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变更

2024-08-17

公司法人变更(精选10篇)

公司法人变更 篇1

上海广域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公司法人变更流程2018,公司法人代表变更办理流程

公司法人变更流程2018,公司法人代表变更办理流程,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像法人变更啊、注册地址变更啊,需要准备哪些材料了?很多人因为不知道会用到哪些材料,走了不少弯路,导致又耗钱又费时,还误了正事,苦不堪言啊。别着急,接下来广域会详细给大家具体说明一下公司法人变更流程2018,公司法人代表变更办理流程。

一、公司法人变更流程:

1、需要到工商局领取《公司变更登记申请表》;

2、变更营业执照(填写公司变更表格,并加盖公章,整理章程修正案、股东会决议、承诺书、公司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到工商局办证大厅办理;如果存在股权转让须填写股权转让协议,如果法人是外地户口那么要办理暂住证;一般受理后5-10个工作日后领取新法人代表的执照。);

3、变更组织机构代码证(填写企业代码证变更表格,并加盖公章,整理公司变更通知书、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企业新法人身份证复印件、老的代码证原件到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一般受理时间在2-3工作,即可领取新的材料。);

4、变更税务登记证(需要到税务局办理);

5、变更银行信息(基本户开户行办理);

二、变更公司法人所需提供的资料:

1、需要提交《公司变更登记申请表》; 上海广域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2、公司章程修正案(全体股东签字、盖公章、章程要载明董事长、执行董事、经理、监事是否调整);

3、股东会决议(全体股东签字、并加盖公章);

4、法定代表人登记表(填写公司新法人简历,附1张1存的免冠照片);

5、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

以上是上海广域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为大家介绍的公司法人变更流程2018,公司法人代表变更办理流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相关上海注册公司等问题,可以咨询【上海广域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客服人员,会为您详细解答或代办哦!广域专业从事公司变更、地址变更等特殊公司注册问题,并为广大创业者、中小型企业战略扩张及中外投资客商提供专业公司登记以及公司变更等服务的信息窗口。广域专业办疑难查询,特殊询,快速查名,专注于工商疑难注册,公司成立8年里,只做疑难注册帮助上百家“企业登记代理”机构进行公关服务,办理的营业执照上千份我们只做同行生意,不留存客户信息,代理记账等业务仍然属于您!

公司法人变更 篇2

关键词:公司股权,法人人格否认,连带责任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的法律内涵

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轮起源于美国, 其形象化表述为“刺破公司面纱” (piercing the Corporatc Veil) 系桑伯文 (Sanborn) 法官在1905年的美国诉密尔沃基冰柜运输公司 (U.S.v.Milwaukee Refrigerator Transit Co.) 一案中首创, 并通过其后的一系列案例得以确立, 成为美国公司法上的重要理论 (1)

关于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的内涵, 有多种观点。作为该理论发源地的美国, 并没有对该理论进行概括阐述, 而通过一系列举例确认了公司法否认理论适用的具体情形, 包括公司资本显著不足、公司人格被滥用、严重混同等, 其共同点为公司缺乏法律上的独特性。 (2) 日本学者森本滋教授认为, 所为法律人格否认的法理, 是指按照法人制度的目的, 当认为公司所保持的形式的独立性违法了正义、平衡理念时, 或者公司所具有法的的形式上超越了法人格的目的, 非法地加以利用时, 并不全面确定公司的存在, 而是在认定他作为法人存在的同时, 针对特定事例, 否定其法人格的机能, 以保障公司与股东在法律上一视同仁的地位。 (3) 我国当前最具代表性、为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较为广泛接受的定义是朱慈蕴教授提出的。即‘‘法律人格理论, 是为阻止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吗, 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 根据我国《公司法》第20条第3款的规定, 公司法人格否定理轮是指当公司的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被公司背后的股东滥用时, 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 否定公司的独立人格, 将公司与其后的股东是为一体, 并追究其共同的连带法律责任, 以保护公司债权人或其他相关利害关系群体的利益的一项法律原则。

二、我国司法实务中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的条件

我国《公司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 逃避债务, 严重损害公司权利人利益的, 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是目前我国关于公司法人否认的法律规定。从该规定的文义表述上来理解, 我国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应当把握四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前提条件、公司依法成立, 并合法有效地存在;二是主体要件。原告只能因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而受到损害的公司债权人, 包括侵权债权人和合法债权人;被告只能实施了滥用公司法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行为的积极的控制股东。三是行为要件。即控制股东“滥用了”公司人格, 使公司的独立人格仅有具体形式上的意义, 而实质上已经丧失。四是结果要件。即公司法人格利用者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给他人或社会造成了严重损害。这其中最难把握的是行为要件。何为“滥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且隐蔽性强, 很难认定。

应当注意的是, 《公司法》第20第3款的规定有相当的局限, 即该规定从文上理解, 并未反映公司人格理论的全部内涵。该规定将有关主体利用公司独立人格而受到损害的相对人主张权利的对象仅限于公司股东, 行为要件上限与股东滥用, “滥用”强调主观上的过错, 令当事人举证困难, 这样可能导致在实践中一些不具备法律上独立性公司进行交易的债权人的权利难以得到保护。比如, 实际控制人操纵的情况, 或者各关联公司相互之间人格混同却难以证明有主体存在滥用性的情况, 此时, 公司债权人实际上无法依据上述规定来主张权利, 或者主张权利的难度比较大。从国外的有关立法和公司法实践中, 我们可知, “人格滥用”行为并非适用公司人格否认理论的全部情形, 公司面纱被揭开后也并不仅仅只向股东直接追索责任如公司法人格理论的发源地美国, 有很多判例是基于其他事实和理由适用的, 在某一公司法人资格被否认的情况下, 同一股东设立的多家兄弟公司都被要求承担责任。

三、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规则后实际责任人责任性质探析

在某一具体情况下, 公司被揭开面纱后, 其后的股东或者其他关联公司等实际责任人承担的责任性质是什么?现在《公司法》第20条第3款规定的是承担“连带责任”。目前理论界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引起的连带责任性质的认识上, 无限连带责任说是较为普遍的观点。但对股东承担该种责任与公司在责任承担上是否存在先后顺序的问题, 即属于共同连带责任或补充连带责任的问题, 是有争议的。这个连带责任怎么承担, 在公司有财产的情况下, 权利人能否要求股东直接承担全部责任还是公司财产不足的情况下才承担?实际责任人是否享有类似一般保证中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在学者们中间有争议, 司法实践中法官也难以把握。

所谓连带责任, 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事人对其共同债务全部承担或部分承担, 并由此引起其内部债务关系的一种民事责任, 强调利益相关者的牵连关系。

所谓有限责任, 就是投资者以其对公司的出资为限承担责任, 只要投资者的出资到位, 即使公司最终的债务大于投资者的出资, 投资者也无需再承担清偿责任;而无限责任则相反, 投资者对其投资的企业的债务不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实质上, 投资者的全部财产也是无限责任企业 (如合伙) 信用的一部分。但只要企业实体存在的, 一般均是先以实体财产损失承担责任, 实体财产不足以承担责任的, 再由投资者来承担。

在共同连带责任下, 公司与股东没有先后次序之分, 债权人可以直接起诉股东;而补充连带责任仅要求实际责任人就公司无法清偿的部分承担责任, 在这种情形下, 实际人责任是否享有先诉抗辩权, 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此时股东现有先诉抗辩权。根据公司法的规定, 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必须以股东行为严重侵害债权人利益前提。在公司尚有清偿能力时, 债权人完全可以通过起诉公司来实现债权, 所以即使股东有滥用法人人格的行为, 也不是严重侵害债权人利益, 不符合该条件的适用条件, 所以法人人格否认之诉须以债权人起诉公司无法获得清偿为前提, 股东此时的地位类似于一般保证人的地位。第二种观点认为股东不享有先诉抗辩权, 但在执行时, 应先执行公司财产, 股东承担的责任以公司无法承担的数额为限, 那么, 公司法人格否认下实际责任人应当承担责任性质追究是哪一种责任呢?笔者认为, 在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的规则下的情景下, 实际责任人与公司对权利人承担的是无限共同连带责任, 理由如下:第一, 公司法人格否认定规则本身就是对股东有限责任的突破, 其目的就是在特定的情形下使股东或其他实际责任人脱离有限责任的保护, 以其全部财产直接对权利人承担责任, 如果实际责任人为法人, 这种责任承担也不应以其注册资本额为限, 因此, 这是一种无限责任;第二, 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创设目的在于保护债权人利益, 其适用条件本身就严格, 如果在公司已经符合规定情形时还从程序上设置障碍, 要求债权人必须先向公司主张债权, 只有当该公司倾其所有仍不能清偿或者不能全部清偿时, 公司背后的实际责任人才承担补充责任, 不符合引入该规则的立法目的:第三, 从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的发展过程来看, 公司法第20条第3款规定的连带责任应当是共同连带责任, 在公司发之前的司法解释有关补充责任的规定, 但在公司法中已经改变之前的变表述, 立法者也明确否定了补充连带说, 认为基于公司已经失去法人人格的现实应当追究股东和公司的共同责任:第四, 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 不能在司法实务中为某类诉讼设置前置程序, 公司法所规定的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的条件, 不是债权人需要通过前置程序去满足的, 只是债权人无法证明其主张符合相关条件, 那么其需要承担败诉风险。因此, 在债权人主张适用公司法人否认规则时, 只要该主张符合法定条件, 债权人可以主张公司或实际责任人同时承担责任或择一承担责任, 不受先后顺序之限制:作为法人的实际责任人, 其承担的责任也不受注册资本数额的限制, 而是以全部财产来承担责任, 这才与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的本意相符, 即在特定法律关系中无视公司人格的独立性, 将公司与其背后的责任人视为一体。

参考文献

[1]繆凡.“美国反响刺破面善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案例的考察”[EB/OL].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21604/21630/21652/2007/zh909582556141970022744, 2011-9-10.

[2]朱伟一.美国公司法盘里解析[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41.

[3][日]森本滋.法人格的否认[J].外国法译从, 1994 (3) .

[4]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论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4.

[5]吴建斌.“公司法否认成文规则使用困境的化解, ”在中国民商法律网[EB/OL].http://sh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49037, 2011-9-10.

[6]朱伟一.美国公司法理解释[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41;薄守省主编.美国公司法判例译评[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291.转引自吴建斌:“公司法人格否认成文规则使用困境的化解”[EB/OL].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49037, 2011-9-24.

[7][德]托马斯.莱赛尔.德国资和公司法[M].高旭军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482;[德]乌违.不能劳洛克.“有限责任公司之股东责任”[J].周梅译.中德法学论坛, 2008.

略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篇3

摘 要 过分拘泥于股东有限责任势必影响甚至危害债权人的利益,为了既能维护公司稳定、避免因撤销公司这一极端处罚行为导致社会经济动荡,又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禁止投资者滥用“公司人格独立”制度,“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运而生。

关键词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 股东有限责任 适用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及其沿革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又称“揭开公司的面纱”、“刺破公司面纱”、“直索责任”等,指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的一种法律制度。它具有以下特征:(1)适用人格否认的公司必须具有独立法人人格。(2)只对特定个案中公司独立人格予以否认,而不是对该公司法人人格的全面、彻底、永久地否定,不影响该公司的合法继存和其他法律行为的效力。(3)其目的是保护债权人利益,性质上属于民事责任而非行政责任等。(4)其追究的责任主体仅限于实施滥用行为的股东,而不扩及其他股东。

公司人格否认是美国法院在审理公司纠纷案件中首创的一个判例法原则,实际上“是对已丧失独立人格特征之法人状态的一种揭示和确认,通过剥离徒有人格之名而无人格之实的公司人格,导致隐藏于公司背后股东的凸现,使其承担的责任由有限向无限复归,”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仍然是现代公司法人制度的根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不是对该制度的否认,而是对其的维护和完善,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公司、股东、债权人三者间利益失衡的一种事后救济。

我国的公司立法起步较晚,无论是《民法通则》还是《公司法》,长期以来均未有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规定。在最初的司法实践中,我国一般通过适用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和“禁止权利滥用”这两大基本原则来间接地、合法地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同时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批复和司法解释也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提供了依据,如最高人民法院1987年《关于行政单位和企业单位开办的企业倒闭后债务由谁承担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3月30日《关于企业开办的企业被撤销或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等。2005年我国《公司法》修改,才正式以成文法形式明确肯定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鼓励投资的同时为债权人利益和交易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要件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若适用不当,必将危害公司法人制度和社会经济稳定,阻碍甚至破坏公司发展。因此,必须严格把握该制度的适用条件,杜绝滥用。结合我国《公司法》第20条的原则性规定和一般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该制度的适用应具备以下要件:

第一,法人人格合法存在。法人人格否认制以法人合法取得的独立人格为前提,且不以完全否定法人人格为最终归缩。若法人无独立人格,法人人格否认便失去了所指向的对象。而法人人格之否认只是对投资者借法人合法外壳规避法律义务的否定,并非是对法人合法、有效存在的否定;这种否认仅仅赋予法人债权人追究股东或董事责任的权利,并未赋予其申请法人成立无效之权。

第二,股东实施了不正当使用或滥用了公司人格之行为。股东或董事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是该股东或董事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行为基础,也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要件。

第三,对债权人利益造成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是否受实际损害是衡量法人人格是否滥用的客观标准,也只有行为人滥用法人人格给债权人造成了损害,才有必要追究其法律之责。这里的损害不仅指债权人现有财产的减少、丧失,还指债权人的应得利益落空;既包括直接损失,也包括因公司财产减少而间接导致债权人无法实现其权利。

第四,滥用公司人格行为与债权人或公共利益损害间具有因果关系。如果受害人不能证明滥用公司人格行为与其损害间存在因果关系则不能胜诉。

第五,人格否认制度仅在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方可适用。因为,公司具有足够资产情况下,债权人因其利益已能获得保障,故无必要要求股东承担责任。

除上述要件外,理论上还存在一种“主观滥用论”的观点,认为滥用行为人必须存在规避法定或约定义务的主观过错,才能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定。但由于主观是否存在恶意是不易证明的事实,这无疑加重了人格否认主张人的举证责任。我国《公司法》第20条规定的“逃避债务”,就文义而言,既可理解为股东以逃避债务为目的而滥用法人人格,也可理解为滥用行为实际造成了逃避债务的结果,基于人格否认制度之目标,似应依后者理解,将逃避债务作为结果要件,而非主观要件。

三、公司法人人格否认适用的情形

司法实践中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情形可谓众说纷纭,我国公司法对人格否认制度也只坐了原则性规定。从各国公司法理论和实践情况看,公司人格否认适用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利用公司人格规避约定义务或实施侵权行为,主要包括:(1)为逃避契约上特定的不作为义务而设立新公司掩盖其真实行为,如竞业禁止义务、商业保密义务、不得制造特定商品的义务等;(2)以规避债务为目的,转移资产,终止原公司,另设新公司,即典型的“脱壳经营”;(3)利用公司名义进行诈欺以逃避合同义务。

第二,滥用公司人格回避法律义务。行为人利用公司法人人格规避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也称脱法行为。

第三,公司资本显著不足。公司资本不足并非指公司资本不符合法定最低资本额,如果公司是骗取登记,或者股东抽逃出资以致实际资本低于法定注册资本的,属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而无人格否认制度之适用必要。

公司变更法人决定书 篇4

(注:根据实际情况标注合伙企业类型,即“普通合伙”、“特殊普通合伙”或“有限合伙”)

根据《合伙企业法》及合伙协议的约定,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于 年 月 日就合伙企业以下事宜作出变更:

(1)同意将合伙企业名称变更为 (名称变更);

(2)同意将公司住所变更至 (住所变更);

(3)撤销 为执行事务合伙人的委托,重新委托 为执行事务合伙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变更);

(4)同意合伙企业类型变更为 (合伙企业类型变更,同时需变更名称);

(5)同意吸收 为新合伙人,新合伙人以货币出资,出资额为 万元,于 年 月 日缴付,本企业出资总额增至 万元(新合伙人入伙)。

(6)同意××××出资额由 万元增加(或减少)至 万元,其中 万元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变更为 (出资额、出资方式变更)。

相应修改合伙协议。

全体合伙人签或或者合伙协议约定的人员签名(或盖章):

(注:自然人签名,法人、其他组织加盖公章)

xxxx

公司单位法人变更申请书 篇5

法定代表人: (签字)

公司企业法人非公司企业法人

网址: 咨询电话:96633

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制

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本企业申请变更登记,承诺本申请书所填内容及所有提交的文件、证件是真实的、有效的,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承担因材料虚假所引发的一切法律责任。所提交的文件、证件如下:

序号

文件、证件名称

在对应栏内打钩

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企业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

股东会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证明。

股东会申请变更登记事项的决议。

修改后的企业章程或章程修正案。

原法定代表人的免职文件及新法定代表人的任职文件,董事、监事、经理免职和任职文件。

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及银行入款通知。

新住所使用证明(含产权证明及租赁合同)等。

股权转让合同。

新股东的资格证明(指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社团法人登记证、其他合法开业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专项审批文件及许可证(复印件要登记机关核对原件)。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

登记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证件。

谨此确认。

法定代表人: (签字)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填写须知:⒈申请人应仔细阅读有关企业(公司)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本申请书每页注解说明;

⒉提交的文件、证件应当使用A4开纸;

⒊所填内容不应涂改,如不慎错填,应在修改处加盖企业的印章或股东(多家投资的应加盖最大股东)的印章,如全部为自然人投资应由被委托人加盖印章或按手印。

⒋填写本申请书应当字迹工整,并使用钢笔、签字笔或毛笔填写或签字。

注意事项:1、变更公司(企业法人)名称的,应提交已核准的《名称预先核申请书》;

2、变更经营期限的,应根据档案记载提交相应的文件、证件;

3、变更股东、法定代表人,其股东属自然人在办理变更时,应由转让股权的股东、原法定代表人到登记机关办理签字手续;

4、如股东签字与档案材料不符,其股东应到场签字。

首问责任人审查情况:

经办人代号: 年 月 日

注:申请人应当按工商部门经办人提出要求补齐材料,如同一问题多次提出没补齐,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来递交申请材料并说明情况

委 托 书

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根据公司股东会于200 年 月 日作出的决议,现委托

作为申请人,代理 有限

公司向你局申请办理变更登记,请予受理。

股东盖章、签字:

(并盖公司印章)

二00 年 月 日

代理人身份证

复印件

(出示原件供核对)

代理机构名称:

代理机构证号:

代 理 员证号:

代 理 员姓名:

联 系 电 话:

注:

⒈本范本适用于企业变更。申请企业变更登记应当提交委托书;

⒉代理人的身份系指:①法人股东的从业人员;②自然人股东之一;③经合法登记的企业登记代理机构所指定具有代理资格的从业人员。企业登记代理机构的名称应写明全称。非以上身份不予受理;

⒊应在股东会决议作出后的规定有效期内提交登记机关,逾期无效。公司另有规定委托权限及有效期限的,请在委托书内注明;

⒋委托书左下角应张贴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企业登记代理机构人员应张贴代理资格证书复印件,并盖上企业登记代理机构印章;

⒌法人股东盖章,自然人股东签名(签名不能用私章或签字章代替,签名应用钢笔、签字笔或毛笔)。

企业申请变更登记事项

项 目

原核准登记事项

申请变更登记事项

名 称

住 所

邮政编码

法定代表人

经济性质或

企业类型

注册资本(金)(万 元)

经营

范围

股东(发起人)

隶属单位

经营场地

(面积㎡)

合 计

其中生产占用

合 计

其中生产占用

经营期限

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公司法人变更 篇6

公司变更法人和股东流程需要注意什么

热门城市:龙岩律师 抚顺律师 晋城律师 南阳律师 白城律师 天水律师 玉林律师 徐州律师 衡水律师 定西律师

公司变更法人和股东需要提供的相关资料非常的多,而且需要去工商局领取的变更表格才能进行变更。但是公司变更法人和股东变更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很多人都比较困惑。为此律伴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公司变更法人和股东流程的相关问题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公司变更法人和股东流程需要注意什么

股东变更法人:

第一步:申请人持相关材料向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提出申请,经受理审查员初审通过,开具《受理通知书》或者《申请材料接收单》;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在当场或者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应当补正的全部材料(出具告知单)。

第二步:工商局对申请人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并出具《登记决定通知书》;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出具《企业登记材料需要核实事项告知书》,工商管理局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准或者驳回申请的决定。

第三步:工商行政管理局在5个工作日后(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需核实的除外),申请人可以凭《登记决定通知书》到发照窗口换发《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

股东变更的申请人在提交了以上所需要的提交的资料和完成公司股东变更所需要的法人,我们的公司股东资格就发了变化。新的股东将取代原来的股东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

二、公司股东变更应该提交的材料: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公司加盖公章);

2、公司签署《公司股东(发起人)出资情况表》(公司加盖公章);

3、公司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公司加盖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字);应标明具体委托事项、被委托人的权限、委托期限。

4、公司章程修正案(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

5、股东或发起人名称或姓名变更证明;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企业提交名称《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复印件;事业法人、社团法人提交、民办非企业单位提交有关登记机关准予变更的证明;自然人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

6、新股东或发起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

企业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事业法人提交事业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社团法人提交社团法人登记证复印件;民办非企业单位提交民办非企业单位证书复印件;自然人提交身份证复印件。

7、公司营业执照副本。

注:依照《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设立的公司申请变更股东或发起人名称或姓名变更登记适用本规范。以上各项未注明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注明“与原件一致”并由公司加盖公章。

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司变更法人和股东流程问题中,只有提交材料上的签字必须和以前提交的工商资料上的签字一致,以及要明确新股东或发起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才能顺利的变更法人和股东流程,所以一定要注意其流程。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律伴石家庄律师。

文章来源:律伴网 http://www.lvban365.net/

公司法人变更 篇7

一、吊销营业执照的原因

(一) 吊销营业执照是公司法人资格归于消灭的一种程序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 (四) 项规定: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因此, 吊销营业执照是公司解散的原因之一。解散是已成立的公司, 由于行政命令、法院判决、发生章程规定或法律规定的事项而停止营业活动并逐渐终止其法人资格的行为, 它是公司法人资格归于消灭的必经程序。

(二) 吊销营业执照的事由

根据《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 主管登记机关可吊销其营业执照。

1、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2、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提供虚假材料的或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因过失提供有重大遗漏的报告的。3、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的, 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的。4、变更经营范围涉及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而未取得批准, 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5、公司不按照规定接受年度检验或年度检验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6、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的。

二、吊销公司法人营业执照后存续公司的法律性质

公司解散后存续公司的性质, 目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人格消灭说、清算公司说、拟制说、同一人格说。本人倾向于同一人格说, 即公司法人解散后, 其法人资格并未消灭。理由如下:

(一) 从被清算主体和清算对看。如果吊销公司营业执照已经使公司法人主体资格消灭, 那么清算组所进行的清算活动就不是对公司进行清算, 而是对股东进行清算, 其后果必然是:公司的财产将不再是公司财产, 而变成股东的财产, 公司的债权将不再是公司债权, 变成股东的债权;公司的债务将不再是公司债务, 而变成股东的债务。而这一切都不需要经过任何程序, 只需主管登记机关吊销公司法人营业执照即可。如果认为上述推论不正确, 股东不能成为被清算的财产主体, 那么被吊销法人营业执照的公司的财产主体又应当是谁呢?

(二) 从公司法的规定看, 如果吊销公司法人营业执照已经使公司法人主体资格消灭, 将与公司法第十章的许多规定相悖。例如:该法明确规定清算组清算的是“公司财产”;清算组是“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清算期间, 公司不得开展新的经营活动”;“公司清算结束后, 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 报股东会或者有关主管机关确认, 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 公告公司终止”;等等。很显然, 公司法所规定的公司在被注销前是一直独立存在的, 只有在被注销后, 公司才正式终止, 其法人主体资格才正式消灭。.

(三) 从公司的财产看, 公司的财产是在股东出资或者认购股份的基础上形成的, 股东将自己的财产交付公司后就因取得公司的股权而丧失了对该财产的所有权;而公司则在取得股东所交付财产的所有权后形成公司法人财产权。如果说公司对法人财产权的取得主要依股东交付, 那么公司法人财产权的消灭, 同样主要依公司交付, 这种交付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清算并支付各种费用后公司财产还有剩余的, 在该财产正式分配并交付股东后, 公司法人财产权才消灭;二是公司财产不能依法支付各种相关费用的, 在公司财产依法定程序交付完毕后, 该法人财产权消灭。可见, 公司在清算基础上, 依法正式将公司财产交付给相关机构、组织或者人员之前, 其法人财产权依然属于公司, 而不能属于股东或者公司之外的其他人。

(四) 从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看, 被清算的债权债务是公司的债权债务, 而不是公司之外的其他人的债权债务。公司与相对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是依私权、通过平等自愿原则建立的财产关系。只要该财产关系的建立没有违背法律、行政法规, 就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任何行政管理机关都不能通过吊销公司法人营业执照等行政权利的行使, 剥夺公司作为债权债务关系主体的资格。

(五) 从公司被吊销法人营业执照后的组织机构看, 公司被吊销法人营业执照并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后, 公司的组织机构并未依法取消。清算组组成后, 该组织机构成为公司的内部机构, 其职能是以公司的名义对外代表公司进行与清算有关的经营活动;对内组织对公司的财产进行清理。而公司董事会则因清算组的成立而丧失代表公司的权利。公司股东会依然存在并有更换清算组成员对清算组的清算报告给予确认等职权;公司监事会依然存在, 并继续履行维护公司利益、公司职工的利益等职责。

(六) 公司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在清算过程中, 公司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诉讼活动。由于债权债务关系和其他关系是公司与相对人之间建立的法律关系。所以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第 (七) 项规定:清算组在清算期间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这就充分说明:包括被吊销营业执照在内的所有公司, 只要其仍处在清算中, 就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起诉、应诉, 并独立地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综上所述, 公司营业执照依法被吊销, 只要没有经过合法清算, 该公司法人主体资格仍然存在, 只是公司的权利能力受到限制, 在处理它与相对人或者其他主体的法律关系中, 它应当是权利义务的承担者, 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它有权利以自己的名义参加各种诉讼活动, 其他人包括股东不能取代公司的民事主体和诉讼主体地位, 清算人或者依法律规定承担清算义务的人, 只能作为公司的代理人参与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因此, 吊销法人营业执照后存续公司在依法被注销前仍具有法人资格。

摘要:吊销营业执照是公司解散的原因之一, 公司解散是公司法人资格归于消灭的必经程序。公司解散后是否还具有法人主体资格, 目前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从公司法的规定、财产、债权债务以及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等说明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依法注销前仍具有法人主体资格。

关键词:吊销营业执照,存续公司,主体资格

参考文献

[1]罗豪才.行政法学[M]. (2005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253

[2]石少侠.公司法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4月:226-239

[3]江平.新编公司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4年9月:95-99

[4]王卫国.商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59-61

公司法人人格混同行为的认定 篇8

原告:上海亚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

被告:上海申柯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柯公司)

被告:上海夏古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夏古公司)

2008年3月,原告与申柯公司签订海运业务代理协议,约定申柯公司委托原告办理海运进出口代理业务。原告完成委托事项后,申柯公司共欠原告代垫的运费人民币274433元。

申柯公司于2002年11月28日成立,2006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租赁本市浦东新区浦东南路999号联合广场(新梅双塔大厦)11层A室作为办公场所。夏古公司于2008年12月5日成立,并曾经在上述地址办公。涉案业务发生时,申柯公司共有员工六人,除刘庆华外,其余五人于2008年12月31日结束工作,并于次日在夏古公司重新就业;刘庆华于2009年1月7日办理了在申柯公司的退工登记。被告申柯公司股东为刘柏林、刘玮,法定代表人为刘柏林;被告夏古公司股东为刘庆华、徐良,法定代表人为刘庆华;四人为父亲、女儿、儿子、女婿关系。

原告诉称:原告与申柯公司的货运代理协议成立,原告已履行义务并垫付海运费,申柯公司尚未支付相关款项。申柯公司与夏古公司存在人格混同。故请求判令两公司连带偿还上述债务。

两被告辩称:申柯公司欠付款项确有其事,但两公司各自为独立法人,不应承担连带责任。

〖裁判〗

上海海事法院一审审理中对原告与申柯公司间的货运代理合同关系和欠款金额予以确认,并认为申柯公司应当承担支付欠款的义务。

就原告以夏古公司与申柯公司存在法人主体混同为由,请求夏古公司就申柯公司的欠款承担连带责任的主张,法院认为,就在案证据看,刘庆华在涉案业务发生当时系申柯公司的员工以及与申柯公司股东之间存在亲属关系的事实,并不能得出刘庆华即为申柯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结论。两被告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参股关系,原告以夏古公司在申柯公司曾经租赁过的办公地址处办过公以及申柯公司的员工在涉案业务办理完毕后的某一时间同时结束工作并同时进入夏古公司工作的事实主张两被告公司存在混同,并据此要求夏古公司对申柯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主张,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认为不应予以支持。两被告系各自独立的企业法人,涉案纠纷产生于夏古公司成立之前,而承担付款义务的责任人申柯公司目前仍合法存在,依法应以其所有的财产独立承担赔偿责任。故认为对原告的该项诉讼请求不应予以支持。

但考虑到若在本案中因原告尚无充分证据证明两主体混同而由法院直接据此判决,原告今后掌握确实证据后再次起诉可能存在“一事不再理”的情况而无法对夏古公司再次起诉,故对原告释明上述情况。最后原告在本案中撤回了对夏古公司的起诉。一审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均未提起上诉。

〖评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夏古公司对涉案纠纷是否承担责任。本案原告以夏古公司与申柯公司存在法人主体混同为由,请求法院判令夏古公司就申柯公司所欠款项承担连带责任。而根据当前的法律,我国《公司法》未对公司法人之间人格混同的情形作出具体认定标准,原告最终也撤回了这方面的诉请,但本案所反映的公司法人人格混同问题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仍值得探讨。

一、公司法人人格混同的理论

所谓的公司法人人格混同,是指在形式上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与股东之间,或公司与公司之间,在财产、业务、人员等方面出现混同,导致公司法人丧失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资格的情形。其主要表现为公司完全由其背后的股东或者公司所控制,且该种控制达到了使公司丧失独立性的程度。公司之所以具有独立的人格,是以其财产和责任上独立于其出资人为前提条件和实质内容的,并因而具有了自己独立的组织机构、名称、住所、所营事业等。因此,公司法人人格混同最为常见的表征是财产混同、组织机构混同和业务混同。同时,这三项特征也是认定公司法人人格混同的一般标准。

财产混同是指公司的财产不能与该公司的股东及其他公司的财产作清楚的区分。公司财产与其股东和其他公司财产的分离是公司人格独立的基础。只有在财产分离的情况下,公司才能以自己的财产独立地对其债务负责。财产混同违背了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相分离、公司资本维持和公司资本不变等基本原则,潜伏着公司财产被隐匿、非法转移或被私吞、挪用的重大隐患,严重影响公司对外清偿债务的能力。通常情况下,财产混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公司营业场所、主要设备与其股东的或其他公司的办公设施完全同一;公司没有独立的账簿及盈亏状况无记录或者记录不实;公司的盈利与股东的收益之间没有区别,公司的盈利可以随意转化为公司股东的个人财产,或者转化为另一个公司的财产,而公司的负债则为股东的债务等等。

组织机构混同是指公司的股东、董事、经理、负责人与其他公司的同类人员相混同。公司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是它具有独立意识。而公司作为拟制的法律主体,其意志是通过公司的股东、董事、经理表达出来的,如果公司的上述人员与其他公司的同类人员完全相同,则很难保证公司能形成独立的完全基于本公司利益而产生的意志,这样公司的独立性将丧失殆尽,独立承担责任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组织机构的混同主要表现在:公司之间董事相互兼任,经理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统一调配和任命;公司与股东或两个不同实体的董事、经理完全一致,甚至雇员也完全一致,即通常所说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业务混同是指公司与股东或者其他公司之间的经营业务、经营行为、交易方式等持续混同。业务混同主要表现在:公司与股东或不同公司之间从事相同的业务活动,公司所从事的具体交易行为不单独进行,而是受同一控制股东或同一董事会指挥、支配。股东或其他公司任意干预公司的具体活动,将自己的意志说成是公司的意志,使公司失去了经营自主权和独立人格。

但在我国的公司立法中,《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即仅对公司股东与公司之间的人格混同进行了规定,而对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人格混同并未涉及,不能不说是一种欠缺。

二、本案两被告关系及责任认定

结合本案来看,原告试图通过下列证据来证明两被告存在法人人格混同的情形并据此要求夏古公司对申柯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首先,原告以夏古公司股东刘庆华在涉案业务发生当时系申柯公司的员工以及与申柯公司股东之间存在亲属关系的事实证明两被告公司存在组织机构上关联;其次,原告以夏古公司在申柯公司曾经租赁过的办公地址处办过公以及申柯公司的员工在涉案业务办理完毕后的某一时间同时结束工作并同时进入夏古公司工作的事实主张两被告公司存在业务和场所混同。根据本案确认的事实,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申柯公司股东为刘柏林、刘玮,法定代表人为刘柏林,夏古公司股东为刘庆华、徐良,法定代表人为刘庆华,四人虽为父亲、女儿、儿子、女婿关系以及夏古公司股东刘庆华曾为申柯公司员工,但仅凭两公司组织机构成员之间存在亲属关系这一事实尚不足以得出两公司存在公司组织机构混同的结论;第二,夏古公司在申柯公司曾经租赁过的办公地址处办过公以及申柯公司的员工在涉案业务办理完毕后的某一时间同时结束工作并同时进入夏古公司工作的事实仅仅说明两被告公司在业务、人事、场所方面存在连续情形,并不构成持续的重叠,也就不能认定两被告存在法人人格混同;第三,夏古公司于2008年12月5日成立,而涉案纠纷产生于夏古公司成立之前,且承担付款义务的责任人申柯公司目前仍合法存在,故申柯公司应以其所有的财产承担赔偿责任;第四、两被告公司的股东是明确的,因此也没有证据证明两被告公司存在相互参股的情况,因此也不能适用我国《公司法》下股东与公司法人人格混同的有关规定。因此,本案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两被告公司存在业务、人事、场所混同的情形,两被告公司并未构成法人人格混同,其有关的诉讼请求难以获得法院的支持。

法人的独立人格是公司法制度的基石,因此对于其独立人格的否认仅是公司法基本制定中的例外情形,适用时应当及其谨慎。法人人格混同是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要件之一,即当出现公司人格混同时,其法律后果不一定是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还必须同时具备其他要件才能揭开公司面纱,要求关联主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按照《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原则时,应同时具备三项要件:第一,股东实施了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行为;第二,逃避债务;第三,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法人人格混同属于第一项行为要件。本案中,原告以两被告公司存在人格混同为由要求夏古公司就申柯公司所欠款项承担连带清偿责任,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两公司并不存在人格混同的情形,而即使两被告公司存在混同,原告还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申柯公司逃避债务,以及因为混同导致其利益受损的情形,才能否认申柯公司的独立人格并由夏古公司就申柯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如上述,两被告公司不构成混同,那么,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前提条件已经丧失,法院不支持原告的这一主张也就理所当然了。

三、债权人权益保护的有关建议

由于货运代理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而货代公司之间层层转委托亦属常态,如本案所述情况在实践中时有发生。由于法律目前对该种情形尚未作出规定,且公司独立法人人格制度作为公司法基本制度之一不能随意否认,债权人在遭遇类似情形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保护:

1.诉讼中,可以侧重于提供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的证据,若相关事实属实,可依法请求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在债务人系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场合,还可从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混同、无法区分的角度进行举证,若相关事实属实,亦可依法请求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3.在接受相关货代业务的委托时,应对合同对家的信誉等作一定程度的了解,尽量选择规模比较大、信誉比较好的货代公司进行交易,以防止出现债务人恶意逃避债务的行为;

法人变更材料 篇9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企业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企业加盖公章);

2、《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企业加盖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字);应标明具体委托事项、被委托人的权限、委托期限。

3、《公司(企业)法定代表人登记表》(本人签字,企业加盖公章);

4、主管部门(出资人)根据企业章程的规定和程序出具的原任法定代表人的免职证明、新任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证明;任职证明应依照企业章程的规定明确任命职务;章程规定职务空缺、以副职代理法定代表人的,应在其任职证明中明确“章程规定职务空缺,由副职代理法定代表人”。

5、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变更法定代表人必须报经批准的,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书复印件;

6、《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注:依照《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设立的企业法人申请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适用本规范。

《企业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公司(企业)法定代表人登记表》可以通过下载或者到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取。

以上各项未注明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提交原件。

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注明“与原件一致”并由企业加盖公章。

变更流程

1.带齐资料到公司注册地所管辖的工商部门办理执照变更,受理后5-10个工作日后领取新法人代表的执照

2.带齐资料到质量监督管理局办理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变更,受理后2-3个工作日后领取

3.到税务部门变更登记证,这里涉及到一个股权转让的个人所得税的问题,需要向地税部门申报和缴纳所得到股权的股东的个人所得税,还有必须出具新股东和法人的新验资报告。

4.最后变更公司基本户,变更公司法人的预留在银行的印鉴和公司资料。

所需证件

1、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

2、新旧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3、公章;

4、新法人简历一份、以及新法人签字;

5、原公司章程;

6、税务登记证正副本;

7、代码证正副本;

备注:银行开户许可证就不需要了,因为变更银行必须法人亲自去,所以一般代理公司银行这一块也就不代理了。

如何进行公司法人变更

1、释义

法人的变更,是指法人成立后,其组织、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等重要事项发生的变化,这些事项的变更,可依法人意思自主决定,法人只要作相应的变更登记,即可发生变更效力。惟企业法人的分立或合并,因涉及法人与相对交易人的债权债务关系,为了维护交易秩序和相对人的信赖利益,法律对分立或合并后法人的债权债务移转,做了强制性规定。民法通则第44条第1款规定,企业法人分立、合并或者有其他重要事项变更,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登记并公告。公司法等法律也有相应的规定。

3、所需材料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企业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企业加盖公章);

2、《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企业加盖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字);应标明具体委托事项、被委托人的权限、委托期限。

3、《公司(企业)法定代表人登记表》(本人签字,企业加盖公章);

4、主管部门(出资人)根据企业章程的规定和程序出具的原任法定代表人的免职证明、新任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证明;任职证明应依照企业章程的规定明确任命职务;章程规定职务空缺、以副职代理法定代表人的,应在其任职证明中明确“章程规定职务空缺,由副职代理法定代表人”。

5、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变更法定代表人必须报经批准的,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书复印件;

6、《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注:依照《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设立的企业法人申请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适用本规范。

《企业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公司(企业)法定代表人登记表》可以通过下载或者到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取。

以上各项未注明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提交原件。

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注明“与原件一致”并由企业加盖公章。

4、变更流程

1.带齐资料到公司注册地所管辖的工商部门办理执照变更,受理后5-10个工作日后领取新法人代表的执照

2.带齐资料到质量监督管理局办理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变更,受理后2-3个工作日后领取

3.到税务部门变更登记证,这里涉及到一个股权转让的个人所得税的问题,需要向地税部门申报和缴纳所得到股权的股东的个人所得税,还有必须出具新股东和法人的新验资报告。

4.最后变更公司基本户,变更公司法人的预留在银行的印鉴和公司资料。[1]

5、所需证件

变更法人所需证件

[1]变更法人所需材料:

1、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

2、新旧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3、公章;

4、新法人简历一份、以及新法人签字;

5、原公司章程;

6、税务登记证正副本;

7、代码证正副本;

备注:银行开户许可证就不需要了,因为变革银行必须法人亲自去,所以一般代理公司银行这一块也就不代理了。

6、影响

变更法人后在财务方面的影响

财务没有影响,就是要去银行更换印鉴卡,出纳还是照样每月去银行拿对账单,基本没有影响。

7、费用

变更法人的费用

变更法人的费用高低分为两种:其一法人不占股份:变更费用千八百的就可以搞定了;其二法人占有股份:如果法人占有公司股份,则会牵扯到股权问题,需要做股权转让[2],就工本费这一块有两个大头: 一个是印花税,照注册资金的万分之五收费,在一个就是个人所得税,它有两种收费方式,如果是平转,收费是注册资金的万分之五,如果是差额转,费用是注册资金的万分之二十。注册资金比较大的企业,需要变更法人,一定要慎重了哦!

8、时间

变更法人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变更法人只需要两周的时间即可办理完毕,一周跟工商局预约,再一周正式办理。当涉及股权转让的时候,变更周期可能会有弹性哦。

一、2018企业法人变更的资料

1、由法定代表人亲自签署的《企业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文件原件(要求企业加盖公章);

2、公司《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文件(要求企业加盖公章)以及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证明件的复印件(本人亲自签字);并且应标明具体委托事项、被委托人的权限以及委托期限。

3、《公司(企业)法定代表人登记表》文件(本人签字,企业加盖公章);

4、主管部门(出资人)依据企业章程中规定的和程序出具的原任法定代表人的免职证明文件、新任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证明;任职证明应当依照企业章程中的规定明确任命职务事项;章程规定职务空缺以及以副职代理法定代表人的,应当在其任职证明中明确“章程规定职务空缺,由副职代理法定代表人”。

5、由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变更法定代表人时必须报经批准的,需要提交有关机关的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书复印件文件;

6、《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二、2018企业法人变更的流程

1、到工商局领取填写《公司变更登记申请表》文件;

2、变更营业执照;(需要填写公司变更表格,并且加盖公章,整理章程修正案、股东会决议、承诺书、公司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到工商局办证大厅办理;如果存在股权转让的情况必须填写股权转让协议,法人如果属于外地户口的情况则要办理暂住证);

3、变更组织机构代码证;(需要填写企业代码证变更表格,并且加盖公章,整理公司变更通知书、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企业新法人身份证证明复印件文件、老的代码证的原件文件等,然后到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

4、变更税务登记证(税务局办理);

析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和否定 篇10

[关键词] 公司法人人格 滥用 否定

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是法人,是现今各国公司法的普遍规定,公司的法律人格独立,也是现代公司法律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依据我国《公司法》第3条的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36条第1款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这些规定从法律上确认了公司法人的主体地位,即公司法人是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社会组织。

公司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企业法人,“其实质条件有二:一是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个人财产;二是公司的责任独立于股东个人。”也就是说,法律赋予公司完全独立的人格,公司就像自然人一样,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和责任。公司既独立于其他社会经济组织,也独立于自己的投资者——股东,这一公司法人人格确定制度是公司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它的确立使公司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股东投资的财产与公司所有的财产相分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法人人格确定制度减少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提高了股东作为投资人的积极性,促进了高风险项目的投资,有效地募集了社会资本,实现了法人制度的社会经济价值目标,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及其表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谋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有些股东往往利用公司法人人格确定制度赋予公司的法律优势,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在主观上故意或恶意借用公司法人人格,从事违法活动,攫取非法利益,客观上造成了公司财产关系混乱、产权不清、损害了了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司债权人合法权益,当受到法律追究时,则以公司法人外壳作为挡箭牌,主张承担有限责任,借以规避法定和约定的义务,此即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千变万化、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股东出资不实。一是股东虚假出资,公司的出资者在设立公司时,未按公司法的要求出资,骗取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取得法人资格,实际上并无法人财产;二是股东抽逃出资,公司的出资者在公司设立时,先投入注册资金,在公司成立后,将投入的注册资金抽走,使公司成为空壳。

2.虚设股东。公司出资者虚构外商投资进行合资经营或合作经营,骗取债权人信任,或以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充当假股东成立名为公司,实为独资企业的法人组织,当公司亏损时,主张承担有限责任。

3.脱壳经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在负债累累时为逃避债务,不清算、注销,而是将公司的资产抽出成立新公司,将债务留在原公司,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债权人只能望“司”兴叹。

4.人格混同。很多股东将公司与股东混为一体,股东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股东个人债务与公司债务混同,出现了股东与公司之间财务没有分开,财产混淆不清的状况,不法股东籍此隐匿公司财产,任意转移公司财产,逃避债务。

5.假借公司名义从事非法活动。股东以公司的名义对外进行非法经营活动,如通过签订合同骗取财物,从表面上看,股东的行为是公司的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应由公司承担责任,实际上此时公司人格已成为股东个人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工具。

6.股东干预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由于股东不适当地干扰公司的活动,使公司失去独立的意志、利益,公司事实上成为实现股东利益的代理人。

7.公司股东违法撤换公司董事、监事及经营管理人员。由于公司股东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随意撤换公司组织机构成员,造成公司管理混乱,损害公司及其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8.章程违法,组织机构不完备。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宪法性文件,但在公司的实际运转中并未得到体现,如公司章程的条款本身违法,却以经股东会通过并在工商机关登记为名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此外,许多公司的股东会是走过场,董事会形同虚设,监事充当附庸。独立的法人人格在公司中已然失去其制度价值,沦为了个人借以从事商业欺诈、逃避债务承担的工具。

二、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及其适用

如上所述,由于公司的人格因股东的不规范行为被滥用,公司的独立人格掩盖了个人非法的行为,使得公司人格独立性丧失殆尽,如此时仍拘泥于有限责任,将有违公司法人人格确定制度的真正目的,从根本上破坏公司法人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司法审判中应不考虑公司独立人格,可令不法行为人对公司的债权人直接承担责任,此即为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正如日本学者森木滋在《论人格的否认》一书中所言:“如果法人之设立出于不法目的,或有违建立法人制度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之根本价值,法律自然有权剥夺法人的人格而否认之存在。” 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实际上是对已经丧失独立人格特征的法人状态的一种揭示和确定,通过剥离徒有人格特征之名而无人格之实的公司人格,导致隐藏于公司背后股东的凸现,使股东承担的责任由有限向无限回归。这一制度自美国法院首倡,在英美法系国家称为“撩开面纱制度”,此后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也相继效仿,称为直索责任。现在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已经成为英美和大陆两大法系共同认可的一项法律原则,在我国,经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0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至此,“我国修订后的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这不能不说是立法的一大进步。无数个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侵害债权人利益的事实告诉我们,这一制度是不可或缺的,立法中构建这一制度利大于弊,立法正是作出如此的价值取向。”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是公司法人人格确定制度的补充,它弥补了单纯公司法人人格确定制度的缺陷,可有效防范不法股东利用公司人格逃避法律责任,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只是公司法人人格确定制度的例外,绝对不是对公司法人人格确定制度的否定,而是以维护公司人格独立为使命,如不恰当适用,会导致法人制度处于不稳定状态,无法保障股东的合法权益,也违背公司法人人格确定制度创立的目的,但《公司法》对在什么具体情况下适用并没有予以明确规定。笔者认为,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公司法人已经依法取得独立人格。法人人格的合法存在,是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的前提。

2.股东有不正当使用或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即股东的行为不规范,实施了使公司法人独立性特征丧失,滥用了公司人格的行为。

3.股东的不规范行为造成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即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与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公司的财产不能实现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公司具有足够资产清偿公司债务,债权人的利益能够获得保障,便无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的必要。

5.实施不规范行为的股东主观上要具有过错。主观过错是确定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一般原则,尽管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后公司人格被否定,追究股东的责任不是一般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但主观过错仍是其必要条件。

三、解决法人人格滥用现状的几点构想

鉴于我国目前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现象大量存在,为了有效制止法人人格滥用行为,必须建立系统、明确、可操作的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几点构想 :

1.完善与公司相关的法律规范。公司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经济生活的多个方面,所以要对公司进行约束,就需要合同法、证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税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的实体法,从不同角度对公司在市场经济中的行为进行规范。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为对公司法人人格确定制度的有益补充,与公司法一样,也需要相关实体法律规范的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立法应不断完善与公司相关的法律规范,以更好地规制公司的行为,使公司在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对公司的其他相关利益群体,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给予有效的保护。

2.制定关于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应专门制定司法解释来对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对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条件作出明确的规定,当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而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时,司法机关即可对公司人格予以否定,从而直接追究不法股东的法律责任。

3.认真执行法律规定,加大处罚力度。我国《公司法》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只有司法和执法机关能够将法律规定落实到实处,加大对滥用公司人格行为的处罚力度,才能真正保障公司的独立人格,规范市场主体,那么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现象才能大大减少。

4.构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大众观念。要加强法制宣传和法制教育,使全社会树立公司人格独立,责任有限但并非绝对的观念,“股东负有限责任,需要有两个前提条件:(1)公司应是独立的主体;(2)股东的行为是规范的。”作为市场主体的公司,必须具有独立的财产和利益,自主规范地进行经营活动,否则公司人格便不完整,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前提条件便不成立,此时行为不规范的股东要负无限责任而不是有限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国平:公司法法律制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0

[2]赵旭东:新公司法制度设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374

上一篇: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说课下一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