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运用策略

2024-11-05

强化运用策略(精选12篇)

强化运用策略 篇1

前言

2015 年中国的经济整体形势是产能过剩, 其必然导致对渠道的过分依赖,即电商渠道的过热,互联网+ 概念出现。 此情况也加速市场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 推动商品生产销售由生产主导型的管理理念向营销管理的现代理念转变。 此种经济形势下,我国职业学院的人才产品也应由卖方市场逐渐变为买方市场。 新兴的职业学院,应乘着国家职业教育建设的春风,在新经济形势下,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充分分析市场现状,更好地为市场服务, 培养出需要的人才, 并能树立自身的专业品牌,立于职业教育之林而不衰。

一、营销管理策略概述

营销之父科特勒将营销定义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旨在建立加深和维持与目标购买者之间有益的交换关系的设计方案所作的分析计划实施及控制。

杰罗姆·麦卡锡(E.Jerome Mc Carthy) 于1960 年在其《 基础营销》 (Basic Marketing)一书中第一次将企业的营销要素归结四个基本策略的组合,即著名的“ 4Ps”理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 4Cs营销理论(The Marketing Theory of 4Cs),也称“ 4C营销理论”,是由美国营销专家劳特朋教授在1990 年提出的,与传统营销的4P相对应的4C理论, 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重新设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 它强调企业首先应该把追求顾客满意放在第一位。 所以,我们以这种市场最常用的营销理论为基础,即演变后4Ps为工具,研究消费群需求下的4Ps。

二、人才市场供需分析

(一)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以四川省为例,四川省人才网(官方网站)2015 年第三季度四川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分析报告, 根据全省21 个市(州)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上报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信息,经统计分析,2015 年第三季度,全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摘录如下:

表格信息可得,2015 年数据市场营销专业市场需求排名第二,需求与求职人数比最大,即市场营销人才需求较大,且缺乏。

(二)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供给分析

1.巨大的市场潜力下,而职业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供给堪忧。 受到高校扩招导致的“ 普高热、职中冷”的趋势影响,以及初中、高中毕业生锐减的冲击,中高职学校陷入严重的“ 生源危机”。 学校为了尽可能多地招到学生,分数线一降再降,这就导致了生源的素质越来越低。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失利者或高考低分者, 且有一部分是厌学的学生,甚至是有违纪记录的学生。 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学生和家长及用人单位对中高等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见, 认为中高职学校的教育是低级劳动的教育,认为市场营销专业就是传销、推销,不用学都能做的。 这些错误的意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愿望和激情,致使学习意识不足,学生素质不高,畏难情绪严重,这些都给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难度。

2“. 互联网+”新经济环境下,带来了新冲击。 冲击带来死亡,也可以说带来机遇。 市场中旧的营销人才在“ 互联网+”的新环境中遭受到了网络技术、激烈竞争、营销策略、新环境认识等等多方面考验。 而国家职业教育就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 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必需实践经验,并能迅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一种教育。 针对新环境,职业教育就是排头兵,市场缺什么样的职业人才,我们就制造。“ 互联网+”给职业院校带来了的机遇,改变以往市场营销人员靠自己经验累积而成功的路子,建立为知识、技能和创意一身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的模式。

三、运用营销管理策略,强化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

(一)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 产品”策略

1.职业教育产品到底是什么? 教育的产品不是学生。教育产业产品首先区别于其他产品的特性就是原材料是“ 人”,是“ 人”就具有能动性和个性化。 工业生产流水化,大量化,统一制式的机器生产出的产品,不适于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这也不符合科学和市场规律。 特别对于职业化教育, 其针对的学生更加符合个性化特征, 所以应根据“ 原材料”制造出“ 好的产品”。 所以,职业教育的产品应为课程和教育结果。

市场营销专业,这一产品最大的优点是:可量化教学效果。 大多专业的教学成果不可用数量予以计算,但市场营销行业发展至今, 社会企业有许多成功营销成果计算方法,如:推销数量、平均顾客消费额、顾客忠诚度等等可用于教学效果的数据计量和管理。

2.消费群需求分析。 教育产业的产品,比市场产品更加复杂,其针对的消费群也复杂得多。 一般需要从用人企业、学生、家长三方面分析消费群需求,三者需求的契合度达到最佳就是好产品, 并力求将三者构筑成三赢三角构架关系。

(1)用人企业消费群需求分析:2015 年营销专业市场调查报告中数据展示如下: 该报告瞄准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岗位需求做市场调查,同时,也着重调查这些企业对营销工作岗位能力要求。 结合职业学院的招生范围,设置专业调查内容,共发放100 份,回收91 份,回收率为91%。

企业对市场营销的人员主要是销售员(含外贸销售员),客户管理,售后服务,网络销售员(含境外电商服务),客户代表。 其中约48%的企业认为需要销售人员,并且对技能操作能力提出要求, 约22%的企业认为需要网络或电商营销人员,18%的企业需要客户管理, 售后服务,展会推广等相关职能岗位。

不同的企业对营销岗位的需求不同, 对营销专业的能力要求也不同。 大部分企业认为良好的沟通技能是营销人员的必备能力, 同时推销技巧和营销技能也相当重要,对于个别行业,更强调学生的策划水平和能力,分析如下:A.推销知识与技能方面:营销逻辑思维反应能力;推销能力;B.营销知识与技能方面:市场开发和营销策划能力;客户管理能力;C.综合知识和能力方面:熟练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能力、外文语言能力;D.素质能力方面: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2)学生群需求分析:(年龄为16- 20 岁)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渴望尝试新鲜事物, 幼鹅效应和羊群效应明显。幼鹅效应和羊群效应都属于心理学现象。从心理学层面解释为:幼鹅刚从蛋内孵出来时,无论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动物,都会永远把它当做母亲。 而结合社会心理学来看, 幼鹅效应指的是将自己第一次看到的现象作为以后判定此类事物的标准。 羊群效应是指人们容易受到多数人的影响, 不进行独立思考而跟从大众的行为及思想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 从众效应”。 是符合自身需求的新产品或新服务的早期用户。

(3)家长群需求分析:(多数为70 后)其主要特征:A.理性,追求内涵、品牌和服务;B.理性和内涵:体现在学院和就业企业的比较选择,以及学生学习期外在效果,毕业后收入、福利、发展方面;

C.品牌:体现在就读学院和就业企业的比较选择,以及学生学习期和毕业后自我品牌建立;D.服务:体现在对就读学院和就业企业提供服务上的高要求。

综上所述,企业、家长和学生的一致需求为:A.教学内容要求:新颖,与国际和国内市场理念和知识同步;B.推销知识与技能方面:营销逻辑思维反应能力;推销能力;C.营销知识与技能方面:市场开发和营销策划能力;客户管理能力;D.综合知识和能力方面:熟练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能力、外文语言能力;E.素质能力方面: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F.教学方法要求:新颖,时尚;G.教育教学管理要求:学院自身品牌和就业企业品牌,优质服务

3.差异化产品(见图2)。 (1)区隔对手:

竞争对手一:其他高职学院。 以四川省为例,经调查,高职学院普遍认为营销专业知识和技术含量少, 学生市场竞争力差,极少重点培养此专业课程、老师和学生。

竞争对手二:其他中职学校。 以四川省为例,经调查,较少招收市场营销专业, 且教学课程均按传统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学生知识含量少,竞争力弱。

竞争对手三: 市场销售专业培训机构。 以四川省为例,较少,仅作为专业培训的一门课程。

(2)迎合消费者(产品卖点):毕业(合格品):能推销。 能分析消费者需求进行现场推销,懂行业和产品基本特点,选修行业和产品课程。 初级人才能承担小型公司产品营销策划。 能分析消费群需求,进行初级至中级产品策划、促销策划、价格及渠道、4R策划。

(3)凸显自身。 A.教学内容要求:新颖,与国际理念结合的知识结构;B.推销知识与技能方面:营销逻辑思维反应能力;推销能力;C.营销知识与技能方面:小企业市场开发和营销策划能力;客户管理能力;D.综合知识和能力方面:熟练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能力、外文语言能力;E.素质能力方面: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F.教学方法要求:新颖,时尚;G.教育教学管理要求:学院和就业企业品牌和服务优质。

(二)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 价格”策略

(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 渠道”策略

职业院校的渠道策略主要是指职业学院的客户群。主要分为:初级中学校学生及家长群、职业高级学校单招生和普通高中学生及家长群、大企业群。

客户管理的定义是: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来协调企业与顾客间在销售、营销和服务上的交互,从而提升其管理方式,向客户提供创新式的个性化的客户交互和服务的过程。 其最终目标是吸引新客户、 保留老客户以及将已有客户转为忠实客户,增加市场份额。

目标人群圈子化。 过去信息不对称, 导致谁的嗓门高,大家就认谁。 但在互联网时代,很难再通吃。 所以你一定要找到你的目标人群,对人群进行切割。 互联网时代的强交互性,让你的目标人群一定是形成一个个圈子。 你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个圈子,打进这个圈子,然后跟这个圈子来互动、对接。

1.利用大数据,划分客户群。 大数据有时候就像是一个侦探家,能够拨开重重迷雾,找到问题的本质以及解决方案,而关键在于,你是否真的懂得如何去驾驭它,让它为你服务。 校园客户服务意识的植入尤其重要,大数据下大客户的寻找和维护, 可以从20%的大客户产生80%的产值。

2.利用数据分析进行CRM管理。 20%的大客户需要细致分析营销对象, 针对不同角色的客户采用不同的营销手段用以定期面谈,高层接触等管理手段。

(四)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 促销”策略

1. 校园与关系学校的共建营销月活动策划和实施,如地摊活动、微信营销、格子铺、定期主题销售、咖啡日、鸡尾酒之夜等等。

2.企业现场或网络营销活动策划和执行, 如参与企业节日促销活动、现场促销、不定期促销等,逐步能为小型企业营销促销活动进行有偿策划。

3.互联网+实训,网店开设+跨国电子商贸经营。

4.学校品牌营销策划和实施。

结语

在新经济形势下, 新兴职业院校如何强化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是本文主要论题。 通过分析2015 年的市场数据发现市场营销人才需求较大,且缺乏。 4PS营销工具帮助分析出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如何从旧到新的蜕变:“ 产品” 策略分析出发展课程和运用市场数据管理工具控制教学结果是院校专业建设的重点,从用人企业、学生、家长三方面的消费群需求出发,构筑三赢三角构架下的新产品特征, 以及建立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有卖点的新产品“; 价格” 策略分析以明确消费群成本与所得价值对比;“ 渠道”策略,利用大数据划分客户群,分析客户需求进行CRM管理, 从20%的大客户产生80%的产值;“ 促销”策略,在新经济形势下,建立互联网+ 促销。 在新的市场营销专业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营销建设下,促进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出新一代的市场急需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洪端云,梁绍明.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菲利普.科特勒.科特勒谈营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4]唐.E.舒尔茨.整合营销传播[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5]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6]杰克.特劳特.定位[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卢泰宏.营销在中国[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

[8]里斯,特劳特.营销革命[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9]朱琳,李化树,罗家才.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5,30(2)

[10]2015年第三季度四川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分析报告[EB/OL].四川省人才网

强化运用策略 篇2

一、以践行“三个代表”为主题,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交通事业的发展,各级领导班子是关键。只有一个好的班子,才能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因此,几年来,我们交通党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紧紧围绕建好班子做好表率的总体目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强化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一是不断加强思想理论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我们坚持以党委中心组为学习阵地,不断地组织全系统领导干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大精神。在学习中不断解放思想,查改问题,完善自我,使全系统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政治上更加成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共产主义信仰更加牢固。二是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每年至少两次党委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上,除邀请县领导参加指导外,还吸收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列席。基层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局党政领导班子亲自参加,深入了解情况,倾听宝贵意见,在召开民主生活会的过程中,全系统各级领导干部都能从讲政治顾大局,从有利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的实际着想,讲真话、谈实情,畅所欲言,真正做到了有话讲在当面,有事谈清谈透,班子成员之间增进了团结,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为全面做好交通的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选贤任能,充实基层领导力量。在选人用人上我们始终坚持重政绩、重公论的原则,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尊重群众的意愿,大胆地使用群众举荐的干部,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货运站站长程庭秀上任后,运筹帷幄,趋利避害,对内不断加强管理,对外拓展货运业务,一举扭转了职工欠发工资的不利局面。朱光辉临危受命,不辱使命,大胆管理,使出租车市场的营运秩序大有改观,受到了社会各届的好评。

二、以加速县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不断创造交通伟业

发展是硬道理,几年来,交通系统党委,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己任,团结和带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致力于交通事业发展,不断创造出辉煌业绩,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是向上争取资金2.1亿元修建碾北公路xx至北安白色水泥混凝土路面35公里,投资280万元修建克宝支线白色水泥混凝土路面2.2公里,投资1,026万元使县城东西和南北大街由原来14米拓宽到23米,修筑水泥混凝土人行道3.5万平方米,修筑水泥混凝土主要街道5.8万平方米,建桥8座58.4延长米,特别是总投资2,400万元的通县工程克通公路34公里白色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项目即将开工,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使我县地方公路白色路面总里程达75公里。全面提升了我县地方道路的质量和等级,极大地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二是投资105万元,建货运停车场1万平方米,出租车停车场7千平方米。从根本上解决了客货运输的停靠问题,为运输市场管理提供了根本保证,尤其是即将建成的总投资350万元的客运站对于方便旅客运输、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美化城镇环境都具有十分积极意义。三是进一步规范了客运市场秩序,营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四是全面完成了规费征收任务,为加快公路建设提供了资金保证。

三、以形势任务教育为主线,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

加快交通事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为此,系统党委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形势任务为主线,把更新人的观念,振奋人的精神,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加强“三观”教育,从党委到各支部,从局机关到各基层,始终坚持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文化武装头脑,使职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用有益的活动启迪人,加强“三德”教育,我们按照以德治国的方略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开展了系列活动,突出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在行政执法人员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在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四好一满意”活动,在窗口单位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全系统开展“争创最佳十大员”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了职工的情操,进一步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三是坚持用高尚的精神鼓舞人,加强爱岗敬业教育。以大力宣传行业精神用先进人物爱岗奉献精神为主线,先后开展了向包起帆学习,尊重科学,岗位成材;向李素丽学习,热心服务,岗位奉献;向孔繁森学习,一心为民,岗位捐躯等活动,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四是坚持用科学的知识提高人,加强科技文化教育。充分发挥交通职校作用,因地制宜地举办了《公路养护技术》、《公路养护安全生产》、《路政管理》以及法律法规培训班,聘请教师进行了文化课补习,聘请司法部门的领导进行法律知识讲座,特别是交通法规的培训,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全系统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

四、以行业文化建设为内容,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聚焦本体强化运用 篇3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组以秋天为专题,选取了《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诗文,体裁包含古诗、儿童诗、记叙文、散文。本组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记录秋天孩子们的欢乐的,有描绘秋天的美景的,有聆听秋天旋律的……秋意浓浓,秋色绚烂,秋声曼妙,别具风韵。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以丰富的想象,优美生动的语言,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得惟妙惟肖。从聚焦本体,强化运用的视角出发,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学习作者生动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朗读、背诵、积累和迁移运用语言是本组教学的重中之重。

在此,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经历,谈谈如何基于课程标准设计富有实效性的教学活动,从而实施本体性教学内容。

首先,本单元本体性教学内容梳理如下:

针对以上本体性教学内容,本单元主题序列清晰可见。教师为了将相互关联、有机融合的语言训练点落实到位,让学生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有效积累和运用表达样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设计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 想象画面

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与归纳,学生得到的自然就是深层次的感悟了。

教学案例:知有儿童挑促织

孩子们捉蟋蟀的情景让诗人倍感亲切,让他由此也想到自己的童年生活。他也曾林间捕蝉——(生: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也曾溪边垂钓——(生: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也曾花丛追蝶——(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也曾田野放纸鸢——(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

“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一句短短的侧面描写,将水果的香味表达得淋漓尽致。所以教师在进行这一段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是小猫、小松鼠、小狐狸、长颈鹿等动物路过果树,小动物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孩子们在一次次想象中,体会到水果的香味,并在潜意识中学会了侧面描写。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仿佛在跟大树说_________。这样想象的环节中,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感悟欣赏 理解表达

教师在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时,应教会其借助文本,通过感悟、欣赏言语现象,感受语言使用的精妙与特点,通过删、换等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匠心。

教学案例:

在《秋天的雨》第二段中,“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扇哪扇哪”是画龙点睛之笔,这四个字刻画了银杏树叶翩翩落地的轻盈姿态。在教学设计中采取删除“扇哪扇哪”这四个字,比较两种不同的表达效果。从而理解,这优美的表达来源于叠词和语气词的运用。在《风筝》一课中,“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通过换词语方式,理解“拼命地”所传达出来的快乐。

三、品读升华 积累背诵

“节奏美和韵律美”是汉语的特点,只有把握了特点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才有韵味。朗读可以最直接地品味到语言的美,尤其是本组课文意境优美,朗朗上口,所以笔者在本组教学中设计了大量阅读训练,让学生有默读思考、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读等。基于本单元写作特色,多次设计配乐朗读,为教学融情创景。学生在舒缓的旋律中感受到秋天的美,在澄澈的乐曲中体会到了秋天的韵味,对秋的热爱在一次次朗读中逐步升华。当然,让学生读的目的不仅停在理解的程度,也不只是为了读出情感,而是在读中理解表达方法,在读中感悟写法。

四、设计仿写 迁移运用

仿写迁移,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提高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能力。本组课文的句式和段式都是比较经典的,基于此,笔者设计了句子的仿写和段的仿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秋天的雨》可仿写总分的构段方式。

《听听,秋的声音》设计了诗节的仿写。

听听,

秋的声音,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风筝》第三自然段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具体描写,使活动的场面如在眼前。所以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体会词句运用的特点之后,要求学生仿写秋游挖红薯的场景。此外,笔者还设计了变换文体写,把《夜书所见》改编成一篇小日记,仿写诗歌《听听,秋的声音》等。

总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组语文教学,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聚焦本体,强化运用,让语文教学紧紧地统一在主题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让每一个孩子开始诗意的栖居,用纯挚的心灵和本真的语言去感受和表达这个美丽世界。

强化语文积累指导学生运用 篇4

其实积累与运用应贯穿课堂的始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认为:“积累, 是人生的永恒课题之一”“没有积累, 世界将永远是一片荒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那么, 语文课堂该如何积累呢?

一、强化积累

1. 在背诵中积累

关于背诵, 周振甫先生引述张元善老先生的话说:“读书要追求‘立体的懂’, 它的关键在于熟读背出。即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背诵, 不光有利于语言的积累, 还有利于记忆能力的提高。然而,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 较少看到有背诵的, 或者是只背书中须背的部分。因此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多一些背诵, 少一些琐碎的理解, 并将背诵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常抓不懈。

背诵也是有法可循的, 而非死记硬背。背诵是可以训练的, 背诵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如:借助关键词背诵;运用“总—分—总”的方法背诵;按文体特点背诵, 写人记事的文章, 按其线索或“三要素”来背, 参观游记一类的, 抓住浏览线索来帮助记忆等。不仅要背准内容, 更要能体会其情感, 这才是更高层次的背诵。

另外, 背诵的形式更是多样。如齐背、抽背、比赛性背诵等, 总之要多角度、多感官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方可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正如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 因此熟读成诵就是学好语文的最起码的条件。

2. 在阅读中积累

的确, 好词须背, 名句须背, 优秀篇章更要背;但背诵不能成为积累的全部, 因为广义的积累更得益于阅读。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化名著, 是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丰富学生语言的有效措施。教者可以从名著篇目的选择、阅读计划的制订、阅读方法的指导等方面, 让学生学有所得, 学有所获。

语文教师可结合本班学生的实情, 制订一个长远的阅读规划, 分阶段, 分目标, 并根据不同年级或是不同水平的学生, 选择不同层次的书目。课外阅读的积累不仅有语言文字的积累, 还有思想情操的积累。让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学会分析、学会欣赏和评判。积累的方法和途径很多, 可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 然后可以写读书心得, 以达到模仿、创造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素材积累得越多, 越有助于表达;越有助于观察生活、感悟道理、积累知识, 从而使积累得到更好的延续。

老舍说:“只有入口成章, 才能出口成章。”多阅读便是“入口”。在阅读中积累, 在积累中运用, 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实现了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表达水平。

二、指导运用

积累不是最终目的, 它只是手段, 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才是目的, 学会写作才是目的。积累是“存”, 写作是“取”;积累是吸收, 写作是表达。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 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 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 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 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也规定中学生每年各种练笔不得少于5万字。因此, 教师应在强化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 也给予其练笔指导,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是词句的运用。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挑战主持人》, 其中经常安排一个测试题, 那就是选用单个词语, 或多个不相关联的词语组合, 口头造句或即兴表演短剧, 这跟我们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大相径庭。或选择几个不相干的词语, 进行情景模拟写作;或利用几个成语连词成段;或在课堂上进行仿写练习, 通过这些训练, 久而久之, 定能使文本的语言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二是优秀诗文的运用。苏教版教材中, 每册都有优秀的诗文赏读, 教师也可以将此迁移到写作中去。一方面是在写作中准确引用, 理解诗文意蕴, 在习作运用中加深学生对优秀诗文的理解和品味;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多做诗文改写、续写、扩写之类的练笔, 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诗文的意趣和意境, 并有所创新。如教授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 让学生把该篇古文改成记叙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真是“一举多得”。通过这些训练, 学生能将名篇精美的语言最终变成自己的语言。

三是名家名篇的运用。朱光潜谈学习写作时的主张:“最简单的办法是, 精选模范文百篇左右 (能多固好, 不能多, 百篇就够) , 细心研究每篇的命意、布局、分段、造句和用字, 务求透懂, 不放过一字一句, 然后把它熟读成诵, 玩味其中声音节奏与神理气韵, 使它不但沉到心灵里去, 还须沉到筋肉去。”是的, 揣摩名家名篇的写作方法、写作要领, 如此一来, 怎能不行云流水呢?

强化运用策略 篇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安徽安庆 246002)

摘 要:本文阐述了强化统计数据分析在企业统计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举例说明了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必须要提高数据的运用能力。深化统计分析,提高统计管理水平,必须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数据运用等综合分析能力。

关键词:统计数据;分析;运用;能力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of statistics in business management in importance. Illustrates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use the data. Deepe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improve statistical management, the need to strengthen personnel training, improve the use of statisticians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data analysis capabilities.

Key words:statistical data;analysis;use;ability to

一、概述

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计划的重要依据。当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企业统计工作不仅要通过搜集、整理各种统计数据及时向企业领导和上级主管提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状况,反映计划的执行情况,回答企业各种经济现象的增减变化和经济活动的升降趋势,还要深入开发和充分运用统计信息资源,及时发现和分析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强化统计信息资源利用,提高数据运用能力,开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活动是统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化统计数据分析的重要意义

1、强化统计数据分析是提升统计管理水平的需要。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购、装置物料的消耗、产品的产出、销售等环节,物料在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流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统计数据。统计部门对统计数据进行搜集、加工、整理、分析形成了生产经营统计信息。这些统计信息是企业宝贵的资源,既是对企业过去的描述,又是企业现实生产经营的指导和企业未来发展预测的基础。在过去的统计工作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统计数据仅停留在数据搜集、加工、整理和对内、对外提供统计数据上,没有紧密地结合企业内部的资源、生产经营状况和外部的市场环境变化,开展统计数据的分析。由于缺少了统计数据分析或统计分析深度不够,统计信息不能变成生产经营“有用”的信息,使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中统计信息的重要作用在生产经营管理中难以有效的发挥。因此,强化统计数据分析,把统计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工作重点与难点,运用统计数据,深化统计分析,是现阶段发挥统计管理作用,提升统计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2、强化统计数据分析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需要。生产在不断发展,事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总是此长彼消,有升有降,起伏波动,在各方面都有可能出现薄弱环节。今天这个薄弱环节加强了,明天另一个薄弱环节又可能突出了,企业生产就是在这样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运动中进行的。企业如果不去经常开展统计数据的分析,薄弱环节就往往会被忽视,或者等到发现已经为时太晚,损失难以挽回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不断地发现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的堵塞漏洞和改进管理。因此,要经常性的、有目的的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挖掘潜力,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加强统计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揭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促使企业制定各项管理的措施,完善制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3、强化统计数据分析是企业挖潜增效的需要。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二是综合性。企业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及建设各个领域,也涉及企业内部管理的每个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纵向对比,分析企业不同时期以及相同的生产状况下指标完成情况,与企业的最先进指标进行对比;也可横向对比,将本企业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同行业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本企业的差距以及进一步降低损耗的空间,为企业的挖潜增效和降本减费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发挥其他任何工作都难以发挥的参谋作用,推动挖潜增效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提高统计数据运用的能力对统计分析的重要性

1、企业要充分利用统计资源,对某一现象(或某些现象)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分析研究,找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以便于发扬和改进。深层次的统计分析,在于能够透过数据的比较与分析,揭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在统计分析中,要想分析能真正在管理中发挥作用,有必要提高统计人员对数据运用的能力。

以××热电厂有关统计数据为例:

安庆石化热电厂一季度电量产销数据

指 标单 位当 期去年同期与去年同期比发电量万千瓦时23736223011435售电量万千瓦时20949188182131

以上简单的统计数据即可以衍生出以下分析内容:一是发电量增长的原因是什么;二是售电量增长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电价的电量变化幅度,电量增长是否带来了效益增长;三是发电量增幅与售电量增幅不同,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生产运行中采取了哪些优化措施,还有哪些方面未做到位,通过细化分析,企业应该如何巩固已经取得的节能效果或采取哪些改进措施。统计人员如能够就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分析报告,将对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发挥积极的咨询和监督作用,切实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现在针对以上分析内容的第三点进行展开分析,寻找影响发电量与售电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上表中安庆石化热电厂20一季度售电量与发电量之比为20949/23736=88.26%,其自用及其它损耗为11.74%。上年同期售电量与发电量之比为18818/22301=84.38%,其自用及其它损耗为15.62%。自用及其它电量低于上年同期3.88%,由此我们得知年由于自用及其它损耗的减少而增加了售电量921万千瓦时(3.88%*23736万千瓦时)。引起自用及其它损耗减少的因素很多,有装置生产运行的因素,如热电厂机炉运行的方式、真空度及给水温度的变化;还有自用及损耗降低的因素,如综合厂用电量的增减变化、厂内主变损耗、其他损耗的增减变化等复杂因素。在诸多因素中还要确定主要因素、次要因素。这就要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研究。在定量分析上,即要分析当期热电厂的统计数据情况,又要对比去年同期自用及损耗等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2006年1季度与上年同期自用与损耗的情况,2006年1季度自用率为2658/23736=11.20%,损耗率为0.54%,上年同期自用率为3306/22301=14.82%,损耗率为177/22301=0.80%,自用率下降3.62个百分点,损耗率下降0.26个百分点。上述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自用电量的下降是2006年售电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从定性分析来看,2006年热电厂的生产运行管理、挖潜增效、节能降耗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变损率、厂用电率进一步降低。生产运行管理上,非计划停机、停炉次数的减少,减少停工损耗;设备或线路停用后,立即要求检修人员进行清扫,大大地减少了电晕放电损失;对#1、#2低压厂用变进行了更新改造,将老式变压器改为新型节能型变压器,从而大大降低了电耗;对主装置启停采取成本定额管理,合理控制启停电能损耗。针对不同主设备,制定电能成本量化标准,使运行操作有了量化指导,从而减少了电能损耗。在厂用电的管理上,加强技术分析解决节能瓶颈工作。热电厂通过分析,采取源水和循环水联供方式解决了供水电耗长期超标的问题;通过技术攻关,将#5炉制粉自寻优系统正常投运,有效降低了制粉单位耗电;及时安排锅炉设备检修,尤其对#4炉空预器安排消缺,降低漏风率,有效降低风机单耗;优化机泵运行,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合理安排机泵出力,减少循环水泵及厂内低压水泵用电量;燃运车间合理安排供煤方式,根据负荷情况,尽量安排每班一次上煤,有效降低供煤单耗;汽机车间合理安排每台机组负荷,避免双凝泵运行方式,有效降低了厂用电。

3、从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统计分析深入开展,对统计人员运用统计数据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统计数据的运用能力包含了运用数据进行统计数据的对比、问题的提出、多因素的分析判断、问题的解决能力。这就要求统计人员既要懂统计分析方法,还要熟悉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的知识,并且要有敏锐的判断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运用的能力对统计分析的深入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提高统计数据的运用能力必须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统计管理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统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各项能力的提高。完善企业统计培训平台,加强人员的培训,是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的必由之路。企业要定期组织统计人员参加相应的业务学习,夯实统计业务知识,学习统计分析方法,熟悉生产工艺流程,了解生产相关知识等。使统计人员不仅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熟知本企业业务流程,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统计人员一方面通过统计理论、经济理论、先进技术、现代分析方法的学习(如回归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平均分析法、指标分析法等);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促进统计人员成为既懂统计理论,又

运用模型思想 强化科学素养 篇6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33-01

数学思想与方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数学知识的灵魂,也是对数学知识的高度归纳和概括。基于新课改教学理念,小学数学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数学专业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从数学基础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方法、数学意识等四个方面出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数学教学实效。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尤为重要。

一、注重知识积累,奠定建模基础

知识的积累是逐渐深化与拓展的过程,也是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积累的阶段,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强化学生的建模思想与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知识,不断掌握扎实的基础,强化学生对问题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从各个层面建立模型思想的感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质量、面积、体积、数量间的相互关系。知识的积累过程也就是学习与模仿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发散与应用。

例如整数的直观模型如实物模型,十根木棒是一捆,计算器(算盘)中的整数思想,数位表中珠子的意义,数轴、百数表等半形象的模型;分数的直观模型如实物模型,半个苹果、半杯水等;面积模型如整体的一部分;集合模型如全集与子集的关系;数线模型如单位面积的一部分、单位长度的一部分等。

二、关注模型本质,强化科学思维

小学数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活知识与道理,在培养模型思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模型本质,以此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比如统计模型运用在市场统计与预测、生产试验等方面,优化模型运用在运输、城市规划、体育活动等最优值求解方面,社会经济模型运用在生产增长、体育活动、经济活动等方面。

例如,学习“表面积”相关知识以后,教师拿出一包火柴(内有10盒)和一条香烟,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设计包装盒才能使得包装材料最省。结合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展开联想分析,画出长方体的示意图,并注意到香烟的外包装就是一个长方体,而内装10盒香烟,也是由相同的小长方体组成。为了计算出最省的包装方法,可以借助长方体长宽高a、b、c以及表面积模型,结合不等式进行计算,最终得出相关结论。

三、充分展开联想,鼓励拓展分析

模型思想培养的前提和基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思维以及模仿思维,通过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引导学生拓展实践、发散思维、应用分析,在联想与想象的过程中,突出数学问题的本质,抽象出相同、相似之处,将已有知识与待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从而建构出模型结构。教学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机会和时间、空间来展开联想和想象,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循序渐进、反复训练,把握事物的规律和主要特征,实现思维的跳跃与知识的拓展,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实际问题中的“租船问题”,有50人划船,大船可坐6人,租金10元/条,小船可以坐4人,租金8元/条,如何合理租船使得租金最少?这是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建立优化模型。若设租x个大船,那么所需要花的钱y=10x+8×,求y的最小值。这是一个反比例函数,也就是说x越大,那么所花的钱越少。所以50÷6=8……2,可以租8条大船,花费8×10+8=88元,若少租一条大船,花费7×10+2×8=86元。所以应选择后一种方法。这个问题是优化组合问题,最优解的选择与实际问题相关,需要代入检验。

四、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应用价值

模型思想是数学思想与方法中较为关键的一部分,对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推动生产应用与实践发展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小学数学应融入模型思想,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运用模型思想加以解决,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应用价值。小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表象—特点—本质—规律逐渐深化,不断鼓励学生总结出科学道理、知识与方法。

例如,“测量塔高”这一问题是小学数学常见的问题。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带领学生走出教室,通过测量竹竿长、影子长并记录下相关数据,引导学生了解实物模型思想的运用。学生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了解到影子长与竹竿长成一定比例,再利用皮尺测量出塔的影子长,获得塔高的答案。其实,这一问题蕴含有模型思想、方程思想等,通过引导学生建立比例关系模型,了解数据之间的正比例关系,从而获得数学思路与方法。

总之,学生模型思想的构建与培养需要从注重知识积累、关注模型本质、充分展开联想、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出发,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数学思维方法与数学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思想、拓展分析、应用实践,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模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专业素养。

运用电教媒体,强化生物实验教学 篇7

一、运用录像手段, 强化实验教学

巩固和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 加强学生生物知识的横向联系, 诱发学生创新意识是生物教学的基本目标。从年龄特征和心理学角度分析, 中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具体感知形象思维上, 特别是其情感受外界刺激影响很大, 可塑性明显, 因此, 运用电教媒体强化实验教学势在必行。我是从两方面展开工作的:一是精心设计和指导好每一项实验。如讲授生物的《光合作用》一节时, 为了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连续的, 动态的光合作用, 流程图选用绿色树脂板, 绿色塑管走灯, 220伏, 5W的灯泡一个 (象征太阳) , 六种不同颜色二极管、控制器等材料, 巧妙地制成了一件“叶绿体的构造及光合作用演示仪”。实验教学时, 我边讲操作原理, 边指导学生操作, 并指定一名学生现场操作, 其余的学生观看, 演示仪通电后, 学生们发现, 光合作用过程中, 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地片层结构中, 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为了巩固实验效果, 我又用摄像机拍摄了整个实验操作过程, 剪辑后拷入U盘中存储, 备于课堂教学中反馈。二是对实验中较难观察清楚的切片图, 用摄像机拍摄下来, 拓展学生的视域。如《动、植物细胞切片图》《胞间连丝切片图》结构极其复杂, 我用摄像机拍摄了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的这些切片图, 经过剪辑 (配音乐, 解说词) 制成教学录像带, 复习时, 搬入投影视屏, 并进行图像的滞留, 动、静交替演示, 虚实结合, 图文、声光并茂, 细微的细胞结构和各结构的功能, 学生区别得清清楚楚。

二、运用多媒体功能, 优化实验教学

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既麻烦, 所花时间又多, 并且部分实验过程的细节现象难以看清, 许多生物教师不愿做, 即使做了实验, 也是边讲边演示, 这种实验教学压抑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所以, 制作实验教学课件成为巩固知识的纽带, 具体作法有: (1) 将难点、疑点聚集于生物教学课件中, 发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如在《心脏》一节的实验教学时, 我一改传统的先观察心脏外形后观察心脏内部结构的呆板教法, 而是将《心输出量》这个重点内容以多层次的形式, 渗透到实验教学中去细化。心肌有节律性博动是《心脏》一节中的重点, 房、室的博动, 包括收缩舒张两过程, 教师如果用简单的图示法去讲解, 无论耗费多少时间, 学生对房、室的收缩与舒张所经历的时间, 博动顺序的这些知识仍然会感到困惑。为此, 我将心脏的结构图和心肌的节律性博动, 均制成动态图像, 并配好音存储电脑中, 教学时, 点击菜单就可播放。形象的图像滞留于学生的脑海, 从而使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经观察, 思索过后得到感悟。 (2) 将条块分割的知识点有序地组合成整体图像, 加大了学生对抽象的生物知识整体感知力度。运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人体动态流程图》就是将人体十一大系统组合成一个整体动态图像, 演示时, 光带恰似导游员, 各个系统如同一处处景点, 学生的目光 (参观者) 随光带移动, 视屏上图景, 字符的跳动完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加上甜美乐曲、抑扬顿挫的解说词同时播出, 实验教学中的难点、疑点也不攻自破, 教材中需要发掘的隐性知识全部显示于屏幕上。

三、提供创新平台, 发掘实验潜能

为了巩固实验教学效果, 我经常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脑手并用, 培育创新潜能。一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多媒体的操作技术, 先对学生进行《制作生物实验课件》培训, 让学生自探自研, 二是启导学生刻苦钻研教材, 全身参与生物实验教学的“实弹实战”活动。比如:2008年上学期在授完《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内容后初二有8名学生, 创造性地制作了基因组成的三种课件, 在多媒体教室多次为听课的师生操作演示, 使临场者赞叹称奇。三是紧扣实验内容适时抛出一些探索性问题, 故意让学生思维触礁, 其目的是督培学生思维“遇险求生”能力。如授完《脊髓和脑》一节后, 为了让脊髓、大脑、小脑、脑干各自功能区别清楚, 适时提出中风病, 脑膜炎后遗症, 植物人高位截瘫的病例, 让学生依据原理, 探索奥秘的情怀。两名学生为了检验自己的创造水平, 在多媒体教室里, 竟举手报名上机操作。上机操作前的十几分钟时段里, 他们认真钻研教材, 恐怕漏掉一个知识点, 操作时, 他们各尽所能精心绘出了鲜活的图像和文字来解读病因。并将发病的原因发病部分全方位展示在投影视屏上。

四、减少课业负担, 强化实验教学反馈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 教师以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形式, 诱导和激励学生脑手并用,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运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反馈是提高教学功效的最佳选择。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反馈越迅速及时, 教学效果越好。教师只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 才能使教学活动适应于学生动态的心智发展水平。同时,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地评价, 可以使学生已获得的信息得到强化。

两案合一,先学后教,强化运用 篇8

一、准确解读文本, 两案合一

1、先“走远”, 后“走近”, 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

(1) “走远”。

社会生活是“文本1”, 作者据此创造出作品是“文本2”, 被选入教材提供给教师、学生解读, 形成教师及学生头脑里的“文本3”。教师解读文本, 首先从近处的作者作品“文本2”进入, 借助语言文字及相关背景资料走向作者描给的社会生活“文本1”, 与“文本1”中的人、事、景、物共同经历、共同欣赏、共同陶醉, 同喜同怒同哀同乐, 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然后, 从“文本1”中走出来, 思索解读“文本2”的思想内涵、语言特色、表达特点, 欣赏文章精巧、精美之处。从而形成教师脑海里的“文本3”。

(2) “走近”。

这是文本解读的第二程序, 这里的所谓“走近”有二层含义。第一, 从学生的视角“走近”学生, 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 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 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二,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再次解读文本, 最大限度地“走近”学生,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2、建立教案学案框架。

我们倡导在教学中, 以学案为中心, 教案服务于学案。在学案提纲中预设正确、恰当、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 设计好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组成的学案自学提纲;根据教材、学案的特点, 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教案中充分预设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各种教学手段, 设计精细、精彩的教学流程。如我在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慈母情深》后, 设计了如下的教案、学案:

二、以学为主, 先学后教

1、依据学案, 自读自悟。

这一过程可以“出示学案自学提纲—→学生依纲自读自悟批注”两个层次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学案自学提纲, 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段, 全面深入地自读自悟课文内涵。这是动态的“自读自悟”, 教师既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自读、勾画、批注, 精读深思;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 深入学生中个别辅导, 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 及时“唤醒”、“激励”他们, 点拨、引导他们, 使他们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达到点、面、纵、横全方位的探究。

2、导读导悟或精讲三点 (重点、难点、疑点) , 总结读法、写法。

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及时确定针对性策略, 及时组织一条合理、开放的教学主线, 师生合作探究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读写方法、读写规律。

(1) 教师要充分发散学生思维, 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导读导悟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领悟课文思想、情感、价值观及语言规律。在导悟不出的情况下, 还须科学地精讲重点、难点、疑点, 让学生在科学地精讲中领悟课文思想、情感、价值观及语言规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言语能力、自学能力, 发展学生智力之目的。

(2) 在教学中, 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读法 (理解词、句、段、篇的方法, 精读、略读的方法, 朗读、默读的方法……) 、写法 (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 , 以利在今后的学习、写作中转换迁移, 学会运用。

三、“两腿”并行, 强化运用

强化运用策略 篇9

笔者抽样统计分析了2013年全国各地50套中考语文试题, 发现“语言积累与运用题”平均分值约为26.3分, 平均题量约为7.1条。现将该类试题的特征和命题趋势解读如下。

一、考点的基础性

在众多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中, 汉字、词语、句子、语法、修辞、标点、名句、名著等是初中阶段最为核心的知识, 而识记能力、辨析能力、阐释能力、概括能力、归纳能力、转换能力、仿拟能力、探究能力等则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最需要掌握的能力。中考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题”非常注重对这些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例如2013年中考, 100%的省市都考查了“汉字读写”和“名句默写”这两个传统知识点, 68%的省市考查了“语病修改”这一知识点, 这些统计数据折射出命题者注重“双基”的鲜明导向。

二、选材的贴近性

“语言积累与运用题”命题材料的选择非常讲究, 从2013年中考看, 命题材料体现了“三个贴近”。一是贴近生活, 与时俱进, 举凡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都是命题者“捕捉”的目标。例如自今年年初以来, 倡导节约粮食的“光盘行动”在国人中引起较大的反响, 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中, 就有超过4个省市直接以该热点为“平台”设计综合性学习试题, 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二是贴近地域, 彰显乡土特色。中考试题一般都是各地自主命题, 因此, 命题者在材料的选择上都会打“家乡牌”, 将地方的人、事、物、景等元素融入试题中, 以激发考生的家乡自豪感。例如2013年中考语文重庆卷的“重庆科技活动周”, 江西卷的“脚踏热土, 爱我江西”等, 都是如此。三是贴近考生, 注重价值引领, 在材料中渗透人文关怀, 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浸染。

以上做法, 进一步彰显了“学业考试的命题要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理念。

三、组元的综合性

所谓“组元”, 是指将各种知识、能力等考查元素在试卷中进行组接安排。语文学习, 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看, 都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为此, 在语文中考中加强综合, 简化头绪, 突出重点, 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 无疑更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在语文中考试卷中加强综合, 有下面两层含义:

一是指加强语文学科内知识点、能力点的“小综合”。请看2013年湖北省咸宁市的一道中考语文试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辛勤劳动”“资源匮乏”“空气污染”“道德高尚”这四个短语中, “辛勤劳动”与其他三个结构不同。

B.“他们的心在战栗, 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话题转变。

C.“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 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 打扮得五彩缤纷。”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艳阳跳跃。

D.“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 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 都能形容尽致, 尽态极妍!”该句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道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分别涉及短语类型、标点符号、句子成分以及修辞手法几个知识点, 虽然仅有2分的分值, 却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二是指加强语文学科和其他“非语文”资源的“大综合”, 走“大语文”路线, 在试题载体的选择上努力体现“生活化”, 突出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融, 反映当代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这一点, 着重表现在“综合性学习”试题的设置上。样本统计表明, 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中, 有超过70%的省市设置了“综合性学习”试题。例如浙江省台州市的“综合性学习”试题, 命题者营造了“陪奶奶去杭州医院看病”这一生活情境, 设置了3道小题, 以8分的分值, 综合考查“路线介绍、拟写短信、选择感谢词”三项内容, 各种知识渗透科学, 能力点考查多元, 系“大综合”的典型试题。

四、题型的创新性

“语言积累与运用题”不仅是中考语文试卷的“热点”, 也往往会成为中考语文试卷中的“亮点”。2013年中考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题”在传承中又有所创新, 一些夺人眼球的新题型新颖别致, 开放灵活, 富有创新性, 从多角度检测了考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针对2013年中考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题”呈现的上述特征和趋势, 建议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积极应对。

一是关注时事, 点击生活。近几年来, 中考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题”通常设计与实际问题情境基本一致的题目, 联系生活实际考查考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基于此, 平时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学习观, 培养“学用语文”的意识, 关注社会热点, 点击生活现象, 在对时事的解读分析与对生活的感悟理解中, 不断习得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如此, 才能从源头上提高我们的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

二是掌握方法, 触类旁通。“语言积累与运用题”涉及的题型纷繁复杂, 包括汉字读写、词语运用、名句默写、语病修改、语言连贯、句段仿写、新闻压缩、图表分析、对联拟写、广告宣传、名著阅读、材料探究、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等。这些题型各有其命题特征和解题规律,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 必须加强针对性训练, 反复实践。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些子题目的解题技法, 才能在应对时做到游刃有余。

三是善读会思, 科学表述。近几年来, “语言积累与运用题”中的“运用题”部分多以主观表达为主。无论何种子类型题目, 从本质上看, 其解答流程大致上都可概括为三个字———“读、思、写”, 即先阅读命题者提供的文字或图表材料, 接着深入思考命题者抛出的问题, 最后写出文字答案。这就要求我们在解答时做到六个字———“读清、思明、写佳”, 即善于阅读材料, 思考明白问题, 规范地写出答案, 从而为“语言积累与运用题”的解答赢取灿烂的分数。

强化运用策略 篇10

会议指出:本年度的巡视工作紧紧围绕中央纪委的新要求新部署, 以“四个着力”为重点, 力求发现问题, 形成震慑。党组巡视组利用2个月的时间, 完成了对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和南京理工大学的巡视, 共发现问题95个。针对这些问题, 巡视组共提出了37条意见建议。

苗圩强调, 本轮巡视问题找得比较准、挖得比较深, 各有侧重、符合实际, 抓住了要害, 体现了“四个着力”的要求。但要清醒地认识到, 前一阶段的工作只是发现部系统中存在的“痈疽”, 下一步关键要勇于“亮剑”, 咬紧牙关打赢“攻坚战”, 啃下“硬骨头”, 绝不能“养痈遗患”, 要切实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要做好巡视反馈工作。反馈要敢于直指问题, 不遮不掩, 一五一十地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被巡视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要体现巡视工作严肃性, 不讲情面, 使被巡视单位有震动、有触动。

二是要抓好整改落实。被巡视单位要在2个月内制定出整改方案并报巡视组审阅, 6个月内报告整改情况。巡视组要杀“回马枪”, 彻底打消个别人的侥幸心理, 使顶风违纪者收敛, 让伸手的人收手。对巡视整改不到位的单位, 要抓住典型, 严肃问责。

三是要及时做好问题线索的移交。巡视办要避免“一巡了之”、“一交了之”, 接受移交的相关部门, 要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开展调查核实, 认真进行办理, 办理结果要及时反馈巡视办, 到期没有办理完毕的, 也要向巡视办汇报工作进展。

运用讨论法强化写作训练效果 篇11

[关键词]讨论法 小学语文 写作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2-082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一直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也被很多老师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写作训练是语文学习的难点,学生参与写作训练的积极性不强,严重影响了写作教学效果。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写作训练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准确审题

审题是写作训练的重要一步。学生由于理解能力不强和生活经历有限,对命题作文的审题存在一些困难,不能抓住关键点,无法精准理解命题作文的要求,导致作文偏题、跑题,不符合要求,影响写作水平的提高。教师可组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题目的意思和要求。

例如,在“成长的故事”这一主题的写作训练中,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认真审题。首先,教师明确了这次写作的要求:写他人或者自己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事,不仅有趣而且要能够让人受到启发,重点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等进行细致的描写,叙事要清楚。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个要求讨论。有的学生认为这次作文的关键词是“成长”,应抓住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具有教育意义的事情来写;有的学生说“成长”体现在知识不断丰富,越来越懂事等方面,写作时可以围绕这些方面写;有的学生说成长故事要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故事,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作文的题目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

由此看来,利用讨论,自由阐述对题目的理解,表达看法,可以使学生在密切的交流中深入理解题义,清楚了解写作要求,防止文不对题的情况发生,提升写作能力。

二、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用心选材

写作素材能否真正表现作文的主题,是否符合写作要求,是决定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因素。很多学生总是觉得生活过于平淡,一看到作文就大脑空白,想不出可以写什么,更不懂得如何按照题目要求从各种材料中选出最典型的材料。所以,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缺乏新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选材讨论,发挥群体的智慧,选出恰当的材料。

例如,在进行“写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写作训练时,为了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素材,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首先,让学生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先看作文要求,写出自己想要写的动物名称。然后,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发言,逐个讨论每个同学列出的动物是否可行。在讨论时,先说明为什么要写这个动物,对这个动物了解多少,其他同学提出意见。通过这样详细的讨论,找到自己要写的动物。

由此可见,在写作训练中,选材是非常重要的一关。学生结合作文题目和要求,交流探讨,找到最能突出主题的作文材料,为接下来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三、利用学生讨论,促使学生修改成文

很多学生缺乏修改作文的习惯,通常是为了应付老师,匆匆忙忙上交作文,根本没有进行修改,出现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结构不完整等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轮流交换修改,发现作文中的错误,讨论最适合的表达方法,对作文进行细致的修改,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作文,优化写作训练效果。

例如,在进行写景训练时,教师让学生先在草稿本上作文,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对草稿进行修改。首先,通过自读发现问题,如丢字、落字、错字等,然后同组之间交换草稿,对作文字、词、句、标点符号、段落等进行修改。对没有把握的地方,小组之间讨论后可向老师求证。接下来,让学生根据同学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经过这样的修改,学生不但写出了高质量的作文,而且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技巧,锻炼了写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全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由此说明,修改作文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讨论,学生发现同学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交流修改的方法,优势互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总之,讨论法最明显的优势是互动性强,学生可以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激活思维,启迪智慧;学生真正成为写作训练的主体,积极参与讨论,顺利通过审题关、选材关和写作关,有效提升写作训练的效果。

强化运用策略 篇12

一、把握好商家广告的关口

广告编辑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把握好商家广告的关口, 看商家宣传的产品是否符合电台的风格、看厂家的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条款的规定、看厂家的宣传语是不是积极向上的, 如果宣传了低俗趣味的商品, 那么不仅难以产生宣传效果, 还会影响电台的声誉。举例来说, 某广告商准备刊登一则广告, 内容是抽奖送小汽车, 有着良好的噱头, 也能够很好地吸引受众的目光, 但是我国广告法中明确规定, 奖品金额不能够超过5 000元, 广告商的行为显然不符合我国广告法的规定, 因此这类广告内容是不能够播报的。

广告编辑除了要把握好商家的广告关、审查好原则性问题之外, 还要看商家的产品与广告语是否与电台的报道宗旨与风格相和谐。目前,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部分商家片面追求广告的“眼球效应”, 为了达到宣传效果不惜采用哗众取宠的手段, 这种低俗的炒作手段显然是不符合电台发展需求的。

二、采取科学的编排手段, 提升广告的投放质量

广告的重要目的是让更多的受众看到乃至接受, 而收听电台广告的权利是掌握在受众手中的, 如果受众不主动收听, 广告是难以达到宣传目的的, 因此广告编辑必须另辟蹊径, 将各种编排技巧充分运用起来, 激发出受众的收听兴趣。

一般情况下, 广告编辑可以将不同的广告内容进行合理搭配, 将广告安排在相应的广播节目之中, 这样的编排方式可以保证受众在收听电台节目的同时接触到相关的广告信息, 可以有效降低受众对于广告的抵抗心理, 提高广告的针对性和覆盖面。近年来, 国内的汽车行业、房地产行业、家电行业、旅游行业均得到迅速发展, 广告投放量也日益增加, 广告编辑可以根据本地区汽车行业、房地产行业、家电行业、旅游行业等的发展现状开好专版, 并在相关的版面中发布新闻, 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吸引受众的眼球, 也可以帮助广播电台吸引更多的商家。此外, 广告编辑也可以将这些专版充分地利用起来, 集中安排一些广告, 秉承服务受众的原则, 科学安排广告内容, 提升电台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另外, 为了编排出内容丰满的广告, 广告编辑还应可以将趣味性融入其中, 为此广告编辑应该认真分析商家的宣传要求, 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请教相关行业的专家, 不能不懂装懂, 主观臆断, 还要注意应用对比法, 以优化广告的宣传效果。

三、广告内容与电台内容科学结合

在广播电台之中, 新闻信息、音乐一直都是其最主要的内容, 很多广告都是穿插在这些信息之中的, 如果广告编制未注意到两者的结合方式, 就很容易将广告淹没在浩瀚的信息之中, 因此广告编辑必须做深入的思考, 将广告从浩瀚的信息中凸显出来, 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

对于广播而言, 声音是吸引受众的重要条件, 因此将各种不同声音按照科学的顺序进行排列, 就可以产生良好的广告效果, 广告编辑必须根据产品的形象、内容确定好广告的录播模式, 遵循醒目、突出的原则, 安排广告内容与播报形式, 这样才能够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影响, 优化广告宣传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到, 趣味性是广告宣传的重要手段, 广告融入趣味性的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广告宣传的效果, 因此广告编辑要善于挖掘广告中的深层次内容, 打破传统的播报原则, 将广告的特异性、新奇性充分体现出来, 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将一些特殊的声音效果应用在广告中, 以抓住受众的收听点, 加深受众对广告内容的记忆。

总而言之, 广告是广播电台获取生存的来源, 要想提升电台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就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提升广告的传播效果。广告编辑作为广告的把关人, 必须对广告严格把关, 深入分析产品的特征与卖点, 采取科学的编排手段提升广告的投放质量, 同时将广告与电台的播报内容科学地结合起来, 并科学地安排广告内容与声音, 才能够优化广告的宣传效果。

摘要:广告是电台生存的来源, 广告编辑作为广告的把关人, 对于广告的传播效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此, 主要探讨如何利用编辑手段优化广告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编辑手段,广告,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庞家驹.关于编辑活动的优化问题[J].出版科学, 2009, (2) :185-186.

上一篇:五年可以做什么下一篇:生态经济伦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