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2024-06-07

关于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精选9篇)

关于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篇1

关于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中国移动的组织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一个不断进步向前的过程。从05年开始,中国移动对自身成立以来的历程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回顾,总结了企业发展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精神内涵,以继承和创新为方针,经过全体员工的讨论,最后总结出中国移动追求卓越的组织文化理念体系。中国移动组织文化理念体系由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三部分构成。中国移动组织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体现了中国移动作为一个组织,将以成为“负责任”和“最优秀”的企业作为追求。中国移动组织文化理念体系立足于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凝结了中国移动全体员工的缔造辉煌历史的精华,表达了中国移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事业的坚定信念。此组织文化是中国移动的根基和灵魂,它将不断引领着中国移动人,前往一个更高的平台,飞往更美好的未来。

企业核心价值观:“正德厚生,臻于至善”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社会行为进行评价并决定取舍的基本观点。而作为一个连任中国500强企业第三的企业来说,其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起着不可取舍的作用。中国移动的企业价值观是正德厚生,臻于至善。

“正德厚生”来源于《尚书》中:“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维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真是一种在中华大地上传承千年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责任为核心义要的道德情操。正德强调个体责任和自我的约束,厚生强调社会责任和社会的奉献。“正德厚生”集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移动现代的企业精神。在精神层面上体现了中国移动人渴望担任重任的自我定位和选择。

“臻于至善”院子《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一种为人民奉献的事业理念,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境界追求。“臻于至善”的价值观引领着中国移动不断的进行创新,不断的进取发展从而追求完美。从而才成就中国移动事业遍布整个中国通信产业。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是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它体现了中国移动企业发展的理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和强烈的进取创新意识。该价值观是引领该企业走得更远更高更强。在面对消费者的通信服务上,中国移动有限公司依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对消费者的信息交流采取负责的态度。这让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的企业排名名列前茅。

中国移动通信的企业精神:改革创新、只争朝夕、艰苦创业、团队合作

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健康向上内在气质的外在表现,是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的集中表现,也是企业发展、员工成长的动力所在。

一、改革创新精神

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就是要锐意进取,不断变革,积极推陈出新,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下,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推进改革和进行创新是推动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实现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必须以变应变,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前进。改革创新精神体现了中国移动通信员工在变化中求生存,在变化中求发展的不懈追求和努力。

二、只争朝夕精神

坚持只争朝夕的精神,第一是快速行动。在企业发展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市场反应速度已成为决定企业生存的基本素质。不断加快工作节奏,与时间赛跑,是中国移动通信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第二是崇尚实干,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踏踏实实地创造性开展工作。第三是讲求效率,效率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要提高办事效率。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练就快速高效的应变能力,反映了中国移动通信员工领先时代潮流的豪迈气概。

三、艰苦创业精神

坚持艰苦创业的精神,就是要在困难面前保持永不退缩、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甘于吃苦、脚踏实地的奉献精神和永不满足、追求上进的进取精神。弘扬艰苦创业精神,体现了中国移动通信员工爱拼搏,讲奉献,斗志昂扬的优良精神风貌。

四、团队合作精神

坚持团队合作的精神,就是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来追求优良的业绩。通过团队合作,将互补的技能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其效能将超过团队中个人能力的简单迭加,使得整个团队在更大的范围内去应对多方面的挑战,使企业更加具有应变能力和灵活性,企业的绩效得以提升。坚持团队合作的精神,将有利于个人的成长,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交流,使团队的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承担更大的责任,获得更多的磨练,取得更大的进步。

中国移动愿景

实现单位业务流量耗电比上年下降,推广环保的项目,建设友好共生的生态环境。推广成熟节能的技术,降低能源消耗的水平,加大力度宣传交流力量,提升节能环保意识。为更美好的信息化未来做工作,首先在国际传输带宽大幅提升,国际互联网排名大幅提升,成立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国际互联网访问体验,推进物联网公司专业化运营。进一步贴近民生,为民生工程作贡献,丰富和推广“无线城市”应用,重点拓展这方面的领域。最后就是继续大力地推进自然村通电话和行政村通宽带,根据地区差异创建信息网,推广到农村信息化应用。让农村等领域也能实现到信息化。

企业使命

使命是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与反映,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理由,是企业一种根本的、最有价值的、崇高的责任和任务。中国移动公司的使命是”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及时、充分而有效的沟通是人类实现资源共享、社会实现集约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通信业的发展,帮助人类逐渐打破沟通的时空障碍,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为快捷有效。“无限通信”的世界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乐园,在没有任何沟通限制和障碍的世界,在能够“随时”、“随地”、“随意”、“沟通无极限”的世界,人类能够自由共享所有知识,自由传达所有情感。中国移动凭借卓越的技术和才能,把创造和实现人类共同的梦想“创无限通信世界”作为自己无上的企业使命。而信息化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竞竞力、现代化程度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尺度。

这证明,世界已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由当前信息技术令人震惊 的发展速度,我们可以预见,信息化将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信息产业将始终具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力。而作为信息社会的栋梁,作为行业的引领者而不是跟从者,不断进行业务和体制创新对中国移动来说是必须的,如此才能牵引和带动社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成为推进信息社会前进的先锋和主导力量,中国移动的技术、业务创新和运营模式创新,将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形成强烈的示范效应;作为信息社会的栋梁,作为专业技术的首倡者而不是后觉者,中国移动将不断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和网络的综合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成为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桥梁。“创无限通信世界”体现了中国移动通过追求卓越,争做行业先锋的强烈使命感;“做信息社会栋梁”则体现了中国移动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将承担发挥行业优势、勇为社会发展中流砥柱的任务。

关于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篇2

正海的发展得益于企业文化的软实力建设, 他们在20余年的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正海文化——以“三个满意” (让员工满意、让顾客满意、让社会满意) 为企业宗旨, 秉承“互利双赢, 与社会共同进步”为经营哲学, 努力实现“创建百年正海”的企业终极目标。

一、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个满意”, 是立企之本

在正海集团的创业发展过程中, 曾经面临无数次的冲击与考验, 但由于全体正海人的同心协力, 以及广大顾客和社会各界的爱护与支持, 使正海集团能够度过每一次困难与危机, 并且持续健康成长。积累的经验逐渐凝聚成了正海的企业文化。

正海人认为:实践“让员工满意”“让顾客满意”“让社会满意”是企业经营的宗旨。个人的生命有限, 企业的生命却可追求长久。唯有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才能达成上述目标。

正海人做到:“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 优秀的员工是企业无限的希望和成功的基础。他们在人事公开、机会均等的原则下, 得其人、用其才, 让企业因员工的智慧和汗水而壮大, 员工也因企业提供的平台而不断成长。

正海人深知:“顾客是企业的命脉”。以真诚的态度为顾客提供优良的产品与完善的服务, 处处为顾客的需求着想, 是企业成功的第一要素。只有做到顾客满意, 企业才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企业才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正海人明白: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 对社会的进步须担负一份责任。他们努力追求卓越、创新事业, 缔造佳绩并以实际成果回馈社会, 包括依法经营、上缴国家税收、提供就业岗位、参与公益事业等, 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正海人对正海的诠释:正海中的“正”字意释为:方方正正做人, 公公正正做事。意思是要行得端, 做得正, 堂堂正正, 公正无私, 有浩然正气。正海的“海”字意释为:胸怀宽广, 事业辽阔, 谋略深远。意思是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要有长期打算, 以圆百年之梦, 充分体现建设百年正海的经营理念。

海, 容量大, 数量多, 宽阔无边, 水深浪高, 汹涌澎湃。既有宽广平静的一面, 也有“风浪滔天”的时候。作为一个企业, 全体员工只有团结一心, 齐心努力, 密切配合, 相互协作, 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 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去争取胜利, 赢得更大的利益, 创造更多的财富, 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

二、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做到“让员工满意”, 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在“三个满意”的理念体系中, “让员工满意”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 是全部理念的基石。只有让员工满意了, 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才能让顾客满意, 进而通过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让社会满意。

(一)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选好、用好、培养好员工, 发挥“人”的最大作用。

一是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选人用人机制。正海集团不断探索和完善招聘机制、选拔机制、培养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 卓有成效地开发了内部人力资源市场、“H”型 (管理路线和专家路线) 职业发展双通道等人力资源管理举措。比如在集团内部建立公开考选制度, 选拔优秀员工充实到集团管理岗位上。自2003年以来, 先后组织公开考选50余次, 参加考选300余人次, 在集团内形成了人才使用的良性循环。这一做法, 既敦促员工尽快提高自身素质, 又提升了员工在职场上的竞争力。为有才华的员工提供了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 形成用人渠道的多样性。

二是强化对员工思想素质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系列化、经常化的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 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与高校联合开办在职企业管理硕士班, 为公司储备和培养后备经营管理人才;以讲座、参观、讨论等形式加强新员工入厂教育等。建立先进标兵评选制度和内部待岗培训制度, 通过奖优罚劣, 树立榜样等手段, 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沟通交流会制度化, 建立不同层次的沟通制度;设立员工意见箱;实施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等。通过以上措施, 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 鼓励员工参与管理。

三是加强对文化的管控, 保证企业文化“落地”。为了促进正海文化的“落地”, 他们采取了多项工作措施。集团各级管理人员率先垂范, 带头实践正海文化的要求, 并以各自的实践形成《正海文化》案例手册, 形成文化引导的长效机制;各子公司出台了各项管理制度、程序、办法, 全面落实正海文化理念;运用培训、宣传、案例教育、《正海人》内部刊物、讲座等形式, 组织形式多样的宣贯活动;建立、完善集团企业文化理念落实情况监控体系。包括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目标管理与考核机制、企业文化落实评价等手段, 使正海文化理念在集团范围内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 避免理念与实际工作的脱节。

(二) 打造“凝聚力工程”, 开展“员工关怀”, 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归属感。

一是着力打造“凝聚力工程”。建立了员工活动中心和员工图书室, 员工活动中心建有室内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棋牌室等活动健身场所, 全天候对集团全体员工开放, 是集团员工业余时间强身健体的好去处。图书室获首届“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荣誉称号;建立集体婚礼制度, 自2001年起先后为143对新人举办了12届集体婚礼, 不仅为员工节省了费用, 减少了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更给员工一种温馨家庭的归属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平均每年举办超过20余场次4000多人次的文体娱乐活动, 为员工创造和谐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是建立帮扶救急救助机制。集团公司采用“正海集团工会职工互助基金”以及“正海集团救助基金”两种救助方式进行救助。同时, 建立了困难员工档案和公司领导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其中, 互助储蓄基金是以会员每人交纳入会费300元的形式自愿加入互助基金会, 满足借款条件的会员可以无偿借用基金款, 一次最高额度为2万元, 借款年限为1年。为因大病或突发事故急需用钱的会员解决了燃眉之急。救助基金的来源主要是互助金利息和投资收益、职工日常募捐款项、工会专拨经费等。截止到2011年底, 正海集团互助基金存有57.4万元。对会员累计提供借款87万元, 帮助困难会员80人次。2004年5月, 职工杜广清被诊断为胃癌;2007年6月, 杜广清的妻子被诊断为乳腺癌, 杜广清及家人的情况牵动着每一位正海人。6年多来, 为了使杜广清一家人能够度过难关, 在他和妻子住院治疗期间, 集团工会先后发动全体职工3次捐款, 并从集团工会救助基金中拿出10多万元为其解决住院治疗费用, 共计为其提供各项救助款29万余元。广清在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 多次表示“一定要努力地撑下去”。但在2010年, 他和他的妻子都失去了和命运抗争的机会, 留下了读高中和上小学的两个未成年女儿。鉴于这种实际情况, 集团决定在法定义务上长期救助, 一方面承诺要定期进行经济上的救助, 另一方面成立了父母爱心关爱组织, 不定期地送去情感上的关怀, 让两个孩子能够安心生活和顺利完成学业。正海集团以实际行动履行了“让员工满意”的承诺, 得到广大员工的衷心拥护。

三、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做到“让顾客满意”, 这是企业发展的命脉

正海人始终坚持做到“先做人, 后做生意, 谋求互利双赢”、“顾客第一, 质量至上”。坚持真诚守信、按国际惯例做事的原则, 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提升了企业的信誉度、满意度和美誉度。

正海产品创造了多个第一:正海磁材经过几年的耕耘和积累, 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优异的产品质量、一流的增值服务, 成为国内高性能钕铁硼磁材行业第一品牌;正海网板荫罩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是国内外彩管客户的首选品牌, 在原有业务基础上, 2011年7月进军触摸屏行业, 标志着正海集团在显像领域开始迈向新的起点;正海生物的口腔修复膜产品在口腔颌面外科细分市场占有率第一, 产品是国内最优秀的组织修复材料之一。正海车饰的汽车顶棚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 品质一流, 为国内多个中高端车型配套。在国庆60周年大阅兵时, 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乘坐的敞篷轿车里的汽车内饰部件就产自正海汽车内饰公司。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正海磁材公司的发展, 就是实践“让顾客满意”文化的一个缩影。磁材公司制造和经营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 其开发的风力发电机用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在兆瓦级永磁风力发电机领域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 开发的超薄静音节能环保电梯专用钕铁硼磁性材料, 在高端节能永磁直驱电梯曳引机领域一直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四、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让社会满意”, 这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正海人认为, 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是对社会最大的责任。同时, 企业是社会母体的一个细胞, 在社会运行中, 企业必须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 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做好生产经营的同时, 正海集团主动承担起各项应尽的社会责任——守法经营, 保护环境, 增加就业, 依法纳税, 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等。集团多年连续被评为烟台市纳税百强企业。2006年获得“烟台市首批AAA级劳动和谐关系企业”称号。正海积极向社会奉献爱心, 多次与烟台市特困员工结成“帮扶对子”进行点对点的帮扶, 多次承担共建村的帮扶任务。同时企业员工也积极向社会献爱心, 自2003年集团自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以来, 累计向社会捐款400余万元。2007年, 正海集团因在慈善工作中的积极表现, 在烟台市开发区慈善总会成立仪式上被授予创始会员单位称号。2008年-2011年连续四年获得烟台开发区“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先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一等奖”等荣誉。

正海人经过多年的努力, 形成了“员工铭”, 这就是:工作观:承担责任, 创造价值;利益观:理性诉求, 注重成长;协作观:认知角色, 互相支持;人才观:认同文化, 业绩优秀;形象观:遵纪守法, 明礼诚信。

关于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企业管理;启示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更多看重的是对西方社会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学习,而一直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却有所不足。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以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来指导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笔者认为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及“以柔克刚”的和谐观念等对指导现代企业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值得科学合理的继承和不断的完善发展。

一、古代“民本”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也不管是管理朝代还是管理企业,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是人,管理的核心在于人力资源管理,本质是“治人”即对人的管理。从管理的意义看,“治人”通过专注于人的积极修为、管理实现对事对物的管理,这种管理思想和方式与现代的“人本管理,人为为人”的人性化管理理念相一直,只有管好人才能管好物、管好事。众所周知,儒家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文化,认为在一切事物中人居于最重要的位置,甚至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都是并列的。从管理学的角度考查,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人的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管理主体的重视,特别强调管理者要“修己、正身”,要遵循“为君之道”“为将之道”“爱民之道”,提出了仁、勇、信等各种德才标准;其次是对管理客体的重视,处理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相对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民本”“民心”“民意”,把“民本”“民心”“民意”看做管理行为成败得失的根本,例如古代君主的“奉天承命”就是要尊重民意。当然,或许有人说这是迷信,应用于现代企业的管理中肯定会出乱子,这点笔者不否认,但是要强调的是对于古代的丰富遗产,我们应该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来面对。同样,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理念与现代“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一方面把人即人力资源视为企业一切资源中最重要和最有潜力的战略资源,着力提高人的素质;另一方面强调对人的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价值观培育,努力做到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挖掘企业员工的潜力,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因此现代企业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民本观念,以企业的人力资源为中心,把面向企业员工、尊重企业员工、关心企业员工放在首位,充分调动企业中所有人的工作热情和智慧,企业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现代企业应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把尊重员工、关心员工放在首位,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规划企业员工的有效配置,不断为企业员工提供学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提高企业员工自身能力素质,增强企业员工责任感、使命感。此外,在企业管理中重视员工的自身发展,也是符合传统文化的义利观的。作为儒家五常之一的“义”一般是指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和人们行为的价值标准,“利”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物质利益和功利。“见利思义”和“以义制利”的儒家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的民主精神,引导和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激励和推动了中华民族和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在企业管理中,如果做到“见利思义”、“以义制利”,把面向企业员工、尊重企业员工、关心企业员工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完全以企业利润为出发点,可以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业员工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当中。总之,不管是古代儒家思想,还是现代国家政策,我们都应该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灵活运用人本思想,让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馨和对自身的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才能够让员工有归属感,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古代和谐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以柔克刚”“刚柔并济”,强调为人处世要随和谦让,这其实是一种心胸豁达的思想境界。对于企业管理而言,个人与个人之间如此,团队与团队之间也应该如此。儒家认为,柔是自然之道、养身之道和治世之道,天地万物按照均按照一定的规则运行,因此人必须关注自己并注重自身的修为,使人道合乎天道,顺应天道。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说人与自然要协调统一,主体与客体之间要相融相通,这就是所谓的“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道理。《中庸》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从天开始,过渡到人,即管理者要以企业文化来熏陶员工,用文化的潜移默化功能促使员工的目标、行为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保持和谐,培育员工和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实现个人与企业协调发展。古代和谐思想也与今天我国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观点不谋而合。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古代和谐思想可以帮助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因此企业管理者的实践活动应建立在企业的可持续能力和企业员工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保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促使员工的个人得到充分发展。作为中国通讯的巨头——中兴的“森林原理”和“低成本尝试”管理方式体现企业中和谐思想的活用,这种东方的价值观向中兴企业的组织结构、研发领域、市场末端、文化氛围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渗透,并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企业之首——松下作为也非常推崇中国的和谐思想,认为提倡和谐就是提倡以诚、以宽、以礼待人,不偏听偏信但又不搞折中和放弃原则,强调高瞻远瞩、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所以说,古代的和谐思想运用于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可以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甚至为企业的进一步扩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其它方面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外诸多著名企业家产生过重要影响。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职业经理人在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理念的同时,还应从中国的实情出发,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思想中汲取精华。笔者认为有两个思想精髓必须被我们掌握,一个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个是“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前者是对我们职业经理人个人素质的综合要求和提高方法,而后者更侧重于职业经理人的战略思维。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奋发图强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体现。自强不息最核心的内容在于不停留不满足于当前的自我,不断地向“更新”的自我迈进。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如果说,这只是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自强自立、积极进取的表现,那么“人穷志不短”、“刀子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等民间俗语,则反映的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全民化、普遍化和社会化。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就找不到前进的动力源泉。这就要求职业经理人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和毅力,以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行动追求个人素质日臻完善。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与历代先民不懈努力浓缩而成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以及与中华民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的共同精神家园和宝贵财富。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做到“古为今用”,对我国的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琦.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影响[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2]赵东升.东西方传统文化对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6)

[3]鲍升华.弘扬传统文化管理思想探索中国特色企业经营管理之道[J].理论月刊.2002(9)

关于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篇4

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关于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文化的意义和企业文化

文化,改变和影响的是人的观念和意识。人的观念和意识,影响着人对待事物的心态;而人的心态左右着人工作中的行为趋向和状况;人工作中的行为趋向和状况决定着行为的结果。文化,是通过对人的观念意识的改变——心态的改变——行为趋向和状况的改变,以达到对行为结果的改变。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时间中所形成的一种全体员工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等。

任何企业都有它的文化。不论你是否意识到、有无刻意去建设,从企业一出现,它就在教化、影响和改变企业内和进入企业的人。可以说,每个企业的现有文化,都是企业经过长时间的累积而形成的企业形象、规章制度、惯例、成员的言行举止和行为习惯等等的总和。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核心流程

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是改善已有的企业文化,以形成新的、更好的、适应未来需要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清除过去所形成的文化中不好、不利于以后发展的内容的再焕生机的过程。

在企业成长、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企业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好的东西沉积下来。这些东西,当初可能没有认识到它们的不良影响和副作用,或是由于特殊的原因,为了顾全大局而不得不做出妥协,容许它们存在,以致于形成了惯例。这些东西,对当时的企业来说,有的甚至还有积极的意义。

当时,随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这些东西,已经成为企业继续成长和发展的阻碍,必须予以改变、清除和解决,否则,企业将逐渐走向衰弱、外强中干。

比如说,某企业有个技术很全面、很能干,也很肯干,经验又很丰富的老师傅、老功臣,为人也很好,很得人心和老板的信任,从企业成立之始,就在该企业做事,可以说企业原来生产中的各种事情,都难不倒他。但是,由于他的文化较低,只是凭经验做事,对新技术新设备消化慢,难以掌握。如果新东西引进成功后,他在企业中的权威地位就会受到挑战。因此,每当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时,他都要说风凉话,故意刁难,不肯真配合,甚至偷偷做手脚,阻止新东西的引进,给他上面的各层管理人员都增加了许多麻烦,给企业造成了许多人力和时间的浪费。尽管这样,谁都说不到他,因为他所做的都有理由。这类事情,只要他介入,就难以成功;他不介入,就很顺利。处理他,不仅会影响使用原有设备和技术进行的生产,而且还会给管理者树立很大的对立面。——这可以说是企业文化建设要解决的问题中很典型的一个。

因此,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前提就是要明确:化什么?化成怎样?为什么要化?

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首先需要清楚企业的现状,明确企业存在的弊病、缺陷和不足。在此基础上,通过弊病、缺陷和不足的分析——原因(行为)分析——心态分析——观念和意识分析,来确定观念和意识层面的根本问题,再针对这些根本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教化。这样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地,由点及线,由线及面,逐渐将企业文化系统建立起来。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适用对象 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因为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tongshi企业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是长久的,其效果是潜移默化、很不明显的,常人一般是很难看到它的即时效果的。企业文化的工作做好了,将会使许多现在束缚管理人员手脚、耗费企业内部成员许多时间和精力的重大基础问题,消弭于无形,达到“无为而治”、一劳永逸,只需要很少的维护成本的境地,其效益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如果企业要想上下齐心、长久稳定地发展,应对外部的竞争,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项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基础工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只适宜于已无“近忧”的企业进行。一家没有前途、没有前景构想、做一单算一单的企业,是没有必要大张旗鼓、费很大精力地去搞什么企业文化建设的,因为它明天是否存在都不知道,搞企业文化建设,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只能是为他人作嫁衣。在这样的公司,老板的文化,就是企业文化;老板要求怎样,就得怎样;受不了的话,走人。对于老板来说,主要是运用手腕、心计、权术、感情、眼前利益等来笼络人心。

从企业员工个人的层面上来看,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的指导思想 现代企业里的员工,已不仅仅只想通过劳动从企业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他们还需要被社会和企业认可,并有一种个人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企业是员工赖以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寄托,企业也就是员工之家。让员工们认识到企业是自己的企业,这就是好的企业文化产生出来的积极作用。反之,员工们认为企业不是自己的企业,吃光、用光、败光,这是失败的企业文化产生的消极作用。企业文化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它规划了员工基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渐渐将其演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规则。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能在新老主管交替、新老员工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续性和保持性,这样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四、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人,尤其是中国人,普遍存在一种心理缺陷:只想听赞美的好话,而不愿听反映实际问题的实话。好像别人不说存在的弊病、缺陷和不足,弊病、缺陷和不足就不存在了。有两句成语典故,非常形象地反映了这种心态和行为——“掩耳盗铃”、“一叶障目”。

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老板和高层,认识要统一,要能够正视弊病、缺陷和不足,正确对待暴露出来的问题,而不要掩盖问题,否则,企业文化建设,就会缺乏明确的目标,而陷入盲目和流于形式。

其次,要明确企业未来对人员的要求,以及未来发要求与人员现状的差距。

再次,要作为一个项目,由专人来进行。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全局观念,进行整体规划,有计划地进行。不能想到那就做到那,尤其不能为了如期出期刊而乱拉文章凑数。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非常繁杂、需要耐心、且很费时间精力的工作,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尤其是先期的分析和设计工作,需要的人员虽然不多,但却不是随便抓几个人就可以做得了的。它要求从事者对行为心理学有很深的研究和很丰富的实践经历、亲身体验,光有行为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也是难以胜任的。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胜任这方面工作的人,需要有“知己知彼,将心比心”、善于理解他人的日常行事习性;能够“知微见著”,从日常不起眼的小事情,看出潜伏的问题,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一个狂妄浮躁、目空一切、过于自信、将这事看得很简单的人,是做不好这工作的,就算他的笔杆子再好,再能干,也没有用。他可能是瞎忙瞎做,而难以达成改善人的观念和意识的效果。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内容,主要就是琢磨如何改变人的观念和心态,这很类似于以前国企的政治思想工作。其主要差别是:以前国企的政治思想工作,个别性强,普遍性的东西很空洞、枯燥,多是处于被动的境地。而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是一项主动性很强、预防性、建设性的工作。以前真正用心做过一段时间基层政治思想工作的人,或做过调解纠纷之类工作的人,从事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应该说是具有比较好的基础。1.企业文化的构建要以人为本

首先,发现并关注细节。企业中蕴含着某种有价值的独特文化因素,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在创办或运行过程中都会有的因素。比如说,有的员工非常爱护自己的机器,有的员工上下班非常准时,有的员工特别节俭,有的员工喜欢着装朴实整洁,有些员工非常喜欢学习新的知识,甚至业余时间自费去读培训班,有的员工喜欢钻研,总想改进产品形状和功能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好的细小的文化现象。我们的管理者通常不会特别注意这些事情,这些事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善于培育企业文化的管理者,才会知道它们的价值,发现它们的价值,因为它们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要素。好的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些琐碎的积极要素基础上成长起来的。

其次,立足于内部。对于企业文化因素,有些管理者不认为那是从本企业孕育出来的,而是看重外部引进、移植。企业管理者通常认为:企业可以任意造就文化,甚至认为管理者自己可以造就企业文化。其实,这种企业文化移植论,少数人创造论是不合乎实际的。企业文化是内生的,而不是外在的,更不可能由少数人强加给多数人。这种强加给企业的文化由于缺少根基,往往成为一种装饰。好的管理者恰恰善于发现本企业积极的文化因素,能够慧眼识珠。

再次,走出口号,走向员工。把概括的企业文化其特征描述、标志性事件、典型案例与代表性人物品格、思想、选择恰当的方式和途径传达给全体员工,使他们努力理解这种文化表现。员工接受与否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前面的三道程序任何一道程序做得不到位,都可能影响员工接受这种文化,非本企业产生的文化因素会引起抵触,难以与本企业完全对接,管理者本身没有文化潜质则很难发现企业文化的因素,即使看到一些文化因素也难以与之产生共鸣,概括提炼失真,不当,员工也不会接受。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渗透到员工的工作和活动中去,目的就是让员工企业文化,接受企业文化。

第四,融进员工的意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接受、理解和认同,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体现出来,即表现在日常的工作中。最初可能是被动的,员工会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约束自己、规范自己。如果这种被动的约束与规范不能转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企业文化建设也会流产。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使员工产生自觉行动,没有外在约束,这时的企业文化才算初步建立起来。员工的自学行动是企业文化初步建立的标志。再有,企业每一项经营战略的实施、每一件高质量的产品都要靠全体员工的有效工作来实现。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员工的文化教育和业务培训,并教育引导员工树立为用户服务、为用户提供满意产品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增强工作责任心。企业经营展丰富多彩的、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丰富员工的团队精神,提高企业凝聚力。

第五,突出和依靠主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者的关键作用和员工的主体作用缺一不可,员工的主体地位不可忽视和动摇。强调突出和依靠主体,就是要注意吸收员工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创造的特色文化原料,注意发现和升华员工在工作中创造的闪光点,不断充实企业文化的内容。突出和依靠主体,还要在提出和形成企业文化关键要素的过程中走群众路线,使企业文化的内涵在反映企业发展方向与反映职工的意志和根本利益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和依靠主体,还要在企业文化诸多要件都按程序正确确立起来以后,必须通过反复深入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工作达到全员认同,变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突出和依靠主体,还表现在领导者和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地实践企业文化的信条,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使企业文化不仅成为领导者对全体员工的要求,也同样成为全体员工对领导者群体的要求。

2.企业文化要不断创新

员工把企业文化与自身融为一体,从自己身上就能体现出企业文化,员工需要像完善自身一样去完善企业文化,这些都仅仅完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初始进程。创新企业文化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二步进程。由于企业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不能固守一种固定文化表现形式,它既要保持其文化的本质不变,又要不断创新它的表现形式,增添新的文化内容,这是企业文化获得巩固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创新不能一次完成,员工能住所发展变化自觉不断地创新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文化走向成熟。成熟的企业文化是一个能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文化,其标志是上下同欲,自觉求新求变。企业文化深入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种活动,并有巨大的同化作用,使新的企业员工能很快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当中,接受、理解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自觉约束自己,通过自身体现企业文化、加入到创新企业文化的过程中。

创新是企业活的灵魂。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观的内核,它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化同步,不能有丝毫的窒息和停滞。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创新的企业英雄人物和创新的员工队伍,就没有创新的技术、创新的管理、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和市场,企业就会丧失其社会价值的依据。把创新这个内核植入企业价值观,全方位融入企业文化诸多要素和建设企业文化的全过程,培育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企业的品质,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共同经验。创新作为一条成功的共同经验,又存在于各个企业的个性化实践之中,以本企业特有的表达方式、实践式和实际效果表现出来。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要激发和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同时为其提供创新的外部环境,大力推进企业的经营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意发现、总结、提升独具特色的创新内核,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不断进步的推动力。创新有“三原则”:创新的目标、创新的本质、创新的途径。一个企业创新的实质,首先是“思想创新”,有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引伸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很多企业由于受以前管理体制的影响,在创新工作上力度不够,势必会出现与现在日新月异的企业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相不和谐的地方,我们要通过不断创新和改革,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命的系统工程,其蕴涵了一个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发展等各个时期的面貌和精髓,今后的一个时期内,我们企业的发展模式将是“坚持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规模与结构、投入与产出的统一,走内涵式的路子,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随着企业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深入和完善,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这个企业发展的生命主线,我们的企业将会继续保持健康发展的态势走向灿烂辉煌的明天。

五、企业文化建设应特别的注意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不是企业的期刊杂志宣传栏,而是期刊杂志宣传栏等的内容、内涵。期刊杂志宣传栏只是它的形,而不是它的质。不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演变成企业办期刊杂志宣传栏等外在形式,而不考虑所发的资料对阅读者会有什么样的心态影响,是否会产生负面影响,是否会有副作用,是否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当然,期刊杂志宣传栏等,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普及和推广企业文化非常好的方式,但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实在没有必要,普及和推广的方式有很多。

我留意过不少企业招聘从事企业文化方面的人员,实质上,它们所要的仅仅是从事文字编辑方面的人员,而不是真正从事企业文化研究的人员,不是要那些对问题能够深入分析到观念、意识层面,知道怎样去影响、改变人观念和心态的人。它们所关注的只是你有没有做过文字编辑工作,有没有排过版。它们的企业文化,注重的是形,而不是质,多是装门面的。它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所要的是企业在外表上看起来冠冕堂皇,有期刊杂志宣传栏,重视企业文化。至于这些期刊杂志宣传栏能起的什么作用,起多大的作用,有无反作用,却很模糊。建立这样的企业文化,费时费力,对企业内部的意义实在不大,只能是一时哗众取宠、唬唬企业外部的外行人罢了。

关于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篇5

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

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树立“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理念。为了进一步弘扬公司的企业文化,树立起公司正面形象,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以文化管理企业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办公室建议在公司外走廊办企业文化长廊。文化长廊即美化了公司环境又能作为公司企业文化窗口把公司发展、经营动态、各项工作及对职员工的关怀等在文化长廊上充分展现出来。制作体方案如下:

一、文化长廊地点定在公司办公室外走廊两侧墙面。

二、文化长廊具体内容通过以下几个栏目展现:

1、公司简介及发展历程(大事记);

公司简介:介绍公司主要产品(附图片)

发展历程(大事回顾):公司纪念日、历年获奖情况(附图片)、各类认证证书等。

2、公司组织架构、行为规范、部门介绍及主要职责。

3、光荣榜

明星员工、先进集体(附相片、事迹简介)

4、员工活动信息(职工生活)

主要是展现员工风采,如旅游业余活动等、对职工的关怀、生日祝福、天气预报、生活健康小常识等。

5、培训专栏

各类知识培训,管理励志故事,培训有感等。

6、公告栏(公司动态快递)

包括公司新闻、图片,奖惩、人员调动、内部招聘、考核等。

三、具体制作交广告公司完成,相关费用预算待设计稿完成后交陈总及财务审核。

以上方案是否可行请提指导意见。

关于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篇6

一、杜邦公司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理念“本公司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杜邦公司对安全控制很有信心。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就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安全是企业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应该说,杜邦200年历史,前100年的安全记录是不好的。1802年成立时以生产黑色炸药为主,发生了许多事故,最大的事故发生在1818年,当时杜邦100多名员工有40多名在事故中死亡或受到伤害。企业面临破产。杜邦公司在沉沦中崛起后得出一个结论:安全是公司的核心利益,安全管理是公司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安全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先权。在后100年形成了完整的安全体系,安全取得丰硕成果,并获得社会的认同。所有的成绩与杜邦建立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杜邦安全文化的本质就是通过行为人的行为体现对人的尊重,就是人性化管理,体现以人为本。文化主导行为,行为主导态度,态度决定结果,结果反映文明。杜邦的安全文化,就是要让员工在科学文明的安全文化主导下,创造安全的环境,通过安全理念的渗透,来改变员工的行为,使之成为自觉的规范的行动。

杜邦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预防为主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这是杜邦从高层到基层的共同理念。工作场所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安全,决定伤害事故是否发生的是处于工作场所中员工的行为。管理者并不能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场所,它只能提供一个使员工安全工作的环境。企业要提供一个安全工作场所即一个没有可识别到的危害的工作场所是不可能的。在很多情况下,是人的行为而不是工作场所的特点决定了伤害的发生。正因为所有的事故都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人对物的行为所发生的。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安全理念加以控制,抓事故预防就是抓人的管理,抓员工的意识(包括管理者的意识)、抓员工的参与,杜绝各种各样的不安全行为(包括管理者的违章指挥)。

管理优先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负责。“员工安全”是杜邦的核心价值观。杜邦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对其公司的安全管理承诺是:致力于使工人在工作和非工作期间获得最大程度的安全与健康;致力于使客户安全地销售和使用我们的产品。为了取得最佳的安全效果,各级领导一级对一级负责,在遵守安全原则的基础上,尽一切努力达到安全目标。安全管理成为公司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安全管理的触角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做到层层对各自的安全管理范围负责,每个层面都有人管理,每个员工都要对其自身的安全和周围工友的安全负责,每个决策者、管理者乃至小组长对手下员工的安全都负有直接的责任。

行为控制不能容忍任何偏离安全制度和规范的行为。杜邦的任何一员都必须坚持杜邦公司的安全规范,遵守安全制度。如果不这样去做,将受到严厉的纪律处罚,甚至解雇。这是对各级管理者和工人的共同要求。工作外安全行为管理和安全细节管理,是杜邦独特的安全文化。“把工人在非工作期间的安全与健康作为我们关心的范畴”,在工作以外的时间里仍然要做到安全第一。杜邦认为工伤与工作之余的伤害,不仅损害员工及其家庭利益,也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铅笔

不得笔尖朝上插放,以防伤人;不要大声喧哗,以防引起别人紧张;过马路必须走斑马线,否则医药费不予报销;骑车时不得听”随身听“;打开的抽屉必须及时关闭,以防人员碰撞;上下楼梯,请用扶手。”这些规定,看似繁琐,实际上折射出管理层对员工生命权和健康权的关注。

安全价值安全生产将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在杜邦公司所坚信的10大信条里,确信“安全运作产生经营效益”,安全会大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地位和社会地位。杜邦很会算安全效益帐,他们把资金投入到安全上,从长远考虑成本没有增加,因为预先把事故损失带来的赔偿投入到安全上,既挽救了生命,又给公司带来良好的声誉,消费者对公司更有信心,反而带来效益的大幅增长。文化模型安全文化建设的四个阶段。杜邦认为,安全文化建设从初级到高级要经历四个阶段。

关于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篇7

2013年10月18日, 菲尼克斯 (中国) 迎来了自己20岁的生日, 《冶金自动化》杂志社作为菲尼克斯 (中国) 长期合作媒体之一, 应邀派代表与菲尼克斯公司的员工、投资方、客户、南京政府以及菲尼克斯全球合作伙伴一起庆祝菲尼克斯 (中国) 20周年华诞。

在菲尼克斯电气扎根中国20周年庆典仪式上, 菲尼克斯 (中国) 获得两项荣誉:被评定为跨国公司国家级地区总部, 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授予“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荣誉称号。来自中国企业联合会、江苏省商务厅、南京市政府、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等相关领导到场祝贺, 中企联驻会副会长尹援平等领导为国家级地区总部和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揭牌。

作为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 自1993年扎根中国以来, 菲尼克斯电气已成功运营20年, 成为连接技术、浪涌保护、电子接口和工业自动化等众多领域的市场领袖和创新力量, 有力推动了中国科技工业的发展。目前, 公司销售额近20亿元, 连续13年人均上缴国家税收超十万元, 已经成为德国在华投资最成功企业之一。

20年来, 菲尼克斯 (中国) 不断强化自身竞争力建设。2005年, 菲尼克斯 (中国) 建成亚太地区竞争力中心和业务总部;2007年, 菲尼克斯 (中国) 独立注册研发中心, 成为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全球第一个海外独立注册的研发中心。该中心已建立起全面的研发创新和现代制造体系, 在同一的技术创新平台上, 集成中德的资源, 为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 形成以研发、本土创新为技术为导向的业务模式, 真正意义上为中国客户提供量身定制并具有高品质的解决方案。随着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物流枢纽相继落户南京, 此次跨国公司国家级地区总部的落户, 将全面依托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全球公认的电气连接、电子接口、高品质电源和信号传输和工业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技术优势, 以及菲尼克斯 (中国) 强大的市场、销售、研发和市场推广资源, 立足区域市场, 贴近用户, 满足区域用户的特殊要求, 为进一步推动区域产业优化升级, 提升区域在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做出重要贡献。

“过去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电力行业及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而另一方面, 背后隐藏的核心驱动力量则是公司坚持创新创造、为客户提供最富创造力产品的企业文化。”菲尼克斯 (中国) 总裁顾建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对菲尼克斯而言, 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菲尼克斯 (中国) 的企业文化不仅秉承了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90年发展所形成的深厚积淀, 同时也融入了中国团队的智慧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在菲尼克斯 (中国) 的企业文化中, 最核心的理念是“信任=责任”, 其体现在中德公司合作过程中的信任碰撞和融合, 也体现在100%本土团队和100%本土管理的独特发展模式;体现在创业初期最艰难时刻的坚定执着, 也体现在20年的发展道路上与各方合作伙伴一起对价值的坚守以及荣辱与共的决心;体现在其“振奋民族精神、服务社会大众、共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更体现在其面向未来发展战略的气魄和担当。也正是这些独特的价值理念, 成就了菲尼克斯 (中国) 独特的企业文化, 同时这也是菲尼克斯 (中国) 的立身之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获评跨国公司国家级地区总部

一个近100%外资的跨国公司却是100%本土员工和100%本土管理, 德国企业与中国文化的兼收并蓄, 具有使命感、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的100%本土团队构建了菲尼克斯扎根中国的基础。由此, 菲尼克斯 (中国) 被授予“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这是中国电气行业, 也是跨国公司中首个“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

荣膺电气行业首个企业文化示范基地

如今, 中国经济增速全面放缓, 外部经济环境持续恶化, 对正处于全面转型期的菲尼克斯 (中国) 造成了深刻影响。不过这并没有影响菲尼克斯 (中国) 战略变革的决心和信心。自2013年开始, 菲尼克斯 (中国) 开展了从模式创新到文化重塑、从组织再造到业务再造的全面变革, 正式进入未来十年CP2.0战略的全新发展阶段。

在公司2020战略体系中, 菲尼克斯 (中国) 更加强调本土创新引领未来, 涵盖技术、解决方案、经营与管理模式等的全面创新与变革。作为中德合作的典范, 菲尼克斯 (中国) 将坚持产业报国, 进一步打造本土竞争力, 建立中国市场驱动的业务流程, 在创新、质量、速度和成本等方面为中国客户和行业创造价值, 力争成为中国领袖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

“这就是菲尼克斯 (中国) 2020战略的基本逻辑, 也是在2020实现50亿左右的规模, 成为业界值得信赖的全球和本土品牌, 立志建立一个独具特色的伟大公司的目标的信心所在”, 顾建党表示。

关于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篇8

海晶集团依靠滨海地区的自然、地理和政策优势,经过不断改革、调整、重组,确立了“优化结构、多元发展、开拓市场、振兴盐化”的经营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科技创新,强化内部管理,形成了“一流经营、市场第一;一流产品、质量第一;一流管理、效益第一;一流服务、形象第一”的企业特有的盐文化,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采盐行业前十强等荣誉称号。

创新是企业永葆活力、永远不竭的动力所在。盐业历来是国家专卖的垄断行业,但如果一味地固守传统落后的生产工艺和经营方式,不转变观念,不进行科技创新,就难以减轻员工的劳动负荷,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此,几十年来,海晶集团致力于科技创新,自1959年试制出第一台扒盐机和拖轮机以后,成为全国海盐生产机械化的排头兵,经过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原盐生产扒、吊、撩操作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结束了采盐工人肩挑大筐的历史。研制、完善“新、深、长”制盐工艺,对结晶池实行塑苫管理,大幅度提高了原盐单位面积产量,保证了稳产高产和产品质量。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海晶集团树立了“以人为本”和“质量是企业生命”的企业文化理念,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不断强化质量管理,产品质量国家抽查合格率100%,主导产品“海晶”牌工业盐2003年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

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强大企业文化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竞争优势。海晶集团的持续发展得益于海晶独有的盐文化。“从人类灵魂深处流出和迸发的创造力永无止境”,作为企业领导者所要做的就是挖掘这口智慧之井。只有真正激发了员工潜在的创业、创新热情,才会迸发出持久的、强大的创新力和创造力。海晶集团领导很注意发挥本企业优势,营造热情创业氛围,注重“外塑形象、内强素质”。通过开展“强素质、展风采、建新功、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提高素质,凝聚人心,强化管理,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关于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篇9

国家电网党〔2009〕1号

公司各单位党组(党委):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推动公司发展改革中的积极作用,现就建设优秀企业文化,促进公司科学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优秀企业文化为公司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近年来,公司党组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高度出发,全面推动企业文化发展,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形成了一系列先进理念和一大批优秀文化成果,在培育核心竞争优势,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在国际国内的社会影响力,建设国际一流知名企业,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实现公司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推进“四化”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推动公司企业文化深入发展,不断取得成效,为公司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二,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衔接,坚持遵循企业文化发展规律,坚持从公司发展改革全局统筹推进企业文化发展,以人为本,全员参与,重在建设,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建设以“诚信,责任,创新,奉献”为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企业文化,为加快实现“两个转变”,促进“四化”工作,推进公司科学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三、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主要任务

(一)树立公司核心价值观,巩固全体员工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树立“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公司系统统一的价值体系.加强公司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庆祝建国60周年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干部员工深入理解公司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要把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纳入形势任务教育,干部员工培训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和新进员工的必修课.要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广泛传播公司核心价值观,使其深入人心.评选表彰自觉践行公司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实现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公司工作中,在全体员工中建立起基于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纽带.把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安全生产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三个百分之百”要求,确保安全可控,能控,在控,实现电网安全,员工平安,企业稳定,社会和谐;把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优质服务工作中,严格落实“三个十条”,以优质服务塑造“国家电网”品牌,在为服务对象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公司价值;把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电网发展建设中,实施“一特四大”战略,推广“两型一化”,“两型三新”,全面落实环保节约,节能减排要求,奉献清洁能源;把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营工作中,推进产融结合,增强全员降本增效,增收节支意识,勤俭办一切事业,形成集约高效的发展方式,提高经营效益和效率;把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企业管理中,促进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推行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优化配臵公司资源,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把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内质外形建设中,提高安全,质量,效益,科技,队伍“五方面素质”,塑造“五方面形象”(认真负责的国企形象,真诚规范的服务形象,严格高效的管理形象,公平诚信的市场形象,团结进取的团队形象),为公司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建设“统一品牌,统一形象”;把公司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中,弘扬“干事,干净”的廉洁理念,树立正确价值导向,促进公司又好又快发展.(二)打牢诚信基础,全面提升执行力

诚信是公司发展的基础.讲诚信就是公司对党和国家高

度负责,就是公司对电力客户和利益相关者讲信誉,重信义,守信用,就是要求公司员工坚决贯彻落实党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公司纪律.公司加强诚信建设,自觉履行“四个服务”宗旨,始终坚持客户至上,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严格规范供电服务和企业经营行为,集中体现了公司的诚信理念.要进一步打牢诚信基础,努力创建和谐企业,深化“人人讲诚信”活动,形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齐心协力推动公司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建设一支诚信意识强的干部员工队伍,全面提升公司执行力,形成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融洽诚信,相互负责,共谋发展的内部关系.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带头讲诚信,守诚信,促诚信,树立强烈的大局意识,坚持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坚决贯彻落实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和行业规范,依法诚信经营.要对服务对象讲诚信,守信誉,提升服务水平.要对利益相关者讲信义,守信用,促进合作共赢,推动公司持续发展.(三)深化责任工作,推进国家电网品牌建设

公司的责任理念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公司既承担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又分别对所有者,用户,员工,伙伴,环境,社会承担特定责任.近年来,公司作为中央企业第一个发布社会责任报告,首倡奥运社会责任理念,全面推进社会责任管理,积极参与抗灾救灾和社会公益等工作,体现了公

司强烈的责任意识.要把责任理念融入公司发展战略中,渗透到生产经营实践中,落实到干部员工行动中.积极履行科学发展责任,推动“一特四大”战略,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积极履行安全供电责任,严格防范电网稳定破坏和大面积停电事故,促进社会公共安全;积极履行卓越管理责任,深化“四化”工作,增强集团管控能力,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积极履行科技创新责任,推进“一流四大”战略,建设创新型企业;积极履行沟通合作责任,健全与利益相关方的交流机制,进一步优化内外部资源配臵;积极履行全球视野责任,加快融入全球化进程,推进跨国经营和国际能源合作;积极履行优质服务责任,全面兑现供电服务“十项承诺”,认真落实员工服务“十个不准”;积极履行员工发展责任,健全员工成长培养体系,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确保员工队伍稳定;积极履行协作共赢责任,实现与利益相关方协调发展;积极履行服务三农责任,深入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和“户户通电”工程;积极履行环保节约责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责任,参与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四)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创造活力

创新是公司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精神集中反映了公司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勇于变革,敢为人先的价值追求.公司党组敢于创新,推动创新,激励创新,公司上下

激荡着创新的活力.建设特高压电网,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四化”工作,开展创一流同业对标,推行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前瞻性的工作,都是弘扬创新精神的生动实践.要牢固树立争创一流的创新意识,自强不息的工作作风,坚韧不拔,攻坚克难的精神品质,开创公司发展和电网发展的新局面.要营造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良好氛围,建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创新机制,提升公司的创造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激励员工立足岗位,勤奋工作,开拓创新,切实增强员工的创新能力,保护员工的创新成果.要用创新的理念,解决公司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建立集团化,扁平化,专业化的管理体制.要建立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自主创新,在特高压输电,大电网安全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五)弘扬奉献精神,建设一流队伍

奉献精神是国家电网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品质,是推动公司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在抗冰抢险,抗震救灾和奥运保电等工作中展现出的特别负责任,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风貌,是对奉献精神的深刻诠释.要牢固树立奉献意识,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为公司发展和电网发展作贡献.各级领导干部要克己奉公,勇于奉献,勤

勉务实,兢兢业业,靠前指挥,敢于担当,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力戒“表面,表层,表演”.广大共产党员要积极进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为名,不求利,勤勤恳恳,踏实工作,在推进公司发展和电网发展中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广大员工要增强主人翁意识,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乐于奉献,自觉维护公司利益和形象,努力为社会多作贡献,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立足国情,服务民生,积极参与和支持公益事业,推进电力扶贫,援藏事业,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六)构建工作载体,增强企业文化的穿透力,影响力和震撼力,打造企业文化精品工程,推出富有时代气息,体现公司核心价值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展示国家电网人精神风貌,扩大公司社会影响.进一步深化,巩固“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和成果,全面开展“三节约”(节约一分钱,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寸导线)活动,增强全员节俭意识,形成日常节俭习惯,强化“过紧日子”的各项措施,推动公司平稳较快发展.结合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正式投运,组织开展“感知特高压”主题活动,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大力宣传公司发展和电网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公司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国家电网人“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庆祝建国60周年,总结宣传近年来在公司发展和电网

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成就,新成果,围绕公司发展,管理,服务和国家电网人风采等方面内容,推出一批感染力,影响力强的系列丛书,影视作品等文化产品,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社会影响力.四,切实加强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上一篇:三年级科学上册《哪杯水多》教学反思下一篇:暑假快乐的精彩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