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完善(精选12篇)
规划完善 篇1
海洋规划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海洋开发、利用、治理、保护活动进行统筹安排的战略方案和指导性计划, 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海洋综合管理的重要手段。制定海洋规划, 对于保障海洋开发活动有序有度进行、促进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将在分析我国海洋规划发展与实践的基础上, 提出推进我国海洋规划的对策建议。
1 我国海洋规划的发展历程
海洋规划是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的发展需要而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
1.1海洋规划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
受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以及海洋事业发展工作内容的局限, 早期的海洋工作侧重科研调查, 海洋规划也主要侧重于对海洋科学研究工作的安排和部署。这一时期, 以“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为指引, 先后编制了《1956—1967年海洋科学发展远景规划》《1963—1972年海洋科学发展规划》和《1975—1985年全国海水淡化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等, 尚未见编制其他领域海洋规划。
改革开放后不久, 国家计委、国土局组织制定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 并将“海岸带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设想”作为其中内容之一。1986年, 国家海洋局组织完成了“海岸带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设想”, 提交了规划设想报告和部分图件及录像片, 报告内容作为《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第十章。同期, 国家海洋局组织开展了“渤海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研究”工作, 完成了《渤海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研究报告》、规划图件和录像片, 该报告有关内容也纳入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
这一时期, 海洋事业与海洋规划同新中国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一样, 处于百废待兴的起步阶段, 在探索和实践中前进。海洋规划虽局限于科技领域, 但已纳入国家宏观管理范畴。
1.2海洋规划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为适应海洋事业发展的需要, 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 确定国家海洋局是国务院管理海洋事务的职能部门, 主要职能包括“综合管理我国管辖海域, 实施海洋监测监视, 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协调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保护海洋环境, 会同有关部门建设和管理海洋公共事业及其基础设施”。与此同时,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在世界范围内生效, 沿海各国管辖海域的范围和权利显著扩大, 海洋管理的内容也从过去的组织科研调查拓展到海域使用、环境保护和维护权益等多个领域。随着沿海地方海洋行政管理机构的建立, 我国的多级海洋管理体制逐步确立。
1991年, 国家计委和国家海洋局组织有关部委和沿海省市开展了《全国海洋开发规划》的编制工作。1994年, 经国务院领导圈阅同意, 我国发布了第一个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海洋规划——《全国海洋开发规划》, 标志着海洋规划正式拉开大幕。随后, 《九十年代我国海洋政策和工作纲要》 (1991年) 、《海洋技术政策 (蓝皮书) 》 (1993年) 、《海洋21世纪议程行动计划》 (1996年) 、《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全国海洋环保“九五” (1996—2000年) 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和《“九五” (1996—2000年) 和2010年全国科技兴海实施纲要》 (1996年) 等海洋规划相继出台。此外, 1989年, 我国开始了小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研究试点工作。
这一时期, 我国海洋规划开始步入正轨, 逐步延伸到国家和地方诸多层次, 并扩展到海洋事业发展的多个领域, 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1.3海洋规划加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进入21世纪, 我国海洋事业迅速发展, 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6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示:“在做好陆地规划的同时, 要增强海洋意识, 做好海洋规划, 完善体制机制, 加强各项基础工作, 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海洋经济发展”。2000年, 温家宝总理对海洋工作批示:“国家海洋局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规划、立法和管理上”。遵照中央领导指示精神, 国家进一步加强了海洋规划工作, 编制完成了一系列重要海洋规划。
(1) 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
1998年开始, 国家海洋局组织开展了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工作。2002年, 国务院正式批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 作为贯彻《海域使用管理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同时, 沿海省市也开始编制沿海省、市、县三级海洋功能区划。至此, 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正式确立, 我国海洋空间规划工作日趋进步。
(2) 国务院印发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2003年, 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会同22个涉海部门、11个沿海省市、5个计划单列市, 经反复协商、修改完成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正式由国务院批准实施, 这是第一个由国家正式批准的海洋规划。同期,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海洋局联合成立全国海洋规划办公室, 统筹协调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沿海省级海洋经济规划工作全面开展。
(3) 国务院批复了《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8年,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海洋局联合编制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又经国务院批复正式实施, 这是第一个由国家批准的海洋领域总体规划, 对于促进海洋事业各方面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此, 我国海洋规划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4) 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专章的形式部署海洋工作。
2006年, “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以“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为题目部署了海洋工作。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线的海洋工作百字方针。2011年, “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以单独成章的形式提出了“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这充分说明国家把海洋工作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并纳入国家宏观决策范畴。
(5) 沿海区域发展规划纳入国家战略。
随着东部率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国务院先后印发或批复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多部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2010年7月, 国务院批准将山东、浙江和广东3省确定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试点地区, 这标志着国家把海洋工作和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 纳入国家层面研究和重点部署。
此外, 《海水利用专项规划》 (2005年) 、《国家海洋科学和技术“十一五” 规划纲要》 (2006年) 、《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 (2008—2020) 》、《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 (2008—2020) 》等多部专项规划出台, 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重点海域环境保护、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等多个重点领域海洋工作进行了细化和专门部署。
这一时期, 海洋总体规划、各类海洋专项规划和地方海洋规划大量出现, 其中多部由国务院印发或批复, 标志着海洋规划纳入了国家重点领域专项规划范畴, 海洋规划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里程。
2 我国海洋规划发展的几点思路
2.1 以立法为突破, 明确海洋规划的法律地位
近年来, 我国出台的海洋规划数量与日俱增, 要想使这些规划切实发挥效能, 必须将其提升到法律高度, 增加约束力。目前我国海洋规划的管理非常薄弱, 配套制度尚不健全, 甚至连海洋规划的相关管理办法都尚未出台, 更不用说通过立法取得应有的法定地位。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尽快出台海洋规划的相关管理规定, 整合海洋规划管理工作, 逐步实现立法之路。
2.2 海洋规划要刚柔结合
海洋规划的目标必须明确, 要增加约束力, 确保严肃性。对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必须要明确刚性指标;而对于一些引导开发和重点鼓励开发的地区, 由于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可变性和灵活性, 尤其是国内外背景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因此要制定一些弹性指标, 要留有余地, 当然这种弹性要在一定的范围内。科学合理、有区别地制定这两类目标, 海洋规划才能充分发挥未来导向性的作用。
2.3 海洋规划要以空间规划为核心
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表明, 空间规划是规划体系的核心, 海洋规划也要体现这一点, 尤其要突出以海洋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空间规划的核心地位。目前在国家层面上, 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均体现了空间规划的理念, 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海洋功能区划体现的是对建设项目用海的约束和管理, 而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更体现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
2.4 形成科学的海洋规划体系
海洋规划应该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而且是一个多维的综合体系, 由国家和地方的各层级规划以及配套的保障措施和各种政策构成。海洋规划要通过法律、经济、行政和社会等手段形成强有力的保障体系;通过规划执行、协调、监督、评估和反馈等环节形成顺畅的运行体系;要建立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以及备案和跟踪评估制度;要建立一套系统化的、具备科学合理的技术和方法的理论体系。由此逐步形成一套定位清晰、功能互补和统一协调的海洋规划体系。
2.5 强化海洋规划的落实和监管
各级各类海洋规划普遍存在“重编写, 轻实施”的现象, 但如何解决却是海洋规划发展过程中始终被忽视的问题。将海洋规划确定的若干目标转化为可执行的行动计划和配套方案, 定期开展评估和修订工作, 加强监督管理, 是海洋规划落到实处的保障, 也应成为海洋规划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摘要:文章充分分析了我国海洋规划发展的背景和历程, 将其总结为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和加速发展3个阶段, 归纳出当前我国海洋规划发展中存在着规划间缺乏协调、实施监督不够、评估环节薄弱、控制约束不强和技术支撑不足等5个突出问题, 在此基础上, 提出我国海洋规划发展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海洋,规划,对策建议
规划完善 篇2
在行业从事多年,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有机会与职场中各类人群广泛接触,职场百态不能说尽收眼底,也算有一定的观察和了解。你也许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对生活和工作牢骚满腹,却在现实工作中委曲求全;他们耗尽几年时间考得各种证书,却在工作岗位上平平庸庸;更有甚者,他们在自己从事的行业里奋斗多年,最后却失去了职场竞争力。我认为,这一切的现状,都源于没有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相反,有些职场人群,起点不高,手里没有高学历,头上也没有名校光环,但是因为正确了解自己、了解职场,一步一个脚印,按着职业规划的既定目标踏实发展,几年之后在职场中的价值却不可小觑。
所谓职业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系统分析、总结和测定。这个规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以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需要具备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连续性四个特点。
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以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并且要根据实际条件具体安排。并且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确立适当的变通性。虽然是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职业规划也是个体的人生规划的主体部分。
这个时代缺乏的不是高学历,而是在某个领域里的专才。那么,如何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呢?
早在一年前,人力资源方面专家提出了“职猎”的概念,提醒职场人群重视的重要性,
“职猎”,以求职者求职需求为导向,以丰富的职位资源为基础,以人力资源知识和技能为条件,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技能或人脉,为求职者提供就业相关的人力资源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人,也称“网上职业顾问”。狭义来讲,职猎是帮助求职者实现高效精准就业的;广义来讲,则是助职场人群完成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
职猎是伴随着网络招聘出现的新兴的、具有挑战性的行业,对于个人人力资源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极高。它介于高端的猎头和低端的职介之间,可称之为“大众猎头”。他们的目标不再只是拥有8年以上资历的职场人群,而是包含职场人群的各个阶层。正是由于其具有的.大众性、优质高效的服务也就决定了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职猎的职责还不仅仅是提供职业生涯规划那么简单。为职场人群提供与就业相关的人力资源服务也是职猎的职责。具体包括:推荐职位、推荐目标公司、制定个性化就业方案、提供行业形势分析、提供职场行情信息、指导修改简历、指导面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签订劳动合同、提供薪酬待遇建议等。
职猎对于职场人群的意义非凡。具体来说,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准确定位职业方向;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从而发现新的职业机遇,增强职业竞争力。
规划完善 篇3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小城镇;规划;管理
实行城镇化建设是我们国家进行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我们国家中小型城镇经济发展的大计,是我们国家进行内需生产、促进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在当前工业化进程中,做好小城镇规划管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小城镇规划管理特征
(一)整体性
快速工业化进程下小城镇的发展的整体和谐不光是与生态的和谐共存,还包括城市内部各种机能的和谐发展,因此整体性控制是小城镇规划管理的特征之一。
(二)动态性
工业化进程下小城镇的发展是一种动态递进的进程,城市发展的规模难以预测,建设时序不断变化,城市规划管理必须考虑城市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发展性,以一种动态的模式去管理城市,提高规划的应变性。
(三)地方性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历史人文环境不同等等原因,从而使得城市发展的模式和思路不同,必然导致工业化初期小城镇规划管理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并体现出较浓的地方色彩。
二、工业化进程下小城镇规划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一)工业化进程下小城镇规划管理的原则
按照“联络性规划”理论,快速工业化进程下小城镇的规划管理实施“整体控制和动态管理向结合”的原则,所谓整体控制就是将城市的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相统一,在规划管理上重点保障城市的规划结构、道路结构、生态绿地、重要的自然景观和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用地,保证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使城市的发展留有余地;“动态管理”是指在具体的的城市规划管理手段上,采用分阶段的方法,动态的对城市规划建设实施管理和控制。
(二)工业化进程下小城镇规划管理方法
1、建立动态的规划编制方法
产业转移导致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快速工业化,在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快速转变中,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传统的规划编制方法难以适应城市经济建设和发展,城市的规划编制应突出实用,同时也必须寻找一种方法,在城市的近期建设目标和远景发展目标中达到平衡。
(1)总体规划
从目前实践的情况来看,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往往重点不够突出,内容繁杂,周期过长,僵化死板,与快速工业化进程下小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
城市总体规划作为一个城市的发展纲要和策略来制定。规划重点应放在城市定位、发展策略与方向、总体布局结构、主要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和城市重要地段的规划原则意见等方面,其他内容可作为专项规划由各部门根据建设需要进行编制。
(2)控制性详细规划
按照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过多过细。一方面,在城市快速工业化的背景下,招商引资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地块的性质、容积率等规划指标存在较大的变数,控规编制过细,一是没有必要,二是时间上不容许;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财政收入比较紧张,一下子拿出很多钱来做控规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控规的编制采用分阶段和分地区进行控制。
鉴于工业化初期小城镇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在实际操作中,控规的编制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主要是对城市的整体结构进行控制。
第二阶段主要对给排水、电力电信、煤气等市政设施的主干管进行规划。
第三阶段是在分区控制的原则下,根据近期建设规划的政府对项目建设轻重缓急,根据政府财力逐步对近期建设范围内各地块进行控规编制。各地块开发建设的控制深度可采取一般控制和特殊控制两种态度。针对新建住宅区、机关大院、远期开发区、大片综合开发区以及其他建设程度完好的地区可以制定一般深度的控制性规划。
(3)专项规划
在快速工业化阶段,强调专项规划的编制,是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分阶段、分区域的编制方法相呼应的,同时也是对控规的一种的补充。在控规编制的第一阶段完成后,应抓紧编制相应的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专项规划,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医疗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公园绿地及广场布局专项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主要是垃圾收集点和公厕)、肉菜市场布局专项规划、静态停车场布局专项规划、110KV以上高压走廊布局专项规划。
(4)城市设计
在城市快速发展期,规划管理部门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对城市的每一个细部进行雕琢,城市设计的关键是对影响城市环境、形象的主要因素进行控制,为今后的工作保留足够空间。
首先,城市总体设计是对城市整体建立一个总的框架,它对一个城市的总体、形象品质、空间构架、个性特色等方面制定的原则和方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于快速发展的城市,确定明确的、原则性的、相对稳定的城市设计思想和目标无疑具有宏观指导作用,可以广泛适用,避免了就事论事的局限性。
其次,在城市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城市设计第二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对城市重要景观地段编制详细的城市设计方案。它主要是根据政府财力和开发建设计划,对城市总体规划设计阶段划定的城市景观控制区逐步编制城市设计方案,用以指导城市景观建设。
2、建立相对完善的规划协调和审批机制
建立相对完善的规划协调和审批机制是规划决策科学性、民主性的法制保障,是寻求“政府-公众-开发商-规划师”多边合作的重要途径。
规划局技术联审机制:规划局内部主要领导、业务科室负责人、技术骨干组成联审小组,对规划设计、新征用地、重大项目报建等业务进行联审,一般为每周一次。主要对业务进行技术把关,同时增加业务的透明度,预防腐败。
多部门会审机制:由规划局根据业务的审批需要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对送审业务进行会审,主要针对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设计和报建业务。会审意见将作为专家评审和规划委员会审议的重要依据。
专家评审机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委员会的工作细则,送审项目须经专家评审的,由规划局组织国内外知名专家对送审项目进行评审。
3、加强城市规划监察管理
工业化初期的小城镇处于农业化向工业化过渡期,城市市民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违章建设现象严重,城市规划监察管理的重点应以预防为主。一是加大宣传《城乡规划法》。提高市民的规划意识;二是组织人力分片区定期巡逻检查,将违章建设破灭在萌芽阶段。城市规划监察管理是一项繁重艰巨的任务,一方面要依法依规,决不姑息;另一方面又要尊重历史,充分调查和斡旋,避免矛盾的升级和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城市规划监察管理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才能在规划监察工作中做到依法依规,有礼有节,从而出色地完成任务。
三、结语
本文提出的在整体控制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要保证城市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相统一,在这样的前提下,对处于特殊历史发展阶段的小城镇实施动态的城市规划管理政策,是符合小城镇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需要。通过在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实施、规划监察等环节实施分阶段控制,从而达到实施“整体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格芳.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刘慧彦,杨军.浅谈北方中小城市的规划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
规划完善 篇4
当前, 我国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出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社会各界及民众对发生在身边的、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规划建设问题越来越关注。规划管理工作政策性强、矛盾集中、利益突出已成为规划管理工作者的共识。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 实行政务公开、群众参与、推行规划听证无疑是创新规划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近几年来, 南通市规划管理局针对市区规划管理工作出现的新特点, 坚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力求规划管理工作的民主透明, 率先建立了具有鲜明南通特色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机制。规划崇川分局作为规划听证工作的主要承办部门,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对规划听证活动形式、制度、办法不断加以深化和完善, 使之逐步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目前, 规划听证已经成为公众参与规划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规划听证工作水平, 逐步完善规划听证工作制度, 笔者从规划听证的基本情况、南通市实行规划听证的有关做法进行了总结, 并针对目前规划听证工作中的问题如何解决与读者共同探讨。
二、规划听证的基本情况
听证制度起源于美国。1946年, 美国制定《联邦行政程序法》, 第一次规定听证程序为行政程序的核心。其基本精神是:以程序的公正, 保证结果的公正。随后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日本等也相继制定了听证制度。
1993年, 深圳在全国率先实行价格审价制度。这是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雏形。
199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首次引入“听证程序”, 规定行政机关做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前, 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 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随后, 听证制度不仅进入了我国行政处罚、政府决策领域, 而且已走进了立法领域。2000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 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2002年, 党的十六大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次明确地把听证制度纳入到了民主化的决策机制中, 2003年颁布、2004年实行的《行政许可法》, 更是将听证制度全面的推而广之, 要求凡是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决策都必须进行听证。
2004年6月, 建设部第3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建设行政许可听证工作规定》, 明确了建设行政许可听证工作的实施主体、与会代表和听证程序等内容。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明确规定了在制定、修改城乡规划前应当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的有关情形。
综上, 我国有关听证的法律条文已然存在, 但是在目前的制度体系中, 从法律的层面上就整体而言, 作为行政决策事前程序的听证会制度 (或者立法型行政听证程序制度其整体本身) , 其本身就处于不统一和不完备的状态之中。在缺乏统一的法律层面定义的前提之下, 由地方性法规等分散地建立起来的城市规划听证会制度, 至今也只是提出了“听证会”这个概念而已。而听证会究竟应该具备那些制度特性和制度结构, 以及相关的运行程序, 则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就已经发生的行政许可听证案例而言, 至今为止见诸报端的听证极少, 而规划听证会就更为稀少。南通市规划管理局从2002年4月份组织第一次正式的规划听证会起, 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率先试行开展规划听证工作, 力求通过规划听证推进规划管理工作的科学决策和人文关怀, 实施规划“阳光工程”, 大胆探索建立了具有鲜明南通特色的城市规划听证机制。
三、规划听证的南通做法
在南通市区, 规划部门每年都要召开十多次规划听证会, 规划听证工作的社会反响越来越大, 不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也广泛地得到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肯定。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同志、原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南通视察期间, 曾旁听南通规划局召开的规划听证会, 并给予充分肯定。
从2002年至2008年10月, 南通市规划管理局共组织召开各类规划听证会69次, 其中涉及小区配套建设的14次, 建设用地规划方案的46次, 建设工程方案的7次, 市政项目建设的2次。这些项目中, 规划局主动组织听证的项目有58次, 居民提出听证申请的有11次。每次听证活动都得到群众的关注和响应。最多的一次有两百多名群众来到会场参加旁听。参加听证会的代表大多数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 对各类规划听证事项提出了科学、合情、合理的建议。项目的建设单位通过规划听证工作, 在对规划方案适当调整后, 工程也得以顺利实施。规划听证工作真正起到了倾听群众呼声、沟通各方意见、协调各方利益、实现各方互利共赢的效果, 同时也体现了市民参与、监督规划管理工作的作用。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听证制度公开化。南通市规划管理局陆续出台了包括《南通市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南通市规划管理局公众参与实施细则》、《南通市规划管理局行政许可听证工作办法》在内的一系列规范化措施和制度, 明确规定了举行规划听证的事项、范围、参与对象、听证程序、监督要求等, 力求使规划听证制度化, 程序、结果完全公开。
2、听证组织规范化。根据听证办法, 南通市规划管理局组织的每次规划听证会从会议组织、参会对象的通知、各方矛盾收集、听证会议记录, 都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便民的原则, 充分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 保证与会代表陈述意见、质证和申辩的权利,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组织实施听证。
3、听证意见透明化。一是广泛邀请各方代表和权利人参加会议, 就听证事项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在听证之前将听证项目的有关材料进行公示;三是在听证会后根据会上整理的意见报局业务会专题研究, 积极采纳听证会上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四是将听证结果在项目审批之前予以公示。
四、规划听证的基本特征分析
由于听证会制度的上述现状, 因此, 认识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听证会制度, 只能从两个途径为路径探讨问题。其一是已经发生的城市规划听证会案例;其二是与城市规划听证会具有同样性质的听证会制度所反映出的情况。
就已经发生的城市规划听证会案例而言, 南通已组织规划听证会近七十次, 有典型的案例可供研究;另一方面, 通过分析与城市规划听证会具有同样的行政决策性质的听证会制度所反映出的情况, 例如依据《价格法》实施的听证会的情况的案例, 可以从彼此所具有的共性方面推断出城市规划听证会的基本结构。从上述的实例中可以至少归纳出听证会的以下四点共性特征, 这些共性决定着城市规划听证会的模式和今后规划听证各种走向。
(1) 事前参与性。在整个行政决策 (如价格决策、制定和审批城市规划) 的过程中, 听证会处于作出具体决策 (决定) 之前程序中的一个环节。
(2) 参与者由各方代表组成。在听证的程序环节中, 听证会的组织者根据听证事项的利益关系人的听证申请来决定听证参与者, 并且将其预分为对决策方案持支持观点的, 或者持反对观点的两个方面。同时, 在制度上也为非利益定位产生的代表设定了参与地位。如听证会可以有以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等身份的参与者。
(3) 意见陈述的重要性。听证的参与者只能通过听证会将自身对行政决策方案的意见作出表达, 而听证的目的重在于“听”, 因而意见陈述成为规划听证工作中的一个最关键的环节。城市规划中的热点问题、建设项目中容易引发矛盾的敏感问题, 都会在听证会上成为与会代表讨论的焦点。
(4) 事后意见反馈的必要性。在听证会后, 应当对听证意见的采纳情况和听证事项的行政决策以一定的方式告知听证参与者, 否则听证有走过场、搞形式之嫌。
五、规划听证会须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
鉴于听证会结构上的三点共性, 做好规划听证的组织管理工作就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工作实际, 认为必须从会前准备、会中把握和会后反馈的全过程实施管理, 以达到听证会的良好效果:
(一) 会前准备
首先是掌握规划听证的基本情况。接受听证任务后, 听证组织者应详尽了解申请项目的基本情况, 重点了解可能引发矛盾的因素、作为项目审查依据的规划技术规范、环保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的意见, 对已有的来信来访信息应特别重视;其次是召开预备会议。听证组织者每次在组织召开听证会之前, 都要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预备会议。预备会议不仅要讨论和确定听证会的参与人 (包括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等) 与职责分工、听证会代表产生办法和公示时间、听证会议程等事项, 更要对听证会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出解决的预案;再次是做好材料准备。主要包括听证会主持人的主持稿、行政审批机关的质证材料 (包括项目的批准文件和图件、有关部门的意见、专业部门出具的评估如日照分析、交通分析等) 和陈述发言稿等;最后, 对可能发生的群发性问题, 听证组织者在听证会前还要和项目所在地的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联系, 争取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的支持。
(二) 会中把握
对召开好规划听证会, 要重点把握以下四点:
1、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一场规划听证会, 一定要有明确的讨论主题;一个项目的规划方案, 一定存在各方的矛盾焦点。只有围绕主题来召开规划听证会, 才能够做到方向不偏、问题挑明、重点突出, 争论到位。
2、程序清晰、线索分明。一场规划听证会, 议程应该比
较明确, 会议的几个阶段各有重点:首先是介绍人员和宣布事项, 其次是项目审查情况的介绍, 接下来是听证代表发言, 再次是各方质证和辩论, 之后是各方简要陈述观点, 最后主持人做总结。一般是围绕该规划项目能否依法、合理、合情审批这一线索来进行。
3、把握主动、注重引导。
一场规划听证会, 主持人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尤为重要。主持人既要有驾驭会场的能力, 又要有处理疑难问题的机智;既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要有简明扼要概括和提炼的综合能力。在各方意见相左一时难于调和的时候, 主持人应不偏不倚, 允许各方围绕主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4、认真倾听、善于“听”“证”。
举行规划听证会, 规划部门参加会议的人员不能抱着应付了事、流于形式的心态, 一定要认真对待, 一丝不苟。听证会首要的任务就是“听”, 规划部门参加会议的人员要勇于“坐下来”, 敢于“听进去”。在听证会场, 项目审批经办人员与听证代表的地位是平等的, 要认真倾听代表们的发言, 好听的话要听, 难听的话更要听。特别是对关系群众生计的一些问题, 要仔细琢磨。其次是要做好“证”。对行政审批的依据、对群众提出的问题, 现场能够解答的, 要有理有据, 力求简明扼要, 做到争论不争吵, 质证不争执。主持人要及时分析归纳, 引导各方按照程序开会, 提高听证的效率和效果。
(三) 会后反馈
规划听证会不是一开了之, 会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及时完成。在记录人员整理完善听证记录的基础上, 主持人和听证员要形成听证意见, 将听证活动中收集到的建议和意见向规划行政决策部门汇报。决策部门要结合听证会的意见对项目规划方案进行审查和研究, 然后确定审批与否。在审批后, 还要将最终结果告知听证代表。这种先采取听证, 再进行规划审批的工作模式可以有效化解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矛盾, 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 切实保障公众权益和国家利益, 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得到社会各届和人民群众的认同。
六、规划听证亟待解决的有关问题
随着规划听证工作的逐步开展和规划听证制度的逐步规范, 听证组织者也遇到了一些急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虽然给规划听证造成了比较被动的局面, 但同时也说明规划听证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 规划听证制度有待全面的完善。
(一) 规划听证项目界定难
二○○四年七月一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二○○八年一月一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并没有对“应当听证的事项”做出明确具体的范围界定。听证组织者开展规划听证的项目, 主要是直接影响群众居住环境的项目, 特别是在已建居住区再新建、插建等项目, 但是如何从规划技术的层面来确定哪些项目必须举行规划听证比较困难, 可能会在群众中造成一定的误解。建议尽快颁布相关的规定解释或执行办法等。
(二) 规划审批时限压力大
目前各级政府为了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 对规划审批的时限已一再压缩, 项目建设单位希望能尽快审批, 一些重点项目更是要求“直通关”式的规划审批服务。但对于群众要求规划听证的项目, 按照规划听证的程序要求, 前后最少要二十多天甚至一个多月。而且听证会后还有一些工作要完善。因此, 听证组织者感到开展规划听证活动对审批时限压力较大。
(三) 规划听证代表确定难
参加规划听证的对象, 因项目而异, 主要是与听证项目有关系的多方利益代表, 如报建单位、设计单位、报建项目周边的居民代表、规划专家等。有时根据项目的情况, 需要邀请发改委、环保、土地、建设、交通、消防等有关行政职能部门派人参加, 但这些部门往往不太乐意。如对召开小区插建项目听证会, 往往要求参加听证会的居民比较多, 提的问题涉及面很广, 仅仅规划一个部门是不可能将问题完全解决的。此外, 代表们都跟项目有直接利害关系, 参加会议代表的人数问题和产生的办法也比较难以确定。一般都是通过抽签的方法确定一定数量的代表参加, 具体组织起来较难。又如召开涉及公共利益项目听证会, 听证组织者力求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参加, 使参与对象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但报名参加的代表一般都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人, 因此, 如何确保代表自身具有公信力和代表性难以做到。
(四) 规划听证意见采信难
由于上述规划听证代表确定难的问题, 规划听证会上采集的意见往往出现一边倒的情况, 到会的多数代表仅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 而不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讲话, 因此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矛盾假象, 可信度不高, 使规划听证的信息在某种意义上失真, 还有可能产生对公众的误导。
(五) 规划听证会现场控制难
由于规划听证会一般会存在矛盾双方, 因此, 规划听证现场很容易出现吵闹的情况, 有时还会出现较大规模的举标语、喊口号等严重破坏会场程序情况。规划听证会不是法院开庭, 规划部门又没有司法部门的震慑力, 要较好地控制会场秩序比较难。建议对于争议较大的规划听证可事先邀请司法部门协助, 或者在规划听证之前就与个别可能情绪失控的代表做好沟通工作, 力争做到热闹不吵闹, 既能够保证各方代表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又能够保证规划听证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
上述这些都是听证组织者在规划听证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焦点问题, 还需要系统、妥善地予以解决, 听证组织者面对这些问题, 还需要不断地加以探索、研究、深化和完善规划, 使规划听证工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真正成为为民办事的服务窗口,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沟通平台。
摘要:我国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出许多急需解决的新问题, 规划听证已经逐渐成为采集社会各界信息, 完善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南通市规划管理局自2002年起探索性地推行规划听证制度, 并出台了《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实施办法》, 明确了规划听证是该市规划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之一, 制订了相应的听证工作办法。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开展规划听证工作的实践探索, 提炼出发展和完善规划听证的工作内涵, 着重对如何组织好规划听证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列出了规划听证工作中仍急需解决的焦点问题与读者探讨。
个性心理自我分析及自我完善规划 篇5
摘要:就本人的兴趣,性格,能力,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职业理想等方面对自己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自我的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分析报告、心理学
通过短短几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塑造和培养人格和意志品质,非常的全面。
二、自我分析
(一)性格
自信、富于冒险、支配欲强;通常追求利益,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对有兴趣的事物很投入,对没有兴趣的事物。
(二)能力
我的人际交往能力一般,但创造性较强。
(三)职业理想
职业类型:IT行业。具体岗位:程序员。地域不限,各大企业。
(四)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自我认知
优点:做事认真负责,执着冷静,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爱好广泛,知识较丰富。
缺点:做事迟疑不决,懒散,缺乏动力,缺乏一定的积极性,不喜欢循规蹈矩
三、完善自我的方案
(一)适应性对策
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支配方面的技能,以及自信、精力充沛的优势;尽量避免过于冲动的想法和行为,多注意日常工作和工作中的细节。调整节奏、放松自己。
(二)解决办法
做长远思考,加强对全局的关注,避免陷入某件事物。兴趣爱好是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很好的渠道,通过发展一种兴趣,可以使得自己的精神世界变的充实。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学会与人交往也是大学生的一个重要任务,从高中走向大学,最显著的区别就是与社会的接近程度。我要学会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他人要真诚,友好。要学会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我的缺点据我看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懒散造成的。所以在大学四年里,我的自我改正计划是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抓住每一次可以改变自己慵懒的性格的机会,努力变的更加主动积极,参与可以参加的每一次活动,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所经历的改变。
四、结束语
规划完善 篇6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系统方法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把带有前瞻性的、关系到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纲领性设想和谋划,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把实现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称为区域经济规划。所谓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对未来经济建设发展的总体部署。它是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的空间统一形式,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地域空间上的落实和体现。一个完备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应包括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确定,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全面系统地分析、制定、评价与落实。
一、针对所研究的区域经济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确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的谋划。它是一个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发展模式、发展重点,以及为此所采取的重大的规划布局与对策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研究未来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它有许多自身的特征。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对于进一步认识调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本质、要求和编制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动态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
地域性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同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而必须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定要从本区域的自身特点出发,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全面进行资源评价等区域国力的分析,研究区内外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联系,找出本地区的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以及空间的重点布局,使区域的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等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它涉及区域内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可以说具有极强地复杂性和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系统要求各组成部分整齐有序,各个分支系统协调合理,在结构层次上,在时间序列上,在空间区位上,在运作过程中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不仅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而且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全国经济、其他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随时都在进行着要素的流动和能量的交换。由于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在空间转换中不断发生变化,因而作为依据区情制定的区域经济规划也必须是动态的区域经济规划的反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依据,必须有较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在对现实区域发展状态的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准确估计未来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科学合理的有实现可能的预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可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要求制定者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的路径。
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系统方法原则
将所研究的区域经济看作是一个大系统,用系统理论思想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首先应把区域看作是各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但决不是把各个子系统简单相加。系统理论的目的是系统整体的最佳运转状态,并根据这一目的去要求和规划各个子系统;
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现代的经济发展概念,既包括经济增长,也包含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在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某些经济增长是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社会秩序混乱为代价取得的。这种经济增长严重损害了当代和后代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因此,区域经济规划必须注意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原则。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结构中,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的协调统一,也是现代区域经济规划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指导思想上,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讲求速度与效益相协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上来。其中的关键是立足发挥本地优势,选准主导专业化部门,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延伸和扩展产业链,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并以此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调研中,运用上述方法与原则,明确研究对象,合理划分区域内部结构,详尽了解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优劣势、产业结构、资源分布等表现区情经济发展现状的重要指标,为下一步的统计分析做好准备。
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所调研的资料与成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指标评价体系
首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的是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模式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以满足最广人民的利益为最终诉求,消除贫困,使整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针对所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做出判断,趋利避害,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模式。
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必须强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降低劣势,充分运用系统理论,分清主次,找准规律,逐步达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确定区域经济发展各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
在上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分析确立之后,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由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分解为众多具体指标组成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其中,社会子系统主要包括的状态指标:人口劳动力、平均寿命、人均居住面积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口自然增长率、消费品价格指数等;经济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资金利率、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等,主要控制指标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地方财政支出等;科教文化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每万人口科技人员数等,主要控制指标有:科技经费占GDP的比重、教育事业费点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等;生态环境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工业废物净化处理率、城市人均用水量、各类资源再生率、森林覆盖率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均环保经费、各类资源年采伐量等。在此基础上,对其众多细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运用大系统的综合思想,在具体方法上通过对若干统计指标的综合计算形成一定的标志数值,以得到直观的、整体的评价,力求全面、准确的反映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及某方面的基本特征。
四、区域经济规划的详细制定方案及实施
首先,通过上述中对收集、调研的资料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并以这一认识为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标,进行科学分析预测,提出预案,预案应当是多个,要依据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其变动的情况下,做出几种可能出现情况的预测。
其次,制定目标设计,在以各项指标的分析预测的基础,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及目标,应当邀请专家反复论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多方面征求公众意见,谨慎确定。
第三,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入具体内容的设计制定阶段。
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包括主要产业部门、区域内各地区及若干专门问题的研究,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各子系统指标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1)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与影响因素,找出有利条件,列出限制性因素。
(2)分析规划地区的经济特征,地区经济结构,包括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归纳地区类型。
(3)剖析区域劳动地域分工特征和区内差异性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及相互关系,确定主要矛盾。
(4)制定规划实施应采取的措施。
(5)在可持续协调发展原则的指导下,要求区域内部四大子系统和三大产业结构之间协调发展;使生产发展与诸种条件和资源在空间配置上协调平衡,合理分配,加快建设步伐,提高投资效率。
经过上述步骤,制定出区域各类产业和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具体规划,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善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汤兵勇张神勇杨浩等:上海城市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研究[T].上海统计,1996
[3]李树桂:区域经济规划的理论与方法[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1
[4]王兰樊万选:论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J].中州学刊,1996
如何完善小城镇规划管理以及建议 篇7
1.1 可以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力。
由于我国资源环境的局限, 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 收入总量难以有较大增长。小城镇地处农村, 农民的进入可减轻大中城市的压力, 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及城镇化的长远发展。
1.2 可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
小城镇建设可拉动各类行业的快速发展, 刺激民营经济的增长, 使乡镇企业产品乃至大中城市工业产品会有更多的销路, 同时也将成为农副产品销售的集散地, 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拓宽经济空间。
1.3 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现代化要以土地适当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为前提。一部分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和集中, 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促进农业转向集约化经营, 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1.4 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活质量。
加快发展小城镇, 有利于传播城镇文明,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各种人文、卫生、环境设施的建立和完善, 不但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又能增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5 可以保障农村的社会稳定。
小城镇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专业化分工水平和多元化程度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还能在社会管理、文化娱乐、经济合作和信息传播等方面发挥对农民的组织协调作用, 从而对农村社会结构的稳定十分有利。
2 小城镇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规划管理体制与机构设置不统一, 个别地方在同一个地级市内管理机构和体制不一致, 规划管理部门很难履行政府管理城镇的职能, 给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带来困难。当前, 县级行政主管部门大多是在业务上给予镇里一定的指导, 而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则由镇里的城建办来负责, 导致任务十分繁重。另外, 在规划管理权限上也存在一定的制约, 给日常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2.2 执法主体及执法过程存在的问题。
执法主体的不统一和执法过程及范围条块分割, 使违法建设查处难度很大。按《规划法》、《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规定, 对违法建设查处的执法主体是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由于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人少面广, 对小城镇的违法建设往往会查处不力, 造成一些违法建设像瘟疫一样相互传染而蔓延。加之有的违法审批的建设项目有乡镇的庇护, 规划的权威和形象在县以下实施中大打折扣。
2.3 人员编制与经费来源存在的问题。
乡镇政府对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视不足, 形成小城镇规划编制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而且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在这种情况下, 很难拿出经费去进行人员的业务培训与交流, 以至于乡镇建设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影响了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常常导致乡镇主管领导的抱怨, 在既缺编制又少经费, 同时权限不足的情况下, 小城镇的规划管理难以胜利的开展工作。
2.4 规划管理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些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规划专业知识和经济社会发展知识, 对城镇定位、发展方向、规模、目标不懂, 规划意图、规划理念不熟, 有的甚至连基本规划管理常识都不懂。规划管理人员既要把握原则, 维护规划的法律性、严肃性, 又要适度灵活, 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 规划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十分重要, 才能具有正确引领城镇规划建设向既定目标演化的引导能力。
3 对小城镇规划管理的建议
3.1 应编制完善的小城镇建设规划。
根据小城镇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非农产业发展程度、产业布局、人口状况、辐射带动力等因素, 合理确定小城镇布局, 科学编制和调整完善小城镇规划。通过利用新观念, 把各个规划地段的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允许建设高度、绿地率、停车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具体位置、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作为强制性内容, 为规划管理提供依据。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逐步发展, 分步实施, 避免走重复建设的弯路。
3.2 应拓宽小城镇建设的融资渠道。
小城镇建设的关键是投融资问题。因此, 要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视野和市场经济的观点研究小城镇的投资问题。要开放市场, 鼓励竞争, 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 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参与小城镇建设。通过招标、拍卖、租赁、出让、置换等方式, 使土地收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同时, 认真落实小城镇建设筹资政策, 收足用好现有渠道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资金, 增加财政收入, 专款用于小城镇建设。
3.3 应提高对小城镇建设规划认识。
充分运用利用电视、报纸、广播、展示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使领导和广大群众都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 从而保证规划空间结构布局合理, 功能分区科学, 资源的优化配置, 保护生态环境, 逐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
3.4 应凸显小城镇的人文形象。
一般来说, 小城镇都拥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遗产, 形成城镇空间的文化特色, 在设计规划时, 要注重城镇历史文化形态的延续性。同时, 城镇设计要充分注重社会习俗和思想观念等的影响, 对小城镇形体和空间的造型、尺度及色彩等进行规定, 使小城镇的整体环境具有一定的意义。最后, 小城镇设规划要尽可能保持原有社会网络, 这样不但可以增加环境的舒适感, 而且可以产生一种内聚作用, 形成和谐的生活环境, 适合当代居民的生活方式, 成为社会安定的珍贵因素。
3.5 应树立林园式生态理念。
生态设计是县域城镇走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强化生态理念、注重景观设计是小城镇新区规划应该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则。由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一些企业、商业、居住等功能区划分不明显;城镇内部绿化面积、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达不到国家标准;小城镇新区规划应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小城镇的要求, 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规划和景观设计, 提高城镇的形象和品位, 吸引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
结束语
小城镇规划管理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了使小城镇规划管理工作步入一个更高、更科学的层面, 我们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 保障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如何为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 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阐述了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 讨论了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完善小城镇的规划管理提出一些重要的建议。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1]于今.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城乡发展步伐[J].小城镇建设, 2006 (4) .[1]于今.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城乡发展步伐[J].小城镇建设, 2006 (4) .
[2]田焕英.完善小城镇规划管理的思路和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0 (21) .[2]田焕英.完善小城镇规划管理的思路和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0 (21) .
[3]伦海, 徐敏.小城镇的生态建设[J], 东北大学学报, 2003, 9.[3]伦海, 徐敏.小城镇的生态建设[J], 东北大学学报, 2003, 9.
规划完善 篇8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思路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五年时期”。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 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对如何发挥土地宏观调控的作用, 实现土地供给侧改革, 增强有效供给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1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规划存在的问题
(1) 从耕地保护目标上看, 规划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重视不够: (1) 优质耕地没有应保尽保。本轮规划为满足城市发展建设用地需求, 减少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 在城市周边、交通沿线预留了相当的优质耕地未划入基本农田予以保护。尤溪县城市规划区内基本农田面积仅占城市规划区内耕地面积的6.22%, 仍有相当耕地具备划入基本农田的条件。 (2) 没有土壤防治的措施。当前耕地土壤因化肥不合理使用、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引起的污染日益严重、不断恶化, 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以及国际竞争能力。规划没有针对当前土壤污染的突出问题提出修复治理、改善土壤环境、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措施。因此, 本轮规划对城市周边、交通沿线的优质耕地未予全力保护, 没有对耕地的质的改善与提高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规划不能起到引领推动农业实现绿色发展的作用。
(2) 从战略目标上看, 规划对自然生态保护体现不够。尤溪县地貌属丘陵山地, 自然资源丰富, 但本轮规划仅将少数的自然保护核心区纳入禁止建设区, 没有将自然生态保护区、江河湖泊生态区、水源涵养区、饮用水保护地以及自然文化遗产地等划入禁止建设区, 全县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0.5%, 基本忽略了生态保护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规划缺乏构建生态空间开发利用保护的格局, 没有解决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引导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
(3) 从土地供应上看, 土地利用结构不能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要求。从“十二五”期间尤溪县土地供应统计数据分析, 全县土地供应量中间年份稍大、两头小, 其中2013年土地供应量占“十二五”期间的29.26%, 2015年回落到8.69%。可见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 建设用地整体需求量也在下降, 用地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从用地结构上看, 工业用地供应占全县用地供应总量的40.56%, 其中2012年为工业用地高峰期, 占工业用地供应总量的36.89%, 其后逐年下降, 2015年回落到8.99%。住宅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稳定在13.13~17.84%之间。可见随着经济增速换挡与结构转型, 用地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 工业用地下降幅度较大, 住宅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等用地需求量比较平稳。而本轮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侧重安排用于工业用地, 全县工业园区、集中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占全县新增指标的2/3以上, 工业用地的比例偏高, 与经济发展现状不相符。规划需要进一步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空间形态, 以适应“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结构变化的特点。
2 原因分析
(1) 规划偏重于耕地数量保护和量的占补平衡。为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 满足城市建设需求, 规划编制时将城市周边、交通沿线的相当的耕地作为城市远期发展用地而不划入基本农田, 同时为满足基本农田划保指标要求, 将部分偏远山垅田划入基本农田, 影响基本农田保护质量。在占补平衡方面, 对占用耕地仅要求补充耕地数量相等, 没有强制要求补充耕地质量相当。因此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仅建立数量保护指标体系, 设置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等数量方面的约束性指标, 没有质量方面的指标。
(2) 规划的自然生态安全理念不足。规划虽然将“生态保育, 维护良好的生态本底, 促进人地协调”写进土地利用战略重点, 但规划主导思想仍是保发展用地, 因此没有很好与林业、水利等部门规划衔接到位, 象征性划定少量生态保护区。规划没有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 与中央提出的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不相适应。[2]
(3) 建设用地指标配置过于集中。规划编制时, 国家实行扩大内需, 以基础设施拉动经济增长, 以房地产建设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因此新增城乡建设用地指标, 主要满足工业、商住用地需求, 重点布局到城市规划区内, 尤其安排布局到工业园区内。基础设施指标优先满足交通、能源、水利等重点工程。新村建设等其他用地指标偏少, 造成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结构失衡。[3]
3 对策建议
(1) 增加耕地质量保护目标: (1) 要划定城市周边的基本农田。在充分合理预留“十三五”期间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空间的基础上, 将城市周边、交通沿线的优质耕地、已建设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 提升基本农田中优质耕地的比例, 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拟划入的基本农田面积必须达到城市规划区内一般耕地20%以上, 质量要有所提高, 形态优化。 (2) 丰富土地整治的内涵。土地整治要增加提高耕地质量的措施。要突出污染土壤修复与治理,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切实改善土壤环境;加强废弃土地生态和矿区环境恢复治理, 以及重点流域水土综合整治, 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环境整治, 结合增减挂钩村庄整治, 开展农村垃圾、污水等治理, 防止土壤污染,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进行剥离, 用于中低产田和新开垦耕地培肥地力, 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对新增耕地要进行耕地质量等别评价。通过这些整治修复与耕地层再利用, 以及质量等别评价, 真正实现耕地的质的改善, 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保障农业绿色发展。
(2) 将生态保护纳入规划。规划要与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规划进行充分衔接, 在现有规划的禁止建设区基础上, 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风景名胜核心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列入省级以上保护名录的野生动物植物自然栖息地等划入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划定自然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江河湖泊湿地的保护, 划定河岸生态保护蓝线。自然生态保护红线、河岸生态保护蓝线与耕地保护红线共同构成国土资源保护经脉与网络, 管控农用地, 保护山峦、水域、湿地等自然生态用地, 构建新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3) 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空间形态
(1) 城镇用地:a.要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在与城市总体规划充分衔接的基础上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与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共同形成国土开发格局, 严控城市新区无序扩张, 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促进串联式、组团式、卫星城式发展。b.新增城乡建设用地指标适当向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倾斜。对于三四线城市而言, 经营性房地产有库存没销量, 因此应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用地, 支持社会民生, 以及国家扶持的健康和养老、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用地, 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
(2) 乡村用地:a.划定乡村居民点管控边界。规划要与最新的乡村规划衔接, 合理安排居民点用地, 规范布局, 保障乡村垃圾污水处理、道路供水建设等基础设施用地, 以及学校、医卫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尚未完成乡村规划编制的, 其乡村用地布局要充分征询村民意见, 经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小组讨论通过, 使用地布局更加合乎民意, 以便实施。b.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用地。发展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依托乡村生态、文脉资源, 倡导休闲农业、自然生态、文化传承等形式的旅游开发, 保护原有生态系统, 保留乡村古风文韵。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重点安排纳入《福建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重点旅游项目用地, 主要用于旅游接待服务及旅游厕所、停车场地、区间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倡导利用空闲地, 少占耕地。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保障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4]
(3) 工业用地:实行“减量化”政策, 提倡节约集约用地。“十三五”期间是经济增速换挡时期, 要下调过高的工业用地比例, 调整工业内部用地结构, 完善指标配置。对以钢铁纺织化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应以去产能为主, 积极盘活闲置土地, 解决低效利用问题, 合理处置僵尸企业, 化解过剩产能, 促进结构转型。严禁为产能过剩项目提供用地。重点保障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用地。三四线城市要满足大众创业、万能创新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 满足物流仓储等“互联网+”带动高技术产业的用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分析了新常态状况之下土地利用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并针对中期的规划方向以及对策进行了积极意义的探讨, 以期促进国内土地利用在结构与布局上的优化。与此同时, 本文由于篇幅有限, 各相关问题研究上存在不足之处, 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夏春云.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与实施保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07) 237:246.
[2]赵晓波.中国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计量分析[D].辽宁大学, 2013 (09) 377:386.
[3]董祚继.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7 (03) 137:156.
完善小城镇规划管理的思路和建议 篇9
统计显示, 截止2007年末, 全国已有83%的建制镇、52.3%的乡和51.9%的农场编制了总体规划, 34%的行政村编制了建设规划。2007年全国村镇规划编制投入资金23.46亿元。规划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重视。与此相比, 目前在规划管理明显滞后, 无论是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 还是在管理权限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小城镇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规划的作用, 促进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 提高小城镇建设整体水平, 理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成为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
一、小城镇规划管理的现状
小城镇规划主要是对小城镇各项建设进行规划管理, 其目的就是保障小城镇各项建设都准确无误地按照经批准的小城镇规划实施。具体地说, 就是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小城镇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行政的、法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管理手段, 对小城镇土地的使用和各项建设活动进行控制、引导、调节和监督, 使之纳入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规划建设轨道。
目前, 我国小城镇规划管理与村镇建设管理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对规划建设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很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在全国规划年会上曾经指出:“近些年来, 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有了很大进展, 但总体上还跟不上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在那些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的小城镇, 规划工作的现状更是差强人意。当前小城镇的规划工作还停滞在简单的物质规划阶段, 在物质规划阶段中又处于比较低的层面上。从编制、审批再到规划的最终实施等各个阶段做得还不够科学合理且相对滞后 (特别是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 审批工作还不够严肃, 远达不到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行政水平、执法水平还不高, 对于违章建筑的处理还没有切实有效的措施。尽管规划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绩, 但我们必须看到目前小城镇规划工作现状与规划工作本身的要求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以天津市某镇为例: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该镇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并不能掩盖其目前布局分散, 城镇功能分区混乱, 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1.传统管理模式制约。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 有时以集体名义调整规划, 甚至有时发生一些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不相协调的事情, 还会出现一些轻视规划约束, 在规划允许范围之外搞建设的状况。2.行政干预。该镇小城镇建设发展存在的很多问题是源于某些主管部门。个别人、个别单位、个别村通过各种关系, 各方面的感情, 借用上一级领导的嘴说一句话, 下一道指令就可以突破任何规划。3.镇级领导班子的频繁调整。由于镇级领导班子的更换对原有的规划情况不了解, 不熟悉。个别人、个别单位、个别村趁机而入, 待领导清楚了, 已经是木已成舟、无法挽回的事实。4.在规划方面没有一个完整规范系统的管理机制, 对突破规划的各种行为和举措没有遏制的手段和办法。
事实上, 该镇是有规划的, 但由于规划管理的不到位, 使规划成果未能认真实施, 不仅为今后该镇进一步发展制造了障碍, 还使人们对规划产生了错误的认识。目前社会上流传这样一句话“规划‘鬼话’, 规划规划, 墙上挂, 干的干, 画的画, 谁都不影响谁干啥。”, 使规划的严肃性受到很大的挑战。这些现象表面上看是一些人急功近利, 为了眼前的一点儿集体利益、个人利益、部落村情范围利益, 突出个人作为, 体现个人形象, 随意篡改规划, 但从实质上暴露了我们目前在规划管理上的一些不足, 管理体制与机构设置不统一。城镇建设规模与管理机构设置不配套, 管理机制与管理制度无法统一是形成目前问题的真正原因。
再看一下山东省某市的情况。近年来, 该市村镇规划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仍然存在。首先, 乡镇一级大部分设有“建设土地环保所”等机构, 但是一个机构承担规划、建设、土地、环保、交通等多个部门的职能 (大多依靠土地职能支撑) , 多数人力不足, 而且基本上是兼职, 专业人员几乎没有, 专业素质低。这些部门大部分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人员工资无着落, 机构运转艰难。这对于量大面广、任务艰巨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来说, 非常不适应。其次, 乡镇没有规划建设的执法权, 对于出现的违法工程, 申请上级部门或法院执行的周期一般较长, 对于建设周期较短的违法工程在管理上常常感到无能为力。第三, 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现象较为严重。许多乡镇驻地工业园区、公建等建设项目, 大多是在办理土地征用手续时受土地部门办理程序的制约才到规划建设部门补办规划建设手续, 而不需要新办理征用土地手续的建设项目, 基本不办理规划建设手续。许多村庄规划实施和管理力度不大, 不少村干部对村庄规划建设认识不够, 不按规划的要求建设, 随意性大, 再加上许多村干部更换频繁, 规划实施缺乏连续性。村民建房, 按规定应先有规划建设部门办理选址意见书和村民建房许可证, 但大部分建设是在办理土地手续时补发该证, 村庄建设管理无序。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屡见不鲜。
二、小城镇规划管理体制与机构设置
(一) 规划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规划管理体制在各地具体情况不完全一致。大部分地方的情况是, 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县建设委员会或县建设局) 作为县政府的职能部门负责全县的建设管理工作, 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内设乡镇建设管理科室, 履行对县以下乡镇建设管理的职责, 具体负责全县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 负责审核发放建制镇规划区内单位和个人建设的“一书两证” (村镇建设选址意见书、村镇建设开工许可证) 。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县政府所在地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二) 镇级规划管理的机构设置与职责
目前, 乡镇一级的规划管理机构, 一般只设城建办或类似的办公室, 设村镇建设助理若干人不等。以哈尔滨市某镇为例, 目前该镇的规划机构为城建办公室, 仅设主任一人 (或叫城建助理) , 再无其它人员。乡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即乡镇城建所) 作为乡镇政府的职能部门负责全乡 (镇) 域内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协助报批发放建制镇规划区内“一书两证”和村庄集镇规划区内的“一书一证”工作。
三、目前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体制的问题
目前规划管理体制与机构设置不统一, 个别地方在同一个地级市内管理机构和体制不一致, 使得规划管理部门很难准确地履行政府管理城镇的职能, 给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当前, 县级行政主管部门大多是在业务上给予镇里一定的指导, 而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则由镇里的城建办来负责。在实际工作中, 这恰恰是任务最繁重的。他们不仅要负责镇区内道路、绿化、上下水、路灯、市容管理、环卫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维护工作, 还要代表乡镇政府对本镇规划实施进行监督, 仅就目前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及经费情况来看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在规划管理权限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从哈尔滨某镇的情况看, 该镇上级政府决定该镇所在地和部分道路两侧建房由建设局负责规划, 该镇负责管理;开发区内村屯建房由开发区负责规划, 该镇负责管理。这样, 除其它村屯外, 该镇在全镇范围内没有规划审批权, 却有管理责任, 给日常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二) 执法主体的不统一和执法过程及范围条块分割
执法主体的不统一和执法过程及范围条块分割, 使违法建设查处难度很大。按《规划法》、《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规定, 对违法建设查处的执法主体是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际上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只是在县城执法行使处罚权, 乡镇违法建设的处罚权在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具体负责操作实施乡镇规划的乡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对违法建设的行政处罚权。
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一方面要面对乡镇违法审批的违法建设, 另一方面要面对违反规划拒不执行“一书两证”或“一书一证”的违法建设。由于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人少面广, 对违法建设一例查处不力, 就会造成违法建设像瘟疫般相互传染而蔓延。加之有的违法审批的建设项目有乡镇的庇护, 规划的权威和形象在县以下实施中大打折扣。
(三) 人员编制与经费来源不足
乡镇政府对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视不足, 形成小城镇规划编制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而且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在这种情况下, 很难拿出经费去进行人员的业务培训与交流, 以至于乡镇建设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影响了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还以哈尔滨某镇为例, 目前该镇域内的某经济开发区 (省级经济开发区) 建设正搞得如火如荼, 该镇的各项建设也都围绕着开发区进行, 走进该镇你就会感觉进了一个大工地一般, 很难想象这样的建设场面仅由目前镇里管理机构去实施管理会取得什么样的效果。也难怪镇里的主管领导抱怨, 在既缺编制又少经费 (该镇政府一年的办公经费仅6万元) , 同时权限不足的情况下怎么能开展好工作。
(四) 小城镇规划管理干部队伍素质不高
规划管理不同于一般行政事务管理, 它对规划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政策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规划管理人员在处理具体事务时, 既要把握原则, 维护规划的法律性、严肃性, 又要适度灵活, 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 规划管理人员既要具有专业素质, 又要具有综合素质, 具有正确引领城镇规划建设向既定目标演化的引导能力。当前, 许多小城镇没有专业化的管理人员, 应通过适当引进和加强培训来提高规划管理队伍的素质。
有些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规划专业知识和经济社会发展知识, 业务不精, 城镇定位、发展方向、规模、目标不懂, 规划意图、规划理念不熟, 思想保守, 机械工作, 有的甚至连基本规划管理常识都不懂。规划管理干部队伍素质难以适应当前小城镇快速发展需要。
在哈尔滨某镇调研时, 当地主管城建的干部曾说, 在乡镇政府根本就没有规划管理的专业人员, 上级部门也很少组织现有规划管理人员进行在岗培训, 导致具有规划专业的人才少, 从事规划管理的人员大都属非专业人员, 缺乏专业知识。他们希望能够加强镇级规划管理机构建设、增设人员,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
四、规划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一) 建立、健全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多层次管理机构。
除了按《规划法》的规定, 县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由政府主要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组成小城镇规划建设协调机构, 并通过同级政府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切实抓好小城镇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工作, 同时镇级人民政府也要建立、健全规划建设管理的机构。机构要精干高效, 人员要纳入编制, 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明确岗位责任。从规划管理体制上, 县及县以上行政主管部门要在业务指导和行政管理上和镇级建设部门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责权划分, 便于镇级建设主管部门更好地服务于城镇建设。
(二)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规划管理干部队伍。
规划管理不同于一般行政事务管理, 它的专业性、政策性很强, 既有严格的管制性内容, 又有一定的弹性。这就要求规划管理人员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政治觉悟, 能够动态地引导城镇向良好的综合效益方向发展。
(三) 统一执法主体。
在县以下规划实施管理的执法主体统一为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成立乡镇规划分局, 直接归口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 代表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使《规划法》赋予的权利, 负责全县建制镇、集镇、村庄规划区内单位和个人建设的规划实施管理工作, 查处违法建设。
(四) 建立以镇人民代表大会为主的严格的规划管理制度。
规划完善 篇10
一、突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系统性, 努力为职校德育改革创新服务
1. 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程参与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贯穿于中职生学校生活的始终, 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不同阶段要有相应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和活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结束之时不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束之时, 而是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新起点。学校各部门从“进口”招生开始到“出口”毕业就业, 都要始终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
2. 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员参与
第一, 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 要积极开展多种技术技能活动,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日常德育工作, 加强日常教学管理, 为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创造条件, 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和全国文明风采大赛, 学以致用。第二, 职业生涯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班主任工作中, 要强化职业生涯教育, 学习和引进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建设班级企业文化, 班主任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第三, 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各自优势, 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专业课教师要侧重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兴趣的培养, 让学生有一技之长, 让学生看到将来的自己。文化课教师侧重学生职业理想和道德意识的培养。第四, 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做好学生就业推荐工作, 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要定期召开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 请专家、优秀毕业生和学生一起进行座谈交流, 侧重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的指导, 让毕业和就业实现无缝对接。第五, 重视校企文化深度融合。企业的参与促使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跨越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鸿沟, 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 学生得到技能, 学校得到发展, 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企业的人”, 帮助学生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和文化氛围。
3. 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德育创新功能
第一, 更新德育理念。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既体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职教特色”, 又体现了“以就业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让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时代特色。第二, 更新德育方式。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依据设计不同年级不同学期的德育内容和目标, 开展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可把企业文化和制度引进校园, 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 引导学生从职场的角度考虑问题, 减少对学习生活环境的抱怨, 而把这当作成长的阶梯和考验。第三, 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实现“企业化管理、素质化教育”, 创新班级活动组织形式, 试行班级职场化管理, 建设特色班冠名班, 打造班级企业名片。第四, 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找到新载体。以“中国梦”引领中职职业生涯规划, 鼓励学生“有梦、追梦、圆梦”, 将“我的梦”和“中国梦”完美结合。通过优秀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熏陶, 引导学生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此作为自己职业价值观的指南。
二、突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性, 努力为职校专业建设服务
1. 熟悉所教专业, 提供专业发展信息
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必须熟悉所教专业, 为学生提供专业发展的信息。包括: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包括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的职业群) , 让学生思考自己对哪个职业感兴趣;学生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对从业者的能力素质要求, 让学生找自身能力素质和职业要求的差距;学生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主要专业课程, 让学生明确应该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学生所学专业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及其与就业、转岗、晋升的关系, 让学生明确自己努力方向;学生所学专业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以及相应的发展台阶, 让学生思考并选择自己的发展目标;学生所学专业的毕业生实际去向、实际收入水平, 宣传优秀毕业生的事迹, 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学生所学专业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让学生正确面对行业前景;学生所学专业相关合作企业情况, 让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向“企业人”转变。
2. 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第一, 任课教师教学内容尽可能贴近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不能拘泥于教材, 照本宣科, 泛泛而谈。要备学生, 备教材, 备教法, 更要备专业。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选择授课内容, 甚至不同班级情况 (如男女生比例、学习基础的差异等) 选择授课内容, 所要求的教案和课件必须有专业特色, 而不能同样教学内容每个班级重复一遍。第二, 任课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发展措施。任课教师要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并加强和专业课教师的交流和沟通。虽然不要求教师具备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但必须提出具体可行的专业发展建议, 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和发展前景有清晰的认识, 激发学习热情。避免只空谈职业生涯规划的大道理, 而不结合各个专业的具体现状给学生以具体指导。第三, 任课教师知识结构尽可能贴近专业。有些技术性强的工科专业, 可以考虑让专业课教师来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甚至请企业专家授课, 而德育课教师排课时尽可能减少专业跨度而多安排熟悉专业。第四, 任课教师尽可能参与专业建设和就业指导实践。更多地让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参与到专业建设中, 了解专业规划;参与到校企合作中, 了解和接触生产实践的第一线情况;参与到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 了解就业市场的第一手信息。
三、突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学生主体性, 努力为职校生形成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服务
1. 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必须熟悉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流程, 并为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的真正答案, 在每个学生心中。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由学生自己来思考, 来写作, 来实践, 让学生初步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完成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并以此作为评价和考核学生的最主要标准, 这种考核方式的改革是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特色。
2.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用任务驱动法有效指导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是解决这个问题非常好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 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以致用。 (1) 任务驱动法教学“三步走”实施步骤。第一步, 在开学之初就明确要求每个学生在本学期要设计一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并为此做准备。这是总任务。第二步, 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总任务分解为五个分任务, 即五个规划环节, 每个环节都由教师提出, 经过交流沟通后作为任务布置给学生,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 然后或自学或讨论, 最后按要求一步一步完成解决任务的方案。第一个环节为引言, 让学生说说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总体认识, 展望职业前景。第二个环节为自我分析, 要求学生从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对自己优缺点进行分析, 可以适当引进和职业生涯规划有关心理测试题。第三个环节为专业认识, 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浏览、报纸杂志与专业书籍的阅读、社会调查以及和专业教师沟通等方式了解本专业的特点, 发展前景和就业前景等。第四个环节为确立发展目标和发展步骤, 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结合专业特点提出可行的长期目标和中短期目标, 并拟出职业生涯发展的时间表。第五个环节为提出在校期间具体可行的发展措施。即“我应该怎么做”, 特别是近期行动措施要具体。每个环节又都分为由教师提出当前任务具体要求、学生拿出解决方案、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做成作业、教师批改点评这五个步骤。第三步, 在完成五个分任务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按职业生涯规划的写作要求, 把经过老师修改后的五个部分作业整理成一篇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在主要环节完整的基础上, 允许学生对规划的布局进行创新, 学生应该以PPT或WORD文档的形式上交作业, 有助于保留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集体指导和一对一个性化指导相结合, 因材施教, 挖掘优秀学生潜能, 帮助学生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2) 兼顾好生和差生, 最大程度地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积极性。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可简单, 可复杂, 但内容必须真实和具有可操作性, 反映学生真实想法, 杜绝抄袭。3) 教学手段多样化。在各个分任务教学中, 要以学生为主体, 可以适当引进其他教学法, 如角色扮演法、情境仿真法、主题辩论法、小组讨论法、社会调查法等。4) 注重实践性体验环节, 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中, 将校园计划和具体的行动措施作为重点, 督促学生身体力行。
四、突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国情性, 努力为职校生顺利择业就业服务
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历史不一样
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20 世纪初的美国, 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有一百多年历史, 其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比较成熟完善。而我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刚刚起步, 2001 年, 职业生涯设计的内容开始出现在中职德育教材中, 2009 年秋季, 教育部正式将职业生涯规划列为中职学校一年级新生德育课程。经验证明, 最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机是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年, 但怎样运用从发达国家引进的职业生涯规划各种理论, 怎样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教学内容取舍, 怎样从中职学生当前素质出发因材施教, 这些都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思想和价值观不一样
从指导思想来看,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思想, “中国梦”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灵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前者比后者更重要, 要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目标。如果学生把更多眼光投向国家需要, 就会有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和更大的人生格局。从价值观看,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行业职业道德, 正本清源, 摒弃西方一些“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的价值观。
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对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 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人均GDP和平均生活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我们最现实目标是实现全面小康。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能脱离这个现状, 要引导学生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出发, 实事求是地制定求职目标, 不能眼里只有高工资高收入。要以积累工作经验为出发点, 愿意从收入不高的第一线岗位做起, 甘当“蓝领”, 谋求长远发展。
4.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对的学生群体不一样
从个性特征和教育成长经历来看, 中国学生和西方学生有较大差异。特别是中职生, 身为未成年人, 成人成才成功意识欠缺, 有的生活学习态度不够积极主动, 性格敏感自卑, 缺乏自信, 不敢或不愿表达对未来职业理想的追求, 害怕竞争, 不善于语言表达和交流, 有厌学情绪, 有时容易受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善于模仿而不是创造, 缺乏冒险精神。西方国家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比如普遍采用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和职业能力的心理测试, 不能简单套用在中国的中职生身上。
5.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对的就业压力不一样
从就业形势看,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国情决定了我国就业将长期存在巨大压力。从个人求职的角度看, 必须面对“职业选人”的现实;从职业更替的角度看, “从一而终”可能性不大;从岗位人才需求角度看, 高级技术人才“千金难求”。所以, 在进行就业创业教育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鼓励学生“干一行, 爱一行”;二是鼓励学生成为“灵活劳动力”;三是鼓励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四是鼓励学生以“一技之长”立足社会;五是鼓励学生“先生存, 后发展”;六是鼓励学生为将来的创业做准备, 自主创业不是梦。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认为的, 职业教育最终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 使有业者乐业”。不管梦想如何, 都必须从国情出发, 从自身特点出发, 这样学生才能顺利就业, 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五、结束语
总之,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新时期职校育人工作开辟了新的阵地, 为学校德育创新提供新的途径, 为教师施展才华开辟了新的舞台。我们要不断研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积极寻找对策, 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影响力, 为学生走上社会提供终身受益的理念, 营造学生、学校和企业共赢局面,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学校育人系统工程, 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摘要:完善职校职业生涯规划的育人功能,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为学校德育改革创新服务、为学校专业建设服务、为学生形成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服务、为学生顺利择业就业服务, 以营造学生、学校和企业共赢局面,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学校育人系统工程。
关键词: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育人功能,德育改革,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李雪清.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运用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27) .
[3]施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09) .
[4]张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 (04) .
规划完善 篇11
关键词:规划数据库;调整完善;更新
引言
为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对规划数据库成果更新的要求,提高规划数据库的现势性,本文提出在充分利用已有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成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更新包更新规划数据库,稳步推进规划调整完善工作。
1.技术路线
以原规划数据库为基础,结合规划调整完善成果、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和相关数据,利用规划数据库管理软件进行规划数据库更新并生成更新数据包,然后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和成果逐级上报。主要经历以下阶段:方案调整、数据库更新和检查汇交(见图1)。
2.方案调整
土地规划调整完善的主要任务包括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规划目标调整和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等。其中:结构调整是主要是对农用地进行结构调整;目标调整主要是对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和建设用地规模进行调整;布局优化主要是对耕地、基本农田和新增建设用地布局进行调整。
3.数据库更新
3.1资料整理。首先收集规划调整完善资料、规划修改资料、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和其他资料等;然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格式转换、坐标变换、数据分层、拓扑检查和属性数据录入等。
3.2数据库更新。利用规划数据库管理软件,以原规划数据库为更新本底,将预处理后的资料导入规划数据库中,以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各要素数据更新,数据更新完毕后进行规划数据的检查,检查通过后输出符合要求的各类报表和增量数据库。数据库更新主要包括:基础地理要素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要素更新和土地规划要素更新[1]。
3.2.1基础地理要素更新。包括行政区划更新、地貌要素更新和基础信息更新。行政区划更新主要是对行政区划调整的部分进行更新,包括行政区的变更、新增、撤销和合并等;地貌要素更新主要是结合地形图更新数据对地貌发生变化的部分进行更新,包括等高线和高程点等要素;基础信息更新主要是对风景旅游资源、主要矿产储藏区、蓄滞洪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等要素更新。
3.2.2土地利用现状更新。首先,将历年的土地变更调查更新数据进行地类转换,将二调分类转换为规划分类,然后,利用规划数据库管理软件将转换后的更新数据包导入规划数据库进行数据更新,得到更新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包括:地类图斑更新、线状地物更新和零星地物更新。
3.2.3土地規划要素更新。将预处理后的土地规划要素数据分层导入规划数据库中,以人机交互的方式对各层规划要素分别更新。包括:土地用途区、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土地整治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等要素更新。
3.3数据检查。利用规划数据成果质量检查软件对更新后的数据库(整库)进行检查。包括:空间数据检查、表格数据检查和规划内容检查。
3.3.1空间数据检查。对基础地理要素、土地利用现状要素和土地规划要素进行空间拓扑关系和属性数据的检查,保证图形数据属性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包括: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检查、规划基期数据分类检查、规划指标一致性检查、数据完整性检查和空间逻辑一致性检查等。
3.3.2表格数据检查。包括规划指标表的检查、表内逻辑一致性检查和表间逻辑一致性检查。规划指标表的检查主要是检查规划调整的相关指标(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等)是否与上级调控指标一致;表内逻辑一致性和表间逻辑一致性检查主要是检查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用地等控制指标的逻辑一致性。
3.3.3规划内容检查。主要包括上下级规划指标一致性、规划空间要素一致性、规划成果间一致性、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一致性和规划布局的检查。
3.4数据输出。首先利用规划数据库管理软件对原规划数据库和更新后的规划数据库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提取增量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指标分析,然后输出相关数据,组织更新数据包。数据包主要包括增量数据库、更新表格和其他数据等。
3.4.1增量数据库。增量数据库包含数据库更新文件和更新过程文件两部分。增量数据库中包括参与更新的所有矢量数据集,包括:土地规划地类、土地用途区、规划基本农田调整、建设用地管制区、重点建设项目和土地整治项目等图层。
3.4.2更新表格。利用规划数据库管理软件对数据发生变化的相关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导出相关表格。包括: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情况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表、土地整治规划表、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规划期间各类用地平衡表和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等。
3.4.3其他数据。主要包括权属单位代码表和变更元数据。其中权属代码表包括乡级行政区名称及编码、村级行政区名称及编码、权属单位名称及代码。
4.检查汇交
4.1质量检查。利用更新成果质量检查软件对数据库更新后导出的更新数据包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完整性检查、基本检查、矢量数据检查、表格检查和元数据检查[2]。
4.2成果汇交。利用更新上报软件,将通过质量检查的增量数据库和统计报表等数据进行组织规范输出更新数据包,逐级汇交上级国土部门,通过审查后对土地规划数据库进行更新。
5.结论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中,以原规划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增量更新包组织规划调整完善数据库更新成果,逐级检查上报汇交,可以实现各级规划数据库的同步更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试行);2009
规划完善 篇12
关键词:城镇化,城市发展,区域规划,动态监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 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城市病”日益凸显, 城市生态和公共安全受到威胁。解决城市问题,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区域规划, 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难题。2006年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 (以下简称《纲要》) 将“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列为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的优先主题之一, 围绕这一优先主题, 共形成3个技术方向, 分别为“各类区域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和系统设计技术”、“城镇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一体化配置与共享技术”和“城镇区域规划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互动模拟预测和动态监测等技术”, 该优先主题的设立与实施为我国城市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的项目安排及标志性成果
在“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领域,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安排了“城镇化与村镇建设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2006BAJ11B00) ”等5个项目进行深入研究 (见表1) , 项目共设47个课题。国家还在2011年启动了“高分城市精细化管理遥感应用示范系统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科技工作的开展, 完成并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见表2) ,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我国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科技对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推动作用
我国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科技工作的落实, 对加快我国城镇化进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国家城镇化进入历史性新阶段, 已经步入城市型社会
自2006年起, 国家保持了城镇化的持续快速推进, 城镇化水平已经由2005年的43.0%提高到2012年的52.6%, 比2005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 城镇化水平突破了50%, 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了城市型的社会,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国家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城镇化已成为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解决就业、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 推动了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
2、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城市人居环境极大改善
2010年全国657个城市的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68%, 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2.31%和77.94%,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1.6平方米和11.18平方米。其中, 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18.21个百分点、15.07个百分点和1.82平方米。至2010年, 共有25个城市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奖”, 321个项目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经中国政府推荐, 11个城市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
3、污水处理的环境效益日益突出
2010年中国城镇污水处理总量达343亿立方米, 削减化学需氧量 (COD) 920万吨, 削减氨氮70万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量达33.75亿立方米, 相当于中国城市全年供水总量的7%和污水处理总量的10%, 有力地促进了污染物源头减排。“十一五”期间, 城镇污水处理厂COD减排量占全国减排总量的70%以上, 为完成国家“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
4、生活垃圾处理有序推进, 市容环境显著改善
逐步建立了生活垃圾处理标准体系, 共发布70余项处理技术标准;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初步建立, 机械化作业率不断提高, 专用垃圾车和高效转运站基本普及, 城市生活垃圾基本做到日产日清。2010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1.58亿吨;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初见成效, 初步形成了生活废品捡拾、收集、运输、加工和利用的产业链。
5、城镇水污染防治和市容环境的监督管理显著加强
目前全国建立了20个国家级排水监测站, 分布在17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国家监管平台“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信息系统”, 有效提升了监督管理能力。
6、加强开展村庄综合整治, 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006年以来中国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开展村庄综合整治工作, 加强和完善村庄规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08年, 颁布了国家标准《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指导各地重点做好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着重解决农村喝干净水、用卫生厕、走平坦路、住安全房的问题。各地在开展村庄整治工作中注重因地制宜, 重点整治村容村貌, 整理废旧坑 (水) 塘和露天粪坑, 清理村内私搭乱建和闲置建筑, 打通乡村连通道路和硬化村内主要道路, 配套建设供水设施、排水沟渠及垃圾集中堆放点、农村基层组织与村民活动场所、公共消防通道及设施, 推进农村改厨、改水、改厕、改圈工作为主, 推动农村服务设施现代化改造, 积极发展农村沼气, 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 特别是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并突出强调村庄整治重在治旧, 而非建新, 完善村庄公共基础设施配置, 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
7、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迅速提高, 城镇供水能力和质量不断加强
至2010年底, 全国城市供水能力达到2.76亿立方米/日, 城市供水服务人口3.82亿, 用水普及率达到96.68%;全国约94%的地级以上城市、约81%的县级市供水能力已基本满足现状用水需求;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取得积极进展, 杭州、嘉兴、湖州, 苏州、无锡、常州等部分城镇密集地区通过城乡统筹、以城带乡, 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全国城市用气人口3.63亿, 燃气普及率92.04%;北方地区集中供热面积达41.8亿平方米。城镇供热计量改革工作有效推进。北方采暖地区以供热计量改革为核心的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初显成效, 79个城市出台了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办法, 实现供热计量收费3.17亿平方米。累计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1.82亿平方米。
8、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增长迅速, 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高
至2010年底, 全国设市城市共有污水处理厂1444座, 污水处理能力10436万立方米/日, 排水管道长度为37.32万公里, 污水处理率82.31%。与2010年相比, 污水处理厂数量、处理能力、排水管道长度和污水处理率分别提高2.38倍、3.84倍、1.63倍和1.40倍。
9、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断增强
2010年, 建成运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628座, 无害化处理能力38.76万吨/日,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7.94%。与2000年相比, 城市无害化处理能力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84.6%和26.9%。
10、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
北京、上海等12个城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47条, 通车的城市轨道交通里程1460公里;武汉、青岛等25个城市正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 约为1595.44公里;合肥、贵阳等28个城市编制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并已经国务院批复, 规划总里程为3090公里。
11、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快速提高
截止到2008年底, 全国近57个行政村中, 有46.7%实现了集中供水, 52.1%通上了公交车, 31%建设了生活垃圾收集点。61.6%实现了主要道路硬化。
三、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面临挑战
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的技术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的实施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对城镇区域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的政策研究偏弱
城镇和区域规划是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的重要公共政策, 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保障机制, 深入研究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问题, 是维护规划的权威性, 保障国家城镇化战略健康发展和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 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却稍显不足。
2、资助力度明显不足
与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其它项目相比, 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的项目和课题立项偏少, 资助力度偏弱。
3、城镇化模式趋同化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各地城镇化模式出现趋同现象, 使得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城市“大拆大建”破坏历史文化资源的现象日趋严重。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不同, 城乡统筹协调面临不同的重点和矛盾, 亟待研究适合不同地区和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城镇化发展模式。
4、技术进步对空间组织变化的影响亟待研究
机动化、物连网、互联网、乡村服务组织社会化等新趋势和新特征, 未来必将对传统的城镇和区域空间组织带来很大的冲击, 对城镇和区域规划也将提出新的要求, 城镇区域规划需要加强该领域的前瞻性研究。
5、城镇和区域规划技术体系的标准性和规范性研究仍需加强
近年来, 住建部、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部门, 基于各自事权, 纷纷展开区域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使区域规划的类型不断增多, 对技术内容规范性的研究提出新的要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宜居城市、智慧城市、低冲击城市等新概念和新的城市发展观不断涌现, 城镇规划与这些新研究领域的衔接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进一步提高我国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水平的建议
面对我国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水平, 今后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改善:
1、以综合性空间规划体系及动态监控为重点, 实现城乡规划的统筹发展与有机结合, 研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与规划技术;
2、加大对该项目的资助力度, 推动城乡规划与相关科研领域的成果集成和创新;
3、完善城镇区域规划和动态监测科研立项、评估和评审标准, 充分体现出规划行业科研特色;
4、充分发挥规划专家在立项、评审和入库等环节的作用, 使得项目的研发能够切实体现行业需求, 解决行业技术瓶颈。
注释
【规划完善】推荐阅读:
个性心理自我分析及自我完善规划08-27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优化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审批程序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06-13
需要完善10-19
完善监督10-19
完善高效05-24
完善保障05-31
完善自身06-01
商标完善06-09
道德完善06-10
理论完善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