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员职业素养

2024-06-28

财务人员职业素养(精选12篇)

财务人员职业素养 篇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加速,我国企事业单位面临着巨大竞争,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从而确保单位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1 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一个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单单具备业务素养是不够的,必须具备全方位的职业素养,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道德素养

依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当遵循、体现会计道德规范和准则。首先,爱岗敬业。工作态度一丝不苟,有足够的耐心和热情,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岗位,恪尽职守地做好本职工作;诚实守信,坚持准则,不做假账。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始终做到言行一致,实事求是,不为个人和小集体利益伪造账目、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廉洁自律,自我约束,两袖清风,不取不义之财,慎独、自制,面对金钱不眼红,正确行使反映和监督的会计职责,保证各项经济活动正常运行;客观公正,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为依据,对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核算准确,记录可靠,凭证合法,不断消除非客观、非公正因素的影响;坚持准则,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1.2 业务素养

财务管理专业性强,必须掌握并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工作法规政策。财务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各项会计准则和制度,熟悉国际惯例和西方主要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制度;财务管理人员要了解我国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要熟练掌握会计知识,掌握国内贸易及国际贸易核算方法;按国内同行业先进标准实施成本控制控;在核算工具方面实行会计电算化及电子商务网络技术。一个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具备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知识,从而具备正确的思维方法,较好地把握经济形势;财务管理人员还要关注宏观政策,把握重大会计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原则和理念,具备与会计工作密切相关的财政、税收、金融、证券、法律等知识,从较高视角把握财会工作运行规律,根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

1.3 能力素养

第一,组织协调能力,组织财务信息的收集、投资、筹资和利润分配,周密安排,利用银行信贷融资,吸引外资来降低单位融资成本和扩大融资渠道;第二,分析判断能力,从相关信息中分析出单位面临的问题,并制订出相应解决方案,为单位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第三,参与决策能力,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单位决策,为决策层提供建议和资金及财务方面的支持;第四,沟通与交流能力,有效与人交流沟通,减少矛盾;第五,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规范财务管理,防止发生财务管理错误;第六,实践能力,财务管理实践性很强,财务管理人员根据国家统一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和具体单位的业务实际,设计并实施适用的财务管理制度,根据法律制度规定正确处理国家与单位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根据单位的经营目标和财力渠道,合理筹集、运用、分配资金。

1.4 文化素养

企事业单位良好的企业财务文化以及财务人员个体较高的文化素养都有助于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财务管理人员要具备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德服人,相互间经常进行思想交流,勇于发表各种不同意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领导者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知人善任,与下属坦诚相待,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组织内部形成民主、团结、宽松、和谐的良好气氛;单位理解人、尊重人,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财务管理人员应对单位抱有强烈的向心力和归属感。

2 科学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2.1 树立科学财务理念

财务管理人员要面向全球化、面向未来,更新财务管理观念,从战略全局来考虑和设计财务行为,着眼于财务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制定指导未来财务管理发展的财务战略,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与评价的动态管理;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从细处入手,做到细致入微,将财务管理渗透到各个领域,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加强财务服务与管理职能,挖掘财务管理的潜在价值;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控制资金筹措、重大投资、营运资金、债务清偿、资产损失和税收支出关键环节,加强风险预警和识别,预防、控制和分散财务风险,力求化解财务风险。

2.2 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财务管理较强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决定了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自身业务素质。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传统的会计核算能力,还要注重增强职业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熟练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技能。为此,要加强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自觉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及时解决财务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加强财税法规、新政策的学习,更新观念和方法;加强营销、社会、法律等非专业知识学习,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管理的客观要求,结合专业灵活运用现代财务管理方法;协调和服务其他部门,增强为其他部门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本领。

2.3 加强人才体系建设

闭门不出不能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因此要为财务人员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和条件,给他们提供培训学习机会,组织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使其学习与财务工作相关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适应复杂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把思想教育和业务工作结合,规范会计职业道德;倡导树立团队精神,培养财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创新力和执行力;建立财务人员道德评价和奖惩机制;构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单位会计工作信用档案制度,建设会计人员流动、晋升、晋级、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表彰奖励、处罚违法违纪行为的信息平台,引导和规范会计从业行为;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奖金、实物奖励和精神激励等形式,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荣誉感。

2.4 创新财务文化

财务文化实际上是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灵魂,企业财务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更好地发挥财务部门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单位服务。领导者应重视财务文化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在财务人员的选择上,重视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觉悟,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人文关怀, 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对单位产生强大的向心力,从而形成稳定的财务文化氛围;制定相应的员工激励机制,对单位发展建言献策的员工要给予及时激励,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注重员工精神信仰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凝聚员工。财务文化是财务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决定着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积累方向。

3 结语

全球下背景下的企事业单位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财务管理,依靠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使财务管理人员认清自己在单位中的角色,确保财务管理顺利进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萍.浅析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9(2).

[2]王丽琳.浅析财务人员信息素质现状及提高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2(3).

财务人员职业素养 篇2

(1)逻辑思维能力强

(2)独立贡献者居多

(3)技术导向性明显

(4)流动意向明显

(5)工作过程难以衡量

(6)绩效差距巨大

(7)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2、研发人员的冰山模型

由上到下:技能知识;(社会角色和价值观;自我形象;品质;动机)—冰山之下,注意培养自身的内在水平。

3、研发人员的常规素质要求

成就导向;演绎思维;归纳思维;服务精神;培养人才;坚韧性;灵活性;影响能力;学习能力;主动性;诚实正直;人际理解能力;组织意识;献身精神;关系建立;自信;领导能力;合作精神。

4、研发人员的市场意识

只有市场需求不断改变,行业才有发展空间

5、市场意识的体现

重视市场调研,记录客户提出的问题

6、关注客户需求

“人和入”:用手摆一个“人”字给我看——以客户为导向

$APPEALS: price;available;package;performance;easy-use;assurance;life-cycle;society。KSF:key;success;factor抓住成功的关键因子

7、研发人员如何与客户沟通

换位思考

提前准备

及时记录

8、研发人员的创新意识

第一个把发明引入到生产体系才是创新

产品创新的价值不在其本身内容的新奇,而在于其在市场中的成功与否

模仿+改良=创新

9、技术创新的误区

死水一潭

盲目创新

只愿从事一类创新

10、有序、有价值的创新

建立市场驱动的创新机制——围绕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创新既需要自由创新,又需要系统化创新

发现问题是创新之父;满足需求是创新之母

11、创新需要温故而知新

继承前人成功经验才能进一步发展

提倡拿来主义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创新份额不能超过整个项目的30%

提倡通用执行模块(CBB common building block)

12、团队创新

开放自我,保守的人是没有信心的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

木桶原理

逆向思维

13、个人如何创新

遵循自然法则

问题意识,改进意识,机会意识

正确的问题是正确解的前提

不要茶壶里面倒饺子(知≠会)

创新是平凡做实的过程

勇于挑战权威

交叉学习,避免思维定势

14、研发人员的责任意识

做“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要不要罗文,如何发现罗文

责任心体现在哪里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主人翁与打工意识

15、个人发展的毒药:钱多,事少,离家近

16、怎么做员工

向主管主动报告你的工作进度

对上司的询问有问必答,而且清楚,尊重上司

先学习再超越

接受批评,不犯二过

不忙时主动帮助别人

公司安排的临时任务一肩挑起,毫无怨言

工作的改进计划由自己来交代

公司看我的价值在哪里(我为公司做了什么)

勇于承担个人责任(“我错了”而不是“我以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17、团队概念

together,we everyone achieve more!

1+1>2

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

民主决策,专制执行

18、技术融合方式

捣浆糊

洗血

19、优秀产品团队特质

沟通良好

善于协调并行工作

高效决策,快速实施

20、研发人员类型

指挥倾向型

关系倾向型

思考倾向型

听命行事型

21、研发人员应做到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浅谈会计人员职业素养 篇3

摘 要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生产和人的智力的充分发挥为支撑,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通过持续、全面的创新,最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在经济、社会运行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下的会计人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立体的经济知识、分析整理信息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人员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关键词 会计人员 职业素养

一、职业道德修养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会计方面的各项法规和业务,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原则性,使法规贯串于会计日常工作的全过程,“依法理财,依法核算”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关键。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经济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保障,是整个会计行业生存发展之根本。“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就没有会计。会计职业道德对于会计职业如同社会道德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涉及到的是一个根本性的职业生态环境问题。中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会计职业道德为: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提高技能、搞好服务。会计人员必须时刻以《规范》严格约束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二、知识素质

如今,现代财会工作已从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发展到成本控制、资本预算、营运资本管理、风险控制、业绩考核与评价等,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具备立体的知识结构,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熟悉相关行业的知识和技术。我们基层财政所,处在会计工作的最基层,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都在这里得以实现,需要我们会计人员兑付、记账,所以每一位财会人员都要有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在会计电算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财务人员应具备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会使用财务软件;随着中国法律的不断完善,财会人员不仅应该了解会计法,而且应该了解经济法、合同法、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财会人员必须精通各项法律、法规,熟知财务管理、审计、金融、证券、人力资源等相关专业知识。财会人员只有具备了立体的经济知识,才能从较高的视角上把握财会工作的运行规律,才能利用战略性的思维观点,对经济活动作出准确的判断。

三、信息的整理分析能力

会计工作从总体上说,是以经济活动为依托,对资金运动的全过程进行直接记录和反映,通过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为决策者分析企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改善经济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客观依据。因此,会计人员应具备对信息的整理分析以及快速作出反应的能力,为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使企业能够适时作出决策,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

四、创新能力

面对“服务主体多元化、信息需求多样化、管理手段电子化”的新形势,会计人员必须改变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从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两个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和理财环境。

又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学习求“深”,打牢业务基础

首先,向书本学习,找到财会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例如会计基础、会计程序、会计法规、会计制度等,学深学透这些基础的专业知识。其次,向实践学习,在工作中边干边学及时找出不足,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总结经验。再次,向他人学习,多向领导和同事请教,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最后,向自己学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中汲取经验。再者要及时掌握新的会计制度及相关知识,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必然需求。

2.业务技能求“精”,练就过硬本领

勤学练就过硬业务技能的前提条件。勤学,首先是立足本职学好业务知识。要立足本职岗位弄懂弄通业务的基本原理,熟练操作各项业务,正确确立业务技能的选项。在学好业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特别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整理各种业务技能练习的经验体会,学习其方法,为今后开始新的业务技能练习打下基础。再次是同事间互相学,取长补短。勤练是练就过硬业务技能的必经之路。熟能生巧是准确掌握业务技能的基本要领。

3.实践运用求“融”,切实发挥作用

当然只是一味的学习还是不够的,还要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同实际工作相结合。例如:企业会计人员应该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岗位,了解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常识,加强与其他内部控制人员对成本控制工作之间的交流,及时把握成本信息,为企业准确核算成本、加强成本管理、降本增效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料。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详细、有效的会计信息。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单位的成本,单靠“纸上谈兵”是搞不好财务工作的。

4.职业操守求“诚”,树立良好形象

单靠提高业务素质还是不够的。职业道德问题是另外一个基本问题,遵守职业道德非常重要,这方面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会计法》的制定和出台,对于规范会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起了重大作用。企业的诚信原则,首先要求会计人员做到诚实可信,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但是部分单位会计人员对《会计法》的学习力度不够,在许多方面做的不到位,一些关于内部控制约束机制没有起到作用,这也影响我们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就要求我们把职业道德提高到一个突出的地位上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依法办事,不做假账,从我做起,真正树立会计人员在公众中应有的良好形象。

财务人员职业素养 篇4

1.良好的个人文化素养。高校财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强, 具有综合性知识特点的工作。做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良好的学历教育, 过硬的专业技能, 丰富的综合知识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高职院校的财务工作除了常规性的财务基础工作, 还涉及各类科研经费管理、学生经费管理、建设经费管理、校企合作经费管理等综合性财务管理工作。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 了解各类相关学科知识及相应的财务管理知识, 只有这样, 才能为高职院校当好家, 管好帐。

2.较高的法律意识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标准和要求, 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作为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必须坚守应有的法律底线和道德标准。“守法、诚实、正直、公正、可靠”是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高职院校各类采购、建设及校企合作科研项目都是滋生财经犯罪的来源之处。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遭受极大的挑战, 作为财务人员必须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抵制一切违法违纪行为的诱惑, 敢于坚持原则, 拒绝一切不合理开支, 杜绝挪用、贪污和浪费现象。更要严于律己, 不丧失人格, 不借用财务职位之便以权谋私, 不随意泄露单位财务信息, 维护学院的整体利益和财务人员自身职业形象。

3.较强的专业技能与业务水平。对于高职院校的财会业务而言, 会计业务的专业性较强, 主要是以高校财务会计制度为执行对象。详细记录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业务往来及款项收支, 并对高校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实行切实反映与监督, 记录真实、完整的结果。在这种环境下, 要求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做到了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体系, 熟悉高校会计制度以及各项校内规定, 掌握实际会计操作技能。对具体的业务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分析, 及时处理会计业务, 具备较强的职业服务能力。

二、高职院校财务人员的素质现状

1.专业知识相对老化、专业素质偏低。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从本质上看, 高职院校的会计与企业会计是有明显的区别。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 紧贴市场变化, 注重经济活动背后的利益分配。因此, 企业的财务人员会时刻注意最新财经政策, 专业触角更为敏感, 专业知识更新较快。高职院校则属于事业单位, 主要是以教育服务。在利润方面有所弱化, 对外界政策变化及专业触角不像企业财务人员一样敏感。再加上高职院校主要以服务学生及教学科研为主, 由国家财政拨款, 并非将盈利作为最终目标, 因此, 在高职院校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对老化, 有限于事业单位财会知识层面, 不能及时跟进相关的会计新技能、新制度及财经法规等, 与企业会计人员相比专业素质偏低。

2.缺乏评价机制、服务意识较差。有一些财务人员时代意识淡薄, 不知道如何学习或不想学习, 创新能力低, 在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方面没有开放意识。特别是在一些会计新准则、新规定颁布后, 仍沿用过时的方式处理日常事务, 导致输出的财务信息不能与时代接轨。受评价制度等影响, 部分财务人员思想落后, 缺乏学习意识, 导致业务上出现脱离实际, 工作不精通。

3.信息化程度较低, 影响工作质量。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学校财务部门也与校内其他部门一样, 必须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与时俱进, 协同创新, 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但多数高职院校财务部门为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个别还存在手工做账的现象, 更别提用友、金蝶等软件的应用, 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三、提高高职院校财务人员素质的措施

1.积极增强高职院校员工的财务法制的观念和职业道德。在社会的发展中, 各种价值观的存在必然带来各种各样的诱惑, 对高职院校教职员工, 特别是财务人员是个很大的利益驱使和诱惑。如教职员工在各种经手和审批的财务上存在严重挑战。作为与财务打交道的员工, 必须坚守原则, 廉洁自律, 树立法制观念, 绝不做违法乱纪一切行为, 依法办事, 严格按规定办事。作为一名财务人员, 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 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这关系到财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要求高职院校财务人员坚守原则, 抵制各种不当利益的诱惑, 正确处理好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

2.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科技的发展, 知识的不断更新, 高职院校财务人员必须加强各种财务知识和业务的学习, 不断吸收新知识和实操技能, 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学校应支持鼓励财务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各种业务培训班, 纳入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同时, 加大与同行的业务交流, 走出去, 学习先进的财务工作和管理经验, 从学习中提升创新能力, 跟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步伐, 从而提高学校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

3.积极完善财务工作考核。高职院校的财务工作, 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根据学校实际, 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 落实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度, 细化各岗位考核内容, 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对财务工作业绩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 及时对业绩考核情况进行通报表扬和批评, 并给予一定的处罚和奖励, 增强财务人员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素养 篇5

医务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大的方向有两个:一是不断提高医疗专业水准,二是培养医疗职业素养。前者比较容易被大家关注,后者可能不明显,但是对人的要求很高,它无时无刻不在,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道德层次和精神境界。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就个人而言是个人的素质和道德修养。

当前,随着我国医疗市场的不断开放,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和尖锐,整个社会对于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医生具备高超的医疗水平迅速解除疾病痛苦,同时也希望医生提供星级酒店的优质服务。众所周知,医疗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受限于一个人的经验和阅历以及一个时代医疗水平的发展。然而,短期内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提供优质贴心的医疗服务却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努力:

1、改变错误的工作观念。道锐思曾说过:“拥有你喜欢的工作是你幸运,喜欢你拥有的工作是你幸福!你对工作是否有热情完全取决于你对工作的态度,取决于你怎样看待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医务工作当成兴趣来培养。虽然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左右心情!

2、保持高度的敬业精神。南宋哲学家朱熹说过:“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为业也。”这个职业更要求做人诚实、正直、忠厚、谨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病人富有同情心、对自己不计较得失,首先是愿意为人“做好事”,而不能只盯着报酬。应该说,“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对人民极端热情”的提法是非常正确的,应该永远是医生的职业信条。

3、态度决定一切。不管做什么工作,态度第一重要,态度也是一个人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表现在工作中就会负责、积极、自信、乐于助人、与同事相处沟通良好、对待工作的心态也比较积极向上。美国成功学家格兰特为说:“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帶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星的机会!一个人对待生活、工作的态度是決定他能否做好事情的关键。”

4、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医生的职业道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医德。唐朝名医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中有一篇文章叫《大医精诚》,此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它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高尚的医德应该是医生的灵魂,是医生在各种工作过程中贯彻始终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在许多情况下,讲医德,用不着说什么大道理,需要的仅仅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假如你带着亲人去看病,或者是你自己生了病,你就自然不光计较能不能看上病,看好病,也会计较等候的时间长短和工作人员的态度好坏等“细节”了。

5、掌握沟通的艺术,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安全、自信的环境。对患者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要耐心解释,切忌大声呵斥、简单粗鲁,敷衍了事。医护人员如能和患者沟通的非常融洽,不但可为治疗疾病提供信息,促进疾病的好转,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更重要的还能及时化解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减少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E.L.Trudeau医师的墓志铭镌刻着“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用中文描述就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铭言越过时空,久久地流传在人间,至今仍熠熠闪耀着人文之光。不管医学技术多么进步,不管人们花费了多少金钱,生病和死亡总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医学不能治愈每一个疾病,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这说明了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我们不仅仅是要治疗、治愈疾病,更多的是要去帮助和去安慰病人。

6、注重细节,能把工作做的更完美。细节决定成败。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注重细节,会带来成功的机会。

谈谈对审计人员职业素养的认识 篇6

审计职业素养是指审计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审计人员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主要包含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技能。

(一)审计职业理念。是指审计人员热爱本职、献身审计的职业定向。在行政体系中,审计部门不管钱、不管物,是名副其实的“清水衙门”,而且审计人员常年出差,照顾不了家庭。在这种情况下,强调敬业爱岗,提倡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自觉地抵制金钱的诱惑,对稳定审计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审计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求国家审计人员把审计事业与维护国家财经纪律、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维护百姓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树立为审计事业献身的思想,热爱审计,并为此不断追求、努力奋斗。

(二)审计职业道德。是指审计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对审计从业人员的道德意识、道德修养等所作的基本要求。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

1.依法审计,坚持原则。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任务时,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审计程序办事,对问题的处理,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不徇私情,不拿原则作交易,不被干扰所影响,不被人际关系所左右,正确行使审计职权,严格审计执法,努力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审计监督的权威性。

2.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审计人员在办理审计事项时,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严谨扎实的作风,从严实施审计,力求掌握最真实可靠的审计证据,并对获取的信息资料,认真加以归纳分析,对问题不掩盖、不夸大,如实反映情况,慎重作出审计评价,确保审计质量,尽力规避审计风险,力争使每一个审计结论都能经得起法规和历史的检验。

3.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审计人员只有做到廉洁奉公,才能树立良好形象;只有做到保守秘密,才能赢得被审计单位信任。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自觉遵守各项廉政规定,严守工作纪律,依法行使职责和权力,顶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抵御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侵蚀的坚固防线。

(三)审计职业作风。是指审计人员的敬业精神及对待审计工作的态度,主要包括:

1.扎实的工作作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工作作风。一是要严肃认真。在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决定上,要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按审计程序办事;在实施具体审计任务时,要潜下心来,真抓实干,切实把问题查深查细查透,做到不留死角、不走过场。二是要准确无误。对审计数据要准确统计;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如实反映;对问题的处理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建议,做到合理合法,便于执行。三是要严谨细致。审计工作是一项既细致又繁琐的工作,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差错。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注意磨练自己的细心和耐性,做到不马虎、不厌烦,努力把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差错降低到最低点。四是要实事求是。要敢于说真话,不欺上瞒下,不弄虚作假,做到“诚实、本份、公正、可靠”。

2.积极的进取精神。当前审计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矛盾,客观上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顺应形势,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求审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加强学习与研究,提高消化新东西、理解新思想、挑战新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知难而进,树立有所作为的思想,消除畏难情绪,勇于向困难挑战,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要勇于创新,敢于同陈腐的意识决裂,实现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变。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审计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奋发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改进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适应新时期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适应未来审计的需要,实现审计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3.良好的团队意识。审计工作是一项集体性工作,需要依靠审计人员的集体智慧、分工协作去完成,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团队意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要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力争在团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组长根据工作进展和情况变化作些人员分工调整是经常遇到的事情,对此,审计人员要不讲条件、愉快服从,要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审计工作专业性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所以,相互之间要注意协调配合,以己之长,避他之短,取长补短,齐心协力,共同为团队的整体利益与目标的实现而尽力。

(四)审计职业技能。是指审计人员从事审计职业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一般技能和专业技能。审计人员的一般技能包括识别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适当技术调查的能力、咨询过程中的团队工作能力、收集与评估证据的能力、有效地提出与辩护意见的能力,以及正确地处理敏感与秘密信息的能力;特殊技能包括应用相关审计准则与指南的能力、调查与抽象逻辑思维及鉴定分析能力、职业怀疑的能力,以及抵挡与解决冲突的能力等。专业技能包括智力能力、技术运用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智力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主要包括认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帮助国家审计人员在复杂情况下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判断,以形成恰当的审计意见。技术运用能力包括审计技术、统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实际掌握与运用能力。这些技术的掌控程度直接影响到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的整体判断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指国家审计人员在社会交往中,可以达成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能力,它包括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有效沟通,以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学习能力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借鉴。为了更好地胜任工作,审计人员应该始终保持自觉学习的习惯,以满足高标准审计服务的能力要求。应变能力指国家审计人员在遇见突发事件时,可以保持沉着冷静心态,并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的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药业集团)

试论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 篇7

职业指导, 也称职业咨询, 或就业指导, 只根据社会职业需要针对人们的个人特点, 以及家庭与社会等条件, 引导他们较为恰当的确定职业方向、选择劳动岗位, 或者转到新的职业领域的社会活动。职业指导人员就是为求职者以及用人单位提供咨询、指导和援助的专业人员。

一、我国职业指导人员的素养现状。

(一) 、专职职业指导人员数量少, 且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专职指导人员师资力量匮乏。

根据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要求, 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职业指导师的职业资格证书, 但多数高职院校目前的职业指导人员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据调查, 我国目前已取得职业指导资格证的只有1万余人, 职业指导人员与就业者之比约为1:15万。而在美国, 此比例为1:200。在我国高校中, 组成职业指导部门的指导教师可能是辅导员、德育教师, 或者是其他专业的教师, 更有可能是行政人员, 兼职多于专职。

(二) 、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

专职的指导师专业要求教育学、心理学、咨询学, 和法律学等专业知识掌握较好。专业知识的缺乏使职业指导的工作难以深入的开展, 因此, 职业指导工作只是流于形式, 不能给求职者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从而影响了职业指导工作的实施效果。

(三) 、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技能有待加强。

梁峰曾对上海的28所高校展开职业指导师的职业生涯设计、素质测试评估、心理咨询与辅导、信息搜索与分析、创业资讯与指导以及教学六项基本职业技能的调查结果显示, 能勉强运用的人员占较大比例, 而精通的人员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咨询与指导两项技能, 精通人员比例几乎为零;素质测试评估、创业咨询与指导没有掌握的人员比例也很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我国的职业指导人员能够较为合理准确地运用职业技能给予求职者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但高水平的职业指导人员比较少, 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一) 、职业指导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职的职业指导工作学生数目多, 任务繁重, 所以要求职业指导人员首先能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乐于奉献, 这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前提。同时铭记自己也是一名普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 应树立良好的教师道德形象和职业形象, 为人师表, 尊重学生, 热心服务, 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其次, 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公平客观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尤其是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 热情的鼓励他们, 使他们能够依靠自身的条件与能力解决就业的困惑, 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

(二) 、职业指导人员应掌握专业的职业指导知识体系。

职业指导人员的工作涉及面广, 所以对指导人员的知识结构有较高的要求。

首先, 指导人员要能清晰的把握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 掌握就业指导理论的内容, 熟悉生涯规划、择业技巧、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 要了解和掌握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及管理学等领域的知识, 给求职者以全面的指导。

再次, 就业指导人员还应熟悉有关劳动就业政策与法律法规、行业规则, 了解政策的发展和变化, 掌握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 了解职业分类和不同职业的性质及特征, 了解和掌握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和就业结构, 从而有的放矢的指导大学生成功就业。

此外, 职业指导人员还应熟悉国家、地方政策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鼓励和扶持政策, 并进行广泛的宣传, 对具有创业潜质的大学生, 帮助他们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过程, 提升创业能力。与此同时, 职业指导人员应注重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业内容的体验, 提高自己对企业的感性认识, 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三) 、职业指导人员应加强锻炼专业的职业指导技能。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复杂, 这也加强了职业指导工作的难度, 所以职业指导人员必须加强锻炼专业的职业指导技能, 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工作。

首先, 要加强获取信息和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为满足求职者的需要,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收集较丰富的文献材料。职业信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保证学生进行正确择业的必要条件, 职业指导人员要能够广泛的采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 并对其进行甄别筛选, 分类整理后, 通过有效渠道及时发布, 从而能够更加精准的为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和咨询。

其次, 要培养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职业指导是人与人沟通的过程, 没有沟通交流就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因此, 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对做好指导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指导人员应起到桥梁的作用, 广泛的接触各层面的人, 要有效沟通和协调好各种对象的关系, 正确处理各种矛盾。要运用技巧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尽快赢得对方的信任。作为一名职业指导人员, 更要擅长察言观色, 通过深入的交流, 快速了解对方心理, 对症下药, 解决就业问题。如果想影响学生的择业观, 纠正他们不正确的就业观, 就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沟通沟通形势进行交流, 使学生尽快地接受新的、正确的观念。

再次, 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调查研究与预测能力。通过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创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 精准的预测市场需求、创业环境的变化以及专业发展的趋势, 为学校调整专业设置以及修订学生培养方案提供建议, 为创业教育提供更多的实例。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时效性很强的工作, 只懂得理论而缺乏实际情况的了解, 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不断培养敏锐的就业市场观察力和分析力, 对就业市场的调查研究和预测能力, 准确把握、正确分析、科学分析就业发展趋势。同时需要深入研究被指导者, 通过各类测评更加深入的了解求职者的兴趣、气质类型、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状况等等。

(四) 、职业指导人员应勤于总结和反思。

每个求职者的特点及状况都是不尽相同的, 所求的职位也是千变万化的, 就业指导工作也是一项处在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中的。想真正做到人与职位的匹配, 就需要就业指导人员不断地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只有通过自我成长, 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专业与成熟。应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 做好记录, 多方面收集经典案例, 定期为自己做综合的、合理的评价, 反思需要用什么方法来改进。不同时间段的总结和反思能够帮助职业指导人员在工作中得到更大的启发, 从而更好地进行职业指导工作。

三、职业指导人员提供自身职业素养的途径。

(一) 、加强自身理论学习, 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广泛的、综合的涉猎相关的学科知识, 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从而才能更好地用知识丰富自身的理论素养提高理论水平。职业指导人员要创造理论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积极获取相关的理论信息, 通过杂志、报纸、网络, 学习国内外职业指导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 并同时综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无论是从增强自身发展的意识角度, 还是从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方面, 职业指导人员都应当自觉自愿的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

(二) 、积极参加社会培训, 多方面充实自己。

职业指导人员不但要自己钻研学习专业知识, 还要积极地参加社会的系统培训, 利用参与社会培训, 为自己充电,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总之, 新的就业环境对职业指导人员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 职业指导工作的成功与否与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密切相关。职业指导人员应培养自身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 构建丰富的职业指导知识体系, 锻炼专业的职业指导技能, 勤于总结和反思, 多方面的参与社会培训, 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将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有机地结合, 不断的努力提高和完善工作水平。

摘要:面对当前就业形势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一种社会服务形式的职业指导应运而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成功与否, 与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密切相关。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扎实的理论体系, 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本文将从我国职业指导人员的素养现状、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指导人员提供自身职业素养的途径三点出发, 探讨目前职业指导人员存在的职业素养问题。

关键词:职业指导人,就业

参考文献

[1]、唐凯麟、蒋乃平主编、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田力、高职职业指导师资的素质要求及培育途径、职业时空研究版、2006 (9) :21-22

[3]、邓宏宝、新时期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标准研究、职教论坛、2009 (18) :8-11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6]、李爱民、新形势下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培养、教育与职业、2002

浅谈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篇8

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带动了全新的社会变革, 近年来, 由于高考扩招和金融风暴等典型事件, 职业变更和流转变得越来越频繁, 就业问题也愈来愈严峻, 职业指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职业指导人员是为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 为社会求职者择业、就业和用人单位择优招聘人才, 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的人员[1]。职业指导工作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和行为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与职业相配的一门综合性新兴科学。它是一种社会服务手段, 是为从业人员寻找职业以及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供建议、信息与帮助的过程。从职业指导工作本身的意义上来讲, 职业指导人员是供需双方实现双向选择的纽带。

1 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当前, 不断完善的就业市场机制对职业指导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工作在职业指导第一线的工作人员, 主要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职业素养。

1.1 具有为职业指导奋斗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业务职责的向往和希望。职业理想是人生的重要精神支柱, 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崇高的职业理想, 才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职业活动中去,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创造性[2]。

职业指导人员, 应该把自己的职业理想同解决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使命结合起来, 在职业指导工作岗位上不断追求、探索和创造。由于当前的就业形势复杂, 从业人员需要获取的指导根据其所处的行业和阶段, 呈现出动态性、多样性的特点,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能够直面这一系列的问题, 树立为职业指导工作而奋斗的职业理想。

1.2 具有为职业指导工作敬业奉献的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指个人对职业选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职业态度决定了从业者的精神风貌和工作表现。

职业指导人员职业态度有如下要求:

一是, 职业态度要端正。职业指导工作属于服务行业, 职业指导人员态度是否端直接决定指导工作能否顺利进行。

二是, 职业态度要和蔼热情。职业指导的受众大都是在求职或工作中遇到问题的人, 说话和蔼, 对人热情, 可以很快拉近与工作对象的距离, 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是, 职业态度要诚恳。它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对待自己的服务对象, 要踏实诚恳、表里如一。

四是, 杜绝不道德行为。在职业指导过程中, 曾经存在有些同志对待自己不愿服务的工作对象时, 态度生硬, 支差应付, 甚至出言不逊。职业指导人员要坚决同工作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和现象进行斗争, 这也是提高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1.3 履行为职业指导工作恪尽职守的职业责任

职业责任是是指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承担的特定的职责, 它包括人们应该做的工作和应该承担的义务。职业责任是职业活动的中心, 是构成职业的基础。职业责任具备三个主要特点:一是, 职业责任具有明确的规定性;二是, 职业责任与物质利益存在直接关系;三是, 职业责任具有法律及其纪律的强制性。

相应地, 职业指导人员要履行职业责任, 也要从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

一是, 自觉履行职业责任, 能够在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主动发现、整理问题并对服务对象进行主动服务, 做到真真正正的为服务对象负责, 努力尽到应尽的职业义务。

二是, 充分维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服务时, 要做到真正为服务对象的利益工作, 比如信守服务对象的商业秘密, 尊重个人隐私等。

三是, 严格遵守职业指导工作相关条例、流程、制度和纪律规定。在职业指导过程中, 操作要符合流程和规范要求, 忌讳盲目从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出发。职业指导人员要能够以职业责任为重, 把职业责任和个人工作行为有机统一起来。

1.4 提高为职业指导工作服务的过硬的专业技能

对职业指导人员而言, 专业技能指的是在从事职业指导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技能水平。它包括咨询与指导、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职业素质测评、职业设计、帮助实施等多个方面[1]。

相应地, 提高为职业指导服务的专业技能, 要不断进行强化训练:

一是, 要强化信息咨询、诊断咨询的培养和训练。作为职业指导人员, 面对服务对象的各种诉求, 要能够迅速反应, 为其准确确定咨询目标, 并系统地开展职业指导。

二是, 要加强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是职业指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职业指导人员要注重并不断完善自身在信息采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信息整理与分析等方面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比如在信息采集过程中, 要注意进行双向采集, 一方面通过多种手段采集劳动力的市场信息, 一方面全面采集求职者信息;信息采集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实时性和完整性。此外, 职业指导人员还要掌握职业信息的动态分析和预测分析方法, 为服务对象提供系统全面准确的指导。

三是, 要掌握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 创新技术和方法。当前,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一些技术型的测评手段也在不断涌现。职业指导人员必须解放思想, 结合自身专业知识, 联合相关技术人员, 进行测评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依据信息手段, 对服务对象进行客观的测评使得职业指导人员对其的帮助和指导更具针对性, 也更具效率。

四是, 职业指导人员要不断学习和研究职业指导相关的政策与法规, 如《劳动法》等, 并时刻注意个人知识储备的实时更新。这是职业指导人员开展准确性、针对性职业指导工作的前提。

专业技能是个逐步累积的过程, 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职业指导人员要具有终身学习观念, 构建自身动态适应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1.5 具备为职业指导服务的健康的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是衡量一个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 是人们开展工作的基础;心理素质是人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 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职业指导工作由于其行业本身的特点, 很多时候要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这就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加强自身体育锻炼, 保持健康的体魄, 为职业指导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保障。

再者, 职业指导工作对职业指导人员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要求。由于服务对象复杂多变, 每一次工作过程又具有不确定性, 职业指导人员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能承受工作中的高压, 对突发事件能够冷静处理, 对工作中的消极情绪能够及时疏导。这也是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必备素质。

2 结束语

职业指导人员具有多重身份, 是咨询师, 是引导者, 同时还是研究者。职业指导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不断改进就业服务, 强化就业指导, 优化就业管理, 为就业指导工作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炳科.新时期应如何提高职业院校职业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J].南京:改革与开放, 2009.

[2]李河水.浅谈装备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J].长治:长治学院学报, 2009.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篇9

一、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者面对的对象是大学生, 因此它的身份首先是一名教师, 教师的职业就是教书育人。职业指导工作者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因此职业指导工作者应坚持原则、为人师表、作风正派、待人真诚、热心服务学生。职业指导的内容说多也多, 说少也少, 完全取决于指导者对于这份工作的看法, 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具有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目前, 虽说高校毕业生与企业之间是“供需见面, 双向选择”, 但仍然有一些用人单位会直接要求学校帮助推荐优秀的毕业生到单位工作。在这种情况下, 职业指导工作者要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增加就业推荐工作的透明度, 确保就业工作公平、公正。争取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 把真正有才华有技能的学生推荐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中去。所以, 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成为优秀职业指导者的先决条件, 是做好职业指导的前提。

二、丰富的专业知识

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发展, 对就业指导工作者的文化知识结构也有较高的要求。首先, 作为一名职业指导者要熟悉就业政策与法规, 充分掌握相关的理论。其次, 要掌握相应的职业指导技能, 以便指导大学生了解笔试和面试的程序、技巧、求职信写法等。再次, 应具有从事职业指导的实际工作能力 (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 还应懂得运用心理学知识等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

作为职业指导人员常常要面对大量繁琐的工作事务, 直接接触各式各样不同的群体或个体。面对繁琐的工作事务和学校、企业、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应对各种矛盾与纠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职业指导人员能否完成各项任务的主要条件。当前, 企业对于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竞争也非常巨大, 学校对于就业工作者的管理水平、技能、知识结构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职业指导人员不仅要面对学校给于的各种压力还要面对学生、企业的各种压力。因此, 作为职业指导人员, 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特别重要。目前, 由于工作等各种不同的压力, 使得不少职业指导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不够耐心, 情绪波动较大, 这就需要加强培养职业指导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使他们对职业指导工作充满信心, 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时常对自我的行为自省、自律, 保持“慎独”的君子之心。与此同时, 职业指导人员还应具备广阔的胸怀, 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对待事物客观公正, 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待任何挫折。总之, 健康、稳定的心理能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能提高职业指导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高校在毕业生职业指导方面的职能已经由原先的“管理为主”逐步转变为“服务为主”。因此,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 彻底转换自己的角色, 诚心诚意为为用人单位、毕业生和高校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职业指导人员要在满足求职者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关注他们多方面、多层次的心理、情感需求, 关注他们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向他们宣传就业政策、提供人才需求信息、进行择业技巧指导、有针对性地帮助毕业生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为其办理就业手续等。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 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他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 使他们都有平等就业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机会, 帮助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如今,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已成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服务桥梁, 在做好用人毕业生职业指导的同时, 为用人单位服务已成为就业指导部门的主要职责。为此, 就业指导人员要积极主动与企业部门联系,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宣传力度, 主动和各级各类用人单位建立联系, 向他们全面推荐本校毕业生, 为其选拔毕业生提供各级各类信息、政策、场地等各方面的优质服务。职业指导人员应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和人才流动趋向, 以及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并及时反馈给学校就业指导部门, 使学校在制定招生计划和进行人才培养时能根据相应的动态和趋势及时做出调整, 与社会用人环境和用人机制接轨, 正确把握人才市场趋势, 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浅论秘书人员职业素养 篇10

一、秘书职业素养建设的重要性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秘书职业素养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的好坏以及效率的高低, 一个秘书要是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 那么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秘书的职业素养集中体现在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上。秘书人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才能在平时的工作中忠于职守、埋头苦干、乐于奉献, 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良好的职业素养能使秘书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和处事态度, 并能更好地领会和理解领导的意图及安排, 认知自己的职权范围, 知晓办事程序, 了解相关业务, 掌握工作方法, 并能具有较强的处事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 能审时度势、因势利导, 将繁杂、琐碎的单位事宜处理的有条不紊。

二、秘书应具备的具体职业素养

1. 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

秘书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熟悉党的理论、方针、政策, 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秘书处于工作单位的枢纽或衔接的位置, 因此, 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为领导出谋划策、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秘书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 才能更好的领悟和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 并在领导作决策的时候, 秘书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使本单位的工作紧紧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开展。秘书要具有政治敏感度和政治意识, 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 就能在实际工作中区分轻重缓急、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合理分配并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

2. 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个合格的秘书, 应该将名利抛到脑后, 工作上任劳任怨、勤勤恳恳, 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要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心。由于秘书职业具有从属性、被动性、综合性, 所以秘书要具有较高的人格、良好的道德修养、忠于职守、敬业奉献。作为秘书要与人为善, 乐于助人, 对上级要敬重, 对同事要谦虚。秘书要办事可靠, 不虚伪, 不轻浮。能办的事情千方百计地去办, 不能办的事要说明理由以得到他人的谅解。秘书要摆正自己的位子, 在与人交往处事中, 要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贵, 而不能超越权限, 不能摆出一副领导的样子, 也不能凭借领导的权势, 装腔作势, 让人生厌, 属于领导拍板定案的事, 秘书不能随意开口, 更不能包办代替。

3. 扎实广博的知识素养。

二十一世纪对人们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秘书也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 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倘若知识结构单一、陈旧, 将无法更好地成为领导的助手。秘书的工作环境所涉及的内容繁杂, 必须要掌握广博的知识。秘书专业知识包括:秘书写作、文书处理、公关礼仪、办公自动化、中文速录、商务谈判等知识。掌握了专业的理论知识, 才能熟知自己的工作领域, 驾驭并胜任好自己的秘书工作岗位。

4. 较强的专业技能。

(1) 写作能力。擅长书写文稿, 是秘书最起码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要求。因此, 秘书要想提高撰写文稿的质量, 平日应注重学习, 多写多练, 如果只读不写或者写的很少, 那就会手生, 写作水平将不会得到提高。要想写出好文稿来, 没有其他捷径可循, 也没有人与生俱来就能写出好文章, 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注意积累资料, 靠平时的不断积累和学习, 勤学苦练, 勤于练笔, 才能做到熟能生巧, 下笔有神。

(2) 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秘书工作的性质本身就具有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要想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除了具备各种专业能力以外, 还需要具备沟通能力。秘书的工作纷繁复杂, 要处理好各种关系, 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 这样就能有效的使工作变得轻松、愉快。与领导、同事以及客户打交道,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寻求到一个好的平衡点, 在这个平衡点上能够正确并及时传达各方的意思, 并避免产生误解和矛盾, 秘书要努力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 提升沟通能力, 这是每一个秘书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3) 组织协调能力。现代的秘书工作人员, 不仅仅是只会收收文稿、发发文稿、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更多的是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现代秘书。具备良好组织协调能力的秘书, 可以在工作中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 提高组织工作效率, 降低工作成本, 在工作中做到分清轻重缓急, 统筹安排全局工作。

三、培养秘书职业素养的途径

1. 职业态度决定一切。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 良好的态度对于做好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积极的态度对职业生涯的成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管干什么事情, 必须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浓厚的兴趣。一个人对工作的心态, 是积极是消极, 是认真是马虎, 是主动是被动, 都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和效率。对于秘书从事自己的职业来说, 把自己的职业当成一项事业来做, 对工作怀有满腔热情, 通过自己的认真努力使领导的工作更加圆满。秘书在工作和学习中, 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和位置, 不能越位越权。秘书工作事务的繁杂琐碎性决定了秘书要具有奉献精神, 身为秘书应该感到开心和幸福, 在此过程中要学会享受工作的快乐。

作为从事秘书工作的人来说, 应该具备良好的心态, 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做得舒心, 各种关系相处的融洽。作为秘书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工作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作秘书切记攀比以及浮躁, 不要凡事往名利方向看, 有利可图就做, 无利可图就不做, 做人要坦坦荡荡, 做事要踏踏实实。秘书工作虽小, 但同样要在这个平凡的舞台上干得有声有色。

2. 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秘书要不断学习各种知识包括:一、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二、秘书职业理论素养;三、现代网络技术。通过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是胜任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条

过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是胜任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 并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促进自己的工作发展。

3. 成熟的心智。

一个优秀的秘书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 才能胜任好秘书这份工作, 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培养完善的人格, 坚韧的意志。秘书的工作性质决定秘书既要善于交际应酬, 又要严守秘密;既要思维敏捷, 又要沉着冷静。因此, 秘书要冷静的对待社会环境、舆论压力, 能驾驭自己的情绪, 并意识到秘书工作是一个服务型与能力型相结合的职业, 只有这样秘书才能把自己最佳的状态发挥出来。坚韧的意志不只是成就大事业的人该具备的, 同样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更要具备坚韧的意志。秘书工作琐碎且繁杂, 还具有临时性, 如果不具有坚韧的品质, 那么秘书的工作就会有头无尾, 难以令人满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也非常高, 秘书职业素养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起来的, 需要在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学习中培养。我们的秘书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综合素质、专业知识等等, 才能更好的实现秘书人员的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常德, 赵莲娜.秘书学概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2]鲁忠义, 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浅谈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篇11

关键词:档案管理;文化知识;职业道德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业得到不断提升,这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主体,档案人员自身素质是影响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够保证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达到相应的标准,逐步实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一、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结构

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的知识结构就是有关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知识、文化知识以及档案管理软件的应用。长时间以来,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也为档案管理增加了许多丰富的内容,该内容关系到众多方面其中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任务就是对这些丰富的历史遗产进行管理,当然还包括对于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这项工作并不简单,而且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有着过高的要求。

企业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每一环节,才能够保证工作的质量与工作的效率。相反如果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完善的文化知识结构,他们在工作中必定会有很多内容无法理解,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的失误。档案中会记录着企业内部大量的实践信息,而信息的记载录入都是通过文字表述的。档案管理人员会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等工作,与这些文字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语言文字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够判断档案内容,评定档案的内容的真实性。另外,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应加强创新意识,结合自身工作内容,勇于更新观念,大胆实践,要实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达到思想认识上的与时俱进,至关重要的是要站在时代的前列,认清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掌握和了解企业档案工作现状,确定发展路子,大力倡导和鼓励敬业尽责、勤奋钻研的精神,立志岗位成才、立足岗位出成果的风范;积极培养和发掘既懂政治又懂业务,一专多能的档案管理人才。

二、档案人员在工作方法上必须不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档案工作,重在管理创新,我们的管理理念、方法、手段、人才结构等方面与国际、国内同行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从管理思想、管理视野、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等方面从传统的手工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作为企业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档案工作,要适应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要在档案管理领域推广应用先进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只有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广泛、真实地应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档案部门快速、准确地提供档案信息的需求,从而提高档案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档案人员业务理论和实践知识必须不断更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重要的问题是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本职工作需要的业务理论和实践知识,否则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失去自我。所以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现行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学习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要具备利用知识为企业创造财富的能力,因此,作为服务企业的档案工作人员对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其次要有改革勇气和科学决策的能力,使自己成为档案管理行业的专家。

四、档案人员必须树立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档案工作的总体方向上,必须围绕大局,搞好服务,这是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的根本要求。具体到企业,就是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一中心,搞好服务。要找准档案工作的最佳切入点,企业领域延伸到哪里,档案管理工作跟踪服务到哪里,主动积极地为生产经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服务。二是要档案人员工作态度上不能坐等上门,要做到口勤、眼勤、手勤、腿勤、学会沟通,把该归档的文件及时收集归档,档案工作服务性突出地表现在档案利用这个环节上,档案工作不是难做,是难在“做与不做”。被动的做事与主动做事,这两种情况完全不同。档案人员就看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做了。主动做事是有干不完的事,被动做事就会让人觉得档案工作无事可做,要注重档案工作的新发展、新规定、新办法的学习,要不断研究探索计算机检索的有效途径,为企业各项工作提供快速便捷周到的服务。

五、必须坚持进行各项技能培训

网络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档案工作者需要借助现代的传播媒介进行有效的档案信息传播。因此,档案工作者要接受相关的技能培训。一是软件操作和维护技能培训,提高办公速度,更好地促进档案信息的传播。二是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可以使档案工作人员及时捕捉社会信息,针对受众需求进行组织,提高传播效率。三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文件的发展和计算机病毒等知识的培训,都有利于档案工作者正确应用现代技术,在安全与保密的条件下,进行更有效的档案信息传播。档案工作者除了坚持自学的学习方式外,还可以到高校进行充电,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聚集、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在短时间内系统地掌握常用的信息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优质、高效地完成档案工作奠定基础。

档案管理工作应结合时代发展特色,努力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档案管理人员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体,应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日常工作中寻找新思路、新方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要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素锦.论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员素质培养[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01).

[2]任柯.浅谈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J].现代商业,2011(12).

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 篇12

目前, 物流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和从业人员可在物流企业、港口、海关、货运公司、商贸等各个企业就业, 今后一段时期, 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 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以及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也将是物流行业的缺口。

而物流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培训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对在校物流专业学生的培养

相较于其他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 物流专业的学生具有理论知识全面, 但实际工作接触的不多的特点。因此, 物流专业的学生在培养方面除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外, 还应当注重职业能力和实际操作的培养。

1. 环环相扣的理论知识体系

就物流行业来讲, 理论知识是实际操作的基础, 高校在培养在校生时, 理论知识的培养要处理好先修和后续的关系, 循序渐进。如先学习物流相关的基础知识, 了解这个行业, 再针对行业的不同学科, 不同岗位, 以物流工作的流程为主线, 去有序的设置每一门课程, 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由浅入深, 一步一步形成知识结构, 为实际操作打下基础。

2. 标准化的实际操作

对于在校生来讲, 实际操作是薄弱环节, 学生以全日制的形式在校学习, 很难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去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这就对高校的教学设施有了一定的要求。高校要让学生与企业岗位的要求实现零对接, 就必须引进相应的物流实训设备, 进行实训教学。相关人员要深入企业进行调研, 了解企业在实际工作当中所采用的设备、行业标准、行业制度、流程等等, 将其引入课堂。尤其是课堂实操设备的购置, 要以企业目前实际在使用的设备为主, 要符合物流业务需求和特点, 围绕三流 (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的调配与整合。以真实物流企业业务流程为核心开展进行虚拟经营活动, 构建工学一体的物流教学平台。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 使学生结合实际了解和学习物流程, 培养学生适应实战的环境和能力。

3. 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高校除讲授知识、传授技术外, 还应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设置专门的课程, 锻炼在校生的沟通能力、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在校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忠诚度, 以便能更好的融入工作当中, 为日后成为合格的企业员工打下基础。使学生在按照要求进行岗位操作的同时也可以做到积极探索客户需求, 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 为客户提供快速、安全的产品流通渠道, 同时, 帮助客户缩短贸易周期, 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产品竞争力等, 使客户能更快、更好地对市场作出反应。物流是一个需要吃苦耐劳的行业, 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是在校生需要培养的职业素质;同时物流也是一个需要实时沟通的行业, 因此沟通能力也是在校生需要具备的素质。所以除出课堂讲授知识以外,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团活动, 来强化学生的这种素质。

二、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培养

目前, 物流行业在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 物流企业的员工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正规的物流专业所培养的人才, 对于行业相关的知识和行业标准, 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 很难形成认知上的专业性, 对于工作, 尤其是需要标准化操作的工作往往容易出错, 因此, 对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培养应当侧重于以下方面:

1. 物流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就进入物流行业, 物流行业的部分从业人员并不了解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对于开展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尤其是在处理合同纠纷方面会十分被动。因此, 物流从业人员应当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等法规中涉及到自身工作的相关内容都进行系统的了解。

2. 物流标准化的培训

物流标准是指重复性的技术事项在一定范围内的统一规定。物流标准一般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 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 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行业标准是物流行业中岗位设置, 岗位操作的相关标准。物流标准有:《物流术语》、《中国联运通用托盘外形尺寸及公差》、《中国联运托盘技术条件》、《中国联运通用托盘实验方法》等相关文件。这些相关的行业标准约束和规范了物流行业的工作流程, 也规范了物流从业人员的操作过程, 而目前, 很大一部分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对相关的标准不了解, 经常出现不当的操作, 如快递行业的暴力分拣等。要规范物流行业, 使这个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就要用行业标准去规范每一个员工的操作, 达到行业规则的统一, 促使物流行业向系统化发展。

上一篇:化学成绩下一篇:生活饮用水与水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