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2024-07-15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精选12篇)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篇1

随着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公司也应时而生,并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组织形式。公司的发展也要求相应治理结构的变化。

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法理基础

针对公司制度而产生的相应法人治理结构,在二十世纪30年代初,就有经济学家提出了著名的“伯利一米恩斯假说”。他们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伴随着公司制度的兴,会产生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这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基于此,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也多以股东利益为中心,旨在追求尽量少的代理成本,要求公司的董事能够忠实、勤勉地为股东的利益行事。而所谓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的管理机构和组织机制的统称,以出资者与经营者的分离和整合为基础,包含了董事会、股东会以及监事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包含了资产所有人、职工、债权人之间的权责关系,规定了公司的相关管理和监督机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如下的特点:

1.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是公司股东的所有权。股东作为公司资产的所有权人,是公司赖以存在的根本,也是公司权威的源泉。公司股东可以凭借其拥有的股权实现对公司的一种控制,而这种控制权的实现方式主要指股东大会、股东会,公司股东可以更换对公司事务进行管理的董事会成员和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另外也可以决定公司的重要事项,这就深刻的反映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本质,就是以股东的资产所有权为核心,公司的管理和运作要以股东的最大利益实现为目标。当然,公司并不仅仅包含物质资本,还包含科技和劳力资本,公司的运作自然也不能忽视这些资产所代表的利益主体,另外公司作为一种组织需要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因此,在股东主导之下,同时满足其他资产利益主体和社会责任要求的前提,才能保证最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2.公司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运营理念。公司内每个组织机构之间都是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他们之间的权力和权利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彼此之间势必有着矛盾和冲突,公司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实现公司内部权利与权力的合理配置。

3.公司制中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和制约。在公司内部,其物质资产所有权归股东,管理权归董事,监督权归监事,这三个主体相互分离和制约,这构成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其中,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利机关,可以选任公司的董事,决定公司的合并分立、股东对外担保等重要事项;董事会是公司的管理机关,需要执行股东会的决议,同时也需要针对公司制定行之有效的经营方案,管理公司的发展和经营状况;监事会则是公司的监督机构,代表的是股东的利益,代替股东管理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行为。

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1.公司的股权过于集中,小股东权益保障不力

我国的公司萌芽于计划经济,发展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对公司的影响一直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公司内部股权过于集中是不可避免的,通常会出现一股独大的局面,在这样的公司中很难吸收小的股东进行投资,形成多元化的管理体制,更无法产生有效的监督机制。即使在这种体制之下,公司里的小股东,其权益也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国有企业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我国的国有企业董事长是政府,企业的总经理是政府决定的,整个国有企业的经营决策权都完全掌握于我国的政府手中,这样被管理的过死的国有企业很难在市场经济下有大作为。这样国有企业中股东的权利形同虚设或者流于形式,这种局面下,小股东的权益自然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整个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完全由政府掌控了,总经理权力显然过大。

2.股东持有的股分散导致股东会的决策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市场的竞争

在公司的股东中除了极少部分以企业为毕生事业的股东以外,大部分股东都只是为了牟利而投资,,这一部分股东只是将公司的股份视为一种牟利的工具,尤其是在他们持有较少份额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一种投机心理,这些股东可能数量不在少数,但是他们通常漠视集体的利益,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不够用心,甚至为了避免损失会选择退出公司,出卖股份。这些股东的存在分散了公司的股份,并且这些股份流通性往往比较高,而公司的经营决策有赖于股东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公司的经营决策,但是这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在实践中,公司股东会的经营决策自然呈现出效率低下的一面。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虽然股东都享有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但是由于公司都实行所有权与管理权、监督权的分离,股东一般不参与公司具体事务的经营和管理,这样股东会的经营决策也很难得到高效的执行。

3.公司的监事会监督不力,形同虚设

公司设立董事会的意义在于其自成一个独立的机构,与股东会和董事会并存,监督股东会和董事会不合理的经营决策,保证公司合理、高效的经营决策。在实际生活中,大股东代表的利益主体与独立董事代表的利益主体不同,大股东因为具有物质资产所有权决定的优势地位排斥董事,限制董事发挥作用。作为监督机关的监事会,其监督职能在这种情况下也很难得到有效发挥。一方面,在公司,股东会在过分强势的情况下,公司的监事会往往也隶属于公司股东会,和股东会形成实质上的上下级关系,听命于股东会。这样的机制之下,公司的监事会不敢充分行使监督权,导致监督无能、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监事会的监督手段不甚高明,监督技术拙劣。虽然我国的《公司法》规定了监事会的资料查阅权、财务检查权、股东会的提议权等等法定权利,但是在实践中,监事会应当如何有效履行这些权利却没有完善的规定,因此,监事会这些权利在实现的过程中往往受到大股东的阻挠,使得其监督职权形同虚设。

4.董事和监事的产生程序不合理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我国公司董事和监事都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的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则由董事选举产生。但是这些董事和监事的来源法律却没有相关规定,现实生活中这些董事和监事的候选人名单有些是政府提名的,有些是换届的董事会或者监事会提名的,这些候选人并非经过深思熟虑而提出,因此,也不能保证选举出来的董事或者监事较高水准。但是,公司的董事、监事如何产生,将直接决定着他们将来是否能发挥到相应的作用,显然,现实生活中董事、监事的产生方式完全不符合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的初衷,更无法杜绝公司法人治理过程中的专断,保证不了公司健康的运营管理。

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1.强调董事会的地位,保障董事会的经营管理权

曾经的公司法人治理过程中,公司股东的中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虽然提出了保护小股东的利益,但是仍然强调公司股东的中心地位。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的经营管理越发强调董事会的重要性,公司股东会和董事会的职责分工随着公司管理专业化越来越倾向于授权于董事会。“董事会中心主义”的管理模式日趋盛行,因为它更能满足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公司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一系列专业化和效率化的需求。过去过度强调股东在公司法人治理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已经大大限制了公司的发展,现在将公司的管理和经营决策权更多的授予董事会是非常有利于公司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应市场专业化的需求,也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虽然,还有一些观点认为,股东会和董事会的严格分化,将会导致股东中心地位的丧失,不利于维护股东的利益。但是,本文强调公司管理和经营权让渡,并非否认股东对公司重要事项的决策权,也不是要股东完全放弃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仅仅是要求股东对公司的管理决策不再全面干预,保证公司董事会充分发挥其职能。

2.建立累积投票制度和限制表决权制度保障小股东的权益

累计投票制度是指股东大会需要选举两名以上的董事时,每一个股东手中每一股所代表的投票权与董事候选人的总人数与相等,股东在投票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投票权分散于不同的人,也可以集中于一个人身上,最后,按照得票数的多少来确定董事会的成员。这个过程中,董事会董事所得票数是股东手中票数与董事人数的乘积,这样有利于防止大股东专权,保障了小股东的投票权,即实质上保障了小股东的利益。

限制表决权制度是指规定股东特定的持有股份比例,这一部分的股份,每一股代表一个表决权,股东超出这部分的股份每一股不能代表一个表决权,换而言之,股东超出限额部分的股份所代表的表决权比例下降,这样做有利于限制大股东的表决权,保障小股东在表决过程中相对平等的地位。

综上,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实践过程中小股东的权益,保证公司在法人治理过程中更公正、合理。

3.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监督制约机制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有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一—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制度,这不仅保证了公司的所有权核心地位,还保证了高效的管理,但是,实践中,“三权分立”制度形同虚设,尤其是具有保障力的监事会根本就无法发挥相应的监管、纠正职能。因此,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监督制约机制就显得迫在眉睫。

(1)规范监事制度,明确明确独立监事的任职资格。独立的监事是公司内部权力机制的监督者,应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既不沦为大股东代言人,也不是董事会的同盟者。这样就要求独立的监事应当具有较强的监督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需要具有丰富的管理、经济和法律方面的知识与经验。

(2)明确监事会的职权,使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监事会的监督重点应当放在公司经营决策的正当性之上,尤其从董事制定决策的程序上入手,考虑决策是否合理,同时,衡量决策的结果会否损害股东的利益,确保公司董事的决策正确性。另一方面,监事会应当享有特别的救济权,也就是说当监事发现公司董事或者经理的行为损害股东或公司利益时,公司的董事又不愿出面解决的情形下,公司的监事可以直接采取措施,例如直接起诉,制止不利后果的发生。

(3)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吸收债权人和公司职工等相关的利益主体,与监事会一起监督大股东和懂事的行使权力。在我国,资本市场并不发达,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因此商业银行自然成为公司较大的债权人,在对公司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将商业银行等债权人纳入监督人的范围,有利于商业银行等债权人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监督公司经营行为的正当性。而职工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将职工纳入监督者的范围,有利于发挥职工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缓和劳资纠纷,发扬公司的民主管理体制,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

参考文献

[1]叶敏,周俊鹏.从股东会中心主义到董事会中心主义——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发展变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

[2]于东辉.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几个问题[D].山东社会科学,2007(1).

[3]范健.商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杜军燕,张伟,朱伯玉.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J].商业研究,2009(8).

[5]刘宗胜,张永志公司法比较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6]梅慎实.现代公司机关权力构造论[J].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7]叶敏,周俊鹏.从股东会中心主义到董事会中心主义——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发展变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

[8]陈萌萌.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商业研究,2005(2).

[9]于东辉.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几个问题[D].山东社会科学,2007(1).

[10]杨震.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D].中国法学,2003(1).

[11]滕佃军.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完善[D].河北法学,2001(19).

[12]张文婷.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1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篇2

管仲军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069)

摘 要:高等学校作为具有现代事业组织的公法人地位的公益性事业组织,不同程度存在着法人机构不健全、法人权限不明确、法人责任不明晰等问题,应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与监督、社会支持与监督”的法人治理结构。高校要建立和健全法人的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民主管理机构和社会合作机构等“五类法人机构”,要处理好法人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监督权力(内部和外部)等“四种法人权力”的关系,要处理好法人的领导责任、管理责任、学术责任、民主监督责任(内部和外部)等“四种法人责任”的关系,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高校法人机构的治理机制和治理规则。同时,高校治理结构的完善应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防止与国外“接轨说”。

关键词:现代事业组织;法人治理;高等学校

深化体制改革,探索建设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高等教育的更好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形成和完善的根本动力和重要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都对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把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作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推进。笔者就公立公共机构(现代事业组织)法人治理模式、高等学校是特殊的公益性事业组织以及高校完善法人治理模式和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公立公共机构(现代事业组织)内部治理模式及评析

治理结构是指为了达到组织治理目的而设计的组织架构,主要是关于法人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三个部分的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制度安排,形成各自独立、权责明确、协调运转、相互制衡的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法人治理结构是治理结构的一种,是针对法人这种组织而设计的治理结构,又译为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结构等,日本称为“统治结构 ”,香港称为 “督导结构 ”,我国学界更多地称其为“组织机构”或“管理体制”等[1]。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产物。随着各种组织的发展,法人治理结构已经不再局限于公司法人,而广泛运用于各种法人组织,包括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等。不同性质的法人,有不同的宗旨和目标,但是作为一个组织,其运转和管理同样需要治理结构。法人的权力机构,又称决策机构,它是法人自身意思的形成机构,有权决定法人的生产经营或业务管理的重大问题。法人的执行机构,是法人权力机构的执行机构,有权执行法人章程、条例或设立命令所规定的事项以及法人权力机构所决定的事项。法人的监督机构,是指对法人执行机构的行为实行监督检查的机构[2]。而作为更加完善的法人治理来说,不仅包括内部控制和治理,还应包括利益相关人的治理,主要履行监督和建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决策层和执行层分开,以利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判断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的基本标准是,能否构建和谐、健康、平衡的经营管理环境和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利益相关方各得其所。[3]

1.公立公共机构治理结构的三种基本模式。

一是“首席执行官”模式;二是“管理委员会+首席执行官”模式;三是“理事会+执行官”模式。绝大多数国家的公共机构都设立理事会作为决策机构,执行官及团队作为执行机构。一般认为,“首席执行官”模式简单易行,适合规模小、人员少、提供具体服务的基层公共服务机构。“管理委员会+首席执行官” 模式可以发挥行政负责人的主导型,又有利于对该机构的控制,适合部门代理机构以及其他行使或间接代为行使公权力的非部门公共实体采用。而现代公益性事业组织由于其职能范围的广泛性、组织地位的独立性以及行为目标的公共性,适宜采用“理事会+执行负责人”的内部治理模式,形成理事会、执行人、监事会相互制

衡的内部治理机制,使公益性事业组织成为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理事会是事业单位的权力机构,重大事项由理事会决定,在法律上理事会是对组织负有最终责任的机构,是现代公益事业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执行负责人或执行层是治理结构的核心,主持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享有用人权等。政府出资举办的事业单位要建立监事会,监事会则对决策层和执行层形成制约和监督,监事会一般由监管机构、消费者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

2.建立与治理模式相适应的治理机制与治理规则。

治理机制是治理结构的重要支撑。主要包括:(1)治理用人机制。关于选聘和解聘理事、理事长、监事会成员、执行负责人等的范围、资格条件、程序等一系列规定和操作规范,能进能出、引入竞争、公开公平是关键环节。(2)治理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一系列制度和程序的安排,包括对理事、理事长、监事会、执行负责人激励的条件、考核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激励的主体、激励内容制定的依据与标准等内容。(3)治理监督机制。包括谁监督、监督的内容、重点和程序,以及纠正偏差的方式和程序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监督的对象是理事会成员和执行负责人[4]205。除了治理机构和治理机制外,还需有具体的制度规范可供指导决策、管理和监督运行,这就是治理规则。治理规则范围很宽,主要包括理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工作程序和制度、行政负责人管理制度、治理信息披露制度等。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治理规则三位一体,构成事业法人治理的新路径。

3.现代事业组织法人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4]354。

1986 年通过并实施 的《民 法通则 》首次对事业法人的地位进行了规定。但是,《民法通则》及有关行政法规对于事业法人只是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且《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是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转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因而法律层次较低。我国事业法人承担了繁重的公益性公共服务,然而与许多国家的公益机构相比,与国内企业法人等其他法人相比,事业法人的法律位阶仍然处于较低的层次,已经暴露出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明显不适应,不利于事业法人稳定发展和有效监管。同时,许多重要内容都没有做出规定,例如,“不分配约束原则”是对公益机构的最基本规定,能够保障公益机构的公益性质,避免公益机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可能,但对事业法人信息披露义务也没有明确规定。

4.现代事业组织需要利益相关人参与的共同治理。

从共同治理的角度来讲,法人治理结构不仅包括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及内部监督 机制,还包括法人与利益相关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外部监督机制。

5.现代公益性事业组织内部治理模式评析。

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质上就是实现组织功能的内部的“组织机构”或“管理体制”,包括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法人治理结构来源于企业或公司法人。事业法人作为民事主体独立享有法律权利和承担法律责任,但没有界定事业法人的性质,与国内企业法人等其他法人相比,事业法人的法律位阶处于较低的层次,并且许多重要内容没有做出规定。不同的事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应不尽相同,应该与事业组织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与《宪法》

和《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党组织在不同事业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匹配。按照改革的目标,公益事业单位最终将成为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公法行政实体,不再受来自主管部门 的直接管理和外部行政化约束。

二、高等学校是特殊的公益性事业组织

高等学校担负着高等教育的职能,与其他担负公益性公共服务的部门或组织有所不同。现代大学的价值和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知识与技术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高等学校具有现代事业组织的公法人地位。《高等教育法》 第三十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校承担着部分行政权力和大量公共服务职能,但不是政府及其附属物,而是独立的事业法人。高校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能够独立承担法人所具有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服务公共利益为目标,属于非营利性组织; 高校的活动受到公法的严格约束,活动内容、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都受到法律和社会的严格规定和监督。同时,高校是具有部分公共事务管理权的法人,这个公共管理权也就是自我管理的权力,即法律赋予高校的一种公权力———高校自主权。因此,高校是事业法人,法人的性质应该定位为具有独立法律人格并受公法规制的公法人。一般认为,公法人有三个构成要素:一是根据公法或公法授权而设立的组织体;二是具有权利能力的组织体;三是存在目的在于以间接行政的方式履行公共任务。因此,作为公法人的高等学校,具有主体性、权利能力以及公共目的性三大法律表征[5]。

党和政府一直强调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1985 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的任务是“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在政府和学校的关系上,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通过立法明确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1995 年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育法》规 定了学校的法人地位。199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并规定高等学校的“七项自主权”,即自主招生权、专业设置权、教育教学权、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权、国际交流权、自主的机构设置权和自主的财产使用权。《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中国特色的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大学、社会的新型关系,同时对大学治理结构建设提出要求,改进和完善政府监管方式,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的建设,逐步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因此,高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依法稳步推进,任重道远。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变革过程及评析。1950年《高等学校管理规程》明确规定“所有大学一律实行校长负责制”;1958 年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在一切高等学校中,应该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1961 年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正式确立大学实行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负责制”;1996 年《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的“全国所有大学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98 年《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多年来,高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完善高校内部治理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大学法人治理模式已经形成,建立起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框架。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事业组织,高校法人治理不同程度存在着法人机构不健全、法人权限不明确、法人责任不明晰的现象;存在着治理运行成本高,建设发展、履行高校功能效率低的现象。在具体的权力运行、民主管理与监督、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高等学校完善法人治理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任何组织治理结构的完善都要与组织的功能相适应、相匹配。在法人治理基础上的科学管理是现代公益事业组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法人自治”要求公益事业 组织拥 有独 立的(公)法人地位及相应的财产和责权利能力,能够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面向社会自主开展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科学管理”则要求公益事业组织建立和健全与其履行国家事业职能以及公立公益服务组织特性相一致的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及人事、财务、分配等内部管理制度。对于现代大学来说,尽管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学,其治理模式不尽相同,但科学、完善的治理模式是其存在、发展的根本要素。高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高校治理结构的完善就是要明确高等学校更高位阶的公法人地位,建立和健全法人机构、明确法人机构的权限、明晰法人机构的责任;建立和完善与治理模式(领导体制)相适应的治理机制与治理规则,完善权力机构的决策机制、执行机构的管理运行机制、监督机构的民主与监督机制,使大学内部的治理关系和谐共赢,降低运行成本,发挥高校整体效能最大化、最优化。为此,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与监督、社会支持与监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依此完善相关运行机制。高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点是必须高度关注高校法人“三个维度”的建设,即建立法人机构、规定法人权限,明确法人责任,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即权力关系和责任关系。

要建立和健全高校法人机构,科学界定法人机构的职能和权限。法人机构包括法人的权力机构,又称决策机构,即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及其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法人的执行机构,是法人权力机构的执行机构,即校长办公会议、学术委员会议、学位委员会议、岗位聘任委员会议、教育教学委员会议等等;法人的监督机构,是指对法人权力机构和执行机构的行为实行监督检查的机构,即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 法人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参与法人的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的民主管理的机构,即党代会、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工代会;法人的社会合作机构,是法人履行组织功能,取 得社会支持和监督组织发展的机构,即校务委员会、董事会、理事会。要规定法人权限。法人权力包括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监督权力(内部和外部)。要处理好四种权力之间的关系,科学行使权力,按规则行使权力,不求四种权力互相制衡,但求运行高效、和谐共赢。要明确法人责任。法人责任包括领导责任、管理责任、学术责任、民主监督责任(内部和外部)。要处理好四种责任之间的关系,自觉履行,科学担当,按规则履行责任,不求一时一事共同担当,但求一事一时有人负责。建立和完善高校法人机构的管理运行机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是治理结构的重要支撑。主要包括: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高校法人机构管理运行规则(治理规则)。除了法人机构和人员以及健全的治理机制,还需有具体的制度规范来指导决策、管理和监督运行,这就是运行规则(治理规则)。运行规则范围很宽,主要包括法人机构的议事规则、工作程序和制度、治理信息披露制度等等。高校不是没有治理结构,而是需要完善。坚决防止和反对把现有的制度说成一无是处。因此,要实事求是、稳步推进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工作,要研究解决如何在学术管理中、高校行政管理中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和行政管理的问题,又要坚持学术自由等权利问题。高校治理结构的完善应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下进行。高校治理结构的完善不能与国外 “接轨”,防止与国外 “接轨说”,而要与《高等教育法》接轨,与《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接轨,与《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实质接轨。因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强调的是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接班人”。高校治理结构的完善要依法进行,遵守党的章程。要认真贯彻落实《高等教育法》的要求,防止削弱党的领导,取消行政管理。高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过程,要与改善和改进党对高校、高等教育的领导方式相结合。同时,也不能搞一刀切,依据学校规模、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特色等分类指导,探讨建立更有效的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酶慎实.现代公司机关权力构造论[M].北京:中国政法

大学出版社,1996:32.[2] 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66.[3] 张振军.浅谈完善法人 治 理结构 [J].航天工 业管理,2005(8).[4] 左然.中 国 现代事业 制度建构 纲 要 ———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目标模式及路径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 李昕.作为组织手段的公法人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篇3

一、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主要存在七个方面的问题:①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环境和问题日益多元化、复杂化,传统的校长单边管理已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大学问题;②高校受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较多,缺乏充分的自主权;③党委、校长、教授的权责界定不明晰,教授群体的地位和作用边缘化;④权力集中于一些行政职能部门,院、系缺乏自主权和积极性;⑤行政权力泛化,学术事务受干预较深,学术带头人官僚化,钻研学术的氛围淡薄;⑥决策民主化程度低,广大师生不能参与学校的各项决策;⑦人事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制度不健全,人员职责不清晰,存在“大锅饭”和论资排辈现象。

在上述问题中,前两个问题属于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后面五个问题则是内部机制问题。

二、当前形势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出现了向地方分权、向高校放权的趋势,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也日益兴起,这就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突出地表现为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和社会资源的有限性,高校之间围绕着财政拨款、地方政府扶持、社会资源支持以及优质师资与生源等办学资源的竞争日趋加剧。对高校而言,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就必须大力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以提升自身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三十八条提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这为我们解决高校法人治理的外部环境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引和政策依据。第四十条提出,“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这就描绘出了高校治理结构的理想形态,为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

三、对策建议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校可根据自身发展定位,探索建立有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代表参加的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在章程中明确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的地位作用、组成和议事规则,并实施重大决策的听证、论证、公示制度,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是完善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以及其他学术组织的职权和运行机制,发挥学术权力在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术道德教育与管理等方面的主体作用。明确尊重和保障教师、学生在教学、研究和学习方面依法享有的学术自由、探索自由,营造宽松的环境。同时,针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要强化监督和惩罚措施。

三是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处理好高校内部的各种关系,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通过加强教代会、工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师生权益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申诉权。

四是加强建章立制,实行依法治校。高校应科学设计绩效考核体系和内部组织框架,明确学校与内设机构,以及各管理层级、系统之间的职责权限,管理的程序与规则。

五是权力重心下移,加强二级院(系)的作用。下属二级院( 系) 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核心载体,为了保障其履行这些职能,就须权责一致,给予其充分的自主权。为此,高校权力重心必须下移至二级院(系),使其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

就完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外环境而言,我们要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在高等教育管理上加快简政放权的步伐。当前要切实推进高校去行政化进程,贯彻落实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方针,从而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篇4

关键词: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改善建议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 (教技发[2005]2号) 文件精神, 各高校陆续成立了高校资产经营公司, 目的是高校资产公司必须在资产、管理等方面与学校划分清楚, 真正起到设立“防火墙”的作用, 规范的高校产业管理体制, 规避学校直接经营企业的经济和法律风险。

一、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法人治理机构的组成

从形式上看, 高校资产公司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公司法》规定的国有独资公司或一人有限公司 (法人独资有限公司) 。成立国有独资公司需经政府部门特批, 在相关的配套法规没有出台之前, 注册国有独资公司操作上存在困难, 不适用于高校。目前, 资产经营公司基本是法人一人有限公司形式。通常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由四个部分组成:1.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 由公司股东组成, 所体现的是所有者对公司的最终所有权;2.董事会, 由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作出决策, 维护出资人的权益;3.监事会, 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对公司的财务和董事、经营者的行为发挥监督作用;4.经理, 由董事会聘任, 是经营者、执行者。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源于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又有自身的特点。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股东为单一法律主体, 其不设股东会, 只设董事会和监事会。与一般的一人法人独资公司不同的是,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第五条要求, 高校还要设立经营性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一般称为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 代表高校行使出资人的责任权利。目前, 各高校资产公司通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四部分组成。

二、当前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当前资产经营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置, 表面上是采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形式, 但事实上却并未秉承现代企业制度的精神实质, 纵观众多资产经营公司, 存在诸多问题:

(一) 资产经营公司作为一人法人有限责任公司, 不可避免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存在天然缺陷, 即“内部利益制衡机制的缺失”。

学校一个出资人, 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成员全部由出资人委派, 使通常的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机构分别行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形成三权分立与制衡的这样的模式失去意义, 机构形同虚设。公司所有人的决定均倾向于学校的利益, 不利于保护债权人以及相关利益人的权益。

(二) 按照一般高校的做法, 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 该机构设5-7人, 由校长或党委书记及财务、科研和产业等部门的校领导组成。

资产管理委员会开会, 像是召开校长办公会议, 这些组成人员虽是在教学或科研方面的行家里手, 可对于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内容并不十分在行, 且他们对于管理企业的目的和真正意义上的股东也不相同。这样可能违背了作为企业最原始的目标, 效益最大化, 不利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健康发展。在公司决策上, 行政色彩浓厚, 意见高度统一, 不能互相牵制、共同商议, 做出的决议可能不够科学。股权结构单一使得企业法人的独立经营自主权难以真正落实。很多高校, 尤其是规模比较小的高校, 虽然设置了管理委员会, 但是对一些重大的决策问题仍然由党政联席会或校长办公会议决定。使管理委员会权利虚置, 难以实现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校企分开、风险分离的初衷。

(三) 董事会内部没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或者董事会形同虚设, 公司董事会成员由学校为了应付公司法的规定, 从各部门挑选出来拼凑而成, 其中大部分的人员被挂名, 只是董事会成员的一个头衔而已, 并不知道作为董事享受什么权利和需要承担哪些义务。

谈不上参加公司董事会的决策和例会, 董事会的决策权仅仅集中在董事长一个人或以董事长为中心的少数几个人手里。这样, 董事会基本上成了应付法律规定的制度化形式而已。这种现象会造成一个结果董事长的权利过大, 决策的随意性。这种形式上的董事会现象普遍存在。没有建立董事长任期责任目标制以及利益约束机制, 确保董事长执行权的正确行使。很多资产经营公司的董事长是迫于行政命令被迫任命的, 实际上对于企业的经营并不在行, 通常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一些高校的董事长是属于兼职性质的, 不可能在这些方面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 很难真正的来管理好经营公司。从长远看, 企业发展必将受到制约。

(四) 监事会的设置与董事会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学校为应付公司法的规定:虚设, 即使不是虚设, 其专业程度也不是太高。监事会成员大多由校财务处、审计处及监察处的领导构成, 其工作时间、精力, 专业领域的限制导致不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和相关政策法规, 监督能力有限。监事会成员代表性不足, 监事会构成中职工代表相对缺乏, 即使有基本上也没有对应的监督权力。资产公司的外部监督环节也很薄弱, 我国公司法虽然规定了严格的登记和书面记载制度, 并未对一人公司的经营活动设立必要的公示制度, 公司也不会主动进行公示, 所以外部如公司的债权人、其他相对人以及相关监督部门也无法对其进行监督。

(五) 高校资产公司经营班子管理公司方面的能力不强。

由于选择经营班子成员范围局限在高校内部, 几乎不能做到在社会上公开择优选聘, 且学校选择经营者通常侧重从“领导决策权”、“控制权”角度考虑, 会造成挑选出来的经营管理人员缺乏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 不能适应公司发展的需求。另外, 学校从干部管理角度出发, 经常性调整经营班子, 管理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 这些因素都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六) 缺乏高效、公平的激励机制, 不能激发公司员工的创造活力。

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 资产公司的大部分员工, 大多数高校是从学校调拨过来, 做的是行政的工作, 做多做少, 或做的好坏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多的意义, 甚至包括董事长, 是等着任期一到换岗回学校的, 这种情况下, 很难创造出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改善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议

(一) 高校首先需要转变观念, 按照企业化的运作对公司进行管理。

应当在公司章程中明确界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和董事会的职权范围, 防止资产管理委员会干预董事会的经营决策。

(二) 董事会需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议事规则, 完善董事会成员的合理构成, 使董事会的权利落到实处。

其成员最好由熟悉经济管理、具有企业运作才能的人员组成, 各高校资产公司虽然都有高校财务人员、审计部门人员、资产管理部门的人员及相关专家, 但是因高校自身行业性质, 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好手还是欠缺。因此, 在完成董事会合理结构方面建议增加董事会成员中外部董事及职工代表数量。可以聘请熟悉公司运作的专家为外部董事, 能增加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代表, 打破无人代表企业相关利害关系人的权益的现象, 也能避开因行政色彩浓厚的上下级之间不敢提出不同意见这个问题, 打破一言堂局面。适当增加职工代表数量, 使职工利益也能得以体现。完善董事会议事章程, 规范运行程序。加强议事程序和决定程序的规范性、严肃性、公开性和透明度。明确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利和责任, 防止滥用职权, 克服在决策过程中的随意性。通过决策前提和过程的合理性来保障结果的合理性。建立董事长责任目标制以及利益约束机制, 确保董事长执行权的正确行使。

(三) 完善公司内部的监督机制和探索建立外部监督体系。

要确保监事会能真正履行监事会的职责, 就要保证监事会的独立性, 增加监事会人员中的职工代表数量, 可以考虑外聘一些法律专家和财会人员, 以便能发现董事、高管人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失误和不规范行为, 进行监督。在加强外部监督方面:1.定期聘请外部机构如经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其经济业务进行审计。2.加大信息的披露力度, 坚持登记、公示及必要的书面记载制度, 便于监督机构、债权人、社会群体的外部监督。

(四) 加强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

1.要挑选合适的人员担任经营管理者, 应着重考察经营者的能力, 适当的扩大企业经营者的选择范围, 必要时考虑选择职业经理人, 不一定局限于学校编制人员。2.切实保证经营者的经营权力, 避免经常性的更换, 相对的稳定利于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和持续发展。

(五) 构造高效、公平的激励机制, 激发公司员工的创造活力。

激励机制是通过对权力主体利益的强化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资产公司的激励机制应包括三个层级:1.对最高权力机构即董事会成员的激励;2.最高权力机构对高层管理者即经理的激励;3.高层管理者对普通员工的激励。在激励手段方面可以多元化, 对不同的激励对象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案。除了传统的工资、奖金和福利激励方式外, 无形的激励方式不可或缺, 如和谐的工作环境、持续的发展空间、适当的交流和进修机会、通畅的民主决策和管理渠道等。

在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中, 只有真正做到不同机构依据不同的职权,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与制衡, 以保障公司的正常决策和管理秩序, 才能使公司得以健康、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旭萍.高校资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问题探讨.教育财会研究, 2011 (10) .

[2]《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育部, 2005 (02) .

[3]龙春江.高校资产公司一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弊端及其完善.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10) .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篇5

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能有效解决信用社内部权力的分配和制约问题,是确保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化,其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但是要达到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的改革目标,其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一、目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

(一)权力约束机制无法保障

农村信用社自身的“三会”未能形成相互制衡。根据改革的方案设计,省联社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对农村信用社完善内控机制和经营机制负主要责任,省联社高级管理人员由省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组织有关部门推荐,并经银监会核准任职资格后,按照规定程序产生,省联社的领导班子的日常管理与考核由省政府负责。这就是说省联社实际上对下级社行使的是行政管理权力,是一种法人治理结构的异化。

(二)“三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一是“三会”成员结构不合理。所有成员均来自于本社,无非职工自然人、法人社员参加,有的联社的理事会只有理事长、主任、副主任寥寥几人组成,剥夺了职工及非职工社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选举权等民主管理权利。二是社员代表大会流于形式,社员代表大会是农村信用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监事会要按规定向社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农村信用社的一切重大事项也都要由社员代表大会审议批准,但事实上是工作会议代替了社员代表大会。三是“三会”的议事规则、工作制度不严谨,有的联社始终就没有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导致了议事的随意性和混乱性,“三会”之间职责不清,错位、越位议事,工作不协调、不配合,甚至出现“权利相争”现象。四是个别联社理事长角色转换缓慢。有的受传统管理习惯和既得利益的影响,对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心理上不适应,对应由其他经营层实施的职能和权利(如贷款审批权、财务开支)明放暗不放,亲历亲为,“拉紧缰绳扶上马、送了一程又一程”,影响和削减了经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六是监事会(监事长)成员的来源渠道及其职能决定了其名不副实的位置,很难做到独立于经营之外,独立于本社利益(甚至于不当或违法利益)之外,实施对经营管理层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和处理。

(三)股权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按要求,信用社改革应根据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调整股权结构扩大股范围。但是从我们对辖内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真实性合规性检查情况看,截止到2005年10月底,其股本金总额为1004.7万元,其中自然人股963.9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95.9%;法人股17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1.7%,投资股为零,如此股权结构不但使股东缺乏监督经营者的动力,而且也使他们缺乏行使监督权的能力,缺乏适时监控的机制。

(四)信息披露流于形式,外部约束力弱化

深化农村合作社改革要求建立基本的信息披露制度和报告制度。从目前情况看,农村信用社在信息报告和披露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够,好的方面如对发展前景、股东分红等披露得多,对存在的风险、必须披露的重大事项等披露的少,有时甚至只字不提,造成这种情况原因很多,但基本的就是一个,是拍披露了以后影响信用社的发展,其实并非如此,如实地向股东披露必要信息,有利于股东正常监督和决策,有利于农村信用社的稳健发展。

(五)激励机制不完善,内控制度薄弱

农村信用社激励机制建设相对滞后。表现在工资分配、人员提拔任用、奖惩等方面,大锅饭思想严重,经营者的业绩与个人经济利益不相对称,工作积极性不高,近期信贷工作中存在的“惧贷”、“畏贷”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表现,这样对信用社的经营和管理产生的严重影响,不利于信用社的稳健发展,同时随着农村信用社业务的迅速发展,其控制风险愈加明显,部分信用社内控户和违规发放贷款等等,故此在完善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今天,提高内控管理水平,降低控制风险,仍是当务之急。

二、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应把握三个重点

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农村信用社必须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科学便理地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民主管理,一是健全“三会”制度、选好“三会”成员,“三会”组成人员的素质结构是否合理将决定“三会”职能作用的发挥。因此,需要精心选拔“三会”组成人员:首选“三会”人员组成结构要合理,既要有联社领导班子、基层社主任、业务骨干、职工代表,又要有信用社外部人员,如农户代表、企业代表等。信用社系统外人员在社员代表中的比例应不低于70%,其中农户股东人数不得少于理事人数的三分之一,理(监)事会成员中信用社人员的比例不得高于三分之一。其次“三会”人员的素质结构要合理,既要有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又要有财务、法律、经济、金融方面专业人才,要求第一个成员都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从而保证其有效行使决策权。特别是要按照法定程序精心选拔好“三会”负责人,即理事长、主任、监事长。二是明确“三会”职责,做到相互制约。“三会”的职责、权力要明确、具体。包括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职责;理事长、监事长、主任职责,使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权力划分要做到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设,实现相互制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联社决策的民主、科学,防止内部人员控制,强化自我约束机制。三是完善议事规则,规范“三会”工作程序,才能保证“三会”的有效运转。要完善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议事规则。按照责权利相结合原则,调动和发挥层面的积极性,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建立“三会”的日常工作机构及其议事规则,落实风险和处置机制。由于不可能经常召开理事会、监事会,加之农村信用社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各方面(包括管理者、员工、客户)对完善法人治理、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认识和适应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可能理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财务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监事会下设监督工作委员会,负责日常监督工作。同时,要明确各委员会、主任办公会、社务会的议事规则,并在规则中阐明以下事项:(1)理事长是风险、审计、财务管理委员会的主持人,行使一票否决权,主任为成员之一监事长列席会议。(2)监事长是监督工作委员会的主持人,理事长、主任是列席人员。(3)主任是主任办公会、社务会的主持人,理事长、监事长、主任必须率先规范自身的行为,严格按照议事规则办事,确保决策、执行、监督工

作机构的规范动作。

(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按照现代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除了行使传统有效的股权约束手段,形成相互之间的制衡以外,还需建立两个方面的约束。一是大股东约束。增加一定量的法人大股东,由大股东向农村信用社派遣内部理事,参与农村信用社的人事安排,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获取有关信息,进行业绩监控。二是从业人员的牵制。从业人员通过相应的组织机构(如工会)行使农村信用社的监督制约权,尤其是通过内部晋升制度形成相互的监督作用。四是建章立制,要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人事工作制度,全面推行考试录用、竞争上岗、优组合和末位淘汰制;五是加强风险控制制度建设并确保贯彻落实,建立严格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建立薪酬与农村信用社效益和个人业绩相结合的正激励机制。

(三)进一步完善股权结构,增强股东参与监督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要解决好股权分散、法人股比重太小、投资股缺失等问题,要真正实现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股东监督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要保持股本金的稳定,防范股本管理风险。防止为应对改革而虚增资本、改革以后股本金下跌使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重新陷入困境。

(四)定期进行信息披露,提高经营透明度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篇6

关键词:国有企业 法人治理结构 股权多元化 外部治理机制

Governs the structure by the stateowned business entities the chief obstacle and consummates

Zhou Guolin

Abstract:The perfect company legal people govern the structure are the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key links.At present,Our country Stateowned Enterprise established the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to make the distinct progress,but still had many enterprises legal people to govern the structure not perfect,is imperfect,has affected enterprises effective operation and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enhancement,the perfect company legal people governed the structure,needed from the advancement stockholders rights multiplication,the reform state asset management system,aspects and so on improvement enterprise exterior government mechanism to carry on.

Keywords: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Legal people govern the structureStockholders rights multiplicationExterior government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2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036-02

“公司治理”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就被学者引进中国,当时,它仅仅是一个学术词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公司治理的概念迅速得到传播,但这个概念真正得到重视是近两年的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难度、证券市场股市的起伏和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是引起人们重视这个问题的主要外部和内部因素。在国企改革过程中,中国的公司治理存在不少问题,诸如股权结构不合理,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法律自我实施机制不健全,投资者诉诸司法救济存在障碍,公司运作存在内部人控制,以市场为基础的外部治理机制发育不全、信息披露的实际质量难以保证,缺乏成熟的受托责任和企业文化,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不足等,因此,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障碍

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有不少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不完善,领导体制、决策过程依旧,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依旧,经营机制、政企关系依旧,在建立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有效运作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出资人职责不能完全到位。

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职能长期由多个政府部门分头负责,极易造成两个极端:一是谁都不对企业经营的成败真正地承担最终责任,这种无需负责任的权力行为极易导致“廉价”否决权,导致权力滥用;二是谁也不对企业行使所有者职能,结果造成内部人控制,内部人利用所掌握的公司控制权最大限度地牟取一己私利。

1.2 公司法人治理的权力制衡机制的难以形成。在实践中,由于董事长是法定代表人,成为公司的“一把手”,使经理班子和监事会都受制于董事会。部分公司的董事长同时兼任总经理,使经营层的权力失去了有效的制衡监督。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监事由上级任命,且董事会与经理人员较多重叠,使法人治理的权力制衡难以形成。监事会不仅不能有效发挥监督功能,而且往往被董事会和经理层控制,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1.3 “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协调困难。许多企业党委班子,董事会、经营班子都是那几个,直接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经营,这种公司权力高度重合,不仅有悖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而且在具体工作中往往造成党内监督无法落实,企业监事会难以操作。特别是“新三会”与“老三会”的交织问题,成为不易解决的一个大难题,如何协调好“六会”的关系,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

1.4 以市场为基础的外部治理机制发育不全。中国现阶段市场机制的不成熟,使得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发育不全,难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在资本市场上,首先,公司控制市场发展严重滞后,非流通股的协议转让成为公司控制权转移的主要途径,加剧了公司并购过程中收购者与公众股东之间的利益差异,收购者往往借助并购进行市场操纵从而损害公司的利益。其次,债权人治理机制极不完善。公司的破产清算通常由作为公司大股东的政府机构主导,而不是由债权人主导,债权人的约束被软化,难以有效的发挥作用。此外,一股独大和大部分股票不流通,使得公众投资者难以对上市公司的运作与发展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在经理人市场上,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尚未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制度化的公司管理层筛选机制,从而导致公司管理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

发达的外部市场是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监督力量。英美国家不仅有发达的资本市场、对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弱势群体(具体而言就是中小股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保护机制,同时还有非常发达的经理人市场以及独立董事市场。它们的存在对在任的独立董事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平庸、消极的董事将会被股东们抛弃,促使其为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努力。我国的外部市场极不发达,与英美国家相比:①证券市场不能合理发挥作用。由于不流通股(国有股和法人股)占有绝对的控制地位,证券市场最重要的功能—收购和兼并职能不能发挥,控股权市场难以形成,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不会对董事会和经理层产生太大压力;②缺乏统一的经理市场和独立董事市场,企业管理非职业化严重,有能力担任董事的人员不多,他们可能具备足够的知识,但缺乏市场化条件下企业经营的经验,对公司业务的判断能力不足。

1.5 特殊的二元化公司治理结构。

英美等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是一元模式,即只设董事会而不设监事会,设立独立董事正是要强化对决策者(执行董事和经营层)的监督,其职能类似于监事会。德国等部分欧洲大陆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是二元模式,即既有董事会又有监事会,监事会居于董事会之上,全部由类似于英美等国的非执行董事(即独立董事)的监事组成,董事会则是监事会监督下的企业经营者,不再另设独立董事;还有部分国家,如日本,则既有监事会又有独立董事,之所以二者共设,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监事会与董事会是平行的,而且监事会只审查公司活动的合法性,中心职责是财务监督,对于决策及行动的可行性则不过问,而近年开始设立的独立董事制度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国的监事会与日本的监事会有一定的类似性,但又有不同。日本的监事会成员主要由退休的高层经理担任,独立性相对高一些;而我国的监事会成员则主要由股东代表及企业党群组织成员担任,独立性明显很低,而对于董事会和管理层的依附性则

较强,但 《公司法》赋予的监督职责却不少。

2.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途径

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必须克服企业改制过程中法人治理结构失衡的现象,建立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制度,为此必须:

2.1 大力推进股权多元化。实践证明,国有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或国有股“一股独大”,不利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表现形式。”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必须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为前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途径主要有:在国有资产分级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可以吸收各地方投资实体形成的国有股东;吸收战略投资者作为股东,通过债权转股权,贷改投等方式形成多元化股东;在企业并购、技改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与建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实行高层人员持股,通过境内外上市、法人相互持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2.2 实质性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新国资管理体制的建立,为集中政府所有者职能,塑造真正国企“老板”,以市场机制代替行政手段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但下一步的改革任务仍然非常艰巨。①在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同时,还要同时完成“国有资产战略性退出”的任务。②政府所有者职能与其他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必须分离。③新的国有资产机构必须做到“到位”又不“越位”。④确保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单一化、商业化,重视资本回报。

2.3 不断改进企业外部治理机制。

2.3.1 发展公司控制取市场。证券市场上的公司控制取竞争,能够促进资本有效地重新配置,形成对公司董事和经理的外部市场约束。当前可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在推进上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外资和民间资本通过并购国有股进入上市公司。二是实质性地改善有关收购兼并的法律环境,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公司控制权市场健全发展的制度规则和法治秩序。三是构建以价值创造为中心的“微观市场”运作机制和监管机制,抑制通过市场操纵、内幕交易、关联交易等途径不择手段地追逐私人收益的并购活动。

2.3.2 健全债权人治理机制,硬化债权约束,促进上市公司管理层善用债务资本,在改善公司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债权约束作用,包括:在制度和实际做法上,具体、完整、合理地确立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直接参与权、参与程度和各种的效的参与形式;推进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偿债保障机制和债权人法律救济机制,强化公司控股股东和其他内部人的偿债责任;加快作为最大债权人的银行部门的改革。

2.3.3 促进经理人市场迅速成长。这方面改革的重点建立完全市场化的经理人资源配置机制,即以市场为基础,以经理人的企业家才能和综合素质为标准,在操作上完全由公司董事会根据透明、合进的程序和公司的内在需求独立地选聘公司经理人。

最后是建立动态化、长期化的公司董事与高管人员报酬机制。与经理人市场发展相适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化、动态性、长期性和业绩导向的公司董事与高管人员报酬机制,促进公司董事与高管人员努力按照公司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最终利益行事,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

2.4 明确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责。

首先,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必须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在权责上划定各自的权力边界,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现阶段对独立董事的功能和目标的定位应有别于英、美国家。就其功能而言,在独立董事数量有限的情况下,独立董事除了必须履行董事的一般职责外,应该主要定位于对控股股东及其派入上市公司的董事和经营管理人员的监督与制衡、对公司关联交易的审查以及对公司信息披露的监控;就其目标而言,独立董事应该主要定位于降低股东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其次,要改变目前监事会形同虚设的状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监事会能够有效运行起来,做到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在监督方面各有侧重、功能互补。

2.5 完善独立董事的选举机制。

要使独立董事更加积极有效地发挥其应有作用,必须对独立董事的提名选举方式进行改革,从源头上来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参照国外经验,我们应该:

2.5.1 建立提名委员会,改变以往由持股股东提名的办法。在董事会内设立提名委员,提名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由独立董事构成,董事会的董事候选人由提名委员会提名,经股东大会讨论决定。

2.5.2 建立合理的选任程序。上市公司的董事会选举应普遍实行累积投票制度。同时,为避免控股股东操纵股东大会表决,实行控股股东表决回避制度。

2.5.3 建立独立董事的准入机制,提高独立董事的综合素质。独立董事职位的性质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具有一定的商业经验与理论基础,熟悉相关财务及法律知识。

2.5.4 完善独立董事解任制度。首先,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的罢免条款,明确独立董事没有明显违规的前提下,上市公司不能随意对其罢免、更换。其次,改进独立董事辞职的相关规定,尤其要规范对独立董事的离职信息的披露,以便抑制其怠于行使职权的思想,对独立董

事的工作形成监督。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中译本) [M].上海:三联书店,1989

[2] 科斯.契约经济学(中译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 樊纲.腐败的经济学原理[J].改革与理论,2000,(3)

[4] 汪丁丁.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J].经济研究,1992,(5)

[5] 常修泽.现代企业创新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6] 潘新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科学,2003,(2)

[7] Yermack,D.Higher Valuation of Companies with a Small Board of Director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6,40:185~212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篇7

(一)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 是指民办学校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在举办者 (出资人) 、决策者、管理者和教职工等权益相关人之间建立的有关学校运营与权利配置的一种机制或组织结构, 以及通过这种组织结构形成的责权利划分、制衡关系和配套机制等一整套制度安排。“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最一般的表述, 其关键在于明确和合理地配置民办高校的出资人、董事会、校长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从而形成有效的制衡关系, 促进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确立

从法学的视角讲, 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主要研究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权利配置和权力运行机制的构造问题, 即高等学校法人各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配置与权力运行机制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其主要内容有:第二十条: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由举办者或者其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等人员组成。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理事或者董事应当具有五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由五人以上组成, 设理事长或者董事长一人。理事长、理事或者董事长、董事名单报审批机关备案。第二十一条: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1) 聘任和解聘校长; (2) 修改学校章程和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 (3) 制定发展规划, 批准年度工作计划; (4) 筹集办学经费, 审核预算、决算; (5) 定教职工的编制定额和工资标准; (6) 决定学校的分立、合并、终止; (7) 决定其他重大事项。其他形式决策机构的职权参照本条规定执行。

二、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

(一) 董事会结构不完善

在我国目前的民办高校的董事会中, 其组成人员单一, 基本是由投资人或投资人的近亲属组成, 缺乏教职工和社会人士的参与。即使有投资人以外的人担当董事也仅是一个头衔, 基本不出席董事会和履行董事会的职权。在此情形下, 出资人利用其在董事会的优势, 使董事会成为一个出资人说了算的机构, 变成了“一言堂”, 受资本公会里性质的影响, 很容易造成决策的极端化—过分地追寻投资人的经济利益而忽视教师、学生等群体的利益和降低学校对社会效益的关注程度。

(二) 校长和董事会的权力职责不明

在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中, 董事会是最高的决策机构, 校长受聘于董事会, 并执行董事会的决议, 双方应是职责分明, 各司其职, 但现实中, 一些民办高校的投资公司董事长、学校董事长和校长三职由一人担任, 出现了企校不分、校董合一、决策权和执行权合一掌管的状况, 导致学校领导投入精力不足。有的学校即使两者分开, 但是职责分工不明、关系不顺, 董事会权力过于膨胀, 过多地干预学校具体事务和日常行政事务, 导致校长难以独立行使职权。

(三) 缺少有效的内外监督机制

一方面是外部监督不足, 受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影响, 政府对公办高校的监督更为有利, 但民办高校的政府专门主管部门一直处于空缺状态, 无法对民办高校的规范管理和持续发展给予及时的指导。

另一方面是内部监督缺失,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一般都由股东大会 (最高权力机构) 、董事会 (决策机构) 、监事会 (监督机构) 和总经理 (执行机构) 四大部分组成, 各部分各司其职, 相互制衡。但在我国, 现行法律只对民办高校决策机构 (董事会) 和执行机构 (校长) 的设置作了明文规定, 而对权力机构和监督机构的设置并没有做具体规定。因此, 从完整意义上说, 很多民办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都存在不足—缺少常设监督机构, 没有形成完善的权力制衡机制。

三、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一) 不断完善董事会制度

综合国内外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先进经验, 建立健全董事会制度必须从成员构成和议事决策规则两方面完善。

一是保证董事会成员构成多样化, 特别是吸收教师职工和社会人士代表进入董事会, 由多方代表构成的董事会才能保证决策的民主和教育公益目的的实现。相关法律必须强制性规定民办高校董事会成员中教师职工和社会人士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 同时还要限制与董事有近亲属关系的人员担任董事, 从多方面努力, 确保民办高校公益目的得以实现。

二是建立健全董事会议事章程, 规范其决策运行程序, 提高董事会的决策能力。董事会的决策离不开董事会的议事章程, 董事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依照议事章程来开展。

(二) 完善民办高校内外的监督机制

1. 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可以借鉴日本对私立学校的做法设立专门主管民办高校的机构, 其职责主要是:审批学校的设立、合并、解散、组织变更的申请;对私立学校违反法律规定时, 违反主管机关基于法律规定制度的命令时, 或六个月以上不授课时, 可命令其暂时关闭;所辖主管机构发现学校法人有违反国家法律规定, 不接受处分和逃避监督、违法经营、法人成员有重大不法行为等时, 有权解散学校的法人;私立学校要取得学位授予权, 要经过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查和批准。

2. 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现代法人的治理结构中监事会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公司法规定公司必须设立监事会, 并且职工代表不得少于三分之一。鉴于此我国民办高校法人也应设立监事会, 民办高校的监事会应由出资人、教职工和学生三方的代表出任, 以保护他们的共同利益, 使监事会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需要指出的是, 监事不能同时担任董事, 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监事的独立性。监事会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学校法人财产状况、董事的决策是否符合学校的章程、校长执行董事会决议的情况。

(三) 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首先要明确校长和董事会的权力职责范围。总的来说董事会与校长的关系是决策与执行的关系具体来讲应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董事会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与目标、政策和方向有关的重大问题, 拥有最高决策权;校长在董事会的决策下工作, 具体负责学校的日常教育和教学管理, 拥有最高行政管理权二是董事会并不管理学校的具体和日常行政事务, 其制定的政策方针由校长具体实施。学校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校长的职责, 董事会招聘校长, 校长向董事会负责。三是董事会的主要职能是政策治理、战略管理, 组织管理则授权通过校长来实现, 校长具体实施董事会确定的战略与规划, 体现统一指挥和权责一致的管理原则。

摘要: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是民办高校架构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但是, 在实际的运行中,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 妨碍了民办高校的持续发展, 因此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已成为民办高校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

[1]董圣足.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构建与思考—基于上海建桥学院的个案分析[J].发展教育研究, 2006, (11B) .

[2]杨炜长.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的现实思考[J].民办与职业高等教育, 2005, (8) .

[3]谷力.我国民办学校董事会存在的问题及重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9B) .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篇8

1 树立正确的财务内控观

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可以保证将有用的会计信息及时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保证会计信息准则中关于真实性、及时性的要求,是能够及时并有效进行信息披露的首要条件。

财务内控即在符合相关会计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为了保证资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制定和实施的控制方法或控制程序,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内控绝不只是以维护少数利息相关者权益为目标,而是要维护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这才是行之有效的财务内控制度,才是正确的财务内控观[1]。

市级烟草公司是两权分离的公司体制,其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财务内控包含以下2 个层次:一是出资人即国家烟草总公司委托省级烟草公司对经营者的监控。出资人通过对一些重要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评价,可以对公司现阶段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绩效考核,从而进一步对经营者进行分析与评价,制定现阶段绩效产出的目标,激励经营者更加努力工作,以求达到效益最大化。例如,利用对会计信息的分析评价可以评估现有净资产是增值还是贬值,是否存在浪费性投资的现象,是否存在违规交易致使利益受损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出资人需要定期借助一些外部公允评价体系(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公允评价,出具审计报告,因为要想保证财务内控的有效实施,所有的评价必须以会计信息准确真实为基础。二是经营者对公司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有效监控。经营者只有对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项指标了如指掌,才能做到有效控制,实现绩效目标。然而在这一阶段中,财务内控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单位购买货物、货物入库以及最后销售,形成损益或者筹资投资这一系列生产经营环节,均是以经营者为主体来实施。而经营者又几乎都是委托财务人员完成。由此看出,财务人员的监控至关重要。因此,财务内控保障了会计信息真实有效的同时,更保障了公司财产的安全,最终保障了经营者绩效考核目标的实现,达到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最终目标。

2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财务内控体系构建

2.1 确定财务内控的目标

公司建立财务内控体系,最终是要以维护和保证企业的根本利益为准则,这是出发点,也是归属点。因此,必须以满足公司总体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要求,从大局出发为前提进行分析,最终为达到企业的总体绩效目标而服务。对企业财务内控目标的具体概述,提出了5 点目标:一是财务内控应使公司内部财务组织结构与时俱进,符合现代化的管理要求,形成科学决策、科学执行和监督的有效机制;二是财务内控应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严格遵守谨慎性的要求,强化各方面风险管理,确保经营活动的安全进行;三是财务内控应尽可能避免疏漏、消除隐患,保护单位财产安全;四是财务内控应规范财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财务监督的及时和准确;五是财务内控应确保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2]。

2.2 建立并完善公司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就整个公司而言,财务预算是上下分层级层层下拨的。决策层制定全公司的预算之后,然后下发到各县级分公司,各县级分公司分别设立预算系统,一是执行上层管理层下发的预算指标要求,二是对分公司的下级成本中心进行更细化的财务预算管理,层层监管、逐步达到完善的预算管理,实现预算调控的基本目标。

就现阶段而言,公司推行市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尚符合目前预算管理的形式和要求。但随着财务制度的不断变革,现行的预算管理制度也需要适应形势,作出如下一些改变:一是预算管理体制有待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在全公司推行,预算管理层以市局党组为核心,形成预算决策层、控制层、执行层的自上而下全面预算决策机构。市局预算委员会是预算管理的评议机构,市局党组是最高的公司预算管理工作决策机构,市局党组关于预算管理的一切重要议案都是在决策审议之后,由市公司经理负责实施。财务科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主管部门和监控机构,对市公司经理直接负责。执行层为预算的执行机构,包括所有经营管理中的所有收支活动,因此执行层是全面预算体制有效实行的关键一层,明确其职责至关重要。二是不断加强预算内容。以税金、生产经营指标和重点成本费用控制指标作为预算管理的核心指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实行预算调控,确保核心指标预算的精准执行,努力实现预算的精益管理。三是预算的编制体系有待完善。构建全员覆盖的预算编制体系,按照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加强预算归口管理,强化与业务部门的有效对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重点强化归口管理部门对预算的审核,严格根据项目立项进行预算审核,促进费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对没有立项审批的项目不予预算,立项后不申报预算的不得开支,项目立项后分类别、实施地点、实施时间、具体开支内容等项目情况,编制项目详细预算。四是预算过程控制要进一步强化。有效利用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和报账系统的控制作用,与相关预算归口管理部门共同实施分线控制。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定期通报预算执行情况,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五是全面预算管理考核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分季对预算执行和过程管理进行考核,强化预算硬约束力。创造预算管理“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提高预算管理的影响力和认知度[3]。

2.3 建立基于法人治理结构的现金流的财务内控

所谓财务内控,主要包含2 个方面内容,一是对资金的控制,另一是对信息的控制。资金是公司运营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同时企业也需要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将其连接起来,这就是资金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运作而产生的会计信息。资金是当代企业的“血液”,其高效运转是检验一个企业内部管理科学与否的重要标准。为了实现公司战略管理目标,资金运营的有效控制是关键,资金监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消耗,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

如何构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资金流的财务内控,特提出如下几点意见和看法:一是将资本性支出的决策权、资金调度权、预算审批权在职工代表大会与预算管理委员会之间、预算管理委员会与局党组之间合理分配,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从而保障资金安全。市级商业系统作为法人治理结构,以市局党组为核心,需保证市局党组对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有效控制。市局党组所属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支持党组财务决策和财务评价,同时将财务决策、评价与执行职能分离。市局党组对对重大财务事项可以直接进行审批,对重大财务决策可以直接控制。各市公司财务科负责具体执行财务政策和计划,各县级财务室应及时向其报告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接受其协调与指导。二是加强企业薪酬管理。烟草公司当前主要实行的是工资绩效挂钩的薪酬管理模式,工资类支出在“应付职工薪酬”列支,并成立薪酬管理委员会决定公司各项奖惩决议。三是要切实加强对银行帐户的管理。县分公司开设帐户必须得到市局审批。否则企业一律不得擅自新开银行账户。凡违规者,应该按照规定严肃处理。四是要严格禁止证券投资、委托理财等的四条禁令。根据国家烟草总公司的要求,严禁拆借资金、严禁对外投资、严禁对外担保、严禁委托理财。

2.4 建立基于法人治理结构的信息流的财务内控

建立信息流的财务内控,主要是指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的监控。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和法人治理结构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另一方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同时也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因此建立基于信息流的财务内控也是至关重要的。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人、事以及资产管理的统一,向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从而实现投资者对经营者正确的考核和监督,可以有效防范经营者对投资者的损害,保障了投资者的经济利益[4]。

3 财务内控体系的监控与保障

3.1 强化内部审计力度,完善内审长效机制

内部审计是财务监控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财务内控的体系进行考核和评价,指出企业在财务环节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内部审计机构是法人治理结构中有关资产监控方面的重要执行机构,其依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监控。内部审计要遵循“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以企业的绩效目标实现为前提,以财务内控评审为重要思路,经济责任审计为主,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效益审计、物资采购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全面审计体系,积极探索资产监管在法人治理结构下的新领域。

3.2 实行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强化县级分公司财务监控

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即母公司为维护集团利益,对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进一步深化的财务监控,母公司委派财务负责人,并将其纳入母公司财务部门的人员编制实行考核奖罚的统一管理财务控制方式。

3.2.1 明确被委派财务负责人的角色和职能定位。 建立相关制度可以让委派人有法可依。市公司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既要对对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度本身提供一定的制度支持,同时也要为被委派人员下一步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最后还要明确被委派财务负责人的职责与权限,包括认真贯彻相关财务法律法规,合理执行监管职能;对受派公司进行财务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参与受派公司重大经营方案与经营计划的拟订,做到及时知情和公正审核受派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出席受派公司相关的办公会议和业务会议,对认为不合规定的交易和决策有否决权和向上级公司及时报告的权力[5]。

3.2.2 建立健全被委派财务负责人的监控制度。 加强绩效评估,明确管理主体。在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度下,市公司为直接的管理主体,应由其直接对被委派财务负责人进行管理。市公司财务科为对被委派财务负责人进行管理的执行部门,具体负责规范委派制度和管理方式。例如,建立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开展财务工作例会、加强财务负责人的业务学习等,这些途径均可以对其督促履职。同时,定期对被委派财务负责人进行绩效考评,考评其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参与重大决策情况以及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保证情况等。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篇9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现实路径

1 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现状概述

农村信用社改革一直以来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大难题。2003年6月27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 正式拉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序幕。2004年8月17日《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 (国发[2004]66号) 明确提出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 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宗旨, 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 围绕不断改善金融服务、扩大支农效果这一首要目标, 逐步推进和完善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 促进农村信用社加强内部控制, 改善经营机制, 将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具有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自担风险能力, 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企业。”截至2008年6月末, 对1771个县 (市) 累计兑付专项票据1206亿元, 有效化解了历史包袱。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增强, 支农服务改善。虽然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 但法人治理结构仍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又称为农村信用社治理, 是指信用社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控制关系, 包括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一系列制度的安排。概括而言,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目前存在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其一, 股权较小且分散的双重特征, 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约束机制。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呈现出自然股多、法人股少, 资格股多、投资股少的局面。并且在投资股和资格股中, 自然股占主导地位, 但是自然股的股金金额小, 较为分散。在股权结构分散条件下, 单个股东由于参与监督管理的成本小于其从中获得的收益, 因而缺乏监督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积极参与农村信用社治理和促进农村信用社价值增长的激励。同时单个股东 (社员) 能够承担的责任风险就比较小, 社员不关心信用社的经营业绩以及经营过程的风险防范, 容易产生“免费搭车难题”现象。股权分散最终导致没有人有能力或愿意去关心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与发展, 不能“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也难以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管约束机制。

其二, “内部人控制”问题仍是有待解决的重点。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和监督者各自利益目标的不一致, 使得农村信用社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础性难题。但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问题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所有者与农村信用社委托代理关系人对农村信用社及其经理人员的评价并非完全以利润为主要指标, 分配机制对其工作积极性并无激励, 因此, 信用社的经理人员在获得一定的控制权以后, 就会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 力求摆脱所有人控制, 为谋求自己的利益而损害所有者的利益, 同时在所有者难以界定信用社亏损性质的情况下, 信用社的经理人员就会发现企业化经营仍然是一种负盈不负亏体制, 最终的亏损与风险仍可由所有者承担, 这就会使他们滋长与职工“合谋”侵蚀所有者利益的动机。并且在现实中, 农村信用社内部职工占理事会成员总数的比例一般均占多数, 现实地掌握着资产的运用, 使得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成为可能, 导致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约束, 而使广大社员的利益受到损害。

其三, 外部治理机制尚不完善, 农村信用社法人地位未到位。农村信用社作为独立的法人, 本应遵循“资本自聚, 资金自筹, 经营自主, 盈亏自负, 风险自担”的原则, 但实际上农村信用社监督当局和利益共享人 (中国人民农村信用社、各级人民政府、中国农村信用社银行业监督管理局、省联社) 才是控制农村信用社人、财、物权的实际人, 行政权力过多地干涉农村信用社的运行。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改革方案、发展计划、年度目标等都是自上而下垂直执行的, 这些做法严重削弱了基层信用社自主经营的能动性, 并且农村信用社在经营上的亏损不用股东埋单, 而是由国家运用财政能力进行填补。农村信用社监督当局和利益共享人没有一个真正对社员资产负责的持股主体, 农村信用社产权主体名不副实, 金融产权成了公共产权。农村信用社产权公共领域的扩大, 致使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上首先考虑的是对上级行业管理部门负责, 而不是对社员代表大会负责, 因此农村信用社应遵循的“五自”原则形同虚设。

2 完善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现实路径

第一, 明晰产权, 优化股权结构。

明晰产权, 是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基础。农村信用社通过这几年的清产核资、老股金的清理, 并进一步清产核资、增资扩股, 已基本明晰产权的归属关系, 下一步要解决的是农村信用社所有权实现问题。针对农村信用社的特点, 要解决农村信用社所有权实现问题, 其一, 要切实增强广大社员的民主管理意识, 特别要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社员代表金融意识、管理意识, 要公开、明确入股社员的权、责、利和义务, 社员代表大会要严格按照农村信用社章程和社员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履行;其二, 合理的股权结构是建立良好公司法人治理的前提, 为改善农村信用社的股权结构, 提高广大股东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关心和重视程度, 有条件的信用社可以视当地的情况引入一些战略投资者, 从而改善股权结构, 提高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其三, 在现有的产权基础上, 进一步增资扩股, 充实资本金, 同时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 投资主体的多样化。

第二, 要明确农村信用社“三会一层”的职能。

要强化农村信用社社员代表大会的职能, 切实赋予社员代表大会对理事会、监事会人员的提名权和民主选举权, 并通过农村信用社章程规定理事会、监事会、主任等经营班子的决策、监督、执行职能, 明确“三会一层”各自的职责与权限, 并形成逐级报告的制度和良好的沟通渠道。在实际操作中, 要正确处理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的关系, 理事会要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机制, 实行理事会、主任分任制, 要严格“三会”议事及运行规则, 要使“三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确保“三会”依法、合规履职。作为决策层的理事会要对社员代表大会负责, 真正为农村信用社发展起领航的作用。

第三, 构建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体系。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有效运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法人治理与内部控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没有法人治理, 内部控制就失去了出资人决策的约束;没有内部控制, 出资人就会失去对经营管理层的控制手段。以防范风险为核心,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首先, 要确定理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地位。在此前提下, 内部控制是经营管理层在不丧失控制权的前提下, 为贯彻实施决策层的决定, 在企业内部逐层分解经营权, 建立激励、约束、监督机制, 以保证组织结构的有效运转, 借以处理理事会、经营者及企业内部各部门、岗位之间的纵横向制约控制关系。在所有者与经营者控制关系链中, 内部控制就成为出资人对经营者控制意志表达的连接器。

大致而言, 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信用社各种规章制度, 并形成制度体系;要建立风险可控下的操作流程体系;要建立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要建立严格的检查监督体系等。

第四, 确定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战略目标。

农村信用社构筑现代企业法人治理架构还有一个关键的步骤是确定企业的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 而农村信用社未来的发展战略牵涉到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过程中, 如何使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更为准确, 远期发展目标更为清晰, 关系到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效果, 更关系到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后的最终成效。农村信用社要分期分批过渡到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社区农村银行业机构, 对个别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高、城乡一体化的地区, 已完全具备了商业银行经营条件, 自身经营也非常好, 可以办成商业银行。对于经济较差地区, 不具备商业经营的条件, 仍保留农村信用社。由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的农村银行机构, 虽然性质上是商业银行, 但仍然是农村商业银行, 属于小银行、社区银行, 仍要向“三农”、“社区”服务。这是国家给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 所以我们必须以这个定位来确定农村信用社的短期、中期、长期的发展战略, 必须要明确自己的服务对象、业务品种、发展空间, 才不会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迷失方向。一旦目标得以明确法人治理的方案才有可能全面实施。

第五, 建立绩效评价标准和有效激励机制。

理事会 (委托人) 与经营管理层 (代理人) 之间存在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一个信息不完备的经济环境中, 代理人并不总是以追求委托人最大利益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由于信息的不完备、不对称, 有可能产生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因此有必要设计恰当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和经济效率。

第六, 建立农村信用社信息披露制度。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 还要强调一个实施的步骤就是信息的披露。通过信息的披露来接受农村信用社股东及群众的监督, 从而增强法人治理的透明度。要确立农村信用社信息披露原则和制度。首先要确定什么样的信息需要披露;其次要保证披露的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最后, 信息披露要形成制度化。

参考文献

[1]李秀仑.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需构建“四道防线”[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6 (202) :28-29.

[2]萧灼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八个问题[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6 (203) :4-5.

[3]黄定国.构建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初探[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5 (190) :26-27.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篇10

一、国有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意义

当前,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 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 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 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中央提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是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要求, 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对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见图1)

二、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董事会存在“空壳化”现象

一是职权空。公司法赋予董事会最重要的两项职权是经营者选择权和对企业重大事项决策权。实践中, 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成员、经理层一般都由股东 (一元股东) 或控股母公司指派, 大家只是工作分工不同, 都处于一个级别上, 国有企业董事会聘任经理层的行为往往只是走个公司法的程序, 实质上根本没有聘任经理层的权力, 很难对其具有约束力。二是责任空。按照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董事会采用集体决策, 个人负责制, 但没有明确规定董事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问题。在

实践中, 即使董事决策失误, 但往往也不会让个人承担责任, 因此, 法人治理的效率必然要打折扣。三是组织空。很多国有企业董事会内部工作机构不健全, 董事会没有内设专业的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一般包括战略投资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 , 有的企业即使成立了专门委员会, 也只是一个空架子, 并没有开展实际工作。

(二) 监事会起不到应有的监督制衡作用

一是监事会的人员构成不合理, 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尚不符合要求。目前, 许多国有企业的监事会成员大多是由控股股东委派。此外, 监事会人员大多缺乏必备的财务会计、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监督能力不足, 妨碍了其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二是监事会的法定职权不够具体明确, 缺乏行使职权所需的必要条件。由于必要的事权、财权皆受制于董事会或经理人员, 监事会的职能发挥缺乏根本保障, 也就是说, 监事会缺乏可操作的监督手段。三是监事会的独立性较差, 难以有效发挥监督作用。我国监事会职权行使的机制是一种合议制, 即监事会任一职权的行使只能由监事会作出相应决议, 而不能由监事个人单独行使。而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中监事会成员多为控股股东或大股东委派, 因此很难使监事会作出决议。

(三) 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严重

如前所述, 除少数上市公司外, 目前国有企业董事会成员与经理层成员互相兼任、重叠程度很高, 企业的内部成员直接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以及从事具体生产经营决策的各个主体掌握了企业的实际控制权, 股东弱, 管理层强, 加上缺少外部董事、独立董事的监督, 致使法人治理机制虚化, 监督制衡难以到位。

三、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几点思考

(一) 优化公司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 股权结构的合理性, 能有效地对董事、监事和高级经理人员实行监督约束。针对目前我国企业股权结构集中的现象, 应实行股权多元化, 股权多元化后, 包括国有股东在内的所有股东都只能根据股权平等的原则, 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 按其出资份额行使职权, 使各家股东的利益在公司的总体利益中得到实现。而且凡是公司股东, 就可名正言顺地进入股东会依法行使职权, 确保经股东大会选举出来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能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

(二) 加强董事会自身建设

董事会向股东会负责, 要维护股东利益, 确保实现股东的目标和企业的发展战略。要依法落实董事会业绩考核、薪酬管理和经理层选聘等职权, 不断提高董事会的战略管理、投资决策、风险控制的能力和水平。董事会一是要把企业的长远利益放在首位, 正确分析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 增强核心竞争力, 在公司发展战略、生产经营以及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方面作出决策, 达到健康持续发展目标。二是要认真执行法律和规章制度, 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 按程序决策。决策前应上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职代会讨论审议的, 必须按议事规则执行, 既确保决策的合法性, 又确保公司的运营效率。三是要规范信息披露,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披露信息, 保护投资者及其他厉害相关者的利益。

(三) 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 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全面的监督, 包括调查和审查公司的业务状况, 检查各种财务情况, 并向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提供报告, 对公司各级干部的行为实行监督, 并对领导干部的任免提出建议, 对公司的计划、决策及其实施进行监督等。一是监事会人员构成要多元化。监事会成员应由各利益相关者代表组成, 如政府或股东代表、债权人代表、内部职工代表等, 同时引入独立于企业的外部人加入监事会, 如从社会上聘请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等。二是企业应采取措施保障监事的知情权, 及时向监事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 以便监事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评价。三是强化监事会可操作的监督手段, 实现监事会的责、权、利的对等统一, 同时明确监事会的运作方式, 确保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到位。同时, 强化监事的责任, 明确监事的义务, 规范其监督行为。

(四) 提升董事、监事能力素质并做好考核评价

一是加强对董监事的培训工作, 大力提高国有企业董事的企业管理、财务运作、风险控制能力和水平。国有企业董事和监事要积极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经济、金融、财务、现代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 进一步提高议事能力和监督水平。二是尝试建立企业外部专职董监事委派制度。建立一支相对专业和稳定的外部董监事队伍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保证, 针对目前多数国有企业的董监事兼职较多的情况, 逐步减少兼职董监事、增加专职外部董监事。应从一级企业集团公司部室和二级企业中选派临近2-3年退休的、有一定专业和实际经验能力的正副职人员, 担任二级企业的专职外部董监事, 并可同时兼任几个二级企业外部董监事。三是健全对董事会工作评价和对董事履行职责情况的评价制度, 要把企业发展与董事、董事会工作结合起来考核, 给予奖罚。评价董事会、监事会的重点是董事会、监事会运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主要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机构设置与制度建设、日常运行、决策科学性和效果以及对经理层的监督管理等情况。评价董监事的重点是董监事的德、能、勤、绩、廉, 主要包括职业操守、履职能力、勤勉程度、工作实绩、廉洁从业等内容。

(五) 进一步探索公司治理与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职工民主管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是明确党组织的职能定位。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要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围绕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党组织的职责定位, 积极探索在决策、执行、监督各个环节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式方法, 探索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选聘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科学参与决策、带头高效执行、保证有效监督”。二是有效发挥职工民主管理作用, 保障职工依法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 维护企业和员工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要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健全管理层和企业职工的协商沟通机制, 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重大问题的知情权、建议权和对各级管理人员的监督权, 对内部管理和劳动收益分配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依据程序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或审议通过,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陈坤 (1982-) , 男, 安徽滁州人, 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特种技术有限公司经济师

参考文献

[1]牛国良.现代企业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1日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篇11

【关键词】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人人格;有限责任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概述

(1)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定义。公司法人人格是指公司以其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和独立承担民事义务的主体资格。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债务承当责任,这就是有限责任。(2)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的特征。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作为在特定情形下对股东有限责任的修正和维护,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针对具有法人人格且人格被滥用的公司。若一公司未取得合法独立人格,它就不能行使法人的权利,其行为和后果将视为无效,也就不存在债权人要求股东就公司实体行为或债务直接承担责任,也不存在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必要。二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的法律效力,只适用于个案中的特定法律关系,而不具有普适性。其效力不涉及该公司的其他法律关系,并且不影响该公司作为一个独立实体合法的继续存在。三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是对法人人格被滥用后的一种事后规制。

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

(1)公司法人人格构成要件。一是主体要件。公司法人人格滥用者。滥用者应限定为该公司握有实质控制能力的股东,即支配股东。人格否认的主张者。公司法人人格滥用的受损者通常是公司的债权人或代表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政府部门。若公司自己或公司股东为某种利益提起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的请求,法院一般是不予以适用的。二是行为要件。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学术上存在主观滥用说和客观滥用说。主观滥用说认为滥用法人人格者在主观上必须有恶意。客观滥用说认为主观恶意已不适合于社会的要求,不利于债权人的举证,不利于体现法律的精神本意。三是结果要件。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表明股东为追求不法目的,损害他人利益,违背了公司法人制度的公平、正义的目标。(2)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一般适用场。一是资本显著不足。公司以资本作为其对外事务的最低担保,与债权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二是利用公司人格规避合同义务。此行为,大致又可分为以下三种:当事人为回避契约上特定的不作为义务(如竞业禁止)而设立新公司或利用旧公司掩盖起真实行为。“脱壳经营”即股东为逃避原公司巨额债务而抽逃资金或解散该公司或宣告该公司破产,再以原设备、场所、人员及相同经营目的而另设一公司的行为。当事人利用公司名义进行诈欺以逃避合同义务的行为。三是滥用公司法人格规避法律义务的行为即股东利用新设立公司或既存公司的独立人格,人为改变了强制性法律规范适用的前提,从而达到规避法律义务之目的的行为。四是公司人格形骸化。所谓公司人格形骸化实质上是指公司与股东完全混同,使公司成为股东的或另一个公司的另一个自我,或成为其代理机构和工具,以至于形成股东即公司,公司即股东的情况。(3)适用的限制和应注意的事项。一是公司人格的滥用者是公司的股东,而且应该运用深石原则区分积极股东和消极股东。小股东的利益可依公司法得以保护,而不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公司的法人人格被否认,不影响其诉讼主体资格。二是利用法人人格本是滥用法人人格的行为,但是由于这种规避约定义务行为是合同守约方合法的自我救济,因此不能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三是反向刺破问题。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虽然是针对股东责任的情况,但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同样适用于对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加以保护。四是预防、制止公司法人格否认被滥用的发生。因为存在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可能性所以从程序、组织等方面依法有效地规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三、我国的立法现状及立法完善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篇12

一、法人治理结构概念和内涵

法人治理结构, 也称为公司治理结构, 是指在资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情况下, 所有者基于约束和制衡经营者, 防止其滥用职权, 引导经营者围绕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开展经营活动的需要, 精心构建的一系列委托代理人制度、企业领导制度, 以及设立的一整套组织机构。

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组成。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掌握公司的最终控制权;董事会是股东大会的常设机构, 其主要职能是对企业经营进行战略指导, 拥有决策权;监事会行使监督权;经理管理公司的日常经营事务, 实行个人负责制, 享有执行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各司其职, 形成了法人治理结构这个有机整体。

从法人治理结构概念的本质看, 只有合理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权责关系, 明确每个角色的权责边界, 规范各组织机构的工作流程和程序, 建立健全高效运行机制, 才能达到既相互制衡, 又长期合作, 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决策科学性, 最终保护企业各方利益的目标。

二、改制企业治理结构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笔者对改制企业的调研中发现, 无论是国有控股公司, 还是国有参股公司, 在法人治理的组织机构设置、运行机制以及国有小股东权益保障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决策层和执行层高度重合。

改制企业董事会中都没有聘请外部董事, 董事绝大部分是在执行层中担任经理、副经理职务的人员, 也就是说, 绝大多数董事是执行董事。这事实上造成了决策层与执行层的合一, 使董事会很难客观、公正地完成“评价经理业绩、并决定其报酬”的工作, 法人治理的分权和制衡很难实现。

2. 内部人控制明显。

多数改制企业所有权过于集中, 而且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任, 公司决策控制权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应该作为所有者产权代表的董事会, 既不能充当所有者的“守护神”, 又不能代表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权责界定模糊, 加上决策程序不健全、不规范, 导致所有者对经营者不能实施控制, 对有些企业来说, 作为代表公司股东的控制主体——董事会基本上形同虚设。

3. 责任意识尚未明确建立起来。

公司治理中非常强调公司责任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责任的区别。我们知道, 董事会决策是票决制, 即“集体决策, 个人负责”制。董事会的决议没有违反法律、公司章程和其它行政法规而造成的失误及损失属公司责任。但董事会的决议如有违反法律、公司章程及其它行政法规而造成的损失由参与决议的董事担负赔偿责任, 这属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这种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应在改制企业明确建立起来。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只有少数已改制企业有这种条文规定。这恰恰是改制企业应该通过改制而细化的东西。

4. 监督机制薄弱。

对改制企业, 国有股份保留较少, 一般都在2 0%以下, 成为名副其实的小股东。由于规模较小, 这些企业一般不设监事会, 只设一名监事。国有股东一般只派出一名董事, 不派监事, 因而无法或难以有效地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国有资本因为是小股东, 不能直接对改制企业审计检查, 大部分改制企业的会计报表也未接受社会审计监督, 因而国有小股东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保护国有小股东权益的建议

改制企业要真正形成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必须抓住法人治理结构的本质要求, 在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上下功夫。

1. 经营权和决策权必须分开。

这是实现相互制衡的基础条件。规模较小的企业, 经营管理团队相对较少, 董事会成员和经营层成员可以适当重合, 以减少管理成本, 提高经营效率, 但应当有超过半数的成员为非执行董事。另外, 外部董事是使董事会成为真正决策机构的必要保障, 也是公司利用“外脑”的重要形式。应该逐步引入外部董事, 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公司。

2. 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权责边界。

这是各负其责的重要前提。在健全组织框架、配备健全人员的基础上, 以责任为核心, 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 明确治理结构的权责边界。通过清晰的权责配置, 建立起权力、责任、义务有机统一的责任体系。

3. 规范各组织机构的工作流程和程序。

这是保证法人治理结构有效运行的关键。在明确权责边界的基础上, 重点要规范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议事规则和办事程序, 使法人治理结构的运行制度化、具体化、流程化。比如, 对规模较小的企业, 董事会不设专业委员会, 可委托经理组织有关人员拟定相关方案, 提交董事会审议。形成董事会决议过程中, 董事个人如有不同意见, 要明确写明自己的意见;对于需提交股东会的重大经营事项, 按程序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通过后由经理组织实施。

4. 建立对董事会及成员、监事会及成员和经理年度和任期绩效的评价制度。

这是考核各组织机构及成员履职情况并予以奖惩、调整的重要依据。可采用授权人评价、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相互评价的办法。比如对董事会, 着重其从规范运作、有效决策和贯彻股东意图等方面评价;对董事个人, 着重从其在履职义务、完成任务、工作结果上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

5. 强化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机制。

这是加强企业财务规范运作、保障小股东 (包括国有) 权益的重要举措。内部审计作为内控系统监督评审的一部分, 应在企业的董事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 内部审计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同时, 在公司章程中规定或补充规定, 每年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对企业财务审计一次, 以弥补国有小股东不能直接对参股改制企业进行审计监督的缺陷。

四、结论

上一篇:精雕细琢下一篇:隔震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