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

2024-09-21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精选12篇)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 篇1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公司治理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课题。受此影响, 我国部分财务学者借鉴公司治理理论研究成果, 提出了财务治理理论, 希望从财务方面为解决公司治理问题提供参考。实践中, 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 为解决某单方面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只有综合研究并提出全面解决方案, 才能切实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复杂问题。财务治理是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交叉渗透的产物, 肩负着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赋予的双重使命, 财务治理理论的提出和不断完善, 正是适应了这一方面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现实要求, 迅速成为财务理论研究的新兴领域。财务治理理论研究是由西方财务理论界开始初步探索, 并在国内财务届得以明确提出并有所发展。财务治理两大理论基础是公司财务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 西方理论界起初对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是各自独立进行的。西方财务界对公司财务理论研究较早, 其理财思想可追溯到15、16世纪时期。一般认为, 以1900年法国学者贝奇里耶发表的博士论文《投机理论》为标志, 西方财务学开始以其独特的研究核心和方法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现代西方财务理论发展, 是以马科维兹 (M arkwitz) 的投资组合理论 (1952) 、莫迪格利尼 (M odigliani) 和米勒 (M iller) 的资本结构理论 (1958) 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两大理论加之以后发展起来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资本市场有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等, 共同构成了现代西方财务的理论基石。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 而正式展开公司治理理论研究, 可以追溯到1932年美国学者伯利 (Berle) 和米恩斯 (M eans) 发表的经典论文《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经过60年代前后鲍莫尔 (Baum ol) 、马瑞斯 (M arris) 等人的进一步发展, 公司治理理论已经成为当今西方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 成果十分丰富。特别是近些年企业理论的发展、成熟, 深化了公司治理理论研究, 为其进一步深入拓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学基础。随着财务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 为解决日趋复杂的公司财务与治理问题, 仅仅从各自学科出发, 独立研究财务或治理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学科发展和经济实践的需要了。理论研究需要拓展视野, 进行交叉性学科研究。由此, 西方理论界便产生了对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融合研究。其中, 具有代表性的综合研究成果有:1976年, 詹森 (Jensen) 和梅克林 (M eckling) 开创了资本结构的契约理论, 从公司治理角度, 建立了强调资本结构与经营者行为之间关系的代理成本模型, 得出了当股权边际代理成本等于边际债务代理成本时, 公司资本结构最优的研究成果。由此, 开始了西方理论界有关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理论融合性、开拓性研究———财务资本结构问题的研究。此后, 罗斯 (R oss) 的信号传递模型、格罗斯曼 (G rossm an) 和哈特 (H art) 的担保模型、阿洪 (A ghion) 和博尔顿 (Bolton) 的控制模型等具有广泛影响的资本结构理论的建立和完善, 极大丰富了财务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 对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理论发展意义重大。1988年, 美国《财务杂志》 (The Journalof Finance) 第七期发表了威廉姆森 (W illiam son) 的《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 (Corporate Finance and Corporate G overnance) 一文, 该文明确指出:应综合考察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问题, 如负债与股权融资, 不仅仅是可相互替代的融资工具, 更是可相互替代的治理结构。文章在比较了“交易费用经济学”分析方法与“代理理论”分析方法基础上, 阐释了公司融资方式选择受交易费用因素影响, 主要取决于资产的特性。此外, 该文还就其他一些相关治理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为进一步综合研究公司财务与治理问题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1991年12月, 世界第一部公司治理原则文献———卡德伯瑞 (Cadbury) 报告在英国产生。该报告由英国财务报告委员会、伦敦证券交易所等机构合作成立的公司治理委员会起草并发布。报告的题目是《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 (The Finance A spectsof Corporate G overnance) , 着重突出了公司治理中财务的重要性。报告注重了董事会的控制与报告职能以及审计人员的角色, 尤其注重公司内部财务控制和风险管理问题, 对公司财务治理理论建立与发展, 影响深远。

二、财务治理理论综述

(一) 财务治理 (结构) 内涵

西方对财务治理问题的研究是伴随着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激励机制设计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的新进展而产生的, 彰显了基于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关联性基础上的融合交叉研究趋势, 产生了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中心的新资本结构理论 (即资本结构代理成本学说、资本结构财务契约论、资本结构信号模型、资本结构新优序融资理论) 和以控制权理论为中心的后资本结构理论 (即资本结构控制权理论) 两大主要理论成果。西方理论界对公司财务和公司治理研究已具有融合研究的趋势, 并有所发展, 产生了财务治理理论的萌芽, 其研究成果必将对财务治理理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献检索显示, 尽管西方学者意识到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具有内在关联性和依存性, 但并未展开深入研究, 未能正式提出财务治理范畴, 未能构建出完整的财务治理理论体系, 更没有深入研究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财务治理效率问题, 因而其理论探索尚处于“萌芽阶段”。关于财务治理的内涵, 国内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界定。伍中信教授秉持财权配置论, 认为财务治理结构是以财权为基本纽带, 逐步确立出资人、董事会、经理人和企业财务人员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分别体现各主体在财权上相互约束、相互制衡的关系 (伍中信, 2001) 。衣龙新 (2005) 博士也是财权配置论的拓展者, 认为财务治理是指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 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 在强调以股东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前提下, 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 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宋献中教授 (2000) 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进行界定, 认为财务治理结构是一组规范所有者、经营者的财务权力、财务责任和财务利益的制度安排。林钟高教授和冯巧根教授则从“财务契约安排”的角度进行了定义。财务治理作为一种规范、完善企业财务制度的创新组织和契约机制, 它通过一定的财务治理结构、机制和行为手段, 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以形成科学的财务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 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责关系, 促使他们长期合作, 以保证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性 (林钟高等, 2005) 。财务治理结构是通过一定的财务治理手段, 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以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 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责关系, 促使他们长期合作, 以保证企业决策效率的一种契约制度 (冯巧根, 2000) 。从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关系视角进行考察, 财务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子系统, 从属并取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性质, 是公司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的划分与配置;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权必须赋予董事会, 一般财务事项由经理人员斟酌决定, 财务经理和财务职能部门拥有财务执行权, 财务监督权则赋予监事会 (黄菊波等, 2003) 。公司财务治理权是公司法人财产权的核心, 法人财产权的主要内容就是法人财务治理权 (包括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控权) 。财务治理结构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部分, 财务治理权配置是财务管理体制和财务运行机制的核心内容, 配置合理与否是影响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性因素 (李心合, 2001) 。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看, 公司财务治理“是指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 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作用, 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 (杨淑娥, 2002) 。以上各位专家的论述, 笔者发现对财务治理概念的界定仍然比较混乱和模糊。我们认为, “财务治理”是在股东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基础上, 通过财权合理配置和财务冲突协调, 形成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与财务治理环境良性互动, 实现财务决策科学化和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的制度安排。

(二) 财务治理主体

杨淑娥 (2002) 将财务治理主体分为两类: (1) 依赖公司内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主要包括大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 一般掌握着公司控制权, 在财务治理中处于相对主动地位。 (2) 依赖公司外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主要包括小股东、政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其利益易受侵害, 居于相对被动地位。衣龙新 (2005) 认为, 财务治理主体是有能力、有资格、有意愿参与公司财务活动, 并在公司治理中占有一定地位的内部权利机构、个体与法人, 主要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债权人。油晓峰 (2005) 则认为财务治理主体主要是股东、经营管理者和债权人三个主体。本文认为, 公司是物质资本所有者 (股东和债权人) 、人力资本所有者 (经营者和雇员) 和社会资本所有者 (顾客、供应商、政府、社区) (以下简称“利益相关者”) 缔约形成的合作收益大于合作成本的产权契约联结体。公司财务治理主体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狭义上的财务治理主体是有资格有能力对财权合理配置和财务冲突协调、财务决策科学化和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具有重要影响的机构、法人和个体, 主要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股东、债权人、雇员。广义的财务治理主体除狭义的财务治理主体之外, 还包括顾客、供应商、政府和社区等社会资本提供者。

(三) 财务治理客体

财务理论界对财务治理客体的研究并不多,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财务治理的客体是 (财) 权, 即特指财务治理范畴的财之权, 因为财务治理主要就是对财权的配置 (伍中信, 2007) 。财务活动的客体可以归结为“本金”, 它贯穿财务活动始终, 是财务主体共同作用的目标, 财务主体都关注和追求本金的增值。财务治理活动作为财务活动的组成部分, 其客体也应该是“本金”, 只不过与作为财务管理对象的“本金”所处领域不同罢了。而从财务关系角度, 财务治理的客体又具体表现为本金运动所形成的特定“财务权利”关系 (当然, 这部分财务权利并不是一般意义的财权, 而是特指财务治理范畴内的财权) , 对财权的配置贯穿治理活动始终。因此, 财务治理客体就相应具有了两种表现形式, 治理框架下具体体现的是“财权”, 财务范畴之内总体体现为“本金” (衣龙新, 2005) 。财务冲突是财务治理研究的起点, 也是财务治理的客体。财务冲突是指企业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财务矛盾或冲突, 具体包括两类:一是股东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财务冲突, 二是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财务冲突。从国外的研究来看, 财务冲突来源于财务不合作的倾向性, 而财务不合作的倾向性主要是由于企业财务信息不对称以及利益相关者在财务契约中对现金流量要求权的本质差异造成的。而这种财务不合作的倾向性转变为现实的财务冲突则主要是因为财务治理机制不健全 (油晓峰, 2005) 。财务治理客体, 也即财务治理的对象, 取决于财务治理的属性。财务治理的核心在于明确出资人、董事会、经理人和企业财务人员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而财权体现为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对称分布, 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分配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已成为财务治理的现实内容。因此, 如何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合理分配是财务治理的客体, 具体表现为筹资、投资、资本运营、收益及其分配等财务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各种财务关系 (张敦力, 2002) 。我们认为, 财务治理的客体也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财务治理客体是指“财权”, 狭义的财务治理客体特指“财权”中的“权力”。虽然“财权”包括通用财权和剩余财权两个方面, “权力”也包括通用财权中的“权力”和剩余财权中的“权力”, 但广义财务治理客体的核心是指剩余财权, 狭义财务治理客体的核心则是指剩余财权中的“权力”。

(四) 财务治理目标

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司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对称和利益均衡 (姚晓民, 2003) 。也有学者认为, 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合理分配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以促使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 为顺利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基础 (李秉祥, 2003) 。从公司财务角度来看, 财务治理目标直接体现为本金 (资本) 增值的满意化;从公司治理角度看, 财务治理目标主要体现为优化财务资源配置、促进科学财务决策。因此, 财务治理目标是形成科学合理的财务治理体制、制度和行为规范。这些治理体制、制度和行为规范是对财务治理主体的直接约束, 是财务治理体系要取得良好运作成果、财务科学决策及本金有效增值的根本保证 (衣龙新, 2005) 。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冲突, 以促进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 为顺利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基础。这个目标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 其一是具体目标, 即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其二是战略目标, 即促使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 (油晓峰, 2005) 。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合理分配财权, 尤其是剩余财权 (剩余财务控制权与剩余财务索取权) , 以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企业决策科学化, 为顺利实现企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伍中信, 2007) 。既然财务治理在公司治理和公司财务中扮演着“双肩挑”的重要角色, 那么财务治理目标必须在综合考虑公司治理目标和公司财务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界定。因此, 我们认为, 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

(五) 财务治理机制

张兆国教授等 (2004) 认为, 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 要使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都能实现, 就必须建立一套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企业财务治理机制。企业财务的共同治理机制就是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 使各利益相关者都有平等机会分享企业财权, 即通过分享企业财务收益权来实现其产权收益;通过分享企业财务控制权来相互制衡, 以保护其权益免遭他人侵害, 从而达到长期合作的目的。企业财务的相机治理机制是指在企业经营出现危机时, 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能够取得企业的财务控制权, 以改变既定的利益分配格局。杨淑娥教授等 (2005) 认为相机治理机制的依据是关注企业所有权的或有特征 (state-contingent) , 主要是通过对剩余控制权的争夺来改变既定利益格局的, 各利益主体可通过相机治理机制, 确保财权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配置能发挥衡量监督和激励是否相容、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是否匹配, 从而利用财权配置达到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衣龙新博士 (2005) 认为, 财务治理机制是在企业财权配置的基本框架下, 基于财务治理结构安排和一定制度设计, 能够自动对企业财务治理活动进行调节和规范的一种机制。财务治理机制包括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财务约束机制三个方面, 这三大机制与财务基础机制的财务主体机制、财务动力机制和财务制衡机制保持着内在的一致性。林钟高教授 (2005) 认为财务治理机制主要解决财务基本机制、财务激励约束机制以及财务相机治理机制等问题。张敦力博士 (2002) 探讨了委托代理结构中的激励机制 (薪金激励机制、职位消费激励机制、期权激励机制和声誉激励机制) 和约束机制 (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 。

(六) 财务治理 (结构) 体系

林钟高教授 (2005) 和衣龙新博士 (2005) 均认为, 财务治理体系包括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与治理行为三个部分, 但在对各构成要素的具体内容上存在分歧。林钟高教授等认为, 治理结构主要解决财务资本结构安排、财务组织结构安排、财务运营模式安排以及财务机构岗位安排等;治理机制主要解决财务基本机制、财务激励约束机制以及财务相机治理机制等问题;治理行为则主要解决财务政策选择、财务战略规划以及财务行为规范化问题。衣龙新博士则认为, 财务治理结构由财务资本结构安排、财务组织结构安排和财务运营模式安排构成;财务治理机制由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和财务约束机制构成;财务行为规范由财务决策行为规范、财务监控行为规范和财务分配行为规范构成。油晓峰博士 (2005) 提出的财务治理理论框架包括财务治理主体、财务治理客体、财务治理假设和财务治理模式等构成要素。伍中信教授 (2007) 认为, 财务治理结构体系包括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中心、治理模式和治理目标等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一个以财权配置为核心, 以融资结构为基础, 以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为内核的财务治理结构的研究体系, 并认为财务治理权具有财务决策、控制和监督三个权能。财务治理权是财权范畴中的核心, 其对财权配置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是通过财务决策权来实现的, 因此财务决策权就成为财务治理权、财权配置乃至企业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

(七) 财务治理效率

财务治理效率是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 没有对效率的深入考量, 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真正成熟。关于财务治理效率的研究, 国内研究的不多, 其代表如下:姚晓民和熊瑞芬直接触及了“财务治理效率”这一研究主题, 但其研究还有待完善。姚晓民等 (2003) 认为, 公司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信息不对称引起包括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以及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 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财务治理效率。其中, 前者是主要矛盾。而公司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实现公司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对称和利益制衡, 因此, 外部相关者 (尤其是债权人) 利益的保护成为提高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关键。可见, 这种论述混淆了财务治理目标与公司治理目标, 也没有抓住财务治理效率的本质。熊瑞芬 (2004) 则从独立审计的角度触及了财务治理效率问题, 但并未论及问题的实质。认为要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 就必须改变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 控制信息不对称对各方利益的影响, 充分发挥独立审计在财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三、总结

国内财务治理研究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明确提出并剖析了财权、财权配置、财务治理、财务治理结构等概念;初步提出了财务治理 (结构) 理论体系。但是国内理论界对财务治理内涵、财务治理体系等基本问题尚未达成共识;未能系统地阐述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研究财务治理效率、财务治理评价等深层次问题的理论成果十分少见。通过文献综述并结合我们的理解, 可以发现, 财务治理产生的原因是公司财权契约不完备和代理问题的存在;财务治理的本质是剩余财权配置 (剩余财务索取权与剩余财务控制权配置) ;财务治理体系由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和财务治理效率组成;财务治理效率则是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钱颖一:《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结构改革》, 《经济研究》1995年第1期。

[2]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衣龙新:《公司财务治理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林钟高、王锴、章铁生:《财务治理:结构、机制与行为研究》,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6]黄菊波、杨小舟:《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相关问题的研究》, 《财政研究》2003年第2期。

[7]杨淑娥、金帆:《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 《会计研究》2002年第12期。

[8]油晓峰:《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9]伍中信:《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0]Shleifer A, Vishiny R.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Journal of Finance, 1997.

[11]Blair M.Ownership and control:Rethink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Washington: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5.

[12]Baker G, Gibbons R, Murphy K.Relational Contract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2.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 篇2

近年来,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频曝造假丑闻。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造假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不仅严重危害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也造成了会计行业的公信力下降,甚至还干扰着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本文着重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

(一)缺乏真正的审计需求者,给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留下了空间。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数量占5%的大股东控制了70-85%的股权,这些股权多数是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并且国有股东还存在缺位的情况,所以不少大股东对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并不十分关心。而对于数量占95%,却只拥有15-30%股权的中小投资者来说,不少人觉得股票收益是最重要的,只要有炒作机会,能给他们带来收益就行,对虚假的会计信息他们也往往采取姑息的态度。而若连上市公司的股东都不关心会计信息的真实情况,那么审计在很大程度上将只是应付政府有关部门的检查,即缺乏真正的审计需求者,这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根本原因。

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是众所周知的问题,来自于发起人或控股股东的经营者事实上集公司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一些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大股东一言堂),经营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并决定审计人的聘用、续聘、收费等事项。受托审计变成由管理层(或董事会)聘请注册会计师来审计和监督自己的行为,即内部人控制问题。在一些上市公司中,监事会作为专门约束董事会的机构,其监督作用也微乎其微,有的监事会没有检查过公司的财务,许多监事会没有明示过 董事会的违规行为。根本原因也是由于大股东利用自己的控股地位完全文配了监事会,监事会的人选和报酬均由公司的管理层来决定造成的。(三)信息不对称及缺乏有效的业绩评价制度为造假提供了条件。

在一般情况下,公司的经营者比股东及监管部门掌握更多与公司经营相关的信息,信息的不对称为经营者进行财务造假创造了客观条件。在涉及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中、相当多的经营者采用虚增资产、虚构经济业务或利用关联方关系、资产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手段任意调节会计数据,人为操纵利润。从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指标来看,衡量上市公司经营各项财务业绩的指标主要有利润(或亏损)的完成情况、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等,并根据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来确定公司是否具备增资配股的资格。这些以利润为基础计算的指标,不仅受到存货估价、费用摊销和折旧计提的不同方法的影响,而且也容易为经营者进行财务造假提供途径。由此可见,信息的不对称加上利润评价指标的局限性,使公众股东难以分清所获得会计信息的真伪,难以看清上市公司的实际业绩。

(四)会计和审计制度的滞后是财务造假的制度根源。

整个会计制度的建设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是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现有制度看,一些上市公司对其提供的财务信息有意隐瞒或弄虚做假,可以审计准则相抵触。从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来看、现行的会计确认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之上的,因此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是面向过去,而不是面向未来,许多能反映企业未来前景,对投资者非常有用的信息被排除在外。例如,投资者所关心的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都未能在财务报表中得以诠释。又如在新经济下,大量的资产重组都要涉及到无形资产、表外融资、衍生金融工具等,但由于现行会计制度采用货币计量的局限性,相关的会计和审计制度(或准则)无法对这些新业务做出明确的规定。显然,这将为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埋下隐患。

(五)现行审计制度的缺陷,造成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失败。

首先,在现行审计制度下,由于内部人控制问题,经营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承担审计职责的会计师事务所是由被审计单位自行聘用的,被审计的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实质上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必然驱使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去迎合雇主(上市公司)的需要,使审计背离独立、客观、公正的要求。

其次,低廉的审计收费使注册会计师无法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去支持其所发表的审计意见。我国的审计收费本来就偏低,加上一些事务所采取支付佣金、回扣等不正当手段进行的恶性竞争,使事务所收费越来越低。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低廉的收费使事务所对该执行的审计程序不执行或无法执行,严重影响审计质量。

再次,尴尬的社会地位使注册会计师无法保持“独立”。在与证券市场有关的中介机构中,注册会计师的地位最为尴尬。公司上市主要靠券商、律师的包装,注册会计师要听券商、律师“指挥”;在中介机构中,注册会计师收费最低,承担的责任最大。上市之后,注册会计师要承担“经济警察”的职能,却又没有被赋予相应的权力,常常要屈服于外界的压力。独立性受损的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其公信力必然大打折扣。

最后,从审计理念看,我国注册会计师实行的审计理念是建立在假定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原始凭证是真实的,或者说,审计是建立在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是真实可靠的基础之上。在当今市场经济不完善,企业普遍缺乏诚信的环境下,一旦上市公司采取伪造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舞弊或恶意欺诈,必将导致审计失败。

(六)法律监管不力使得造假的成本低廉,是当前造假泛滥的重要原因。

纵观我国现有法律,对上市公司造假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三种。从目前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看,行政处罚是当前追究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但行政处罚对遏制上市公司造假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投资者状告上市公司往往演变成用股东的收益来偿还股东的损失,而不是由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负责人来承担造假的责任。从民事责任看,由于民事责任的追究过程相当复杂,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尚无一例集体或个人状告上市公司索赔成功的案例。因此就上市公司而言,其造假的收益往往要远远大于造假的成本。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方面看,促使某些注册会计师敢于放弃职业操守,成为上市公司造假“帮凶”的,也是由于违规造假成本的低廉。

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治理对策

(一)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合理的财务指标体系,从源头上消除“泡沫”引发的财务造假。

1.加大修订《公司法》的力度,建立产权清晰、代理关系明确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降低上市公司国有股持股比例,使股东结构更趋合理,从而形成强大的理性投资者群体,使上市公司和经营者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力量,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效力。同时让国有股、法人股逐渐流通,将市场收购兼并的功能发挥出来,形成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约束力。

2.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独立董事制度,在董事会下设置专门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以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合法及完整。在股权结构合理的前提下,建立起对经营者约束与激励的双重机制,一方面股东可以通过业绩评价,或通过董事会利用公司章程规定经营者的经营范围,以维护股东权益;另一方面对经营者可以尝试采用股票期权与年薪制等激励机制。使经营者行为与股东目标实现最大程度的一致。

3.规范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再融资的条件,再融资的条件除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限定外,还应扩展到主营业务利润率水平、主营业务利润在净资产中所占的比重等指标,以保证所筹集的资金投向公司的主营业务。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额度应以公司当前净资产额为基础、以投资项目实际资金需要量为依据、从而降低上市公司无限筹资的诱惑力。应建立健全合理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淡化利润性指标对公司价值判断的影响,逐步建立一套分析现金流量的标准体系,强调“现金”概念,分析考核“经营现金流量”及“自由现金流量”等现金流量指标,帮助注册会计师和投资者判断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二)改革现行的会计和审计制度,改善执业环境,重塑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1.会计界应尽快修订和完善相关的会计政策,减少上市公司盈利性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范围。尽快制定和完善与新经济交易相关的会计准则及审计规则,压缩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加大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以降低上市公司造假的可能性。

2.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受雇于被审计单位的现状。可以通过来用由监管机构招标方式,综合考虑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实力、内部管理水平、有无违规记录及以往承担的审计工作量等综合因素,为被审计的上市公司选择合适的会计师事务所。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加强自身的信誉和自我约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会计师行业的公平竞争和同业监督,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提供必不可少的环境。

3.加大对注册会计师的约束力并加强其风险意识。尽快改革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架构,由目前的有限责任制度过渡为合伙人制度,使会计师以无限责任的形式承担过失或欺诈造成的风险。同时借鉴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先进管理经验,引进风险审计机制,将企业管理层的道德行为、内部人控制问题、企业经营能力以及企业发展前景等一律纳入审计的视野,努力降低因被审计单位有意蒙骗会计师、做假账带来的风险。

(三)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和舆论监督力量,建立信誉记录制度。

国企治理与财务重述浅析 篇3

摘要: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具体来讲即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结构,过低的流通股比例,过高的国有股比例;内部人控制董事会,监事会的效果难以发挥等。所以,本文从财务重述造成的虚增盈余现象出发,对国有公司的治理机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国企;财务重述;治理机制

一、公司内部治理体系构成

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共同组成了公司治理。所谓内部治理,即一种控制和管理体系,公司的内部结构由出资者、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级经理人员等共同组成,为了使投资收益得到确保,公司出资者分配控制权给公司内部结构成员。本研究中所提到的内部治理体制,指的是利用公司内部的决策和执行机制,即董事会、监事会、执行机构以及股东大会等,在事前做治理和监督。

1.股东大会。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由公司的股东共同组成,股东对公司重大利益事项的监督权和决策权,使自己的法定权益得到维护等要通过股东大会进行。不过对于日常经营管理中公司其它权力机构的职权,股东大会不可干预,股东大会对外不代表公司,对内不可对公司的日常经营业务直接介入,股东选择经营者的权利可通过股东大会实行。

2.董事会。股东分散化程度高是现代公司制度的特点,致使通过股东大会行使权力对股东来说需要很高的成本,所以,在股东大会上,董事被选举出来,代表股东的利益,对股东的财产进行托管,控制和监督公司经理层,做出与公司利益相关的重大决策,使股东利益得到维护。信托关系在股东和董事會之间存在,即股东一旦委托董事会对公司进行经营,公司的法定代表就是董事会,一般情况下,对于董事会的工作,股东不可干预。

3.监事会。由股东代表以及一定比例的公司员工代表共同组成了监事会,在公司内部行使监督权,监事不得由公司董事、经理以及财务人员兼任。监事会作为公司专门的监督机构,有权力对公司董事会、经理层执行公司事务进行监督,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审核。监事会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股东的利益,其能够使日渐弱化的股东权力得到加强,使之与日渐膨胀的公司董事和经理人的权力相平衡。

4.经理层。公司的实际经营者即经理层,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于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经理层被董事会聘任,向董事会负责,董事会有权监督经理层,经理层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代表董事会进行经营活动。经理的职能和权力如下:决议和执行决策、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业务进行主持、对董事会决议组织实施、对公司投资方案和年度经营计划组织实施等。

5.审计委员会。是使公司内部治理得到强化的一种监督机制,即在董事会下设置专家委员会,由独立董事组成,具体的职能包括评估风险、内部控制、和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和协商等。公司治理的基础和核心即是公司内部治理,通过内部治理保障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挥,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对公司治理进行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大。

二、财务重述的动机

财务报告或会计差错更正是我国对财务报告重述的习惯叫法。财务报告中包含的重大前期差错指的是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正确判断公司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经营成果造成影响的各种前期差错。2003年,我国颁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19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对包含于公司财务报告中的重大前期差错披露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即“存在差错的公司定期报告已公开披露,董事会决定改正或责令其更正的,以及被证监会所认定的其它需要通过重大事项临时报告的方式,对公司更正后的财务信息进行披露的情形”。

财务重述有以下两方面的动机:

第一,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所受到的检查和监督将更加严格。使公司代理成本得到降低的方式是对资本市场各种规律的遵循,公司要想在资本市场中展现出优良业绩从而筹集到资金,就需要管理者对公司全力以赴的进行经营。所以,公司管理层在资本市场的压力下,在会计政策上可能会较为激进,使财务重述产生。融资需求以及财务预期是资本市场的主要压力。实务界指出,使财务重述产生的主要资本市场动因之一即是融资需求,当公司希望通过低成本对外部融资进行吸引以解决公司资金短缺的问题时,公司管理层为了使债权人和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预期有所改变,很可能对财务数据进行操纵或做盈余管理,从而可以使所出售的股票价格更高,或取得贷款时可得到较低的利率。另外一个使财务重述产生的资本市场动因是财务预期,具体包括公司的成长性、盈利等。若公司的财务预期没有达到,则可能对股票价格产生负效应,使公司的声誉降低,使损失在公司业务经营的过程中发生。

第二,高管薪酬契约。一般认为财务重述的第二方面的重要动因即高管薪酬契约。在“所有者一管理者”即一阶代理问题中,代理成本的降低可通过捆绑公司价值和高管薪酬的方式实现。需要强调的是,如今,股票期权以及其它股票有关收入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在公司管理者的薪酬中,这样做的确可以使股东的利益和经理人趋同,但也可能出现经理人为了自利,通过不正当甚至违法的手段使公司盈利提高、使公司股价抬升,而手段之一即财务重述。

三、财务重述带来的经济后果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研究 篇4

从实践中看,我国近几年来,由于财务治理失效导致公司倒闭的数量不少,财务治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且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加入世贸,中国的企业越来越感受到国际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要应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就必须有良好的财务治理,从而实现更快速度的增长。同时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等事件不断,引起广大投资者强烈不满,迫切要求通过改善财务治理环境和加强公司治理来提高上市公司的素质并规范其行为。因此,研究如何改善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状况来公司治理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一、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概念

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但从公司治理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来看,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理解。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 (主要是股东) 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可见在广义上公司已不仅仅是股东的公司,而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公司的治理机制是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外部机制来实施共同治理,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从而保证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财务治理一般是指财务内部治理,尤其是特指财务治理结构。可简单定义为由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权力机构对企业财务权利进行配置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狭义的财务治理强调的是通过财务治理结构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分配,以形成一种财务激励约束机制。

二、完善和发展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的对策

在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过程中,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克服财务治理问题,完善公司治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改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规范国有控股股东行为

国有股东在上市公司中处于控股地位,目前多数上市公司中有逾75%左右的股权属法人股或国家股,股权高度集中,使得第一大股东利用控股地位几乎完全支配了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从而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平衡。在相关制度不完善的情形下,国有股东可以凭借其控制地位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上市公司国有股东的行为必须进行规范。我们认为,国有股减持是证券市场发展绕不开的弯子,尽管在国有股减持的具体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有些问题是回避不了的。因为国有股权的问题只有靠国有股权的减持来实现。减持国有股权是一个方向性的战略问题,可以采取国有股权的协议转让、上市公司回购国有股权以及管理层收购、员工持股等多种方式实现。

(二)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加强企业财务控制

健全公司财务治理需要营造良好的财务控制环境。首先,规范证券市场并发挥其有效的制约作用。财务治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有效的证券市场不仅能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还可强化对经理人员的约束作用。通过完善证券市场可以加强信息披露、制约“内部人控制”、约束财务经理人的违规操作、降低“道德风险”、提高公司财务治理效率,有效促进企业加强财务控制。其次,营造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主要包括公司权力机构权利有效制衡,企业资源合理利用,企业内部控制科学,生产经营效率高等。再次,强化预算管理。全面实现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财务治理目标的有力保证,要加强预算研究与编制、预算决策、预算调整和预算执行等环节,强化财务综合分析,促进增收节支,提升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效力。最后,健全多元化财务监督系统。建立企业内外部多元化监督是保证公司财务治理有效运转的重要措施。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和社会中介机构监督、加强信息披露,是现代企业制度实施的有效保障;加强群众民主和社会舆论监督,可以促使企业正确履行责任和义务,强化劣迹经理人的市场禁入。

(三)构建有效的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

提高职业经理人管理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公司财务治理的重要内容。公司财务有效激励的核心是使经营者对个人效用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最大化利润的追求。首先,建立财务评价机制,促进对公司高管人员的激励。公司可以在董事会下设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报酬委员会,该委员会可就管理高层尤其是总经理的年薪、激励酬金、期权计划、绩效衡量等细节制定方案,及时披露并认真执行对经营者的财务评价。激励机制不仅要适应公司当年经济增加值的增长,还要充分考虑激励结构的合理化,使经营者和所有者利益相统一,成为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其次,构建竞争性经理人才市场。我国目前严重缺乏职业经理人市场制约机制。构建竞争性经理人才市场需改变现存的经理人员行政任命体制。若企业经理人员因决策失误或恶意损害企业利益被撤职且该信息被披露,该经理人必将受到经理人才市场约束,从而促使其努力经营企业。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才能不断挖掘经营者潜力,促使其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保证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不断发展。

(四)科学配置企业财权

促进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传统观点认为,公司财务治理主要是股东和经营者的内部财权配置。但随着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企业被认为是一个专用性投资的资产和人员相机治理的集合,公司财务治理中的财权配置不仅仅是股东和经营者的内部财权配置,其扩展到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在内的、为保证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财权配置的相机治理机制。良好的相机治理机制应包括:

1、出资者的财务治理。

当企业出现经营危机或经理层产生侵害出资者利益的行为时,公司股东可通过监事会加以制止、通过股东会更换管理层,转移股权或抛售股票退出企业的方式,实现财权配置与财务治理的主导作用。

2、债权人的财务治理。

债权人可对企业财务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的相机治理机制。即事前与企业签订约束性条款,消除企业逆向选择行为;事中通过中介机构等进行监督,防范经营管理的高风险行为;事后通过破产法庭及接管市场来更换管理层或进行财务和清算重组等监督,以确保债权人利益。

3、政府的财务治理。

政府一般通过立法等方式对公司财务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如制定会计法规、准则及财务制度等,加强上市资格审查、增强公司信息披露、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等。政府还直接参与对公司的税务检查、工商检查以及委托市场监管机构、中介机构对公司的行为进行监督等,以督促公司完善财务治理。

4、员工的财务治理。

员工可通过建立员工董事制度和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的企业文化控制机制影响财务决策权。当企业经营业绩下降或经营者发生损害企业利益行为时,员工可采取一定措施,如要求董事会更换经理、修订财务预算、监督和罢免劣迹经理人员等,以保证公司稳定发展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治理。

其他利益相关者,如顾客、合作者和社区等的财务治理主要是通过财务监控权的市场分享体系等外部市场来实现,顾客拒绝购买公司产品,合作者中止进一步合作,社区通过法律提出环保要求等,均可以对公司财务治理和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摘要:随着公司形式的发展, 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应运而生, 对公司的各项资源和活动进行分配和规范。因此要保证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必须要将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紧密结合起来, 以公司治理为基础, 财务治理为核心, 二者缺一不可。

关键词:上市公司,公司治理,财务治理

参考文献

[1]、李维安.《现代公司治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油晓峰.《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03

[3]、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公司财务治理探讨论文 篇5

(一)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和诺斯等开创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它在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引入契约、不对称信息、代理成本等基本分析工具来分析企业问题。根据分析工具和侧重点的不同,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划分成以下理论分支。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结合体,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哈特等人直接提出了企业合约不完备的论点,将契约规定外的权利即剩余权利称之为剩余控制权,而且把剩余控制权定义为所有权。“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就推导出了控制权”而完全契约理论却忽视了“控制权”、“权利”等范畴,这些恰恰是企业问题当中的关键所在。委托代理理论,指出企业是一个存在个人相互抵触的利益冲突的契约关系。因此,必须设计某种制度:一是通过财务治理来明确各级委托人和代理人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委托人欲实现自身目标的最大化,必然要采取某种方式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激励与监督。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不相等,有些参与者比另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签约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存在逆向选择,它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签约后的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道德风险,它既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也包括隐藏行为的问题。财务治理应该保证财务信息的畅通流动和财务权利的合理配置与有效执行,使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落到实处。正是高昂的代理成本配合不完全的契约促使人们关注对财务治理的研究,因此是财务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公司治理理论哈特提出了公司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在合约不完全的情况下,治理结构确实有很大作用。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者、经理、工人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制度中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其实质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配置”,最优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是一种状态依存的控制权结构,不同状态下的企业应当由不同的利益要求者控制。杨瑞龙则强调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治理理论的出现是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前提,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财务治理在研究思路、方法等方面必然借鉴、遵循公司治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对财务治理的指导是很重要的,没有公司治理理论的成熟与拓展,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

(三)公司财务理论本金理论,是财务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理论,财务治理就是对本金流向、流量的合理协调、控制;是对本金的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等权能的合理配置。财权流理论,汲取了“价值流”的优点、考虑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挖掘了价值背后的本质力量——权力、注重了“价值”与“权力”的高度结合。财务分层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是在1997年,汤谷良、谢志华、王斌的三篇论文,分别从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阐述了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的架构、内容、特点等财务理论问题。后经不断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如下观点:财权分属所有者和经营者,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首席执行官和财务总监)之间划分。公司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一)财务治理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对于财务治理的概念众说纷纭,尽管概念描述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科学决策,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耦合。

(二)财务治理的主体财务治理的主体是指在财务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确定财务治理主体,关键是“考虑参与财务治理的行为主体是否有能力和动力来行使其权利”。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看,财务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参与主体不可能太多,只能择其要者来规范调整他们的关系。应将政府包括在内,在公司财权配置和制衡关系中,政府对公司的财务政策和财务行为进行规范,是不可避免的,撇开政府研究财务治理问题,难以保证财务治理结构合理,在实践中会带来不利后果。作为财务治理的主体倾向应为目前主流经济学所关注的“真实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和政府等)。

(三)财务治理的客体财务治理的客体也即财务治理的对象,对财务治理的客体研究,不应只停留在“价值流”的层面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支配价值流的“权利”是隐藏在“价值”背后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具有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以“财权流”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是现代财务的主流。作为财务活动的财务治理的客体就是“价值流”与“权力流”相结合的“财权流”,即财权在财务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效配置。

(四)财务治理的目标随着公司治理的创新,“股东至上”理念,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质疑。尽管都没有否定股东在企业中的决定性地位,但动摇了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风险承担者的假设,因而使股东作为惟一的剩余收益享有者的制度安排的合理存在疑问,利益相关者理念应运而生。现代企业是众多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系列的“契约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结构复杂性和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会损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长期稳定发展,需要谋求一种对利益关系的平衡、制衡机制,遵守效率、公平原则。因此,将财务治理的目标定位为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体现了财务治理效率性目标与公平性目标的有机耦合,是一种现实选择。

(五)财务治理的核心财务治理权配置是财务治理的核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分配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决策权等权能。合理配置财权可以增强控制的广泛性和渗透性,减少失控区域;可以有效地防止代理人的败德行为,遏制利益流失;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公司财务治理的相关理论

(一)财务治理机制财务治理机制,就是要有效运用财务手段,解决有关因素在相互关联和制约过程中所涉及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一个完善的现代公司财务治理机制应该是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以及财务治理信息披露机制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体。财务治理机制作为公司运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分层配置的财务决策机制的建立居于财务治理机制的首要位置;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是提升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重要内容,利益相关者需要利用公司披露的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进行相关决策;而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健全有效则是财务治理机制的核心,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相容机制,以协调各权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财务治理的目标。

商业银行财务治理问题与对策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务治理;问题;对策

一、论题背景

商业银行的银行治理实际上就是对权力、责任和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平衡化处理,从而使银行各个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经营管理行为更为规范化、合理化。而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核心则体现在它的财务治理方面。这是因为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对于银行财务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做好财务治理工作,针对其中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使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的各项目标顺利实现,让银行各个相关利益主体获得共赢的圆满结局。

二、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相关概述

迄今为止,理论界对于商业银行财务治理还缺乏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笔者在此总结了多种理论与建议,认为商业银行财务治理就是基于效率和公平的基础之上,对财务治理各个主体的权利、责任以及利益进行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属于财权的配置问题,商业银行往往是通过财务治理来重新理顺财务关系,最终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商业银行的财务治理与一般企业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因为商业银行属于金融中介机构,它的财务治理目标是要同时实现最大限度的融通资金与银行效益最大化发展,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主要是由储户存款构成的,因此,它的债权结构较为分散,监督成本不可以分摊,但是,监督收益却可以平均分配。此外,商业银行所处的外部环境变化多端,潜藏着很多未知风险性因素,面临着较大的财务危机,加之它的金融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产品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复杂多变,这就导致了商业银行的监管工作也较为特殊。

三、商业银行的财务治理的基本情况及主要问题

(一)财务治理基本情况。具体阐述如下:(1)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引导机制不断完善。我国银监部门自从1997年制定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指导原则以来,我国金融行业获得了平稳的发展。直到2002年,我国又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内控框架以及相关原则对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指导原则进行了一定的修订,从而促使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更为完善; (2)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状况不断得到强化。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在

2002年下发了商业银行财务治理工作引导文件,要求各个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科学制定并稳步推进合理有效的财务治理机制,从而把一些不规范的财务行为进行调整,也让商业银行财务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得以加强。很多商业银行都建立了内部控制与监管制度,对银行财务治理行为的合理性发挥了重要的监管作用。

(二)财务治理主要问题。具体来说:(1)银行经营者治理结构不够合理。虽然说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者治理结构在不断的进行着改变与发展,但是,与真正成熟的金融市场要求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银行内控意识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工作是需要银行内部所有员工共同参与才能够实现的一项重要任务。尽管说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也强化了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管力度,但是,银行员工并没有能够形成一种较强的内控意识,尤其是一些银行基层员工,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内控的重要性,这样就容易滋生一些违规行为;(3)商业银行内控执行力度不够大。这主要是说我国不少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力度还不够强大,也不够集中,从而严重阻碍了各个部门间的有效且充分的沟通,一些内控制度制定的不够完善,缺乏必要的整合性。

四、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治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财务治理问题的导致因素。(1)商业银行内部财务治理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内在脆弱性使得更多的无效能量增加,久而久之引发了银行内部的财务危机。那么,商业银行的内在脆弱性又是天生的,很难通过后天的调整来完全避免,加之银行外部环境只会加剧这种脆弱性。这些都使得商业银行财务治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商业银行还面临着一些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财务治理工作必然会受到诸如政治动乱、宏观经济的恶化、诚信度缺失等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一旦这些因素在商业银行难以承受的范围以内,就会加速其财务治理的混乱,并把其内部的脆弱性进一步刺激出来,使得银行财务危机外显化。

(二)财务治理问题的解决对策。(1)商业银行应该做好财务治理结构方面的工作。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财务治理结构的优化,主要是从人力资源结构、资源配置结构等多方面来具体实施的。首先,商业银行应该不断引入一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促使银行会计队伍建设的推陈出新。这就是说商业银行应该在控制员工总量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从市场上招聘一些优秀的财务专业毕业生或者有工作经验的财务人员,为银行财务部门输送更多新鲜的人力资源,为银行财务部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商业银行应该对财务部人力资源结构进行重新调整与配置,适当高效的使用财务人员培训费用,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商业银行向着更为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同时,商业银行为了强化财务治理效果,还应该加快对不同资源的重新整合,促使其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优化配置。这样,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范围就会变得更加合理规范,有利于切实提升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商业银行还应该强化对现有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与提升工作,全面提升他们的整体素养,让他们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有效发挥出自己应有的财务治理地位与作用;(2)商业银行应该做好财务治理机制方面的工作。这就是说,商业银行应该定期普查所有信息化设备及系统,尤其是要让它们都安装上安全控制系统,并对一些关键设施进行及时的巡检记录,从而加强对商业银行IT设备及系统的管控工作。为了确保商业银行的财务治理决策规范性,商业银行还应该不断完善财务治理决策机制,根据不同的财务决策重点来选定合适的利益相关者。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积极改变当前较为单一的财务激励机制,而是应该从更为全面的角度来考虑激励机制的建设与完善问题,即把多种激励方法综合在一起,让其从多角度发挥出更为积极有效的财务激励作用,激发出各个银行利益相关者的工作激情与热情,引导他们更为主动的投入到财务治理工作中去,提升银行财务治理的效率与效果。此外,商业银行还需要强化外部监督作用。这就需要银行充分重视起银行财务主体在加强银行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把各种监督机制融合在一起,让银行内部、外部的财务监督机制共同发挥应有的作用,并针对不同的事项进行灵活监督,从而促使商业银行的监督机制在实际运用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当然,商业银行还应该在面对日益复杂化的金融环境时,不断完善银行财务危机治理机制,让银行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吴光忠,胡世明.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2013(34)

[2] 杨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与完善[J].企业导报,2010(9)

财务危机预警与公司财务治理 篇7

一、财务契约是财务危机预警有效发挥的保障

(一)股权契约与财务危机预警

股权契约是股东之间就设立公司相关问题签订的契约,用以协调股东内部的利益关系,其主要内容通常包含在各种公司法规、章程和证券监管法规中。由于大股东拥有更多的公司经营事务的知情权和控制权,也更有能力通过各种方式转移财富以获得最大的控制权收益。因此,即使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发现了潜在的财务危机,也极可能由于财务控制权的不均衡分布使预警信息失真或失效。因此,公司股东之间的财务契约除了常规条款之外,还需要额外条款以保证财务危机预警信息在股东内部透明化,避免大股东操纵预警信息,牟取私利的行为发生。通常额外条款有:一股一权,股东只享有其拥有股份数的投票权;股东权利与义务制度化;财务预警信息报告部门要具有独立性,预警指标的真实性要先经外部审计部门独立审计,预警信息要同时发送给各个股东;规范关联方交易并将所有的会计处理方法统一化透明化,避免暗箱操作;在财务预警信息披露以后,要向所有股东公开导致潜在财务危机的不当财务行为并进行调整。

(二)报酬契约与财务危机预警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管理者的财务行为和业绩表现的一种最末端的检验。因此,为了能使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发挥作用,报酬契约中需加入以下条款:在财务危机预警信号出现以后,经营者需向股东及债权人及利益相关者提供原因分析报告,并由外部管理咨询公司进行审查;经营者占据股份数目不得超过股权激励标准的5%,董事会有因为经营不当而惩罚或罢免管理者的权力;限制管理者进行内部关联交易;制定多维度的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经营者要定期向公司股东或债权人汇报公司的经营情况;在财务危机警示信号被排除以后,经营者要向董事会做经过独立审计机构审计过的管理调整报告,以避免危机的发生;实行会计管制。

(三)信贷契约与财务危机预警

在公司的日常经营中尤其是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公司股东一般倾向于高风险高报酬的项目,而债权人则更希望风险小的投资项目以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因此,在财务危机发生时,债权人往往是最积极的外部力量,要么会支持公司破产清算,要么会紧密关注公司对财务危机的处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将是债权人确保维护自身利益的有利工具。故在债权人与股东和管理者关于融资等相关问题签订信贷契约时,就需要一些附加条款:财务危机系统的预警信息要及时送到债权人手中,债权人有处理措施的知情权;限制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到借款目的和用途一致;定期向债权人提供经过独立审计的财务报告;财务报表的计算口径和会计方法要统一透明;债权人有权定期到公司收集公司的经营和财务信息。

二、财务预警信息传递系统提高了公司财务治理水平

(一)规范和明确了股东与债权人的财务治理权

一方面,财务危机预警的附加股权契约,保证了股东对公司的日常经营情况,重大财务事项和能够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的重大事项具有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强调了同股同权,避免了“大股东侵占”等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信贷契约的完善使债权人在公司财务治理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信贷契约保证了债权人能够定期获得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避免债权人盲目的对企业活动进行干预;同时信贷契约使债权人在财务危机预警信号出现时,能够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相关行动,加强了债权人的财务治理能力。

(二)完善了经营者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经营者的目标主要是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如追求更高的报酬、在职消费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完善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往往失去有效性。而基于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报酬契约则使财务危机预警信息不受经营者的个人操控,完善了公司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同时,制定多维度的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对管理层的评价重点放在考察资本是否升值上,使经营者具有更大的管理空间,形成了正向激励。

(三)强化了外部审计监督系统

完善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强调了外部独立审计机构的参与性和决策性,提高了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完善了信息披露制度。将公司的经营状况特别是重大财务事项尽可能地公布于广大的中小股东,增加了公司决策的透明度,大大减少了公司股东或管理层通过操纵会计信息,滥用公司财权的可能性。同时,随着大量公司对于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完善,独立的外部审计机构行业必将迅速发展并成熟,这必然会提升整体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四)完善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建立在完善的财务契约的基础上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不仅能够及时准确的提供预警信息并保证企业采取相应措施排警,还能够在以制度化的形式使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监督,从而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同时,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能够保证公司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各种经营财务决策的有效实施,又能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参考文献

[1]陈良华, 孙健.公司治理与财务困境:来自上海股票市场的证据[J]东南大学学报, 2005 (9) .

[2]陈燕, 廖冠民.大股东行为、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J]当代财经, 2006 (5) .

财务危机预警与公司财务治理 篇8

关键词:财务危机预警,财务契约,公司财务治理

一、财务契约是财务危机预警有效发挥作用的保障

财务契约是指能够确定公司的各种利益主体基本关系, 明确落实各自的财权归属, 避免利益冲突, 使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约束与制约状态的治理手段。这些契约主要包括股权契约、报酬契约、信贷契约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契约。从经济学角度看, 财务危机预警既是对公司的各种索取权人的未来索取利益将要减少的提示, 也是揭露公司财权控制人不当财务行为的手段。因此, 若要避免不当财务行为发生者通过操纵财务危机预警信息掩盖公司潜在财务危机, 阻止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发挥有效性, 就必须通过设计相应的财务契约, 以保障财务危机预警信息真实可靠并能够有效处理。

(一) 股权契约与财务危机预警

我国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落后, 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普遍表现为“一股独大”, 且处于绝对控股权的大股东通过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或者企业内部关联交易等行为掏空上市公司, 并最终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与公司治理水平低下、公司内部股权契约不完备性有极大的关系。股权契约是股东之间就设立公司相关问题签订的契约, 用以协调股东内部的利益关系, 其主要内容通常包含在各种公司法规、章程和证券监管法规中。由于大股东拥有更多的公司经营事务的知情权和控制权, 也更有能力通过各种方式转移财富以获得最大的控制权收益。因此, 即使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发现了潜在的财务危机, 也极可能由于财务控制权的不均衡分布使预警信息失真或失效。因此, 公司股东之间的财务契约除了常规条款之外, 还需要额外条款以保证财务危机预警信息在股东内部透明化, 避免大股东操纵预警信息, 牟取私利的行为发生。通常额外条款有:一股一权, 股东只享有其拥有股份数的投票权;股东权利与义务制度化;财务预警信息报告部门要具有独立性, 预警指标的真实性要先经外部审计部门独立审计, 预警信息要同时发送给各个股东;规范关联方交易并将所有的会计处理方法统一化透明化, 避免暗箱操作;在财务预警信息披露以后, 要向所有股东公开导致潜在财务危机的不当财务行为并进行调整。

(二) 报酬契约与财务危机预警

报酬契约指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签订的明确公司经营者权利与义务的契约, 规定了管理者工作业绩良好时得到的报酬, 以及业绩表现很差或出现不良行为时将受到的惩罚。由于公司管理层对财务信息的生成和报告可以直接干预, 如对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 涉及公司利益的重大事项披露时间和内容,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等进行控制, 因此, 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很难对管理者的财务控制行为进行监管。由于信息不对称, 经营者将在股东利益和自身利益之间寻求平衡, 这就产生了代理成本, 并且由于其对经营情况掌握的直接资料, 而更容易对财务情况进行控制。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管理者的财务行为和业绩表现的一种最末端的检验。因此, 为了能使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发挥作用, 报酬契约中须需加入以下条款:在财务危机预警信号出现以后, 经营者需向股东及债权人及利益相关者提供原因分析报告, 并由外部管理咨询公司进行审查;经营者占据股份数目不得超过股权激励标准的5%, 董事会有因为经营不当而惩罚或罢免管理者的权力;限制管理者进行内部关联交易;制定多维度的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 经营者要定期向公司股东或债权人汇报公司的经营情况;在财务危机警示信号被排除以后, 经营者要向董事会做经过独立审计机构审计过的管理调整报告, 以避免危机的发生;实行会计管制。

(三) 信贷契约与财务危机预警

在公司的日常经营中尤其是在进行投资决策时, 公司股东一般倾向于高风险高报酬的项目, 而债权人则更希望风险小的投资项目以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因此, 在财务危机发生时, 债权人往往是最积极的外部力量, 要么会支持公司破产清算, 要么会紧密关注公司对财务危机的处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将是债权人确保维护自身利益的有利工具。故在债权人与股东和管理者关于融资等相关问题签订信贷契约时, 就需要一些附加条款:财务危机系统的预警信息要及时送到债权人手中, 债权人有处理措施的知情权;限制资金的使用情况, 做到借款目的和用途一致;定期向债权人提供经过独立审计的财务报告;财务报表的计算口径和会计方法要统一透明;债权人有权定期到公司收集公司的经营和财务信息。

(四) 其他利益相关者契约与财务危机预警

从某种程度上说, 企业是股东、经理人员、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工人以及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一系列契约的联结。这些主体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投入到企业, 同时相应的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因此, 除了需要完善公司的股权契约、报酬契约和信贷契约以提高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有效性外, 还需要完善以公司员工、供货商和政府为代表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契约。实践表明, 公司的员工或供货商等利益相关者, 对即将陷入财务危机的公司具有较强的信号敏感性, 一旦出现危机信号, 员工会采取提前离职行为, 供货商会采取撤货或撤资等行为以使自己的损失最小。

二、财务预警信息传递系统提高了公司财务治理水平

在财务契约完备的前提下,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才具有有效性;只有在满足财务预警系统有效性的情况下, 公司的股东和管理者才能更好地采取措施防止公司陷入财务困境。这就要求公司完善财务治理机制, 利用财务契约在公司财务控制活动中体现各主体在财权上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动态控制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 构建有效的财务预警信息传递系统。这样的控制机制下,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才能发挥其应有的预警作用, 并对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制度基础。

通过股东、经营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制衡的机制建立起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企业可以保证财务危机预警信息准确有效的得到传递和处理, 并通过完善相应的财务契约提高了企业的治理水平, 具体表现如下:

(一) 规范和明确了股东与债权人的财务治理权

一方面, 财务危机预警的附加股权契约, 保证了股东对公司的日常经营情况, 重大财务事项和能够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的重大事项具有知情权和参与权, 同时强调了同股同权, 避免了“大股东侵占”等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 信贷契约的完善使债权人在公司财务治理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信贷契约保证了债权人能够定期获得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避免债权人盲目的对企业活动进行干预;同时信贷契约使债权人在财务危机预警信号出现时, 能够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相关行动, 加强了债权人的财务治理能力。

(二) 完善了经营者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 经营者的目标主要是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 如追求更高的报酬、在职消费等。可以说, 经营者只有在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重合的时候才会顾及所有者的利益;相反, 当经营者出现错误损害了企业所有者利益时, 经营者必然会操纵会计信息以使自己的责任最小化。在这种情况下, 不完善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往往失去有效性。而基于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报酬契约则使财务危机预警信息不受经营者的个人操控, 完善了公司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同时, 制定多维度的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对管理层的评价重点放在考察资本是否升值上, 使经营者具有更大的管理空间, 形成了正向激励。

(三) 强化了外部审计监督系统

完善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强调了外部独立审计机构的参与性和决策性, 提高了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进一步完善了信息披露制度。将公司的经营状况特别是重大财务事项尽可能的公布于广大的中小股东, 增加了公司决策的透明度, 大大减少了公司股东或管理层通过操纵会计信息, 滥用公司财权的可能性。同时, 随着大量公司对于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完善, 独立的外部审计机构行业必将迅速发展并成熟, 这必然会对提升整体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四) 完善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相辅相成众多研究已经表明, 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原因多是由于公司治理水平低下造成的。因此, 建立在完善的财务契约的基础上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不仅能够及时准确的提供预警信息并保证企业采取相应措施排警, 还能够在以制度化的形式使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制衡, 相互监督, 从而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同时, 公司治理水平提高能够保证公司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各种经营财务决策的有效实施, 又能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因此,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完善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的过程, 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陈良华, 孙健.公司治理与财务困境:来自上海股票市场的证据[J].东南大学学报, 2005, (9) .

[2]陈燕, 廖冠民.大股东行为、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J].当代财经, 2006, (5) .

[3]冯根福.中国公司治理基本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经济学家, 2006, (3) .

[4]姜红珍, 张明燕.关于企业财务失败现状及成因分析[J].财会通讯, 2005, (2) .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 篇9

关键词:财务治理,财务管理,关系,对接,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公司在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也有着很大的进展。由于公司日益发展和壮大, 应对公司的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做出有效的调整, 以满足公司发展中的需求, 使公司的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价值, 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一、明确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概念

1. 财务治理的概念

财务治理是指在对企业中比较复杂的财务关系进行处理而出现的新概念。当前, 我国一些相关专家对于财务治理方面的界定有着不同的看法, 有些专家在研究时, 比较注重财务治理对公司产生的效率, 而另一部分专家则侧重于对财务治理的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其实两种看法都不够完全, 实质上财务治理属于公司针对公司本身和相关利益享有者, 为了完善财务制度、细条员工利益、治理公司财务等进行调控的一种手段。所以财务治理是一种固有的模式和制度, 能够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公司的管理者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2. 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是对公司的各项财务活动进行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现金, 通过一些财务管理的手段, 对公司的现金进行供给和分配, 并使资金创造出利润价值。在进行公司管理时, 需要合理有效的处理事务和金钱的关系。财务管理作为公司管理中的基础组成, 对公司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能够使公司能够有方向的进行经济活动, 有助于公司中其他管理工作的有效协调。

二、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

1. 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区别

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两种重要手段, 区别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出发点和服务主体。首先在服务对象上, 财务治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公司中的财务人员, 而财务管理的服务对象是公司本身, 主要是对公司资金的来源、支出和分配的管理。从出发点来看, 财务治理的出发点是公司, 合理的协调公司内部工作人员的财务分配, 以实现利益平衡。财务管理的出发点是公司的经济, 目的是为了使公司具有更多的资金来源途径, 并对资金进行科学的分配, 最大限度的创造公司的利润空间。在服务主体上来看, 财务治理的服务主体更为广泛, 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对公司的财务从高级的领导阶层到基层管理进行合理的分配。财务管理的服务主体只是公司的管理层, 有着很强的经济性, 目的是对管理层的资金进行优化配置。

2. 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联系

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除了有很多区别之外, 也存在一定的联系。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共同组成公司财务, 财务管理主要是满足公司在资金来源上的需求, 而财务治理是为公司所有财务人员服务的。所以说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有着不同的工作目标, 两者之间也不存在冲突的现象, 都是对公司的各项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分配, 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对接的途径

1. 分配财务权利, 界定财务目标

公司财务活动的方向主要是由财务目标决定, 在公司财务活动中, 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是重要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机制, 要权利配合公司的财务目标。只有具备良好的财务导向机制才能合理制定财务目标, 实现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在进行财务目标的划分时, 要对相关的财务主体权利范围科学合理的界定, 实现主体间权利与职能之间的平衡关系。在正规的公司, 公司的董事会起到对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协调作用, 也是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主体, 所以公司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董事会机制, 并有效的强化董事会的职能, 通过相应的方式, 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能力。

2. 建立监督和激励机制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 公司的资本结构对于公司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资本结构中, 治理结构是主要的运行方式, 资本结构的不同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理结构。良好的资本机构不仅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上地位的提升, 也很能够对权力主体发挥监督作用。所有优化资本结构, 有助于企业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股权的高度集中和分散, 不利于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发展。从我国当前的股权现状来看, 一股独大的是最为普遍的现象, 对我国日后的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国在进行资本结构优化时, 政府的相关部门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并加强对企业的科学引导。

3. 完善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

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形势的影响下, 公司在进行经营和管理时, 避免不了很多风险的产生。在现代化的公司中, 财务工作受公司外部环境的影响之外, 还决定于公司在财务上的规划和风险控制能力。所以, 对公司来说, 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进行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时, 应注重系统机制的设计, 通过对系统的动态监测和分析, 确保系统工作能够正常运转, 形成风险控制体系。

4.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进行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决策基础, 公司在保证沟通管道畅通的同时, 应加强对信息披露制度的规范。从我国一些上市公司来看, 信息披露只拘泥于形式, 并没进行实质的创新, 披露的内容缺乏实效性。另外, 对财务治理信息没有做出具体的规范或要求, 所以, 公司在尽力财务治理体系时, 应首先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加速修订信息披露准则, 强化信息披露规范, 通过相关法律法规, 对财务机制和体制上的问题进行解决。

5. 充分发挥战略财务的重要作用

战略财务是战略和财务的结合, 在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对接中, 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战略财务应从公司战略的角度进行研究, 对价值链进行优化, 从而提高公司的整体价值。采用中长期的企业模型, 根据攻速的特点, 对公司的财务战略和构架进行研究, 设计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的组织结构和体系, 建立业绩水平方案和决策方案、财务结构, 并对其进行分析, 结合对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 确定战略财务标准, 形成简易的战略财务模式, 强化公司的内部实力。另外, 要加强对公司业绩的评价, 注重管理层的工作情况和任务完成程度的同时, 也对公司在战略财务上的执行程度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各公司之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公司的财务管理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核心部分, 应充分发挥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作用, 在公司的宏观财务中, 通过财务治理进行公司财务的处理, 而从微观发展的角度, 财务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这样相互结合实现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对接, 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合作, 使公司的财务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雷.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战略整合[J].财会月刊, 2006;9

[2]申书海, 李连清.试论公司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与对接[J].会计研究, 2006;10

[3]吴军民.公司治理、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关系的辨析[J].会计之友, 2012;9

[4]林野萌, 傅建设.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框架探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1

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篇10

随着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和十几家商业银行相继陷入困境, 此次金融海啸席卷全球, 由金融业蔓延到实体经济, 许多业绩优异、高速成长的企业在一夜之间陷入困境, 处于破产的边缘。这些企业并非是企业业绩不好或者没有创造价值, 而是“繁荣”背后存在着风险问题。这也进一步表明, 越是在“繁荣”时期, 企业越要注重治理风险的防范。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因此, 追求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的终极目标。在实践中, 企业最关心的往往是如何创造利润和价值, 而忽略了随之而来的企业风险。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上市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 风险和利益是不可分的, 如果企业偏重于业绩或价值, 而忽略企业风险, 对于各种各样的风险, 不能及时采取恰当措施进行处理, 那么企业可能遭受损失, 甚至会因此破产倒闭。

企业风险由两个部分构成: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其中, 经营风险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营业利润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而蒙受损失的可能。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因企业资本结构而引发的一种与经营风险不同、却又会相互影响的风险。财务风险与企业收益并存并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 由于其兼有隐蔽性与不确定性等特征,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普遍较高。因而,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和财务危机防范是企业生存发展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内在要求。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将带来企业价值的增加。从已有的文献看, 学者们从公司治理指数、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等公司治理的多个方面对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或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并通过实证的方法得出了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价值有显著影响的结论。然而, 面对百年未遇的危机与挑战, 笔者认为应在研究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的基础上, 加强研究公司治理结构的各种要素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从而构建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降低企业风险。

二、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公司治理涉及的变量很多, 本文主要从董事会特征、高管特征及股权结构3个方面, 结合已有的研究文献, 分析公司治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1.董事会特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1) 独立董事与企业财务风险

独立董事制度在强化董事会内部制衡机制, 促进公司决策科学化方面的优势在理论上和发达国家公司的实践中都得到充分的证明与体现, 国外的众多研究表明, 独立董事的存在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增加。但是我国由于独立董事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义务关系没有在法律层面上得到明确, 国内众多研究表明独立董事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明确。然而, 于富生等 (2008) 以2002-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独立董事比例越高, 企业风险越低。他们认为, 由于独立董事和企业没有任何利益关系, 这导致他们缺乏动机去提升企业价值, 但是他们却有动机关注企业风险。原因在于:一方面独立董事要注重自身的声誉, 如果企业发生财务舞弊等行为, 将会有损他们的声誉;另一方面, 如果企业经营失败, 独立董事可能会因为工作失误等受到牵连。唐清泉、罗党论在研究中发现, 独立董事的加入, 规范了董事会的议事日程, 使得董事会议有序化、程序化, 有助于董事会及时处理问题和做出高质量的战略决策。而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的改善有助于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 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2) 董事会规模与企业财务风险

国内外对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 但结论也不尽相同。国外早期研究支持较大规模的董事会, 后来的实证研究表明公司的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也有学者认为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国内的研究大多同意较小规模的董事会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高。而于东智和池国华 (2004) 用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平均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公司绩效指标, 以我国上市公司2000年的统计数据对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董事会的规模与公司绩效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二次曲线关系。目前, 国内外对于董事会规模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较少, 于富生 等对此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 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对企业风险没有显著影响, 在我国普遍存在强势大股东的情况下, 董事会很多情况下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决策机构而已, 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高管特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1) 领导权结构与企业财务风险

上市公司董事会领导权结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单一董事会领导结构, 即CEO和董事长由同一人担任;二是双重领导结构, 即CEO和董事长由不同的人担任。关于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两职分离, 理论界存在着激烈的争论。第一种观点认为两职应该分离, 两职分离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第二种观点倾向两职合一, Brickley (1997) 认为两职合一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第三种观点认为两职合一与否, 对公司绩效不构成影响。2008年于富生 等对2002-2005年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企业的财务风险大于两职分离的企业。他们认为, 两职合一的领导结构首先会影响董事会的独立性, 使得不称职的总经理难以更换, 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其次, 两职合一, 使得许多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企业的财务风险会被放大。

(2) 董事持股与公司财务风险

Jensen & Meckling (1976) , Lipton & Lorch (1992) 和Jonsen (1993) 提出要让独立董事持股, Shivdasani (1993) 推断出, 董事持股量有利于提高监督效率。Kaplan (1994) 的实证研究表明, 董事持有股权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具有激励的效应。国内关于董事会持股与公司绩效的研究也存在不同的结论。孙永祥、章融 (2000) 的研究表明, 董事会及经理人员持股数量的多少与公司绩效并无明显相关关系。李维安、李汉军 (2006) 的研究发现, 高管的持股比例和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于富生 等 (2008) 的研究发现, 高管的持股比例和企业财务风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3.股权结构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公司的股权结构是指公司股东的构成。股权结构包括股东的类型以及各种类型股东持有股份的比例, 也包括股权的分布, 即股权的集中度和分散度。现代企业理论研究表明,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组织结构的产权基础。良好的股权结构能优化公司董事会构成, 影响股东的行为, 有效地激励和约束经理人员, 促进公司形成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 从而提高公司经营绩效, 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1) 股东类型与企业财务风险

目前, 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是国有控股, 众多文献研究证明国有控股对企业绩效有影响, 国有企业绩效明显低于非国有企业的绩效, 而且业绩好的风险也小。但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却发现国有企业的风险明显低于非国有企业, 分析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会优先考虑国有企业, 从而使国有企业所面临的政策风险较低;第二, 地方政府出于本地区利益的考虑, 会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扶持力度, 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向国有企业倾斜;第三, 当国有企业陷于困境时政府有动机为他们提供帮助。正是由于政府的介入, 降低了国有企业的风险。

(2)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的财务风险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对如何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争论由来已久, 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演变应该向欧美公司靠拢, 股权尽量分散, 今后对公司经理层的监督应该主要通过市场、法律来进行, 即采用市场导向型的公司治理模式;另一种观点是, 由于我国的市场成熟度比较低、法律制度不健全, 在市场力量和法律法规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 股权结构应该模仿德国和日本公司, 股权适度集中, 注重大股东对经理层的监督作用, 即采用大股东控制的治理模式。

在实践中发现, 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在股权集中的公司, 大股东有积极性参与公司治理, 并通过选派董事、从事代理权竞争、提议召开股东大会及起诉违背股东利益的经营者, 在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股东分散的公司, 由于监督经营上存在严重的“搭便车”现象, 小股东参与股东大会、进行代理权竞争的积极性很小, 也无力从事这些活动, 进而使公司运作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或经营者主导。

由于我国出现了一些“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等手段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等行为, 如ST猴王、ST幸福等, 因而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践中, 比较强调股权分散。但近期发生的美国华尔街的危机, 以及我国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的一些案例表明, 股权分散并非都有好的结果, 例如, 厦门汽车分散化的股权结构, 大股东之间的控制权之争, 给厦门汽车带来的是管理层的不稳定等问题, 使人们认识到, 分散股权的模式也有问题。因而, 股权集中或分散, 本身并不能作为判定公司股权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同时, 也有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对企业风险无显著影响。

三、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以上分析表明,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对企业财务风险有一定的影响, 企业应完善治理结构, 有效约束企业的高风险行为, 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1.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建立独立董事市场机制

履行权利和义务是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最根本保证, 因此, 应尽快制定《独立董事法》, 从法律层面明确独立董事的法律地位, 明确独立董事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 构建独立董事市场评价与市场披露体系, 将独立董事的各种信息客观及时准确地公之于众, 为企业在市场选聘独立董事提供决策依据。

2.建立有效的董事会治理机制, 提高董事会治理效率

(1) 董事会中适度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

尽管独立董事和内部董事都是公司的董事, 但当独立董事在发表自己的独立意见, 或在拒绝控股股东控制下做出某些可能伤害中小股东的重要决策时, 就可能产生严重的冲突。这时, 只有独立董事达到一定比例, 才能在董事会中形成独立的力量, 以维持和采取独立的立场, 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做出公司的重要决策。

(2) 设置两职分离的领导权结构

董事长领导整个董事会对股东负责, 而公司的经营班子对董事会负责, 董事会和经营班子之间的关系是决策和执行、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当经营班子的工作不能令董事会满意的时候董事会就要解除CEO的职务。反之, CEO也特别希望能“俘获”董事会, 以稳定自己的工作。所以, 为了防止CEO控制整个董事会, 不应该由公司的董事长担任CEO, 或者说, 公司的CEO不能做董事长。公司应该采取两职分离的设置。

3.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

股权集中或分散, 本身并不能作为判定公司股权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有效的股权结构至少应具有以下特征:不仅能提高公司的市场绩效, 而且能保障公司绩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调节或者适应非股权结构因素, 保障公司市场战略的实施。

摘要: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企业带来的冲击, 使我们认识到, 公司治理不仅具有改善公司业绩的作用, 更应该具有风险效应。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文献, 在分析公司治理对企业财务风险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了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公司治理,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春华, 魏晓琴, 秦奋.金融类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海南金融, 2007 (4) :52-56.

[2]王宁.董事会结构与企业绩效影响相关性研究综述[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7 (6) :66-67.

[3]徐冬莉, 兰玉杰.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 2007 (10) :103-107.

[4]杨斌.我国证券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 2008 (4) :501-506.

[5]庄学敏.股权流动性与公司治理效率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11) :173-178.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 篇11

[关键词] 财务治理 人力资本 理念分析

一、人力资本参与财务治理:产权特征

1.人身依附性

股东至上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价值的人身依附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物质资本那样用于转让及清偿债务等,不具备风险抵押功能。因此,所有者在运用其人力资本时,必须承担绝大部分风险,只有尽力运用专属于其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才能获得高于其自身价值的收益。另外,经营风险贯穿于企业经营全过程,而并不仅仅体现在破产清算上。物质资本并不能主动地制止风险形成和降低风险概率,货币资本对风险的承受是事后、消极的;而人力资本的风险承受是全过程、主动的,它是企业风险的事实上的承载者。

2.专用性

随着生产力发展及社会分工的细化,人力资本专用性愈强,专业技能适用范围日益缩小。人力资本所有者在其他公司所能支配的生产率与工资,将远低于其专用化所在公司的水平(Blair,1995),这种进入障碍意味着放弃其现有专业技能的巨大机会损失,而逐渐养成的技能创新“惰性”,又会增强其承担企业风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团队特征

人力资本专用性决定了其价值只能在团队合作情况下才能实现。但在团队协作中逐渐形成的互信、团队精神等无形资产与共享财富使人力资本的退出面临巨大机会成本与沉淀成本,人力资本具有退出障碍。

在信息网络时代,由于要素、资本市场等非人力资本形式运作的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使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的关系逐渐弱化和间接化,它能很方便地逃离企业、规避风险。但人力资本的人身依附性特征使其具有承担风险的主动性,专用性与团队特征又使其具备抵押性,从而具有承担风险的自觉性。人力资本与企业的关系日益密切,日益成为企业实际风险的承载者。

二、人力资本参与财务治理的理念

企业所有权归属最终决定于一定生产力下该企业经济活动水平对两种资本的需求度及其稀缺度(陆维杰,1998)。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愈高,人力资本日益稀缺,其所有者参与企业的契约筹码日益增大;伴随着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代理人逐步加强自身与委托人就组织剩余进行讨价还价的权力。另外,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的关系逐渐弱化,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的关系日益强化,其承担风险的能力日益增强。剩余风险承担者应是剩余索取者,剩余索取者应是企业控制权的受让者(Alchian,1972),因此,人力资本所有者理应纳入企业资本范畴,成为企业所有者之一。

1.理财主体多元化

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企业所有者后,两种资本所有者共同成为公司治理主体,从而形成共同参与决策和相互制约的格局。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水平与企业绩效捆绑的长效机制,不仅可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也调和了两种物质资本所有者间的矛盾,使其成为长期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实现了权力均等、收入平等和经济民主,大有助于整个社会和谐进步。

2.资本结构二元化

随着知识经济条件下资本概念的泛化,企业应适时突破传统资本同质假设和一元束缚,建立以非同质假设为基础的二元资本结构。二元资本结构可较好地反映出两种资本所有者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一个企业的最佳人力资本结构,首先要能实现人力资本效率的最大化——相对于特定非人力资本存量而言,不存在人力资本能力剩余或不足;其次要能实现其内部能力平衡——相对于特定人力资本而言,其他任何类型人力资本,均是适度和协调的(向显湖,2004)。

3.剩余分配模式

作为企业资本,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对企业的价值贡献虽不定相同,但二者地位平等,缺一不可。因此,从社会公平角度出发,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比照物质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方式进行;二是人力资本既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也得承担企业亏损。

(1)资本必要补偿

物质资本投入企业后,形成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其损耗可以成本费用形式得以补偿(通过产品销售)。同理,人力资本消耗也应得到补偿,以维持其再生产。这除在公司治理上应采用相机治理与共同治理相结合的全新方式外,还应形成具体实现路径:即应比照物质资本计量模式,科学计量以切实实现人力资本产权化;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其专用性、边际报酬递增的动态性等特征,使之享有与其价值贡献度相匹配的共同而有所偏重的财务治理权。

(2)剩余分配

赋予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产权,首先要对其价值进行评估。但目前计量方法尚无定论。吴志达(2004)认为,可运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等方法对其进行人才测评,确定一个接近其价值的初始值,人力资本以此价值的折股数额为基础与物力资本共享企业收益;同时建立能力显示机制,并相应地适时调整其折股数额及应享收益。

参考文献:

[1]陆维杰:企业组织中的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经济研究,1998.5

[2]吴志达等:试论人力资本股权化及其安排.财会通讯,2004.11

[3]向显湖等:试论人力资本融资财务.会计研究2004.9

[4]Alchian, Armen A., and Demsets, Harold.. Information Cost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2.62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 篇12

1.1 公司治理的含义

公司治理是指对公司的管理和控制,即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催生了许多的利益集团,包括公司股东和管理者,这些利益集团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公司治理就需要协调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在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就形成一种制衡的稳定状态,以保证企业稳妥发展。

1.2 财务治理的含义

财务治理是对公司财务的管理和控制,即通过对企业的财权分配和控制权分配,协调公司内部各种关系,建立一系列完整的分配控制制度,解决公司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套完整的制度安排。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类似,但实际上财务治理并不等同于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公司在财务上的一种管理活动,侧重于管理,而财务治理则侧重于企业内部权力的管理制衡关系,和公司治理类似。

1.3 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的关系

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皆是企业在适应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两者都是企业经营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且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公司治理是财务治理的前提。其次,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再次,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的目标相同。当然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的主体也包括在内,它们会在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得企业价值不断增值,因而两者具有共同的目标。

由此可见,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在本质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公司治理的现实、集中和根本体现。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因此,正确处理好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的关系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1]

2 雷士照明公司治理及财务治理分析

2.1“雷士风波”简介

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于2010年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国内照明行业的领军企业。雷士照明上市前经历了创始股东吴长江控制权失而复得的过程,上市的第二年吴长江曾被“逼宫”后依靠强大的经销商重新掌权,上市后的第四年其再遭“逼宫”和经销商“倒戈”导致控制权旁落。

2.2“雷士风波”映射出的公司治理问题

2.2.1 中外“契约”差异,高层各执一词乱人心

西方的契约是两人以上相互间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协议,而中国式契约则不然,它靠的不是法律,而是人们之间的诚信的承诺。2012年5月25日,吴长江因协助调查重庆南岸区官员案件离职,阎焱认为这是符合规章要求的,如果已经失去了履行作为董事长或者公司高管的能力时,就失去担任高管的前提。而吴长江却认为其是在协助调查的情况下,不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才辞职的,这只是暂时辞职。而后阎焱认为在一个上市公司,辞职的时候需要程序,回来的时候更需要程序,便向媒体提出了关于吴长江回归的处理好关联交易等三个要求。吴长江却认为这三个条件是作为朋友私下聊天而提出的,不应该出现在媒体上。

2.2.2 创始股东一意孤行,董事会被架空

董事会对于公司总部要从惠州搬到重庆南岸区感到非常诧异,因为董事会从来没有讨论过总部要搬迁。后来经过调查了解到董事会确实对搬迁总部召开过紧急会议,就总部搬迁一事进行讨论,结果是除了吴长江赞成,其他董事都反对搬迁,因此董事会决议不搬。但吴长江仍带领总部几百人搬到重庆去,并通过向政府承诺三年内100亿元销售额和每年在当地缴纳5亿元的税换来政府给公司的一些优惠补助和好地段。所有这些都是创始人吴长江的个人意志,完全不经过董事会的决议。

2.2.3 创始股东过度自信其个人社会资本价值

根据资源依赖理论,实际控制人为保持对企业持续稳定的控制,应对企业关键性资源拥有支配权,实际控制人应最大限度地将个人社会资本嵌入到组织社会资本中,以提高个人社会资本对组织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及不可替代性,从而增加有效性区域在组织社会资本中的占比,即增强社会资本的契合度。[2]雷士两次控制权争夺战,吴长江均凭借供应商和经销商的力量得以化解。当实际控制人个人社会资本与组织社会资本差异较大时,社会资本契合度就较低,其对企业核心资源的控制力就较弱,环境变化就有可能导致其失去实际的控制权。在雷士的第三次风波中吴长江未能幸免,随着经销商的集体倒戈,仅持有雷士约2.54%股权的吴长江在资本强权面前最终败下阵来。

2.3“雷士风波”映射出的财务治理问题

2.3.1 融资节奏失调,引“狼”入室

第一次股权纷争让雷士在猝不及防的情形下急需资金解困,因而融资谈判中明显处于不利境地。随后融资时的股权出价过低,导致了创始股东吴长江的股份被大量稀释,至雷士在香港上市时吴长江持股比例已降至23.33%;引入施耐德后,吴长江持股比例降至19.32%;第二次风波后由德豪润达收购吴长江股权,至此吴长江仅持有雷士的股权约2.54%。很显然,吴长江在雷士急剧扩张时没有把握好融资节奏,导致其控制权最终旁落。可以说“融资”成就了雷士照明的辉煌,更是创始人吴长江股权被屡次稀释的始作俑者。

2.3.2 违背上市公司规则,创始股东存在利益输送的自利行为

2013年吴长江与胞弟吴长勇在其家乡重庆铜梁投资10亿元创办了华龙盈科LED照明生产基地,并招揽亲信加入。华龙盈科作为雷士最大供应商,将采购于其他生产商的产品加价5%~37%卖给雷士。现任董事长王冬雷谴责吴长江涉嫌为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公司进行利益输送,私自将雷士照明品牌权利授予其他公司,涉嫌绕开财务总监为其弟吴长勇侵占、挪用或诈骗公司资金提供便利,涉嫌在损害公司利益的前提下为自己偿还4亿元的赌债,并暴力阻挠重庆万州工厂开工等。[3]

2.4 财务治理对公司治理的连锁反应

由于创始股东吴长江认为雷士公司是他一手创造的,并不重视公司章程等他认为形式的东西,所以在融资的过程中,不惜通过贱卖他的股份来制约其他大股东,最终导致他的股权被稀释,在公司中失去了控制权。并且在引入资金的过程中,吴长江并不在乎董事席位,也不设立关键人条款等来保护自己的控制权,以及财务治理的混乱都导致了后期公司治理的不稳定。

3 反思

雷士照明发展案例说明,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公司转型即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是一般规律。采用现代化的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制度,遵循契约精神,遵守董事会的决议,分配好财权是保证公司规范运营、确保盈利的前提,才能使民营企业适应市场规律,实现长远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会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创业者与战略资本之间的矛盾,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李侠.对煤炭企业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关系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3(18):22-23.

[2]赵晶.个人社会资本与组织社会资本契合度对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影响——基于国美电器和雷士照明的对比[J].中国工业经济,2014(3):121-133.

上一篇:子宫肌瘤伴糖尿病下一篇:住宅小区停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