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员工作内容(共8篇)
财务人员工作内容 篇1
财务部施行轮岗办公制
财务人员管理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为实现“平稳、均衡、效率、受控、协调”的目标,财务部结合自身业务范围和职责特点从2012年1月起施行轮岗制,岗位轮换是培养全能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作为本企业会计人的自身素质必须完全能够胜任所有的会计岗位,轮岗不仅不存在业务生疏等障碍,还可以更全面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部门以分级分工负责为原则。
会计工作人员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监管稽核、会计档案的保管和收入、费用、债券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轮岗对每个人都是学习的好机会,轮岗不但适应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也是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好机会。可以从各个方面完善自已的理论知识,学习财务全方面的业务知识,为做一名合格的财务人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工作。
自从施行此制度起我部门呈现一片其乐融融的学习和工作的场景,每个人各尽其责、相互激励、互相促进、弥补自已的不足吸取别人的优点。此制度不但调动了我们工作能力的积极性也活跃了同事们以前枯燥乏味单一的工作心态,改变了以往办公室沉默的工作环境。大家心情好,工作有上进心,真正体现了舒心的工作氛围和热情向上的工作能力。
财务管理部 张彩云
2012年3月21日
财务人员工作内容 篇2
一、高校财会队伍现状的分析
高校财会人员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力量, 其整体素质的高低, 密切关系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与成效。从适应高校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看, 目前财会队伍存在以下问题:
(1) 整体学历、职称层次相对较低, 个人之间差距大。在人才云集的高校, 财会人员的学历、职称层次与其服务对象相比, 整体的学历、职称层次相对来说是较低的。同时, 随着高校领导干部“专业化、知识化”政策的实施, 绝大部分高校财务部门负责人具有相关专业的副高以上职称, 具有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或正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高校财务部门负责人的现象呈明显增长趋势。
(2) 人员年龄结构偏大, 人员梯队建设重视不够。1999年高校扩招后给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引进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 学校将这些教师的配偶调入学校, 其中一部分教师配偶被安排在财务部门。这些人员自身年龄较大, 同时挤占了任务人员的编制, 财会部门难以及时补充年轻人, 加之原有财务人员年龄本身偏大, 高校财会队伍中年龄较大的人员较多, 年龄较轻的人员较少, 有些高校出现了年龄断层的现象。
(3) 知识单一, 管理能力欠缺。高校现有的财务队伍中, 相当一部分是我国20世纪80~90年代培养的“时间短、见效快”的会算账、报账的中专、大专学历的会计人员, 这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不全面, 只懂得账务处理的相关知识, 缺乏现代财务管理知识。高校财会部门大都分工较细, 很多财会人员长期从事某个固定岗位工作, 缺乏独立、完整地进行会计全过程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实践经验, 相关的金融、证券、税务、审计、法律、工程技术知识较欠缺, 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
(4) 不重视继续学习与知识更新。高校财会人员普遍年龄较大, 而且女性居多, 这些人员在八小时以外, 日常家务、子女学习等事情占据了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 加之记忆力减退、学习兴趣不高, 有些年龄较大的财会人员持安于现状的处事态度, 不重视平时的自我学习, 知识陈旧。年轻的财会人员即使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挤出时间自学、参加相关专业培训, 其学习目的往往是职称考试, 是为了职称晋升, 从而忽视了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这些年轻的财会人员即使学了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 回到工作岗位后也很难发挥作用。学习还只是停留在个体行为上, 不能为整个工作环境提供必要的支持, 部门内缺乏学习的沟通与交流机制。
二、当前高校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高校发展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 高校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层次逐步增多, 高校综合性发展趋势增强, 高校财务管理内外部环境多元化, 对高校财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财会人员要通过继续教育等形式积极学习先进财务管理知识, 更新和完善管理知识结构, 掌握现代信息管理技术, 正确运用财务管理、人本管理思想, 向管理要效益, 讲究财务管理成本与效益的配比, 正确衡量教育投入与产出的比例, 降低财务风险。而当前高校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难以有效地提高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
1.《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约束不力, 缺乏完善的检查考核机制
我国《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 只是作了宏观性和原则性的规定。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对有些问题规定得不够具体,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组织方式、培训市场、培训学时、奖惩措施等没有统一的法律约束, 各省市自治区的财政部门也没有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条例》, 这就给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执行起来约束性不强。在组织方面, 没有形成财政部门“统一领导”、各相关部门“分级管理”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系统运行管理体制, 没有形成完善的继续教育效果的监督检查考核制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要不要考试, 目前仍有争议。
2. 继续教育形式单一, 培训内容没有结合高校财务工作的实际
目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是把不同级别的会计人员和不同对象的会计人员混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 没有考虑会计人员的知识差异。教学内容往往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中规定的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其他相关法规制度, 没有结合高校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 更没有结合工作岗位的知识需求, 进而影响培训工作的实效。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应联系会计工作的实际要求, 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3.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缺少专题研究
国际继续教育活动最早在100多年从美国开始, 60年代发展到欧美国家, 70年代末清华大学张宪宏教授在国内首先引进“继续工程教育”这一与国际相沟通的名词与概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并参与继续工程教育, 继续工程教育的概念也在深化和拓展。目前, 有关继续教育配套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有些经验和做法还比较保守。高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理论研究方面没有建立专门的研究和课题开发机制。理论滞后抑制了高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改进高校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高度重视高校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根据高校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差别分层次、有针对性地结合确定培训内容, 发挥高校人才优势, 编制专门的高校财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与教材。
(一) 统一领导, 部门组织, 专人负责
1. 统一领导
根据财政部2006年11月20日下发的财会[2006]19号“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通知”第五条的规定, 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财政厅 (局) 负责本地区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高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应在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财政厅 (局) 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2. 部门组织
各地教育行政主管机构是高校的业务管理机构, 其财务部门对各高校财务工作负有管理与指导的责任。各地教育行政主管机构的财务部门对高校财务队伍的素质与高校的财务工作实际情况比较了解, 由他们具体负责组织高校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是比较合适的。
3. 专人负责
各地教育行政主管机构的财务部门指定一名部门负责人与部门成员专门分管高校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负责与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财政厅 (局) 联络, 组织高校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安排与落实。
(二) 搞好调研工作, 制定高校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计划, 编写培训教材
各地教育行政主管机构财务部门通过发调查表的方式, 对各高校财会人员的基本情况与知识结构进行调查, 了解其业务素质与知识水平。同时要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 组织有关会计学的专家教授与专业知识比较丰富的资深高校财务工作者深入部分高校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高校财会人员与高校财务工作。根据高校财会队伍的现状及财会人员现有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找到差距, 针对性地组织专家学者编写高校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
培训教材的形式上也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根据高校财会人员学历职称与知识结构差距大的现状, 结合不同层次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要求, 分别编写财务部门负责人、高级会计师或主办会计、一般财会人员继续教材。各类教材的内容与侧重点不同。二是注重教材内容的系统性与实用性。教材的内容应包括会计基础理论与公共知识、结合高校财务管理的会计专业知识及职业道德等方面。三是教材形式的多样性。采取系列教材、专题教材、案例教材、参阅资料等多形式、多品种的教材资料。四是出版与设计要尽可能便于学习和保存。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主要依靠平时的自我学习, 教材要有配套的教学电子光盘, 便于高校财务部门组织财会人员学习。
(三) 科学规范培训内容, 提高培训质量
高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基础理论与公共知识的培训
我国颁布的新准则体系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综合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而广大的高校会计人员对于新准则还不熟悉, 因此有必要组织会计人员学习“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主要有《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准则改革动态 (包括新准则发布的意义、与旧准则的主要区别、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区别) 等公共知识。相关的会计法律知识也应列入培训范围内。
2. 会计专业知识的培训
1999年我国高校大扩招以来, 高校的财务收入与支出大幅度增长, 高校办学实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校大扩招带来了投入不足、高校银行负债、高校财务风险等问题。同时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影响到了教育财政体制与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高校的财务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 高校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要结合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容与特点, 结合财政体制在高校财务运行的各种改革, 特别注意与高校相关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高校改制政策及账务处理》《社保基金管理政策及账务处理》等条例。主要包括高校会计管理与核算、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与部门预算制度、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国库集中收付与政府采购制度与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等内容。
3.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
高校是公益性质的, 而其财务状况对其能不能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外部环境日益复杂, 各种利益诱惑日益增多,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受到了严重挑战, 高校财务人员中也出现了贪污、挪用公款等严重触犯法律的现象。因此, 各级财政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的财务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职业道德教育, 使会计人员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观, 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四) 实施分层次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策略
目前高校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大部分是由财政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联合组织、统一进行。继续教育效果的考核不严, 成效不明显。为了充分发挥继续教育的作用, 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的素质, 针对高校财会队伍学历职称、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层次不齐的特点, 应对其实施分层次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策略。层次具体包括:
1. 普及性培训
培训对象是参加工作不久或从事高校财务工作时间不长的财会人员, 学习内容以高校新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 基本熟悉计算机的操作和使用。通过培训, 使他们初步认识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特点、内容和操作方法。任课老师应具有相当讲师以上职称。
2. 更新性培训
对象是已经取得大专以上学历, 从事高校财会工作多年的同志。任务是更新知识, 继续教育, 拓宽知识面。通过培训, 使其尽快适应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与财务制度改革同步, 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任课老师应具有相当副教授以上职称。
3. 提高性培训
对象是高校财务部门的业务骨干乃至财务负责人, 主要学习先进的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 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如举办研讨班, 聘请有关专家、教授、知名学者和会计学博士讲授当前高校新的财务报告体系以及有关的方针、政策, 交流各地改革的经验、信息等。当前高校财务面临的新问题也很多, 如教育成本核算、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后勤社会化及校办产业的财务管理、科研经费的管理、专项经费的管理、国有资产及无形资产管理等, 财务人员都要研究, 不坚持学习、实践是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通过培训, 使其能根据本单位情况, 深入调研, 探索改革思路, 制定改革措施、办法以及管理方法, 不断解决新矛盾、新问题。任课老师应是具有相当教授职称的专家学者。
参考文献
[1]索俊颖.提高高校财会人员整体素质之我见[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4) .
[2]彭华, 梁勇.试论学习型的高校财会队伍建设[J].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5, 22 (4) .
[3]张广连.浅谈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若干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9) .
[4]林永格.论高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J].合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5]翟娥.论高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J].继续教育, 2006 (9) .
如何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 篇3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人员;提高效率;途径分析
虽然目前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意识到了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但是从当前我国企业的财务人员的工作状况来看,因为各种因素依然存在各种问题,严重影响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研究如何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的意义分析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人员在企业中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已经成为各大企业广泛研究的重大课题,归纳起来,企业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重要意义:一是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能够更大地发挥出企业的竞争优势;二是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能够成功克服企业臃肿、人浮于事、浪费时间的现象,实现才尽其用的目的;三是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不仅可以为工作者自身带来客观的收益,增加财务人员收入,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二、当前财务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分析
1.和其他部門的配合有待加强
当前,很多企业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 ——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跟其他部门人员沟通甚少。但是各项财务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和支持,甚至个别财务工作者认为企业的财务工作仅仅是信息加工系统,没有意识到该工作是集组织、协调、监督以及控制为一体的经济活动管理系统,因为跟其他部门配合的不到位严重降低了财务工作的效率。
2.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然而个别从事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他们不主动去接受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不更新自身的财务专业知识,从而导致自身的财务管理理念落后,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二是部分财务工作者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甚至片面地认为财务管理无外乎财务审核、财务结算等等,从而导致自身工作不落实、不到位,不能为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3.财务工作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有待提高
当前,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负债。企业要实现发展的目的,就不可避免地要运用财务杠杆的原理进行负债经营,然而当前个别企业为了追求表面的利益,完全不顾自身的偿还能力利用各种渠道筹集贷款,增强了自身经营风险。
(2)短债长投。在当前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环境背景下,企业要获得资产贷款的难度增加,因此一些企业就采用变通的方法,私自改变了贷款的用途,将短期借债用来投资一些回收期过长的投资项目上,从而导致企业的流动负债远远大于流动资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3)企业相互担保,相同资产重复抵押。当前个别企业为了筹集资金不断投资一些新项目,从而形成复杂的债务链。这种行为不仅给银行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增加了难度,还增加了财务监管的难度,从而导致企业整体负债率不断上升,给企业的经营增加了风险。
4.财务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财务人员财务控制能力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现金资金的管理不严,从而导致资金闲置或者不足,甚至还有个别财务工作者认为现金越多越好,从而导致企业大量的现金被闲置;二是企业中缺乏严格的赊销政策和有力的催收措施,导致企业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兑现,增加了资金回收的难度。三是存货控制薄弱,引发资金呆滞,目前绝大部分的企业在月末时的存货占用资金往往是自身营业额的几倍,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三、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的途径分析
1.提高各种内部关系处理能力
在企业中,财务部开展任何工作必然都会涉及到跟其他部门之间的配合,因此要想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作为财务工作者首先应该摆正自身和上级领导的关系,要保持跟管理层意见的一致性,做好管理层的参谋,在财务工作中树立超前意识,针对发现的各种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其次是要处理好跟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财务人员不能滥用参与业务的权利,对其他部门的业务和工作妄加评论和干涉,而是应该针对具体的情况谨慎的提出财务意见,尽量突出重点,保证恰当的体。
2.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不管对于任何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会直接对财务管理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根据当前最新跟财务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定期开展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帮助他们了解最新的财务相关信息和动态,逐渐促使自身的财务理念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2)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一方面培养财务工作人员学会对财务实施计划管理,按照计划清单管理办法和事件的轻重缓急处理财务事宜;另一方面培养财务工作人员充分运用电算化水平,针对账务的设置上能够充分满足日常部门以及领导的需求,实现项目、客户、供应商、部门以及经办人等辅助套账管理。
(3)定期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从而督促财务工作人员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3.提高资产监控能力
作为财务部,他们的第一职责就是会计核算功能,核算的对象也不仅仅局限在几个数字上,而是通过价值手段将企业自身实物运动的过程清晰地反映出来,因此这就需要财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不仅要做到“账账相符、帐证相符”,而且还应该保证“账实相符”,这不仅是财务部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财务发挥自身监督职能的一个重要体现。财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企业资产进行抽查和盘点的方式,核实企业的资产、实物是否能够跟财务记录数据相符合,从而站在资产监管的角度上在参与企业的资产管理,最终保证了财务记录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有效提高了自身工作效率。
4.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背景下,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对产品的创新,从而促进自身朝着市场化和知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但与此同时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将逐渐增大,这就需要财务工作者能够首先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并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判断力,有效帮助企业做好各种风险的防范和应对工作。作为现代企业的财务工作者必须将企业的财务状况、流动资金以及经营成果及时跟投资人、债权人等进行汇报,并利用成本控制、资金预算、风险控制、绩效考核以及战略管理等帮助企业有效控制避免在生产经营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总结
总之,鉴于当前财务工作人员在企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企业要想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应该从提高各种内部关系处理能力、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提高资产监控能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出发,全方面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彭庆敏.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创新[J].中国西部科技,2005 (14):98-98
[2]林亦锵.浅谈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A].福建省会计学会论文集(2001年本)[C].2001(04):114-117
财务人员工作规范 篇4
第一条 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财务人员工作规范。
第二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的会计基础工作,应当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第三条 各单位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规定,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制度,保证会计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
第四条 单位领导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负有领导责任。
第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要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和指导,通过政策引导、经验交流、监督检查等措施,促进基层单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会计 工作水平。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职责权限管理本部门的会计基础工作。
第二章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第一节 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
第六条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不具备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条件的,应当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
事业行政单位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事业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
设置会计机构,应当配备会计机构负责人;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应当在专职会计人员中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
第七条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二)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三)主管一个单位或者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时间不少于2年;
(四)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掌握本行业业务管理的有关知识;
(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六)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
第八条 没有设置会计机构和配备会计人员的单位,应当根据《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 》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持有代理记账许可证书的其他代理记账机构进行代理记账。
第九条 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由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担任。总会计师行使《总会计师条例》规定的职责、权限。总会计师的任命(聘任)、免职(解聘)依照《总会计师条例》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第十条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配备持有会计证的会计人员。未取得会计证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第十一条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开展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工作岗位,也可以与其他工作岗位相结合。
第十二条 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审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第十三条 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
第十四条 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遵守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各单位应当合理安排会计人员的培训,保证会计人员每年有一定时间用于学习和参加培训,工作总结《财务人员工作规范》。
第十五条 各单位领导人应当支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给予精神的和物质的奖励。
第十六条 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需要回避的直系亲属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配偶亲关系。
第二节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第十七条 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守工作纪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第十八条 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第十九条 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并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第二十条 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第二十一条 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第二十二条 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第二十三条 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
第二十四条 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各单位应当定期检查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并作为会计人员晋升、晋级、聘任专业职务、表彰奖励的重要考核依据。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由所在单位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由会计证发证机关吊销其会计证。
第三节 会计工作交接
第二十五条 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因故离职,必须将本人所经管的会计工作全部移交给接替人员。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调动或者离职。
第二十六条 接替人员应当认真接管移交工作,并继续办理移交的未了事项。
第二十七条 会计人员办理移交手续前,必须及时做好以下工作:
(一)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
(二)尚未登记的账目,应当登记完毕,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员印章。
(三)整理应该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写出书面材料。
(四)编制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印章、现金、有价证券、支票簿、发票、文件、其他会计资料和物品等内容;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从事该项工作的移交人员还应当在移交清册中列明会计软件及密码、会计软件数据磁盘(磁带等)及有关资料、实物等内容。
第二十八条 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必须有监交人负责监交。一般会计人员交接,由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负责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交接,由单位领导人负责监交,必要时可由上级主管部门派人会同监交。
第二十九条 移交人员在办理移交时,要按移交清册逐项移交;接替人员要逐项核对点收。
(一)现金、有价证券要根据会计账簿有关记录进行点交。库存现金、有价证券必须与会计账簿记录保持一致。不一致时,移交人员必须限期查清。
(二)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如有短缺,必须查清原因,并在移交清册中注明,由移交人员负责。
(三)银行存款账户余额要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如不一致,应当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各种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的明细账户余额要与总账有关账户余额核对相符;必要时,要抽查个别账户的余额,与实物核对相符,或者与往来单位、个人核对清楚。
(四)移交人员经管的票据、印章和其他实物等,必须交接清楚;移交人员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对有关电子数据在实际操作状态下进行交接。
第三十条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移交时,还必须将全部财务会计工作、重大 财务收支和会计人员的情况等,向接替人员详细介绍。对需要移交的遗留问题,应当写出书面材料。
第三十一条 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要在移交注册上签名或者盖章。并应在移交清册上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的职务、姓名,移交清册页数 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意见等。移交清册一般应当填制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存档一份。
第三十二条 接替人员应当继续使用移交的会计账簿,不得自行另立新账,以保持会计记录的连续性。
第三十三条 会计人员临时离职或者因病不能工作且需要接替或者代理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或者单位领导人必须指定有关人员接替或者代理,并办理交接手续。临时离职或者因病不能工作的会计人员恢复工作的,应当与接替或者代理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移交人员因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办理移交的,经单位领导人批准,可由移交人员委托他人代办移交,但委托人应当承担本规范第三十五条规定的责任。
第三十四条 单位撤销时,必须留有必要的会计人员,会同有关人员办理清理工作,编制决算。未移交前,不得离职。接收单位和移交日期由主管部门确定。单位合并、分立的,其会计工作交接手续比照上述有关规定办理。
财务人员工作总结 篇5
财务人员工作总结范文一
随着对财务信息处理要求的日益提高,对财务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需要借助计算机完成财务核算工作;另一方面是不断推陈出新的财经法规。于是对于我们初做财务工作来讲,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不断学习新的财经法规条例都是必需的。
随着不断的学习和深入,我对本职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不断改善工作方式方法的同时,顺利完成如下工作:
1、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和结算制度,定期向核对现金与帐目,发现金额不符,做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2、及时收各项收入,并认真开出收据,及时将现金存入银行。
3、根据主管领导及的安排,能井然有序地完成了职工工资和其它应发放的经费发放工作。
4、坚持财务手续,严格审核算(发票上必须有经手人、验收人、审批人签字方可报帐),对不符手续的发票不付款。
可以说既简单又繁琐。例如登账,逐笔登记汇总。庞大的工作量、准确无误的帐务要求,使我必须细心、耐心的操作。其次是收付货款。一有空我就专门进行整理记录。
综上所述。在过去的这段学习期间,付出过努力,也得到过回报。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执行制度,是我们的优势。我坚持要求自己做到谨慎的对待工作,并在工作中掌握财务人员应该掌握的原则。
作为财务人员特别需要在制度和人情之间把握好分寸,既不能的触犯规章制度也不能不通世故人情。只有不断的提高业务水平才能使工作更顺利的进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会扬长避短,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财务人员工作总结
范文二
我于20xx年x月x日进入公司以来,也有将近半年的时间了,回顾半年来的工作,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在思想意识、业务能力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里表示感谢,所以在个人感觉上像保尔说的话一样“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觉得自己虚度年华而悔恨……”!
当然,为了更好地做好自己今后的工作,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的出色,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20xx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在财务这个领域里,初来乍到对工作环境非常陌生,对所从事行业的认识也比较肤浅,但在公司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和帮助下,对工作环境、规章制度以及自己的工作有了深刻认识,使我在短时间内迅速融合进了这个大集体,为以后的工作顺利进行有着极大的推动和帮助作用。
二、积极适应和遵守执行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加强工作责任感。
今年以来,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改善或进一步的完善,本人以公司各项现行的规章制度和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为准则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做好本人的各项工作,为企业的辉煌和腾飞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三、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工作,使自己也接触到了许多各界的人士,在人际交往关系这一方面使自己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作为一名财务人员,需要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的努力,不断地补充自己,不断地给自己充电,真正的对财务达到精通的地步。鉴于自己对财务工作的认识相对比较肤浅,不是很彻底不是很精通,因此对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出了几点要求和计划,有助于自己在今后工作中能够顺利的实施。具体要求如下:
1、继续深入的学习财务专业知识,多积累与本专业相关的经验,多查相关的财务资料,做到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把平时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能够对财务真正做到精通。
2、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按照岗位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加深对自己所从事岗位的职责的认识,尽快转变自己的观念。作为公司的一名员工,一切以公司的利益为重,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不做对公司发展和信誉有损害的事情。
3、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工作的时间,除了对自己的工作不断地深入学习外,还要不断补充自己的课外知识,充分利用业余的时间,使自己的自身素质和个人修养不断得到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本人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不断地完善自我。
总之,一年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最重要的是要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加以改正。在即将到来的20xx年,我会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的进步,取得更大的成绩。
财务人员工作交接制度 篇6
为规范公司财务人员的工作交接手续,保证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本制度所指的财务人员,包括公司出纳、会计、财务总监及其他所有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
第二条 财务人员主动离职须提前1个月通知财务管理中心、综合管理中心。
第三条 财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办理交接手续,将本人所负责的财务会计工作全部移交给接替人员。财务人员临时离职或者因病暂时不能工作,需要有人接替或代理工作的,也应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调动和离职。
第四条 财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必须由部门负责人或上级领导负责监交。交接完成后,移交人、接管人、监交人三方必须签字确认,否则,视为未办清交接手续。
第五条 财务工作交接的基本程序可分为交接前的准备、移交、监交、移交后事项处理四个阶段。
第二章交接前的准备
第六条 财务人员在办理工作交接前,应提前做好以下各项准备工作:
1、对已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
2、出纳岗位交接工作的,还必须保证现金日记账余额与实际库存现金核对一致,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实际余额核对无误;
3、整理应移交的各项资料,填制《财务人员工作交接表》,详细说明岗位职责、岗位工作内容(包括流程、风险等),列明移交的纸质资料、电子资料、待办事项及其他应说明的问题。
第三章移交
第七条 移交人员必须将本人经管的工作,在规定的期限内,全部向接管人员移交清楚。接管人员应认真按照《财务人员工作交接表》逐项予以点收。
第八条 财务人员因病、休假或其他原因短期内临时离岗,需要将工作交接的,应将工作交由互不相容岗位的人员,具体由财务管理中心、综合管理中心指定接替人员,并办理相关交接手续。
第四章专人负责监交
第九条 为了明确责任,财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必须由工作调动人员的上一级主管领导负责监交,财务总监等高层办理交接手续,应遵照置信集团相关流程办理。
第五章移交后的事项处理
第十条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要在《财务人员工作交接表》上签名。交接表应当填制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财务管理中心存档一份。
第十一条接管人员应继续使用移交的账簿等各项财务资料(包括电子文档等),不得自行另立新账,以保持会计记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第十二条工作并行:为保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移交人与接管人应至少并行5个工作日才能予以办理离职或调动手续,以便接管人能尽快熟悉岗位工作。特殊情况需要缩短并行时间的,必须经公司财务管理中心负责人批准同意。
第十三条移交结束后,对于接管人员的相关问题,移交人员有义务予以解答,该义务并不因移交工作的结束而终止。
第十四条未经公司允许移交人员不得将任何与公司有关的资料正本或复印件(包括但不限于书面、电子媒体等形式)带出公司。违者公司将视为盗窃行为并追究其刑事责任和/或其他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制度由财务管理中心负责解释、修订,由集团财务投融资中心批准后颁布实施。
第十六条自颁布之日起,本制度所涉及的其他同类条款同时废止。
财务人员工作内容 篇7
一、农村财务人员工作现状分析
甘肃省定西市辖6县1区, 有119个乡镇、1835个行政村, 全市近300万人口中, 农村人口达263万, 占87.7%。据统计, 现有农村财务人员1818人。从2008年全市推行“村财乡管”以来, 定西市加大了对农村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截止目前已累计培训村级财会人员2557人, 其中村支书186人、村主任1151人、村文书797人、村会计423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农村财务管理有了较大改观, 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由于农村财会人员层次不同, 仍然存在财务管理混乱、集本资产流失等问题, 整体素质和工作环境都很不理想。
(一) 基层干部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法制、政策观念淡薄
部分乡镇领导思想上存在着“重生产、轻理财”、“重指标、轻实效”的片面认识, 对加强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另一方面, 群众参与意识淡薄, 使民主监督作用难以发挥。由于农民群众常年忙于各自生产经营, 无暇顾及集体之事, 同时也缺少财务知识, 许多人连对公示的账目也看不懂, 导致了对公共资产无法监督、无力监督, 使村级财务公开、民主监督流于形式。多年来, 虽然一直在搞普法教育, 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许多地方还没有脱离图形式、一阵风、不注重实际效果的教育方式, 要真正使村干部群众“知法、懂法、守法”还需要做长期、扎实的工作。由于部分干部法制观念淡薄, 视集体财产如家财, 带头违反制度, 随意撤换财会人员, 使制度形同虚设, 或者即使懂一些, 也是一知半解, 自认为只要自己不贪不占, 财务管理问题无关紧要, 有的以“老大”自居, 撇开制度, 撇开监督, 我行我素, 变村民自治为村干部自治, 甚至有的为自己想方设法捞点“实惠”, 明知故犯, 故意搞乱财务, 便于混水摸鱼。
(二) 农村财务人员普遍年龄偏大, 业务素质普遍偏低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 定西市六县一区大部分村社的财会人员的选拔任用基本是由村干部指定, 用的都是自己的亲信。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 出纳、会计也跟着换届, 出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而且, 在挑选财会人员时, 不是从工作考虑, 而是完全凭个人好恶、凭感情办事。一些素质低下、根本不具备会计条件的人, 被选拔到会计岗位上来, 致使部分农村会计人员年龄老化, 学历偏低。大多数村财会人员年龄在四十岁以上, 有的超过六十岁。乡镇财政所干部和代理会计的文化程度较高, 大都是大专以上, 而村报账员文化程度较低, 大都是初、高中文化程度, 而且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大多数。尤其村报账员的财经法规知识和会计专业知识比较贫乏。由于基础素质较低, 加上变动频繁, 工作不稳定, 主动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的积极性不高, 农村财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程度难尽人意。
(三) 财务管理混乱, 工作不够规范
由于制定出的制度在一些地方执行不好, 形成了财务管理的诸多漏洞。尤其是在会计处理上不规范, 问题很多。例如, 如有的地方以白条收费并且收取的款项采取不入账而截留收入;同是招待费, 有时记入“管理费用”, 有时记入“其他支出”或“承包经营支出”;同为一笔借款, 借入时记入“短期借款”, 返还时却从“其他支出”中冲销;有的地方不按制度规定采取现金结算, 对超出备用金部分也不及时存入银行, 在开支上把钱用了再说, 造成无法开展事前监督;一些地方常以白条作为报销凭证, 隔年的无效单据不经审批照报不误, 甚至通过虚开发票或虚假数量、提高单价的做法进行报销;不该报的费用通过非法手段进行报销, 重复报销, 这在招待费中作假情况最多;涂改单据, 自制单据, 中饱私囊。特别是招待费、电话费、手机费、请客送礼费等开支无具体标准, 支出数额惊人, 普遍形成一种检查吃、开会吃、出差吃、有事无事几个干部也聚会吃的不良风气, 造成极大的浪费。
(四) 政策宣传不到位, 乡村财务公开效果不理想
由于强农惠农政策比较多, 部门分块管理, 宣传形式单一, 没有切实有效的政策宣传措施。上级下拨涉农资金经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公布, 群众知情快, 但资金发放环节多、程序多, 政策落实到基层, 资金落实到到群众手中则需要很长时间, 容易引起基层和群众误解。目前虽然实行了补贴资金按户“一折统”的发放方式, 补贴内容用“一册明”告知农户, 但是定西市六县一区大多数乡镇村社交通不便且农户居住偏远分散, 再加上农户耕作时间不固定、外出打工人口多等原因, 使“甘肃省惠农补贴明白册”的交换填写存在滞后, 加之有一些村、社干部对惠农政策的宣传解释敷衍了事, 自已认识不到位, 不够深入, 难以解释群众提出的问题, 使得相当一部分群众对国家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了解不多, 对各项资金补贴标准搞不清楚, 存在着“盲从”或“稀里糊涂拿钱”的政策困惑, 使得部分农户对补贴的政策内容、补助标准还不清楚, 更谈不上心中有数, 明明白白。农户补贴资金已领取, 但不知具体补贴项目的现象普遍存在。难以让群众对惠农政策完全了解掌握。同时, 因许多地方民主理财组织还未健全, 财会人员能力的有限, 出现财务监督缺位。有的地方对财务公开流于形势, 没有将财务收支逐笔公开, 形成事实的假公开。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村务财务公开制度, 但真正公开的财务内容有些存在弄虚作假、避重就轻的情况, 公开内容不全面, 事情能见得“阳光”的就公开, 见不得“阳光”的就不公开或只公开结果不公开过程, 或者财务公开不及时, 表述不清, 条理不明, 内容不详细, 群众无法了解真实情况, 老百姓不明不白, 怀疑公开内容的真实性。
二、加强农村财会人员培训的对策和建议
(一) 转变思想观念, 提高对农村财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党委和政府尤其是市县财政部门, 应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 深刻认识到, 开展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是贯彻和落实财政支农政策、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因此, 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从措施上加强研究探索, 通过加大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力度, 进一小提高农村财会人员对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财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 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 强化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 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提高涉农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更好地落实各项富民惠民政策。
(二) 健全农村会计人员管理机制
总的指导思想是, 新老更替, 妥善安排年龄大的村财会人员, 挑选年轻有为的年轻人加入到农村财务管理队伍中, 稳定村级财务人员队伍, 确保村级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逐步规范。第一, 要保证会计人员相对稳定。会计人员的任免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对村会计人员 (包括出纳员、报账员) 的任免, 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理财小组讨论通过, 征求乡镇财政部门意见, 报乡镇经管部门审核同意。无其他正当理由, 不能随意撤换会计人员, 更不能因村委会成员换届而随意更换会计人员。第二, 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特别是对实行“村账乡管”的乡镇集中核算会计机构, 会计人员的管理要参照《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执行, 实行会计持证上岗制度, 无证的不得上岗, 或限期取证上岗;对村会计或出纳持证上岗条件不成熟的, 可以实行培训上岗制度。即通过培训考试合格后, 统一发给培训合格证, 村会计或出纳凭合格证上岗。第三, 加强农村会计人员职业纪律教育。会计人员职业纪律是会计人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 它与会计法规制度互为补充, 对会计人员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培训工作应该要从思想上武装会计人员的头脑, 使“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成为每一个会计人员的基本理念和自觉行动。同时, 严惩违反职业纪律的会计人员, 取消其继续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对认真执行《会计法》和遵守职业纪律的会计人员, 要进行表彰奖励, 以弘扬正气, 树立新风。不断提高会计人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三) 创新培训机制, 满足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工作内容的实际需求
在培训内容上, 应以中央一号文件为主体, 以新农保、新农合、农民直补、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国家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为重点, 结合完善村级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村级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推行“村账乡管”“村级财务集中核算”管理模式等村级财务会计工作的具体内容来确定, 同时, 按照“以德为先, 做人做事”的要求, 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培育一支既懂法、又重德, 能管理、会做人, 拒腐蚀、防蜕变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队伍。在培训方式上, 更新固守不变的单向灌输式的传统培训方式, 创新机制, 大胆尝试, 不断探索新的互动式培训方式, 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最大程度解决学员急需掌握的业务技能, 为强化农村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规范和提高夯实理论和实践操作基础, 使学员掌握和储备最新的财务管理前沿知识和技能, 掌握相关经济业务核算的程序和方法, 了解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在培训对象上, 应重点对村报账员的业务技能进行培训。从定西市的情况看, 目前村报账员大都由村文书、村委会主任或支部书记、妇联主任兼任, 财务管理、出纳实务、财经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 账面涂改刮擦屡见不鲜。针对报账员队伍构成和技能现状, 对初学报账员的业务技能培训, 要侧重“四个学会”:学会原始凭证的审核、学会日记账的规范登记、学会错账的更正方法、学会银行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从源头和基础上得到基本规范。
摘要:随着国家各类支农涉农财政补贴资金规模不断扩大, 农村基层组织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多, 农村财务管理的任务日渐繁重, 但目前村级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堪忧, 严重影响农村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加强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已是势在必行, 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基层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的实际调研, 从加强基层财务人员管理的角度, 阐述了对农村财会人员进行培训的重要性、方法和相关建议。
财务人员如何应对财务转型的要求 篇8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财务转型对财务人员工作要求的改变,以及财务人员转型面临的瓶颈,提出财务人员应对财务转型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务转型 财务人员 职能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市场不确定性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积极推动财务转型以支撑企业的管理和战略转型。对财务管理的价值管理能力、业务支撑能力和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财务管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战略型转变。
一、财务转型对财务人员工作要求的改变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在有效控制企业经营风险的同时,不断在经营活动中创造出新的价值。财务转型就是让财务成为企业的价值管理者,成为业务的合作伙伴。对比传统的核算型财务,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要求发生很大的改变。
一是财务工作向价值创造环节转移。在夯实财务核算基础工作的同时,把重点转移到决策支持、预算预测、资金统筹、财务筹划、税务筹划、控制评价等方面来。财务人员的工作更多的是为企业战略、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分析,有效支持公司的价值创造活动。
二是财务工作对业务实施管控的同时,向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积极成为业务部门的合作者,将财务职能视角放在业务的前端,通过流程再造和精细化管理等,提供增值的财务服务。财务人员的工作不再是业务的事后核算和监督,而是从价值角度对前台业务事前预测,评估业务活动的绩效,并把这些重要的信息反馈到业务层面,提供参考,扮演策略咨询专家的角色。
可见,财务转型要求财务人员的角色从传统的“核算型”、“守财型”、“执行型”,转换为“管控型”、“理财型”、“决策支持型”,要求财务人员成为实现战略的咨询师、财务分析的高手、了解业务的财务专家。
二、财务人员转型面临的瓶颈
在传统财务管理职能定位的影响下,长期形成的财务工作方式和财务人员培养模式,局限财务人员的思维、视野和知识结构,成为财务人员应对财务转型的瓶颈。
一是财务人员的惯性思维。长期的会计工作形成了财务人员做事谨慎、注重细节、稳健保守的思维习惯。这些思维习惯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财务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导致财务人员普遍缺乏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深度、广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财务人员的视野局限。长期封闭地从事专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对企业战略规划、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的理解片面和肤浅。由于财务人员大量的时间精力局限于传统的会计事务和财务报告,难以关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成本效率和价值创造,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敏感,大大抑制了财务人员的价值创造与业务服务活动。
三是财务人员的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以会计实务与基础的财务管理知识为主,缺乏先进的与经营、管理结合的管理会计知识,缺乏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业务、市场、法律、信息管理等非财务知识。财务人员如果不主动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与业务的融合,就没有能力提供更高財务价值的支持决策、风险控制,更谈不上创造价值。
因此,财务人员适应财务职能转型,必须立足于打破思维惯性,开拓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以全新的视角和理念,重新审视和定位财务职能的主要活动,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由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三、财务人员应对财务转型的途径
财务转型对财务人员来说是机会又是挑战,必须从各方面更新自己的观念、知识结构和技能才能够胜任新的角色。
一是转变思维,树立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理念和思维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对财务管理的内容、方法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是适应财务转型,做好财务工作的前提。首先,加强全局意识,培养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习惯,增强对企业外部环境的敏感度。主动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了解财务管理涉及的各项业务活动的发展规划、具体目标和措施,关注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以及行业趋势发展变化。以企业的全局和未来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开展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其次,树立价值管理理念,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财务目标。在财务管理中,不仅要重视短期利益,更要追求企业长期持续的健康发展。不仅追求企业自身发展,还要为股东、客户、供应商、员工和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同时强化市场判断、竞争对手分析、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
二是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经营管理的知识与技能。财务转型拓宽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领域,强化财务人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对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新的财务理念和方法,逐渐完善财务知识体系和技能。还必须深入了解如价值管理、战略管理、公司治理、信息技术、营销管理、投融资、企业法律等相关知识。通过构建综合型的管理知识架构,以适应财务转型要求。这样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中作出准确的判断和会计处理,及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发挥良好的决策支撑作用。
三是加强与业务的融合,成为业务的合作伙伴。财务转型就是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价值分析和管理控制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如果财务管理与业务联系不密切,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生产要素、成本费用、经营风险、和市场变化等信息就不能及时、准确反映,企业资源就不能进行高效配置和利用,财务人员的价值分析和监督控制职能就很难充分发挥。所以财务人员要积极适应与业务融合的趋势,成为业务的合作伙伴。主动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流程、技术、装备、产品和市场情况,以及经营管理的组织形式、工作程序、制度规定等。积极地融入业务成本管理、定价管理、ERP管理、合同管理、绩效管理、合规管理等更广泛的领域。主动从业务前端介入,在各个业务流程点加大与业务的沟通合作,参与到业务价值创造与监督控制的全过程。同时还要加强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注重工作方式方法,加强与业务活动相互合作,相互支撑的工作关系,与业务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企业价值目标。
当然,财务人员的转型需要企业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和工作平台。首先,企业要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机制。实施财务组织再造、财务流程再造和财务人员再造,突出财务管理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加大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其次,企业要重视信息化建设。从企业价值和风险管控双重导向出发,整合财务、业务信息资源,打造以决策支撑为核心的管理透明、系统集成的统一财务决策支持平台。
参考文献:
[1] 俞雅红; 方芳.财务人员职能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上海国资.2012(5)
[2] 陈蓉. 加快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升级转型.上海国资.2012(4)
[3] 魏哲. 论财务转型的必要性和基本方向.中国石化财会.2013(2)
【财务人员工作内容】推荐阅读:
财务人员月工作计划08-23
财务人员工作事迹材料09-02
财务人员工作总结09-21
终财务人员工作总结07-12
财务人员工作日历表08-19
财务人员工作总结报告09-07
机关财务人员工作职责09-10
学校财务人员工作职责10-01
财务人员月度工作计划10-12
财务工作人员自查报告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