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2024-09-18

犯罪的成本与收益分析(精选10篇)

犯罪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篇1

摘要: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广度和速度与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直接决定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益。因此, 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应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工作。作者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进行透视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收益

农村人力资源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有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开发的预期收益是否大于开发成本。预期收益与成本的比值越大, 人力资源开发的动力就越强, 反之,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缺乏动力。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分析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也就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按照舒尔茨的观点, 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可以大致概括为:教育与培训方面的支出、医疗卫生和保健方面的费用、迁徙与流动方面的投入。据此,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主要包括: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费用、农村人力资源的医疗保健费用和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流动费用。

㈠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成本在较长时期, 事实上农户家庭是的农村人力资源教育的主要投资者, 但是, 由于各个地区不同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差异很大, 又缺乏系统的统计资料, 所以, 很难进行量化分析。不过, 事实告诉我们, 农村家庭的教育培训投入量 (针对个体) 肯定比城镇家庭的投入量少, 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是低于城镇水平的。

2007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构成情况是: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6.34%, 小学程度的占25.76%, 初中程度的占52.91%, 高中程度的占11.01%, 中专程度的占2.54%, 大专及大专以上的占1.45%, 这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主要处于初中及以下水平, 而初中及以下教育属于“义务教育”, 政府理所当然应该是主要投资者。

单位: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

从表1可以看出, 尽管2000年以来农村与城镇的普通中小学生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但是, 农村普通中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历年低于城镇水平的事实仍然没有改变, 况且, 历史上的差距还很大, 要弥补这种差距, 实现教育资源公平的任务还异常艰巨, 在短时间内要改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薄弱的状况还比较困难。

在培训方面, 据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调查, 仅28%的外出劳动力接受过短期培训。从农村劳动力整体来看, 接受过短期培训的比例更低, 接受过初级职业教育培训的仅占3.4%, 接受过中级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据农业部2005年的调查, 农民中参加过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其他形式的系统培训人数, 仅相当于4.8亿农村劳动力的2.5%。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的现状与培训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是密切联系的。200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 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经费仅占6.9%, 而且这些经费大部分用于城镇居民的职业教育, 用于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经费十分有限;企业的培训经费投入也明显不足, 2004年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投入只占职工工资总额的1.4%, 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 企业用于农民工培训的经费基本没有;农民自身投入的培训费用极少, 2007年, 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3224元, 用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 (包括教育培训) 的支出仅306元, 占9.5%, 这些支出主要是用于子女的教育, 用于自身培训的投入极少。

㈡农村人力资源的医疗保健成本2000年~2006年政府预算卫生投入从4586.6亿元增加到9843.3亿元, 但是, 用于农村的卫生投入极其有限, 64%的农村人口只享有20%的卫生资源。2000年~2007年, 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分别从813.7元和214.7元增加到1480.1元和348.5元, 分别增加了1.8和1.6倍;2007年, “市”可以近似代表城市) 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人员数、执业 (助理) 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是“县” (可以近似代表农村) 的2.2倍、2.3倍、2.2倍和3.1倍。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总体素质明显低于城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王东华对四川省南江县的调查显示, 农村具备执业 (助理) 医师资格的人只占30.4%, 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4.89%, 具有技术职称资格的仅占25.3%。

单位: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

从农民自身的医疗保健投入来看, 尽管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在逐渐增加, 但是, 与城镇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的绝对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表2) 。农村“看病贵, 看病难”的矛盾和农民因病返贫的现象在很多农村地区还非常突出。

㈢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成本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所带动的家属的转移, 其成本包括直接的货币成本、心理成本、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

目前还缺乏有关农村人力资源转移成本的权威数据, 我们可以借用李德洗利用河南省农调队2003年的调查数据来分析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成本。总体上讲, 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成本很高, 调查数据显示, 一个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成本达到5579.1元, 其中, 直接货币成本3147.1元, 占转移总成本的56.4%;机会成本2432.0元, 占总成本的43.6%。这还不包括难以货币量化的心理成本和风险成本。而一个农村劳动力的货币收入只有6451.2元, 成本与收入相抵, 余额为872.1元, 似乎可以理解为872.1元就是一个农村劳动力一年的心理成本和风险成本的收益。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收益分析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人力资本的存量与个人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 所以, 增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 农民是可以获得更多收益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收益主要包括经济收入、技能性收益、自身素质修养得到提升和惠及他人的潜在收益。

㈠经济性收入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大的障碍是农村人力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 劳动力素质偏低。随着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和农民经营范围的日益拓展, 农村劳动力素质差异成为收入差异的重要成因。从理论上讲, 经过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 农村人力资源可以获得比开发以前更高的经济收入。然而, 要精确计算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货币收入是很困难的。但是, 从表3、表4可以大致看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的收益增加是非常明显的。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8》。

表3显示,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人均纯收入一般在2000~3000元之间, 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的人均纯收入一般在4000元以上。总体上表明,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农民经济收入的多少是正相关的。因此, 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 是使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径。

单位: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

从表4可以看出, 从2000年到2007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83.7%, 其中, 工资性收入增加了127.3%, 经营性收入增加了53.6%, 农业收入增加了56.3%。工资性收入增加的幅度是农业收入增加幅度的2.26倍。一般而言, 获得工资性收入的多为外出务工农民, 他们比纯粹的务农农民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投入要多得多, 他们接受过更多的教育培训, 付出了更多的转移成本, 所以, 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收入。

㈡技能性收益经过开发的农村人力资源, 增加了人力资本存量, 学习了相关的知识、掌握了相关的工作技能、具备了一定适应能力, 他们可以获得比以前更能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和条件, 谋取较好的岗位和获得较高的收入。

㈢个体素质和修养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身体素质, 对农民价值观念的转变、是非标准和审美意识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经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 安土重迁、消极无为、听天由命的传统乡土观念逐渐被拼搏精神、团结精神、进取精神和发展精神等现代意识取代, 农民的创造潜能可以得到得到更大程度的激发。同时, 农村人力资源的民主素养得到提高, 法制意识得到增强, 政治责任感和理智的判断力得到提升, 有助于农民正确理解和接受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的各项政策、方针, 对于实现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㈣惠及他人的潜在收益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人力资源开发措施, 都具有“外部性”, 不仅能够给直接的被开发者带来收益, 而且能够给他人、给社会带来间接的收益。最明显的例子是, 对于经过人力资源开发的农村劳动力而言, 他们最大的收益是使他们的下一代有了一个较好的成长环境。他们的子女无论入托、上学, 都可以受到现代文明的熏陶, 可以获得良好的受教育机会, 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

舒尔茨认为, 人力资本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增加的作用比物质资本和劳动者的数量的增加大得多, 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收益, 不仅能抵消物质资本收益的规模递减, 而且还能使经济增长的规模递增。但是, 由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远期性和外部性, 再加上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体制, 无论是农户还是政府, 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投入都严重不足。

㈠农户缺乏投资动力农户在决定是否自主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时, 通常追求当期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权衡得失时, 总是趋利避害, 并尽可能以最小的成本投入争取最大化的收益。但是, 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与收益往往不能够精确地计算出来的, 另外, 这种收益也不一定在短期内表现出来, 更何况这种收益并不仅仅表现为货币收入的增加。所以, 相当多的农户看到的更多是投资的风险, 而不是收益, 他们自然缺乏投资的动力。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 也明显削弱了农户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多不一定获得高收入。在农村, 不仅初中阶段教育的收益率最高, 而且在收益量上, 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几乎无差别 (表3) ;“农村人口非农化”转向“农村人力资本非农化”。农村已形成的人力资本通过升学和流动大量地转移到城市或非农产业。这样, 城市和非农产业就“免费”获得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收益, 而农村则形成了“投资越多流失越多, 或投资多收益少, 甚至只投资不收益”的投资收益失衡现象。

㈡政府的人力投资政策偏向从表1可以看出, 政府在教育投资方面, 明显地倾向于城镇。政府投入的生均教育经费, 城镇明显高于农村。不仅如此, 在教育类型上, 农村教育基本局限于普通基础教育, 缺乏职业教育和培训, 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多集中在城市, 县、乡级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要么形同虚设, 要么设施简陋、设备缺乏, 难以真正发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功能。

在医疗卫生经费的投入上, 如前所述, 政府的城市偏向也十分明显。因此, 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是制约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原因。

四、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建议

要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一方面要降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 另一方面要确保他们的开发收益。

㈠增加农村教育投入, 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农民的文化和技能水平, 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素质。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向农民进行中小学教育及文化投资是最有利的人力资本投资, 只有对农民首先进行文化教育, 才能使其掌握科学技术。而我国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一直偏低, 在农村更是低中之低, 所以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能力长期停滞在体能型状态就不足为奇了。要迅速改变这种状况, 政府必须一方面增加农村各项教育经费投入, 另一方面, 优化农村教育结构, 办好职业学校, 强化职业培训, 引导他们掌握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技能, 实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从体能型向技能型的转变。

㈡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我国农村人口众多, 耕地稀少, 随着现代农业机械的投入,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人多地少的矛盾进一步突显出来。因此, 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政府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降低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的成本, 减少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的风险,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㈢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提高农村人口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加农村医疗卫生费用, 改善农村卫生设施, 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水平,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 缩小城乡医疗卫生差距。在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成果的基础上, 要精简程序、提高保障水平。同时, 完善农业从业人员大病医疗保障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和措施, 真正从根本上确保提高农村人口身体素质。

犯罪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篇2

数字图书馆成本-收益透视与分析

数字图书馆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其成本在社会(政府、企业)和用户之间进行分担,其收益也体现其中.在遵循一定成本--收益原则的基础上,需要从资金筹集、市场运行、法规制度、标准化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数字图书馆成本--收益均衡体系.

作 者:贾胜利 作者单位: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郑州,450002刊 名:现代情报 PKU英文刊名:MODERN INFORMATION年,卷(期):27(10)分类号:G252.6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成本 收益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篇3

关键词:东亚;货币一体化;成本——收益

中图分类号:F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101-02

1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成本分析

(1)货币一体化使成员国丧失货币发行权,丧失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调节本国或地区经济的成本。

东亚货币一体化是各个经济体货币一体化的汇率稳定机制,若要充分发挥其稳定性,必须满足其经济政策、法规和经济指标趋同,这就部分地限制了成员执行独立货币政策的权利,也意味着成员的货币政策的自主权不同程度的丧失。

即使在不完全的货币同盟内,货币区内部的固定汇率制也要求各成员国实行统一的或紧密协调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成员国执行独立货币政策的自由。

(2)货币一体化使成员国中央银行部分或全部丧失最后贷款人角色也会丧失对本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能力。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不能发挥最后贷款者的作用。成员国地区政府减弱了对银行体系的救助和控制能力。在独立的货币制度下,如果商业银行出现暂时困难,出现挤兑的风潮,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增发货币的形式对商业银行提供紧急援助,通过稳定银行体系来稳定经济。但是,在区域货币一体化体系中,各成员中央银行只能通过持有超额外汇储备或向区域内共同的中央银行争取紧急贷款的方式对商业银行进行救助,其效率和强度都极为有限,从而难以对商业银行提供有效的救助。

(3)货币一体化使成员国丧失自由选择经济目标的成本。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有的国家可能会选择低通胀从而愿意接受高一点的失业率,而另外一些国家可能愿意牺牲低物价水平以此来换取高的就业水平。浮动汇率通常可以让一个国家更有权选择适合于本国的经济目标。东亚货币一体化就意味着这种选择空间会大大缩小,如果区域内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推行了较高的通货膨胀政策,它将很快面临着来自于区域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压力,因为在汇率相互固定的情形下,物价的上涨很快会传递给区域内的其他成员。

2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收益分析

根据保罗·霍尔伍德和罗纳德o麦克唐纳的总结,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收益是巨大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一体化使成员国提高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使用效率,减少交易成本,发挥货币的规模效益。

实现东亚货币一体化,原来各成员之间的外汇交易成本就会消失,节约的成本是十分明显的。如在区域内从事跨国或地区交易的企业,以共同货币进行交易与在此之前使用多种货币进行交易相比,交易费用的节约将使成员国在与区外国家竞争时拥有成本上的优势,从而提高整个区域的出口竞争力。欧盟委员会曾对欧洲货币统一所带来的收益做过评估,数字在每年130 亿~200亿欧元之间。降低或取消了货币兑换的成本,这无疑是货币联盟产生的最直接和最明显的收益。

(2)货币一体化使成员国减少汇率波动性及由此带来的外汇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东亚货币一体化意味着各国在宏观政策上的广泛一体化与集中管理,实行统一的对外收支政策。因此,一旦成员国决定加入货币区,汇率的不确定性将大大降低,能降低决策成本。稳定的汇率必然会大大促进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产生所谓的“贸易及投资创造效应”,从而带动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最终带来生活水平和福利的提高。外汇风险的消除本身大大降低了资金成本,因风险下降刺激投资并引起投资收益增加,从长期看又可以使GDP增长 5%-10%。同时,货币区的建立和汇率风险的消除可以避免借贷市场上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3)货币一体化促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节约外汇储备。

东亚货币一体化可以促进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金融市场有效规模的增加可促使规模经济的实现,从而节约融资中介过程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所占用的各种资源。同盟国对外国直接投资所施加的所有管制的消除,将通过更具有理性的投资决策而加强配置收益。作为各成员之间资本投资收益趋同的结果,联盟内证券交易的增加,也会提高资源配置收益。

货币一体化使成员国为维持固定汇率而进行的储备合作安排,可以避免过多维持外汇储备造成的资源浪费,特别是单一货币,可以大大减少外汇储备。而且所组成的单一货币对第三国货币的稳定性更强,这也会减少持有储备的需要。以欧盟为例,欧元启动前,欧元区各国中央银行外汇储备总额超过3000亿埃居,欧盟中央银行成立后全部储备要求不超过500 亿埃居。东亚货币基金(AMF)不仅可以为成员国在受到外来冲击时得到及时的保护以稳定经济和汇率,而且节约外汇储备。

3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收益综合分析

我们采用组别分析法,按照大小、先进程度、开放度等,将东亚国家和地区分为在某一方面有共性的若干小组,进行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得出结论:大国如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其放弃本国经济政策独立性的成本很高,放弃发行本国货币所损失的财政收入也很大,转换成本相对也较大。因此从劳动生产率方面看,东亚货币一体化对亚洲“四小龙”会很有好处,而对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来说,则成本很高;而对不发达国家来说,则成本更高;对于开放度高的经济体如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来说,它们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密切,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已经与世界市场融为一体,因此它们比封闭的经济体更乐意推动东亚货币一体化。从这些分析表明,中、日、韩属大国,“四小龙”和“四小虎”开放度高,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它们之间进行货币合作的净收益比较大,在它们之间建立货币联盟,是可行的一条道路。金融合作的成本和收益分析是復杂的,每个经济体加入金融合作的成本和收益各异,很难进行数量化的分析,以得出加入联盟的净收益是多少。但从总体和长远来看,加入货币联盟给亚洲各经济体带来的收益要大于成本,因此,实现东亚货币统一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何慧刚.最优货币区理论与东亚货币合作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李晓,丁一兵.亚洲的超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3][美] 罗纳德·麦金农.美元本位下的汇率——东亚高储蓄两难[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4]许少强.货币一体化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亚洲开发银行编.东亚货币与金融一体化发展前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6]杨栋梁.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课题[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犯罪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篇4

关键词:企业一体化,成本收益,战略选择

一、前言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战略选择, 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一体化战略。一体化战略是指通过资产纽带或契约方式, 企业与其输入端或者输出端的企业联合, 或与相同的企业联合, 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组织, 从而达到降低交易费用和其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的的战略。一体化战略分为三种:水平一体化、前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企业的业务规模有关, 后两者跟企业的业务范围有关, 是垂直一体化的两种重要表现形式。企业在进行一体化战略选择时必须考虑成本这个基本因素, 而企业的业务范围和业务规模又是影响企业成本的两个重要因素。目前国际化的大企业都面临着重大战略选择, 那就是纵向一体化的问题。在我国的企业正值改组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探讨研究企业一体化的成本与收益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成本收益分析

1. 纵向一体化成本收益分析

纵向一体化使企业经营风险成本增加。实行纵向一体化企业必然要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企业经营业务范围, 使得企业在自己擅长的核心领域竞争困难, 资金风险加大, 增加管理成本, 也会增加聘请人才、公司的庞大支出的成本。纵向一体化使企业激励机制效率低下, 还会使企业灵活性变差, 容易遭到新技术、新产品和市场变化的冲击, 难以机动灵活地调动资源捕捉新机会, 同样会使各部分之间磨合的成本增加。

政府会对企业各组成部分征收税款, 进行价格干预, 如果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 可以一定程度上规避政府的价格干预, 可以形成技术壁垒, 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 不让其他企业效仿, 也可以使公司免受外部提供的劣质服务的侵害, 避免高额损失, 此外, 还可以保护企业的私有信息取得竞争优势。总之, 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可以严格控制企业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 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如果产量够大恰好能达到带来经济效益的规模经济, 纵向一体化的最大好处是在能够节约相关费用, 通过整合生产、销售、购买、控制和其他领域里获得经济效益。

2. 水平一体化成本收益分析

水平一体化主要是同类业务的强化, 如并购同类业务的企业。其含义是指加强对竞争企业的控制或将其所有权收归己有。实行水平一体化可能会造成两种不同的结果:规模经营和与此相反的经营。扩大规模直接导致企业的规模的扩大, 进而也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效益更高, 由此导致企业生产固定成本加大但是单位产品的成本得以降低。企业扩大规模的另一影响是企业生产量的增加, 生产量的增加使销售量上升的可能性加大, 即使规模扩大了而成本不发生变化, 这也会使企业利润增加。所以规模效益带来的直接收益是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企业的盈利率增加。扩大规模有利于发挥专业化生产优势, 获得专业化协作的低成本效益。规模效益最典型的就是获得成本的经验曲线效果。在一个产业里如果企业相互之间能够相互学习对方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降低成本的技巧从而积累经验, 那么整个企业的成本就会降低, 就有可能达到规模经营, 短期提高企业成本, 在这一行业具有竞争优势。

三、战略选择

企业一体化到底提高成本还是降低成本, 或对仅仅对成本有较小的影响取决于特定价值活动和所涉及到的外购投入。企业应该在评估一体化时, 既要评估战略也要评估收益, 应在这两者基础上确定适当的战略。

1. 前向一体化

特许经营是企业实施前向一体化战略的有效方式。由于给了个人充分的资金和成本, 其灵活性可帮助企业迅速拓展业务。前向一体化有一定的适用条件:企业目前所处的竞争环境相当激烈, 企业目前的营销成本太高, 企业的销售体系数量有限且不可靠。关系企业稳定发展的一个因素是稳定的生产, 企业具备销售自己产品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如果企业和少量的高质量高效率的销售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就意味着在销售自己的产品时企业可以获得可观的利润, 为自己的产品赢得竞争中的价格优势。

2. 后向一体化

后向一体化战略适用于以下条件:从内部资源来说, 企业具备生产产品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和资金, 而这些企业都具备。原材料成本稳定对于产品的价格稳定十分重要。在全球竞争激烈的形势下, 一些企业被迫减少供应商的数量, 这就相应地对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服务和质量水平的要求。通过与外界众多供应商进行商业谈判, 这就使外部供应商之间形成了一种激烈的竞争关系, 从而使企业得到更多产品优惠的价格。从外部的环境机会来看, 当企业所参与竞争的产业正在迅速发展, 并且企业当前的供货成本或供应价格很高, 不能满足企业对各方面的需求, 就要采取纵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战略与后向一体化战略虽然都是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一种形式, 但二者的适用条件是大不相同的, 因为一般情况下企业的销售渠道越广越好, 但是供应渠道却有着更为复杂的情况。

3. 横向一体化

把横向一体化作为公司发展的战略是当前全球战略管理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趋势。竞争者之间的接管、收购和合并提高了规模经营, 使企业能力与资源的流动加快。横向一体化战略适用于以下条件:从内部因素来看, 企业规模扩大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提供了可能性, 管理更大的组织需要更多的资金和人才, 而这些企业都具备。从外部环境来看, 企业正处在一个有前景的行业但是企业的发展却止步不前, 同时企业经营者经验不足或者企业发展缺少某种关键的因素。横向一体化战略会使企业规模扩大, 规模的扩大极易产生垄断的现象, 导致市场的不正当竞争, 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并且阻碍技术进步, 最终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这是在实施横向一体化战略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四、结语

企业采用何种一体化的经营战略, 主要看这种战略对企业来讲是不是收益大于成本, 是否效率很高, 否则就容易形成“小而全”或者“大而全”的经营模式。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我国企业在实行企业一体化战略时, 应该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竞争环境, 对收益成本作一个综合评估, 选择最佳的经营战略。

参考文献

[1]肖凯.企业一体化战略的成本收益分析与战略选择[J].企业经济, 2001, (6) :53-54.

[2]周祥, 刘辰曦.企业纵向一体化战略的收益成本分析[J].技术与市场, 2006, (11) :51-53.

[3]张仁华.范围经济与纵向一体化[J].管理工程学报, 1999, (4) :219-224.

信用卡市场的成本收益实证分析 篇5

追逐最大利润是每一个企业的目标,银行也不例外。在信用卡不断流行的当今时代,迅速控制信用卡市场成为每个银行的理想,所以对于一个银行来讲,最主要的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是指企业为实现其利润最大化而将各种可利用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最大利润的逻辑体系,有时也称它为盈利模型。盈利模式在数学上可以表示为一个关于利润的多元函数,即成本收益函数。它的自变量是营销收益的销售额、成本等,因变量是收益。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限制条件是在有限的可利用资源的条件下,使商业活动实现收益大于的目标,从而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为了更充分的说明信用卡盈利模式,有必要建立相关模型来进行分析。因此,我们需要将影响信用卡收入和成本的因素量化,以便找到最优解。下面对于影响收入和成本的主要因素作简要说明。

构成我国信用卡收益模型的变量主要包括利息收入、刷卡回佣收入、年费收入、取现费、增值服务收入以及一定的惩罚性收入。

1.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用I1表示)是信用卡用户发生透支使用循环信贷所应支付的利息。利息收入的大小与三个因素成正比例关系,分别是未清偿贷款余额(用S表示)、未清偿贷款余额的应计息部分的比例(用 m 表示)、年平均利息率(用R5表示)。其中未清偿贷款余额的大小与年平均利息率成反比例关系。其数量关系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I1SmR5(1)

因此,要提高信用卡的利息收入可从增加未清偿余额的数量、增加未清偿余额应计息部分的比例和提高年平均贷款利率R5入手。增加未清偿余额可以通过采取鼓励用户使用信用卡消费,鼓励透支来来实现。R5的大小可以由银行控制,但是R5与未清偿余额成反比例关系,如果平均信贷利率太高,会降低持卡用户的透支欲望,造成透支额度降低。

2.回佣收入

信用卡的另一大主要收入来源是刷卡回佣收入(用I2表示)。发卡银行因为给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的消费和结算功能,并授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同时也给商家带来了便利,所以商家给予信用卡公司一定比例的返点作为佣金。假设回佣率为R6,总交易额为T,则刷卡回佣收入的计算公式为:

I2TR6(2)

回佣收入作为国外信用卡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取得的成绩也不尽人意。按规定对宾馆、餐饮、娱乐、珠宝金饰、工艺美术品类的商户,发卡行的固定收益为交易金额的1.4%;对一般类型的商户,发卡行的固定收益为交易金额的0.7%;对航空售票、加油、超市等类型的商户,发卡行的固定收益为交易金额的0.35%。但由于过度竞争因素的存在,我国的商户回佣连以上水平也无法保证,平均不到1%,这与西方国家的2%以上的平均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3.年费收入

信用卡持卡人每年应该向发卡银行或机构缴纳一定金额的费用,这部分收入是固定的。对于一些满足发卡银行某些特殊条件的用户,发卡银行或机构会给予免年费的优惠政策。这部分收入与公司的发行量成正比。目前,各信用卡发卡银行趋向于向持卡人提供降低年费或者免除年费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持卡人的办卡意愿。在收取年费的条件下,假定银行发卡量为N,每个卡的平均年费为k1,年费收入用F1表示,则其数量关系如下:

F1Nk1(3)

年费收入本来应该是信用卡业务发展尚处于不发达阶段时的一项稳定收入。

4.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包括惩罚性收费和取现费。信用卡发卡银行为保证授信资金的安全,规范信用卡用户的行为,一般会对违反用卡协议的用户征收惩罚性收费。这类费用主要包括超额透支罚金和惩罚性利息收费。发卡银行根据客户的收入状况给每个信用卡用户一定的信用额度,信用卡用户在授信额度内可以使用循环贷款,但是如果透支额度超过银行的授信额度,超额部分就构成了超额透支,信用卡用户必须支付一定的罚金。对于发卡银行来说,在信用卡用户量较大的情况下,惩罚性收费与发卡量成正比例关系。设惩罚性收费为F3,发卡量为N,发生惩罚性收费的比例系数为k3,则其数量关系如下:

F3Nk3(4)

为了防范风险和提倡刷卡消费,发卡银行会对柜台取现收取手续费,每个银行根据面对的客户群体的不同,在这个问题上收取的费用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该费用也与发卡的规模成正比例关系,其发生符合特定统计学规律。设现金提取费用为F2,比例系数为k2,发卡量仍为N,则他们的数量关系如下:

F2Nk2(5)

此外还有一些增值服务收入:例如交叉销售保险、信用报告收入等,对每个发卡银行来说,该部分收入基本保持不变,表示为a(其他收入)。

通过对上面信用卡收入来源的分析可以推出,银行和信用卡发卡机构的收入函数F为

FI1I2F1F2F3a

SmR5TR6N(K1K2K3)a(6)信用卡的成本因素主要由资金成本、坏账成本、欺诈损失,运营成本等四大部分构成。以下是确立信用卡总成本函数。

1.资金成本

资本成本是指由于信用卡占用银行的资产而产生的成本费用,银行的资产主要来自储户的存款、资本市场上的借款和自有资金,吸收的存款和借贷属于银行的负债,都需要支付利息,自有资本的使用也产生利息成本。资金成本(C1)的大小,主要由两个要素决定,未清偿余额(S)和平均成本率(R)。未清偿余额资金有三种来源,即前面提到的储户的存款A1,资本市场上的借款A2,自有资本投入A3。平均成本率是三种资金筹集渠道利率的加权,它的大小与三种资金在整个未清偿余额中所占的比例有关。假设三种资本的利率分别为R1,R2,R3,则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C1SR(8)

SA1A2A3(9)R2.坏帐成本

A1R1A2R2A3R3(10)

A1A2A3信用卡可以为用户提供循环贷款业务,这种贷款具有免保证金,免担保,免抵押等特点,一般要求信用卡用户在规定期限内偿还贷款,如果不能按时归还贷款,则每日按复利对用户收取利息,但是如果逾期180天以上仍不能归还贷款,则这笔贷款成为坏帐,它的发生是由于用户还款能力丧失或没有偿还意愿。对于银行来说,坏帐的发生是不可预知的,其产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但是当客户数量较大时,大量的样本数据符合一定的统计学规律,所以,其发生率是可以预测的和控制的。假设在一定时期内,银行信用卡坏帐的发生率为R4,银行可以通过对申请信用卡的客户进行信贷能力评估等方法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降低R4的大小。仍旧假设未清偿贷款额为S,信用卡坏帐的发生率为R4,则坏账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C2SR4(11)

在未清偿贷款额不变的情况下,坏账成本的大小直接与坏账发生率成正相关关系。因此,发卡银行和机构只有通过降低坏账发生率R4,才能减少由于发生坏账带来的损失,而R4的降低只能通过提高信用卡发放标准来实现。在成熟的信用卡市场上,坏账成本一直都是信用卡成本的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3.运营和营销成本

信用卡的销售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称之为运营和市场营销成本,它包括信用卡的各种支持系统的人工成本和硬件成本,以及开发和维系客户的广告促销等活动产生的成本。信用卡系统的硬件系统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仅建设新网络的成本通常就要上千万美元,其投资额大小不会随信用卡用户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所以,这部分投资一般视为固定资产投资。如果信用卡用户数量少,系统利用率低,那么分摊到每个信用卡用户的成本就会较高。所以只有通过充分开发客户数量这一途径,把每张信用卡的硬件成本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但是,系统功能的完善和维护费用一般随着发卡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在计算时可将其粗略的按可变成本计算。另外,开发和维系客户的广告促销等活动产生的成本也与信用卡发行量存在明显的正比例关系。运营和营销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C3Nab(NNa)c(12)

其中Na为新发行信用卡数量,b为新发行卡的运营营销成本,c为已发行卡的维护成本。在信用卡业务发展初期,运营和市场营销成本将是信用卡成本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中国的信用卡市场也符合该规律。出于对信用卡业务的重视,各银行纷纷投入大量资金,推出了各种优惠措施来抢占市场。

4.欺诈损失成本

欺诈损失成本(用C4来表示)对于信用卡来说也是必定发生的成本,它主要由申请欺诈成本和交易欺诈成本构成。其性质与坏账成本类似,它的发生也是不可预知的,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但是遵循一定的统计学规律,因此这种损失成本的大小是可控的。欺诈损失也是伴随着信用卡规模的扩大和信用卡办卡条件的放松而激增的一项成本。

综上所述,信用卡成本函数公式如下:

CC1C2C3C4SRSR4Nab(NNa)cC4(13)

银行和信用卡发卡机构的利润P等于收入F与成本C之差,若收入大于成本,则信用卡业务盈利,反之,则信用卡业务发生亏损,如果相等,则信用卡处于保本状态。

PFC

S(R5RR4)TR6N(K1K2K2)Nab(NNa)cC4

假设平均单卡未偿余额为s,将其带入上式,就可以得信用卡的盈利与发卡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

PN(sR5K1K2K3sRsR4c)Na(bc)C4

犯罪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篇6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私人成本与收益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国家经济总量的增长, 会计诚信缺失成为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企业经济分配的不平衡会导致会计诚信缺失, 会计在面临巨大财富诱惑的情况下, 会失去自身的道德防线, 进行违法的财务造假活动。若会计财务造假活动所受到的惩罚, 小于会计财务造假活动所产生的收益, 那么这种违法犯罪活动就会继续持续下去。对于会计本身来说, 会计人员非常了解企业的会计规章制度、会计行为准则。因此会计诚信缺失情况的发生, 并不是会计人员对国家法律、企业会计制度的漠视造成的, 而是由于会计诚信缺失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较低、所获得的收益巨大造成的。

1.会计诚信缺失的私人成本。会计诚信缺失的私人成本, 指的是个人在会计造假活动中所需要承担的责任, 所需要受到的惩罚。企业对其他合作伙伴进行会计造假的过程中, 仅仅考虑企业在在会计造假活动中所需要承担的责任, 企业在会计造假活动中所能够获得的利益。若企业获得的利益远远大于所需要承担的责任, 则企业会主动开展会计造假活动。但会计造假除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受到的惩罚外, 企业还需要承担一系列的造假材料、工具准备, 造假专业人员的聘请费用等花费。同时企业在会计造假活动实施后, 还会失去投资与融资机会, 失掉自己在同行中的信用, 因此企业造假所花费的私人成本巨大。企业在会计造假活动中所产生的隐性成本损失, 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会计诚信缺失的私人成本用以下公式表示:CP=P (A+B) +C+D (注:CP:P是外界发现会计诚信缺失的概率, CP会计诚信缺失被发现后企业所需要承担的成本;A指的是政府对会计诚信缺失所做出的处罚, B指的是企业在会计造假活动中所遭受的信用损失;C指的是会计诚信缺失失去的失去投资与融资机会;D指的是企业使用造假材料、工具、聘请造假专业人员所产生的费用) 。

从以上公式能够得出:企业在进行会计造假活动过程中, 所产生的成本不仅包括固定成本, 还包括不固定的成本。外界发现会计诚信缺失的概率是企业面临的不固定成本, P (A+B) 包括企业所承担的现金处罚、遭受的信用损失两方面内容。若P值越大, 那么企业所承担的现金处罚、遭受的信用损失就越大。企业所承担的现金处罚、遭受的信用损失也属于固定成本, 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会计造假活动的过程中, 会伴随着私人成本的产生。

2.会计诚信缺失的私人收益。企业在会计诚信缺失的过程中, 会获得巨大的非法收益。企业在会计诚信缺失的过程中, 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很多企业会在上市的过程中, 进行一系列的违法犯罪活动。那些不具备上市资格的企业, 也会对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进行造假, 来获得法律许可的上市资格;其次某些企业在上市后, 会伪造企业的发展状况、传播不实的企业信息来抬高自身股价, 以获得更多的融资。在获得足够的投资资金后, 又会自动降低股价以获取巨大的利润;还有些企业会通过生产成本、销售信息的造假, 来逃避自身需要交纳的税款, 降低自身需要交纳的税款数额。以上的种种造假活动, 能够使企业获得巨大的非法收益。企业会计诚信缺失所获得的收益, 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UP=W+V+T (注:UP:企业会计诚信缺失所获得的收益;W:企业上市后所获得的非法融资;V:企业伪造财务状况、传播不实信息所抬高的股价;T:企业伪造生产、销售信息, 所获得的额外税款收入) 。因此企业会计造假活动, 能够获得上市非法融资、虚假股价融资、额外税款收入等多种非法收入, 对国家经济、社会安定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社会成本与收益

1.会计诚信缺失的社会成本。企业进行会计造假活动前, 往往会将会计造假活动所承担的私人成本, 与会计诚信缺失所获得的收益进行比较。若会计诚信缺失所获得的收益, 大于所承担的私人成本, 那么企业会毫不犹豫的从事会计造假活动。但大多数企业都会忽略会计造假活动, 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 也就是说他们从不考虑造假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会计造假活动的社会成本, 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经济成本、道德与文化成本、政治成本等。

企业的诚信缺失行为会造成社会成本的严重损失。对于企业间的市场交易来说, 诚信经营、合作交流是商业贸易长久发展的基础。商业贸易必须在诚信基础上进行平等的交流, 才能完成市场的交易活动。而那些使用不正当手段的会计造假活动, 无疑会破坏企业商业贸易的诚信基础, 使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局。而那些原本诚信经营的企业, 也会纷纷仿效不诚信企业的行为, 开展会计造假活动。这种双方交易的不诚信、不透明, 会显著增加双方贸易的成本。其他企业在与不诚信企业进行贸易活动的时候, 需要审核贸易产品的价格、不诚信企业的诚信等级、双方合同的具体方案。多种贸易项目的审核与检查, 无疑会增加企业的审查成本, 也会增加社会资源交流与运转的成本。市场贸易所存在广泛的诚信缺失问题, 会增大企业间贸易活动的监督难度, 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最终会拖慢市场的正常贸易。

会计诚信缺失行为会在社会形成蔓延趋势, 使社会各行各业都沾染上不良的造假习气。若企业在进行会计造假活动后, 没有被社会发现也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那么其他的相关企业也会模仿该会计造假活动, 来谋取违法的贸易收益。同时社会中的其他利益群体也会受到企业不诚信行为的影响, 开展各种不正当的造假活动。社会普遍的贸易信任危机, 会使生活在社会中的居民产生严重的恐慌。诚信的缺失还会传播到社会民众的行列中, 使社会民众也产生漠视诚信、漠视道德的思想。整个社会诚信、公正道德理念的缺失, 需要花费众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新的建构, 这无形中使社会成本逐渐上升。

会计诚信的缺失需要社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开展诚信教育的宣传工作, 也被称为会计诚信缺失的教育成本。会计诚信的宣传教育,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学校要依托自身的教育资源, 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思想与道德理念的教育, 最重要的是向他们展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与实际案例, 使其形成学习榜样的积极思想;同时还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 进行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

由以上分析可知, 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社会成本可表示为:

CS=F+H+E+G (注:CS:诚信缺失的社会成本;F:诚信缺失的经济成本;H:诚信缺失的道德成本;E:诚信缺失的教育成本;G:诚信缺失的政治成本) 。

2.会计诚信缺失的社会收益。对于社会而言, 企业所进行的一切会计造假活动, 都会造成社会成本的上升。由于经济效益与生产效益不会凭空产生, 所以企业从会计造假活动中所获得的收益, 也就是社会所失去的经济收益, 两者为互补的关系。会计造假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收益, 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US=-UP=- (W+V+T) (注:US:会计造假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收益;W:其他企业所损失的上市融资资金;V:其他企业在虚假上市股价中投入的资金;T:会计造假活动使政府遭受的税款损失) 。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总成本与收益

1.私人成本与私人收益比较。根据以上分析得出:若会计诚信缺失所获得的收益, 大于所承担的私人成本, 那么企业会毫不犹豫的从事会计造假活动。但根据实际情况得出, 会计造假情况被社会发现的概率较小, 而被揭发的会计造假情况, 政府部门的人事惩罚、资金惩罚的力度也非常小;同时社会对会计造假的监督力度较小, 那些失信企业在会计造假活动后, 依然可以进行商业贸易活动。目前会计造假活动的惩罚案件, 占所有会计造假活动案件的1%左右;大多数的监管部门对会计造假活动只追究当事人的民事责任, 而不追究刑事责任。相比于较小的会计造假惩罚力度, 会计造假能够使企业获得巨大的资金收益。特别是上市公司利用虚假股价, 能够获得其他公司、社会居民的融资资金。在获得足够的投资资金后, 又会自动降低股价以获取巨大的利润。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虚报企业的销售情况, 获得额外的税款收益。这种会计诚信缺失惩罚、收益间的巨大反差, 促使企业开展会计造假活动, 以获取巨大的违法资金。

2.总成本与收益比较。会计诚信缺失的总成本, 由会计造假活动的私人成本、社会成本两部分组成。总成本用公式可以表示为:CT=CP+CS (注:CT:会计诚信缺失的总成本;CP:会计造假活动的私人成本;CS:会计造假活动的社会成本) 。

虽然会计造假活动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但会计造假活动也会使社会损失巨大的经济收益。而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总成本是私人成本、社会成本之和, 私人成本在其中占较小的比例。但社会成本由社会损失的经济收益、损失的社会成本组成, 这两项成本远远大于会计造假活动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因此会计诚信缺失的总成本非常大。所以得出结论:会计造假活动会给企业、社会、政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使社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与解决策略

会计诚信的缺失, 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经济市场的制度不健全、公司内部会计约束的缺失、各个企业间存在的利益矛盾、会计管理与鼓励制度的畸形, 是引发会计诚信缺失的主导因素。根据国际通用的契约法则、信息经济法则可以得出:会计诚信缺失是由社会契约法则、信息经济法则的缺失造成的。企业的财务工作大多交由会计部门处理, 这种委托关系会使会计出现诚信缺失的状况。会计造假活动是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发生的, 而我国会计造假活动惩罚制度的不完善, 也促使会计造假活动在社会中迅速蔓延。因此经济市场的制度不健全、公司内部会计约束的缺失、企业间存在的利益纠纷、会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其他次要原因概不论述。

会计诚信缺失的解决策略,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首先政府要对经济市场的贸易制度进行规范与监督, 防范会计人员开展会计造假活动;其次国家要建立完善的会计约束法律制度, 对那些开展会计造假活动的企业与个人进行严惩;最后是企业内部要形成广泛的监督机制, 对会计部门的统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若想从根本上解决会计造假问题, 首先要使会计诚信缺失所承担的私人成本远远大于其所获得的收益, 同时也要对那些违法的企业与个人进行严惩。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解决, 最主要是改变企业高层与会计人员的思想, 通过开展诚信守法的道德教育, 使会计人员拥有完整的法律意识, 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同时也要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活动的监督, 道德宣传教育、会计活动监督的有效结合, 才能防止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出现。

五、结语

会计诚信缺失是企业与社会面临的主要诚信缺失问题, 会计诚信缺失是由会计造假活动的个人成本、诚信缺失所获得收益的不对等造成的, 因此建立完善的会计缺失监督与惩罚制度, 增大会计造假活动的个人成本, 是解决会计造假问题的有效手段。只有会计人员自觉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 才能减少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张晓英.浅谈会计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及对策[J].北方经贸, 2012 (07) .

犯罪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篇7

关键词:食品企业,成本收益,质量成本

近年来, 在我国国内食品市场上, 恶性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且愈演愈烈, 产生了极为严重的社会影响。“三鹿毒奶粉”事件刚刚退却人们视线, “双汇瘦肉精”事件接踵而至, 而前不久“毒胶囊事件”更是对国内食品安全当头棒喝。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 食品制造使用差、劣的原料等方面。问题食品被摄入体内将直接损害人体器官, 引发各种疾患, 甚至导致死亡, 产生极为严重的社会影响。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影响人体健康, 对企业生存会产生严重的冲击。三鹿集团在三聚氰胺恶性事件曝光之后, 不仅致使本企业倒闭收购, 同时也给我国整个乳制品、奶粉行业带来重创, 严重阻碍了食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 随着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 中国食品“有毒论”引起了世界恐慌, 严重影响了中国食品行业的整体形象, 给中国出口食品的安全性带来了信用危机, 削弱了我国食品企业国际竞争力。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食品安全问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食品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

我国国内食品企业对食品质量控制力度明显不足, 质控标准虽然存在但是由于实施成本过高, 企业内部并未能完全贯彻执行。将以乳制品的抽样方法为例, 说明食品检测成本之高。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抽样数量不少于20个最小包装 (总量不少于3500ml) ;乳粉、炼乳、奶油、干酪、抽样数量不少于10个最小包装 (总量不少于3000g) 。样品分成2份, 1份检验, 1份备查。样品确认无误后, 由抽样人员与被抽样单位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 当场封存样品, 并加贴封条。由于酸奶、巴氏杀菌乳产品保质期较短, 保存温度较低, 应注意样品的保存温度, 且必须在产品的保质期内完成检验和结果的反馈工作。企业管理者按照标准进行抽样检测, 产品成本极大提高, 甚至出现收入低于成本的情况。因此一些企业管理者为降低成本, 提高利润, 减少甚至省略了对产品的抽样检查, 使得产品在流入市场之前未能得到严格检测, 国内消费者的健康因此而受到威胁。

2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成本收益分析

食品质量频频出现问题, 归根究底是因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存在的。企业过分追求低成本和高收益往往导致企业的价值观所扭曲, 缺乏社会责任, 危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2.1 食品安全问题质量成本分析

在以往的研究中, 很多学者分析生产函数很少考虑质量要素, 大多只考虑产量与成本收益以及决策之间的关系。而在食品生产中, 食品质量安全作为一种属性, 与消费者健康息息相关。现代生产函数 (质量生产函数) 模型将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与企业收益相关联的变量加以考虑, 即将质量作为类似于传统生产函数中产量的变量进行研究, 并且基于满足质量差异化产品的需求, 与价格相联系。

2.1.1 食品企业产量成本、质量成本与总成本

产品成本按照是否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而对于质量产品的生产经济分析, 一般认为企业生产质量产品在许多情况下都可以假设为质量是可以分离的。食品企业产品的总成本 (C) 由产量成本 (Cp) 和质量成本 (Cq) 组成。产量成本是指为获得某固定单位产量而必须投入的成本, 即在固定生产规模情况下, 生产单位产量产品, 不论产品的质量如何, 其投入成本都固定不变。质量成本是指在保证固定单位产量产品时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而投入的成本, 包括一切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而付出的成本。食品企业总成本和产量成本、质量成本的函数形式如下:

C=Cp+Cq (1)

(1) 式中产量成本Cp固定不变, 质量成本Cq可变, 质量成本随着产品质量的变化而变化。

即:C=Cp+f (Q) (2)

(2) 式中, f (Q) 表示质量成本函数, 即质量成本随着质量的变动而变动。

企业要想确保食品安全, 提高食品质量, 就必须投入更多的质量成本, 因此, 产量成本与质量成本的变化规律类似于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此规律符合边际效应递减规律, 在产品的质量刚开始提高的时候, 质量成本的增加率大于质量提高的增长率, 以后随着质量的逐渐提高, 质量成本的增加率小于产品质量提高的增长率。

如图1所示, 横轴与纵轴的相交于点O, 即为理论质量零点, 此时的产品质量水平在理论上是为零的。由于产品产量成本固定不变, 因此产量成本曲线与横轴平行, 表示产量成本不随质量水平的变动而变动, 是固定函数。质量成本曲线从零点出发, 即企业投入的质量成本为零。由于质量技术等的应用未能充分发挥效益, 因此最初比较陡峭, 此时质量成本的增加率大于质量的提高率。之后随着质量技术的效率得到充分发挥, 质量成本趋于平坦, 质量成本的增加率小于质量水平的提高率。最后由于边际效应递减规律, 质量成本曲线又变得陡峭, 质量成本的增加率又大于质量提高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为产量成本, 即当产品质量为理论质量零点水平时, 质量成本为零, 总成本等于产量成本。总成本曲线与质量成本曲线之间即为产量成本。

2.1.2 食品企业食品安全问题——成本收益分析

如图2所示, Cm为边际质量成本曲线, OMN为价格曲线, L为极限价格。在信息充分的完全竞争市场上, 产品的价格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增加, 厂商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卖出产品, 价格与平均收益相等。图中的价格曲线也即边际收益曲线, 当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 厂商无法实现利润, 肯定不会进行生产。换言之, 如果仅靠市场调节, 则能够保证的质量安全水平在Q1Q2的范围内, 一旦超出这个范围, 边际收益则小于边际成本。在OQ1内, 厂商的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比较低, 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 但随着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 收益在增加, 边际成本在减少, 需要政府帮助企业提高质量, 实现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在这个阶段, 企业需要有效的激励才能生产安全的食品。在Q1Q2质量安全水平阶段, 企业基于获得经济效益的考虑, 会主动地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因此, 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调节, 在Q2质量安全水平后, 边际收益又小于边际成本, 企业失去了提高产品质量的动力。

基于以上成本收益模型, 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而言, 为了实现收益, 食品生产企业有足够的动力将食品质量水平控制在Q1Q2范围内, 即这一阶段依靠市场调节作用。取质量水平Q0为食品安全水平, 即当食品质量水平等于或高于这一水平时, 食品安全得以保证。

如果Q0处于Q1Q2范围内, 则食品生产企业只有将质量控制在Q0Q2范围内, 才能使产品基本满足消费者最低需求, 即安全的食品。而在Q1Q0范围内, 企业能够实现收益, 但是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对于一些中小食品企业、个体经营户以及食品加工作坊而言, 其生产规模小, 单位经营成本相对较高, 资金不足, 但是, 其转型成本非常低。因此, 这类食品企业更倾向选择将质量水平控制在Q1Q0范围内, 即只考虑短期获利而忽视食品安全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而大型食品企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 并且拥有充裕的资金, 为了谋求企业长远稳定持续发展, 通常考虑Q0Q2范围, 也就是在企业盈利的前提的下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控, 加大食品质量检验技术、检验设施等的投入, 严格把控食品质量安全, 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如果Q0超出Q1Q2范围, 则企业边际质量成本再一次大于边际收益, 企业失去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动力, 此时, 政府需要采取食品安全管制措施, 制定相应的食品质量监管制度以促使企业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2.2 食品安全问题的税负成本分析

税负是企业另一项重要的成本。我国食品企业大部分是微利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沉重的税收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2002年, 国家税务局、财政部将农产品初加工中的食品加工业、乳制品制造业、制糖业的进项抵扣率由10%提高到13%, 但精深加工产品销项税率仍为17%, 进项税率与销项税率差4个百分点。而其他行业如纸制品业的进项税率与销项税率都是15%, 税率差为零。农产品加工业在增值税税率方面税负明显偏高。另外, 与国外农产品加工业相比,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增值税税率高出近两倍。与此同时, 2011年国税总局颁布了第62号《关于旅店业和餐饮业纳税人销售食品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中规定:“旅店业和饮食业纳税人销售非现场消费的食品应当缴纳增值税, 不缴纳营业税。”餐饮业一般是按照营业额缴纳5%的营业税, 但是新政实施后就要缴纳17%的增值税, “营改增”的政策使得餐饮业的税负进一步加重。

3 食品安全问题其他原因分析

3.1 政府惩处力度不够

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 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管理者不顾一切追求利润最大化, 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惩处力度不够, 没有真正起到警示作用。通常, 企业违反食品安全条例的惩处成本远低于守法成本, 因此, 企业管理者知法犯法的现象司空见惯。安徽省六安市金商都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质量部经理邹文军算了一笔账:公司平均每年都要随机抽选300组商品送到质监部门检验, 大概需要花费五万元的送检费。而去年六安市处罚最重的“注水牛肉事件”, 才罚了企业主2000元。现行《食品卫生法》是执法部门处罚的主要依据, 依据法律规定, 对违法企业只能是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 或者处以额度不高的罚款, 一般都是在三万元以下, 只有“情节严重”才会被“吊销卫生许可证”。在这样的惩处机制下, 企业管理者为谋取暴利, 不惜以身犯法, 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 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3.2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国内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社会责任缺失。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企业对食品安全的严格把关既是基于企业的持续经营发展, 也是着眼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而许多食品企业把赚取利润作为唯一目标, 为了独善其身, 实现利润最大化, 不惜以牺牲公众的健康利益为代价, 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研究发现, 相较于大型食品企业, 中小食品企业和小作坊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率相对较高。中小型食品企业自身普遍存在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等发展瓶颈, 加之税负繁重, 为了短期高额利润, 许多企业不求质量, 只求好卖, 完全将企业社会责任抛诸脑后。而政府惩罚成本较低, 所谓“船小好调头”, 因此往往急功近利, 不顾企业长远发展利益, 以次充好, 任意添加有毒试剂, 完全丧失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4 对策和建议

面对我国食品企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到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 因此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分析解决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4.1 政府角度

4.1.1 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

税收是影响企业净利润的重要因素, 因此为食品企业“减负”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结合当前实际国情, 笔者认为实行结构性减税, 即把减税和增税两者协调起来, 有选择、有侧重地实施税收政策。一方面, 通过降低税率, 减少税种, 缩小征收范围, 增加税收减免优惠等来直接降低企业税负, 以激励企业加强食品质量的管控力度上;另一方面, 对一些不符合国家规定开展食品质量控制检查的企业, 实行结构性减税下的增税政策, 使用强制手段严格监督企业按规范办事, 摒弃只为牟利不顾食品质量的观念, 为我国食品安全提供充分的保证。

4.1.2 政策帮扶

政府对食品企业的帮扶可以从减免税收和质检技术支持两方面着手。一方面, 税收是影响企业净利润的重要因素, 因此为食品企业“减负”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结合当前实际国情, 笔者认为实行结构性减税, 即把减税和增税两者协调起来, 有选择、有侧重地实施税收政策。另一方面, 政府应注重食品质量控制与监测方面稀缺人才的培养, 通过向特定食品企业进行人才输送, 形成一个“国家买单、企业受益”的模式。在输送人才的同时, 政府应着力支持食品企业质量检验技术和设备的引进, 对业绩好的或潜力巨大的企业予以资金支持。

4.1.3 提高企业违法成本

由于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等因素, 食品企业生产者实施机会主义行为, 降低质量成本, 欺骗消费者。同时我国政府的执法力度存在偏差, 相应的法律、法规没有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使得企业的违法成本小于质量成本。国家质监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应全力配合, 多管齐下, 加大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和检查力度。对违规违法的食品企业从重处罚, 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分子, 建立健全严格的食品退市、召回和销毁管理制度。同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 形成不法食品企业的巨大社会成本。

4.2 企业角度

4.2.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视可持续发展

虽然企业的本质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 但是当今世界的利润最大化并非单指股东收益最大化, 它是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 考虑收入最大同时也重视持久度的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企业管理者应该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 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 创造深入人心的品牌, 依靠产品的高质量和品牌的良好信誉来构建长久的客户消费群体, 维护企业的品牌形象。短期利益的放弃是必然的, 但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追求最大利润才是企业目标;且从长远的角度看, 企业整体获利情况将明显提高, 企业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与持久性也得到提升。

4.2.2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 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质量食品。因此为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维护国家政府在国际上的形象, 食品企业应强化其社会责任, 严格监控食品生产流程, 重视原材料供应、食品加工、销售环节等各环节的社会责任的履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我国也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卫生质量管理体系, 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 提高全员的素质。同时, 我国的食品企业还必须注重实验室及其检验卫生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对他们加强管理和培训力度, 切实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 使企业的实验室真正起到指导生产, 把好产品质量第一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忠泽, 李庆江, 任爱胜.农产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成本收益及决策机制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9, (2) .

[2]任晓琴.我国食品加工企业税负问题及改革探讨[J].管理观察, 2010, (21) .

[3]胡雪琴.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为质量而战[J].中国经济周刊, 2011, (40) .

[4]张淑萍.我国税收收入超常增长与减税政策探讨[D].山东大学, 2007:1-42.

[5]李星云.新形势下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0, (6) .

[6]康丽榕, 郑燕燕.浅谈我国食品检验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J].科技信息, 2010, (4) .

犯罪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篇8

图书馆承担着满足人类社会信息资源无限需求的社会职能, 因此图书馆的职责是使有限的信息资源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于信息资源的无限需求。图书馆要使其可提供利用的信息资源尽可能地最大化, 才能最大限度地缩小有限的信息资源和无限的信息资源需求之间的差距, 而最大限度地缩小这种差距的唯一途径就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由于信息本身具有天然的可共享性, 而众多经济行为者愿意加入共享体系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希望借助这种共享性来降低信息的拥有成本, 提高信息的拥有量。改善信息供给状况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 尽量增加信息的品种类型和充分挖掘现有存量信息的效用, 从而减少冗余和浪费, 提高效率,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

当前的网络环境是信息存贮、传输和开发利用的主要环境, 因特网是其杰出代表。目前, 因特网数据库已逾万个, 图书馆目录、参考工具书、全文资料、图形和影像信息、计算机软件信息等各种类型信息资源存贮并流通于因特网网络系统中, 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潜力无限的高速信息网络世界。网络信息资源从生产、传输、分配直至开发利用的全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中必然会牵涉到众多的经济利益主体。在这一网络系统中, 每个经济利益主体既与其他经济利益主体相联系, 同时又保持相对独立, 独司其责。

2 共享成本剖析

信息资源共享需要成本。虽然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具有公共性, 但是这种公共性并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一方面,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对于处在该图书馆服务区域内的用户来说是公共的, 这些用户理所当然地享受免费服务或者成本服务。另一方面,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对于该图书馆服务区域之外的用户来说是非公共的, 这些用户就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在信息资源转换状态或转移所有权的过程中, 成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投入。分析成本的构成并对其进行客观和公正的测度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所涉及的成本由信息提供者、信息承担者以及受该共享活动影响的其他用户成本构成。

2.1 信息提供者成本

信息提供者成本的核心部分是由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构成的。主要包括:一是网络平台成本, 如软硬件购置 (包括网络服务器、服务器软件等) 、因特网连接等成本;二是服务内容成本, 如最初保险单及日常设计、启动编程和日常编程、外部内容 (如引进数据库) 版权等成本;三是加工成本, 如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等成本;四是流通成本;五是其他成本, 如管理和维护、工资和资金发放、契约维护、学习等成本。

2.2 信息用户成本

信息用户是指直接作为共享体系中的需方用户, 信息用户成本是指这类用户在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过程中所承担的成本。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中, 用户的机会成本除了包括用户向信息提供者支付的价格外, 还包括用户在整个共享活动中花费掉的时间成本。

资金成本是用户在利用共享体系中的信息商品时所支付的价格, 通常以货币形式体现。

时间成本是用户在共享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时间耗费。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 时间成本通常包括用户的搜寻成本、等待成本和利用成本。

2.3 外部成本

外部成本是指在某一信息资源共享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给共享体系内外的其他组织或个人带来的成本。外部成本的存在揭示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不仅涉及信息提供者和当前用户, 而且还影响到共享体系内外的其他组织或个人, 反映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广泛的社会影响。

3 共享收益剖析

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 各信息共享参与者必须切实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 量力而行, 否则就无法通过共享体系获得最优的资源配置。

3.1 信息提供者收益

信息提供者收益是指共享体系中的信息商品提供者在共享活动中实际得到的收益, 即信息提供者的私人收益。它是信息提供者通过收费系统所获取的全部货币收入。主要包括信息提供者直接向共享体系中的信息用户征收的各项费用、政府拨款以及由信息资源共享活动带来的连带收益。

3.2 信息用户收益

信息用户收益是指直接作为市场中的需方的用户在利用信息商品的过程中所获取的收益。用户做出加入共享体系共享信息资源的决策都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 用户收益可用其愿意为加入共享体系共享信息资源而支付的时间成本来衡量。只有用户实际支付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不超过其愿意支付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 用户才可能会选择共享信息资源。

3.3 外部收益

将管理目标仅仅定位于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有序化处理方面, 而不考虑能否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将会导致大量的处理工作脱离客观实际需要, 浪费社会资源, 甚至产生其他各种不良的结局。

4 成本与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应用的最大障碍是难以定量地进行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的具体测试。尤其是在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的估算方面, 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容易出现估算值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成本与收益分析方法的可用性和优越性是有目共睹的。在此方法的指导下, 经济行为者在进行信息资源共享方案的决策时就能判定哪些方案最有可能带来最大化的社会经济福利。

在现实的情况下, 信息提供者会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来调整价格和共享水平, 以抢夺部分净收益。当社会收益达到最大时,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信息资源共享达到社会有效的共享水平。在这一共享水平上, 价格应该等于边际成本即P0=D (见图1) 。即信息提供者应该代表社会向用户收取与边际成本相等的费用。

价格偏离 (高于或低于) 边际成本值均会导致社会低效率或无效率的共享水平。当价格由P0提高到P1时, 在Q1~Q0的信息资源共享行为所产生的对用户的收益都低于其支付的价格成本而超过了生产的边际成本, 这会导致这些用户退出共享信息行为, 出现共享不充分的现象, 社会将产生图中阴影部分 (S1) 的效率损失。当价格由P0降低到P2时, 在Q0~Q2的信息资源共享行为所产生的对用户的收益都超过了其支付的价格成本而低于生产的边际成本, 导致这些用户拥入信息共享行为, 出现共享过度的现象, 社会将产生图中阴影部分 (S2) 的效率损失。

当然, 网络信息市场的实际运行不会像上面分析的那样简单。因为在社会有效的共享水平下, 社会净收益虽然最大化了, 但却都是作为消费者剩余由用户取得的。因此, 如果市场真的按生产的边际成本来定价, 信息提供者将无利可图。若市场强行维持这种状况不变, 则信息提供者将不愿意介入市场。

5 结论

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形成最合理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体系, 形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在该体系里, 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被提到有效共享和有效利用的高度。

一个图书馆拥有所有的信息资源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的最理想状态,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现实中要达到这种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 图书馆在不能通过拥有的信息资源满足用户需求时, 只能通过获取的信息资源来满足用户需求。从实践上看, 虽然拥有是图书馆最直接、最有效地满足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的方式, 但是拥有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图书馆必须在提供拥有的信息资源服务的同时提供获取的信息资源服务, 以节省图书馆的人力、财力、物力。从成本效益上讲, 对于图书馆来说, 拥有的成本效益较低, 而获取的成本效益较高;对于图书馆用户来说, 拥有的成本效益较高, 获取的成本效益较低。如果获取的成本完全或者部分由图书馆承担, 那么在用户的获取需求相对较少的情况下, 图书馆服务的成本效益则较高, 反之则较低。如果获取的成本完全或部分由用户承担, 那么用户成本效益始终较高。因此, 无论是对于图书馆来说, 还是对于图书馆用户来说, 只有在拥有和获取达到相对平衡状态时, 图书馆信息资源才能够获得最佳的成本效益。

由此可见, 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中, 拥有与获取两者是浑然一体, 成本与利益也是相辅相成的, 这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必然结果。这种必然结果也不会因为信息资源类型的多样化, 或者信息资源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而发生任何变化。

摘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以及在共享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与收益关系, 并用边际成本计算方法分析了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成本与收益。

犯罪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篇9

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业, 简称中小企, 是指在经营规模上较小的企业, 雇用人数与营业额皆不大, 此类企业通常是由单一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 因此在经营上多半是业主直接管理而较少受外界干涉。中小企业可以小到夫妻店。

在不同的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定义有所不同, 美国的中小企业界定标准是雇员人数不超过500人。而中国则是按不同行业采取不同标准。如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 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 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 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 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 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构造市场经济主体, 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 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 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 正确指导国有小企业改革, 大力扶持各类中小企业发展, 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2 关系型融资释义

什么事关系型融资?Peterson和Rajan (1994) 认为, 如果存在信息生产的规模经济, 而且信息是耐用和不能轻易转移的, 那么关系型融资就是能使企业获得更低资本成本和更多资金的紧密的融资关系。Ongena和Smith (1998) 给出了一个宽泛的概念, 他们将投融资双方间所有超越简单的匿名金融合约的关系统称为关系型融资关系。

国内学者概括出这样的定义:关系型融资指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建立某种或者多种的长期往来, 并且在这种长期关系中, 银行能获取其进行这种贷款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这些相关信息除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外, 多指一些专有信息, 包括企业行为、管理者素质等。

尽管在定义上有所差别, 但是一般认为关系型融资需要具备下列三个条件:第一, 拥有可供利用的公开信息以外的信息;第二, 在与借款人的借贷过程中, 信息收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三, 信息的非公开性。

3 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的现状

资料来源: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在中国的中小企业里, 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我融资, 而在银行贷款等其他贷款方面则微乎其微。但是自我融资受到企业发展自身的限制, 企业如果想要继续发展下去, 银行贷款等其他贷款渠道的开通是不可避免的。造成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来源不足的原因有很多, 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较小而且其在会计处理上的不完善, 使得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上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融资, 而如何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及如何化解中小企业的信息问题成为政府关注的问题。

由于我国如今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 各种信息披露制度仍在完善, 而关系型融资提供了一种银企信贷的模式, 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中国现今已有大量的关系型融资的实例, 但是普遍发生在大型企业中。而关系型融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影响仍然有限, 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可以说是完全基于数码式信息的距离型贷款, 从制度上制约了难以提供数码式信息的中小企业资金的供给, 直接造成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因此基于无法数字化的信息也就是“意会信息”的关系型融资可能会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打开新的渠道。主要制约因素来源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如果利用乡村银行的模式所采取的企业小组就能比较好的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企业信贷小组的成员负有连带责任, 这样其他成员就有动力去了解另外几家企业的经营状况、还贷能力等, 然后通过企业小组会议使这些信息能够得到共享, 组长经过确认信息后与银行进行联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4 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的收益分析

从收益分析来看, 只有在充分的信息交流和正确的信息处理的情况下, 融资的成本才能得到适合的评估。由于企业信息的敏感性, 厂商不愿意把企业的全部信息在金融市场上披露出来以避免被竞争者利用。使得企业与银行在信息交流中出现问题, 融资成本没有得到合理的评估。

在防止信息的过度溢出方面, 关系型融资成为了一个不可替代的选择。关系型融资的收益主要是来源于信息生产成本的降低, 由于信息可以再利用而且对银行而言, 企业的以往信息是具有价值的, 成本也能得到跨期的分担。关系型融资所形成的银企之间的长期关系有利于借贷成本的降低。还可以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

由于中小企业在信用评级上明显不足, 中小企业融资会依赖于对抵押品的要求。但是如果抵押品不足, 则中小企业的融资便会遇到困难, 因此关系型融资合约更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只有当抵押品的价值能被监督时, 抵押才是有效的, 而监督主要取决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关系越长久, 则银行所支付的监督成本越低, 从而银行也会降低对抵押的要求以弥补中小企业抵押不足的缺陷。更为重要的是, 在长期关系中, 关系型融资能提供一种信用补贴以降低信用风险和信息摩擦。同时由于银行在财务管理上的专业化, 能够为具有长期关系的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建议。

5 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的成本分析

从成本来看, 我们可以得知关系型融资的缺陷主要是由于长期的银企关系形成的潜在制约关系可能引起“敲竹杠”行为的发生以及软预算约束的问题 (由于在中国, 银行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 暂时排除银行破产导致的危害) 。

银行一旦与企业建立长期关系后, 就会产生一种潜在的制约关系。关系银行拥有其他银行所没有的内部信息, 因此其他银行很容易认为关系银行对企业前景的判断更加正确, 因而如果企业逃离关系银行的垄断, 则可能导致更加昂贵的垄断成本。关系银行由于这一垄断关系的制约, 可能会倾向于一直维持这一关系。关系银行可能凭借着这种关系而向关系企业收取过高的融资费用, 从而导致关系企业在利益上的损失;软预算约束问题则是当借款人趋于破产时, 会向贷款人要求更多的融资来避免清算。如果是新的贷款人, 银行一般会拒绝这一要求。

但是关系银行由于前期投资已经变为了沉没成本, 因此可能会答应再融资的要求以希望能收回前期的贷款。而且融资要求权的价值与企业价值挂钩, 这进一步使得投资者的清算威胁变得不可相信。由于合约在事后会进行重议, 预期到这一结果的借款人会失去事前的激励, 从而使投资者的信贷质量恶化,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强监督。监督的强化则会提高关系银行的成本。

摘要:中小企业自身资金有限, 而向银行贷款又难于大企业。于是, 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就成为一种选择。从中小企业及关系型融资的定义入手, 阐述中小企业在关系型融资中所遇到的问题, 并就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成本,收益

参考文献

[1]彭文平.关系型融资理论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4, (6) .

[2]标准普尔信用评级方法概要[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7099b842a8956bec0975e364.html.

[3]何菲菲.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融资活动中的博弈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16) .

[4]林丽娜.“银企互动”策略在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08, (4) .

犯罪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篇10

一、偏好伪装的内涵

偏好伪装是指在某种特定的社会压力下,一个人隐瞒自己真实欲望的行为。[2]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中,必然要遇到许多价值和利益选择。生存必然是最基本的需要,但是人不能仅仅为了活着而活着,他还要从事人类的各种创造活动,追求尊严而体面的幸福生活,享受生命中的各种价值,为自我实现而努力。然而,在利益分化、资源有限的现代社会里,对于人到底应该追求什么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理解。如果各种价值之间不是完全一致的,那就不可能二者兼得,每个主体都需要对他的价值进行排序,这种对于生命中价值的排序就是“偏好”,它既是个人对于利益的一种理智地权衡,又是个体对于需求的一种情感倾向,但是当一个人不愿表达自己的真实偏好,或者由于某些原因被迫隐瞒自己的价值排序时,就会出现“偏好伪装”。

每个个体的偏好都是不尽相同的,偏好的差异正是协商得以进行的现实社会条件。对于单个个体来说偏好无所谓好坏,它只是个体对于人生价值的排序与选择,它的性质只是个人行为。假如我仅仅是数百万选票中的一票,我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去收集候选人的详细信息呢?因为我个人的选票或意见根本无足轻重。但是当个人诉求汇集在一起,需要对公共事务做出决策时,群体内或群体间偏好的分歧与利益的不一致就成为需要借助我们称之为民主的手段加以解决的政治问题。但是,群体的共识并非来自个体偏好的简单叠加,社会偏好也决不是个人偏好的简单汇集。在各种偏好的竞争中,公众的个人偏好表达会由于本身固有的政治冷漠或投票信息的不充分以及人性中的从众心里而被轻易转换,这种由于各种原因而被迫予以伪装的偏好必然将对社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协商民主下偏好伪装的可能

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源于英美传统的自由宪政主义。自由主义将偏好看作是固定的,认为投票就是偏好的聚合过程,投票结果具有天然的合法性。但是,协商民主论者对自由主义民主的偏好聚合提出了批评。首先,偏好不是固定不变的。埃尔斯特就指出“事实上,从直接可观察的意义上讲,偏好从来都不是“特定的”。人们的偏好可能受到那些相同偏好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可能伪装自己的偏好。在两种情况下尤其如此:第一,存在各种涉及风险的预期遗憾;第二,真实偏好本身可能完全依赖于可行的背景。“偏好可能受到适应什么是可能的、其他人会做什么或者人们在过去做了什么的影响,或者它们可能会受到尽可能与这些相区别的期望的影响。在所有这些情形中,偏好变化的来源不在于个人,而在于个人之外。”[4]如果偏好是变化和隐藏的,那么投票所聚合的是否是公民真实的偏好就值得怀疑了。对于同样一张选票来讲,人们所持有的偏好表达的需求是不同的。一项提案受到大多数人的微弱喜爱,却遭到少数人的强烈反对,那么仅仅按照民主的多数规则来通过它,就难以体现对于公民身份的平等的尊重。民主决策的宗旨在于形成公意,而公意的概念不仅是数量上的,它要给予每一个参与决策的人以公平的表达机会,以及以自己的偏好影响公共决策的权利。冷漠偏好的多数并没有容忍强烈偏好的少数人的义务,而拥有强烈偏好的少数被迫认同群体目标的惟一伦理动机,也只有屈从于“更好理由”下的协商的讨论结果。如果不是这个伦理意义上的转变,那么被忽略的少数就会成为民主稳定性的潜在威胁。

实施协商民主必然要面临三个问题:统一或共同政治共同体的缺乏;文化多元主义的存在;现实社会中巨大的不平等。协商民主的核心假设是,在参与集体决断过程中有效的平等,这种“平等”在解释为机会平等的同时也应是一种对政治共同体相同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但社会结构的差异性可能使某些团体对更大的政治共同体没有责任感和认同。公共协商要求参与者的认知和道德框架是完全相似的,必须有一套共享的基本认识观念和信念。但关于现实性的信念和假设、规范原则和实践、多种族、多文化现实方面存在的差异可能会使得这种共识很难达成。不同团体之间存在的社会经济、认识资源的不平等,严重地阻碍了某些团体有效参与协商过程和平等维护自身需求和利益的能力。选民之间存在各种完全异质的偏好,这使得他们的选择将导致一种循环传递,从而使所产生的民主决策被随意处置和操纵。因此一些政客就可以利用这些随意性误导或间接胁迫公众,使得个人利益变为群体利益,导致了公众被迫进行偏好伪装。

三、政策制定下偏好伪装的成本与利益分析

为了在给定的问题上迎合不同观众的口味,一个善于印象管理的人可能有多个公开偏好。在消费者选择理论中,经济学家用无差异曲线代表偏好,在假定提供给消费者的是两个不同的组合中,他会选择最合适他嗜好的组合。如果两种组合同等程度地适合他的偏好,则认为消费者在这两种组合之间是无差异的。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等于消费者意愿用一种物品替代另一种物品的比率。由于消费者更多偏好于某种物品,所以在获得相同效用的组合中,消费者会选择他所喜爱的物品偏多的组合,因为这才符合他的偏好。

偏好伪装对于政治舞台的“演员们”意义重大,每个人都在内心中有一个自我保护的暗示。在政策制定中公民一般会有三个价值考虑:从社会中获得满足感;与他选择的偏好相联系的回报或惩罚;来自真实自我表达的好处。一般来说,一些人在自我表达带来的好处和认为别人才具有的正确的偏好中权衡,在第二种利益占主导的时候,我们个体选择者通常进行偏好伪装,选择与自己的个人偏好不同的社会偏好。根据偏好理论,公开偏好会引起两个不同的回应:内在效用和名誉效用。从个人的收益与成本来讲,内在效用主要是指由于人们在政策选择者中遵循自己内心的观点而获得的内心平和。与之相较的名誉效用主要是指个人为了迎合社会口味而获得的安全感或者由于害怕受到群体排斥而被迫隐藏自己的观点,即获得外部的平静。

在表达公开偏好时,任何理性人都会选择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偏好,即首先考虑成本问题,然后选择是否进行偏好的伪装。在政治领域里,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对另一个偏好的容忍是因为这符合其自身利益。偏好选择的问题提出了个人要在内部和外部平静整权衡,强迫人们在他们的名誉和个性中进行选择。为了节省成本,有些人选择了沉默,它避免了因采取一个冒犯他人的立场而受到惩罚,同时也减轻了偏好伪装带来的内部成本,当然他也放弃了“选择”偏好所带来的收益。在协商民主制下,任何政策的制定过程都会出现“争论观点的不平衡性”和“社会对比反应”,而公众很容易趋同于呼声很高的一方,压缩自己的内在效用转而去寻求更多的名誉效用,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个体更希望获得群体的情感安慰。由于政策出台往往是标榜出于“群体意志”因而个体在表达个人偏好时是往往会考虑依附于某一群体。如果个体认为全体观点已经做出,便会更多地考虑自己在选择公开何种偏好的成本,是选择内心平和还是选择肉体完整。群体意志在进行整合时往往会在胜出可能性与意见包容性中做出权衡,即团体在提出政策建议时往往会面临是选择更易被采纳的观点还是选择更能体现每个个体利益的观点。该群体的组织在代表团体利益的同时也要实现自身的政治价值,如何在二者之间进行选择就有可能会涉及权力寻租进而导致腐败滋生。

四、偏好伪装的原因与解决

偏好伪装的原因并不仅仅来源于群体的外在压力,更有个体在价值排序中的一些主观失误。偏好伪装的原因可以分为被迫和蒙蔽两种。被迫是人们在外在的压力下主动地隐藏自己的个人偏好。而蒙蔽则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隐藏了自己内在的看法,或者说是在假象面前迷失了自我。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四种:①专业性不够。每个个体都不是全知全能的,有些政策的制定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由于知识、阅历和专业的限制普通民众可能无法了解一项政策本质信息,或者根本不知道该政策会对自身以及国家产生效用②信息不充分。在政策制定中由于信息的稀缺性,有些个体可能无法获得充分的信息进而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某些利益既得者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得以实现完全可以掩盖某些重要信息放大对竞争者不利的信息,竞选中互相揭丑闻便是最好的例子。强烈支持某项方案的少数人反而会击败安静支持这项方案的多数人,这种信息的混杂性往往可以混淆视听,使个体在选择中受到蒙蔽。③压制少数人的话语权。民主在汇集群体意志的同时常常会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为代价。少数的反对者在阻碍方案实施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修正方案中的不足,每减少一个反对者就会多体现一个支持者的利益。④政治效能过低,影响参与热情。当人们不能实现某些所欲的目标时就会逐渐上升对目标的期望,由高期望值对比而来的低回报,必然会挫伤参与者的积极性。

针对以上原因,我认为在政策制定中应在协商民主中对以上原因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就是保证政治效能的实现效率,激发公众的政治参与渴望,防止出现因少数人的鼓噪而损害群体利益的行为,增加个体的收益预期,降低个体表达内在偏好的名誉成本。保证少数群体的话语权,减少少数人表达偏好的顾及。第二,在协商民主中引进精英代理,把直接民主的实行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把更专业的人才引入政策的制定中来防止专营者利用公众的无知曲解政策,使政策的制订更为规范和全面。第三,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机制,减少信息壁垒,使公众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政策信息,表达自身最真实的想法,进而避免由于信息不足而产生的蒙蔽。

摘要:每个个体的偏好都是不尽相同的,偏好的差异正是协商得以进行的现实社会条件。协商民主力求在平等的协商下使得个人的偏好均可得以充分的表达,但由于某些原因个体总会在内心平和与肉体完整中加以权衡,最终选择进行偏好伪装。本文主要从个人和集体的成本与收益这两方面来分析偏好伪装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协商民主,偏好伪装,政策制定,成本收益

参考文献

[1][澳大利亚]约翰·S·德雷泽克著丁开杰等译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

[2][美]第默尔·库兰。偏好伪装的社会后果[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 3

[3]陈刚毅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学习时报/2004年/01月/05日/第100版/

[4]薛洁:《偏好转换的民主过程》,吉林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第20页

[5]《偏好伪装的社会后果》第37页[美]第默尔·库兰著

上一篇:平面渗流规律下一篇:德育的情感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