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特色(共12篇)
生态特色 篇1
引言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 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文明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和程度。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 生态文明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的协调永续发展, 关注社会公民的基本生存需求, 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都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 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 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因此, 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从本质上说, 生态文明是一个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社会经济模式, 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民享受良好生态、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美好生活境界, 是一个多维的、开放的范畴, 其思想内涵十分丰富。
二、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是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萌芽和成熟的, 是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生态问题严峻的状况,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科学总结中国生态建设的经验教训之后提出来的, 是一个从不重视生态问题, 到确立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 到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再到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最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过程。
中国工业文明发展比西方国家晚, 但工业文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却超过西方发达国家, 随之而来的生态危机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进入资源消耗较高的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 大规模、高速度的工业化以资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为特征,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成为世界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国。为改变这种恶性局面, 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中央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一件关系到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子孙万代福祉的大事来抓, 把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列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一)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继续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深刻揭示。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 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
(二) 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 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攻坚方向。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加快构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 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形势使然, 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
(三) 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国民经济体系
资源环境问题, 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的问题。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中, 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资源、影响环境, 单独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行节约环保,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 必须根据自然环境承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 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要推动绿色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技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加快形成节约环保的技术和生产体系, 努力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自党的十六大以后, 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坚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为中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徐艳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安妮.马克苏拉克.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友好社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3]王宏斌.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4]刘增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高德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2011.
生态特色 篇2
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全市现有对外开放景点40多个,其中省级文保单位15个,3A级景区2个,2A级景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市域东部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正在规划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打造“东方湿地之都”。湿地保护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大丰野生麋鹿保护区目前麋鹿种群600多头,其野生种群总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丹顶鹤达到1200多只,占世界野生种群的60%以上。市域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面积10多万亩的海滨林场和辽阔的海滨草原,集蓝天、大海、海涂、森林、草原、珍稀动植物等于一体,具有与基岩海岸和砂质海岸迥然不同的海滨风光。盐城不仅资源丰富、生态独特,民俗文化特色也很鲜明。盐城是淮剧的发源地,素有“淮剧之乡”、“小戏之乡”、“现代戏之乡”的美称。历史上名人和名胜古迹较多。市区有南宋丞相陆秀夫祠堂、明末书法家宋曹故居等人文景观,大丰市白驹镇是《水浒》作者施耐庵的故里,东台西溪有北宋宰相范仲淹的“读书堂”,亭湖便仓有北宋宰相卞济手植的“枯枝牡丹”。现代著名外交家乔冠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胡乔木的故乡也在盐城市境内。
坚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重视建设本土特色的学校文化。要通过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通过实施新课程计划来丰富文化建设的内涵。要注重开发学校的课程文化资源,尤其是通过校本课程、综合活动课程、劳动实验课程等加强本土资源的开发。各地各有关学校特别是四星级高中,要充分发掘老区特有的人文底蕴,在弘扬老区精神,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振兴淮剧艺术,开发海盐文化和滩涂文化等不同方面注重收集整理,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加以开发利用,形成主题系列,形成区域文化建设基地,不断提升文化建设的层次。要加强特色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活动,营造生机勃勃的有个性的校园景象,让学生在各种特色文化中接触、感受先进的鲜活的文化滋润,抑制和抵制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的侵蚀,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利用生态优势 打造特色产业 篇3
区位:地处甘肃东南部
面积:2958平方公里
人口:20.20万人
辖区:8个镇13个乡
成立时间:1929年
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产业有核桃、茶叶、蚕桑。优势产业有花椒、食用菌、草畜养殖、蔬菜、旅游。
战略目标:围绕独特的生态优势,以加快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建设为主题,实施特色兴县战略,依托特色资源,开发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实现特色富民强县。
山水康县陇上版纳
康县地处祖国大陆的心脏腹地,它是镶嵌在陕、甘、川三省交汇地带的一颗璀璨的“绿色宝石”,是一块深藏在莽莽林海之中尚处于原始状态的处女地,是大自然奉献给人类的一份丰厚遗产。境内林木茂盛,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森林、矿产、水力资源丰富,适合多种动植物的生长,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有“陇上西双版纳”之称。山川秀美,风光旖旎,千峰林立,万峡纵横,悬泉飞瀑,百兽出没,林海森森,溪流淙淙。这里不仅山水奇特,生态植被良好,自然景观独特,更是不可多见的天然生物园,在覆盖全县70%的莽莽森林中,生长着上千种植物种类,其中红豆杉、香樟、银杏、白皮松等国家珍稀樹种38种。由于植被保存完好,人迹罕至,这里又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有上千种动物和数千种昆虫,有大熊猫、金丝猴、金猫、毛冠鹿、大鲵等珍稀动物36种。
康县景色迷人,四季常青。春天,风和日丽,山花烂漫;夏天,万峰滴翠,凉风送爽;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天,枯藤老树,千山冰挂。茶园、竹海、灵山、秀水、幽谷、茂林、飞瀑、流泉,构成了康县独特的陇上江南风光。
实施特色新县战略
围绕独特的生态优势,康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建设为主题,努力实施特色兴县战略,即依托特色资源,开发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实现特色富民强县,经过努力,把康县建成甘肃乃至全国的特色产业强县、绿色食品大县、生态旅游名县。按照“坚持五个大办、加快三项建设、实现四个突破”的工作思路,努力打造生态康县、文化康县、和谐康县、富庶康县。
在坚持五个大办上,一是坚持大办特色产业,努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整县核桃,南茶北桑、优势产业、重点突破”的开发思路,突出抓好核桃、茶叶、蚕桑三大主导产业,积极抓好花椒、草畜养殖、食用菌、蔬菜、中药材等区域产业,累计发展核桃达到37万亩,茶园4.08万亩,桑园4.53万亩,建成龙神茶业集团、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鑫虹茧丝绸公司、富盛核桃系列加工厂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6年,全县特色产业产值实现2.25亿元,农民人均1246元;二是坚持大办地方工业,努力加快工业化进程。着力提高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培育壮大县域特色工业。2006年,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892万元,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5.2%;三是坚持大办公路交通,努力破解发展瓶颈。多方争取项目资金3.02亿元,先后完成两条出境大通道——康阳公路和略武公路康县段,以及县内部分主要干线公路的建设。达到了乡乡通公路,90%的行政村通农机路。一个贯通南北、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已经形成;四是坚持大办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五是坚持大办生态旅游,努力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开发建设了白云山省级森林公园、阳坝国家4A级自然风景区等,自2003年以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近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1亿元。
城乡建设统筹规划
在加快“三项建设”上,一是加快农村基本条件建设,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结合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实行山、水、林、田、路、村容村貌综合治理,实施扶贫项目310个,投入扶贫资金1.43亿元,解决了1.43万户5.69万人的脱贫问题,全县整体解决温饱,贫困面下降到12.9%,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400元;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大胆探索,以地生财,多方筹集资金,全面实施“绿色园林县城”建设,完成了县城“七路三桥一市一园一区”等22项工程,初步建成一座山绿水清、街亮城美、小巧玲珑、独具特色的绿色园林县城,树立了康县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三是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为重点,完成造林85万亩。其中荒山造林15万亩,退耕还林28万亩。义务植树540万株。
巧做招商文章
在实现“四个突破”上,一是着眼于又好又快发展,在项目建设上求突破。近五年来,全县共争取和开工建设各类建设项目262项,总投资15亿多元。通过项目带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二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上求突破。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要求,围绕解决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用电难、通讯难”的问题,结合特色产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以工代赈易地搬迁等项目实施,开展了12个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试点,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三是着眼于机制和制度创新,在招商引资上求突破。采取“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办法,今年全县共签约项目8项,签约资金2.9亿元,完成了100个招商引资项目的储备任务,开工建设了三个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四是着眼于和谐康县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求突破。
符合中国特色的生态消费模式探析 篇4
一、我国建立生态消费模式的必要性
生态环境人类共同的话题, 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中国都必然经历一段从污染到环保, 从资源消耗到生态建设的过程。地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唤起了人们对生态问题的重视。在本世纪, 人类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全世界的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如果不及时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 人类将会面临更大的威胁。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人类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l世纪议程》指出:“全球环境不断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非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传统的消费模式是粗放型和内耗型, 其最终结果是耗尽资源, 破坏生态, 阻止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 必须由新的生态型消费模式来代替传统的耗竭型消费模式, 才能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主要针对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具体作为。在生态文明的呼吁下, 我们倡导的消费模式就是生态型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要求人们节约资源, 走绿色低碳环保路线, 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遵循生态系统演化规律而形成的特定的消费内容、水平、结构、方式和规范的消费系统。只有在全社会建构起生态消费模式, 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型消费模式倡导全社会的消费者用环保的自觉性来节约资源, 购买生态产品。尽量使用无污染产品, 对可回收物品循环利用, 全民自觉遵守生态保护规定, 宣传生态理念和生态知识, 共同维护国家生态环境。生态消费模式的建立能够鼓励全社会参与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 既能改善我国人民生存的环境, 又能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态消费模式驱动下的人的生活习惯的改变, 对于中国来说, 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政府主导型生态消费模式构建
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构建起生态消费模式, 但受到我国国情限制, 我们不能直接照搬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我们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人民的一条新的生态消费主导模式。从我国的国情分析, 现阶段我国消费者、NGO、企业和媒体等社会主体尚不具备成为生态消费主导力量的条件, 在中国要依靠政府牵头和组织, 自上而下的实施生态消费政策, 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社会各种力量, 组织协调各种关系, 普及生态消费观念。我国政府是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模式的原发动力。所以, 我国现阶段应以政府为主导, 由政府向社会逐步推进, 构建政府主导型生态消费模式, 以此推动我国生态消费进程的加快。具体来说, 政府在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消费模式过程中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 积极开展生态消费理念的教育和知识普及。要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生态意识, 宣传是主要手段, 通过媒体、网络等传播途径使消费者广泛认识到生态消费对于改善人民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要让人们了解, 生态消费模式的建立是保护环境的作为, 是每个人的事, 促进人们生态理念的形成, 把生态消费作为一种自觉行为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逐渐成为生活习惯。
第二, 制定一整套的生态消费机制,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生态消费模式可以作为环保的一个主要措施着力推行, 政府通过引导企业开发生产低能耗、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产品, 同时, 推行优待政策鼓励科技创新。企业是推动生态消费发展的生力军, 企业生产越多的生态产品, 市场才能有更多的生态消费。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依靠政府引导, 企业推动, 社会配合。另外, 政府还要主导培育生态消费市场, 在教育体系宣传生态消费的重要性, 鼓励科研机构加强生态产品的研发, 努力降低生态产品成本和市场价格, 积极开展生态营销, 营造有利于生态消费的市场条件。
第三, 组织以宣传生态消费为目标的民间协会和社团, 发挥中坚作用。这一点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 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在促进生态消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也可以培育生态协会和以保护生态为工作内容的非政府组织, 政府加大扶持政策使这些组织快速成长, 成为倡导社会生态消费, 宣传生态理念的中坚力量。生态协会等民间组织也要壮大自身, 积极参与制定生态政策, 辅助政府环保工作, 监督企业环保工作, 到街道、社区中大力宣传生态消费, 鼓励使用生态产品, 扩大生态消费的影响力, 推动生态消费模式尽快形成。
第四, 发挥我国媒体和网络的力量, 普及生态消费知识。生态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理念, 对于广大人民来说是极为陌生的, 人们在生活中的日用品、饮食都可以生态化。媒体和网络要承担社会责任, 尽快普及生态消费的概念、意义、方式, 让人们自觉的向往这种生活方式, 通过生态商品的需求来促进企业对生态商品的研发和制造。生态消费模式的建立需要全体人民的参与, 生态消费应是未来普及的消费模式, 中国应早日构建出符合中国特色的生态消费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新标.循环经济理论:从古典到当代[J].北方经贸, 2013 (08) .
[2]王国锦, 张洁.分析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溯源及其研究进展[J].经济导刊, 2013 (Z2) .
[3]吕福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生态模式——基于“浙商”的新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2 (1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篇5
周琰2012200335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工业技术迅猛发展,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也承受了越来越大的负荷。许多环境污染、资源匮乏、气候问题开始影响人类的生活,并且对我们的人身健康、生活环境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世界生态被破坏的大背景中,中国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生态危机。由于中国具有土地广阔、人口众多的特点,生态问题会给各地区的人们造成更大的危害,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们的正常生活。
2010年云南的旱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地的干旱,始于2009年末,至2012年4月仍在持续,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高石哨绿塘子水库见底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北部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其中云南旱情尤为严重。2010年,云南省小春播种面积3700万亩(其中粮食1770万亩),受灾面积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绝收超过1000万亩。2009年入秋以来,云南省遭受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特大干旱,给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小春减产已成定局,大春作物难以下播,河道干涸,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直接损失突破172亿元。预计全省小春粮食将因灾减产50%以上,甘蔗减产20%以上。气象专家分析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导致这次极端干旱的主要原因。
可见,灾难的发生并不是突然来临,而是长时间对气象造成的破坏积累而成。近几年,类似旱灾这样的灾难我国屡有发生,比如像频繁的地震、流感的蔓延,雾霾现象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天灾,人为因素不可避免。正是人们大肆进行砍伐,河流水资源污染等活动,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为灾难的发生埋下了祸根。可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比不可少,而且也必将成为以后国家工作的重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我国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思想的飞跃,充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
生态特色 篇6
开化二中始终坚持“环境优美、师资雄厚、管理科学、质量上乘”的办学目标,雄厚的师资力量,科学高效的管理,使二中焕发出盎然的生机。学校曾被评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省绿色学校、省城镇示范初中、省首批文明学校、省级治安安全示范单位、省首批体育特色学校、市首批名校。为进一步引领学生为该县“国家东部公园”创建贡献力量,近年来,学校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贯彻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遵循人与自然协调原则,通过森林学校绿校园、生态德育塑人格、幸福课堂提质量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不断营造与积淀“生态文化”,谱写了学校生态特色发展的新华章,2013年被评为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衢州市首批美丽校园。
一、森林学校绿校园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有着巨大的隐性教育功能,良好的环境给人以美好的熏陶。开化二中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绿化面积33200平方米,生均16.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过60%。为进一步凸显绿色,学校以闲置的山岙为中心建成了珍稀植物园。学校选择专业公司设计施工,邀请著名根雕艺术家徐谷青做顾问,做到学校特色和周边环境协调,同时突出绿色、生态、人文气息,集中展示开化丰富物种。2012年3月衢州新闻网以《让“绿色教育”滋养优质学校的土壤》为题在头条部分对学校的珍稀植物园做了报道,珍稀植物园已经成为开化二中一张靓丽的名片。
1.三个景区四项内容
植物园景观分为三个景区:中心景观区、复合景观区、生态林景观区。占地约5亩的中心景观区造景元素为适宜于我县生长的珍稀名贵树种以及我县特有的珍稀植物。中心处的“绿韵喷泉”是全园的标志性建筑。复合景观区占地约15亩,造景元素为层次丰富的乡土树种。占地约20亩的生态林景观区主要是已完成的杉木公益生态林。植物园内基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文化林营建、生态文化林抚育、生态文化林保护、解说标识牌建设。
2.三个主题五项功能
珍稀植物园建设突出了三个主题:“绿色”“阳光”“清风”。设计时主要考虑将该植物园设计成具有综合功能的生态绿地,主要包括游憩观赏、植物科研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对外展示及动植物资源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五个方面。
二、生态德育塑人格
生态德育是从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学生树立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而更好地享用自然和生态系统的意识,形成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进而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交往,和谐协作,相互关爱的道德境界,树立一种崭新的自然观、人生观和生存发展观。
1.三维目标彰显生态德育魅力
生态德育的目标是养成学生的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生态教育、体验活动了解当地大气、水源、林木、水土等实际状况,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污染源并提出相应对策。让学生认识到环境破坏对于人们生活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态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生态德育体验,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及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近学校珍稀植物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钱江源,逐步确立作为一名二中人、开化人的自豪感;培养学生对生态文化学习的兴趣,逐步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愿望;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
2.突出乡土精选主题体验内化
浙江省首届中小学义务教育百门精品校本课程“生态德育”内容选定的原则是:依据课标,突出乡土,面向学生,紧贴生活,联系实际,精选主题,体验内化。课程主要分生态教育与生态体验两个篇章。生态教育篇有生态知识我来说、生态活动我来做、生态家庭我来创、联动社区促生态四节;生态体验篇有呵护绿色校园、开展“生态文化节”、垃圾分类回收、爱我生态我参赛等生态环保体验活动。
3.两个结合灵活实施多维评价
学校通过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理论课与体验类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生态德育”校本课程,我们改变了德育的单一形式,形成了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课外活动联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横向贯通的学校德育生态系统。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生态德育评价活动,如生态班级、生态课堂、生态家庭、生态之星等的创建和评比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生态环境中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呈现出“众人浇洒德育花,班班闪烁小星星”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三、幸福课堂提质量
课堂,作为师生互动、信息交流、生命共进的场所,应该是一个和谐共进的“生态系统”。生态幸福课堂是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本的课堂,从生态学的视野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生态元素,通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及其与教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良性发展、动态平衡、开放有序的微观生态系统。在我们倡导的生态幸福课堂中,学生作为“消费者”,在教师这个“生产者”的导引下学习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中,获得有形和无形的“物质营养”;师生在多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中,每一天都在进步和成长。而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艺术也得以发展。
学校积极推进“目标分层教学案”教学改革,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分层效果检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在差异中发展学生。学校将“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目标分层教学案进行了有机的融合,积极探索“三导五学”生态幸福课堂建设,开展课堂教学效果实证研究与追因分析案例研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丰富生态系统的环境因素)、实施平等的交流对话(畅通物质能量的流通渠道)、追求课堂动态平衡(彰显生态动态的平衡之美),以实现师生幸福和谐发展。通过指导预学、引导发现、辅导作业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通过预学、独学、对学、互学、群学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得到同伴的及时帮助,在成功体验与积极的评价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生态文化领发展
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内部形成的为其成员所认同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总和,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就能增强全体师生的目标意识,使共同追求的价值核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规范学校每一位成员行事的方式,润泽滋养着学校的师生员工。学校通过过程化设计活动文化、人性化培育管理文化、境界化塑造精神文化,不断地积淀生态文化,引领学校的全面发展。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之本,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次,精神文化表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该校精神文化包括校训(崇德、勤学、笃行、奋进)、办学理念(为教师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成长奠基)、办学思路(学校管理精细化、教师发展专业化、课堂教学差异化、课外活动课程化、校园建设园林化)、办学目标(环境优美、师资雄厚、管理科学、质量一流)、学校精神(奉献、创新)等价值追求,它抽象于物质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等相对具体的文化形态之中,对学校师生有强烈的引领作用。
学校每年都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节、体育文化节、科技节、摄影作品展、书画展、征文比赛等活动,为学生展示才艺提供广阔舞台;为张扬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学校以活动丰富课程资源,以课程导引活动开展。
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生态文化特色日益凸显,引领着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开化二中愈发的美丽。在近年来的学科竞赛中,学校有300多人次获各级各类奖项,其中80多人获全国、省、市大奖。中考各项指标均居全县前茅,升重点高中人数节节攀升……
美国教育家伯尔凯说过,“一个办得很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即有一个具有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使教师和学生都被纳入通向成功的教育途径之中”。诚然,学校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诞生,也在学校发展中得以不断传承与创新。“文化如水,润泽万物,悄然无声,潜移默化,滴水穿石。”学校努力为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谐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创设最佳的教育生态。让他们在学校生态文化的积淀中不断前进……■
生态住宅小区的环境影响评价特色 篇7
近年来, 随着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高速发展, 生态住宅小区逐渐成为房地产投资建设的热点。生态住宅小区被赋予新的内涵, 不等同于一般的住宅小区, 其环境影响评价也不能等同于一般的住宅小区。健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优美并能节水、节地、节能是绿色生态住宅的基本特征。本文正是基于此, 从节约资源、树立“以人为本”健康舒适理念、使用后评价三方面对生态住宅小区的环境影响评价特色进行了探讨。
1 节约资源
节水、节能、节地是生态住宅的基本特征之一, 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大方针。虽然目前环评指标体系在节能、节水上未作规定, 但这是生态住宅小区评价的特色, 也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环评时可参考建设部颁发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节约资源, 尽量使单位土地面积的能耗最低、单位土地面积的耗水最低, 废弃物的处置最大限度的化废为宝。
节能:建筑的围护结构和供热、空调系统是否进行节能设计、是否满足相关节能建筑的指标, 建筑节能至少要达到50%以上;室内是否尽量采用自然光, 室外公共场地是否采用节能灯具;是否采用太阳能、风能、地热、废热资源等新能源和绿色能源;全年日照在2500h以上的地区, 普遍应装太阳能设备。
节水:室外系统中是否设立排水处理后重复利用和雨水收集系统;生活污水是否接入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或进入市政污水管网;集中水景用水是否循环使用, 是否有中水或雨水回用;绿化、道路喷洒等用水是否使用中水或雨水;是否采用节水型产品;小区绿化、景观、洗车、道路喷洒、公共卫生等用水应使用中水或雨水, 其使用量应达到小区用水量的30%;节水器具的使用率、污水处理率和污水达标排放率应达到100%。
废弃物再利用:废弃物实行分类收集, 全部袋装, 密闭容器存放, 收集率达到100%, 分类率达到50%;中水清洗污染场地, 减少恶臭气体产生。处置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 就地处理, 最大程度的化废为宝, 循环利用。
2 树立“以人为本”健康舒适理念
生态住宅的建设不仅体现保护地球环境和高效利用资源的要求, 而且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及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舒适感。作为生态住宅小区的环境影响评价, 居住环境的生态宜居性应当是环境影响评价中关心的主要问题, 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健康舒适理念, 评价时应考虑以下绿色评价因素:
绿色建材使用:是否遵循3R原则 (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 选用建筑材料;是否选用对人体无害无毒不污染环境, 并尽量应用消磁、消声、调光、保温、隔热、抗静电、防水、防火、防湿、隔音等材料。
绿色室内装修设计:是否采用环保型室内装修材料;建筑室内气环境系统是否利于自然通风, 厨房是否设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 异味气体能否在瞬间散发。
景观绿化:景观绿化系统是否具备完善的生态环境功能、休闲活动功能及景观文化功能;景观水体用水是否净化处理;草坪、树木等修剪是否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小区绿化覆盖率应不低于40%, 无裸露地面, 舒适健康安全。
配套设施环保化:附属商业网点是否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 餐饮业是否有完善的净化油烟的措施;集中供暖换热站是否有产生噪声、振动、废气等不良影响;停车位、停车库是否预留充足;道路交通是否方便且不噪声扰民;高压输电线、变电站的位置与住宅的距离是否符合卫生防护距离, 将电磁的辐射干扰和低频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降到最低。
3 使用后评价
在西方较发达国家, 注重使用者实际需求和心理感受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愈来愈受到重视。针对住宅小区, 美国、加拿大、日本乃至我国的台湾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评估体系, 使用后评价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POE) 。虽然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有所规定, 但目前住宅小区项目很少进行相关评价。笔者认为, 生态住宅小区既然强调以人为本, 就应该关注使用者的感受, 建立相应生态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使用后评价制度。通过使用后评价, 不断完善改进, 满足使用者需求, 建立建设反馈机制, 引导决策、设计、管理和建筑综合效益的良性发展。
使用后评价通常是综合性的评价, 是使用者对环境状态的感知,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监测等多种方式进行。但目前, 因为没有法律法规等的强制规定, 所以使用后评价并没有很好的进行, 居民的使用后感受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有些住宅虽然交房时验收合格, 但使用过程中却存在很多环境质量问题, 给使用者带来后续烦恼, 也引起业主与物业之间的不和谐纠纷, 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 建立生态住宅小区项目的环境影响使用后评价制度是符合国情的, 也能使环评的价值得到切实的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 生态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结合生态住宅小区自身的特点进行评价, 除了传统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的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基本评价因素外, 本文提出应从节约资源、树立“以人为本”健康舒适理念、使用后评价三方面考虑, 增加节水、节能、废物再利用、清洁能源、绿色建材使用、绿色装修设计、景观绿化等绿色评价因素, 建立生态住宅小区项目的环境影响使用后评价制度, 推动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推动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要:本文从节约资源、树立“以人为本”健康舒适理念、使用后评价三方面对生态住宅小区的环境影响评价特色进行了探讨, 为该部分环评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生态住宅,环境影响评价
参考文献
[1]孔火良.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管理观察, 2009 (1) :168~169.
[2]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2001, 5.
[3]蒋林明, 宋立群, 修光利.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新问题探讨[J].污染防治技术, 2007, 20 (5) :56~59.
生态特色 篇8
关键词:生态位,高职院校,特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要求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一要求明确的指出了今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更加注重内涵, 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从理论上深入研究自身的发展定位, 合理地提出有助于推动自身定位科学化、合理化的策略体系, 寻求与自身相符合的特色发展路径。
一、生态位理论概述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研究物种之间的竞争性、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等问题的重要理论, 它揭示了生态个体、种群和群落生存与竞争的基本规律。生态位就是指在生态群落中, 一个物种和其他物种相关联的特定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和功能位置。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不同的生物物种 (如动物、植物) 的营养与功能关系上各占据不同的地位。每一个物种在某个生态因子的维度上, 都有一个能够生存的范围空间, 在此范围空间的两端是该物种生存的耐受极限。例如, 在动物界没有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否则, 物种之间就会发生激烈的竞争, 对此我们称之为生态位现象。
二、高职院校生态位原理
高职院校生态位的确立, 是与其生态系统共同进化的各个组成部分 (内外部环境) 有关的。运用生态位理论来研究高职院校的发展问题, 首先可以给高职院校的生态位做个界定。
高职院校在一定的时期需要吸收资金、教师、学生、政策信息、知识等资源, 组织好这些资源, 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 经过知识的传递、信息的交流, 资金的运用, 物资的消耗, 转化为政府企业、高职院校、社会团体、科研院所等部门所需要的资源的组成部分。只有资源被转化, 高职院校才能生存。这些资源以及资源间的相互关系是高职院校的生存空间, 即高职院校的生态空间。而一定的生存空间范围、一定的时间段内, 高职院校获得输入资源以及输出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 他只能占据整个高职院校生态空间的一部分, 这部分生态空间即可称为高职院校的生态位。高职院校应自觉地在适合自己能力、个性和优势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需求、能力、个性, 根据不同的目标和方向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最终实现在一个区域内处于不同生态位的高职院校能够获得不同利益、形成不同特色的格局。但是, 现实情况往往是高职院校个体间教育资源利用的时空重叠即生态位重叠现象长期存在。
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生态位审视
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 理想的状态是高职院校有别于其它高等院校, 形成特有的生态位核心内容, 避免生态位的重叠。然而,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张, 现有的资源总会出现短缺, 职业教育以及其它层次教育之间在所难免地出现了激烈博弈和生态位高度重叠的现象。
1. 生态位选择不明、办学目标趋同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人们对高职院校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持有的教育观念和哲学思想, 是高职发展的远景和方向的指导原则。办学理念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绩效的取得和目标的实现。然而, 很多职业院校单纯的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合理求真、使命引导、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积极应变”等理念, 理念趋同现象严重, 制约了自身的健康发展。
2. 分工协作和合理定位的意识不强
很多院校跟风上学科、上专业, 追求“人有我有、人有我大、人大我全”, 盲目向综合性方向发展, 而并不追求发展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质资源。领导层“跟着人家学”、“追求短期效益”、“多上热门专业”的思想使院校之间缺乏分工协作意识, 缺乏根据自身实际定位自身目标、职责、任务的精神, 最终导致角色错位、职责不清, 竞争力不强。
3. 生态位选择过程简单, 缺乏合理论证
高职教育发展的生态位选择应该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条件相关, 应该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研讨, 而不能简单随意地进行。寻求适合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育教学机制、体制和模式, 系统分析与合理总结社会发展不同层面的人才需求及规格要求, 确立适应和满足多层面社会发展要求的培养模式, 并据此确定职业院校内部结构的发展体系必不可少。
四、高职院校生态竞争力的培育
1. 形成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要创新办学特色, 必须把自身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进行有效融合。逐步建立企业、行业组织办学的促进机制, 扩大高职院校投资主体的生态位宽度。
在专业设置上, 要以市场的客观需求为导向, 贴近企业, 贴近生产、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努力创新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 努力摸索适合学院特色专业发展的校企合作之路。在专业建设上从自身的办学历史中寻找到不同于他人的比较优势, 形成属于自身的“人无我有”的品牌。
2. 进行专业定位与课程设计
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 学校与企业要紧密合作, 学习内容紧贴企业要求, 做到毕业上岗就能完全胜任岗位, 适应企业文化。
具体做法是, 在专业定位和课程设计上, 首先专业教师要根据工作岗位和职业的典型任务归纳出该专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通用技能, 并据此来确定学习目标, 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设计。第二, 专业教师要与企业工程师一起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其中重点是进行载体的选取和学习情境的设计。而这些都要来源于企业或者生活中真实项目、任务或者案例, 从而达到尽可能贴近企业岗位需求的目的。第三, 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要通过现场讲授, 创设生产场景, 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
3. 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据相关调查显示, 企业大多认为目前高职毕业生只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职业迁移能力弱, 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最欠缺的能力主要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分析总结能力、计划能力、寻求帮助团队合作能力、积极沟通交流能力等。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只有使学生学会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 才能使毕业生获得长远的发展。高职院校要明确毕业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需求, 然后据此匹配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 从而构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案。这样, 学生在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 也能具备较快适应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当然, 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通过各方的合作才能够完成的。包括专门的职业核心能力必修课, 职业核心能力大赛、各种社团活动, 实习见习、实训及社会实践中的培养等, 这样才能形成卓有成效的培养模式。
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源锐减的情势下, 高职院校只有通过各种手段创新内涵和外延, 将特色教育不断延伸, 显示出自己独有的特性, 才能尽可能地避免与其他教育形式的生态位重叠, 拓展和提升自己的生态位空间, 减缓自身的竞争压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玉宏, 孙云志.试论生态位视角下的交通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建设[J].交通职业教育, 2008, (6) .
[2]何培英.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等海洋教育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 2010, (1) .
创造地域生态环境特色的建筑文化 篇9
一、走向自然和合共生、利用自然光自然风、
营造自然生态环境,是实现城市与建筑节能、环保、舒适的根本途径。
走向自然和合共生,就是要发展城市外围大的自然绿地的生态环境、城市本身中的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和建筑内外与道路小的生态环境的绿地建设,还要重视建筑遮阳、充分利用自然光、热和自然通风,而不是为了开发的利益(包括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搞高层高密度,不是为了显示地方政绩,搞大建筑、大广场、大马路,不是为了所谓的“节能”,搞密闭窗、机械通风,以保证人、建筑与自然共生,创造适宜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
关于这个问题,岭南地区的一些城市与建筑发展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城市大中小绿地环境建设发展方面,广东中山、珠海、广州等市都是优秀实例。在建筑遮阳、利用自然光、自然通风和建筑与园林结合方面,广州的实例较多。如20世纪50年代,由夏昌世教授设计的广州中山医学院生物楼,朝阳面设有横向、竖向遮阳板,夏季遮阳效果好,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既实用又美观(图1);同一年代,由莫伯治教授设计的广州北园酒家,除充分利用民间工艺的门窗旧料外,主要是巧妙地将水石花木园林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具有岭南园林环境特点的建筑。到了20世纪60年代,莫伯治教授设计建成的广州矿泉客舍又是一个典型实例,主楼前为一水庭,楼后为一小溪流过的小花园,主楼底层为支柱层,前后通透,自然通风极为良好,所有客房都是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并为花木水石园林所环绕,还第一次将水石花木引进低层客房室内,节能、环保、舒适(图2)。上一世纪70年代,佘畯南先生设计建成的广州东方宾馆新楼,利用东南主导风组织气流通道,客房楼设单边走廊以迎接最多的东南风,地面设水池花园,天台设屋顶花园,美国《Architectural Record》杂志1974年9月报道,其设计有如一杯中国极好的啤酒,把人们从喧嚷的环境转入到安静舒适的绿洲之中(图3)。接着到了80年代,佘畯南、莫伯治教授合作设计建成的广州白天鹅宾馆,除重视自然采光和通风外,在园林生态环境内容方面更趋成熟,室外室内花园穿插结合,共享大厅园林突出,接地通天,三层中餐厅室内花园、顶层高档客房花园,连着天空,自然采光通风,创造出雅致的自然环境。进入上一世纪90年代,1995年由何镜堂教授设计建成的华南理工大学逸夫楼,根据空间使用要求,采用实墙开窗作法,自然采光、通风,侧面的二层中庭,洒满阳光,开敞明亮,整座建筑前临湖面,后有花园,使其融于自然环境中。事隔8年后的2003年,在同一地点华南理工大学仍由何镜堂教授等设计建起的逸夫人文馆,更是一个创造自然生态环境的优秀实例,此馆按功能分为展厅、阅览室和报告厅三个部分,通过开敞式廊连成一体,有利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并表现出通透的岭南建筑特色;在屋顶设置可调式遮阳百叶,利用柱廊和脱开墙体遮挡阳光的直晒;此三部分厅室围合着白玉兰庭园,南北两侧环绕着绿化,前面对着宽阔的东湖,后边望着西湖水面,该馆完全置于大自然的环境里;这幢逸夫人文馆,通过遮阳设施、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水木绿化结合达到节能、环保、舒适并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理念与作法是值得推广的(图4、5)。这些半个世纪以来的实例,说明广州建筑在与自然结合、节能、环保、舒适方面,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对于今日建筑的发展仍有参考作用。
目前,我们的许多建筑需要增加遮阳设施,这是建筑节能的一项重要措施,不容忽视。我国的传统建筑,无论是在亚热带、温带或寒带地区,朝阳面多有檐廊,炎热时还加有檐帘,夏日遮阳降温,但这一优秀的传统作法,并未被一些设计人员所认识,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中缺少遮阳构造与设施,每逢夏季及其前后靠空调降温,耗电量大且不舒适。现遮阳方法多种多样,可自动或手动控制,我们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建筑的需求,选择高技术或适宜技术的遮阳设施。此外,非自然通风、以密闭窗机械通风求节能的方法值得商榷,有些设计人员主张室内温度,不要受室外影响,门窗要密闭采用机械通风,以此达到节能效果,我们认为这种作法比较片面,只有一些建筑,一些时间段适合这样做,但住宅和大部分公共建筑还是要强调自然通风,以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和综合地节能。前些时,一位德国南极考察队负责人到中国南极考察站建筑后,他很感慨地说:“你们站室内空气比我们站内的清新,因为德国站建筑采用的是全封闭式,人工机械通风,还是中国站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好。”这个实例亦说明了自然通风的效果。
下面再介绍三个近两年内建成或正在建设中的最新的自然生态环境优秀的建筑设计实例。
一是2006年建成的西藏拉萨火车站(图6、7、8),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恺总建筑师等设计,该工程项目是由铁道部组织全国五家大设计院通过竞赛选出的设计单位,我参加了这项评选工作,组织者强调设计方案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具有地域的建筑文化特色,并要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在这五个设计单位所作的方案中,中选的设计方案,同北面山势自然地理环境结合的最好,整体造型横向舒展,墙面向外微微倾斜,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良好,且在屋顶上采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分段系统,总集热面积约4000m2,主要用于冬季供暖,节能、环保,夏季车站不需要空调,夏季此系统为生活热水提供热源,并可利用热水对竖风道中的空气进行加热,提高自然通风能力,改善室内空气环境,减少能耗,这些作法及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值得参考、学习。
二是正在建设中的苏州火车站(图9、10、11),它是在老火车站位置上扩大重建的新站,仍是由铁道部组织设计竞赛选出的最佳方案。我亦参加了此次评选工作,参赛的五组设计方案在表现地域特色方面,各有千秋,最终选定的设计方案,其创新内容较好,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表现突出,朝南入口立面出檐深远,遮阳节能,大厅宽敞明亮,自然风通畅,并分隔出院落空间,有利自然采光,室内与室外有序地布置绿地园林,使建筑融合在自然环境之中,这个胜出的方案设计者仍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恺总建筑师等。
三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选设计方案,现已按此方案动工实施基础部分,此设计是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教授领衔创作的方案,它是从全球华人建筑师征集的344个有效方案中选出的,此方案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我们的看法是设计创作的理念正确,根据世博会主题,创新出自然的地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的人文生态环境。在这段里着重分析其有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的措施做法,具体内容如后(图12,注:该项目设计方案的其他相关图片请参阅《南方建筑》2008年第1期P78-85)。
第一、自遮阳体型实现夏季最大限度遮阳,冬季最大限度透光的效果:造型层层出挑,使得建筑在太阳高度角较高的夏季遮阳效果明显,而在太阳高度角较低的冬季能最大限度让太阳辐射进入室内,以此实现夏季节省空调运行费用,冬季节省采暖运行费用的效果;结构自遮阳的存在使得采用普通中空玻璃就可以满足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大大降低外窗的初投资。第二、地区馆设计力争实现单体建筑自身的减排降耗: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拔风;地区馆屋顶“中国馆城市花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隔热。第三、利用自然通风的架空中庭空间改善室内外热环境状况:一是呈“鼎”状的四个核心筒构成架空层,二是架空层上部的建筑中庭空间系统,前者可以使得架空层公共活动空间在过渡季节利用室外风压形成良好通风效果,后者可以利用中庭结构形成良好的热压拔风效应。第四、充分利用太阳能:将屋面遮阳板与太阳能电池方阵结合,形成光电遮阳板;有望使全馆实现照明用电全部自给。第五、在景观设计层面,加入循环自洁要素:在国家馆屋顶上设计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局部环境提供生态化的景观。第六、冰蓄冷技术实现用电的移峰填谷:针对上海地区用电分时计价政策,采用冰蓄冷技术,利用夜间低谷电制冰,在第二天展览高峰期融冰制冷,实现用电的移峰填谷;在节省运行费用的同时平衡电网负荷,提高市政电网效率。
上面的这些历史的与最新的实例说明,解决城市与建筑中的节能减排、环境卫生问题,重视遮阳设施、自然通风与采光、加强自然绿地环境建设是最经济、最实用、最舒适、最环保的方法,而不是只靠人工科技,人工科技是与之配合的,所以说它是根本的途径。这就是我们关于走向自然和合共生的基本理念。
二、保护整修历史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精神、创新人文生态环境,是发展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的基本理念。
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现存的重点历史文物建筑大都得到保护,但对一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尚不够理想,过去被拆毁新建高楼大厦的不少,现已开始扭转这一趋势,注意保护、整修和发展历史街区。在当前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同时,我们要更重视城市地域建筑文化的保留,以显示出自己的个性特点。保护、整治、发展好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既符合各自的生活方式,并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还保留了城市历史文化的痕迹。这里以两个当前的实例说明这个看法。一个是北京前门外大街及其两旁街区的保护、整治、发展的规划建设实例,此街区的规划设计竞赛,从2003年开始,并于当年选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设计方案(东区),经过2004年的不断修改,2005年迄今整治建设,主要部分于2008年中开放投入使用。这个实例的范围较大,首先从前门外东侧路、西边煤市街拓宽机动车道路入手,分散前门外大街的交通压力;前门箭楼至猪市口的前外大街两侧,保存全聚德、长春堂、都一处和月盛斋等老字号,西面大栅栏保留同仁堂、瑞蚨祥、张一元等老字号,东面保存天乐园、广和楼和阳平会馆等老戏园;建筑为二、三层,建筑样式保持清末民初时的风格;建筑之间增加活动场地和绿地,改善了空间环境;还增加些建筑新内容和新的基础设施以及建筑内的各种新设备,以求低耗高效,适应向信息社会发展的今日需求。这个街区的保护、整治和发展,体现了它的历史文化价值,保留了北京原有的地域特色,并能满足市民当今生活的需要,具有新的活力。另一个实例是广州老西关恩宁路骑楼街,原将此街的开发改造,交给了开发商,2007年7月广州市政府决定收回这一社会开发权,改由“政府开发”,这一消息传出后,得到广大市民的称赞,真可谓顺乎民意。原由开发商社会开发,拟只保留八和会馆、詹天佑故居和李小龙祖居,这实际上是将骑楼街全部拆毁,现转变为政府承办,广州市文化部门提出的方案是,恩宁路的骑楼街原则上全部保留,仅对个别的难以维修的拆除重建,但形成一条完整的骑楼街,骑楼内的文物亦争取全部保留下来,这种骑楼街的特色是广州老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化石。我们相信,这种保护整修历史文化街区的实例会越来越多。
发展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的另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不断创新地域人文生态环境,这种提法主要是针对城市新区的新建筑而言,强调创新和发展地域建筑文化,而不是一些城市跟着所谓的“时尚”跑,建筑围上玻璃幕墙或搞怪异型体。下面仍以西藏拉萨火车站(图6-8)、苏州火车站(图9-11),和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图12)三个设计实例说明这个问题。
西藏拉萨火车站,它是青藏铁路的终点站,位于拉萨市西南端,与拉萨市隔河相望,距市中心2km,与布达拉宫遥相呼应,建筑面积23 697m2,占地111 646m2,办理客车为5对,再发展为6对,基本站台1座,中间站台4座,客车到发线8条。2003年底举办了第一次设计方案评选活动,选出的最好方案,满足了使用功能的要求,但其整体造型缺少地域文化特点,仅中心屋顶采用反拱形状,意喻“哈达”,铁道部主管部门和评委对此方案不很满意。后又扩大范围,举办了第二次设计方案竞赛,2004年选定的这个方案,其造型向两边横向展开,并强化了拉萨火车站特有的服务要求,包括旅游服务、医疗服务等,保证旅客人流、行包转运、邮政通讯等流线畅通;主入口采取墙体倾斜、墙体分隔、厚重砌筑、立向窄窗以及连续的水平屋面等地方处理手法,并将这些手法提炼;在室内主要大厅采用木梁格构,并配以具有地方特点的家具、陈设和大型壁画;在室内外还选用具有藏式建筑特点的白色、红色和金色等,色彩鲜明;采用这些设计手法,使这幢建筑的外貌和内部富有地域的人文空间环境特点,由于重点是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满足现代公共建筑大空间功能使用要求,该火车站仍然突出着它的现代性。
苏州火车站,位于苏州旧城西北角外护城河的北面,总建筑面积85 700m2,地上建筑2层为54 000 m2,地下1层31 700 m2,主体站房由南、北站房与高架候车厅组成。如此具大规模、体量的建筑如何融于既有的城市尺度和肌理中,中选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方案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法,确立能够代表苏州特色的菱形空间作为基本要素,选用菱形空间网架体系,通过重复这个要素,分解了屋顶的体量,并在平面组织上,分解出一些内部庭院,既满足使用功能需要,又使空间环境具有苏州典雅、闹中取静的氛围;主入口采取柱礅、菱形架支撑着分解的菱形空间网架,轻盈通透,具有苏州传统屋顶的神韵;室内外选有木装修,室内空间布置有粉墙黛瓦样式、菱形窗、木隔扇和园林绿化,旅客行走其间,有如在苏州街区内活动;室外布置有大片的花木水池,站房内布置着表现人品意境的苏州园林,既营造出空间的自然环境,又增加了苏州的地域感;通过车站,将南面旧城区同北面新开发的金融商业区连接贯通,创造出拓展的流动空间环境,对城市整体发展极为有利。这个设计重视继承苏州传统文化的精神,很好地把握住功能、结构与尺度的需求,创造出具有苏州地域人文特色的“新而苏”的火车站建筑,因而中选。其它参赛方案,亦都重视体现苏州的地域文化特点,但有的尺度接近苏州传统民居,不符合这座大型公共建筑的特点;也有的外貌很有气势,具有地域风格,但室内大厅过大,缺少地域人文的内容,且使用不方便。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选的设计方案是一个将自然地域生态环境创新与社会人文生态环境创新融合为一体的优秀实例,在前面已分析了它的自然地域生态环境的创新内容,这里主要分析其创新社会人文生态形体环境的内容。该馆整体方形、主体居中的布局,似中国周王城图的格局,汉以后唐长安城、元大都城、明清北京都城皆附会这一形制;建筑底部及其周围配以水木,如都城外围的大地乡村田野,加上建筑骨架的红色,隐喻着中国城乡的自然面貌;在其创造自然地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层次结合社会人文生态环境来思考,它体现出中国哲学思想的自然宇宙观,即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建筑合一,人、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理念;从社会经济生态来看,它反映的是低耗高效,适合地球自然进化的规律;所以它给我的感受是一座具有中国社会人文特色的又极富现代感的创新建筑,符合以建筑表述极度重视环境与能源问题的“环境宣言”。(本项目的相关图片,请详见《南方建筑》2008年第1期:P78-85.)
一个有历史文化的城市,一方面要重视保护、整治、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另一方面要重视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创新发展新建筑,落实了这两方面的重视,就会在各自的城市中显现出自己的特点,所以说,这两个方面是发展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的基本理念。
三、构建人行道路系统、连通公共交通网络、延伸拓展流动空间,是体现人民性、提升地域生态环境活力的现代措施。
一个城市地域生态环境的好坏,同城市交通有很大的关系,目前我国大城市的交通组织尚处于以车为本的交通网络。北京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城市干道、大街、小街、胡同都可行走机动车,路的两旁大都变成了停车场,近几年又允许电动自行车上街,交通混乱。广州市区不让电动自动车行驶是正确的,另外我很欣赏以往广州的沙面地段无车区,其生态环境是最上乘的。
我国城市的产业经济都在不断发展,特别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向信息、知识社会过渡的城市,其城市中心区或其他重要文化生活区,都要逐步构建起人行道路系统,使这些为广大市民服务的街道空间环境不受汽车交通的干扰,不受污染,人身安全,真正成为符合城市居民生活需要的繁华街道。这是体现城市人民性、城市现代化水平和对城市居民关怀的程度。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城市汽车的发展,特别是私人小汽车的快速增长,使城市交通被小汽车所主宰,道路交通拥塞。现发达国家的城市已扭转这种混乱局面,变成控制城市中心区的汽车,构建起人性化的人行道路系统,并同公共汽车网站和地下铁路交通网站连成一体,提高了这步行地区的空间生态环境的水平,方便并吸引更多的市民到此活动,提升了城市活力。
在这一方面,我国城市刚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如北京于上世纪90年代开辟了王府井步行街,范围在王府井南口至八面糟一段,今后应扩大范围,并与地下铁路网连通;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街,早已是步行街道,它四周的许多街道也应改为步行区。上海闻名的南京路商业街在上一世纪90年代也变为步行街,公共交通和机动车从其南北两侧街道通过。广州市中心区早已构建起路口的过街天桥,北京路变为步行街,现已作出人行街道系统规划,拟逐步实施。构建人行系统、连网公共交通,香港是个好实例,它虽然比欧美一些城市晚起步20多年,但它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于香港中环、九龙中心区等地修建了大量的建筑连接体、过街天桥和爬山廊道,将大型公共建筑、写字楼与商场连通,构建起人行系统,这个有顶盖的人行系统同地下铁路网相连接,方便了广大居民的出行,且可避日晒和雨淋。
再介绍两个国外的实例。一是欧洲文艺复兴发源地意大利佛罗伦萨市,该市采取开辟步行区域的作法,名称为“Pedestrian Precinct”,将其中心区西尼奥列广场及其周围地区,北至圣·玛丽亚教堂、钟楼,南至阿尔诺河、旧桥,全划为步行区,此外在城内其他名胜处也划出一定的范围作为步行区,不准汽车行驶,方便了旅游参观者(图13)。二是英国伦敦市,2007年11月14日伦敦市长肯·利文斯在伦敦市政委员会上说,计划把伦敦市中心区几条繁华街道和几座公园,如摄政公园和牛津街、购物区等改造为步行街,只允许行人和自行车通行,并希望这一区域和这些街道建设成为西班牙巴塞罗那软布(Rambles)步行街一样的林荫路,此项工程将分期完成。
我国香港的作法,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管理办法,英国伦敦的计划改造工程,对于我国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认为,在城市中心繁华地区,一定要控制机动车的交通,构建扩大范围的步行交通系统,此系统还要与公共交通网连接,延伸拓展市民活动的流动空间。这样做,是体现城市人民性、提升地域生态环境活力与生气的现代措施。
四、创造城市标志建筑、统领城市空间环境、控制旧城尺度体量,是突出地域生态环境艺术形象的关键问题。
一个城市要突出自己地域建筑文化的特色,还需要创造出符合自己特点的标志性建筑,在其中心地段形成有独特韵律节奏的建筑立体轮廓线,让人一看便知道这里是哪个城市,这个标志性建筑起着统领空间的作用。如1995年建成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它位于浦东黄浦江的弯道处,三面为黄浦江环绕,隔江面对西岸外滩,并正对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路,又是上海北京、福州、延安、四平路等重要街道的视线终点,塔本身高468m,因而这座高大雄伟壮丽的电视塔成为上海新的标志性建筑。又如北京南北向7.8km中轴线上的永定门城楼(新修复的)、前门箭楼与正阳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景山万春亭、鼓楼与钟楼,都是标志性建筑,这一组中轴线上的建筑群仍起着控制北京市中心区空间环境的作用,人们看到其中的那个标志性建筑,就知道自己所在的方位。座落在香港中环花园道的中国银行大厦,高度达368m,其节节高的突出造型形象,控制着中环地区的空间环境,成为中环的标志性建筑;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的中环广场大厦,高375m,迄今是香港的最高建筑,是一个三角形构造型体,它控制着香港半岛东部的空间环境,又是一个标志性建筑。
但这些标志性建筑,要能起到统领空间环境的作用,构成有节奏韵律的立体轮廓线,它必须高出其它建筑1/3为好,如北京旧城原有面貌,大量的四合院住宅高7、8米,宫殿、城楼高30多米,景山万春亭、北海白塔高50、60m,其立体轮廓格外突出、优美。加拿大多伦多城市中心区的立体轮廓为什么优美,就是因为它有一座553m超高的电视塔统领着沿湖岸的高层建筑群(图14)。美国芝加哥中心区于Grand Park后面的高层建筑群中,虽有上一世纪70、80年代世界最高建筑西尔斯大厦,但它并未高出很多,现该市拟在Grand Park后边适中位置建一座高667m螺丝钉状的住宅大厦,它将高出其它高楼1/3以上,统领着这个地区的空间环境,突出中心区的立体轮廓,构成芝加哥城市自己的特点。由此看来,香港本岛东西边的标志性建筑都不够高,将来根据需要若能修建一座600m高的大厦,才能由此大厦统领本岛地区的空间环境,突出本岛中心区的城市立体轮廓。同样道理,上海浦东区于上一世纪90年代建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和金茂大厦以及近两年建设的金融中心等,其高度都在400m上下,相差不大,我们从黄浦江西岸望去,仍然缺少一座更高更突出的超高层建筑来统领浦东地区的空间环境。从另一方面来分析,要保持北京南北中轴线上标志性建筑的突出轮廓,其两旁的建筑就不要再搞较高建筑,应基本确立在原有轮廓的范围内。这一理念,可以扭转大家都想搞成标志性建筑、缺少整体观念的错误思想,它是创造地域人文生态环境艺术形象的重要内容,是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的职责,是发挥其创造力、力求创造出城市特点的重要方面。
还有一种标志性建筑,其外貌不属于天际线型,为较低的型体。近一时期,一些建筑打破几何型体、几何线条,将地面、墙体、屋顶连成一体,作为非直线性的自由型体。2003年12月在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举办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异样体型建筑展览会,我被邀请参观了这个展览,此展览说明由于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和柔性材料的发展,可设计并建造出有如自然界各种曲线变化生命体的空间型体,但都是较低的建筑,没有高层建筑。对这一新情况,我们应该了解并给予关注,今后大量的民用住宅和一般公共建筑,还是要发展几何型体式,重视低耗高效,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只有少量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公共建筑,可根据空间的功能需要,在结构安全可靠基础上,创造出异样型体。
在具有历史文化的旧城内,掌握尺度、体量的和谐是个重要理念,如果新建建筑,它的体量不能高大,容积率不能过高,其尺度、体量要同原有历史文化建筑和谐,对已建起的高层建筑要适当采取减法,以保留住并突出原有历史文化建筑的艺术形象。在这一方面,广州市还是持谨慎态度的,如对中心区中山四路段,重视保护南越王宫遗址、农民运动演习所、万木草堂、城隍庙、仁爱教堂、古当铺等历史文化建筑,沿线政府投巨资改建英雄广场、广州图书馆和农讲所前绿化广场、人民公园绿化广场三处公共空间,林兆璋教授等所作此处街区整治规划设计,很注意控制新建筑的尺度、体量,同原有历史建筑相适应,成为旧城肌理的延伸,创造出具有历史人文特色的艺术形象。又如莫伯治、何镜堂教授创作的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利用山岗坡地,组成围廊院落式格局,其尺度、体量与旧有建筑一致,保持原有城市肌理及其历史文化的艺术形象。因而我们说,控制旧区尺度体量、重视创造统领城市空间环境的标志性建筑,是突出城市地域人文生态环境艺术形象的关键问题。
五、落实社会公平公正、关怀城市弱势群体、开放城市公共空间,是解决地域社会生态环境平衡的先锋问题。
社会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公平公正反映在建筑文化中,就是要关怀城市广大市民及其弱势群体,公平公正地缩小贫富人城市生活与工作空间环境的差距,政府管理部门要有倾斜的政策从城市居住、公共建筑、道路交通、绿地环境等各个方面对弱势群体给予关照和优惠;不应为了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利益,为了少数富人的需要,大规模修建行政办公楼,过多地发展高档住宅,大量修建高尔夫球场、高档娱乐与商业建筑,片面发展私人小汽车等,扩大富人和弱势群体的差距。
在居住方面,北京市从2007年下半年起对部分四合院平房的建筑与院落进行整修,政府给予资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改善了这里较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又保存了北京传统民居、胡同的特点。解决城市弱势群体住房问题,不能交给开发商办理,只能由地方政府承担。目前,国家关于城市住房政策提出两个70%,一是土地供应70%给予修建中低收入人群需求的住房,另一是修建的每户建筑面积70%限于90m2,其作用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中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的需要;但还需加上一条,就是每户超标买第二套住房时要缴高税。我们相信,这样的倾斜政策贯彻下去,经这一段时间,城市房价会平稳地降下来,广大的居民及其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在城市道路交通方面,首先要改变以车为本的理念与作法,应以公共交通为主,发展自行车和人行交通系统,以方便城市广大居民为本。现北京市每年拿出20亿补贴城市公共交通,这个方向是对的。在城市绿地建设方面,要重视修建直接关系着广大群众使用的内容,如近几年成都市在市区河道两旁建设大片绿地、公园,成为广大市民晨练、休闲的场所;珠海市修建起7Km长的滨海林荫情侣路,不仅改善了环境,还方便了广大的城市青年、中年人;汕头市在海边扩建了公园,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这些绿地服务设施都是大众性的。在公共建筑方面,要重视修建满足大众生活需求的各种公共设施,这一方面上海市做的比较好,且服务细致、周到;其中的文化生活方面,北京市对各类博物馆于2008年、对新公园于2006年,已大部分免费开放,我国其他城市亦朝此方向逐步发展;关于医疗、教育的内容,现已逐步将其纳入公益事业,由政府承担主要费用。
开放城市公共空间,除上面所说博物馆、公园外,另有一点在这里提出,就是政府机构办公楼、公司企业写字楼等要对公众开放,这是城市发展的趋势,欧美许多城市已经这样做了,使这些城市空间更贴近城市居民,体现出城市的人民性和民主性。上一世纪90年代,广州市规划局的建筑布局与管理,曾是开放型的,时任该局副局长的林兆璋教授,他对国外发展趋势比较了解,率先采取开放式。此外,像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天津、广州等发达城市,正在向信息、知识社会过渡,其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达到70%后,城市教育研究、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建筑与设施将不断增多,其他城市亦会沿此方向迈进,这是城市发展的新特征,它会给城市结构组织带来变化,突出表现有两点,一是这些项目设施及其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大量增加;二是街区、社区组织布局的综合性。今后,各地博物馆会增加研究、普及的内容,各地剧院也要考虑增设研究、普及的部门,各大公司企业同样会增加技术图书、研讨、交流的空间环境,这些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为城市广大居民技术与艺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服务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公平公正,反映着城市的进步。
我们认为,我国城市主管部门应积极落实社会公平公正,关怀弱势群体,重视发展城市公共空间,以解决好城市社会生态平衡和城市进步发展问题。只有这样,这个城市才能安全、健康,广大居民具有适应社会进步发展的空间环境。这个问题是个难题,在一些发达国家内都未能解决好,中国也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称其为先锋问题。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应特别重视并要带头解决好这个先锋问题。
生态特色 篇10
胭脂鱼是一种大型淡水珍稀鱼类,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该县自2010年开展胭脂鱼人工繁殖,旨在挽救这一珍稀濒危物种,同时为水产养殖提供新品种,这对于优化养殖结构,助推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渔)民增收,意义深远,前景宽广。
2012年春繁期间,该县请来省、市渔业局水产专家和南昌大学教授,联合企业组建成立了“省—校—市—县—企”胭脂鱼人工繁殖技术攻关组。目前,人工繁殖工作进展顺利、形势大好,亲鱼个体产卵量最多的近20万粒,授精率达91%~93%,孵化率达85%以上。
多途径深化科技生态教育办学特色 篇11
一、构建科技风景线——让校园科技文化深入人心
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在说科技,形成强大的科技视觉冲击是我校对校园外部科技风景线构建的总体要求。
令人耳目一新的科技文化长廊。学校墙体上以图片的方式精选人类科技发展长廊,命名为“科技文化长廊”。课间休息时间学生在长廊前驻足感受科技发展对人类从愚昧到进步的意义。
教室外部墙面布置尽显科技特色。教室外的布置中外科学家的名人名言,布置了诸如科学家肖像、科学家生平事迹、科学家作品、学生对科学家的认识等内容,供学生相互交流与学习。学生平日从旁边走过浏览一番久而久之必有收获。
二、以师生发展为本,创新激励机制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把学校发展定位在科技生态教育特色品牌的创建上,使之成为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工作目标,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建设一支全员参与的辅导员队伍。通过制定并不断完善教师的绩效奖励工资方案,把参与特色创建实绩与绩效奖励工资挂钩,形成激励保障机制。同时,我们创建了学校科技教育工作室,以工作室主持人的方式培养带头人,并组建工作室骨干团队,通过同伴互助和每年参加省、市、区的科技培训工作等方式,稳步提升专业水平。辅导员队伍从2007年的2人发展到现在的13人,其中8人次获省、市、区奖励。
在实施科技生态教育过程中,我们建立科普、学习、合作、文明等多个每周之星评比制度和采取明星晋级评比和展示措施,打造星光熠熠的校园,激励进步,培养能力。如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为切入口,争当阅读之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形成读课外书习惯。我校先后已有3个中队和两个小队分别被评为少先队广东省特色中队和广州市特色中队。
三、整合资源,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培养品质和能力
我校积极利用社会、自然资源,实施行之有效的科技生态教育。整合了中大及华南农大生命学院的高校资源、区少年宫、社区、环保行家资源,野外大自然等各种资源,与广州市青少年科技馆开展“馆校共建”活动等,把这些资源充分用于每年开展专题性的科技生态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新颖的方式和浓厚的氛围中参与活动,展示成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把科技生态教育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走出了一条“兴趣中学习、观察中发问、解疑中提升、实践中交往、过程中养德”的生态教育之路。
学校先后承办了省、市、区级的 “绿色奥运 生态白云” 大型科技教育活动、“节约纸张、保护环境”“低碳生活,保护环境”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科技教育体验活动。开 “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选择低碳生活”专题讲座,开展“迎中秋,庆国庆”环保灯笼制作评比活动。
四、课题引领创建校本特色课程,科技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积淀素养
我校在创建科技生态教育特色工作过程中,结合新课程改革需要,把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以科技生态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带动德育工作和少先队工作的深入开展,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活动互相渗透,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特色创建工作推向纵深发展。
一是环境与潜在课程,即环境文化建设熏陶、学生行为举止渲染;二是活动课程,即校内外的科技和人文教育活动、全校性的大阅读活动;三是自主实践课程,即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参与,并进行实践或探索,有学习吸收也有成果产出。我们设计了科技与创新、科技与环境、科技与健康、技术应用、科技与制(创)作、现象观察与思考、科技与艺术等七个系列的不同兴趣课型,每周固定一节课,供学生自主选择。重要的学习成果在每年五月举行全校性的大型科技节上进行展示。
论生态观光果园特色树型的构建 篇12
1 特色观赏果树的概念
观赏果树是依托现有的果树栽培体系, 叶、花, 特别是果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可有效地增加园林树种的多样性和景观的持续性, 既能提供良好生态效益, 又能产生较好经济价值的一类树种。观赏果树主要由3个类型的资源构成: (1) 栽培种植转化而来, 如苹果、石榴; (2) 野生资源驯化而来, 如西府海棠、垂丝海棠; (3) 通过人工育种手段筛选而来, 如美洲海棠、碧桃、寿星桃等。观赏果树的兴起和发展, 是果树产业的一条新思路、新出路、新方向。
2 特色观赏果树的特点
观赏果树观赏时间长, 春繁花、夏彩叶、秋冬果实。观赏果树赏食并行, 既可观赏, 又可鲜食和加工。观赏果树体态多异, 观赏效果好。有小乔木类型又有大乔木类型, 有矮化型又有垂枝型, 可组成丰富的景观。观赏果树的观赏部位多, 无观赏淡季。观赏果树的适应性好, 土壤、气候适应性广, 如李属观赏果树, 北到长白山、南达珠江口均可栽培, 山岭薄地、河滩均可种植。观赏果树的抗性强, 耐旱、耐寒、耐盐碱, 病虫少, 管理方便。观赏果树配置方式灵活, 可适用于各种景观的造型。观赏果树的寿命长, 养护成本低。观赏果树可塑性好, 栽培形式多样, 可适用于保护地、设施、盆栽等多种形式。观赏果树栽培互动性好, 周年管理, 随时参加、随时操作。
3 发展特色观赏果树的意义
观赏果树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需求, 它在转化剩余劳动力, 保证农民增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观赏果树既保持了原果树产业的技术延续性, 又拓宽了果树栽培的领域, 既能将栽培果树转化栽培方式而使之价格倍增, 又引进和创新资源供给果树产业开发, 是集园林、果树、苗木三位一体的交叉性、前瞻性应用技术。
4 发展特色观赏果树前景
过去只有极少数人享受观赏果树, 然而现在它们到了平民百姓家, 到了城市街面和村庄的四旁。我国农业近20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城郊农业、观光农业、社区绿化工程等都提上了日程, 观赏果树热已经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观赏果树的苗圃、观赏果园、果树盆景和盆景的产业已在不断地壮大。观赏果树产业, 把农民和城镇的居民拉近, 进一步促进了这个产业的发展。特色观赏果树栽培前景喜人, 市场广阔。
5 特色树型的构建方法
利用果树树型的分层形、自然开心形、杯状形、丛状形、俪甸形、篱架形、棚架形等特点, 让人们领会到千姿百态的树型, 还可以应用果树不同的嫁接方式或修剪技术创造出特殊的类型, 如利用嫁接技术可在一株树上, 嫁接出不同大小、不同风味、不同色泽的果品, 创造出群英聚会的景观效果。还可以通过夏季修剪、整枝、圈枝、环割以及生物技术等措施, 使果树早结果、早丰产, 使人们感受到观光果园不同于一般的公园、植物园。
6 特色经果林树型构建实践
为了对观光果园中特色树型的构建技术进行研究, 笔者在肥东县观光园区桃采摘园区进行了特色经果林树型构建技术研究, 获得成功。
6.1 特色树型的构建
主要针对现有的树种和果树品种, 进行树型和树种的改造, 通过高接换头的嫁接方法, 使每株树改造成2~4个品种, 从而改变目前园区现有品种单一、开花集中、果实采收期较为集中的现状, 达到延长果实采收期2~3个月、增加花期1个月以上、改善果园叶色单一的目的。果树嫁接后, 一树能开多种颜色的花, 结出不同品种的果实, 给人们以奇异的感受。游客可在园内参观、品尝, 购买水果、花卉、盆景等, 待观光结束, 游客与园主各得所需, 皆大欢喜。主要改接的树种:桃、李、杏。每株上高接2个枝条, 每个枝条2~3个芽, 3个品种, 结合果树整形修剪。
6.2 冬季修剪
园区的桃树处于幼年时期, 正是生长旺盛的阶段, 修剪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骨干枝, 平衡树势, 调节枝条的生长关系, 培养成良好的树冠, 为果树提早结果和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幼树修剪时, 一般要求以截枝为主, 结合疏枝进行, 修剪程度要轻。这样可加速结果枝的形成, 有利于提前结果和增加产量。但因不同的树种和品种成枝力强弱不同, 其修剪方法和轻重也各异。对成枝力弱的树种和品种, 短截时可较重一些, 以便加快树冠内部萌发较多的营养枝和结果枝, 同时促使枝条生长健壮, 构成坚强骨架。对成枝力中等和较强的树种和品种, 应进行适度的截枝和较多的疏枝。对成枝力强的树种和品种, 可进行短截;并要合理疏去冠内过密的枝条。不论哪个树种和品种, 经过截枝树冠郁闭后, 都应以疏枝为主。要适当多留辅养枝, 但截枝程度要区别对待, 即旺盛枝轻剪, 衰弱枝重剪, 使其基部腋芽发出结果枝, 必要时还要进行摘心 (打头) , 促使抽出副梢, 在其基部形成结果枝。在轻剪延长枝时, 要在通风透光的条件下, 要尽量多留侧枝, 可多制造养分, 以满足果树地上部分和根系的需求, 促进果树的正常生长, 增加产量。
6.3 嫁接方法
该次嫁接大多采用高接换头的嫁接方法, 即根据原树冠骨架的枝类分布情况, 在较高的部位嫁接较多的枝头, 尽可能少的缩小树冠。嫁接后结果早、产量高, 一般嫁接后第2年可恢复甚至超过原树产量, 第3年可恢复树冠, 获得高产。
6.4 嫁接要点
嫁接方法因部位不同而多种多样。充分利用原有树冠骨架, 接头多、树冠恢复快, 保持树体上下平衡。充分利用树冠内膛, 插枝补空, 增加结果部位。对于较大的树, 嫁接部位要按照主枝长、侧枝短、主从关系明显的原则, 在骨干枝上尽可能多接头;除主侧枝头外, 其他枝的嫁接部位截留枝段长度一般距其母枝15~20cm左右, 粗枝稍长, 细枝稍短;接口直径一般应选在3~5cm处, 树龄较大的最粗不宜超过8cm。
6.5 嫁接后的管理
6.5.1 病虫害防治。
嫁接后至发芽期最易遭受早春害虫的为害, 要及时喷药防治。
6.5.2 除萌蘖。
嫁接后十几天, 砧木上即开始发生萌蘖, 如不及时除掉会严重影响接穗成活后的生长。除萌蘖要随时进行, 对小砧木上的要除净, 大砧木上的如光秃带长, 应在适当部位选留一部分萌枝, 第2年嫁接, 如砧木较粗又接头较小, 则不要全部抹除, 在离接头较远的部位适当保留一部分, 以利长叶养根。
6.5.3 补接。
嫁接10d后要及时检查, 对未成活的及时补接。
6.5.4 松绑与解绑。
一般接后新梢长到30cm时, 则应及时松绑, 否则易形成缢痕和风折。若伤口未愈合, 还应重新绑上, 并在1个月后再次检查, 直至伤口完全愈合, 再将其全部解除。
6.5.5 绑支棍防风。
在第1次松绑的同时, 用直径3cm、长80~100cm的木棍, 绑缚在砧木上, 上端将新梢引缚其上, 每1接头都要绑1支棍, 以防风折。采用腹接法留活桩嫁接, 可将新梢直接引缚在活桩上。
6.5.6 摘心。
6月末摘心, 以促进新梢成熟, 使枝条充实, 提高抗寒能力。
摘要:论述特色观赏果树的概念、特点以及发展特色观赏果树的意义与前景, 通过在肥东县观光园区桃采摘园区进行特色经果林树型构建的实践, 总结了生态观光果园特色树型的构建方法以及构建后的栽培管理措施, 对合肥地区发展特色观光果园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态观光果园,特色观赏树型,构建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浩, 徐雁南, 谷康, 等.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2]张弼, 杨海兰, 吴少武.通道县发展观光果园的构想[J].中国林副特产, 2000 (1) :41-42.
[3]王志良, 胡岱.关于观光休闲农业的思考和建议[J].农村经济, 1998 (3) :68.
[4]吴俊丽.海外都市农业对京郊都市农业的启示[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2, 16 (1) :20-23.
[5]范于文.京台观光休闲农业合作前景评析[J].台湾农业探索, 1998 (3) :7-10.
[6]王学军.城郊果园、农业发展方向——观光果园[J].上海农业科技, 1998 (2) :5-6.
[7]张瑞, 付占方.观光果园建设情况及发展设想[J].绿化与生活, 2003 (5) :12-l3.
【生态特色】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生态文化08-03
绿色生态特色研究08-21
生态女性主义特色09-23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06-26
特色生态农业的概念07-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07-27
颇具特色的特色教育现场会05-18
特色评价07-14
军工特色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