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挑战的精神

2024-10-14

培养学生挑战的精神(共7篇)

培养学生挑战的精神 篇1

一、树立尊重的教育观

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扬教学民主的今天, “师道尊严”仍蛰伏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 学生对教师既敬又畏, 教师永远是正确的, 对书本质疑、向教师发问, 便是对教师不敬, 便是没有好好听讲, 便是捣乱、钻牛角尖, 换来的是教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讽刺的挖苦。于是, 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 久而久之, 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 导致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 会学不会问, 只学不问。相反, 如果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不搞一言堂,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 鼓动学生创新求异, 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 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异议甚至是错误的观点, 采取尊重、引导、宽容的态度, 不讥讽、不嘲弄, 挖掘其可贵之处,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敢向教师提问, 或陈述自己的观点, 或与教师辨驳, 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 展示自己的个性, 自由、深入地思考问题, 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挑战的勇气。因此, 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挑战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和保证。

二、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挑战精神源于人格力量的支撑, 这种“人格”并非通常偏重道德品质的人格, 而是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只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敢于怀疑、勇于挑战。独立性是指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 独立地决策, 独立执行自己的决定。独立性强的学生在活动中敢于发表见解, 形成群体中的核心, 而独立性差的学生则不爱发表自己的看法, 随波逐流, 总当陪衬, 这些表现, 如不加以引导, 势必影响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甚至很难有大的作为。小学生的独立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 其发展水平较低, 受暗示性较强, 容易受外界和他人的干扰, 改变自己的决定。专家认为, 人格的培养和形成不是孤立的。所以,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学生获得知识以及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加以正确的引导, 使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 并不断加以完善。

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挑战精神的直接体现就是竞争, 竞争意识就是争取超过别人获得成功, 是一种奋斗求胜精神, 是每一个人获得成功的积极因素。竞争意识作为一种内在的激发力量, 可以极大地调动人的潜力, 发奋图强, 挑战极限, 超越自我, 开拓创新。当然, 我们倡导和培养的是良性竞争。

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方面, 可以借鉴国外教育的经验, 增设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突出参与性、竞争性、激励性。学校是一个小社会, 许多社会活动都可以在校内演习,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如学生干部的公推竞选、各门学科知识竞赛、辩论会和演讲比赛、小发明小制作竞赛、体育竞技比赛、模拟法庭和道德评判活动, 组织指导学生走向社会, 体验生存就业竞争等等。初生牛犊不怕虎, 敢想敢闯是小学生的天性, 及早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对培养他们的挑战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权威”

一位哲学家曾说:“对于不懂的问题, 疑问是一种明智;对于未知的事物, 探求是一种才智;对于前人的定论, 挑战是一种大智。”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学生往往把教师和教材看作是知识的权威, 一味的迷信。“名人说的”、“老师说的”、“书上写的”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成了学生心目中的权威, 如果一味地让学生相信权威, 缺少怀疑精神, 久而久之, 必然造成学生的迷信与盲从, 学生就会缺少了挑战的意识和勇气。因此, 我们要教育学生不迷信古人, 不迷信名家, 不迷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倡学生向教师挑战、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发难, 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观点;提倡学生向课本挑战, 鼓励学生提出与课本不同的见解;允许说错做错, 允许改正错误, 允许保留意见。通过正确引导, 使学生克服“习惯性”思维, 让他们大胆质疑和不迷信权威。因为疑能打破迷信, 疑能增进兴趣, 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 只有大胆怀疑、合理论证、注重证据、不迷信权威的人, 才有可能超越前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正是因为敢于怀疑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的话, 从而证明了亚里士多德:“两个铁球, 一个10磅重, 一个1磅重, 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 速度是1磅重的10倍。”的说法是不对的。

五、培养学生科学的怀疑精神

人们常说“怀疑是知识的钥匙”、“怀疑是真理之父”。这里所说的怀疑是指科学的怀疑、又称合理的怀疑, 是一种建立在一定理由基础上的怀疑;是一种有合理根据的实质性的怀疑。不是无缘无故的怀疑, 不是毫无根据的胡乱猜疑。

挑战通常是从怀疑开始的。因怀疑而挑战, 因挑战而思索, 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而有所发现, 故怀疑是探索的动力, 是挑战的基础。怀疑精神是衡量学生挑战精神的一个重要尺度, 也恰恰是在校学生较为缺乏的一种精神品质。无疑就不会有异, 没有异就不会有新。由生疑到质疑, 再到释疑, 疑后有问, 问后有思, 思后有信。质疑好问精神就是要对书本知识和权威, 不盲从、不迷信, 进行独立思考与分析。凡是无充分理由与根据的都不能轻信, 都要问个“为什么”, 要有自己自由的思维空间, 打破思维常规。对习以为常的现象, 还要问个“为什么”, 这样必然使人们开动脑筋, 去探索问题, 深入钻研问题, 这是人们的认识、研究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哥白尼之所以能够提出日心说, 就是他不相信已有的见解, 尽管这种见解既有权威性, 又统治了天文学界1400多年, 但是他还是以自己的观察为中心, 去寻找科学的真理。不盲从别人的判断别人的推论, 而是在科学世界中发现属于自己的东西。牛顿如果不冲破人们的思维常规, 就不可能从“苹果落地”这个人人都知道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地心引力”说。

科学史中有许多极为丰富的培养科学怀疑精神的典型案例。目前, 科学教材中也编入了一定量的科学史, 我们一方面应加强在科学课程教学中融入科学史教育, 让学生在历史背景或框架中学习科学, 使学生在了解科学概念、定律和理论的发现和演变过程的基础上, 更准确地理解科学或科学知识的相对性, 从而引导学生标新立异, 敢持己见, 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另一方面, 具体融合时, 应特别注意不要用科学史来取代科学内容, 也不要让学生机械背诵科学史, 而是要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即把科学理论与其建立的背景有机结合起来, 以帮助学生从科学事实中领悟科学精神、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大力倡导求异教育, 努力克服大统一思维的历史惯性, 从而逐渐培养起学生科学的怀疑精神。

六、让课堂成为学生辨别正误的过程

我们经常可以在课堂上见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写错或读错了字, 如果有大胆的学生指出来了, 教师就巧妙地说“我是故意写错或读错的, 看看你们能不能发现”。我们不排除教师说的是真话, 但大多数却是教师避免尴尬的一种应变机智。如果我们能把这种应变机智转换为一种教学方法, 主动实施“不盲从”教育, 那收到的教育效果就不是教育机智所不能比拟的, 因为惟有“不盲从”才会挑战, 才能超越。

实验课正在进行。老师举起试管, 微笑着对同学说:“同学们, 试管里盛的是尿, 人尿。科学的探索需要勇敢无畏的精神, 你们先看我品尝尿液, 然后请照我去做。”老师尝尿。轮到同学们“品尝”时, 虽然个个面露难色, 但还是照做了。这时老师告诉大家:“你们难道没有注意到我是用中指伸进试管, 而品尝的却是食指?”这是一堂别出心裁的实验课, 主题是训练学生细微的观察能力和不盲从的思考能力。从中我们应该受到一些启迪。

七、鼓励学生挑战我“错”

由于各种原因, 学生越大, 年级越高, 上课主动发言的人越少, 更别说给教师挑刺了。为了鼓励学生挑战师道尊严, 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 也为了落实教学相长, 教师可以设立“挑刺奖”, 对当堂指出教师、教材错误或对教材有创新见解者进行奖励, 当学生为找到教师的错误而高兴时, 他们的收获已经不仅仅是一份奖励了。这样的做法不仅体现了课堂上师生平等的精神, 使课堂气氛由单向灌输, 变得更加活跃和融洽,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挑战的勇气。

要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 教师自己必须首先具备挑战精神, 而富有挑战精神的教师应当是乐于在教学中从事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勇于否定自己, 不断超越他人和自我, 并能随机应变, 寻找恰当的教学方法, 实施科学的创新教育,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培养学生挑战的精神 篇2

在中学阶段,学生伴随着身心发展,认知水平的提高,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以及行为方式逐渐走向成熟。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人格、怎样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教育中的各门课程,无一例外地都承担着这方面的任务。当然,由于学科内含的不同,其所承担的份量、以及培养的途径、方式有很大差别。因此,在具体实施中一定要根据学科的特殊性,有效地将知识的传授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密切结合,在教书的过程中育人,在育人的前提下教书,从而全面地完成学科教学中教书育人的使命。

一、语文课在培养健全人格方面的特殊意义

由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所以在整体语文教育中就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工具性要求教育要使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有效地运用,它是语文课程实用价值所在。人文性则要求教育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符合现代文明规范的行为方式,以及丰富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地指出:在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的基础上“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作为语文课程的最直接的任务,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与之相比的。语文教育如果缺少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就是失败的和不完整的。

同时,语文教育对健全人格的培养又是深刻的。政治、历史、地理等也属于对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课程,但它们的表述方式是直接的,无论是政治课对学生思想修养方面的要求,历史课对人物事件的评价,社会发展规律的阐释,还是地理课对地理知识的介绍和说明,都是以直观的方式,去认识固有的事实,学生主要通过接受知识及观念的影响,实现人格健全发展,侧重于健全人格培养中的共性。语文课程则不同,课程的选文都是一些文质兼美,充满时代气息、现代意识的典范的文学作品,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以及情感的共鸣来实现的,是一种自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由于作为优秀文学作品的课文,在艺术上也给学生以熏陶、感染和启示,从而提高做人的品位,尤其是作为优秀文学作品的课文的开放结构,为学生提供了多解的契机和空间,成为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使健全人格与个性特点的培养在同一个过程中完成,这就大大扩展了健全人格培养的内涵。再者,“语文课程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伴随语文课程外延的扩大,健全人格的培养与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这就打破了健全人格的培养集中于学校中进行的不足,使健全人格的培养更贴近于生活,更符合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更能反映社会发展变化带来新的因素和新的要求。与此相关的是培养的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

这一切都说明了语文课在对学生健全人格培养中承担着特殊使命,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传统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欠缺

传统语文教学并非拒绝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无论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还是各种实施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材料中,我们随处可见诸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爱国主义情感,助人为乐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等,但在具体教学中,这些都不能落到实处,其原因是:

首先在于考试制度,由于高考往往并不直接涉及健全人格方面内容的考察,而专注于知识方面,判定的标准又是所谓的“标准答案”,因此语文课程集中在对知识的传授。伴随着高考竞争的日趋激烈,对知识的传授和训练也越来越集中,越来越单一,以致于对于学生的评价只剩下了分数一端,分数高,一俊遮百丑就是优秀学生,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分数低,无论其他方面有什么优点,往往都不值一提。这种竞争所导致的恶性循环,不仅漠视了对健全人格的培养,而且也扭曲了学生的人格。为了取得竞争的主动,获得好的分数排名,在某些学生中出现了作弊、陷害同学、报复打击分数高于自己的同学的恶劣现象。

其次,在于单纯工具性对语文性质的认定,也强化了这种现象在语文教学中的漫延。因为语文课程仅仅具有工具性,因此知识的规律性和模式化的传授,便有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从而造成了学生人格的进一步的扭曲,某年高考试题的作文题目是《学会坚强》,许多考生都通过编造亲人离世,甚至父母死亡的情况下自己是怎样自强自主的,其表现出的冷漠令人心寒,其实这不过是一次被披露出的现象。在日常写作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获得高分,是有意识地进行如此这般的引导的,由于高考的巨大压力,这种现象早已不再是高中的专利,已经成为中学甚至小学的普遍现象。

再次,在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语文模式化教学,人们不仅把知识做了肢离破碎的处理,更是把思想性进行了脱离实际的肤浅的归纳,对学生具有影响和规范意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行为肢解之后,将其单调地归属于某种理念的范畴,使其在丧失了生命之后,完全失掉了在人格和意义方面对人的启示。

三、健全人格的培养对教师人格素养的要求

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教师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在教学中的有效引导,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在生活中的行为示范,在长期应试环境中,语文教师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行为方式,即教学目标就是抓学生的分数,它不仅是衡量学生程度高低的标准,也是衡量教师业绩高低的标准。在语文新课标的背景下,这种状况必须加以改变。

改变应首先从教师自身做起,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实质、理念和目标,从语文课程的实际出发,实施教学。同时强化个人的人文素养和人格素养,具有深入挖掘和体验课文文本有关人格素养内涵的能力。通过个人经验的渗透,凸现人物魅力,提升自己的人格素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丰富知识,敏锐的感受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崇高的人格素养的人。

其次,在此前提下语文教师在对具体课文学习的组织和引导中,应有意识、有目的地侧重于对人物精神境界的挖掘、对故事内涵的探究,及对所体现的人类本性意义的阐释。使学生通过具体与宏观的结合,文学与生活的融通等多角度地获得心灵的启示和人格的提升。

再次,“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课文文本进行深入挖掘和解析,而且也需要教师在健全人格方面的示范作用,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应是一个平易近人、知识丰富的人,是乐于与学生做朋友,在与学生研讨问题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的人,应是具有多样爱好、情感丰富的人,这是最能唤起学生尊重的人格魅力。教师应是严肃认真做事踏实的人,教师还应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这些因素构成了语文教师丰富的、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人格魅力,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经过心灵的内化表现在他们的行为当中,从而也获得最直接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中学教育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语文教育教学所应承担的特殊使命,中学语文教师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理解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要求、规定和意义是前提,认识传统语文教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欠缺是基础,认识和强化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对教师人格素养的要求是关键。

认识到上述三个方面,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就有章可循了。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潘涌.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培养学生挑战的精神 篇3

一、适时放手,为挑战性学习打基础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良好的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的个体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具备了思维,学生也就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有时候就可适时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自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学习品质.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布置预习,可以用以下思考题指导学生先在家读书自学:(1)一个圆可以用几表示?(2)两人分蛋糕怎么分最公平?三个人分呢?(3)分数怎么读,怎么写?(4)分数有几部分组成?让学生在这组思考题的指导下去预习,读例题的分析与解答的过程,通过认真仔细地思考,从而明确“简单分数的特点及基本读写”.这样,不仅能督促学生去读书,而且能使学生逐步地掌握读书自学的方法.

二、把教学模式从教师的“如何教”向学生的“如何学”转变

自古以来,我们的先人对教学是颇为重视的,也有很多对于“教学”的解析.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受苏联教育思想影响颇深,相当大部分学校仍基本保持着传统的讲课方式,即“一幅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或“板书+挂图”的传统模式,形成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当下,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号召的教学并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

如有一位教师教“循环小数”时,学生通过动手计算“10÷3”“58.6÷11”,揭示了循环小数的意义,教师进而提出:“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也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有的说:“日落日出,春夏秋冬.”有的说:“周一至周日,一月至十二月.”有的说:“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当有的学生说“人都是从出生到死亡”时,同学们提出异议:“这不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因为人死了不能复生.”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各抒己见.此时,教师再次指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和讨论这个问题,达成共识.即从人的个体来讲,不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但如果从人的生命繁衍的整体来讲,是从出生到死亡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互动和共同发展.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朝着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转型,回归本质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样一来,探究式学习法必然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形式,而要充分发挥探究式学习法的优势,必须要大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将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课前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形状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在操作之前教师提出:“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3组三角形图形,动手拼拼,能否用每一组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说一说,每组图形中的三角形与拼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再如教学时,小组讨论:羊和鸭共有22条腿,有可能是几只羊和几只鸭呢?让学生小组合作,轮流提出自己的答案,并相互验证猜想得是否正确,再由组长负责记录下正确的答案,共同整理出完整的答案,最后全班交流分享.通过有目的的合作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差的学生,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平等和充满乐趣的学习氛围,它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了自信心,也使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了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的新型学习任务,学生之间的关系也由过去单纯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学生学习的主体得到了增强,还淡化了教师的权威和促进了教师主导性角色的转变,促进了师生、生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总之,受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弊端的惯性影响,教学的路还很漫长,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尝试,优化课堂教学,让孩子真正地爱上学习、爱上数学.笔者相信,只要朝着以上的目标认真地去探索、研究,一定会让自己的学生在学习上拥有可贵的挑战精神.

培养学生挑战的精神 篇4

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竞争。然而, 人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是需要不断培养才能获得的能力。“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挑战杯”竞赛是大学生科技成果的大展示, 更是造就优秀科技后备人才的良好土壤, 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以“挑战杯”大赛为平台, 加快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辽宁工业大学在参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辽宁工业大学非常重视“挑战杯”竞赛活动。在学校党政的统一领导下, 组成了由校主管领导牵头, 团委、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等部门共同参加的组织协调机构, 加强对学校参与竞赛工作的领导。学校建立了与辽宁省竞赛相衔接的校级“挑战杯”竞赛机制。历届参赛情况见下表。

上表显示, 我校在第七届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是近些年来成绩最好的一届, 排名第二, 并且获得了优秀组织奖。第八届排名12。从获奖名次上来看, 辽宁工业大学在历届“挑战杯”竞赛中没有作品获得辽宁省特等奖。近年来获得优秀奖的作品占获奖作品的29%。三等奖的作品占所获奖作品的49%, 二等奖作品占所获奖作品的14%, 一等奖作品占所获奖作品的8%。虽然近年来“挑战杯”大赛的举办规模越来越大, 参赛范围越来越广, 而辽宁工业大学所取得的成绩并不理想。本文力求全面反映真实情况, 调查和访谈的对象是已毕业参与过竞赛的学生及在校师生。共发放问卷1000份, 其中, 有效问卷960份, 问卷有效率为100%, 采用SPSS l6.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学生参赛热情高, 但参与度低

96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33%的同学是参与过“挑战杯”大赛的, 有67%的同学尚未参与过“挑战杯”大赛。在整理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反映, 尤其是低年级的同学, 很想参加“挑战杯”, 但其专业知识储备有限, 知识面的相对狭窄导致选题内容不当、作品内容不充实。部分同学的选题仅局限于本专业甚至是课本中已有明确结论的课题, 视野不开阔, 找不到正确的选题方法。总之, 虽然我校学生对“挑战杯”参赛热情高, 但其知识面狭窄, 导致参与度低。

2. 信息传递不畅, 获取信息途径狭窄

30%的同学是通过网络咨询来联系产品的, 还有16.3%的同学是通过其他方式来联系产品的。从对“挑战杯”的了解途径来看, 有45%的同学通过学校的宣传了解“挑战杯”, 有28.8%的同学通过教师推荐或者通过同学来了解“挑战杯”, 还有26.2%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挑战杯”大赛。

3. 团队组建困难, 不能形成优势互补

在“挑战杯”的大学生团队中, 由于大学生个体特殊的性格特征, 挑战杯团队组建面临着许多问题, 参与“挑战杯”的同学大多数都是通过找自己的同班同学来组建团队的, 有58.3%的同学认为团队间的默契是最重要的, 这样很难形成专业优势上的互补, 而且也很容易造成视野上的狭隘。

4. 指导教师缺乏经验, 指导能力缺乏

参加过“挑战杯”的317名学生中, 有6.1%的同学表示没有得到指导教师的指导, 有36.3%的学生有1~2次的指导, 有46.3%的同学得到3~4次的指导, 仅有11.3%的同学表示有4次以上的指导。在参与调查的50名老师中有90%都认为是在专业知识上的指导, 有8%的老师认为是给予了一定的参赛经验, 只有2%的老师给予学生大量的参赛信息和资料。教师在指导学生参赛时, 大多数老师没有参赛经验, 只是专业知识的指导, 并不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参赛信息和资料等。

三以“挑战杯”为平台加快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1. 多渠道、全方位地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学校电台广播、橱窗、板报等以不同形式让学生了解“挑战杯”竞赛的时间、宗旨和目的, 明确“挑战杯”大赛对于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2. 课内教学与“挑战杯”竞赛相辅相成

“挑战杯”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通过参与“挑战杯”大赛, 能够使学生提高查阅文献材料的能力、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的能力和报告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有意识地把与“挑战杯”竞赛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结合实践的形式讲授出来, 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 加快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和学生团队建设, 加快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选拔和培养一批责任心强、专业能力强的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教师要在题目的选取、内容的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关键环节进行指导。加强学生团队建设, 把不同学科、不同特长的学生组合到一起, 优势互补, 另外要充分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凝聚智慧形成合力。

4. 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为“挑战杯”大赛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学校通过设立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基金, 为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二要提供充足的实验场地。三要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对参加“挑战杯”竞赛活动获奖的学生, 在奖学金的评定等方面予以倾斜。在教师奖励机制上, 对获奖的指导教师应发放工作量补贴或奖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参加“挑战杯”竞赛活动为契机, 坚持育人宗旨, 培养科学精神, 突出创新理念, 发挥服务功能,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 推动学生科研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 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提升其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使“挑战杯”竞赛活动真正成为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平台, 培养出更多的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 (1)

[2]李保红.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教文汇, 2010 (14)

[3]林文卿.基于科技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科技与管理, 2010 (2)

培养学生挑战的精神 篇5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 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迫切的要求,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求我们的教育为未来培育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从根本上说, 中华民族有没有竞争力, 能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创新教育的提出, 正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是时代的要求, 我们要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角度来看待它, 也要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国际型人才这一大视野去实施它。

由此可见, 创新教育是培养国际型人才重要的有效的途径。因此, 在我们的教育中, 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在教学中融入创新意识, 开展创新教育应把握哪些原则, 笔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新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过去我们多数教师有一个思维定势, 就是只重视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了对成绩差的学生的培养, 认为他们连课本的知识都学不好, 还谈什么创新和实践呢?因此教师在组织各类活动时, 总习惯找成绩好的学生参加, 这样一来, 那些平时不太出众的学生就难得有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事实上, 分数高低并不是衡量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唯一标准。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 并不是少数人或尖子学生才具有的, 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因此, 创新教育要面向全体同学。

二、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由于个体之间在兴趣、爱好、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是多元化的, 并且人的创造性思维有强有弱, 创新能力有大有小, 所以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只要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 并且将“有教无类”的博爱精神和“因材施教”的科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来引导和促进不同个体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就能避免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潜能并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应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

全面系统、牢固地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与系统学习知识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深厚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我们要求学生应首先把基础课学好, 构建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对于基础知识欠缺及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的学生更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以雄厚的基础知识作铺垫才能初步具备了创新的潜能, 才有可能、有能力来探索未知世界。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知识的基础性, 学生不能认为只要敢想敢做就不需要学习理论知识, 因为专业基础知识是学生进行创新和实践的理论基础, 并以此来指导创新和实践活动。

此外, 学生在创新和实践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 此时学生在遇到困难和解决困难的过程中, 发现了自己掌握的知识有限,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 就会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在问题解决后, 学生不但能对老师所教的知识融会贯通, 而且通过自主学习增强了学习兴趣, 还积累了许多课堂以外的专业知识, 实践能力也得到提高。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互相促进的。

四、合理地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

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影响学生自由思想的重要因素。教师如果能表明自己的独特见解而不是照本宣科, 那么将有助于鼓励学生的自由思想;教师如果能对学生的质疑和异见给予指导而不是以现成的定论限制学生的思想, 那么, 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相反, 如果教师心胸狭隘、思想僵化, 对学生的异见总是给予负面的影响, 那么学生会思想呆板, 思维懒惰, 缺乏创造性, 服从和保守将逐渐成为学生的人格特征。学生的创新往往源于兴趣、爱好, 源于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因此, 教师要支持学生的求新、求异和质疑, 鼓励学生进行新的探索, 而不是置之不理或横加干涉。要使自己的教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的力量”, 而不是“扼杀创造的力量”。因此, 作为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对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给予充分的支持和信任, 合理地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细致观察每一位学生, 即使有微小的创新意识的火花闪现, 教师应立即捕捉到, 给予积极的鼓励并做出客观的评价。对于有价值的实践方法、实践观点教师应给予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并向全体同学宣传、推广该同学的创新观点和实践手段, 以此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意识。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我国加入了WTO, 要求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 未来的社会千变万化, 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 都必须具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的能力。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培养国际型人才的一种迫切需要, 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张乐邦, 周四元, 等.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 (.4) 154-15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6

因此, 培养和造就个性和谐、全面发展, 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自我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促人向上。一般来说, 自尊心较强的人有强烈的好胜心, 能积极进取, 它会萌发创新意识, 产生创新行为。因此, 教师要相信学生、爱护学生和尊重学生。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第一秘诀。创新需要有自信, 有了自信, 创新意识才能转化为创新行动, 没有自信心, 就没有创新, 所以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 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

培养学生的顽强的意志和独立性。没有独立性不能进行创新活动, 而没有顽强的意志, 创新也不会坚持到底, 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挫折训练,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 特别是战胜困难的恒心和毅力, 面对失败和挫折不屈不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大胆让学生自主地去学、去想、去做。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前, 语文教学首先要“打开”、“放开”, 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在语文教学所提供的情境中翱翔。朱自清的《春》, 是一篇写景抒情的佳作。上课时, 我播放了《春到沂河》这首柳琴独奏曲 (全曲描绘了春光明媚、流水潺潺、万物生辉的动人景象) , 要求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 展开联想, 想象春天的美景。学生在明快的节奏、美的旋律中迅速地展开联想。在想象中, 一幅阳光明媚、东风荡漾, 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流露出热爱大自然的喜悦之情。通过这样的教学途径,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 心灵得到了充分的自由,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营造一个民主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设想, 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教师只是为了应付教学任务, 从上课讲到下课, 学生听得无精打采, 学生的创新精神从何而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教师采用发现式的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勇于发表不同意见。在回答问题时, 要提倡一问多答, 引导学生提出新见解、新方法、新方案, 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如教《皇帝的新装》, 在学生朗读课文以后, 要求学生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 (一个**的皇帝) , 并讲出理由。顿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一个愚蠢的皇帝”、“一个虚伪的皇帝”、“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学生一下子讲了十几个。更令人惊奇的是, 学生在讲理由的同时, 大多能扣住文章的中心。在课堂上, 学生回答的问题不仅新颖, 而且灵活。在时空上学生都有充分想象的余地,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教《马说》一文, 小组讨论:你同意作者“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吗?请结合新时代的要求谈谈。学生开动脑筋, 畅所欲言, 提出“毛遂自荐”、“天生我才必有用”等观点。学生不受拘束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在活动中大胆质疑、勇于探索, 培养了创新精神。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 培养动手能力

现代科技的发展, 要求一个人不仅动脑, 同时又能动手;不仅善于研究探索, 又能勇于实践;不仅有知识创新, 还有技术的创新、工艺方法的创新。在语文教学中, 应该联系实际, 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培养动手能力。例如, 每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可以发动学生, 广泛收集有关资料, 并对资料进行归类整理, 还可编撰小字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是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我广泛发动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在一周的时间里,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上百条黄河的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筛选后, 精选出若干条, 由文学社成员编撰了一期小字报。通过这样的活动, 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再如教《春》, 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 画出有关春的五幅图画。总之,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篇7

首先, 教师必须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的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 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一重要论述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今后的任务和方向。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只有自己牢固树立创新意识, 并具备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创新精神, 努力寻求教学过程中一切有创新价值的因素, 在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力求新的突破。这样我们才能够运用创新教育的教学方式, 高屋建瓴, 居高临下, 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其次,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 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 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因此, 在语文课教学中, 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努力做到“教得轻松, 学得愉快, ”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和生命的交流。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索, 一起交流。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畅所欲言, 在教师的尊重中主动去探求新知识, 在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里, 任思维纵横, 任想象驰骋, 任情感涌动, 多种想法涌动、交汇, 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引发创新的潜质。

如有位老师教《赤壁之战》一课, 讲到黄盖火攻曹营这一计策的巧妙周密时, 他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创设情境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他让学生当黄盖, 而他则当黄盖 (学生) 手下的一员将领, 让“黄盖”在火攻曹营的路上回答“手下”的提问, 他还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多个问题向“黄盖”请教。由于学生担当的是黄盖这一重要角色, 自然不愿被“手下”问住, 于是他们相互补充, 争相回答“手下”的问题, 从而完全弄懂了这个计策的周密巧妙之处。在以上师生互动的情境中, 既有信息的传递, 又有情感的交流, 更有思维的撞击, 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状态, 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花的理想场所。

再者,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 是学习成功的秘诀,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 积极思考, 而且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 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愿望。”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只有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才能以巨大的情绪力量感染学生, 激发创造的潜能。因此, 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本身内在的乐趣, 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认识规律, 并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雨中登泰山》一课时,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形象可感的泰山图, 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 进而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欲望:“泰山为五岳之首, 巍峨的泰山素以雄伟、庄严、挺拔、壮观著称, 有众多的名胜古迹, 风光绮丽, 雨中的泰山更是别具情趣。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游览一下泰山的雨中奇景吗?”学生们充满好奇的眼睛透出了对泰山无比的向往, 显示出了学习这篇课文的极大热情。学生只有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到学习的思维活动中, 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知识, 迸发创新因素。

最后, 拓展学生想象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想象是创新的源泉, 没有想象, 就难以创新。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 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 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 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 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而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 只有丰富的想象, 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作为教师, 要能够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观察和分析, 产生联想和想象, 改变视野, 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从而产生新的看法和思维, 获得新的收获和成功。如有位老师在讲到《离骚》中的“忽反顾以游目兮, 将往观乎四荒”时, 就问学生:“屈原依依不舍得离开郢都, 一路走来, 不停地回头望, 他看到了什么?”有的回答:“靳尚、公子兰、上官大夫在嘲笑他。” (看到了小人得势) ;有的回答“众女嫉余之娥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进谗言成功了) ;有的回答“看到了楚襄王和靳尚他们在酣畅淋漓的喝酒。” (应证了“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和“鸾鸟、凤凰日以远兮, 燕雀、乌雀巢堂坛兮。”) 老师紧接着又问:“屈原他想看到什么呢?”学生便又积极的思索起来, 一生回答:“他想看到辽阔大地上长满了草, 不是毒草恶草, 是散发着芳香的草。”至此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力终于明白了屈原文中用香草喻君子的意象。

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给学生以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心灵的自由、创造的自由。创新教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而是落实在具体教学活动中, 语文课教学的生命力及其永不枯竭的动力在于创新。只要我们充分信任学生, 给他们提供机会并积极鼓励、激发、诱导其展示自己的才能时, 学生所迸发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就会常常令我们惊喜。我们也就会达到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首要目的。

参考文献

[1]汪日林:《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贵州教育》, 2003年第10期。

[2]张永文:《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

上一篇:创建方法下一篇:生本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