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的完善(共12篇)
公司治理的完善 篇1
随着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公司也应时而生,并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组织形式。公司的发展也要求相应治理结构的变化。
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法理基础
针对公司制度而产生的相应法人治理结构,在二十世纪30年代初,就有经济学家提出了著名的“伯利一米恩斯假说”。他们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伴随着公司制度的兴,会产生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这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基于此,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也多以股东利益为中心,旨在追求尽量少的代理成本,要求公司的董事能够忠实、勤勉地为股东的利益行事。而所谓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的管理机构和组织机制的统称,以出资者与经营者的分离和整合为基础,包含了董事会、股东会以及监事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包含了资产所有人、职工、债权人之间的权责关系,规定了公司的相关管理和监督机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如下的特点:
1.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是公司股东的所有权。股东作为公司资产的所有权人,是公司赖以存在的根本,也是公司权威的源泉。公司股东可以凭借其拥有的股权实现对公司的一种控制,而这种控制权的实现方式主要指股东大会、股东会,公司股东可以更换对公司事务进行管理的董事会成员和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另外也可以决定公司的重要事项,这就深刻的反映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本质,就是以股东的资产所有权为核心,公司的管理和运作要以股东的最大利益实现为目标。当然,公司并不仅仅包含物质资本,还包含科技和劳力资本,公司的运作自然也不能忽视这些资产所代表的利益主体,另外公司作为一种组织需要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因此,在股东主导之下,同时满足其他资产利益主体和社会责任要求的前提,才能保证最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2.公司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运营理念。公司内每个组织机构之间都是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他们之间的权力和权利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彼此之间势必有着矛盾和冲突,公司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实现公司内部权利与权力的合理配置。
3.公司制中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和制约。在公司内部,其物质资产所有权归股东,管理权归董事,监督权归监事,这三个主体相互分离和制约,这构成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其中,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利机关,可以选任公司的董事,决定公司的合并分立、股东对外担保等重要事项;董事会是公司的管理机关,需要执行股东会的决议,同时也需要针对公司制定行之有效的经营方案,管理公司的发展和经营状况;监事会则是公司的监督机构,代表的是股东的利益,代替股东管理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行为。
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1.公司的股权过于集中,小股东权益保障不力
我国的公司萌芽于计划经济,发展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对公司的影响一直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公司内部股权过于集中是不可避免的,通常会出现一股独大的局面,在这样的公司中很难吸收小的股东进行投资,形成多元化的管理体制,更无法产生有效的监督机制。即使在这种体制之下,公司里的小股东,其权益也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国有企业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我国的国有企业董事长是政府,企业的总经理是政府决定的,整个国有企业的经营决策权都完全掌握于我国的政府手中,这样被管理的过死的国有企业很难在市场经济下有大作为。这样国有企业中股东的权利形同虚设或者流于形式,这种局面下,小股东的权益自然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整个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完全由政府掌控了,总经理权力显然过大。
2.股东持有的股分散导致股东会的决策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市场的竞争
在公司的股东中除了极少部分以企业为毕生事业的股东以外,大部分股东都只是为了牟利而投资,,这一部分股东只是将公司的股份视为一种牟利的工具,尤其是在他们持有较少份额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一种投机心理,这些股东可能数量不在少数,但是他们通常漠视集体的利益,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不够用心,甚至为了避免损失会选择退出公司,出卖股份。这些股东的存在分散了公司的股份,并且这些股份流通性往往比较高,而公司的经营决策有赖于股东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公司的经营决策,但是这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在实践中,公司股东会的经营决策自然呈现出效率低下的一面。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虽然股东都享有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但是由于公司都实行所有权与管理权、监督权的分离,股东一般不参与公司具体事务的经营和管理,这样股东会的经营决策也很难得到高效的执行。
3.公司的监事会监督不力,形同虚设
公司设立董事会的意义在于其自成一个独立的机构,与股东会和董事会并存,监督股东会和董事会不合理的经营决策,保证公司合理、高效的经营决策。在实际生活中,大股东代表的利益主体与独立董事代表的利益主体不同,大股东因为具有物质资产所有权决定的优势地位排斥董事,限制董事发挥作用。作为监督机关的监事会,其监督职能在这种情况下也很难得到有效发挥。一方面,在公司,股东会在过分强势的情况下,公司的监事会往往也隶属于公司股东会,和股东会形成实质上的上下级关系,听命于股东会。这样的机制之下,公司的监事会不敢充分行使监督权,导致监督无能、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监事会的监督手段不甚高明,监督技术拙劣。虽然我国的《公司法》规定了监事会的资料查阅权、财务检查权、股东会的提议权等等法定权利,但是在实践中,监事会应当如何有效履行这些权利却没有完善的规定,因此,监事会这些权利在实现的过程中往往受到大股东的阻挠,使得其监督职权形同虚设。
4.董事和监事的产生程序不合理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我国公司董事和监事都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的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则由董事选举产生。但是这些董事和监事的来源法律却没有相关规定,现实生活中这些董事和监事的候选人名单有些是政府提名的,有些是换届的董事会或者监事会提名的,这些候选人并非经过深思熟虑而提出,因此,也不能保证选举出来的董事或者监事较高水准。但是,公司的董事、监事如何产生,将直接决定着他们将来是否能发挥到相应的作用,显然,现实生活中董事、监事的产生方式完全不符合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的初衷,更无法杜绝公司法人治理过程中的专断,保证不了公司健康的运营管理。
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1.强调董事会的地位,保障董事会的经营管理权
曾经的公司法人治理过程中,公司股东的中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虽然提出了保护小股东的利益,但是仍然强调公司股东的中心地位。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的经营管理越发强调董事会的重要性,公司股东会和董事会的职责分工随着公司管理专业化越来越倾向于授权于董事会。“董事会中心主义”的管理模式日趋盛行,因为它更能满足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公司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一系列专业化和效率化的需求。过去过度强调股东在公司法人治理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已经大大限制了公司的发展,现在将公司的管理和经营决策权更多的授予董事会是非常有利于公司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应市场专业化的需求,也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虽然,还有一些观点认为,股东会和董事会的严格分化,将会导致股东中心地位的丧失,不利于维护股东的利益。但是,本文强调公司管理和经营权让渡,并非否认股东对公司重要事项的决策权,也不是要股东完全放弃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仅仅是要求股东对公司的管理决策不再全面干预,保证公司董事会充分发挥其职能。
2.建立累积投票制度和限制表决权制度保障小股东的权益
累计投票制度是指股东大会需要选举两名以上的董事时,每一个股东手中每一股所代表的投票权与董事候选人的总人数与相等,股东在投票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投票权分散于不同的人,也可以集中于一个人身上,最后,按照得票数的多少来确定董事会的成员。这个过程中,董事会董事所得票数是股东手中票数与董事人数的乘积,这样有利于防止大股东专权,保障了小股东的投票权,即实质上保障了小股东的利益。
限制表决权制度是指规定股东特定的持有股份比例,这一部分的股份,每一股代表一个表决权,股东超出这部分的股份每一股不能代表一个表决权,换而言之,股东超出限额部分的股份所代表的表决权比例下降,这样做有利于限制大股东的表决权,保障小股东在表决过程中相对平等的地位。
综上,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实践过程中小股东的权益,保证公司在法人治理过程中更公正、合理。
3.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监督制约机制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有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一—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制度,这不仅保证了公司的所有权核心地位,还保证了高效的管理,但是,实践中,“三权分立”制度形同虚设,尤其是具有保障力的监事会根本就无法发挥相应的监管、纠正职能。因此,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监督制约机制就显得迫在眉睫。
(1)规范监事制度,明确明确独立监事的任职资格。独立的监事是公司内部权力机制的监督者,应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既不沦为大股东代言人,也不是董事会的同盟者。这样就要求独立的监事应当具有较强的监督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需要具有丰富的管理、经济和法律方面的知识与经验。
(2)明确监事会的职权,使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监事会的监督重点应当放在公司经营决策的正当性之上,尤其从董事制定决策的程序上入手,考虑决策是否合理,同时,衡量决策的结果会否损害股东的利益,确保公司董事的决策正确性。另一方面,监事会应当享有特别的救济权,也就是说当监事发现公司董事或者经理的行为损害股东或公司利益时,公司的董事又不愿出面解决的情形下,公司的监事可以直接采取措施,例如直接起诉,制止不利后果的发生。
(3)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吸收债权人和公司职工等相关的利益主体,与监事会一起监督大股东和懂事的行使权力。在我国,资本市场并不发达,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因此商业银行自然成为公司较大的债权人,在对公司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将商业银行等债权人纳入监督人的范围,有利于商业银行等债权人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监督公司经营行为的正当性。而职工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将职工纳入监督者的范围,有利于发挥职工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缓和劳资纠纷,发扬公司的民主管理体制,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
参考文献
[1]叶敏,周俊鹏.从股东会中心主义到董事会中心主义——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发展变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
[2]于东辉.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几个问题[D].山东社会科学,2007(1).
[3]范健.商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杜军燕,张伟,朱伯玉.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J].商业研究,2009(8).
[5]刘宗胜,张永志公司法比较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6]梅慎实.现代公司机关权力构造论[J].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7]叶敏,周俊鹏.从股东会中心主义到董事会中心主义——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发展变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
[8]陈萌萌.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商业研究,2005(2).
[9]于东辉.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几个问题[D].山东社会科学,2007(1).
[10]杨震.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D].中国法学,2003(1).
[11]滕佃军.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完善[D].河北法学,2001(19).
[12]张文婷.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11).
公司治理的完善 篇2
一、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公司治理结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责、权、利安排和相互制衡的机制,我国由于从根本上存在“所有者缺位”的制度缺陷,从而使公司治理结构先天不足。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政府治理和监管力度不够
现在中国公司非凡是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的诸多主题,包括股东大会问题、投资者关系问题、董事的公平行为准则、治理层激励机制、关联交易问题、信息披露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政府管制的影响。比如说,我们一些重要行业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际上形成的是几家寡头垄断的机制,无法形成经济学意义上的相对完善的市场竞争。因此,对于中国现阶段乃至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而言,公司治理水平能否改善不仅是一个公司层次的问题,而且还取决于政府治理的水平。
(二)目前公司中存在的董事会功能弱化
一方面是由于内部人控制,使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被架空。公司董事会很大程度上把握在内部人手中,董事会的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是其行使决策控制权的信息源在经理层的控制下出现了断层。由于很多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并没有实质性运转,内部审计机构只是停留于公司文件中的组织机构图纸上,而无专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更谈不上目标和功能。
(三)监事会未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我国《公司法》等法规在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以股东价值为导向,相对重视董事会的作用而忽视监事会的作用,监事会的运作规定过于简单,使之在开展监督活动时往往难以在法律上找到可操作的依据。
(四)内部监督不力,信息失真严重
经理层主导地位的治理环境下,经理人控制着信息生成系统。在委托人与被审计人集于一体的重合中,审计的独立性会失去其存在的土壤。
(五)国内证券监管职能错置
这种错置,一方面表现为证券监管部门对市场深入太多,用行政职能代替市场的职能。这就使得证券市场的有效运作机制难以确立;另一方面是证券监管部门的不作为,未能提供有效的市场制度与规则,未能对掠夺投资者财富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
二、造成当前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既源于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如厂长负责制)的影响,也是因为公司法实施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组织结构的不断演化使得既有的立法模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此,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进行立法上、制度上的完善、变革或创新,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十二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股东大会对公司经营的监督
如何实现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自我约束和监督?无疑我们先应当想到的是通过股东大会。我们知道近代公司法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且万能的机构。随着经济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型化,股东人数会越来越多,股权的“原子化”可能会导致低效率,因为如果每个股东都很小,就会出现经济学上的“免费搭车”的问题,每个小股东一般不愿意花力气去监督和介入公司的经营。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经营需要有高效的经营机制,公司的经营问题不可能由一年一度的股东会来解决,从而出现了股东大会权限弱化,董事会权限强化的趋势。股东大会形式化的结果意味着股东特别是小股东放弃通过股东大会支配和监督公司的权力,使得支配公司的权限日益集中到公司经营者手中,公司经营者的权力日益膨胀。现实发生了变化,法律就得做出相应的修改。
现代股份公司中的股东大会不再是公司的万能机关,但股东大会在公司中所处的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不容动摇。股东通过股东大会去支配、监督公司经营的大原则仍然维系着公司法的基本结构。股东大会不但仍然对公司组织、结构变更等重要事项有意思决定权,而且对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确定、利益分配、董事和监事的任免等有决定权。为了强化股东,特别是少数股东对公司经营的监督作用,增强股东大会的活力,完善股东大会的作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进股东提案权制度
所谓股东提案权,是指股东可以向股东大会提出议题或议案的权利。是为了促使公司制度更具有民主化色彩,以加强保护股东权利而产生的新制度。该制度不仅能调和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权益及权能关系,而且能促使股东法定权利的落实而不致流于虚化,避免董事会专权。许多国家都规定了股东提案权制度,如美国的股东提案权制度就规定的比较完善,前后共修改了十四次之多,规定极为详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比如规定了提案人员资格限制、公司的权利义务、议案提出的期限、议案提出的事由及法律责任等内容。我国的公司法也同样提出了股东提案权,如《公司法》第110条规定股东有权对公司经营提出建议。但规定过于简单抽象,没有细化,可操作性较差,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立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程序上周详股东提案权制度。
2.扩大股东召集权人的范围
要实现股东会对公司整体运作惊醒有效的监督,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股东会的召集。根据我国的《公司法》第105条的规定,监事会提议召开股东会或持有公司10%以上的股东请求召开股东会时,董事会应在两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会。这就说明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会一般由董事会负责召集,包括股东大会和临时股东会。这样召集权人的范围过窄,不利于发挥股东会的制衡作用。建议我国在将来修改公司法时,应规定股东的自行召集权和监事会的特别召集权,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股东会的召开原则上由董事会进行召集;(2)监事会认为有必要时写出书面报告可召开股东会(3)减低对股东持股比例的要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小股东的利益。另外应当注意的是,法律在规定具体条文时,要尽可能的细化和量化,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3.借鉴股东质询权制度
所谓股东质询权,是指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为行使其股东权,而请求董事会或监事会就会议目的事项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权利。质询权的目的是为了使股东在股东会中能获得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更好的发挥监督职能。股东质询权是一种固有权但也并非可以漫无边际的行使,股东质询的内容应与股东会的议案有直接的关联。目前我国的公司法还未对股东的质询权做出规定,应当参照国外的立法例,根据股东权保护的原理,在立法中详细规定此项制度,比如对股东质询权行使的范围、董事和监事的说明义务、回答的方法、方式等做出规定。
4.完善股东委托书征集制度
在我国,股份公司的股权结构严重不合理,主要表现就是股权过度集中,极易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使中小股东的利益受损存在潜在的制度性可能,且不利于经理阶层在更大范围内接受多元化产权主体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和约束,因为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任的客观事实很难使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的有效制约。我们应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通过完善委托书征集制度来改善内部人控制问题。
所谓委托书征集制度,其主要形式体现在对公司管理层的现行政策持不同意见的股东从公司的其他股东处(尤其是针对中小股东间的联合)努力争取足够的投票委托书,以重新选举全部或大多数的公司董事并获取公司的控制权以此来迫使董事会在符合股东利益的工作中创造出更好的工作业绩。
从立法上建立和完善委托书征集制度,是使中小股东的投票权能合理聚合,有效提高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参与表决的法定人数和法定股份数,发扬股东民主,维护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委托书制度可使有志于经营事业的善意第三人,能有机会通过征集委托书,淘汰不适任的现任经营者,另一方面,也使中小股东有可能透过累计投票权进入董事会而参与管理,这两方面都可对现任的经营者形成制衡和压力,使公司业务趋向正常。
5.确立累计投票制度
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我国台湾《公司法》规定,选举董事可采用累计投票的方式,即股东会议选举董事时,每一股份有与应选出的董事人数相同的选举权,可集中选举一人或集中分配数人,由所得选票数多的人,当选为董事。虽然此举有违反现代市场经济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完全分离之虞,但就我国目前现状特别是以国有股为主的国有企业因国有股的不可上市性导致股份的流动性小,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对峙格局比较固定,股东与董事、经理层的身份常常混而不清,大股东常常利用其股权优势来控制董事会,并利用董事会的业务执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累积投票制度选举董事,既有必要也行之有效。因此我国《公司法》仍应予以引进累积投票制度,至少应允许公司章程自由决定是否采纳这一制度,以适应具体情况,在保障中小股东权益和提高公司运作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
(二)建立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扩大董事会的职权范围。
由于只有董事会才能负责经营管理活动和决策,从本质上决定公司的经营状况,因此公司治理结构必须以董事会为中心而构建。为此,需要采取四方面的改革措施:其一,缩减股东大会的职权,将有关经营管理方面的权力移交董事会行使;其二,对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之间的权力配置原则作出明确的法律界定;其三,公司法不再对董事会的职权作出列举式规定,而改由公司章程规定;其四,取消公司法对经理设置的职权条款,而授权董事会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予以处置。
(三)建立多元化法定代表人制度,禁止董事长总经理由1人担任。
根据国外的作法,公司可以设董事局主席或董事长,但他不一定是法定代表人,或不一定是惟一的法定代表人,公司章程可以授权执行董事在不同的业务领域作为公司的法人代表。法律应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授权公司章程规定,法定代表人可以是董事长,也可以是其他执行董事,既可以由1人专任,也可以由2—3人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分别担任,董事长在作为法定代表人的情况下不得同时担任公司经理。
(四)从法律上引进和确认独立董事制度,并允许董事会设立专门委员会。
我国公司董事会之所以不能真正履行董事会的职责,或者在履行职责时忽视公司利益、损害股东利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董事会的构成单一,其成员基本上来自控股股东,在董事会的议事和决策过程中很少听到不同的声音,很多董事习惯听命于由控股股东委派的董事长的旨意,对需表决的议题不进行认真的甑别、思考和权衡,也不判断在文件上签字可能导致的法律风险。针对这一问题的医治良方只能是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大比例引进外部董事进入董事会。法律上应允许有关的管理公司、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向上市公司委派阶段性的全职董事或兼职董事,以改变目前公司董事会基本由内部董事组成的现状。此外,可以仿照美国模式,允许董事会设立专门委员会,如设立财务委员会、工薪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并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
(五)进一步明确董事的义务。
公司法中虽然也规定了董事的义务,但这种规定过于笼统、宽泛,缺少量化标准,在实践中很难据此判断董事的某一项具体行为是否违背此规定。我认为,我们应该全面引入英美公司法中的谨慎行事义务和忠诚义务。此外,公司董事也应承担对经理阶层的监督和对社会的责任。
(六)扩充监事会的权力,建立名符其实的监事会制度。
我国公司法主要是从消极方面赋予监事会对董事、经理违法违章行为和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的监督权,而缺少从积极方面的职权赋予,造成监事会实际上形同虚设,我认为扩充监事会的权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将部分董事的提名权交给监事会;由监事会主席主持召开股东大会;由监事会决定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或解聘;财务报告由董事会编制后交监事会审核并由监事会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监事会代表公司起诉违法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还要在监事会中增加非股东专业代表增强其在监督中的博弈力量。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仅要以股东的利益为核心,还应考虑其他外部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尤其是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可以在监事会中适当增加债权银行、政府监管的代表。一方面可以增强监事会专业监督的力量,改善监事会地位不中立的局面,加大其在监督中的博弈力量;另一方面可以在第一时间减少董事会和经理层进行各种违规操作的可能性,防止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的利益。
(七)限制控股股东的权力。
我国上市公司往往是作为主要发起人的国有企业持有绝对控股的不上市股份,这就造成了控股股东在上市公司中拥有巨大的权力,董监事的委派及报酬、董事长总经理的任免、公司章程的制订与修改、股利分配、增资减资、收购兼并等,均是由控股股东一手操办和决定。为此,法律上有必要对控股股东的权力加以限制(或授权公司章程加以限制)。比如,可以规定:控股股东不能全部占据董事、监事职位,应留出一定的比例给其他发起人、公众股股东或独立人士;限制控股股东的投票权;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会主席的职位不能均由控股股东出任;上市公司子公司的负责人不能全部从控股股东委派;控股股东不得在章程和股东会决议中写入扩大其权益而缩小其他股东权益的内容。
(八)建立代表诉讼制度。
代表诉讼源于英美衡平法,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被世界各国的商法、公司法广泛采用。根据这一制度,当有权代表公司的机关或个人怠于通过诉讼追究给公司利益造成损害的董事、监事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以维护公司利益时,符合法定条件的股东可以代表公司提起诉讼。代表诉讼制度是加强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促使其勤勉尽责,防止权利滥用,防止管理层“官官相护”的有效法律机制。
(九)建立帮助投资者实现诉权的诉讼支持制度。
我国证券监管机关和有关行政部门每年都查处大批违反公司法、证券法及相关法规的案例,但由于这种查处主要限于行政处罚,并没有使受到损害的股东权益或公司利益得到补偿,甚至向公司所处罚款实际上分摊了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公众股东持股额小,地域分散,取证困难,对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违法活动无法获得充分的信息资料,因此即使他们想向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民事索偿,在客观上也困难重重。如果我们仿照欧美建立“诉讼支持”制度,这一问题便不难解决。诉讼支持,是指行政机构在行政程序或诉讼程序中所采用的证据,经法院许可后可以提供给私人诉讼的当事人,以对私人的诉讼请求进行证据支持。我国立法和司法制度一旦引入这一机制,证券监管部门在实施行政稽查和行政处罚过程中所获取的大量证据,就可以合法地提供给法院和当事人,从而使投资者不再因取证困难而放弃诉权。
(十)加强和改进政府治理
中国公司治理的本质不仅是一个公司治理本身,更重要的是政府治理的问题。公司治理的软弱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而政府治理的失效更会产生腐败和混乱,尤其是在转型期的中国,政策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司治理是否有效执行。因此,对于中国现阶段乃至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而言,公司治理水平能否改善不是一个公司层次的问题,而是取决于政府治理的水平。公司是否适于上市,是否合法地进行信息披露,是否有较多真正起作用的独立董事,是否有完善合理的内控机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一定要加强和改进政府治理。
(十一)实现内部审计机构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和功能的转变
要降低经理层的对信息源的控制优势,改善董事会与经理层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就应当增强内部审计的服务和价值增值功能。随着公司治理功能的发展,内部审计也在以往遵循性或财务性的传统审计工作基础上被扩展到保证与咨询服务方面。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以增加价值,促进单位经营为基本指导思想,通过系统化、规范化方法评价和提高单位风险治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完成其目标。内部审计目标已经从传统的“查错纠弊”提升为“帮助组织增加价值”,这与公司治理的目标不谋而合。内部审计不同于外部审计的地方在于,经理层为顺利完成其受托责任,对其有内生性的要求,这也使得地位提升的内部审计成为内部治理结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更好地为董事会和经理层服务,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十二)强独立审计的专业监督
加强对独立审计的治理。首先从资格准入、后续教育、职业道德、质量治理上提高其执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减少过失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从而揭示并降低信息传递中的风险。其次通过提高审计质量,塑造信誉好的品牌,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并购扩大规模,增强与客户治理当局的谈判力量,从而增强审计的独立性。最后,加大对独立审计违规的惩罚力度,使其在低违规收益与高惩罚成本的权衡中自觉抵制经理人的诱惑和胁迫,减少与客户治理当局共谋欺诈的可能性,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使其能担当起经济卫士的重任,把好信息传递风险的最后一关。
完善农信社公司治理的建议 篇3
增强公司治理科学决策的系统性、整体性
进一步明确“三会一层”的职责定位
合理确定股东大会对董事会、董事会对经营层的授权。
第一,董事长及其领导的董事会统揽全局、掌握方向,决定滨海农商行的发展目标、经营方向、市场定位等,主要抓大事、抓方向,发挥科学决策机制。董事会承担制订滨海农商行经营发展战略、决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政策、决定重大投资、负责信息披露等职责。
第二,根据银监会《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合规风险指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等规定和要求,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董事会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对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信息系统风险以及金融创新、理财业务、金融合作等方面的风险决策和风险管理职能。
第三,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董事会休会期间,董事长和董事会常设部门对滨海农商行经营管理状况、财务状况、风险状况、重大交易事项、内部审计等重大经营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和决策权,并建立制度化、日常化的董事长及其董事会常设部门发挥上述职能的组织形式、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确保董事会的决策和管理公司事务职能的落实。
第四,行长及其领导的经营层执行决策、务实创新,按照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确定的目标、方向,联系实际,将总体规划分解成看得见的步骤、路径,将远景目标细化成摸得着的计划、任务,确保股东大会、董事会各项决策等及时传达至全行范围。
第五,监事长及其领导的监事会,监督事务、监督事实,对董事会的决策、经营层执行的科学性、效率性实施监督,对董事会、经营层履行职权承担责任的合法合规与否实施监督。
进一步发挥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的作用
独立董事、外部监事是防止滨海农商行出现“内部人控制”,保障中小股东利益的最重要的一道防火墙,其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滨海农商行经营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重要保证。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的作用发挥有待于其目标与股东相容,滨海农商行将从以下方面来增强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的作用:
第一,改变过去独立董事、外部监事“专家顾问”形象的延续,增强其在滨海农商行重大事项决策、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确保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由独立董事担任,各委员会定期会议由二分之一以上的委员出席方可举行。二是确保重大关联交易、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等重大事项在二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同意后,方可提交董事会讨论。三是确保对外担保获全体独立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后,方可提交董事会讨论。四是确保提名、任免董事,聘任或解聘高级管理人员,确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以及任何可能损害股东合法权益的其他事项须二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同意后,方可提交董事会讨论。五是确保独立董事能够独立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和咨询机构,对滨海农商行的具体事项进行审计和咨询,相关费用由公司承担。六是确保独立董事发现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业务部门和人员等存在违反关法律、法规和滨海农商行《章程》的情况时,能及时书面要求相关人员予以纠正。
第二,加强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对经营层业绩客观、独立的监督评价,确保其及时、准确、完整获得滨海农商行有关经营管理状况、财务状况等信息。对独立董事、外部监事职权的行使,要求滨海农商行各业务部门和有关人员予以积极配合,不得拒绝、阻碍或隐瞒,不得干预其独立行使职权。
第三,除参加董事会会议外,要求独立董事、外部监事每年保证不少于十天的时间,对滨海农商行经营状况、管理和内部控制等制度的建设及执行情况、董事会决议执行情况等进行现场调查。
第四,建立独立董事、外部监事量化考核指标,比如任职期间内有效建议数量及效果等。
第五,加强开拓滨海农商行与外界联系的渠道,树立滨海农商行的良好形象。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可凭借其个人资源或良好的社会形象,成为一些专门委员会或公共委员会的成员,参加商务和行业聚会,担任滨海农商行的“代言人”等,以拓宽公司的影响。
第六,根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滨海农商行《章程》的有关规定,做好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的换届和交替工作,对独立董事、外部监事适时进行合理调整。选聘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经验的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实现董事、监事结构的多元化。
第七,加强对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履职评价。开展独立董事年度述职和相互评价,外部监事年度述职和相互评价,具体明确“谁来评”、“怎么评”,评价结果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进一步加强董事会决策基础透明度
第一,保障董事充分知情权。充分知情权是董事据以决策的信息基础。滨海农商行董事应加强对以下经营管理事项及时、准确的了解:
—建立董事就滨海农商行重大交易事项听证、质询制度,确保关于重大交易事项的全部信息准确传递。
—制订专门委员会专题调研方案,推进专门委员会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调研工作,有效发挥各专门委员会在日常决策及重大决策管理中的监督和咨询作用。
—加强滨海农商行内网等信息窗口的建设,保证董事有及时获取有关滨海农商行经营管理的信息,如经营状况、管理情况、文件、制度、办法等信息稳定的、例行的渠道。
—按时将滨海农商行各经营期间的财务报表等信息发送至各位董事,确保滨海农商行董事及时了解滨海农商行业务经营管理状况。
—确保董事会会议提前十个工作日将会议相关材料发至各位董事,保证其有充足的时间审议相关议案,并整理董事对议案等相关材料的反馈意见,并对议案进行修订。
—拉长专门委员会与董事会会期的间隔,确保专门委员会的委员们有充足的时间讨论和修改材料。从议事制度看,委员会可定期召开会议,并进行充分的准备,以利于与管理层、内外部审计机构充分的沟通。
第二,保障董事充分参与权。董事参与权是董事决策的途径,只有通过参与各项决策的研究、制订,才能充分发挥董事的作用。从董事自身来讲,要求保证有时间、精力、相应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参与董事会会议。
—要为董事参与董事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确保其参与决策渠道畅通。
—建立严格的董事参与决策的激励制度。如根据董事出席会议情况、发表意见情况、决策效果情况等实行有差别的评价与激励。
第三,保障董事充分发言权。董事的发言权是董事表达建议、意见的主要渠道。
—董事会会议期间,应保持良好的决策民主气氛,充分调动董事发言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每一位董事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会议时间应服从会议质量,不能因为时间因素影响董事对各项决策事项讨论的质量。
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机制
第一,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决克服“一言堂”和单纯凭经验、凭感觉的做法、习惯。
第二,确保董事会会议时间表和会议草拟议程等相关资料会事先提供给董事,全体董事都有机会提出商讨事项,发表意见和建议。
第三,涉及到重大投资决策时,要认真听取各位董事、专家的意见。
第四,监事会建设需提高自身的监督水平,通过听取各项议案汇报和见证决策程序,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第五,广泛听取滨海农商行各级别员工、外部专业人士和中介组织、非董事股东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第六,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如建立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等。
第七,完善董事会会议决策程序、专门委员会会议决策程序、职工代表大会会议决策程序,加强与外部监管机构的沟通与联系,以保证滨海农商行决策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等。
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决策规则与程序
根据滨海农商行《章程》规定,董事会要做出决策,首先要由董事长召集会议,并在十个工作日之前通知董事,让大家充分了解情况,有所准备。其次,要有二分之一以上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才能有效,那些不能出席一半以上董事会会议的董事,应当及时调整。最后要对某一事项做出决议,应当由出席董事会会议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以上董事通过。在对有关事项进行讨论时,还应当明确有关联关系的董事能不能参加讨论,能不能参与投票。与董事会决策规则和程序密切相关的是董事会下设委员会的职能充分发挥问题。为此建议:
第一,根据各类董事的专业能力、技能、经验等,对专门委员会委员组成进行合理搭配。
第二,确保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材料于会议召开前7日发送至各位委员;各专门委员会会议经全体委员过半数出席方能举行;各专门委员会会议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委员过半数通过。
第三,建立各专门委员会执行机构对各专门委员会的日常沟通报告机制,确保各专门委员会执行机构与各委员会能够保持及时的沟通和联系。
第四,制订专门委员会年度工作规划,按照规划定期听取对口经营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建议或进一步优化方案。
建立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准则。
首先,比照《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的规定和要求,制订滨海农商行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准则,以法规形式明确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诚信义务,促使董事勤勉诚信,恪尽职守。
其次,制订具体的问责条款,建立相应的处理机制,强化各层级管理人员的责任体系。
建立董事持续培训机制。定期为董事安排相应的培训和讨论,确保其参加培训讨论的时间。董事不仅要持续学习企业管理知识、财务知识、法律知识等,还要认真地了解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了解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经营策略的研究、改革趋势的研究等,以不断提高董事履职所需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规范董事及其工作部门的专业性。根据滨海农商行与战略投资者国际金融公司(IFC)的合作协议,可由IFC为滨海农商行董事提供相关培训。可通过学习研讨、专业培训、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对滨海农商行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
进一步加强对董事、监事的评价与问责。为了更好地发挥滨海农商行董、监事的作用,科学的激励、约束与评价机制和严格有效的责任制度有待建立。
第一,加强监事会对滨海农商行董事履职评价建设,进一步落实监事检查、监督职责,对离职董事及时进行离任审计。董事应如实向监事会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接受监事会对其履行职责的合法监督和合理建议。
第二,建立董事、监事年度履职评价制度。一是明确和量化对董事、监事进行评价的相关标准和事项。如董事、监事是否认真阅读滨海农商行各项报告;是否认真审议各项议案,及时、明确提出本人审议意见;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为滨海农商行工作;是否行使被合法赋予的决策权,没有受他人操纵等。二是设计董事履职情况自我评价问卷,根据董事填写的自我评价问卷,提出对董事履职情况的评价意见,并据此编写《独立董事年度述职和相互评价报告》、《外部监事述职和相互评价报告》,以及《监事会对董事履职情况的评价报告》,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第三,建立董事任职资格退出制度。根据量化评价标准和自我评价问卷得出的董事最终履职评价结果,对于不合格的、履职不力的董事,应取消或劝退其任职资格。
增强传导的有效性,提高决策与信息流动的速度、质量和效率
上传和对内充分披露。一是以行长为首的经营班子应按照《章程》和《公司治理规则》等要求,及时、明确、充分地向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披露全行的经营管理状况、重大交易情况等信息,确保董事会决策基础的透明、充分;二是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的执行部门应按照《章程》和《公司治理规则》等的要求,及时、明确、充分地向对应的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披露相应的信息,确保该委员会能够进行高效、科学的决策,为董事会的决策提供支持和保障;三是董事会秘书及其领导的董事会办公室作为董事会的常设机构和各专门委员会的秘书机构,应充分发挥其指导、协调、推动、督查作用,确保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经营班子、执行部门间信息沟通、传导的高效、无偏和通畅。
下达和对外适当披露。一是以行长为首的经营班子应明确并及时传达董事会各项决策、经营管理战略、思路和措施至各业务部门、各分支机构、各层级员工。确保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各层级员工分解、执行和完成目标的时效性,强化对各部门和人员的绩效考核与激励。二是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国银监会令(2007)第7号)的规定和滨海农商行《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要求,真实、全面、准确地将滨海农商行董、监事会会议情况、主要财务信息、经营状况、风险管理状况、关联交易事项、经审计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信息及时报送全体股东和利益相关者,以及外部监管机构,提高滨海农商行经营管理的透明度。
增强执行力,确保决策的细化落实执行到位
强化工作流程,细化职责分工
第一,严格执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滨海农商行董事会对经营层定量授权标准,行长在董事会的授权下,对滨海农商行行使充分的经营管理权。
第二,明确经营层人员间职责分工,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切实落实问责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董事会做出的各项决策,经营层要准确理解并及时下达,对决策要求进行分解、细化、量化,提出明确要求,将责任落实到分管负责人、相关部门、分支机构和有关人员,明确工作标准、进度和完成时限。重大决策事项的执行要签订目标责任书。
第三,保持经营层向董事会报告途径通畅。报告事项包括但不限于月度经营指标、行长工作报告、全行内控和稽核工作汇报、信贷资产质量情况汇报等。
第四,建立经营层就滨海农商行重大事项向董事会的备案制度。备案事项包括但不限于重大计算机系统故障事件、外部监管当局对总行的检查报告、监管意见和评价等。
实施品质管理,建立督办查办制度
设立品质管理中心,求真务实,推进全产品、全流程、全层级的品质建设。品质管理中心通过对滨海农商行经营、管理、财务等各项工作和各级干部员工的品质等独立、客观地履行组织、指导、监督、评价、推动职能以及提供咨询服务,促进滨海农商行执行力建设。
第一,品质管理中心在董事会授权下工作,对董事会负责。
第二,品质管理工作独立于经营管理。在品质管理过程中,品质管理中心人员需就品质管理与被品质管理部门进行平等的、充分的讨论、交流与沟通,以保证品质管理结论的客观。
第三,品质管理中心有权要求滨海农商行高级管理层成员对品质管理中心的工作提供充分的支持,并对品质管理中心提出的问题尽快做出全面的回答。
第四,品质管理中心负责人与行长之间没有直接的业务报告关系。
第五,品质管理中心与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和高级管理层、中管和员工是监督关系。
第六,建立品质管理人员后续培训制度,以保证内部品质管理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创新内部审计体制机制
第一,制订和完善内部审计业务准则和业务流程。内部审计部门要根据业务实际制订内部审计的具体业务准则,针对审计项目制订规范化业务要求和标准化业务流程。
第二,充实内部审计人员,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一是多渠道吸收专业人才。通过引进、吸收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审计人才,不断充实内部审计队伍。二是加强对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为其有效履行审计职能奠定基础。
第三,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方式和技术。一是在审计过程中不生搬硬套规章制度,与被审计部门积极进行沟通和协调。二是加强计算机技术和风险分析方法的运用,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益。
第四,建立畅通报告路线,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内部审计在纵向上,要确保审计发现与审计结果等信息及时报告董、监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在横向上,应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将内部管理、项目实施的组织、依据、经验等各项信息集中归纳,供全行共享和借鉴。
第五,充分发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职能,加强内部检查力度。包括审计业务检查和基础管理检查,必要时引进外部审计,保证内审系统上下严格遵循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
第六,建立内部审计问责制度。审计委员会应建立专门制度,对内部审计相关各方的尽职、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一是对未尽职导致重大问题未被发现,隐瞒不报或未如实反映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结论与事实严重不符,未按要求执行保密制度,以及其他有损滨海农商行利益或声誉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二是有充分证据表明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勤勉尽职地履行了职责的,也应有明细的免责条款。
进一步发挥首席风险官及财务总监的监督、制约和咨询作用
第一,要加强首席风险官的监督、制约作用。
—制订首席风险官工作基本制度。细化首席风险官工作的基本原则、职责范围、工作方式、考核机制等内容,确保其参加全行层面的重大决策过程,细化其知情权、监督权、建议权和合规审查权。
—确保首席风险官独立开展工作,进行合规检查和报告,不受经营管理层的阻扰。当个案或累积情况出现偏差,首席风险官与行长意见不一致,首席风险官判断潜在风险会实质性影响滨海农商行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偏好的情况下,应直述意见,表述情况。首席风险官在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可将个别交易事项提交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及批准。
—完善双线风险报告体制,确保其汇报路径畅通。
—加强首席风险官业务培训,多角度提升首席风险官业务能力。使首席风险官有效融入滨海农商行经营管理,切实提高滨海农商行自我约束能力,推动建立现代风险管理体系和合规管理体系。
第二,加强财务总监的监督、制约和咨询作用。
—完善财务总监定期报告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确保其能够向滨海农商行股东、董事及时、客观地传递并解释相关信息。
—确保财务总监能够参与滨海农商行相关经营决策、审查经营计划和方案的执行情况等控制流程,将财务工作的重点从对滨海农商行经营信息的事后反映转变到事前控制和事中监督,并将监督贯穿于滨海农商行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全过程。
—基于财务总监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以及对于滨海农商行经营环境的准确理解,确保其能够及时参与到滨海农商行的战略制定工作中,并对战略对策中涉及财务方面的问题发表意见。
—加强财务总监业务培训,多方面提升财务总监业务能力,以更好地为滨海农商行的长远计划和战略提供预测性的财务数据分析和财务服务支持。
公司治理的完善 篇4
一、健全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组织体系
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会计组织结构是从会计组织机构设置、权责安排、人员配备、会计控制中心定位等方面来确定股东会、董事会或监事会、经理层等不同权力主体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涉及两方面内容, 一是公司治理结构导致股东会、董事会或监事会、经理层等权力主体之间形成不同的权力边界, 分权与制衡的治理结构和会计控制注重股东会、董事会或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制衡。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会计组织结构是针对不同的权力主体确立会计控制权, 建立会计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二是针对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分别确立不同层次权力中心的会计控制权。企业集团针对非全资控股子公司设计内部控制时, 由于子公司存在中小股东, 要注意会计控制制度安排以及实施的合法性, 以避免大股东 (控股母公司) 对中小股东权益的损害, 避免发生违法行为。
两权分离公司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股东会形同虚设、董事会或监事会效率低下, 需要强化股东会权力、细化董事会或监事会内部结构。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控制, 实行决策、执行、监督分权制衡制度。在法律框架内, 基于公司治理结构设计会计组织结构, 应建立所有者层次和经营者层次会计组织。建立财务委员会, 作为投资中心的核心组织, 对财务负责人实施制衡, 提高财务决策科学性;会计控制包含对管理风险的防范, 因而当经营管理风险较大时, 有必要建立风险控制委员会;建立的审计委员会与经营者独立, 同时要确立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经理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制约关系, 避免或减少信息不对称。经营者层次会计组织主要为经营者控制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服务, 为履行其经营管理责任而发挥作用。公司存在各类弱势群体, 在公司治理结构设计和会计组织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独立董事或外部董事代表弱势群体利益, 对大股东或内部人形成制衡。
二、优化企业内部会计核算流程
随着经济责任制的落实和逐步完善, 企业的经营管理权限逐步作了调整, 从而有效地调动职工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这就要求会计资料能够及时、准确地记录、反映、考核、分析企业内部各单位甚至个人履行经济责任, 取得经济效果的情况, 以便正确计算和处理奖惩问题。要达到这个目的, 那种厂部集中核算或是厂部、车间两级核算的体制须要改革, 应建立“责任会计”核算体制, 即按经济责任划分的层次和部门进行预算和结算。
三、解决内部核算指标、内容和形式问题
推行经济责任制, 考核内部责任单位和个人的经济效果, 要从提高经济效益出发, 分解下达指标。为此, 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内部核算指标体系, 包括产量、品种、质量、成本、消耗、资金、安全、环保、科研等指标, 要把这些指标层层分解, 落实到单位甚至落实到人。这样使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职工, 都能通过自己的本职工作, 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而广泛地参加理财, 精打细算, 会计核算也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从而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确保会计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实行经济责任制后, 企业财务工作要干预生产, 推动经营, 参与决策, 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发挥更大作用。这就要求财务工作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原则, 既要监督企业严格遵守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和制度, 严格控制不必要的开支, 也要在财务上大力支持花钱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生财之道。会计工作要充分利用会计资料, 运用会计手段, 经常预测生产经营变化对资金、成本、利润的影响, 并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控制办法进行检查考核企业经营完成情况, 及时反映、通报, 提供进行经营决策的资料, 以保证企业经营计划的全面完成, 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五、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行事
随着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以及经济责任制的不断完善, 依法理财已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以及经济责任制顺利推行的保证。会计人员必须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做好工作。第一, 规范和加强会计工作。会计既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 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会计工作必须按章办事, 否则, 会造成经济管理工作的混乱;同时, 会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 必须围绕加强经济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来不断地加强和发展, 充分发挥它的职能作用。第二, 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会计人员是会计法律、法规、规章的主要执行者和实施者, 在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其他财经法纪中承担重要责任, 发挥重要作用。但是, 现实生活中会计在履行职责特别是实行会计监督中, 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 忠于职守、坚持法律法规办事, 抵制领导人的错误决定的会计人员, 遭到阻挠、刁难甚至打击报复, 严重影响会计人员依法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因此, 从充分发挥会计工作职能作用出发, 《会计法》突出强调要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第三, 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 既要明确和肯定会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又要赋予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一定的职权, 更要求其他人员应支持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
参考文献
[1]、刘俊:《会计控制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年5月
新公司成立需要完善的制度 篇5
1.公司总体规章/员工手册 2.公司大事记 3.组织机构图 4.岗位职责
5.人力资源制度基础性文件
6.考勤制度---含请假、加班制度、临时外出制度 7.奖罚制度
8.薪资制度—含福利制度 9.绩效考核制度 10.岗位调动制度 11.员工培训制度 12.采购制度 13.仓库管理制度 14.盘点制度
公司治理的完善 篇6
国有商业银行在成功上市后经营环境发生改变,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新的课堂。
自2003年底以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参照国内外银行重组改制的成功经验,根据“一行一策”原则,先后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在境内外成功上市。上市后,国有银行整体表现十分优异。今年上半年,工行、建行、中行分别实现净利润412亿元、342.55亿元和295.4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62%、47.5%和52%。然而与飞速增长的利润相比,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则略显滞后。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的制度安排。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制度保障,也是国有银行改革的关键所在。公司治理结构涵盖内容众多,但其主要方面是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之间既分立又制衡的内部治理机制,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等。其中,激励机制的建设有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加速了银行内部机制改革和市场化经营步伐。通过激励机制建设这一切入点,国有商业银行可针对用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等问题,继续深化人力资源改革和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并全面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严查违规失职案件,以确保稳健经营。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银行选择上市,激励机制的建设更加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石激起千层浪
2007年7月,建设银行宣布实施第一期的员工股权激励方案,约27万名符合资格的员工可通过“认购+奖励”的方式,获得总计8亿股的建行股份。此方案一经公布便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争议。其中言辞激烈的是指责建行“变相涨工资”,会“拉大社会贫富差距”,甚至是“监守自盗,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还有人担心这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将使“其他银行势必仿而效之,其他大型国企也将蜂拥而上。那么,接下来可能不是股权激励,而将变成大型国企的变相涨工资大赛”。面对愈演愈烈的争论,中国人民银行于2007年8月27日发布公告,明确提出将从多方面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并要求尽快形成员工持股、高管层股票期权等在内的激励约束机制。央行的这次表态算是为这场风波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
建设银行股权激励方案的出台和央行對此事件的关注,无一不昭示了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权激励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首先,股权激励机制是上市公司战略实现的重要一环。所谓股权激励,是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和承担风险,从而尽职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通常情况下,股权激励包括股票期权(Stock Options)、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 Plans,简称ESOP)和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简称MBO)。以股权、股票期权等手段激励管理层和员工,以促其勤勉敬业,这在西方国家的上市公司已是普遍现象,而且事实证明这一制度对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公司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我国银行业股权激励制度的推出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公司治理的完善 篇7
一、有利于解决股权高度集中和所有者缺位的问题
企业所有者总希望能够客观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随时监督企业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且希望企业经营者能够采取有利于所有者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 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在一些重大事项上拥有控制权,但实际上股东大会及董事会常常由大股东所控制,众多的中小股东很难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参与对企业的控制。 目前,我国股份制企业的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和国家法人股占总股本的比重还非常高,这一局面在短期内还无法解决。 另外,由于我国企业所有者缺位现象严重, 经营者可以凭借国有股和国家法人股的优势,做出有利于其自身利益的决策。 虽然中小股东可能不同意或反对这种决策, 但是由于其股权的比例不足以形成影响,只能听之任之。 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发挥以下四个方面作用: 一是能够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内部控制制度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采取各种控制手段,可以防止和减少财产物资被损坏,杜绝浪费、贪污、盗窃、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的发生。 二是能够提高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正确可靠的会计数据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过去、控制目前、预测未来、做出决策的必要条件,而内部控制系统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科学地进行职责分工,有效地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三是能够保证国家对企业的宏观控制。国家制定的一系列财政纪律及法规,都要求企业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来落实,企业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以进行自我约束,遵循国家的财政纪律和法规。 四是能够保证企业高效率经营。 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合理地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 协调和考核,促使企业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健全的内部控制包括财务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全面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内部审计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等内容,这些内部控制措施的落实,能够发挥内部制衡作用,促使公司规范运作, 限制大股东及内部经理层的随意行为,使中小股东的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二、有利于所有者和经营者权力的制衡
作为企业所有者,总期望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并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判断财务状况,以进行未来的投资决策。 同时,所有者还希望能够控制企业内部的会计政策,使其向维护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 而对于经营者来说, 则可能因其不会过多地关心企业长远发展而采取与所有者相反的会计政策,在一些情况下,经营者会更看重短期经营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利益。 受短期利益的驱动, 经营者在会计行为上可能会做出夸大和虚报经营成果,掩盖决策失误和经营损失,侵占或损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如提前确认或虚列收入,不足额提取费用等。 企业经营者成了真正的会计控制主体, 直接控制着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利用, 而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主要是通过由经营者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来实现的。 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使真实、 完整和公允的会计信息的产生成为现实。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要求企业根据职责分工, 明确各部门、 各岗位办理经济业务与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等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 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业务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企业各部门、各岗位按照规定的授权和程序,对相关经济业务和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以及有关资料的完整性进行负责。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要求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政策,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处理程序,规范会计政策的选用标准和审批程序,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确保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督使经营者按照企业的决策行使其职权。 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可以杜绝对企业经营情况的人为干扰,使真实、完整和公允的会计信息成为现实, 有利于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双方获取信息和实施权力的制衡。
三、有利于董事会行使控制权
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 董事会接受股东会的委托,行使对公司的控制权和决策权。 例如,董事会有权选聘主要经营管理人员, 有权制定经营政策和内部管理制度, 有权评价经理人员的业绩并对经理人员采取激励政策等。可见,董事会在公司经营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但控股股东往往利用自己的控股地位,推荐自己的代表出任董事,在公司董事会里形成多数,从而把持董事会,操纵公司经营决策,令其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形成以大股东管理层为核心的内部人控制。 或者公司董事长大权独揽,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其他内部董事、 外部董事和公司内部员工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很小或发挥不了作用, 形成以董事长为核心的内部人控制。 以上以大股东管理层为核心的内部人控制和以董事长为核心的内部人控制,均造成董事会的功能异化,难以秉承对全体股东负责的精神,在重大经营管理问题上,以科学民主的方式做出决策。董事会对股东的诚信,除了对公司经营和发展做出正确决策,实现经营业绩最大化,还表现在向股东定期报告真实、完整、可信的经济信息。 以上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规范、高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建立相应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 这一保障体系包括各项预算的编制及监控体系、授权经营和审批体系、会计核算体系、风险评估体系、 业绩考核体系、 财务报告体系和内部审计体系等。正确可靠的会计数据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过去、控制目前、预测未来、做出决策的必要条件,而内部会计控制系统,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科学地进行职责分工,使会计资料在相互牵制的条件下产生, 从而有效地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能够合理地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促使企业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可以说,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是董事会行使权利的重要措施。
四、有利于公司监事会行使监督权
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其主要职能是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业务监督和财务监督, 但不参与企业的业务决策和管理。公司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即“三会一层”,其基本理念就是企业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的“三权分离”,以便更好地对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在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虽然监事会直接对股东会负责,但由于其成员构成的实际状况,对公司董事会、经理层成员的监督很难落到实处, 况且其不能直接参与公司的业务决策和管理,因此对公司业务和财务的监督也受到制约。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使事后监督变成了事前和事中监督。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坚持了合法性、有效性、全面性和独立性原则,内控制度本身高度体现了相互制衡的理念,是一种企业内部监督的有效机制, 是包括监事会监督在内的整个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监事会监督职能的行使,必须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依据,检查错误,揭示管理中的弊端,评价经济责任和经济效益。 而只有具备了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数据资料的真实,并为监事会监督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各项资源的浪费和弊端的发生,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效率,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和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企业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利用因素分析、对比分析、 趋势分析等方法, 定期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应对措施。这些内部控制措施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能作用发挥,是一脉相承的。
五、有利于保障债权人、内部职工等利益关系方的合法权益
债权人、内部职工和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在不同程度上都参与了公司治理, 这些利害关系者在参与公司治理过程中都不能离开会计系统的信息支持。各利益相关方,可以根据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做出分析和判断, 并采取相应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明确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处理程序,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内部报告方式通常包括:例行报告、实时报告、专题报告、综合报告等。债权人、内部职工和供应商等利益关系人,均可以利用内部报告,分析企业经营形势,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自己的有效选择。
摘要: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有序推进,企业投资主体将实现多元化,所有者与经营者将实现有效分离,决策层、监督层与经营层将独立行使职权,因此,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将越来越重要。本文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视角,分析其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
参考文献
[1]杨波,张从华,段飞.国有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0,(12).
[2]彭桂英.外部治理环境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实证研究——来自电子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商业会计,2015,(10).
公司治理的完善 篇8
1、家族色彩浓厚, 决策效率较低
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实际由家族或类似家族组团控股并负责运营的公司有20家, 占比高达71.43%。由于公司经理人大多为控股家族的内部人, 董事会与实际控制人合二为一的家族色彩异常浓厚, 因而董事会的决策不利于集思广益。同时, 董事会还可能因其与实际控制人的合二为一而对决策执行过程中的负反馈产生心理排斥, 从而决策上更容易产生显著的路径依赖。
2、监督与制衡机制缺失较为严重
虽然通过上市, 在保荐 (代表) 人的协助下, 创业板公司的内控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市场力量的监督, 但由于我国独立董事和监事等的待遇状况直接受制于公司实际控制人, 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作用将难以发挥。同时, 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是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型公司, 在独立董事和监事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及外部专业咨询机构缺位的情况下, 对这些公司进行有效监督的难度必然较大。
3、主业单一且依赖个人的“轻资产”特征显著
证监会及深交所发布的相关规则、指引等对申请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规定是主要经营一种业务, 因而直接造成了成功登陆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主业普遍单一。而创业板公司依赖个人“轻资产”的特征也非常显著, 相当部分的创业板公司主要是依托控股股东所拥有的某一类技术或创造的商业模式或品牌发展起来的, 因而对个人的依赖程度特别高。这种模式不利于公司对内部突发事件或外部冲击的抵御。而在监督、制衡机制缺失的情况下, 这些被严重依赖的个人出于自身效用最大化考虑将更倾向于采取极端激进或保守的行为, 从而公司治理效果必大打折扣, 并最终不利于技术或商业模式的可持续突破。
二、完善我国创业板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1、决策与监督机制建设
(1) 切实提高董事会、监事会尤其独立董事、监事的决策和决策监督权力。由于我国采用的是“二元制”决策和监督体系, 股东大会虽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 理论上可对董事会决策和管理层经营状况进行监督, 但因股东大会召开频次问题使得董事会在作为实际决策机构时与实际控制人易“二合一”, 因而事实上缺乏有效监督。因此, 应通过提高董事会的集体决策能力、提升监事会的监督权力来提高董事会决策水平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具体来说, 可采取的策略包括:提升非管理层人员担任董事的比例, 尽量避免董事长与总经理由一人担当, 以提升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和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提高独立董事、独立监事的比例, 尤其应吸收相关技术型、管理型专业人才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 以提高决策和监督水平;改变独立董事和独立监事待遇受制于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局面, 增强其独立决策和监督决策及决策执行过程的权力等。
(2) 提高公司重大经营战略调整时中小股东的投票权, 从而更有效地发挥中小股东的决策和监督作用。建议采用修正的累积投票制来具体实现, 即拟进行重大战略调整时, 赋予中小股东所持股份数的较大权重且可累积计算。而对于控股股东或持股达到一定比例的股东 (如5%及以上) 依然采用直线投票制。
(3) 强化原股东及战略投资者行为公告制度。我国创业板公司的原始股东大多就是实际控制人, 为维持公司决策的稳定性并遏制原股东短期套利行为, 宜在实行一定期限禁止流通制度的基础上, 推行原股东及战略投资者或大股东 (如持股比例5%及以上的股东) 持股预公告制度 (区间买卖) , 以避免严重依赖个人的“轻资产”运营模式遭受冲击。此外, 为约束原股东决策过程中的道德风险, 还可引入控股股东赔偿机制等。
2、制衡与激励约束机制建设
完备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还需要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构建适当的制衡机制, 并对实际控制人行为构建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我国这种家族控制模式下特有的“双重三层代理”问题增加了有效制衡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应有功效的困难。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第一, 在董事/监事长、独立董事/监事及核心管理人员任免上引入修正的累积投票制, 以进一步提高中小投资者的话语权, 降低第二重代理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第二, 实施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 借鉴博弈论的相关研究结论, 可以预期在股权激励计划中, 激励过度 (或不足) 及固定期限的激励制度安排等都将不能达成预期的激励约束目标, 因此股权激励制度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激励的度和期限问题;第三, 针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合二为一状况, 在引入控股股东赔偿机制的同时, 还应积极推行强制控股股东 (或实际控制人) 的股份回购制度, 加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3、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鉴于我国创业板公司在日常运营监督方面的低效甚至缺失, 而通过在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是控股家族或实际控制人违规的直接诱因, 同时这些资金也是推动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因此, 还需特别关注以募集资金使用控制为具体内容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第一, 应建立对所募集资金使用方向和进度的定期内部公告制度。这一制度要求创业板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需定期对募集资金的使用状况向董事会、监事会做出报告, 并对其他股东相关质询给出恰当答复, 以便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第二, 还应建立严格的上市公司与实际控制人资金往来内部监控制度。通过对上市公司与实际控制人资金往来的实时、系统监控, 可有效防止实际控制人利用对上市公司控制的便利占用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 以维护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的权益。此外, 由于我国创业板公司具有显著的“轻资产”运营特征, 在公司其他核心人员 (包括投资、管理、技术、营销等) 行为监控方面也需要予以特别的关注, 可通过构建严格的契约关系来具体实现。
三、完善我国创业板公司外部治理机制
我国创业板公司有效治理结构的构建, 因存在显著的“双重三层代理”问题, 故而单靠内部治理制度建设依然不够, 还需要有相应的外部治理制度安排予以配合。
1、进一步完善我国创业板公司外部监督体系
(1) 强化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交易所等对创业板公司的监管。可借鉴美国SEC及NASDAQ的市场监管策略, 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不仅要进一步完善定期信息报送和公告制度、临时公告制度、对业绩和赢利的预期研究及公告等, 同时还要特别重视创业板公司抵御风险能力较差这一特征, 要求创业板公司加强相关事件对公司运营影响的预测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信息预披露工作。此外, 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交易所等还需要加强不定期突击 (现场) 检查的力度, 以提升监管的震慑力。
(2) 充分发挥中国证券业协会及地方证券业协会、上市公司协会等组织的自律管理功能。证券业协会作为以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为主体会员的自律性组织, 在对创业板公司进行监督时主要是通过间接路径实现的。具体要强化对保荐人、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保荐代表人资格的审查, 加强对保荐和持续督导行为的监督、检查等, 并加强与证监会和交易所在信息共享方面的合作。此外, 还应加快完善上市公司协会章程及自律规章制度。
(3) 在发挥保荐 (代表) 人监督检查职能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保荐 (代表) 人的引导作用。保荐 (代表) 人是将公司推向创业板并成功实现上市融资的主要推手, 根据证监会、深交所出台的相关规则, 保荐 (代表) 人应对创业板公司进行至少三年 (IPO) 或两年 (增发等) 的持续督导, 并指出应从信息披露、规范运营、公司治理及内控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具体执行督导责任。然而事实上, 保荐 (代表) 人在规则和指引中所体现的主要是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监督检查作用。因此, 应特别强调保荐 (代表) 人在信息披露、提升公司内部治理水平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4) 充分发挥各类中介机构的监管功能。包括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对创业板公司的财务监督作用;发挥律师事务所的监督作用, 可借鉴国外经验推行律师事务所主导的“集体诉讼制度”, 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督作用;以规范资信评级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运营为抓手发挥其监督作用。此外, 在充分发挥上述各类机构的监督检查作用基础上, 还应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 强化对相关传言的尽职调查。
2、加强发挥VC/PE的监督作用
相对于其他类型投资者而言, VC/PE作为专业的投资机构, 在投资机会发掘、投资风险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前景分析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中有21家的前10大股东构成中有VC/PE的身影, 可见其作用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 这些VC/PE对企业影响力相对有限 (仅有2家主导) ,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VC/PE各优势功能的发挥。
针对VC/PE在创业板公司治理问题上存在的不足,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推动VC/PE的优势功能发挥:首先, 通过严格申请上市条件, 强制性提升VC/PE在上市公司决策和监督机制中的影响力, 通过外部力量的强制性介入破除我国创业板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其次, 在提升VC/PE影响力的基础上, 通过严格VC/PE在上市公司中的退出审批机制, 并引入VC/PE赔偿机制, 以对VC/PE增压来推动其主动参与和监督上市公司运营;再次, 在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方面, 应为VC/PE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提供便利等。我国创业板市场起步时间尚短, 必须正视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认知和实践上的不足。除了上述各项完善公司治理的对策外, 还需要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专门的经理人市场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的外部生态环境等。
参考文献
[1]王明琳、周生春:控制性家族类型、双重三层委托代理问题与企业价值[J].管理世界, 2006 (8) .
[2]苏启林、朱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企业价值[J].经济研究, 2003 (8) .
[3]何基报、刘钊:香港创业板公司违规特征及市场监管对策[J].证券市场导报, 2008 (7) .
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的构想 篇9
我国《公司法》在公司法人治理上,大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股权过分集中
公司股权结构决定着公司控制权配置,亦决定公司所有者之间的协调机制。我国股份公司中,国有股权始终占绝对控股地位,不符合现代公司制度运作要求,只有股权多元化和分散化才能使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趋于完善。股权适当分散使不同股东之间能够相互制约,使现代公司内部权力制衡成为可能。我国股份公司股权若仍然过分集中,对公司制度创新和发展都会起到阻碍作用。公司民主管理制度会因国有股权一股独大而变得无效,亦无法形成职业经理队伍。若要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必须先调整股权结构,只有股权分散的股东大会才会出现民主管理。
1.2 董事会缺乏独立性
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是公司股权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几个发起人股东手中,少部分公开发行的股票分散在小股东手中,小股东不可能成为董事从而参与董事会决策。实践中,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也存在着较大问题,由于社会上不存在一个可供选择的有效董事人力资源市场,独立董事均由公司大股东选任,其独立性很难保证。另外,我国股份公司里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董事会和经理层角色重叠,使得董事会无法有效实施监督职能,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我国缺少专业经理人力资源市场。
1.3 监事会职权虚设
监事会地位较低,职权较少,无法有效地监督董事会履行职责。我国采用平行式二元制结构,监事会与董事会为平行设置的公司机构,两者难以有效进行制约。在这种体制下,董事会在法律和事实上拥有了公司决策管理权,在客观上剥夺了监事会职权或者导致监事会虚设,从而背离了分权制衡的公司治理目标。上市公司采用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并存的结构,客观上虚化了监事会的职权。独立董事被植入我国的二元制模式,不仅造成了独立董事和监事的职责重叠,而且随着监管机构不断强化独立董事职权的努力,上市公司监事和监事会的职责更显得弱化。另外,监事会难以直接介入董事会决策,实践中往往为事后监督,很难有效实现监督目的。
2 完善我国公司机构设置
公司对外标榜的一切均在机构经营中得到了证实,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是公司通常情况下设置的机构,有些情况下还应包括清算人或公司清算组,而在有些国家还包括各类委员会、外部会计师及审计师等。完善的机构设置不是纯粹的基建概念,它涉及公司运作的窗口形象和竞争阵营的问题,总是透析出公司发展的动机和经营思想的锋芒,成为公司高效运作、合理发展战略的一种显露。探析我国公司机构设置的问题时,存在至少两个重要的前提:
2.1 公司类型化问题
大陆法系通常将公司分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和无限公司。我国《公司法》也采用这种做法。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为了在公司法领域中反映商主体类型法定的立法思想,而不是为了据此决定公司机构设置的规则,因此,在公司设置机构上,无须直接照搬传统的公司分类。战略难学,体制更难仿,不如学习一些通用的策略,改革中的机构更饥渴于此。
针对我国公司机构设置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公司法中可以并列规定一元制和二元制模式,允许各公司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可以引入垂直结构,增强监事会的监督权力,也可以采用独立董事为核心的一元模式。公司法可针对不同类型和特点的公司,分别设计不同的公司机构模式,授权公司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站在公司机构设置的角度,究竟是将公司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公司,还是引入对公司所有制分类,或者是考虑公司职工人数之多少,显然还值得深入研究,毕竟规模不同,其经营方式不同,规模大的公司拼比的是实力,规模小的公司拼比的应属特色。
2.2 保护职工既得利益问题
我国公司制度向来关注公司中职工利益保护问题,《公司法》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对劳动者利益保护及激励职工对公司管理的参与,规定以最低限度为基准自愿设置职工监事比例。《公司法》规定职工代表可以依法成为公司董事和监事。就此而言,激励职工代表担任董事或者监事已成为职工群体的特别利益,如果完全采用一元制模式,就意味着废除了监事会制度,更意味着公司职工失去了选任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的职权。无论未来采用何种公司机构设置模式,似乎都不应失去这些既得的特别利益。提升职工地位,分配其真正权力,从而保护职工合法权益,让其涉入公司治理阵营,起到制衡作用,以小搏大,更善于精细管理,着眼于全局,使得分权制衡原则贯彻得淋漓尽致,将各个不同机构的职能协调配合,以永葆公司稳健运作,追求公司最大效益为主旋律,才会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又有律令的公司王国。
3 政策导向的分权制衡治理模式
以追逐股东最优利益为终极目标而对公司进行的治理不可采取,究其原因所在:其一,股权分散化、多元化致使股东被迫行使管理监督权;其二,股权高度流动性使得在股东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同时,一旦经营中出现波动,便容易引发投资者的抛售,进而导致恶意收购现象发生,使经营者为了迎合投资者的短期意向,从而重视短期效益忽视了长远利益;其三,强调股东利益至上,显然忽视了利益相关者权益。探析利益相关者模式亦不可能成为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究其原因所在:其一,利益相关者模式驱使下,很难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融合为同一公司目标,进而难以形成合理有效的公司决策;其二,导致经理人亵渎诚信责任,使其对任何一方均不负责,寻求更广的空间、更大的自由度牟取私利。
政策是国家对一定时期所面临的亟需解决问题的指导方针,政策亦能反映出国家政府在某个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政策具有指导意义,并且有倡导性、鼓励性和导向性。政策亦是国家根据经济建设某个时期确定发展方向的行动指南,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政策可以由有关政府根据情况的发展作合适的调整。这些政策的号召发布和实行,对我国的公司股票期权制度的尝试开展起到推动作用,在法律尚不完备的情况下,使未来公司进行激励机制的改革有了政策依据、肯定和指导。
公司法是以追逐股东最大利益为终极目标而对公司进行治理的法律机制,还是为寻求各方利益群体的利益均衡点为使命而对公司进行治理的法律机制,厘清这一点,关系整体国民经济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法律自然地也决定于一国经济发展程度,并应适应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顺应改革发展的潮流,正确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因此,社会首先要对公司治理模式及公司发展给予更多关注与支持,这并不意味着同意政府主导的政策对公司治理随意干预,而是适当激励与约束。公司治理应以社会公共政策为根基,遵循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集聚一批明理循规、诚信精明、勤勉负责的人,贯彻分权制衡理念,切实使得公司各机构稳健运转,指引公司能够更切实际地把握市场经济的脉络,预示其自身发展未来。在任何情形下,均不可滥用职权,违背政策导向,而应在流程、权限、政策上循规蹈矩,加强约束。正所谓是把握局势纵观全局,政策的旋律谱写公司治理的乐章。
4 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运转的制度安排
公司法的价值其实就在于建立完善的制度安排。公司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伟大创造,为发展社会生产力起到了推动作用,每一个公司不论其规模大小,均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机体,规范的公司制度安排和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正是当代公司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实践中,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转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制度安排:
4.1 公司产权制度安排
若将公司治理结构比作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一座大厦,产权制度安排则是这座大厦的主体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和稳健存在与公司独特的产权制度密不可分,妥善安排股权与公司法人财产权的结构是公司各机构权力之间有效制约的根基。公司治理的效果直接取决于公司的产权制度是否合理,安排合理则有利于追求公司的长远效益;相反,若其安排不当,则不可能存有健康而有效的市场竞争,遂使公司高效、合理的运作终将化作泡影。现代公司制度是股权分散化、多元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制度。为完善公司治理,应建立股票期权制度,对公司经理层进行股票期权激励是公司法人治理中的核心,股票期权制度的建立,其作为使权力机构达到利益均衡的一种手段使公司内部权力机构成员能够获得长期激励,从而保持各利益集团的有效制衡。
4.2 完善国家法律制度
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法律制度,不同的法律制度就是不同的规则,其对市场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诚然,为了实现公司安全、高效合理地运行,针对公司法人治理的特殊需求,逐步形成由一系列或非正式的制度和规则组成的框架,具体包括:其一,法律,如《公司法》、《破产法》、《证券法》、《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特别是公司经营者对股东在法律上的诚信责任,即所谓的忠诚义务和勤勉义务;其二,规章,如《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有利于上市公司遵循其治理准则,更好地完善治理,《证券公司治理准则》有助于规范公司外部环境并加深信息制透明化;其三,资源性实践准则及制度指引,如各国民间组织或官方制定颁布,并具有较强指导性的行为规范;其四,公司自身制定的自治规范,如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等。
4.3 市场竞争与信誉约束机制
以外部机制为视角,探究如何使公司各方利益群体与公司所追求的价值尽可能保持一致。主要有如下三方面内容:其一,市场竞争机制完善代理问题。经理以公司规模最优而不是公司价值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因为公司规模与其自身权力直接相关,其追求的目标可能有悖于股东,股东亦不可能完全制衡经理的行为,其可能在决策时过于谨慎,为保自身权力的稳定性;亦可能滥用权力,将过多的公司资金用于在职消费。这就是所谓的代理问题,但经理是否有积极性为公司利益和股东权益服务,与市场竞争机制密切相关。其二,经理市场信誉约束。法律是保证经理和股东讲诚信的一种基本机制,但比起信誉机制,其成本过高。为保障有效地对公司经营管理层进行外部监督与制约,经理市场是有效渠道。经理市场的信息传递会把公司业绩和经营者的人力资源价值对应,本身亦是公司选择经营者或替换经营者的重要来源,成熟的经理市场能够有效地激励经理不断创新,为公司实现价值最大化。其三,中介机构信誉约束。若要完善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就必然要强化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减少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中介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组织,其对公司治理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投资人透过公司披露的信息了解其公司经营管理业绩及公司财务状况,以此作出投资决策。为避免使公众生成信任危机,享有对管理层信息编制的知情权,信用评估机构、基金股票交易所、会计师事务等,作为中介机构理应对相关交易信息进行传递。若保证其充分履行诚信义务,传递的交易信息真实可靠,对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摘要:公司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治理构想是公司赖以生存、高效运行的奥妙所在。完善公司机构设置和有效运作的制度安排,与公司前途命运、存续成败息息相关。完善的治理构想能促使公司预测市场经济发展脉络,对公司制度在我国稳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公司治理的完善 篇10
1998年4月, 由29个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 根据世界各国的公司治理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 成立了一个制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国际性基准的特设专门委员会, 并拟定了《公司治理结构原则》。对照该《原则》提出的主要内容,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国有零售商业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加快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对传统的国有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在一个多元、分散、可流动的股权结构上的组织形态。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实际情况看, 除少数私有企业外, 多数大型零售商业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是通过上市实现的。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 应当打破国有零售商业企业“国有独资”的单一资本格局, 广泛吸收社会投资, 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一要加速推进对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 逐步淡化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强化企业制度的市场适应性, 大力推进组建大集团和大型国有零售商业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二要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各项承诺, 着力提高国有零售商业企业对外开放水平, 加大推进商贸流通领域对外开放, 提高、增加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数量。三要加快实施国有股减持、国有资产变现和开放投资限制等, 鼓励更多的非国有法人资本、境外资本和民间资本流向国有零售商业企业, 降低企业中国有资本持股比例, 促进国有零售商业企业股权多元化。
例如:根据麦肯锡2003年9月在某集团总体战略规划暨未来的组织结构中的设想, 该集团经过发展整合, 将逐步建立国际通行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及战略控制与一体化经营相结合的上市公司。通过集团整体上市, 或与外国企业、民营企业等融资合营, 实现企业产权主体的多元化。这一战略规划设想, 比较符合当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有利于克服国有零售商业企业融资封闭、资金不足的缺陷。
又如:某沪港合资经营的上海第一家以销售国际品牌服饰、世界各地美食、全球精致礼品等高端奢侈品综合百货优势而驰名的大型现代化、国际化零售商业企业, 成立于1993年, 总投资额为1900万美元, 三方投资控股比例分别为总投资额的40%、30%和30%。根据国际商业零售企业规范的法人治理规则, 三方没有一家绝对控股和话语权, 按照投资控股比例投票决定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大事项和获得经营利润。商城建立十四年来, 从开业第一年实现商品销售1.3亿元, 到进入二十一世纪年销售额均突破4个亿, 2007年达到了6.5亿元以上;每年保持2000—4000万元可分配净利润, 2007年投资回报率将达到5000万元以上;开业6年就收回全部投资, 在上海乃至全国的零售百货业中保持较高的商业利润率、投资回报率等运营效率。
完善规范的组织结构及机构
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内容是在管理模式上, 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分权制衡的治理机构, 实现组织结构中的各个组织机构和成员有效制衡、权责明确, 如何从体制和机制上防止“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发生。“内部人控制”是在政府试图主动放弃行政控制的前提下搞市场经济所致。从国有企业开始改革的“放权让利”到今天, 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事实上已经落到了企业内部人手中。不少企业的经营者事实上具有了对投资、利润、福利和人事等多方面使用安排的控制权, 而掌握控制权的内部人又不是资产的所有者。
实行现代企业全球化的公司治理, 是当今欧美一流公司采用的先进理念和方法, 即公司治理成为了一种社会广泛参与的过程, 而现代公司越来越像一个社会“公器”。现代公司从治理结构入手, 由外部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多数, 其代表性从早期的小股东到了社会更广泛的群体, 现在更发展成为代表公司经营管理的准确方向。所谓独立董事是指独立于公司的决策、管理层, 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以外的其他职务, 与公司之间不存在可能影响其作出独立判断的交易或关系人。独立董事的职能主要是审计、内部董事和高级管理层人选提名并决定其薪酬, 投票权与出资人的投票权是一样重要。
举例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刻, 韩国的三星月亏损2亿多美元, 公司滑到了崩溃的边缘。此时, 李健熙更深入一步反思公司法人治理机构问题。当时三星董事会中100个董事都是清一色的内部高级管理人员, 李健熙痛苦地发现, 那些生死弟兄, 多是跟风的愚忠, 少的是基于事实的独立判断。于是他运用上述方法, 把公司当作一个“公器”来经营管理, 董事会毫无例外地成为对全球开放的一个平台。三星洗心革面, 经过几次调整, 董事会到现在已经是外部独立董事占多数的治理机构了。
举例2:新加坡的谈马锡, 虽然是国有股一股独大, 但是因为抓住了在全球公开招聘懂行的独立董事这一条, 保证了国有资产的效益独步市场。
举例3:德国政府不仅非常重视监事会建设, 而且坚持让职工参与决策, 实行联合决策制度。1976年7月1日, 德国政府出台了旨在让职工享有决策参与权的《联合决策法案》, 明确规定职工代表必须进入董事会, 而且所占席位高达50%, 与股东的席位持平。
2008年上海市总工会、市国资委等部门都提出要加大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和独立董事的推进力度。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公司制零售商业企业, 要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建立和完善治理结构, 认真贯彻落实职工董、监事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要发挥市场对经理人员的配置作用, 加速将政府部门和党组织对经理人员的任命或委派制, 改为市场化招募和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的选聘制。
健全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改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点是建立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本的内部经济利益激励机制和信息公开的外部社会监督约束机制, 如何从分配制度上将经营者的责任风险与收入分配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何强化信息披露, 提高公司透明度。
在内部激励机制上, 因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已经将人力资本作为资本而存在, 所以人力资本的回报就不仅仅是工资, 还应该有新的回报形式, 这种新的回报形式就是所谓的人力资本薪酬制度。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益激励是现代企业劳动、人事、分配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国际上对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益激励的薪酬制度, 主要包括岗位工资、年终奖、期权、职务消费和福利补贴五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前三项构成总薪酬。
第一, 岗位工资是根据个人现在业绩水平、职务和能力, 并参考现有职级而形成“死”的基本工资。以现有工资的百分比表示, 在年初确定、按月发放固定金额。第二, 年终奖是根据业绩与特定目标要求的对照情况计算而形成的业绩奖金。以基本工资的百分比表示或按每次具体业绩支付一定的金额, 在年底一次性发放。第三, 期权是通过企业的价值评估来授予“虚拟”期权或股票, 规定强制持有期 (2—5年) 以避免短期行为, 在公司的价值评估超出行权价格之前, 无即期价值;也可通过分红, 将年利润的一定百分比纳入长期激励基金, 作为关键经营者的奖励。以上第一、第二为现金薪酬;第二、第三为“活”的浮动薪酬, 与关键业绩指标挂钩。在具体运作上要加大“活”的部分, 适当缩小“死”的部分。
以业绩合同中的关键业绩指标和目标为标准, 根据业绩完成情况计算得分后, 浮动奖金与关键业绩指标挂钩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挂钩方式。根据业绩得分直接计算出相应的奖金系数;将奖金系数与业绩得分相乘的结果, 再乘以预设的奖金基数, 即为实际应得奖金。二是间接挂钩方式。根据业绩得分将同一奖金总盘下的经营者进行排序, 算出相应的系数;以系数和业绩奖金的乘积作为分割奖金总盘的标准, 算出实际应得奖金。前者比较直接明了, 适应于奖金总盘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后者适用于奖金总盘受限制或以奖金总盘的方式扩大公司业绩在薪酬中的比重的情况下。
在期权激励方面也不乏成功的范例, 如在我国剑拔弩张的家电制造企业, 美的电器集团推出“拴心留人”的高层股权激励, 董事局授予5000万份股票期权, 分5年实现激励。这一举措, 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经营者的凝聚力和积极性, 在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享健部下的职业经理人个个业绩突出, 对美的忠心耿耿, 中高层人员流动极少。
在外部约束机制上, 要按照 (OECD) 《公司治理结构原则》提出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治理结构框架应保证及时准确地披露与公司有关的任何重大问题, 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所有权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
1、应当披露的重大信息至少包括: (1) 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本。 (2) 公司目标。 (3) 主要的股份所有权和股票权。 (4) 董事与主要执行官员, 以及他们的报酬。 (5) 重要可预见的风险因素。 (6) 与雇员和其他利害者有关的重大问题。 (7) 治理结构和政策。2、应根据高质量会计标准、金融和非金融披露及审计标准, 对信息进行准备、审计和披露。3、在准备和提交财务报表时注明, 为提供外部和客观的保证, 年审应由独立审计员进行。4、信息传播渠道应当使用户公正、及时、费用合理地获得有关信息。
主张在国资监管中“管住一个人, 管住一本账”的国资委主任李融荣, 在2008年1月28日珠海召开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所有国有企业要在三年内向社会公开账本。他表示, 准备用三年时间, 按照上市公司的规则, 把国有企业的账本全部向社会公开, 由社会来监管。各地国资监管部门每年都要请最好的会计事务所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审计。这一新举措, 将为国有零售商业企业提高运作的透明度, 以及信息披露的及时、准确和全面迈出第一部。
结论:
前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曾指出:“对于世界经济而言, 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 将象健全的国家治理一样至关重要”。在“看得见的手”非常强大的我国, 将分散的国有零售商业企业, 组建成为一个总资产超过几百亿元的航空母舰, 捏成“资本的拳头”是比较容易的, 而要运作好如此庞大的资产, 要体现“资本的拳头效应”, 则有赖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及科学、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贯彻实施。
公司治理的完善 篇11
关键词:公司治理;董事会;监督职能
一、公司董事会治理中出现问题的法制因素分析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应该是由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成的的分权制衡关系,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就是要看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本文主要从董事长专权的角度来具体考察我国公司治理。
法律规定董事会的所有董事地位平等,但在实践中,董事长成为董事会的最高领导者,与其他董事之间是上下级关系,董事会的决策缺乏民主性、科学性。在董事会的运作中,董事会实行集体判断原则,我国公司法规定“董事会决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 ,这表明董事长仅仅是董事会会议的召集和主持人,或者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对外代表公司,其在公司中并没有特殊的领导地位。但随着董事会成为公司权力的中心,为防止经营者受到控制,要努力实现董事会内部权力的分配制衡,董事会内部的互相监督以及对经营者的监督控制比在董事会外设立专门监督机关的产生的监督效果更为明显。
我国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董事会的监督职能,但立法也内涵了董事会监督理念,如我国公司法引进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具有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等监督权,以此来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职能。但我国立法对于实践中的公司董事会治理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我个人认为公司董事会治理问题的出现不能完全归结于法律不完备,其背后还存在很大的非法制支配因素。
二、公司董事会治理中出现问题的非法制因素分析
法律对公司治理活动有基础性的保障和指引作用,各国的公司治理改革也主要通过完善法律来进行。但由于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所带来的不合目的性、滞后性以及受立法者能力限制所导致的法律漏洞等法律固有的局限性,法律在公司董事会治理中的作用是有限的。而人们关注较多的是法律制度层面的原因,通过对比公司法修订前后的公司治理,我认为公司治理问题主要在于法律实施环节。
“法律实施成为一个问题,从法律分类上看,主要存在于制定法中。在中国这样一个主要以制定法为法律渊源,而又缺乏民主法治传统的国家,法律的实施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而且在中国,法律本身的力量远不如体制外的因素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作用大。某些法律缺乏实效,只是一纸空文,是中国古代法律史的一个重要现象。法律在中西方有着不同待遇,西方人重权利,中国人重道义。就公司治理而言,干扰我国公司治理制度实施的主要有经济环境、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此处主要分析政治、文化因素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影响。
(一)政治因素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影响
我国政治体制无孔不人的渗透力不容忽视。我国公司法颁布后,虽然大多数国有企业已改造成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政治生活中浓厚的“官本位”制度、严格的行政级别制度,却广泛地照搬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导致公司企业都有行政级别,这严重破坏了董事之间平等的法律地位,使董事长成为公司事实上的领导。
(二)社会人文环境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影响
社会人文环境对制度的影响特别大。公司治理权力制衡的制度架构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但在国内并没有其适用的人文环境,遭到异质人文意识的瓦解。我国古代礼制社会中的家长制政治文化造就了国人服从权力、服从权威的奴性仆从人格。以政府任命和管理公司干部的官本位制度为政治保证,以家长制文化为肥沃土壤,董事长在公司中的家长地位便明确而牢固。另外,我国国人没有法感情,十分强调“做人”,即在“自己人”之间不要斤斤计较,不应分得太清,否则会很伤感情。在公司治理中,面对董事长的专权和滥权,大部分董事碍于面子或私情,对此视而不见,以情代理,致使董事之间的相互制衡和监督制约作用丧失。
三、公司董事会治理
我国公司董事会治理出现的问题,是法制与非法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我们应该在放到今后的董事会治理改革中将重点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加强董事会的监督职能上;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在改善法律规范之外,努力改善我国社会法治环境。公司治理与一国法治建设遇到的问题并不完全相同,公司治理改革并无体制限制,其应该有更广阔的空间,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定会迎来令人期待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宁金成:“我国公司董事会治理在实践中的异化及纠正”,中国商法年刊,2010年。
[2] 于向辉:“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与完善”,集团经济研究,2007(1)
[3] 郑宇荣:“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及完善对策”,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55页。
[4] 王书江、殷建平译:《日本商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68页。
公司治理的完善 篇12
1 金融危机
1.1 金融危机的产生
20世纪70年代以后, 美国出现的一股思潮否定了30年代的大萧条由政府管制不严所致, 指出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严格管制是错误的。同时, 经济条件也发生了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西方各国先后实行金融自由化, 由此带动了证券化的急剧发展。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值达12万亿美元, 在美国资本市场中仅次于公司股票市场。次级抵押贷款 (简称次贷) 指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供给那些信用等级较低、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客户的一种贷款。这种贷款通常不需要首付, 只是利息会不断提高。次贷证券化, 成为资产证券化中急剧膨胀的一员。以次贷为基础金融工具, 通过金融创新创造衍生金融工具, 使风险转移的链条几乎无限地延长, 但是证券化可以转移风险, 却不能减少、更不能消灭风险。随着美国楼市泡沫的破灭, 一场从房地产市场向证券市场的危机迅速蔓延开来。2007年4月, 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New Cent ur y Financial Cor poration申请破产保护;8月, 美国最大的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提供17%按揭贷款的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 poration宣布动用银行的信用额度115亿美元, 引起市场的极大恐慌。2008年3月, 拥有5000亿美元资产的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流动性短缺被JP摩根以2.4亿美元收购;7月, 美国储蓄管理局宣布住房抵押贷款商Indy Mac Bank破产;紧接着, 美国最大的两家住宅抵押贷款金融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因巨额亏损濒临破产, 两房持有的抵押贷款债权大约5.3万亿美元, 占整个市场规模的44%。两房危机的爆发, 标志着美国的次贷危机及由此引起的全面金融危机的开始。
1.2 金融危机的发展
紧随其后, 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令世界各国都为美国金融危机而震惊。2008年9月7日, 美国财政部宣布接管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 紧接着, 总资产高达1.5万亿美元的世界两大顶级投行雷曼兄弟和美林相继爆出问题, 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由美国银行发表申明愿意对其收购, 总资产高达1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 (AIG) 也被美国政府出面接管, 最后两家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全部改为商业银行, 以渡过难关。至此, 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投资银行”退出历史舞台。2008年10月3日, 美国政府签署了高额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市方案。不仅如此, 随后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美国包括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等在内的实体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美国金融海啸迅速波及全球, 影响扩散到全世界。
2 金融危机与公司治理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公司治理的风险累积密切相关, 金融危机爆发对公司治理造成巨大的冲击。一方面, 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金融机构内部和外部治理风险的累积;另一方面, 金融危机的爆发直接冲击到公司治理信条, 引发了对公司治理基本理论、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模式的新一轮质疑。
对于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宏观上国内外从宏观经济、金融市场、货币政策、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周期等视角展开了广泛研究, 形成多种观点。在微观分析中, 几乎普遍认为, 公司治理问题是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第五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与会专家 (2010) 普遍认为, 造成此次全球性公司治理的主因是“公司治理的失灵”。高明华、赵峰 (2011) 认为金融机构治理体系的不完善蕴含着金融机构自身的治理风险, 累积到一定程度, 就会爆发金融风险事故。治理风险可以划分为内部治理风险和外部治理风险, 正是由于金融机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治理风险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鲁桐 (2012) 认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不仅损失了大量财富, 还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机构微观基础的缺失——公司治理的失效, 这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OECD公司治理领导小组的阶段性成果——《公司治理从金融危机中获得的教训》和《公司治理与金融危机重要发现和主要信息》研究报告指出, 公司治理在高管薪酬、风险管理、董事会行为及股东权力行使方面的不足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中国工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公司治理课题组 (2010) 指出, 英美公司治理模式中股权过于分散引发的委托代理问题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之一。此外, 还指出了西方金融业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 薪酬激励机制、风险管理、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市场固有局限、金融监管失败等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随着金融危机愈演愈烈, 企业内控失效、薪酬制度的缺陷等问题的暴露, 公司治理改革被认为是提高企业应对金融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
金融危机凸显了公司治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以家族企业为主的我国中小企业应改变过去对公司治理认识淡薄的现状, 将公司治理放到应有的位置上。
3 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启示
金融危机之前的公司治理研究, 方法上从倾向于规范研究过渡到实证研究;内容上围绕着公司治理要解决的三个问题:一是当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时, 如何解决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二是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 如何协调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三是在股东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 如何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公司治理的前提假设“股东利益至上”, 公司治理结构是融资契约的形式化或外延化, 融资结构中的股权结构、债权结构、资本结构决定着公司治理绩效的高低。
一般认为, 英美为代表的国家股权结构分散, 以外部治理为主导, 日德为代表的国家股权与债权相交叉, 以内部治理为主。在我国, 针对大型国有企业的研究, 倾向于股权更分散较好, 股权激励力度更大较好, 认为债权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远未发挥出来, 同时对西方及国际公司治理极力崇拜。
金融危机爆发后, 各国迅速救市, 金融危机使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模式都面临巨大的冲击, 同时也警醒中小企业应重视公司治理, 并以此为契机, 寻求完善公司治理的途径。
3.1 公司治理基本理论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视股东利益至上为不容置疑的信条。由于美国股权分散的、依靠市场监管的公司治理模式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 对于股东至上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导地位引发了激烈的争议。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缺失导致股东至上理论因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饱受批评, 利益相关者理论受到更多的推崇。对中小企业而言, 由于其感受到的社会责任压力比大企业要小得多, 社会责任意识更为淡薄。金融危机的爆发, 对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无疑是当头棒喝。利益相关者理念应渗透到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如中小企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仿效大公司聘请具有较高声望的社会专家为公司董事会成员, 同时广泛推广员工代表切实参与到中小企业公司治理中。
3.2 公司治理结构
与证券市场发展息息相关, 我国许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偏高, 且大股东是国家控股。一些研究认为, 正是国有股“一股独大”形成了政企不分、关联交易、董事会独立性、小股东权益被侵害等问题, 所以上市公司应借鉴英美国家, 通过分散股权解决这一问题, 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此次金融危机, 却说明股权并不是越分散越好, 完全依靠市场的监管, 容易造成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在股权高度分散下, 股东的“理智的冷漠”和“搭便车倾向”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无人愿意行使监督权, 从而造成股东监督的缺失, 形成内部人控制。
2012年底, 交通银行与复旦大学联合公布一项关于中国中小微企业成长调研结果显示, 国内小型企业中家族企业所占比重高达29.3%。近三成的中小微企业都是家族企业, 公司治理结构中, 家族成员的影响不可忽视, 一股独大在中小企业中更为明显。江苏中小板上市公司2008年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39.84%, 股权集中度较高。对于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显示的这一特征, 金融危机无声地反驳了一味模仿英美通过更为分散的股权结构完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论点。分散较高的中小企业股权结构和一股独大的国有企业股权结构都在重重问题中艰难行进, 这说明适度的股权集中度才是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架构的基础。因此, 优化中小企业股权结构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
3.3 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机制是一整套制度安排, 旨在支配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以期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如前所述, OECD公司治理领导小组的前两份报告指出, 公司治理在高管薪酬、风险管理、董事会行为及股东权力行使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可见, 金融危机对公司治理中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都造成了冲击。激励制度方面, 董事会和股东对高管薪酬激励方式倾向于简单化, 局限了激励制度作用的发挥。首先, 高管薪酬增长不合理。其次, 高管薪酬增长依据不合理。2007年, 标准普尔指数中500家上市公司高管的平均年收入几乎翻了一倍, 但公司利润平均增长只有12%左右。最后, 高管的薪酬往往只与公司短期经营业绩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一旦公司长远发展与短期业绩相矛盾时, 高管层往往会牺牲公司长期利益, 选择不利于公司发展的短期行为。同时, 外部监管失灵, 充分暴露出公司治理监督机制隐含的问题。此外, 风险管理机制的缺失, 也是金融危机给公司治理的一个教训。中小企业在激励机制上, 应吸取教训, 在对公司高管实施激励时, 应完善薪酬机制, 有效约束高管薪酬, 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 应该与内部控制相结合, 建立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相结合、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相结合的一整套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监督机制。在风险管理机制方面, 应强化披露和揭示。
3.4 公司治理模式
金融危机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冲击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英美市场监控的公司治理模式并不是完美的;二是在引进国外公司治理模式、准则等时应该考察其适应性, 不可照搬照抄。英美公司治理模式下, 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造成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导致管理层监督缺失, 失当的薪酬体系“激励”管理层的冒险行为, “股东至上”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这些问题在金融危机中凸显出来, 引发了对英美市场监控公司治理模式的重新审视, 德日股东控制的公司治理模式的优点显现。同时, 顺经济周期性缺陷的国际监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价的会计准则加剧了市场恐慌。由此可见, 国际监管准则也好, 公司治理模式也好, 都处于不断发展演变中, 不能照搬照抄, 应结合实际批判性地吸收、利用。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更有其特殊性, 需要结合自身特征, 研究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 兼收并蓄, 取长补短, 融会贯通中求创新, 不能照搬照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