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员犯罪

2024-07-18

财务人员犯罪(精选12篇)

财务人员犯罪 篇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各个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经济环境也日益面临着严峻的形式。我国许多企事单位时常会出现财务人员经济犯罪问题。财务是任何一个单位的命脉, 财务人员工作的好坏是企事业单位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 虽然有时候财务人员犯罪是由于一系列的外部因素引起的,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财务人员需要通过加强自身的学习来防止财务犯罪,自身的加强不仅可以维护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财务正常运转,还可以保护自身免于犯罪。任何事情的出现必有其原因,有因才有果。财务人员犯罪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最快的方式使自己、或使企业的利润收益最大化。据统计,现今我国出现财务人员犯罪的形式及原因大同小异,归根结底就是几种。而提升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单位制度建设,提升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监督效果,就能够较好地防范财务人员的经济犯罪问题。

二、财务人员相关的经济犯罪问题原因浅析

1、自身观念意识淡薄

这是财务人员出现犯罪情况的根本原因,在许多有关经济案件的犯罪中,涉案人员一般都是价值观出现问题, 法律意识淡薄,并且在犯罪过程中存在着侥幸的心里,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甚至在许多财务管理人员中私底下流传一句话:“不会做假账的财务人员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财务人员”;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抱有这种想法和态度的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如何能依法做事。有时候直到最后有些财务人员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犯罪。财务人员要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财务人员的工作能为单位的经济带来利益,应合法地维护自身所在单位的经济利益,保障整个单位的正常运行,而不是通过不合法的手段给公司带来非法收益,非法手段带来的利益不仅不能使单位更好地发展,反而会导致单位出现严重的财务问题。例如,曾经名列 《财富杂志》第七、公司运营业务一度达到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的美国安然公司,因为做假账,虚报盈利约6亿多美元,而导致公司破产。台湾的雅新公司、隆基股份等都因财务造假而破产。财务人员,要知道在财务工作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有自己的原则底线。要把不做假的概念永远刻在脑子里面。

2、单位监督力度不够

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中,尤其是一些较小的企事业单位里面,不仅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并且内部、外部监督力度不够。上级部门、单位有时候鉴于地方较远、单位较小不会在大事情上出问题的态度,对这些较小的企业疏于管理,监督力度大大减小;没有进行过突击性的检查,有的顶多是定期的例行公事。此外,有些单位领导为了自己或者单位用钱方便,不仅不严格监督财务部门,甚至还安排财务人员进行财务造假等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有的财务人员为了能继续工作,为了讨好上司,不仅不用相关的法律知识去纠正领导的错误思想,反而还把自己陷入了犯罪的环境里去。

另外,现在许多单位内部审计与稽核不健全,在财务人员工作过程中常常出现稽核不力等现象,有些企事业单位甚至将内部审计编入财务部门,有的审计部门则为了与会计部门关系的良好,对会计部门工作的监督放宽放松, 这样的不理监督会不断助长了财务工作中的“邪风”。例如2008年广东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告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一案,根本原因就是管理监督不力,导致深圳市机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贷款诈骗,涉案金额高达两亿多元。可见单位内部审计与稽核之重要性。

3、单位财务制度的不健全

有一些财务经济犯罪里面,我们会发现许多财务人员都是利用本单位财务制度的漏洞来进行运作。虽然说财务人员犯罪主观原因都是因其自身受金钱利益的驱使,但是相应制度的不完善,手续的不严密,引诱并滋长了财务人员经济犯罪的风气,也提高了经济犯罪的机率。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比较完善的制度,但是执行力度不够, 再加上领导的不重视或者领导怂恿财务人员的不合法行为,使得许多单位的财务内控形同虚设。纵观近年来大大小小的有关经济犯罪的案件,有财务人员自身责任,有单位领导责任,同样也有各级领导部门的相关责任等,有些案件牵涉的人员众多,而且经常牵及财务人员。所以财务人员要学会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去保护自己从而防止经济犯罪的发生。

三、财务人员防止经济犯罪的对策

1、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1)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财务人员必须得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首先要掌握我国有关财务工作的根本大法— 《中华人名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名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了作为财会人员应该遵守的基本条款,包括财会人员的工作性质内容、责任及相关处罚原则。财会人员在进入公司企业或者行政事业单位之后还应熟悉各个行业以及单位自己内部制定的有关财会的制度条例,例如《公司法》、《税法》、《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等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最后,财务人员还应该学习好《刑法》,因为《刑法》里面明确地规定了经济犯罪的一系列量刑原则和判刑结果。通过对相关法条的学习,不仅给财务人员自己敲响了“警钟”,更能够在其他同事或领导有可能触及红线时,给予及时提醒或告诫。如果不懂法律,或对相应的法律法规不熟悉,或许作为财务人员你做事情时候不认为自己是在犯罪,等到你被告知经济犯罪,后悔莫及。故财务人员要想保护好自己免于经济犯罪,要加强自身法律法规的学习。

(2)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财务人员也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要通过不合法的手段去获取,不要随意挪用公款,也不要与其他人共同进行不合法的财务活动。只有按规矩按章程按程序合法地进行财务活动,才能使自己在工作中不出错。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单位的正常运营做出一定贡献,同时也保护自己不走入经济犯罪的误区。

(3)不贪多无厌,术业有专攻。作为财务人员,从事于那个行业,就专注于这个行业,学精学通,把该行业中有关财务的问题全部弄清楚,不随意涉足不熟悉行业,避免因行业之间的差异带来不必要的财务问题,甚至是经济犯罪。如果是半路出家的就更应该要去加强相关的知识学习,学习好法律知识,懂得怎样做是合法的,怎么做是违法的,不要不知者无畏,要学会运用法律及相关知识保护自己。所以说,作为财务人员不要贪多无厌,要术业有专攻。

2、发挥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强化财务监督,提升 管理水平

作为财务人员,不仅要学习好法律法规知识,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还应该了解当前政治经济形式,并分析当前的各种形式,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出谋划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机会稍纵即逝,各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不是只会进行简单的数字统计和计算的人员,需要的是能在工作中了解当前环境形势,并从中获取有利于自身企事业单位发展的信息,并且为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出谋划策。 这样不仅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运作起着推动作用,也体现了财务人员的自身价值。作为一个能为企事业单位出谋划策的财务人员,才是一个合格的财务人员,才能在工作中不被淘汰,这样不仅能提升自己能力还可以避免各种财务经济犯罪的发生。

财务人员不仅自身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互相进行监督。无论是从单位外部其他机构还是上级单位,也包括单位内部各个机构之间的监督。单位内各部门应设立相应的自己财务统计管理部门,便于单位财务部对各个部门的突击检查,也能随时地了解到各个部门财务的运作情况,这些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3、通过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完善强化“最后一道防线”

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其内控是防止财务人员经济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治本与治标的有利的结合。单位企业首先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并且保证自己单位内部都有一位专业的负责的稽核人员来指导工作。稽核人员对财务人员的监督考核不仅仅是放在月末或者年末,要随时地突击性考核,突击性地去对财务工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检查。要把平时检查结果作为绩效考核重要的一部分。

另外,会计部门自身加强了监督力度,审计部门也要做到尽职尽责,审计人员要公平公正,不要只是为了走过场。各单位应该建立对审计部门的相应的制度和惩罚措施,审计部门要经常性地不定时地对财会部门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有审计人员监督力度不强的人,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甚至可以采用连带制度,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外部对财务人员的监督力度,还可以加强工作中审计人员的团队意识。现在有许多事业单位或者企业审计和稽核人员划分不是很清楚,有的甚至没有稽核人员,这样财务监督力度大大减小,对于这样的企业,管理部门应该及时督促他们完善内控制度。监督做到位,财务人员也就不会那么放心大胆地进行职务犯罪,会大大减小财务人员经济犯罪的机率。

四、结论

在这经济全球化的大数据时代,财务人员所处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财务人员需要不断努力地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否则不仅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走上经济犯罪的道路,而且会使得自己被社会所淘汰。财务人员任重而道远,做一个好的合格的财务人员需要经过努力学习和社会的历练。财务人员只有不断努力学习各种与财务相关知识,并且术业有专攻,一专多能;这样不仅可以使得自身价值得以实现,为各企事业单位的资产保值增值保驶持航,为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财务人员犯罪 篇2

一、严把财务人员的准入关口

会计、出纳人员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选用得当,对一个单位的经营管理起促进作用。反之,会给一个单位带来严重损害甚至使其破产倒闭。目前,一些国家机关、国有大公司、国有大型企业,已经实行会计委派制,而大部分国有公司和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仍沿用传统的选拔任用制,而出纳人员则未实行委派。一些单位的会计、出纳人员甚至没有会计证等,不具备上岗资格,但因为她以前从事会计、出纳工作而长期从事会计、出纳工作,这就造成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公司等单位的会计出纳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标准不一,为会计、出纳人员的职务犯罪埋下了隐患。因此,对会计、出纳人员无论是委派还是本单位选拔任用,都要严格标准问题,不但要具有相应的专业任职资格,而且应该把会计、出纳人员的选拔任用与干部的提拨相提并论,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的条件选拔任用,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把预防关口前移到“入口”,防患于未然。

二、树立管理者的榜样作用

管理者的榜样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廉洁自律,二是严格管理。

1、廉洁自律方面: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管理者的不廉洁必然会对被管理者的会计、出纳人员产生心里反差,一旦心律失衡,便会出现你贪我也贪,不贪白不贪的心理,遇有机会小试成功后,会由最初的心悸,变为心安理得,“再接再厉”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大肆侵吞国有、公共财产。再则,管理者如有腐败行为,一般都会被会计、出纳人员所掌握,于是领导在会计、出纳人员面前就会腰干不硬,说不出“硬话”,对会计、出纳人员的错误行为只能是睁只眼闭一只眼,以求得相安无事,即便是会计、出纳的贪婪超过自己也不会制止更不敢告发,避免鱼死网破,结果是将国家财产、公共财产置于无可奈何的放任状况。因此管理者必须先管好自己,以榜样作用去影响别人也才能管好别人。

2、严格管理方面: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格科学的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标志和客观需要。财务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管理手段,其自身有科学内涵。作为管理者应当熟知财务管理的一般规律和管理知识。并结合本单位特点制定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管理、监督方法、措施,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尽量避免管理上的疏漏,监督的不力、责任追究的虚设等,构建严密的监管体系,营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会计、出纳之间自觉执行“游戏”规则的良好心理素质,打造“贪”不到的铜墙铁壁。

三、严肃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对财务工作的审计,除了单位内部的审计部门外,国家机关、国有大型企业还要接受各级审计机关的专门审计。不管是单位内部的审计还是国家各级审计机关审计,都是对财务人员工作内容的阶段性监督,应当是有效的监督方式。实践中一些经过审计的单位仍挖出了蛀虫。这说明审计走了过场,原因有三:一是,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人员属一个单位或同属一个平级单位,审计人员打不开情面,或受到干扰,甚至来自上级的干扰,其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必打“折扣”。二是,审计人员往往处于被动位置,就事论事,你提供什么资料,我就审计什么资料,而对单位及其会计、出纳人员隐匿的资料无从发现或者根本不去发现。特别是对财务人员使用的收据,不主动去收集,其内容自然躲过审计,帐面不会发现问题。三是,审计方法不科学,一些经济活动频繁的单位,如商场、医院,每天都发生大量的现金收入,这些单位为强化监督对每天的现金收入有专人进行稽核,即每日审计,由于稽核人员对计算机(电脑)数据真实性的依赖,往往被计算机欺骗,出现审计结果不真实。针对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审计法》有关规定,对审计人员的玩忽职守行为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强化财务人员的监督职能

财务工作中会计、出纳人员相互监督,《会计法》已有明确的规定,从监督的效果上看它是最具体、日常化,易操作的监督,只要财务人员正确履行《会计法》规定的义务,认真落实本单位制定的科学的财务制度,即可最有效地防止贪污、挪用等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而实践中会计、出纳人员之间要么因为长期共事相互信任,放弃监督,要么因为一方与单位主要领导关系特殊,不敢监督,要么因为相互之间都握有“把柄”不能监督。如某报社出纳挪用公款案,犯罪嫌疑人在长达3年多的时间内挪用公款50余万元,而会计人员不知晓,原因就是会计不审核开户银行兑帐单,更不将兑帐单装入凭证,银行帐户上的余额只是虚假的数字而已。97刑法实施后,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状态,结果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案件得不到打击。99年刑法修正案将刑法168条修改为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为办理财务人员玩忽职守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以此为据,一方面司法机关在查办贪污、挪用公款案件的同时应加大对财务人员玩忽职守犯罪的打击力度,通过特殊预防手段,强化财务人员的相互监督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方式,对财务人员进行玩忽职守方面的宣传教育,强化其不履行特定监督责任就有可能触犯刑法,承担法律后果意识。“强迫”财务人员履行监督职责。

五、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是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财务资料是科学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份,资料之间以及保管、持有、提供、记录资料的人员之间都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从而产生相互制约关系,其中隐含着监督关系。《会计法》对比从宏观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会计法》不可能对每一个单位的财务工作内容作出具体的详细规范,这就必然要求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财务管理制度,及其实施细则,以使本单位的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无漏洞可钻。随着财务工作内容的变化,财务管理制度也必须适时进行修改,以适应变化后的财务工作的管理需要。否则漏洞一出,国有资产必遭劫难。实践中大量存在与此相反的情况,一是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财务的领导对财务工作不熟悉,在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时“先天不足”存有漏洞。二是财务工作内容已发生产化而制度依然照旧,出现制度上的不适应。如某单位出纳利用该单位引进微机进行财务操作和管理后,财务及其管理人员对微机操作软件不熟悉,还未发现软件缺陷的漏洞,在微机上做“手脚”短短5个月贪污公款20余万元。因此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构筑防范职务犯罪的重要屏障。

六、铲除腐败温床“小金库”

所谓小金库是指违反《会计法》规定对应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的各种收入,截留隐匿后不计入单位财务进行核算,不存入单位银行帐户,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活期帐户(存折)用于单位违规支出的资金。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企事业单位私设的“小金库”其资金依然是国家财产,是“隐形”的国家财产。国家虽然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私设“小金库”,但因“金库”有其特殊的作用,结果是屡禁而不止。

小金库”的存在一方面使一部分国有资金失去国家财政的宏观监控,出现大量违规支出破坏国家财政金融秩序,同时也为违法犯罪提供温床。因其用途都是见不得人的“灰色”、“黑色”支出,很难想象这种见不得人的支出会对管理它的财务人员产生良好的自律意识。如某国企出纳员在保管“小金库”过程中,帮助单位主要领导在“小金库”处理各种走不进“大帐”的支出,握有领导的“短处”,在自己的要求得不到领导满足后,卷起“小金库”6万余元扬长而去。又如某省级金融机构下属房开公司的财务部会计与公司老总有“特殊”关系,在保管公司50余万“小金库”过程中,先是将50多万元的定期储蓄利息大胆的送给丈夫做生意,进而又应丈夫的要求将50多万元定期存单用于向银行抵押贷款,投入商海,结果全军覆没。再如,某血站出纳员在保管业务回扣的“小金库”时,单位领导对其经常性的教育是不能对任何人透露“小金库”的秘密,既然“小金库”是秘密的就是自己用也无人知晓,因此“小金库”成了该出纳的钱袋想用就用,想用多少就用多少。当其发现已用10多万元而无法填补时,则一走了之, 9年后才被抓获。上述案例表明“小金库”的存在一害国家二害小家,有关职能部门应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将“小金库”的危害结果告知财务人员,使其远离“小金库”。

七、增加财务工作的透明度

财务人员犯罪 篇3

关键词:财务人员;职务犯罪;原因;预防对策

1我国财务人员违法犯罪现状

2013年财政部统一组织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开展了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各地财政部门共检查企业、行政事业单位23182户、会计师事务所1668户,发现各类违规问题涉及金额596.8亿元。2014年财政部组织各地财政部门检查企业、行政事业单位20635户、会计师事务所1385户,发现各类违规问题涉及金额690.81亿元[1]。

检查发现,部分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存在会计核算不实、随意调节利润、以假发票报账、违规发放补贴等问题,少数单位存在私设“小金库”、少缴税款、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等问题。

2财务人员犯罪特征

2.1主观性强易共同犯罪

在检察机关查办的财务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中,财务人员往往成为“一把手”或“要职岗位领导”职务犯罪的共犯。该特点十分明显,因为单位领导实施职务犯罪时,往往会拉财务人员下水,而财务人员基于领导的权威和对金钱的渴望,一般选择“半推半就”,这样既能吃到甜头,又不得罪领导。在企业改制或对外经营承包过程中,利用权、责、利不明确之机,进行经济犯罪活动,此外,还有利用亲情关系,内外勾结,财务人员之间相互勾结共同作案。

2.2复杂度高持续时间长

由于财务人员工作性质特殊,或通过巧妙的账务处理来实施犯罪,或利用保管印章的便利私开银行支票,单位内部监督人员若无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无法查探个中猫腻,而财政部门及审计部门对微小数目的账目很难及时发现漏洞,长此以往,财务人员自己甚至也不清楚贪污的具体数额。

2.3智能犯罪手段多样化

财务人员有明晰的专业特性,常常把控着单位内的财务命脉,易于在细节流程中发觉漏洞,从而利用漏洞,引发财务罪行。犯罪手段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伪造凭证、账目、报表,多记或少记收入,利用虚名冒领套取现金,用公款私存、虚设支出等手段做文章。

2.4损失严重社会危害大

一是涉案数额偏高,造成国家、集体、个人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公共财产的大量流失。二是体现为隐性的无形损失,即企事业单位的廉政建设和财务人员的信誉度受到损害,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和会计人员的可信度。三是财务人员进行贪污等职务犯罪,不仅严重腐蚀国家肌体和人们的灵魂,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而且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危害国家的长治久安。

3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

3.1财会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部分财会人员政治素质低,不能认识和掌握财会工作的相互约束、牵制、监督的职能。当受到社会上腐朽思想、拜金主义的影响,心理上不平衡,盲目攀比,思想观念出现偏差。在利欲的诱惑下,丧失了应有的职业道德,走向犯罪[2]。财务人员因赌博、经商、炒股实施贪污、挪用犯罪成为发案的直接诱因。犯罪人员法制观念淡漠、守法意识不强且存在侥幸过关心理。

3.2单位内部监督不到位

财务主管人员财务知识欠缺,使财务监督失去应有作用。据调查,大部分财务部门的主管领导或是直接领导并非财务专业出身,在国企中还存在财务经理来自生产专业技术人员等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对会计核算原则、方法认识不全、理解不透,财务管理工作混乱,这也为职务犯罪提供了土壤,甚至有些单位领导对下属财会人员犯罪还颇感意外。

3.3外部监督与执行乏力

我国已形成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然而由于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分散管理、缺乏横向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3]。虽然新《会计法》对会计职业、工作和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法律要求,但贯彻落实并不尽如人意,执行不到位。

4预防财务人员违法犯罪的对策及建议

4.1增强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多通过一些职务犯罪案例的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可以请检察院预防局到单位多做普法预防讲座。各单位应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的培养与考核,重点加强对年轻财务人员的教育与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金钱观。通过广泛宣传新《會计法》,提高业务素质,依法履行职责。

4.2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

规范管理是构筑防范职务犯罪的重要屏障。首先规范客户资金入账程序。严格执行资金由客户本人人账,事后将进账单直接交出纳做账后交会计作明细账。二是推行会计委派制度。一方面要把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放在财会岗位上,另一方面要使财会人员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既便于行使会计监督职责,又便于所在单位对其违法行为进行监督。三要严格印鉴及票据的管理制度。实行专人专管制,确保公司印鉴、财务印鉴、法人印鉴分离管理,对印鉴的使用实行登记并报批制度。

4.3将财务流程置于“最阳光”的地方

结合单位实情,构建明晰的多层职责。有序设定内控,严密细分岗位。构建起来的职责流程应能彼此相扣,环节彼此吻合[4]。严格落实治理“小金库”连带责任追究和处理处罚落实跟踪制,财政部门对问题较多、违规金额较大、情节性质较为严重的单位,对其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必要的跟踪回访;严格落实举报查处督办制,建立和健全群众举报长效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的监督热情,将财务工作置于“阳光之下”,一些“灰色”、“黑色”支出必然不会出现。

4.4提高财务人员违法成本

犯罪行为是否发生,往往取决于恐惧心理与侥幸心理的对比,要制止会计犯罪,就必须加大会计犯罪的成本,打消他们的侥幸心理。一方面开展经常性的日常检查,可以是定期检查也可以是不定期抽查提高直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方式,对具有典型警示教育意义的案例深入剖析,强化财务人员不履行特定监督责任就有可能触犯刑法、承担法律后果的意识。“强迫”财务人员履行监督职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

[2]柳治中.会计人员职务犯罪原因分析及对策.商业经济,2012(11).

[3]徐兵.浅谈如何做好财务人员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时代金融,2015(8).

财务人员犯罪 篇4

一、内部控制及控制环境的基本涵义及其要素

(一) 内部控制的基本涵义

COSO内部控制框架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唯一推荐使用的内部控制框架, 同时《萨班斯法案》第404条款的也明确表明COSO内部控制框架可以作为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标准。根据C 0S0报告的精神, 对内部控制概念的描述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等五个要素。

(二) 内部控制环境的基本涵义

控制环境基本涵义: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和程序效率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它反映了董事会、管理层、业主和其他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 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保障, 直接影响着公司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公司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 内部控制环境的要素

控制环境包括:诚信与道德价值观、发展目标、管理理念与企业文化、风险管理策略、董事会及下属委员会、公司组织结构、权利和责任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与措施、员工胜任能力以及反舞弊机制等内容。

二、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定义及特征

(一) 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定义

财务人员职务犯罪, 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犯罪, 财务工作人员侵权渎职犯罪, 以及财务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犯罪。财务人员职务犯罪是一种与财务职务相关的犯罪, 是社会发展的阻碍和腐蚀剂, 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二) 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特征

1. 连续多年发案率较高。

2. 以贪污、挪用公款型犯罪为主, 且多为单独作案。

3. 高发年龄段为30-40岁, 且女性犯罪比例较高。

4. 作案时间持续较长。

5. 犯罪手段多样化

三、内部控制环境与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关系

(一) 财务人员职务犯罪防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职能

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是内部牵制。古埃及的国库管理制度是这一管理思想的起源。两人有意识地串通舞弊的难度增加是其理论基础。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表明, 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防范始终是内部控制的基本职能。

(二)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内部控制的基石就是控制环境, 也是其他要素实施的保证, 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由其所决定。缺少了控制环境基础, 所有的内控措施都是无法生效, 内控成了空谈。

(三) 内部控制环境对财务人员职务犯罪防范的直接影响

1. 人性本质的研究。

2. 企业文化的形成。

3. 公司治理的设计。

4. 影响职务犯罪预防的制度安排和执行因素。

四、财务人员职务犯罪产生的主要原因集中于内部控制环境缺失

(一) 财务管理者与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财务管理者管理水平与内控环境实施所要求的素质存在差距, 对内部控制和控制环境的认知也有所不同, 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与内控所要求的业务素质也存在差距, 尚未形成程序至上的理念。

(二) 财务人员财务职业道德有所欠缺

财务工作是一项细致、严谨的工作。由于财务工作具有真实、客观、公证、如实反映的基本职能, 所以在日益发展的经济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 财务内控制度设计不完善

通过对前期财会人员职务犯罪情况进行分析, 发现主要由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部分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 无法形成相互牵制;二是部分企业虽然健全了财务制度体系, 但有章不循, 监督和检查流于形式, 不能及时发现违法乱纪的行为;三是部分企业管理层本身缺少财务知识, 无法有效实施对财务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有效监管, 导致对财务人员的犯罪行为不能被发现, 助长了财会人员职务犯罪的发生。

(四)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制约

1.由于内部审计机构, 大部分由本企业、本部门负责人直接领导, 并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审计机构的检查和监督, 导致内部审计存在本位主义, 不维护本单位利益, 就是砸自己的饭碗。当社会公共利益与本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 内部审计都会从本企业利益出发, 知情不报, 更有甚之会帮助企业本身隐瞒和做假。

2.内部审计人员管理由内部审计人员所在企业控制, 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人事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奖惩权等由所在企业掌控, 内部审计在本企业法人直接领导下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与企业、单位其他部门人员同属一个机构, 潜在的压力不言而喻, 企业负责人可能为了违法目的, 胁迫内部审计人员, 听从其要求, 并帮助其达到违法目的。

3.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无法保证。一是审计人员多数来自财务部门, 有效好的实践经验, 但对于审计方面知识较欠缺。二是部分企业并不重视审计工作, 导致多数人不愿意从事内部审计工作,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很不稳定。

五、从控制环境入手对职务犯罪的预防

(一) 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

控制环境着重强调“人”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贯彻执行内部控制的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一是建立财务人员公开竞争的平台或网站, 通过这个平台实现选人用人公平性, 促进财务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二是要建立财务管理人员诚信档案, 促使其自觉自律, 努力提升自身诚信度, 以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首先, 要严把财务用人关, 选择德、能、才兼备的财务人员进入财务部。

(二) 切实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一是要加强财务人员思想道德学习, 用正反两面教材来教育和警示财务人员, 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树立财务管理人员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职业操守, 树立底线思维, 不触犯违法乱纪的底线,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加强财务人员法制学习, 使其知法、懂法、守法, 不折不扣的按财经法纪办事, 抵制外界因素的影响, 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建立一支诚信敬业、坚持原则、如实反映、遵纪守法、勤俭理财、工作积极、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新时期财务队伍。

(三) 加强制度建设, 健全有效财务内控制度

从控制环境的角度出发, 建立一套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 是预防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关键, 也是治标治本的有力保障。结合企业实际, 建立明晰治理结构、管理制度实用、运营有效的管控制度, 对岗位职责的不兼容性测试并有效区分, 将责、权、利对等, 健立健全岗位职责内容清晰、相互制约的管控模式。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 有利于财务主管人员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 对财务人员的业绩考核也就有了可靠的依据和标准。我们与业务管理部门一起按流程梳理制度, 打破原有按业务职能构建制度的模式, 改变为资金流、商流、信息流为“主线”的模式构建制度, 用专业化运作的各个管理环节如资金线、产品线将控制目标、风险种类、具体措施、实施部门及岗位串联起来, 梳理出一条自上而下的、连续的程序。

(四) 健全反舞弊机制, 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1. 建立独立、健全的内审机构。

由于企业内控实施的不断深入, 企业管理层越来越重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直接领导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级别也越来越高, 这样保证了内审部门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也能增强独立性;企业领导人也能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才能确保对职务犯罪做到有效监督。

2. 内审机构权威性的保证。

权威性体现内审部门负责人必须能直接与董事会进行交流信息, 并对全体股东负责。同时制定正式章程来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内容必须明确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工作范围、有权检查的记录、人员和实物资产, 明确内部审计向隶属于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实践表明,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强弱, 主要取决于其隶属关系和领导层次的高低。

六、结论

内控体系控制环境建设在今后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进展, 但任何事物的发展, 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首先,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健全完善会计的基础工作, 对加快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有促进作用。其次, 人们已经意识到现代化管理的关键是人, 因此高级人才的培养是未来会计人才发展的必要条件, 为加快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步伐, 必须培养高级人才。最后, 既要结合国情, 又要借鉴西方经验, 与国际接轨, 应立足我国实际情况和目前需要以及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

摘要:随着中国WTO的加入, 对财务数据真实性、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 企业在运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数据的可靠性、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方面, 引起了高度重视, 这也是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目标。但近年来财务人员职务犯罪出现滋生蔓延的多发、易发趋势。本文从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入手对财务人员职务犯罪防范, 分析犯罪特点, 结合内部控制环境从人员、制度、监督三个方面阐述了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环境,财务人员,职务犯罪,预防

参考文献

[1]车承军.职务犯罪控制论[M].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

犯罪人员安置帮教情况报告 篇5

**县司法局:

我镇安置帮教重新犯罪人员共有7人,分别是俞太会、俞冬年、梅六芳、张清华、邢飞飞、夏双喜和杨新东。现分别把他们情况简述如下:

俞太会,曾用名俞太伟,男,1975年10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县,汉族,小学文化,农民,现住**沙塘庵村大沟圩村128号。2005年7月俞太会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拘役四个月,罚金2000元;2006年4月因犯招摇撞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2008年10月因犯诈骗罪被判处一年十个月,罚金3000元。2010年7月31日俞太会刑满释放,8月2日来和凤司法所报到。俞太会称其患有肝炎和胃出血,刚从监狱释放,亲友因为他坐过牢也没人愿意帮助他。父母年事已高,且都有病在身,妻子已经和他离婚,儿子还小。因为现在没有工作和经济来源,家庭生活困难。俞太会是重新犯罪人员,和凤司法所已将其列为重点帮教对象。

俞冬年,男,1972年1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县,汉族,小学文化,农民,现住**骆山村山北村31号。曾因寻衅滋事罪4次入狱。2008年8月1日刑满释放后曾在和凤大地冷冻食品厂、自来水厂等上班。现失业在家,无所事事,有重新犯罪的可能。

梅六芳,男,1976年10月30日出生于江苏省**县,汉族,初中文化,农民,住**中杨村大梅村。曾因盗窃、故意伤害、寻衅滋事3次入狱。2008年4月9日刑满释放。

张清华,男,1978年4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县,汉族,小学文化,农民,现住**张家村291号。曾因诈骗、盗窃等入狱4次。2009年11月9日刑满释放。现在**打工。

邢飞飞,男,1984年5月26日出生于江苏省**县,汉族,小学文化,农民,现住**骆山村392号。曾因盗窃2次入狱。2007年10月20日刑满释放。现在**上班。

夏双喜,男,1987年1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县,汉族,小学文化,农民,现住**孙家巷村孙夏村35号。因聚众斗殴入狱,2009年6月23日刑满释放,现在**做小工。

杨新东,男,1987年8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县,汉族,小学文化,农民,现住**孙家巷70号。因非法拘禁罪入狱。2009年8月17日刑满释放。由于父母过于溺爱,现杨新东已不听从父母管教。经过帮教小组的教育,表示会吸取教训,好好做人。

和凤司法所

犯罪人员自伤行为的救治与体会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性 52例,女性16例,年龄在17—58之间,文化程度:小学30例、初中27例、高中15例,大专2,文盲4例。

1.2 犯罪类型 偷盗;抢劫;暴力伤人;强奸;赌博;吸毒人员;卖淫;其他等

1.3 自伤方式 吞服异物56例(欺瞒2例);割(划)伤17;上吊1例;绝食2例;撞墙1例;咬舌1例。

1.4 自伤工具 常见的有硬币、钥匙、玻璃片、刀片、铁钉、牙签、打火机、手表、小剪刀等。

2 治疗方法和护理

2.1 吞服异物

2.1.1 吞服异物在食道或上消化道者,可用直接喉镜、食管镜或胃镜取出异物,对有尖锐异物在取出时应避免损伤食道,术后应注意观察,咽、食管粘膜损伤者给予、禁食,并抗菌消炎等处理。

2.1.2 内科保守治疗 对异物已排至下消化道者,口服石蜡油或进食高纤维食物促进肠噜动以助排出异物,此过程应在X线照片追踪异物行程及所在部位。

2.1.3 手术取异物术 对胃镜取异物或内科保守润肠自排异物治疗失败 者,需要手术取出的应尽早进行,以免造成严重后果,明确异物所在部位后应立即外科开腹行异物取出术,术后常规胃肠外科护理。

2.2 割腕及划伤头皮和划腹者 立即手术止血清创缝合(头部需备皮),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液,必要时备血。有休克者应给予抗休克治疗,充分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双路快速输液、输血,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伤口情况。。

3 讨论

由于是有意识地伤害,自傷后都能及时得到救治,而可供选择的自伤物多种多样、五花八门都有,所以自伤的方式大多先选择吞服异物,其次是割(划)伤等。大多数 犯罪人员在自伤时并没有真正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自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逃脱法律的惩罚,害怕被关进去后被他人欺负或殴打而心存恐惧,也害怕自己的罪行被揭露后而无脸见人,而将此作为一种讨价还价的要挟手段、虚张声势以引起他人的关注,选择的时间地点都便于被人发现,一般都会主动告诉医生而要求住院治疗而达到骗取保外就医的目的。因此,犯罪人员在被公安机关抓获或拘留、劳动改造时的管理尤为重要,首先应严密搜身,将有可能自伤的工具如刀片、钥匙、硬币、打火机、手表等应全部没收,其次监视日常生活并 防范于未然,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做好心理工作,使其明白自伤只能暂时延缓惩罚,最终都逃避不了法律的制裁。

4 体会

犯罪人员自伤后均由公安干警护送前来,在接诊这类特殊患者时应把他们和普通病人同等对待、一视同仁,尊重病人的人格,而不是犯人,不能有歧视心理,在治疗和护理时应热情对待,认真做好解释工作、解除其恐惧、麻木、害怕等心理,避免不良刺激,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公安机关遇到此类事件时应严格执法,对自伤行为的犯罪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公开严肃处理,做到不迁就、不姑息,并进行法制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让犯罪人员认清自己的罪行,自伤可能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伤害,使他们打消侥幸心理,减轻心理压力。同时积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有关自杀自残的知识;减少再自伤工具的可获得性,对有再次自杀自残倾向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有可能减少自伤行为的发生率。

新闻从业人员职务犯罪初探 篇7

如何认定新闻从业人员的职务犯罪?新闻从业人员是否构成职务犯罪的主体?应该采取哪些预防对策?这些问题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司法实践中都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试图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以求教于同仁。

犯罪界定

对职务犯罪的研究, 是一个世界性课题, 各国在其概念、类罪和个罪的规定上不尽相同, 例如泰国, 把职务犯罪称为渎职罪, 并分为“行政渎职罪和司法渎职罪”两大类;罗马尼亚, 把职务犯罪称为“职务上的犯罪”或“与职务有关的犯罪”。

在我国, 所谓职务犯罪, 简言之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进行的与其职务相关的各种犯罪。如贪污罪、受贿罪、渎职罪等。由于我国刑法在职务犯罪的立法上尚待完善, 近年来, 有关新闻从业人员职务犯罪问题、主要是经济类型职务犯罪的界定, 在法学界和新闻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 根据《刑法》第93条规定, 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新闻从业人员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 , 也没有任何公权力可以支配 (2) , 因而不能成为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的主体。基于这点, 当去年12月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罪立案拘传央视某记者一事被媒体曝光后, 即招来一片反对声和质疑声。第二种观点认为, 新闻从业人员可以而且应当成为经济类职务犯罪的主体, 这既没有违背我国刑事立法, 且更符合立法趋势。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

新闻从业人员是否为国家工作人员, 这是对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定性的一大关键。我国《刑法》第93条尽管将国家工作人员界定为“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但紧接着又明确规定:“国有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以国家工作人员论。”显然, 新闻单位作为事业单位, 其从业人员在履行职务中的身份, 符合“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法定标准。

另一方面, 刑事立法并非一成不变的, 从我国法律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历史沿革来看, 也在不断完善和补充有关职务犯罪主体资格的界定。如1982年第5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犯罪的决定》, 将首次出现在1979年《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一词加以细化处理;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 将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主体范围扩大为“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务的人员”等。这些规定表明:我国的刑事立法总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改革发展而加以调整, 并充分反映新时期、新形势下打击和预防犯罪的客观要求。承认新闻从业人员具有经济职务犯罪的主体资格, 恰好顺应了这一立法趋势。

新闻从业人员没有公权力, 也能构成职务犯罪?这是争议的又一焦点所在。诚然, 新闻从业人员没有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 从这个意义上讲, 似乎与公权力无缘。但公权力不仅表现为一种国家权力, 而且还应表现为一种公共权力, 如军事权、监督权等。在我国, 它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所掌握的, 或为管理国家事务或国有资产、代表公众利益的而受到国家机关、国家企事业委派、委托行使的权力 (3) 。在一个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 新闻舆论监督是代表人民群众行使社会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 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属于社会公器, 许多人将其视为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行的“第四种权力”。因此, 合法、公正、高效、公信力是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要求。如果社会不能形成对新闻舆论监督者进行再监督的完善机制, 新闻舆论监督权就有可能被滥用, 其社会危害性不言而喻。这无疑是与我国刑事立法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基本特征

事实上, 近年来, 新闻从业人员以其占有和掌握的公共媒体的特殊资源及权力“寻租”而引起的职务犯罪, 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中国财经报社原广告部副主任李晋虹因贪污349万元巨款被判处死刑, 缓期两年执行。“韬奋新闻奖”获得者、沈阳日报报业集团原总裁、党委书记兼沈阳日报总编辑傅贵余因受贿、贪污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中央电视台原文艺节目中心副主任兼文艺部主任赵安因受贿罪被判刑, 警方在其家中搜出巨额人民币, 并发现其拥有多辆豪华轿车……贪污、受贿等经济类型职务犯罪, 成为新闻从业人员职务犯罪的“高发区”。

那么, 如何认定新闻从业人员实施的这些职务犯罪?换言之, 其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笔者以为,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身份的特殊性。由于职务犯罪是身份犯罪, 而本文是就新闻从业人员职务犯罪而言的, 因此, 有关“新闻从业人员”身份的认定是犯罪构成的前提。从广义上讲, 凡是在报纸、杂志、周刊等出版业, 以及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从事新闻、资讯传播及相关管理工作的人员, 都属于新闻从业人员。其从事的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 必须遵守为一定上层建筑服务的工作规章, 以一定新闻手段表现出与上层建筑整体利益相一致的倾向性与指导性。反之, 就可能从职务犯罪的舆论监督者蜕化为职务犯罪的被告人。

没有取得记者证而从事采访报道的人员, 以及受新闻单位聘请从事新闻采访报道的人员, 算不算“新闻从业人员”?从司法实践来看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中央电视台某栏目组记者宗纪胜、某报社聘用记者孙振都曾因受贿罪而分别被法院判处11年、8年有期徒刑。

职务的关联性。即行为人必须是实施了与其职务有关的、具有公务性质的行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通知的规定:所谓从事公务, 就是代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履行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责, 主要表现为与职权相联系的公共事务以及监督、管理国有财产的职务活动。这对于担任领导职务的总编、台长、经理等自然不难理解, 但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报道时的行为是不是属于职务行为呢?应该无一例外。

其一, 我国《著作权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全国人大法工委编的《著作权法释义》在阐述该法第十六条关于职务作品规定时, 明确指出记者为本报社、杂志社撰写的稿件适用此条款 (4) 。其二, 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中规定:不得用记者证从事非职务行为。这表明正常的采访行为就是职务行为。2008年11月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做好新闻采访活动保障工作的通知》更是明文指出:“新闻采访活动是新闻记者的职务行为。”

方式的多重性。即行为人为了某种需要, 利用职务之便所实施的行为既可以表现为作为, 也可以表现为不作为或不正确作为。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是指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 即自己职务上主管、负责, 或者承办某项公共事务的职权及其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新闻媒体虽然不同于行政机关, 但由于拥有新闻报道的话语权以及行业垄断的地位, 因此掌握着大量的信息资源、渠道资源和经济资源。而新闻报道可以为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害又是公认的事实, 这就构成了新闻记者可以利用采访报道新闻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基础。例如“有偿新闻”, 就是以积极的作为为报道对象充当“吹鼓手”, 来换取经济回报。所谓“封口费”, 就是以消极的不作为把本该向社会公开的负面事实隐瞒起来, 使当事人不受追究, 以此收受利益。两种行为方式带来两种不同的效果, 于是正常的新闻报道就演变成了一种特别的权钱交易, 这种“交易”的金额达到一定数目, 就构成我国《刑法》规定的受贿罪。

不仅如此, 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等犯罪也伴随新闻媒体的改革和发展而滋生。有学者撰文指出, 时下新闻领域的“寻租”现象, 正由新闻传播环节向经营管理环节蔓延, 由一般从业人员向高层管理者蔓延 (5) 。

预防对策

导致新闻从业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 既与全球化大背景下新闻媒体的生存现状、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有关, 也与多元化思潮下的利益驱动、立法缺陷和监督机制的缺失有关, 其结果不仅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良好形象, 也妨碍了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和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 必须重视对新闻从业人员职务犯罪的研究和预防。

加紧新闻立法, 构筑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律屏障。早在上世纪80年代, 我国的新闻立法就被提上议事日程, 但因种种原因至今悬而未立。新闻立法的价值在于:调整新闻界以及与新闻界相关领域的法律关系, 明确新闻从业人员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 规范新闻记者的职务行为, 使新闻采访活动真正纳入法制轨道。《新闻法》对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就如同一把双刃剑, 不仅为其构筑了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律屏障, 具有强制约束力, 而且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新闻记者健康、正常地行使舆论监督权, 更好地发挥其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

加大改革力度, 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和监管体系。它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健全新闻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对在专业素质、理论水平、职业操守等方面不达标的人员, 一律禁止从事新闻工作, 以期从源头上净化新闻队伍。新闻出版总署今年力争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新闻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新闻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 修订颁布《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这些行规将会使准入制度的实施更具操作性。

二是创建违规违法新闻从业人员“黑名单”。对各类以新闻采访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者, 一经查实, 均列入“黑名单”内, 有记者证的吊销记者证, 涉嫌刑事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凡被列入“黑名单”的人员, 取消参加准入考试的资格, 限制其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三是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健全财务管理和分配机制;并开设常年举报电话和曝光台, 通过行业内监督与行业外监督、专业监督与非专业监督、专家监督与公众监督等方式, 逐步建立起社会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再监督机制, 严肃查处典型违规违法事件。

加强队伍建设, 构造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道德防线。市场经济带来了中国媒体的繁荣和新闻从业者数量的扩张, 同时利益驱动也导致从业者素质的参差不齐。只有加强队伍建设, 构造起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道德防线, 才能真正形成预防职务犯罪的长效机制。为此, 必须在新闻从业人员中倡导和培育良好的新闻职业精神和操守修养, 强化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岗中考核, 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道德意识, 使其从“不敢、不能”到“不想”实施职务犯罪。

摘要:新闻舆论监督是预防职务犯罪不可或缺的力量, 但新闻从业人员能否构成职务犯罪 (主要是经济类职务犯罪) 却是学术界争论的一大焦点。由于我国刑法对职务犯罪的认定尚待完善, 无论在司法实践还是新闻实践中, 都带来种种困惑。因此, 对新闻从业人员职务犯罪的研究和预防, 不仅是法制建设、遏制腐败的需要, 也是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新闻从业人员,公权力,职务犯罪,预防对策

参考文献

[1]周泽:《论记者不构成受贿犯罪的主体》《新闻记者》, 2009 (3) 。

[2]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 第2版, 第60页。

[3]张亮:《权力监督与腐败预防》,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年版, 第7页。

[4]《著作权法释义》, 法律出版社, 2002年版, 第84页。

会计人员职务犯罪的认定标准 篇8

会计人员职务犯罪主要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的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重违反会计法规,故意或过失实施侵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或其他经济秩序,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会计人员职务犯罪的认定必须从其所侵犯的客体、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四个方面进行。

一、会计人员职务犯罪所侵犯的客体

犯罪客体是认定犯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具体来说,会计人员的犯罪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即会计人员职务犯罪的客体。同时,明确犯罪客体也是揭示犯罪的危害本质,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的需要。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1.简单客体。

会计人员职务犯罪所侵犯的简单客体是指某一种会计犯罪行为只直接侵害一种社会关系,即违反了国家的会计管理制度,其具体违法行为侵犯了国家对会计工作的管理秩序及其有关会计人员的工作秩序,也就是会计秩序,如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妨害清算罪和隐匿及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等。这些犯罪行为和罪名也是会计人员职务犯罪中较为常见的一些犯罪行为和会计人员在犯罪的时候经常触犯的罪名,它们所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的会计制度,妨碍了国家对企事业单位的管理秩序。

2.复杂客体。

即一种会计人员职务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客体包括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社会关系,即除了侵犯了国家对会计工作的管理秩序和会计人员的工作秩序之外,还侵犯了一些其他制度,影响了其他一些社会秩序的正常进行,如国家、社会或个人的财产管理秩序,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企业、金融、税收的管理秩序等。大部分会计犯罪客体都属于复杂客体,如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客体不仅侵犯了国家会计秩序,影响了会计秩序的正常进行,还侵犯了中介组织及其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偷税罪、贷款诈骗罪、洗钱罪侵犯的客体除了侵犯国家会计制度之外,还侵犯了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金融管理制度以及国家财产所有权或者妨碍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二、会计人员职务犯罪所表现的客观方面

我国刑事法律规定,一些会计人员行为对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的外在事实即为会计人员职务犯罪的客观方面。其主要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等。正确把握会计犯罪的客观方面有助于区分是否构成犯罪,触犯什么罪名以及犯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1.危害行为。

会计人员职务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行为大多表现为一种积极的作为行为,但是也有部分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行为。

积极的作为是指会计人员从自身愿望出发所实施的违反禁止性规范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之一。如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的危害行为主要表现是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或者是会计人员编制了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以及伪造、变造证明文件等。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的危害行为主要是行为人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不真实,或者提供了虚假的证明文件或出具重大失实的证明文件,或者故意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等行为。

不作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规定了行为人的义务,而且行为人能够履行该种义务却不履行该义务的行为,它也是危害行为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在会计犯罪中,不作为的危害行为并不常见,主要是在会计共同犯罪中,负有法定职责的会计人员违反法定职责,通过不作为的形式纵容作为犯的某些犯罪行为。还有些不作为主要表现为故意不依法披露会计信息的行为。如会计人员在有关部门进行财务执法检查或税务检查中,不配合检查人员的工作,推诿扯皮,故意不提供会计资料的行为,或者在提供财务资料时做出对其有利的取舍都可以构成不作为的犯罪行为。

2.危害后果。

无论是作为的行为还是不作为的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后果,否则就不构成犯罪。因此,危害后果也是判断是否构成犯罪的主要标准之一。

会计人员职务犯罪的危害后果有些要求达到一定的金额标准。如在偷税罪中,对于犯罪主体的不同,其数额规定也有所区别。对纳税人来说,偷逃税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且不满百分之三十,同时偷逃税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量刑较轻。对扣缴义务人来说,不缴或者少缴已代扣、代收税额,占应缴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而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就达到量刑标准。根据我国《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对于“数额较大”或者“数额巨大”都确定了数额标准,同时也规定了不同的处罚方式。

还有一些犯罪行为的危害后果没有规定具体的数额标准,只要“情节严重”就可以构成犯罪,即行为犯。如偷税罪中规定“有二次偷税行政处罚记录”的,无论偷税数额是否达到数额犯的标准,只要有此行为即可构成犯罪。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要求必须“严重损害股东和其他人利益”,妨碍清算罪要求必须“严重损害债权人或其他人利益”等。

三、会计人员职务犯罪的主体

每一种犯罪行为都要有具体的行为人,同时要由其承担刑事责任。所以,犯罪主体同样是犯罪构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会计人员职务犯罪的主体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会计人员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后果比较严重或者行为比较恶劣,根据刑事法律规定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者单位。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会计人员或会计业务负责人。

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会计人员必须持有会计证。而且对会计业务负责人(会计主管)要求更为严格,除了要求取得会计证,而且还要具备会计师以上职称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有关会计法规还规定,会计岗位包括会计业务负责人(含会计主管)、出纳、稽核以及从事资产、劳动报酬、费用核算等人员。由此可见,会计人员是指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从事会计记账、核算以及会计监督的人。除了包括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一般会计人员以外,还包括出纳、会计机构负责人、总会计师、财务副总等,这些人员构成了会计犯罪的最主要主体。

2.接受他人委托代他人处理会计资料的人员。

在会计实践中,一些中小企业出于降低经营成本考虑,在本单位不设置专职的会计岗位,而将其会计业务委托给一些会计中介机构或者专门的会计人员代为处理,这些会计中介机构和会计人员及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不属于单位的职工,但是他们往往也要接受单位负责人的指令进行会计资料的处理。因此,在会计犯罪中,基于委托关系而代为处理会计资料的人员同样也是《会计法》所说的会计人员,也应该属于会计犯罪的主体。

3.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而从事会计业务的人员。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从事会计业务必须首先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些人没有取得会计证,但是接受了单位的聘任,从事实际的会计业务(出纳)。此类人员不管是否实际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只要实际从事会计业务,也要以会计人员论。因此,此类人员同样可以构成会计犯罪的另一主体。

4.单位。

理论界关于单位能否成为会计犯罪的主体有不同的观念。有学者认为会计犯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单位不构成会计犯罪的主体。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单位也可以成为会计犯罪的主体。笔者认为,在不同的会计犯罪中,有些犯罪的主体既可以是会计人员,也可以是单位。在有些类型的会计犯罪中只能是会计人员,而不能是单位。

在司法实践中,很多会计犯罪都是实行的“双罚制”,即既处罚会计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同时还要对单位处以一定的刑罚。因为,单位是大多数的会计犯罪最终的获益者,而会计人员之所以进行一些犯罪行为要么是因为接受了单位负责人的指令,要么是主动为了单位的利益而为之。因此,单位可以成为会计犯罪的主体是毋庸置疑的。如欺诈发行股票、债权罪不但要对单位判处罚金,而且还要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此时单位和自然人都可以成为犯罪的主体。

但是也有一些会计犯罪属于单一犯罪主体,只能是会计人员而不能是单位。如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其犯罪主体只能是单位的会计人员、主管人员或者单位负责人,只能采取“单罚制”,而不能由犯罪单位承担责任。因为单位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在于误导投资者购买该公司的股票,投资者因信赖单位所提供的虚假财务报告而蒙受了损失,是虚假财务报告的受害人。如果再让单位承担刑事责任会加大投资者的损失,实际上是将刑事责任转嫁给了投资人。因此,此类会计犯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单位。另外还有如妨碍清算罪也同样采取的是“单罚制”,单位不构成犯罪的主体。

四、会计人员职务犯罪所表现的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是指会计人员职务犯罪主体在从事某些行为时以及对该种行为可能出现的危害社会后果是出于故意还是过失的心理态度。这也是判断会计人员职务犯罪时“罪与非罪”的主要标准之一。

会计犯罪故意是会计人员在实施犯罪行为时,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所为之特定行为可能会危害社会,但是其希望或者放任该危害后果发生,即行为人对于虚假会计信息的严重后果是持希望的态度。如隐匿、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其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因为行为人已经知道或应该知道故意隐匿、销毁会计凭证、账簿以及会计报告的行为会给国家或者其他单位或者个人造成一定的损失,但是为了达到其犯罪目的,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后果的发生。另外,还有偷税罪、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妨碍清算罪等主观方面要求一定是故意的心理态度。

会计犯罪过失是有关会计人员在实施该种行为时应当预见其所从事的某些行为也许会有危害社会情况的发生,但是会计人员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该种危险所持的一种心理态度。如中介组织人员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由于一些从事资产评估、验资、会计等工作的中介组织人员在工作时敷衍塞责,出具的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由此给社会造成了严重损失。此类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一种过失的心理态度,就是“不希望”危害后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在从事此类行为的时候主观方面是“希望”危害后果的发生,就会构成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而后者在量刑上要比前者更重。由此可见,犯罪主体在犯罪时的主观方面的不同也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一项重要标准。

鉴于以上分析,会计人员职务犯罪认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责任认定过程,只有严格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才能准确的认定会计人员是否构成职务犯罪,分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同时,也只有如此司法人员才能对会计人员职务犯罪行为进行准确的定罪量刑,以达到不枉不纵的目的。

参考文献

财务人员犯罪 篇9

一、非纯国有单位的概念与性质认定

笔者认为, 涉及国家资本的单位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纯国有单位, 包括机关法人、全民事业单位、国有独资企业等, 这些单位开办和运行的权力、资金全部为国家赋予。二是国家资本居于控制地位的单位, 包括国有绝对控股、相对控股的公司、企业、民办事业单位。这类单位中国家资本或因持股比例, 或根据协议规定, 由国家拥有实际控制权。三是国家部分参与单位, 是指具有部分国家资本金或国家部分参与, 但国家不具备控制权的单位。在此基础上, 目前对非纯国有单位的概念认定存在两方面问题。

首先, 是对非纯国有单位性质区分过于简单, 集中体现在对国家控制单位和国家参与单位简单而不考虑实际情况的一刀切。我国现今社会的现状是, 绝大多数国有控股企业尤其是国有垄断性股份制企业, 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国家对这些企业的监督控制的力度并不亚于纯国有资本企业, 国家绝对控股的地位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国家对其控制力远强于一般的竞争性纯国有资本企业。

其次, 是对非纯国有单位控制权复杂性认识不够。非纯国有单位因其设立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经营管理形式的不一样。如国有控股企业可以通过发起方式设立, 也可以通过募集方式设立, 以募集设立的国有控股公司, 其主体还是原国有企业、向社会募集的只是少数流通股, 持股人甚至没有表决权, 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实际上仍掌握在原国有企业手中。如此说来, 非纯国有单位的控制权是很复杂的一个问题, 由此必然导致此类单位人员身份的复杂性。

二、非纯国有单位人员职务犯罪查处现状

我国刑法规定的职务犯罪按单位性质的不同分为国有单位和非国有单位两种形式。在对职务犯罪的查处过程中, 最主要的也是最难的就是确定犯罪主体是否是“国家工作人员”的问题。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 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除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以外, 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 以国有公司、企业人员论。也就是说, 对于国有控股、参股企业等非纯国有单位, 其工作人员除受到国有单位委派, 均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实际查办非纯国有单位的职务犯罪中, 由于从理论上说, 国有单位经过改制, 掺杂进其他所有制之后, 因其犯罪主体主要是非国家工作人员, 对其职务犯罪侦查应当以公安机关为主, 检察机关的侦查管辖只是例外, 但实践中, 公安机关所办理的该类职务犯罪案件数量多年来维持在较低水平, 大量的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 依然由检察机关作为侦查主体办理, 导致检察机关办案的“名不正言不顺”, 容易引起管辖权争议。这样的情况也跟当前国有控股单位管理运营的现状并不适合, 随着近年来强调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大量原国有单位都在通过公司制改造而成为国有控股、参股的股份制单位, 纯粹意义上的国有单位基本已消亡,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滋生。现行刑法把犯罪的主体限于纯国有单位的人员, 而在当前的国有控股、参股的非纯国有单位中, 这类犯罪也已大量地存在着并且严重侵蚀着国有资产及其安全运作, “非纯国有”已经成为一些犯罪分子减轻乃至逃避法律惩罚的护身符。

三、对非纯国有单位性质及工作人员身份的思考

涉及国有单位人员的职务犯罪, 从刑法理论上分析, 侵犯的是国家公职人员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权的双重客体, 从目前的司法现状来看, 将众多国有资本具有绝对话语权的非纯国有单位中绝大多数高级管理人员排除在国家工作人员范畴之外, 导致对该类犯罪的查处不力, 违背了现阶段的中国国情, 加深了人民群众对腐败程度的观感, 对社会公平正义也产生了不良后果。基于此, 我们确有必要对非纯国有单位性质及工作人员主体身份进行重新认定。

一是摈弃纯国有和非纯国有单位的简单划分。随着纯粹意义上的国有单位的逐渐减少, 取而代之各种形式的国有控股、参股单位出现。我们应当摒弃纯国有和非纯国有单位的简单划分, 取而代之的是国有出资企业, 在涉及主体身份判断前, 不再对单位性质进行先行界定。

二是认定主体身份不再拘泥于委派, 多年来的实践表明, 关于委派的定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目前市场主体的运作实践看, 众多国有控股单位、企业中的委派通常只发生在总公司的管理层, 而国有控股公司的绝大部分其他管理人员, 均由本单位重新任命或聘任, 不属于受国有单位委派从事公务, 但这些人控制着绝大部分国有财产, 其职务犯罪行为同样侵犯公职人员的廉洁性和国有资产。

三是坚持“公务说”的最终界定原则。若干年前, 我国刑法理论界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曾经存在身份论与公务论的争议, 然而通过一系列立法、司法解释的颁布, 是否从事公务已经成为了司法实践中判断主体性质的本质和最终标准, 然而, 由于长期以来的争论的影响, 在以往的司法解释中, 对于非纯国有单位中人员主体性质的界定, 实务界仍然存在问题和疑虑。对此, 最新解释再次强调了从事公务是国家工作人员认定的必要条件。

四、结语

财务人员犯罪 篇10

“毒保姆”事件,是指在雇主家工作的保姆,为拿到工资,通过下毒方法将雇主毒杀。毒保姆谋杀对象多为年弱体迈的老人,他们往往在应聘时提出“若雇主在1个月内死亡,即使保姆不足满月,仍可拿到整月工资”的要求。保姆通过恶意手段谋杀雇主,毁灭现场,并盗取财物后逃离现场,其中以“陈宇萍案”和“何天带案”最为恶劣。

1.陈宇萍案

2011年10月2日,蔡女士雇佣陈宇萍为其90岁高龄奶奶当保姆。刚接触时, 陈宇萍提出,“我就算做两天,如果老人死了,你也要给我1个月工钱”。2011年10月4日早晨老人死亡,保姆声称,“早上起床给奶奶换纸尿片时还和老人家说过话, 可去二楼拿早饭上来,不到半小时,她就不行了。”老人年事已高,便被列为正常死亡,保姆按整月领取工资。2015年1月年初,陈宇萍照顾一冯姓老人时,未满一个月老人离世,她按整月领取工资。最终, 2015年12月23日陈宇萍出庭受审,由此侦破了6宗由陈宇萍照顾老人不足1个月便死亡事件。

2.何天带案

2015年12月24日,为早日拿到工钱, 女保姆何天带将所照料的七旬老太何某以肉汤下毒、尼龙绳勒脖方式杀害。警方对保姆何天带搜身,从其文胸中搜出耳环、戒指等财物,并发现死者身上的勒痕、 臀部有针孔且出血等情况,从而发现了犯罪事实。据何天带交代,她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从事保姆工作期间,犯下10起故意杀人案,其中2起未遂、8起造成被害人死亡。与陈宇萍极为相似的是,何天带在被雇佣当天就提出“如果不足1个月,老人归西,也要给1个月工资”的要求。

以上两个案例有极为相似的谋杀动机和谋杀手段。这种恶性谋杀并非偶然, 有多方面原因,反映出我国家政服务业自身存在的巨大隐患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也反映了家政服务人员与雇主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家政服务的起源及其特点

家政服务业的研究起源于美国。 1804年,皮契尔女士的著作《家庭经济学》 标志着现代家政的诞生。1874年,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开设家政文理学院,正式将家政专业作为一门独立学科。1909年, 美国家政学成立,成为世界上第一支家政学术团体,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现代家政业的发展。美国随后又成立一大批家政实业公司、家政培训介绍所等。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专注自己的工作,聘请一些人员专门进行日常事务管理和服务活动,自己则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家政行业因此应运而生。90年代后期,家政服务进一步发展,种类逐步细化,形成一整套包括烹调、保洁、操持家务、保育婴儿、照料长者、 看护病人、护理孕妇等各种活动的家政服务体系。

1.入户零距离工作

家政行业服务人员工作地点在客户家庭,工作任务是服务客户的日常生活。 这种空间上的零距离,意味着客户要将整个家以及整个家庭生活向服务者敞开,将不能自理的老人、蹒跚学步的小孩完全交给服务者。外在形式上,家政人员如同家庭成员一样,可接触到家庭的每一个角落。

2.雇佣性与合作性

家政人员为雇主家庭提供家政服务, 雇主家庭为其付出的劳动提供以工资为形式的资金补偿。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讲,其本质是雇主购买家政服务人员的劳动力。家政人员为其雇主提供劳务的同时,也与雇主形成一定的合作关系。

3.服从性与无形性

家政人员被雇佣为雇主从事各种家庭劳务活动。在保证基本权利不被侵犯前提下,需要服从雇主安排,在服务时间段内完成雇主指定的家庭劳务活动。家政服务活动是无形的,劳务活动无法用数字衡量,没有固定标准进行描述和量化。 服务质量、数量既要受到家政服务员的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影响,也要受到道德品质所决定的良心的影响。

4.信息不完全

在雇佣家政服务人员时,雇主和家政人员双方都存在信息不完全。通常情况下,雇主只是通过简单的面试对家政人员的基本情况做一个基本了解,无法对其进行深入评估。雇主无法了解家政人员全部信息,也不能掌握家政人员真实信息。 家政人员对雇主信息也不能全部了解,双方这种信息不完全在一定程度上对后期服务工作会产生影响。

三、家政服务人员犯罪的原因分析

1.政府层面

(1)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国家政行业起步晚,发展缓慢。虽然国家先后出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政服务业管理办法》 《家庭服务业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行为起到一定规范与约束作用,但缺乏对其行为的监督管理机制和失范行为评判标准。(2)行业管理不规范。2002年我国取消了家政工持证上岗制度,现行家政员职业等级并未形成行业准入标准,各种中介机构林立,全国至今未建立统一的培训、服务和企业管理标准。家政服务行业内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的缺乏无法对家政服务人员犯罪行为进行有效监管。(3)政府扶持力度与监管力度不够。政府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是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政府需要规范家政服务行业秩序,加强行业支持力度,要从更高的高度引导社会的发展方向。但由于政府监管力度不足,使家政企业缺乏足够的外部监管和强有力的约束。

2.家政服务中介企业层面

(1)诚信度不高。诚信问题对家政服务行业至关重要,关系到雇主及家政人员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家政服务公司通过介绍家政服务员,收取一定中介费作为利润。某些不规范的中介机构,向用户和家政服务人员收取中介费后并不履行自己的职责,有些企业向雇主故意隐瞒家政人员信息,使雇主在信息不完全情况下进行选择,无法获取家政人员真实具体的信息,增加了雇主的不安全性。(2)人员培训不到位,企业管理不足。家政人员上岗前,中介企业有责任对其进行法律法规、 知识技能、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培训。 但由于现存的家政服务公司规模普遍较小,很难在组织上、经费上落实对家政从业人员培训;有的企业虽然对员工进行了培训,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培训管理模式, 仍存在培训不系统、不规范问题。(3)企业责任缺失。家政企业是连接雇主与家政服务人员的纽带,也是对双方进行监管的第三方。家政企业理应承担对雇佣双方的监督管理责任。但多数企业以谋取中介费为目的,一旦首次中介结束,企业便不再参与到家政服务各项活动中。企业通常在未对家政服务人员进行培训的情况下将其推荐给雇主。企业运作不规范、 监管不到位使其丧失了本应该承担的监管责任。

3.家政服务人员层面

(1)家政服务人员来源渠道不正规。 家政服务人员来自不同省市的闲散人员, 其背景与社会关系非常复杂,即便雇主通过家政中介机构寻找服务人员,也无法对其个人档案进行全面了解,大大增加了雇主的雇佣风险。面对每一个求职者,家政服务公司很难对家政服务人员的个人背景、道德素质和社会关系进行调查和考评。正是缺乏必要的把关,给了一些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比如,保姆拐卖婴幼儿或绑架小孩敲诈勒索,盗窃居民家中财物, 甚至谋财害命。(2)家政服务人员个人素质低下。首先,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就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业而言,家政服务的从业人员主要是农村妇女、城市困难家庭人员。文化知识水平的低下使其卫生观念、 生活方式与雇主相差较大,导致与雇主人际关系紧张,也是促使家政服务人员犯罪的原因。家政服务人员在从事家务活动中受到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会增加与雇主间的矛盾。其次,专业技能缺乏。多数来自农村的家政人员没有见过现代化城市中的高科技设备,无法迅速掌握,增加了在家务劳动中的难度。(3)家政服务人员心理素质和人际处理能力不足。家政服务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生活的不平等心理。家政人员在每个家庭服务,必须处理好与雇主间的关系,而雇主的性格、脾气直接影响了家政人员的心理,从而影响着双方的关系。(4)雇主与家政服务人员贫富差距悬殊。家政服务人员对雇主的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准很了解,某些雇主的高消费会使家政服务人员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导致严重的心理失衡。面对诱惑时,这种严重的失衡心理会使其丧失理智,违背法制观念束缚,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4.雇主层面

(1)对家政服务人员不信任,存在不平等观念。在我国家政服务市场上,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家庭用户和家政服务人员之间存在观念和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得雇主对家政人员不够尊重。这种地位上的不平等会引发心理上的不信任,造成彼此沟通困难,双方不信任也会相互作用, 产生一定的恶性循环,造成雇主与家政服务人员的紧张关系。(2)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家政人员“上门式”的服务提供模式, 工作地点在雇主家中。由于雇主缺乏足够的戒备心理,对钱财的不当暴露和疏于管理,会给犯罪嫌疑人带来巨大诱惑,持续不断地考验其道德底线。作为雇主来说,聘请了家政服务人员后,起居模式往往不能因为有“外人”的存在及时加强安全管理。作为家政人员,在一定金钱诱惑下,甚至丧失理智,冒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四、家政服务人员犯罪行为的防范对策

1.完善家政服务行业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

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是有效规范家政服务行业发展、企业规范、人员行为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在已有法律规范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建立健全家政服务行业及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违法惩治力度,增强企业违法成本,严防企业和家政人员触碰法律红线。

2.加强家政服务行业组织管理

要进一步出台家政行业行为标准与管理规范。第一,建立健全家政行业协会,协助政府从事行业管理,维护家政服务机构的合法权益,加强会员之间的协调和自律,规范业务活动。可建立国家—省级—市级—县级的行业管理协会,对家政行业违法失范行为自我监督,自查自纠。 也可通过行业协会的企业之间的互查互纠,倒逼企业提高其自我管理与服务水平。第二,建立行业评级制度。行业协会可通过定期评级等方式对所属会员企业进行评估,并将结果公布于众,有利于激励企业改进管理,提高水平,也有助于促进企业的正当竞争。

3.加强政府的支持作用和监管作用

政府应加大对家政服务业的培育力度,要从资金扶助、技术输出、业务培训等方面对家政服务业进行规范与指导,引领其沿着正确健康轨道前进。同时,要加强对家政中介机构的监管。通过备案、定期检查、临时抽查等方式对中介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加大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企业的惩罚力度。

4.加强对家政服务人员的管理

首先,加强对家政服务人员素质培训。企业要积极设立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家政服务业人员专业化培训,让其掌握家政服务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与职业风尚,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与行为规范。其次,严格规范家政服务劳动力来源。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通过与公安部门合作,加强对家政服务人员的身份认证。第三,政府要规范行业准入条件,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身体检查,合格后组织培训。通过与医疗部门合作,加强对家政服务人员的健康审查。第四,加强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企业要进行专门的法律法规与制度培训,通过知识传授、案例模拟等方式使其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联合相关心理咨询机构对部分家政服务人员的心理进行劝导,从而防止其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5.提高雇主的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首先,雇主要加强防范意识,及时管理好自身及家庭财务,以免发生财务纠纷。其次,雇佣保姆照顾儿童、老人以及行动不便人员时,尽量不要让他们保管贵重财物,尽量减少老弱病残人员独自管理较大数额的资金,以免无意中变成诱发犯罪因素。同时要关注老人、儿童、妇女等相对弱势群体与家政人员独处时的安全问题,防止发生暴力犯罪。最后,家庭成员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互通有无,一旦发现危险苗头,及时解聘家政人员。

参考文献

[1]北京家政服务业研究课题组,赵树海.北京家政服务业的现状及其规范性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10,2329(57):40-55.

[2]罗君丽.我国家政服务交易中的信任危机探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116(3):35-37.

[3]赵一晓.家政服务人员犯罪情况的调查与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4):156-157.

[4]杨阳.家政服务行业法制化问题研究[J].才智,2012(10):10-11.

[5]李芳.家政服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广州天河区部分家庭、社区及家政公司的调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43(1):58-60.

[6]赵树海,王喜云,邢林和.北京市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状况的研究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71(1):107-110.

[7]曹华.对我国家政服务业发展的一些思考[J].经济师,2003(4):61-62.

财务人员犯罪 篇11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区流动人员犯罪问题对策

犯罪不止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而且从宏观上看,它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影响着当地的法律相关人员对犯罪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它影响着“犯罪”这一类行为的定性。由于我国实行少数民族自治的国策,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这些民族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后成了特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等。而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会对“犯罪”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在民族自治地区的流动人员的犯罪原因和类型

近年来,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各社会层面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相对较为突出,社会的治安形势相对较为严峻。而导致治安形势差的罪魁祸首就是犯罪的发生。犯罪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中犯罪者为少数民族的案件在逐年上升。尽管从全国来看,少数民族的犯罪率仍旧低于汉族的犯罪率,但是在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的犯罪问题有些可能会很严重。最近几年在民族自治地方发生的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不论是给国家安全、民族团结,还是社会秩序和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与普通城市和乡村一样,民族自治地区也有贫富差距。在贫富差距较大的情况下,一些乡村的居民同样会选择跟随利益的脚步背井离乡,来到城市讨生活。而这些居民面临的问题有:受教育程度低,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没有创业或投资的资金,难以有资金的良性循环;农民出身,难以适应城市的发展模式等等。一旦看到有人不按照社会规则谋取钱财的“事迹”,或是接受了不怀好意的“援手”,很有可能就跟随其后,模仿他人的不正当手段或者不小心跌入诈骗者的圈套。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很难找到固定的工作,也意味着很难有固定的收入。这些流动人员中,有些就为了谋取钱财而变成小偷和窃贼,甚至可能发展到抢劫和敲诈勒索。由于没有固定的住处,这些人员的流动性反而成为了他们的优势,经常更换藏身地点,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等等。

对于刑期已满释放的流动人员,再犯罪的几率也很大。因为他们长时间与社会隔离,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不具备讨生活的技能,不能在社会上找到一席之地,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员,在遭遇对犯罪后的歧视之后,还有可能遭到地域歧视等等,很难回到正轨上继续生活,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堕落到更深的程度。

从犯罪的种类来看,少数民族的犯罪分为了两大类:一是与民族习俗有关的或具有民族习性的犯罪,二是与民族习性和民族特点无关的犯罪。现实生活中,不但有与其民族习惯或民族习性有关的犯罪,也有与其民族习性和民族特点无关的犯罪;不但有轻微的违法犯罪,比如小偷小摸,也有严重的暴力恐怖犯罪,比如打砸抢烧等等;不但有因人民内部矛盾而产生的普通民事或刑事犯罪,也有由国内外“藏独”、“东突”等敌对势力所操纵的危害了国家安全的犯罪。从犯罪趋势来讲,少数民族地区犯罪率总体上上升。从犯罪类型来看,呈现出犯罪主体越来越年轻化,农牧民或者无业人员、未成年人和女性犯罪不断增多,财产型犯罪和毒品犯罪的比重较大,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暴力恐怖犯罪时有发生,外流人员犯罪和新型犯罪不断增加的特点。

二、民族自治地区的流动人员犯罪的惩治

吴大华教授首次提出了对少数民族犯罪进行类型化研究的观点。他指出:“中国少数民族犯罪是一种新的犯罪类型。由于在很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观念中,传统的文化习惯和宗教的意识尚有残留,在有的地方,宗教的影响甚至大于国家法律。所以,針对少数民族犯罪的这一特点,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两少一宽”的民族刑事政策。但可惜的是,这一政策并没有得到完整或到位的实施,总是口头和政策的说明,很少有实际上的例子。

我国提出这一刑事政策,由国家本位模式转变为国家、社会双本位的犯罪控制模式,成为了我国今后的犯罪治理的基本理念。“宽”针对轻罪,其表现为非犯罪化、非监禁化和非司法化,而“严”的对象是严重犯罪,是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对严重、主观恶性较深,且具有较高人身危险性的犯罪人,一定要坚持“严打”,对其予以采取严刑。

迄今为止在世界上,犯罪问题的治理模式包括以下两种:一是通过刑罚来控制犯罪的国家治理模式;二是既注重刑罚控制犯罪的作用,又注重社会对犯罪控制的作用——利用社会的一切资源,与犯罪作斗争——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我国的少数民族犯罪是一种由诸多异常复杂的因素糅合而产生的复杂的“社会综合征”,所以对于它的控制也可以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此认知基础上,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政策、经济、文化、教育、道德、民俗和宗教等多种手段,进行全面、持久的综合治理。民族自治地区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因素也与普通地区大不相同。因此,要求少数民族犯罪的控制必须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采用社会本位的犯罪控制模式,才能控制犯罪的几率,保障治安的良好运作。

三、民族自治地区的流动人员控制对策

首先,要加强对流动人员的常规管理。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员,要详细地掌握他们的情况,不但要登记、办证、建档,还要输人计算机储存并建立手册。严格管理房屋的出租和出售,坚决拆除私建滥建房屋,与房屋出租户签订责任状,将流动人员租房户置于出租户的有效监督之下,再将出租户置于派出所的有效监督之下,层层监督,堵塞漏洞。可以开展一些新颖的治安行动,比如说开展流动人员平安小区试点工作。参照城市开展平安小区活动,在流动人员中抓好建设“平安流动区”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培养好典型,进而全面推广,力争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员的治理整治力度,使流动人员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除了管理层面以外,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大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缩小民族地区与内地之间的差距,努力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活贫困是外流人员形成和数量不断扩大的首要原因,也是其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因此,从宏观角度而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缩小民族地区与内地之间的差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防治少数民族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

其次,重要的是要重视对少数民族群众,对他们进行城市习惯的培训,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他们的就业。对青少年进行文化教育和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学有一技之长,组织他们有序流动,减少流动中的盲目、自发状态,合理解决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还有就是要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在流动人口流入地,民族事务部门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协作举办培训班等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通过广播、影视、报刊等媒体,丰富多彩的民族文艺演出和民间艺术,“三下乡”活动以及传统民族节假日来对少数民族群众广泛宣传法律法规,让他们了解法律知识,提高其法律意识。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法制意识和是非辨别能力对个人而言,文化水平偏低,法律观念淡薄都是其日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隐患。与此同时,加强民族团结,增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流入地其他民族间亲和感,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所处城市的温暖,培养社会归属感,提高社会责任感,从而预防并减少他们的违法犯罪。

最后,要充分发挥宗教文化和民族习惯在防治违法犯罪的作用。社会纽带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感,是人们正常人格中的一部分。这种纽带具有防止犯罪的作用,因为这种纽带会使未成年人增强社会责任感、服从社会传统规范。鉴于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特定,有关民族宗教事务部门可以依靠宗教组织与宗教活动场所,充分发挥爱国宗教人士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宣讲教义,宣传号召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等。

四、结语

我国少数民族数量众多,分布地域广,少数民族在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社会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语言、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以及民族心理素质等方面,与汉族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而少数民族犯罪作为少数民族中存在的特殊的社会现象,其同样呈现出有别于汉族犯罪的特点。基于这点,以犯罪主体的民族身份为标准,对犯罪进行分类、做出界定是必要的。我国的国情和少数民族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少数民族犯罪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少数民族犯罪作为一个复杂的、敏感的社会问题,其能否得以有效控制是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大事,是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健吾.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7: 245-277.

[2]王允武.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和谐的法治保障研究论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3.

[3]汤夺先.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特点[J].公安研究,2007,12:007.

[4]麻国安.中国的流动人口与犯罪[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5]王永程,王力.新疆籍人员在江西省的违法犯罪情况浅析[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5.

[6]曾利平.浅析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现状及对策[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25.

[7]谢晶.凉山彝族自治州女性毒品犯罪对策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24(1):121-127.

王喜,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硕士,律师,研究方向:宪政制度、少数民族刑事政策。

财务人员犯罪 篇12

由于存在这许许多多的问题, 只有知道造成财会人员违法犯罪的具体原因, 我们才能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因此, 对财会人员违法犯罪的原因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会计环境探析

1、市场观念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冲击, 财会人员本身工作和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 其职业道德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特别在社会体制, 观念转变迅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社会心态、风气、环境, 对财会人员影响极大。

2、硬性法律法规的“软约束”。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首先依靠法律,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 而违法不究、执法不严则更是纵容了违法犯罪行为, 使其更加胆大妄为。

3、外部监督不力。由于多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 加之分散管理, 缺乏横向信息沟通, 从而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而有些监督机构形同虚设, 普遍存在监督弱化问题。

4、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从源头杜绝造假的保证。然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 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重视, 个别企业甚至完全处于无序状态。更多的企业则是有章不循, 将内部控制制度“印在纸上, 挂在墙上”, 流于形式。

5、员工素质差, 缺乏良好的道德氛围。不可否认, 我国企业的经营者有相当一部分政治素质不高, 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名利思想严重, 无证上岗的会计人员与内审人员, 不具备相关岗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6、旧的思想文化观念影响。在一些单位长官意志严重, 民主意识淡薄, 形成了一种“臣服文化”, 经济上的超常求量, 迫使会计人员不得不造假而置法律、制度、原则于不顾。

二、心理分析

1、逐利心理。经济利益是最为常见的违法动机, 是贪污造假者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造假者通过贪污造假旨在得到直接的或间接的、现实的或潜在的经济利益。

2、冒险心理。违法者知道要想通过造假捞到好处、并逃避来自各方的监督和检查是需要冒一定风险的, 但这种冒险的心理逐步被致富后的快慰和蒙混过关后的侥幸所抚平。

3、机遇心理。财会违法犯罪人员大多是利用职务之便, 认为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和场合谋利。

4、从众心理。造假者认为当今社会假账泛滥而被发现的机率很小, 即使被查出, 受到制裁的个人甚少, 反而有不少造假者在政治上、经济上、名誉上得到了在正常情况下得不到的好处。

5、侥幸心理。财会犯罪人员自认为手段高明, 不会被发现;或是掌握了应付检查的方法, 认为可以与检查人员周旋;或是了解到本单位涉案人员甚多, 即使查出了自己的问题还可拉众人一齐下水, 于是法不责众, 不了了之;或是认为自己后台硬有关系网保护, 查出问题来也是有惊无险。

6、抗拒心理。对待各方的监督检查不在乎, 采取不配合、不合作的策略。“亡羊补牢, 犹未为晚”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财会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虽然我们不能完全从根本上消除违法犯罪行为, 但是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来制止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财会人员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措施

1、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内容是, 爱岗敬业, 廉洁自律, 诚实守信, 坚持原则, 客观公正, 提高技能和奉献社会。会计人员也绝不应因环境差而放弃道德修养, 面对当前环境树立良好的道德职业观念, 以赢得社会对会计职业的信赖和崇敬。

2、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树立“诚信光荣”, 失信可耻的观念。大环境的社会风气涉及到各个行业, 要求广大会计工作者, 在依法办事, 认真执行国家会计制度和工作规范的同时, 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强化自身约束。

3、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要明确会计工作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 做到按章办事, 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防范经营风险的发生。

4、法律的约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不能完全依靠舆论监督来约束, 必须要以法规的形式, 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处罚力度。《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 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 情节严重的, 由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等, 这些都为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起了很好的作用。

5、加强行业监管。行业自律是会计行业组织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管理与约束的途径。尤其是针对那些尚未引起违反会计法律制度, 但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 可以通过教育, 吊销证书等方式, 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

6、强化教育培训, 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非学无以德”。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应该是一种理智的, 自觉的道德行为, 必须伴随教育和培养的过程。

7、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制定一套更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在现阶段, 西方国家的会计水平要高于我国, 不仅在会计准则等方面, 而在职业道德方面, 我们也要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加以消化和吸收, 洋为中用。制定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以减少消极的外部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可以少走弯路。只要我们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 时刻坚持自己的原则, 时刻将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区分开来, 时刻将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我们就一定能干好会计。

参考文献

[1]、马亚军《财会人员职务犯罪研究》《人民检查》2005年03期

上一篇:开发成果下一篇:禁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