进而为企业将来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 对违法犯罪行为视而不见。

在一些企业或者单位中, 利用公款吃喝和游玩的现象屡见不鲜, 但是会计从业人员对于这些违法犯罪行为视而不见, 而且帮助他们取得合理恰当的理由, 掩盖他们的腐败罪行,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一些会计从业人员对于这些问题视而不见, 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任由这些违法犯罪行为继续猖狂, 但是迟迟受不到法律的制裁;第二, 有些会计的职业道德缺失更加严重, 对于违法犯罪的行为不仅视而不见, 而且还帮助其完成犯罪行为, 腐败行为所挥霍的公款, 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 帮犯罪人员获得的。会计从业人员的不作为或者是助纣为虐的行为, 使得这些违法犯罪行为更加肆无忌惮, 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三) 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会计师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处理一些会计事务, 而且他还是市场经济的监督者之一, 会计师有责任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有部分会计师出现职业道德滑坡的现象, 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正常会计工作, 而且还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缺乏, 使得处理的会计或者财政信息不能正确反映市场经济的运作情况, 这些信息不科学、不准确、不完善, 无法反映国家或者企业的真实情况, 不利于正常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第二, 这些错误的信息还会影响管理者的决策, 使得他们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作出不正确的判断, 这样会严重阻碍市场经济良好秩序的建立和发展等等。

(四) 严重损害会计职业的公众形象。

无论哪个行业都有着自己的职业道德, 尤其是对于会计师职业来讲, 在工作中他们经常面临金钱和利益的诱惑, 或者是遇到违法犯罪分子的威胁等等, 但是, 他们在工作中必须要遵守应有的职业道德, 肩负起会计师的社会责任。近几年来的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 严重损害了会计职业的公共形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会计师不能受到应有的尊重, 对于会计行业来讲, 诚实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 如果会计师无法遵守诚实守信原则, 那么他在日常工作中或者生活中就无法获得别人的尊重;第二, 会计师公然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使得社会也受到不良行为的污染, 使得个别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 同时也促使了更多违反犯罪行为的发生, 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社会中, 会计职业道德出现了严重滑坡现象, 这一不良现象不仅损害了国家或企业的利益, 而且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同时给会计行业的公众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为此我们必须制定一系列措施, 完善会计职业道德,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 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相关法律法规。

市场经济的良好运作和发展, 不仅要依靠道德规范的约束, 最重要的是能够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 保障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 在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过程中, 我们也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还存在很多漏洞容易给违法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所以我们必须针对这些漏洞,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的执行, 同时使会计师更有力地约束自己的行为;第二, 明确规定对于违法犯罪人员的惩罚措施, 对于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处理, 如果情节严重还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 必须要做到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

(二) 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社会监督机制是保证市场经济的重要防线, 尤其是对于会计职业道德滑坡问题, 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同时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结合, 共同抵制会计师不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 为此, 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在处理会计事务的过程中, 必须做到部分和人员之间分工明确, 从而能够保障他们之间相互独立, 互相监督、互相制约, 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第二, 除了各行业内部的监督体制外, 还应该树立起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要求会计对于一些财务进行公开和公示, 对一些重要的会计事务进行定期检查或者要求第三方进行审查等等, 从而可以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进一步保障会计师的行为。

(三) 建立全国联网的会计诚信档案。

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讲, 诚实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 建立起全国联网的诚信档案, 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他们的职业道德,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针对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并将评价结果记入诚信档案, 这样有利于促进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的良好表现, 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等等;第二, 对于不同行业的会计师采取不同的评价制度, 例如:有些行业要求会计在核算过程中做到准确无误, 有些行业则比较看重会计师的责任心等等, 这样必须针对不同情况建立起不同行业的评价制度, 才能体现评价体系的公平原则;第三, 建立会计诚信档案, 这样可以使得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恪尽职守, 避免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 同时也可以使得用人单位能够进一步了解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四) 重视对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不同行业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具有的道德品质, 在会计师获得职业技能的同时, 必须要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使得会计从业人员树立起社会责任感, 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针对在校的会计专业的大学生, 学校应该开设与职业道德相关的课程;针对会计从业人员, 企业在对其培训的过程中, 也应该强调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一些培训机构必须把会计职业道德列为培训的重点;第二, 在会计从业人员考取会计资格证书的过程中, 考核内容不仅包括对会计从业人员能力的考核, 同时对于他们的职业道德也应该给予考核, 不仅能促使他们学习相关的职业道德内容, 而且可以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财经版)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

[2] .中国会计学会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道德治理 篇5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遵循道德建设规律,针对长期以来影响旅游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以公司诚信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加大旅游诚信宣传为手段,以提升企业自律能力为保障,引导工作人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推动公

司全体工作人员道德水平和群众满意度的进一步提升。

二、目标任务

公司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严格执行旅游合同约定,严格按照公司服务承诺书执行;公司质检部负责旅游质量监督工作,设有旅游质量监督电话,实行旅游质量回访制度,消费者投诉渠道畅通;公司导游部管理制度健全,建有《导游奖惩制度》、《导游星级评定制度》;目前正在试行新的《导游日志》、《领队日志》,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进今后的旅游服务工作,从而旅游整体服务品质的提升。

三、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上旬)

按照市旅游局的文件要求,成立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领导小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做好活动开展宣传工作。公司该项活动领导小组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副总经理、工会主席担任,成员14人由公司工作人员担任。

(二)自查自纠(10月底前)

公司将针对自身开展的旅游团队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围绕诚信和公德两方面,进行自查自纠,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定期开展质量分析会,向全体职工通报,在公司范围内全力营造“规范经营、理性消费”、“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旅游消费整体环境。

(三)整改提高(11月底前)

公司按照市旅游局文件有关时间要求,将在今年11月底前,对本次活动进行情况汇总,收集梳理存在的问题,做好活动总结工作,将活动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进行推广,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到统筹有力、推动有方、协调有序、整治有效,确保此次主题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二)开展舆论宣传。按照目标要求进一步分解细化任务,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加大活动的宣传力度,在公司电子屏开展讲诚信重公德的宣传,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环境。

道德治理 篇6

不过,在我国基础教育变革以及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的历时性演变过程中,尤其是在当下中小学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语境中,道德领导力或被认为是虚妄的或被认为是无效的,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在遭遇中小学学校管理功利化倾向难以遏制的背景下,重提学校治理的道德领导力,论证其结构、内涵及价值旨趣,探索中小学校长建构道德领导力的基本策略等是必要且有意义的。

一、道德领导力的时代意蕴

1.作为力场的道德及其结构

道德可以产生力场。在古人那里,“德”通“得”,既“内得于己”,又“外得于人”。前者是自我内在修养的功夫,讲究以善念存之于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是自觉自律之境界;后者是向他者释放道德影响的作为,讲究以善德施之于人,使众人各得其益,是道德行为之善举。因此,德性之善可以生成为一种力场,从而产生一种涓涓且深远的力量。这种力量对内让自我内心涵养、心灵秩序、情感养正、举止有端,对外则德润于物、善泽于人、情移于风、行约于序。所以,古人所言的“道通天地,德修于己”,就有修德性以利己成己、以利人成人、以利万物成天下的基本价值诉求。

道德可以产生领导力,即道德领导力。《领导力》一书的作者波斯纳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具有潜在或者现实的领导力。所谓领导力“本质上是通过激励、提供支持等实现组织共同目标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力,即对他人施加影响、赢得追随者并使自我和他人发生改变的能力”[1]。毋庸置疑,在所有的领导力影响因素中,最深刻、最持久、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道德领导力。尤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体中,一个有德性的领导者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之间,都会因自身之道德修养、道德情意、道德行为而辐射出影响他者的力量,从而引起共同体中之他者的钦慕、敬仰、信任、认同,乃至寄托、追随和主动参与。既然道德领导力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治理效果,那么如何理解道德领导力的结构谱系呢?

道德领导力的结构。有西方学者认为,道德领导力至少应该具有四个维度,即“品质正直、利他主义、集体动机、激励”等[2],也有西方研究者建议道德领导力应该具有“道德和公平、角色澄清、权力分享”等。笔者以为,道德领导力的基本结构应该包括“人文关怀、以身作则、公平正直、责任自觉”。“人文关怀”是指领导者要坚持人本化领导、创设适合人工作的人文环境、尊重人并引领人的发展:“以身作则”是指领导者不徇私情、做道德领导的楷模、坚持一身正气;“公平正直”是指领导者在处理本共同体人际关系时不厚此薄彼、平等对待每个他者、坚持正直的德性原则;“责任自觉”是指领导者敢于担负责任、勇于履行使命,正如有“现代管理学之父”美誉的德鲁克先生所强调的:“领导力不是头衔、特权、职位和金钱,而是责任。”[3]

道德领导力是一种非权力影响力。领导学研究证明,管理者产生影响力一般有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组成。前者强调行政权力、身份地位、规章制度,是一种刚性领导范式;后者强调道德权威、专业素养、人文关怀,是一种柔性领导范式。道德领导力显然属于后者。中小学校长不能完全依赖权力影响力来管理学校,因为权力与制度依赖的后果是情感的冷漠与实然管理效果的低下。中小学校长更要借助于道德领导力等非权力影响力来治理学校,从约束性管理转向激励性治理,从服从性导向转向认同性导向,从刚性范式转向刚柔兼济范式。只有这样,才能建构学校道德与学习共同体,才能打造适宜师生健康和谐发展的学校人文实体。

2.道德领导力的价值基础与价值旨趣

人本与人文交织下的生命尊重是道德领导力的价值基础。道德领导力强调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均视为行为主体、情感主体与精神主体,这是人本理念的“形上”论证与“形下”落实。它坚决反对管理过程中的任何专断,主张对个体主观情意的充分理解和尊重,将主体的情意认同作为治理效果实现的核心动力。同时,道德领导力还倡导通过治理达成每个参与者的专业发展、健康成长。道德领导力以建构道德共同体为基本的价值载体,这是人文理念的“形上”论证与“形下”落实。道德共同体是将共同道德愿景、共循道德规范、共享道德价值、共期道德效果作为基本的价值预设,以道德凝聚力来培育道德生长力和创生共同治理的积极效果,学校道德共同体显然是一个人文实体。因此,无论是从领导范式上,还是从领导路径上,校长道德领导力是以人本与人文交织下的生命尊重为基本的价值基础。

为了学校走向卓越且有德行是校长道德领导力的核心价值旨趣。卓越学校的权衡标准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其中包括愿景明确、人际和谐、自由有序、朝气蓬勃、效益显著等,从这些体系来看,卓越学校的实现不能完全依赖于权力影响力和制度管理范式,必须影响到参与者个人与群体的心灵共鸣,方能实现学校的卓越治理。校长道德领导力就是在制度管理、行政管理之外,升华并借助自身道德的力量,持续不断激活教师与学生的道德自觉、认同自觉、责任自觉与参与自觉,在情感共融、意志共建、使命共担、效果共享的路径与结构中,实现学校治理的高端与卓越。正如萨乔万尼所认为的,只有道德型领导,才能为卓越型学校的建设提供动机与方法支持,有德行的学校才能成为卓越的校长和教师们的共同愿景[4]。因此,实现学校治理的不断卓越化是校长道德领导力坚定的核心价值旨趣。

3.当前背景下道德领导力的生成在于校长的道德威信与专业魅力

校长道德领导力的生成不能端赖权力、身份、制度与行政命令等“外在于己”的影响,而只能靠道德威信与专业魅力等“内在于己”的素养。校长的道德威信与专业魅力有利于将学校从简单的组织转化为道德共同体。道德共同体是一种精神实体,是凝聚了价值共识、生成了共同的价值愿景,并愿意遵循特定的道德规范,为完成共同的使命而自觉自愿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与义务的有机群体。校长以德服人,以能信人,以情感人,以智领人,假以时日,必然能够引起广大师生的向心力、亲和力与认同感,从而实现学校道德共同体的逐步构建。

同时,校长的道德威信与专业魅力有利于激活教师的自我管理能力。校长通过道德威信的有意识提升和专业魅力的卓越表现,可以“激励教师,让教师怀有专业理想、创造充溢的工作状态,信奉领导,成为分享权利的专业团队的一种方式”[4]。当教师有了专业理想和充溢的工作状态的时候也就是教师转化为自我管理的时候,他就可以成为领导的“替身”,自觉践行团队信奉的价值追求。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指导、主动性和满足感来自学校成员不断增加的自我管理,他们彼此信赖以获得帮助、劝告、建议、鼓励和意见反馈,从而实现大家共有的价值观、标准和目标。”[5]

二、“现实”与“意义”博弈:中小学校长学校管理的“去道德化”

1.纠结于“现实”与“道德意义”虚空化

“现实”在此意指当下的、存在本体的、功利的、事实算计的等基本特征,“意义”则意指未来的、存在之上与之外的、超功利的、价值追问的等基本特征。现代人正是在“现实”中沉沦才导致了“意义”的虚无和价值的迷惘。在当前的中小学学校管理中,到底是关注当下眼前可控性、有效性的现实手段,还是关注指向未来具有不确定性的学校德性与精神气质的有意识培育,是令校长很纠结的事情。检视中小学学校管理现场,绝大多数校长选择了前者,最基本的组织领导模式就是依附于科层制。科层制确实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组织领导制度,以至于“除非我们理解了这种制度形式,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今天的社会生活”[6]。科层制是制度的“刚性”依赖,它“强调程序和规则,成文的规章制度在官僚体系中具有优先地位”[7]。在科层制领导模式下,“惟有组织内的规则被作为正当性的源泉和保证,现在这已经变成了最高的美德”[8]。然而,学校是人文、精神与伦理融合的实体,在刚性的纪律与规则之外,还必须有柔性的道德润泽与引领,才能赢得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内心觉悟与认同,才能培育学校的精神文化,也才能促进参与者的成长与发展。所以,当前中小学学校管理的悖论明显存在:一方面是校长科层制依赖的“现实化”权威管理,另一方面却是参与者表面附和与内心拒斥以及由此引起的职业倦怠与责任感下降。而这种悖论的蔓延最终导致学校成员集体的道德虚无。

2.张扬的是分数,疏离的是德性

在基于“现实”的管理意识支配下,“分数”是现实,“德性”是遥远的“意义”。“分数管理”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分数成了学校集体的潜意识支撑性价值追求,分数成了目的,包括人在内一切都成了手段:其二是分数成了领导评价的关键性指标参照系,校长以分数衡量教师,教师以分数衡量学生,分数成为了好坏优劣的基本参照尺度。正如萨乔万尼所说的:“教师评估体系的得分变成了优良教学的替代物;分数变成了在实践中进行变革的替代物;纪律变成了对学生控制的替代物:……屈从变成了工作结果的替代物。”这些所谓的领导风格导致学校管理者“是被迫去做,而不是决定去做,是被迫去贯彻实施,而不是去引领”[9]。而德性却被有意识遗忘了,德性的学校、德性的校长、德性的教师、德性的学生,在“现实”价值取向下,都抵不过“分数”的旨归。然而,学校失却德性,将失去人文关怀致使教育意义的虚无;校长失却德性,将导致学校灵魂散碎致使人际的冰冷;教师失却德性,将造成不道德的教育致使儿童受到戕害;学生失却德性,将酿成教育效果的失真致使其人格断裂。因此,现实、分数至上而意义、德性疏离是现代学校管理中、最有害的价值导向和实践行为。

3.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力的尴尬境遇

“现代取向”、科层制管理、分数至上,最终导致了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力的尴尬境遇:要么是在功利、浮躁之中没有意识到道德领导力的价值,要么是虽意识到它的价值又不得不臣服于现实并在沉默妥协中任道德领导力生灭自然,要么是口头上可以标榜道德领导的崇高而实际中却是地道的权力操作依赖者。总之,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无论是管理价值理念上还是在具体的领导风格中,校长的道德领导力实际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正如萨乔万尼所说:“行政、管理和人际关系的形象不能再作为学校领导的核心。强大的、直接的学校领导也不再是学校管理者作为领导者的领导形象。道德领导、仆人式领导以及管家式领导在实践中用途广泛,却没有在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上得到多少认可。”[10]

三、突出重围: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力的建构策略

1.更新理念:执着于以德治校的内涵式发展

当社会陷入“非道德”或者“后道德”时代的时候,拯救人的道德自觉就变得十分迫切与必要。而学校教育以及服务于教育的学校治理,必须是基于德性和为了德性的基本价值诉求和理念预设,这样才能实现对人的德性的关照与提升,也从而实现德性化学校的积极构建。所以,中小学校长的学校治理应该是以德治校与以法治校的有机融合并对以德治校有所侧重的基本理念。

其实,以德治校是一种内涵式发展的价值理念,它强调将学校治理的整体思路转向人、转向人的内在涵养的依赖与形塑,立足于对人的尊严的尊重与保护、对人的情感的理解与眷顾、对人的潜能的开掘与引领。内涵式发展减少了对功利主义的执着,注重对道德人文的修炼。这种理念要求校长本人身体力行,做德性涵容趋厚、境界积蕴升华、气度开阔敞亮的道德楷模,并用自己的内在德性与外在行为感化与教化共同体中的他者,从而形成重德性、重德行的学校道德氛围与风范。所以,中小学校长要坚持以德治校的理念,树立“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价值理想,通过道德领导力所产生的影响力,成就学校、成就师生,也成就自我。

2.以德性促共识:构建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以德治校的内涵式学校治理,其中重要的载体与实施途径在于凝聚学校发展的共识,构建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第一是凝练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杰出团体的最显著特征即在于它们都具有共同愿景与目的。”[11]中小学校长要通过德性感召力、促进学校发展愿景、在广大师生内心的认同,通过广大师生因校长的德性魅力和专业魅力而生的亲近感、向往感、追随感,实现校长道德领导力的引领与塑造价值。校长借助于道德领导力“让个体感觉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让人们真正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12],达到学校愿景的共识,生成学校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

其次,要注重学校文化中具有特色表征的核心价值观。如果说共同愿景是精神动力的话,那么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学校共同体的精神气质。它不仅是全体师生的心灵寄托和为共同愿景奋斗的精神储备,也是一种内心遵循的道德规范、伦理秩序、价值守望。既感化和教化自我,又规约和改造自我。因此,一个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他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柱,需要精心设计和耐心培育,需要校长战略规划、明确主旨、提炼内涵,也需要校长真抓实干、涵养自我、润泽他人。

3.人文关怀:基于德性与情感的民主与对话

中小学校长在学校治理中彰显道德领导力的重要载体与表征是人文关怀。这里的人文关怀主要是指基于德性的情感关注。学校领导者建构良善的德性,并因德性之善而真挚关注共同体中他者的情感成长与波动,引领与激励师生,关照与温暖师生,倾听与慰藉师生,让广大师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来自学校领导者的心灵触动与契合。学校由此不再是冰冷机械、规约束缚、道德冷漠的了,反而成为有情感诉说和慰藉、有沟通交流与默契、有心灵载体与寄托的了,在这样的氛围里,师生不再有逃离感,而是将学校发展、人的发展当成己任,将德性成长转化为德行实践,促进学校卓越化发展。

校长基于德性的情感关注的重要治理范式就是民主与对话。民主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德性自觉。因为民主,所以教师情感是舒畅的、心里是敞亮的,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是自觉自愿的。对话是心理认同与接纳的前提性条件,也是人格尊严得到平等对待的重要方式。因为对话,校长与师生之间是心理坦诚相通的,是误解消弭和信任增加的,也是相互认同与自觉追随的。所以,基于德性的情感关注,保障了民主与对话的治理范式,从而也促进了师生对学校治理的自觉参与、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因自觉而自治,达到学校的治理与真实发展。

4.持续学习: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力建构的动力之源

学习是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一个人不学习,就没有自我发展与实现的深度。一个单位不学习,将失去可持续发展和走向卓越的可能性。学校本应是学习最集中、最便利、最有资源的乐园,构建学习共同体是学校治理的智慧之举和迫切使命。因此,学校的校长应该带头学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做学习型领导,建设学习型书香文化校园。同时,校长学习也是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与专业素养、建构自身道德领导力、提振学校的道德气质与底蕴的重要途径。“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校之长,在学校道德领导策略和校长道德领导力素质方面对塑造卓越学校有着方向性作用”[13]。校长带头有效学习,并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教师学习,是校长自我道德领导力建构与建设有德行的卓越学校的动力之源。

其实,中小学校长要实现在学习中提升自我、建设学校,有三种途径:一是“请进来”,邀请专家学者、一线名师、名校校长等到学校来指导讲座、调研交流等;二是“走出去”,有计划地安排教师接受继续教育,自己也要多参加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有益培训;三是“校本教研”,周期性常规组织具有本校特色的教研、交流、汇报、评议等,把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让学习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等。

总之,在依法治校、制度治校的学校管理模式中,中小学校长基于“以德治校”理念的道德领导力,不是可有可无的,而应该成为最基本的治理范式,它理应贯穿于萨乔万尼意义上“领导之心”(个人愿景)、“领导之脑”(心智图景)、“领导之手”(领导的决定、行动和行为)的全部过程[14],成为学校走向卓越化的发展的原初动力。

参考文献

[1] 杨跃.本科师范生的教师领导力培育初探.当代教师教育,2012(3).

[2] Christian J.Restick.A Cross—cultural Examination Of the Endorsement of Ethical Leadership.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6(10).

[3] 德鲁克基金会.未来的领导者.方海萍,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 童宏保.萨乔万尼道德领导理论与实践.比较教育研究,2012(1).

[5] 乔恩·P·豪威尔,丹·L·科斯特利.有效领导.付彦,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 布劳.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马戎,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7] 高德胜.时代精神与道德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8] 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9 ]托马斯·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冯大鸣,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10] 阿尔玛·哈里斯,等.教师领导力与学校发展.许联,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郭进隆,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12] Thomas.J.Sergilvanni.Building Community in Schools.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4.

[13] 吴颖民等.论学校道德领导与校长道德领导力.中小学德育,2013(4).

[14] 托马斯·萨乔万尼.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张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道德治理 篇7

“道德恐慌”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科恩在英国发表的著作《民间妖魔和道德恐慌:青年摩登派和摇滚族的创造》(Folk Devils and Moral Panics:The Creation o the Mods and Rockers)一书中(1972/2002),指公众在错误的或被夸张的信息支配下所产生的风险认知和带有恐惧心理的集体反应。道德恐慌的驱动力来自公众对某种威胁的一致性道德判断。(1)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后,媒介常常与社会上的恐慌事件和恐慌现象联系在一起,道德恐慌就是其重要表现。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常常对港台片中的接吻亲热镜头不知所措,对片中所涉及到的同性恋、离婚、堕胎等现象深感震惊。近几年,媒体对“多宝鱼”、“苏丹红”、“毒大米”、“病香蕉”等事件的报道,也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定程度的恐慌。

所谓“媒介道德恐慌”,是指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行为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引起大规模心理恐惧的现象。媒介对社会上某些现象和事件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它们对社会可能构成的实际威胁程度。通过大量和不断的报道,大众传播媒介把“寻常普通”变为“与众不同”。这意味着,公众的恐慌并非是对社会现实环境的恐慌,而是对因媒体报道而形成的“虚拟环境”的恐慌。

二、媒介在道德恐慌中所扮演的角色

科恩(Cohen)提出了道德恐慌的进程模式,他认为,道德恐慌的形成大致有七个阶段:一、暴露阶段(emergence):这是一种状况、一个事件、一个或一群人被认为是危害到了社会价值和利益;二、媒体目录(media inventory):这种情况的本质被大众媒体以刻板的、特定的方式报道;三、主办人(moral entrepreneurs):道德争论被编辑、主教、政治家和其他有正确思想的人控制;四、专家(experts):社会认可的专家们宣布他们的诊断和解决方案;五、处理和解决(coping and resolution):处理问题的方式不断地被借助;六、逐渐减弱(fade away):它的条件逐渐消逝;七、后期影响(legacy):恐慌现象被遗忘,但仍然存在于民间或公众的词汇之中,不但能引起法律和社会政策的变化并且仍可能卷土重来。(2)

其中,在第二阶段(媒体目录)中,媒介对道德恐慌的产生和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此阶段,大众媒介开始注意到社会视野中的异常现象与所谓的“潜在威胁”,为了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大众媒介对这种现象与威胁予以定性,报道所涉及的对象及相关部门的应对措施,如政府、权威机构有何举措等。具体而言,媒介在道德恐慌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常常扮演以下几种角色:

(一)肇事者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议论的先后顺序。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了题为《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随后,多家电视台和报纸转载了此报道,一些海外媒体也予以关注。一瞬间,“纸做的包子”事件弄得沸沸扬扬,小小的包子成了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也使人们对它避之唯恐不及。在这里,新闻媒介制造虚假事件给公众提供议程,结果引发了公众的道德恐慌。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正是凭借其对受众的巨大影响力,成为了社会道德恐慌的始作俑者。

“纸做的包子”事件会之所以能发展到这般地步,还跟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有关。《管子·小匡》中说道,“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从古代起,商人在我国的社会地位就不高,虽然在现代社会这种观念已得到很大的转变,但“无商不奸”在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中是根深蒂固的,这是公众的一致性道德判断。媒体关于“纸做的包子”虚假报道印证了公众普遍认为的“从商者总是昧着良心赚黑心钱”这一刻板印象,因此引发了一轮对从商者职业道德的强烈置疑和担心。

(二)导火线

对于有些道德恐慌事件,虽然大众传播媒介不是直接的肇事者,但由于媒介的“假设”,使其成为了道德恐慌形成的导火索。在河南卖血感染艾滋病的农民并未受到政府援助这一新闻事件中,媒体假设这些无辜的农民可能会把对政府的不满转嫁给社会,而广大老百姓就是直接的受害者。正当公众对艾滋病患者心存疑虑之时,媒体又“适时”地报道了“艾滋病针刺事件”,成为了艾滋病道德恐慌的导火线。大众传播媒介推动了一个“偏离放大的螺旋”。媒体在一个夸大、扭曲、预测和象征的框架内对某一“偏离者”的报道使一系列互有关联的反应发生作用。(3)被媒体报道的这些“偏离者”越来越感到孤立,越来越向着媒体“假设”的犯罪方向发展。

“标签理论”也认为,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那种人。媒体对艾滋病患者的“报复社会行为”的报道,公众对艾滋病患者的冷漠、歧视、排斥,会对艾滋病患者产生重大影响。他们受到这种影响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这种对社会构成重大威胁的人群,进而采取过激的行为。在这里,大众传播媒介成为了道德恐慌事件的引发者。

(三)推进器

传播学理论认为,大众媒介能形成一个“虚拟环境”,使受众认为媒体环境就是现实的社会环境。另外,媒介对社会现象具有放大效应,受众会混淆媒体环境和社会环境。

我国的“艾滋病针刺”传言最早流传于互联网,传统大众媒介的报道在社会上造成了更大的恐慌。云南的《春城晚报》2004年12月11日报道云南省昭通市一位民警在抓获抢劫他人财物的王某时被“沾满鲜血”的注射器扎破双手,而王某就是艾滋病感染者,虽然随后的体检证明该民警并未感染艾滋病,但社会公众震惊了:艾滋病感染者胆敢袭警,那老百姓就更无安全可言了。《春城晚报》为了了解王某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后得知王某属于一个有八九名艾滋病感染者组成的犯罪团伙中的一员。这又进一步使公众确认艾滋病感染者是社会安全的极大隐患,有人提出应该把这群人隔离,甚至有激进者认为对艾滋病感染者应“人道主义灭绝”。事实上,艾滋病人的所谓报复社会行为只是个别人的极端的行为,由于媒体的大量报道,受众便相信这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威胁到了个人生命安全。大众传播媒介成了社会道德恐慌的助推器。

三、媒介道德恐慌的危害

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在当代社会的广泛影响力,跟媒介联系在一起的道德恐慌事件其危害就尤其巨大,主要表现在:

(一)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我国的“艾滋病针刺”传言最早在2001年发生于天津,2005年该恐慌东山再起,不但恐慌的程度更高,其波及的范围也更广,上海、温州、福州、南京、西安、银川、济南、兰州、南宁、广州等大城市都在其波及范围之内。这一道德恐慌事件之所以波及面如此之广、持续时间如此之长,媒体的介入是一重要原因。

(二)破坏力大,恢复速度慢

这种恐慌现象更多的是对大众心理方面产生消极影响,要在短时期内完全消除这种心理恐慌几乎是不可能的。恐慌事件即使已经成为了“过去时”,但在而后的很长时间中,社会仍对其“心有余悸”。1964年在英国海边市镇Clacton发生的一场摩登派青年和摇滚族小集团之间的普通冲突引发了后来英国社会对青少年犯罪的道德恐慌。时至今日,青少年犯罪问题依然被英国社会视为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显性影响小,隐性影响大

媒介引起的道德恐慌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通常会带来较大的“隐患”,此“隐患”虽然不象非典时期存在的抢购药品、白醋、口罩那样具有明显的破坏力,但其常常与人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这种隐性的心理伤害往往要比肉体上的创伤更具破坏力,而且更难愈合。它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是更深层次的消极影响。

四、媒介道德恐慌的治理

道德恐慌现象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大众传播媒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闻从业者要加强自身修养,遵循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在新闻报道中坚持准确、真实、客观、平衡的原则。在报道时应特别注意的是:媒体对报道涉及的各方要给予相同的话语权,弱势群体的声音也应在媒体上得到抒发。第二、大众媒体要加强行业自律,防止出现媒介失语、媒介滥情、媒介偏见、媒介媚俗、媒介虚假等污染大众传播环境的行为。被称为“第四权利”的大众传播媒介如不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便很有可能陷入前所未有的公众信任危机之中。丧失了公众的信任,媒体将一无所有。第三、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制定法律法规,对新闻从业者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失职和失责行为予以问责。政府的有效监督能使因媒体报道不当而引起的社会负面影响最小化。有关部门对违规媒体的惩治还能在全行业起到警示作用。

作为社会瞭望者和社会先锋的大众媒体在报道暴力、色情、社会异常等新闻事件时,似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既要坚持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理念,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报道事件,又要考虑到社会道德和媒介道德,避免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新闻从业者该如何走出这种尴尬的境地呢?媒介伦理学的有关思想源泉,或许会对新闻从业者有些启示:

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精神的美德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的正确位置。中庸之道即是“平衡和谐之道”。大众传播媒介应该避免两极:不足,排除所有外界影响;过分,对外部联系不管不顾。(4)媒介在对社会异常现象进行报道时,既要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又要对一些血腥、暴力、色情等容易引起社会动荡的场面加以处理和删减,寻求受众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佳平衡点。

2、穆勒的功利主义:“为最大数人寻求最大的幸福”。功利主义的观点认为:道德上的正确选择应带来最大益处而不是害处。所有最终决定哪种选择正确,哪种不正确的标准,就在于趋利避害的程度。(5)大众媒介的最终目的应是为多数人提供最大的利益。对犯罪和偏离现象的强度报道,满足了部分受众的知情权却损害了全社会共同的道德准则,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受到极大冲击。

总之,大众传播媒介应遵循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当经历巨大社会变迁时,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景军:《艾滋病谣言的社会渊源:道德恐慌与信任危机》,《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2][英]查斯·克里彻:《道德恐慌与媒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页

[3][英]伊冯·朱克斯著、赵星译:《传媒与犯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4页

道德治理 篇8

(一)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含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既是会计行业在职业活动中的规范, 也是会计行业对社会所应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会计职业道德强调的是“会计职业”的道德, 重在“职业”二字。它要求会计职业在确定、计量、处理和传输经济信息要可靠、相关和有用。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则重在强调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从内涵上讲, 应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会计本身的客观规律 (会计技术、会计方法、会计程序等) , 二是会计职业对会计工作的客观要求 (客观、公正、公平、可靠、相关、有用等) , 三是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的德行 (职业良心、职业品质、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理想、职业作风等) 。只有将会计人员的品德、职业态度、职业理想与会计职业紧密地结合起来, 才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二) 会计人员道德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加强会计道德建设的目标, 是为了促进会计人员不断追求崇高的会计道德观念, 达到更高的会计道德境界, 塑造出高尚的会计道德品质, 从而在从事会计工作的时候, 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勤俭理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体来说,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是培养会计行业“四有”新人的重要措施, 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有效手段, 有利于反腐倡廉, 进而有助于形成全社会的廉洁之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转型期, 在此期间各种思潮相互猛烈撞击, 在一些不健康的消极环境影响下, 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 会计推崇职业道德, 是现代人本管理和行为科学的必然发展与要求。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 加强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机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亦相当迫切。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现状

(一) 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在现实中, 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 不能够坚持准则, 甚至通同作弊, 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 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二) 追求私利, 监守自盗。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 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 会计职业道德沦丧, 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 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 以身试法, 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榆钢公司财务主管贾凤军在担任公司财务负责人期间, 收受贿赂16.5万元。2010年9月15日, 榆中县法院借用兰州市中院法庭, 开庭审理了此案。这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 但也反映出在新形势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三) 违背准则, 弄虚作假。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 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 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 客观上认同了会计做假行为, 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保护伞。有的注册会计师明知委托人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错报和故意造假的行为, 却不予指明, 并加以虚假的陈述, 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三、造成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 社会环境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随着经济改革向纵深进展, 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人际社会关系大大的复杂化, 从而使不少人在物质财富中失去方向, 导致一些贪污舞弊, 滥用职权, 行贿受贿等等行为的泛滥。会计人员身处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 在一些不健康的消极环境影响下, 其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二) 法规滞后内控制度不健全。会计制度只是个别条款涉及到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 缺乏系统全面的职业道德规范来引导和约束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 难以形成防范会计造假的自我约束机制。而有的单位财务部门内部职责不明确, 内控制度不落实, 监督检查不力, 有章不循, 循章不严, 重查轻处, 不能实现有效的相互牵制和制约, 使得监督制约弱化。

(三) 工作地位“服从命令”作用。会计人员对单位负责人地位上的从属性, 带来其职业道德行为上的从属性。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管理下进行, 单位负责人拥有充分的用人权, 会计人员只有通过单位任命才能上岗。由于这种从属性往往使会计人员难以摆正自己的位置, 在单位利益和全局利益发生冲突时, 会计人员处在两难境地。在工作中, 会计人员经常会遇到领导的意图与财经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度、规定相抵触的情况, 有时, 会计人员虽提出合理建议, 但单位领导仍坚持其做法, 最终导致会计行为失范。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一) 采取理论教育与实际教育相结合。在职业活动中, 对会计人员进行系统的会计道德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 掌握相关的职业道德知识, 辨别是非, 明确方向, 再结合实际工作, 形成高尚的社会主义会计道德品质, 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 采取典型示范与正面组织相结合。从提高认识, 明确责任的高度入手, 以会计领域先进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作为教材, 会计人员可以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三) 采取自律和舆论监督相结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强调自律, 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舆论监督起着抑恶扬善的作用。这主要包括对遵守会计道德的人的褒奖, 对违反会计道德的现象的批评教育, 开展经常性的会计道德讲评活动, 促进良好的会计道德观念和会计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会计道德教育, 要摆事实讲道理, 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 要从爱护出发, 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方法, 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 引导会计人员明辨是非美丑, 自觉改正。

参考文献

[1].波尼蒙, 爱泼斯坦, 盖尔著;李正, 王晖等译.会计职业道德研究[M].格致出版社, 2010, 12, 1

道德治理 篇9

关键词:现代性,欲望,理性,仁礼,自由

身处在这个人主义横行而又物欲横流的时代之中, 几乎每个人都会时常感到一种莫名的困扰与恐慌却又无可奈何之感, 因为这种无缘由的感觉似乎源于当今社会对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人的所赋予的期望和约束。可悲的是, 当我们想突破自身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时却似乎进一步陷入了这个充满陷阱的泥潭。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家C? 赖特 ? 米尔斯对现代人们所感受的困境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一书中作出了恰切而精彩的描述:“现在, 人们经常觉得他们的私人生活充满了一系列陷阱。他们感到在日常世界中, 战胜不了自己的困扰, 而这种感觉往往是相当正确的:普通人所直接了解及努力完成之事总是由他个人生活的轨道界定;他们的视野和权力要受工作、家庭与邻里的具体背景的限制;处于其他环境时, 他们则成了旁观者, 间接感受他人。他们对超越其切身所处环境的进取心与威胁越了解——不管这种认识多么模糊——就觉得似乎陷得更深。”并且米尔斯 将此现象的产生归结为现代人普遍缺乏一种他称为“社会学的想像力”的心智品质, 他认为人们通过拥有这种心智品质获得一种视觉转换的能力, 从而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 从而使他们能够看清世事, 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 进而能够看清更广阔的历史舞台, 能看到在杂乱无章的日常经历中, 个人常常使怎么错误地认识自己的社会地位的, 通过发现现代社会架构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 运用这一内心的心智来“理解历史和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在社会中二者间的联系”, 从而最终“理解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

同样在米尔斯看来, 当代社会也是科学与理性独尊的时代; 同时, 行为功能主义的产生就很好的为这个观点作出论证:他们堂而皇之的认为, 我们所做出的每一个行为动作无不为理性作用之结果, 我们时刻推求着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 在作出每一个举动之前, 都会首先思考这个动作产生之后对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通过怎样的一系列动作才会使我们能够更加, 或者最好的完成我们的行动使命。现代社会也是以这些研究理论成果为依据, 建立了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准则, 作为对现代人行为的根本准则和行动指南, 也成就了我们现代所称道的“法治社会”。因此所处其中的人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显然它平时是隐讳的, 不可见的, 而有时却有感觉我们不可越雷池一步, 这就使我们产生了那种莫名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看似有些可笑, 可这无不是我们想当然的通过理性所建造的社会架构。而不可避免的是, 众所周知, 每个个人都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体, 而且在相当一部分的程度上, 人无疑是个感性动物, 他会依据自己内心不知何处而来的欲望办事, 并且不计行为后果。这也给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刑法那么严酷, 依然会有人毅然决然的去违反的社会现象。那我们应该作出深思:这种受我们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社会道德规范和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可以坚固不催吗?

一、中国传统政治——仁礼与德治

“政治”这个概念早在中国远古时代即出现在中国古典书籍之中, 如《尚书》、《周礼》、《管子》之中都有记载。但除了先秦时代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时代之外, 儒家对于政治的解释几乎成为中国政治的一种主导方向。孔子对于政治作了如下定义:“政者, 正也。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对于修身和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非常之高, 讲求“修己治人, 为政以德”之道。因而中国向来以德治而著称。

传统中国政治可谓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而这无疑也就推翻了理性万能这一观点, 中国五千多年的悠悠历史也印证了它的合理性。所谓“德”, 就是社会所历来积累传承的传统行为方式规范与准则, 并且具有特殊性, 即它通过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内在教化而形成了自己所独特的一套道德价值体系, 无疑它是感性的。而中国传统儒家给德下了一个更为恰切的概念, 孔子称之为“仁”, 是孔子毕生所推崇的一种心智品质, 可以克己复礼, 杀身成仁。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曾道:

“仁, 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

仁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 而且它是一个形而上的抽象概念, 我们无法感受到一个具体存在的实体, 孔子也没有对仁做出过总括的描述, 他总是通过在具体情景中给“仁”下一个具体的解释, 例如:

“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我未见好仁者, 恶不仁者。好仁者, 无以尚之。恶不仁者, 其为仁矣,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人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 我未见之矣。”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 无喜色。三已之, 无愠色。旧令尹之政, 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 焉得仁?’‘崔子弑齐君, 陈文子有马十乘, 弃而违之。至于他邦, 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可见, 仁作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使不容易具体指出的; 并且, 所谓仁, 人也, 仁是人可以称之为人的内在品质和见证, 它是人用以区别动物的根本差异。更进一步地说, 我认为孔子是把仁作为心灵上的为自己建构的一个理想类型, 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 这在当时那个兵荒马乱的战争时代是必要的;仁为孔子树立了一个理想信念, 并让自己深信不疑, 并发出“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的慨叹。而在仁的基础上, 孔子也为其设定了它的外在表现形式, 那就是礼。

毫无疑问, 礼的本质是仁, 仁通过礼的形式来得以彰显, 所以礼并不拘泥于形式, 并不教条刻板, 因为礼的最终目的是来体现仁;所以当“林放问礼之本”时, “子曰:‘大哉问!礼, 与其奢也宁俭。丧, 与其易也宁戚。”孔子是很仁慈的, 他不会仅仅局限于用一些形式主义模式来做一些伪善的事情;而且我认为孔子之所以提出要复礼, 他只是想让我们内心美好的仁和人性得以彰显, 而外在表现的礼此时就成了仁与人性的象征符号和文明标志;并且在这一系列发展过程中, 礼逐渐系统化, 全面化, 条理化, 礼的种种表现也就逐渐成为我们内心仁的程度的代名词和符号象征。因此, 人们可以通过这种外在符号象征来感受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程度。从这一点看来, 礼的提出毫无疑问的成为了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精华之所在。

并且礼治的维系并非靠强制手段来实施的, 正因为礼由仁而来, 因此礼便成为了一种内在的行为规范, 更具有普遍意义的说, 它是为整个社会所公认的合式的合理的行为表现和准则, 我们会不自觉的去服从它, 似乎冥冥之中有双无形的手在操控着一切, 而这又好像完全符合我们内心的欲望。也就是说, 礼逐渐被整个社会所内化了, 并且我们对礼充满了神圣感和敬畏感, 我们不敢, 更确切的是不想去违背它, 甚至在别人违背礼的时候, 我们都为他而感到万分羞愧。但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教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为费孝通先生称之为“长老统治”的教化权力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长老统治”

著名的中国学者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对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中国西南的乡村社会从乡村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一个极其符合孔子所推崇的大同之世:它以农业生产为主, 世代定居于此, 几乎与世隔绝, 因此社会变迁极其缓慢 , 而稳定的社会秩序也为礼治秩序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 在这个稳定的社会发展中便逐渐形成了一套原始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为所有人所敬仰和服膺, 人们从内在去服从它, 而且“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 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 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 , 并继续将这种方式方法传授给下一代;被教授的人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这是他们步入这个社会的唯一通行证;幸运的是, 在其逐渐成长的生活氛围当中, 他就被潜移默化的认为这种行为方式是正确并且合理的, 是理所当然的, 他似乎已经把这种行为原则根深蒂固化, 只有依循着这种原则行事, 他才感觉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这种观念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则越在每个人的思想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当然这其中关键就是长老统治和其统治内容的极为密切的联系, 长老统治的内容与这套规则是相互契合的, 那么人们理所当然的会服从统治。而在此需要注明的是, 此时的统治与平日观念里所形成的统治观念是不同的, 后者的统治是靠强制力去实施的, 而长老统治中在其统治下的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平日里所例行的行为规范去行事, 无疑长老统治是隐匿的, 只有哪个人在无意中去破坏了它, 它才会显现出它的统治力, 即这个人会感到内心的惶恐与不安, 并要遭到整个社会的鄙视。

在我看来, 这个乡村社会是孔子心中理想类型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这么解释, 在这个稳定的乡村社会中, 已经不再存在等级划分, 没有了君臣关系, 它依靠着一种人伦关系支撑, 从而使父子关系更为紧密;在以长幼尊卑为先的社会种, 孝便成为了第一要义, 而这无不为长老统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为“在教化性的权利中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 , 虽然长老统治里不允许反对的出现, 而在孝之道中, “无违”是关键的。做一个孝子, 当然不会去违抗父亲的命令, 从而为长老统治形成了稳固的社会基础;而统治的理论基础在稳定发展中继续传承。而最重要的是身处这个社会当中的人们没有感到丝毫的束缚, 他们任凭自己的欲望去行事, 可以做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这种完美的契合是极其罕见的, 这让礼治社会看似坚固不催的, 而当工业化巨潮到来的时刻, 它却那么脆弱得不堪一击。其实细细想来, 是我们太盲目的相信西方社会那些所谓的科学, 理性, 自由的东西, 实则是我们对其充满了神往, 我们太想要得到自由, 似乎在封建社会的几千年里我们太受压制, 再加上意识形态的吹捧, 我们便趋之若鹜。现当代社会所发展的结果无不证明, 理想的那份完美中还有份残缺。

三、结语

无论如何,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仍然要存活在这个社会当中, 并且现在的我们仍然希望能够更好的在这个社会当中享受生活, 而且依然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 我们崇尚理性和自由。但自由到底为何物?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人生而自由, 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那时的卢梭已经清晰地意识到了这点, 即作为一个由无数个人组成的社会中的社会成员, 所享受的自由绝不是绝对的, 是相对的, 自由只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感觉, 拿个和它对立的词语来说明, 就是你不感到自己是受到拘束的, 你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欲望行事而不依据那些写在白纸上的法律条文, 这些条条框框来束缚自己的行为方向。而较为合理的方式就是我们从小就接受这种教化, 接受社会所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 以使它逐渐内化成为我们每个人采取行动的原则, 换句话说, 我们要从小受到社会规范对我们的束缚并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 并且在任由自己欲望行事的行动种, 自由感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的极高无上之终极信仰。在我们逐渐成长中的教化内容与社会规范相互契合后, 应该对此也会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 三联书店, 2005;2

[2]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 2007 (2)

[3]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4]卢梭, 杨国政译.社会契约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6年第二版

道德治理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犯罪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引发了社会信息化, 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 可是, 在我们惊叹网络的日益飞速发展, 为全人类建构起一个快捷、便利的虚拟世界时, 请不要忘了, 网络世界也有其黑暗的一面, 那就是网络犯罪。所谓网络犯罪是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 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 破坏或利用其居于互联网接入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等特殊地位或其他方法, 在互联网上实施触犯特定刑法规范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网络犯罪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或以计算机网络资产为对象, 不仅破坏了网络本身, 更严重的是, 由于网络不仅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场所, 还是信息产生与加工的场所, 一旦瘫痪或者被犯罪分子所掌握, 其可能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稳定、军事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因此,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加强检查督导, 建立打击和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长效机制, 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信息安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计算机犯罪的特性

1、犯罪分子文化程度较高。

凭借良好的文化教育背景, 加之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 犯罪手段体现出受过某种专业技能训练, 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智能特性。网络犯罪是一种高智能犯罪。网络领域应用了大量先进的计算机学科的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先进的应用技术, 没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人难以完成犯罪。但能够顺利完成技术性的网络犯罪的行为人大多都具有娴熟的网络专业知识和精湛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有的甚至是网络工程专家和多年从事安全技术的人员。

2、网络犯罪具有犯罪成本低, 传播速度快, 传播范围广等特点。犯罪分子在自己的家里通过一台计算机、一个

调制解调器、一部或两部电话就可以将远距离的网络和资源连接起来的任何系统, 进行远距离作案。软件也不需要自己进行专业的、耗时费事的开发, 而可以在网上极为方便地下载, 使用起来也极其方便。

3、无犯罪现场性;

犯罪危险及结果的广域性, 对社会稳定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由于在信息高速公路上, 从来只对后来者是说“不!”;这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 恐怖分子可以从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以光速无限量地向另一个地方的电脑信息系统投放电脑病毒, 传递, 其速度之快, 范围之广是任何传统犯罪都无可比拟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从国防、外交、国内信息数据到银行和电话系统现在都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 一旦控制系统遭到“不明入侵”, 不仅对国民经济发展甚至对社会稳定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后果不堪设想。

二、加强道德建设, 预防计算机犯罪

1、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形态的道德规范。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到社会转型期, 倡导符合现阶段人们思想特点和水平的、能为广大青年所接受的道德规范, 并经过主体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使青年的道德认知内化为青年自身的道德信念, 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建设提到事关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高, 养成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道德责任心, 重塑道德伦理规范, 这对于现阶段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2、对操作人员要加强教育和培训,

坚持严格纪律、严格管理、严格分工的原则;要自上而下地树立防范计算机风险意识。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 典型的计算机犯罪是一些受到尊敬和有相当高职位的雇员所为, 尤其是那些长期受到信任的雇员, 他们不一定要有很高明的技术, 也不一定要有很深的专业知识, 但是能发现和利用计算机或监控系统中的一些弱点, 因此加强人事的监督与管理是防范这类犯罪的重要环节。在管理中既要分工明确, 又要互相沟通、协作, 严格规章制度, 形成比较完备的内部、外部监督与制约机制。计算机主机、网络设备、操作控制台和主要外部设备、网络控制室等关键场所要加强对公共区域安全防范重点部位的日常巡查;重要的部位或区域要用电子门锁。

3、加强青年的道德责任教育, 从

而增强网络道德主体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早在1979年10月, 邓小平同志就提出, 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随着全球教育资源的加速共享, 将有越来越多的掌握高技术的年青一代走上社会。因此, 要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 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 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知识日异更新、信息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科学技术与社会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人类社会的科技水平及市场经济体制愈发达, 对人的教育水平及综合素质、道德水准的要求也愈高。因此, 只有加强道德建设, 才是预防计算机犯罪最为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屠振宇、范雪莹、王锰编著:《软件与网络侵权案例》,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年。

[2]寿步 (主编) :《网络游戏法律政策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年。

道德治理 篇11

本文将结合此事件对企业道德风险的防范与治理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减少企业的无良行为及其对相关各方造成的损失。

一、企业道德风险的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无处不在。作为市场经济的风险承担者,企业面临着政治风险、政策风险、社会风险、技术风险以及金融风险的考验。企业在应对这些风险时,对多数风险的控制和防范是被动的,难以主动做出明确判断并采取正确措施,如企业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风险。在所有风险中,企业最能主动避免的,惟有由于企业本身的行为造成的道德风险。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企业作为社会公民,也是社会道德关系的主体,同其他社会公民一样享受一定的道德的权益,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企业道德关系着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影响着企业的经营。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隐形行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不完全承担其行为的全部后果,从而有动机也有可能出现损害利益相关者权益的行为,由此导致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就是由于隐瞒信息、隐蔽行为所导致的风险。这种损害利益相关者权益的行为,又称败德行为。

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消费者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在信息获得方面处于弱势,而处于绝对优势的生产商通过隐蔽行为坑害消费者以达到获利目的,冲破了风险的底线,不仅给消费者造成巨大的痛苦,也必将给其他利益相关者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企业道德风险存在的原因和后果

为了更好地对企业道德风险进行防范和治理,企业管理者必须首先认识到企业道德风险存在的原因和后果。虽然信息不对称为某些失去良知的企业提供了出现道德风险的可能性,但从管理角度来看,企业道德风险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匮乏

根据高小玲博士的实证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越弱,企业道德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在20世纪初,大多数企业还是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是利润最大化,这一观点随着时间在政府和公众舆论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现代企业社会责任观仍然以经济性为导向,但是更加考虑企业经济活动的长期社会效应和社会后果。企业作为在自由协议基础上组成的独立实体,它在具有法人资格的同时也具有“道德人格”;或者说企业除了关心利润的最大化,还要承担某些道德方面的社会责任。

通过“三鹿奶粉事件”可以看出,某些企业在利润的驱动下,短期机会主义行为增加,对自身行为造成的外部性没有纳入到企业长期发展中。它们对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太重视,而是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仅仅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因而它们忽视了对消费者最基本的责任——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并且在发现问题后未能及时向公众说明,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由于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最终出现了严重的败德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2. 外部质量监管机制不健全

作为国家免检产品的三鹿奶粉、三鹿灭菌奶,曾双双荣获“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三鹿婴幼儿奶粉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卫生安全食品。国家免检产品是指符合《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规定的产品。如果一家企业某种产品获得了免检资格后,在免检有效期内,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均不得对其进行质量监督检查。

那么免检有效期内,由谁来监督免检产品的质量呢?《免检办法》规定,用户、消费者有权对免检产品进行社会监督。当免检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用户、消费者可以向生产企业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诉和举报。质监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对于食品类的免检产品,消费者对产品不可能有技术检测能力,他们只有在食用以后,身体受到严重危害时才有可能发现产品质量的问题。而等到这个环节时,往往就已经发生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缺乏有效的外部质量监管机制,是出现企业道德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事件发生后不久,即2008年9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第109号总局令,决定自公布之日起,对《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9号)予以废止。这说明,以往的质量监管办法存在严重漏洞,导致企业道德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增大。

由于道德风险导致的企业败德行为,不但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且短期的急功近利造成在重复博弈中失信于消费者,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声誉的一次丧失就可能是致命的,导致企业的公关危机甚至是行业危机。此次“三鹿奶粉事件”直接导致消费者对奶制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大幅下降,整个奶制品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都面临着严峻的危机。

此外,企业的败德行为还对行政监管部门造成恶劣影响,使民众对“国家免检产品”这块金字招牌产生信任危机。实际上,当诚信这种道德理念商品化之后,其本身也是一种社会资本。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高信任度的社会里整个行业、社会联系便利,商业交易成本降低,可以导致长期社会成本的降低;相反,低的社会信任度产生辐射效应,加大商业交易成本,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良性与健康发展。

三、企业道德风险的防范与治理

鉴于企业败德行为造成的巨大社会负面效应和对企业本身造成的潜在损失,笔者认为从风险管理的新角度,探讨败德行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避免或限制此类行为的发生,即对企业的道德风险进行治理是很有意义的。下面从企业内外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道德风险治理机制。

1. 企业道德风险的内部治理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维护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由“三鹿奶粉事件”及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公布的对奶粉产品的检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企业道德进步的体现是企业对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道德需要企业去“创造”。要使企业成为有道德的企业,必须让他们明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大势所趋,企业的社会责任与道德标准的提高不是一种境界,而是一种生存方式,更成为了潜在的市场门槛。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将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决定国际竞争力的高低。

道德风险是一种“软风险”,企业需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加以防范,按照风险管理的程序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掌握风险治理技能。道德风险管理需要把所有利益相关者作为统一体,在管理企业所有风险时考虑它们的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还必须以合乎道德的行动来回报社会。企业赚取利润应重视以人为本,生产过程人性化,确保产品符合道德要求。总之,企业不但要对股东负责,还要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

2. 企业道德风险的外部治理

加强行政监管和法制建设,借助新闻媒体、学者等舆论监督力量。行政监管和法律机制的约束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会使企业道德风险行为的成本远远高于其行为所获得的收益。因而加大对企业败德行为的法律惩处力度对减少企业道德风险意义重大。

此外,防范企业道德风险更有待于社会公正监督,而非仅仅是行政监督。在企业败德行为的披露中,大众媒体以及有良知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扮演了“公正监督人”的角色。大众媒体也被认为是企业道德风险受害者所能采用的交易成本相对较低的途径。这类非正式的监督群体,形成更具操作性的舆论和信息开放,有助于建立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

严格的行政监管、诚实公正的新闻媒体、具有良知的学者这三种权力、舆论与知识的结合更能够构筑企业道德风险的屏障。

四、结束语

“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是一句著名的广告语,它道出了消费者与企业的重要关系和对企业的重要意义。消费者“用脚投票”,把“拒绝购买”作为手段,只有当企业提供了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时,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并获得“投票”,企业才能获得生存的机遇。因此,企业应该承担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向消费者提供质量合格、安全可靠的产品,尊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企业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失去良知,要始终保持良好的企业道德,防范道德风险带来的灭顶之灾。同时,企业外部的各种力量也要加强监督,通过有效的奖惩机制约束企业的不道德行为,使企业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避免对企业利益相关者各方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基于Delphi的多元线性回归系统

史巍董晓光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

[摘要]根据多元线性回归的原理和实现方法,采用Delphi和A D O数据引擎开发出了一个集数据采集、样本剔除、统计检验与预测功能于一体的多元线性回归系统。该系统操作简单、功能强大,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可以方便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一部分非线性回归,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文章对系统的设计与构建作了详细的阐述,并用一个实例对该系统的使用及回归结果的解读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数据处理系统设计

一、引言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是一种重要和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数据处理方法,主要用来测度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数量变化的一般关系,以便运用估计或者预测的统计方法。目前,多元线性回归在很多领域,比如经济、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的一些实现方法,在功能、可视性、易用性、系统性、稳健性、程序的适应性以及运行速度等方面都还有待探索。鉴于此,笔者根据多元线性回归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利用Delphi6.0和ADO数据引擎开发了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数据处理系统,用来对大型数据进行回归处理,相比其他的软件,该程序具有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高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并且操作简单明了,上手容易。

二、系统设计

本系统包括以下四个模块:数据获取、数据及变量处理、回归分析、结果输出。主要的工作内容是通过数据库或者Excel获得基本数据,然后对基本数据进行处理,存放在数据库中,接着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最后将结果进行保存。

根据以上分析,本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上一篇:抽吸引流下一篇:山东省昌乐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