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治理的试验田

2024-05-30

中国公司治理的试验田(精选10篇)

中国公司治理的试验田 篇1

知乎是一个社会化问答网站, 创立于2011 年1月,其宗旨是“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创始人周源希望以“共同编辑”为手段实现优质的知识自由传播这一目的。 与传统问答网站不同的是,知乎的社交性更明显, 它将社交关系融入问答体系之中,用户不仅能够在知乎提出和回答问题,还能通过关注、私信、评论等方式构建人际关系。 在这一点上,知乎和微博、 微信具有相似的功用, 都能通过UGC平台搭建社会关系网络, 形成社会化和社区性的影响力。 然而,在用户群体层面,知乎与微博、微信存在明显差异。

知乎早期采用邀请+认证的实名注册方式,在严格的审核环境下保证了初创阶段质量较高的用户群,这对于一个UGC平台来说至关重要。 经过严格筛选的用户,许多都是各领域的专家,他们针对特定问题的回答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013 年3 月,知乎向公众开放注册,降低门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知乎社区中。不到一年时间,注册用户数就从40 万迅速升至400 万。 截至2015 年3 月,知乎已拥有1700 万注册用户,月独立用户约8000 万,月UV(Unique Visitor,访问某站点的不同IP地址的人数)接近1 亿。[1]

虽然知乎的门槛在废除邀请制的实名注册后有所降低, 但知乎长期形成的生产高质量内容的氛围并没有因此消失。 知乎用户主要来自科技、媒体、法律、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从业人员和学者,他们活跃在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领域, 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具有专业性和客观性的解答, 可读性和借鉴性也较强。

知乎中排名靠前的高票回答大多由具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人撰写, 他们将自己在本领域或行业的知识和经验总结出来,是一种专业知识的普及化过程,由此实现专业知识的传递。

有人曾用数据抓取的方式对知乎中的高赞同回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知乎中回答的赞同数与字数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统计数据表明,热门答案的总体字数趋势随着赞同的上升而不断增加,100 字以上的答案占有赞同回答总数的80% ; 而1000 字以上的答案虽然总数不到4%,所有人点下的赞同却有40%落在其头上。[2]虽然高赞同短答案也不容忽视,但具备“干货”性质的热门答案往往引经据典、论证充分,不少长篇幅文章采用学术论文的写作方式,逻辑清晰,参考文献丰富。 由此可见,知乎的内容具备很强的理性。

调查数据显示,在2015 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 亿, 绝大部分用户的职业来自企业职员、自由职业者、学生、事业单位员工这四类。 微信最主要的社会影响力有这几个方面:社交、资讯、娱乐、生活服务。[3]微信的影响力核心为社交,生产信息和资讯的公众平台为其扩展层。 虽然用户可以通过订阅号获取丰富的资讯信息, 但这些订阅号名目繁多、良莠不齐。

从新浪微博用户分析数据[4]来看,微博月活跃用户2.22 亿,认证用户占总体的1%,大V用户占3%,而普通用户数量则占到96%。 微博用户关注度最高的两类话题为社会和明星。 从2015 年12 月热门微博榜来看,获赞最多的前10 条微博中,有8 条都是来自TFboys、邓超、林志颖、谢娜等明星,微博内容为自拍和秀恩爱。 由于受到字数限制,微博的长文章只能通过长微博等方式实现, 经常刷微博的人可以发现,目前微博中越来越多具有“干货”性质的长文章都来自知乎。

2015 年2 月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纪录片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 知乎答主们针对这个事件的讨论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公共讨论中的观点碰撞和理性之光。 在问题“如何评价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中,从赞同数最高的前五个答案来看,其答主身份分别为:一线环保监察工作者、气象学博士后、环保学者、建筑节能领域从业者、环境工程领域科研人员,他们的答案图文并茂、篇幅较长,一些答案中还附有相关知识的链接。 就内容而言,这些答案均为答主结合多年相关科研结果或从业经验进行的相对专业化的分析,对一些公众认知盲点进行科普、对相关谣言进行证伪。 这些具有专业性的分析往往还根据其他用户的评论和指正进行修改和完善, 这种理性的公共讨论无疑提高了中国网络讨论的质量。

一、知识精英与理性讨论

总体而言,社会化媒体赋予草根阶层话语权,让他们可以在网络上平等表达, 解构了传统的权力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精英的话语权也被消解。 如果说传统媒体是代表精英发声的单向传播, 那么新的社会化媒体更像是草根的众声喧哗。 也正因为此,微博等平台往往更易沦为网络谣言等问题的泛滥之所。知乎却非常不同———作为一个相对精英化的问答社区, 知乎聚集了大量高学历和拥有各种专业背景的知识精英, 用户倾向于就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回答。 知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中国互联网中崇尚理性的一种力量。

微博、微信和知乎同属于社会化媒体,它们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公开性、交互性、依托于人际关系、开放的言论平台等。 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语境中,这些平台或多或少都起到了营造公共讨论空间的作用。 例如,微博中的“话题”和知乎中的“问答”异曲同工地搭建了线上的讨论和交流平台, 在这里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在同一个话语场域得以表达和交锋,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虚拟的公共领域”。 然而,基于用户群体的差异和功能的区别, 微博与知乎体现出了不同的讨论模式和风格,在中国的网络社区中,知乎似乎代表着一种相对理性和更加精英化的讨论模式。

微博和知乎在产品设计和功能特征上有着明显的差别。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微博与知乎在社区结构、开放程度、内容特征、社交关系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两个平台的话语特征,也使得分属于二者的公共讨论具有明显不同的模式。

微博诞生后, 在促进网络民主乃至社会民主层面上被很多人寄予厚望。 作为Web2.0 时代的代表,微博也许是最能体现网络赋权的媒介平台, 它的注册申请门槛很低,几乎对所有人开放,不同性别、年龄、学历、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在微博这个场域“畅所欲言”。 伊尼斯曾说:“不同媒介对控制力有着不同的潜力。 不能广泛传播的,或者需要特殊编码和解码技术的媒介很可能会被上流阶层所利用, 他们有时间和来源获得这些媒介。 相反,如果一种媒介很容易被普通人接触到,它就会被民主化。 ”[5]正是由于微博低门槛的特征,它“很容易被普通人接触到”,因此在微博中草根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 Yahoo Research研究表明,微博中具有明显的同质性,草根之间的相互关注、转发机制的乘数效应、临时性热节点[6]等都使草根的话语权和传播力得到放大。 有学者认为,微博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使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平等性的自主传播行为得以实现, 这对于新的社会舆论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无疑具有重大影响”[7]。

微博的到来, 第一次打破了此前网络对于传统媒体在影响力上的依附, 第一次在话语权方面走向相对独立, 并且, 它直接参与对一些公共事件的建构,从而成为替代性公共领域。[8]然而,微博只是因其特有的功能,以其符合社会需求的方式,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参与的虚拟讨论空间, 与完善的网络公共领域还相去甚远。 微博中存在的诸如群体极化、谣言、水军等现象,也消解着为公共领域所必需的平等协商和理性讨论。

微博通过名人大V吸引用户, 而要成为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一:第一是博主处于信息源的上端, 会成为注意力信息的权威发布者;第二是博主的社会身份;第三是博主的发言能引起大家的共鸣。[9]从这三个条件来看,微博中能够成为意见领袖的大V用户, 是在把线下社会身份向线上转移,实名认证制更加强化了这一过程。

在中国众多的网络社区里, 知乎可以算是构成了一群精英引领的文化前沿。 有学者对知乎中关注者排名前60 的用户的职业构成、居住地、受教育水平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果:首先,超过1/3 的用户都居住在北京,且职业集中于互联网、传媒、金融投资、咨询等领域。[10]北京作为IT和金融行业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精英,这些精英依靠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纵深分析在知乎中做出高质量的回答。 与微博的名人大V机制不同, 知乎通过知识和信息进行权力赋予,掌握知识、文化、文凭的人拥有这个社区中最核心的文化资本, 该资本可以直接转化为话语权和影响力。 知乎靠知识类信息吸引其他用户的关注,在知乎信息生产的金字塔底端有大批文化资本匮乏而又嗷嗷待哺的受众。 如果一位知乎用户同时具备知识和幽默细胞,作答严谨又懂得如何“抖机灵”,更容易成为知乎上的意见领袖。

作为一个较为封闭的社交问答社区, 知乎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影响力体系,催生了新的意见领袖。微博上的意见领袖更接近于传统社区中的意见领袖,身份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在知乎社区,身份因素不再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用户认真负责的态度、货真价实的分享、积极主动的交流、默默无私的奉献更能为其赢得声望和影响力。[11]因严谨规范的信息内容而生成的意见领袖在社区讨论中更客观理性,他们在社区讨论中往往能博引相关材料,对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剖析, 引导其他用户从多方面多角度发表较理性的见解。

知乎中的问答没有严格的学科界限, 问题对所有人开放,支持用户各抒己见。 学科范式的消解带来的是阅读压力的降低, 这就使内容可以由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选择而做出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式的回答,也因此更加鲜活真实。 虽然知乎与微博都倾向于对碎片信息予以获取和传播, 但知乎有着更严格的筛选机制,比如赞同和反对的投票系统、折叠答案、友善度积分系统等,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良币驱逐劣币的效果。 比如,友善度积分系统对站内的不友善行为进行明确定义, 用户在个人主页即可查看自己的友善度分值。 另外,用户可随时举报他人的不友善行为,知乎将通过“系统判定+人工审核”等多重方式进行核实处理。 当友善度低于一定值时,用户会被限制使用一些评论、私信等功能。 知乎还允许用户通过点击“没有帮助”来参与维护一个更高质量、更有价值的问答氛围。 当一个回答被多次点击“没有帮助”并满足一定条件后,该回答就会被折叠。 通过对无用答案折叠隐藏、公开自由投票等方式净化知乎的公共讨论空间。

以知乎中关于艾滋病的一个问题为例, 提问者通过引用百度搜索得来的“艾滋病数据报告”提出这样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2015 年我国学生患艾滋病的数量相比2008 年增长270%是怎么造成的? 截至2015 年12 月2 日,问题下的回答共有184 个。 其中,有12 个回答因出现事实性错误和过于偏激的主观判断等原因被折叠。 排名第一的回答共516 字,从国家调查投入、 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与来自基层相关工作者的口述等几个方面说明了原因所在, 在回答之后还鼓励读者通过浏览艾滋病贴吧等途径亲自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 其他的高票回答还通过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数据分析、疾病传播途径分析等方式做出了不同角度的分析, 这些回答共同构成围绕这个话题的讨论。

二、过滤时代与网络自由

美国法学家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一书中写道:“一个共同的架构和经验,对异质的社会来说是很有价值的。 而且当我们有无数的选项可以选择时,我们常会放弃某些重要的社会价值。 ”[12]在今天的传播环境中, 随着个人媒介参与度的提高和媒介的细分发展,我们的信息越来越局限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固然有很多不可忽视的好处, 然而, 在认知盈余时代, 我们不能仅仅把碎片化的时间用于自己所关心的那些话题。 如果社会缺乏全体成员共同的认知和经验,那么一个良好的公共领域就难以建立,也无助于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

社会化媒体成为信息获取的主流载体, 但其在协同过滤的层面上正将我们抽离于公共的讨论空间。 信息超载与过滤需求是相伴而生的,在信息泛滥的时候,过滤成为必要手段。 在微博上,我们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人和感兴趣的话题, 获取的信息多基于我们事先选择好的类别。 在微信里,我们建立起许多基于亲缘和地缘的强关系链接, 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号, 获取的信息多来自这些公众号的推送或朋友圈的转发,这些内容多为我们自身兴趣所在。 这种方式无形中屏蔽了那些不属于我们兴趣范畴的内容, 对这些信源的过滤导致一些公共议题无法抵达更多网民,由此就窄化了网络公共空间。 更典型的如基于算法推送的“今日头条”等新闻资讯平台,用户可使用微信、微博、QQ账号或注册今日头条账号登录,而今日头条则根据用户的社交行为、阅读行为、地理位置、职业、年龄等进行数据挖掘。 通过社交行为分析,5 秒钟就能计算出用户兴趣;通过用户行为分析,用户每次动作后,10 秒内更新用户模型。[13]“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这一口号足以看出今日头条的产品宗旨。 这种高度个性化的服务虽然迎合了用户的使用需求和兴趣爱好, 但这样的服务也会使受众细分至小圈子和同质化群体, 不利于用户对多元信息的接收。

当科技能轻易让人自绝于他人的意见时, 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极度危险的, 这时科技的进步将成为通往自由之路的阻碍。 桑斯坦认为,对异质民主里的公民来说, 一个分裂的传播市场将带来危险。 他指出,自由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和广泛的选择之上,一个表达自由的完善机制必须符合两个不同的要件:第一,人们应该置身于任何信息下,而不应事先被筛选;第二,大部分公民应该拥有一定程度的共同经验。 共同经验,特别是由媒体所塑造的共同经验,提供了某种社会黏性。[14]然而,在当下,技术正在赋予人们力量去过滤其不想要的信息,个人对内容的掌控激增,协同过滤使信息消费者沉溺于固有的品位, 共同经验的缺乏以及个人化的过滤系统将使网络赋权大打折扣。

桑斯坦对自由做出这样的诠释:自由不是只为满足特定喜好而存在, 自由更是让人们有机会去追求自己的喜好与信仰, 而且是置身于充分的信息及广泛的、不同方面的选择中。 自由必须依赖某些先决条件,除了确保能尊重选择和满足喜好,也必须确保欲望与信仰的形成是自由的。 如果人们在公共议题上被剥夺接触反对意见的机会, 而且若因此对这些意见缺乏评判的能力,那就是没有自由,不管他们的喜好和选择是什么。 窄化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领域,是在限制自己的公民权和自由。[15]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赋权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限制了我们在网络中参与广泛公共议题的自由。

知乎的一个有价值之处在于,在每一个问题下,它都几乎保留了全部的讨论内容, 不因预设的用户兴趣标签和个人喜好屏蔽用户可能不感兴趣的回答。 当然,知乎中也存在过滤机制。 知乎首页基于关注关系显示经过个人选择过滤的信息, 话题页则根据用户关注的话题显示最新问题, 这二者都采用了过滤模式。 但与之并列的发现页则会显示不经个人过滤的信息,另外,知乎圆桌和热门话题等栏目都鼓励用户参与到关注度最高的讨论中, 而这些讨论不一定是用户兴趣之所在。 在评论区,大量评论都不来自已有的关注关系, 陌生人和陌生的观点往往更能带动讨论的进程。 就这个层面来说,相对于微博等其他网络讨论空间,知乎更能彰显网络自由。 就互联网的社会和政治作用而言, 这种自由相对于高度过滤和小圈子化的微信,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另外, 知乎生产的知识很容易通过搜索引擎获取,比如在用Google搜索“知乎美食”时,排名靠前的搜索结果大都来自知乎中的各个话题和回答。 知乎中的信息内容也容易链接, 每一个答案都有相应的网址,这样就提高了搜索的可得性,进而丰富了公共领域的优质知识。 相对而言,微信和微博的搜索可得性不高, 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和微博平台生产的内容很难直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 以同样的方式在Google中分别搜索微信和微博中关于 “美食”时的内容, 针对微信的搜索结果中大多不是直接来自微信公众号, 而针对微博的搜索结果多数都为带有 “美食”二字的个人账号,其内容并不一定与美食有关。因此, 知乎平台的信息易得性能让人更方便快捷地找到知识内容,获取准确链接,对于公共领域知识的丰盈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问题与展望

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知乎门槛的降低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众所周知,微博的低门槛导致大量无意义的私人话题流入公共空间, 一些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常常被一些明星八卦、心灵鸡汤、奇闻逸事边缘化。 随着大量用户的涌入,知乎不免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这种无意义的问题往往会成为用户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比如“长得帅是怎样一种体验? ”“女朋友长得漂亮是怎样一种体验? ”这种问题很容易因为关注度高和回答数量多而成为知乎的热门问题, 经常可以看到几百甚至上千的用户在这种问题中做出回答,回答方式基本为爆照、“抖机灵”、秀恩爱等等。 在这些问题下的评论多为简单的夸赞或讥讽,甚至还会出现人身攻击。 以“长得好看,但是没有男朋友是什么体验? ”这个问题为例,截至2015 年12月2 日,共有回答2340 条,被折叠回答38 条。 其中获赞最多(3776 次)的回答来自一名年轻女性,答案中贴出多张该女性的个人照片, 文字均为说明照片拍摄的时间和地点。 问题下方共有评论922 条,多为夸赞该女性美丽的简短言论。 其他高票答案基本为爆照和恶搞两种类型。

门槛的下放和过滤的消减虽然导致了知乎公共空间里无意义的讨论话题增多, 但我们同时可以看到知乎中很多用户都能够自觉意识到这种问题。 在知乎中有很多相关话题的讨论,比如“知乎最近涌入了很多在校大学生, 这会对知乎产生什么影响? ”(261 个回答) “ 如何看待知乎涌入越来越多的高中生? ”(158 个回答)“为什么近来感觉知乎用户水平急剧下降? ”(222 个回答)等,也有许多用户针对这些问题在答案中或评论区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有许多人担心开放注册后的知乎会流失大批优质答题人士,而涌入越来越多劣质答主, 但笔者认为, 就目前来看, 知乎社区并没有因为开放注册和门槛降低而从一个相对精英化的传播平台彻底沦陷为草根的舆论场,知乎社区仍具有自我净化能力,在中国目前的所有社会化媒体中, 知乎依然是一个能够代表理性和自由的平台。 就这点来说,它也许是一块更接近“网络公共领域”的试验田。

中国公司治理的试验田 篇2

印染废水和烟气脱硫联合治理的试验研究

论述了碱性印染废水牙口中小型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联合治理的`试验研究.利用锅炉原有湿式除尘系统,既保证了除尘效果,又达到烟气脱硫和净化废水的作用,脱硫效果良好.预处理后的废水,用铁屑和粉煤灰、生化池作为后续处理,可实现达标准排放,取得了啦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 者:薛福连 XUE Fu-lian 作者单位:沈阳市辽中县化工总厂,辽宁辽中,110200刊 名:染整技术英文刊名: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JOURNAL年,卷(期):200830(12)分类号:X791关键词:碱性印染废水 中小型锅炉 烟气脱硫

洛克菲勒的中国试验 篇3

1921年,任教于北京大学的胡适在日记中提到自己参加的一次典礼活动:“是日典礼极严肃,着学位制服参加列队者,约有一百余人,自有北京以来,不曾有这样一个庄严仪式——罗氏演说甚好。”

这里的“典礼”指的是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创办的协和医学院的开幕典礼,这里的“罗氏演说”指的就是小洛克菲勒在典礼上的开幕词。

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最得意的一项事业——协和医学院,经过整整七年筹备、耗资750万美元建成后,迎来此次开幕典礼。典礼从9月15日一直持续到22日,可谓隆重。开幕典礼上,中美两国政界、科学界、教育界要人齐聚,时任总统徐世昌派来颜惠庆代表其发表演说。

小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Jr.),乘坐轮船海上航行了一个多月从美国赶来出席此次典礼,

以享受属于他的荣耀时刻。他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Sr.)的小儿子,性格内敛,处事谨慎,爱好艺术。他受父亲委托掌管家族的慈善事业,时任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长。协和医学院就是由他一手筹划、并且不惜重金打造的一项慈善事业,并成为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剧烈变动着的中国的一个重要社会试验场。

瓷器缔结中国情结

洛克菲勒家族最早接触中国的历史可上溯至1863年。那一年,老洛克菲勒将他的第一桶煤油卖到了中国,那时他年仅24岁。

随着其石油帝国的扩张,老洛克菲勒成为美国、也是世界上的第一个十亿富豪。伴随财富的积累和名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和团体向他寻求帮助。而他也十分慷慨,到19世纪90年代,他每年捐献已超百万元。但是他渐渐意识到,即使散尽家财也不足以消灭世上所有受难者。此时,他所钦佩的一位好友盖茨(Frederick T. Gates)向他建议,“以永久慈善事业的法人团体的形式将巨大财富作最后处置”。洛克菲勒父子采纳了他的建议,于1913年成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不过,洛克菲勒父子对中国的兴趣早在基金会成立之前就存在了。

小洛克菲勒对中国的钟情缘于艺术。青年时代起,他就经常拜访百货巨头本杰明·奥特曼(Benjamin Altman)的寓所,因为那里收藏着各式华丽的中国瓷器。小洛克菲勒也因此成为一名中国清代瓷器的狂热爱好者。

1915年,银行家J·P·摩根(John Pierpoint Morgan Sr.)生前收藏的所有中国花瓶被公开拍卖。尽管此时的小洛克菲勒已经39岁,但是他不得不向父亲贷款,因为这批花瓶的价格高达两百万美元。为获得这笔贷款,他写信对父亲说:“瓷器是我唯一的爱好,也是我唯一想要花费金钱的地方。尽管这项爱好花销不菲,但它十分安静,低调而不张扬。”这封信让本来对此持反对意见的父亲也被感动了,最终将这批瓷器完全作为礼物赠送给了儿子。

几十年后,小洛克菲勒的儿子戴维(David Rockefeller)依然清楚地记得父亲全神贯注地端详这些中国花瓶的样子,“直至今日,仍有这样的画面印在我的脑海,那就是父亲用他的放大镜小心翼翼地检查着那些他打算买下的瓷器,以确保它们未曾破损、修复过。”

不可否认,小洛克菲勒对于中华文化的这份迷恋,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选择将先进的美国科学和医学传播到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洛克菲勒父子曾通过一个国际基督教团体,了解到遥远的中国正在发生巨大的社会变革。小洛克菲勒更是于1902年资助该团体一名人员赴中国旅行,并从这次旅行的报告中,了解到教育和社会改革之于世纪之交的中国的重要性。

1906年,一封来自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资助下创办)校长贾森(Harry P. Judson)的信更加吸引了小洛克菲勒和盖茨对中国的注意力。贾森认为应该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大学,“我们深深地认为,中国应该及早建立一所大学,一所完全无教派的,有着最高理想和最大宽容的大学。”贾森的想法让有着雄心实现一番大事业的小洛克菲勒和盖茨十分激动。此时的中国,从行为方式到思想观念,正处于深刻的变革之中,同时又正向西方开放,不断吸收新事物。这给了他们一片广阔的天地进行试验。

小洛克菲勒随即将这个伟大的想法写信告知父亲,并说服父亲拿出一大笔钱,用于派团前往中国考察。1908年,在芝加哥大学教授伯顿(Ernest Burton)的率领下,“东方教育考察组”远渡重洋。一年后,考察组得出结论:“西方大学所体现的科学理性可以解中国现代化成功之谜。但是,办一所像芝加哥大学那样的综合大学由于种种条件限制行不通,建议转向医学。”因为医学正好是科学与教育、改造社会与改造思想的结合点,又是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特别是在政局动荡不安的中国,医学最没有争议。因此几年后,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后,便向中国派出了医学考察团。

高标准打造协和

1914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刚成立不久,便立即派出了第二个中国考察团。根据第一次考察的结论,此番考察专门针对医学和教育。在四个月的时间内,考察团遍访中国十几个城市的学校和88家医院。在此期间,考察团曾就新医学院的标准广泛征求意见。当时有两种看法:一种主张标准低一些,以适应目前需要;另一种则主张从长远利益出发,办高标准学校,培养顶尖人才,将来占重要的领导位置,发挥更大的影响和作用。考察团同意了后一种意见。

而这一决定也与伯顿第一次考察后的结论不谋而合。伯顿认为,对于当时的中国,突破持续多年的教会教育十分必要。他引用了一位曾经在中国传教的浸信会传教士的话,“过去,传教士已经做了他们能做的最大努力,但是,从底层推动教育是极度愚蠢的。顶尖的教育才是需要的。将顶层的人教育好,由他们教育层次低一些的人,再依次向下,这样才能推动教育的发展。”

次年,第三个考察团来到中国,对社会状况、教育、卫生、医学校、医院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考察。三次考察的结果让洛克菲勒基金会下定决心,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创办一所集教学、临床、科研于一体的高标准医学院。为了建造和运营这所医学院,洛克菲勒基金会还专门设立了洛氏驻华医社,后更名为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简称CMB)。

同年6月,基金会便用20万美元购买下教会学校——“北京协和医学堂”的全部资产,并将新的医学院定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此后,“高标准”便一直贯穿在协和的方方面面,从最初的选址和建筑就是这样。

在民国总统黎元洪题名的《协医年刊》中,写到协和初办的情形:“收买豫王府旧址,计面积六十余亩,建筑新屋十四座,外则画栋雕梁,玉栏碧瓦,集中华建筑术之大观,内则设备周密,器械精良。”

“中西合璧的,有着宫殿式外观的校园和医院群建筑”是协和的建筑师柯立芝(Charles H. Coolidge)的设计目标。这位在美国声名赫赫的建筑设计师第一眼看到“豫王府”,便被中国建筑的壮丽所倾倒,决心修改自己原先的设计稿。在外观上,柯立芝保留了许多如“拱顶”和“琉璃瓦”这样的中国元素,而建筑内部则是一水儿当时最为考究的西式设备,连水汀管、门锁、抽水马桶都是从美国运来的。

不过,这样的考究和设计带来的花销是惊人的。协和医学院的建筑预算本只有100万美元。到1919年底,建设学校的所有费用竟已达到750万美元。但柯立芝清楚地记得,小洛克菲勒对设计中的中式建筑细节有着强烈的兴趣,并坚持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完成。

如果说建筑只是形式,那么协和医学院的教育则实实在在地践行着更为严苛的高标准。

为保证生源质量,协和规定,正式入学前需先读三年预科,这一要求比同时期的美国还多一年。协和的医预科不仅时间长,范围也广,从自然科学、英语到看似与医学无关的人文科学都被包括进来。而且,这些预科课程还被安排进综合性大学。协和的医学预科生必须用三年的时间坐在燕京大学的课堂里听梁启超的弟弟梁启雄讲《史记》,听聂崇岐讲《中国通史》,听沈乃璋讲《普通心理学》,听赵承信讲《社会学基础》….协和如此重视人文科学,是因为它认为培养一个好医生,首先要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而人文科学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在结束医预科学习后,学生并不能直接升入协和医学院本部,而需要通过入学考试,并参考预科时的各门成绩和老师的推荐语。协和毕业生张之南回忆,当年考试过关后“还要经过很特殊的面试,教授请考生到家吃饭,边吃边谈,谈家庭、志向、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等,一律用英语对答。在此过程中,了解考生的举止、言谈、表达和英语会话能力。”

最终能够升入协和医学院的只是少数。毕业于协和、日后成为中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的吴阶平说,“1933年我考入燕大医预科,全班共有52名同学,到 1936年考协和时,却只有15人被录取。”

考入协和医学院本部后,等待学生的是更为艰苦的征途。吴阶平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经历过的协和一年级医学生的作息时间表:“早 8 点从宿舍到学校,12 点过后才下课,赶回宿舍午餐,午休不超过半小时,又赶到学校,下午 2 点开始实验课。虽规定 5 点结束,有时却拖得很晚。记得有一次,直到午夜 1 点做出实验结果才罢手。一般情况下,6 点晚餐,然后到图书馆自习,晚 10 点图书馆闭馆,回到宿舍继续学习到 12 点以后才能休息。考试前更是紧张,有的同学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地复习功课。”由于学习过分紧张,学生的健康状况普遍下降,还有一些学生得了结核病。学校方面为此提高了伙食标准,并补贴了伙食费。

如此这般的用功背后,是协和残酷的逐级淘汰制。老协和流传的说法是:“一门不及格必须补考,两门不及格要留级,三门不及格就要扫地出门”。而这里的及格线,不是六十分,是七十五分。“我们上一班读完一年级后,因学习成绩不合格离校的有4人,留级的有4人。”吴阶平回忆。

严苛的高标准教育终于没有辜负小洛克菲勒在开幕典礼上的期望。协和,成为中国最早、最现代化的医学院和医院。教学上,培养了如林巧稚、吴阶平、诸福堂等一批顶尖名医,为日后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种子和骨干。科研方面亦成绩斐然,比如从中药大黄中成功提炼麻黄素,成为研究中草药成功的典范,此外还有对中国常见寄生虫病、黑热病和斑疹伤寒的研究等。这一时期,协和成为了亚洲医学和研究方法的最高标准,对日本和印度的高等医学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最重要的是,它使中国的西医从高起点出发,而不是跟着一些单以治病为目的的教会医院缓慢前进。

从精英走向乡村

不过,协和医学院高标准的实行也遇到过麻烦。比如初办时就曾发现,当时的中国,没有一所综合性大学能够达到协和期望的医预科水平。为此,洛克菲勒基金会拨款资助13所综合性大学,提高教学水平,并整整持续八年。

意外的是,这项资助竟启发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对中国自然科学发展的兴趣。最初它资助的只是生物、化学等与医学相关的学科。如拨25万美元建立燕京大学的医学预科,及资助清华大学建立生物楼,担负一半经费4.15万美元。此后,中国的考古学、遗传学、农学的研究,也得到了基金会的帮助。这其中最有名要数周口店“北京人”的挖掘和研究项目。自1927年项目启动,基金会便开始拨款,直至1929年底,北京猿人的头盖骨在协和解剖系,由中外学者合作鉴定出来。

192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又将范围扩展至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例如在燕京大学设立中国最早的社会学系,培养了如吴文藻等一批中国最早的社会学家。后又帮助中国社会学者赴英美学习。吴文藻最初在美国会见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就是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安排的。随后,吴在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做研究两年,归国后于云南大学开办社会学系,其田野考察站亦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

在基金会对高等学术机构的资助正如火如荼之时,洛克菲勒基金会副会长冈恩(Selskar M. Gunn)在一次自巴黎往纽约的旅途中,经过中国,并停留了七周。这是冈恩第一次造访中国,他从广州到沈阳参观访问了40所学术机构和医院,并根据洛克菲勒基金会社会科学研究部主任的建议,前往河北考察晏阳初主持的“定县实验”。

在这里,他与晏阳初进行了恳切的长谈。这位平民教育家告诉他,“很多哲学博士怀抱教育农民的观念前往定县,最后却转而为农民的学生”,这给冈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开始怀疑基金会继续投资高等学术机构的价值,担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过分根据外国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工作,而不适用于国家的需要。这些见解,都体现在了他向基金会提交的报告之中。这份报告很快引起了基金会的重视,并派他东来作进一步研究。

1932年10月,冈恩再访中国,这次他居留了15个月,详细考察之后,带着长达97页的报告返美。冈恩在这份报告中说:“基金会今后对华任何计划都应该依据中国人民的急切需要而设。”基于这样的观点,他甚至对洛克菲勒基金会投资总共达一千几百万美元的协和医学院也予以坦白批评,认为协和只是“在自己的范围显得重要,就全国来说却只是极有限的效用”。

为此,他提出了“华北计划”,即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出资给“平教总会”、燕京大学、南开大学、金陵大学、协和医学院、华北工业协进会六个机构,进行乡村建设工作,同时训练人才。1934年,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会正式认可冈恩的“华北计划”并出资支持。自此,洛克菲勒基金会从金字塔尖端的精英走向了中国最需要帮助的广大乡村。

然而,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基金会的工作遭到严重破坏。尽管有过沮丧和犹豫,但1938年,董事会通过特别决议:基金会将继续为在华工作拨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迁往内地的乡村建设项目。次年的会长报告,对基金会得以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与中方合作、把这项工作继续下去表示惊喜和自豪,认为不论战争结局如何,这一领域的工作必将对中国的未来起重要作用。

1947年内战时,基金会仍抱乐观态度。1947年的会长报告中说:“中国此刻正处于悲剧中,内争似乎不可调和。不过从长远看,前景不一定那么黑暗。此时此刻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这里的“帮助”指的是继续拨款资助一批大学的复校工作。

1949年中国的革命即将胜利之时,基金会仍未打算放弃工作。3月,有关负责人的通信中还表露了这样的意思:“基金会的某些工作必须通过所在国的政府进行,但不等于支持这个政府的政策。现在国民党显然已不能代表中国人民,因此基金会已经把人员和财产撤离中国大陆以待事态发展,希望能在任何一个新政府之下建立更好的工作计划。”

然而,事实证明,在当时形势下,这只是一厢情愿。1950年11月,中国参加朝鲜战争。1951年1月,时任协和医学院院长的李宗恩致函洛克菲勒基金会纽约总部:协和已收归国有。至此,基金会停止了最后一笔拨款。负责建造和运营协和医学院的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1928年以后独立于洛克菲勒基金会,但仍接受其资金支持)也被迫离开中国,转而支持亚洲其他国家。

几个月后,心情沮丧的小洛克菲勒写信给一位朋友,对协和医学院脱离洛克菲勒基金会表示遗憾,但他希望这所学校将继续执行它的使命,“我们不应认为这所学校的用武之地提前终止了,其实不过是换了一种管理而已….让我们希望、祈祷和相信,所有的一切必将有最完美的结果。”

此后,在与中国隔绝的几十年中,洛克菲勒基金会一直对中国保持着关注和兴趣。此前的部分项目,如乡村建设和农业研究,移至台湾。改革开放后不久,洛克菲勒基金会便率先恢复与中国的合作。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也回到中国,将其80%的资金都用在中国。

此时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工作已不是按国别分,而是依领域划分。它所一贯关注的领域——农业、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在若干项目中把中国包括进去。比如,致力于农作物改良的“国际水稻生物技术”项目,在中国就有大面积的试验田,其最新成果是培育出了抗旱、抗盐碱、抗虫的转基因稻种,在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对环境和土地没有危害。再如,基金会对中国的计划生育从精神到物质方面都大力支持。与美国国内某些舆论不同,它认为中国的计划生育是成功的典型,反对美国国会以中国为由削减给联合国人口基金的资金,并帮助中国研制高品质避孕药。

2000年前后,洛克菲勒基金会逐渐淡出中国,而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则继续在中国开展慈善项目。

从小洛克菲勒与中国艺术文化的结缘,到协和医学院的群星璀璨;从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到新世纪的倾力合作….在中国地覆天翻的一个世纪里,洛克菲勒基金会始终不懈地探索和改进,以适应中国国情的方式,进行着现代化的社会实验。

中国铁塔“试验田” 篇4

中国铁塔的目的和性质

中国铁塔的成立有利于减少电信行业内铁塔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提高行业投资效率, 简单来说, “铁塔模式”的核心就是提高资源的共享性。中国铁塔将以前属于三家公司的基础性资源集中起来, 由3家拥有, 各自使用转变为1家拥有, 3家使用,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避免了运营商之间的不良竞争和重复投资, 不仅改善了网络机制的分配, 也可以进一步促进运营商的转型的进一步的发展。

事实上, 作为一个“奇特”的公司, 中国铁塔的性质也错综复杂。中国铁塔是由我国目前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共同出资设立, 多年以来, 包括铁塔基础资源, 都是由各家独自使用, 竞争激烈, 而如今要将基础资源抽取出来归中国铁塔公司所有, 公司还要对三大运营商保持尽可能的公平和对待, 这在中国电信行业的发展道路上依然是“革命”之举。

长期以来, 虽然中国电信业的机制一直经历着改革, 但是电信市场的进入者全都是国有企业, 而铁塔公司从本质上来讲是公司体制, 即使经历了混合所有制改制, 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领军人, 但其在如何平衡三大运营商利益和基础资源分配, 如何协调运营商运转和建设上, 都面临着不小的阻力, 而这也是铁塔公司在以后发展以及体制改革上都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

中国铁塔的功能和作用

根据中国铁塔公司公布的经营范围, 其功能覆盖了铁塔建设、维护、运营;基站机房、电源、空调配套设施和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维护、运营及基站设备的维护。

“铁塔”和“基站”常被混淆, 实际上, “铁塔”和“基站”分别是无线网络信号发射塔和信号发射装置。过去, “铁塔”和“基站”由三大运营商分别建设和运维, 在铁塔公司成立后, 铁塔建设和运维从运营商转向铁塔公司, 同时, 作为构建运营商无线网络核心的基站系统, 除基站维护、基站配套设施经营外, 仍归运营商建设和运营。

电信运营商手握着国家信息通信的关键基础资源, 2008年10月, 工信部就要求“杜绝同地点新建铁塔、同路由新建杆路现象;实现新增铁塔、杆路的共建”。但由于三大运营商独立运营, 存在竞争关系, 为了各自的利益和发展, 私自建设铁塔, 多建违建的现象已然屡见不鲜。尤其在农村, 这种现象更为多见, 为了抢占中国大多数的人口农民的运营商使用权, 三大运营商也是不断扩大自身网络的覆盖范围。密密麻麻的铁塔不仅浪费了通信基础资源, 造成资源的冗余, 更占用了大量的耕地, 导致了农作物产量下降, 浪费稀缺的土地资源, 更进一步拉低了国家GDP的上升趋势。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 4G网络的提速和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前进, 这种资源相互垄断的格局也逐步奠定。而这种不良的竞争行为, 随着铁塔公司的成立, 也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和改善。

据统计, 截至2015年8月31日, 中国铁塔承接三家电信企业塔类建设需求40.9万个, 已开工建设33.2万个, 已交付27.1万个。新建铁塔的共享率是74.7%, 等于少建了26.5万个基站, 可节约行业约500亿的投资。共享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节省6.6亿, 从这些数据来看, 实现资源共享取得的效果是异常显著的。

中国铁塔的成效和未来发展

近日, 中国铁塔面向运营商进行的2015年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出炉, 平均分为9.48分 (满分10分) 。9.48的分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铁塔的工作获得了运营商基本认可。2015年, 中国铁塔强调资源共享, 加快转型升级, 从最后各分来看, 整体来讲, 三家运营商对铁塔公司的工作是认可和赞赏的。

2015年是运营商推进4G网络建设与市场发展的关键之年, 尤其在FDD牌照正式发放之后, 面临的建设压力更加巨大, 中国铁塔不断加快提供基础设施能力, 并与电信运营企业通力合作, 打破了原有通信运营商相互垄断的格局, 为国家4G网络的建设和发展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中国铁塔在进一步的发展上, 一方面可以利用大数据, 互联网+的平台, 来分析和确定最佳的选址地址和建造铁塔的位置, 最大化做到资源利用率最高, 通信受到的干扰最小, 覆盖率最广。目前中国大数据的发展和利用尚处于初期阶段, 潜力巨大。数据不仅可以治国, 还可以强国, 原因在于数据正成为各行各业最重要的创新资源。以农业为例, 来自天气、农作物、土壤等的数据, 可以更好的规划灌溉量, 防治虫灾, 提高农作物产量;在智能领域, 车联网, 物联网等都在利用大数据的平台, 使我们的生活不断联合起来, 实现更智能化的操作。数据的创新将带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实现巨大的飞跃, 数据的可以被重复利用, 可以被多个人使用, 这些思维和创新不断整合和碰撞, 从而不断促进知识的持续增长。毫不夸张地说, 目前哪一家公司牢牢抓住了大数据的机遇, 就会在今后的发展中高人一筹, 对铁塔公司来说, 目前的形势也是如此。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倔和对大数据的分析, 找出最佳的投资方案和建设铁塔最合理的位置, 实现资源进一步的集约和优化, 加速公司的发展和改进。

另一个方面就是实现多元化, 目前三大运营商仍是中国铁塔“唯一客户”, 铁塔业务仅是中国铁塔涉足电信行业基础设施业务的一个突破口, 未来不排除随着运营商改革的深入获得更多基础设施业务, 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铁塔公司未来的发展。在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上, 铁塔公司如何克服自身发展模式的缺点, 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 将直接影响其成长和利益, 这些问题, 将只能有铁塔公司在未来的道路中摸索和改进。

中国公司治理的试验田 篇5

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的重要战略部署,促进试验区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跨境投资和贸易的金融支持,深化金融改革,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在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指导下,《意见》以“服务实体经济,便利跨境投资和贸易”为指导思想,坚持开放创新、先行先试,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着力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深化外汇管理改革。通过金融支持举措,拓展区内实体经济的成长空间,培育其竞争实力,促进其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金融支持试验区实体经济发展、便利跨境投资和贸易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化,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进一步扩大试验区对外开放,支持企业走出去。二是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使区内企业和个人更加灵活使用本币进行跨境交易,降低汇兑成本,减少汇率风险。三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改革进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四是深化外汇管理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逐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

在实施步骤和风险防范上,《意见》坚持以“风险可控、稳步推进,适时有序组织试点”为原则,对于《意见》的具体改革条款,“成熟一项、推动一项”,确保改革试点工作有序进行。根据风险可控、稳步推进原则,人民银行将尽快制定相应细则后组织实施。同时,《意见》着重从宏观审慎管理的角度,制定了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实施全过程风险管理。主要通过分账核算管理的方式,企业开立自由贸易账户,服务试验区企业的.金融机构设立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满足区内主体更加广泛的涉外经济活动需求。人民银行和上海市政府加强监测分析,密切关注跨境异常资金的流动,并对区内机构实施分类管理。人民银行还可根据形势判断,加强对试验区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动的监管。

毕节试验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思考 篇6

1 毕节试验区石漠化形成原因及现状

1.1 石漠化形成原因

石漠化是中国西南湿润岩溶地区特有的、在脆弱的岩溶地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原因是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参与岩溶自然过程, 造成植被退化、水土资源流失, 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 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是水土流失顶级表现, 又称“生态癌症”。

1.2 石漠化现状

2011年全国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表明, 毕节石漠化土地面积为59.84万hm2, 占全省石漠化面积的19.79%。调查结果显示, 在毕节市石漠化土地中, 人为因素形成面积曾达52多万hm2, 占石漠化总面积的86.9%。

2 目前取得成效和采取措施

2.1 防治石漠化工作取得的成效

防治石漠化是毕节试验区新阶段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试验区建立以来, 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统筹处理人口、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 探索出特色林果、生态畜牧业、农村循环经济、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综合防治石漠化的模式。

1988年,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立, 毕节就此进入大规模治理石漠化的重要阶段。2008年, 国家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 毕节所辖县区全部进入国家试点范围, 开启了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新征程。毕节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明确了石漠化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建设措施, 成立了防治石漠化领导小组, 并下设防治石漠化管理中心, 专职从事防治石漠化工作。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毕节市积极抢抓国发2号文件颁布实施的机遇,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牢牢把握试验主题, 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 2012年完成投资5 500万元, 治理石漠化面积1.15万hm2, 其中营造林1.06万hm2, 人工种草840hm2, 建棚圈15 794m2, 建青贮窖2 550m3, 建生产便道47km, 建排灌沟渠8.4km, 建蓄水池125口, 治理山塘2座, 国家林业局授予毕节“全国防治石漠化示范区”称号。2013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7 600万元, 占全省总投入的13.3%。按全省平均每县投资700万元计, 多争取投资2 000万元。2012年, 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3大试验主题, 对治理石漠化进行着不懈探索。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目标要求, 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 以遏制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通过植被恢复与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种草养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土地整治和水土保持、改变耕作制度、发展农村沼气、易地扶贫等生物和工程措施, 把石漠化治理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当前与长远、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逐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共进、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多年摸索, 毕节创造出“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种地坎树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绿肥地膜铺毯子、山下乡企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的“五子登科”综合治理模式, 并在全省得以推广。毕节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文件, 明确了不同时期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建设措施。

毕节推出的多种综合治理石漠化的生态模式, 还对全省乃至全国其他石漠化地区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毕节市林业局通过大力实施“生态立林、产业强林、林改活林、科技兴林、依法治林”“五林”战略, “十一五”全区实现森林资源3个同步增长: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分别从1995年的91.08万hm2、1 389.64万m3、33.92%增长到2010年的108万hm2、2 092万m3、40.03%。毕节试验区成立20多年来, 共实施造林66.67余万hm2, 森林覆盖率从14.94%提高到40.03%, 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2.2 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

防治石漠化须多管齐下。比如搞好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同时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 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个人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石漠化治理;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 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 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

2.2.1 治理原则

1) 统一规划、科学配置、综合防治原则。石漠化综合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部门工作。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 全面规划和科学配置石漠化综合防治措施, 既重视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 又重视石漠化地区的后续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对各种工程措施进行科学配置和组装, 从根本上找出石漠化地区的经济发展出路, 以保住石漠化综合防治成果。

2) “防”、“治”、“保”结合原则。结合石漠化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合理设置各项防治措施, 坚持防护为主, 改变不合理的农户经济行为和土地利用方式;坚持以人为本, 大力保护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生物多样性, 通过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沼气池建设等工程, 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真正做到防护为主、防治结合。

3) 因地制宜,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举原则。利用喀斯特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 坚持因地制宜、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封山育林与人工造林相结合。通过生物措施, 加快生态环境恢复步伐;通过工程措施, 提高土地单产和资源人口承载力, 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4) 长、中、短结合原则。石漠化综合治应坚持从实际出发, 科学、合理地编制综合治理规划, 明确治理目标, 做到长期、中期、短期相结合。制定操作性强的可行性方案, 分期、分片, 多部门参入的具体治理措施。短期目标应以保护好石漠化地区现有林草植被和通过封山造林育草解决缺水固土和生活能源问题, 以改善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和从根本上遏制石漠化继续扩大态势为目的, 以保护为主配套治理措施:中期目标以恢复重建生态环境和富民增收为目的;长期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山川秀美的总体目标。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 因地制宜;要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 以提高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率为目的, 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防治石漠化的对策, 首先要立足保护好岩溶地貌地区尚未发生石漠化的地方, 防止其发生石漠化, 下大力气预防潜在石漠化的继续恶化演变;对于已发生石漠化的地区要实行综合治理, 使其逐步向良性发展。

2.2.2 对策和措施

1) 将石漠化防治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探索有效治理模式, 要将石漠化防治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 纳入各级地方政府政务内容建立多部门参入, 多元化投入的综合治理机制石漠化综合治理涉及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社会措施、科技支撑, 建立政府领导, 多部门参与和“谁破坏、谁治理、谁造林、谁受益”的多元化资金投入的综合治理机制, 不仅能从技术上提供治理保障, 同时靠充分发挥市场投资机制的作用, 引导多元投资主体为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资金保障。达到石漠化综合治理既保护又开发,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石漠化防治要实行地方政府负总责, 建立健全各级行政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 签订责任状, 并作为各级地方行政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2) 加强法制保护, 提高管理力度。石漠化的防治要从源头上抓起,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要加强法制建设, 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一手抓治理, 扩大林草植被;一手抓保护, 严格监管, 依法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 防止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从根本上改变石漠化地区面貌, 需要一个较长历史过程, 我们只有坚持不懈, 扎实工作, 才能达到治理目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使生态修复。

3) 以奖代补迅速推进石漠化防治。应把石漠化防治纳入国家生态建设总体构架之中, 尽快编制石漠化防治工程规划, 安排专项资金, 启动石漠化防治专项工程。要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 通过采取造林种草、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基本农田和配套小型水利建设、积极发展农村能源、改善农村人畜饮水条件以及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等措施, 综合治理, 迅速推进石漠化防治工作。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涉及的相关部门多, 管理协调难度较大, 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调动当地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使其成为工程建设的主体。建议工程建设国家建设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

4) 强化科技支撑, 科学防治。石漠化防治必须依托科技, 要结合防治工作需要, 大力开展科研工作, 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大力推广应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和模式, 积极推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应用,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培训。特别是加强基层科技人员及农民的培训, 使广大群众掌握防治石漠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高治理者的整体素质。

5) 完善监测体系, 实施动态监测。加强石漠化监测体系建设, 实行5年为一个周期的监测制度, 定期监测、掌握石漠化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 及时对防治工作进展及其成效作出客观评价, 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在石漠化治理中追求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要加强监测体系建设, 科学分析和评价工程实施效果, 及时改进和优化治理路径。以县级为单位建立监测点, 对石漠化区域进行全面监测, 建立石漠化土地分级体系和动态监测信息库, 并定期发布信息, 为石漠化治理提供依据。

3 小结

综上所述, 认为, 石漠化综合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按照统一规划、科学配置、综合防治, “防”、“治”、“保”结合, 长、中、短结合等原则, 同时采用“加强法制保护, 提高管理力度, 将石漠化防治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以奖代补迅速推进石漠化防治, 强化科技支撑, 科学防治, 完善监测体系, 实施动态监测”等为措施, 既重视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 又重视石漠化地区的后续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对各种工程措施进行科学配置和组装, 从根本上找出石漠化地区的经济发展出路, 以保住石漠化综合防治成果。

摘要:毕节试验区是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岩溶多、人口多, 生态环境脆弱, 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就石漠化形成原因及现状、目前取得成效及如何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原则、措施等提出了明确的建议。

关键词: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学部.关于推进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若干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 2003, 18 (4) :489-492.

改良治理退化草场试验报告 篇7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齐齐哈尔市郊的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春季多风少雨, 夏季湿润多雨, 秋季晴朗多霜冻, 冬季寒冷而干燥;年平均气温3.2℃, 气温较低的1月份平均为-19.4℃, 气温较高的8月份平均为22.8℃;降水集中, 年降雨量415mm, 年平均相对湿度63%;日照时间较长, 日照时数为2861.9h;无霜期为136d, 昼夜温差大, 利于作物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合成, 光热资源充足, 是黑龙江省热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试验区Ⅰ位于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卧牛吐镇新村, 草原类型为草甸草原类, 植被类型为委陵菜+杂类草, 土壤类型为草甸土, pH值7.5, 产草量440kg/hm2, 属重度退化放牧草场。试验地面积2000亩。

试验区Ⅱ位于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达呼店镇二合村, 草原类型为草甸草原类, 植被类型为委陵菜+羊草+杂类草, 土壤主要是碳酸盐草甸土, pH值7.0~7.5之间, 年产草量860kg/hm2, 试验地面积1200亩。

2 试验方法:

2.1 重度退化草场改良

2.1.1 整地:

2008年10月采用秋整地, 用拖拉机深翻一遍、耙一遍、旋2遍, 深翻深度要20~25cm, 采用重耙, 土壤要达到平整细碎无大土块, 每平方米大于5cm的土块不得超过5个。旋地前结合喷施氟乐灵除草剂, 混土后达到控制杂草的作用。

2.1.2 播种:

种植品种选择黑龙江省当家品种肇东苜蓿, 行距30cm条播, 覆土深度±3cm。亩播量为1kg, 播种时期为2009年6月2日, 播后镇压。

2.1.3 管理:

由于紫花苜蓿苗期极易受杂草侵害, 所以必须注意苗期及时灭除杂草, 防治杂草可采用喷施拿捕净, 除去禾本科杂草, 阔叶草采用人工拔除。7月20日利用高效氯氰菊酯防治苗期害虫。11月2日进行灌溉封冻水, 以确保苜蓿安全越冬。

2.1.4 利用:

当年播种的苜蓿一般情况下不采草, 但该试验苜蓿田种植较早, 且雨水充分, 所以于8月20日采草一次, 为保证越冬, 留茬高度8~10cm。

2.2 中度退化草场改良

2009年6月20日进行, 用机引圆盘耙, 采用重耙、轻耙加耢子复式作业, 重耙深度为10~12cm, 轻耙深度为8~10cm, 轻耙同时补播羊草, 播种量为35kg/hm2, 补播后对试验草场实施封育, 禁止放牧和采草。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重度退化草场

2010年、2011年春季测定苜蓿越冬率分别为90%、98%;秋季对苜蓿的产草量进行测定, 干草产量分别为6780kg/hm2、10112kg/hm2。

3.2 中度退化草场

2010年测定10~30cm土层中土壤含水量为19%, 比改良前提高了26%;土壤10cm处温度, 比改良前高出1.5℃;土壤孔隙度增加。

改良当年草群结构没有明显改变, 但牧草长势明显好转;2010、2011年测定羊草平均高度分别为40cm、52cm, 比改良前分别高出10cm、22cm。羊草株数分别为26株/m2、53株/m2, 比改良前增加30%、165%;平均产量分别为1550kg/hm2、1810kg/hm2, 比改良前的840 kg/hm2分别增产84.5%和115.5%。

4 结论

中国公司治理的试验田 篇8

1 采选矿含砷废水治理工艺的选择

在水体系中,砷主要以砷酸、亚砷酸、甲基砷酸(MMA)和二甲基砷酸(DMMA)等形式存在。这些不同形态的砷化合物通过化学和生物的氧化-还原及生物的甲基化、去甲基化反应,发生相互转化。含砷废水中砷的存在形态受pH值的影响很大,在中性条件下,可溶砷的数量达到最大,随着pH的升高或降低其溶解的数量都将降低[4]。

2 工艺试验

含砷废水的处理技术发展到现在已日趋成熟。目前,比较系统的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物理法以及新兴的微生物法。经过对不同的工艺的处理费用、操作难易度、除砷效率等的分析,本研究决定采用絮凝共沉淀法(石灰-亚铁法工艺)。这是目前处理含砷废水用得最多的方法,它是借助加入Fe2+离子,并用碱(石灰乳)调节pH=10,从而形成氢氧化物胶体吸附并与废水中的砷反应,生成难溶盐沉淀而将其除去[5]。

工艺试验流程见图1ㄢ

2.1 工艺原理分析

絮凝共沉淀法除砷的原理是在一定的pH值下,砷与金属离子生成沉淀物,再利用絮凝剂的絮凝原理,把废水中的砷及砷的沉淀物与絮体生成大絮体共沉下来而与废水分离。

常见的混凝剂有铁盐、铝盐等无机物。混凝剂通过将不同价态的砷以沉淀形式转化出来,达到除砷目的。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得知在絮凝法除砷的过程中,五价砷比三价砷更加容易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而沉淀,所以在使用絮凝法去除砷的过程中,需加入一定量的氧化剂使得三价砷转化成为五价砷再沉淀,进而提高除砷效果。

2.2 含砷废水的处理

该采选矿废水中含有重金属铜、锌、铅、镉、锰等离子及高浓度的砷离子,一年中随丰水、平水、枯水期的变化,废水中p H值也在3.6~5.7之间变化。因此,在选择处理工艺时,既要考虑氢氧化铁吸附五价砷时pH值范围要较三价砷大得多,所需的铁砷比较小的特点,在絮凝前将亚砷酸盐氧化成砷酸盐,以提高除砷的效果;又要考虑使处理后的废水全部达标排放。对含砷废水的处理采用石灰乳中和并加亚铁盐除砷的工艺,经实验研究证明,该工艺行之有效,在砷离子达标排放时,其它重金属离子也能达标排放。其反应机理为:

氧化反应分别使Fe2+氧化成Fe3+,As3+氧化成As5+生成铁盐及亚铁盐。

2.3 影响因素

2.3.1 pH值的影响

废水中砷的形式有H3As O3、H2As O3-、H2AsO4-、HAs O42-,但在碱性氧化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为As O33-和As O43-,砷酸根离子和亚砷酸根离子也可以被水合氢氧化铁吸附并沉淀,由于亚砷酸根离子表面带的负电荷较弱,因而亚砷酸盐离子较砷酸盐离子难于被水合氢氧化铁所吸附。依据有关除砷的试验资料,要使砷的去除率达到99%,必须控制废水中的p H=10,才能促进反应中的铁砷盐和钙盐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沉淀,使出水中As<0.50 mg/L[6]。而当pH﹥10时,则投加的药剂量也会增加,使处理成本增大,导致外排废水pH值过大而对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实不可取。

2.3.2 Fe/As的加量的影响

铁盐的加入起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起絮凝剂的作用;二是与As3+反应生成As5+形成沉淀,进而提高除砷效果。另外As O43-和As O33-还会在铁盐的水合物Fe(OH)3的絮凝状沉淀物上吸附、产生共沉淀。因此,铁盐的加入量与废水中As的含量有直接关系:As的量越大,则加入铁盐的量也会随之增加,且铁盐是按一定的比例参与沉淀与絮凝反应的。分析pH值与砷去除关系图(图2)表明,当Fe/As(mg/L:mg/L)≥10时,去除率达到最大值,处理出水中的砷<0.50 mg/L[6]。还有研究表明,Fe/As在10左右就基本达到最大值,以后再增加用量,其去除率增加不明显[7]。

2.3.3 絮凝剂的影响

在上述絮凝共沉淀反应的中后期添加助凝剂(PAM),由于吸附形成氢键,生成大絮体,有助于快速沉淀。试验表明:加入助凝剂(PAM)并搅拌均匀后,沉淀时间达到5~10 min时,即可形成较为稳定的絮凝沉淀物。pH值越大(pH值范围在8.5~11.0时)、沉淀越快、水质越清澈。

3 工艺运行结果

本实验取3500 m L从尾砂坝渗出后刚进入调节池的废水进行试验,从其中取3000 ml水样均匀平均倒入6个1000m L的烧杯里,然后进行如下操作:首先加入用生石灰配成的石灰乳对6杯水样进行pH调节,至pH值分别为:8.5、9.0、9.5、10.0、10.5、11.0时,接着加入Fe SO4,搅拌均匀,最后加入PAM。搅拌均匀后,静置,使水样沉淀分层。然后分别取上清液进行分析测试。

3.1 测定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As的测定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7485-1987)[8],分析过程所用试剂、实验用水均符合实验要求。

3.2 化验分析结果

As的化验分析结果见表1ㄢ

结果表明,处理后的上清液(试验出水)中砷含量分别达到排放标准(As<0.50 mg/L),As的去除率分别为98.3%、98.5%、98.6%、98.9%、99.3%、99.7%,pH值越大,去除率越高;同时,处理后重金属Cu、Zn、Pb、Cd、Mn的含量也都能达到排放标准。可见该工艺流程除砷效果好,采选矿高砷废水经工艺流程运行后,完全可以实现砷的达标排放。

3.3 废渣处理

废水经处理后产生的沉淀性废渣,通过污泥干化池干化后,因无回收价值,所以必须按照环境保护的规定要求,实施无害化处理,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4 结论

(1)采选矿高砷废水的处理采用絮凝法除砷工艺的试验表明,经处理后的废水能够达标排放,除砷效果好,砷的去除率达到98.3%以上。

(2)试验过程,当Fe/As≥10和pH=10时,处理出水中的砷<0.50 mg/L,处理效果达到最佳。

(3)絮凝共沉淀法的石灰-亚铁法工艺与其它工艺相比,具有管理方便、运行可靠、运行费用低、原材料(生石灰)可在当地易于购买的特点。同时,可充分利用该矿污水处理站废弃的大沉淀池来沉淀产生的废渣。

摘要:采用絮凝共沉淀法(石灰-亚铁法)工艺治理高浓度砷废水,即通过加入石灰乳调节pH=10、加入亚铁盐产生Fe2+离子,使其形成氢氧化物胶体吸附并与废水中的砷反应,生成难溶盐沉淀而将其除去。实验表明,出水水质可达到0.50 mg/L,且废水中的pH值对重金属的去除影响很大。

关键词:含砷废水,絮凝共沉淀法,治理工艺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M].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525—534.

[2]胡炳蔚,刘明俊.常见中毒的法医学鉴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S].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02,4,28.

[4]A.A.Carbonell-barrachina et.al.arsenic chemistry in municipal sewage sludge as affected by redox potential and PH[J].Wat.Res.1999,34(1):216—224.

[5]彭根槐,吴上达.电石渣-铁屑法去除硫酸废水中的氟和砷[J].化工环保,1995,15(5):281.

[6]龙大祥.铜冶炼含砷污水处理[D].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6-03-10.

[7]谢晓梅,廖敏,石伟勇,等.稀土应用含砷废水处理的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1999,18(4).

中国公司治理的试验田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龙虾

试验用中国龙虾分批采购于湛江硇州岛,暂养于水泥池中5~7 d,摄食正常后,再从中选用体态正常、个体健壮、活力强的龙虾进行试验。实验虾体质量49.1~52.10 g/尾,平均51.10 g/尾,体长10.61~10.80 cm/尾,平均体长10.71 cm/尾,平均头胸甲长3.80 cm。

1.2 试验用水及器具

试验用水为经沉淀、砂滤和连续充气的天然海水,控制海水盐度30,pH值7.5~8.5,水温28.0~29.0℃。试验容器为0.5 m3的玻璃钢桶。

1.3 试验药品

高锰酸钾、甲醛和强氯精均为分析纯。高锰酸钾含量为99.9%,甲醛含量为36.0%,强氯精的有效含量为65.0%。试验开始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母液,再根据需要稀释成不同浓度。

1.4 试验方法

试验分预试验和正式试验进行。预试验确定大致范围,然后进行正式试验。正式试验设5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浓度组共30尾龙虾。试验期间不换液,不投饵,保持微充气,控制溶氧在6.0 mg/L以上,水温控制在23~24℃。以中国龙虾俯卧或侧卧于桶底,腹肢和触角都不摆动,用玻璃棒碰触虾体和其触角时,无任何反应时判定为死亡。

1.4.1 高锰酸钾毒性试验方法

预试验高锰酸钾质量浓度1.00、2.00、3.00、4.00、6.00和7.00 mg/L。正式试验时质量浓度为0.00(对照组),4.00、4.50、5.00、5.50和6.00 mg/L。每隔2 h观察龙虾的反应,记录死虾时间,死亡数量,统计24、48、72和96 h的存活情况。

1.4.2 甲醛毒性试验方法

预试验甲醛体积浓度为10.00、30.00、60.00、90.00、120.00、150.00、180.00m L/m3。正式试验甲醛体积浓度为0.00(对照组),110.00、120.00、130.00、140.00和150.00 m L/m3。每隔2 h观察龙虾的反应,记录死虾时间,死亡数量,统计24、48、72和96 h的存活情况。

4.4.3强氯精对中国龙虾的毒性试验方法

强氯精预试验质量浓度为10.00、15.00、25.00、35.00、45.00和50.00 mg/L。通过预试验确定起始和最大浓度,正式试验设计浓度为0.00(对照组),30.00、34.00、38.00、42.00和44.00 mg/L。每隔2 h观察龙虾的反应,记录死虾时间,死亡数量,统计24、48、72和96 h的存活情况。

1.5 数据处理

由于本试验空白组龙虾成活率为100%,所以不用公式加以校正。对试验得出的3组试验数据求平均值作为24、48、72和96 h相应药物浓度组的死亡率,以Excel作直线图自动形成死亡率与药物浓度的回归方程,通过回归方程求半致死浓度(LC50)。按Turubell公式计算安全浓度(SC)值[11]。

2 结果

2.1 高锰酸钾对中国龙虾的毒性

在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中国龙虾的中毒过程为:龙虾出现不适不断爬动,不久集群在一个角落中,停止摄食,再过一段时间侧卧,逐渐死亡,头胸部与胸部稍分离,呈蜕壳样,死亡龙虾肌肉变成红色。

中国龙虾在不同浓度高锰酸钾中的死亡率见表1,死亡率和质量浓度得到不同时间的回归方程,从而求得24、48、72和96 h的LC50分别是4.49、4.44、4.39和4.22 mg/L。安全浓度为1.32 mg/L(表4)。

2.2 甲醛对中国龙虾的毒性

在不同浓度的甲醛溶液中,中国龙虾的中毒过程为:触角无节奏抖动、停食。然后腹部和尾部露空,头部伸进水中。龙虾由于应激分泌黏液,产生泡沫。过一段时间后,龙虾趴在底部,头胸甲末端翘起,胸部与腹部之间的关节膜变大;随着试验水中泡沫增加,龙虾挣扎、死亡(头胸部和腹部之间突起,似蜕壳)。

甲醛对中国龙虾24、48、72、96 h致死情况见表2。通过回归方程分别算出LC50为135.19、125.22、125.22和121.79 mL/m3。安全浓度为34.80 m L/m3(表4)。

2.3 强氯精对中国龙虾的毒性

在不同浓度的强氯精溶液中,中国龙虾的中毒表现为蜕壳不遂样死亡。试验浓度达到42 mg/L时,先出现死亡的是个体大的龙虾;死亡龙虾肌肉呈白色或红色。

中国龙虾在不同浓度的强氯精溶液的死亡率见表3。试验结果得到24,48,72和96 h的LC50分别为40.97、36.63、36.25和36.25 mg/L。安全浓度为8.68 mg/L(表4)。

3 讨论

3.1 中国龙虾对消毒剂的中毒反应

中国龙虾对3种消毒剂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反应。对照组龙虾活动状态是白天龙虾多集群于箱角中,触角有节奏地摆动,夜间出来捕食。随着试验药物浓度的升高,龙虾的反应出现异常现象,3种药物毒性表现基本相同的是:首先几尾虾集中于一个桶角或气石处,触角无节奏摆动,活力减弱,不摄食,对外界的刺激较迟钝,出现昏迷状态,有的紧紧趴在桶壁上,腹部紧卷露出水面,仅留部分头胸部浸在水里,恰好是一半鳃在水面上,一半浸在水里。接着,龙虾慢慢丧失活力,附肢松散,腹部打开,慢慢死去,死后呈俯卧或侧卧于水层中。捞出死虾,发现龙虾脱壳不遂样死亡,头胸部与腹部相连的关节分离较远,透过关节膜可以看到白色透明的肌肉,也发现有白色浑浊或是红色浑浊的肌肉。不同之处,甲醛试验中由于龙虾应激分泌大量黏液,产生泡沫,其他2种药物没有出现泡沫。

3.2 高锰酸钾对中国龙虾的毒性作用

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其水溶性与有机物接触即放出新生态氧,使有机物氧化,使酶蛋白和原浆蛋白中的活性基团氧化而失活,从而起杀细菌作用,广泛用于各类水产动物的疾病防治中,如防虾丝细菌,幼体粘污病,黄鳃病,虾蟹链壶菌病等[12]。在治疗中国龙虾细菌性疾病和寄生生物时主要使用高锰酸钾。中国龙虾24、48、72和96 h的LC50分别为4.49,4.44,4.39和4.22 mg/L,相差较大,说明其药残时间长,对中国龙虾影响大。高锰酸钾对中国龙虾的安全浓度为1.32 mg/L,比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幼虾的安全浓度1.81 mg/L[13]低0.49 mg/L,比凡纳滨对虾的安全浓度0.96 mg/L[14]高0.36 mg/L,但明显高于秀丽白虾安全浓度0.13 mg L[15]。

3.3 甲醛对中国龙虾的毒性作用

甲醛通过烷基化反应使菌体蛋白变性,酶和核酸等的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呈强大的杀菌作用。对寄生虫、藻类、真菌、细菌、芽孢和病毒均有杀灭效果。中国龙虾对甲醛安全浓度为34.80 m L/m3,比用来治疗对虾烂眼病和丝状细菌病的浓度20~30 mg L[17]稍高,但比红螯螯虾[13]的安全浓度108.31 mg/L低69.351 mg/L,比罗氏沼虾幼虾的安全浓度67.58mg/L[16]低28.78 mg/L。

3.4 强氯精对中国龙虾的毒性作用

强氯精是含氯消毒剂,遇水产生次氯酸,分解产生初生态氧将菌体的蛋白质氧化或有效氯直接作用于菌体蛋白质,是良好的杀菌剂、消毒剂和水质净化剂。主要用于防治对虾烂眼病、褐斑病、黑鳃病、烂鳃病、红腿病、弧菌病和对虾菌血症[12]。龙虾养殖中多用于烂尾病的防治。强氯精的48、72和96 h的LC50分别为36.63、36.25和36.25 mg/L,相差不显著,说明其对中国龙虾的药效时间为48 h。在连续微充气条件下,试验测得强氯精对中国龙虾的安全浓度为8.68 mg/L,比红螯螯虾虾苗的安全浓度3.61 mg/L高出2倍多[18]。

摘要:采用高锰酸钾、甲醛和强氯精3种消毒剂对中国龙虾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对中国龙虾的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是4.49、4.44、4.39和4.22mg/L,安全浓度是1.32mg/L。甲醛对中国龙虾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是135.19、125.22、125.22和121.79mL/m3,安全浓度为34.80mL/m3。强氯精对中国龙虾的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为40.97,36.63,36.25mg/L和36.25mg/L。安全浓度为8.68mg/L。

中国公司治理的试验田 篇10

2007年以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高压试验都需要拆除高空引线,费工、费时不说,还存在感应电,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为解决这一难题,翁兴洪在试验室一工作就是一天,一连10多天,经过反复试验推敲、对比测试数据,终于完成了采用反接线加屏蔽的方法测量介值损耗研究,实现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不拆引线试验,且测试数值真实、准确。在此基础上他和QC小组成员进一步分析、讨论、改进,成功完成“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不拆线试验”项目的研究。2008年,该项成果获安徽省电力公司QC成果发布二等奖。

2009年6月,翁兴洪带领试验班在新建的500 kV变电站进行高压电抗器预试,发现其铁心绝缘测试数值不稳定,在0.5~80 MΩ间波动。通过现场分析,确认高压电抗器铁心与外壳之间出现不稳定接地,如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高压电抗器铁心发热,甚至烧毁。他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经过现场仔细查看,终于找到了一种简易的解决方法———采取电容器放电的方法消除缺陷,并得到了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专家的肯定。

上一篇:统计电子化研究下一篇:生物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