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2024-10-27

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精选12篇)

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篇1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 人们生活越来越高, 地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多, 随着人们之间活动字数的不断增加,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明显增加, 在这种全球逐渐变暖的大环境下, 人们迫于需求通过新的方法来改变当前的发展形势。低碳经济理念就是在这一发展背景下产生和提出的, 它是以通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防止全球变暖为己任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在低碳经济的促进下, 低碳旅游相应而生, 它基于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 可以有效的弥补生态旅游过程中所造成的生态破坏, 它比生态旅游具有更为丰富而且明确的发展内涵, 它可以将现代旅游的发展理念通过重新定义, 使每个人在旅游的过程中充分体味到低碳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推动意义。

1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

1.1 低碳经济概念的产生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在人类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 对于环境的破坏也是非常大的, 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发展弊端, 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发布了《增长的极限》一文, 在文章中第一次对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工业文明和高碳经济的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随后, 低碳经济的发展不断得到延伸和推广, 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一文中将低碳经济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提出, 这标志着低碳经济的发展正式开始被人们所接受。同时, 英国政府为了有效的控制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弊端, 不断采取有效措施, 并制定了一系列计划, 英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本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20%, 到2050年要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60%, 真正实现低碳模式。要不断的优化当前的能源结构, 大力发展可再生性能源, 加大对各类新能源、低污染的资源加大利用程度;要不断对当前的能源政策进行调整, 征收气候变化税和能源产品税, 要加强科技创新的力度, 积极发展低碳能源新技术, 通过各方面的措施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在各项有利政策的推动下, 推动家庭节能减排, 在家庭建筑中推广使用隔热保温建筑材料实现建筑节能, 推广节能灯, 采用LED绿色照明, 淘汰传统照明方式, 实现照能节能, 各个家庭也要积极行动起来, 通过购买节能家电、使用混合燃料汽车的形式, 尽量短距离出行使用自行车, 真正实现低碳交通, 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1.2 低碳经济内涵

低碳经济是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被提出的, 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所谓低碳经济, 就是通过人们的低碳行为, 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 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的大力推动下, 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 对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 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 形成一系列明确、稳定和期的引导及鼓励, 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性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运用和加强, 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彻底转变原来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 建立社会新的发展模式。

2 低碳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当前, 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 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这样, 碳排放量就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指标。碳排放量从表层意义上来看, 是人类能源利用方式和水平的反映, 但从本质上来讲, 更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新标识, 在社会发展的稳步推进过程中, 要改变人类对于传统资源的利用程度, 通过发展新的技术来实现社会二氧化碳低排放, 真正为社会发展贡献自身力量。同时,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政治问题,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 人们生活环境形势越来越严峻, 如何在社会发展变化环境中做好低碳工作, 是各国首先要考虑的重要任务, 因此, 各个国家必须要通过相关的政策法规来降低碳排放量, 真正做到低碳社会。

3 低碳旅游对生态经济的诠释

当前, 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 社会各方面都以低碳发展为标准, 真正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近年来, 旅游业在我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旅游的人数与旅游消费总量逐年增长, 这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了许多力量。生态旅游成为了近年来流行的新名词, 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也希望能够以自身的力量来换取自然界与人类的和谐共处, 如生态观光旅游等。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 当前, 对于生态的解释也有多种定义, 但对于生态旅游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含义, 生态旅游的发展还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而大多数学者对于生态旅游的解释都是基于自身的理解, 难以对生态旅游进行标准的认定, 导致在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生态旅游定义的滥用、误用以及泛化, 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决策和管理产生一定的误解, 这对于生态旅游的要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1 对生态旅游对象的质疑

在各种生态旅游的定义过程中可以发现, 生态旅游的对象一般被认为是自然资源, 特别是一些生态保护较好, 受污染程度较低或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自然风景保护区, 如果将生态旅游的范围仅仅这样定义的话, 那就缩小了生态旅游本身的含义, 使得其发展内涵被误解, 从实际的发展状况来看, 生态旅游只是旅游的一部分, 因此, 将我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定义为生态旅游的话, 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为旅游业包括的范围和资源要更广泛一些。

3.2 对生态旅游者的质疑

根据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 生态旅游者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生态旅游者是指到生态旅游景区所有的游客, 这类界定具有统计上的可操作性, 但他只能指到景区旅游的游客数量, 而无法对游客的具体行为进行监测, 难以体现出生态旅游者与普通游客的区别;狭义的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应为生态旅游者, 狭义的生态旅游者仅指来到生态旅游区的对环保和经济发展负有一定责任的那部分游客, 他们从真正意义来讲才可以称为是真正的生态旅游者。从旅游者自身的目的来看, 游客来旅游的目的, 是为了获得身心的放松, 使身心能够得到有效的休息, 而不是一种责任性的学习, 生态旅游只能达到提高旅游者的这个目标, 而无法规定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承担责任和义务, 因此生态旅游本身就是一个不单独存在的概念, 它需要通过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3.3 对生态旅游过程的质疑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有了生态旅游资源, 相应的才会出现生态旅游者, 还必须要同时具备生态旅游的实现过程, 才能够算是一个完整的生态旅游过程, 要想使生态旅游的过程得以实现, 必须要通过相关的交通工具才能完成, 也就是说生态旅游的实现过程必须要以生态交通才可以, 但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才可以算是真正意义的交通工具呢?任何人都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低碳旅游把人类对旅游所寄予的希望全部融入到整个旅游过程当中, 在实际的过程中, 侧重于对目标的关注, 使旅游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分解到了全过程, 它的理念和目标都非常清楚, 那就是使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不仅要享受健康快乐的自然环境, 而且也有义务对当前的旅游环境健康承担相应的义务与承担, 只有通过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 才可以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 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4 低碳经济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同时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种措施, 它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 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观念, 它涉及的主要方面有食、住、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的不断提高, 低碳旅游也要在不降低旅游质量的前提下, 在旅游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4.1 低碳饮食

在二氧化碳排放的构成比例中, 由饮食所引起的二氧化碳比例也是非常巨大的。人类在食物链中, 并非处于最高端, 属于杂食, 但随着现代人类盲目提升在食物链上的占位, 在饮食方面侧重于动物食品, 这样一方面直接导致了现代人身材体健康和超重, 人们的健康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同时也使得肉类食品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食用过多的肉类食品, 必须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 因此, 人们在饮食过程中, 要合理控制饮食结构, 增加非动物类食品的引入量, 做到合理饮食, 通过旅游的形式, 不断调整人类的饮食结构, 促进人类身体健康, 同时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4.2 建筑节能

我国建筑及居民生活占用能量很大, 建筑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很高, 人们在当前对于传统资源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同时许多旅游景区在建筑上也追求质量高的建筑物, 这就使得旅游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明显增加。因此, 在当前低碳旅游的过程中, 要不断的降低对传统资源的依赖程度, 开发新的资源与技术, 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并将这些新技术应用于人们的建筑过程中, 各类旅游景区在建设的过程中, 要尽量体现低碳发展的理念, 使碳排放量不断降低, 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4.3 出行节能

在二氧化碳排放的构成比例中, 各种交通工具的出行所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非常大的。由于许多旅游景区大多位于农村地区, 人们在乘座交通工具的过程中, 必然会造成尾气排放, 对社会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这就很难体现旅游低碳的交通节能意义。因此, 在人们出行的过程中, 要做到低碳出行, 通过低碳的方式来维护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对于出行距离在五公里以下的, 尽量采取自行车行, 在旅游的表现形式上, 也可能采用自行车旅游的方式, 减少碳排放量, 在旅游景区, 尽量不要组织一些篝火晚会的形式, 防止对自然资源造成一定的损害, 在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上, 要通过拼车、组团的形式, 以减少碳排放量, 在景区游远中, 要做到不随手乱扔垃圾, 保持景区内的自然和谐, 给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

当前, 在社会发展高速发达的今天,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显得非常重要, 在低碳经济的促生下, 低碳旅游的发展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并形成一定的共识, 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二者相互补充, 互为依赖, 低碳经济促进低碳旅游的发展, 同时低碳旅游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亦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因此, 在发展过程中, 要做好二者的协调处理关系, 牢固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 在实际的社会和生活中时刻执行。同时, 国家的各级管理部门也要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鼓励旅游景区进行低碳发展, 将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的理念牢固结合, 真正发挥最大作用, 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人类的社会生活环境越来越严峻, 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为人类保护地球提出了新口号, 而且为后工业化时代人类追求新的健康生活,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终目标。低碳旅游就是为了充分迎合这种发展理念, 以低消耗、低污染等为基础的绿色旅游, 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且对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 通过低碳旅游的形式实现社会文明发展。本文着重探讨了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旅游

参考文献

[1]王杰.基于低碳经济下的城市规划研究[J].中外建筑, 2011 (01) .

[2]王伟.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 2011 (03) .

[3]林君暖.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J].特区经济, 2011 (01) .

[4]于恒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建设路径分析[J].生态经济, 2011 (01) .

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篇2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姓名:

学号:

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自动化102班

内容提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Content summary:

Low carbon economy based on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low emission based economy, human society is after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ndustry civilization the another significant progress.Low carbon economy essence is the high energy efficiency and clean energy structure problem, the core is the innovation of energy technology, system innovation and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concept of fundamental change, low carbon economy essence is the efficient use of energy, the development of clean energy, the pursuit of green GDP problem, the core is the energy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ystem innovation and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concept transformation.关键字:“低碳产业” “低碳经济链” “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来临”“节能减排”

正文

“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见诸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后这个提法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特恩支持作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1%GDP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GDP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大会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⑦.中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

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如何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耗的主体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到 2020 年,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据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潜在的节能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②。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地区一直单纯强调GDP的增长,如今减排目标公布后,这种局面就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由此也需要新能源行业更快地发展与成熟, 但是,与此相对应,传统行业的既有发展模式将遭到严峻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⑧。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在全

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⑩。

在2010年两会上,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中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倡导低碳消费也已成为世界人民新的生活方式。奥巴马上任之后就在美国国内积极推动气候立法,令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①。欧盟提出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环保项目和相关就业,支持欧盟区的绿色产业,保持其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在2009年7月公布的低碳转型规划中,明确提出企业要最大限度地抓住低碳经济这一发展机遇,在经济转型中确保总体经济资源和利益的公平分配。日本则制定了“最优生产、最优消费、最少废弃”的经济发展战略。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③。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企业需要做好一切准备迎接这一变化,将低碳经济纳入战略规划。根据汇丰(HSBC)的一项研究显示,2008年,全球气候变化行业中的上市企业(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的营业总额达到了5340亿

美元,超过了5300亿美元的航天与国防业的营业总额。⑥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多个行业,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气候变化和经济危机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我国将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在发展和低碳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零排放”绿色中心商务区里的低碳产品、建筑材料从哪里来?原来,在该城市的开发区内,还将规划一个10平方公里的低碳产业示范园区,专门为绿色中心商务区的建设提供各种产品和技术支持。低碳产业示范园区鼓励薄膜太阳能、太阳能集热管、LED节能灯等相关企业入驻。园区的产业定位为,重点打造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LED节能灯、建筑新材料、地源、水源等产业。把这些研发、生产企业聚集起来,我国希望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④。

发展低碳经济,我们要端正认识,提出正确的引导意见。例如在全球第一个提出低破经济的是英国政府,它正是看到英国能源正从自给自足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2003年的消费模式预计.⑤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已迫在眉睫,提出创建低碳经济的思路应运而生,而我们的能源问题和高碳排放带给环境的问题一点也不比英国轻松,我国政府基于这点坚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决策,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指导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和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货等措施来引领低碳经济发展,这也需要企业认清方向,自觉跟进,采取促进低破经济发展的集体行动,只有这样,中国向低碳经济转换才有现实的基础。

转向低破经济,实行低碳生活,还要戒除以大量消费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我们要提倡节能减排还必须从细微处做起,从身边作起,这细微处不只是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的节能细节,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看似数量很小,但乘以13亿就会成为巨大的数量。我们应当遵从古训,“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要注意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⑨每一个科技工作者,社会工作者都应从日常生活中,面向公众宣传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意义,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的科学发展决策,变为全民的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①作者:孙桂娟《低碳经济概论》 等编著出 版 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5-1

②作者:刘卫东《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与科学基础》

间:2008-3-18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

③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 《低碳经济》 出 版 社:石油工业出

版社出版时间:2010-1-1

④作者:朱合华《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论文集》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9

⑤作者:宋维明《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5

⑥(美)威利,(美)查尔迪斯,林而达 译,《清洁农作和林作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1

⑦作者:王宇寰《节能减排---低碳的必由之路》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4

⑧作者:李佐军 <<“十二五”推进我国低碳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中国经济报告20111-1

⑨作者:王敏<<低碳”将成国际贸易新壁垒>>深圳特区报2010-11

论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的良性互动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清洁能源;科技创新

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现状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2003年英国最早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以来,它迅速为世界许多国家采纳,成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哥本哈根峰会与坎昆气候大会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界的共识。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的低碳化。即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注重对生产规模和资源使用进行科学统筹和规划,大力引进和运用新技术,关注自然资源的循环和再利用,注重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使之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2)分配的低碳化。指政府进行再分配时,要通过法律、税收、转移支付等经济调控手段,对环境友好的产业实行倾斜和优惠,同时对于那些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予以限制,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以实现产业低碳化,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3)消费的低碳化。即积极倡导文明消费、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在消费结构上要更加注重精神消费、文化消费等。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不断发展和延伸,“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等新概念应运而生。

(二)低碳经济的现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低碳经济政策,积极推动低碳绿色增长。尤其是为了应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些国家更是把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产业作为重振经济的重要动力。当前低碳经济发展分成三股力量:欧盟、伞形集团(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中国)。欧洲是低碳经济的起源地,也一直是全球低碳经济的领头羊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的摇篮,低碳经济已经写入欧盟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欧盟将低碳经济视为“新的工业革命”欧盟英、法、丹麦和挪威等国的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近年迅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果。而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的美国选择以开发新能源、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重新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虽然布什政府时期对《京都议定书》一直持不合作、不作为态度。但奥巴马上任之后不仅在美国国内积极推动气候立法,令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ACES),更热衷于绿色外交、四处打清洁能源合作牌。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美国政府低碳经济政策可以进一步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新能源的开发是核心。2009年1月,奥巴马宣布了“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以发展新能源作为投资重点,计划投入1500亿美元。2009年2月,美国出台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投资总额达到7870亿美元,该法案将发展新能源列为重要内容,包括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等)。在节能方面最主要的是汽车节能。此外,为应对气候变暖,美国力求通过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有资料显示,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

对于中国的而言,气候变化问题如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迅速兴起、人口老龄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等一样,有可能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社会的重要力量,并且会为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球变暖本身将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全球温度的升高、降水的变化、海平面的升高,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对水资源、农业、自然生态、基础设施以及人力资本等产生的影响,特别是极端性的气候事件所带来的冲击性和持续性地破坏,都将会改变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中国逐渐承担控排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责任,减少能耗和碳排放量,采取低碳发展模式将逐渐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约束性条件,而能源强度和碳强度高的企业和行业将会面临显著的风险。中国将会在市场、技术、标准、投融资方面不断推出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会通过行政、法律、经济和社会等手段实现社会经济的低碳转型。中国最终将会建立起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建立起能够真实反映能源资源和环境容量稀缺性的价格体系,建立起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与税收体系,建立起低能耗、高能效和低碳排放的社会经济生产与消费体系,这都会对中国企业的营商环境带来巨大变革。

如今,我国正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从经济的角度讲,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依赖的是原始生产要素的高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工业化中级阶段,经济发展以投资和科技进步为主要带动力量;工业化高级阶段则以信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中国的经济转型摒弃了传统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的路子。正在向工业化中期迈进。

三、低碳经济呼唤科技创新

低碳灵魂是科技创新气候变化的脉搏牵动全球“冷暖”,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球共同目标。如今人们逐步认识到,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是解决资源、环境、污染物排放问题,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目前,我们还沿袭着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特征,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能源消耗,碳排放居高不下。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巨大压力下,低碳经济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有效途径。

但低碳经济究竟如何发展,需要实现“五个创新”,即观念创新、结构创新、科技创新、消费方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其中科技创新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资源,才能够争得先机,赢得低碳经济的主动权。应该说,科技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是各个先决条件中的重中之重。针对我市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在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环保产业,以煤层气为代表的新兴能源方面,以及传统能源升级改造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而搭上低碳经济这趟列车,需要科技的有力支撑,需要加大对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需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只有掌握核心科学技术,才能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掌握主动,实现大发展。例如,在新能源煤层气开发利用上,为什么我们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一方面与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关,进入门槛较高;另一方面也与我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企业科技水平不高,实力不够有直接关系。新能源被业界专家普遍认为是2030年后的产业主流,而守着丰富煤层气资源的晋城,如何使煤层气成为今后新兴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我们加大引进新技术和自主开发的力度,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好煤层气,使煤层气产业为晋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实现传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样是摆在我们目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实现煤炭产业的绿色环保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同样需要科技作保障。煤炭等传统能源只有通过科技进步,才能提高效能,降低能耗,向绿色经济方向转型。因此,我们要加快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研发生产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要加大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使传统能源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

当前,低碳经济之路为全世界展现出美好而光明的前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正当其时。同时,也为加快科技进步提升创新水平带来了难得的契机。正如有关专家所言,科技将为化解世界性能源和环境等问题开辟途径。我们要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作为永恒主题,抢抓机遇,推动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为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文涛,徐浩,葛琳.中国的能源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J].科技促进发展,2009,(1).

[2]周韦慧,陈乐怡.国外二氧化碳减排技术措施的进展[J].中外能源,2008,(3).

[3]汪曾涛.试论我国二氧化碳减排政策的实施策略[J].经济论坛,2009,(6).

[4]中國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篇4

1 低碳经济

1.1 内涵

对低碳经济进行定义国内外学者各抒己见, 大体上是从社会资源结构、经济发展模式、技术应用等方向对其进行思考与研究。而实际上, 低碳经济就是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在发展进程中结合的产物, 在物质循环与碳平衡理念的辅佐下, 对人类碳排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以后, 提出标准, 那么在低碳经济的约束下, 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不仅仅考虑经济利益取得的情况, 而且极关注“环境—社会—人”之间发展的协调性。

1.2 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改善气候, 管控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十二五”期间,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号角吹得愈发响亮, 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经济的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控气候变化的趋势, 改善地球生存面貌;使产业结构发生转型, 践行“科学发展观”路线,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结目标;维护生态平衡, 降低能耗量, 最终完成小康社会的构建工作, 为社会、人类创造财富。

例如, 浙江省杭州华辰国际酒店, 其在经营方面践行了“低碳”的路线, 例如变频器在每个机房中都有安装, 保证了酒店时刻处于恒温的模式中。这样的经营达到了低碳经济的效果, 不仅仅使华辰国际酒店省电率高达30%, 同时也给客人带去了舒适的感觉。目前浙江省绿色饭店有328家, 在全国居于首位, 达到了节约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 尤其是华辰旅业中水泵变频节电、照明智能节电、太阳能等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2 低碳农业

在2008年, 《中国农业信息》 (第8期) 有“低碳农业经济略论”, 该论文也因此成为“低碳农业”产生的源头。此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的对策”一文中也做出这样的表示:只有增强我国农业应对多变气候的能力, 这样农业总产值才不会受到影响, 也会落实持久、平稳发展的战略计划。其实无论是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还是“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还是普通刊物上, “低碳农业”的论文占有很高的比例, 可见“低碳农业”一词的提出是广泛性的。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衍生出的产物, 实质上就是在农业生产运行的过程中, 在多样化高端技术的辅助下, 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不可再生资源的耗损量, 同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在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为人们谋福造利。其特征可以总结为, 低能损、低物耗、低排出、低污染、高效率、大效益。

低碳农业模式并非单一化的, 立体、生态、绿色、循环、休闲观光、生态高值农业模式较为常见且有较高的应用率。对其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进行探讨, 在多变的气候面前也不会慌乱, 有效的解决资源紧张问题;同时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保护生态平衡;使农产品安全性能更高, 为农民创造更大的经济利润;此外使人体健康水平与素养水平综合提升。

3 低碳作物生产

目前研发出的“低排品种”Disang与Liut可以达到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 这是因为在农作物生长期间CH4排放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有研究资料显示, 后者比前者降低30%的CH4。对Disang品种特征进行描述, 叶面积指数高、根系体积大, 而Liut自身具有高产量植株的形态特点。水稻品种CH4排放量存在差异性, 内在原因是其基因存在差别。此外绿色超级水稻品种的推广使用发挥了“三节”的功效, 即节约氮肥、节约水资源、节约农药。

低碳栽培技术, 主要用于填间管理进程中, 其应用原理就是田间农作物生长发育时期, 为了降低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可行手段。实践表明, 间接灌溉应用于水稻生长阶段, 使CH4排放量为20.04g/m2, 比长期淹灌降低45%, N2O排放量也比长期增加四成有余。通过计算, CH4与N2O产生温室效应的总量为4651.70kg/hm2 (CO2) , 比长期淹灌降低43%左右。低碳栽培技术水稻田间管理中的应用, 不仅仅缓解了温室效应, 而且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的建立健全。

4 结语

大学生与低碳经济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低碳经济;低碳文化;推动者

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乃至国家权益的深刻变革, 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低碳文化”来提供软实力的支撑、传播和引领作用。当代大学生思想先进, 思维活跃, 是传播低碳文化的一支潜力巨大的重要力量, 应当成为低碳文化的有力推动者,并在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的进程中, 改进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提升综合素养, 加快健康成长成才的步伐。

一、低碳文化的内涵

低碳文化是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 是低碳经济的文化内核, 是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低碳社会运行状态下展现出的与之相对应的人们的思想、精神与追求。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实质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因此, 在人们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和探索的过程中, 逐渐意识到需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生产生活中对人类的传统方式与模式加以改进和提升, 进而产生了低碳文化的认知, 使之成为低碳经济的”软实力”, 通过低碳家庭、低碳人生、低碳生活方式等形式多姿的文化形态表现出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的呼唤、要求与现象。

二、当代大学生是传播低碳文化的一支潜力巨大的重要力量

1.从大学生的成才和发展定位来看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 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也是引领和践行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与方式的生力军。大学生拥有何种成长与发展理念, 在生活与工作中如何领悟和践行正确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表达渠道, 将会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 而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是时代对大学生的呼唤, 是中国未来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 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及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历史新使命的承担者, 应该走在低碳生活的前沿,做低碳时代的文化领跑者.2.从大学生的群体数量和教育质量上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目前, 我国的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 2000 万, 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 其对社会实践的践行、示范和渗透的力量是深刻而深远的, 是必须牢牢抓住的中坚力量。同时必须看到, 一个大学生即代表着一个基本的家庭、一个未来的工作单位和一个稳定的交往群体, 形成合力的大学生群体具有强大的社会传播、辐射和带动效应, 其力量与效果是广泛而不可估量的, 是大有潜力可挖掘的坚实依托。此外, 当代大学生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拥有良好的社会道德修养, 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和民族情怀, 朝气蓬勃, 思维理性, 行为文明, 是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的合适人选;理论水平高,应变能力强, 勇于担当使命,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是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的最佳媒介。

3.从大学生的群体思维与行为特征上看

当代大学生多为“80”后”和“ 90 ”后, 个性张扬,思维活跃, 接纳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西方现代价值理念, 独立意识较强, 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期较为短暂, 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追求时代潮流的思想浓厚, 但也并不完全人云亦云;敢于尝试, 勇于实践, 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 逐渐加深了自身的社会化程度, 能够正确地看待成功和认识失败, 乐于向自己的观点和成就挑战, 凸显出高级人才的优秀品质。因此, 当代大学生完全有可能并且应当成为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的有生力量, 在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的时

代潮流中, 检验自身的不足之处, 不断实现自我认可、自我转换和自我超越;在营造和浓厚低碳文化的历史背景下, 以个人为枢纽, 带动更多的人为实现低碳社会而贡献青春、热情和才华。

三、当代大学生应成为低碳文化的有力推动者

1.牢固树立养成和争当低碳文化先锋的思想观念

当代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大意义,对个人素养的培育、生活方式的转变、思维角度的拓展等方面的重大作用, 紧紧跟随”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的时代潮流, 从自身开始, 从身边做起, 不断养成传播低碳文化的自觉行为, 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传播低碳文化的先锋军, 积极投身于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的伟大实践中, 号召、带动整个大学生群体投身低碳事业, 鼓励、促使更多的大学生提升环保意识, 提倡实行并向社会大众宣传低碳文化生活方式, 倡导科学健康的低碳生活, 把低碳文化变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 并在其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加深对社情民意的了解, 加快成长成才的步伐, 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

2.大力弘扬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的文明风尚

当代大学生应以低碳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为契机, 加强和提高自身对低碳经济、低碳文化和低碳社会等“ 低碳”概念的认知, 以良好而准确的低碳理念为指引, 积极参与到发放倡议书、校园低碳签名、街头宣传、计算碳排放量、低碳生活宣誓、“ 地球一小时“等形式各异、色彩多姿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让自己成为校园低碳行动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志愿者, 为校园节能减碳贡献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使“低碳”理念的种子播撒于校园的各个角落,让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成为“ 低碳达人”。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和流行尚处于初级阶段,对大多数人尤其是群众, 还是一个新鲜事物, 需要加深了解和认知。当代大学生应在社会实践之中深入农村、社区和企业, 开展“ 倡导低碳生活, 共建环保家园”等科普教育系列活动, 围绕节能减排与气候变化、上海世博会等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群众讲解“ 怎样减少碳排放“等科学知识, 向社区居民介绍简单易行的节能窍门, 将节能低碳观念传递给社会大众, 使群众在个人生活中选择低碳产品与低碳成本生活。同时以手机短信、QQ、博客等新媒体为媒介, 不断创新低碳文化传播的手段、方法和形式, 把新鲜灵活的低碳理念用通俗易懂、简单简约的方式表达出来, 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接受、乐于接受, 提高低碳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持久性。

3.努力探索推进和加深低碳文化的新途径新方法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 思维敏捷, 善于总结, 善于思考, 在身处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 一线”过程中, 在亲身经历和直接感受中认识和体察到低碳文化传播中或现存或潜在的问题、存在的薄弱环节,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 在作好调研的基础上, 努力思考、探索弥补和完善低碳文化传播过程中凸显的缺陷所在的新途径新方法, 并形成规范化的理论文本, 提出对低碳文化传播政策的完善或改进的建议, 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和政策依据献言献策, 为新时期下增进低碳文化的内涵、推动低碳文化的良好传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4.积极践行符合和适应低碳文化要求的生活方式

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习惯, 在人们当中逐渐兴起一种“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的思维状态和生活方式, 使更多的人成为“ 低碳一族”, 是低碳文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表现。当代大学生应当把“低碳生活”的理念贯穿于个人的生活、学习、消费和交往的全过程, 积极践行符合和适应低碳文化要求的生活方式, 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 以绿色生活方式为主导, 从个人起步, 从点滴入手, 从现在开始, 从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纸张的正反面重复利用、废纸和废旧电池的回收、尽量随身携带饮用水杯、少使用或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使用环保型购物袋、循环利用塑料制品、养成无人在寝室时随手关灯和关电器的习惯等小事和细节中参与、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 关

注和思考个人生活方式所描述出来的“ 碳足迹”, 在各个环节之中降低对碳的依赖和消耗。通过把“ 低碳”养成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在平日的各种活动之中, 主动去约束自己、提醒自己、改进自己, 追求多节约、不浪费的简约美, 在日常生活中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计划性购买日用品、减少个人物品的闲置、提倡循环利用物品、拒绝多余的商品包装和爱心捐献等, 让自己每做一件事情都能为节能减排贡献一份力量, 让“今天你低碳了吗?”的流行语真正转换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使自己过上舒适而新潮的“ 低碳生活”, 迈入文明而优雅的“低碳人生”。

参考文献:

污染与低碳生活 篇6

关键词:污染低碳减碳环保

如今污染已经成为人类的大敌,这是人类最近几百年的迅速发展所不可避免的产生物。

环保屹然成为了人类想生存下去所必须重视的,那么讲环保,就必须从“污染”二字谈起。

污染是指自然环境中混入了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其数量或程度达到或超出环境承载力,从而改变环境正常状态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重金属污染等。

水体污染影响工业生产、增大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不能进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损害很大,其中泡沫污染性很强。

室外大气中大量存在诸如尘埃、烟雾、煤气、迷雾、气味、烟气或蒸汽等一种或多种沾污物,其特性及持续时间足以损害人类的健康或动植物的生活。

由放射性物質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的是主要污染物是核工业企业的排放物,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沉降物及自然界宇宙射线、放射性矿藏和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等。可通过食物链或直接对人体造成危害。

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如日本的水俣病和痛痛病分别由汞污染和镉污染所引起。其危害程度取决于重金属在环境、食品和生物体中存在的浓度和化学形态。

污染已经深入到了人类和动植物的生活之中,对整个地球都造成了极大的不良效应,这直接关系到整个地球上的生命的生死攸关。所以,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将环保的概念传播到每一个人的大脑里。我们要从懂环保,到做环保,再到爱环保,才能使我们和动植物的共同家园——地球,得到真正的保护。环保行动,从我做起:

1.减少肉食。过度肉食已经使得中国土地不堪重负,甚至雪上加霜,草场沙化,水资源匮乏,污染严重,能源过度消耗;还有,为了满足人的消费欲望,对野生动物大规模地屠杀,很多物种灭绝,生态平衡被打破,引起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应;最后,他们归结到一种理念,就是回归自然,天人合一,这也正是他们对于地球伦理的一种解释,一种认定。我想,这里所谓回归自然,恐怕还不是要把人类轰到森林里去,重新过上茹毛饮血的日子,这是不现实的。重要的是使人类认清自己在自然中,也就是地球中的地位,别把自己当成统治地球的暴君,别以为自己有多少特权,要学会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平共处,平等相待。希望人类放弃人道主义,从而选择一种更好的世界观,其实是比放弃肉食,选择素食更难实现的目标。在这里,自然保护问题也许会陷入两难,因为,以人道主义为底色的自然保护论者,往往还是从人类摆脱生存困境的现实出发,主张保护对人类有用的资源。

2.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低碳生活宣传海报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4个节: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低碳不以影响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为代价,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节水,从点滴做起。有人说,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如今这种力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比如我的一个同事从去年开始就随身带着水杯、筷子,他说这样既卫生也减少了使用一次性水杯和一次性筷子;比如周末钓鱼一个钓友说他一周就花了5角钱,他骑自行车上下班,在家吃饭,只花5角钱坐了一次公车。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足迹”,即产生、使用和消费一些东西共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低碳生活就是简约的生活方式,从衣、食、住、用、行都可体现低碳生活。我身边有很多低碳的榜样,我自己也有一些低碳的生活习惯,比如夏天很少使用空调,尽量双面打印文件;比如我昨晚考虑低碳生活呢,晚饭全素,注意节水,没看电视、没开电脑,9点就睡觉了。呵呵。我想,低碳方式生活,就是不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低碳”还得能带来心灵上的宁静呢。其实,低碳生活也是低调生活。

3.利用可循环材料为低碳添砖加瓦

在倡导低碳环保的今天,可循环材料可谓占尽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实现造绿色生活,装修过程中在木材、棉花、金属、玻璃、藤条的选择上都需要尽可能地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专业人士建议,在装修过程中,完全可以在一些不太注重坚固程度的地方使用轻钢龙骨、石膏板等轻质隔墙材料,少用黏土实心砖、射灯、铝合金门窗等资源浪费较大的材料,也可从侧面降低家装工程的碳排放量。节能灯、节水型卫浴用具、可回收地板、铝质石卫浴、无毒植物胶、无机涂料等,这些材料的运用,也会让你离低碳生活又迈进了一大步。

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篇7

关键词: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相互关系,辨析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 我国生态旅游建设起步较晚, 而在没有较好和较多经验的前提下, 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比较混乱的现象, 问题也显现出来, 于此同时在低碳经济趋势下, 发展低碳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发展, 虽然在实践上有了详尽和有价值的指导, 但是依然面临着挑战, 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在新的时代下发展也陷入了困境, 有必要明确两者的相关性来更好地促进我国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1 生态旅游及低碳旅游发展的现状

1.1 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生态旅游是20世纪为适应人们“回归自然”和保护环境的需求而发展的旅游模式, 其背景是整个全球生态受到破坏之下, 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人们旅游行为的要求进行一个期望和推广, 并在2002年获得联合国推广之后, 对生态旅游不断影响整个全球发展, 相应地也对旅游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国在生态旅游的建设和推广方面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 主要是伴随着自然生态保护区的逐步得到规划和要求后, 国家从上而下地要求旅游发展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并保护生态的要求, 生态旅游对当今国内的旅游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 但是伴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发规模、消费方式过度、生态保护不当、生态旅游管理水平受到限制等众多问题下, 国内的生态旅游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发展模式上需要更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措施和管理要求来实现。主要的问题表现为:宏观规划和管理决策并没有较好的科学指导;旅游管理者在执行生态旅游模式的偏差;社会参与生态旅游, 并保护生态的意识薄弱, 利益冲突严重;旅游区与游客关系层面, 教育功能尚缺, 管理不到位;旅游区与生态环境关系层面, 两者并不和谐[1]。

1.2 低碳旅游发展的现状

生态旅游在全球的推广和发展, 对整个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实践中, 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节能减排的研究就在深入, 到90年代低碳经济的重视和全世界的认可, 标志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又有更好的补充和影响。低碳经济宗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防止全球变暖;实质上是应用绿色的技术, 对能源的利用提出更好的要求, 对未来的发展提出更具有可持续的模式。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后对低碳经济的推广和发展有了积极的作用, 并在全球范围内努力践行, 全球经济的发展模式都向低碳经济转型, 来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2]。

我国于2009年12月由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来积极参与和支持低碳旅游的发展, 并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 面临的阻碍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解决。

2 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概念

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墨西哥专家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1983年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 然而他又在1987年将这一概念总结为一种:以享受、欣赏或者是研究风景及当地野生动植物和文化特征 (历史遗存和现有的特征) 为目的的一种旅行。之后, 学术界出现了多种生态旅游概念, 并且这些概念也随着人们自己的认识和深入不断变化着, 主观思想上由原来只是关注旅游活动的消费开发和其主体转变到了关注旅游地的生态、环境、经济和文化等旅游活动的客体以及二者之间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经相关调查发现, 生态旅游的概念已经基本形成了以自然为基础的活动和为保护自然做贡献的主题, 其次像当地社区的收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和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熏陶等标准规则在生态旅游概念中也不断涌现了[3]。

2.2 低碳旅游的概念

从1972年的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的认识, 到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 通过法律约束的方式来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条约, 让世界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节能减排的系统工程。也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对低碳经济赋予了新使命的开始, 到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再一次重视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对全球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的推进, 低碳经济不断受到重视和应用, 在全球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学术界也加大了对碳排放的关注。在低碳旅游研究方面, 相比较于国外来说, 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是比较晚的, 而国外很早就已经集中研究于旅游部门或旅游过程中碳排放的测定, 并借此来衡量研究旅游业的碳排放对环境有着怎么样的影响。我们国家虽然在低碳旅游研究起步比较晚, 但是也在2009年11月深圳举行的“2009·两岸三地旅游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 提出了低碳旅游在中国的发展模式和要求, 其中包括了低碳技术、消费方式等, 一种可实现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4]。

3 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相互关系

3.1 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

3.1.1 两者提出的背景共同点

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虽然是在不同时期提出来的, 但是他们却有着同样的背景, 那就是: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进程的加快, 我们生存的环境出现了很多问题, 人们已经将眼光转向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这个问题也从两方面得到了体现, 一方面:人们开始注意出游的环境质量, 另一方面, 人们开始从自身提高对环境的责任意识, 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 保护我们的现有资源。

3.1.2 最终目标的共同点

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终极目标都为了实现可持续的旅游, 即旅游发展的前提是确保未来还有足够的机会和资源, 并在保护之下, 当前的旅游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因此, 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都需要维护资源的完好, 可持续地利用, 在文化精神的支持下, 对生态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有良好的保持和维护, 同时, 可持续的范围是全球范围内甚至更广的目标实现。

3.1.3 两者的研究路径共同点

学术界关于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研究遵循了从定义、定性探讨到指标、数据定量测定的过程, 而定量研究又大体经历了从科学理论到管理工具两个阶段。比如说, 专家为了规范多种多样的生态旅游定义专门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承载力) 、旅游生态足迹等数量指标。这些指标能够相对具体化地展现旅游的某方面情况, 基于其实建立在某些相关的假设基础上, 又被称为了单因子法。根据实际生活中的木桶原理来说, 旅游地环境容量应该是由旅游地资源特性、发展目标、管理手段等因素的最小值决定的。实际生活中由于一些学者认为旅游环境容量中某些界定标准比较模糊, 不具有现实操作性。我国在低碳研究方面主要还是以一些概念性和研究性分析为主要, 也有部分研究人员已经入手了相关旅游产品的碳足迹计算与分析。碳足迹是指某项活动中直接和间接产生的CO2排放量, 或产品的各生命周期阶段累计的CO2排放量。

3.2 两者的不同点

3.2.1 两者的涉及范围不同

国内和国外专家在对于生态旅游的对象认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国内部分学者认为不只是原生的自然景观, 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景象也是生态旅游的一部分, 而国外大部分专家则认为只有自然景观才可以被认定为生态旅游的对象。总体上, 生态旅游作为自然旅游的一部分, 所要求的是通过相关的参与者在特定的方式下, 实现生态旅游的活动。由于缺乏统一的统计体系, 生态旅游占全球旅游市场份额估计为3%~30%。低碳旅游相对生态旅游来说范围可能要大得多, 低碳旅游不会限定游客类型、旅游规模和旅游资源, 只是在原有旅游消费或旅游生活方式基础上限定温室气体的排放, 要求减轻旅游碳的排放量。

3.2.2 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各种生态旅游定义中一般都是将生态环境较好, 没有受到或者只是受到很小污染的自然区域作为生态旅游的对象, 由上可见, 生态旅游的侧重点是以自然为基础的特定区域的旅游。国外一些生态旅游发展较快国家一般只会将“国家公园”、“野生动物园”、“热带丛林”等纯生态区域作为生态旅游的对象。生态旅游源于大众旅游的自然取向性调整, 不过生态旅游和传统上以为的自然旅游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生态旅游是指在坚持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 并保持一个发展的状态, 在产品设计上, 往往比较复杂。低碳旅游的侧重点是通过低碳的技术和消费习惯, 来参与旅游, 随着技术的不断变化和革新, 低碳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 目标就是在旅游中降低碳排放, 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最小, 对生态的破坏最小或者无破坏。低碳旅游主张为旅游业的发展首先要在满足人类福利的同时, 还要对全球变暖的趋势要有所缓解, 追求可持续发展;低碳旅游是一种能够被量化的旅游形式, 与生态旅游进行对比, 操作性比较强、实践性也很强。另外, 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都是在旅游业快速发展导致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产生的, 是环境危险恶化的产物, 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目标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实现人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在本质上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

4 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模式

虽然生态旅游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低碳旅游的优势在不断提升, 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我国低碳旅游发展也存在问题, 阻碍了低碳经济的更好发展。首先, 在旅游参与者中, 大部分旅游者听说过低碳旅游这个新概念, 但是对于内容和含义并没有深刻的认识, 而对于旅游行业的参与者而言, 如何践行“低碳旅游”, 许多人也无法绘画出践行的蓝图, 表示茫然。其次, 旅游相关企业在实行低碳旅游的过程中, 第一缺乏有效的指导, 第二采取低碳模式来发展旅游的前提是企业的成本比较低, 而且具有一定的资金和保证来强化该模式的有效进行, 正是因为低碳技术尚处于高成本的情况下, 许多旅游企业并不愿意独自去投入人力和财务。最后, 当目前为止, 只要涉及到低碳旅游产品的消费而言, 大部分的旅游者无法接受其更高成本的产品和服务, 在消费成本上升的情况下, 许多旅游企业会放弃低碳旅游的产品设计, 或者不加以推广, 需求受到影响。此外, 许多旅客目前的消费习惯和习性还是比较奢华, 对于以追求经济利益的旅游企业而言, 往往会根据此消费心理而设计产品, 违背了低碳的理念。

对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两者关系分析后, 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旅游在旅游产业的开发上保持旅游区的原生态, 参加旅游的游客必须是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对于低碳旅游来说则不是如此, 它更注重的是游客在旅游期间产生的“碳”量, 在做到保护环境的同时降低碳排放量, 从而实现低碳经济。生态旅游是从生态理念出发, 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并保持其生态平衡, 在保护的基础上将旅游业的绿色产业功能发挥出来, 摈弃以赢利为最终目的的观念, 通过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行业, 突出生态旅游的基本含义及其内涵;而低碳旅游是从低碳理念出发, 将低碳经济作为长久发展目标, 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带着低碳的理念, 在旅游过程中的所有阶段都以降低碳排放量为首要目标, 是生态旅游概念的一种实施方式, 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

参考文献

[1]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 2009 (11) .

[2]王丽.生态道德教育实现的路径选择[J].天津经济, 2007 (7) .

[3]李丹.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基本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 2010 (8) .

中国经济模式与低碳经济 篇8

一、传统经济模式与低碳经济模式

经济模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形态中, 人们的经济活动应该遵循的规范和准则, 是进行社会价值判断的依据和理论概括。传统经济是指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遵循的高耗能、污染严重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存在很多弊病, 因存在时间久远, 所以日益发展的经济问题与环境能源问题的矛盾不断加深, 经济模式的转型成为必然。

低碳经济是指一个经济系统只有很少或没有温室气体排出到大气层, 或指一个经济系统的碳足印 (碳足印指个人或者一个系统日常所释放的温室气体) 接近于或等于零。它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 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 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能源上低碳能源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二、低碳经济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

在国际经济环境下, 我国十分重视经济发展。处于发展中的国家, 因为主要的任务是发展经济, 往往就会使得自身在环境保护上的意识有所忽略。当将环境保护, 低碳行动提上日程的时候, 就会很明显地发现, 我们的经济发展发展会有所局限。此时, 低碳发展将成为一种主流的经济发展。为此, 逐渐强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故此, 中国政府毅然决定在全国开展“节能减排”活动, 发展低碳经济, 这不仅是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 更是加速经济转型发展之必须。低能耗、低碳强度”模式是最理想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 是实现全球减排目标的战略选择, 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一直不是很乐观。一方面是技术手段仍以中低端为主, 低碳上的能源替代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另一方面是融资机制匮乏。资金的有限度限制了产业的发展速度及相应的科技创新。产业之间也存在很多问题, 产业竞争的无序, 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不足, 技术产业的应用推广力不够等等因素, 都限制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低碳经济处于初级的入门阶段, 国家和企业开始接受低碳的理论, 并且打算应用于实践中, 只是在实施的问题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导致实行过程受阻。而这些问题不是短期就能够解决的, 所以我国低碳经济现状就是不断摸索、试着从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手段以及资金制度等方面开始变革, 为低碳经济模式的真正实行做铺垫, 低碳经济发展在此条件下将有顺利发展的可能性。

三、低碳经济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我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决定了产业结构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不适应性。现有能源结构所带来的资源能源问题与低碳经济不符合的现象等都是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和企业只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提出相应的措施手段, 才能推进我国的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 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 通过全局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以及消费观念转变等, 促进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利用, 减少化石燃料等高碳能源的消耗, 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态势。

同时制定战略规划, 开拓低碳经济发展新格局。调整能源结构, 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 打造低碳经济发展平台。强调低碳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 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群。转变消费观念, 推广低碳生活。开发低碳技术,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加强国际低碳技术的合作与交流, 不断完善我国低碳发展体系。

四、结语

传统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才能缓慢前行。需要积极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 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从各方面着手, 为低碳发展的可能提供可行性的基础。即使我们的任务很艰巨, 我国所要面临的情况比较严肃, 但是我们依然要坚定不移的持续进行低碳环境下的经济发展任务。低碳下的经济模式适合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 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在各行各业共同的努力下, 我国的低碳经济模式也能十分完善, 并且能达到稳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佟立志, 高云龙.低碳经济与我国经济发展研究[J].理论前沿, 2010 (01) .

碳交易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篇9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开发清洁能源技术, 优化产业结构, 根本上改变人类生存发展的观念。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之后得到了联合国的大力支持。2007年7月, 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 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将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奥巴马上台之后把清洁能源经济列为振兴美国经济, 提升美国领导地位的重要手段。2009年6月, 美国众议院通过了《2009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 该法案的核心有2个, a)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技术, 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b) 建立起温室气体排放贸易系统, 发展出新型的碳金融市场, 这一市场的规模可与石油期货市场相媲美。

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篇10

一、旅游区生态与低碳运行的关系

(一)旅游区生态低碳运行的本质

旅游区生态循环是指一个旅游区范围内自然环境、旅游资源与旅游者活动之间的和谐与平衡,反映了旅游者对自然环境和旅游景观的保护,要求做到浑然天成、共同发展,这就是旅游区生态循环与低碳运行的本质。旅游区生态循环主要是指旅游大环境本身和内部之间的有机联系,包括自然观光旅游和历史人文旅游的自然和谐,旅游区生态循环和低碳运行的本质,主要表现为旅游区与旅游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强调自然生态需要保护,人文生态也需要保护,尤其是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要将对自然和人文生态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鉴于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恢复性、不可替代性,人们必须充分认识旅游低碳运行的重要性、必要性,旅游区生态循环的核心,就是要强调人类活动必须与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二)旅游区生态循环系统的重要性

旅游区生态环境应当保护自然生物和历史文化的多样性、维持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的可循环性,实现旅游休闲业发展的可持续性[1]。真正把“旅游区生态循环”与“旅游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但是,目前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根本解决“生态系统”自身可循环的问题,未弄清可持续的重点是在开发、在发展,可循环的重点则是在保护、在恢复。生态旅游在现代旅游发展实践中总是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或者说生态旅游似乎必须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因此,“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陷入了一个“开发与保护”———“保护与开发”的悖论:生态环境良好———开发生态旅游———地方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破坏———重视环境保护———发展生态旅游———……在“开发———保护———开发”之间形成了一个“怪圈”,旅游区生态还没有真正落实到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或人文生态系统自身可循环才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三)旅游区生态循环与低碳运行观点的提出

旅游区生态循环与低碳运行,重点在于重新定义“发展”的内涵:认为协调是发展,维持是发展,复苏也是发展,而不一定要开发才能发展。例如湿地的恢复、原始森林的禁入、冰川的自然形成;甚至草原轮休、大海禁渔、封山育林、古村落保护……都是发展,只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能够和谐统一,生态系统可以循环再生,就是旅游区生态循环与低碳运行。因此,“低碳运行”是更科学、更合理、更全面的发展观。按照“低碳运行”观,自然环境的动态开发是发展,静态维持也是发展,适当走“回头路”得以休养生息(自然恢复)更是发展。我国旅游不是可不可持续的问题,而是维持困难、复苏不够、保护不力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环境,一旦“生物链”、“生命链”中断或者不可再生循环,你再怎么努力“保护”(更不用说“开发”),旅游可持续发展都将成为空中楼阁。现代文明首先应当把生态文明放在首位,自然、和谐和可循环、可持续的生态文明,才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2]。

二、旅游区生态可循环模型建立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全会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3],报告中首次把循环经济提高到了生态文明的高度。

(一)旅游区生态循环模型的基本内涵

1. 循环的含义。

循环是指事物周而复始的运动或变化[4],如花开花谢,月圆月缺,循环无尽。循环有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如果良性循环的客观规律受到破坏,就有可能演变成恶性循环;反之,如果能改善恶性循环,那么事物就有可能转向良性循环。《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说明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或与你相生,或与你相克,条件改变了,你和它们或他们的生克正负关系也会改变,这就是唯物辩证法观点。

2. 循环的不可逆性。

人类的历史只有几百万年,相对与地球50亿年只是一瞬间。但是现代社会如果要恢复到盘古开天辟地的蛮荒状态,哪怕停止一切人类活动也需要10万年,而毫无节制地开发所造成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最终毁灭人类自己可能只需要几百年,这为人类发展旅游区生态可循环经济敲响了警钟。因此,从生态循环基本观点出发,生态循环的生命链、生物链一旦被打破或者中断,要进行良性循环几乎是不可能或者是极其缓慢的,而如果已经开始恶性循环,后果只会越来越严重。因此,生态循环的不可逆性是显而易见的。

3. 生态可循环机理。

循环系统是一个生命体的主要特征。把循环系统引伸到生物学、植物学、生态学也同样适用,如生物的多样性、生物链、食物链的重要性……依靠资源增长型的经济,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沙漠化、植被减少、水旱灾害等生态破坏问题,所以,一旦资源枯竭,整个社会经济就会面临停滞甚至衰退[5]。为保持良性的生态循环,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循环机理,本文提出自然生态循环和人文生态循环两种类型的循环模型。

(1)自然生态循环模型。自然生态循环模型揭示了人类活动与能源、水和垃圾再生资源可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包括人类活动自身如何降低需求和通过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增加供给两个方面。一个大的旅游区或者自然保护区,生态循环系统包括自然资源循环和可再生资源循环两个方面,动植物和阳光、空气、水等自然资源循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活动主要是要做到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最基本的是要做到保护自然。这里所说的主要是指可再生资源循环,包括垃圾循环、水循环、可再生能源循环等,一个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旅游区,要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完全按自然资源循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做到可再生资源循环,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达到旅游生态循环效果最大。

再生资源循环首先要降低需求,避免不必要的淡水、能源、养分和材料的浪费。其次是根据当地的条件,寻找最佳的循环再利用方式,充分利用污水和有机垃圾,注重生态循环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实行可再生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管理。例如旅游区垃圾,从分类,装运开始,通过废物处理设备,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焚烧填埋垃圾、无氧化处理固化成为有机肥等,做到垃圾可循环利用。景区污水,从截污纳管开始,经过污水处理和沉淀、分流,将有限的水资源用于绿化、植物灌溉或生活用水,经过大地的自然渗透过滤,做到水资源循环利用。同时可以利用污水和生活垃圾中的植物养分,经过无氧化处理形成沼气,作为新能源提供本旅游区生活、生产需要,做到能源循环利用。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建成国内首个生态公园,经过地下特殊设备收集填埋垃圾沼气,每天可以发电4万度,可供8 000户人家生活用电,成为生态可循环模型的成功实践者。

(2)人文生态循环模型。人文生态循环主要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人文艺术的弘扬以及作为传承载体的文化传人的延续。历史文化、人文艺术、文化传人三者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系统,历史文化传承需要通过人文艺术的形式进行弘扬,而无论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还是人文艺术的弘扬,都离不开作为文化艺术载体的个体生命的延续,也就是需要文化艺术传人一代一代传下去。历史文化传承、人文艺术传统、民族文化传人之间互相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紧密型的人文生态循环系统。

循环模型把生态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模型体系是建立在生态系统主体、客体关系的和谐与生态环境的管理、控制基础上,生态可循环模型是衡量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等是否协调发展的一把尺度。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是多样性、持续性、整体性,核心是生态可循环性。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各种动植物的多样性;一个人文生态系统,包括各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生态多样性保证了生物、植物、动物、人类发展的持续性、整体性,生态系统就能有机地循环、协调并统一起来。

(二)旅游区生态可循环模型的意义

旅游区生态可循环模型十分强调生态系统自身的再生功能和复苏功能———再生是指系统自身有创造生命的功能,复苏是指系统自身某些方面受到破坏,通过休养生息、回归自然而恢复生机的功能,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人文生态,如果没有再生功能和复苏功能,最终都逃脱不了消亡的命运。因此,低碳运行与生态可循环模型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观,是现代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和要求旅游区低碳运行的必然要求。举例来说,民间绝艺要发扬广大,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必须要有传人———既传承生命又传承技艺,如果仅仅是民间绝艺高手自己,哪怕是国宝级“大熊猫”式的人物,哪怕花再多的本钱也是保护不住的。因为他没有生态再循环的功能,如果要保护也要把重点转到该民间绝艺的传承上来,使该民间绝艺代代相传、越传越广———这就是可循环模型在人文生态系统方面的灵活运用。事实上,许许多多自然遗产、文化遗存消失,都是因为循环不下去了,也就是生态循环系统中的生命链中断了,再生和复苏功能丧失了。

以上生态循环模型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整合,从总体上研究旅游区生态系统和旅游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因此,旅游区生态可循环模型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模型,要求必须把旅游发展与其依托的旅游区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旅游和谐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循环学原理。

三、旅游区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

按照循环模型发展的循环经济[6]是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发展理念上就是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尤其是轻社会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低生产效率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同时又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在当前高能耗、高成本、高污染时代,发展节约型、生态型的低碳经济,提出循环模型和循环经济意义尤其重大。

循环经济是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资源再生”的反馈式流程。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使经济活动像生态系统那样,自我调节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做到综合、反复利用资源,变以往末端治理污染为源头消除或最大限度减少污染,保护自然环境,从而产生最大社会效益,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以生态思维组织的循环经济系统,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运用。例如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的“Couran Cove Island Resort”就是按照循环经济建设起来的旅游度假区,在远离澳洲大陆的离岛上,水资源、垃圾处理、再生能源等都做到了自成体系、循环利用,从而成为世界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典范,“Couran Cove Island Resort”翻译成中文有一个很好听的名词叫“神仙湾”,这是外国人眼中的“世外桃源”,与中国人梦想的理想家园更加贴近。岛上最大的投资项目不是酒店,而是垃圾处理场,“Couran Cove Island Resort”的所有排放物都集中在这里,经过固体、液体分流和垃圾分检,按不同用途实行回收利用,其中大部分固体排放生成为有机肥料用于岛上种菜养花养草,液体部分经过处理注入岛屿沙土层自然沉淀渗透,用于灌溉和日常生活用水,整个度假区的电力则来自于垃圾发电厂。“Couran Cove Island Resort”重视环保和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关注自然与人文生态的低碳运行,这方面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总之,旅游区生态循环体现了现代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迫切愿望,人们希望回到本真、自然、和谐的状态,让心灵得到放松和升华,通过旅游区生态循环与低碳运行的观点,高度重视生态文明。人们可以提高对大自然和历史文化的感知与领悟,符合现代人们追求自由、幸福、快乐、安全等休闲方面的本质要求。高品质的生态旅游或者说生态休闲既是观光旅游,更是休闲旅游,是21世纪新兴的休闲方式之一。旅游的可持续性首先表现为游态生态的可循环性,仅仅给予生态系统开发性保护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让生态系统自身具有循环再生、复苏功能,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持续、永久的良性循环,才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马聪玲.中国旅游区生态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Z].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绿皮书,2008.

[2]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

[3]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报告[N].新华社,2002-11-08.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5]杜世勋,曹利军.循环经济系统结构模式与机制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6).

网络购物与低碳消费关系研究 篇11

关键词:网络购物;低碳消费;关系

1 概述

随着环境资源问题的严重,国际社会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面对国际社会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以及国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国政府提出了“低碳发展理念,要求以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基准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候,不仅要低碳生产,同时也要求低碳消费。

当前,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日益改善,电子商务规模迅速扩大,网购人群激增,截止 2014 年 12 月底中国网购用户规模达 3.8 亿人, 而 2013 年为 3.12 亿, 同比增长 21.8%,个人网购行为将会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对节约社会资源, 降低中间环节消耗等都有很大的贡献。研究网络购物与低碳消费的关系,加强对居民低碳理念和低碳消费方式的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2网络购物流程及其与低碳消费的相关认知

2.1 网络购物的具体流程

从专业角度来说,网络购物是电子商务运作中的一部分。电子商务是指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使商贸交易网络化的一种消费模式。它能够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通俗来说,网络购物则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向供应商购买自己需要的产品或者享受自己需要的服务,也就是把传统的实体商店直接“搬”到了电脑上。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进行网络购物时的具体流程主要为:选择购物网站、通过浏览挑选喜欢的商品、比较各种产品信息、选择满意的产品或者服务、注册个人账号等、双方协商交易事宜、选择支付、买家收货验货、退换货、退款、维权和评价等,完成整个交易。

2.2 网络购物与低碳消费关系认知

对于网络购物与低碳消费的关系,人们有着不同的认识与态度。

一部分人认为:购物非常的便利,人们无需大包小包地去商场抢购,而且网络购物商品优惠。网上购物产品价格透明化,可以节省路费及出行时车辆的汽油费,还能省来去路上的时间。例如通过网络交易、购买产品、订购出行机票、给手机充值等,都可以无需出行,而且实现了无纸化购物。网络交易在高效率购物的同时,使得碳的消耗和排放量也减少了很多。

而与此同时,则另外一部分人认为:首先,网络购物时,产品需要的配送时间较长,在配送货物的速度上,网购就没有传统购物便捷,从选购物品到实物送达中间最短也需一两天,多则一个星期,且在配送中需要消耗能耗。其次,网上购物时产品信息比较混乱,鱼龙混杂,质量问题不可靠,造成更多的投诉与维权,浪费消费者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再次,有时网购时人们常常不会注意购买时间,长时间浏览产品。这样不但浪费了时间,而且长时间电脑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加之,大量的纸箱等包装,会长生很多的垃圾,浪费资源。

由此,网络购物是否为低碳消费,我们需通过对网络购物的具体环节进行分析比较。

3 网络购物中低碳与非低碳消费分析

3.1 网络购物中的低碳消费分析

3.1.1 节省时间,减少能耗与碳排放

网络购物无需出行,消费者可以待在家里或者在办公场所通过电脑操作,就可以浏览商品、选购、进行网络交易,来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节省时间。同时,因为无需出行,可以不用乘坐交通工具或是自己开车出行购买,这样会减少出行时车辆所产生的尾气,从而较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另外,消费者网络购物时产生的能耗,与消费者的购物时间有很大的关系。不少网络购物者是上班族,边浏览购物网站边用电脑做其他的事情,所以这一部分能耗时间便大大减少。另外,消费者进行网上浏览、沟通的网络交易时间总体低于他们的出行时间。

3.1.2 物流配送效率提高,能耗降低。物流配送的能源消耗主要来源于物流交通运输和企业内部物流运作的能源消耗。在传统商务的能耗方面,物流费用占据了企业成本的很大比例。在物流成本中,运输成本所占的比例一直很高,而在运输过程中,能耗成本最大。而在网络购物环境下的物流配送,其路线是从工厂、成品仓库、区域配送中心、个人消费者。有的产品省略了到成品仓库或区域配送中心的环节,直接在生产基地设置成品仓库。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配送流程,提高了配送效率、减少了物流中能耗的消耗。

3.1.3 节省商品库存及商品零售店面积。涉及仓储的能源消耗主要是各种设备、器具运行中电、油等能源的消耗,其中主要是电能的消耗。实体店的能耗则主要是日常供暖、制冷、照明和外墙灯光的能耗。传统商务环境下,商户需要建立实体店,包括一定规模的商品库存面积和商品零售面积。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经销物流和管理模式使商品库存面积和商品零售经营面积大大减少。

3.2 网络购物中的非低碳消费分析

3.2.1 过度包装,污染环境。从网店电商角度来讲,为了防止物品的损坏以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他们便通过过度包装,赢得顾客的好评。加之包装材料成本不高,使得商家在包装方面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现象非常严重。

网购产品的包装材料一般采用主要有文件封、胶纸、编织袋、运单和胶袋,它们均是可以用过即扔的一次性包装物,重复利用周期短,可回收率低。被扔掉的快递包装物,将会产生无数废弃塑料袋、胶带、泡沫等垃圾,这些垃圾又会变成为新的环境污染物。

3.2.2 物流过程能耗增加,碳排放过量。大量订单必然要求强有力的物流的支撑,而快递运输车辆耗能非常高:相对于国外先进水平,我国物流平均油耗非常高,货车百公里油耗更是高出一倍以上;空中运输出现重复运输、交错运输、无效运输等不合理运输现象,造成能耗增加和能源浪费;我国的交通设施不发达,道路建设比较差,致使效率低、二次运输的现象;我国车辆技术落后,机动车辆技术含量低,污染排放物的量比国外一般标准还高等等。从而致使物流过程能源消耗大、碳排放过量等难以解决的问题。

3.2.3 购物中大量电子设备的能耗。网购行为的背后是依靠大量计算机来进行数据处理。这些堆满服务器的数据中心不仅产生大量能耗,碳排量也相当惊人。最近一项调查则表明,电子商务的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递增趋势。除了耗费电能外,网络购物的数据中心服务器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量。同时,有些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长期处于“空转”状态,这样更加增加了能源的浪费以及碳排量。

3.2.4 产品安全问题。在享受网络购物优点的同时,网络购物风险也在困扰着消费者。大量的投诉与维权充斥着互联网,浪费了大量的人力、时间与物力。

通过综合分析,我们可看出网络购物与低碳消费的关系具有两面性。网络购物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便利,节省了人们的时间,减少了交通的拥堵,节省了库存等优点,但同时网络购物又存在着过度包装、物流中产生大量能耗以及产品安全问题和购物中大量电子设备的能耗等严重问题。因此,我们无法定量的得出网络购物与低碳消费行为的关系,我们只能通过定性的分析来得出两者的某个关系。

4 引导低碳消费的网络购物建议

通过对网络购物与低碳消费行为的关系分析,我们需要针对网络购物中存在的一些非低碳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最终做到低碳消费。

4.1 倡导新型低碳包装的设计与开发

倡导消费者将快递袋子作为垃圾袋等进行重复利用,纸箱也可用来制作储物箱、首饰盒、鞋盒等。倡导利用循环包装、材料应结实耐磨,可多次回收,在包装物上印刷一些环保提示语,印刷回收利用标志等,从而促进包装袋的回收利用。快递公司在派件时适当收取包装材料的使用费用,但如果有收件人愿意将包装物归还且不影响第二次使用,则可以不收取他们的费用。同时利用防盗磁扣进行快递袋封口,以此替代快递传统包装材料。在各地区分拨中心建立包装袋回收点,实现包装物的回收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利用法律手段,相关部门应尽快对快递行业中的包装现象制定详细的包装环保标准,并对包装中使用各种材料的标准进行明确规定,倡导群众监督。从而减少过度包装的混乱现象,让快递包装也可以加入低碳绿色环保的行列。

4.2 完善城市中物流配送的供应链,提高效率,降低能耗

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制订全国快递服务相关技术标准,提高快递运输工具的技术标准,使用低污染的车辆,对车辆进行改进。共同配送,保证车辆满载运输,减少车辆出动次数。可以实施一个企业对多家用户进行配送,或者多个物流企业一块使用某一物流设备,实现物流资源的共同分享。减少物流车量的总量,有效提高车辆的装载率,改善交通运输状况,实现物流高效率配送。应用信息技术,开发物流和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对车辆配置实时远程跟踪系统,对派件员进行跟踪和监控,帮助派件员选择最优路线,帮助实现最短、最有效的行车路径。

4.3 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减少电子设备的能耗

加强科技创新,鼓励电子商务行业开展节能工作,不断进行自主研发,倡导发明绿色电子能耗设备,提高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做到低能耗,高效率,同时优化社会库存分配,实现能耗减少。

参考文献:

[1]赵敏.低碳消费方式实现途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1(2).

[2]金晔,王万竹.低碳经济下低碳消费模式的推行[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3]杨敏.零售业物流配送中心低成本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简介:

中国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的发展 篇12

虽然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阶段,然而污染及能源低效利用等问题的愈加严重也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产生巨大的矛盾。所以发展绿色金融进而推动低碳经济已势在必行。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低碳经济通过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使整体达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但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发展满足内需与协调气候变化响应世界的双重考验, 这种低碳经济的新兴模式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 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推行绿色金融,金融业会在投资与资源利用方面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工业废弃物的有效治理,加大在科研与创新部门的投资,努力开发与生产出对世界环境有利的产品,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在全部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应当以环境和金融为侧重点,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纳入金融领域,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损耗的商业模式。

二、能源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作为经济生产大国自然也就肩负着为世界节能减排的重任, 然而低碳经济不仅仅设计能源结构与能源效率问题。政府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于产品的设计,生产,加工与包装环节。现如今,建筑业与汽车制造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转型考验,若全中国的汽车制造行业均能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则必在节能减排的历史上迈出巨大的一步。但是,对于国内一些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低碳经济的理念可能并未深入人心。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可能让居民已经不惜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来取得短期的利益。此外,中国现在缺少一套完整的可实施的环境风险评估和绿色金融指导名目,因此无法长期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所以在各行业才会存在一些阻碍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源消耗方式,产品消费方式。在人类生活与工业生产的新一次变革中,中国应以绿色金融为重点,着重宣扬并多方面支持有实力的国企及私企走出去获取资源,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政府更应积极帮助居民转换观点,从传统的金融消费理念转换到长远的环保意识的提升,以未来的价值重新审视自身的投资及购买行为。在全球关注绿色金融和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推行高效率、低损耗的生产模式已成为顺应国际潮流的必然之选。

三、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

随着世界各国政府不断出台政策加强改革的力度,绿色金融及低碳经济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也日趋明朗且国际主流银行与政府已将绿色金融的发展默认为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此外中国的环境考核也成为政府的首要任务。由此可见,中国甚至是世界金融界绿色金融的迅猛发展指日可待。

首先,因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中国的金融界起带头作用,所以政府应在低碳技术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积极引导社会各机构及生产部门的方向和工作。政府应鼓励各生产部门将资金投向于低碳设施建设,积极利用资本市场从而推动低碳企业优先上市并给予税收优惠。通过出台具体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低碳企业参与资本市场融资。根据李旸学者的观点:“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我国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因此,创新思维,改变观念,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所以,对清洁能源的利用也应得到重视,诸如风能,太阳能,沼气生物能,水力发电等,它的发展必然会是发展绿色金融的首要选择。据资料显示,未来十年,中国能源将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 左右;二是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成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头羊。

此外,国家还可以指定相关优惠政策以鼓励低碳技术的改良和创新,并促进居民的绿色消费模式。这些政策将会加强对绿色金融结构的支持。例如国家可以成立专门的基金会用于奖励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企业部门或个人,还可以用于赔偿在恶劣的高碳环境工作中工作的受害人。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部门也应该设立类似的基金或公益组织,将国家的精神灌输入每位公民的心中。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这一举措将更会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方针,其长期收益定会高于前期的资本投入。这样一来,社会的责任感,全球的生态经济效益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通过设立公益组织,推广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已深入民心,这会大大减少本国实施环境保护的阻碍从而将环境保护的规模迅速做大。

参考文献

[1]郑志洋.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0学术年会,2010

[2]李亮.江西工业园区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南昌大学学报,2010

[3]谢峰.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我国政府职能研究.苏州大学学报,2011

[4]刘聚梅.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有一次变革:低碳经济.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0

上一篇:计算机病毒防治方法下一篇:无轴承电机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