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业精神的培养解读中国的公司法

2024-10-17

从创业精神的培养解读中国的公司法(精选8篇)

从创业精神的培养解读中国的公司法 篇1

————————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2013年经济法课程论文————————

目 录

摘要................................................................1 关键字..............................................................1

一、中国现行公司法概况.............................................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新修订的主要内容........................2

(一)完善了公司设立和公司资本制度方面的规定........................2

(二)修改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规定..........................2

(三)健全了对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3

(四)增加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规定..........................3

三、新公司法在创业精神培养上的创新与进步...........................3

(一)取消了公司对外投资的限制......................................4

(二)公司对外担保形似开禁实为严格..................................5

(三)一人公司的特别规定............................................5

(四)降低了公司的设立条件..........................................6

(五)降低了对公司公开发行和上市的门槛..............................7

(六)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8

(七)明确了关联交易................................................8

四、公司法在创业精神的培养上存在的不足与障碍.......................8

(一)忽视了资本的交易保障功能......................................9

(二)资本投资效率问题并未解决......................................9

(三)二年缴足资本存在风险..........................................9

(四)对债权人的保护不周...........................................10

(五)资本制度变革后的配套交易安全保障机制尚未确立.................10

五、结束语........................................................11 参考文献:.........................................................11

————————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2013年经济法课程论文————————

从创业精神的培养解读中国新公司法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自1993年12月29日颁布以来,时间已经过了十余个年头。在这十余年中,中国的经济结构、企业制度、证券市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司法》所包含的许多制度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演化和发展,国际经济形势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竞争亦分外激烈。为了顺应新的时代要求,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纷纷加快了公司法的修订步伐,中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在2005年的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已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修订后的公司法,在公司的设立、出资制度、股东权益保护、内部治理结构、一人公司、国有独资公司等方面做出重要修改和新的制度安排。本文主要从创业精神的培养角度,解读和分析我国的新公司法。

关键字:创业精神 公司法

一、中国现行公司法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于1993年12月2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94年7月1日起施行。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三次修订经过1999、2004和2005年三次修改,现行《公司法》是第三次修正。修订后的公司法,在公司的设立、出资制度、股东权益保护、内部治理结构、一人公司、国有独资公司等方面做出重要修改和新的制度安排。

现代化的公司立法应反映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应顺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进步潮流。我国现行《会司法》不可避免地带有计划体制的痕迹,无法体现现代经济的要求,无法反映当今社会的进步潮流,难以满足实践的需求。中国《公司法》的现代化首先应当立足于立法理念的现代化,立足于时代要求,————————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2013年经济法课程论文————————

积极回应现实,作出及时、全面的修订。《公司法》的建立和修订,不应该仅仅基于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法人退出机制,从而保护公司债权人合法权益、统一执法尺度的目的;也应该更注重创业精神的培养。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新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完善了公司设立和公司资本制度方面的规定

1、较大幅度地下调了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降低了公司设立的门槛,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股份有限公司为五百万元。

2、扩大了股东可以向公司出资的财产范围,且对出资财产比例范围做出重大修改。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

3、将“一人公司”纳入公司法的调整范围,允许一个自然人或法人投资设立一人有限公司,对其依法加以规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十万元。

4、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限制以及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数目均发生变化。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二)修改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规定

1、董事会会议由董事长召集和主持;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副董事长,召集和主持;副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一名董事,召集和主持。董事会决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

2、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3人。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二名监事,不设监事会(第五十二条)。

3、增加了监事会与监事的职权,完善了监事会会议制度,强化了监事会作用。

4、增加了上市公司设立独董的规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5、对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的忠实和勤勉义务以及违反义务的责 ————————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2013年经济法课程论文————————

任,作出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定。

(三)健全了对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

1、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2、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百分之三十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3、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保证股东的知情权,增加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查阅公司财务会计账簿的规定。

5、增加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时,可以实行累积投票制的规定。

6、增加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的规定,在一定情况下,股东可要求公司收购其出资,退出公司。

(四)增加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规定

新公司法在为公司的设立和经营活动提供较为宽松条件的同时,为防范滥用公司制度的风险,增加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规定。当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时,该股东即丧失依法享有的仅以其对公司的出资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的权利,而应对公司的全部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三、新公司法在创业精神培养上的创新与进步

这次修改《公司法》,回应了公司法修改近十年间讨论中关于公司法的指导 3 ————————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2013年经济法课程论文————————

思想、立法宗旨、公司的种类、公司法人财产权、公司的登记原则、公司的名称和住所、公司章程、公司转投资、注册资本、资本制度、注册资本的变更、出资方式、公司设立、国有独立公司、公司财会制度、公司破产解散清算、公司合并分立等17个领域中的有益意见,在完善已有规定的基础上,引进和借鉴了国外一些行之有效的公司法律制度,在一些重要方面也有重大突破,闪烁出不少的亮点。这部新法律实质性修改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创业精神培养上,也好很多创新与进步,这些创新与进步从下文的概况分析可以看出。

(一)取消了公司对外投资的限制

公司进行对外投资是公司一项正常的经营活动,但却是在实践中长期困扰公司以及公司股东们的一个问题,由于旧的《公司法》不但有对外投资的限制,而且对于注册资本的要求也相对较高。通常为了使对外投资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50%,只有增加母公司的注册资本,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投资和经济的发展,也变相地干扰了公司的经营自主权。

修订后的《公司法》取消了公司对外投资的限制。第15条规定: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第16条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应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股东会、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新的修订对创业精神的培养有以下意义和促进作用:

第一,公司的对外投资不再有投资限额的限制,公司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投资,不受净资产的限制。

第二,扩大了投资对象。公司对外投资的对象也从旧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类主体扩大到企业。

第三,明确了对外投资的决策机构是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公司的对外投资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经营活动,必须有章可循,新公司法将投资问题提升为章程的必备条款,只要涉及投资,无论金额大小、项目大小,必须由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作出决议。至于决议程序以及生效条件,均可根据实际需要由章程作出规定,或另行作出决议。

第四,股东可以在章程中规定不同的决策机构行使不同的决策权限。也可以 ————————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2013年经济法课程论文————————

在章程中规定对外投资的限额。

第五,明确了公司对外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对其所投资的企业只承担出资部分的有限责任。不得通过合同、协议的安排成为投资标的企业所负债务的连带责任人。

(二)公司对外担保形似开禁实为严格

修订后的《公司法》将担保问题特别放在总则里加以规定,根据被担保对象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决策机构的决策权限以及审批程序,层层递进,既体现了担保是公司具有普遍意义的一项经营活动,又显示出立法部门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外投资一样,担保问题成了公司章程的必备条款,有关担保的重要问题均应在章程中作出约定。有关担保条款,是指总则部分的第16条和第122条(第四章股份公司的设立和组织结构中的第五节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中有相应规定)这两个条款。严格的担保法规的修订也更有利于培养投资者进行投资和创业的信心,对创业精神的培养有以下意义和促进作用:

第一,从根本上杜绝了过去董事长或总经理一支笔现象,将公司的担保风险引导至董事会或股东会层面控制,对于公司为股东担保采用了回避表决机制,大大降低了过去由公司高管个人层面的道德风险及因法律不完备所致的法律风险。

第二,56号文件进一步规定,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不得超过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会计报表净资产的50%的规定,以及应取得董事会2/3以上成员,或股东大会批准的规定,待新公司法生效后上市公司的章程需作出调整。

第三,上市公司的股份全流通后,由于股东数量和股东持股数量流动性增大,加上回避表决机制的限制,大股东控制表决的可能性将趋于弱化,批准将严格化。同时,机构投资者在表决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将左右表决的结果.(三)一人公司的特别规定

传统意义的公司强调的是资合性和社团性,即股东必须为复数。但是现实生活中,实质上的一人公司比比皆是,名义上虽然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股东,但实质上只有一名股东,因此原《公司法》禁绝一人公司的规定实际上也是名存实亡。一人公司虽然看起来似乎否定了公司的资合性和社团性,但是并没有否认股东是公司存在的基础,更没有否认公司本身的法人性。一人公司仍是独立法人,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在法律上明确承认一人 ————————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2013年经济法课程论文————————

公司合法存在,不但有利于鼓励公民和企业的自主创业,吸引民间资本,扩大投资渠道,而且就一人公司专门设置了制度以防止滥用一人公司制度,损害公司债权人的情形发生。具体规定:

第一,严格规制一人公司的设立过程。不但将一人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抬高为人民币10万元(远远高于有限公司3万元的最低注册资本),并且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不允许分期出资。由于一人公司的股东仅有一人,缺乏股东间的相互制衡,出于保证公司资本的充足与真实,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和一人公司对外的正常经营的需要,抬高设立门槛防止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尤为重要。

第二,限制股东设立一人公司的数量。但是该限制只局限于自然人设立的一人公司,也就是说,一个自然人只能设立一个一人公司,并且该一人公司不能再对外投资设立一人公司。而法人可以设立多家一人公司,并且法人设立的一人公司可以再对外投资设立一人公司。

第三,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1)公司的营业执照要要载明一人公司是自然人独自还是法人独资;(2)一人公司的股东会决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且由股东签字后置备于公司;(3)法定审计制度,即一人公司在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报告的,必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第四,举证责任倒置防止一人公司法人资格被滥用。为兼顾一人公司股东和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对于一人公司的对外债务推定股东承担连带责任,除非股东反证其个人财产是独立于公司财产的。这样,既坚持了一人公司作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享受的是有限责任的待遇,而且对待债权人的利益也实现了公平公正。

总之,一人公司是设立容易运营难。而且实践中还可能出现并非新设的一人公司,是基于股权转让而成立的一人公司,即存续意义上的一人公司。新《公司法》规定的通常的有限责任公司在最低出资额以及出资期限方面都与一人公司差别较大,因此在股权转让使得股东只剩下一名,但是最低注册资本以及股东实际出资到位的资金都不符合一人公司的规定的情形时,新《公司法》并没有规定,不排除将来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解决实践中的操作性问题。

(四)降低了公司的设立条件

首先,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下调。除非法律、行政法规对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要求,有限责任公司不再区别行业,确定了一个统一的最低限额,————————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2013年经济法课程论文————————

即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股份公司从1000万元降低为500万元。

其次,允许分期出资。除了一人公司,无论是有限公司还是股份公司,都允许股东在两年之内分期出资,投资公司甚至可以在五年之内分期出资。

再者,放宽对出资形式的限制。删除了原《公司法》列举式的五种出资形式,取而以列举性的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和概括性的描述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大大扩展了可以用来出资的空间,使得出资方式更为灵活。

最后,降低了货币出资的比例。货币出资不低于注册资本的30%即可,其余可用非货币财产进行出资,但应当进行评估。这比原《公司法》规定的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20%,国家对采用高新技术成果有特别规定的除外,不但确保了公司资本的流动性,而且对股东货币现金的要求也大大降低。

以上观点即为笔者认为新公司法中对创业精神的培养有特殊意义和作用的的内容。对公司实务部门而言,新《公司法》创立了一人公司制度,降低了设立公司的门槛,扩展股东的出资方式,提供了有效和周密地保护公司股东、债权人、劳动者以及公司本身的合法权益制度,为合格的投资者提供了“一条龙”的制度服务;新公司法还将为其提供更为优越的投资条件和环境,鼓励各种社会主体的投资行为,有效地开发社会投资资源和扩展投资渠道,推动公司企业的设立和发展,是一部倡导鼓励投资者投资兴业的服务型公司法。这必将极大地鼓舞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掀起又一个“公司热潮”,并最终促进我国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降低了对公司公开发行和上市的门槛

新法对公开发行和上市的门槛作了一定降低。例如,取消了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必须连续三年赢利的要求,改为有3年营业记录;取消了对发起人强制认购一定比例股票的规定,旧法中有发起人必须自行认购35%的规定;取消原来要求的公开发行时股本不低于5000万的规定,改由《证券法》规定(不低于3000万)。新《公司法》的这些规定,意味着股市的大扩容,对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件融资发展的好事。

另外,股份公司发起人股的转让上,由旧法规定的3年内不得转让,改为1 ————————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2013年经济法课程论文————————

年内;对高管所持有的股权,由旧法规定的任职期内不得转让、离职后6个月内方可转让,改为允许通过章程规定,每年转让不超过高管所持股份的20%,其余的离职后转让。

(六)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新公司法条例中引进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或称为“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借鉴了发达国家公司法的做法,在特定情况下不考虑公司的独立人格,而追究被公司法律特性所掩盖的经济实情,从而责令特定的公司成员直接承担公司的义务和责任,保证交易安全,保障债权人利益,此即所谓“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或称为“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如新法第20条规定: 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七)明确了关联交易

公司法新修改的条例中明确了关联交易的定义,规范关联交易的行为。在旧《公司法》之后,股东虚假出资骗取公司登记的情况虽然得到抑制,但股东采用各种手段抽逃出资的现象却有所增加。在现实中,有相当部分的抽逃出资是通过股东与公司之间关联交易实现的。新法第21条则作了相关的规定。同时新法第125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与董事会会议决议事项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不得对该项决议行使表决权,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该董事会会议由过半数的无关联关系董事出席即可举行,董事会会议所作决议须经无关联关系董事过半数通过。出席董事会的无关联关系董事人数不足三人的,应将该事项提交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四、公司法在创业精神的培养上存在的不足与障碍

《公司法》修改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中,但与任何国家的立法一样,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公司法》已经成为一部无可挑剔的完美法律,公司法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公司法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有:欠缺关于股东虚假出资、出资不足、抽逃出资的民事责任的规定;债权出资规定得过于简陋;对股东利益保 8 ————————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2013年经济法课程论文————————

护仍有欠缺;忽视对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护;有些条款可操作性差,规定不全面等等。下面详细分析一下以下几点:

(一)忽视了资本的交易保障功能

虽然不能把所有的交易安全保障功能均维系于公司资本制度,但公司资本毕竟是判断公司信用的一个物质基础,仍然体现了公司的“身价”。在市场经济社会,人们从事交易愿意寻找有经济实力的主体合作,这是毫无疑问的。除了长期积累形式的主观信用外,公司资本仍是外观化的信用基础判断标准。无论是在法定资本制度还是授权资本制度的框架下,公司资本充足性仍是适用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核心标准。各国通常均把公司资本显著不足作为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重要事由。

法定资本制度与授权资本制度相比较而言,前者以交易安全为价值追求,是社会本位的资本制度,但存在着僵化、资本闲置等弊端,后者则以资本效率作为价值追求,是个人本位的资本制度,但存在着交易安全保护上的不力。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国家纷纷采取融两种资本制度优点为一体的折衷资本制。采取哪种资本制度必须结合各国国情。从我国经济社会现实情况看,市场诚信体系尚未全面建立,诚信观念还存在欠缺,实践中存在大量不诚信的行为(在公司领域则是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欺诈债权人),这是不争的事实。

(二)资本投资效率问题并未解决

降低法定最低资本额是否能够解决资本投资效率问题呢?其实未必。从近年来实务情况看,我国在投资领域固然存在投资门坎过高,形式要求过严的问题,但主要问题在于,公司投资人希望较高的资本信用而有不必履行出资义务。大量公司利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手段从一些私营经济区、招商引资区获得注册。其实对于不少出资资本者而言,阻碍其投资的障碍不在于法定最低资本额有多高,因为束缚这些资本者手脚的并不是法定最低资本额,而是实缴到位要求。因为这些投资者设立公司时,申明的注册资本额往往大大高于法定最低资本额。这些投资者往往采取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方式达到既不用实际出资又可获得大额公司信用的目的。

(三)二年缴足资本存在风险

二年缴足资本是否会引起风险呢?显然会。实际上,这样会引发公司信用维持与投资者 ————————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2013年经济法课程论文————————

个人信用的风险。如二年内未缴足,其资本责任如何?能否要求出资者承担责任以及承担何种责任?对这些问题,《公司法》修订后语焉不详。与改革资本制度时的详尽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现行《公司法》在此问题上未予过多理会。

(四)对债权人的保护不周

新公司法允许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一人公司的特征之一是两权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不分离性,由此可能造成对债权人保护不周的现象,如股东拿公司财产任意给自己设置担保等。再者,相对于二人以上股东成立的公司实体,一人公司的股东的权力相当之大,应当建立内外相结合的监督机制以约束单一股东的权力。新公司法在这一方面缺乏相应的规定,应当予以完善。一人公司的股东在实际经营中难免会因种种原因需要转让自己的全部或部分股权。在该种情形下,公司创设股东转让股权的行为是否有效呢?对此,新法未作规定。

另外,新公司法第27条,对股东出资形式作了一个开放性的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很明显,作这样规定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鼓励投资,但是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在债权作为出资方式时,如果债权是难以实现的,那么该如何保护公司的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这一点,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五)资本制度变革后的配套交易安全保障机制尚未确立

虽然资本制度的改革,在如何降低门坎,如何把虚假出资行为合法化问题上解决得特别具体,但在涉及虚假出资、损害债权人利益问题上并无具体法律条文。修改后的《公司法》仅在第20条第3款作了一个原则性规定,即“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显然,这一规定并不足以解决债权人利益保护的问题。从其他国家实践情况看,采用宽松资本制度,应当配套严格责任制度。

尽管新公司法还有种种不足,但新公司法在理念和制度上的创新和突破使其成为我国公司法发展沿革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尤其是立法理念的重大变革不仅使这次立法活动获得成功,还为下一次的公司法修改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2013年经济法课程论文————————

五、结束语

我国新公司法充分弘扬了公司自治的精神,在公司治理和公司资本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起更大的促进作用。但在修改公司法时应充分考虑新措施的实施、新制度的引进是否适合我国国情,应当根据我国国情有选择地进行法律移植。要注意被移植国与移植国之间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的发展状况,考虑法律移植后如何与本国立法相结合,这是最重要的因素,它关系到法律移植的选择和法律效果。同时要思考引进的时机是否成熟,并且对该制度实施后有可能延伸的实际新问题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 刘浚海:新《公司法》的制度创新

[2] 沈路涛、张旭东等:新公司法:八大改动新鲜亮相

[3] 张沁、罗根达、张明亮:《公司法》修改专家意见综述.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中心

[4]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5] 赵旭东:公司法修订的基本目标与价值取向.《法学论坛》

[6] 薄燕娜:公司法彰显自治法本色

[7] 刘修文:新公司法的九项重大突破

[8] 赵旭东主编.新公司法制度设计.法律出版社.2006 年1 月

从创业精神的培养解读中国的公司法 篇2

中国传统文化发源于古代, 经过历代的扬弃与充实, 由我们的先辈代代传承下来, 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沉淀, 它的精髓形成了某些固定的程式观念、习俗, 乃至某些审美趣味, 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和信仰模式。“文化传统并非仅仅滞留于博物馆的陈列品和图书馆的线装书之间。它还活跃在今人和未来人的实践当中, 并在这种实践中不断改变自己。”[1]文化发端于人为使自己包括个体与群体在内更臻于完善所做的努力, 发端于人对真、善、美即知识、理性、感情执着的追求。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的“价值取向”、“信仰模式”、“求真”、“尚善”、“尚美”的体现, 是贯穿我们中华民族过去、现在与将来的精神力量。

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真精神

“追求真理, 获取真知 (知识) 不仅是个体活动的重要方面, 而且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人类生活的不同阶段, 人们都在追求真知。”[2]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对真理的理解就是“道”和“理”。老子以道为自然的法则, 荀子则尝言物之理, 韩非子吸收了这两种观点, 并有进一步的发展:“道者, 万物之所然也, 万物之所稽也。理者, 成物之文也。物有理, 不可以相薄。故理之为物之制, 万物各异理, 而道尽稽万物之理。”[3]这里所说的道和理, 都是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中的法则, 也就是指客观真理。后来, 继承先秦这一真理的意义, 并且加以应用或发挥的是王充的“事莫名与有效, 论莫定于有证”, 方以智的“藏知于物”、“知至而以知还物”, 戴东原的“不谬之谓得理, 疑谬之谓失理”。[4]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真理, 简单地说就是“行”的真理, 或道德实践的真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追求真理, 获取真知是与先辈们求真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神农氏识药性“尝百草”, 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 玄奘“宁可西进而死, 绝不东归而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追求真理与先辈们对“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孔子的“知天命”、孟子“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也。”和庄子主张“无以人灭天”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易传?文言》提出了著名的“与天地合其德”的精湛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时”;[5]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认为“以类合之, 天人一也”;两宋时期, 张载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 认为儒者“因明至城, 因城至明, 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 得天而未始遗人”。[6]天人合一问题, 就其理论实质而言, 就是我们先辈们追求人与自然统一的问题, 是我们先辈追求真理的求真精神表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追求真理, 追求事实的求真精神还表现在中国史家们以秉笔直书为荣, 曲笔为耻, 为了直书, 不避强御, 不畏风险, 甚至不怕坐牢、不怕杀头的高风亮节和事实求是精神。

2 科学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求真精神的关系

科学是一种现代文化, 是现代文明的标志, 同时, 科学又是传统文化的发展, 把科学和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主要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人们在科学实践、探索和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形成执着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 它以理性的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 是求真求实, 其基本内涵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7]科学精神包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实验验证的求实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与传统文化中的求真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它是传统文化中追求真理 (真知) 的求真精神延续与发展。“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体现, 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科学文化的精神, 二是人文文化的精神。前者追求的是至真, 突出地体现在探索和揭示客观世界基本规律, 追求客观真理的精神, 而后者更着眼于至善和至美。所以说科学孜孜以求的就是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中真、善、美的统一, 也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和谐美好人类社会的构建。其中的科学精神, 指的就是求真、唯实地探索真理的精神”。[8]

3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一个民族要真正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要在高科技技术的发展中积极竞争, 二要在全民族中倡导科学精神, 我国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就更需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3.1 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

“没有科学素质的提高, 就不会有强烈的科学意识、科学观念, 就不可能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密切关注, 也就不可能有不断学习、勤奋学习的动力。”[9]科学素质包括科学能力, 科学意识、科学品质。

3.1.1 培养大学生的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是人的诸多能力中的一种, 它是科学素质的核心。一是学习、获取已有科学知识的能力。这一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已有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 主要有实验能力 (包括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二是进行科学研究、探索新科学知识的能力, 即创新能力。这一能力是具有更高要求的综合能力, 它是在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过程中已形成了各种能力后, 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解决新问题或探索新知识能力。所以, 科学能力就是要求我们一要有获取有效地科学知识的能力, 二要有创新的能力。同时, 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也是科学精神的内涵所要求的。

3.1.2 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意识。

科学意识是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也是培养科学精神的先决条件。因为一个人有无科学精神, 首先得看是否有科学意识。所以当代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用科学的态度指导自己做好每一件事。“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现代国际间的竞争, 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10]通过不断提高科学意识, 为培养科学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3.1.3 提升大学生的科学品质。

科学品质的主要内容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非智力因素”。因为, 这些品质起着增强学习过程中驱动力的作用, 又对人们学习科学具有控制调节作用, 所以, 我们把这些品质称为科学品质。科学品质主要包括兴趣、情感、意志、作风、态度、精神等方面。良好的科学品质能使人们乐于参与科学学习及实践活动并从中得到乐趣和满足, 能使人们有坚强的意志, 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制力, 能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 谦虚谨慎和勤奋努力的科学精神。良好的科学品质使人们的科学素质更加完整, 也使人们科学精神的培养更具有可行性。

3.2 培养大学生的科学创造能力。

青年时代, 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黄金时代。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些重大突破, 往往是由年轻人搞出来的。大学生一般都在二十岁左右, 是人类思维创新活动的最好年龄。这时期不但思维敏捷, 精力旺盛, 而且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掌握也最为快捷, 又最少包袱, 敢想敢干, 再加上其它的有利条件, 因此出现新的发现, 新的创造相对容易。为此, 学校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科技创造活动, 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设备、资金、场所, 让学生主动动手探索科学的奥秘;学校还应该发现和挖掘有小创造小发明才能的学生, 对他们所提出的切实可行并有现实意义的发明方案给予充分肯定及支持, 并组织专家、教授给予指导, 为学生提供一个向他人展示自己想法的舞台;学校应制定奖励制度, 专门对做出创造发明的学生进行奖励, 激励学生不断创新。

3.3 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

当代大学生, 作为社会宝贵的财富, 有着大学生应有的骄傲。然而大多数大学生生活在物质丰厚的家庭里, 缺乏奋斗精神, 知难而退, 遇挫而废、贪图享乐, 追求个性。为此, 要解决大多数大学生的这些问题, 培养他们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首先要给大学生介绍大量的科学家创造的发明故事, 使大学生从中领悟每一个真理的产生都必须建立在艰苦勤劳动的基础上, 进而以科学家们为榜样, 在心中树立勇于探索的精神, 并且用这种精神去支撑自己的科学创新活动;其次实施挫折教育, 让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的大学生坚强起来, 不怕失败, 不怕别人嘲讽, 艰苦奋斗, 顽强拼搏, 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后要对有创造发明成果的大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 支持他们进行再创造活动。对创造失败的大学生, 不能冷落, 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鼓励他们在失败面前站起来, 失败多少次, 就爬起来多少次, 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 一如既往地追求真理, 走向成功。

3.4 营造浓厚的校园科学文化氛围。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地方, 一个校园内的科学文化氛围是否浓厚, 其直接关系到他们对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为此, 首先, 学校可以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积极支持大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 对创造失败的大学生, 不应冷嘲热讽, 要给予安慰、鼓励和信心。其次, 学校还可以通过大力开展学科学的团体活动, 举办科技节、科普讲座、科学知识竞赛、科学知识辩论赛、科技周、科技月等多种科学文化活动, 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使其受到浓厚的校园科学文化氛围的陶冶, 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 培养自己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再现它的辉煌, 中国传统文化也将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此, 当代大学生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 学习其追求真理的求真精神, 培养科学精神, 为祖国的建设服务,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张岱平、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徐辉.传统文化的价值去向——追求真善美[J].中华文化论.1996.

[3]韦政通.中国的智慧[M], 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8.

[4]李峰.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常熟高专学报:2002 (6) .

[5]陈佳洱.科学精神就是求真唯实的探索精神[J].北京科技报:2005年01月05日.

[6]陈至立.深刻变革中的高等教育.在“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从创业精神的培养解读中国的公司法 篇3

摘 要:西柏坡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历经中国革命沧桑巨变之后,在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时期形成的一种伟大的革命主义精神。今天我们用西柏坡精神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忧患意识,也是我们党在战略上胜人一筹的一贯优势,是我们党冷静对待纷繁复杂国际形势和社会变革矛盾凸显期的理性认识。有了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才能使我们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因眼前利益而遮蔽未来长远利益,同时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深远的寓意,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西柏坡精神;忧患意识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153-02

西柏坡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历经中国革命沧桑巨变之后,在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时期形成的一种伟大的革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形成是在中国民主革命最辉煌、最灿烂、即将取得成功的关键时期,本来紧张的神经可以稍稍放松的时期,但我们党却在这个时候清醒冷静地形成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体现出我们党理性的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发展壮大于忧患,所以在革命即将胜利之时也不忘忧患意识。今天我们用西柏坡精神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忧患意识,也是我们党在战略上胜人一筹的一贯优势,是我们党冷静对待纷繁复杂国际形势和社会变革矛盾凸显期的理性认识。有了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才能使我们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因眼前利益而遮蔽未来长远利益,同时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深远的寓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是决不能自满、懈怠和停滞,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要清醒地看到,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前进道路上还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中国共产党内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还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风险,我们应保持一种警醒精神状态,一种自觉的忧患意识,这样才能正确认清形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一、“进京赶考”的思想是西柏坡精神中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忧患意识

在革命即将胜利,党的工作重心将要转移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我们是‘进京赶考”,“决不当李自成”,这是我们党由革命党即将转变为执政党,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种忧患意识。怎样执政,为谁执政,一系列问题摆在了中国共产党的面前,因为党所处的历史地位、执政环境的转变,对于这个长期在农村根据地成长起来的年轻政党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就指出“务须避免盲目地乱抓乱碰,把中心任务忘记了,以至于占领一个城市好几个月,生产建设的工作还没有上轨道,甚至许多工业陷于停顿状态,引起工人失业,工人生活降低,不满意共产党。这种状态是完全不能容许的。”[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有这样的忧患意识不无道理,邓小平也曾提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2]从革命战争转向和平建设,能否为实现历史性转变而制定出完整的建国方略和政策策略;能否在取得全国胜利后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革命性,经受住执政的考验。作为执政党首要面对执政考验的就是怎样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毛泽东在西柏坡提出的“进京赶考”思想是永远不会结束的,如果我们放松了警惕,忽视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人民群众就会不满意,考试就会不及格,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邓小平也曾指出:“我们进了城,执了政,是做官呢,还是当人民的勤务员呢?这个问题是毛泽东同志过去多次讲过的。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做官,一种是当人民的勤务员。如果不是做官,而是当人民的勤务员,那就要以普通劳动者的面貌出现,要平等待人,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3]正是我们党有这种强烈执政的忧患意识和未雨绸缪的战略眼光,我们党“进京赶考”才能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加强和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这种“进京赶考”的忧患意识也是中國共产党适时把握住党执政的内在规律的具体体现,也是一种“执政心态”,中国共产党有信心对中国未来前途命运不为任何风险所惧怕,不被任何干扰所困惑,继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

二、“两个务必”的提出是西柏坡精神中党对作风建设的忧患意识

西柏坡精神内涵博大精深,尤其“两个务必”思想的提出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和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清醒认识自我的一种内在表现,更是中国共产党对作风建设的一种忧患意识。在革命胜利的前夕,全党和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时刻,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却掷地有声地警醒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从此,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激励和警醒着全党和全国人民,这一警示是智慧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历史上政权更迭的经验教训后而得出的结论,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实践的结晶。两个“务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忧患意识。尤其对这样一个历史地位即将转变的年轻政党来讲,作风建设的重要关系到党的自身建设的成败。这种居安思危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过程中自觉树立的一种道德责任感。正是凭着两个“务必”,中国共产党对作风建设的加强,抵制住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保持了党的本色,没有被“糖衣炮弹”打败。也正是凭着两个“务必”,顺利实现了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由革命战争向和平建设的转变。也正是凭着两个“务必”,我们党加强了作风建设,对在和平环境下的党员干部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赢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两个务必”在西柏坡鞭策共产党人攻坚克难,在今天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当代同样鞭策全体共产党人坚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不仅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还要把这种忧患意识转化为敢于担当开拓创新的责任意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越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越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越要以这种敢作敢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增强党的忧患意识,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

三、“学会生产工作”是西柏坡精神中党对民生课题的忧患意识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民生,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践行党的宗旨的重要手段,这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前车之辙,后车之鉴,纵观中国历史无论哪一个统治阶级如果不关心民生问题,不关心老百姓生活,必将会陷入统治的危机,导致政权的衰败。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之后,能否继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根本的就是解决民生问题,在西柏坡的七届二中上毛泽东提出“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1]可见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还是社会问题,从政治的角度认识和解决民生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对民生忧患的重要体现。我们说忧患源于责任,正是中国共产党对民生的重视,体现了党对人民负责的一种态度。新中国成立后,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克服种种困难利用短短的几年时间,恢复了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接管了破烂不堪的城市,对城市的管理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人民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正是有了这种前瞻性的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真正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所以说中国共产党要“学会生产工作”,不仅体现党对解决人民生产生活面临很多问题的忧患,也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一种高超智慧,“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只有自身能力提高才能真正掌握解决民生困难的本领,真正为人民服好务,践行党的宗旨。

如今历史条件虽然变了,中国共产党将面临更大的考验和危险,如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以及存在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习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这正是我们党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各种风险考验的一种忧患意识,是我们党在当前居安思危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易经》中讲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我们党正确认清形势,保持警醒的一种精神状态。西柏坡精神是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用西柏坡精神解读党的忧患意识,不仅是对党的精神境界的理解,也是对党的自身能力建设提高的一种诠释。今天中华民族又处于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居安思危,忧国忧民忧党,具有忧患意识这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深入总结历史经验后得到的科学理性认识,是我们党具有战略思维的重要体现,对于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解读中国精神 篇4

2011-06-07

2009年,全国开展了“中国魂”主题教育。前旗关心下代工作委员会,据此安排组织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天,我受关工委的指派,来给四中的同学们做一次宣讲。题目是“解读中国精神”。共讲三层意思:

1、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2、当代的中国精神;

3、同学们身边的中国精神。

同学们,你们生长在一个伟大的国度里,正赶上了民族复兴,国家日渐繁荣昌盛的大好时代。你们是国家未来的的建设者,所以你们在校期间,除开用功学习科学知识外,还应该了解我们的国家,特别是要认知中国精神,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怀,建树远大的理想。我们祖国是一古老的文明国家,她的文明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比如说美国,他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15世纪末叶欧洲人探险新大陆之前,美国的土地上只有散落的原始土著居民,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航海探险发现美洲大陆后,欧洲和世界各地的移民才陆续移居美洲,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英语逐渐成为通用语言,加上移民的共同心态促成了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形成。直到1776年,殖民地代表通过独立宣言,美国才诞生。所以,美国的国家历史只有234年的历史。而我们中国有记载的可考的历史就有5000多年。

诚然,世界上也有许多古老的文明国家,但是,能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至今仍然兴旺发达的却只有中国。正如一位西方学者说的:“与其说中国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一个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斯顿,包括罗马的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了下来。它受到外国的影响——最先是佛教,现在是西方的科学。但是佛教没有把中国人变成印度人,西方科学也不会将中国人变成欧洲人。”

同学们不禁要问,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幸存”下来,而且,变得愈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成为世界上的奇迹呢?

答案可能有多种,但最关键的是那种能够把全民族凝聚在一起的,并不断给予自己民族以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精神。

那么什么是中国精神呢?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是不朽的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支撑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力量源泉。正是这种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中,虽然曾经历过无数次天灾人祸,遭受过无数次磨难和挫折,却从来没有动摇过中国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意志。这种植根共同地域、语言、心理所形成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下面从三个层次解读一下中国精神。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中华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孕育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的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第一、世代传承的爱国主义情怀。

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情怀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这种情感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和社会心理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于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共识。而且,这种情感还可以化为一种道德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对国家、民族 1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历史上,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怀的英雄志士举不胜举,从屈原的上下求索,虽九死而未悔的忧国忧民思想,到苏武“杖汉节牧羊”的民族气节;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历史使命感,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从岳家军精忠报国,到戚家军扫平倭寇;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史责任感,无一不是这种爱国精神的写照。近现代史上把中国的兴衰命运系于一身的政治家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科学家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还有在祖国危难时,面对凶残的敌人,为保卫祖国,毅然献身的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等。他们那强烈而神圣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气概至今仍激励着亿万中国人为祖国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大前赴后继,奋斗不止。

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其内涵变得愈来愈丰富深刻。

爱国是中国人发自心底的激情,又是心中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那种不甘耻辱、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屠刀视死如归。是无数夏明翰式的共产党员用血肉之躯把我们多难的民族拖出了地狱;无数优秀中华学子,身在异国他乡刻苦钻研,为国争气,学成之后不为国外荣华富贵所动,毅然回国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在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与同代人相约“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于世界之时!”这是何等远大的志向、何等坚定的信念啊!„„是的,无论何时何地在中华儿女心中价值的天平上,祖国永远是最重的砝码。如今,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滋养下,爱国的激情、爱国的信念发芽、长大,并结出累累硕果。事实说明,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历史、一部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永远伴随着我们远行。

为祖国而学,为祖国而做,为祖国而战,已成为当代青年学生,工人,农民,战士的崇高理想,奋斗目标。

第二、团结统一、宽容忠厚的民族意识。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远古时代,以炎帝和黄帝为代表的两族融合发展,延向四方,后经不断发展,融为一个以中原部族为主体、包括四方民族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龙的形象,就是各民族融合的产物。在中华千年文明史里,统一是主要特征和内容。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和反抗精神,抵御外侮、威武不屈、维护统一,都是这种民族意识的具体体现。《周易》中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一语,正好归纳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宽厚包容、团结友爱的精神。古时候,民间就流传着“五双筷子的故事”、晋代文人陆机的“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演化出的“紫荆花与兄弟分而复合的故事等,这些普普通通的故事,其寓意,无一不在倡导要有团结友爱的精神,宽容忠厚的胸怀,而许多活生生的实例更表明,中国人历来把团结视为力量,尤其是在外敌入侵的紧要关头,能够迅速形成抗敌的统一意志。说道宽容厚道的精神,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和锤炼,中华民族已铸就成一种无比宽阔的胸怀,正因为有了这种宽容厚道的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做到吸收外来文明,并经过改造融为我有,为我所用。比如”民族“一词,就是从外国语言中借用的。

中国传统文化倡行群体本位的价值观与和合精神。儒家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荀子主张“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这种追求

“和合”的君子境界,主张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要和谐的思想一直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形成了兼爱互利、扶贫济困、凝聚和合、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构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和合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所追求的崇高精神境界,做人做事的潜意识原则。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在斗争中也体会到,只有团结起来,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拧成一股绳,才能取得胜利,所以“团结就是力量”。

第三、“爱好和平,追求和谐的宽广胸怀。

中华民族具有爱好和平的悠久传统。中国人崇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哲学,热爱祖国、善待邻邦、扶危济贫,维护正义与维护人权,成为我们立国的宗旨。

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著称于世界,以“礼仪之邦”享誉于世界。追求和谐,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固有的天性。中国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无不昭示着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爱好和平的民族。

对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对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是我们立国之本,是传家之宝。《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社会和谐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目标,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表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反映了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使改革和发展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为全体人民所共享,使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使安定团结的局面更加巩固。党中央近年更是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只有讲求和谐,注重和合,团结互助,才能形成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提升社会及组织的亲和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第四、“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精神品格。

中国人历来就以劳动为荣,是一个崇尚劳动、勤劳勇敢的民族,而且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远古时代,神农氏“教民农作”,“舜帝躬耕历山”的记载,就颂扬了古代圣贤以身作则、勤于劳作的高尚品德。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传说,愚公移山世代相传的故事也都生动地表现了中华民族锲而不舍、刻苦耐劳的精神风貌。至于广大劳动人民千百年来,世世代代在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辛勤耕耘的品格,更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正是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商、周、秦、汉、隋、唐的辉煌文明。万里长城、南北大运河‘就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创业精神。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养育了人类。没有勤劳勇敢的精神,就没有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与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的产生。党培育产生的南泥湾精神、时传祥精神、大庆精神、航天精神等,无不闪耀着劳动的光辉。

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提出“必须尊重劳动”。今天我们已迈进信息网络时代,但劳动精神并未过时,勤劳勇敢精神仍是我们民族精神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第五,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中国先贤历来倡导并实践着一种“先忧后乐、鞠躬尽瘁、不屈不挠、自强自立、自力更生、勤俭奋斗”的精神。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历经无数磨难,但总能几度衰微几度崛起,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韩非子》说尧的主要美德是俭朴、爱民。他虽贵为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却住茅草屋、喝野菜汤、吃粗米饭、用土碗土钵(bo)子吃饭。儒家倡导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效法大自然的生生不息来勉励自己不断进步,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命题。这里的“健”是刚健、能动的意思,“自强不息”是积极向上、永不停止的意思。这句名言,道出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不断进取的精神品格。

中国历史上曾涌现出众多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仁人志士,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这种伟大精神。孟子曾列举过不少受困厄而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的人物,认为只有通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磨炼,才会有大作为。他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贪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激励后人的不朽座右铭。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也多次赞扬历史上一些处逆境而奋起、遇厄运而发愤著书的先贤。

此外,中国历史上关于勤俭节约、视勤俭为美德的思想也很悠久,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等。我们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都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典范。毛泽东曾以五代梁将韦睿“不贪财”、艰苦朴素的事例教育干部。他多次号召“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等。可见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勤俭朴素,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样源远流长。

正是凭借这一精神,中华民族创造龙的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有个德国启蒙思想家布莱尼茨曾这样赞扬中国说:“如果由哲人担任裁判的话,那么一定会把金苹果将给中国人。”

正是凭借这一技精神,黄皮肤的中国人在科学技术方面创造发明了火药、造纸、指南针、印刷术、纺织、丝绸、瓷器、茶叶„„并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航路向西方输出,给欧亚大陆带去了人类文明的福音,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也正是凭着这一精神,即使在近代中国处于落后挨打的情况下,中国人民也不曾失去民族的自尊心。古往今来,大凡仁人志士乃至平民百姓,都在执着地追求着这种精神境界。在物质条件大为改善的今天,这一精神在不少人中有所淡化,骄奢淫逸之风有所抬头。因此,今天在全社会倡导艰苦奋斗精神,有很大的现实针对性。

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此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等,都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思想材料。

(二)当代的中国精神

世界上优秀的的民族精神,总是与时俱进,总是不断进步,不断升华,不断创新的。惟其如此,民族精神才能历久而弥新,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当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又被注入了更多的内涵,增添了更新的理念,逐步形成了一种新时代的民族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精神。

建国60年来,中国人民为自己的民族不停地书写着新的篇章,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不断地发扬光大,熠(yi)熠生辉。所有热血的中华儿女,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岗位,但他们的优秀品格和崇高精神以及他们的实际行动,都展现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出现的:

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航天精神、三峡精神,抗击冰雪灾害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世博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进一步升华和创新,民族精神被注入了新的内容,被赋予了更多更新的内涵。譬如,“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铁人精神和两弹一星上天、神舟遨游、太空漫步、嫦娥探月等科技成就,都彰显了当代中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振兴中华,科技强国的民族奋进精神;

体育健儿用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冠军,在奥运赛场上一次又一次升起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地唱起义勇军进行曲,都显示出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自信力和坚韧顽强的拼搏精神;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顷刻间,地洞山崩,房屋倒塌,数以万计的生命在瞬间被掩埋。中华民族再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亿万军民迅速展开了大营救。在那场惊心动魄的自救、互救和抢救的抗震救灾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涌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大勇、大爱、大智惊天动地,他们的英雄行为和伟大的精神,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他们表现出的爱国精神、顽强精神、友爱精神、忘我精神、牺牲精神,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华民族经受住了最严峻的天灾考验,谱写了又一曲升华民族精神的颂歌。

就在前几天,2010.10.23.日新闻联播推出系列报道《重建启示录》,宣布了又一条重大新闻——党中央、国务院举全国之力,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短短两年时间,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取得了重大成果,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要求。重建工作浩大复杂,在世界范围屈指可数。地震发生后,短短两年时间,那些在512大地震中夷为平地的地方,北川县城、什邡市、都江堰及震区所有的城镇乡村已经旧貌换新颜——变成了全新的、最美的地方。这又是一个中国奇迹,又是一次中国精神的再现。中国大地上发生的这一切,都缘于一种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缘于一种绵延数千年而沉淀于中国人民血液中的巨大神力——民族精神!

这些精神,汇合起来,组成一种伟大的精神,这就是中国精神。准确地说,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民族之魂。我们用几千年的时间来凝聚的,正是这样一股振奋国人的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铸就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铸就了中国奇迹,中国精神也铸就了中国速度。我们只用了20多年就走完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发展上用了半个世纪才走完的道路;我们在别人无法想像的时间和条件完成了“两弹一星”、载人飞船、月球探测等“航天器”的研制和开发;我们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制造出汽车、飞机、轮船,高速火车,从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民族工业;而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以一个令世人瞠目的速度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着„„

(三)同学们身边的中国精神

前面我们讲解了中国精神,说他是伟大的,是精深的。所举的例证也是名人大事。但这绝不是说,中国精神只是教科书上的教义,高不可攀,只是大道理,离我们很远,恰恰相反,中国精神是鲜活的,每时每刻存在于普通老百姓中,当然,也存在于同学们的身边。因为,中国精神原本就是植根于中国大地上,植根于每个民族成员心里而形成的精神品格。譬如,同学们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理想,确立了奋斗目标。这“远”就是将来,这大理想就是为祖国而学,从小就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将来为社会作出贡献,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不是小理想:仅仅是为个人而学,长大有个饭碗就行了。同学们又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初中毕业后考高中,高中毕业后考清华、北大、哈工大,将来做一个袁隆平式的农学家、钱学森式的物理学家、杨利伟式的飞行家或者做一个威武智慧的现代军人等等。这种从小就萌发出的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的感情,不就是强烈的爱国情怀吗?不就是关心社稷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吗?

同学们从幼儿园开始,小学,初中,一路走来,和同学们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学习,从不欺负弱势同学,从不冷落贫穷的同学,从不小看后进的同学,大家共同进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用心维护着班集体荣誉。这种热爱同学,热爱集体的品格,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宽容忠厚的民族意识再现吗?

近年来,同学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比起大城市来,比起有钱的人家来,大家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还是艰苦的,落后的。然而,我们的同学们能够在艰苦的环境里,选择了勇敢地迎接挑战,自立、自信、自尊。建树了坚定地信念。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刻苦读书,勤奋学习,哪怕学习的道路上再苦再难,也要迎头赶上。在这种精神的的鼓舞下,我们前旗有成千上万的学子考上了大学,成了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这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我们中学生身上的体现吗?

一个青年在人生道路上究竟能有多大的发展,能为人民、为社会作出多大的贡献,同自己的努力,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关系很大。处在人生起步阶段的青年,解决好立身做人问题,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统一起来看,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统一起来,对自身的成长至关重要。

从创业精神的培养解读中国的公司法 篇5

梦”

我今天和大家一起讨论的题目就是中国梦。十八大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词,从我自己专业的来讲,我想还是从历史和传统的文化的角度来解读中国梦。

首先是认识中国梦的说法。只要一说梦想,一定是远大高层次东西。比希望、愿望要高远,这是用这个词的用意所在,这个词跟其他词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在什么地方?这一定要讲清楚,所以梦想是一个高层次东西。另外,我们说中国梦不是一个人的梦,是民族、国家整体的美好理想。我在电视看记者访问老百姓有什么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梦想,我记得有一个老北京卖小吃的,他的梦想是所有人都吃他做的东西,但是不能代替中国梦。我们中国梦不是个人的,中国梦是所有梦的总和。大家的梦加起来不会是小吃这种东西,是国家、民族的美好理想,这也需要明确基本特点。还有一条,这个梦不是别人的梦,是中国梦。不是美国梦,更不是日本梦。中国的梦就要有中国的特点,要有中国的民族性、文化性,所以我们中国梦一定要讲到中国人自己的理想,有我们中国什么的特点。

怎么样深刻理解中国梦,必需去认识民族性,去认识民族固有追求是什么东西。你要认识民族性就要回到历史传统里面去,所以我讲中国梦一定要有四个基本点,我想把这些作为一个开头,最后引到从历史传统的角度,来认识中国梦的具体内容。

中国梦应该很丰富的,因为一个大的民族,大的国家他的社会理想包括的方向非常多,今天我想我自己谈的理会主要下面两点:一个是中国文明的整体性社会理想,还有一个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也是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这也是中国梦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中国文明的整体性社会理想

一个是社会理想、一个是美丽中国,这两个伟大的理想是在两个特殊的历史时代提出来的: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远大的社会理想诞生,这个理想影响我们三、四千年,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出现了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理想性的东西,就是美丽的环境、美丽的世界、美丽的中国。一个社会梦想的诞生,一个是美丽中国的诞生。这两个时代我们看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中国的分裂时期,我们国家历史上就是有这个特点,理想、梦想往往是在分裂的时候甚至动荡的时候提出来,然后到太平盛世、治世的时候实现梦想,比如说春秋战国时期的伟大梦想,通过汉代实现,魏晋南北朝提出美丽中国的梦想,在唐宋两个朝代出现美丽的光环,所以乱世提理想、治世实现理想。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是20世纪中国最穷困的时代,在中国心目中产生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代表一部分进步的力量追求这个梦想。现在新中国建立,正在一步步实现我们在困难时期提出的梦想,所以梦想的出现往往在历史当中表现出这个特点。

1、以人最高的道德作为核心价值。中华文明的社会理想要追溯到西周的时代。孔子有一句话,“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朝的礼仪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孔子为什么歌颂西周时期?西周时期在国家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西周时代抛弃了上帝和神,而转向道德,提出了新的社会理想,这些东西许多都表达在《尚书》这本历史文献当中,也体现在出土的铜器铭文等等,这些也可以看到西周时代产生的社会理想。咱们都知道商代甲骨文,甲骨文刻出来的话是对上帝讲的,商代的时候敬神敬的非常厉害,搞这种占卜。西周不做这件事情,忽然就不做了,商周的变化,所有历史学家都非常惊奇,怎么西周把神放在一边开始宣扬道德,所以这件事情孔子说太好了,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所以西周时代这个开头在我们国家文明史上太重要了。包括很多外国学者也是,看《尚书》里面说的这么漂亮,这能是西周时代产生的东西吗?这可能是后来的人伪造的,外国人非常怀疑我们的这些东西,但是我们有考古材料,铁证如山证明西周文明程度确实达到的《尚书》文章里面讲述的那样。比如在北京保利博物馆里面的青铜器,里面这篇铭文让学术界大吃一惊,这是西周时代的青铜器,里面歌颂大禹,西周人自己刻在上面的,这个文字里面最引人注意就是这个红圈的道德的德字。这篇文字里面六个地方讲到德,强调要以德来统治天下,以德治理社会,在此基础上慢慢诞生了中国人的社会理想,所以西周是一个重要的起点我们不能忘掉西周。

比如说西周提出了各种社会理想,这是《尚书》里面一篇。比如说像周公提出的改变社会风气的重要措施,《酒诰》就是专门讲喝酒这件事情,商人灭亡有好多原因,其中有一个是商人腐败的特征,就是酒池肉林,商人喝酒喝的太厉害了,西周人警告自己不要那么喝酒,不要老喝酒,什么时候喝酒?就是祭祀的时候,在祭祀时候饮酒是礼仪活动,西周在这么具体的措施上提倡,改变了商代的很多东西,西周是我们国家文明史上巨大的变化值得我们注意。

西周几百年之后也开始变的腐败,这就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这件事情标志着西周后来的腐败和衰落,西周衰落之后历史进入东周时代,东周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许多重要的文明理想都是诞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在社会走向腐败、混乱的时候,理想出来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乱到什么程度?我们看几条列子,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诸侯国被灭,大小战事400多次,诸侯之间往来互相拉动、博弈,说明关系复杂、激烈。在思想文化上也是礼崩乐坏,我们都知道西周有一套礼制,到春秋战国的时候礼崩乐坏,这就是道德衰退的标志。历史非常奇怪,这个时候文化衰落、政治衰落,经济却大发展。重要的标志就是铁器,带来了很多商业改变,还有就是商业非常繁荣。春秋战国是道德衰退,但是经济发展,这种情况下最容易产生腐败,大家可以想像,经济发展了,道德下去了,能不腐败吗?所以春秋战国时代在这个方面相当成问题。司马迁回顾这个时代,他说:“在远的时候我不知道了,但是从夏商周以来的时期我是知道,我们社会耳目欲极,声色之好,人都贪图这些东西,爱吃各种美味,贪图安乐,心里都追求一种虚荣、权势、荣耀,这样的世风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非常厉害了,虽然有很多人劝他们,但是都不能解决这个题,春秋战国是这么一个背景。”

我们在看经济上的,这是司马迁的原话,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人逐利。举个例子看,打仗的士兵,为的攻城、陷阵,不怕箭射,不怕滚木雷石,因为有重赏,少年也不干好事,就是盗窃、盗墓等等。为什么这些人不被发禁,反复做这些事情,皆为财。再看看年轻的女子,这些美女把自己打扮得非常漂亮,拿着琴,穿着漂亮的服,对那些有权势的人目挑心招,不择老少者,在远也不在乎,多大年纪、多小年纪都嫁,春秋战国是这样的状态。年轻人什么生活方式?带着好看的帽子,配上好看的剑,显得自己很有派头,组织各种车队,摆出一个阔绰的派头,年轻人都是这样。各种有技术的人费尽心思也是为了多换一些粮食,小官和文人舞文弄法,作假文章,剽窃文章也是为了钱。社会各方面的人都是为了钱。这样气氛之下,于是许许多多有理想现象主义的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理想,梦想开始产生在这个时代,叫做百家争鸣,百家争鸣被逼出来的,社会乱到那种程度,所以百家开始提出好的理想。在百家争鸣里面最主要的一个是儒家,儒家强调用礼来整顿社会,社会太乱,人都在贪图钱财,应该用仁义道德整顿思想,儒家提出这个理想的时候引用了很多西周时候的书籍和言论,所以,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我们现在恢复那些东西,恢复不是消极的是积极的。有的时候我们把古代的东西拿出来不是消极,我们知道西方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时期叫文艺复兴,为什么复兴?他明明是中世纪以后,却拿出希腊、罗马的东西作为自己的标杆,好的样板来学习、提倡,实际上是往前走,但表面现象上看把古代的优秀东西拿出来。所以叫复兴。以前有的现在再拿出来,中国历史有几次都是这样,实际上是往前走,但是都是引用古代的优秀传统,来推动我们的思想资源。

我们今天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词是告诉我们不能忘掉传统,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是为中国一次复兴,但是都是为未来提出理想。儒家是这样,但道家主张不一样,道家反对过多的贪欲,过多的折腾,别折腾,无为为好,顺其自然。道家提出理想境界是天然最理想的境界,反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反对拉拉扯扯,我们今天有一个好的名词叫做相濡以沫。我们现在用这个词是正面的,但是实际上在道家那里,这个事情是一个车辙里面有一点水,快干的,一堆鱼在里面挤来挤去这叫相濡以沫,他是说拉拉扯扯过分复杂的人际关系,最好是想望于江湖,鼓励人们以清高、超然的态度面对名利社会,道家也是积极的,让人们放下那些过于烦琐腐败的东西,所以两个思想家从不同的方向都提出理想,两种类型的理想都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性要点。“敬鬼神而远之”,这是孔子提出来的。孔子他把西周以来历史发展的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孔子不是忽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是对西周的经验进行总结之后,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儒家思想,一个有体系的思想,这样就奠定了中国人精神面貌底盘的时代,我们都说每一个大的文明古国都有原点时代,就是奠定民族精神文化底盘的时代,孔子这个时代就是奠定文明的底牌。

我举一个例子,中国的城市和欧洲的城市有什么非常大的差别。在希腊的城市我们一看,大家知道去没去过也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这是雅典娜女神的神庙在希腊城市的中心。著名德国科隆大教堂,代表基督教在城市的中心,巍然而立,他们的城市中心是什么,是神、是宗教,宗教是敬神的,所以西方大城市中心是神的位臵。我画中国的图,中国古代的城市从汉代长安、到唐代长安、到开封到北京城,北京城中间是神吗?我们没有把神的位臵摆在城市的中心,我们把人的最高代表者摆在城市的中心,故宫里面的皇帝是人间的万民表率。最重要大殿里面写是太和,不是神,太和是我们中国人最高的理想,和谐、大同这是这样的理想,我们把人间至高的道德品质放在最高的位臵,而西方是把神放在中心,这是我们和西方最大的精神方面的差别。

我们以人最高的道德作为核心价值的理想具体是什么?有一个非常具体表述就是《礼记》里面,用孔子口气讲出了中国人的梦想,关于现实社会理想,人间社会的,没有神的恩赐的理想社会的蓝图,这些话大家可能都多少知道一些,里面比如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用权贤能的人掌权。提倡守信,人之间要和睦,人不能自自私,只顾自己家庭,人要有博爱的精神,对老年人有很好的关怀,是老有所终,年轻力壮的能够得到发挥他的所用,小孩可以得到很好照顾,让他们很好的成长,那些有各种毛病的人,社会对他们照顾要有所养,男人受本份,女人都有很好的归宿,不必都埋在自己家里,自己的能力都不能自己收起来,都要拿出来,不必为己,这样的社会,阴谋不会发展、不会盛行,这些盗窃、乱贼也不会兴作,这样可以达到夜不闭户。中国人提出非常具体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就是在孔子的时代提出来,可以说是非常成熟的,非常有特色,关于社会的中国梦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2、“大同”。“大同”这个概念自从诞生之后,就成为中国人思想当中、精神当中非常核心的价值观。我们对于社会,就是用这样的价值观要求的。作为我们的理想,时刻用这样的东西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大同的理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终极追求是核心性的梦想。从孔子到康有为,大同的概念一直在核心,康有为在变法的时候写的《大同书》,孙中山领导革命喊出的口号都是天下为公,都是刚才的那些话。孔子讲有志焉就是有理想、有梦想,这样的东西一直到孙中山的时代依然还在倡导,所以说“大同”成为我们炎黄子孙孜孜以求的美好境界,大同境界在中国上空徘徊两千多年,像思想的灯塔一样,不仅给失望中的人不断带来希望,每次中华民族面临危机的时候都会举起这样理想大旗,或者举起理想的火炬,而号召中国人去做不懈的努力,这是在民族当中核心的理想。

大同社会是一个核心性的梦想,以大同社会的重要理论为核心概念,我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景下,不同的情形下又有很多理想,这些理想实际上也都是围绕大同的梦想来抒发的。

第一个是离孔子时代最近,而继承孔子思想的一个人——孟子。孟子见梁惠王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这段话是对照一种东西。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非常高兴,说你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给我们带来什么物质利益?孟子马上说:不要谈利,仁义而已,如果像你这样身为国君讲利益,大夫也讲利益,社会上上下下的人都是讲利的话,国家危矣。所以这段对话在古代一直是传为另外一种对理想表述,他和大同是一样的,大同讲把钱财弃于地,我们要仁义道德这些东西,并放在至高的位臵,孟子从另外个角度讲出的社会理想。

陶渊明《桃花源记》,大家都知道这个东西,实际上《桃花源记》描述的这番生活平静、怡然自乐的场景,正是我们的社会理想。所以陶渊明是用这样的散文形式讲出了我们的理想,他描述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人人得其乐的社会,它也是向往的理想社会,这也是梦想的表示。

我们都念过杜甫的诗,这首诗震撼人心,因为他也属于中华民族最核心的大同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的这句话喊出了我们的核心价值,喊出了我们的核心理想、梦想,人人皆知,只要是中国人都知道这种理想。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是中国人熟悉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讲一种高尚的品格,我们就是提倡这种东西,用这样的思想来建设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古代是反复出现这样梦想的呼喊。这是台湾出的邮票,纪念范仲淹,他在中华民族文化当中地位就是因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因为这样精神追求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被中国人永远记住的一个人。

这个我们也都知道,为理想、为梦想的呼喊。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这里面实际上包含的对于中国人来讲非常重要理念,也是陆游看到中国统一的局面丧失之后非常痛心,什么都可以放弃,但是这件事情不能放弃,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观——祖国疆域的统一完整。一旦丧失的话,立刻就变成中华民族理想,一定要把这种统一恢复,所以这个局面也是我们理想社会的重要标志,有了无所谓,一旦没有,中国人马上就不干了,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一直到近代康有为写的《大同书》。孙中山反复的写这四个字这是他一生追求的总目标,这难道不是中国梦吗?在近代的中国梦依然用这样的口号喊出来,“天下为公”。所以我们看到我的民族有一个持久不衰的追求,我们追求的社会就是这个东西,就是《礼运篇》里面描写的东西,我们可以从每一项里面引发出很多的思考。《礼运篇》不长,但是提到的每一点都非常重要,它们共同构成我们的理想内容。

中国人深深印在脑子里面的认为什么是好社会,就是《大同书》里面讲的那个样子,当我们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时候,也是用大同书里边理想社会来观察世界,来评价世界。忽然间我们看到美国有一个先进人物华盛顿,读到他的故事非常赞赏,怎么赞赏华盛顿的?用的大同那套思想,觉得华盛顿符合这个思想,所以称赞他们。这是一个清代的学者徐继畬写的这段话,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与曹刘。他用这个说华盛顿的共功绩,不见位号,不传子孙,没有把美国给自己的子,而创为推举之法,推举之法就是我们《礼运篇》里面讲的贤与能,然后徐继畬说华盛顿所作所为不就是想天下为公,这不就像我们在孔子讲的三皇时期美好社会的样子吗?华盛顿就像是实现的大同书里面讲的西。中国人是这么看华盛顿的,依然用我们大同的标准评价华盛顿。

这个是纪念华盛顿的象征物——方尖碑。这个石碑就刻着这段话,这个碑就摆在纪念华盛顿的纪念碑里面,我们用大同的标准来称赞华盛顿,所以这一点我们看到这种社会理想是深深的融在血液里面的东西。纽约有孔子像,基座上是写的礼运篇的大同,我想这些东西可以结合他具体的表现,慢慢的可以体会到作为中国人有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理想,这个东西就是我们中国梦,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当然有他的针对性,但是骨子里永恒不变的就是大同世界。我们眼下提出中国梦应该是从19世纪我们进入近代被帝国主义侵略开始诞生的中国梦。那个时候也有很多思想流派都在寻找中国的出路,康有为提出了大同,孙中山喊出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找到把空想变成科学的道路,就是我们现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具体的路,所以中国共产党实际上是把19世纪、20世纪苦难的时代中国梦想,沿着科学的道路一步一步的实现中国梦,很多梦很多内涵的东西深深旱涵盖在历史里面,这个不是别人的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理想,所以要认识这个东西,要认识到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别人不知道你讲什么。

3、疆域的完整性。神圣领土的不可颠覆的完整性是我们的梦想、是我们的原则,是我们的核心价值。下面这些词,九州、神州、江山、社稷都是表述领土完整,现在依然会用到这些词。在很多讲到民族的追求的时候,或者讲述中华民族文化的时候,这些词都会出现,这些词就是领土完整。《尚书》里面有一篇叫“禹贡”,这里面讲的最终理想就是九州悠同、四海会同,也就是大同和谐,国家疆域的完整。

在近代面临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产生捍卫疆域完整的呼喊,也就是一种梦想,中国的讲疆域不容瓜分,这件事情在中国价值观、社会观当中是这么牢固,这和一个圣人有关系,我们为什么把大禹看作古代的圣贤,因为他奠定了九州,大禹为什么在历史上一直是圣贤人物?主要贡献就是奠定中国疆域的完整性,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北京一大群最优秀的学者看到国家疆域被侵略者入侵,成立一个学会,从学者的角度捍卫国家的领土,他们引用了禹贡,作为学会的名字,叫做禹贡学会。禹贡发刊词就是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反对入侵者。这就看到中国人在不同环境中坚持自己的理想。

现在到21世纪了,香港已经和中国分开那么长时间了,但是在香港南边的一个岛,一个普通农家在自己的所设计的祭祀场地上中心帖了一个小纸条叫做北望神州,神州这个事情在中国人的热乎乎心当中长久不衰的,只要想出神圣的东西他会加上北望神州。香港南边的小岛普通农家写出这样话,没有人逼他写,这是发自内心的。中国人心中领土完整,神州的不可侵犯,从这小事情上看就知道深入人心。

对比一个例子,在历史上能和中国相比的大帝国就是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占领这么大的地区是怎么建立和维持的?是靠军事,在罗马帝国没有人讲国家统一的概念,所以在分裂之后,没有提倡把罗马帝国恢复出来,没有像陆游那样喊出但悲不见九洲同,所以罗马帝国垮了就垮了,无所谓,不要了,所以罗马帝国最后再也没有。

刚才这一大段就是很简略的描述,把历史上埋藏在中国人灵魂深处,关于社会发展的理念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二、中国人的“美丽中国”梦 美丽中国也是中国人的梦想,也是中国人和自然环境特有的关系,因为十八大里面讲了一个生态强国。我想这和中国梦之间都是贯通。所以认识中国梦的时候,也要考虑生态的问题。

生态就是中国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从历史上中国人建立了一种什么样的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正是在这种追求当中,中国万里江山才变的越来越丽,美丽不是虚的,不是空说的,我们有上千年的历史,我们一直在建构美丽的中国。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简单的回顾一下历史。

在中华文明史中人对自然环境的理解是这样的,最早神灵时代到商代,然后到西周的道德时期,西周时候对江山都赋予道德的品质,在周代诞生了名山大川的概念。最有名的名山是五岳,这是在西周慢慢诞生出来的,这写名山都是道德象征,再进一步发展自然界,变成了美学的世界,这在中国文化当中极具特色的。美学的世界就是今天讲美丽中国所着重讨论的,美学世界的理念诞生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

这个例子想说明一下,中国人对名山大川一直保持敬意,这种敬意最早是出于神的信仰,然后是道德信仰,最后变成美丽江山信仰,在今天北京的地坛里面,可以看到五岳的牌位,我们对于名山大川一致充满敬意。

魏晋南北朝又是一个乱世,问题非常多,统治集团生活荒淫,极端腐败,社会上负担非常重,这样情况下人们厌倦腐败的社会,而走向清明的大自然,这种心情、理想、境界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大量出现。陶渊明写过这样的东西,放弃城市的生活,回到田园里面去。他写的《桃花源记》就有这种色彩。他写的追求清高、追求隐匿,离开喧闹的都市,而到清明的山水之间,那个时候《晋书》里面就讲出这样的话,人们都在追求隐,有的人隐在朝,有的人隐在市场里面,有些人隐在山野里面,这种风尚就是在魏晋南北朝出现的。这种品质对社会腐败的厌倦以外,也有道家的思想推动,道家崇尚自然,不像儒家,儒家崇尚社会,儒家把社会作为讨论对象,道家认为自然是最高境界,鼓励人们走向自然,对于我们来讲,谁是自然呢?就是外面的山川、山水文学特别是山水诗在这个时候开始大量的出现,从此中国的大好河山被文学化、艺术化,成为高度审美的对象。

谢灵运是其中一个代表,他经常到山水之间考察。后来大家都知道有很多山水的旅游者,东晋以后,你再看中国的书,发现有一个新的词大量的出现,就是“山水”这两个字,以前在中国的书里面不大见,但东晋以后“山水”两个字经常出现中国人的文字里面,山水一说中国人都明白代表什么。

下面都是用山和水拼成的词。皇帝一定是坐江山,画家一定画山水画,大侠一定就在江湖,这些词汇都是自然界特殊的人文表述,山水就是特指山水艺术,我们自己不会用错的东西。自然山川文化被中国文化浇灌了很多道德、情感、美学的东西,中国的山川一次变的更加美丽,当然还有进一步的发展,道家早期就是一个思想,到魏晋时期慢慢变成了宗教,宗教推出了一个概念仙人,于是中国大自然又出现了一个变化,原来的深山野岭变成仙境,他不是野的,越远越深,仙气越厉害,从山里面出来的不是云雾是仙气了,人要修炼可以成仙,而仙境不远,不是西方极乐世界,就在我们的远处山涧,这种文化又把中国的大自然变成了充满神秘感、美好感的东西,所以美丽中国有很多文化的东西,文化把江山变成美丽的世界。

中国人在走入自然的时候,对于山水有自己审美判断,认为什么样的山水是好看的?中国人的选择和外国人不一样,中国人欣赏自然之美,认为水的美体现自然状态,但是外国人不是,外国人是这样,把水往上喷,水不往低处去,这是把人的东西放进去了,外国人认为这样的水才是好看的,但是在中国古代的都市里面一个没有,我们的水井全是水往下流,是自然的样子,这个审美差别完全不一样,直到西方人为我们修了一个西洋楼,第一次在中国修了喷泉,圆明园里面其他的都是自然之美,中国人叫他“大水法”,不是水的自然状态。

树之美,中国认为什么样的树好看?垂柳、松树。西方人为圆明园设计的树,跟糖葫芦似的,我们认为歪脖树好看,西方是方的、三角的好看,中国人的园林里面没一棵树是这样的,我们认为树天然的样子是最美丽的。中国人基本的哲学就是要顺其自然,自然是最美东西。现在我们也吸收了很多人为之美,看看草地都是特别平,认为这个草地好看,什么都是修剪,这做过头就不是美丽中国,就是变成美丽的法国、美丽英国。这就是美学相当大的差别,我们建设的是美丽中国,一定要注意一下中国这个字。

道家思想为中国贡献最大的事情就是把中国江山想象成美丽的世界,描绘成美丽的世界,所以有很多这样的评价。秦汉一带一部中国文学史大半都在《庄子》的影响发展的,这些都是道家重要影响。刚才说魏晋南北朝提出梦想,到治世就实现这些,唐代实现了很多,唐代里面有许许多多对风景的描写。宋代以后出现了风景选美,我们看中国古代地理书,宋代以前没有,宋代以后一直到今天都要写一个东西——八大名景。名胜以前地理书不记,宋朝以后每部地理书里面一定有这个东西,这形成中国地理学,中国对自然的态度。北京有八大名景,什刹海也搞出了八大名景,中国人到处找这个东西。走遍中国各个县志打开之后一定有这个,这是谁也不愿意放弃的东西,一定要在自己的周围找出美丽的景色,加以歌颂和保护,这是我们中国人建设美丽环境做的特殊事情,用我们的精神美化自然。所以说大量的诗歌、散文、绘画向山水倾注,成为中国们山水审美不可分割的部分。

中国的山水实际上是有两项内容:一个到山水之间,另一个是赋诗。当面对庐山瀑布的时候,中国人一定会背诵那两句诗,到庐山瀑布一定会说的,这是中国人的自然审美的两项内容的整体特点,不能对面没有美景,也不能没有心中的诗句,这是中国人面对自然一定会这样作的。念的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的山水审美多精采,这是我们中国人游山的时候一定有文化加进来,这些诗文体现的自然审美的意境、趣味、高度、成果,是中国式自然审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看到树上的大雪可以说“千树万树梨花开”,走在长江上可以念“不见长江滚滚来”,到沙漠也可以想到“大漠孤烟直”等,这样的资源我们是要多少有多少,它和中国的山川一起形成的山水名画,形成了美丽中国,把这些词拿掉,美丽中国少了一半东西,所以我们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时候,实际上也要发展自然环境的山水文化,这是美丽中国非常重要的特点。

我们再看一下传统山水画,这是我们打造美丽中国的方式。中国人怎么用艺术的手段打造美丽中国?画了许许多多的山水画,我们每个人都见过,中国的山水画里面有什么特色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特色?现在只强调一点,你看山水画的时候,这里面总有或多或少人的痕迹,你看这一片山特别高的地方,还有房子,不管山有多少,人就有多高,一定要把人的东西融合到大自然当中,所以这种山水之美实际上包含了人和自然的融合,这是中国方式的美丽。这看起来是纯粹的自然,但是仔细看,有没有人的痕迹?就是中间的小石板,这个小石板是自然的吗?是人搭在这个地方的,这是人文的痕迹,人到这里游历过,而且把这个地方修饰一下更加方便。

这个画又是单纯的山和树,他也有一条小路,不画人,进山的是什么?砍柴的等等,我们立刻有很多的联想,这副画就是让你联想,一眼看完了没意思,这是中国画很有意思的地方。你看到这副画马上想怎样从山脚下转到小房子里面去,又引发你一些想象,人文的东西与自然的东西交融一起。

刚才讲到了盛世实现乱世提出来的东西,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提出美学的主张,开始了美学的风气,唐宋的时候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比如说宋代皇帝宋徽宗,宋代山水画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非常高,为什么八大名景是宋代开创出来的,所以山水意艺术在宋代达到高峰,宋朝皇帝宋徽宗虽然政治上是亡国之帝,但是他继承山水文化的传统,他在宋朝的时候把画家提到了从来没有的高度,在翰林院里面成为了一个书画院,自己当院长。他经常出一些题目请大家来画,看谁画的好。他出的题目是“善终藏古寺”,但是第一名的画家他没有画寺,只在山下一个小水塘旁边,画的一个取水小和尚,取完水去深山里头去,这里面一定有一个庙,他没有画庙,又把庙表现出来了,宋徽宗说这个画的好。这个境界像这副画,不画人但是有人藏在这个地方。第二个例子叫做“踏花归去马蹄香”,又有很多人画,最好的作家没有画花瓣,画了几只蝴蝶围绕在马蹄旁,花的香依然保留在马蹄上,吸引蝴蝶过来,又是一种含蓄的表述,充满中国这种色彩,内涵意味无穷。我们在建造自己美丽环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吸收中国人文化高妙之处,不能讲的太直白,不能讲的太浅薄,要把中国文化的深厚意味表现出来。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对美丽中国一些中国特色的关注点。当然最基本的保护好生态环境,要把人和环境的和谐、协调关系处理好,这是科学发展观非常重要的一点。科学发展观有很多内容,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们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科学的想法,这个东西出不来。除了科学之外,我们还用了一个词叫美丽中国,我们不仅要搞好技术,生态还要加上美丽这两个字,中国式的美丽如何加上去要从山水、诗歌、绘画里面吸收营养,应用到环境建设当中,这样的画才能真正出现美丽的中国。

从创业精神的培养解读中国的公司法 篇6

摘 要:劳动模范是社会生产实践主体劳动者中的标兵榜样。劳模精神体现了时代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本文探索了新时期劳模精神的内涵,论述了劳模精神对于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95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的优缺点,探讨了劳模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促进作用及高校培育新时期劳模精神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劳模精神 95后大学生 创新创业

一、新时期的劳模精神

1.劳模精神的含义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劳模精神是我国社会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动模范的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倡导劳动光荣、人才宝贵、知识崇高、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

2.“双创”时代中劳模精神的内涵

劳模精神折射出了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一个时代的价值和道德取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劳模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时代内涵。新时期的劳模是具有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工匠精神”和职业品质的大国工匠型劳模。新时期劳模要有“时代烙印”,是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开拓、既有效益又有效率的智慧型劳模。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时代,劳模精神也要与时俱进。“双创”时期的劳模精神要注入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等时代精神。作为劳模,应该具有改革创新的勇气,坚持改革、敢于创新、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方法、手段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劳模的价值只有与时代的发展和价值趋向相符合,才能体现出先进性,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劳模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劳模精神对于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

1.劳模精神鼓励创造性劳动,推动改革发展

在新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而改革前进的精神力量和标杆就是劳模精神。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实干兴邦”,他提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新时代,“劳模的评判标准、人员构成都已发生变化,将‘创新’提到了重要的位置。”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应有之义。新时期的劳模不仅应该在劳动技能上领先,在价值引领和创新创业能力上也应当起表率作用。

2.?谀4葱麓匆狄?领方向,助推市场经济

劳模作为职工群众身边的典型,其创新创业活动具有直接有效的激励和带动作用。新时期的劳模是各行各业中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骨干成员,许多劳模从所在单位的重点工作着手,积极围绕企业生产运营中的技术难题,着力技术创新;部分劳模在社会治理领域不断探索,开展社会创新,提升企业的工作氛围和社区的管理水平。一些劳模在系列政策措施的引领和鼓励下,投入创新创业大潮,充分发挥精英优势,创造直接、间接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就业和创业,点燃了职工的创新创业热情,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二)劳模精神在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1.劳模精神丰富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劳模精神是高尚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凝聚作用,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校园劳模典型,有助于丰富校园创新创业精神。弘扬劳模精神,有助于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模精神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劳动生产领域的具体体现。”劳模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解决价值取向方面的困惑,充分理解并践行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观。劳模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维度,要求大学生能在困难的环境中以勤奋踏实的实干家精神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帮助创业者保持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态度,增强承担创业风险的勇气。因此,劳模精神为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注入了精神力量。

2.95后大学生创业的优势与问题

麦可思发布的《2013中国大学新生心态表――你所不知道的“95”后》调查报告显示,95后的大学生独立自主、思维发散,活跃度高,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硕果的同时,也遭受外来思想、政治、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大多数95后大学生目标高远,人生态度积极,具有较高的自信,是时代的先锋,是塑造社会风气的重要力量,这是他们投身创新创业浪潮的优势。另一方面,95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普遍辨识能力较差,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人生目的更多地倾向于个人化,这也局限了他们投身创新创业的精神意志和价值取向。因此,需要优秀的精神力量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95后大学生正确地投身创新创业。

3.劳模精神推动95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

鉴于95后大学生存在上述优缺点,用劳模精神对他们进行引导、示范,能够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创新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向95后大学生弘扬劳动者的信念与追求,使他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祛除弊病,坚定信念,树立贡献社会、造福社会的理想,提升创业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观。

95后大学生是新时期创新创业的先锋,要深刻领悟并实践正确的劳动观。践行劳模精神,能够帮助大学生克服投机取巧、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等错误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自觉投入创新创业的劳动实践中。劳动模范的榜样作用能够增强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主动性,努力迎接挑战,同时,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劳动创造性,发扬艰苦创业的劳模精神,成为具有创新创业知识技能与正确劳动观的新时期人才。

三、高校培育劳模精神、助推学生创业的基本路径

劳模精神只有被不断地传承创新、辐射到全社会,才有生存的土壤。教育是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传承渠道。高校要不断探索劳模精神的实践维度,探究如何从教育的角度把劳模精神以先进的方式作用于物质生产力。探索劳模精神的弘扬、引领95后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结合校园文化实际,开展顶层设计规划

高校要明确发展战略、定位与目标,结合学校的校风校情、传统习惯、价值观与育人观,把劳模精神内化于顶层设计规划,以顶层设计指导劳模精神在校园规章体系中的形象化。尤其是,高校在规划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劳模精神纳入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和教育,同时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学生人群,尤其是95后大学生人群,推出有针对性的劳模育人顶层设计规划。

2.关注劳模时代精神,加强劳模文化研究

培育劳模精神需要关注劳模精神在新时代的特征与本质,考察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理清劳模精神与创新创业的内在联系,认识劳模精神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作用。高校应鼓励并加强对劳模文化的研究,支持各类研究活动与课题,探索劳模精神与劳模文化的政治导向价值、哲学意义、文化传承价值、道德价值和时代意义。

3.劳模融合创新创业,形成长效育人机制

高校要融合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探索构建完整的劳模文化育人机制。高校要科学统筹并制定融合劳模和创新创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鼓励研究开发劳模文化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教材与课程体系,培养懂技能、会创新、高素养的学生创新创业者。在教学过程中深化劳模文化育人的理念,把人文精神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过程。面对95后大学生,高校要积极探索构建劳模育人机制的新方法、新方式,充分利用新兴技术与网络新媒体,通过良好的呈现方式和互动方式形成有效育人机制。

4.开展多种校园活动,构建创新实践体系

高校要开展劳模精神结合创新创业的多种校园活动与多层次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劳模精神的认同感,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实践,把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广泛的创新创业实践中。在校内举办劳模精神相关的征文、演讲、竞赛、参观等活动,开展各类学习劳模志愿者活动,鼓励劳模社团和创新创业社团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同时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与各类社会实践,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劳模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平台,形成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助推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劳模精神、内化劳模精神,实现从知识、能力到精神的高度融合。

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培育劳模精神的举措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先后培养了130多名省市级以上劳动模范,被社会誉为“劳动模范的摇篮”。通过聚焦劳模文化育人,充分挖掘和利用劳模资源,积极开展劳模育人实践,精心培育工匠精神,逐渐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劳模文化育人品牌。

1.??化顶层设计,开展劳模文化品牌教育

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将劳模文化纳入整体育人规划:一是挖掘和利用劳模资源,如聘请劳模校友担任学校理事会理事长和校友会理事,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二是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见》、《“十三五”校园文化建设专项规划》等文件,将劳模元素注入校园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强烈劳模文化印记的校园文化。

2.建立劳模文化研究中心,探索劳模文化育人机制

学校成立上海市劳模文化研究中心,组建劳模文化研究团队,开展劳模文化主题研究。开发建设劳模文化电子资源库,为劳模精神育人提供资源支撑,同时通过易班、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劳模事迹,传播劳模精神,逐步形成“双教材(思政课统编教材与劳模育人特色教材)、双课程(思政课必修课程与劳模文化育人辅助课程)、双基地(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劳模育人实践基地)、双师资(思政教师与劳模讲师)、双结对(优秀学生拜师与劳模结对)”等良性互动的劳模文化育人机制。

3.确立劳模文化育人理念,劳模精神融入思政课程

学校确立劳模文化育人理念,以劳模人物、劳模故事、劳模精神为主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推进育人创新提升育人实效。劳模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思政课教学,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劳模精神融入职业生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开设《劳模精神与创新创业》、《职业生涯与职业信用》通识课程,以劳模精神激励学生励志成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创新的有用之才,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近年来,加大对学生创业行为的扶持,推行预创业,建设创业街,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演练机会。2016年学校被授予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上海首批50家“创业梦工坊”、首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5.建立劳模育人基地,开展学习劳模实践活动

学校建立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开展情景现场教学,让学生充分领会时代创新精神。对接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推动建立20个劳模育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在基地进行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增强对劳模精神的认同和践行。学校还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对学生开展创业励志教育。同时,还聘请劳模担任学生人生导师、学习导师和职业导师,举办学劳模做工匠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

参考文献

从创业精神的培养解读中国的公司法 篇7

一、精神生态简介

“生态学”一词最初于1866年由恩斯特·海克尔提出,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生态学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 比利时生态学家P·迪维诺于上个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了“精神污染”这一概念。他在其《生态学概论》的最后一章明确指出, 精神污染成了现代社会中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运输和交通工具越来越迅速, 另一方面, 人们生活在越来越容易气愤和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环境之中。”

精神生态是生态学众多分支中的一门, 专门研究作为精神性存在主体的人与其生存的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生态危机不仅发生在自然领域、社会领域, 同时也会发生在精神领域。人类在拯救地球的同时, 还要拯救自己的灵魂。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价值取向偏狭, 情感世界的苍白、人性的扭曲和变异, 灵魂的苦苦守望等都是精神生态危机的种种表现。

二、精神污染

《宠儿》中的女主人公名字叫塞丝, 它讲述的是1855年身怀六甲的黑人女奴塞丝为躲避“甜蜜之家”庄园主的侄子, “学校老师”的凌辱和残酷剥削, 只身一人逃亡至辛辛那提城郊的蓝石路124号。路上在白人女孩爱弥·丹芙的帮助下产下一女。在与非蓄奴州已成为自由人的婆婆萨格斯团聚28天后, 被追来的奴隶主“学校老师”带人包围。情急之下, 塞丝毅然决然地将已会爬走的一岁左右的大女儿的喉咙割断。对塞丝来说, 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免受奴役的唯一安全的地方就是天堂, 因此她杀害了亲生女儿。她宁愿自己永远背负着“杀子”的罪名, 也不愿让她的女儿再像她一样遭到“学校老师”毫无人性的凌辱和压榨。

“莫里森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 同时把自然也看成是人的一部分;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需要发展、需要爱、需要实现愿望。这一需求要么通过自然方式表现, 要么通过扰乱秩序的方式发泄。”在《宠儿》中, 塞丝亲手割断自己一岁左右的女儿的喉管, “想把她送到安全的地方去”。当母亲塞丝处于“两难”的悲剧性境地而无从选择时, 她选择的是这种残暴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母爱。这一行为实质上印证了精神生态危机的另一个事实:人的自然本性的丧失, 原本就是生活的一个“原貌”, 因为在由“自然”与“文化”形成的冲突的世界里, 人们所能交付出的只能是他的“本性”。在小说的开端, 塞丝生活在忘却的记忆中, “她拼命地工作, 尽可能谨慎地不去想任何事情。”但残酷的记忆却深植于塞丝的心底, 一点点小小的触动都让塞丝悲痛不已, 她几近病态的时断时续的谈话和思考, 让我们感同身受。在第一部中, 塞丝站在水泵前, 沾满双腿的春黄菊汁无可避免地勾起她对“幸福之家”的回忆。水冲刷着她的耻辱, 她的罪孽, 但是过去的景象在经过记忆的荡涤以后却愈加清晰: (水波中) 突然, “甜蜜之家”在她眼前摇晃、摇晃、摇晃……这一片段实质是女主人公不由自主回忆的过程。不堪启齿的过去从记忆最深处迸发出来, 在不经意之间如潮水般汩汩涌动。莫里森通过潜流和碎片以意识流的形式散落在小说的不同层面上,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塞丝对女儿的挚爱。塞丝表现出来的扭曲的爱震撼我们的同时, 也是对这种杀戮悲剧性的社会现状的声讨。更重要的是, 我们感悟到塞丝所遭受的文化、精神上的“污染”。“精神是永远属于人本身的, 是一种时刻产生着的‘行为的秩序结构’;对于每一个人来说, 这精神气质的根本乃首先在于爱与恨的秩序……精神的价值判断与情感的价值判断是一致的。”可见, 母爱作为人类社会中最崇高的情感, 它的扭曲是黑人女性精神被污染的根本表征。

三、被救赎的精神

莫里森的小说中有其丰富的自然生态描写, 但与主流自然抒写不同的是, 她强调文化意蕴下的自然环境, 同时, 莫里森更关注黑人, 尤其是黑人女性的精神生态。

丹芙因她妈妈当年所犯下的“罪行”而被疏远, 但她没有变得孤僻, 也没有疯掉。因为她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好地方来让自己的心灵获得宁静——一个树屋, 一个由五丛黄杨灌木交错而形成的圆而空的房间。在那里, 丹芙觉得“在生机勃勃的绿墙的遮蔽和保护下, 她感到成熟, 清醒, 而拯救就如同愿望一样唾手可得。”

在塞丝与保罗·D的对话中, 塞丝提到了她背上的树;为塞丝接生的白人女孩爱弥也把塞丝背上的伤疤比作“苦樱树”, 有树干, 有枝杈, 有花, 有叶。“看哪, 这是树干——通红通红的, 朝外翻开, 尽是汁儿。从这儿分杈, 你有好多好多的树枝, 好像还有树叶, 还有这些, 要不是花才怪呢。小小的樱桃红, 真白!你背上有一整棵树, 正开花呢……”在这里, 莫里森把塞丝的惨痛经历与自然的美结合在一起, 用自然的力量帮助她摆脱不堪回首的往事, 向往新的生活。表现了自然不仅能抚平黑人心灵的创伤, 也给他们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可以让她继续活下去的动力还有一片林间空地——当年她的婆婆贝比曾在其间布道的林间空地, 那里是她可以思考的地方。那片具有梦幻般魔力和无限生机的林间空地不仅仅拯救了塞丝, 它也是奴隶制过后所有黑人由毁灭走向再生的源泉。所有劫后余生的黑人们都跟着塞丝的婆婆贝比在林中尽情地宣泄他们的情感。男人们跳舞, 女人们哭, 孩子们笑, 所有尽情的发泄都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可能。树木向他们注入了生命之气, 滋养净化了他们的灵魂, 使他们不再是奴隶制下的行尸走肉。在最后的时刻, 他们用这种武器拯救塞丝, 使塞丝从精神上获得了最后的和彻底的拯救。

在小说《宠儿》中, 当奴隶制带来的苦难已成为不堪承受的重负之时, 大雨开始吞没了一切, 冲走一切生命的迹象, 只剩下被铁链锁在一起的46名黑奴在雨中苦苦挣扎。雨意外地为保罗·D和他的同伴们带来了逃生的可能, 使他们得以逃出噩梦一般的监狱, 让过去的耻辱——牲畜似的劳作、女人的哭喊、鞭笞的痛苦、死亡的恐惧——在对新生活的憧憬中消失殆尽。像诺亚一样, 保罗·D在这场毁灭之雨中活了下来, 成为一名解放了的黑人。但是, 莫里森对雨的象征意义的阐释并不仅仅局限于此, 正如芭芭拉·克瑞斯蒂安指出:“在当代美国小说家当中很少有人像莫里森这位黑人女性作家那样, 在小说中自然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对自然的理解不仅仅使人物了解自我至关重要, 而且对莫里森叙述的故事及其叙事方式意义重大。”莫里森把自然的象征意义扩大到自然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几乎和战争一样, 席卷佐治亚的风暴以令人窒息的大雨和洪水来扫除罪恶。先摧毁一切, 再让新生活的希望在瓦砾和废墟之中生根、发芽。这种在大雨中产生的生的希望最终支持着保罗·D来到塞丝的门前。作为“甜蜜之家”最后的一名男子, 他和塞丝两人拥有共同的过去, 面对共同的苦难。

在非洲的文化传统中, 大自然总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自然被认为是人与神之间的媒介。人可以通过大自然获得神的启示和力量, 它们是人生命力的源泉, 是心灵的依托。而身为非洲人的后裔, 莫里森知道大自然对黑人的重要意义, 也知道只有大自然才能给他们心灵上的慰藉和生存下去的力量。所以, 塞丝、丹芙还有保罗·D从博爱的大自然中获得了新生。

莫里森的作品始终以表现和探索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题, 笔触深入到现代美国黑人的灵魂深处。在《宠儿》中, 莫里森不仅构建了在精神生态困境中挣扎着的美国黑人的形象, 并试图为黑人提供解脱精神危机的初步答案。

摘要:作为黑人女作家,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深深植根于美国黑人独特的历史、传说与现实生活中。所以, 莫里森是从美国黑人独特视角来看待自然与文化的关系的;同时, 莫里森还关注在文化背景下的精神生态状况, 在作品中探讨了精神污染和被救赎的精神。

关键词:《宠儿》,自然,文化,精神生态

参考文献

[1]P迪维诺.生态学概论[M].李耶波, 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2]托尼.莫里森.宠儿[M].潘岳, 雷格, 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06.

从创业精神的培养解读中国的公司法 篇8

关键词:《等待戈多》  精神“荒原”  宗教信仰  个人异化

一、引言

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凭借其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了人类的苦恼,再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荒原”。作为文学巨匠,其成名作《等待戈多》于1953年在巴黎演出时引起轰动,连演了三百多场,成为战后法国舞台上最叫座的一出戏。贝克特为此名噪一时,成为法国文坛上的风云人物,并于1969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许多评论家认为这种关怀和洞悉与托马斯·斯特尔纳斯·艾略特(T.S.Eliot,1888-1965)在其长诗《荒原》中所蕴含的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更是其对《荒原》中所关注的精神荒原的继承与“延异”[1]。贝克特的这种现代人的精神荒原在《等待戈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大致情节如下:黄昏的时候,在一条荒凉得只剩一个矮土堆和一棵柳树的乡村小道上,两个年龄不详的人:弗拉迪米尔和爱斯特拉刚正在谈论着他们凄凉的生活和他们期待着与一个叫做“戈多”的人的会面。在他们等待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陌生人——一个是脾气暴躁的地主,叫波卓,以及被他用绳子牵着的动物似的仆人幸运儿。进行了一连串无厘头的谈话后,主仆二人退场,此时报信的孩子告诉弗拉迪米尔和爱斯特拉冈:“戈多先生今天不会来,但是明天肯定能来。”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弗拉迪米尔和爱斯特拉冈既考虑过自杀,又决心继续等待,但是他们知道第一幕结尾他们仍然站着没动。第二幕和第一幕的情节大同小异,时间变换到了第二天的同一个时段,同一地点,弗拉迪米尔和爱斯特拉冈一直在等待,波卓和幸运儿依旧路过,只是此时的主仆二人分别失明了和失聪了,主仆二人走后,依旧是昨日报信的孩子带来一样的消息,再次,弗拉迪米尔和爱斯特拉冈考虑自杀,也考虑离开,可是直到第二幕落幕他们还是站着没动。本文将《等待戈多》中人物宗教信仰的缺失以及所造成的个人的异化作为切入点,围绕贝克特笔下现代人的精神“荒原”[2]这一主题进行探讨以体现其对现代人重塑精神信仰的呼吁。

二、宗教信仰的丧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使整个世界满目疮痍,更使人们遭受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这次大战所带来的创伤还未愈合,人们又陷入了要重建家园、重建社会秩序以及自身生存的苦苦挣扎中。因此,人们就急切地需要宗教信仰的支撑。贝克特在《等待戈多》中以丧失宗教信仰的剧中人物作为现代人的缩影,借用他们荒诞的行为与语言向我们呈现丧失了宗教信仰的现代人在这个“荒诞”的世界中所陷入的生存困境。该部分将从剧中人物对《圣经》未知和曲解来探索剧中人物的宗教信仰的缺失。以下是剧中两个主人公—艾斯特拉冈和弗拉第米尔之间的对话:

弗拉第米尔:你读过《圣经》吗?

爱斯特拉冈:《圣经》......(他思索)我应该瞧过那么一两眼。

弗拉第米尔:在没有上帝的学校里?

爱斯特拉冈:我不知道它是有上帝还是没有上帝。

爱斯特拉冈:我还记得圣地的地图。彩色的。很漂亮。死海事浅蓝色的。光是两眼直直地瞧着它,我就已经口渴了。我心里说,那里正是我们要去度蜜月的地方。我们要去游泳。我们将很幸福(贝克特 240-241)[2]。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爱斯特拉冈并不了解《圣经》,更别说理解蕴含在圣经中的一些思想了,从他提出和弗拉第米尔去度蜜月的这一行为中,我们可以窥视到他甚至对《圣经》进行了曲解。他建议和弗拉第米尔去度蜜月表明他自认为自己和爱斯特拉冈是一对。而众所周知的是,《圣经》中上帝创造了第一个男性——亚当和第一个女性——夏娃,并使之成为一对。因此这完全违背了《圣经》中上帝所提倡的男女配为一对的原旨,从而造成了对《圣经》的曲解。

剧中人物由于对《圣经》的未知而造成的对《圣经》的曲解还体现在人类死亡观的问题上。《圣经》认为人死后可以上天堂,因此,《圣经》提倡人们平静地接受死亡。关于这一主题,许多作家在他們的作品中都有提及,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也是其中的一个。在他的《过沙洲》中他提到,生与死不过是穿越一条线,他因此劝说人们像《圣经》所提倡的那样,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接受死亡。然而在《等待戈多》中,剧中人物采取了全然不同的态度。

弗拉第米尔:可是等待的时候做什么呢?

爱斯特拉冈:咱们上吊怎么样?

……

弗拉第米尔:在一根树枝上吗?我对它不怎么有信心。

爱斯特拉冈:咱们总可以试一试吧?

弗拉第米尔:那就试试吧。

爱斯特拉冈:你先来。

弗拉第米尔:哦不,应该你先来(《等待戈多》)。

此外,剧中人物对《圣经》的曲解还表现为他们对上帝的亵渎。当爱斯特拉冈和弗拉第米尔谈论圣经的时候,他们将上帝和小偷以及死者相提并论,这明显是对上帝的不敬。

弗拉第米尔:救世主。两个盗贼。他们说,其中一个得救了,而另一个……(他寻找着得救的反义词)……受到了惩罚(贝克特,242)。

上帝在《圣经》中被塑造成为了拯救人类的圣人,然而,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将小偷和上帝相提并论,这明显玷污了上帝的神圣,从这里,我们意识到,他们将基督徒尊为圣人的上帝和遭世人唾弃的贼置于相同的地位,这也同样体现了他们宗教信仰的丧失。贝克特通过爱斯特拉冈和弗拉迪米尔对《圣经》的未知与曲解,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宗教信仰的缺失,而他们作为现代人缩影,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贝克特笔下现代人宗教信仰的缺失。

三、个人异化的出现

马克思曾指出真实的世界由阶级斗争、经济矛盾和社会矛盾以及个人在资本主义体系下的异化构成(Abraham 299)[3]。同样,贝克特也在《等待戈多》中影射了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个人异化。笔者将通过两个方面来揭示《等待戈多》中个人的异化现象:自我身份的丧失和思考方式的异化。

在《等待戈多》中,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第米尔是剧中的主要人物。在整个剧中,他们的支离破碎的语言以及不着边际的对话贯穿于整部剧。除了不着边际的语言外,他们也经常做出一些毫无理据的行为。如第一幕中,爱斯特拉冈使尽了浑身解数,甚至求助于弗拉第米尔帮他脱掉鞋子。而比起他们对自己身份的未知来,他们无缘无故脱鞋这一行为就不值得一提了。他们对自己身份的未知,体现在他们对待自己名字的态度上。尽管贝克特分别将他们命名为爱斯特拉冈和弗拉第米尔,但是他们在进行对话时,从来不用这两个名字。而是用“戈戈”和 “迪迪”来代替,如:爱斯特拉冈:(努力地)戈戈轻—树枝不断—戈戈死掉。迪迪重—树枝断—只有迪迪了(贝克特,251)

在这一节中,他们扔掉了作者贝克特给予他们的名字,试想,一个没有特定名字的人会有个人身份吗?因此他们丧失了他们的自我身份。除了这点之外,他们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来使他们的生活有意义,其实这也是蕴含在艾略特的诗歌《荒原》中的主要观点。换句话说,他们已经丧失了自我的身份,然而要想在社会上生存下去,他们必须对自我的身份不断地进行寻求。当谈论到爱思特拉冈和弗拉第米尔的身份问题时,琳达·本·崔(Linda-Ben-Zvi)[4]如是说:尽管他们的身体在场,但是他们连自己是谁都不能确定,而且他们经常乱取名字,就像他们不断尝试着戴幸运儿的帽子一样,是一种寻求自我身份的体现,但是这种寻求是徒劳的。

除了自我身份的丧失之外,他们的思考方式也得以异化。人文主义学者坚持要将直觉的欲望——兽欲相对的人类所独有的理性放在首位,用来主导人的生活(Abrams 235)。我们可以看出理性在人类挑战上帝的绝对权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它赞扬人类通过理性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然而最能体现人的理性的则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但是在《等待戈多》中,我们找不到剧中人物有关任何思考的痕迹。比起爱斯特拉冈,弗拉迪米尔更有耐心,且他能记起过去发生的事。而对波卓和幸运儿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人的兩个部分的体现,即身体和心理。因为幸运儿有思考的能力,所以他象征着理性,然而他的脖子上老是绑着一根绳子,这其实是对理性的一种控制,从而让他无法思考。在剧本的结尾,波卓变瞎了,而幸运儿变聋了,此时幸运儿的思考能力完全丧失了。此外,波卓象征着思维和理性的帽子也被拿走了:

波卓:没有了帽子,他无法思考。

……

弗拉第米尔:我去戴到他头上吧。

……

波卓:他的帽子!

(弗拉第米尔抢走幸运儿的帽子,幸运儿闭嘴,倒下。)(贝克特 293-298)

这表明幸运儿的思维完全丧失,尽管弗拉第米尔想要通过抢夺幸运儿帽子来获得理性,但是当他拿到帽子后,他老是把头伸到里面像是要寻找什么东西,可是没找到,这象征着他并没有获得理性,他仅仅是将象征着理性的帽子当做打发时间的玩物,至此,理性的本质完全被歪曲了,而剧中人物都无一例外地丧失了理性。他们这种理性的丧失还体现在他们总是死等戈多而没有别的行动上。他们想要美好的明天,这是一种向上的思想,可是他们却采取了消极的方式——等待戈多来帮他们实现这个理想。他们将戈多看成了他们的救赎者,他们认为戈多拥有他们自身缺失的改变他们现状的能力,他们这完全否定了人类的力量同时也否定了人类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同时他们丧失了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的理性,这是对人性的一种蔑视,从而使他们自身降格到了与动物平等的地位。至此,个人的异化达到了顶峰。

四、结语

贝克特给其成名作《等待戈多》注入了荒诞性的特征,其荒诞特征背后蕴含着大量深远的主旨。而现代人的精神“荒原”则是其中之一,这与艾略特在其《荒原》中所表达的主要观点不谋而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等待戈多》中现代人的精神“荒原”可以从这两方面得以窥视。即现代人宗教信仰的缺失和个人异化的出现。关于现代人的宗教信仰的丧失,作为现代人的缩影的剧中主人公对《圣经》的未知与曲解足以说明这一点。如果说宗教信仰的丧失是精神“荒原”的体现,那么个人的异化更是精神“荒原”的表现形式了。而当我们深入挖掘《等待戈多》中的精神“荒原”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该剧中表现个人异化的几个方面入手。即自我身份的丧失、人际关系的异化以及思考方式丧失,其中,思考方式的丧失将个人异化推向了顶峰。

通过宗教信仰的丧失,贝克特表现了他对现代人重拾宗教信仰以浇灌精神“荒原”的极力劝导。通过对个人异化的揭示,贝克特表达了他对资本主义残酷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人文关怀。因此,他将《等待戈多》的主人公设置为流浪汉,并从资本主义体系所派生出来的个人异化出发,从而阐明了人类为何生活在精神“荒原”上的原因,并以此来唤醒现代人重拾精神信仰以创建“肥沃”的精神世界。

注释:

[1]裘小龙:《艾略特试论》,外国文学研究集刊,2009年,第9期,第20页。

[2]施咸荣等译,Samuel Becket:《等待戈多》,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3]吴松江译,Abraham,M.H:《文学术语汇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Ben-ZVi,Linda:Samuel Becket,Boston:Twayne Publishers,1986.

参考文献:

[5]Beckett,Samuel.Waiting for Godot[M].London:Faber and Faber,1956.

[6]焦洱,于晓丹. 贝克特——荒诞文学大师[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5.

[7]刘常轩.从《等待戈多》中的“缺失”看贝克特的宗教期待[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

上一篇:2023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自查报告下一篇:初级中学减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