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伦理道德

2024-09-27

护理伦理道德(共12篇)

护理伦理道德 篇1

随着护理工作范围的扩大和内容的增加, 护士担负的责任越来越重, 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 更要具有在护理实践中分析伦理冲突、解决伦理问题、进行伦理决策的能力[1]。伦理决策者的道德水平、知识程度以及对伦理理论和原则的应用等都会影响一个人在某一情境中所采取的道德行动的正确性[2]。

1 护理伦理道德教育现状

我们初步对2009—2011年中职护理实习生116人和在校生149人分别进行了护理伦理道德教育情况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 中职护生护理伦理道德意识较为淡薄, 对中职护生应进行长期的系统的护理伦理道德教育。

在护理伦理道德教育问卷中设计的内容主要有:基础学历;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与父母沟通交流程度;自我评价是否孝敬父母;与父母发生矛盾怎样处理;是否主动关注过有关家庭伦理道德的知识;你认为学习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对你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处理有无帮助;你印象中学习过的家庭伦理故事有哪些;在哪些课程中接受过伦理道德教育;护生是否有必要接受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在学校及实习期间教师在教学中所教授的伦理道德内容是否充分;通过教师的讲授对家庭伦理知识的认识是否提高;通过护理专业的阶段性学习, 伦理道德意识有了怎样的提高。

2 中职护生及中职护理教育的特点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职护生平均年龄为 (16±1.5) 岁, 独生子女居多, 成长经历单纯, 家庭伦理道德意识淡薄, 伦理道德基本常识缺乏, 基础文化知识薄弱, 自控力、自律性不强, 遇到问题易紧张激动, 情绪波动较大, 处理事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不能较好的换位思考, 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 与本专科学生相比综合能力较弱。当今, 疾病谱的变化对疾病的预防、患者的照顾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健康观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对护理专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护理的观念、职责范围、作用与功能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核心就是从以被动执行医嘱为工作核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开展工作, 运用护理专业知识, 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多层次提供整体护理。它既服务于患者, 又服务于健康人群, 既着眼于病, 又着眼于人, 是一门充满着人文关怀的专业, 是结合科学、伦理与艺术的一门学科。因此, 中职教育既是对护生所掌握的文化基础知识进行筛选、整合和巩固的过程, 也是护生将所学医学护理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的过程, 更是对护生进行思想品德、护理伦理、社会交流、独立生存和自我发展等能力进行塑造的过程。

3 研究护理伦理道德教学的方法

护理伦理是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是运用伦理学原则和道德原则来解决和调整护理实践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如何使护生掌握护理伦理道德知识, 应针对其成长特点及学习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1 学校护理伦理道德教学

在校学习期间, 除开设专门的护理伦理学课程外, 在其他临床理论课教学中, 应结合某一疾病或诊疗护理操作规程进行相关的伦理知识学习。例如, 急救护理技术课程的学习, 主要内容有院外急救、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心肺脑复苏、休克、理化因素所致急性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常用救护技术等。该课程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 这一阶段学生缺少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及抢救措施的感性认识。因此, 在每个章节的讲授过程中, 积极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如使用实训教具模型、视频录像、案例分析、重症监护的抢救设备、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资料等进行情景教学, 与此同时对伦理学知识进行重点渗透, 采用启发式、经验式、研讨式、模拟患者、角色演示等教学方法, 使护生懂得尊重患者的生命、尊严和权利, 服务于所有人, 给予公正护理, 一切为患者利益着想, 不做有害于患者身心之事, 做到有同情心、仁慈、和蔼、慎独, 学会分析医疗环境中隐含的伦理问题, 明确实施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时所必须承担的伦理道德责任[3], 以培养护生解决伦理道德问题的能力, 提高护理伦理道德水平和伦理决策能力, 树立职业自豪感、责任感。

3.2 临床护理伦理道德教学

护理工作是对患者的护理、关怀和照顾。关怀照顾是护理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根本所在, 护理不仅是照顾患者的身体, 还包括尊重患者的尊严和权利。因此, 护理工作与伦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离不开对伦理道德的思考和实践, 在护理实践中注重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 使护理伦理原则和规范真正贯彻到每项护理决策中去, 护理工作的本质才能得以彰显。

3.2.1 制订护理伦理带教计划

进入临床的护生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部护理工作。应制订周密、合理的护理伦理带教计划, 保证护生由简单到复杂, 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知识结构。金慕妊在其论著《护理伦理与实务》一书中提到, 伦理学教育战略应包括临床讨论 (Clinicalconference) 、案例分析 (Case Studypresentation) 、伦理学实习 (Ethics Rounds) 。临床实习初期采用以小组讨论为主的案例分析法进行, 首次接触临床环境的护生, 对护士的角色以及护士做出的伦理决策非常敏感,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导、总结等可以提高并加深其对护理伦理学的认识和理解。护生跟随高年资教师进行教学查房、与责任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共同探讨伦理道德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与他们的接触, 能切身感受到临床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积累解决伦理问题的经验, 增强伦理决策能力。

3.2.2 引导护生建立坚定的内心信念

坚定的内心信念是人们进行自我道德评价的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 人们根据自己的道德理想、道德观念而进行道德选择和行动, 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一种责任感。稳定的内心信念不仅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 也是调整护患与医护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护生进入临床工作后常常感到劳动强度大, 工作压力大, 造成自尊心、自信心、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挫, 在这种情况下, 带教教师应积极引导, 身正示范, 帮助护生建立稳定的内心信念, 使其树立正确的护理专业理想, 才能从根本上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把患者的需要当成自己的需要, 帮助患者解决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健康问题。

3.2.3 培养护生的慎独意识

“慎独”是护理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和标准[4], 只有真正具备了“慎独”精神, 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化和系统化,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慎独”反映在护理工作的许多方面, 如夜班工作质量、分级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床头交接班、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危重患者护理等。加之护理人员单独操作的机会多, 有些工作是在患者无法感知或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 患者很少了解操作正确与否, 很难对护理人员进行监督。因此, 应培养护生的慎独意识, 使其能够自律、自省, 不断用行业规范审视自己的工作行为, 在任何时候都不做损害患者利益和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事。

3.2.4 融洽护生与患者的关系

护理服务理念强调“以人为本”, 患者有权力选择为其服务的护士, 对实习护生从心理上有一种排斥感[5], 护生进入临床后, 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跟随带教教师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对患者而言, 带教教师是护理服务的提供者, 对学生而言带教教师则是护理技能的指导者。在带教过程中, 教师既要保证患者的权利不受侵犯, 又要让护生学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患者是知识的主要载体, 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才能使护生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并加以解决。

4 提高对护理伦理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建立评价机制

护理教育者应认真思考和高度重视对中职护生护理伦理道德的教育, 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护生的职业素养, 提高护生伦理道德水平。教学过程中指导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伦理道德观;教育护生尊重生命的尊严, 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自己的价值观;指导护生提高对现代医疗环境中存在的伦理学问题的感性认识。同时采用理论考试、案例分析、调查报告、讨论等多种形式, 考查护生伦理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综合评价护生道德判断力及发现和解决伦理道德问题的能力。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服务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护生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伦理决策能力。崇尚“以人为本”, 坚持不伤害、互利、尊重、互助和公正等基本伦理原则和道德原则, 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促进护理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健, 曹志平.论护士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 18 (1) :83.

[2]卢美秀.护理伦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

[3]郑云慧.护理实验教学中的护理伦理责任[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2) :66.

[4]贺莲.护士慎独意识的伦理思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1) :63.

[5]蒋玉琼, 曾玉华, 喻立群.护理伦理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 15 (12) :1742.

护理伦理道德 篇2

名解(4个):

1、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职业道德的科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理去解决护理科学发展中,特别是护理实践中护士与他人、护士之间、护士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护理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的科学。

2、护理道德 :是社会一般道德在护理实践领域中的特殊体现,是护士在护理领域内处理各种道德关系的职业意识和行为规范。

3、护理关系:是指在工作的过程中,护士与病人、护士与医生、护士与护士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4、护患关系:指护士与护理对象在护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

5、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服务”,是指社会各层面(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士、志愿人员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组成的机构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一种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

6、慎独:是指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仍然坚持道德信念,自觉遵守道德原则,按道德规范行事。

7、护理伦理监督: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检查、评价护士的行为是否符合护理道德原则和规范,帮助其树立良好的护理道德风尚的活动。

填空:

1、护患关系的内容可归纳有护患技术关系和非技术关系两个方面。

456、临终关怀是以什么为原则:一尊重意愿,维护利益;二理解心理,给予安抚;三帮助病人,解除痛苦;四理解家属,给予援助。

7、A基本的出发点和指导准则。(定义)

B(内容)

论述(2题):

1、康复护理的道德要求:一同情病人,尊重病人;二热心负责,态度认真;三谨慎周密,业务求精。P1202、护理道德品质培养和形成的规律:一掌握理论;二躬亲实践;三重在自觉;四贵有恒心;五达到“慎独”。P232

道德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道德护理;精神科护理;临床作用

道德护理是在护理职业活动中临床护理人员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现今,医学模式在不断的发生转变,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但是对医护人员提出的职业要求,同时已经成为现代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由于精神科的护理工作所面向的对象比较特殊,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道德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在精神科工作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几点精神科道德护理的应用,现总结如下。

1维护精神病人的尊严,树立人本的理念

人的正常生活包括心理和生理的变化,生理上会表现为异常的情况出现,当然心理上也同样会生病,我们不可以用一样的眼光来看待心理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也是人,也有自己的选择和意愿,不论其临床表现怎样,都应该维护其尊严,尊重其存在的价值,我们说在别人及患者本身没有受到伤害的情况下,应该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意志。精神病患者多得不到正常的待遇,威胁到其生命健康,我们作为一名精神科的护理工作者,应尽最大努力来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要关心患者、尊重患者,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绝对不可以讽刺、侮辱、虐待病人[2]。假如患者所提的要求合乎情理,护士应尽量满足,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掌握患者的变化,这有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进展。

2培养心理素质,树立专业美德

精神科护士要时刻记得自己所面对的是失去理智、心理有缺陷的患者,这就对精神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但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顽强的意志、坚强的信念,同时还能摒弃社会上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对病人理解和同情,对待患者要有耐心,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面对突发事件要冷静认真思考,在和病人接触的工程中,要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由于精神病人受到疾病的影响,有时可能会对医护人员作出冲动的行为,这种情况下,护士的心理上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心理反应,这就要求护士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3]。

3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工作作风严谨

精神疾病患者多是由于精神因素导致的,这同样也是治疗精神疾病的切入口,因而,精神科的护理在面对患者时态度要和蔼,语言要温和,思想作风上应审慎适度,精神患者不但会出现行为紊乱、道德沦丧以及人格障碍等表现,同时还会出现一些不自觉的行为,这些都会引起患者内心的敌意、矛盾、冲突以及压力增加,在自身意志力不够强的状态下就会表现出来[4]。精神患者所做的行为多不符合社会道德和规范,因而得不到人们的理解,也不能被接受,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精神科的护理工作,就要详细了解精神病患者发病时的临床表现和言行,不能用社会的规范和准则来衡量精神病人的行为,因此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态度和蔼、微笑面对每个患者,用自己美好的心态来感染患者,在实施护理操作的过程中,要以患者的利益为中心,争取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4谨言慎行,保守医密

因大多数人都对精神病人存在观念错误,认为精神病人很危险、可耻和可怕,是不可治愈的,因而大部分患者的家属都不情愿将患者的情况告知他人,但是为了接受良好的治疗,患者或者其家属不得不将患者的情况甚至隐私告知医生,这样精神科医生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护理人员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护理服务[5]。这时为病人保守秘密就变得格外重要,在涉及患者的生活、工作中的情况时,护理人员要对自己所说的负责,保护患者的隐私,否则就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

5追求慎独

慎独主要是说护士在单独完成某项工作时,有机会做坏事,但是却没有做,保持了自己的节操,具体体现在日常工作的小细节中,能够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只有在你努力、磨练中才能做到慎独。护士多数情况下是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的,而且面对的常常是失去正常思维能力的人群,对医护人员的工作不能正确进行评价,但是这时护士不可因此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每个护士都应用慎独的精神来要求自己,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周芙蓉,宣彩英.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03):56-57.

[2]李辉,关平,张立忠.试论精神科护士的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J].中国实用医药,2011(01):976-777.

[3]常海霞,張霞.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09(22):41-42.

[4]王世茹.浅谈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J].全科护理,2009(03):592-593.

论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道德教育 篇4

1 建立护德认识, 进行同化教育

入学第1年, 护生主要学习文化课、政治理论课及医学基础课。根据我们对护生的问卷调查得知, 大多数的学生并不是自己喜欢护理专业, 而是为解决就业问题而入学。护生虽入学动机不纯, 但他们年龄小, 思想可塑性大, 容易接受正面教育,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 从了解护理工作, 认识护理工作的意义入手, 有意识地帮助护生提高护德是护德教育的首要环节。

1.1 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护生一入学, 首先进行为期1周的入学教育, 请具有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介绍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科学性和发展前景;讲党和国家对发展护理事业的支持与希望;讲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工作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使护生懂得护理人员虽平凡, 但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是一个为千家万户的幸福所需要的崇高职业。同时, 积极宣传默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护士们, 为了人民的健康事业, 在精神、生活、学习上克服了种种困难而付出的牺牲精神。还以南丁格尔的光辉形象和我国护理前辈的优秀事迹, 激发护生热爱护理专业, 调动其浓厚的职业兴趣, 产生职业自豪感。在小组讨论中, 不少护生很有感触地说:“本来以为护士就是打针、发药, 现在看来做一名合格的护士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1.2角色转换教育

每一个社会成员, 都按照社会赋予他的行为模式进行活动。真诚坦率、精神饱满、关心集体、遵纪守法、讲究卫生、吃苦耐劳等等, 就是护士职业形象在行为上的具体体现。护生来自各种类型的家庭, 已经形成的自然素质与职业素质之间有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些, 入学后即对护生进行严格的素质训练, 如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 在校3年中, 坚持出操制度和内务卫生制度, 开展学说普通话活动, 每学期安排劳动课, 每天晚自习进行点名, 每周1次班会课, 总结1周情况, 表扬成绩, 指出不足, 布置下周工作任务, 等等。使护生树立刻苦学习、热爱集体、心胸开朗、勤俭节约、尊师爱友为荣, 以贪图享受、胸无大志、举止轻浮、违反校纪为耻的概念。逐步使护生懂得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 是需要达到治疗和康复最佳心身状态的人。护生需要具有优秀品质, 美好语言, 愉快情绪, 友善的态度, 熟练的技术, 敏捷的动作, 健康的体魄, 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2 培养护德情感, 进行“仿型”教育

第二学年护士进入基础护理和临床医学课学习阶段, 所学专业课都含有丰富的医学伦理观念。同时护士通过临床见习, 开始接触医护实践活动, 接受教育面大大拓宽。这一阶段在提高护德认识的同时, 我们注重把培养护德情感, 溶化在各种教学之中, 使学生在各种疾病所引起的肉体精神痛苦的间接体验中, 激发其朴素的同情心, 学会理解病人, 理解病人家属并激发起职业责任感, 促使她们自觉地塑造自己, 认识自我存在的人生价值。

2.1 寓护德教育于教学之中, 结合临床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的教学, 实行三讲, 教育护生忠于职守

2.1.1 讲忠诚

要求学生严密细致观察病情, 准确、及时地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不弄虚作假。一旦出现事故、差错, 实事求是、忠诚老实, 无私无畏正视问题, 解决问题。善于内心道德评价, 总结自己护理工作中的教训, 以保证病人生命安全。

2.1.2 讲审慎

根据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技术性, 以及“性命攸关”的特殊性, 使护生懂得不论在病情观察上, 用药上, 还是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 均要遵循“一点也不差, 差一点也不行”的原则。护理学要求护理工作“至精至微”, 护士的审慎美德是保证病人安全的关键。护理质量不仅需要良好的道德品格做保证, 而且需要精湛的护理技术做基础, 才能对一切护理缺陷防微杜渐。

2.1.3 讲慎独

护理工作常常会面对昏迷病人或不会言语的婴儿或不知病情的病人, 由护士单方认可的独立进行的工作, 护理行为的正确与否不被他人所知, 全凭护士内在的道德信念和责任感支配。我们教育护生无论在有人和无人监督, 白天或夜间, 照顾病人都要耐心, 细致, 主动, 热情, 执行医嘱一丝不苟, 无菌操作严肃认真。“慎独”为护士提出更高的道德修养要求, 是保证病人安全的内在力量。

2.2 塑造“理想护士”形象

注重护理教育者自身修养及素质的提高, 注意对护士言传身教的直接影响。护理教学把课堂当作医院, 注意自己的着装典雅而不艳, 风度潇洒而庄重, 修剪指甲, 穿软底鞋, 把示教室当病房, 把模拟人当病人, 言语温和, 情感真挚, 坐姿端正, 立姿挺拔, 行走轻捷而稳重, 示教态度认真, 一丝不苟等, 使学生在课堂上老师的形象中, 逐渐熟悉进入护士角色的良好心态, 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使学生在护德认识的基础上向护德情感和护德意志升华, 实现道德意志的第一次飞跃。

3 锻炼护德意志, “成型”强化教育

临床课结束进入为期近1年的生产实习阶段, 护士接触社会是护德观念形成的阶段。1年中不仅是对护生所学护理知识的检验和完善, 护理意志也将经受考验和锻炼, 应重点做好护生由知向行的转化工作。

3.1 严格实习管理

进入实习前学校制定出学习期间管理规定, 对实习中服务态度, 受伤观念, 工作作风, 责任心等等做出具体要求, 组织护生强化学习, 使护生对实习要求、具体的护德行为、管理规定有更深的认识, 在实行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护理部协助下选择护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较好的护士组成带教小组, 指定一人负责, 根据实习科室的特点制定出带教计划、目标, 并对带教人员进行短期培训, 以提高带教者的能力。班主任深入到实习科室及时了解护生的实习情况, 每周对护生的护德表现进行讲评, 积极表扬护生为患者服务不怕苦, 不畏难, 一心为病员着想, 把病人当亲人, 刻苦学习, 钻研业务的事迹, 同时对违反护德规范的现象进行严厉地批评。就实习病区发生的违反护德规范的事件, 组织护生进行讨论, 帮助护生提高对美和丑的识别力, 指导护生积极自我调节, 排除各种困扰, 增强免疫力, 在护理实践中锤炼意志。护生在每一个科室实习结束时, 均由带教老师就护德表现写出评语并记分。

3.2 把好毕业关

毕业是护生能否成为一名护士的最后一关, 也是使护生接受教育的极好机会。毕业时, 根据每位护生思想品质, 毕业考试成绩, 护德表现, 实习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择优向用人单位推荐。对毕业考试成绩不合格者, 一年后进行补考, 合格后再发给毕业证书。对一次以上护德表现评分不及格及因故缺实习两周以上者继续留校实习, 合格后准予毕业, 不使一个落伍者掉队。

摘要:护理专业的学生 (以下简称护生) 正处于身体发育和世界观形成时期, 对他们进行护理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而且应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为把护生培养成为优秀的“白衣天使”打下坚实的基础。

护理伦理试卷 篇5

单选题

1.关于学习护理伦理学的意义,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D)

A.提高理论水平,创造新的护理理论

B.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保护患者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 C.学习护理伦理学有利于把握护理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

D.护理伦理学体现了护理学的人文本质

2.哪项不是护士的基本职责(C)A.增进健康

B.预防疾病

C.避免死亡

D.减轻痛苦

3.(A)是医院里最基层的管理着,肩负着众多角色,是联络者、代表者、传达者、计划者、处理冲突者,科室资源管理者和分配者。

A.护士长

B.科主任

C.医务科科长

D.药剂科科长

4.哪项是护士进行护理科研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C)A.尊重受试者的权利

B.受试者的心理感受

C.为患者保密

D.满足受试者的合理要求

5.护理人员在选择护理手段时应坚持的伦理原则是(A)

A.一致性原则

B.不伤害原则

C.有效性原则

D.顺序原则

6.关于社区护理的伦理要求,下面哪一项是不准确的(D)A.热情服务,文明礼貌

B.任劳任怨,乐于奉献

C.不断提高,学会管理

D.恪守规章,认真负责

7.关于护理伦理学的产生和确立,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A.护理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源于人类对生命和病弱者的关爱与同情 B.护理伦理的产生与护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没有联系

C.护理伦理体系的确立以现代护理专业和护理学的建立为基础 D.早期的医护的伦理观念统一于东西方的医德传统之中 8.伦理审查委员会的首要责任是保护(D)的权益。A.受试者

B.实验人员

C.医生

D.患者

9.患儿家属是否满意(A)A.是衡量护理工作的唯一标准

B.不是衡量护理工作的唯一标准 C.可以表达患儿满意度

D.是护理目的的重点

10.哪项是医护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护理科研选题的出发点(A)A.为患者谋福利

B.取得科研成功

C.护理的科学性和专业的独立性

D.科研的社会效益

11.下列不属于护理伦理教育原则的有(B)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情理相容原则

D.管理规范原则

12.以下哪项不属于道德的特征(D)

A.阶级性与全民性的统一

B.发展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C.广泛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D.自由性与现实性的统一13.护理伦理教育除了具有一般职业伦理教育的共性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是(A)A.专业性

B.客观性

C.主观性

D.普遍性 14.属于护理道德最高层次的境界是(D)

A.极端自私的道德境界

B.先私后公的道德境界

C.先公后私的道德境界

D.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

15.护理道德评价的依据是(A)

A.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 B.社会舆论与传统习俗 C.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 D.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6.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性质包括哪项(D)A.中立性

B.中介性

C.中和性

D.全民性

17.关于护理道德的特点,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A.全人类性

B.深刻性

C.个体性

D.科学性

18.儿科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由哪项行使(C)A.患儿

B.家长

C.医护人员

D.社区代表

19.护理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工作作风,没人监督和有人监督一个样,这种精神是(A)A.慎独精神

B.刻苦精神

C.保守隐私

D.平等意识 20.下列不属于护理伦理修养方法的是(D)

A.掌握理论

B.重在自觉

C.贵有恒心

D.大公无私

21.人们按照一定的护理伦理原则、规范和范畴,对护理人员的言行所作出的评判是(D)A.护理道德修养

B.护理伦理教育

C.护理道德行为

D.护理伦理评价

22.护理伦理修养的特点是(D)A.普遍性

B.艰巨性

C.特殊性

D.全面性

23.关于护理道德的理解,以下哪项是错误的(B)

A.护理道德是研究护理实践活动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的学科 B.它属于社会公德领域

C.调节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D.调节护理人员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4.当重症患者的生命是否要继续发生争议时,应该首先强调哪项原则(A)A.医疗最优化原则

B.生命质量原则

C.尊重患者的自主权

D.积极救治 25.护士与医生的关系是(C)A.从属关系

B.支配关系

C.合作关系

D.领导关系

26.康复护理的伦理要求, 下面哪一项是不准确的(B)A.同情病人,尊重病人

B.谨慎周密,精益求精

C.目标明确,各自独立

D.任劳任怨,认真负责

27.护理科研过程中,研究者和实验对象都是具有明确主体地位的人。(B)是实验的主导者,控制着实验的主动权

A.领导者

B.研究者

C.受试者

D.伦理委员会 28.护理实践中人际关系最核心的内容是(D)A.医护关系

B.医患关系

C.护患关系

D.护理人员与医技人员的关系

多选题

29.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ACD A.管理和组织

B.心理素质

C.过硬的专业技能

D.沟通能力 30.不必为患者保密的情况包括(ABD)A.患者同意的情况下

B.为了挽救患者生命

C.当与他人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

D.法律程序需要病情资料 31.急诊护理人员面临比较复杂的伦理问题时应遵守的医学伦理准则包括(ABC)A.有利原则

B.无伤原则

C.最优化原则

D.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2.整体护理的哪项是区别于以往任何护理模式的最鲜明和最重要的特征(C)A.技术观

B.经济观

C.整体观

D.人本观

33.妇产科护理符合伦理原则的行为有(ABCD)A.接生时尽量保护会阴完整

B.手术时配合熟练.术后严格查对器械,按规范严格操作 C.对患者的个人经历不多做评价

D.做好妇女和孕产妇保健,保障母婴安全

34.护际关系是指(ABCD)A.护士与护士

B.护士与医生

C.护士与管理者

D.护士与护士长

判断题

35.道德是人们社会生活实践及社会人际关系发展变化的产物 正确

36.人体试验是医学研究者提高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的重要手段。

错误

37.护际关系是专指护士与护士之间的关系。错误

38.先公后私的道德境界是护理伦理的最高道德境界。正确

39.将实验目的、预期效果、可能出现的后果及危险等告诉受试者是符合人体试验知情同意原则的。正确

40.护理伦理教育是根据护理伦理原则和规范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的对护理人员进行道德教育,施加道德影 响的活动。

错误

41.医护关系是指医生与护士的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正确

42.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 错误

43.人体实验的内在矛盾往往表现为经济价值与科研价值的矛盾。错误

填空题

44.()是护理科研最高的伦理原则。答:正确地指导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45.护理伦理评价的依据有()、()。答:一是动机与效果;二是目的与手段

46.护理伦理评价是护理道德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另一种是()。答:可以提高医疗的质量,可以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

47.护患关系的内容可以归纳为技术方面和()两个方面。答:非技术

48.病人要求医护人员为其保守秘密的权利源于()。答:公民的隐私权

49.《纽伦堡法典》的第一条是要求受试者的()。答:人类受试者的自愿同意是绝对必要的

50.尊重患者首先是一种()尊重。其次是尊重患者的()要求。答:权利意识.隐私权

51.护理道德关系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与医务人员的关系、护理人员与社会的关系三种形式。答: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关系

52.()是护理人员最基本的道德义务。为患者尽职尽责 名词解释

53.良心 是道德情感的深化,使人们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总合和在意识中的统一,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54.荣誉 是一个人履行了社会责任后,获得他人、集体或社会的赞许,表扬和奖励。

55.道德品质 是在社会经济基础、社会道德及护理科学发展的制约下,反应护理领域内各种道德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和特殊职业道德。

56.健康 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57.护理伦理学是以道德现象作为研究课题的科学,既研究道德起源,本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或者说它是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

58.护患关系 在医疗护理实践活动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确立的一种人际关系。

59.2004年12月,一工作人员夜间2点下班回家,遇到歹徒,刺伤他的手臂。因为半夜没有办法取现金,患者妻子以存折做抵押,要求一家地方医院救治,但是医院不同意,时间拖延了1小时多,再不抓紧时间手术,他的手臂就要截肢。后来他们打车到了一家解放军医院,医院紧急手术,挽救了病人。请通过对比方法分析医护人员的行为和职业道德状况

地方医院的行为不对。职业道德差。解放军医院职业道德素质高。做法正确。挽救了病人。医院应该把挽救生命放在第一位置。

60.护理伦理学基本范畴的内容

1情感与良心2权利和责任3荣誉与幸福4守密与信誉 61.联系实际,简论良心的作用

一是选择作用二是监督作用三是评价作用 62.简要说明对护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主动与被动型引导与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63.试述人体试验的基本原则

护理伦理、情感和法律观念三冲突 篇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314

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一门学问。即运用一般伦理学的原则和规则来解决护理实践和护理学发展中人们相互之间关系、护理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情感,是人们对周围人和事物、对自身活动态度的内心体验和自然流露。护理道德情感是建立在护士对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和权利尊重的基础上,表现出对患者,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属于道德情感。

在护理实践中,护理情感表现在:①同情感,对患者遭遇痛苦和不幸内心能够产生理解,同时给予道义和行动上的支持和帮助,把患者当亲人,爱患者胜过爱自己。②责任感,把挽救患者的生命、促进患者的康复视为自己的崇高职责,义不容辞的责任,并沉浸在关怀患者的情感之中忘我工作。③事业感,是高层次的道德情感,把本职工作与发展护理事业紧紧地联系起来,把护理事业视为生命般重要。法律需要道德的支持,道德需要法律的辅佐。

护理伦理学与法学,两者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二者互相渗透,彼此互融;又相互作用,彼此补充,即护理道德为某些卫生法律的实施鸣锣开道,而卫生法律是护理道德的靠山。从而共同调节护患之间的关系。但是,也不能忽视护理伦理、情感、法律之间也存在着冲突。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某大医院护士小张,聪明、热情、乐于助人。一天,邻居大妈一早来敲门说老伴病了,昨天去医院看病后,是支气管炎,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可是老伴不想住院,于是医生就开了3天的抗生素在门诊治疗,但是两个人的年纪都大了,来回跑医院腿脚不方便,想到小张是医院的护士,又是邻居,便来求小张给打针。小张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之后她来到大妈家看了一下门诊病历,是头孢类抗生素静脉输液,而且昨天在门诊已经做过试敏,并且注射了1次,今天是第2次,便按照常规给老人打了针。但万万没有想到灾难就此临头了,上午9:00,小张接到大妈的电话,大妈哭着说,大爷在小张走后不久,感到胸闷气短,不舒服,但是大妈并没在意。又过了1小时,大爷突然面色青紫,浑身抽搐,大妈吓坏了,急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救护车将他们送进了医院,但是已经回天乏术。小张听后非常震惊也十分悲痛,但是更让她意外地是大妈竟然为此一纸诉状将小张告上了法庭,最后小张败诉,不仅被开除了公职,还终身吊销护士执照。

至此,人们不禁要问事情怎么会演变到如此地步。首先从伦理方面分析:本案中的小张违背了护理伦理中的自主原则和不伤害原则。自主原则是尊重患者自己做决定的原则,其前提是知情同意,也就是指患者被告知,在知道事情真相后,自愿同意或者应允给予某些检查、治疗手术或实验。不伤害原则是指诊治,护理过程中不使患者的身心受到损伤。凡是在医疗、护理上是必须的或者属于适应证范围的,按照规范和法规要求所实施的治疗、护理手段是符合不伤害原则的。导致小张这样结果的原因是:静脉输液本身就是一项需要严密观察的过程,因为此过程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小张作为护士应该清楚在输液过程中一旦发生输液反应或迟发型过敏反应,患者若未得到及时处理,将会危及生命。但是小张在操作之前并没有向两位老人解释清楚,他们只想在家输液方便,不知道存在的风险。因此,小张没有做到知情同意,也没有留在现场观察,在这一前提下她的行为从一开始就注定对患者是一种伤害。其次,从法律方面:《护士条例》中规定护士都是在一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护士义务的履行需要医疗卫生机构直接进行监督。小张的执业范围是医院内,或者医疗机构授权的家庭病房、社区护理。因此,她要为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最后,从情感方面:此案中,大家最同情的就是小张,明明是助人为乐,尽力去帮助一对老人,为什么结果却是导致其家破人亡。难道真的是好人没好报吗?其实不然,多年来,护理模式由“生物醫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护患关系产生技术关系和非技术关系两个方面。护患技术关系是指护士与患者在技术活动中的行为关系,如发药、注射、生活护理等。护患非技术关系是指护士与患者双方在社会、经济、公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在护理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利益、价值、法律等多种内容的关系。二者之间相互影响。本案中,小张由于没有遵循法律规范,擅自在医疗机构外执业,才酿成了悲剧,也伤害了自己。当然,情理上可以理解也被同情,但毕竟触犯了法律,没有挽回的余地。

随着护理和医疗事业的发展,护士患者双方的思想也发生着变化,为了避免护理伦理、情感、法律三者之间的冲突,减少护患纠纷,护士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慎独精神”的培养。

“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坚持道德观念,谨慎遵守道德原则。在护理工作中,对病情观察,巡视病房了解病情变化等护理工作,都依赖于护士的自觉性和责任心。护理操作中,对危重患者做到全力抢救;昏迷患者翻身、吸痰、口腔护理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严格查对。药物使用安全有效,如:静脉输液青霉素应现用现配;甘露醇30分钟内用完;口服铁剂用吸管避免腐蚀牙齿等。

护理伦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意义 篇7

学习护理伦理学就是学习历代医德的优良传统及近现代中外护理先驱者的宝贵经验, 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树立热爱护理事业、忠于护理事业、献身护理科学事业的信念, 更好地为护理事业作贡献。

学习护理伦理学对于实现医德医风的好转和形成新的医风有重要的意义。护理伦理学可以使护理人员建立起一种合乎理性的内心信念, 它所说的内心信念, 就是通过日常所说的良心来发挥作用。良心就是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 是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它能自动地调整护理人员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学习护理伦理学, 护理人员树立科学的内心信念, 就可以改善服务态度, 提高护理质量, 实现医疗作风、护理作风的好转。护理伦理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科学, 不只是一种理论, 更重要的是在于指导护理人员的行为准则。护理伦理学的规范是在社会主义医德理论和基本原则指导下, 从处理护理工作中人们的相互关系和护理实践需要而制定的具体行为准则。护理伦理学规范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想象出来的, 而是护理人员道德行为、道德关系在护理工作中规律性的反映, 也是社会对护理职业道德行为基本要求的概念。

护理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讲护理人员的责任。这里讲的责任不是通常那种外派给或加予的责任, 而是道德责任。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以人为本, 以护理人员的内心信念为驱动力, 它贯穿于护理人员的一切活动之中。学习护理伦理学就是要使广大的护理人员牢固地树立起高尚的道德责任感, 对病人高度负责任, 以《国际护士守则》的内容来要求自己, 自觉遵守职责, 做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概括地说, 护士的道德责任就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有了这种道德责任, 就可以避免玩忽职守的问题发生, 就可以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在道德的驱动下, 护士会自觉尊医爱患, 主动、热情、周到的服务。

总而言之, 通过学习护理伦理学, 使护理人员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决心, 也增强了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责任感。护士的尽责、献身精神应包括忠诚于护理事业和病人两个方面, 护士要通过自己对护理工作和对病人的热爱, 忠实履行医学道德责任, 这种精神是忠诚于护理事业和病人利益献身精神凝结而成的高尚道德情感, 也是护理人员“立大志”“修人品”的内容和实质。护理人员的理想是职业的理想, 这一职业理想的实践是和平凡的工作分不开的。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由无数平凡细小的工作组成的。因此, 一个胸怀远大理想的护理人员, 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做好本职工作的实干家。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康复和生命安全。大量的医疗实践证明, 许多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都要依靠医生、护士的密切配合以及良好的护理工作, 病人的康复包含着护理人员的辛勤劳动。护理职业道德的履行依赖于护理人员的事业心, 热爱护理事业, 具有献身于护理事业的强烈情感、意志和愿望, 这也是护士高尚道德情操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护理伦理道德 篇8

1 护士与患者的关系

护士在工作中,常常需要处理和协调诸方面的关系,其中,以护患关系最为重要,其也是最基本的关系。护患关系是否和谐融洽,往往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及护理质量[3],关系到社会对护士乃至护理工作的根本看法及正常的诊疗秩序的维护。因此,护士在与患者的交往中,要注重正常的护患关系的建立与维护,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对关系形成的影响,如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生活环境、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病情等。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患者的帮助已不单纯停留在对疾病的治疗上,而是更加注重心理、社会及情感因素。美国布朗斯坦(Braunstein)教授对新医学模式下医患、护患关系提出以下基本观点:(1)患者比他的疾病重要得多,看一个患者不能只看到他的疾病;(2)患者是一个完整的人,比他的躯体要大得多,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3)每一个人都有能力来确定自己并对自己负责,要尊重和发挥患者积极参与治疗护理的主动权;(4)每个人的身心健康状态和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5)疾病、灾害、创伤、疼痛、老化、濒死等种种情况,对于人们是有很大意义的事件,对不同人所具有的价值和影响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别;(6)对患者的帮助不仅仅依靠技术措施,而且依靠医生、护士的同情心、关切和负责态度。以上内容值得深思,它为建立及维护正常的护患关系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2 护士与患者的亲属或陪人的关系

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在社区,患者在接受诊疗期间,护士常常要与患者的亲属或陪人交往,特别是对于危重患者的护理,常常守候在患者身边的亲属或陪人是护患之间沟通的桥梁,护士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病情的信息,同时,也可以指导他们为患者提供最基本的帮助。护士应琢磨如何与之交往的技巧,从而形成默契的关系,以取得他们的良好配合,促进患者的健康。

3 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

护士要想自己的工作得到满意的结果,还需要同其他一起工作的人搞好关系。如医生、医技人员,只有共同协作融洽,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护士要寻求协同工作的最佳方案,应予以他人更多的理解、支持及帮助,以尊重为前提,共同为患者做好各项治疗和护理。

4 护士与护理学科发展的关系

学科的发展是以科研工作及其成果为基础,因此,护士除完成好本职工作外,还要开展护理科研,从而促进护理学科的不断进步,但要考虑到的问题是,在从事科研工作过程中,不能忽略伦理道德问题,如生与死的控制、生命质量与人的潜能的控制、人类行为与生态平衡等的道德评价,所有这些均需要加以注意。

5 护士与社会的关系

护理工作与社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护理实践中,护士在处理某些问题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某个患者的个体需求或局部利益,还要顾及到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公益。如计划生育、人工流产、严重缺陷儿的处理、安乐死、卫生资源分配、护理改革等。如果不能从整个国家、社会的利益为着眼点,就不可能准确地评价护士行为的道德水平,而具体做工作时还必须考虑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手段。所以,护士与社会的关系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护理管理者要注意自身建设,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4]。领导魅力源自实力,护理管理者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的工作能力。领导魅力焕发魄力,护理管理者要始终不断创造新的业绩来要求自己。魅力凝聚合力,护理管理者工作必须以身作则,对下属政治上多爱护,工作上严要求,业务上多指导,生活上多关心,努力营造一种积极进取、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运用好交流技巧与处理人际关系的本领,对搞好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李严慧.护理管理工作中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360-361.

[2]姚海蓉.护理管理中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探讨.当代医学,2008, 14(23):32.

[3]张键.护理管理者在各室人际关系中的作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202-203.

护理伦理学教学体会及对策 篇9

护理道德是护理伦理学的基础,是护理实践中的各种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护理道德情感是护理人员的内心道德世界在情感层面上的反应和表现,培养护生良好的护理道德情感能够提高他们的护理道德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从而有利于护理道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健全[2]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护理伦理学不仅是护生在今后工作中用到的重要工具,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伦理学绵绵不绝的文明。培养护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应当培养他们的护理道德情感,使之主动参与到护理学及护理伦理学的学习中,获得新知。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门科目产生兴趣之后,自然会找到怎样将其学好的方法。求知的内在动力是兴趣,作为一名护理伦理学教师,作者认为培养护生的护理道德情感至关重要且任重道远。如何使护理道德的培养贯穿于伦理教学,如何有效培养护生的护理道德情感,使护理伦理学为护生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导向,以下是在护理伦理学的教学体会及相关对策。

1 明确护理道德情感的内涵及外延

在护理伦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对护理道德情感有准确的把握。18世纪的亚当·斯密和大卫·休漠都以情感作为其伦理思想的基础,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认为,道德情感的培养应以情感为起点,而后发展秩序,以美德作为最终归宿[3]。现在护理伦理学中,对护理道德情感的定义为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和权利尊重的基础上,表现出对患者、对护理事业的真挚热爱。我国学者认为,在培养护生的护理道德情感时,要从认知、生理和表达三个层面对其进行把握[4],这样有助于使护生较为深刻理解道德情感的内在发展过程,进而促进护生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达到“个体生命的舒展与社会生活的和谐有序之间动态的平衡”[5]。

在这种前提下,应当在护理伦理学的教学中,对护生明确护理道德情感的作用方式。首先,护理道德情感的培养是护生认知层面的主观体验的需要和价值体现的前提条件,护理道德情感应当成为“有意图”的情感,它应当是针对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道德现象、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一种规则。其次,护理道德情感的出现也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唤醒。快乐、感恩、同情、愤怒等情绪体验会在生理层面稳定、持久、深刻和内隐地存在于护生今后工作的伦理判断、伦理决策和伦理行动中。最后,在经历“自我感受、内心体验、情景评价、移情共鸣和反映选择”[6]等内在机制调节后,护生会以语言、行为、表情等表达来处理他们所遇见的各种护理伦理学问题,即护理道德的培养会直接影响到护生今后的职业生涯。理解了护理道德情感的内在发展过程,会帮助护生在护理伦理学的学习过程及护理工作实践中,有意识地不断发展和培养自身的护理道德情感。

2 护理道德情感培养的模式

由于护生缺乏直接的护理工作实践经验,对护理道德的理解也不够深刻,导致护生在校学习期间,其道德观处在一种尚未形成或者正在形成的状态中。因此,护生的道德情感具有动态稳定,内隐与外显兼具,功利与道义并存的特点。

在国内外的道德教育实践中,情境濡染模式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强调,道德情感培养过程的关键,就在于对道德情感的唤起,以及唤起后理性与群体的认同支撑。而情感的产生都需要依赖于相应的情境[7]。因此,情境濡染模式就是,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教育情境,引导学生,激发道德情感,鼓励学生自主的道德行为选择。通过具体情境中的正反比较,获得正确的道德认知,深化道德情感。情境濡染的过程设置包括创设情境、同伴讨论、角色模拟、体验感悟四个环节。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创设情境,鼓动道德情感体验,启发道德智慧,并通过多次的螺旋反复促进道德行为的养成。

在讲授“临床护理伦理”这一护理章节时,我们在课堂向学生模拟了如下伦理案例:接诊室同时来了3个急诊病人,医生说需要做手术,护士按接诊程序给病人做术前准备。但同手术室联系后,手术室告知只能去两个。那么剩下的这个病人怎么办?试着制定出护士的解决办法,护士遇到了什么伦理学问题?本案例中可以有三种解决方案,具体让谁留下来都有各自的理由。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正反比较,对伦理学中的经济原则、先来后到原则、家庭角色原则、科研价值原则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也对在今后将要从事的护理工作所面对的伦理学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

3 护理道德情感培养的人文需要

“崇礼乐,赞化育”,是以“化”为用的人文培养。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化”字,“化”者,内外融通,不免不强,自然流成之谓也。任启运《礼记章句》中称:“盖其为教,优游和顺,使人默化而不知”,朱熹也把这种育人功夫称之为“化”,“涵育熏陶,俟其自化”(《孟子集注》卷4),使受教育者如同“静对春风感形化”(《朱子学归》卷23),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朱子小学集解·小学书题》)。人文精神的塑造是护理道德情感培养的需要,这是道德情感的性质与自身特点决定的。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而情感则通过人文精神的塑造得以开发与升华。道德情感的培养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可以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塑造人文情感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人文培养可以陶冶护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素养和审美能力,这种作用是潜在的,容易被人所忽略,而这种教育的真正的目的是提高护生审美情趣、审美修养、审美品味并以此来约束他们在护理临床实践的行为,尽量接近并达到“仁爱慈善、公正诚实、审慎认真、勇于进取、廉洁正派”的境界。培养护生的同情感、责任感、事业感等护理道德情感,其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可开设专题讲座,如行为美,语言美和内在美等;可贯穿于护理各课程的教育,如基础护理技能的操作,护理理论中的美学等;也可寓于课余生活中,如画作、书籍、音乐的欣赏等;也可推广到班主任工作中,教室的环境,教师的言行都可对护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4 护理道德情感培养的环境要求

由于护理工作琐碎、繁重、服务性强, 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生活护理内容,目前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目中对这些工作还存在一些偏见,认为护理,就是打针、发药、铺床、倒便盆, 是“伺候”人的工作。社会偏见的影响, 致使一些护生不敢正视自己的专业, 还有少数学生纯粹是因父母的安排而就读于护理专业, 她们对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缺乏兴趣。针对这些情况, 教师除了在护理教学过程中说明护理工作在整个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护理在社会上的崇高地位以及护理事业的光辉前景,还应当注重护理道德情感的多方合作。

多方合作针对的是护理道德情感培育过程中的力量运用。“道德”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在其中的道德情感的产生和发展都不可能离开社会大环境。在护理道德情感培育的过程中,对其中的多方参与力量需要纵横联合,既借力又不过于偏重,以免护理伦理教育的实效因为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丧失而打折扣。护理道德情感培养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学校、家庭、医院、社会都在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校园中的护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主要以护理伦理的课堂教授和临床实践作为主要实现途径。家庭在力量的提供上主要是助力作用,使护生获取情感支撑。医院、社会可以通过各种临床护理实践活动达到道德情感培养的目的。护生道德情感培养多方网络结构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经验,也需要创新。

5 护理道德情感的培养应该营造出积极的舆论导向

环境影响在道德情感的培养过程中占据着十分显眼的位置,而舆论通过宣传教育营造出来的氛围对道德情感的培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具体的情境中,护理道德情感在护生本人或者小范围的护生群体内获得认同,而后通过各种媒介包括互联网,广播等扩大情感共鸣的范围,营造积极的舆论导向氛围。事例一: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年轻护士为拯救一个高三学生的生命捐献了自己的骨髓,这位护士需要在血液干细胞采集室躺上整整两天,全身血液在透析机里作上万次的循环,每天耗费5个多小时,才能采集到足够受体需要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采集到以后,将保存在冰冻容器内,在最短的时间内由医务人员乘飞机送到白血病患者身边,然后输入患者体内[8]。事例二:南方医科大学开展的造口和慢性伤口护理等专科化护理,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地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和医疗界同仁的认可和赞誉。这体现了目前护理学科的发展趋势,使护理品牌逐渐成为医院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提升了护理专业的学术地位[9]。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进行高效滚动,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形象,使更多的护生增强了以后从事护理工作的信心。护理伦理学的教育手段在长期的实践中渐变,从以前的以说教为主,变为多种方式的共同着力,从以前的护生被动接受转变为对护生积极性的调动[10]。

6 结语

将护理道德情感的培养贯穿于护理伦理教学的全过程是由护理工作的性质、任务所决定的, 也是一个护理伦理学教师的职责。在伦理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注重护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使其养成在不同的情境下,自觉依照医学伦理学的原则辩证地处理学习及工作中问题的习惯。护理伦理的道德情感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教育护生自觉履行其道德义务和道德行为, 尚需多方合作, 持之以恒, 方有成效[11]。

摘要:护理道德是护理伦理学的基础,是护理实践中的各种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培养护生良好的护理道德情感能够提高他们的护理道德认知水平,使之能够主动参与到护理学及护理伦理学的学习中,并在工作中选择符合护理伦理的言行。基于对护理道德情感应在伦理教学中贯穿的认知及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护生的护理道德情感等问题,本文从护理道德情感的内涵及外延、培养模式、人文、环境要求及舆论导向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体会及相关对策,提出护理伦理的道德情感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尚需多方合作,持之以恒,方有成效。

关键词:护理,道德情感,护理伦理学,教学体会,对策

参考文献

[1]高桂云,郭琦,郭楠.医学伦理学教程[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94-96.

[2]李本富,李曦.医学伦理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4-136.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卷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4]朱小蔓.关于教师创造性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1(3):57-60.

[5]郑红.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1-4.

[6][德]舍勒.爱的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5.

[7]赵士辉.国外高校应用伦理学的教育及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4(1):105-107.

[8]华西都市报.女护士捐骨髓拯救北京学生[EB].http://news.sohu.com/20051020/n227253054.shtml

[9]曾伟红.开展慢性伤口专科护理的实践[EB].http://www.sdrmyy.com/nurs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694.

[10]张灿.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应加强网络伦理教育[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44(4):367-370.

浅谈临终关怀与护理伦理 篇10

临终关怀是有组织的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护, 包括医疗, 护理, 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这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 是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也称“安宁照护”。主要研究临床患者的生理, 心理以及疾病各方面改变的特点。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消除或减轻病痛, 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恐惧, 从心理学, 生理学, 生命伦理学等的角度, 对临终患者完善照护, 这不仅体现维护患者的尊严, 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 尊重患者的生命, 而在一定程度上, 还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使垂危患者在人生旅途的最后一段过程中得到需要的满足, 和舒适的照顾, 做好善后工作, 使逝者安息, 生者得到安慰。

2 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

2.1 对临终患者进行“优死教育”。临终患者大都对生活充满依恋, 即将与亲人分别, 对未知的恐惧, 失去尊严和自尊心等复杂心态, 患者常把生命的一线希望寄托在医务人员身上, 渴望回天有术, 因此护理时应通过亲切的语言, 和蔼的体态, 胜似亲人般的安慰患者, 让患者认识到死亡时不可避免的, 是生命的终结, 要正确的对待疾病与死亡。在进行心理疏导的时候, 护士应该掌握患者的性格和承受能力, 主动, 热情, 用心的去照护患者, 鼓励患者, 耐心, 细心, 贴心的于患者进行沟通, 让临终者对死亡有正确的认识, 心理上有所准备, 提前安排好后事。

2.2 努力减少病痛。临终患者大都伴随疾病的折磨, 对那些极端痛苦的患者要同情和理解, 关怀备至, 利用所学专业知识, 配合医疗手段, 以满腔热情, 尽最大努力去接触患者的痛苦, 包括心理安慰。

2.3 对意识不清的患者, 要不离不弃, 细心, 耐心加以照料。对于因病心情烦躁, 易怒的患者, 应宽容谅解, 不和患者计较, 时候做到能够换位思考, 想患者之所想, 急患者之所急。

2.4 在患者去逝之际, 医护人员应在场, 且应镇静不慌乱, 有条不紊的指导家属进行后事处理, 为患者做好细致的临终关怀。

3 临终患者的心里需求及护理对策

3.1 孤独感面临死亡, 患者一度陷入孤独当中, 恐被家人遗弃, 又怕给家人带来情感上的负担, 故患者矛盾, 并产生很强烈的关怀需求。此时, 护理人员及家人提供足够的爱心, 支持和关怀患者, 让患者感受到家人需要自己的存在, 产生被爱的感觉。

3.2 失落感死亡给患者带来强烈的失落感, 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包括事业, 家庭, 朋友等, 即将烟消云散, 成为一场空, 总觉得自己的权利被无情剥夺, 在这样的失落过程中, 患者会产生一种难以割舍的依恋, 会给自己及家人带来过度的感情压力。此时, 应尊重患者, 经常陪伴患者, 加强语言及非语言的沟通, 因势利导, 循循善诱, 使其逐步面对现实, 不再怨天尤人。

3.3 愧疚感因生病给家人带来过重的经济, 精神, 心理上的负担, 患者往往深感愧疚, 另外不能工作, 不能做家务, 失去自主能力, 也失去自我价值。患者很痛苦, 有的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故在照护患者的时候, 应想方设法让患者消除顾虑, 疏导患者, 尽力参与到生活中来, 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帮助患者重新获得自我肯定。

4 美化病室环境, 满足患者生理需求

病室的环境是影响患者精神及身体舒适的重要因素。因此, 护理人员应积极营造光线充足, 空气新鲜, 温度适宜和整洁安静, 安全舒适的病室环境。改善其身心状态, 使其拥有安全感, 归宿感, 同时加强基础护理, 定时翻身, 扣背, 并保持床褥整洁, 干燥, 预防并发症及肺炎的发生。

5 细心观察病情及发生的各种问题, 及时做出处理。

护理伦理道德 篇11

【关键词】护理道德教育 中职护理 实践教学

一、前言

我国当前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让老百姓不再看病难、看病贵,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优秀医护人员,其中护理人员要为病患提供优质的服务,耐心指导、积极乐观的心态、富有工作热情等等,都是道德教育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道德教育。当前我国中职护理学科在实践教学中,虽然涉及了道德方面的内容,但是教育效果不佳,还存在一定的缺失,各中职院校应该重点研究。

二、当前我国中职护理实践教学中护理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

第一,护理专业是服务型的专业,护理人员应该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也应该具备职业道德。但是当前的护理专业在实践的教学中,护理道德教育的内容非常少,而且比较零散。第二,由于护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比较少,所以学生就不能正确认识、深刻理解,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对病人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工作作风,日后工作也缺乏相应的能力,只会机械地工作,与患者的相处和沟通定然会产生矛盾。第三,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师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不强,教育过程中自身就存在不符合护理道德的行为,给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三、中职护理实践教学中融入护理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中职护理专业是传授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护理人员的。而教学的重要内容中包括护理的道德教育,将这些内容教授给学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让他们明确护理人员的职业准则,在日后的工作中可以自我约束。第二,丰富学生的感情,让他们可以设身处地地为病患服务,有人文关怀。第三,培养学生自我反省意识,积极进行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第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培养更优秀的护理人员[1]。

四、在中职护理实践教学中护理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中職院校的管理人员提高对护理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

首先,国家要加大对中职学校的投入力度,提供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中职院校根据国家的要求,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备齐实践课程的教学设备,为保证教学的操作性奠定基础。其次,中职院校的管理人员要提高对护理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全校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为护理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再次,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丰富护理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而且要具有时代性,如加入护士的衣着配搭、行为举止、思想境界等内容,而且要结合典型的事例开展教育教学。最后,提高中职院校的信息化水平,运用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然后建立网络教学信息平台,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定期更新护理道德的内容,让学生在良好的熏陶中树立高尚的医德[2]。

(二)将护理道德教育与实践教学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一方面,将课堂上的护理实践内容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分析护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将需要特别注意道德方面的教学内容整理出来,如面对病危病患家属的时候,如何尽可能稳定他们的情绪;重症监护室进入时灭菌处理工作的重要性等。在进行实践课程教学的时候,要分组练习,教师在学生实践的时候仔细观察,发现有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及时纠正,并且着重强调。另一方面,在学生实习、见习的期间内,教师要深入他们工作的地点,与医疗机构沟通,咨询学生的表现情况,要到实地中去观察,做好记录后,在实习、见习结束后加以总结[3]。

(三)提高护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方面,学校建立专业的教师团队,定期培训提高护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在这个基础上,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使教师在教学中时刻遵守护理道德教育的内容,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另一方面,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将情境教学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如演练抢救心脏病患者、抢救重大车祸患者等,使学生能感同身受,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五、结论

总之,中职护理专业教学实践课中加入护理道德教育内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职院校要重点研究。除文中提到的内容外,学校还要定期举办涉及护理道德教育的内容的相关活动,如聘请优秀医护人员到校演讲、指导等,而护理专业的学生也要有自我提高的意识,重视护理道德问题。

【参考文献】

[1]申伟君.中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临床专科护理教学的反思[J].卫生职业教育,2012(02):82-83.

[2]李佳圣.基于护士工作岗位的高职护理伦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2(04):97-99.

高职护理的伦理与法律教学研究 篇12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全新的改变,医学模式更注重人性化体验,随着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的增多和竞争的加剧,相关机构对护理人员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专业毕业的高职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拥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关注病人的心理,通过法律的科学运用和伦理道德的引入减少医疗纠纷。据数据显示,我国某医院由于护理人员缺乏法学和伦理知识造成的纠纷比例高达60%以上。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就结合高职护理教学的现状,从伦理和法律上加以探究,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

一、高职护理教学现状

高职护理专业是我国护理学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所谓的护理不仅要关注病人的健康和身体的恢复情况,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变化,控制好病人情绪的波动,给他们心里上的慰藉。现如今,我国的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病人与医生经常出现纠纷,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于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伦理知识。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受到传统教学思路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有关法规的介绍,导致学生的操作能力过关可是却不能更好的开展人文关怀。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开设的医疗法律和伦理课程也相对较少,不能将护理专业与实际相结合。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十所大学,参与问卷调查的医院均为二级甲等医院。

调查18所高校高职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有关卫生法学、护理伦理学课程开设和学时数量,课程包括哲学、毛泽东思想、法律基础知识等等。在统计中对各类资料进行的整合,采用X2的方式进行检验,对比分析职业技术学院和综合性大学中的高职学院护理专业开设卫生法学及伦理学课程的差异。

三、结果分析

通过研究,能够分析出结果,即卫生法学课程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率高于综合性大学,一年级时学生最原意学的三门政治法律类课程从高到低依次是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卫生法学与伦理学,而三年级时从高到低依次是卫生法学与伦理学、法律基础、哲学。高年级学生更有意愿学习护理伦理和法律知识,他们的综合素养也较高。

四、课程研究与设置

(一)要加强高职护理学伦理与法律课程的设置

伦理与法律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护理水平,与整个医院的发展都密切相关。高职院校要根据目前的治疗情况和医患纠纷的情况,不断增加伦理和法学课程方数量,科学的规划课程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制定完善的课程计划

伦理与法律课程的开展,提高护理的质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要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将学生的课程划分清晰,设立责任制,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并将选修课程纳入其中,提高学生对法律与伦理学科的重视度。

(三)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创新是进步的源泉,是发展的动力和基础。高职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不仅要全面,在加入伦理与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要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方法组织课堂,利用辩论、实践、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入渗透有关护理知识与法律的内容,并细化相关知识,根据患者的不同安排教学,针对妇女和儿童等人群可单独进行教学,统一护理计划、报告的书写方式,更好的落实权力和责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医疗卫生教育必须坚持革新,对高职护理专业进行调整。首先要做好分析和调查工作,明确当前的教育现状,找到问题所在。然后在通过分析对结果进行探究,合理安排课程的数量,根据学生法律知识欠缺的特点设置课程,创新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避免医患纠纷,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丁建云,王程,王丽华.山东省高职护生核心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2015,08:27-28.

[2]石芳.高职护理“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护理伦理道德教育的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03:74-75.

[3]饶和平,邱惠萍,陈月卿,黎萍,郭春发,周海婴.高职护理专业卫生法律相关课程设置与整合的探讨[A].浙江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浙江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08:3.

上一篇: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下一篇:电子负载仪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