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完善

2024-07-09

结构完善(精选12篇)

结构完善 篇1

犯罪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产生的现象。自那时起, 犯罪就成了久治不愈的社会顽症, 刑罚是“治疗”这一顽症的主要手段, 具有惩罚和预防犯罪的效力。但今天的刑罚制度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诸如软弱、无能、低效等等的指责, 这禁不住让我们反思当前的刑罚结构。

一、我国现行刑法的刑罚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角度讲, 刑罚结构是指各种刑罚方法在刑罚系统中的组合形式。就当前世界而言, 刑罚的种类主要包括死刑、监禁刑和罚金刑。不同的刑罚种类组成不同的刑罚结构不同的刑罚结构形成不同的功能。储槐植教授认为, 刑罚结构有五种:一是死刑占主导;二是死刑和徒刑占主导;三是徒刑占主导;四是徒刑和罚金并列占主导;五是徒刑的替代方式在刑罚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第一种已经成为历史, 第五种在世界上还未到来。死刑和徒刑占主要比例的就叫做重刑, 三和四属于轻刑。我国的刑罚结构是属于重刑结构。

在中国最近这些年来, 废除死刑的呼声越来越高, 由刑法修正案 (八) 草案我们也可以看出国家正在逐步减少死刑, 这无疑是我国刑法的一个重大进步, 但是社会中主张反对废除死刑的意见我们也不容忽视。反对者反对废止死刑的主要依据是目前我国刑罚结构不完善, 死刑废止后可能造成社会犯罪现象增多。理论上讲这种观点有合理的成分, 但犯罪现象的出现包含复杂的因素, 需要从综合方面考虑。“单独考察, 没有任何一种刑罚独自具备所有刑罚的必要属性。为实现刑罚目的必须有不同的刑罚方法可供选择, 并使其存在差异, 其中几个可以适用于相同之罪”, 刑罚种类的多样性是刑法典完善的标志之一。刑事制裁手段的多样化既能使我国的刑罚结构具有实质的合理性, 又有利于我国刑罚结构实现从重刑结构到轻刑结构的过渡。

目前我国在刑罚方面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刑罚结构不合理、刑罚种类太过单一。

我国刑法主刑种类主要是生命刑和自由刑, 生命刑即死刑, 自由刑主要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我国现行刑法中有期徒刑的配置最突出的问题是刑罚结构的不合理性所导致的长期自由刑上限过低, 主要体现在与死刑的惩罚力的悬殊差距和大幅度空档上, 主刑种类中缺乏轻罪的处罚方法。虽有管制和拘役刑可以适用于轻罪, 但因管制只有在熟人社会才会有效率, 在人员流动较频繁的我国效果甚微, 而在司法实践中很少被应用。拘役刑也因其刑期过短,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侦察、起诉、一审、二审之后刑期所剩无几而也遭到了和管制刑一样的命运。这种设计造成的后果是:在司法实践中, 因轻罪的处罚方法不足, 用刑上只好往上波动, 用刑偏重。我国刑法上的附加刑包括资格刑和罚金刑。我国的资格刑过于单一, 只有剥夺政治权利一种, 而且主要是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的权利。而这些权利的剥夺对于相当数量的犯罪分子而言是无关紧要不具有实际意义的, 根本起不到使犯罪分子感受痛苦的作用。罚金刑面临的主要是执行难的问题。我国罚金刑的设置只考虑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极少考虑犯罪人的支付能力, 判决时一般只考虑判决当时的效果, 不关心执行的结果如何, 罚金刑“空判”的现象也就难免。

二、建立非监禁刑完善刑罚体系

以上各种问题的出现使刑法学者们考虑增加刑罚方法, 这也成为刑法界的共识。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比如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引进非监禁刑, 增加刑罚种类。

随着刑罚人道性理念的逐步深入, 人类社会刑罚的发展也经历了从以死刑、肉刑为中心到以自由刑为中心再到现代正逐步以非监禁刑为中心的发展里程。非监禁刑由于除了符合现代刑法人道性、轻缓性等理念外, 还有降低行刑成本, 减轻标签效应, 克服罪犯狱内交叉感染等显著效应, 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青睐。如2000年加拿大适用非监禁刑的比例为79.48%, 韩国和俄罗斯较低, 但也分别达到了45.9%和44.48%。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刑罚主要以监禁刑为重, 刑种中属于非监禁刑的只有管制刑、罚金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其他刑罚措施只有很少, 与西方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我国建立非监禁刑完善刑罚体系十分必要,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

第一, 立法上对监禁刑的适用加以限制, 提高非监禁刑的适用率。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 可明确对未成年犯、过失犯、被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只有监禁才足以防止其重犯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监禁刑, 否则应适用非监禁刑。另外, 还可具体列举一些支持不适用监禁刑的理由。

第二, 针对罚金刑在一定程度上被虚置的情况, 我国可以引入罚金刑易科制度, 根据行为人的不同心态规定不同的处罚, 对有能力支付而恶意逃避者, 按其应缴数额多少分别易科为拘役或有期限徒刑, 对确实无支付能力的人应易科为公益劳动,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罚金刑的落空。

第三, 增加假释的适用。我国可以将获得假释权从传统的国家恩典转变为作为普通权利赋予犯人, 凡服满一定刑期的犯人, 除个别人外, 都可以申请假释, 并且“应当假释”, 这将会极大激发犯人为争取提前到来的自由而努力改造, 使我国的行刑实现由刑满释放到以假释为主的重大转变。

第四, 引入社区矫正服务。社区矫正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它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 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 受到了普遍的欢迎与支持, 目前是不少国家非监禁刑的重要刑种或重要措施。当前我国刑法也借鉴了这项制度, 一些地方也在试行社区矫正服务, 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要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范围, 将社区矫正服务引入到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之中是十分现实和必要的。

刑罚虽然对遏制犯罪有其积极效力, 但作为一种制度, 刑罚本身也存在局限, 需要我们根据现实情况对其结构进行完善, 保证刑罚的真正实现, 提高司法效果和司法效率。

摘要:刑罚作为遏制犯罪的手段, 至今仍在我国犯罪预防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社会刑事案件的不断增多, 我国刑罚制度中存在的软弱、低效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要求我们进行反思。

关键词:刑罚,刑罚结构,非监禁刑

参考文献

[1]储槐植, 论犯罪学理论框架及其研究目标[J], 犯罪学论丛 (第一卷) , 2003, 9 (1) :19-20。

[2]吉米.边沁, 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3.81。

[3]康树华, 社区矫正的历史、现状与重大理论价值[J], 法学杂志, 2003, 4 (5) 。

结构完善 篇2

核心提要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加快推进全省社会治理体制和治理方式创新,普遍建立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制度。

完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推广社区管理“贵阳经验”,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就业促进机制建设。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2014年上半年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在职能、机构、人员、资产和财务等方面彻底脱钩。

重点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引导社会组织健全内部治理结构,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发挥爱国宗教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化解矛盾,疏导情绪,鼓励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活动。

●创新群众工作和有效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完善省市县党委群众工作体制机制,重点健全完善市(州)、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与群众直通交流网络平台。

改革行政复议体制机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

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

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全面推广“铜仁经验”,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推广基层矛盾化解“余庆经验”。创新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巡访、联合接访、包案督访等制度,建立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稳控处置长效工作机制,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严打整治”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并向农村延伸,加强犯罪实时控制机制建设。

强化反恐体制机制建设。

加强社区警务、社区矫治、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

创新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机制。

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药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深化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改革,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按照分级和属地管理原则,健全完善和严格执行安全许可证制度。

档案馆员的知识结构及其完善 篇3

笔者以为,当今档案馆员的知识结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1档案学专业知识和理论。档案馆员,首先必须具有档案学专业知识,这是做好档案馆工作的前提条件。

1.2网络知识和熟练应用现代化设备的技能。目前,大多数档案馆已经在档案收集、编目、保管、借阅等方面实行了计算机管理,部分档案馆开始将特色馆藏转化成电子档案上网共享,网上阅读、网上导航以及在线咨询等已成为当今档案馆工作的重要内容,网络在当今档案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档案馆的检索方式也从单一的手工检索转向手工检索与计算机及网络检索并用。因而,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与应用技能也成为档案馆员的必备素质。

1.3外语。外语是当今档案馆员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当今档案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会日益增多,外语知识显得愈加重要。因此,档案馆员有必要掌握一门外语,特别是英语,这是时代发展对档案馆员的一项基本要求。

1.4其他学科知识。档案馆是以档案信息服务于社会各界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利用者所需的档案信息包括各个学科领域。因此要求档案馆员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动态。没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很难胜任参考咨询工作,更谈不上对良莠不齐的网上档案信息进行准确鉴别。有针对性地提供给相关用户。

2对完善档案馆员知识结构的几点想法

2.1制定规划,立足长远。人才问题必须作为档案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考虑,应有长远目标,制定系统的、全面的人才培养与引进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并根据档案馆事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该计划,以保证档案馆在当今网络环境下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2.2结合当前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契机,按需设岗,人尽其才。目前国家人事部门已做出决定,要在全国130万个事业单位、涉及3000万在职人员中采用聘用制,实行按需设岗,根据人员素质安排具体岗位,择优聘用。档案馆的服务工作要靠各部门的协作协调和全面配合才能完成,馆员专业结构中,有档案专业、非档案专业以及少数没有大学学历的人员,不同岗位对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也不同。为此,应针对具体岗位、具体馆员提出不同目标要求,按需设岗,择优上岗,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3改善知识结构应该有层次有侧重。网络时代要求档案馆员应有分工地向专深方面发展,以满足深层次服务的需要。档案馆员的知识结构包括整体知识结构和个人知识结构,它的调整、改变应不断进行、终身进行。作为整体而言,确实应有渊博的知识,这样才能全面满足利用者的不同需要。但作为个体馆员则不能按这样的要求去培训,这既做不到,也是不必要的。档案馆工作有所分工,培训应从实际出发。只有结合具体岗位要求,与工作实践挂钩,才能达到所确立的目标。

2.4改善档案馆员知识结构应立足现有人员的培养提高。早几年,各馆纷纷引进人才,这确实是提高馆员素质、改善队伍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高素质人才的思想观念、创新意识、业务水平会对一个馆的工作带来重大影响。但是不能把引进人才作为提高档案馆员素质、改善知识结构的唯一途径,引进毕竟是有限的,只有立足于提高现有档案馆员的综合素质,才是档案馆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2.5档案馆员通过多种途径继续教育完善知识结构

2.5.1在职学习和脱产学习。根据不同文化层次馆员的需求,有计划地分期、分批选送他们参加高校的正规教育、成人考试、自学考试,接受大专、本科以及更高学历的教育。学习方式可采取自学和进修。

2.5.2参加学术科研活动。参加学术、科研活动是提高馆员科研水平和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要鼓励馆员承担科研课题,开展业务研究,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探索,以专著、论文、调研报告等书面形式反映其研究成果,并在综合性、专题性学术研讨会上交流。这样能使馆员的专业视野不断扩大,理论水平和学术水平进一步得到升华。

2.5.3岗位培训。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方式,教育内容具有补缺性和拓宽性,侧重于实践性和提高性。其做法是不定期聘请馆内外资深专家讲课,举办各岗位的业务竞赛、召开业务研讨会等等。

2.5.4轮岗培训。档案馆各部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要定期进行岗位轮岗,这是培养当今时代一专多能的档案馆员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医院薪酬结构的建设与完善 篇4

薪酬待遇在医院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知道, 在医院经营成本构成中, 薪酬的消耗是相当大的一部分。随着市场化的加速, 医院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 扩大业务规模, 优化人才结构, 降低生产成本, 向管理要效益, 提升医院竞争能力已成为医院追求的目的。

二、目前医院薪酬所存问题

薪酬结构是确保医院的员工队伍稳定高效的关键保障, 也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 薪酬管理是需要公平的, 若是监督不力, 造成公平确实, 则会对员工的积极性造成巨大挫伤。目前医院薪酬结构所存问题基本有下面几方面:

(一) 会计信息失真。

现行会计制度的缺陷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 如未规定设置累计折旧科目核算, 许多难以衡量的额外任务以及加班等未计算在内, 未计特殊贡献的薪酬等。如今医院薪酬、待遇等, 一般由领导或使用部门提出安排, 如果没有清晰的薪酬结构制度, 很容易在成薪酬设置混乱。

(二) 存在经营漏洞。

在当下激烈的竞争中, “知己莫如敌”, 竞争对手无时无刻不搜寻对发制度与管理中的缺陷, 如果无法完善薪酬结构, 可能会造成优秀人才流失, 这种案例屡见不鲜。

(三) 绩效考评没有落实, 监督机制薄弱。

各级缺乏完善的薪酬结构的监督机制, 各科室业务彼此间隔, 造成无法彼此制衡, 薪酬分发部门没有安排监督人员, 以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起不到对相关人员的约束、监督作用。由此会导致内部员工不满、思想波动、工作低效、人事混乱等各种弊端。

(四) “重视经营、轻视管理”的情况比较突出。

有的医院的管理者更多仅仅是注重业务扩张和经济利益, 却轻视了薪酬管理, 单方面为了经济利益的提高全身心关注经济指标, 在效率与内控的重视上往往是只重经济效率而忽视了薪酬结构的作用。

(五) 重视事后的检查而轻视事前监督、事中监管。

对于薪酬待遇上的问题, 往往是出现问题之后才倒查, 重视单个案例的查处、轻视全局的分析, 甚至很多是为了查案而控制监管, 很少分析归纳案件说体现的一些深层原因, 从而导致许多弊端一再出现。

三、建立与完善医院薪酬结构的对略

为了填补漏洞与避免待遇不公, 需要多方完善医院的薪酬结构。

(一) 建立总会计师委派制, 为能够结合新会计准则, 财务

工作不是闭门埋头的工种, 医院财务人员不仅要储备足够的业务知识, 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同时还应对总体经营、各层次人员管理等各情况了如指掌。因此医院要想对薪酬结构风险进行全面防范, 要特别对级别评定、工资标准、福利等各个方面来着手, 以起到内部程序滴水不漏, 可以把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身上, 以保各项措施能得以很好的执行, 进而能够起到他们在薪酬结构里的关键作用。

(二) 日常工作中根据情况不断完善薪酬控制。

制定完善的预算规划流程, 全部的薪酬收支都归到预算管理中。制定收支预算必须在按劳给酬、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的前提下, 突出有贡献者的待遇, 以起到激励作用。医院管理者要切实按照客观情况和实际工作来科学的规划薪酬待遇, 同时把薪酬的年度预算精细划分至季度甚至每月的预算。在薪酬分配中如果出现偏差, 分析造成偏差的因素, 向医院领导或党委及时通报偏差可能导致的后果以及完善措施, 及时纠正方向, 保障薪酬标准得以充分的实施。

(三) 加强财务管理系统和相关软件的安全检查工作

最初使用的管理系统时, IT业尚不发达, 系统功能也很简单, 往往是单机操作, 网络的病毒、系统故障给薪酬管理工作的威胁还比较小。但随着无纸化办公的普及, 新系统基本是联网操作, 这就要求医院的局域网必须安全稳定, 如果出现网络突然中断的情况, 则容易造成数据丢系、运行紊乱。另外, 要按时清扫网络病毒。在购买系统软件时, 不能因便宜而购买盗版软件, 购买时要验看开发厂商是否是根据《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来设计制作系统软件的。更重要的一点, 避免不法分子利用系统来谋取不正当利益, 影响薪酬结构的公平性。

(四) 确保完善、落实薪酬管理制度, 并与绩效考评相挂钩。

首先, 医院管理者先要能够给制度落实做表率, 禁止以职务之便窃取额外收益, 只有医院管理者能够牢记制度第一位的原则, 以身作则的做到依规、按章处理业务, 不徇私情, 才能真正的带领议员全体人员按劳取酬、努力工作的良好风气;其次是法律法规面前人人平等, 所有的人在处理业务时都要用处于制度的约束之下, 要把全部的薪酬管理工作都能够在制度监管中, 用规章制度去指导、保障各工作流程的进行。同时将吸筹管理效果囊括在医院管理者者的责任范围之内, 使之与医院管理者的能力考评联系起来, 调动医院管理者优化薪酬结构的积极性。

四、结语

薪酬结构作为医院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医院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 医院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 不断总结薪酬管理的宝贵经验, 寻找自己存在的差距, 在环节的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 从而取得更大的、新的突破和进展。

摘要:医院工作效率与薪酬结构是不能分离的两部分, 在新的市场竞争的形势下, 怎样完善薪酬结构, 合理管理队伍, 是医院健康运行不可或缺的因素。笔者分析了当前医院薪酬设置问题, 就我国医院薪酬结构现状进行分析, 提出建立与完善的策略。

关键词:医院,薪酬结构,完善

参考文献

[1]闵锐.我国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薪酬体系的反思[J].改革与开放, 2011, (12)

[2]崔爽, 杨九龙, 李传荣, 李中帅, 杨少梅.利用平衡计分卡原理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J].卫生经济研究, 2008, (08)

如何完善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篇5

内容提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对传统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而构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实行公司制的核心。自中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颁布实施《公司法》以来,特别是经过各方面试点,我国新的公司制企业大量形成。但是,由于受体制转换的制约和操作缺乏规范的影响,目前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我国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将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也面临着加 入WTO的国际化挑战,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改革政 策,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加速企业体制与国际接轨,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一、企业治理结构的基本概念

“企业治理结构”。

简单地说,企业治理结构研究的是各国经济中的企业制度安排问题。这种制度安排,狭义上指的是在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条件下,投资者与上市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控制关系,广义地则可理解为关于企业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文化和制度安排,界定的不仅仅是企业与其所有者(shareholders)之间的关系,而且包括企业与所有相关利益集团(例如雇员,顾客,供货商,所在社区,等等,统称stakeholders)之间的关系。这种制度安排决定企业为谁服务,由谁控制,风险和利益如何在各利益集团之间分配等一系列问题。这种制度安排的合理与否是企业绩效最重 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从提高企业绩效的角度来看,企业治理结构所要研究的问题,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经理层、内部人的利益机制(The Incentive Issue)及其与企业的外部投资者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兼容问题;这里既包括经理层的激励控制问题,也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这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焦点。第二类是经理层的管理能力问题(The Competency Issue),亦即由于 企业领导层(总裁、董事会)的管理能力、思想方式与环境要 求错位而引起的决策失误问题;管理学家往往对此更为关注。

从利益机制的角度来看,企业治理结构改革所要回答的是什么样的企业制度最有利于“确保投资者在上市企业中的资产得到应有的保护和获得合理投资回报”的问题,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如何保证外部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被企业的“内部人”(经理层和占有控股权的大股东)侵吞的问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指出,受雇管理企业的经理在工作时一般不会象业主那么尽心尽力。1932年,爱德夫。伯利(Adolph Berle)和嘉得纳。弥恩斯(Gardiner Means)对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后产生的“委托人”(股东)和“代理人”(经理层)之间的利益背离作了经济学的分析,奠定了“代理人行为”的理论基础。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背离和信息成本过高而导致的监控不完全,企业的职业经理所作的管理决策就可能偏离企业投资者的利益。例如,投资者的目的是投资利润最大化,而职业经理往往追求企业规模的最大化,这不但是因为经理人员的报酬在实践上与企业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而且是因为规模和成长本身所带来的权力和地位。与此相比更为有害的是代理人的监守自盗现象,在企业管理上表现为各种侵蚀委托人利益的“代理人行为”。例如,经理人员用“转移价格”的方法,以低价将企业资产出售给自己所持有、控制的其它公司(或以高价收购),给自己支付过高的薪金和反兼并“金降落伞”,扩张各种不正当的在职消费,等等。

由于这种“代理人行为”可能的存在,一个国家的企业治理结构对于作为“委托人”的外部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有效与否,不仅影响到投资者与经理层、内部人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而且直接影响到该国的经济发展。如果外部人(即“广大股民”)的投资权益得不到足够的保护,他

们就不会投资,或不会充分投资,社会的新生企业就难以得到足够的起动资本。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企业内部的投资项目才可能筹集到所需的资金。但是,企业内部的最佳项目往往不是社会最优项目,其结果,不是社会总投资低于最佳水平就是社会投资项目的选择次优。属于这方面的问题有资金市场结构问题(如企业资金来源以股市为主还是银行为主;企业的股权结构问题),上市企业的管理和资讯披露问题,企业控制权市场(兼并与反兼并)的管理问题,经理层的报酬方式和标准问题,经理与董事的人力资源市场的有效性问题,等等。从管理能力的角度来看,企业治理结构要研究的是应当如何构架企业内部的领导体系以确保企业的关键人事安排和重大决策的正确有效问题。管理学的研究认为,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对经济利益的认识和决策方案的分析不可避免受到个人经验背景和认知模型的过滤和折射。而且,主导人们行为的不但有对未来经济利益的预期,还有人们的习惯,情感、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种种下意识的心理活动。分析经济利益对改革企业治理结构非常重要,但不完全。很多时候,人的决策所依据的并不是对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的计算,而是出于对过去习惯了的行为偏好的剪不断的感情眷恋,出于不愿正视痛苦现实的自欺欺人的心理趋势,出于对亏损项目“再追加一点投资也许就能挽救过来”的一厢情愿的“承诺升级”(escalating commitment to a failing course)幻想,等等。从管理活动的实践来看,大多数企业的失败是一个漫长的衰亡过程。除了金融企业以外,可以说大多数企业的垮台都是拖跨的。在漫长的下坡路上,发生变化的往往并不是经理人员的激励机制,而是主管总裁的认知模型。这种由于认识问题,由于认知模型刚性化所造成的决策错误,并不是利益机制机制的调整所能解决的。经理人员的“代理人行为”仅仅存在于管理权和所有权分离的上市企业之中,而“认知模型错位”问题则存在于所有的企业之中,包括产权和管理权合一的私人企业。属于这一类的问题大体有:组织的衰亡过程与原因;企业决策体制的设置(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工作程序;对一把手的制度约束,等等),核心人事安排(总裁、董事、高层主管的选拔,高层领导班子的构成,总裁的管理生命周期,总裁和董事的评估和撤换程序),等等。

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一)现实缺陷

1、所有者代表缺位,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突出。由于改革的早期主要是考虑向企业下放经营权,因此存在一种股东消极主义,即削弱股东权利和作用的倾向。在改制过程中往往还存在着内部人控制之下的一股独大的现象,根据表决权的规定,可以使相当一部分侵犯其它中小股东利益的作法得以合法通过,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代理人问题或者说内部人控制问题是相当突出的。

2、监督、制约功能形不成合力。随着上市公司、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出现了问题,甚至是相当恶性的问题,各个方面都感觉需要加强监督和制约机制。在企业财务上,国务院向大型企业派驻特派员,然后逐步演变为外派监事会牷在企业高管人员的任免上,加强了上级党组织对其监督和评价的功能牷战略决策则仍旧主要由经理层来决定。从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经验上来看,对财务和经营负责人方面的制衡、制约机制与对公司的战略决策的监督制衡作用还没有结合在一起。我们注意到当前的制衡作用有了进步,但还是分离的和不够完整有效的。

3、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还有很多不到位的方面。例如:对利益相关者参与权的规定还不到位牷管理层的激励机制问题引起了广泛注意但尚不到位牷会计准则和审计服务有了不少改进,但从维护股东利益、信息披露的角度看仍不到位。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立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还会产生很多连带现象。一些最早在国企改制上市公司中所发现的问题,后来在民营企业中有着诸多的效仿。市场上出现了控制权的争夺,一旦有了控制权则可效仿前例去侵犯和掠夺中、小股民。总体上讲,中、小股民的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因此也很难要求市场上的中、小投资者以企业效益和投资回报为尺度进行理性投资。尽管目前有了很多进步,但仍需要有更多的基础建设和监管方面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使广大投资者信服,在这之前,市场上短期获利的投机动机仍旧会占较高的比例。资本市场上有一些实例,如当前大家相当关注的“郑百文”例和“猴王”例,它们的问题有多方面的起因。如果我们头脑中有明确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那么从这个角度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起因和不良行为都可以归因为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严重缺陷。

(二)立法的缺陷

1、股东会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首先,国有股权比例高导致治理效率低下。在我国股份公司中,股权高度集中,为各级政府所控制的国有股比例高达44.9%。这表明政府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有足够的控制力。这种控制虽可保证国有股的控制地位,但其不仅会造成新的“政企不分”,而且会造成治理效率低下。有研究表明:“国有股份占比例越高的公司,其治理效率越差”; [8] 其次,国有股权代表不确定,国有股权难以得到很好维护。我国《公司法》对谁有资格作为国有股权代表未作明确规定。实践中依《股份制试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暂行规定》第13条办理,将此项权力赋予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从而不仅使国有股权代表的确定具有随意性,而且由于国有股权代表缺乏作为所有者的利益驱动力而不会很好地维护国有股股东的利益;再次,大股东控制股东大会,对小股东利益保护不力。虽然《公司法》第106条规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所持每股份有一表决权”,股东大会决议的投票规则实行过半数规则。但实践中的运作和立法规定却大相径庭。例如,截至1998年9月26日,我国沪深两地证券市场A、B股的发行总额为1764.19亿股,上市总额为521.11亿股,两地公众股占股本比例平均为29.5%,即低于1/3。这就意味着在对拟议中的股东大会决议进行投票时,即使小股东都投反对票,大股东仍可投赞成票强行通过决议。(第129页)既然小股东投票无用,(实质意味着他们难以加入公司治理结构),他们就会不再关心投票,转而关心股市。结果必然导致其用为股东的心理预期下降,其作为投机者的心理预期上升。此外,《公司法》对诸如股东表决权的行使程序和股东诉权等问题也规定不明或干脆无规定,从而使其可操作性很差,股东权利难以真正落实。

三、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原则和措施

(一)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原则

以利益相关论为指导,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应遵循下列原则:

1、效率优先,利益兼顾原则。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效率原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一项重要原则。没有效率作基础,其他价值目标就很难实现。即使能够实现,也是低水平的,没有多少实质内容。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各项原则中,应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公司治理结构体制也不例外。“现代公司法弱化股东会的作用,强化董事会的功能的发展趋势就是公司法贯彻效率优先原则时的直接反映。”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现代公司乃是一利益共同体。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也应兼顾各方的利益,使其不受侵害地都能得到充分实现。既要考虑到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也要考虑到非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还要考虑到债权人利益乃至社会公共利益。其中,特别需要重视的是股东利益、职工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这一思想应在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置中反映出来。

2、权力分立与权力制衡原则。权力分立原本是资产阶级国家宪法确立的一项政治原则。它有效地解决了资产阶级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配置问题。现代公司是现代国家的缩影。公司法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架构一部“宪法”,以界定公司权力配置,即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业务执行机构(经理为董事会的辅助机构),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该三机构分别行使决定权、业务执行权和监督权,各司其职,不受非法干预。我们知道,权力必须受到制衡,不受制衡的权力会导致集权,那是对民主的破坏。更为严重地是权力不受制衡必然会导致腐败。公司内部权力的架构和运作也应遵

循这一原则。公司内部的权力制衡可分为两个具体的方面:一是股东会与董事会之间的制衡关系;另一是监事会与董事会之间的制衡关系。这两方面制衡的核心就是要界定和限制公司权力中枢——董事会和高级经营层——的特权。权力制衡的目的是要维护经营者利益与股东利益、职工利益和公司利益之间的平衡。实质是要在效率前提下谋求公平。

(二)如何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

1、加快实现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

当前,一些改制为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的公司制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上未能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甚至出现了不少“翻牌公司”。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投资主体未发生明显变化,股权过于集中。根据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应当加速推进对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逐步淡化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强化企业制度的市场适应性。当前,需要加快实施国有股减持、国有资产变现和开放投资限制等措施,鼓励更多的非国有法人资本、境外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向国有企业,降低企业中国有资本持股比例,促进公司股权多元化。同时,要推动企业间的相互持股,特别是产业关联性较强的企业间的股权置换,也可考虑将部分企业间的债务转换成企业间的持股,改造部分国有独资和控股公司,形成公司内不同投资主体的相互制衡机制,从而为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创造条件。

2、大力推进政企分开

实现政企分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公司治理结构合理化的前提。近几年来,随着政府和党政机关与直属企业脱钩,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已得到了一定调整。但是,由于实现政企分开不仅需要深化经济领域的改革,也涉及到政治体制方面问题,因此难度很大。许多企业反映政府部门的审批范围在扩大,针对企业的文件、会议太多。当前,应围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继续深化党政机构改革,让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从而有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为此,一要转变党政机构的职能,使政府部门着重于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和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改变过去专注于干预或支配企业的行为。同时,政府部门对经济调控的范围应面向全社会,而非专注于国有企业。二要在国有资本出资人与企业法人之间作出制度安排。一方面,国有企业改制后应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拥有法人财产权,依法自主经营;另一方面,通过出资人代表对国家出资兴办和拥有股份的公司依法行使所有者职能,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的责任。三要彻底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干部身份,从而改变党政部门对企业的行政指挥和监督。

3、充分发挥“新三会”的作用

实行公司制改造的目的是打破传统的企业制度模式,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是公司制企业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称为“新三会”。但是,党委会、职代会、工会“老三会”在体制转换中仍发挥着作用。由于新老三会并存,造成机构重叠、多头领导,既影响工作效率,也使公司在治理结构上难以规范。因此,应当按《公司法》要求尽快解决新旧制度的交叉,老三会与新三会的相近职能应逐步向新三会转移、并轨,着力发挥“新三会”的作用。一时难以规范的企业,可考虑实行一套人员、多块牌子的办法。当前,特别要充分发挥董事会对公司重要问题的统一决策作用,即在一个企业只能有一个决策中心。要建立规范的可以追究董事责任的董事会议事规则,实行集体决策、个人负责。要积极吸收外部董事参与董事会决策,提高决策水平。董事会依法作出的决策,政府部门不应再审批或干预。

4、全面推行经理人员选聘制度

目前,我国国有独资和控股公司中绝大部分经理(厂长)仍由政府主管部门和党组织任命,既影响了实现政企分开,用人责任不清,也阻碍了经营者市场的形成。同时,一些改制后的企业,经理人员的收入也难以真正与经营业绩挂钩。为此,必须深化改革,加速将政府部门和党组织对经理人员的任命制改为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的选聘制,发挥市场对经理人员的配置作用。要建立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经理人员的报酬与经营业绩挂钩,使经理人员的行为更加规范。

5、扩大对企业集团经营国有资产的授权

组建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的重要方式。随着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应当扩大和深化对企业集团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试点,使企业集团母公司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依法行使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 管理者等权利,并承担国有净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另外,要理 顺企业集团母子公司体制,母公司负责推进整个集团制度建设。集团的子公司、孙公司一般应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集团母公司依据《公司法》对全资、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行使出资者的重大决策、选择经营者和资产收益等权利;母公司向子公司派出董事或产权代表,通过子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参与子公司的经营。针对目前政企关系难以完全理顺的现状,应赋予集团母公司更多的权力,建立起“防护墙”,保护子公司、孙公司按规范的公司制要求进行改造,并积极推行股权多元化。同时,母公司要加强制度建设和功能建设,提高决策能力和资产经营能力;尤其要加强对整个集团制度化的控制能力,对子公司的发展规划、投融资决策和对外担保实施有效的管理,防止内部失控,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

参考文献:

[1]詹小洪;各国公司治理结构概观(上)[J];改革;1994年06期;

[2] 各国公司治理结构是否相同?[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3]张明义;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1995年S1期

[4]桑百川;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的选择[J];管理现代化;1995年04期

[5]赵晓彪;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探析[J];管理现代化;1995年05期

[6]吴厚庆;;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完善方略[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思考 篇6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存在外源性融资困难,难以满足企业经营需要、内源性融资为主,无法支持企业持续发展的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中小企业前景不明,银行规避风险惜贷。二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不能满足风险投资的要求。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途径,一是转变银行观念,二是改革金融体制,三是改革授信制度,四是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关键词:融资结构 中小企业 完善制度

当前,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据统计,目前我国国民收入的60%,税收收入的50%,城镇就业岗位的75%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虽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长期存在的融资难却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特点

(一)外源性融资困难,难以满足企业经营需要

数据显示,截至 2011 年末,银行业对各类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为21.77 万亿元,仅占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的 39.73%。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从侧面证实,2011年3.8万家样本小微企业中仅有15.5%获得银行贷款。上海财经大学2007年对上海农商行的调查显示,该行核定的贷款额度平均只能满足与该行发生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68.81%。

来自浙江省统计局的调查数据进一步说明,该省2011年有58.3% 的小微工业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但其中只有24.1% 的企业得到少量贷款,大部分企业未能得到贷款。

(二)内源性融资为主,无法支持企业持续发展

大量的数据显示,由于银行贷款难,又达不到发行股票上市融资的条件,主要依赖于自有资金积累的内源性融资就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受资方式的首选。来自中国企业财务信息分析库非上市中小企业长期负债率和总负债率的数据显示,2007年小企业长期负债率和总负债率的均值分别为 4.8% 和 58.6%,这些数据也从一个方面证实了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能够满足其长期发展所需的资金。总的来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失衡现象比较严重,亟需通过多种手段加以解决。

二、初创期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成因

(一)企业前景不明,银行规避风险惜贷

中小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相比生存时间较短,尚未建立可信的贷款信誉,项目本身不稳定市场前景不明,企业盈利能力往往表现不佳。加之中小企业对贷款需求的程度高、频率快、额度小,银行从经营风险和成本效率的角度考虑,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惜贷倾向,导致中小企业在银行借贷无门,这就迫使大多数中小企业只能选择其他两个融资途径。其一是依靠自有资金的积累来满足需要,但有限的自有资金往往难以满足其长期发展的需要。其二是求助于利率较高的民间借贷,此举又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财务负担。

(二)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不能满足风险投资的要求

处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用于购置设备、新产品开发和市场的开拓,但此时的中小企业得到的销售收入却相对不足。如果完全通过向外举债不仅将会背上沉重的财务包袱,给有效的企业造成巨大的还债压力,而且还有可能因为偿还大量的短期借款导致资金周转不灵,威胁企业的生存。因此,处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筹集启动资金应该以直接融资为主,辅之以间接融资,这样,才会形成比较合理的融资结构。此时的中小企业其筹资来源应借助于风险投资得以实现。然而由于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属于普通制造业,产品科技含量较低,预期盈利能力有限,普遍不具备公开上市的潜力,与风险投资的投资意愿相去较远,因此难以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

三、完善初创期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建议

(一)转变银行观念,关注中小企业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彻底改变以往视企业性质、行业归属和规模大小决定贷款与否的传统标准,要彻底摒弃各种对中小企业的歧视,加快树立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营销理念。在实际贷款操作中对那些信誉好、经营优、效益佳企业,不论企业性质,部分规模大小,予以平等、公正的对待,对中小企业要向对待大国企一样一视同仁地予以支持。

(二)改革金融体制,下放贷款权利

在转变银行业经营观念的同时,还要从金融体制上着手,加快改革现有的信贷体制机制,为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建立合理、高效的体制机制。要把目前信贷审批过于集中的权利适当分散下放,建立较为宽松的信贷管理体制,具体来说就是要把贷款审批权限下放到下一级分支机构,尤其是需要向县级机构进行倾斜。应该针对具体情况,给予银行基层机构在不超过额定贷款规模内审查发放贷款,以便及时、准确、高效的对中小企业予以资金方面的支持。

(三)改革授信制度,施行动态管理

中小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因很难达到银行设定的授信条件。今后,银行应根据企业经营绩效定期调整授信等级和贷款金额,尽早告别以国有企业为主的企业授信级别终身制。银行业应积极探索、尝试最高限额抵押贷款的管理制度,一方面采取更加科学准确的办法对企业最高贷款限额进行核定,另一方面对申请贷款的企业所属的资产、机器设备和不动产安排一次性抵押,以便在有效的抵押期内以及经过核定的贷款限额内采用循环的模式向企业多次发放贷款并按时收回贷款。通过改革银行授信制度,更高程度地、更大便利地适应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数额小、需求频率高的特点。

(四)完善信用评级制度,改进信贷考核办法

一是要完善银行业现行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去除带有歧视意味的规模考核指标,代之以一套适用于中小企业,能反映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考核办法。二是要重点监控和分析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状况,采取实时监控的办法紧盯其贷款的流向、使用方向,重点监测其存货变化、贷款回笼情况以及未来的变动趋势,对中小企业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及时监控和预警。三是在信贷考核方面进行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信贷奖惩机制,注意分清责任,努力保护基层信贷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是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贷款需求状况来确定有差别的存贷比例指标,依据效率优先的原则优先满足发达地区的贷款需求。

参考文献:

[1]章颖薇.资本结构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启示与思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5(4)

[2]陈刚.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失衡问题分析及对策[J].福建金融,2013(11)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路径 篇7

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法理基础

针对公司制度而产生的相应法人治理结构,在二十世纪30年代初,就有经济学家提出了著名的“伯利一米恩斯假说”。他们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伴随着公司制度的兴,会产生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这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基于此,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也多以股东利益为中心,旨在追求尽量少的代理成本,要求公司的董事能够忠实、勤勉地为股东的利益行事。而所谓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的管理机构和组织机制的统称,以出资者与经营者的分离和整合为基础,包含了董事会、股东会以及监事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包含了资产所有人、职工、债权人之间的权责关系,规定了公司的相关管理和监督机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如下的特点:

1.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是公司股东的所有权。股东作为公司资产的所有权人,是公司赖以存在的根本,也是公司权威的源泉。公司股东可以凭借其拥有的股权实现对公司的一种控制,而这种控制权的实现方式主要指股东大会、股东会,公司股东可以更换对公司事务进行管理的董事会成员和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另外也可以决定公司的重要事项,这就深刻的反映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本质,就是以股东的资产所有权为核心,公司的管理和运作要以股东的最大利益实现为目标。当然,公司并不仅仅包含物质资本,还包含科技和劳力资本,公司的运作自然也不能忽视这些资产所代表的利益主体,另外公司作为一种组织需要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因此,在股东主导之下,同时满足其他资产利益主体和社会责任要求的前提,才能保证最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2.公司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运营理念。公司内每个组织机构之间都是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他们之间的权力和权利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彼此之间势必有着矛盾和冲突,公司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实现公司内部权利与权力的合理配置。

3.公司制中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和制约。在公司内部,其物质资产所有权归股东,管理权归董事,监督权归监事,这三个主体相互分离和制约,这构成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其中,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利机关,可以选任公司的董事,决定公司的合并分立、股东对外担保等重要事项;董事会是公司的管理机关,需要执行股东会的决议,同时也需要针对公司制定行之有效的经营方案,管理公司的发展和经营状况;监事会则是公司的监督机构,代表的是股东的利益,代替股东管理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行为。

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1.公司的股权过于集中,小股东权益保障不力

我国的公司萌芽于计划经济,发展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对公司的影响一直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公司内部股权过于集中是不可避免的,通常会出现一股独大的局面,在这样的公司中很难吸收小的股东进行投资,形成多元化的管理体制,更无法产生有效的监督机制。即使在这种体制之下,公司里的小股东,其权益也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国有企业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我国的国有企业董事长是政府,企业的总经理是政府决定的,整个国有企业的经营决策权都完全掌握于我国的政府手中,这样被管理的过死的国有企业很难在市场经济下有大作为。这样国有企业中股东的权利形同虚设或者流于形式,这种局面下,小股东的权益自然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整个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完全由政府掌控了,总经理权力显然过大。

2.股东持有的股分散导致股东会的决策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市场的竞争

在公司的股东中除了极少部分以企业为毕生事业的股东以外,大部分股东都只是为了牟利而投资,,这一部分股东只是将公司的股份视为一种牟利的工具,尤其是在他们持有较少份额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一种投机心理,这些股东可能数量不在少数,但是他们通常漠视集体的利益,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不够用心,甚至为了避免损失会选择退出公司,出卖股份。这些股东的存在分散了公司的股份,并且这些股份流通性往往比较高,而公司的经营决策有赖于股东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公司的经营决策,但是这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在实践中,公司股东会的经营决策自然呈现出效率低下的一面。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虽然股东都享有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但是由于公司都实行所有权与管理权、监督权的分离,股东一般不参与公司具体事务的经营和管理,这样股东会的经营决策也很难得到高效的执行。

3.公司的监事会监督不力,形同虚设

公司设立董事会的意义在于其自成一个独立的机构,与股东会和董事会并存,监督股东会和董事会不合理的经营决策,保证公司合理、高效的经营决策。在实际生活中,大股东代表的利益主体与独立董事代表的利益主体不同,大股东因为具有物质资产所有权决定的优势地位排斥董事,限制董事发挥作用。作为监督机关的监事会,其监督职能在这种情况下也很难得到有效发挥。一方面,在公司,股东会在过分强势的情况下,公司的监事会往往也隶属于公司股东会,和股东会形成实质上的上下级关系,听命于股东会。这样的机制之下,公司的监事会不敢充分行使监督权,导致监督无能、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监事会的监督手段不甚高明,监督技术拙劣。虽然我国的《公司法》规定了监事会的资料查阅权、财务检查权、股东会的提议权等等法定权利,但是在实践中,监事会应当如何有效履行这些权利却没有完善的规定,因此,监事会这些权利在实现的过程中往往受到大股东的阻挠,使得其监督职权形同虚设。

4.董事和监事的产生程序不合理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我国公司董事和监事都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的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则由董事选举产生。但是这些董事和监事的来源法律却没有相关规定,现实生活中这些董事和监事的候选人名单有些是政府提名的,有些是换届的董事会或者监事会提名的,这些候选人并非经过深思熟虑而提出,因此,也不能保证选举出来的董事或者监事较高水准。但是,公司的董事、监事如何产生,将直接决定着他们将来是否能发挥到相应的作用,显然,现实生活中董事、监事的产生方式完全不符合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的初衷,更无法杜绝公司法人治理过程中的专断,保证不了公司健康的运营管理。

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1.强调董事会的地位,保障董事会的经营管理权

曾经的公司法人治理过程中,公司股东的中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虽然提出了保护小股东的利益,但是仍然强调公司股东的中心地位。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的经营管理越发强调董事会的重要性,公司股东会和董事会的职责分工随着公司管理专业化越来越倾向于授权于董事会。“董事会中心主义”的管理模式日趋盛行,因为它更能满足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公司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一系列专业化和效率化的需求。过去过度强调股东在公司法人治理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已经大大限制了公司的发展,现在将公司的管理和经营决策权更多的授予董事会是非常有利于公司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应市场专业化的需求,也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虽然,还有一些观点认为,股东会和董事会的严格分化,将会导致股东中心地位的丧失,不利于维护股东的利益。但是,本文强调公司管理和经营权让渡,并非否认股东对公司重要事项的决策权,也不是要股东完全放弃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仅仅是要求股东对公司的管理决策不再全面干预,保证公司董事会充分发挥其职能。

2.建立累积投票制度和限制表决权制度保障小股东的权益

累计投票制度是指股东大会需要选举两名以上的董事时,每一个股东手中每一股所代表的投票权与董事候选人的总人数与相等,股东在投票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投票权分散于不同的人,也可以集中于一个人身上,最后,按照得票数的多少来确定董事会的成员。这个过程中,董事会董事所得票数是股东手中票数与董事人数的乘积,这样有利于防止大股东专权,保障了小股东的投票权,即实质上保障了小股东的利益。

限制表决权制度是指规定股东特定的持有股份比例,这一部分的股份,每一股代表一个表决权,股东超出这部分的股份每一股不能代表一个表决权,换而言之,股东超出限额部分的股份所代表的表决权比例下降,这样做有利于限制大股东的表决权,保障小股东在表决过程中相对平等的地位。

综上,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实践过程中小股东的权益,保证公司在法人治理过程中更公正、合理。

3.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监督制约机制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有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一—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制度,这不仅保证了公司的所有权核心地位,还保证了高效的管理,但是,实践中,“三权分立”制度形同虚设,尤其是具有保障力的监事会根本就无法发挥相应的监管、纠正职能。因此,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监督制约机制就显得迫在眉睫。

(1)规范监事制度,明确明确独立监事的任职资格。独立的监事是公司内部权力机制的监督者,应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既不沦为大股东代言人,也不是董事会的同盟者。这样就要求独立的监事应当具有较强的监督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需要具有丰富的管理、经济和法律方面的知识与经验。

(2)明确监事会的职权,使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监事会的监督重点应当放在公司经营决策的正当性之上,尤其从董事制定决策的程序上入手,考虑决策是否合理,同时,衡量决策的结果会否损害股东的利益,确保公司董事的决策正确性。另一方面,监事会应当享有特别的救济权,也就是说当监事发现公司董事或者经理的行为损害股东或公司利益时,公司的董事又不愿出面解决的情形下,公司的监事可以直接采取措施,例如直接起诉,制止不利后果的发生。

(3)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吸收债权人和公司职工等相关的利益主体,与监事会一起监督大股东和懂事的行使权力。在我国,资本市场并不发达,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因此商业银行自然成为公司较大的债权人,在对公司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将商业银行等债权人纳入监督人的范围,有利于商业银行等债权人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监督公司经营行为的正当性。而职工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将职工纳入监督者的范围,有利于发挥职工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缓和劳资纠纷,发扬公司的民主管理体制,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

参考文献

[1]叶敏,周俊鹏.从股东会中心主义到董事会中心主义——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发展变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

[2]于东辉.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几个问题[D].山东社会科学,2007(1).

[3]范健.商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杜军燕,张伟,朱伯玉.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J].商业研究,2009(8).

[5]刘宗胜,张永志公司法比较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6]梅慎实.现代公司机关权力构造论[J].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7]叶敏,周俊鹏.从股东会中心主义到董事会中心主义——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发展变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

[8]陈萌萌.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商业研究,2005(2).

[9]于东辉.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几个问题[D].山东社会科学,2007(1).

[10]杨震.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D].中国法学,2003(1).

[11]滕佃军.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完善[D].河北法学,2001(19).

新时期汽车结构的发展和完善 篇8

自从奥托循环热机发明并得以在实际中应用以来, 点火方式对内燃机来说就是个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点, 1884年, 德国人狄塞尔利用压缩空气产生的热量, 研究出喷射燃油压缩着火的原理, 并在1897年研制成功, 最终发展到今天的柴油发动机。

对于奥托循环发动机, 最早的点火方式是“烧球式点火”, 此后出现了断电式点火装置。断电器的动作由凸轮控制, 当活塞位于压缩冲程的上止点时, 凸轮控制使触点分离, 使两触点之间因高压而跳出一个火花, 点燃工质。

火花塞点火装置的诞生, 使汽车点火技术取得了质的飞跃。将火花塞和磁电机相结合使用, 就使得点火变得安全可靠。在火花塞刚发明不久, 大多数点火装置是采用一个线圈向发动机的各个汽缸分配输出电压的, 即附带有电容器的断电器点火装置。20世纪70年代初期, 出现了无触点点火装置, 它用制冷发生器替代了断电器触点, 经多级二极管放大来控制点火线圈的接通与断开, 使火花塞跳火,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现代汽车上。

2 气门的布置

气门的数量也从原先的双气门发展到现在现代汽车流行的多气门, 以适应各种负荷工况下的进、排气需要。缸体上采用镶嵌式气门座, 由于气门与缸体铸件上的气门孔加工表面不直接接触, 气门烧损或维护不良时, 只要重新压入新的气门应即可, 既省时又省钱, 因而在发动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 化油器作用的研究

早期的汽车技师已懂得了将空气与燃油充分混合的有利作用。其实就是探索大量燃油雾化与蒸发的过程。最早的“化油器”实际上是一种灯芯装置, 其下端浸入到汽油上, 上端顺着发动机的气流方向放置。气化厂的汽油随着进气气流而被吸入。被收入的燃油量是随机变化的, 不能适当地控制空气与燃油的比例。1893年, 德国人发明了中量孔喷雾式化油器, 很快就替代了原始的灯芯装置。化油器一般分为上吸式、下吸式和边吸式三种, 设计师们对此各有所好。为适应发动机各种工况, 以后又逐渐发明了各种各样性能更好的化油器。现代车用化油器除具有怠速油系、主供油系、起动装置、全负荷加油装置及加速喷油装置五个功能。

随着汽油机性能的提高, 现代化油器仍不能满足要求, 它已大量地被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所代替, 后者能严格控制混合气的主燃比, 其准确性胜过大多数最先进的化油器。

4 轴承的发展

轴承的出现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个重要革新。在更换的轴承发明之前, 发动机轴承多采用巴氏合金浇注而成, 装配复杂且不准确。到20世纪30年代、由通用汽车公司革新设计而成的可替换轴承普遍采用时, 就能使发动机的主轴承、连杆轴承以及凸轮轴承在发生磨损、损伤时很容易地进行更换, 改善了装配工作, 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现代汽车所采用的薄壁轴承通常由减磨合金层和一薄层软合金所组。这种轴承大大地改善了轴承的表面性能, 使轴承工作得更可靠。

5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

过去的汽车发动机润滑大多采用机油送到发动机的工作部件, 进行润滑。使车后的机油就白白地流到地上浪费掉了。现代汽车广泛采用的压力飞溅润滑系统, 在采用了压力润滑后, 发动机的寿命大大提高。随着钻孔和加工工艺的改进和革新, 曲轴、连杆等轴承的润滑油路, 可以通过几道输送。这样, 机油就可以输送到主轴承、连杆轴承以及活塞孔等各处, 进行有效而可靠的润滑。

6 冷却系统

早期内燃机的冷却系统是简单的环绕汽缸的大水套, 在水套中放入一定量的水, 发动机开始工作后水量随着沸腾而减少, 散火, 带走热量。1908-1909年间, 一种与现代散热器极其相似的芯式散热器诞业并迅速发展起来, 使冷却效率得到很大的改善。在早期的汽车上, 冷却水从汽缸体到散热器的循环是完全借助于温差对流的方法来实现的, 即根据热水上升、冷水下降的原理以达到湿度的交换。后来采用的水束强制冷却水循环, 大大改善了冷却系统的工作效能。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冷却水由蒸发而造成的损失, 同时还可以起到提高冷却水沸点的作用, 这也就可以使汽车长时间爬坡时避免“开锅”现象发生, 大大降低了对发动机零部件的损害, 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7 电气系统的发展

早期的汽车上根本就没有电气装置。大约在1900年, 随着磁电机的发展并应用到汽车技术上, 才出现电点火, 继而又出现了感应线圈点火装置。1912年研制出戴尔科系统, 即照明装置和起动机。1930年, 一种能够根据蓄电池充电状况来控制发电机输出的直流发电机调节器研制成功, 改善了蓄电池的损坏程度。20世纪60年代初期, 汽车交流发电机出现后, 又研制出一种不论汽车是在何种行驶状态下都能对蓄电池保持适当充电量的装置。20世纪50年代中期, 由于将汽车电气系统的电压为12v, 而使汽车上的电气装置安全可靠, 效率提高。随着电气信息业的飞速发展, 使得现代汽车的电气系统发展越来越快、而且越来越完善。从最初的汽车照明系统的电路, 到收录机, 一直发展到现在包括汽车电冰箱、车用电话、电视等诸多电器在内的电气系统, 不仅表明了汽车技术发展的迅速, 更是一种高科技造福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为乘坐汽本的舒适性、便利性以及汽车的豪华性和安全性。

汽车电子技术的进步, 已经将计算机运用到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制动系统等各种部件的控制中, 以前各控制系统正由分散走向集中, 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整车电控系统———由中央计算机控制大量的微处理器、传感器及执行部件。20世纪90年代后, 汽车电子领域重点发展方向为系统模型、电源系统、多通道信息处理系统、汽车软件和故障自诊断九大类关键技术。

8 发动机的增压技术

发动机增压是指将进入汽车的工质在缸外进行预压缩, 以提高进气压力来达到增加缸内工质密度的技木。汽车发动机的增压方式主要有机械增压、废气涡轮增压以及气波增压。现代汽车发动机中采用最多的是柴油机废气涡轮增压方式, 它不仅能达到增压效果, 而且能解决汽车污染物的排放及噪声问题。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 早期柴油机的转速提高难、振动噪声大等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又因为柴油相对便宜, 热效率高, 20世纪80年代已开始将柴油机安装在各种轿车和轻型车上, 并且有进一步取代汽油机汽车的趋势。

摘要:随着汽油机的高速化, 气门和凸轮轴布置的改变也是发动机的重大结构变革。油缸多气门、放置双凸轮轴结构已被高速汽油机采用。在汽车的动力装置基本定型后, 汽车在机械工程学的研究开始进入各种系统、辅件的匹配完善阶段, 这主要包括对发动机的改进, 点火装置的研究以及润滑、冷却、供油等系统的研制, 当然还有轴承、电气设备、照明系统等部分的探索和改进。

关键词:汽车结构,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完善 篇9

有业内人士认为, 此次华工科技的股权结构调整有可能与激光项目重组有关。资料显示, 华工科技曾于2007年1月9日停牌, 当时计划采取定向增发方式募集大约3.5亿元资金, 用于控股子公司华工激光重组合并武汉当地两家激光设备企业楚天激光和团结激光。如果华工激光、楚天激光和团结激光整合成功, 新公司的产品将涵盖激光发生器、工业激光、医疗激光、激光加工等多个领域, 成为我国激光加工设备的强势企业。

不过, 该次重整在2007年10月31日被宣布中止。据悉, 该次重整的失败, 一方面是部分收购对象的主体财务状况“出现不利变化、经营成果低于预期”, 另一方面, 当前股价与制订定向增发方案时股价的高落差, 亦是华工科技主动撤退的原因之一。

随后, 华工科技以自有资金, 启动对团结激光的重组。根据整合方案, 华工科技以自筹资金2000万元收购团结激光持有的上海团结普瑞玛8.07%股权。其后, 华工科技以自筹资金7980万元收购的团结普瑞玛8.07%股权和武汉法利莱51%股权出资、团结激光以持有的团结普瑞玛42.93%股权出资、武汉光谷激光技术股份公司以持有的武汉光谷科威晶激光技术有限公司70%股权出资, 共同设立一家新公司华工团结激光有限责任公司。华工团结设立完成后, 直接控股上海团结普瑞玛、武汉法利莱和科威晶。

———证券时报报道

股权, 是指股份制企业投资者的法律所有权, 以及由此产生的企业投资者对企业拥有者的各项权利, 它是产权的一部分, 即股权就是股东得以向公司主张的各种权利和权益的总和。股权在股份制企业中占据的重要的地位, 它是企业和股东以及员工的利益所在。但对上市公司来说, 股权机构是怎样的?为什么华工科技会停牌一天进行股权结构调整?这些都是笔者下面将要论述的内容。

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是指股东资产在不同股东之间的分布和构成状况, 也就是股份公司总股本中, 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公司的股份由哪些股东所持有, 主要说明的是股份持有者的特性, 是公司股权结构的具体体现;二是指各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比重有多大, 体现的是股权结构量, 即公司股权集中和分散程度。

我国上市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创立以来,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 同时也借助了改革开放的先天有利条件, 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独特的运营主体,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股权作为公司股东和股民以及公司收益的具体体现, 股权结构的良性发展对公司治理影响巨大, 其分配和完善优化问题, 也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重点。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非常复杂, 光我们熟知的就有国家股、法人股、A股、B股、H股、内部职工股、转配股等7种之多。而由于上市公司股权的限制, 其中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转配股不能在股票市场自由转让。

二、上市公司股权存在问题

1.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股权融资和再融资能力薄弱的问题

我国上市企业上市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股权来进行融资或是再融资, 以此不断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 为企业的发展做好坚硬的财政后盾。但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良莠不齐, 股权结构不均衡, 股权的融资能力和再融资水平低, 有的上市企业国外融资更是空白, 由此导致企业的资金短缺, 非但没有对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反而为了保证企业在市场内交易的顺利正常进行, 造成企业的资金链断裂, 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2. 股权机构模糊, 界限不明确

我国股权资本市场是在特殊的经济环境下发展起来的, 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经济环境的限制, 对上市公司的股权界限明确, 各类股权之间不能相互流通,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股权市场, 保证了其市场股权活动的顺利进行, 但也因此造成了上市公司的股份被人为地割裂, 分散了上市公司的股权, 造成场外交易价格与场内交易价格相差悬殊, 抬高了公司的运营成本, 使得市场活动对上市公司的约束力明显不足, 加重了企业被恶意兼并和收购的危险。

3.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呈现出“一股独大”的特征

我国上市公司有80%以上的是国家机构或是国家法人, 同时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额度上市制”, 使得发展前景广阔, 但是规模相对较小的民营企业难以上市。在市场内部, 国有上市公司占据主导地位, 一直处于控股地位, 造成股权的高度集中, 而民营企业的难以进入则造成股权的过度分化, 其结果是组在了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 严重影响了上市市场的健康运行。

4. 我国上市公司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先天发展不足

一方面, 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高, 控股股东“一股独大”, 另一方面又因为发展不均, 造成公众股高度分散。我国很多上市公司为防止“一股独大”的上市企业侵吞恶化蚕食更多的资金, 实行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方式, 这种方式虽然违反了股权平等的原则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某些弱势企业的利益。从长远来看, 这种股权待遇上的不平等, 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股的利益, 造成证券市场上大量流动资金的流失。

我国上市公司有三大陷阱:新股发行、股票增发和配股。上市公司在市场中优先考虑的是如何获得最大的利润, 而股东考虑的也是获得更多的利润, 因此导致上市公司和股东对分红派息和股东权的行使已经完全处于次要地位。这种特点的股权结构决定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不能避免的代理问题和内部人控制问题。

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完善和优化

1. 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上市公司的股权机制, 为上市公司创造良好的股权融资环境

政府政策和法律是上市公司市场运行的重要的政治保障。到目前为止, 我国上市公司的市场运作和股权结构没有相应的法律来保障其顺利进行。我国相关部委应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法律典籍和经验, 建立健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机制。而企业自身也应该积极学习其他国家和企业的上市经验, 树立超前的忧患意识, 增强对资本市场的认识, 转变经济观念, 为自己培育良好的股权投融资市场环境, 以此完善企业的股权结构。

2. 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

股权是上市公司发展顺利与否的重要标志, 因此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提升上市公司管理, 发展壮大公司规模的根本所在。股东、股民和公司员工作为股权利益的直接受益者和利益风险的承担者, 对其进行适当的股权激励是必要的。我国政府在某些政策和法律法规上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做了相应的规定, 2006年由中国证监会和国资委、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推出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 对完成股权机构完善和优化, 以及上市公司的股权改革和重组可以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措施作了相关规定。2005年, 国发34号文件《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 上市公司要探索并规范激励机制, 通过股权激励等多种方式, 充分调动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积极性。这些法规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措施的充分应用创造了条件。股权激励在公司产权配置长时间内不能得到彻底解决的情况下, 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信用风险, 缓冲我国上市公司信托信用和责任缺失造成的压力, 并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

3. 加强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建设, 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公司的决策性作用

董事会是企业的领导层, 它对企业的管理和治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 董事会的成员主要由公司的大股东构成, 相对于分散的股民, 他们更为重视企业上市后的管理和治理, 以及股权结构的完善优化问题。而随着上市公司管理和治理结构的不断推进, 董事会在股权机构分配中的作用也越来也受到重视。因此强化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建设是改善上市公司股权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 董事会要能真正代表企业和所有者的根本利益, 并确保董事会能真正对公司和股东负责;其次, 董事会必须相对独立, 分工明确, 能对公司的政策和治理做出自有的判断, 并明确董事会的职能, 在此基础上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及员工要重视董事会的作用。

4. 充分利用优秀的上市公司的壳资源, 积极实施资产重组, 扩大融资范围

我们这里说的壳资源是指上市公司的股票具有在二级市场流通的资格, 该公司也同时享有上市公司的相应权利和义务。实力相对较差的上市公司可以针对股权分散、易于被收购或是兼并的上市公司, 通过股权收购、兼并、转让、资产置换等手段获得在证券市场中的运作资金和优秀资产, 即“借壳上市”, 从而加速企业的资产重组, 改善现有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和股权结构, 以此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机构。华工科技停牌整顿的主要目的便是计划收购科技园公司所持华工创投6.57%股权的议案。此次增持事宜完成, 华工科技将持有华工创投32.74%股份, 而华工科技股权结构在此次收购中得到了完善和优化, 而其在上市市场中的竞争力也会相应提高。由于信贷快速扩张引起了许多金融机构的资金链断裂, 一些商业银行, 像浦发、民生等开始转向证券市场, 定向增发、配股或H股上市等股权融资渠道, 以此来扩大融资渠道, 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四、结语

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公司管理和治理机制是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股权结构作为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企业股东利益的代表, 也是上市公司的公众形象之一, 对于协调企业利益和相关者利益, 增强企业竞争力, 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股东和公司利益是公司股权权利的出发点, 由此衍生的股权结构必然对公司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主体的利益产生巨大的影响, 进而影响公司发展及其市场价值和竞争力的提高。股权结构是公司管理和治理的重要基础, 它直接影响到公司经营管理和治理的成果。可以说, 股权结构的优化和完善是我国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和提高公司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目前, 我国的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 股权结构对公司管理和治理的作用也开始更加明显起来, 合理优化和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提高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治理效率以及促进我国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结构完善 篇10

现在提出“完善大学治理结构”, 是以三个基本规定为前提的:一是对大学治理结构内涵的理解。大学治理结构分为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是指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各种权力的分配、制约和利益实现的制度规定、体制安排和机制设计, 集中体现大学管理的结构、运行及其规制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本文涉及的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问题。二是对大学治理结构的制度和体制前提的理解。治理结构是以一定的制度和体制规定为前提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 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坚持党的领导, 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是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必须坚持的前提和方向。三是对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旨意的理解。大学治理结构的目标和方向是现代大学发展目标与功能的体现与实现。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是大学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任何时候都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引领社会则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大学根本任务是大学功能的中心坐标, 大学功能是实现大学根本任务的必要路径。完善大学治理结构, 必须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展开, 必须有利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有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 有利于学科的交叉融合,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有利于形成优良的学风、校风和作风。

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应着重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四个基本问题。

一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明确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指向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领导体制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是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和体制的基本特征。大学治理结构要以坚持和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前提, 以改进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圭皋。

“党委领导是核心”。正确认识、把握和实现党委领导核心的地位和作用, 是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首要任务, 也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要求。党委对高校, 不仅是思想政治上的领导, 而且是改革发展稳定全局上的领导, 突出表现为把握高校的思想政治领导权、对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和对重大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权。党委负有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作出决策的重大职责。

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集中体现于党委和行政的关系上。在党委和行政的关系上, 党委一方面要充分行使领导权, 领导学校的全局工作, 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调动校长和其他行政领导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大力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党委书记作为党委的“班长”, 重要的是要摆正书记个人与党委集体之间的关系、善于处理好书记个人在党委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与校长在行政实施过程中的职权之间的关系。理顺党委集体领导和校长个人负责之间的关系, 把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根本要求。

“校长负责是关健”。校长负责是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本要求, 也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必然选择。校长是学校法定代表人和行政主要负责人, 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关键是要发挥校长的行政领导作用, 使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校长不只是党委决策的执行者, 实际上也是党委决策的主要成员之一。正是在这一意义上, 在大学治理结构中, 校长既是学校党委决策的具体执行者, 也是主要决策者。党委的“职责”和校长的“职权”, 体现了大学治理结构的重要内涵。因此, “校长负责是关键”, 重要的就是体现在对学校党委的负责上。对学校党委负责, 才能维护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 促进党委领导职责与校长职权之间关系的和谐协调, 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学校和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这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重要基础。

“教授治学是根本”。大学治理结构的架构就在于党委领导的核心地位、校长负责的关键作用和教授治学的根本要求这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党委的政治领导、校长的行政职权和教授的学术权力, 构成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本方面, 构成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要素。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和教授治学这三个方面, 也涉及高校基本资源即政治资源、行政资源和学术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显然, 能否达到高校资源的最优配置是大学治理结构质量与效率的衡量标准。

二推动“教育家办教育”和管理队伍建设, 凸显大学治理结构的体制特色和机制活力

大学管理是一种专业化极强的管理, 大学治理结构不同于企业治理结构或政府治理结构。“让真正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要倡导教育家办教育”的呼吁, 实质上就是要求大学由教育家来治理。“教育家办教育”是对大学治理结构基本特征和特色的诊释, 实在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

完善大学治理结构, 已经内在地包含了大学要有行政管理的规定。大学必须有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以及由此形成的行政权力是必然的。特别是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从精英教育阶段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实际, 更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密切结合各高校发展的实际, 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队伍的水平和能力, 确立新的管理目标和方式, 使高校的行政管理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要求更相适应。

在大学治理结构中, 强调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和所谓的“去行政化”应该是并行不悖的。所谓的“去行政化”, 不仅仅是逐步取消当前高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 而且还包括改变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混同、甚至用行政权力替代或削弱学术权力的现象。在大学治理结构中, 不允许利用行政权力包揽教学资源和学术资源配置的全部过程, 要使高校的教学资源和学术资源配置以学术委员会为主, 以学术权力为教学资源和学术资源配置的主体。

校长应该是教育家, 时代呼唤杰出的教育家。高校的所谓“去行政化”的对应面应该是大学校长的职业化, 这也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实行教育家治校, 首先要求有职业化的校长和专业化的行政管理人员, 明确大学治理结构中行政管理的权力边界。从这个角度上看, 比所谓“去行政化”更重要的是大学校长的职业化。实际上, 在国外许多高校中, 大学校长的职业化已经是一项推行多年并已见成效的制度。在我国高校中, 校长的职业化进程还没有开始, 相反却有一些校长岗位因为行政级别的存在而成为安排官员出路的渠道, 硬化了高校的行政化趋向。《规划纲要》强调的“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必然路径, 应该成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突破口。

三探索教授治学、坚守学术自由, 建立和完善

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权力体系, 营造大学治理结构的宽松氛围和良好条件

大学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于学术的繁荣发展。实现“教授治学”, 就是要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学校管理中的指导作用。“教授治学”的主体是教授, 主旨在于以教授为主体行使高校的学术权力, 并对高校学术资源进行配置和使用。

“教授治学”是提高大学治理结构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教授是教师中最重要的学术群体, 在学校的管理中具有重要优势, 其中主要的就是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及其管理中的优势。教授熟悉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 对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有着深刻的、深邃的理解, 这是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突出优势和重要基础。在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 只有发挥教授的优势, 依靠教授治学, 才能完善高校管理体制, 形成管理合力, 按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的规律办事, 从根本上提高大学治理结构的水平和质量。

“教授治学”也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决策机制的根本。完善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 需要充分依靠和发挥教授在高等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 实现高等教育管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高校通过设立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务委员会以及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 依法保障教师特别是教授参与高等学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 提高教授在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提高高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教授治学”当然不能代替党委对高校的领导职责和校长对高校行政管理的全面职权;“教授治学”要以党委统一领导和校长全面负责为前提, 只能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体制中运行, 并在这一制度和体制背景下发挥作用。建立和健全教授依法治学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机制, 是完善和发展高校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

“教授治学”, 在更为宽泛的意义上, 就是要单重学术自由, 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在大学治理结构中, 就要从学术氛围、学术风气、学术品质诸方面入手, 建立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奋进、尊重知识和创新创造的学术氛围, 树立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学术风格。使大学真正成为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的园地。

四坚持依法治校, 完善大学章程, 构建大学治理结构的科学民主的保障机制

首先, 要制定和完善大学章程。大学章程是高校得以设立以及保障其正常运转的“根本大法”, 是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如何按照《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学校章程建设的要求, “依法制定章程, 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 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重要任务。

其次, 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 保证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重点的是要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各负职责和职权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规范领导决策行为, 减少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 增强决策的民主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对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进行决策时, 一定要注意决策前的酝酿和磋商, 特别是要提交党委集体讨论决策的重大议题高校主要负责人必须会前进行充分酝酿和磋商。应明确规定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的职能定位、职权范围、决策程序、监督督办程序等项制度, 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筑牢大学治理结构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基础。

第三, 建立健全学校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流程。

结构完善 篇11

摘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农村金融改革做出的重大决策,关系到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也是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根本之策。本文结合泉州农商银行改制基本情况,将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与发展关系进行了深入阐述与总结。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农村金融机构完善

一、泉州农商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基本情况

泉州农商银行是在原泉州城区信用联社和泉港区联社两家农村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合并改制而成的泉州市首家市级农商银行,从改制伊始就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奠定公司未来良好发展基础作为改革的主要课题。

(一)优质的股东结构

首先是在股东的选择上提高准入条件。在股改过程中严格按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筛选入股股东,高标准准入、高规格引资、高起点运作,提高入股额度,新增自然人股东认购起点为150万股,新增法人股东认购起点为1000万股。二是甄选优质股东。遴选法人治理相对完善、注重长远发展、投资理念成熟、有风险承担能力的投资者作为发起人,实现把投机者挡在门外、引入真正优质战略投资者成效。法人股东持股比例原则上高于1%但不超过5%,确保股权相对集中又避免形成“一股独大“的大股东垄断现象,又避免股权过于分散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极大改善股权结构。三是纯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法人股东股份29180万元,占股份总额48.63%;所有企业股东全部是民营企业,改制后更具有经营自主性。四是建立合理股权结构。构建一个相对分散但又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合理股权结构是良好公司治理的坚实基础。有利于发挥股东对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股权的合理配置,为未来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规范的公司治理

充分发挥股东和董事(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是公司治理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股东的专业程度及其积极性决定股东能发挥多大作用,注重股东的价值取向和公司价值取向融合,注重选择价值取向相对一致的投资者入股,让股东成为公司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并积极支持企业长远发展。

一是建立精简专业的董事会。突出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二是完善董事会运作机制。三是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的职能。

二、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对策

通过泉州农商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情况分析,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还须通过转换经营机制、转变经营模式、构建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风险评价系统来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转换经营机制

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中的公司治理,首先应转换经营机制,这要求农村金融机构适应公司治理机构的基本要求,构建现代企业制度金融企业。一是构建完善的股东大会制度,进一步界定股东的权益与相关决策事项,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大会议事基本规则和工作流程,切实保护股东基本权益,推动股东权利有效行使。二是构建完善的董事会制度,保证决

策科学性。从制度层面有效解决董事会由于其不到位与决策管理能力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加强监事会监督能力。构建内部透明以及程序开放的流程与评估机制来加强监事会功能,强化对财务以及经营等多方面的监督。四是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董事会一般不对机构的经营情况进行管理,经营权由经营班子按授权履行。

(二)转变经营模式

作为一家农村金融机构,泉州农商银行坚持跳出经济领域看待服务“三农”,坚持立足城区服务“三农”、服务社区,着力破解沿海发达地区”服务三农”与“商业运作”难题。泉州农商银行积极立足“商业银行市场化、本土银行现代化、草根银行亲民化”,倡导“人文金融,民生情怀”,充分发挥资本充足、决策快速、网点广布、服务专业的优势,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引进高效的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事业部制,设立村镇银行事业部、社区银行事业部、大客户事业部三大事业部,分别致力于服务“三农”、服务社区和服务中小企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打造富有闽南本土特色的村镇银行和社区银行金融服务,具有地方特色的“泉州农商银行模式”初见雏形。

泉州农商银行深刻认识到改制后的农商行是一家商业银行、本土银行、平民化银行,应最大限度贴近和融入社区,专注社区金融服务,以个贷产品、信用社区、中小企业票据服务为切入点,涵养社区个人及中小企业基础客户群,为社区优质中小企业和社区居民提供高效高质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提高品牌价值,形成社区银行特色的服务、营销、盈利模式,打造社区金融服务的品牌优势和专业优势。

(三)构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风险评价系统

当前一是强化内控机制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强对重要岗位、重点业务环节和风险点的控制管理,下大力气治理各类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现象和问题,确保监督制约机制有效运行;二是加强警示教育,警示每位员工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提高员工防腐免疫力和法制观念;三是端正经营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短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關系,纠正重业务经营、轻内控管理的错误思想,牢固树立合规经营理念,把稳健经营、安全发展的经营理念贯彻落实到位;四是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加强制度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的业务操作和风险识别能力,全面树立:“合规创造价值、违规滋生风险”理念,坚持以文化建设来推进合规经营。

参考文献:

[1]杜金向.提升各类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探讨.现代财经.2007(8).

[2]吕剑.西部中小金融机构法人治理问题研究.商业研究.2004(13).

完善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刍议 篇12

一、传统的公司内部财务治理系统在构建上的缺失

财务权力的配置主要注重于对重要财务主体的财务权力和财务利益分配,并遵循权力分离与权力制衡的财权配置思想,一般财务主体的财务治理主体地位和财务决策权力的配置问题未能得到充分的考虑,导致出现重要财务主体的财务权力、责任和利益相互分离,出现缺乏理财的积极性的局面。此外,财务治理方式的单向性、行政性以及财务治理系统运作机制的欠缺,使得财务主体的财务治理目标和治理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协调与控制。

二、完善财务治理结构的条件

(一)政企分开。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要想使微观主体真正起到作用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企业必须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二是企业必须是自由的。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自由的企业才能为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找到最有效的途径。也正是在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整个社会的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所谓自由并不是无法无天,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是在不侵害他人自由的前提下和范围内,使外界的强制和干预减到最小,并且自由总是和责任联系在一起的。政府的角色是整个市场经济的管理者,它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来推进整个经济的平稳运行。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的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并按照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则来配置公共物品。

(二)产权制度的改革。

产权制度是一种确认和保障财产持有人的权益的制度,它直接关系到从事经济活动的当事人的行为。当产权规则发生改变,人的行为就会改变,收入的分配形式就会改变,资源的分配就会改变,随之,经济发展速度也会改变。只有当社会能明确地承认和保护产权时,人们在交易活动中才能形成一个可以把握的、稳定的预期,人们的经济行为才会长期化。

(三)高级职业人才市场的建立。

不论是企业的高级经理,还是财务经理都属于高级职业人才,并不是一般的人员能够担当的。高级职业人才市场的建立,无疑会在高级职业人才之间展开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这不仅对他们本身,对雇佣他们的公司,乃至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益的。更为重要的是,高级职业人才市场的建立有利于对公司高级雇员的约束。

三、如何完善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结构

(一)明晰的产权结构是建立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主

权基础

按照产权经济学的观点,产权关系明晰是产权功能发挥的基础,明晰的产权有利于促进效率的提高。股份公司是以股东投资股份并按其股份分享剩余索取权和以其股份为限承担公司债务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制度安排中,股东一旦将资金投入公司之后,便形成了企业法人财产,企业以其独立的法人财产从事经营管理活动,股东不得随意抽取企业法人财产。明晰的产权关系,一方面保证了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因法人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相区别,使股东对公司债务只承担有限责任,从而增强了股东对公司投资的信心。明晰的产权关系除了投资者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相区别之外,它还要求实现产权结构的合理化。产权结构的合理化,包括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和所有权与债权比例即资本结构和合理化。

(二)分层财务决策机制的建立是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关系构成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关系,它们之间各司其职,互相制衡。作为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其主要内容就是依赖公司治理结构所建立的分层财务决策机制。其具体包括: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作为所有者,从财务上它享有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发行股票和公司债券以及公司合并或解散等公司重大决策时的投票权,享有公司剩余索取权。董事会是由股东大会选举出来的由全体董事所组成的常设的公司最高决策机构和领导机构。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最高决策层,享有广泛的权力:对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方案有决定权;对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公司增减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具有制定权;有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方案的拟定权;对公司财务经理人员的任免权等等。公司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关系是委托与代理关系。随着投资者财产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所有权的分离,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也成为独立的活动,并由职业的经理人员进行掌管。公司财务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财务经理有权对公司日常财务活动进行运作,他人不能随意干涉,同时董事会对财务经理人员的经营绩效的优劣进行监督和评判。为了保证董事和经理正当和诚信地履行职责,公司治理结构中还专设了监事会,其主要职责主要是监督董事和财务经理人员的活动,如检查公司的财务,对董事和财务经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等。

(三)建立激励约束相容机制是实现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重要前提

1. 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激励机制,促进经理人员的经

营决策与公司长期发展利益相一致,满足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由于董事会与经理人员的关系是一种雇佣与被雇用的关系,而股东大会与董事会则是一种信托关系,董事会的利益与股东利益是一致的。经理人员则以追求自身的短期利益为目标,二者往往是不一致的。为此,应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建立起制度激励机制,促使财务经理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按照现代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结果,通过实行对“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经理人员实行股票期权制和高额薪酬制。前者通过允许经理人员在若干年后,按现价获得企业的一部分股权,经理人员的收益取决于股权的未来价格与现价的差额,迫使企业财务经理人员不断努力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市场价值越大,其自身的价值也越大。后者通过实行财务经理人员的工薪高出一般职工工资的几十倍以上,来激励财务经理人员的财务决策行为,满足企业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2. 建立相应的制度约束机制,减少财务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

对财务经理人员的制度约束包括:健全财务经理市场竞争机制以及相关的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加强对财务经理人员的约束,避免“内部人控制”和防止财务经理人员的隐性收入的来源渠道,通过监事会加强内部审计,切实加强公司的财务监督;明确责任与道德约束,财务经理人员在享受一定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对股东、对社会、对公司员工的责任,财务经理人员作为财务人员,应遵守财务人员相应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约束主要靠社会舆论监督执行。建立健全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有利于提高公司财务决策效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速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设。

(四)构造高效的财务决策、执行与监督机制

1. 财务决策机制。

财务决策机制是财务主体行使财务决策权力的制度安排,它涉及财务主体行使何种财务决策权力,如何进行财务决策并承担什么样的决策后果等问题。按照每一层级的财务主体都应成为一个独立的财务决策主体,拥有完整的财务权力、责任和利益的要求,需要在公司内部建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财务决策机制。机制构建涉及的问题:一是明确界定包括一般财务主体在内的各层级财务主体行使财务决策权力的范围和决策后果;二是制定各层级财务主体实施财务决策权力的程序和规则。

2. 财务执行机制。

财务执行机制是财务主体行使财务执行权力的制度安排,它涉及财务主体如何开展财务活动、获取财务利益、控制财务成本等问题。在构造财务执行机制时,应结合公司的组织结构、业务特点、管理要求等因素,主要应用财务目标控制、财务政策导向、财务利益分享、财务成本分担等机制对各财务主体的财务行为进行协调与控制。

3. 财务监督机制。

财务监督机制是财务主体行使财务决策与执行权力的约束性制度安排。传统的公司财务监督机制着眼于财务主体的财务行为外部监督,主要通过公司内部专门设立的监事会、审计监察部门和公司外部的独立审计机构等监督主体对公司各层级财务主体的财务决策、执行过程及结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核和检查。这种外部财务监督往往是一种事后补救式的监督行为,不能对财务主体的财务决策或执行行为构成有效的约束。

上一篇: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下一篇:“三位一体”招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