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保障

2024-05-31

完善保障(精选12篇)

完善保障 篇1

住房保障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在住房领域最重要的工作。按照部署,2012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500万套。截至5月底,已开工346万套,开工率为46.4%,基本建成206万套,完成投资3895亿元。

从数字上来看,全国住房保障工作的完成情况较好,但是考虑到保障房建设的跨年度问题、各级政府短期突击谋取政绩以及被保障对象基数越来越大的问题,决定了住房保障工作要取得令社会满意的实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当前我国住房保障面临的问题

1.1 城市住房保障需求不断扩大

近年来,由于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购房能力不断降低,住房保障需求不断增加。而与此同时,虽然各级政府也在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中央政府甚至于2011年提出5年内要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的战略目标,但由于保障房建设的速度及供给量远远跟不上日益扩大的住房保障需求,住房领域内的社会矛盾依然非常尖锐。

1.2 政府以增量为主的住房保障思路缺乏可持续性

按照2010年中央政府提出的《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集中新建是我国当前增加保障房供给的主要方式。实践证明这一方式可执行性较差。之后,住建部以政策形式明确各地可以新建、收购、租赁和改建的方式增加保障房供给。这虽然极大地增加了保障房供给方式的灵活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各地的住房保障实践仍以集中新建为主,而其存在的问题显然难以克服。

1.2.1 容易形成空置

集中新建属于增量管理,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及总量控制,容易形成住房空置,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这里的“空置”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是由于保障房选址不当,被保障对象不愿入住而引发的空置。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有关保障房的新闻报导中屡见不鲜。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当前各地的新建保障房选址一般都比较偏远,交通、生活配套,以及医疗、教育条件相对较差,被保障对象一旦入住,其日常生活会受到很大影响,虽然住房困难问题得到了缓解,但生活便利性却大大降低。因此,被保障对象不愿入住保障房,从而形成保障房的空置。

另一种是住房总量中空置房数量增多。住建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1.6平方米,农村住宅建筑面积人均34.08平方米。我国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拥有量水平已经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以上数据显示,我国住房保有总量已相对较高,并不存在总量不足问题,而是存在供需结构错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我国每年还新建数量庞大的商品住房,如果不对住房进行科学的总量规划及计算,在人口结构发生锐变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大量的空置住房,从而造成难以解决的房地产泡沫并对社会资源造成极大浪费。

1.2.2 住房保障资金缺乏保障

新建保障房需要大量资金。按照住建部测算,仅2011年,投资新建1000万套保障房就需要资金1.3万亿元。从实践来看,虽然当年中央预算内资金下拔情况较好,但各级地方政府的资金到位情况却并不如人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前的保障房融资渠道并不畅通。

按照我国当前的政策法规,保障房建设资金来源于财政资金、土地出让收益、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地方城投公司投资及商业银行贷款5个渠道。从实践来看,目前这5个渠道都存在问题,这就使得我国的住房保障建设成为无源之水。住房保障工作的可持续性因此备受质疑。

1.2.3 土地供给面临难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有些是由于地方政府所在城市土地资源确实非常短缺,可利用土地资源非常有限;有些是由于地区保障房征地拆迁难度大、补偿高,回收慢、无赢利,政府不愿投入过多精力;还有些是由于保障房建设用地大规模供给会对商品住房建设用地造成挤压,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等。

1.2.4 其他问题

除存在总量控制、资金及土地等问题外,集中新建为主的保障房供给方式在实践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如各地保障房需求总量与中央下拨的完成指标不匹配,保障房产品结构不合理,保障房准入、运营、分配及转让中寻租现象大量存在,新建保障房业主退出动机不足,被保障对象的经济负担相对较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集中新建模式本身所难以克服的。

1.3 住房保障立法滞后、实践混乱

当前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法律框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首先是政策目标,即保障中低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其次是住房供应与分配方式分层次,我国目前对不同收入层次的城镇居民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方式与分配方式;最后是保障房经营与管理方式。目前,我国各级住房管理机关负责政策制定以及具体的保障房调配和腾退管理工作,保障房建设及日常的维护管理等工作由不同的市场主体完成。

以上三部分虽能勉强适应当前的住房保障实践,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全国性住房保障法律,加上当前我国的住房保障立法层级还停留在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层次上,使得我国住房保障领域中比较成形可以在全国范围适用的也仅有《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等几个行政法律规范。

住房保障立法工作的滞后与缺失不仅使住房保障的实践及管理缺乏统一的依据,而且也不利于社会公众了解、参与、支持住房保障工作。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规范,为完成住房保障任务,各地政府的住房保障实践各自为政,这无疑对今后统一管理设置了人为的障碍。

1.4 住房保障的补贴方式以“补砖头”为主

我国当前的住房保障实行“补砖头”与“补人头”并行的政策。所谓“补人头”,是指政府向被保障对象发放补贴,增强被保障对象的住房支付能力;所谓“补砖头”,是指政府建设和供应低租金或低售价的保障性住房,直接配给被保障对象。当前,由于城市居民住房保障需求空前增加,为缓解住房保障矛盾,我国住房保障补贴实行以“补砖头”为主的政策。

“补砖头”为主的住房保障政策客观上需要有大量保障房,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有充足的保障房进行配给。但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住房保障工作的欠账,各级政府并没有保障房“蓄水池”,所以,住房保障补贴方式的可持续性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2 改革管理思路

住房保障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追本溯源,从调控管理思路及顶层政策设计的角度厘清头绪,寻求根本解决之道。在管理思路方面,本文认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当实现两个转变:首先根据国情确定住房保障覆盖面,实现由“保障大多数”向“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的转变;其次是实现由增量管理思路向盘活存量、租赁思路的转变。

2.1 科学确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住房保障覆盖面

按照我国当前分层次供应的住房保障体系,住房保障的覆盖面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在现实生活中,与保障房有限的数量相比,这部分群体的数量庞大。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各级政府根本没有能力支撑如此巨大的住房保障需求。

必须明确的是,住房保障需求扩大的原因是当前住房供给价格与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支付能力错位。这是我国当前住房领域最主要的矛盾,也是住房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的根源所在。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制度层面上看,有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土地二元管理制度、GDP政绩考核、财税收入分配制度等深层次的制度原因。从住房管理看,有住房买卖市场存在供需结构错位的问题,以及大量中低价位特殊住房不向市场公开销售的问题,还有城乡房产无法自由流通的市场壁垒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较长时间,也不是仅通过大力发展住房保障工作就能解决的。

因此,在住房保障工作中,我们首先应当根据我国的国情,走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道路。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这决定了我国的住房保障只能是低水平的基本保障,这种住房保障的保障对象只能是无能力参与社会竞争或参与社会竞争失败者。对于现阶段因经济发展或者社会政治等因素造成的中等收入阶段住房保障需求不断扩大的问题,政府应当从根本上寻求相应的经济及政治解决途径,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等制度改良手段逐步解决。

2.2 政府调控思路应由增量为主向存量为主转变

由于我国的住房总量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加之集中新建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保障房供给方式的选择上,政府应当更加重视收购和长期租赁方式的长效作用。

2.2.1 住房存量市场及租赁市场的发育程度已经相对成熟

首先,住房买卖市场中存量房规模已经超过新建房规模。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静态住房产品结构方面;二是动态交易结构方面。在静态产品结构方面,按照住建部的公开说法,我国当前有2亿套存量住房,每年新增的住房是1000万套。在动态的交易结构方面,目前存量住房的供给量及成交量均有超越增量住房的趋势。禧泰监测数据显示,在供给量方面,2011年,北京市二手住房月度新增供给总量接近89万套,扣除当年二手住房12万套的成交量,市场还有77万套左右的存量住房供给。而同期,新建住房扣除成交市场供给量只有12万多套。存量住房的供给比增量住房的供给高6.4倍。在成交量方面,虽然当前大多数城市的新增住房成交量依然大于存量住房,但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存量房成交量却已经超过增量住房。北京市建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新建住房成交90605套,二手住房成交121512套,二手住房成交量比新建住房高34%。

其次,租赁市场发展规模已经比肩存量房市场。禧泰监测数据显示,各城市出租住宅供给量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在出租住宅月度新增供给量方面,2011年青岛市全年进入租赁市场的住宅总量近24万套,比2004年的1.4万套增加了16倍;北京2011年全年进入租赁市场的住宅总量近97万套,比2008年的总量增加了2倍;上海和广州2011年全年进入租赁市场的住宅总量分别为61万套和71万套,比2009年分别增加了1.3倍和3.9倍。

以上数据说明,我国已具备保障房供给方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化的现实条件。如果能想办法盘活存量住房以及租赁住房资源,将这些资源用于保障房,那么我国当前住房保障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如土地供应紧张、保障房位置偏远等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2.2.2 以收购和长期租赁的方式增加保障房供给

以收购和长期租赁的方式增加保障房供给,除了可以弥补集中新建的不足外,更为重要的优势是,如果按照一定的交易规则收购二手住房或者长期租赁住房用于保障房,政府的净投入远小于集中新建,其资金使用效率也远高于集中新建。

相关研究显示,北京市2011年,如果按照一定的标准收购10万套二手住房,并将其作为保障房全部配售给被保障对象,售价按限价房标准确定,即每套限价房的价格相当于同区域普通商品住宅的80%~85%,则北京市政府需要净投入的资金总量约为160亿元~260亿元(详见表1)。而北京市建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包括开发商配建竣工的保障房在内,当年,北京市新建保障房的竣工数量只有4万多套,而政府的总投资额却高达1000多亿元(含土地成本)。

以租赁方式增加保障房供给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样可观。北京禧泰房产数据研究中心研究课题显示,2011年,如果按北京市公租房定价标准,即公租房平均供给价格比市场出租房平均供给价格低15%~20%计算,则北京市全年解决13万户的住房保障需求,仅需投入住房租赁补贴8.9亿元~11.8亿元(59亿元的15%~20%)。

3 完善住房保障政策的顶层设计

除了改变住房保障工作的调控管理思路外,完善住房保障政策的顶层设计也是我国当前住房保障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数据来源:北京禧泰房产数据研究中心。

3.1 制定《住房法》或《住房保障法》

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法律体系是稳步有序推进住房建设的根本保障。当前,在住房保障领域,我国仅有几部行政法规及部委规章,尚无全国性的法律法规,立法层次较低,也远不能适应实践的要求。因此,我国应当尽快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住房法》或者《住房保障法》,并以此为基础,强化国家和地方的住房保障法律法规的合理性和时效性,用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利益。同时,住房保障政策要有动态性,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和住房发展的不同时期来确定、调整住房保障政策。

数据来源:北京禧泰房产数据研究中心。

3.2 建立可持续运营的住房保障机制

除了完善制度建设,我国还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持续住房保障管理运营机制。在建立可持续运营的住房保障长效机制方面,本文提出如下三方面建议。

3.2.1 真正的保障房封闭运营机制

当前许多地方也在试行保障房封闭运营机制,但普遍存在保障房数量少、其他各类保障性住房不强制进入、住房领域内的公平问题始终无法解决等问题。要实现保障房封闭运营,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住房领域的公平问题,应当实现两个管理的并轨。

首先是全国的保障房管理应当并轨。虽然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住房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被保障对象的信息管辖方面,我国应当建立统一的规则,这样才能改变当前保障性住房各地、各机构分块管理的格局,也才能为以后房产税的征收及减免提供一手的房产及个人信息数据。

其次是房产管理并轨。虽然我国当前住房领域最主要的矛盾是广大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支付能力不断下降,但是在社会实践中,我国还存在大量不向社会公开销售的中低价位住房。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我国当前住房产权制度的设计是多元化的。

在这种制度下,我国现在面向社会公众销售的住房一般只有两类,即商品住房和保障房。除这两类住房外,大量其他产权形式的住房一般只针对特定群体销售,而不向社会公众开放。从产权形态上看,这些住房主要包括党政机关集资合作建房、大型企业单位自建房、房改公房,小产权房、农民自建“商品房”等。这些住房不仅客观存在,而且数量非常庞大,价格通常还远低于同地段商品住房、甚至保障住房的价格。其存在不仅严重挑战着住房公平的底线,而且存在政府监管真空,社会公众不满由来已久。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改变当前各类不同产权类型住房的不同销售政策,将各类产权住房都按国家是否投入或让利归并为保障房和商品房两类,按统一的规则向全社会销售。

3.2.2 建立企业化运作机制

住房保障是一项牵涉甚广的具体工作,既涉及到规划设计、投资产出、建设维护等问题,又涉及到准入退出、物业管理、运营平衡等问题,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机构很难实现住房保障制度的可持续运营。

我国当前的住房保障工作主要由各级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建设行政主管机关是国家机关,主要应负责政策的制定及执行监督,由其负责具有企业经营性质的保障房经营管理不但违反当前我国的行政法规,而且由于专业领域不同,这种运作方式很难保证保障房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可持续化,从机制上来讲,首先需要建立保障房系统封闭运营机制,这就要求不仅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棚户区改造和危改房、限价房资合作建房、部分大型企业单位自建住房、央产房、军产房等住房也纳入住房保障体系,这样,保障房产品的数量才能大大增加,住房领域的公平问题也才能初步解决。其次,保障房应当有自己的运营模式及运营机构。鉴于保障房作为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其发展规划、建设规模、融资方针、租费政策等必须由政府主导。为了既能体现政府的主导,又能保持高效的市场化运作,建议成立国有控股公司专门从事保障房市场的封闭管理。最后,为实现运营模式的可持续及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在公司的运作模式方面,建议采用“政府主导(政策支持)、社会参与、企业化运作”模式。这样,保障房的可持续运营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3.2.3 住房保障补贴方式从“补砖头”向“补人头”转化

我国当前的住房保障补贴方式是“补砖头”与“补人头”并行,以“补砖头”为主。而“补砖头”的方式,无论是集中新建,还是收购及长期租赁,从本质上来讲,都是政府向被保障对象提供保障性住房。以“补砖头”的方式实现住房保障固然有利于政府灵活协调、管理住房保障工作,但是由于保障房的建设、收购、租赁均需要大量的管理协调工作,即便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这项工作,也很难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到尽善尽美。

这就需要我们向美国、德国等国家学习,借鉴其“补人头”的住房保障方法,实现住房保障从政府配给资源方式向市场配给资源方式的转化,这样政府补贴可以转化为消费者的福利,不但实现了政府的住房保障职能,而且可以提高保障效率,充分鼓励被保障对象自己寻找市场房源,从而减轻政府的压力。这既是世界住房政策的发展趋势,也应当成为我国住房保障工作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蔡非菲.政府住房保障责任的理论基础评析.社会科学.2008.3

[2].巴曙松.保障房建设整体框架梳理及考量.中国建设信息.2012.1

[3].赵沛楠.重压之下保障房融资渠道再拓宽.中国投资.2012.3

[4].左停王丽.世界各地公共房屋保障体系对我国公租房建设的启示.中国建设信息.2012.3

[5].汪利娜.德国住房储蓄与我国住房公积金的比较研究.中国房地产金融.2000.6

[6].顾云昌.中国特色保障房体系建设任重道远.中国建设信息.2012.1

[7].吴迪高鹏董纪昌.保障性住房违规出租问题的博弈分析和治理研究.管理评论.2011.2

完善保障 篇2

——在提标杆促转型座谈会的发言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全市“四提四促”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开展以来,我局迅速行动、积极谋划,查摆不足、自我加压,提标杆促转型,着力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升工作标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一、抬高创建标杆,全力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在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的基础上,对照更高的创建标准,力争通过两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目标。继续优化创业政策环境,加强创业型经济发展的规划引领,研究出台更加宽松和便利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更有针对性的引导扶持政策。大力培育创业主体,丰富宣传形式,引导各类人群更新观念,激发创业热情;针对在校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干部的不同特点开展创业培训;征集发布好创业项目,扎实开展创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创业实训工作。继续建设创业载体,加快大学生创业园二期建设,推进城市转型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全面完成省批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进一步规范、培育现有的创业园。完善创业服务体系,设立乡镇(社区)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深入推进“千人创业扶持计划”,鼓励发展创业协会、创业者联谊会等组织。加大创 建工作考核力度,将创建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对县区创业、就业工作实行“双百分”考核,突出增加对创业工作的考核比重,把更多的考核权交给创业者,以保证考核的真实性。

二、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充分就业。

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公平就业、素质就业、绿色就业理念,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大力倡导绿色就业,通过健全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便捷适用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城乡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更加合理、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的充分就业城市目标。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市、县(区)和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地建设,新建一批就业园、街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扩大扶持范围,实行城乡就业同待遇。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健全和完善面向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重点抓好大中专毕业生、被征地农民、“4050”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以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为目的,打造大培训格局。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事业,建成1所技师学院和若干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占职工的比例达到并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构建覆盖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组织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各类培训,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 化的能力。完善职业培训补贴办法,建立健全职业培训补贴与培训质量、促进就业效果挂钩机制,提高劳动者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力度,形成信息引导为龙头,职业培训为依托,地区之间、校企之间协作为纽带的劳务输出新机制,在技能型人才的评价考核机制上进行探索。

三、健全完善制度,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构建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与促进灵活就业、加快城镇化建设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结合起来,依法将符合参保条件的私营企业劳动者、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落实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目标考核办法和养老保险基金市级统收统支办法,规范运行模式。探索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渠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探索建立独立运行、单独核算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制度。持续推进新农保工作,强化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切实做到“未征先保”、“即征即保”。提高医疗保障待遇水平,实施医疗保险政策调整措施和特大医疗费用统筹制度,落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兑现新增门诊规定病种报销待遇,探索建立异地安置人员医疗费用结算服务。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在保障生活、促进就业两方面作用,统一城乡人员失业保障措施,农民工可比照城 镇职工参保缴费、领取失业保险金及享受其他待遇。拓展工伤补偿与工伤预防、工伤康复的促进作用;建立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调整工伤待遇水平的机制。探索建立城乡居民生育保险办法,将参加居民医疗保险的育龄妇女纳入保障范围。探索社会护理保险,强化医疗保险对医疗资源分布的调节作用。

四、解决重点问题,力争实现“同城同待遇”。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统一市域内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系,实现保障制度、保障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四统一;稳妥推进有色公司医保纳入地方医保体系。完善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完成老工伤人员纳入基金统筹管理,重点解决国有企业有伤残等级的老工伤人员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问题,同时妥善解决好国有企业其他老工伤人员和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问题。通过统筹基金调剂、企业趸缴或补缴部分费用、政府补助等多种渠道,筹集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等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所需资金。探索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实行统一管理经办、统一信息平台、统一待遇支付、统一基金调剂,从而达到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医疗保障。

五、实行精细管理,优化社会保障质量。

推进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规范化、高效化,充实稽核力量,创新稽核方法,明确稽核重点,加强部门联动,确保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促进参保人数外延式扩大和基金内涵式增长。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强化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分析监管,建立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为主导的基金协同监管机制,强化监管手段,重点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结合金保工程建设,利用数据信息系统,深入推进医保“实时结算”,督促医院提高数据上传质量,力争监控到医生具体医疗行为。不断加大对定点医院检稽核力度,重点检查定点医院有无分解住院、挂床住院、降低入院标准等违规行为,防控医疗违规行为。引入社会监督,设立由部门代表、医疗机构、专家代表组成医疗保险基金监督组织;依据《医疗保险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鼓励对违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积极引导市民参与监督管理。细化和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信用等级制度。规范社保业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继续实行覆盖省市县各类企业、不同统筹、不同地区、不同险种的养老资格认证,防范重复享受或冒领养老金现象发生。继续完善工伤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建立异地鉴定机制,提高鉴定的准确度、公信度。

六、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居民收入增长。

针对我市人均GPD较高而居民收入相对较低的现实,以居民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为目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 革,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组织开展收入分配情况调研,制定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指导性意见。大力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在总结首批试点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试点面,争取试点范围超过20家企业,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工资决定机制和员工工资与企业效益挂钩的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工作,逐步提高国有企业下岗人员等困难群体的收入水平。在完成事业单位预发工资(生活)性补贴工作的基础上,稳慎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加强特殊工时管理;做好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指导,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制度,及时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继续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把收取保障金与企业诚信评价等级挂钩,推行农民工工资实名制发放,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完善住房保障退出机制 篇3

从政策规定来看,住房保障退出的情况分为三种:一是申请家庭申购时隐瞒收入或住房的真实情况,被发现后查处,应该退出;二是原本居住保障房的低收入家庭收入、住房状况发生改变,已经不再符合住房保障对象的条件,应该退出;三是申购人违反相关规定,将保障房转租、转售,不交房租,违反使用规定,应该退出。

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申购家庭隐瞒收入骗购的情况屡屡发生,特别是在房屋拆迁中,动迁人员为了促使被拆迁居民搬迁,甚至帮助被拆迁居民出谋划策,隐瞒实际情况,骗取经济适用住房指标,因此有了开着宝马住经济适用房小区的报导,甚至有在国外结婚生子后,到国内享受经济适用住房的实例发生。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核查力度,查处了南京市一些属于第一、二类的应当退出住房保障机制的家庭,但只有少数家庭办理了退保手续,多数家庭或不予理会或已经私下将经济适用住房转让给他人,由其他家庭在实际使用,退出保障房的历程非常困难。而第三种将保障房转租、转售的情况在保障房小区中更是屡见不鲜,但因南京市未制定经济适用住房出租管理的相关规定,造成常有群众举报却无法管理的情况发生。

自住房保障制度建立以来,政府一直要求加强动态核查,健全监管机制,全面完善各类住房保障方式的申请、审核、供应、退出等制度,但实际情况是保障性住房实物退出的实例很少。保障性住房实物退出难的主要原因:一是保障房退出的法律规定不完善。在保障房的相关规定中,只说了不符合保障条件要退出,但怎么退出,若不退出该怎么办,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只能走普通司法程序。二是保障房退出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没有法律规定,管理监督机制相对缺乏,没人管成为普遍现象。三是保障房退出执行机制不到位。2012年南京市房改办查处的4户经济适用住房违规案件,由于被保障家庭早已入住,均通过超标面积按市场价格补差价的方式处理,无法清退。四是公民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保障性住房是国家保障住房困难群体安居的一种具有福利性质的房屋,有些人不择手段加入骗购的队伍,一旦得逞,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此,完善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的完善必须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一、规范细化保障房退出机制的法律规定

1.制定保障性住房退出规范性条文

对现有保障房的退出机制,可以参照先进国家或地区的做法,先行调研,再根据目前所在城市的现有情况,制定具备可操作性的法律条文,要明确执法主体、保障性住房退出的程序、对拒不执行的房屋所有人给予处罚等相关内容。对符合保障房退出情况的,要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对拒不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采取司法强制执行手段,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采取刑事处罚措施。如香港公屋是采用扣分的形式对违规者进行处罚,这种扣分是依照法定程序处理的,对于拒不执行的违规者,要通过司法程序,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在一些情形下,公屋住户可能还要承担刑事责任。如香港地方法庭就判一位公屋户主入狱两个月,其两名子女也被罚80小时社会服务令,原因是此家庭年收入申报表上做了虚假报告。因为少报收入被判两个月,与偷盗等行为相似。只有对违法违纪行为加以惩处,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确保有限的保障房资源用在真正有住房困难的家庭身上。

2.拆迁中的安置房从保障房中分离

对未来保障房政策作适当调整,将现行房屋拆迁中的安置房与保障房分离。现行的拆迁政策是将被拆迁居民安置在保障房房源中,保障房分为产权调换房(准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由于拆迁的介入使得保障房管理陷入更加困难的地步。因城市建设需要,必须让被拆迁居民有安置用房,所以拆迁人千方百计也要将被拆迁居民挤入保障性住房,因此出现大量变通进入保障房的被拆迁家庭。这也使得保障房管理难上加难。

由于现行的拆迁政策已经与房地产市场接轨,因此要鼓励被拆迁居民到市场上购房,政府也可以适当地配建一些产权调换房(准商品房)给中低收入家庭购买,让老百姓住有所居,对居住困难家庭直接采取公租房进行优先安置。

3.改变经济适用住房上市的规则

根据《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实施细则》第42条规定: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后,可以上市交易,但政府享有优先收购权。目前南京市没有优先收购此类房屋的机构,也没有优先收购的规则,经济适用住房的产权人都是直接向社会公开出售,这样就使得那些以谋利为目的的申购人,通过市场行为直接变现。一方面使保障性住房供应紧张,另一方面把保障性住房直接变成了商品房。

笔者以为,应将经济适用住房上市规则进行适当修改。方式一:经济适用住房可以上市,但必须出售给政府,由评估机构进行市场评估,减去政府所收土地增值费用,其他款项交原经济适用住房产权人,收回的经济适用住房可以作为产权调换房供拆迁安置使用。方式二:经济适用住房不得上市,由政府直接回购,评估机构按经济适用住房的性质进行市场评估,将其增值部分交原经济适用住房产权人,收回的经济适用住房仍作为经济适用住房保障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

二、加强完善保障房管理机制

一是加强受理审核,严把进入关,杜绝虚假申购、恶意骗购的行为,从源头控制不符条件者进保。二是加强进保后的过程监管,完善住房保障监管实施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核查资料、巡查住房、清理清退、执法执行等具体操作。三是建立健全保障房的监督体系。不仅政府要有监督部门受理相关投诉,让执法部门管起来,同时也要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监督部门要主动收集来自媒体、网络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从中去伪存真,使保障性住房用在真正有需要的人群上,维护社会公平秩序。

三、建立健全保障房退出执法机构

保障房退出执法机构应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政府的执法队伍,行使行政执法功能。但由于行政执法主要以教育为主,不是一个强势的执法部门,总有人心存侥幸,拒不执行行政机关的相关决定。二是司法强制保障队伍。司法介入,体现了国家法律的威严,对违法者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对个别拒不执行的违法者采取强制措施,并追究法律责任,可以规范多数人的行为。

综上,保障性住房是政府提供的一种公共资源,其目的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由于政府财力有限,注定了保障性住房是稀缺资源,它们应该留给最需要且真正需要的人。希望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能够进一步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到实处,让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感受到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完善体制机制保障粮食安全 篇4

首先,保障粮食及其源头上的安全。

一是以种子、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为重点进行专项防控,对农作物周边的水源、空气、土壤进行检测,从而调整农业生产资料的区域分配。二是要组织相关行业制定绿色农产品行业标准,根据地方特点发展生态绿色产业,实现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流通、餐饮服务等全程标准化质量控制,快速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促进绿色食品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及食品安全。三是要加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大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流通、餐饮、进出口各个环节的衔接力度,建设农产品溯源平台,实现农业各环节的交叉互通,形成信息共享、协调运作的农业信息网络。

其次,要发挥行业主体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使粮食安全的观念深入人心。

政府要充分发挥行业主体的带动作用,通过抓龙头企业、主推知名企业、培育潜力企业、开发老字号等举措,加大工作力度,做大做强品牌。通过这些品牌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产业链各环节树立环保、有机、绿色、无公害的食品安全理念,从而促进粮食安全。

第三,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履职尽责,保障粮食安全。

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要求,进一步落实区域责任。一是要实行责任制,把粮食安全领域分属的各个环节落实到相关部门,专人监管,不留疏漏,各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打造粮食安全保障网络。二是要建立科学、长期、高效的监管制度,对本辖区内关系到粮食安全问题的各行业科学分类,严格把关,统筹粮食安全基础能力建设。三是要明晰粮食安全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在种植养殖、施料、喂养、杀虫、采收、加工、生产销售、储藏保鲜等各环节健全从业人员责任制。主体法人要负起总责任,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对该违法环节的主体或法人依法问责,依法实行行业禁入。

最后,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抓宣传、强舆论,全面提振民众对粮食安全的消费信心。

一是要主导舆论,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科普知识,提高消费者甄别能力,让消费者自觉抵制“三无”产品,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二是要对龙头企业进行宣传,鼓励在粮食安全产业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三是抓住诸如“毒奶粉”、“假羊肉”等社会热点问题,宣传粮食安全知识,让消费者明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密不可分,和自己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保障粮食安全人人有责。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篇5

以下)。通过分析贫困人口的现状和贫困成因,全县贫困人口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从年龄情况看,贫困人口相对集中,16-60岁这个年龄段的贫困人口有2.27万人,占农村贫困总人口的64.9%;二是从教育情况看,农村劳动力素质明显偏低,1.16万户贫困户家庭主要劳动力是文盲的有0.21万户、占18.4%,小学文化程度的有0.66万户、占56.8%,初中文化程度的有0.25万户、占21.6%;三是从职业分布看,家庭主要劳动力基本务农,1.16万贫困家庭共有劳动力1.77万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有1.02万人,占57.7%;四是从致贫原因看,劳动力残障疾病是主要原因,因智障、疾病、身残导致贫困的有0.83万户,占71.4%;五是从居住情况看,具有明显的分散性,3万多贫困人口分散居住在全县12个乡镇、185个村、3000多个自然湾。农村贫困人口的这些特征,充分说明农村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相当弱,依靠开发式扶贫很难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反贫困政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因此,要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一、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生活难问题。**县于2007年7月全面建立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县有1.25万人享受到低保待遇,人均月平补助30元。从整体来看,目前农村低保补助水平低,保障范围窄,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农村人口都没能纳入低保范围。为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一是合理确定保障标准。为维持农村贫困人口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基本生活费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应低于绝对贫困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应保尽保;二是完善资金筹措机制。要根据各地财政状况,合理确定财政分级负担比例,实行分类对待,对贫困地区和财政困难县市要通过增加转移支付或降低负担比例等办法给予适当倾斜。同时强化地方落实配套资金的制约措施。低保资金是贫困人群的“保命钱”,应视同干部工资、职工养老金一样予以保障,全额预算安排。对低保资金可以实行省级统筹,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省里每年根据地方负担比例,核定好各地应负担的配套资金,直接将资金在省级转移支付资金中划转到低保资金专户。

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看病难问题。**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于2007年元月1日正式启动实施。2007年全县参加合作医疗农民27.12万人,元至11月,共有3.25万人次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得到医疗保险基金补偿746.9万元,其中:门诊补偿25027人次、金额88.5元,住院补偿7479人次、金额658.4万元。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药物目录范围偏窄、补偿标准较低、基层卫生服务滞后、农民受益面小等问题。因而,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是解决贫困人口的参保问题。对农村五保户、农村低保户和其他农村困难人群,其个人缴费资金财政应给予补贴,确保这些人员全部参加合作医疗;二是改进合作医疗实施办法,降低住院补偿起付线标准、提高住院补偿比例,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无起付点、无封顶线、减免检查服务费用等措施,切实解决好贫困群体“看得起病、住得起院”的问题;三是定期组织农民进行健康体检,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尽量避免农民因病致贫;四是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落实工作经费,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三、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切实解决贫困人口养老难问题。随着农村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功能的逐步弱化,以及失地农民的不断增加,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建议政府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险资金可按照“个人筹资为主、集体和政府资助为辅”原则筹集。目前,应尽快出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切实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问题,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特殊及临时困难问题。一是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议每年按照上年农村低保支出的5%或农村人口每人1元的标准预算安排农村医疗救助资金。同时,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无病种限制、无封项线等措施,放宽救助对象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切实解决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二是完善农村教育救助制度,全面落实国家支教助学政策,积极筹措资

金,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全免学杂费和课本费,提高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给予适当资助,提供贴息贷款;三是整合资金,建立救助应急机制,切实帮助农村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以及遭受自然灾害的人群,解决好基本生活、子女上学、住房困难、受灾受困等问题。四是因地制宜支持农村福星工程建设,抓好农村福利院软硬件建设,切实提

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和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制度:调整与完善 篇6

本刊试图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保障体制当中选择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力图对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以及存在的利弊进行些探索,不知能否对我们当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或完善有所借鉴?

在历史上,最早的社会保障活动始于宗教慈善事业、官办慈善事业与民间慈善事业共生的时代。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介入济贫事务,成了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18世纪工业革命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催生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它以19世纪80年代德国制定并实施有关社会保险法令为起始标志。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发展,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于40年代~50年代进入成熟期,以西欧与北欧国家为代表的福利国家即是这种制度走向峰巅的典型,社会主义国家亦建立了国家保险制,日益增多的发展中国家亦开始尝试建立有限的社会保障制度;而70年代~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等诸影响因素的发展变化,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又先后步入改革、发展与完善阶段。

社会保障模式千差万别

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各国具体国情的差异,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不可能走向全球化。迄今为止,世界上既没有一套能够得到各国公认为最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很难像输出经济模式一样地将一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输入他国。因此,即使是经济体制乃至政治、社会制度等相同的西方国家,其社会保障制度亦可能存在着巨大差异:如美国与英国,它们在经济体制、政治制度乃至在许多国际事务方面的主张都如出一辙,但前者的社会保障制度却是以具有选择性的就业保障为主体,后者却是世界上最早宣布建立普遍性福利制度的国家。可见,在不同的国家,只有在社会保障制度共同规律制约下的不同社会保障模式;即使在社会保障模式分类中划入同一类别,事实上也会存在着某些差别。

当然,考虑到任何社会能够提供特定保障的方式都会包括政府、市场、社区及家庭等,对社会保障模式的理解就不能过于简单化,因为许多国家虽然选择方式的侧重点不一(如有的强调政府为主导,有的更重视市场或社区或家庭的保障功能),但纯而又纯的单一模式并不存在,从而大多是一种模式为主与多种模式混合在一起的格局。不过,我们仍可从各国社会保障实践出发,根据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特征将其划分为:

以英国及北欧国家为典型代表、以公民权利为核心、以国家为主体的福利国家模式;

以新加坡公积金制度、智利养老金制为代表、以个人帐户为基础并强调个人负责原则的强制储蓄型保障模式;

以及由苏联开创、在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得到实践,但正在逐步成为历史的国家保险制度。

需要强调的是,目前的改革潮流及各国的改革实践表明,单一模式将不再是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部制度基础,不同模式的混合并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得到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明显的趋势。

一些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教训

迄今为止,全世界不同程度地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已有160多个。客观而言,这些国家在建立和发展本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中,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然而,许多国家纷纷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的事实亦表明,现代社会保障百余年来的历程并非只有令人陶醉的一面,它同样有着一些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教训:

第一,单方包办的社会保障制度注定是难以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一些发达国家包办社会保障,导致福利高速膨胀,社会保障开支占其GDP的比重高达20%以上或占财政预算的40%以上,这些国家只能依靠征收高税收来维持高福利,即使如此,仍无法使社会保障收支趋向平衡;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保险制亦均以牺牲经济效率并不得不彻底变更传统保障制度而告终。同理,社会保障若由企业包办,生产可能便遭致命打击;若完全由个人负责,社会风险便不能得到分散,社会问题仍然不能得到解决。因此,许多国家的实践,均已证明或正在证明单方负责的社会保障制度注定是无法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各国均应当汲取的一个深刻教训。

第二,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会助长国民惰性,并使生产成本增高,影响国家竞争力。一些发达国家近十多年来为促使本国的经济发展而不断做着削减或调整社会福利的尝试,亦表明了社会保障水平太高及由此带来的某种负面影响。如英国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现在日益没落,其中"从摇蓝到坟墓"式的高水平社会保障不能不说是一个致因。

第三,社会保障的不足亦会严重妨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表明,研究社会保障不能仅仅注意已经建立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不能仅仅看到社会保障水平过高所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还应当注意到那些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及社会保障严重不足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所出现的严重社会问题或政治危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亦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如下结论:如果缺少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产业工人的社会保险出现纰漏,要构建任何一种市场经济体制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不可能成为工业社会的一名合格成员。因此,不能把社会保障简单地看成是国家的一种负担,还应当把它看成是使效率与公平保持有机结合的必须机制,是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须手段。

社会保障改革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

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浪潮,绝不意味着社会保障制度走向终极,而是将适应时代的要求而更加理性地得到发展。

针对公共福利支出膨胀并导致财政危机,以及社会保障部门日形庞大而逐渐演化成官僚机器的现象,发达国家在维护现行制度基本框架的前提下,纷纷将改革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必要的发展手段。

全面考察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改革,可以发现正呈现出如下一些发展趋势:

第一,尊重本国国情。如西方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不仅率先建立了相应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且在不断地修订、完善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许多发展中国家则不再简单地模仿发达国家的做法,而是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第二,追求长期稳定协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社会保障制度视为国家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并通过修订立法和完善政策来促使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化。如一些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财政危机因政策的及时调整而得到了缓解,一些发展中国家加快了滞后发展的社会保障建设步伐,客观上均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地发展,而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一些国家以更新的姿态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制度模式走向多样化。对世界各国而言,社会保障统一模式或由少数几种模式来决定的时代已经过去,多样化成了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在各国走向发展的重要规律。它主要表现为项目体系多样化、管理体制多样化、实施方式多样化、经费来源渠道多样化和社会保障支出渠道多样化等方面。

第四,责任共担机制正在普遍得到确立。国家包办社会保障已经被证明是缺乏效率和不可持续发展的,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机制的产生,正是社会发展导致家庭及个人责任承受能力弱化,以及市场机制"失灵"的结果,但政府也不能因此放弃自己的责任。因此,绝大多数国家的社会保障改革的政策取向,都是建立合理的责任共担机制,即由国家、企业、社会、个人共同分担起社会保障责任,各方通过参与费用分摊、参与社会化管理、参与提供相关服务等来尽到自己的责任,这正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五,适度引入私营机制,以减轻官方系统的压力并提高社会保障系统的行政效率。英国、瑞典、智利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颁布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进社会保障系统的私有化改革。然而,社会保障改革也不能走向私有化与个人负责的极端,如果这一公共领域完全转变为私有化并由自由市场来调控,则必然失去社会保障的本源意义及其责任共担、互助互济机制,这种改革不仅隐含着牺牲公平、潜伏危机的社会风险,而且必然使一些需要通过社会保障手段解决的社会问题得不到解决,从而成为一种有违社会发展进步潮流的倒退。因此,需要强调的是适度引入而不是滥用私营机制。

第六,调整具体政策,实现开源节流。如努力促进经济发展,降低失业率,由此而使缴费人数增加和征收的社会保障税增加;制定更加严密的税收征管办法,防止偷税漏税行为发生;提高退休年龄以增加社会保障税的收入;开展基金的有偿运营,以增加投资收益。同时,许多国家还通过严格监管来杜绝社会保障支付中的浪费现象,通过提高行政效率来减少运行成本;等等。具体政策的调整,确实能收到明显效果。

住房保障:完善管理和退出机制 篇7

其中, 有委员提议, 应将“审”、“批”保障房的职责划分清晰, 形成监督机制;也有委员呼吁, 要尽快出台《住房保障法》, 赋予各级住房保障部门行政强制权, 使其在执行强制退出时有法可依。

完善管理和退出机制

“近年来, 我国各地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成效显著。但是, 在推进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郑惠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快速推进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

以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为例, 一方面, 我国现有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的两类产品和两种体系, 二者管理方式差异较大, 导致产品衔接不顺畅, 行政管理成本较高;另一方面, 各地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申请准入和供应分配机制相对完善, 但是配租后的管理机制和退出机制则相对薄弱。发达国家经验表明, 为有利于建设和管理, 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一般只有一个产品或体系。

在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杨天怡看来, 保障性住房的后期管理, 尤其是退出管理将逐步成为各地住房保障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据调查, 目前许多地方的保障性住房尤其是公租房存在违规、违约、取证难及强制执行退出难等问题。

“保障房的原意是要保障中低收入阶层的基本居住需要。但贪腐的出现令真正有需要的人得不到帮助。”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南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赛娥在提案中指出:“要将负责审、批保障房的两个职责划分清楚。使调查者和最终批准者权力制衡, 确保收入认定的客观性。”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南京主委胡友青则建议, 实现保障房“自然退出”, 就应建立分步退出机制, 在保障房和商品房之间建立一种过渡方式, 这种过程必须是分步的、缓和的、层层推进的。

他认为, 对租赁型保障房, 则应建立随承租人收入提高逐步提高其租金支付比例, 直至缴纳市场租金的机制, 以经济手段引导退出, 即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方式, 允许因家庭收入增加不再符合配租条件的住户, 适当提高房租, 使其能继续租用保障房, 以有效解决退出难的问题。

推进廉租房与公租房并轨

除了有相应的退出机制外, 郑惠强认为要推进廉租房与公租房并轨。他建议, 首先要统一房源筹措, 分类安排使用。廉租房实物配租房源的建设筹措应全部纳入公租房体系, 统一公共租赁住房准入标准或廉租房实物配租准入标准。其次统一资格审查, 分类供应配租。第三, 统一租赁价格, 分类补贴租金。

“建议不再提供产权型保障房。”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云表示, 我国现有的保障房包括经适房、廉租房等多种类, 建议保障房全部改成公租房。

“经适房、廉租房等类型的保障房, 是过去政府财力不够时的过渡办法, 以土地收益等方式建经适房、限价房, 但是这种产权型保障房容易滋生腐败。”李红云说, 保障房是公共资源, 住房困难家庭一旦拥有经适房、限价房等保障房, 等于就拥有了产权, 在其购房条件改善时可以出售, 这就势必占用了公共资源造成社会不公。从国外来看, 一般也不提供这种产权型保障房。

他建议以后用公租房来解决住房保障问题, 现在国家财力足够, 可以救助住房困难家庭, 甚至可以提供租房补贴, 而不要再提供产权型保障房。

李红云的观点得到不少人大代表的认同, 全国人大代表、建业地产董事长胡葆森在“两会”上就保障房建设、分配问题表示, 应取消经适房和限价房, 大力发展公租房。

加快住房保障立法完善住房制度 篇8

房价高企和公共住房缺位掏空了中等收入家庭上代人的积蓄和这代人未来的收入,严重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对其它消费产生强烈的挤出效应。因此,控制地价、控制税费、控制利润以发展公共住房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严峻课题。

首先,发展公共住房具有法律依据和政策基础。我国宪法规定了国有土地公共服务的性质,国有土地必须为全体人民服务,政府垄断的住房供地必须以改善全体居民的住房条件为基础,符合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调控地价和房价必须坚持住房是准公共产品的执政理念,符合人民的愿望和房价收入比的国际惯例,土地财政不能偏离国有土地的社会主义属性。

其次,控降房价是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2009年以来地价和房价再次非理性上涨更加证明,现行的商品住房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全国人民要求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呼声再次高涨。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必须首先把挤占居民即期甚至远期消费能力的过高房价调低到合理区间。

一、建议国务院成立“深化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二次房改,尽快提出建立三三制住房制度和四定两竞公共住房改革的具体方案并发布执行。

一是改革住房制度,建立三三制住房制度的基本框架。一个好的住房制度,必须同时满足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家庭即全体国民的住房需求。国家《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出台后,保障性住房制度正在逐步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条件。商品住房制度满足了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却无法满足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因此,建议国家尽快进行二次房改,建立第三种能够满足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公共住房制度(包括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即准市场化的平价住房制度。

二次房改后形成的住房制度基本框架是:保障性住房以政府划拨方式供地,由国有独资住房投资有限公司、非营利公益性建房机构和建筑开发商共同参与,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公共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实行“四定两竞”招标,即“定地价、定建房标准、定税费率、定5%利润率,竞房价、竞建设方案,综合打分高者得”,由非营利公益性建房机构和建筑开发商共同参与,供应对象主要是占城镇人口60%左右的中等收入家庭。商品住房仍然以“招拍挂”方式供地,由建筑开发商开发建设,户型面积和房价由开发商自主确定,满足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以上概括起来就是“三种住房制度,三类供地方式,三支队伍参与”,简称“三三制住房制度”,改革目标是建立“低端有保障,中端买得起,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良性发展的住房供应体系。

二是改革供地方式,发展四定两竞公共住房的五项内容。改革供地方式、实行“四定两竞”招标是住房制度创新的必要条件。

1. 确定公共住房供地指标。政府将每年的住房供地计划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保证保障性住房用地和公共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用地,然后安排商品住房用地,并向社会公示。

2. 创新公共住房供地招标方式。以招标底价为准,实行“四定两竞”招标。

3. 公共住房户型建筑面积控制在90平方米以内,实行轮候制和订单式开发建设。

4.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住房建设。支持大企业、企业协会、群众团体和社会贤达组建社会型住宅合作社和合作建房等非盈利公益性建房机构,共同参与公共住房建设。

5. 实行一户一宅的准入制度。公共住房只出售给在本地工作满2年且购买第一套自住房的国内居民家庭和符合购买第二套自住房条件的国内居民家庭。实行一户一宅的准入制度,购买公共住房后若出售,买方必须符合准入条件,且不得高于政府确定的本楼盘最高限价;出租须按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限价收租。购买公共住房以后可以再购买商品住房。

四定两竞公共住房改革简便易行,改革成本低,兴利除弊,各方共赢。不需要政府增加投入,不减少正常的土地财政收入,也不会给商品住房市场带来太大冲击。开发商给富人盖房子还会有高于公共住房的利润,政府也会增加财政收入。四定两竞使房价合理,预期明确,解决了房价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有利于增加住房消费。短期看会带动高房价合理下行,但也封杀了房价非理性下跌的空间,形成三种住房制度相互制衡机制,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四定两竞改革使建房成本公开透明,也将成为防止房地产腐败的利器。我们建议应着手挑选试点城市进行试验。

二、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快《住房保障法》立法,最终实现“居者有其房”的目标。

制定和实施兼顾社会各收入阶层的完善的住房供给制度,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责。其核心在于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实行不同的住房价格政策。鼓励高收入家庭购买、租赁商品房,中低收入家庭通过不同方式的补贴,购买保障性住房,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提供补贴的廉租住房,最终实现“居者有其房”的目标。

200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会议确定,《住房保障法》列为研究起草、条件成熟时安排审议的法律之一。2009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集中央有关部委和地方的代表,启动了《住房保障法》起草工作。对此,我们建议尽快通过立法确立三三制住房制度,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民满意的多层次良性发展的、长治久安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快立法进度,并注重解决以下三个立法原则问题:一是在法理上要确立住房是准公共产品的执政理念,摒弃住房全面市场化的错误思想;二是在法条上要搞大保障,不要搞小保障,要保障全体城乡居民的住房权,不要只保障城镇户籍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权,全心全意实现民生住房、和谐住房、住有所居的目标;三是在制度设计上要实现三三制住房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三三制”住房制度:由保障性住房制度、公共住房制度和商品房制度三种制度组成;相应实行政府划拨、“四定两竞”招标和“招拍挂”三类供地方式;由国有独资住房投资有限公司、非营利公益性建房机构和建筑开发商三支队伍共同参与住房建设。即“三种住房制度,三类供地方式,三支队伍参与”。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研究 篇9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就开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划。经济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社会公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重新勾勒了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了公民享受权力的公平, 保障公民能够平等地享受教育、健康等权力, 保障公民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机会, 维护社会的和平健康发展, 保障了先富带后富的顺利进行, 避免两极化的产生, 保障了合理的分配制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适用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 国家将会不断地完善城镇居民以及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 提高城镇、农村人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度不够, 缺乏保障力度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度是从多角度评价的, 既需要有规范的保障制度、合理的保障项目、广阔的保障范围, 同时还要有保证社会保障制度安全落实的管理监督体系。就目前状况而言,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社会保障的范围仍需要不断的扩大, 保障制度框架仍要不断的完善, 保障制度的监督管理体系还存在很大不足。总之, 我国仍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服务范围, 进而保障全体公民都能够享受社会的保护。

2.2 社会保障法制程度有待提高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作为坚强后盾, 只有有效的法律才能够保障制度的顺利运行。目前我国缺乏社会保障制度的独立法律文件, 现有的社会保障法规立法层次低, 不能确保社会保障的全方位实现。

2.3 社会保障工作落实度不够, 责任分工不明确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起步相对较晚, 现在仍处于探索阶段, 需要不断地完善、健全。目前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不健全, 保障工作的落实相对落后, 工作的责任分工不明确。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工而言, 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规划情况, 中央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精力在大幅度的提升, 但是有些地方却出现保障空缺现象, 进而导致相应的社会保障工作难以在地方准确的实施。

2.4 社会服务体系差异性极大

我国现阶段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虽然得到快速发展, 但是贫富差距现象较为明显, 这也导致了社会保障服务的差异性。经济发展快、科技发达的地区, 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较完善, 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公民普遍享受社会的保障权力。反之, 则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相对落后, 例如在偏远山区的农村, 社会保障体系极其落后, 对于服务的投资力度小, 服务功能不健全, 公民很难享有和其他地区同等的福利待遇。

3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措施

3.1 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 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力

社会保障制度大范围的实施, 对于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变贫富差距, 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 要想群众平等地享受权力, 则需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社会保障覆盖问题比较突出的群体是非正规就业人员、农民工和失地农民, 这些群体几乎没有稳定收入, 很难拿出相应的费用来缴纳保险费, 同时缺乏参保意识, 因此无法享受社会保障。针对这种情况, 应当采取相应的就业措施, 解决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为失业人员提供相应的平台, 保障稳定的工资收入, 协调好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同时要加大社会保障的宣传力度, 为低收入者提供低水平缴费平台, 为加大社会保障范围提供最有利的解决措施。

3.2 加大投入力度,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 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物力投入。例如就养老保险而言, 所需的资金量大, 计划周期较长。对于医疗保险来说, 要加大对城镇居民医保的投资力度, 增大保险的服务范围, 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建设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对于医保的困难群体, 要通过政府的力量, 解决群体医疗保险的资金来源问题, 保证困难群体也同等享受医疗保险这项社会保障制度。

3.3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服务能力

社会保障制度的高效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离不开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能力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运行需要有相应服务机构的保障, 建立合理的服务机构、服务团队, 需要社会各界人员以及政府的团结合作, 要保证社会保障的管理能够相互配合, 高效运行。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服务的团队力量薄弱, 保障经办人员短缺, 保障经办人员缺乏相应的职业素质。为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服务能力, 需要扩大社会保障的服务人员人数。同时加强培训力度, 提高保障经办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另一方面, 要促进社会保障管理事务的规范化、科学化, 要制定相应的政策, 保证保障工作的合理性、规范性, 使社保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一切工作都能够得到顺利衔接。

4 结语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只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才能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 才能够全面地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韩俊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0.

完善民生保障机制的若干思考 篇10

民生与民生问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两者的内涵也不尽相同。我们将对民生与民生问题进行区分, 以对这两个概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1.1 民生的定义和内涵

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是指, 所有与民生相关的直接和间接的事项, 并同属民生范围之内的事。广义的民生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任何区域, 其中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等。狭义上的民生是指人的基本生存和生活条件, 以及人们发展的机会、能力、权益等等。狭义上的民生概念相比较更容易掌握。所以, 通常使用的民生概念一般都是狭义的民生概念。

1.2 民生问题的定义和内涵

1.2.1 民生问题的定义

所谓民生问题, 即是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 主要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都属于民生问题。

1.2.2 民生问题的内涵

民生问题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群众基本生存状态的底线。这一层面重点侧重于群众的基本“生存状态”, 至少应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等内容。

二是群众最基本的发展机会和能力。社会在保障人们基本生存的同时还要考虑给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至少应当包含这些内容:促进充分就业、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并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 以及相关权益保护问题 (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 等等。

三是群众在保障基本生存上的社会福利状况。主要侧重于人民的生活质量。这属于较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 目前的中国社会还没有能够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四是代际民生问题。即可持续发展层面的问题, 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生态、人文等永续世代发展问题。

2 当前中国民生领域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民生状况不断得到改善, 党和政府在推进民生建设上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一些新的民生问题凸显出来, 特别是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物价、房价等问题比较突出。必须正确处理好这些民生问题, 否则极易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1 教育问题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上学难依然是当前教育方面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当今中国, 在广大贫困的中西部地区、在一些贫困人口中间, 孩子上学困难依然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城乡差异只是导致农村孩子上学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很多贫困农村地区的学校没有良好的硬件设施, 校舍破旧不堪, 师资严重不足。同时, 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 东西部地区的教育情况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在我国的东部省份和一些大城市的教育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 而在西部的贫困地区尚有一些适龄儿童无法享受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2.2 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民生的重要问题。我国是13亿人口大国, 人口基数大, 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十分突出。在新形势下, 就业问题又以新的方式呈现出来, 比如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农民工就业难问题、下岗人员就业难问题。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重起来,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近几年一直在70%左右, 也就是意味着每年都会有3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日趋严峻。除了大学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农民工和下岗职工也有着同样的困境。

2.3 收入分配问题

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 使得我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因为,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会触动到很多人的利益, 所以在分配制度的改革过程中步履维艰, 总是受到重重障碍。特别是在收入分配秩序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因素, 很多民众为此感到不满, 这是当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贫富差距过大, 基尼系数远超正常水平, 很容易激发社会矛盾, 长此以往, 必然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4 社会保障问题

当前, 整体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处在转型期, 诸多制度自身不完善使得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不够广, 很多现实社会保障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例如, 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 弱势群体的求助力度不够, 一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无法解决贫困家庭的根本生活问题, 仅仅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救济, 乡村贫困人口无法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此外, 国家的教育福利、卫生福利以及社会福利对城镇居民有所倾斜, 导致乡镇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相对变窄, 使得城乡之间差距不断扩大。

2.5 医疗卫生保障问题

医疗卫生方面的民生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当前, “看病难”问题依然是困扰着很多家庭, 尤其是贫困家庭的问题。据统计,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 人均占有量排在世界100位之后, 并且医疗资源的80%集中在城市, 城市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很多小城镇和农村医疗水平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医疗设备陈旧。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 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职工, 特别是农民工大多没有参保,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尚待统一。

3 完善民生保障机制的思考

民生问题基本都是经济和社会层面的问题, 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有制度保障。民生问题没有制度化, 民生权利就始终处于模糊状态, 民生的义务问题始终处于随意的境地。当前, 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权利理念

3.1.1 自然权利理念

所谓“自然权利”是指人类的一种客观权利。从民生问题的基本内涵来看, 它天然地体现为自然权利, 是指人的生存平等权、生命权、自由权、幸福权以及财产所有权, 它是人的最基本权利。从这个立场出发, 解决民生问题是落实人权的重要体现, 是实现生存权、发展权等公民基本权利的必然要求。

3.1.2 平等、公平的理念

在现今社会条件下, 应该树立平等、公平理念。这种理念所体现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它既包括经济公平, 也包括社会公平;既包括机会公平, 也包括结果公平;既包括规则公平, 也包括操作公平;既强调形式上的公平, 也强调合理的差别待遇。

3.1.3 持续发展的理念

公平地解决民生问题是必需的, 也是非常必要的, 但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发展仍然是硬道理, 只有发展, 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因此, 民生问题法律机制的构建, 必须坚持发展理念, 将效率与公平结合起来, 公平应该是发展中的公平, 是在不阻碍发展前提下的公平。因此, 发展理念应当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立场, 这里所指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全面、协调发展。

3.2 完善“社会法”为主体的法律部门

“社会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社会法是在国家干预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法律门类, 所调整的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社会不同部分之间的法律关系。”

根据民生问题的基本内涵及其根源, 结合我国国情, 要在法律上解决民生问题应包括两个方面制度设计。

3.2.1 完善民生保障性法律制度

它主要解决的是生计来源和生存状态的问题, 主要保障生存权的问题。从规范实证主义的立场来看, 我国作为部门法的社会法, 主要包括以下法律法规。

1) 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包括《劳动法》《工会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以及《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就业促进法》等等。

2) 规范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包括《工伤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以及《社会保险法》等等。

3) 规范特殊群体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包括《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等。

4) 规范社会事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 完善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 保证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完善医疗卫生制度,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3.2.2 完善民生发展性法律制度

它主要解决生活质量和代际民生的问题, 主要保护发展权的问题。包括正在制定的《食品卫生法》《循环经济法》等。构建解决民生问题的法律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 民生法治, 任重而道远。

3.3 积极推行司法体制改革, 保证公正司法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 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了全面安排。在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方面, 重中之重的改革举措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完善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制度等。

3.4 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依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落实好简政放权, 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 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关键是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 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实现决策、执行、结果公开透明, 增强政府公信力。只有公开透明, 才能有效推动政府依法办事、依章办事、依规办事, 切实保障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5 完善人大监督机制

人大监督是权力机关代表国家和人民对其他国家机关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 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监督形式相比, 人大监督在监督对象、监督内容、监督程序、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同。第一,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本质上是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具有广泛的人民性;第二, 人大监督体现国家意志, 具有强制性;第三, 人大依法监督, 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具有严格的规范性。人大及其常委会运用好这项权力, 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 有利于规范权力运行, 减少权力滥用、权力腐败或行政不作为问题。

3.6 着力构建依法维权和纠纷化解多元化机制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表达维护机制。重点包括: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和协商沟通机制, 建立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二是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机制。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凡是出台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 都要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前置程序, 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三是充分发挥不同纠纷解决制度的优势。引导群众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和类型选择最适当的纠纷解决途径, 充分发挥不同纠纷解决制度在化解特定类型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四是建立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纠纷解决制度有机衔接、相互协调机制。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民生问题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从现实角度入手, 着重研究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大民生领域的问题, 进而对完善民生保障机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民生,保障机制,思考

参考文献

[1]孙学玉.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2]青连斌.中国民生建设的路径[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1.

[3]罗永宽.民生和谐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4.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构和完善 篇11

以家庭保障作为基础的集体保障制度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它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存在。在日益健全与完善的市场经济影响下,这种养老保障制度经受着不少的挑战,我国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构和完善,尽管困难重重,可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社会化的发展依旧是必然的趋势与方向。为此,本文论述了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构和完善。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构;完善

1 政府清晰责任和义务,加强财政支持

在推进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进程当中,政府的作用非常关键,有着重要的职责。只有依赖于政府的支持,才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的养老,兼顾城乡的发展,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才可以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推进,进而建构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因此,政府需要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构多元筹资方式,体现政府的主导性功能,注重财政支持,确保充足的资金供应;注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财政支出的作用,让财政支出变得持续化、稳定化与制度化。第二,设计完善和全面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制化,当今,我国关于农村养老保险方面的法规缺少。政策的间断性和易变性,会导致农民的违规,进而对养老保险失去应有的信心,最终使得养老保险的吸引力降低。实际上,社会保障由家庭往现代观念上的社会保障的发展,是国家通过法制方式强制实施的结果。而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也需要是这样,从而体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第三,对农村养老风险进行分担。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农民这种做出较大贡献的群体,在防御风险方面的能力比较差。政府有义务和责任给农民提供跟其他公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当前的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着比较大的需求弹性,将集体补助的比例进行适当地提高,就能够大大地激发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与热情。政府需要在补贴保费的基础上,创设由财政担负的农村养老保险的人员编制、机构,以及提供管理费的手段对农村养老的风险进行分担,切实激发农民投保的强烈热情。第四,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以及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管理,保障运行的规范化、基金的安全和参保人的利益,创设专门主管机构,对管理的方法与手段进行完善,提高运行的效率,减少管理费用。以及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优化和重组,推进它的增值。

2 提倡与创建农村养老互助制度,推动不同年龄阶段老人的互相帮助

在加速建设农村养老制度的进程当中,以及在建构形式多样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建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目标需要,务必使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得以创新,所建构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包括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保障制度。而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保障指的是农村老年人中身体比较健康和年纪比较轻的老人帮助、照顾身体健康状况比较差和年纪比较大的老年人,建构老年人互助养老保障制度,进而使得老人的自我保障能力获得提高。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影响下,一大批农村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逐步地迁移到东部沿海城市。这样的人口迁移会使得将来的农村老人数目远远多于城镇,结合相关的预测和分析,在21世纪中叶的时候,我国的城镇和农村至少65岁的老人所占据的比重分别是21.2%与32.73%,也就是农村为城镇的1.54倍。这必然给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带来不小的负担。为此,老人互助养老制度的创建拓展了当前形势下家庭养老的模式,与此同时,这也是新时期创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强烈要求。

3 注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推广与宣传

当今,各个部门在普及和宣传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上缺少力度,因为受到实践与信息传递有限性的制约,一部分的农民对农保依旧存在着异议,像是感觉新农保的报销比较少,以及保小不保大等等。为此,想要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以及支持农村养老保障,就务必更进一步、长期性地搞好普及宣传,基层是推广制度的主要力量,基层组织除借助电视、广播、宣传单等方式与途径之外,应当深入一线和群众,耐心和积极地为农民群众介绍新农保,以使农民清楚新农保,让他们从思想观念上认可,从而启发广大的农民群众加入到新农保的队伍中。

4 对卫生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完善医疗模式

需要使新农合医疗的普及范围扩大,创建针对农村老人的企业药品直送网络。当今,农村老人的医疗是整个社会非常关切的话题,这会是由于农村医疗会导致因病致贫情况的出现。为此,政府部门应当先将卫生投入费用城乡存在差异的情况解决,注重在农村投入卫生费用,强化社区的卫生服务。其次,对医疗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尽可能地指导老人一些卫生知识、强化健康教育和培训,尽可能地使老人的疾病减少。再次,应当改进政府促进医疗改革的制度,进一步地拓展新农合医疗的范围,鼓励农民参与医疗合作,使农村老人的养老保障得有真正地解决。第四,对于合作医疗,从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这个方面能够对一些专家提出的“一卫生、二保健、三医疗”加以借鉴,促进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最后,尽可能地在农村创建针对农村老人供应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药品,由县一级的政府部门承担运输费用,所购置的药品实施政府公开招标发制度,由村级的人口计生部门与卫生组织一起控制药品的使用数量,专门性地面向至少65岁的老人发放,凭借老年证在本村接受医疗。并且强化监督农村药品,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与业务技能,坚决地打击乱用乱开药品以及贪污经费与药品的一切违法行为。

5 结语

综上所述,由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往社会化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转变,这个过程是长期性的。在当今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之下,体现家庭养老的作用,且以此作为前提条件推动农村养老保险,有效地统一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创建开放型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从而奠定以后农村养老的社会化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红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J].中外企业家.2013(27) .

[2]杨丹娜.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又迈上一个新台阶[J].广东经济. 2013(12) .

[3]刘玮,张正军.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的主体模式:社会保险抑或家庭保障[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 .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初探 篇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 必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要统筹城乡发展,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孟子说:“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中写道:“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些表达了古人对社会和谐的憧憬, 也反映了古人对良好的社会生活保障的期待。一般说来,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予以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和措施。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三部分组成。

社会保险, 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是指国家通过立法, 多渠道筹集资金, 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它原因中断工作, 没有经济收入或劳动收入减少时, 给予经济补助, 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条件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个方面构成。

社会救助, 是对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 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 由国家和社会给予一定的物质援助, 使之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

社会福利, 广义上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总称;狭义上是指国家向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关心的人群提供的必要生活保障。它偏重于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 囊括了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之外的所有社会保障内容。

国内外实践证明,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具体体现在:一是保障人民群众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收入和基本医疗不受影响, 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人民群众有生活来源, 满足他们的基本生存需求,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安全网”。二是通过调节中高收入群体的部分收入, 提高最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标准, 发挥收入再分配的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三是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 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经济的活力, 而且能通过为劳动者建立各种风险保障措施, 帮助他们消除和抵御各种市场风险。

2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传统的农民“养老靠家庭、就业靠土地”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并产生了很多问题。如, 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农村公共卫生力量薄弱等, 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 已经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打破城乡藩篱、实现城乡融合的大趋势, 无法承担起保障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因此,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能否实现。

首先,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安全网”、“平衡器”和“稳定器”作用, 就要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 逐步建立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就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其次,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 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 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 建设好农民的家园, 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 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目前, 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 这为我们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 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 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 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着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让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为农民的生产生活解决后顾之忧。

3 构建合理的农村社会保障基本项目体系

从当前我国农村具体情况看, 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建设中, 应重点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 使农民在面临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及其他困难时, 能够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帮助, 能实现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困有所济。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因此, 最低生活社会保障制度能及时有效地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保障农民生存权利的实现, 体现社会对于生活在贫困境况下的人们的责任。社会救济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注意:一是科学地制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所确定的标准既要实事求是、合情合理, 又要能有效的真正解决贫困农民生活中的困难。其主要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1) 维持农民最基本生活的物质需要。 (2)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 地方财政和村集体的承受能力。各地应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 确定一个科学可行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参照系数。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参照系数应有差异。对于经济发达地区, 农民收入水平高, 贫困程度轻, 参照系数可低一点;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民收入水平低, 参照系数可高一点。为能尽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保障线标准在起步阶段可低一点, 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物价上涨幅度的变化而逐步调整、提高。二是准确界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主要包括因缺少劳动力、低收入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 因灾、因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定抚养义务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同时, 界定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应以通过最大劳动努力仍然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线为衡量标准。有关管理部门应在全面调查了解掌握贫困家庭成员结构、收入水平、生活费支出、致贫原因等情况的基础上, 分类别、分情况制定出属于保障对象的条件与范围, 严格按审批程序进行。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是指以农村居民为对象, 在农民因病治疗期间, 可以获得必要的医疗费资助和疾病津贴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目前大致有合作医疗、统筹解决住院费、预防保健合同等多种形式, 但其中合作医疗是最为普遍的形式。合作医疗制度以集体经济为基础, 以农民自愿参加为原则, 其资金筹集主要有集体出资、个人集资或集体出资和个人集资相结合等形式。该制度以量入为出为原则, 群众看病只需缴纳少量费用, 大部分可以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报销, 成为农村集体福利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但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来, 农村集体经济保障能力减弱, 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几乎名存实亡, 虽然目前正在恢复和发展, 但其覆盖面仍然非常狭窄, 再加上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薄弱。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非常普遍。从2003年1月开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始试点。这项制度的主要做法是以大病统筹为主, 适当兼顾小病, 农民个人只要缴纳10元钱, 就能享受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双重补贴, 最多可获得上万元的补助。截至2007年3月底, 全国31个省区市的2319个县 (市、区) 开展了试点工作, 占全国总数的81.03%, 有6.85亿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占全国农业人口的近80%。预计到2008年底, 我国广大农村将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保障全体农民老年基本生活的制度, 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改革开放以后,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下的生产格局, 原来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社会保障体系已趋于瓦解, 呈现出传统的家庭保障功能不断弱化、耕地逐年减少和土地保障功能逐步减弱、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等, 迫切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应以法律的形式出现, 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由政策向法律的转变。如果在农村社会保障法中确立养老保险制度, 则不仅能够明确规定受保险人的范围、缴纳保险费的原则和标准、获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以及待遇标准, 还可以明确规定社会保障机构为受保险人提供咨询和解释说明的义务和责任、对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在受保险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提供法律救济的职能等, 从而对社会保障机构和受保险人都具有了约束力, 也具有了强制性和稳定性。

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措施

建立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在按照上述体系构架的基础上, 还必须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 即人口多, 底子薄, 经济落后, 劳动者无固定收入, 老龄化速度快, 地区发展不平衡。当前, 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思想是:从农村实际出发, 坚持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为目的, 借鉴我国城市和国外社会保障的经验和教训, 以农民的自我保障为主, 自助为主与互济为辅相结合, 社会基本保障与家庭保障、集体保障、企业保障相结合, 实现全方位的社会保障。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和方向是根据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科学、系统、规范,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全方位的, 城乡一体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使农村劳动者和全体社会成员面临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困难时, 能够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或帮助, 都能享有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失业有救济等, 最终实现“全民皆保险”, 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的“稳定器”和“减震器”。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应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 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 也是卫生工作相对薄弱的环节。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提高农村人口医疗卫生和健康保障水平, 就要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工作进展看, 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了由政府领导, 卫生部门主管, 相关部门配合, 经办机构运作, 医疗机构服务, 农民群众参与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了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 以县 (市、区) 为单位统筹, 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形成了符合各地实际的统筹补偿方案, 建立了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在本县 (市、区) 范围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现场结报医疗费用的结算报销办法;建立了有关方面和农民参与的以基金运行、审核报付为核心的监管制度;形成了医疗服务、药品供应等方面的规范, 建立了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需要继续探索和完善稳定的筹资机制, 进一步规范、完善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办法;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补偿方案, 逐步扩大农民的受益面, 不断提高农民的受益水平;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内部管理, 建立健全疾病检查、治疗、用药等方面的规范、制度及行之有效的自律机制, 有效开展农村卫生机构及其服务行为的外部监管;切实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 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能力。

第二, 建立并切实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007年, 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对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高度重视, 扎实推进。要切实采取措施, 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的实际出发, 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对象范围。要实行动态管理, 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 补助水平有升有降。要与扶贫开发、促进就业以及其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生活性补助措施相衔接, 坚持政府救济与家庭赡养扶养、社会互助、个人自立相结合, 鼓励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生产自救, 脱贫致富。加强制度建设,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规范申请、审核和审批程序, 实行民主评议、社会公示、动态管理, 做到制度完善、程序明确、操作规范;加强保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确保资金安全。要统筹考虑农村各项社会救助制度, 合理安排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 努力加大宣传力度, 做好宣传普及工作, 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进村入户、家喻户晓。要加强协调与配合, 各级民政部门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推进信息化建设, 不断提高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水平;财政部门要落实资金, 加强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监督。与此同时, 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研究制定养老保险出资办法, 建立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三, 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解决农民工的子女上学、工伤、医疗和养老保障等问题。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 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 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户籍仍在农村, 主要从事非农产业, 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 亦工亦农, 流动性强, 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适应农民工特点, 做好相应的社会保障工作,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乃至对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和顺利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当前, 要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 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 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 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 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

参考文献

[1]华迎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架构.理论参考, 2007年第4期, 34-35

[2]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从4100万人享有“低保”谈起, 123-134

[3]杨琳.社保体系的国情抉择.瞭望新闻周刊2007年第45期, 30-31

[4]韩俊, 秦中春, 崔传义.和谐社会与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理论视野, 2007年第1期, 14-16

上一篇:大数据视域下一篇:实践教学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