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的前沿理论(通用12篇)
公司治理的前沿理论 篇1
一、引言
创业联盟是基于不完备合约下的新创企业和独立性组织间达成的合作协议。 这些独立性组织通过联合工作来共同发现、 评估和利用创造未来产品和服务的新机会(Reuer and Arino,2011)。
由于创业联盟在提升新企业成长质量和创建成功率上所表现出的突出优势, 众多的新创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开始采用这一战略性增长工具。 然而,创业联盟也面临着很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实证调查显示,联盟的失败率高达50%-70%,很多创业联盟的存活期甚至连一年都不到(Bleeke and Ernst,1993)。 创业联盟的重要性和其高失败率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何提高创业联盟的成功率就成为了创业学术研究的重要主题。
近年来, 我国中小企业的联盟实践有了较快发展,尽管如此,对国内新企业而言,创业联盟还是一种相对较为新颖的组织创新形态, 创业者对于如何有效管理创业联盟来收获创业绩效还缺乏足够的经验。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逐渐加快, 越来越多的新创企业希望通过联盟战略来获取稀缺知识资源和发展创新能力, 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 基于此,系统分析创业联盟的形成动因、 创建过程及其在创业管理研究中的实证应用, 不仅有助于更好的为国内新企业实施创业联盟提供实践参考和指导, 也能为我国学者今后开展创业联盟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创业联盟的表现形式、形成动因及其竞争优势来源
创业联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合资企业是其中最复杂的形式,因为这涉及第三方独立实体的建立,合作各方通过向新的合资企业投入资金和其他资源达成商业协议,属于股权联盟的范畴。 非股权联盟是创业联盟中最普遍的形式, 通常以合同的方式来开展合作伙伴之间的联合采购、研发、生产和销售。 创新外包、准时供应协议、技术许可和品牌联合等都是非股权联盟的典型例子。 很多时候股权型创业联盟和非股权型创业联盟可能包括不止两个参与者,因此形成了多方联盟,联盟星系、产业合作社、产业联盟等都是一些常见的多方联盟(Carpenter and Sanders,2007)。
Reuer等学者认为创业联盟实际上是一种代表了各类商业交易关系的混合形式, 并根据资源整合和资源承诺两个维度对创业联盟类型进行了划分。 其中供应商参与、专利许可、特许经营等可以看成是一种弱关系交易的创业联盟, 涉及的资源整合程度和资源承诺程度都是比较低的。 与之相反,合资企业、权益性及非权益性联盟涉及的资源整合和承诺程度较高。 联合生产、联合研发及联合销售等创业联盟类型则居于中间。
对创业型企业而言, 有效管理联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 新进入缺陷以及合法性问题的存在使得很多新创企业很难寻找到最优的联盟伙伴,即使找到了合适的合作伙伴, 也会因为先前经验和资源禀赋的局限令新企业缺少有效管理联盟所必需的能力, 从而限制了其杠杆化利用联盟伙伴核心知识和资源的潜力。 不仅如此,在进行联盟谈判和联盟实施过程中, 这些不足也会使得新企业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尽管如此, 创业联盟还是可以为新企业实现成长提供极大帮助。 就内部而言,联盟有助于新创企业获得新资源和新能力,就外部而言,联盟可以帮助新企业创建新产品和新市场空间, 并有助于企业快速进行国际化扩张。 通过与大企业甚至是行业主导企业结盟, 新企业还可以获得互补性资源和运营管理技巧,并能够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 与声誉卓著的大企业建立联盟也可以为新企业带来了一个事实上的信号效应。Stuart(1999)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和那些没有采取联盟战略的创业企业相比, 与大企业结盟后的新企业进行首次公开上市(IPO)的时间更短、股票市值更高、并可以募集到更多的权益资金。
三、创业联盟的创建过程模型
目前在实践层面, 创业联盟的发展已经十分迅速,但在理论层面,创业者对如何创建并有效管理创业联盟还所知甚少。 根据联盟伙伴间关系基础和目标设定上的差异,Ring等(2005)提出了创业联盟创建的三种过程模式,分别是新生型、机械型和嵌入型联盟创建过程。
在联盟创建过程中, 合作企业之间是基于聚合关系、 战略关系以及社会关系来形成彼此间的情感认知和契约达成。 聚合关系是指联盟伙伴具有共同的利益基础和诉求, 战略关系是指参与企业之间共享战略愿景,形成相容性的战略使命和价值观,而社会关系则是指各个合作伙伴通过联盟形成的社会资本和关系网络。 由于先前联盟经历以及信息分享模式上的差异, 联盟企业之间形成的这三种关系强度会有所不同。 根据产业类型、联盟目标以及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每一个创业联盟也会具有不同的初始形成条件。
当潜在合作伙伴之间具有很高的聚合关系和相对较低的战略关系和社会关系时, 采用新生型的联盟创建模式对新企业而言将会是一个较优选择,此时各参与企业基于聚合利益来界定创业联盟的战略目标、运作结构、控制机制和持续性期望。 当联盟企业之间的聚合关系、战略关系和社会关系都很低时,采用机械型的联盟创建模式是比较有利的。 尽管缺乏先前合作经历,但是企业之间却具有相同的目标:在市场上成功销售出自己的产品,因此,通过联合营销一方面可以扩大市场感知和顾客基础, 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某家成员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 最后,当各参与企业在建立联盟前就已经有了长时间的合作历史, 并且成立联盟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新的业务机会时,嵌入型联盟创建模式就成了首选。 此时联盟伙伴间的聚合关系、 战略关系和社会关系都是相对较高的,彼此的利益和目标都是一致的,拥有共同的战略愿景和联盟预期。
四、创业联盟的实证研究分析
近年来, 一些国外学者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创业联盟领域的实证研究,且进展十分迅速。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回顾,本文发现,总的来说,既有关于创业联盟的实证研究主要分为四类: 一是考察创业联盟的前置变量及其驱动因素; 二是研究创业联盟的形成机制及其实施过程; 第三类文献侧重于分析创业联盟的稳定性; 最后一类研究则致力于揭示创业联盟对新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
(一)创业联盟的前置变量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一些学者试图通过实证方法来分析创业联盟的前置因素及其影响变量。 Eisenhardt和Schoonhoven对美国半导体产业中102家新创企业在1978-1985年间的研发联盟数据进行了纵向研究, 事件史分析模型的结果显示产业内竞争者数量, 新企业的战略创新性,新企业创业团队的规模、先前管理经验、先前创业经验等要素是驱动创业联盟的重要前因变量。Steensma等学者利用来自挪威、印尼、瑞典、澳大利亚和墨西哥等5个国家494家新创企业的调查问卷,实证发现新企业感知到的技术动态性越大, 就越有可能采取联盟战略, 而且会选择权益投资方式来创建创业联盟。 此外,他们还发现国家文化的不确定性规避特质在上述关系间发挥了正向调节效应, 而国家文化的个体主义特质则发挥了负向调节效应。 Park、Chen和Gallaghe对美国半导体产业的联盟实践进行了研究,利用171家新创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发现当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需求较高时, 资源充裕性企业通常会采取联盟战略,资源贫乏型企业则不会;而当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需求较低时则刚好相反,此时资源贫乏型企业较之充裕型企业更有可能实施联盟战略。 总体而言,这一类的研究为我们更好的理解创业联盟的驱动机制奠定了重要的微观知识基础。
(二)创业联盟的形成机制及其实施过程
还有一些研究力图对创业联盟的实施过程动态进行考察。 Sedaitis对俄罗斯9家从事国际贸易的服务性创业企业及其联盟实践进行了多案例研究, 发现新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 治理制度及其与联盟伙伴之间的社会交换关系质量均会影响联盟战略实施的有效性。 Reuer等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视角考察了合约复杂性对创业联盟实施过程的影响, 对德国电信产业83家新企业的实证研究显示: 联盟合约的复杂性不但增加了联盟伙伴的搜寻成本, 也提高了创业联盟的资产专用性。 Patzelt等学者利用实验研究方法对52位创业者做出的1632项创业联盟决策进行了分析, 发现新企业要想在抵御风险的同时并从联盟中获益取决于其所拥有的金融冗余性资源和联盟管理能力。
(三)对创业联盟稳定性的考察
创业联盟的高失败率决定了联盟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Deeds和Hill对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中的109家新创企业进行了问卷调研, 发现使用关系型契约以及进行权益性投资方式均有助于减少联盟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 而联盟企业间的先前合作经验以及联盟本身对参与企业的战略重要性均会对其稳定性造成重要影响。 Davenport和Miller对新西兰一家技术创业企业的联盟实践进行了深入案例研究, 发现创业联盟有助于提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存概率, 而社会嵌入关系、 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及其共享的专用化资产质量则是导致联盟失败的重要原因。 Arino等学者考察了新企业的联盟契约动态性对联盟稳定性的影响,他们采用对偶研究方法对西班牙的189个创业联盟进行研究, 同时对联盟双方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新企业更倾向于采用交易型契约投资方式创建联盟, 当合作伙伴间存在控制机制不对称时,创业联盟失败的可能性会增大。
(四)创业联盟对新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
近年来, 部分学者开始考察创业联盟对新企业创业绩效和其他组织结果变量的影响关系, 并取得了一些很重要的研究成果。 Deeds和Hill对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中132家新企业的联盟实践进行了追踪研究, 发现创业联盟有助于提高新企业的产品开发绩效,但由于联盟学习效应、资源承诺负载以及管理复杂度的增加,这一作用会呈现出边际递减趋势。 Nieto和Santamaria对西班牙1300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1998-200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统计研究,二元常态概率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 尽管技术联盟能够提高新企业的创新绩效, 但会根据创新产出和联盟伙伴的类型而有所不同。 具体而言,创业联盟对产品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对工艺创新绩效的影响,此外,与其他联盟伙伴相比,与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联盟合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最大, 而且这一效应在产品创新中更为明显。 Casseres针对美国计算机产业中的创业联盟也开展了历时案例研究, 发现加入联盟体系有助于新创企业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但联盟绩效的获得则取决于新创企业在联盟网络中的位置,当新企业的规模小于结盟企业时,其通常会处于弱势地位。
五、展望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 创业联盟对于我国新创企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 深入分析新企业创业联盟的驱动因素、 表现形式及其创建过程和发展模式对于指导我国企业在商业竞争中理性地选择和实施创业联盟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创业特质论和创业机会观等研究主题相比,创业联盟仍属于创业管理的前沿研究领域, 相关理论和实证基础远未发展成熟, 也有很多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值得进一步探索。
首先, 既有研究对创业联盟的治理机制关注度不够。 联盟治理能够通过设计合理的契约和股权机制来保证联盟实施的动态稳定性及联盟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通过设计激励相容的一系列制度保证了联盟运作的有效和均衡。 但是,新创企业应该如何针对权益性和非权益性等不同类型的联盟来设计出相对应的治理机制? 如何在这些不同的治理机制之间进行选择? 这些问题值得创业学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最后, 创业联盟的过程模式亟须进行更加深入的解构。 联盟运转是一个多主体和多要素并存的复杂演化过程, 创业联盟可能会因初始条件和伙伴关系的不同而沿着不同的路径发展。 因此,今后也可以深入挖掘创业联盟的形成过程理性及其动态模式, 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有关创业联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摘要:对创业联盟进行系统性分析。首先阐述了创业联盟的概念内涵和表现形式,指出了创业联盟的形成动因及其竞争优势来源。随后,论述了创业联盟的三种创建过程模型,并对国外创业联盟相关实证研究进行了详尽评析。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展望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机会与方向。
关键词:创业联盟,创业管理
公司治理的前沿理论 篇2
1、题目选择:要求学生从各位主讲老师的专题中选择一个相关题目,完成一篇4000字左右的论文,A4纸打印。
2、论文格式:要有题目,学生学号及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具体写作格式请参考专业学术期刊论文的格式。
3、如果发现论文抄袭20%以上,按不及格处理。
4、交论文时间:在第17周星期三该课程的上课时间统一收取。过时将不再接受提交论文。
另外,第17周的《金融学理论前沿》课上,我将给同学们介绍关于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安排等相关事项。
辛苦你通知大家,谢谢!
黄宏 冲锋在理论创新的最前沿 篇3
眼前的他,曾主笔的文章成为中央报刊第一篇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点理论文章,前不久由其领衔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被认为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个空白。
他是国防大学教授、少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惟一连续4届6次获得者黄宏。黄宏将军视自己是思想理论战线上的一个兵,在理论创新的最前沿冲锋陷阵。
跋涉在党的理论创新路上
2012年年初,中央军委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荣记集体一等功,为一个理论研究单位记一等功,这不仅在国防大学,而且在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都是第一次。黄宏教授曾做出过突出贡献。
黄宏认为做好理论工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止是个别领袖人物的事情。的确,国家和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集中了人民群众的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党理论工作者在实践中坚持理论创新和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都是领袖总结群众智慧的创造性过程。作为一位理论工作者,不能妄自菲薄,而要担当起历史的责任和使命,站在全党全社会的角度思考问题。
黄宏从军50载,与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三次参加边疆保卫战,带领主攻团收复老山,经历过三次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和洗礼,彰显了他誓死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培育了他了敢于担当、敢于说真话的血性和勇气。作为理论工作者,黄宏常教导部属:敢讲真话是有信心的表现,只要是利党、利国、利军、利民的事,就要去说去做。不讲真话,就不配做共产党员,更不适合作理论工作。他敢于坚持实事求是,敢于讲真话,敢于负责,敢于把理论的焦点瞄准思想建设中难点、热点和敏感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理论工作者要有理论担当和理论责任,就要有敢于面对的胆识和勇气,一是要敢于面向现实,二是要敢于发言。当年,在江泽民“七一”重要讲话发表后,理论界和社会上对“私营企业主能否入党”、“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剥削”等问题存在一些疑惑和争论。黄宏注意到,这个问题也是困扰着部队同志们思想的问题。因此,他立刻奔赴浙江温州等非公经济发达地区,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带领调研组写出了《关于温州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系列调查》、《科学地历史地看待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剥削现象》等调研报告和文章,受到中央领导同志高度肯定,为消除理论界和社会上的疑惑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也对中央起草十六大报告起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在黄宏看来,理论创新如果不面向现实问题,就没有任何意义。
江泽民首次发表“三个代表”讲话后,黄宏就在《人民日报》第一时间发表了第一篇阐述“三个代表”的重头理论文章,后来又出版了第一本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著,还出了第一套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丛书,并组织召开了全国全军第一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组织拍摄了第一部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片《世纪宣言——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理论提出后,他也是如此,旗帜鲜明地站在党的理论前沿,撰写了系列重头理论文章,有力地论证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性。这就是他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的理论创新的智慧与胆识。
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提出后,黄宏很快在中央主流媒体发表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必然性》、《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标》、《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等系列文章,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实践来源、价值目标等,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高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为配合科学发展观教育,他先后到各地做了20多场报告,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获得了各方好评。
1990年1月黄宏被借调到中央政策理论研究室帮助工作,任政治组负责人。在此工作期间,先后参与了中央30多份文稿的起草,主持了多个研究课题,向中央提交了几十份有份量的调研报告,受到中央领导肯定和赞扬。这些年以来,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面前决不含糊,用手中的笔解答人们心中的疑虑,用正确的思想抨击错误的倾向,在担任马列所长和退出领导岗位后,他始终关注党和军队建设的重大问题,除在我们党战胜三次重大风险的斗争中,写出几十篇有影响的重要文章外,还以高度的责任感向上级机关呈递一份份咨询建议。其中,有关建立我军干部交流制度、加强对高级干部的监督机制、改革我军的奖励制度、加强我军民主建设、克服我军的形式主义等,10多份研究报告引起了军委和总部机关的重视,有的已经进入军委和总部的决策,纳入军队的法律和法规。
黄宏从实践中体会到,理论研究和宣传是一个应该而且必须统一起来的过程。如果只重视理论研究,不重视通过理论宣传,把研究成果变成广大干部群众手中的武器,那就达不到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意味着理论工作者的失职。一个优秀的理论研究工作者,必须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播火者”。多年来,黄宏始终坚持把广泛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积极及时地做好研究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
矢志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轨迹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而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研究是一个最具理论性、实践性、现实性,也是最具有指导性、前沿性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黄宏是首批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是我国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权威学者。这些年来,他在承担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等课题的同时,还承担了中央社科基金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课题,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科学地、历史地、逻辑地展现和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重要成果及其科学体系的形成发展,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品格。
nlc202309021456
前些年,他曾主持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创新史》,引起起理论界的良好反响。如今,他领衔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系统清晰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围绕不同的主题,接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
写作中,作者按历史顺序编排,结构清晰,主题突出,对建国后的问题,特别对“文革”的历史曲折,做出了“宜粗不宜细”的处理,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正在奋进的现实与未来。不过,作为主编黄宏遇到的难题是,对毛泽东在1956年到1976年这20年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探索应该怎么看,特别是应不应该把这一探索的成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他认为,如果把毛泽东对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所作的探索“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将无法说明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质的规定性;而完全不提及,则也无法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由来和历史逻辑”。因此,他依据我们党关于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对毛泽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和思想,分设两章,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与失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暂时中断”。他认为,这一段历史,“既是前一个飞跃的延续,又是后一个飞跃的准备。”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李君如认为黄宏在这个问题上,态度是严肃的科学的,考虑问题是周到的、全面的,值得赞赏。
黄宏等编著者在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时,既看到了成功的经验,又直面失误的教训,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深刻总结了1956年至1976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新探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被当前成绩所陶醉,始终用颇具前瞻性的眼光去审视当下和未来,深邃洞悉着随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地。
我们党的理论创新的每一个重大成果,都凝聚了全党理论工作者的心血,同时更是对全党实践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是全党智慧的结晶。黄宏说,理论创新,领袖人物的重要作用无疑是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有些作用是决定性,是由他们来集大成,加以抽象、概括而形成理论的,所以这个成果,我们有的就以领袖的名义来命名,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但是理论创新决不是一个人、几个人,而是一个党。全党的理论工作者和广大群众,都为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和努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理所当然地是中国共产党及广大理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与我们党休戚与共的民主、爱国人士,及其他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社会阶层,也都在不同层面和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红色的故纸堆里淘“金”
许多人都知道黄宏是军人出身,是理论家,但是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收藏家。
黄宏的收藏涉猎颇广,从书籍字画到瓷器,从砚台到铜镜,而且都颇具规模。按市场价值来说,绝大多数都价值不菲。当年在中南海上班时,黄宏每天下班后,都雷打不动先坐4路公交车到琉璃厂去转上一圈,然后才回家。在玉泉山给中央起草文稿的时候,黄宏也是雷打不动,每个周六早上五点钟从玉泉山骑自行车到苹果园,坐地铁再换公交去潘家园,然后淘完“宝”再赶回去上班。“我不是去得最早的,但肯定是坚持得最久的,一坚持就是30多年。”
在黄宏的记忆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像现在动不动就害怕淘到假货,只要你用心就肯定能捡到漏。“对我来说,真的是捡漏成为了常态。”
藏品几乎堆满了整个房间,甚至没有下脚的地方,而且除了古董字画等藏品之外,还有两万多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理论著作。早年,他在军队里担任宣传处长时期,就开始收藏各种书籍,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以前,我党老一辈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著作和各种版本的马列译著,就有几千余册。其中,不乏博古、张仲实、陈昌浩、柯柏年、吴黎平等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翻译的一大批马列著作——有30年代的《续西行漫记》,1940年在延安用马兰纸印刷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1948年东北版的精装《毛泽东选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解放前有 34个版本,我就有24个版本。”还有一些党的老一辈理论工作者的著作,可以开出一个洋洋洒洒上百人的名单。华岗是一个几乎被人们遗忘了的名字,但这位原南方局领导下的《新华日报》总编辑,解放后第一任山东大学的校长,却是一个在党的理论上颇多建树的学者,却因1954年潘汉年一案受到冤屈。黄宏把他在解放前和建国初期出版的著作,基本收集全了。
黄宏的红色藏品主要有红色书报刊、红色文献,以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刊物、文献、发表的文章为主。此类藏品具备文物性、文献史料性和艺术性,“三性合一”,文化含蕴高。与其他门类收藏相比,红色收藏的门槛相对而言较低、易操作。但黄宏认为,搞红色收藏不可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来介入,需要深入研究党史和经济建设成就,了解什么是歷史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体会红色收藏背后的历史文化。
红色收藏的升温,一方面反映了古籍收藏的逐渐饱和,另一方面是相当多的人对“红色中国”抱以纯真而热烈的感情,因为这当中有他们最为珍视的历史记忆、思想感情和人生信仰。信札具有一定程度的私人性质,往往比一般史料更能真实地记录当事人、包括写信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故而成为重要的史料载体。黄宏比较系统地收藏了一些有较高文化内涵的信札,特别是在中国现代史上有一定地位的政治家和著名文化人的手迹。包括陈独秀、胡适、胡绳、顾颉刚、朱家溍、侯侯仁之等人的手稿、信札及江泽民、薄一波、宋平等签名纪念封或有关批示等上百份,十分珍贵。
拥有或目睹这些红色史料,往往能激发研究欲望,从而更能洞悉真实的历史。拥有名人、伟人的有关传记、信札,于黄宏就好像这些历史名人、伟人坐在自己身边一样,那种与名人、伟人跨越时空的心灵融汇,是常人难以体会到的。在收藏中,他获得了人生的快乐和传承文化的自豪。他边收藏、边研究、边感悟,深切感受到收藏之于人生的意义,在研究的基础上撰著了大量有影响力的理论文章或著作。
凭着心许马列的坚定信念、直面现实的创新勇气和探索真理的执著精神,黄宏曾经所长期负责过的国防大学马列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理论工作者,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黄宏在位时,连续多年其单位在中央主要报刊发表的文章,始终处于全国七大研究基地前列,3次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批年轻同志迅速成长,马列所形成了一个政治思想坚定、年龄结构合理、业务素质精良的特别能战斗的集体。所在的党支部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黄宏退下来之后,马列所再创辉煌,去年中央军委为其再记一等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批示,要在全国宣传。
退休之后,他一边潜心收藏,一边继续活跃在理论舞台上。随着收藏渐成规模,他的理论著作也层出不穷。中央六部委制作大型电视文献片《伟大的历程》,他是总撰稿;纪念艾思奇诞生100周年,云南省委聘请他担任电视文献片《一代哲人艾思奇》的总撰稿;建党90周年,又推出了《宣誓》的电视专题片……
搞理论工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深厚的学识修养。黄宏从自他的红色收藏中汲取了养份,尝到了甜头,因此在收藏与研究上他乐此不疲,卓有成果。
责任编辑 王海珍
公司治理的前沿理论 篇4
首先,针对当前知识转移研究框架静态、单一的问题,该研究纳入了参与主体动态介入的因素,建立了接收方定制化知识接收过程的动态模型。该著作基于知识接收方的视角,从影响接收方知识接收的关键因素———知识客体、知识来源主体以及所在企业情境的角度分析对知识接收方知识接收意向以及最终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接收方个体参与程度在知识接收中的作用,从而建立了接收方定制化知识接收过程模型。
其次,针对当前研究中缺乏对知识自身品质的关注,该研究从知识定制化的视角开拓了知识转移理论关于知识自身特性的研究。该著作通过运用定制化程度这一概念描述转移中的知识的适应性、价值性和变化性,提出了知识的定制化程度对知识接收方接收意向以及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并实证验证了知识的内容定制化程度对知识接收意向的正向影响作用以及知识的内容定制化程度和表达定制化程度分别对知识转移获得绩效和创造绩效发挥着正向的影响作用。
第三,针对当前企业间知识转移中个体层次的知识转移研究较少这一问题,该研究探索了关于个体参与知识转移的微观过程。该著作在关注知识转移中的个体角色时发现,接收方个体的知识接收意向在各类影响因素与知识转移绩效的关系间发挥着中介影响作用,个体的涉入程度和专业化程度在来源方的任务导向和权威性与知识接收意向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其中个体涉入的程度越高,企业成员在知识接收中受到来源方权威性和任务导向的影响越小,而对知识本身的品质和适用性的关注就越多。
第四,针对当前缺乏对来源方主体信赖度的深入分析,该著作分析了外部知识转移背景下初始信任的特性及维度构成,深化了知识转移中关于双方信任关系的研究。该著作分析了外部知识转移背景下初始信任基于任务导向和权威性的信任维度,实证检验了来源方的任务导向和权威性对知识转移获得绩效和创造绩效发挥的正向影响作用,以及任务导向对知识接收意向的正向影响作用。这一研究既刻画了合作信任不同阶段的差异性,也描述了不同阶段下信任基础和维度的差异性。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 任务一 篇5
索罗斯投资理论的重要实用价值在于发掘过度反应的市场,跟踪市场在形成趋势后,由自我推进加强最后走向衰败的过程,而发现其转折点恰恰是可以获得最大利益的投资良机。
过度反应的市场其形成主要是由于顺势而动的跟风者所形成的主流偏见对市场所形成的推动,跟风者的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却同样能使市场自身的趋势加强。由于市场因素复杂,不确定的因素越多,随波逐流于市场趋势的人也就越多,这种顺势操作的投机行为影响就越大,这种影响本身也成为了影响市场走势的基本面因素之一,风助火势,市场被投资者夸大的偏见所左右,二者相互作用令投资者陷入了盲目的狂躁情绪之中,趋势越强,偏见偏离真相越远,实际上也使得市场变得越来越接近脆弱。过度反应的市场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盛衰现象的发生。
要求:在认真阅读上述材料的基础上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短文;阐述过度反应及其在证券投资市场中的应用。
写作思路:
1、依据行为金融学中过度反应理论的主要内容;
2、分析产生过度反应的主要原因;
3、分析如何利用过度反应理论指导投资操作。
答:
1过度反应理论的主要内容:
行为金融学中的过度反应理论认为,投资者对于受损失的股票会变得越来越悲观,而对于获利的股票会变得越来越乐观。他们对于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都会表现出过度反应。当牛市来临时,股票价格会不断上涨,涨到让人不敢相信,远
远超出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而当熊市来临时,股票价格会不断下跌,直到跌到让大家无法接受的程度。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投资者的从众心理在起作用外,还有投资者象普通人一样的非理性的情绪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认知偏差。当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时,投资者会倾向于越来越乐观。因为他们的实际操作已经产生了盈利。这种成功的投资行为会增强其乐观的情绪状态,在信息加工上将造成选择性认知偏差,即投资者会对利好消息过于敏感,而对利空消息表现麻木。这种情绪和认知状态又会加强其行为上的买入操作,进而形成一种相互加强效应或者说恶性循环;而当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时,情况刚好相反,投资者会变得越来越悲观。因为他们的实际操作已经产生了亏损,这种失败的投资操作会加强其悲观情绪,同样也会造成选择性认知偏差,即投资者会对利空消息过于敏感,而对利好消息表现麻木。这种情绪和认知状态又会加强其行为上的卖出操作,进而形成一种相互加强效应或者说恶性循环。这就是所谓的过度反应现象。
2.分析过度反应的主要原因:
(1)投资者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导致过度反应的根本原因。过度自信是指人们倾向于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低估这种判断可能存在的偏差。在经验性环境下人们对自己的判断一般都会过于自信。而过于自信就会出现虚假。当虚假的结果重复呈现在面前时,人们就会从中受到强化,其经济行为表现就是过度反应。
(2)羊群行为的影响。羊群行为是指由于受其他投资者采取的某种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即投资人的选择完全甚至过度依赖于舆论,或者说投资人的选择纯粹是对大众行为的模仿,而不是基于自己所挖掘的信息。简单来说就是,他人的行为会影响个人的决策并对最终的决策结果造成影响。羊群行为强化了股价的上升或下跌,直接导致股价的超涨或超跌等过度反应现象的发生。
(3)正反馈交易者。由于正反馈交易者存在“与他人相关”的心理偏差,容易形成羊群行为,从而导致正反馈交易者采用一种很特殊但也很简单的交易策略:在价格上升时买进,在价格下跌时卖出。这种交易策略最终就会强化过度反应的产生。
三、如何利用过度反应理论指导投资操作 在人们对信息过度反应的情况下,不妨选择逆向投资策略。该策略最初由戴维德瑞曼提出并运用,因此,他也被华尔街和新闻媒体称为逆向投资之父。逆向投资策略是指买进过去2~5年中表现糟糕的股票,并卖出同期表现出色的股票。逆向投资策略的主要依据是投资者心理的锚定和过度自信特征。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近期表现的结果,通过一种质朴策略——也就是简单外推的方法,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导致对公司近期业绩情祝做出持续过度反应,进而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绩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现象,这一点为投资者利用逆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二、新教材试题
材料
1、在谈到美国金融机构一边领取纳税人的救助金,一边向部分高管人员发放巨额奖金时,美国总统奥巴马指责这是无耻的强盗行为。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009年9月18日报道,美联储正在策划有关金融机构薪酬机制的新规定。美联储将对其现有的监管对象---5000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800多家州政府注册的区域银行的总裁和其他高管、交易员、信贷员等的整体薪酬方案实施监督。
材料2、2008年以来,从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6600万元“天价”薪酬,到中海油高管千万元收入,再到上市国企公司的期权问题,国企高管的定价问题引发了社会一浪高过一浪的热议和决策高层的持续关注。下面是中国部分金融业2007年高管人员报酬情况。深圳发展银行董事长,2285万元;民生银行董事长,1749万元;中国银行首席风险官,987万元,招商银行行长,963万元。
材料3、2009年9月,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据了解,《意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央企负责人的基础薪酬、绩效薪酬和中长期激励收益等三部分收入做了限高限制,规定了一定的比例和系数。国务院国资委很快就会就贯彻实施《意见》精神向下属中央企业发文,金融企业由财政部和银监会等部门共同研究实施细则。随着各主管部门相关实施细则的出台,《意见》的深远影响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显现出来。
要求:请认真阅读所给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明经理人掠夺的主要表现方式。
2、试结合国外分析我国有关部门规范相关行业高管人员薪酬制度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
3、请从所有者(国有企业股东)和政府部门的角度,提出规范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金融企业高管人员薪酬制度的建议。答:
1.请说明经理人掠夺的主要表现方式
经理人掠夺是指经理人凭借其管理权限和负责职能,采用多种貌似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据更多的财富为己有的行为。经理人掠夺的表现方式分为常规时期经理人掠夺和金融危机时期经理人掠夺。
(1)常规时期经理人掠夺方式,主要表现为不顾远期风险的扩张战略,以其提高其股权期权收益的方式来实现。经理人的收入构成:收入=工资+奖金+股权期权,其中工资报酬固定,但奖金补贴及股权期权都是随银行机构(企业)的资产、收入和利润增长而增加,因此,常规时期经理人不顾创新和扩张企业,使得银行资产、收入和利润在短期内迅速增长,一方面增加经理人奖金补贴,另一方面推动股票价格上涨,经经理人股权期权带来最大效益的收入。
(2)金融危机时期的经理人掠夺方式,可以说是企业经理人通过制造危机来获得的最大收益,达到掠夺的目的。金融危机时期,经理人并不对银行机构(企业)前期的高风险政策负责,只收获危机前的收益。金融危机对于企业,要么破产要么度过危机;对于政府而言,或者求助或者放任自由。无论如何,如果度过危机,经理人可以索要更加高额的酬薪;而如果企业破产,经理人被解雇时可以获得一笔补偿,经理人损失的只是其声誉,但金融危机时期经理人损失的声誉具有系统性,其个人声誉可以忽略不计。
2.试结合国外分析我国有关部门规范相关行业高管人员薪酬制度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
现今我国有关部门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来规范行业高管人员薪酬具有相当的必要性,这是因为:
(1)当我国的金融机构存在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率的同时,金融机构却是盈利的,以至于金融高管人员分配利润,而不良资产却留给了社会公众。
(2)金融高管人员通过从自己参股的金融机构借贷,然后再通过关联交易的方式,转移资产,当金融机构破产时,企业贷款也就成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一个部分,而高管人员却从中获得巨大的收益。
(3)金融高管人员掠夺使得他们获得盛大的收益,但却造成金融机构的巨
大不良资产漏洞,成为经济运行不稳定因素,转嫁给了社会公众。这些因素促成了我国有关部门出台相关制度来规范行业高管人员薪酬的必要性。
3、请从所有者9国有企业股东)和政府部门的角度,提出规范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金融企业高管人员薪酬制度的建议。
针对政府、国有企业股东、企业高管三者的利益在金融危机前的重合使监管形同虚设,金融危机后,国有企业股东损失巨大,而政府的损失更大,从国有企业股东和政府部门的角度提出以下几条规范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建议:
(1)加强民主监督,对企业高管人员实施酬薪政策,完善制度,对高管人员的收益进行管理。
(2)改变“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堵塞漏洞,对违规的高管人员采取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
(3)改变坏账与利润分离的财务管理方式,分配利润必须要在以利润冲抵坏账后方能进行。
(4)严格执行资本监管原则,保证资本充足,通过资本监管约束金融机构内业务扩张,同时限制机构外业务过度膨胀。
公司治理的前沿理论 篇6
关键词:产业竞争力;国际贸易;产业安全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8)06—0039—05
一、引言
在国外,“产业安全”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某产业中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事故防范,这实际上把产业安全等同于生产安全,划归为技术操作问题,多见于制造业中,如日本的一些以产业安全为标题的书实际上是指此类含义;另一种广为接受和应用的含义是从国际贸易领域提出的,是指在开放的经济体系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定产业如何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的产业地位和产业竞争优势。如早期的重商主义从贸易角度论述对国内产业施以保护,可以说是维护产业安全思想的萌芽。对产业安全问题的关注是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跨国投资的增加而逐渐加深的,在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中大量应用了国际贸易和产业经济学的一般理论。
国际贸易及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为产业安全的概念提出和理论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生长点。国际上的专家学者从以上学科背景出发,以制造业为重点,构建了有关产业安全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考察产业国际竞争力;二是考察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前者以波特为代表。该派观点认为,如果产业面临国外更高生产率的竞争对手时,其产业发展与安全将受到威胁;后者包括布雷、阿明以及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该派观点认为,发达国家试图将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变为自己附庸的时候,跨国公司也正忙于将这些国家中的经济或产业变成自己的产业附庸。笔者基于这两条主线对国外产业安全的理论进行梳理,从国际贸易、产业竞争力以及产业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三个方面进行文献述评。
二、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的产业安全研究脉络
最早提出产业安全和产业保护理论的当属德国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派的先驱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李斯特是德国重要的经济思想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倡导者,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德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他详细分析了当时德国具体的历史条件,反对实行普遍的自由贸易,主张在德国实行关税保护的制度。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提出了维护主权国家的经济稳定与产业安全的中心思想,并提出了著名的针对幼稚产业的“有效保护”理论,这一理论被认为是产业安全理论的雏形。李斯特的理论观点概括起来就是:在国家经济基础不十分强大,产业安全不十分理想的情况下,不宜迫不及待地利用外资。幼稚产业保护论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承认,并成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实践。
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阿明指出,在发达国家试图将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变为自己附庸的时候,跨国公司也正忙于将这些国家中的经济或产业变成自己的产业附庸。若代表所在国利益的跨国公司敌意地抑制东道国的战略产业,如新兴产业、自然资源产业等,则会对该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或者跨国公司出于战略考虑、出于发达国家的国际政治需要,倾向于诱导东道国的各收入阶层实行过度的消费开支,或者引进与该国人口基本需要不相一致的社会目标和社会价值尺度,或者集中生产那些主要满足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品,则会导致东道国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
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的“逆贸易导向型对外投资”指出,向国外输出的产业和技术均是国内竞争中已处劣势的产业和技术,方可取得“出口替代”的作用。日本另一经济学家赤松为了补充说明小岛清的观点,提出了“雁行发展模式”。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落后工业的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其竞争力严重减弱或几乎完全丧失竞争力,为了实现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需将这些产业和技术输送到欠发达国家和地区。
在20世纪80年代,布兰德、斯潘塞、克鲁格曼等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该理论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为前提,以产业组织中的市场结构理论和企业竞争理论为分析框架,突破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学说,强调了政府适度干预贸易对于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作用。该理论有两大内容: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利润转移理论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主体内容,包括战略性出口政策、进口政策和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政策,指的是在与国外寡头厂商进行古诺双寡头竞争的国际市场上,存在着因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形成的租金或超额垄断利润。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对出口或进口的贸易干预,影响本国企业及其国外竞争者的行为,改变国际竞争的格局,从国外寡头厂商抽取租金或向本国企业转移利润,达到增加本国净福利,并促进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目的。如果本国和国外厂商都属于寡头厂商,对国外出口厂商征收关税就更容易被其部分吸收,这将导致垄断利润的部分转移,从而更增加本国的净福利。利润转移论还强调通过国内市场保护使本国厂商获得规模优势,进而扩大在国内外市场(主要是没有保护的国外市场)的份额。该理论以寡头垄断、市场分割和规模收益递增为前提,从国际竞争和竞争战略的角度来分析政府干预的理由与作用,即对于规模经济效应很强的产业来说,对本国市场的保护可以使本国厂商在国内市场的地位相对稳定,使国内厂商获得一种相对于外国厂商的规模优势,由此降低生产的边际成本,同时使外国厂商因确保市场销售量而导致边际成本上升;国内外厂商边际成本的反向变化将导致其分别调整国内外市场销量,其结果是本国厂商的产量将进一步扩大,外国厂商的产量将进一步减小,从而再次对两国厂商的边际成本产生相反的影响。这种从产量到边际成本的不断循环和调整过程,将使进口保护成为促进出口的重要机制。
外部经济理论包括收益性外部经济和技术性外部经济。前者是指厂商从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厂商的集聚中获得市场规模效应(包括获得便利而低价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技术工人、专业化服务等),后者是指通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其他厂商的技术外溢获得技术和知识。两者都能使厂商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外部经济理论认为,某些产业由于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厂商不能独享投资带来的收益,
且投资的风险很大,打击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这在新兴高科技产业最为明显。这些行业的私人投资明显不足,实际产出低于社会最优水平。然而,外部规模经济明显的行业又往往具有战略性,其创造的知识、技术、产品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政府要对高科技产业加以适当的扶植,降低其投资的风险,吸引私人资本投入该行业,推动战略性产业的成长,以更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利益。如果一个处于发展初期并且规模较小的产业属战略性产业,政府可以通过保护和扶持的贸易政策,支持这些产业的厂商扩大产量,提高产业的市场规模效应和厂商的收益性外部经济,从而促进这些产业较快地增强国际竞争力。另外,经济外溢效应不仅存在于本产业内,产业与产业之间也存在外溢效应,表现为一个产业对另一产业的支撑效应。技术性外部经济与政策干预的内容是,在研发投入强度大的产业(一般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中,技术外溢效应使厂商不可能完全获得研发投资的收益,由此导致的私人投资不足使这些产业不能发展到社会最佳状态,因而需要贸易政策的扶持。如果政府采取保护或补贴的政策,将能够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并增加国民福利;而外国政府对这些部门的支持和保护,可能使本国丧失或减少这些有益的技术外溢,因此本国必须采取对应或反击的行动。
根据斯潘塞的分析,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持的产业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产业或潜在产业所获得的收益必须超过补贴支出;二是必须是面临外国厂商激烈竞争或潜在竞争的产业,对本国产业的补贴要能迫使外国竞争对手削减计划生产能力和产出:三是与出口相关的国内产业应比外国竞争产业更集中或同样集中;四是国内的扶持政策不会引起要素价格上升过高;五是本国产业相对于外国竞争者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增加生产会带来较大的规模经济或学习经济;六是具有研发补贴和扶持效果的产业,即该产业国内新技术向外国竞争厂商的外溢很少,而政府干预政策有利于将外国技术转移给本国厂商;七是研发投入和资本投入比重高的产业(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政府的补贴和扶持政策能够有效增强本国厂商的国际竞争力,或提高外国厂商进入该产业的壁垒。而克鲁格曼认为贸易政策扶持的战略性产业必须具有两方面要求:一方面要有大量的“租金”存在,即这一产业的资本或劳动的回报率很高;另一方面,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效应,一旦这个产业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就能获得自我加强动力。
此外,科特勒的产业吸引力因素理论对于选择贸易政策扶持的战略性产业也有参考作用。他认为,一个国家现在或未来的产业吸引力反映在下面几个因素上:一是高附加值;二是产业关联度高;三是具有未来竞争力;四是产业专门化强;五是出口潜力大;六是本国需求前景良好。因此,战略性贸易政策从这一层意义上讲,是一种有利于促进战略性产业发展,实施政府有效干预的产业政策。
三、基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安全研究脉络
目前,国际上对竞争力的评价分为宏观(如国际、国家竞争力)、中观(地区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以及微观(如企业竞争力)三个层次。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对全球竞争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后,认为国家竞争力最终取决于产业竞争力,有四个因素决定一国的国家和产业竞争优势:第一,生产条件因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第二,需求条件,如果某类产品的国内需求大于海外市场,则可以在国内建立规模经济的国际竞争优势,如果本国对产品的需求层次高,则可以促进该产品相关产品的创新,从而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如果发生本国消费者攀比国外产品,则本国公司应及时调整结构,改进产品,否则将丧失竞争优势;第三,相关支撑产业,主导产业(上游产业)和支撑产业(下游产业)存在着密切的协同关系,相关支撑产业是促进主导产业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有力保证;第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美国企业注重短期利益,日欧企业关注长期利益,这不利于美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对于波特所讲的竞争力实际上就是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所反映出来的生产率,市场营销和生产效率是检验产业国际竞争的关键标准。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外国在美国的投资问题。前国务卿乔治·鲍尔(George Ball)1970年10月在一次讨论有关外国直接投资的会议上提出,要注意外资的挑战,有好几家美国企业已经落入欧洲人之手。此后,一些经济学家对外资在美国的作用及对美国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美国学者John N.Ellison,Jeffrey W Frumkin,Timothy W Stanley等对美国的产业安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原材料产业、战略资源产业、机床和半导体等制造业的案例分析,John N Ellison,Jeffrey W Frumkin和Timo-thy W Stanley认为,由于受到进口商品的冲击,美国一些重要产业处境很艰难,生产能力利用不足;现有工人不能完全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新的人力资本又供给不上来,产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John N El-lison,Jeffrey W Frumkin和Timothy W Stanley指出,如果一旦战争出现,重要投入品依赖外国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国家安全。针对进口商品泛滥的趋势,有必要采取措施让美国产业重现生机。但他们并不赞成采用提高关税和限制进口数量的直接保护措施,也反对给产业大量补贴,因为这对产业竞争力提高意义不大。他们建议让企业自己去解决问题,增强竞争力是企业自己的事。但政府对进口剧增不能坐视不管,必要时可以采取紧急措施以限制进口。John N Ellison,Jeffrey W Frumkin和Timothy W Stan—ley也对美国市场上的并购进行了研究,并建议政府加强对国外企业并购美国企业的监管。如果一个企业因并购受外国资本控制,该企业又具有相当的市场支配力,这对美国的产业安全构成威胁。
20世纪8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工业生产率委员会”,研究美国在“二战”后首次面临的工业业绩严重下滑以及由此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威胁的问题,该研究可以理解为针对一定的产业安全危机提出的一套理论。该委员会认为竞争力是影响企业业绩的因素之一,而一国的经济活力的度量应该用“产业业绩”一词,即产业的生产业绩。产业的生产业绩是由它的生产率和其他各种因素组成的,但这些因素在大多数经济统计资料中往往被忽视,如质量、及时服务、灵活性、创新速度和对战略技术的掌握程度。该委员会发现,导致美国制造业“产业业绩”落后的因素主要有:(1)陈旧的战略;(2)公司战略的短期目光;(3)开发与生产中的技术弱点;(4)忽视人力资源;(5)公司与伙伴之间缺乏合作;(6)政府与产业的目的相左。该委员会的结论是,过
去40年里,美国的产业业绩的确出现了十分严重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生产率的缓慢增长和产品在质量和创新性方面的弱点。但美国没有理由悲观,如果工业界、政府和教育系统能够充分发挥美国的传统优势,同心协力去实现“一个更有生产效率的美国”的目标,就有可能表现出更高的效率,成为“明日世界的经济领袖”。
在日本,学术界和企业界于1990年组成日本产业绩效委员会,该委员会对日本的制造业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于1994-年出版了《日本制造一日本制造业变革的方针》一书。该书主编吉川弘之指出,“现在,进入先进制造体系的代价正在不断上升,使自发地进入到这一系统变得愈发困难;全球环境和资源有限问题的出现,明确地暴露了过去二百年间日本和西方所追求的富裕实现机制内在的缺陷,而由于一国国内产业和国际产业复杂的关联性,不是局部修改一国国内政策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日本制造——日本制造业变革的方针》对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为日本所采取的一系列被贸易对手所谴责的产业政策进行了辩解,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维护日本产业安全所必要的。
四、产业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的研究
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经济安全概念相比,产业安全以更加具体的产业为研究对象,因而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1997年,东南亚诸国相继爆发了金融危机,不仅对这些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其影响还波及不少其他国家。与此类似的还有墨西哥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南非金融危机等。这些金融危机的发生似乎告诉人们:当前的国际经济可能并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在全球化的趋势突破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之后,各国都享受着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从此平安无事了,而是给世界各国展示了一种严厉的警示。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世界各国开始对“金融危机”背后的“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问题”开始了必然的关注。
美国新现实主义学者吉尔平认为,基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政治在根本上是为了保障“国家利益”不受侵害,但国家利益是抽象的,很难具体化。从可操作的意义上讲,国家并不存在抽象的利益;现实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国家利益是由“国家目标”决定的。他进一步指出:“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率成为获得财富和权利的最有效手段”,“在现代社会,组织和管理世界经济成为国家的重要目标”;保障“企业发展”、“技术进步”、“经济效率”、“组织和管理世界经济”是“国家利益”的核心,应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政策的出发点。该理论突出国家利益不受侵害,本质上即为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国家经济安全”并不是近几年才被创造出来的名词。事实上,国际上对“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早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就有学者关注“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到了70年代,日本便有学者开始关注日本的生存空间和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日本的经济企划厅就明确提出将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作为日本的基本国策之一,如1982年4月,日本内阁的“国家经济安全特别保障小组”所发表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报告中称: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是遏制和排除外部的经济或非经济威胁的方略,是以经济手段为中心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OECD、美国Lawrence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斯坦福研究院、兰德公司、Sarkeys能源中心、加拿大社会发展院、德国柏林Thunen研究所、俄罗斯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韩国产业研究院、法国及印度有关机构,都在有组织地研究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3年也表示要“把国家经济安全作为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并在政策上将“国家经济安全”定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三大目标之一。其战略目标包括:加强自身经济实力的建设和积累,为国家安全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保持与盟国经济竞争的主导地位,通过经济一体化制约与盟国的经济关系;通过“和平投资”巩固在前苏联、东欧的成果;运用经济制裁、经济援助等手段加强对各种国际矛盾的调控,尤其是影响和控制第三世界国家。
1996年,俄罗斯也明确提出了“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基本构想”,力求通过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来保证俄罗斯经济在世界上的独立性,减少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保证俄罗斯在经济利益不受威胁的状态下持续发展。俄罗斯经济学家B·K·先恰戈夫主编的《经济安全——生产、财政、银行》一书中,认为稳定与发展对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经济的稳定性反映了经济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和系统内部的纵向、横向和其他联系的稳固性和可靠性,反映了承受内部和外部压力的能力。仅有稳定是不够的,如果经济没有发展,那么经济的生存能力、抵御和适应未来威胁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该书认为,俄罗斯经济战略的主要目标就是在俄罗斯恢复经济的增长。这意味着,要形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经济结构,“建立起能为资本注入经济发展新轨道创造条件的工业一财政和银行结构”。该书认为,实际经济部门的安全对整体经济安全至关重要。所谓实际经济部门,也就是各产业部门。在俄罗斯,明显地形成了国民经济两极模式:以出口为导向的部门,主要是能源和原材料部门;以内需为导向的部门,多数是竞争能力低下的产业部门。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具有冲突性。随着国内价格和世界价格接近以及经济衰退的加深,两部门经济为获取资金、经营管理条件而进行竞争,这种竞争会日益加剧。在国民经济的两极模式中,每一极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在出口导向部门,集中了不成比例的高收入和投资;在内需导向部门,则集中了就业人员的主要部分,该部门承担着由于低效率使用就业人员所带来的基本费用,此外,该部门还背着缴纳税收的沉重包袱。在出口导向部门中,唯一有竞争力的是天然气工业,石油工业由于其单位成本较高,因而竞争能力并不是很强;其他的部门如冶金和化学工业,情况要更糟糕一些。这些部门能耗偏高,在高能耗的情况下,如果接受世界市场的价格和条件,就会导致这些产业出现零收益甚至亏损。该研究认为,俄罗斯的产业状况很不好,根本称不上安全。扭转这种局面,国家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必不可少。
五、启示
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和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实行经济干预最基本的出发点。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尽管产业安全问题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产业政策实践中广受关注,但其在理论研究中却被普遍忽视。在很多论著中,产业安全往往被隐含于国家经济安全的研究中,或被贯穿于国际贸易理论中。但就产业安全理论而言,其理论体系的研究还有着十分广阔的空间。国外的经验证明:维护产业安全,政府、产业界及企业间的密切配合至关重要。只有上下协调才能形成合力,团结一致才能有力量维护产业安全。因为这并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企业自己的事。随着入世前过渡期的结束,中国按照人世承诺的要求在实行关税减让、非关税措施取消和进一步放开市场逐步取消外资进入的地域限制、数量限制和股权限制等措施之后,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必将会出现“井喷”。因此,在后过渡期及过渡期结束以后中国主要面临的将是产业安全问题,通过对国外产业安全理论的回顾,希望能对中国的产业安全理论与实践提供指导,并实现产业的安全发展。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是对产业经济框架的扩大和对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产业安全是我们研究和实践的终极目的,所以,产业安全问题应该作为贯穿现有产业经济学理论的一条主线,产业安全理论也应该是产业经济学理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移动电子商务前沿理论分析 篇7
移动电子商务在给人们提供大量便捷信息的同时,数据的遗漏、丢失以及不法分子对于数据的盗取、篡改和泄漏使得电子商务相关的安全问题开始得到广泛关注,而我国在安全保护方面的技术尚未成熟,该领域所面临的巨大威胁严重阻碍着移动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成为当下移动电子商务领域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1 移动电子商务概述
移动电子商务,由电子商务的概念衍生而来,是指将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因特网有机结合,在无线终端进行的B2B、B2C或C2C的电子商务活动。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移动电子商务经历了以短讯为基础访问技术的第一代、基于WAP技术实现访问的第二代,并不断完善发展成为现如今基于SOA架构的webservice、智能移动终端和移动VPN技术相结合的第三代移动访问和处理技术。移动电子商务具有方便、不受时空控制,安全、开放性和包容性强,潜在用户规模大,迅速灵活、易于推广使用等特点,可以使人们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相关商贸活动,从而在线上线下实现随时随地的涉及与购物、商务、金融、电子支付相关的各种综合服务活动及交易活动。
2 电子商务安全问题
移动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暴露出了电子商务领域存在的巨大安全问题。当下移动电子商务在移动通信、移动终端和移动运营商务平台等方面的安全问题都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移动电子商务各项功能的实现都必须基于一个相应的网络平台,而在网络环境方面,计算机系统本身就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漏洞。除此之外,我国现如今在相关领域的安全措施还不够完善,专业技能还不够成熟,无法解决不法人士对于计算机内部数据的窃取、篡改、冒充和毁坏等人为因素带来的问题。而信息存储的过程也并不单一,需要途经各个人力模块,这就使得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障,会存在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隐患。同时,在运用移动电子商务进行交易时,买卖双方均会面临不可避免的信息安全问题,最终使得消费者的权益受到威胁。
要解决移动电子商务面临的各项安全问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大众网络安全意识。但最重要的还要从根本上提高技术人员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技能。国家应引进国外高端的安全防范技术,投入资金培养我国维护网络安全的专业人才,加强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技术等专业技能。此外应构建移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技术框架体系,完善电子商务企业的内部安全管理机制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的相关法律体系机制,使全体公民做到有法可依。
3 移动电子商务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经过第一二代的发展,完善为现如今具有较高系统安全性和交互能力的新一代电子商务系统。当下移动领域下的电子商务将计算机的成熟、电子货币转账、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的优势以及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作为理论基础,把摩尔定律、当下互联网的普及、流程再造、搜索引擎、商业模型和移动设备的发展作为应用理论支持,派生出了例如阿里巴巴、环球资源、慧聪网等B2B,淘宝网、e Bay电子港湾、拍拍网等C2C,亚马逊、天猫、京东等B2C,以团购为方向的例如高朋网、美团网、返利网等O2O流派。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移动盘存管理、移动库存管理、超前服务管理、内容服务、产品定位、交易管理、遥测服务,并进入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研究、移动中间件研究以及无线用户终端的研究领域。
当下移动电子商务以B2C为主要流派,带动业务不断上升,激发企业转型并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政府方面同样不断加强重视力度,呈现出了空前良好的发展现状,极大地带动了国民经济的提升,但仍存在一系列安全问题。
4 电子商务技术发展前景
随着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移动互联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移动电子商务技术作为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两大领域的结合体,使得其参与者之间形成新的产业链,在创造更多商业机会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创造出了更多的商业机会。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不断诞生和应用,给予了智能终端更大的想象空间,较好地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受到信息安全保护技术不成熟等条件的制约,现如今电子商务技术仍存在较大的发展问题。除了安全问题之外,电信市场的对外开放、相关法律体制的不完善都制约着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还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对移动终端进行一系列优化改进,使移动电子商务能够持续长远稳定地发展。
5 结语
移动电子商务的迅速普及和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商务活动。该文结合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在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技术发展情况以及发展前景方面对移动电子商务整体进行的系统分析,将电子商务系统具体化,使得该系统不再是空泛的概念,同时提出移动电子商务的巨大市场前景。该文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性分析说明,移动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对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鼎新,李恒杰.电子商务教程[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
[2]戴方虎.Internet的移动访问技术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1(3):16-18.
[3]曹天杰,张永平.计算机系统安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公司治理的前沿理论 篇8
近年来因经济发展而大量不断消耗能源导致了碳氧化物 (如CO 2、CO等) 的大量排放, 使其构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首要因子, 进而造成各种气候灾难, 粮食减产等, 严重威胁全球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和卫生安全, 这已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由此, 随着京都协议书的签订、巴厘岛路线图的出台、哥本哈根峰会的召开, 以及各国环境法规的愈加严格, 排污权交易迅速发展, 全球气候不断变化开始受到国内外会计学界的日益关注。
全球企业作为温室气体产生的主要责任者, 其CO 2的排放越来越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 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也变得愈加重大。企业在面对低碳经济挑战的同时, 也使得每个企业的财务活动都面临碳限制。因此,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 企业碳排放和管理所引发的一系列新财务问题也应运而生, 且已成为当前环境管理会计领域的前沿点。
碳财务战略同时涵盖了碳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概念范畴, 其涉及内容极为庞杂且新颖, 尚处于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 与其相关的综述性文献屈指可数。究其原因:碳会计相关研究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热点问题, 其理论体系还不成熟, 而碳财务战略研究又须以碳会计的各项信息数据作支撑, 因此该研究命题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此外, 由于“碳财务战略”这一提法至今尚未有学者明确提出, 因此与碳财务战略相关问题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另一方面, 鉴于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排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除个别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报告外, 现有学术文献均极少提及碳财务处理、碳财务报告及碳财务管理控制等问题。因此, 基于现实需求的紧迫性和学术研究领域的空白状态, 综合运用碳会计、财务管理、企业碳排放与管理、企业能源管理等理论与方法, 站在企业节能减排的战略层面, 将碳减排与管理因素融入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当中, 从而兼顾企业财务业绩与环境业绩的双赢, 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外碳财务战略研究进展
目前国外关于碳财务战略的理论讨论, 大多围绕碳会计及其财务的相关定义而展开, 对于从企业碳财务战略角度来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研究的还并不多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国外企业碳会计及其财务问题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 如加拿大的SO N IA LA BA TT和R O D N EY R.W H ITE, 美国的Saurav D utta, 和R aef Lawson, 英国的R ob G ray、Larry Lohm ann、JA N BEBBIN G TO N, 西班牙的CA R LO S LA R R IN A G A-G O N ZA′LEZ, 澳大利亚的Janek R atnatunga和Stewart Jones、R oger L.Burritt, 德国的Stefan Schaltegger, 日本的橋爪大三郎等学者教授都积极开展对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 从而掀开了碳会计及其财务问题相关研究领域的序幕。但纵观其研究, 发现并无“企业碳财务战略”的直接提法, 故只能通过梳理与该研究命题相近领域的国外研究文献进行介绍。
(一) 碳信息披露与企业财务业绩相关性研究
企业碳信息披露与财务业绩相关性研究是目前在此领域探讨较多的一个议题。日本学者Shiro Takeda (2007) 以日本27个部门和八种产品为研究对象, 通过建立多部门动态CG E模型, 认为实施碳管制一方面能获得成本收益, 另一方面企业碳管理还能减少资本金税。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 (2007) 专门通过对日本10家电力企业、4家钢铁企业、12家汽车制造企业的样本案例分析, 发现样本企业在证券报告中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业绩分析”一栏并未涉及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变暖等所引发的财务问题, 此外, 研究结果发现样本企业中除了一家企业提出了每生产一单位产品应达到的CO 2减排目标以外, 甚至没有一家企业提供实际排放数据。法国学者FR E′D E′R IQ U E D E′JEA N (2009) 通过实证, 分析了财务业绩与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性, 得出企业碳信息披露并不会降低企业的股本成本。意大利学者G iorgio Locatelli和M auro M ancin (2010) 测度了意大利的中小型核煤与天然气发电厂受到碳税和电力能源价格的财务影响, 认为碳成本的提高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希腊学者A dolfo Carballo-Penela和Juan Luis D oménech (2010) 尝试将企业产品碳足迹管理的信息融入到企业财务报表中, 以产品碳足迹为切入点, 在企业财务报表中体现产品的碳足迹信息。美国学者M arilyn T.Lucas和M atthew A.W ilson (2008) 以服务行业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服务行业环境管理与其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 他们通过1228家服务企业的调查, 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方法得出了环境管理对企业的财务业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 碳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K arl Bokenkam p和H al La Flash (2005) 针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企业财务风险进行了评价, 他们提出财务风险一定将会与未来企业碳排放管制密切相关, 企业进行碳管理能避免财务风险从而保护消费者和股东利益。澳大利亚学者R oger L.Burritt和德国学者Stefan Schaltegger (2010) 全球会计、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年会上发表了碳管理会计的论文, 通过建立新的碳管理会计框架, 寻求建立碳管理和财务业绩方面的联系, 他们认为企业碳减排对公司财务影响很大, 因此通过寻求公司碳相关的信息可找到企业碳排放管理所造成隐性的财务风险影响程度。
(三) 碳筹资及投资战略
国外对于碳筹资及投资战略研究较少, 但从碳金融的角度却有了一些研究。英国的X i Liang和D avid R einer (2009) 指出发电项目传统融资方式存在的局限性, 研究出一个框架来分析个体的行为决策在低碳技术项目投资中的具体应用, 得出发电企业在采用新低碳技术项目时应充分考虑多元化投融资项目决策的研究结论, 即投融资项目决策不能完全只评价财务效应, 还应考虑项目筹融资和投资过程中的低碳效应, 特别是对于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清洁生产技术项目应采用新的投融资指标来衡量。拉脱维亚学者A ndra Blumberga, G atis Zogla, M arika R osa, and D agnija Blum berga (2011) 分析了拉脱维亚能源效率部门的绿色投资计划, 采用了综合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如项目的类型、地理位置、项目期望的环境和社会效益、以及财务分析来对绿色投资项目进行评价。此外他们还利用了成本效益指标针对项目实施前后的碳排放数量进行了评价和比较。此外, 德国学者Elisa M inou Zarbafi (2011) 也在其学术著作中认为, 目前各大机构投资者的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关注公司所面临的社会和环境风险以及碳排放风险。因此,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促使企业推行社会责任。各机构投资者通过选择公司社会责任执行较好的股票, 从社会角度实行社会责任投资。南非学者H einz Eckart K lingelh?fer和德国学者Peter K urz (2011) 针对低碳技术和排污权交易投资的案例, 研究了不同时期排污权交易价格的变化, 认为对于生产商而言, 长期投资期限和产品最优化生产之间的计量矛盾融合了各种长期的、低效投资和融资的问题, 因此通过层次规划模型结合敏感性分析, 能近似的度量出获利项目的净现值。
(四) 碳业绩管理的财务评价
针对企业碳绩效管理的财务评价, 大多数围绕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或者基于清洁生产技术、低碳经济等前提下的投资和融资评价。Jurgis kazim ieras Staniskis, Zaneta Stasiskiene (2008) 年在其著作《环境管理会计, 投资评价和财务融资》中将清洁生产机制下的企业项目评价分为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筹资评价, 并将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绩效进行了评价, 并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前后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实施清洁生产技术后产生的环境效益包括碳排放、废水排放削减、能源节约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南非学者H einz Eckart K lingelh?fer和德国学者Peter K urz (2011) 也对企业使用未来新能源和低碳技术进行了财务评价, 并通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和生产活动分析估值评价了未来的低碳 (或零碳) 电力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简要述评及启示
由于国外研究机构在此领域相对于国内而言, 起步较早且成果也相对较为丰富。因此, 本文主要选取国外文献资料作为参考依据, 从目前国外对碳财务这一新型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和进展来看, 企业碳财务战略的理论体系、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范式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这主要表现在:
(一) 从研究理论体系上看。
由于碳会计理论体系尚不够成熟, 还处于探讨阶段, 但企业碳财务战略是扎根于企业碳管理的基础实践, 因此碳财务战略相关的理论框架还亟待建立, 进而需要对传统财务战略进行修正。
(二) 从研究样本数据看。
企业碳管理业绩与财务业绩相关性研究大多以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数据进行分析及碳信息披露所引发的证券市场反应波动, 而较少真正从节能减排战略、低碳化战略过程中釆用投入产出的方法, 以能源管理工程、工业生态学、环境会计相结合的学科综合角度对企业减少高碳能源投入和控制CO 2末端排放这两方面对财务造成的影响进行财务数据的挖掘和审视。此外, 虽有从碳筹资和碳投资项目中引入了企业实施各项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清洁生产技术后的财务指标研究, 但因碳捕捉、封存技术自身的不完善, 导致具体的企业碳绩效管理数据难于采集和整理。
(三) 从研究内容来看。
大多数国外文献中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企业环境绩效领域, 遵从企业原材料投入到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带来的各项成本支出、收益获得这一主线, 却很少有针对碳排放这一专门的物质给企业带来的财务影响进行核算的研究。虽然有国外学者针对产品的碳足迹进行核算, 但仅仅是针对单一产品的环境数据层面, 并未扩展到环境与经济数据融合的碳财务战略高度。
(四) 从研究方法上看。
主要集中在企业碳业绩管理、碳信息披露及与财务业绩、企业价值等相关性研究领域, 实证研究仍然是国外研究关于碳业绩管理、财务绩效管理的主要方法;其次, 问卷调查法也用于公司各种节能减排战略中由于碳信息披露所导致的碳管理和财务业绩相关性研究;而在企业碳减排成本的度量、管理中则普遍利用数学模型建模方法。但无论是哪种研究方法的运用, 都未能以货币形式清晰、完整的反映企业由于实施节能减排战略、低碳战略后所引起的财务风险、财务收益及其真实的财务资金流向。
综上所述, 由于目前各国对于收集和利用碳物质信息的方法还不完善, 因此由碳物质信息所带来的货币信息以及利用货币信息来反应企业财务状况并对其进行诊断、决策、评价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四、结论及构想
随着低碳经济现象的产生以及企业低碳化战略管理理念的涌现, 碳财务战略学科的边缘性将不断增强。今后势必将成为环境会计领域的一块前沿热点领域。但由于该研究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 高质量的碳会计标准体系尚未出台, 其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都尚未成熟。但笔者认为可以建立一套新的基于企业共生财务理论视角的企业碳财务战略体系框架。从理论上来讲, 新的企业碳财务战略体系框架应是对原有财务战略框架的反思与发展。因为新框架把原有框架未予考虑的大量信息纳入进来, 如引入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实施低碳化战略、节能减排战略的影响程度以及随之产生的财务绩效考虑进来, 建立基于企业碳绩效战略与财务绩效战略共生的企业碳筹资、碳投资、碳成本管理、碳财务绩效评价战略等。
此外, 新框架中还可构筑企业碳财务战略运行保障协调机制, 即该机制是建立在政府、股东、消费者这三者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于企业碳财务战略保障协调的途径上, 从而完整的实现了企业碳财务战略体系运行的闭路循环。
项目管理理论综述与前沿问题研究 篇9
项目管理离不开项目, 项目管理是对一个项目中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和利用以达到最优结果而进行的工作。通过项目管理这门课程的学习, 对我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 并和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
(一) 项目管理概述
1. 项目。
项目是指需要靠组织来实施完成的工作, 它作为管理的对象, 按限定时间、费用和质量标准来完成的一次性任务。项目的这个定义就说明了项目的资源有限性的特征, 项目其他特征还包括时限性和唯一性, 所谓时限性是指每一个项目都具有明确的开端和明确的结束;所谓唯一是指该项产品或服务与同类产品或服务相比在某些方面具有显著的不同。
时限性指一个项目有明确的开端和结束, 这样就可以明确一个项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对项目进行分解, 可以用横道图或者网络图表示出来。这在工程建设上是非常有用的, 可以使一个工程项目从开始时间到结束时间中间的过程一目了然, 能让管理人员对进度偏差进行有效的调整, 有利于项目的完成。
唯一性指每个项目都具有自己独特之处, 这就表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办”, 应该利用项目的特征, 根据项目本身来处理问题。
2.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就是为了满足甚至超越项目涉及人员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而将理论知识、技能、工具和技巧应用到项目的活动中去。现代项目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相比较, 更加注重系统性、规范性、前瞻性、成效性。具体来说, 现代项目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 项目管理具有全过程、全方位地贯穿系统论的思维与方法论的特征。该特征是现代项目管理的首要特征与战略性特征。 (2) 项目管理具有多目标与多约束的特征。这一特征是项目管理具体工作中的操作性特征, 它是由项目的多目标特性与约束性特性所决定的。 (3) 项目管理的实施团队组织具有一次性与弹性的特征。 (4) 项目管理的成效具有可预见性与变化性的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项目的成果具有“可塑性”的特性。 (5) 项目管理具有工作程式的周期性与内容上的独特性。该特征反映项目管理的工作总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在不同的项目中周而复始地进行, 这是由项目组成要素的确定性和项目的过程性所决定的。 (6) 项目管理继承与创新并重的特征项目管理的继承性特征表现为项目管理的许多知识与方法可以在任何项目寿命周期内应用, 同时每个项目寿命周期内可以提炼出一些知识性与方法性的东西, 为以后项目所用;项目管理的创新性特征表现为项目管理知识与方法随项目的不断实施而提炼出更加新的、先进的东西。同时, 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创新, 成果皆不同。
项目管理可以分为: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内, 用系统工程的理论、观点和方法, 进行有效地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系统性的、科学的管理活动, 从而按工程项目既定的质量、工期、投资额、限定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圆满的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目标。
(二) 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
项目管理。 (1) 项目管理在国际上的发展历程。国际上, 项目管理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被称为传统的项目管理阶段, 20世纪80年代之后被称为现代项目管理阶段。1) 传统项目管理发展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 项目管理主要是应用于发达国家的国防工程建设和工业/民用工程建设方面。此时采用的传统项目管理方法主要是致力于项目的预算、规划和为达到项目目标而借用的一些一般运营管理的方法, 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所开展的一种管理活动。当时的项目经理仅仅被看作是一个具体执行者, 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一项给定的任务或工作, 然后不断接受上级的指令, 并根据指令去完成自己负责的项目。从20世纪60年代起, 国际上许多人对于项目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建立的两大国际性项目管理协会, 即:以欧洲国家为主的国际项目管理协会 (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IPMA) 和以美洲国家为首的美国项目管理协会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 , 以及各国相继成立的项目管理协会, 为推动项目管理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在这一传统项目管理阶段中, 发达国家的国防部门对于项目管理的研究与开发占据了主导地位, 他们创造的许多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一直沿用至今。2) 现代项目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后项目管理进入现代项目管理阶段, 随着全球性竞争的日益加剧, 项目活动的日益扩大和更为复杂, 项目数量的急剧增加, 项目团队规模的不断扩大, 项目相关利益者的冲突不断增加, 降低项目成本的压力不断上升等一系列情况的出现, 迫使作为项目业主/客户的一些政府部门与企业以及作为项目实施者的政府机构和企业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研究和认识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 开发和使用项目管理的具体方法。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随着信息系统工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大型建设工程以及高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管理新领域的出现, 促使项目管理在理论和方法等方面不断地发展和现代化, 使得现代项目管理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同时, 项目管理的应用领域在这一时期也迅速扩展到了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行各业, 而且项目管理在企业的战略发展和例外管理 (这些都属于企业高层管理者所做的管理工作) 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项目管理在这一阶段的高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项目管理的职业化发展;二是项目管理的学术性发展。在职业化发展方面, 这一阶段的项目管理逐步分工细划, 形成了一系列的项目管理的专门职业;在学术发展方面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专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方面。 (2) 中国的项目管理发展历程。中国对项目管理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起步较晚, 尤其是在现代项目管理方面, 不管从现代项目管理的职业化发展, 还是从现代项目管理的学术性发展, 以及现代项目管理的实践方面, 我们都与国际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中国在传统项目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起步早, 但是后需的发展却十分缓慢。中国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项目管理的实践, 并且创造了许多很好的传统项目管理方法。例如, 中国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工程从工程项目设计和项目施工等各个方面都使用了系统思想, 创造出了举世公认的都江堰分洪与灌溉工程项目。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 由于宫廷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 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工料定额”和“工时”、“造价”管理方法, 并且许多朝代的“工部”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但是, 中国自宋朝以后开始在科技和管理方面走了下坡路, 未能跟上世界科技与管理的快速发展, 所以我们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开始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尤其是从清朝以后到解放以前, 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科技和管理方面逐步拉开了距离, 从而使我们在传统项目管理方面一直处于落后的地位。
在现代项目管理的学术发展方面, 尽管中国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做这方面的引进和介绍工作, 但是现代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到1997年国家教育部新修订的学科目录中还没有列入, 至今尚未设立专门的学科。中国到1991年才成立了全国性的项目管理协会———中国项目管理研究会, 而且还只是一个挂靠在相关一级学会下面的一个二级学会, 由于资金缺乏和缺少支持等原因, 研究会到2000年总共开过三次学术年会和两次国际研讨会。在项目管理的职业化方面我们至今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职业项目经理职业资格认证的制度和方法。虽然中国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造价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的职业资格认证和注册制度和办法, 但是这些是由国家人事部和建设部以及相关协会共同推出的, 主要是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职业资格认证和注册制度与方法, 而不是面向一般项目管理的职业项目经理的认证制度和方法。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中国在现代项目管理的职业化和学术发展方面与国际上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房地产业和工程项目管理息息相关, 房地产开发过程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项目, 具有典型项目所应具有的所有特征, 在其生命周期中, 存在的各类问题都可以利用项目管理有效解决。特别是对于房地产业的前期开发来说, 项目建设是至关重要的。而项目建设的管理离不开工程项目管理。
二、房地产项目管理
(一) 房地产业与项目管理
房地产开发要经历许多过程和阶段, 其中的每一步都是一个典型项目, 任何一步的失败, 都足以让资金和土地轻易的化为乌有。而这些可能的失败, 每一步都可以通过实施项目管理而规避。房地产开发企业最需要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正是项目管理, 没有什么管理思想和工具比项目管理更能够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真实的利益。房地产开发企业最需要的正是项目管理。
1. 多项目管理。
在国家对房地产业进行连续调控的形势下, 中国房地产业已形成多个大型房地产集团逐鹿的格局。房地产集团以雄厚资本为基础, 利用资源、技术优势, 充分运用强大的营销能力和渠道, 对多个项目进行综合开发, 以知名的品牌形象, 实行连锁经营, 提高市场占有率,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实现集团化规模增长。集团企业为了实现既定战略目标, 需要同时建设多个不同的项目, 不仅每个项目要实现投资、质量和进度等要求, 而且所有项目完成后才能达到企业共同的目标。
房地产多项目管理是按企业发展为项目开发设计总谱, 并帮助企业从全局的需要出发, 有效整合项目资源, 使其在统一的平台上, 协调一致地实现总体目标。多项目管理是企业层面对多项目的管理, 是企业战略的体现及细化。
多项目管理是一组项目的组合, 即使其中的一些项目在生命周期中成功了, 并在未来策略中担任一个轴心角色, 但由于企业中的大多数任务都以项目形式并实行项目管理, 企业层次的管理除需要适应单个项目实行项目管理的要求外, 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出发, 需要平衡企业中多个项目间的资源和利益, 识别和评估项目管理的战略一致性问题。企业项目管理的制定与实施, 就是要在企业多项目管理时考察各项目的战略一致性, 充分发挥企业资源效用, 组织对具体项目的综合管理, 全面完成项目目标并为企业发展服务。房地产集团的所有项目都是围绕企业的愿景、使命及战略而展开的, 多项目管理是高效地完成一系列房地产项目而使企业的愿景、使命及战略得以实现的基石。
房地产多项目管理的特点包括: (1) 从宏观的角度和企业整体发展的高度管理项目实施过程, 实现投资、进度、资源、成本、质量等的综合管理。 (2) 在多个项目并行的环境中, 与新项目有关的设计、建设、销售、物业管理等工作基本上协同进行, 体现了多项目管理的全程性及企业战略相关性。房地产多项目管理整合具有共同目标的、相互关联的项目完成项目目标和实现企业战略, 并在整个管理和协调上使之统一。 (3) 以市场关系管理的思想管理项目全过程, 从市场与客户的需求分析出发, 以实现客户价值为目标, 管理项目全过程的价值活动。 (4) 为项目决策者随时提供多方位的价值评估和分析, 高效解决企业决策层最关心的宏观总体问题。
2. 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
目前的高房价使得百姓对此颇有微词。因此, 目前国家一方面出台大量政策来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 另一方面政策的初步显效使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那么, 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 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开发成本管理就很重要了, 开发商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应有足够的重视。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控制开发成本:1) 抓好源头, 加快对开发项目的投资决策和设计环节的控制;2) 抓紧、抓实开发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3) 抓住关键, 加强对项目竣工审计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
(二) 小结
房地产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 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中国经济中具有主导地位。而房地产项目管理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 开发商前期的精心策划、市场调研、可行性研究论证、经济分析评价以及后期的营销策划最终都必须通过由项目管理全过程制造出的最终产品来实现。因此, 项目管理对一个房地产项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根据项目的不同来规划不同的项目管理方式, 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摘要:项目是需要靠组织来实施完成的工作。项目管理是一项为了满足甚至超越项目涉及人员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而将理论知识、技能、工具和技巧应用到项目的活动中去的工作。近年来, 中国的房地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 发展很快, 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需要运用项目管理理论。项目管理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 广义的项目管理是指包括“项目计划、项目评估、项目组织、项目建设、项目建成管理”等几个过程。其中, “项目建设”作为广义地产开发项目中关键的一环, 在整个项目开发中有其至关重要的地位。通过将项目管理和房地产结合起来, 对房地产业这个当前热点领域提出看法。
关键词:项目管理,房地产,房地产开发企业,多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项目管理理论体系指南[K].
[2]范如国.房地产投资与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会展理论研究综述与前沿问题探讨 篇10
一、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会展产业尽管起步较晚,但对于会展理论的研究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笔者通过对国内学术期刊网所有 “会展”文献进行检索整理,截止到2006年10月统计结果如下:涉及会展的优秀硕博论文54篇,涉及会展的期刊论文1580篇,其中专门研究会展产业的论文23篇。
(一)硕博论文研究视角
对54篇优秀硕博论文研究内容做进一步归纳分析,可以整理出以下几个主要研究脉络。
第一个方向是关于具体城市会展产业研究,一共有20篇。代表性论文有陈泽晖(2001)、王黎东(2002)、周春发(2002)、苗维华(2003)、黎文(2003)、吴煌森(2003)、何红丽(2004)、全勇旭(2004)、张红卫(2004)、张英(2005)、李毅超(2005)、刘飞跃(2005)、林金枫(2006)、王爱勋(2006)、陈俊芳(2006)、陈辉(2006)、王丹(2006)、李新玉(2006)、郑韵清(2006)、隋长庆(2006)等。表1将这些论文的研究对象、视角和创新点进行了逐一归纳。
通过归纳,不难发现,从2000年开始,城市领域的会展理论研究逐步深入,特别是2006年,伴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研究的篇数日益增加,研究视点深入而且更加细化。
第二个方向是关于区域会展产业的研究,一共有4篇。刘春济(2004)从政府、市场和企业等角度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产业的合作策略,提出区域会展产业应协调发展的观点;张娟(2005)从会展产业与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关系入手,揭示了珠三角会展经济发展的本质原因;李海樱(2006)从会展与旅游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会展旅游发展的条件和经济功能,并就会展旅游的市场外部性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以昆明为例进行分析;付桦(2006)以海外会展产业发展为鉴,提炼出会展产业布局的区位决定理论,并预测了长江三角洲未来会展产业的空间格局走势。
第三个方向是对我国会展产业的总体研究,一共涉及到6篇论文。分别是何建英(2003)的对中国会展旅游业运行机制的研究,胡斌(2004)对我国城市会展产业发展动力系统的研究,刘助忠(2005)对会展市场的预测,方敏(2006)对中国会展业潜在比较优势的研究、辛宏艳(2006)对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的研究和仇其能(2006)对中国会展产业链及运作模式的研究。2003-2005年每年一篇,2006年出现的3篇系统研究是从现行的运行机制到动力系统,再到长期动态的市场预测、潜在比较优势和产业链理论的步步深入。特别是仇其能(2006)关于中国会展产业链及运作模式的研究,首次将会展产业的最主要特征——强大的产业关联性,结合产业价值链理论,对会展经济带动形成的产业链进行了系统分析,此项研究为会展产业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的观点提供了佐证与参考。
第四个方向是将会展产业与相关产业,如旅游业相结合,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案例进行具体研究。代表性论文有黎泽媛(2005)以成都市温江区会展旅游发展为例,丁春梅(2006)以上海世博会为例,王蕾(2006)以青岛为例,蔡洁(2006)以重庆美博会为例,周慧颖(2006)以杭州西湖博览会为例,陈乡(2006)以南京为例和汤蕾(2004)以郑州为例等进行的研究。论文研究的主体是关于会展旅游产业的分析,包括开发策略、开发模式、信息化建设、营销策略和会展对城市旅游的影响等方面。
第五个方向是城市会展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及微观个体的核心竞争力研究等。代表性论文有周素芬(2003)提出的我国会展企业发展应围绕其核心能力,实现投资方向相关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的观点。谭德和(2005)以中南服饰会展中心为研究对象,详细的分析各方面状况,结合技术经济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项目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风险分析,得出了项目可行的结论。赵丽(2006)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为研究框架,密切结合会展业的产业特点和发展规律,层层分析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利用德尔菲法构建城市会展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北京、上海、广州做出实证分析。
第六个方向是关于工程设计的研究。从安全性、艺术性再到标准化,多侧重于建筑、理工方面的研究。
(二)期刊研究视角
对研究会展产业的23篇期刊论文进行整理,研究视角主要包括:一是对国外会展产业分析与借鉴,如中美会展产业发展系统比较研究(王春雷、诸大建2006),德国会展产业之我见(刘岩、刘聪2004);二是对会展城市的发展规划,如关于山东纺织业发展现代会展产业的思考(郭先登2006),以义乌为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会展产业(张旭亮、张海霞2006),对北京的会展产业的思考(刘宏伟2003,侯汉坡、邱菀华2004),加快上海会展产业的规范发展(徐祥生2004)、培育会展产业加速郑州经济发展(王明华2002)、重庆市会展产业现状分析(应丽君、张西振2001)等;三是对会展教育培训的研究。对会展业引起的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曾亚强2005)、建立面向中国-东盟会展产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何颖2006)等。
(三)著作研究视角
国内最早较系统地研究展览的著作是1990 年由中国农业展览馆协会组织编写的《展览学概论》,该书对展览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从而为之后的展览及会议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00年以后,系统研究会展的著作日益多起来,特别是经济管理类著作已近百部。代表性著作者有应丽君、程红、刘大可、过聚荣、施昌奎、王起静等,他们基本上都对会展概念、产业的发展史、管理原理、具体方法及产业性做以阐述,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纵观国内相关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对于会展产业,国内的研究开始向深层拓展。具体体现在对会展产业市场预测、会展产业链的研究、城市会展产业竞争力评价及会展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程度等。运用的理论也从会展经济学、战略管理学、人文学科向运筹学、数学、系统工程学、技术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学科渗透,体现出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趋势。
二、国外会展理论综述
(一)论文研究情况
通过对Elsevier数据库有关“Expo/Exhibition”等信息的检索,笔者共收集相关论文139篇。通过翻译整理,我们发现国外对会展产业理论的早期研究多集中于建筑、卫生、医疗、旅游等领域的资讯发布方面,如AFS Annual technical meeting & Expo、ASHRAE winter meeting & AHR Expo、Promoting Diversity Through a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Career Expo等,体现出早期国际会展产业明显的专业化趋势。学术论文主要集中于对会展产业的基础环境、外部环境、政策支持等相关理论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支持本国跨国战略的实施。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有John L. Cotterell(1990)的《The emergence of adolescent territories in a large urban leisure environment》,其中对465个青年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会展的大环境中,青少年的个性特质与动态的休闲展示环境的融合,是值得开发的青少年发挥作用的新领域。这种观点在十多年后的各种拥有形象代言人、代言模特的展会上,得以普遍运用,体现出作者的前瞻性与预见性;Hugh Pizey and Chris Huxham(1991)在《1990 and Beyond: Developing a process for group decision support in large scale event planning》中提到运用GDSS(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对于大型展会,类似于奥运会或世博会等,如何抓住各个时间段的机会,提高其对产业链上各部门的影响力,建议采用的一种决策技术方法;H. W. Faulkner(2002)在《Swings and roundabouts in Australian tourism》的研究中,重点分析了两百周年记念的1988年世界博览会事件对澳大利亚旅游业的影响,体现出奖励旅游与会展产业的密切相关性;Pateli、George M. Giaglis and Diomidis D. Spinellis(2005)的论文《Trial Evaluation of Wireless Info-communication and Indoor Location-Based Services in Exhibition Shows》提到在现代展会中面对同类参与者,实施Wireless Exhibition Guide技术,对提高展会的信息化、便捷化意义重大,目前,这项技术在Atanu Saha and Lynette Hilton还不普遍。特别是Atanu Saha and Lynette Hilton(1997)的经济论文《Expo-power: A flexible hazard function for duration data models》,从对时间序列进行定量分析的角度,对会展产业的负向效应进行了详细的论证。
(二)著作研究情况
目前,国外就会展方面的研究专著已超过百部,且其中大部分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与 90 年代之间。代表性著作者有拉克赫斯、泰姆普莱顿,富兰克、克里斯汀·克里斯曼等,著作集中研究的内容多侧重于会展实务方面,如展览筹备、运作管理、后续工作等。国外关于会展经济的刊物,如国际博览会联盟主办的《博览会和展览会》,德国一家专业展览出版社发行的《国际贸易展览会名录》、《会议行业》等,大都是介绍世界各地或本国的展会信息,在深入研究方面做得比较欠缺。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 Robert Christiemill 和 Alastair·M·Morrison 的《旅游体系》中明确指出:“商务旅游市场分为三个部分,即一般商务旅游,同各种会议展示有关的商务旅游和奖励旅游”。随后,以会展业和旅游活动之间的关系为论题的研究越来越多[5]。目前,对于会展理论研究,会展发达国家应集中于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会展经济的比较以及落后地区会展业发展路径的研究上。
国内会展产业的飞速发展及国外著名会展企业的业务扩展,对我国目前会展产业的建设及会展理论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面对会展产业的国际化趋势,我国应更多地吸收借鉴创新提高,寻找自己的解决方案。在分析整理归纳会展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及运筹学及相关知识,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以下结合会展理论的前期成果,笔者对会展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作以提炼。
三、前沿问题探讨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会展经济促进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和跨国重新组合配置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跨国公司通过参加大型国际会议和展览,在世界范围开发市场,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产基地,进行跨国境优化资源配置,把不同生产区位的优势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生产效率更高、竞争力更强的加工生产能力,在世界范围安排自己的产业链和销售网络,为世界市场加工生产。我们也应加快我国会展理论前沿问题的研究,为我国会展经济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一)配套支持政策的有效融合
会展产业作为新兴服务业,其绿色、无烟的产业属性,必将使其在我国获得长足的发展,但其特殊的高投入、高回报的行业特性,将使其运营方式不得不从政府包办、支持为主向市场化运营为主转变。因此,金融、政策、管理、服务等一列配套的支持因素如何在本土化的环境中得以很好的融合是研究中的一个难点。
(二)区域会展产业链构建、评价
会展产业的关联性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大,是会展产业的最主要特点。因此,对于区域如何结合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进行会展产业链的构建、评价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一项研究工作,也是会展产业得以在我国更好地开花结果的关键。
(三)完整产业链贡献率的测算
会展产业由于其特殊的产业链网络状发展特征,对于其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测算,将不能单纯地从会展产业来研究,而应该从以会展产业为核心,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以整个产业链的贡献来分析,这就对会展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会展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务之急。
(四)重点支持的会展中心城市创建
我国会展产业的产业链培育和企业经营模式日趋成熟[6]。笔者认为,应以中国当前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会展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为基础,从前瞻的视角提出全国范围内重点支持的会展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及其评价标准,以便于避免城市的恶性竞争。
(五)提高传统文化影响力的策略研究
会展经济的开放性使其国际化特征日益明显,在重视文化多样性和人文国际化趋势的同时,加强我国会展产业人才的传统文化素养培育,提高会展产业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是保持该产业国家竞争优势不断升级的关键。
(六)有效整合会展研究倚重的理论
会展产业专业化的国际化趋势,使会展产业对区域产业集群的依赖性增强,同时,价值链理论也从单向链条向多元网络方向拓展。各相关理论,如产业经济学、管理学、技术经济学、环境经济、地理经济学等知识加快向会展理论研究领域渗透,特别是国际著名会展公司的跨国战略,更加速了这一渗透过程。
摘要:会展经济在我国方兴未艾,会展理论研究正处起步阶段。国外会展发达国家已开始向我国实施战略转移。基于以上背景,系统分析国内外会展理论,提出会展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将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中,为我国会展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会展经济,产业链,前沿问题
参考文献
[1]过聚荣.会展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63.
[2]李毅超.廊坊会展经济研究[D],天津大学,2005(1).
[3]张伟.中国会展业现状与展望——73届UFI年会上的讲话[J].中国会展,2006(10):49-25.
[4]辛宏艳.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1).
公司治理的前沿理论 篇11
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这一重大课题,《前沿》2008年卷“特别推荐”栏目转发了习近平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一文,该文对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高端访谈”中,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和中国社科出版社总编辑赵剑英就“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展开对话,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进行了深入思考。中国社科院李慎明研究员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一文中指出,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地归结为以人为本,要正确认识以人为本与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区别以及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特别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原则界限。俞可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几个问题》和中国人民大学梁树发教授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路径的恩考》等文章从不同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度解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前沿》2008年卷选编了四篇相关理论文章。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研究员在《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向》中指出,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根本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具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新的思想高度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侯惠勤教授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二次战略性飞跃》中认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意识形态基本矛盾关系认识的一个重大飞跃,同时又提出了需要面对的新课题。这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的排他性与包容性关系上的突破与挑战;意识形态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关系上的突破与挑战;意识形态的集团性话语与个体性、普适性话语关系上的突破与挑战等。
高度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前沿性问题是《前沿》的基本宗旨所在。在2008年卷中,北京大学哲学系黄楠森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与重大现实问题》一文中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是不是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马克思的哲学等争论颇多的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陈先达教授的《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形态,但不能由此推论出应该把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归为所谓经典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甚至是什么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更不能以它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为由而否定它在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中的地位,割断它与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理论关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前沿》为此集中刊发了中国社科出版社赵剑英编审的《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观》、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的《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和浙江师范大学郑祥福教授的《文化批判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等论文,就这一论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不乏真知灼见。
在“热点聚焦”栏目中,《前沿》紧扣2008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界讨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选编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靳辉明教授的《(共产党宣言)与现时代——纪念(共产党宣言)诞生160周年》、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研究员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指导思想上的理论创新》、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会王建研究员的《对当代资本主义全新形态的初步探索——美国金融危机与虚拟资本主义运动规律》以及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侯惠勤教授的《“普世价值”的理论误区和实践陷阱》等论文。这些专题文章在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热点问题上,澄清了一系列错误观点,是研究和讨论这些问题的必读之作。
公司治理的前沿理论 篇12
规范场论的观念“给人类对宇宙基本作用力和自然规律提供了理解”[1], 被丁肇中 (Samuel C.C.Ting) 赞誉为“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作, 不但成为今天粒子理论的基石, 并且在相对论及纯数学上也有重大的意义”。弦论迫使物理学家们改变关于实在的观念, 迫使物理学家重新审视事物最深层次的本性, 迫使物理学家修正宇宙和时空的概念, 等等。规范场论和弦论在哲学领域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 20世纪50年代之后物理学的统一之路
20世纪50年代之后, 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年代, 以规范场论理论为重要物理学理论基础的大统一之路表现着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发展历程。
1954年, 杨-米尔斯规范场论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物理学统一之路上迈出了最为关键的第一步。规范场论的思想最早由韦尔 (H.Weyl) 于1918年提出, 当时规范场论的思想还没有受到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古老的电动力学可以被视为是基于U (1) 规范对称性, 但这并不是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展量子电动力学时所采用的观点。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发表了划时代经典论文《同位旋守恒和广义的规范不变》和《同位旋守恒和同位规范不变》。杨振宁和米尔斯构筑的规范理论所基于的不是电动力学中的简单U (1) 规范群, 而是同位旋守恒中的SU (2) 规范群。他们希望这会成为强相互作用的理论。虽然当时很少有物理学家对此感兴趣, 甚至有的物理学大师 (例如泡利) 对此抱有怀疑的态度, 但是, 循此开拓的路向, 为规范场论恢复名誉起到关键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初, 物理学家发现微观世界存在的“对称破缺”。这一发现为以规范场为核心的物理学的统一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最初, 杨-米尔斯规范场论理论并没有被物理学家们运用于任何已知相互作用中去;直到几年之后, 物理学家们才开始将杨-米尔斯的想法用到弱相互作用中去。但是, 杨-米尔斯方法无论应用到弱相互作用还是强相互作用中去, 所遇到的主要障碍都是质量问题。质量项都是人为加入的, 但这样做破坏了规范理论的逻辑基础, 因为一旦加入质量, 促成这些理论的定域对称性原理就被破坏了。20世纪60年代, 物理学家发现拉氏量可能具有一些真空所不具有的对称性, 这种特征被称为“对称破缺”。许多物理学家以为如果描述自然的场方程中的一个严格对称性自发破缺, 那它将在实验上表现为近似对称性。[2]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不同的适应范围造成的冲突只是表面的, 其更根本的冲突还在于两大基础理论和新思想的冲突。广义相对论中引力场通过空间的弯曲表现出来, 在这里空间是光滑的集合概念;而量子力学里量子涨落通过周围空间越来越强烈的扭曲表现出来, 这种小距离尺度剧烈的量子涨落使得空间表现出凸凹不平。
(3) 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线性、非线性的对立。正如格林 (Brain Green) 所说, 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冲突只是发生在宇宙相当隐蔽的地方。物理学家在典型尺度远远超过普朗克长度的问题上快乐地运用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而另外一些物理学家则深信, 这两大块物理学基石根本搭配不起来。
这个冲突目前成为物理学的中心问题。到了80年代中期, 弦理论带来了一种解决办法, 缓解了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弦理论中, 由于弦的延展性 (一维而不是一个点) , 引力和光滑的时空观念在比弦尺度还小的距离下失去了意义, 时空量子涨落也由“弦几何”代替了。在弦理论中, 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不但不是对立的, 而且是“相互需要的”[2]。“根据超弦理论, ‘大’定律与‘小’定律的结合, 不但是幸福的, 也是躲都躲不开的”。[2]
为了一个能把所有的自然力、所有的物质编织成一幅锦绣图画的统一的物理学理论, 爱因斯坦曾追寻了30年。今天, 超弦给我们宣称了一幅迷人的统一图景。弦理论已经很好地解决了黑洞量子力学问题的一些疑难, 但是用它来说明宇宙大爆炸的初始奇点仍是一个未解决的大问题。在超弦理论获得实验证实之前, 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是冲突还是相融的呢?
笔者认为, 目前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这种“冲突”是暂时的。我们相信, 科学的发展没有尽头, 但是科学理论会逐渐走向统一。从物理学的发展来看, 17世纪, 伽利略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 打开了通向近代物理学的大门。牛顿“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把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统一起来, 揭示了天上地下一切物体的普遍运动规律, 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18世纪, 经过迈尔、焦耳、卡诺、克劳修斯等人的研究, 经典热力学和经典统计力学正式确立, 从而把热与能、热运动的宏观表现与微观机制统一起来, 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二次大综合。19世纪, 麦克斯韦在库仑、安培、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研究的基础上, 经过深入研究, 把电、磁、光统一起来, 建立了经典电磁理论, 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三次大综合。至此, 经典力学、经典统计力学和经典电磁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典物理学体系, 一座金碧辉煌的物理学大厦巍然耸立。20世纪,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揭示了物质与运动的统一性、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性、动量和能量的统一性, 完成了新的统一。20世纪, 科学家在物理学统一之路上艰难地探索, 作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超弦理论就是其中之一。所以说, 从物理学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 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统一”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 我们还不敢说, 规范场论和超弦理论哪个是统一的归宿, 这都有待于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实验的进一步证实。
(二) 物质组成的最终单元:“点状粒子”还是“一维线圈”?
公元前5世纪, 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 大量的物质都应该是少量不同的基本材料组合的结果, 这种基本的组成成分, 是坚硬的、固态的、看不见的、彼此之间只有形式和排列方式不同的微小粒子, 这种基本粒子被称之为“原子”, 具有“不可分割性”和“不可毁灭性”。2000多年过去了, 尽管那些最基本的物质单元已经经历了无数认识的转变, 但是, 人们依旧认为它还是正确的。
20世纪30年代初, J.J.汤姆逊 (Joseph John Thomson) 、卢瑟福 (Rutherford) 、玻尔 (Niels Bohr) 、查德威克 (Nick Chadwick) 的工作使我们认识到原子还不是什么最基本的物质成分, 它有一个包含着质子和中子的核, 核外还绕有一群旋转的电子。曾有一段时间, 许多物理学家认为质子、中子和电子就是希腊人所认为的“最基本的粒子”。“基本粒子”的概念初次得到更新。
20世纪60年代末, 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实验家利用强大的技术力量探索了物质的微观层次, 发现质子和中子也都不是基本的, 反过来, 证明它们都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 (夸克有两种, 一种叫上夸克, 另一种叫下夸克) ——构成的。似乎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电子、上夸克、下夸克的组合形成的, 从实验上还看不出它们还由更小的东西构成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雷恩 (Frederick Reince) 和柯万 (Clyde Cowan) 发现了的实验证据, 被认为是第四种基本粒子。
令人惊奇的是, 物理学家凭着前所未有的技术力量, 不断地用越来越大的能量将物质击碎, 不断地发现新粒子, 粒子的清单越来越长, 以至于物理学家将它们成分组, 构成三个“族”。每一族包括2个夸克和一个电子, 或者电子的伙伴, 以及1个相应的中微子。到目前为止, 我们所遇到的每一样事物——不论是自然出现的还是人工将原子粉碎后产生的——都是由这三族粒子和它们的反物质伙伴组合成的粒子组成的。“根据现代思想, 可能称得上‘根本’的粒子是轻子与夸克 (皆为费米子) , 及光子、胶子、引力子和一些与弱相互作用有关的粒子。”[5]
需要强调的事, 粒子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无疑, 德谟克利特肯定是认不出它来了。新的粒子观念丧失了原来的每个最重要的标准属性:永恒性和个体身份。所有的粒子都可以产生与消灭, 这是粒子最基本、最普通的性质, 这早在70年前就发现并从理论上认识到了, 这意味着粒子不再具有永恒性。另一方面, 物理学家发现许多粒子成双成对地出现, 反粒子会随着正粒子的湮灭而湮灭, 粒子的个体性不复存在。一些粒子的永恒性和个体性的丧失, 最起码还是稳定的;更有甚者, 一些粒子连稳定性都丧失掉了, 它会衰变而成为其他的粒子。
弦理论带来了强有力的概念。弦理论认为, 如果以更高的精度去考虑粒子, 会发现他们并不是点状的, 而是由一维的小环构成。每个粒子像一根无限纤细的橡皮筋或一根振荡、跳动的细线, 被称之为“弦”。弦理论的弦小得可怜, 平均大约是普朗克长度的尺寸, 所以即使用仪器来检查, 也显得像点一样。弦理论在物理学史上第一次提供了一个能揭示宇宙赖以构成的所有基本特征的框架, 因此有时人们说它可能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理论”或“终极理论”。
如果弦理论是一个最深层的理论——是其他一切理论的基础, 不需要也不允许有更基本的理论来解释它。那么应该认为“弦”就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粒子”, 在古希腊人本来的意义上, 也就是不可分的基元。绝对的最小的构成万物的基元的弦, 代表着微观世界数不清的亚结构层次走到了尽头。“从这点看, 弦即使在空间延伸, 问他们的组成也是没有意义的。弦就是弦, 没有比它更基本的东西, 所以不能把它描写成别的任何物质组成的东西。”[2]如果弦理论不被认为是一个极限, 那么, “弦”有可能还是由更深层的粒子构成。如果弦是由更小的事物组成的, 他们就不会是基本的, 相反, 如果什么东西构成了弦, 它就当然可以取代弦的位置, 而成为更基本的宇宙基元。这种观点基于目前现实情况, 我们还不知道弦理论是否是正确的大自然的最后理论。而且, 历史告诉我们, 每当对宇宙的认识深入一步, 总会发现物质还有更微观的层次, 还有更小的组成元素。弦理论像提出了这种可能性, 但还没有确实的证据。既然弦理论证明了传统的零维点粒子是一种数学的理想化, 而不是真实世界的再现, 那么无限细小的一维弦圈会不会是数学理想呢 1995年惠藤 (Edward Witten) 等人发动第二次超弦革命, 提出弦理论还包括着二维的膜、三维的体, 甚至更奇异的怪物等等。到底哪一种才是“最基本的粒子”呢?“要么一定有少量至今尚未发现的粒子是真正的基本粒子, 实验室中看到的粒子皆由他们所构成;要么就是整个基本粒子概念没有任何意义。”[5]
简言之, 物质组成的最终单元到底是“点状粒子”还是“一维线圈”?根据目前的理论发展来看, 大家姑且认为是“点状粒子”,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一定是真理。我们期待着超弦理论被证实的那一天, 一旦超弦理论获得实验支持, 我们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将会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三) 真实生活时空:“11维”还是“4维”?
牛顿理论构建了三维的空间和一维的时间, 空间和时间相互独立, 空间是平直的。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鼓励我们把时间看成另一维, 一起构成宇宙的四维时空, 二者相互联系。宇宙的这个特征是基本的、一贯的, 也是普遍存在的, 而且似乎不成什么问题。
然而, 1919年, 波兰的数学家卡鲁扎 (Theodor Kaluza) 向显然的事实提出了挑战——宇宙也许不只有3个空间维, 而是有更多。卡鲁扎的建议变革了我们物理学定律的体系, 以至于至今还为他的远见感到震惊。但是, 这个建议如何能与我们看到的三维空间这一显然的事实相协调?这个问题在卡鲁扎的理论中没有明确的回答。
1926年, 瑞典数学家克莱茵 (Oskar Klein) 把理论更具体化了, 答案也明确了。那就是, 我们的宇宙空间结构既有延展的维, 也有卷缩的维。延展的维很大, 能直接显露出来;卷缩的维很小, 很难看到。
“弦理论动摇现代物理学基础是从宇宙的维数开始的——那个我们认为不是问题的数, 现在正发生着戏剧性的而且令人信服的改变”。[2]弦理论“要求”宇宙有更多的空间维。
那些看不见的维多小才算“小”呢?格林声称, 我们最先进的仪器能探测小到百亿亿分之一米的结构。如果那些维度卷缩得比这个尺度还小, 我们就看不见了。1926年, 克莱茵结合卡鲁扎的原始想法和量子力学思想, 计算结果表明, 卷缩的维可能小到普朗克长度, 是实验远远不可能达到的。
弦理论学家计算表明, 弦能在9个独立空间方向振动。我们熟悉的3个展开的空间维以外还有6个卷缩的空间维。“多维的存在, 不仅是一种假定 (如卡鲁扎、克莱茵和他们的追随者那样) , 更是弦理论的要求。为了让弦理论有意义, 宇宙应该是10维的:9个空间维, 1个时间维”。[2]
20世纪90年代, 惠藤根据本人的发现和前人的一些结果, 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说明弦理论的近似计算实际上“丢失”了一个空间维。惠藤的结论令多数弦理论家大吃一惊:弦理论实际需要11维, 10维的空间和1维的时间。
这样一来, 自然就会有人问:为什么其中的3个空间维和1个时间维是大的展开的维, 而其余6个维或7个维是小的卷缩的维?为什么它们不都展开或卷缩?弦理论需要那么多空间维, 会不会有更多的时间维呢?那样不正好与多维空间对应吗?多维的空间和多维的时间意味着什么呢?
进一步讲, 牛顿理论的时空是平直的, 爱因斯坦理论的时空是可以弯曲的, 但是, 它们的空间结构不会破裂。从广义相对论来看, 广义相对论的方程牢牢植根于黎曼几何, 其基本的数学形式要求空间背景是光滑的——这是一个有严格数学意义的概念, 不过从它的寻常意思也能把握某种基本特征:没有褶皱, 没有针眼, 没有一小块一小块“粘”起来的痕迹, 当然也没有破裂。
随着量子力学与引力论的融合以及弦理论的发现, 第一次确定地证明某些物理背景下空间结构可能破裂。惠藤用一种特别的方法说明空间破裂不会产生灾难性后果的微观原因, 而且暴露了空间破裂时点粒子理论和弦理论间的差异:在破裂处弦有两种运动形式, 而点粒子只有一种。
毕竟空间就是空间, 不论它卷曲成卡-丘形式, 还是展开成我们在星光灿烂的夜晚所感觉的茫茫宇宙, 也无论卷缩的维与展开的维之间有多大区别, 值得肯定的是空间破裂一定有着更广泛的适用性。所以, 空间能破裂而不产生物理学灾难, 但是空间破裂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这样的破裂在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也会发生吗?
笔者相信物质世界的奥妙, 我们生活的真实空间不会简单的是4维, 因为任何理论都不会是“空穴来风”, 现在既然有人提出了10维或11维时空理论而且能够风靡一时, 自然有一定的道理。当然, 这种看法仅仅是一种信仰而已, 物质世界的新的面目有待新的科学革命给我们展示。
总之, 规范场论和弦理论都是划时代的创作。在从规范场论到弦理论发展的进程中, 萌发了许多哲学方面的新的问题和挑战, 这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不仅仅丰富了我们的哲学观, 而且发展了哲学观。在物理学统一之路和理论物理学进一步发展之路上,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和挑战被提出, 这些都是哲学观新的意蕴和内涵。
参考文献
[1]转引高策.走在时代前面的科学家——杨振宁[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5.
[2][3][4][6][8][9]格林.宇宙的琴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23, 4, 4, 135, 178, 196.
[5][7]罗杰.G.牛顿.探求万物之理[M].李香莲译.杨建邺校.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212, 210.
[10]桂起权, 贺天平.超弦——大自然的琴弦[M].科技导报, 2003 (3) .
[11]贺天平, 郭贵春.量子力学的模态解释[J].哲学研究, 2004 (10) .
【公司治理的前沿理论】推荐阅读:
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08-23
公司治理的改革05-25
公司治理的完善08-22
公司治理的现状09-28
上市公司的治理09-18
高校产业公司的治理10-25
万科的公司治理溢价10-09
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07-30
公司治理中会计的作用07-05
中国公司治理的试验田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