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行政人员职业素养

2024-11-11

公司行政人员职业素养(通用13篇)

公司行政人员职业素养 篇1

高校行政人员素养及能力分析论文

1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现状

(1)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发展,学院、学科、专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行政管理人员能够与学校共进,在知识结构等各个方面更加专职化和专业化,跟上学校发展的脚步。但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表现在以下几个个方面:一是行政管理人才的专业学科水平低下,多数人没有接受过管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培训,高校管理者中学科专业是教育学和管理学专业的只占34%,而美国仅大学校长中获得教育科学博士学位的就达43%。二是行政管理人才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由于每天忙碌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又缺乏必要的继续教育时间和机会,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其管理知识和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高校建设。三是行政管理人才文化基础知识浅薄。虽然高校行政管理者学历提升较快,但大部分专升本、本升硕的在读管理人员都是为了“镀金”而去提高自己的学历。

(2)行政管理人才从政素养有待加强。大学毕业自找工作、自谋其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且随着大学扩招,在就业形势残酷的情况下,不少高校可以招聘到大批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才充实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但多数毕业生的就业行为都属于一种权宜之计。特别是高校的行政工作不容易看出成绩,加之职务晋升需要工龄、职称的限制,使得导致绝大多数的人会很长时间没有晋升的机会。因此,即使从事过多年行政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都或明或隐地存在不愿意从事管理工作的倾向。

(3)工作因循守旧,导致创新开拓不够。由于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能正视高校现代化变革,故对高校现代化变革存在抵触情绪。因此,对提高工作效率,搞好工作创新等缺乏应有的兴趣和热情。特别是近几年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处理的时效性要求以及管理过程的复杂程度都大大提高,但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存在心理阻抗,学习和创新不够,加上全局观念、超前意识以及开拓精神的缺乏而导致工作缺乏热情,不求有功,只求无过,使行政工作处于消极低效的状态。

2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对策

建设一只高素质的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是高校行政管理发展的需要。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做好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是高校整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招聘质量、有针对性的加强后期的业务培训。业务能力素质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素质。拥有优秀的业务能力、业务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本质工作。为此,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行严格和高质量的招聘。招聘是高校行政人员的.源泉。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能够在高校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为很多硕士及博士毕业生的首选。因此,各个高校在招聘行政管理人员,应提高招聘的水平和质量,要从应聘者的专业、专长以及是否胜任高校管理工作统筹考虑,在注重学历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否专业胜任,从而能够为高校的行政管理挑选优秀人才;二是要有针对性的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后期的业务培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因此,尽管行政人员在参加工作之时,拥有的业务能力能够胜任当时的工作,但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时效性越来越短,需要针对不同岗位开展相关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培训,以便行政管理人员能够掌握时代发展,与高校学生、老师一起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高校管理工作的需要。三是,加强交流和沟通。组织行政管理人员参加各种研讨会及新技术交流会,利用各种机会请同行专家、学者传授专业知识,介绍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国内行政管理行业最新信息,打破过去不同部门之间交流少,出现问题容易出现推诿扯皮。

(2)完善现有绩效考核制度,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拥有良好的绩效考核制度,高校的行政管理队伍才能良好地运作。过去才用“德、能、勤、绩”的考核标准存在着难以量化、“只重结果、忽视过程”、难以反映不同岗位工作的特殊性弊端正在日益显现,因此,要基于差异化原则、公开透明原则,加强和完善绩效考核的岗位目标制定,避免管理者单方面的行为,提高被考核人员的参与热情,真正起到激励导向的作用,最后,要以服务对象期望为导向,提高管理人员的竞争性,从而充分发挥行政人员的潜能;二是较强交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大力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员工将个人发展自觉的融入到高校管理的发展之中,将高校管理人员与高校教师拥有同等现有住房、职称评审方面的同等权力,构建和谐管理的新形象,从而为行政管理人员创造良好工作氛围,进而为高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结语

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提高学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主体。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身职业素养和能力与行政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相去甚远,短期内难以改变这一状况,但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应从思想上认识到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和能力的重要性、紧迫性,与时俱进,促进高等学校管理的有效管理和发展。

公司行政人员职业素养 篇2

一、要具备医疗卫生相关专业的业务知识

医疗卫生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 这不但要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 同时也要求行政管理人员具备一定水平的医疗卫生专业知识, 在管理中不出现疏忽和漏洞。

虽然作为行政管理人员, 其专业知识不可能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那样精湛, 但无论是日常医疗管理工作, 还是为领导决策做出辅助参谋, 都要求从事医疗卫生行业的办公室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一专门行业有所了解和涉猎, 不断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此外, 还要求办公室人员具有较宽的知识面, 了解卫生行政管理学、法律学、高等教育学、市场营销、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 掌握办公室管理的专业知识和办公自动化技术, 努力做到学识渊博、视野开阔, 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干练的办事能力等。不要求“专才”, 但要求“通才”, 只有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人才, 才能在管理工作中面面俱到, 得心应手, 避免“外行管理内行”的尴尬局面发生。

二、要有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的管理意识

医疗卫生行业在西方的传统行政管理学理论中, 被看作是纯粹的公共管理职能部门 (政府机关) 、纯粹的营利性组织 (企业公司) 之外的“第三类部门”, 具有一定的营利性, 但不能完全放开给市场运作, 是带有一定公益性的机构组织。由其“中间派”的性质决定医疗卫生行业的管理既具有上述两大类组织的某些特性和类似点, 又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为机关式管理或者企业式管理, 而是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种复杂性突出表现在重大医疗公共卫生事件、医疗事故、医患纠纷、医疗腐败等等诸多方面。

因此, 医疗卫生行业的办公室管理有两大要点, 即快速的工作效率和严格的制度流程。在突发各种应急卫生医疗事件时, 医疗管理部门能够做到快速响应, 严格的医疗核心制度、应急预案、流程则限制了医疗事故和腐败等问题的发生。这就要求从事医疗卫生行业办公室工作的人员要具备强烈的科学意识、制度意识和程序意识。科学意识是保证工作效率的前提, 制度意识是规范工作的重要保证, 程序意识则是优化效率、防范问题二者兼顾的有力手段。

办公室管理的科学化, 关系到管理系统的协调运转, 将会更好地发挥办公室的枢纽作用, 理顺各方面的关系, 沟通领导与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临床科室和业务科室之间的联系, 促进整个管理系统的协调运转。面对繁杂琐碎的大量事务性工作, 如管理不善, 极易造成混乱, 导致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而实行科学化管理的办公室, 能够分清轻重缓急, 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先后有序地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较好地消除马拉松会议、文牍主义等弊端;能够协助领导者迅速找出行政执行过程中的种种障碍, 避免部门与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办公室管理的制度化, 是指办公室的管理有一套健全而又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将办公室的办事规程、行为准则以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 使办公室的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这些制度包括岗位职责、绩效奖励激励机制、会议制度、公文处理制度、接待制度、安全保密制度、印章管理使用制度等等。要依靠严格的制度办事, 规范服务行为, 强化工作意识, 避免疏漏和差错发生。

实现办公室管理程序化的关键在于流程的优化。为此, 制订程序时必须注意程序的可行性、有序性、系统性和简洁性。可行性即程序必须具体明确, 必须以实际上能做到为前提。否则, 再好的程序也是毫无意义的。系统性即程序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系统, 它必须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和主客观条件, 尽量预见到可能发生的情况, 力求全面周到, 统筹兼顾, 不能顾此失彼。有序性即程序的各环节、各步骤之间必须按一定的次序前后衔接, 不可颠倒、重复或错乱。简捷性即程序必须尽量简化, 可有可无的程序一概删除。程序设计时越少越好, 要确定关键路线, 减少重复的手续。当然, 必要的程序不能借口简化而省去。

三、要有强烈的道德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公司行政人员职业素养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基层行政人员 职业素养

引言

高职院校基层行政人员主要是指在学校从事教务、财务、科研、学生以及组织人事等管理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他们主要直接服务于学校的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对外的主管部门和合作单位。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教师越来越多、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以及管理越来越规范,行政管理服务工作也变得更加纷繁复杂,基层行政人员更好地适应学院的快速发展,必须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适应学校的要求和发展。

1.高职院校基层行政人员职业素养的具体内涵

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大多是重复性、繁琐性工作,有时还会受到一些委屈、误解,容易产生焦虑、急躁、冲动、自我控制难等心理[1]。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崇高的敬业境界和特定的吃苦吃亏精神,才有利于个人和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实施,才能长期胜任日常行政管理岗位。因此,势必要求基层行政人员不仅要具有熟练的相关岗位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公关社交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服务意识,才能在本职工作中把工作做好,提高整个学院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提高整个学院的综合水平和素质。

2.高职院校基层行政人员职业素养现状分析

2.1人员结构复杂,素质参差不齐

当前高职院校的行政工作人员大多由引进人才的随调家属、外单位调入、少量应届毕业生或留校学生等组成,呈现出队伍结构复杂,综合素质不高,从而导致分工难以明确等问题。具体表现在随调家属虽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存在学历或职称偏低,缺乏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应届毕业生大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但没有工作经验;留校学生一方面因为学历偏低,另一方面又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较强的挫折承受力,从而影响到基层行政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2职业倦怠、工作积极性不高

首先,基层行政人员与一线教师相比,由于工作性质特点等使其个人发展的空间相当有限,能够展示自己才能或者得到提升的机会非常渺茫,加之现有的组织人事制度及职称评定体系使得基层行政人员从中级到高级职称的评定上困难重重[2];其次,随着高职院校精简部门和人员等人事制度改革的落实,使得行政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幅度的增大,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不仅导致身体的透支,而且心理压力大;另外,长期从事事务性工作,经常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和不能自主的情况,循规蹈矩的工作使个体自由性、创造性受到压抑,从而产生失落、迷茫、无助的负面情绪,甚至对工作的厌倦。

3.提高基层行政人员职业素养的对策分析

3.1学校要加强基层行政人员职业素养的培训

高素质的行政人员队伍对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只有不断的通过定期组织基层行政人员进行相关管理知识培训、邀请校外专家来学校开展讲座或者去兄弟院校交流学习经验的方式,加强对行政人员的培训,从而提高其专业化水平,服务意思、综合能力。另外,职业倦怠现象也要通过聘请专家培训,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使其在心灵深处找到自身在基层行政工作中的价值,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果和效率。

3.2基层行政人员要主动加强自身素养的学习和提高

高职院校基层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自身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规划,没有目标,以致经常在在工作的挫折中被困扰,产生倦怠,改变这种现象唯有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加强自身能力的学习和提高,并为之努力才是办法。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结合自身需要、经验、兴趣、能力、志向等明确人生目标,并在工作中自觉、主动、积极的学习。其次,通过向先进、榜典型人物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在先进人物和事迹中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学习中完善工作,在工作中有不断学习,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达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职业素养[3]。 再次,注意身体锻炼,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健康的体魄和豁达的态度处理工作中在学历、职称、职务、薪资待遇方面的追求与客观现实的差距,尽量找到平衡点,是自己能接受并热爱基层行政工作,以致能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3.3完善基层行政人员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也是促进基层行政人员提高工作效果和效率的有效手段。如果在工作中干多干少一样,干好干坏一样,缺乏良好的奖惩、激励机制,自然为基层行政人员不积极主动学习去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提供了可乘之机,也势必打消表现优秀者的工作积极性。只有依据不同的岗位职责细化出具体的考核指标,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在公平、公开、公正的氛围中对基层行政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严格运用于薪酬奖金、职务晋升、教育培训等方面,并依据考核结果肯定其优势,分析其不足,并加以合理的引导和培训[4]。最终形成一个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机制和激励效果,是基层行政人员能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找到自己工作的目标,并在工作中体会到努力工作的价值,并积极主动客服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良情绪。

4.结语

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基层行政人员职业素养的提高也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基层行政人员能自发地在工作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的热爱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并充分发挥其内在力量积极主动的去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效果和效率,同时,高职院校也要从基层行政人员的角度出发,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以提高其职业素养,并为其改善职业发展空间和薪资待遇,从而形成基层行政人员工作、成长和发展的良好氛围,最终更好地服务于学院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舟.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 钱海英.浅谈行政人员的素质要求[J]. 社科纵横,2011.6 (26):30-31.

[3] 李卫红.高校行政管理现代化之我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26(3): 143-145.

[4] 张海峰.以人为本 人尽其才[J].经济管理论坛,2005,(20).

销售人员应具有职业素养和心态 篇4

销售人员应具有如下职业素养:

一、敬业:a 不怕起点低,就怕境界低。

b 只有小雇员,没有小角色。

c 培养工作中的使命感。

d 处处以专业的标准要求自己。将简单的事情做好。

二、主动:a 你是雇员,但是你更是主人。

b 你不是上级,但是你能影响上级。

c 老板不在,要干得更好。

d 先行一步,海阔天空。

e 让你的付出超越报酬,然后你的报酬会超出你的付出。

三、责任:a 拿得起责任,放得下架子。

b 扩大“承担圈”,便放大了“成功圈”。

四、执行:a 不只是做事,而是做成事。

b 像烧开一壶水一样,一鼓作气的将事情做完。

c 心态、姿态、行动、方法四个到位。

d 从考虑“点”到考虑“系统”。

五、品格:a 使自己成为值得依赖的人。

b 坚守原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

c 经得住考验,才是真品格。

六、绩效:a 企业需要的是能插上效益翅膀的“老黄牛”

b 强化工作的结果导向,优化你的工作方式。

七、协作:a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b 在团队的“大我”中放弃“小我”才能获得最终胜利。

八、智慧:a 做有勇有谋的“立刻就做”的人,不做“不想就做”的有勇无谋者。b 坚信总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努力去找更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九、形象:a 不要往自己喝水的井里吐痰,即不要毫无顾忌的在任何场合批评自己的公司。b 将公司的共性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个人风格置后。

c 时刻铭记你就是公司的“金子招牌”。

十、发展a 个人发展要跟上公司发展的主旋律。

b 在你年轻的时候,不要把钱作为人生的首选。否则你会一贫如洗。c 选对一条路,跟对一个人便是获得成功的两条捷径。

销售人员应具有如下心态:

主人心态:做自己和企业的主人,要成为企业发展的资本,而不是成本。

责任心态:要有自我负责的精神。不找借口、不抱怨、不责怪。

敬业心态:对事业热忱。干一行爱一行。像唐僧那样工作。

专注心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公平心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明白一切都是公平的。

双赢心态:成就他人即是成就自己。

感恩心态:一切的根基源于奉献。

试论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篇5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指导人员的角色是承当咨询者的职业生涯规划者、职业潜能开发者以及职业咨询指导者。针对职业指导人员的工作任务分析, 可以看出一个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专业的职业指导专业知识技能、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较好的职业行为品质三个方面 (图1) 。

一、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一) 职业指导专业知识技能

一位合格的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心理学知识、职业指导知识、劳动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学知识等方面。不少职业咨询者在进行职业指导或咨询前, 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如自信心不足等。因此, 职业指导人员在进行咨询指导前, 首先应解决咨询者目前所面临的心理困境后, 才能进一步地完成职业指导。对于职业指导人员来说, 除了具备以上专业知识外, 还应掌握一定的职业素质测评技术和方法来辅助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图2)

(二) 人际沟通能力

职业指导人员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 要顺利完成职业指导工作必须首先与咨询者建立起友好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职业指导人员具备较强的亲和力并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职业指导人员一般情况下进行的是职业指导式的咨询工作, 因此首先应和来询者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后, 才能够融洽地交流、会谈。职业指导人员才能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信息, 才能让咨询者容易接受指导人员的建议和指导。

(三) 职业行为品质

职业指导人员的行为品质包括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责任心、真诚、客观以及接纳他人的态度。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是指职业指导人员应从咨询者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一切以解决咨询者问题为基点。职业指导人员必须以一种服务者的态度去对待咨询者。职业指导人员是否真诚、客观, 是能否与咨询者建立起良好地沟通桥梁的重要一步。职业指导人员应客观地讨论咨询者的情感态度问题, 而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观而无形地给予咨询者评价。

二、总结

职业指导是一个以帮助他人解决职业、就业问题为己任的职业, 是一个以扶助职业道路上的弱势群体为重点的工作。因此,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助人为乐的信念。做好职业指导工作, 对职业指导人员具有很高的要求。丰富、全面的专业知识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基础。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有力武器。具备较高的职业行为品质是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分析 篇6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现状;成因;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概述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形成取决于会计职业的产生,它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用以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之间、会计人员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职业道德,是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源不同,其约束机构也必然有所差别。职业主义特色较浓的国家,职业道德准则的制订和颁布机构就是会计职业团体,其制约能力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职业团体,属于行业自律性。这样的制约机制在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必然灵活、独立性强,很少受其他组织的影响,便于适应不同情况的发生。但是,在约束力、惩治力方面就会略显不足。而法律控制特色较浓的国家,职业道德起源于法律规定,其制约力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法律,属于政府管理型。这样的制约机构惩罚力度大,约束力比较强,只是不利于职业团体发挥其职能和作用。

不同的国家因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各异,其会计职业道德有一定的差异。但也有许多共同点,只是实施方式和管理方式不同而已。我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现有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结合国际上会计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规定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为: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提高技能、搞好服务。

这是因为专业人士向他们的客户提供技术性的服务。专业人士是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在特定的领域里具有专业资格和专业能力,他们的客户在法律上有权利去得到这样的保证,即专业人士所提供的服务具有相应程度的质量,专业人士具有相应程度的专业能力,专业人士应当提供客观、独立、公正的服务。而这种信任构成了所有专业领域存在的基础。

二、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失范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这是会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这里面也折射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着严重滑坡问题。少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败坏、主动违法犯罪。

某事业单位女会计许某,在其担任会计兼出纳的10年中,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贪污公款7272万元,是建国以来某省最大的一宗经济案件,媒体报导时冠以“惊天大案”,许某已被判处死刑。某房地产公司会计黎某,中专毕业,参加工作仅三年,利用单位财务制度不严密,贪污公款200多万元。

另外有调查表明,当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精神,坚持原则处理会计事务,同单位负责人的意见产生分歧时,16.87%的会计人员认为应当做到坚持原则;21.86%的会计人员认为应直接按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办;61.27%的会计人员认为应作好“技术处理”以使按单位负责人意见办。令人震惊的是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居然有占83.13%的会计人员认为应按单位负责人意见,掩盖问题,应付社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要领,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扭曲。在调查中,令人遗憾的是,居然有11%的会计人员认为不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只是在人们的信念之中。另有20%的人认为存在会计职业道德,但不知道在哪里规定的。可见有三成的会计人员对法规的熟悉和了解是模糊的。

同时,不少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会计工作拖拖拉拉、频于应付差事。业务素质的低下,在不少单位是司空见惯的。实践中由于会计人员业务不熟,而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的原因

我国建国以后的十多年中虽然在经济工作中也出现过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但在总体上社会风气是健康的。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遇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悖反”的困惑。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剥削阶级意识抬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削弱,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其中包括会计人员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颁布这一时期,对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的要求,散见于各种财务会计行政规章制度中,这些规定中明显地体现了国家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但是都还没有将这些内容明确为职业道德,也没有明确提出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条款和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正像有的会计人员面对弄虚作假的授意、指使、强令而承认自己行为有失职业道德时所说,法律都管不了的事,我们的道德更无能为力了。

会计人员在做出违法违纪会计行为时,一般都在职权范围内,又出于主观故意,主动而为,反映了会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偏低。其形成的原因,固然也有社会风气和单位负责人道德水平的影响,但与教育不够极有关系。在调查中至今有29.73%的会计人员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主伙不存在和不知在哪规定。

四、如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建设

会计法规的制定实施要给会计职业道德有力的支持,会计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两者虽有区别,但又都属于会计行为规范的范畴,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作用的。会计法规不仅是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利因素,而且还直接表现为一定道德规范的要求。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法规也有很大的作用。没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氛围和职业道德舆论,单靠法律制裁是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

现行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需要尽快进行完善,提高职业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以美国为例,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门设立了职业道德部,负责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和颁布。其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由职业道德概念、行为守则、行为守则解释和道德裁决四部分构成,分别解决了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规范和实务操作等有关方面的问题。应当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有必要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及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设立职业道德监管机构,聘请来自实务界和理论界的专业人员,以保障监管部门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试论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素养 篇7

公共关系是一门职业,公共关系的职业化道路是发展公共关系事业的必由之路。素质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由于公共关系活动的复杂性、广泛性、创造性、和灵活性,需要公关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公关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应包括公共关系意识、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及具有较高的思想政策水平等四个方面。

(一)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公共关系意识

公共关系意识是对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特征、作用及活动规律、方法等,经过思维得到理论认识,并形成概括性的见解。

第一,要塑造形象的意识。塑造形象意识是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现代企业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

第二、要具有服务公众的意识。形象是为组织的特定对象所塑造的,这些特定对象必然与组织有着某种联系,他们就是组织的公众。公众就是我们的上帝,离开了公众,孤立的组织形象是毫无意义的;忽视了公众,组织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那就更谈不上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了。

第三、要具有真诚互惠的意识。真诚互惠的意识是公共关系的功利意识。否认公共关系工作的功利性,那是自我欺骗。一个处在竞争社会的组织,需要一种竞争态势,但需要报以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展、共同盈利、共同前进的竞争意识。

第四、具有主动沟通交流的意识。沟通是一种很好的信息获取方式,也是一种信息意识。为了实现彼此的目标,就应以真诚的沟通交流,构架信息交流网络,以此来掌握环境的变化,从而保护组织的生存,促进组织的发展。

第五、要有立足长远的意识。塑造组织良好形象,不是立竿见影的事,而是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不断积累、获取经验,才能成功。比如广告与推销,广告从根本来说,立足于长远利益,而推销则注重于眼前直接的效益。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是与公共关系思想不相符的。

(二)公共关系人员的心理素质

第一、要有自信的心理。自信是对公共关系人员职业的最基本的要求。一个人有了自信,才会产生自信力,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勇气和毅力。敢于面对挑战,敢于追求卓越,拥有超人的自信,就会创造出奇迹。

第二、要有热情的心理。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人员应具备饱含热情的心理。公共关系是一门需要付出大量智力和体力劳动的工作,而不只是一种简简单单的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公共关系人员几乎没有八小时工作概念,有的只是超负荷加班加点的习惯。因此,没有极大的热情,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是干不好公共关系工作的。

第三、要具有开放心理。公共关系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很强的工作,这种工作要求具有开放的心理。不断地接受新的事物、新的知识、新的观念等,能宽容地接受各种与自己性格不同、风格不同的人和事物,做到“异中求同”,与各种类型的人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注重培养自己广泛地兴趣爱好。兴趣相投,便容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从而使公关人员在与人交流中更容易形成共同语言。同时,在工作中要敢于大胆创新,作出突出的贡献。

(三)公共关系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首先,从知识结构上来看,公共关系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整体职业素质的提高。所谓公关人员的知识结构,是指公关人员所应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体系和技能。

其一、应掌握公共关系的专业知识,包括公共关系理论知识、历史知识及实务知识。作为一名公关人员、至少要了解构成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内容,因为这些知识是公关知识结构中的基础和核心。

其二、要掌握与公共关系有联系的相关学科,公关的相关学科是指与公共关系学相互交叉或内容彼此重叠的学科,如广告学、营销学、创造学等。公共关系人员可根据自己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有选择性地学习和了解其他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充实自己。

其三、应掌握公关的实际操作技能,所谓操作技能,是指公关人员在某些技能方面的专长。比如新闻写作、文秘写作及电脑操作、美术、书法等。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多面手”。

其四,就是公关人员要重视对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相互分

化又相互渗透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公关人员在自身知识结构方面作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一是要注意学习新的学科知识;二是要重视把知识转化为智能、技能。尽可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上的公关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应变能力、创造力等。注意工作当中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积极做到广博精深,学以致用。

其次,再从能力结构上来讲,公共关系人员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说会写是公共关系对公共关系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比如与新闻媒体联络,要写新闻稿;组织演讲活动,要写演讲稿;参与组织管理者,还要写年度报告或工作总结等等。大部分公共关系工作都要求公共关系人员有扎实的笔墨功夫、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清晰、简洁、明了地表达思想,吸引人、打动人、说服人,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公共关系人员在搞任何一个公共关系尘埃,都要有章法、有条理,公关计划、实施方案等工作,千头万绪、具体繁杂,没有良好的组织能力是很难顺利做好工作的。

第三,要有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公关人员的思维能力是指公关人员从事公关事业和开展公关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概括和反映能力。人的思维能力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它包括分析和综合能力,演绎和归纳能力,观察和概括能力,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等等。公共关系活动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这就要求公关人员在认识事物和正理问题时,多动脑筋,勤于思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脑子里面要有点子。对公关人员的思维能力要求主要有:思考问题时要多元化、要关于运用反向思维、思维要严谨、思考问题时要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思维要开阔以及思维要富于创造性。

第四、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公共关系工作是深入实际的工作,公关人员要经常强迫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把握组织和公众各方面变化,为此就必须具备自费留学的观察能力。衡量一个公关人员能否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他是否具备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一个缺乏交往能力的人,往往会在自己与社会、与周围环境、与他人之间设置一道屏障。这是绝对完不成自己在公共关系领域中所承担的公共关系工作的。

第五、需要有较强的自控和灵活应变能力。公共关系人员在与他人打交道时,要有一种忍让精神,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原则。要想做到既忍让又不失原则,就必须要有一种很好的灵活应变能力。缺乏这种能力的公共关系人员,在处理一些错综复杂的情况时,往往会以思想和行动上的不知所措而告终。

(四)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策水平。公关人员应具有正确理解政策、坚决执行政策的能力。公关人员的政策水平主要体现在能够正确和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基本政策。即要熟悉掌握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法规、法律,及与本组织相关的政策法令。使公关活动用对政策、用好政策、用活政策。公关人员还应具有很强的法制观念,要认识到公关活动必须受法律的制约,并主动争取法律的保护。公关人员应充分了解有关政策和法律的信息,防止在公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失误,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公关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即要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度的政治觉悟,善于分析形势,把握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的趋势。能从普通的资料和数据中看出趋势,从平静的表象中看出潜伏的危机,帮助组织把握时机,运筹帷幄,做出科学决策。

公司行政人员工作总结 篇8

一、工作中做的比较好的方面

本季度自己的工作态度还比较端正,领导交代的任务都可以按时完成,工作的效率相比之前有所提高。一是做好了文件精神的上传下达工作,需要办理的文件及时传阅给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并且督促办理的进度。二是每日工作开始之前,先为自己拟定工作的计划,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逐个攻破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改掉了自己之前办事拖沓的坏习惯。三是完成角色的转变,从之前单纯的做办公室行政工作转变为人事和行政兼任,接受一些基本的人事考核知识并完成考核的考评工作。四是面对自己不是很有把握的工作,仍旧有勇气去接受挑战,力求把工作做好。五是加强学习,力求提升政治素质,也为做好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六是平时注重深入进行学习,通过看电视新闻、看报纸、看文章等方式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写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不足

虽然自己平时的工作可以严格要求自己,遇到困难积极的想办法去解决,但是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不够,很多事情总是抱有依赖的思想,想着总是有人给自己做最后的把关,因此做工作未能实现尽善尽美。二是工作中存在急躁和烦躁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诸多繁杂的问题汇聚到一起的时候,自己就会觉得心理烦躁和不知所措,没有办法淡定冷静的处理问题。三是做事情还是缺乏信心,在遇到工作中的难题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把事情完成,信心不足。以后我会加强信心。

试论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篇9

关键词:高校 图书管理人员 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252-01

1 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1.1 热爱图书管理工作

从事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员应热爱图书管理工作。对于图书管理工作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任劳任怨,以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为宗旨。

1.2 较强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做好工作的一个前提和基础。高校的图书馆图书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很多知识,作为图书管理人员,要想为读者服好务,就必须熟练掌握图书馆的分类体系,具备熟练的业务技能。所以,作为高校的图书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

1.3 具备一定的外语知识和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图书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为读者提供需要的信息。这信息不仅是国内的还有国外的。所以,为了更好地位读者服务,图书管理人员至少能够掌握一门外语。其次,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运用计算机的能力。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面对浩瀚的材料,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管理数据库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检索,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作为图书管理人员,必须能够熟练地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并且能够熟练地对相关资料进行检索,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1.4 较强的表达能力

作为高校的图书管理人员,要同各种各样的科研人员、老师、学生以及社会人员打交道,这就要求高校的图书管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来协调好与各种各样身份的读者以及业务协作者之间的关系。

2 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素养现状

2.1 专业知识欠缺

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质量。但是,现在很多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并不能满足工作的实际需要。有些年龄较大的图书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单一,缺少外语、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相关知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欠缺。而且,高校的图书馆往往被认为是借借书还还书的普通职能部门,不需要专门的技术知识,所以,学校往往把一些难于安排的人员,如教学科研一线人员的家属安排到这里,他们大都是半路出家或缺少文献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这无疑影响到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

2.2 学习兴趣不高

专业知识是做好本职工作的一个基础。很多高校往往重视教学人员的继续学习和培训工作,也重视教学人员的考核工作。但对于图书管理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并不是很重视,甚至没有列入学校的师资培训方案之中。而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的学习动力也不是很强,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等方面的意识也相对差一些,无法适应图书馆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需要。这不但影响了高校图书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而且也制约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对于高校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的发展以及高校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2.3 缺少高水平的高校图书管理人员

由于高校中的图书管理人员大多不是专业出身,人员的构成比较复杂,接受的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继续学习的意识不强,科研能力欠缺,加上高校对图书管理人员培养的忽视,所以,造成高校图书管理人员中具有专业学科知识,精通外语,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熟悉图书馆业务的人才严重短缺。

3 提升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素养的对策

根据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现状,要提高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而提高高校图书馆整体的服务水平,我们觉得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3.1 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

为了让高校的图书馆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高校应该重视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应该在管理机制、学习培训、教师培养、发展规划、奖惩措施等方面都应该列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像重视一线教师那样重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

3.2 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

加强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在立足自学的基础上,可以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图书管理人员自身要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才能满足高校图书馆工作不断发展的需求。所以,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积累和学习。其次,学校也要想办法利用各种途径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可以考虑聘请一些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就是我们说的“请进来”。学校条件允许的话,选取一些图书管理人员到外面进行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理念。或者是参加一些研讨会,交流一些工作经验,共同提高,也就是我们说的“走出去”。这些方式都可以提升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3.3 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高校图书馆也应该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俗话说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工作干得出色的,有突出表现的图书管理人员应该予以奖励。比如,在图书管理工作中服务意识好的人,学习意识强的人,科研能力做的好的,都应该进行奖励或者是作为馆内重点培养对象进行培养。而对于工作不认真,服务意识差的人员也应予以惩罚。通过这样的奖惩机制,必将在整体上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而且也有利于在馆内形成钻研业务,相互竞争的氛围。这对于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发展和学校图书馆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3.4 强化信息意识

为了提高服务水平,高校的图书馆必定要引进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拓展更多的服务项目。面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电子化、虚拟化的发展方向,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强化信息素质。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自身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信息资源开发的能力,提高信息检索的能力。另外,还要做好图书馆的使用指导、检索工具的使用介绍等一般性的信息咨询服务工作。

參考文献

[1]李进宅.信息时代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素养浅议[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4):59-60.

[2]蒋洪清,毛敏.浅谈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发展[J].科技信息,2012(11):181.

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 篇10

目前, 物流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和从业人员可在物流企业、港口、海关、货运公司、商贸等各个企业就业, 今后一段时期, 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 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以及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也将是物流行业的缺口。

而物流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培训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对在校物流专业学生的培养

相较于其他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 物流专业的学生具有理论知识全面, 但实际工作接触的不多的特点。因此, 物流专业的学生在培养方面除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外, 还应当注重职业能力和实际操作的培养。

1. 环环相扣的理论知识体系

就物流行业来讲, 理论知识是实际操作的基础, 高校在培养在校生时, 理论知识的培养要处理好先修和后续的关系, 循序渐进。如先学习物流相关的基础知识, 了解这个行业, 再针对行业的不同学科, 不同岗位, 以物流工作的流程为主线, 去有序的设置每一门课程, 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由浅入深, 一步一步形成知识结构, 为实际操作打下基础。

2. 标准化的实际操作

对于在校生来讲, 实际操作是薄弱环节, 学生以全日制的形式在校学习, 很难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去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这就对高校的教学设施有了一定的要求。高校要让学生与企业岗位的要求实现零对接, 就必须引进相应的物流实训设备, 进行实训教学。相关人员要深入企业进行调研, 了解企业在实际工作当中所采用的设备、行业标准、行业制度、流程等等, 将其引入课堂。尤其是课堂实操设备的购置, 要以企业目前实际在使用的设备为主, 要符合物流业务需求和特点, 围绕三流 (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的调配与整合。以真实物流企业业务流程为核心开展进行虚拟经营活动, 构建工学一体的物流教学平台。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 使学生结合实际了解和学习物流程, 培养学生适应实战的环境和能力。

3. 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高校除讲授知识、传授技术外, 还应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设置专门的课程, 锻炼在校生的沟通能力、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在校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忠诚度, 以便能更好的融入工作当中, 为日后成为合格的企业员工打下基础。使学生在按照要求进行岗位操作的同时也可以做到积极探索客户需求, 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 为客户提供快速、安全的产品流通渠道, 同时, 帮助客户缩短贸易周期, 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产品竞争力等, 使客户能更快、更好地对市场作出反应。物流是一个需要吃苦耐劳的行业, 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是在校生需要培养的职业素质;同时物流也是一个需要实时沟通的行业, 因此沟通能力也是在校生需要具备的素质。所以除出课堂讲授知识以外,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团活动, 来强化学生的这种素质。

二、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培养

目前, 物流行业在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 物流企业的员工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正规的物流专业所培养的人才, 对于行业相关的知识和行业标准, 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 很难形成认知上的专业性, 对于工作, 尤其是需要标准化操作的工作往往容易出错, 因此, 对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培养应当侧重于以下方面:

1. 物流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就进入物流行业, 物流行业的部分从业人员并不了解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对于开展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尤其是在处理合同纠纷方面会十分被动。因此, 物流从业人员应当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等法规中涉及到自身工作的相关内容都进行系统的了解。

2. 物流标准化的培训

物流标准是指重复性的技术事项在一定范围内的统一规定。物流标准一般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 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 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行业标准是物流行业中岗位设置, 岗位操作的相关标准。物流标准有:《物流术语》、《中国联运通用托盘外形尺寸及公差》、《中国联运托盘技术条件》、《中国联运通用托盘实验方法》等相关文件。这些相关的行业标准约束和规范了物流行业的工作流程, 也规范了物流从业人员的操作过程, 而目前, 很大一部分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对相关的标准不了解, 经常出现不当的操作, 如快递行业的暴力分拣等。要规范物流行业, 使这个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就要用行业标准去规范每一个员工的操作, 达到行业规则的统一, 促使物流行业向系统化发展。

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倦怠;行政管理人员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实际上也面对着很多管理问题,如学生管理难度大,因此不少行政管理人员产生了职业倦怠,进而影响了学校的日常运转与发展.职业倦怠是个体无法及时有效缓解长期高张度工作而产生一系列负面症状:丧失工作热情、对他人冷淡、获得较低的职业成就感等生理、心理的倦怠感.事实上,高职院校行政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已严重制约了行政管理队伍的稳定,从而影响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消解对策,对于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1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及危害

1.1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

公司行政人员职业素养 篇12

在听取了董事长在2017年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领略了董事长的讲话精神后,我现将自己2018年的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为把办公室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切实提高机关效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分管工作,2018年将做好以下事宜。

一是继续做好办文办会工作。做好公文登记、传阅、流转、存档等各项具体工作,及时提交领导阅批,及时交付有关部门按时完成公文办理工作;办好各种会议;努力做到:一是公文登记无遗漏、传阅无差错;二是公文流转不拖延、不误事;三是严格把关发文格式,减少差错的发生,树立对外发文良好形象;四是严格实行发文签发、用印登记制度,确保发文安全,用印安全;五是做好领导交办会议的会前、会中、会后各项工作,协助其他部门做好各项业务会议筹备工作。

二是做好督查落实工作。做好领导批示件的督查工作。一是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随时盯办、定期催办的原则,紧跟领导节奏,准确把握工作思路,及时督促相关部门反馈督查件及领导批示事项的落实进展情况,切实把领导指示批示有关要求落到实处。

三是财物管理。行政部协同财务部细致的完成了2017固定资产盘点清查、整理归档工作。

四是做好后勤保障服务。一是对办公用品、电脑耗材等进行按需采购,确保机关日常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对机关内部使用的计算机、网络等进行及时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五是保密工作。一是严格执行用印安全。由专人负责保管机关各种印章,明确使用范围,定期检查核对印章使用登记本,维护印章使用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二是涉密文件由专人负责,严格实行单独登记,限定传阅范围。

六是加大办公成本控制力度,使“低成本、高效益运营”的目标落实到实处。(一)要严格遵守勤俭办事的原则,要严格按照《公司招待费管理规定》,控制公务招待费用。(二)倡导节约型办公和生活方式。要节约用电,按规定使用空调、电脑等设备。要节约用油,加强公务车管理实行车辆定点定向“按需保养”、车辆定点定车加油,严禁公车私用。要节约用水,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严禁“跑、冒、漏、滴”,坚决避免“长流水”现象的发。要节约办公用材。从严从紧配置办公设备,提倡修旧利废,节约用纸、墨盒等耗材。

论邮政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篇13

面对“服务主体多元化、信息需求多样化、管理手段电子化”的新形势, 邮政企业会计人员肩负着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和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的使命, 他们的素质、水平、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其会计职能的发挥和会计工作的质量。因此, 企业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修养, 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邮政企业会计人员提高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1、邮政企业发展的需求

2007年1月,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成立, 邮政政企分离, 邮政从单纯的公众服务转变为服务与经营并重的企业, 最终通过合理、科学的经营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并使国有资产增值。集团公司成立之初, 管理者就首推财务核算体制改革, 经过几年管理探索,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为财务工作的主体———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经济形势变化的要求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 由于生产的知识化、资产的无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对会计人员的分析、判断、控制和抉择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邮政企业也不例外。随着会计工作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 业务处理的多样化, 处理难度的增加, 以及会计管理职能的增强, 信息环境下的会计人员要有远见, 具备分析、判断、交流等能力。因此,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需要会计人员具备综合能力, 主要体现在: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管理能力、想象能力、交流能力、智力与人际关系等多方面。

3、邮政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在邮政企业经历多次改革分化之后, 优秀的会计人员流失严重, 目前留在邮政企业的会计人员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老的会计人员不适应新的形势, 新入局的人员对本行业缺乏了解, 真正优秀的、复合型的会计人才少之又少, 所以,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势在必行。

三、邮政企业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1、良好的职业道德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是国家领导人对会计提出的基本要求。中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会计职业道德为: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提高技能、搞好服务。会计人员必须时刻以《规范》严格约束自己, 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重, 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 珍惜自己的名誉, 塑造好自己的形象;自省, 就是要经常“三省吾身”, 审视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财经法规制度的要求, 是否遵循了会计准则;自警, 就是要管住小节, 警钟长鸣, 时时以党纪国法告诫自己, 用会计准则要求自己, 面对名利诱惑时, 更要绷紧道德之弦, 经受得住考验;自励, 就是要用高尚的情操激励自己, 以精益求精的精神鞭策自己, 在工作学习中永不满足, 争创一流。

2、精湛的专业技能

会计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 会计也是全国最早实行职业资格证的岗位之一, 会计及相关专业的考试很多, 邮政企业的会计人员应当争取获得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等执业资格证, 在具备相当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 必须对本行业各环节的业务特点了如指掌, 将专业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和本企业经济活动中, 为企业发展创造知识效益。

3、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当今社会的发展, 会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财务部门本身的工作了, 企业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企业与社会相关单位之间都密切联系, 例如财务与人事部门、业务部门、后勤服务部门之间、企业与工商税务部门之间等等都存在沟通、协调的关系。会计人员沟通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本部门、本行业的工作效率和业绩。

4、参与管理的能力

会计人员的职能不仅仅是制作会计凭证、编制会计报表, 必须能够通过报表数据提供分析材料, 总结经营得失, 提出管理建议, 同时参与投资及经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为企业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的依据。

5、综合知识的储备与更新能力

企业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不仅仅熟悉本企业的财务状况、相关财税知识, 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了解市场行情、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等等。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年代, 不进步便是落后, 新的知识层出不穷且日新月异, 所以知识的储备与更新相当重要。

6、健康的身心

工作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竞争的日趋激烈, 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积极健康的心态, 要具备抗击打的能力, 压力面前不低头, 勇于竞争。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健康的体质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心态平和、不患得患失也是一个人重要的修养。

7、团队意识

团队是拥有不同技巧的人员的组合, 他们致力于共同的目的、共同的工作目标和共同的相互负责的处事方法。团队意识是一种主动性的意识, 将自己融入整个团体对问题进行思考, 想团队之所需, 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仅仅是服从命令只是被动的, 消极的。前者可以促进团队的发展, 而后者只是简单的拼凑。团队意识表现为企业这个整体的一种集体力, 能够起到1+1>2作用, 即“系统效应”。

四、如何提升邮政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邮政企业是大型国有企业, 目前从集团公司、各省、市、县甚至每个营业网点均设有会计岗位, 但会计核算单位只划分到县级以上, 庞大的会计人员队伍, 为邮政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如何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呢?本人认为市级邮政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放松

定期组织政治学习, 通过案例分析, 使得警钟长鸣, 教育会计人员自律。通过演讲、征文等形式, 让会计人员抒发对企业的情感, 培养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操守。

2、制定严密的考评制度

会计人员无论是职业道德、专业水平、服务水准等均纳入考评细则中, 奖罚分明, 使会计工作更规范、会计人员更积极主动、会计信息更真实。

3、对会计人员进行梳理, 根据不同的年龄、学历、工作状况

等进行综合评价, 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 有针对性地培养和使用。对重点培养的骨干, 制定中长期培养计划, 有步骤地进行系统训练包括脱产学习、基层蹲点等。对于一般会计人员通过轮岗制度, 使其能够全面掌握各专业的业务特点和核算要求, 培养其多面的操作技能。

4、鼓励会计人员自主学习

会计人员参加并通过各级职称考试、业务技能大赛等等, 单位给予一定的奖励。并树立典型, 在企业形成赶、学、帮、超的学习氛围。

5、市级财务部门定期组织财务会审, 通过互相审核、检查,

发现问题, 有针对性地分析业务案例, 现场交流、讨论, 各抒己见, 财务负责人综合点评。这是快速并有效提高邮政财务人员的操作和实务水平的捷径。

6、引导、组织会计人员参加各项活动

会计工作之外, 组织读书活动、联谊会、运动会、生活技能大比武等娱乐活动, 激发会计人员生活热情、提高生活质量, 增强体质;加深同事之间的感情、培养团队意识等等。健康的身心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

五、结束语

2010年是邮政企业转型的第四个年头, 企业必须培养出一批谦虚、严谨、慎独、有实力的会计人员, 让他们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通过各种途径掌握更丰富的常规知识 (高等数学、外语、现代管理知识) 、计算机操作、数据库、网络等一系列信息技术知识及专业知识和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 勇于创新, 使他们真正成为高素养的企业人才, 为振兴百年邮政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肖静.论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2009.

[2]赵弘, 郭继丰.知识经济呼唤中国[M].改革出版社, 1998.

上一篇:朋友幽默新年祝福语下一篇:童年的教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