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

2024-06-10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共10篇)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 篇1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

[摘 要] 《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影片关注了当代女性生存与自我身份认同困境这一热点问题,导演迈克·尼维尔通过电影特有的光影叙事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女性主义先驱如何思考与践行的生活轨迹。《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表达女性自身诉求的电影,它所呈现出的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女性解放道路的探索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即使是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升的今天,这部影片对于女性如何发现自我、寻求自我发展之路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女性主义;失语;觉醒;反抗

《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一部“星光熠熠”的女性电影,云集了朱莉娅·罗伯茨、斯黛尔斯、克莉斯汀以及“蝙蝠侠女友”玛姬·葛伦哈尔众多美女明星,茱莉亚·罗伯茨在这部影片中继续延续了以往美丽、智慧、独立的电影形象。故事发生在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 被誉为“没有男子的常青藤” ——卫斯理女子学院中,而这个学院并不是单单以治学文明,而是以培养名媛淑女出名,由朱莉娅·罗伯茨饰演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沃森作为一个刚刚从加州柏克莱大学毕业的美学博士,在大学里接受了女性自由改革的思想,她个人胸怀宏愿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教授,满怀理想的凯瑟琳受聘来到久负盛名的卫斯理女子学院担任艺术史教授。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女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放,社会地位也逐渐受到重视,但在上流社会女性所受到的封建思想禁锢现象仍旧非常严重,在卫斯理这座著名的女子大学里,女学生们大都来自上流社会家庭,从小接受优秀的教育,但教育的目标并不是使其个人得到良好的发展而是将她们塑造成千篇一律的上流名媛,并且以嫁入豪门做个上流贵妇为终极目标。对学院的这种腐朽教育思想令凯瑟琳无法忍受,她作为一个有理想的知识女性,力图在教育过程中散播自由种子,鼓励女学生们摆脱思想的桎梏,勇敢追寻个人理想之路。影片即以师生互动关系为主轴,讲述了女主人公凯瑟琳在女校中如何传播自由思想、如何帮助女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阻挠和挑战。

一、失 语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女性主义巨著《第二性》中给从古至今的女性做出了定位——“第二性”。相对于占据主导地位的男性来说,女性永远处于被动和附属的次要位置上,甚至是到了现代的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尽管第一次把性别问题提升到了社会结构的高度,但在其理论中仍然是“将男人定义为人,将女人定义为雌性——每当她的行为举止像人时,她实际上是在模仿男人。” 女性在人类社会之中长久作为“他者”的身份存在。正如波伏娃所指出的,从来没有男人有这样一种意识去表现男人的特殊地位和处境,也同样没有人关注这种由性别而引发的问题,这是一种长久以来男权社会造成的集体无意识,同样也是约定俗成的社会常态,而这种常态背后的不合理,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关键所在。迄今为止,女性主义小说、电影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觉醒的女权主义者对女性的社会角色、身份的思考。

在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卫斯理女子学院所进行的教育实际上是为男权社会输送高质量的贤妻良母,而对女性自身的发展是极度忽视的,在这里所有女性的行为标准是统一的,所有的人生目标是统一的,女性的自身需求是完全被忽视的,女性不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存在,而是作为男性华丽的附属品存在的。在男权社会的主导下,女性处于失声缄默的状态,而这种生存困境是完全被粗暴的男权制度所漠视的,更重要的是,生活于其中的女学生成长环境中完全受到男权思想的灌输,她们自身是无法意识到这种看似常态实际上却完全不合理的境遇的。

女性处于“他者”的地位,处于社会公共话语平台中“失语”的困境在本片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在卫斯理这座波士顿以北10公里的女子学院里,全部是女学生和大部分由女性组成的教师团体,但是在掌握真正话语权的校董会中的实权人物是由男性充任。当凯瑟琳小姐的第一堂课受到女学生捉弄时,真正的压迫感来自角落中的那位男性学监,因为他掌握着凯瑟琳授课的优劣的评判权。学院运动会不是对体育精神的歌颂,而是对女孩子们早日得到上流社会绅士青睐的激励,跑步得第一名的女孩预示着她将成为最早找到归宿的幸运儿,在全体师生的祝贺声中,以结婚为女性幸福旨归的观念被潜移默化地灌输着。

而作为男权话语培养下的产物,女学生贝蒂作为卫斯理学院迂腐教育思想的强力捍卫者。身为校董事会资助人的女儿,贝蒂在这群女学生中具有强力的话语地位。而这种话语并不是出自贝蒂自身的思考,而是作为男性话语对女性话语剥夺与漠视的代言人,是男权对女性间接压迫的行使机器。在影片中最直接的表现,在同学中间,任何对于学院制度的质疑都将受到她尖刻的批评。凯瑟琳的朋友、医疗室的护士出于保护女学生的目的向女孩们发放避孕工具,被贝蒂蓄意透露给学校,校方立即将其解雇。贝蒂始终坚信只有维护家庭和社会所制约下的女性形象,并且将恪守这种制约看作是神圣的义务,与此同时,相信只有达到男性所认定的妻子角色才是女性幸福的所在。

讽刺的是,贝蒂按照她所理解的女性角色去生活得到的是不幸的婚姻,在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中饱受丈夫的冷落,使她身心遭受了重创。更深刻的冷漠真相是,贝蒂试图回到母亲身边来获得慰藉和支持,但同样是男权思想下产物的母亲冷酷地将其拒之门外,并将她的身份定位于他人之妻而非血脉相依的女儿,更不是性别上相惜的女性。贝蒂实质上已遭到丈夫无情的抛弃,却在困境中只能孤立无援地独自苦熬,而被剥夺了做出离婚决定的权利。正是基于现实中妇女类似困境的一再出现,女性主义才得以萌芽,随即女性主义运动才得以蓬勃发展。

二、觉 醒

凯瑟琳出现在卫斯理女校,不仅仅是作为美术史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出现的,因为凯瑟琳的第一堂课在讲授美术课程时便受到了女学生的嘲弄,卫斯理女校的女孩子们作为来自上流社会的名门闺秀知识底蕴是坚实的,但是她们缺乏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而是来自个人身份认证上的盲区,而凯瑟琳的到来无疑是带有启蒙性质的。

在凯瑟琳到来之前,女孩子们处于男权思想灌输下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盲从,对于个人身份的认同完全建立在交付于男性社会认同标准的基础之上,她们缺乏对于女性、个人命运的思考,甚至是主体性的认识,在丰厚的物质背后是个人意识的盲区,她们看上去是天之骄女,拥有无上的选择权利,实际上是家庭、婚姻、男权社会中的玩偶,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是苍白而空虚的心灵,洋溢的青春一开始便要注定走向迂腐的婚姻坟墓。

凯瑟琳大胆地放弃了原有的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入对女性觉醒意识的启迪。在影片中,凯瑟琳抛弃了经典的古典艺术,继而转入对现代艺术的介绍,首先从视觉和眼界上打开了女学生的思考空间。凯瑟琳将教师的工作看作是对个人理想的践行,这不可避免地与校方的教育理念相左。当妇女们把家庭制度作为自身信仰,把结婚生子作为自我独立方式,把家庭主妇作为终身职业,把丈夫、儿子的成就看做人生骄傲,女性自觉地站在附属于男人的地位,女人们即使在摆脱父母的掌控后,仍然选择温顺地接受新主人——丈夫的支配。凯瑟琳却选择了在男人的舞台上展示自我的生存哲学,她的前卫思想颠覆了一成不变的经典艺术教学,将现代主义作品大胆引入作为实用教材。

凯瑟琳在给女学生讲授梵高之时,对她们说,梵高的绘画世界并不是描摹了一个他所看到的世界,而是表现了一个他所感受到的世界。在凯瑟琳春风化雨的点拨下,女学生们从开始的蔑视这位出身平庸骑着自行车的女教师到尊重再到后来的灵魂共鸣,在卫斯理这座上流名媛聚集的小世界中,女学生展开了对自身女性命运的思考与抉择,她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长久以来所接收到的来自男权社会的信息,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自己所看到的事物是否就是一种真实,这种真实是否是得到个人思索认证的,一直以来被忽视的自我心灵世界被打开,从蒙昧走向了理性的思考,女性自我权利的诉求以一种势不可挡之势开始萌生并壮大起来,这种诉求是代表了女性的个人思考,同时也是女性自身力量的象征。

三、反 抗

正如法国文豪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多夫》中所说:“一个人得不到大家的理解没关系,将来必将由整个民族来体验。”凯瑟琳作为一个女性教师出现在卫斯理这样的女校、出现在上世纪大多数女性仍旧生存在男性话语权、对自身处境处于蒙昧状态的时代来说,她的行为与思想是超越时代的。就其性格而言,凯瑟琳是觉醒了的女性主义者,作为反叛者最引人注目的是她对婚姻的弃绝,虽然在那个时代单身女性并不鲜见,甚至是西方有着女性独身的传统,在卫斯理学院中单身女教师也大有人在,但是就像凯瑟琳的房东南希为代表的清规戒律所异化的修女式人物,这些老处女们是用自己的贞洁与牺牲维持着传统婚姻观念,她们的独身恰恰是对禁锢女性的制度的配合,而不是反抗。凯瑟琳恰恰与这些女性相反,她作为带有强烈自我意识的新时代的产物,来自美国以思想自由前卫著称的加州伯克利大学,使她身上自有的女性意识得以凸显。她甘愿离开加州的男友,就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证明自己作为一名女性教师的力量与社会价值,像凯瑟琳这样不甘心于女性固有地位的自觉意识,在当时忽视女性存在的集体无意识氛围中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但其先锋性却有着启蒙意义。

然而琼与贝蒂在凯瑟琳的影响下,对自己的生活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贝蒂坚持固守传统婚姻制度,在饱受不幸婚姻的折磨之后,她的母亲不顾其所受的痛苦,坚持要她为了保证荣誉,继续维持这名存实亡的婚姻。贝蒂的母亲身为女性,却已经沦落成封建制度的帮凶来残害自己的女儿,对于女儿命运的支配是保证其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贝蒂对未来的憧憬幻灭之后,从凯瑟琳的反对者变成了最亲密的支持者,她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审视视角来重新评价自己的人生道路,重新开始寻找女性自身的人生意义,而从学业和职业中获得女性应有的社会权利与地位,最后她决定到纽约去求学。而与此相反,凯瑟琳寄予厚望的琼在重蹈贝蒂的覆辙,看上去较为独立的琼,最终在制度面前低头,放弃了去耶鲁深造的机会,回归自己家庭主妇的命运。

这部以师生互动关系为主轴的影片一经问世,便受到多方关注,许多影评人将其看做是《死亡诗社》的女性版,尽管两部影片都是教育题材都关注了教育制度问题,但是切入点还是大相径庭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表达女性自身诉求的电影,它所呈现出的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女性解放道路的探索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即使是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升的今天,这部影片对于女性如何发现自我、寻求自我发展之路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霞.传统女性主义的局限和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超越[J].江汉论坛,2001(02).[2] 彭吉象.影视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 [英]欧纳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M].何力,李庄藩,刘芸,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4] [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艾晓明,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作者简介] 肖飚(1968—),女,北京人,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文化学。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 篇2

1、工作时期——走向经济独立

英美女权主义文学的先驱弗吉尼亚·伍尔芙, 说过:“一个女人如果要写小说的话, 她就必须有钱和自己的一间屋”。可见对于女性而言, 一定的物质基础对于生存和独立是何等的重要。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 只有拥有独立自主的空间和经济地位, 女性才有可能施展自己的创作才华, 发挥自己潜在的天赋, 才能获得独立和平等的身份。

这个阶段的玛丽并没有想过结婚, 因为她有自己的工作, 有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也有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所以, 她是自由的, 她甚至可以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 是新时期独立女性的代表。但是父权社会的维护者们开始了他们的斗争, 只是这一次不再是男性, 而是她的女伴。她们的闲言碎语迫使她屈服了。而父权社会的维护者们第一次取得了胜利。

2、婚后生活——挣扎于藩篱之中

玛丽的婚姻结束了她的经济独立, 她向传统的妇女角色妥协了。迫使玛丽走向婚姻的并非情感需要, 而是男权社会的压力。在婚后的一小段时期, 她曾经渴望摆脱贫穷, 并在丈夫生病的情况下, 作出了种种努力与探索, 她也有获得经济条件的能力, 她也能处理男人所不能的事情, 这时的她虽然绝望但是仍然努力地在藩篱之中挣扎。

法国女性主义者西蒙·德·波伏娃 (Simone de Beauvoir) 在她的《第二性》中曾指出两性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女人是男人的“他者”。此时的玛丽已经被父权制给奴化了, 女子无才便是德, 虽然她有过努力, 有具备一定的才能, 她本可以自救, 只要她从家庭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 但是父权制的社会并不允许她这么做。她的悲剧也是父权制社会的悲剧。这一次父权社会的维护者成了她的丈夫——迪克, 每一天朝夕相处, 却没有爱情可言, 何其可悲。女性独立在男人们的眼中成了一种不可原谅的行为。她再一次妥协了。

3、出走阶段——无畏的抗争

面对丈夫的无能和贫穷的生活, 忍无可忍的玛丽并没有像当时的传统家庭主妇一样, 悄无声息的接受命运之神的安排, 她选择了勇敢的反抗, 依然决然地回到城里去追寻她向往的生活。在她受尽了穷苦生活的折磨后, 她义无反顾的逃回了城里, 这一次抗争也是对父权社会最强烈的一次抗争。

玛丽想外出继续之前的工作, 自己也明白空缺并不是没人填补, 他不过是在推脱罢了。沉默了许久, 玛丽这才明白几个星期以来的梦想就这样消失了, 幻灭了。只是这一次她的对手是整个强大的父权社会, 她是如此的弱小, 没有物质条件没有经济基础, 想寻找自由争取独立, 无疑等同于空中楼阁, 没有坚实的基础。

4、玛丽之死——最后的挣扎

当玛丽对迪克彻底绝望后, 和母亲一样, 她也需要一位能像当年她一样的女儿, 安抚心灵的人来抚慰自己, 但是迪克以经济条件不允许为由拒绝了她的要求。此时的玛丽有时甚至会忽然大叫一声, 歇斯底里的哭起来, 哭得浑身颤抖, 气都喘不过来, 至此, 她的生活如同一潭死水, 毫无希望, 她处于崩溃的边缘, 缺乏经济和物质, 缺乏自由的生活, 没有一丝生气, 这时, 摩西闯入了她的世界。

黑奴摩西的出现打乱了玛丽麻木平静的生活, 并唤起了她的自我意识, 但是种族主义与殖民主义的教育迫使她深知, 自己和摩西的关系是不克原谅的, 摩西在深夜将玛丽杀死, 以惩罚她对自己的背叛。而在这一阶段以斯莱特夫妇为代表的殖民地白人社区是这个父权社会的代表, 玛丽最终无力反抗整个父权社会, 成了他们的替罪羊, 女性自由的牺牲品。

总结:

在父权制文化的重重包围下, 由于力量悬殊, 玛丽未能逃脱失败和死亡的厄运, 但她不甘沉沦, 不惧重压, 终于在有生之年倾吐了自己对父权制社会的不满与厌恶, 并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作出了反抗。玛丽在抗争男权, 寻找自我, 解放自我和追求男女平等的过程中, 谱写了一曲女性独立的挽歌。作为一名女性, 玛丽生活在社会男权的阴影中, 挣扎于婚姻的围城之下, 她如此弱小, 注定了她必须付出生命的代价。没有物质保证的抗争一切也只是徒劳。没有经济的独立只会加速悲剧的进程。一曲悲歌, 数声浩叹。

摘要:《野草在歌唱》是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 在这部作品中, 她已经触及到了女性如何通过经济独立实现自身价值, 从而实现女性独立这一主题。作品中的玛丽为了获得自身的生存价值, 有过四次抗争:工作时期、婚姻生活的玛丽、出走阶段以及玛丽之死。通过对这四次抗争的分析, 从而得出女性缺乏经济上的独立, 将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独立。

关键词:女性主义,经济独立,父权制

参考文献

[1]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随笔全集[M].王义国,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488.

[2]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8.

[3]拉曼·塞尔登、彼得·威德森、彼得·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 (第5版) (刘象愚译)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龙丹.为女性独立悲叹---评多丽丝·莱辛的小说野草在歌唱[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4 (4) :74—78.

[5]Beauboir, SimoneDe:The Second Sex[M].Bei-jing:China BookPress, 1998.

[6]Lessing Doris.The Golden Notebook[M].Bantam W indstone Edition, 1981.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 篇3

摘 要: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经典长篇小说《紫色》斩获1983年小说类普利策奖。该篇小说文体独特,由92封书信组成,主要讲述了美国南方一个名叫茜丽的黑人小女孩的成长历程,在当时男权和种族色彩浓厚的环境里,茜丽在家人与朋友的帮助、激励下,积极探寻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并在感情和性格上获得新生,进而唤醒自身女性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紫色》;黑人女性主义;女性意识;自我觉醒

一、《紫色》作品简介

艾丽丝·沃克成名之作《紫色》的英文名为The Color Purple,这是一篇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描述底层黑人妇女生活的长篇小说。该书一经出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黑人文学史以及美国文学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小说以书信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形式新颖。信件由一对黑人姐妹书写,前半部分是姐姐茜丽写给上帝的书信,后半部分是茜丽与妹妹聂迪之间来往的书信,但是由于茜丽丈夫的恶意阻挠,二人从未收到彼此的信件。

该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茜丽的黑人小女孩。这个十四岁的姑娘,心地善良,但生性懦弱。在其母亲生病期间,经常遭受继父的凌辱,在当时种族歧视异常严重的社会里,黑人女性不仅遭受来自白人的压迫,还要受到黑人男性的折磨。因而茜丽被过早的剥夺了上学的权利。缺乏必要生理常识的这个黑人女孩,怀上了继父的孩子。生下两个孩子之后,还没有来得及看孩子一眼就被继父无情地抱走,下落不明。母亲去世,孩子送人,无依无靠的茜丽一心只想保护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两人感情深厚,惺惺相惜。但由于茜丽被继父嫁给了黑人鳏夫X先生,姐妹两被迫分离。婚后尽管她一直勤勤恳恳照顾X先生一家,从不违背X先生的意愿,但仍就遭到X先生的百般虐待。与妹妹分离后的茜丽无处诉说自己的痛楚,只能通过给上帝写信的方式,向上帝诉说自己的委屈。后来由于茜丽对X先生情妇莎格的悉心照料,莎格对茜丽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她帮助茜丽离开X先生,茜丽通过自己的劳动自力更生,成为一名有独立人格的黑人女性。

这部小说讲述的仅仅是美国黑人再正常不过的家庭生活,既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刻苦铭心的场景,但是在每一个人物背后,都蕴含着作者对当时美国社会现实的抨击与谴责。在小说的结尾,茜丽原谅了X先生,二人和好如初,平等相处。茜丽也找到失散多年的妹妹和两个孩子,结局温馨感人,全家人共同走向新生活。其实故事的结局也暗示着作者希望有朝一日,美国社会也可以打破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枷锁,人们可以平等相处的美好愿望。

二、黑人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运动在美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指西方女性运动以追求妇女的社会权利为目标,这场运动以西方社会关于妇女财产权、选举权等法案的通过而胜利告终。但是,在女性质疑男性中心主义的同时,女性主义自身也遭到质疑。因为美国女性主义运动主要是由白人中产阶级所发起的运动,女性主义中的“女性”似乎并不包括黑人女性在内,“姐妹情谊”似乎也只是白人女性之间的情谊,这一运动的“白人中心主义”倾向受到质疑。

因而,第二阶段女性主义运动油然而生。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批判西方女性主义的白人中心主义倾向,主要来自于美国国内黑人及有色人种对于女性主义白人中心的质疑。贝尔·胡克斯认为在早期的废奴运动的时候,白人女性都站在白人种族主义的立场上,将白人女性的选举权置于黑人男性之上。而后,女性主义运动中,当白人女性获得与黑人男性相等的社会地位时,她们却反对黑人女性获得同样的权利。

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开始于70年代,80年代增多,引起主流女性主义的关注,在主流社会受教育的新一代黑人女性才开始于白人女性分庭抗礼。(赵稀方,2009:86-97)贝尔·胡克斯认为,抵抗同化的压力,是消除白人中心至上主义斗争的一个部分即建立“黑人是美丽的”观念。白人中心观念不仅仅存在于白人社会,而且同样流行与黑人社会,因此需要在心理层面抵抗殖民化。

(一)黑人女性主义在《紫色》中的表现

1.黑人女性主义的沉睡期

在这篇小说中,黑人女性的沉睡在女一号茜丽身上体现得比较充分,茜丽生活在充斥着歧视女性的父权制男性主义社会中,当时,虽然黑人整体受到白人的压迫与剥削,但是黑人男性相比于黑人女性,仍旧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在他们眼里,黑人女性只是其附属品,她们理应受到黑人男性的奴役并且毫无怨言地在内打理家庭,在外耕种土地。在当时的社会中,黑人女性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没有意识,没有文化,她们理所应当地接受命运赋予的一切。像一只只温顺的绵羊一样,不敢反抗,也从不去想反抗。茜丽就是典型的代表,她文化不高,穿着邋里邋遢,只知道闷头做事。悲惨的童年、不幸的家境使茜丽未能品尝年轻女性应该享有的青春岁月。嫁给X先生的早年,他们之间没有爱情。X先生不爱她,她也只是照顾孩子、打理家庭的机器,与X先生的性爱也只是丈夫欲望的驱使。在种族歧视的父权制社会里,每一位黑人男性都想享有男性在社会应有的地位与尊严,但是在白人社会生活下的这些黑人男性,注定不能享有男性尊严,因而为了将自己在社会中受到的压迫与不满情绪发泄,借此凸显自己的地位与尊严,他们情感宣泄口只能是比自己更为脆弱的妻子和孩子身上,故而从小到大,在这种环境氛围的熏陶下,茜丽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她没有反抗意识。尽管妹妹聂迪一直告诉她要斗争,但是她不懂应该怎么斗,只知道自己要活下去。茜丽觉得,她不做斗争,所以才能够平平安安地活着;而妹妹聂迪进行了斗争,可直至现在生死不明;索菲亚斗争了,最后却落得锒铛入狱。她缺乏女性意识,在她的脑海里,只有活着的信念。因而,茜丽沦落为父权制男性主义社会中的牺牲品。

2.黑人女性主义的觉醒期

茜丽女性意识的觉醒,离不开X先生情妇莎格的引导。莎格是小说中的另外一位重要女性。艾丽丝·沃克笔下的莎格独立且风流成性,有着与那个时代女性格格不入的一面。莎格外表光鲜亮丽、性格独立,她依靠歌唱才华给自己带来舒适的物质享受。她不需要依附任何人,也不需要顺从任何人。她先后与X先生以及多个男性保持着关系。但当她生病后,却令人避之唯恐不及,没有人愿意照顾她。X先生将其接到家里,莎格的出现给生活在苦闷中的茜丽打开了一扇窗。茜丽每天对她悉心照料。在与莎格相处的过程中,莎格的思想、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茜丽。莎格的一颦一笑在茜丽眼里都散发着魅力,她羡慕莎格,爱慕莎格。莎格也感恩茜丽对自己生病期间的悉心照料,并对茜丽的境遇表示同情,她制止了X先生对茜丽的百般虐待,并且不停地引导茜丽,使她渐渐地认识自我,茜丽被尘封的女性意识渐渐觉醒。

3.黑人女性主义的反抗期

茜丽与妹妹聂迪通信多年,但是却从未收到过彼此的信件。在莎格的帮助下,茜丽找到了被X先生私自扣下的聂迪的信件,X先生的这种做法,竟然使得她萌生了杀掉X先生的念头,但在莎格的劝说下,这种念头打消。虽然茜丽的想法过于极端,但是却可以看出此时的茜丽已经不再畏惧X先生,她具有了反抗意识。与此同时,她不再给上帝写信,因为以前她在心灵深处敬重上帝。但是现在,茜丽认为上帝和她认识的所有男人都一样:轻薄、健忘而卑鄙。最后在莎格的鼓励下,茜丽毅然决然地离开了X先生。她依靠自己的手艺,开办了一家衬裤有限公司,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她的工厂雇佣了许多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甚至X先生都到她的工厂打工。茜丽实现了人格与生活上的独立。其实在茜丽的内心深处,也都一直萌发着实现自我独立的意识,只不过世俗的压迫,使她的这种信念一直被尘封,甚至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书中提到,茜丽喜欢紫色的衣服,她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可以拥有一件这样的衣服,并且在她经济实现独立之后,她帮自己的妹妹设计了一条衬裤,其中一条腿是紫色的,一条腿是红色的。在西方世界里,某些颜色被赋予了浓厚的宗教色彩,红色代表上帝的智慧与爱,她为聂迪设计这样的一条衬裤,一方面时因为聂迪信仰上帝,另一方面,她希望妹妹可以得到上帝的保护与关爱,使其免受痛苦与灾难。而紫色则意味着“高贵”与“尊严”,紫色衣服意味着地位的显赫,这就如同中国古代帝王象征的“黄衣”。说明在茜丽的内心深处,她渴望改变目前的生活处境,她希望能够出人头地,不再忍受压迫。

茜丽的奋斗终于使她走向人生的巅峰,为她的生活打开一片新的天地。茜丽的成功在当时社会屈指可数,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对当时男权盛行的社会造成了很大的撼动。如果说莎格是帮助茜丽实现女性意识觉醒的主要动力,那么索菲亚也是茜丽实现自我升华与蜕变的关键因素。从艾丽丝·沃克对索菲亚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当时种族歧视、男权盛行的社会中,像索菲亚这种类型的女性是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不论是白人还是黑人男性都对这样的黑人女性充满恐惧与憎恶,因为他们无法控制她。艾丽丝·沃克将其塑造成一个身材强壮、块头很大、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更为重要的是索菲亚敢于反抗。当索菲亚与X先生之子哈波结婚后,哈波一直想要将索菲亚变成一个和茜丽一样卑躬屈膝,言听计从的妇人,为此他不惜向其父亲讨教经验,但是当这对夫妻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时,他却被索菲亚打得狼狈不堪。最终,不接不接受让索菲亚出去工作,而自己在家照料孩子的现实。因而索菲亚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茜丽。因而,在《紫色》这部小说中,几乎每一位女性都是艾丽丝·沃克眼中女性意识觉醒的代表人物。

三、结语

总而言之,艾丽丝·沃克在《紫色》这篇小说中所构造的女性人物形象,给每一位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茜丽、莎格、索菲亚经历了女性意识的沉睡期、觉醒期、反抗期。这几个黑人女性都遭受了无数的磨难与困苦,但是最终,她们都取得了胜利,实现了自己意识的觉醒与重生。而这些小说中的每一位女主人公无不都体现了作者自身的女性观念,即每一位女性不管是什么肤色,什么社会与经济地位,接受何种程度的教育,都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面对恶势力要敢于反抗,敢于与命运做斗争。艾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对于当时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黑人女性的独立之路起到引领、借鉴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赵稀方.后殖民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6-97.

[2] 夏晓东:从《紫色》看艾丽丝·沃克的伦理道德追求[J].作家,2015(8).

[3] 艾丽丝·沃克,杨仁敬译.紫色[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

[4] 朱丽.梦想、幻灭、再生———谈〈紫色〉中茜莉女性意识的觉醒[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5]张彩云.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艾丽丝·沃克的〈紫色〉[J].读与写,2013年第4期.

[6] 苏红莲.论美国黑人女性成长小说中的姐妹情谊——以〈秀拉〉和〈紫色〉为例[J].作家(下半月),2013(7).

[7] 赵素花.女性意识的觉醒、回归、蔓延与超越——〈紫色〉中黑人女性独立过程解读[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1).

[8]Bell Hooks, “Revolutionary Feminism, An Anti-Racist Agenda”, Killing Rage, Ending Racism, Gloria Watkins, 1995:98.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 篇4

引言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们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中的隐语现象,便是语言和社会之间密切关系的生动反映之一。隐语是一定的社会集团或群体特有的一种专门用语,是为隐瞒和识别该集团、回避交际场合中的第三者(圈外人),实现特殊社会交际功能而创造的。它是语言依据不同的社会功能而采用的一种功能变体,生动地反映了语言和社会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

一、隐语的特征

隐语指一定的社会集团或群体社会在一定语境中为隐瞒和识别该社会集团回避交际场合中的第三者而创造使用的秘密词、短语或句子,是标准语和方言的一种特殊交际功能的变体。回避人知道,识别集团是隐语基本的交际功能。从隐语的定义和本质交际功能出发,我们可以归纳出隐语具有以下五大特征:

1)隐秘性。是隐语最重要和本质的特征。隐语的这种隐秘性体现为一种人为的秘密性。隐语的目的实现借助于特殊的语言构造方式,因而隐语之隐秘性通过其迥异于通用语之语形表现出来。

2)封闭性。隐语是一种对语言的特殊使用现象。具有很强的封闭性。为实现隐瞒群体内部交际内容的目的,群体成员有意违背交际的会话合作原则,使用为“外国人”所不理解的隐语,对集团或群体以外成员予以封闭、排斥,从而使群体外交际无法进行或导致交际的暂时中断。

3)场合性。隐语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既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有某种特点的人互相交际的具体状况。

4)集团性。隐语使用者往往体现出一种“集团”分类特征。这些集团或封闭、稳定性强,如商贩、技艺诸行或秘密机构(军事、安全、司法等部门);或临时性、变动性大,如娼、赌、窃、匪乞等社会寄生群体。

5)偏离性。对“正常语言”(共同语、方言)的一种偏离使用。一部分隐语迥异与正常语言的外观,而另一部分隐语通过使用者的约定予以了转移,是对普通语义的一种偏离。隐语的偏离性主要体现在其特殊的语言形式上,这种特殊语言是为实现保密交际功能的目的而创造的。

二、隐语与社会文化

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现象,承载着一定的社会文化。

隐语作为语言变体的变化形式有两种:第一,是全民语言或地域方言中语言形式的扭曲。即通过一系列语音手段――诸如反切,切语,谐音等全民语言或地域方言变形。

反切是最常见的运用语音构成隐语的方式之一,它利用有限的规则创造出无限的隐语语词或语句。

第二,是全民语言或地域方言中语言形式的扭曲,即通过一系列修辞手段――诸如比喻。比拟,借代,摹绘,讳饰等对全民语言或地域方言的语义系统进行特殊的解释,确切地说是对全民语言或地域方言中相印词汇单位的基本意义的解释,这种意义的特殊解释自然扭曲了全民语言或地域方言。

然而,隐语反映的语义内容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包含了两个层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1、隐语反映的物质文化

隐语使用者中的民间手工业、消费服务业与社会物质生产、消费活动关系密切,因而这些集团使用的隐语最为普遍的折射出社会的物质文化发达程度。

如明清时手工业中的榨油业中又分类精细的隐语。例如他们称榨油将为车把老,油渣为干浆,豆油为浑老,黄豆为笼口、麻油为滑老等等。这些隐语不仅反映了油品的种类,更反映了当时当地榨油业的生产情况,从一个侧面映射出社会的物质文化。

2、隐语反映的精神文化

隐语在民间和社会经济活动领域中折射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为一种亚文化。这种亚文化有其积极、美好的一面,如一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也有丑陋、卑俗的一面,主要在巫卜星象、色情、乞丐等。从所联系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使用者的一种消极文化价值观念、审美情趣。

三、隐语与社会心理

隐语是全民语言或地域方言的社会变体,也就是说隐语系统只服务于某些从事秘密活动的相对狭小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为了达到保密和维护圈内人的需要而得到一些共同的背景知识,遵守他们圈子内的群体规范,对全民语言或地域方言的某些成分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和运用,这些群体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特点的小群体,一种是集团性强,秘密程度高,比如刑事犯罪团伙,特务组织,商行群体等等,另一种是集团性差,秘密程度低。比如临时形成的松散团伙的群体,从已经所知的情况来看,目前这种结构松散的.群体数量较多。

在实际的社会语言交流之中,不同的社会群体自然有着各自不同的一套隐语,因为他们的日常活动和话题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一套独特的交流隐喻语。

由于隐语交际者类型的多样性,音域的社会心理动因也是多层面的。功利、亲和、委婉、游戏是决定隐语使用的重要心理因素。

1、功利心理

功利,指为满足某种需求投入努力而获取的利益。

如今日上海从事ktv娱乐服务的侍应生、侍应小姐们,当有外人在场时,他们谈论工作报酬(尤其是小费),常使用一套隐语,如“100元”为“一元”,“500元”为“五元”等,其目的是低调行事,在人际关系、经济利益方面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

2、亲和心理

亲和,体现为群体成体成员间的吸引性、凝聚力。成员问沟通机会的多少,渠道是否畅通是影响群体凝聚力的重要的因素之一。群体成员使用隐语,首先可用于帮助识别成员,达成言行上的默契,产生心理上的安全和满足感。其次,隐语对于维持群体间界限,协调群体间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如清末,社会不安宁,路口码头常有强人出没,遂使镖局大兴。保镖的遇上了贼人先对隐语,对上了互相照顾,对不上才打开。此外,隐语能密切群体内部关系,有效维持群体内部权势关系。

3、委婉心理

委婉只是一种报答上的策略,目的是为了完成秘密交际行为。隐语所表达之内容涉及言语禁忌,隐语使用者处于大众群体的避凶趋吉、鄙俗趋雅心理,而采用其他的言语表达方式来婉指所指的对象,间接体现了一种委婉心理。

4、游戏心理

隐语最初的一些语言体式多为谜语、歇后语等语言游戏。故江湖多称其“俗语”或“俏皮话”,反映了使用者的一种语言逗乐得游戏心理。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隐语现象进行研究,通过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具体语料,归纳出隐语的特征、语言构造方式、承载的社会文化及社会心理。隐语与交际主体、言语环境、社会背景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一系列相关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是隐语产生存在的基础。隐语是为实现隐瞒或识别的特殊交际功能而采用的语言手段,在特定环境服务于特殊人群。因而,隐语的特殊性通过交际目的、特殊人群、特定环境、特定语言材料等表现出来的,达到隐语的社会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 篇5

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从批评语言学到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都从批评的视角研究语篇,但是二者之间还是存在区别,而且不仅是术语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批评话语分析是对批评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批评语言学运用功能语法对文本进行分析,试图建立文本结构与社会结构一对一的直接联系.批评话语分析对此提出批评,认为文本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是间接的.,是通过媒介建构的,并发展出“话语实践”和“社会认知”等多种学说.在批评与被批评的讨论中,批评话语分析坚持“批评”之内核,更多的从批评社会科学汲取营养,建立起话语与社会的超学科对话体系,拓展了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显现出从批评视角研究语篇的巨大潜力.

作 者:田海龙 Tian Hai-long  作者单位:天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天津,300134 刊 名:山东外语教学  PKU英文刊名: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年,卷(期):2006 “”(2) 分类号:H030 关键词:语篇研究   批评视角   批评语言学   批评话语分析   继承并发展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 篇6

「内容提要」股权分置是我国股市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一个契约安排。从法理上来看,这个契约安排是一个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之上的不可谈判型契约或称附合型契约,是契约双方由于地位不平等而致的产物。内部人控制而为上市公司的高管滋生道德风险提供了制度温床。要解决中国股市上出现的这些制度性弊病和系统性风险,必须先打破股权分置的旧局,对中国股市的契约安排进行变革、重塑,把旧的不可谈判型契约(附合型契约)变为新的可谈判型契约(合意型契约)。而以股抵债则是多种方案选择中具有必要性、可行性、现实性、操作性的一种。

「关键词」中国股市治理,契约安排,法经济学,股权分置,以股抵债,监管

一、旧局:中国股市治理的契约安排之分析

“股权分置”是我国股市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一个“契约安排”。从法理上来看,这个契约安排是一个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之上的“不可谈判型契约”或称“附合型契约”,是契约双方由于地位不平等而致的产物。在这个契约中,非流通股股东被安排在“强势地位”上,而流通股股东被安排在“弱势地位”上。在这个契约缔结的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流通股股东只能被动地接受,只能对处于强势地位的非流通股股东已经单方决定的“不可谈判型契约”进行“附合”,要么接受,要么走开(Take it,or leave it),而没有进行谈判、改变契约的可能性,也就是,这种契约具有明显的“不可谈判性”。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不象发达国家那样同股同价、同股同权、同股同法,而是人为地区分为两种类型的股权,一种是非流通股权,一种是流通股权,这两种不同股权的价格不同、权利不同、适用的法律也不同。一般而言,社会公众所持的是流通股,在整个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中只占较小的比例,无法在股东大会上取得多数表决权,往往只能“用脚投票”;而国有机构以及很少一部分民有机构所持的是非流通股,在整个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中占据较大的比例,能够控制股东大会上的多数表决权,能“用手投票”,从而成为控股股东。

在股权分置的契约安排下,上市公司通过高溢价发行股份(包括首发、配股、增发等),使控股股东获得巨大的收益。控股股东利用手中的非流通股,以极低的价格(常常是流通股股价的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就能轻易地取得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不仅如此,控股股东以如此低的成本取得控股权之后,还在利益分配上享受着特权;更严重的是,控股股东还利用自己对股东大会的控制,使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全套机构都变成自己的“内部人控制”,从而为这些上市公司的高管滋生“道德风险”提供了“制度温床”。

在股权分置的制度背景下,中国的上市公司普通出现了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法人财产权的现象,上市公司成了控股股东的“提款机”。这些被侵占的资金,表现在法律上,就是控股股东所欠上市公司的债务。下面是一组惊人的统计数字:近半数的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或关联方侵占现象,资金被占用总额高达约1000亿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不堪重负,被掏空到ST、甚至PT的困境。在ST的上市公司中,70%存在控股股东侵占行为;在已经被PT的15家中,其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股东的侵占行为。

二、变局:中国股市治理的路径选择之比较

要解决中国股市上出现的这些制度性弊病和系统性风险,必须先打破股权分置的旧局。而要打破这个旧局,从法理上来看,就是要对中国股市的契约安排进行变革、重塑,要把旧的“不可谈判型契约(附合型契约)”变为新的“可谈判型契约(合意型契约)”。而以股抵债,则是多种方案选择中具有必要性、可行性、现实性、操作性的一种。

我国股市的治理问题错综复杂,在以股抵债之前,曾有过多种路径选择,比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 篇7

一、 男权意识在小说中的体现

《呼唤》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爱情的家世小说, 作为十九世纪末期澳大利亚人生活的剪影, 它不可避讳的表现了男权社会对澳大利亚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对男权的屈服与顺从。在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体现了男权意识的情节, 考琳·麦卡洛通过这些情节展示了澳大利亚妇女在男权的压迫下没有自由和人权的悲惨生活。

伊利莎白的父亲詹姆斯是苏格兰基督教长老会的长老, 她是一个被精心培养出来的长老会教徒, 从记事起就一直受她父亲和牧师默里暴君版的统治。作为家里最小的女儿, 她一直像一个女仆一样照顾着她的父亲, 而且他的命运早已决定——待字闺中, 侍奉父亲, 直到他老人家过世。然而, 亚历山大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他花了一千英镑向詹姆斯买一个符合他要求的妻子, 伊利莎白没有拒绝的权利, 被她的父亲卖给了亚历山大当他的妻子。在男权的压迫下长大的伊利莎白就这样离开了一直生活的苏格兰来到了澳大利亚。

跟以前相比, 伊利莎白在澳大利亚除了物质生活比以前好很多以外, 其他的并没有什么改变, 只是压迫她的从“父权”变成了“夫权”而已。亚历山大是一个绝对的独裁者。他从来不会考虑妻子的感受和意愿, 一直都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伊利莎白身上。“实际上, 什么事情都是他说了算——两个女仆应该选谁, 她应该穿什么衣服、什么颜色、什么款式, 都有他决定。香水是他喜欢的牌子, 珠宝首饰更是她的钟爱之物。”[1]他是如此的独断专行, 在他的压迫下, 伊利莎白根本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她所要做的就是顺从。

有压迫就有反抗。在无处不在的男权意识的压迫之下, 女性自我意识很快就要觉醒了。

二、 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为一个传统的苏格兰女性, 伊利莎白在故事的开始是一个典型的被父权和神权压迫的女性形象, 对于父亲和牧师默里暴君般的统治逆来顺受。但是自从嫁给了亚历山大之后, 她的女性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她渐渐展现出对男女平等和自由的追求。在知道了茹贝是亚历山大的情妇之后她异常的愤怒, 她质问她的丈夫“你可真可恶。峡谷里养着个妓女情妇, 山顶上放着个为你守贞洁的老婆……你置我于何地?”在亚历山大长期的压迫和统治之下, 她深刻的意识到了独立自主的经济对女性的重要性。如果女性不能取得经济上的独立, 就要依赖其他人过活, 既不能享受独立的幸福。所以她在劝告大女儿内尔是说:“……如果你和你的丈夫能全心全意的分享你们的爱情生活, 别的都无关紧要。你有自己的事业。为了这个事业, 你付出了太多太多, 所以绝对不能放弃。如果他想让你放弃, 就不要和他结婚。你永远都有足够的收入过舒服的日子, 所以既要嫁人, 也要继续行医。”

伊利莎白和亚历山大的长女内尔是一个典型的反叛者。她从小就把自己当做男孩儿看待, 当然这跟亚历山大对她男性化的教育不无关系。“她专横跋扈, 好动, 狂妄, 胆大, 坚定, 好奇心极强。”她才六岁, 就认为妈妈的智商只比她的智障妹妹安娜高一点儿。她讨厌被人拥抱、亲吻, 凡是女孩子喜欢的东西, 她一概嗤之以鼻。在医学院开始招收女学生之后, 她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她父亲想让她选择的专业进入医学院。尽管在学校内尔和她的中国同学们受到了老师们和白人男同学的刁难和不公平对待, 她一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用自己的成绩向老师和同学们证明了“有的女人从技术到技能的确非常强大, 完全可以从事传统意义上被男人排除在外的行业。”她用她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了女性在那些所谓的男性专属的领域也可以做出傲人的成绩。

三、 《呼唤》的主题意义

考琳·麦卡洛通过《呼唤》构建了很多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 并通过她们的成长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向我们展示了她的女性观。自古以来女性和男性一直处在不平等的地位, 男性一直处在统治地位, 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随处可见。女性就算身份高贵、优秀、能力非凡, 她

们都是被男权社会赋予“第二性”地位的女性。考琳·麦卡洛认为女性应该为了争取和男性同等的对待而奋斗, 要勇敢地追寻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呼唤》呼吁觉醒的新一代女性为了自己的命运与男权抗争, 改变自己出了男性以外“第二性”的身份定位。“路漫漫其修远兮”, 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女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只有长期不断地和男权社会抗争, 才有可能到达一个男女真正平等的新社会。

摘要:考琳·麦卡洛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女作家。《荆棘鸟》是她最著名的作品, 此书一发表, 作者便一举成名。《呼唤》被认为是“作者继荆棘鸟之后最成功的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呼唤》中三位主要女性角色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解放充分体现了考琳·麦卡洛的女性观, 作者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描写展示了十九世纪澳大利亚的女性主义的兴起。

关键词:《呼唤》,女性主义,主题意义

参考文献

[1]考琳·麦卡洛.呼唤[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6.

[2]骆晓晴, 向晓红.深潭的呼唤——析《呼唤》中的象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 篇8

摘 要:托尼·莫里森在作品《秀拉》中刻画了伊娃、秀拉和奈尔三位性格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这三位女性在窘困生活和双重歧视的压迫下,走向迥然不同的反叛之路,并分析其意义所在,凸显了莫里森作品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秀拉》;黑人女性主义;反叛

伴随着奴隶制度的废除,饱受屈辱的黑人女性开始走上反抗之路,她们试图重建在长期压迫下已扭曲的人性。托尼·莫里森在《秀拉》中不仅描绘了黑人女性的悲惨遭遇,同时也刻画了女性决绝的反叛姿态。不同于大多数女性无意识地充当男权的附庸和陈规旧俗的唇舌,一部分黑人女性作为先驱勇敢地站起来为自己的价值和尊严而战。伊娃、秀拉和奈尔作为不甘被命运摆布的代表,为黑人女性寻求自由平等和重构自我价值点亮了希望之光。

伊娃以决绝的姿态走向反叛。长期以来,黑人女性毫无怨言地承受着生活的重担和精神的压迫,她们需要通过婚姻来确认自己存在的意义,一旦摆脱了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她们就会陷入一片恐慌,最终人性的光辉在她们身上泯灭,女性沦为整个社会的附属物。伊娃是秀拉的外祖母,在嫁给波依波依并且有了3个孩子之后惨遭抛弃。在波依波依离开家时,伊娃只有1美元65美分、5个鸡蛋、3棵甜菜和一颗无所适从的心。[1]此后,她陷入了窘困的境遇,依靠邻居的接济,伊娃度过了那个寒冷的冬天,但是强烈的自尊心使她无法容忍寄人篱下的生活,她勇敢地走向反叛之路。无视旁人的眼光,伊娃舍弃了自己的一条腿,以近乎自残的形式来换取保险金,这让她有了活下去的资本。她在木匠路建了一幢房子,自己则撤退到二楼成为这幢房子的女王,她不必仰人鼻息,通过牺牲一条腿,伊娃获得了经济独立,她采用极端的方式救赎自我和家庭。在黑人社区里,绝大多数女性依附于丈夫生存,伊娃以狠绝的姿态为自己谋得了生路。

另一个体现伊娃反叛姿态的典例是她亲手烧死了自己深爱的儿子。在她的观念里,自己给了孩子生命,同样有权利终止他们的生命。从战场归来的李子沉浸在恐慌和绝望的情绪中无法自拔,他将自己的生命耗费在睡觉和吸毒上。伊娃不能忍受自己最爱的儿子如此软弱,她希望李子像个真正的男子汉那样活着,但却无计可施。既然活着对于李子而言是如此艰难,那就让他像个男子汉一样死去。伊娃用一团火终结了李子的生命,无尊严地活着倒不如死去痛快。伊娃从一个被动的受害者成为一个主动的创造者,对丈夫的恨刺激她走向独立,对儿子的爱又使她亲手终结了李子的生命。

作为老一辈黑人女性形象的代表,伊娃目睹了“天堂的底层”社区的历史变迁,黑人长期以来处于无权、噤声的状态,遭受压制与屈辱,而黑人女性在社区中更加无助,她们遭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欺凌,处于集体失语的绝望境地。而伊娃拒绝消极地等待生活的无情判决,被遗弃的恨和对子女的爱激发了内心深处的反叛,在实现自我救赎的同时,成为年轻一代的精神引领者。[2]

秀拉以孤独的姿态走向反叛。在作品中,莫里森竭力扭转黑人妇女的僵化形象,致力于塑造一个全新的典范。秀拉就是其中一位。她拒绝充当夫权制下的牺牲品,游走于黑人社区传统之外,同时又向白人权威发起挑战。秀拉早就认清了自己既非白人,也非男人,追求尊严和存在价值是个奢望,但她不甘心像多数人那樣无尊严地苟活,于是就开始了一种“实验性”的生活,这种无人理解的反叛之旅注定了她的孤独与不幸。

当秀拉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她就因为母亲不喜欢她的话语而深深绝望,在河边玩耍时又无意间造成“小鸡”的溺水身亡,于是就意识到不仅无人可以依赖,就连她自己也不能相信,这种深入骨髓的怀疑意识使她丧失了归属感,这一切将秀拉更远地推向了叛逆。她冷漠地站在一旁观看母亲被活活烧死的惨状却觉得十分有趣,不愿承担照顾年迈老人的家庭责任而将伊娃送进了养老院,这是不孝;她引诱社区的男人,与他们发生一次关系后就将他们踢开,甚至连自己好友的丈夫也不放过,这是不义;她上教堂时不穿内裤,亵渎宗教信仰,这是不敬。[3]如果按照黑人社区的传统观念来定夺,秀拉的叛逆行为是恶劣的,这使她遭到了黑人社区的排斥和孤立,人们对她感到恶心和厌恶,将一切的灾难都归咎于她。但从根本上来说,秀拉却是黑人女性的英雄。她强烈抗拒传统的女性生活,不愿充当男权社会的祭品,在奈尔结婚后她就离开了家乡,去外面接受教育,独立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愿服从社会对于女性的价值定位就是结婚生子。同时,她敢于宣称自己的需求,在社区与男人发生一次关系后又将他们抛弃,挑战男性权威,拒绝视男性利益高于一切,在男女关系上掌握主动权,她用放荡的性行为作为反击男权社会的利器。秀拉的离经叛道违背了黑人社区传统的价值规范,同时也颠覆了夫权制下的男性权威,摆脱了陈规旧俗的牵绊,但这种生活也使她付出了一个人孤独死去的代价。秀拉用自己的“恶行”激发了黑人社区对善的追寻,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她用一个人的孤独换来了大家的觉醒。

奈尔以理性的姿态走向反叛,她代表着大多数黑人女性的心路历程。从对生活的无限憧憬到被冰冷的现实逼近生活的死角,这一群人的反抗将会是最有力也是最持久的。奈尔在幼年和母亲一起拜访外祖母的火车上就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不从属于任何人,内心强烈的反抗意识让她整个人都是鲜活的。但结婚后,奈尔接受了黑人社区对于女性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定位,甘心沦为男性的附庸,她在顺从的路上迷失自我,夫权制的婚姻观念使奈尔失去了话语权。但即便像奈尔这样屈服于男性权威的好女人,还是难以摆脱被丈夫抛弃的厄运,当她发现裘德和秀拉发生关系时,没有责怪丈夫的不忠,而是将所有的罪责都归咎给秀拉,从此与之断绝交往。在遭到爱情和友情的致命一击后,奈尔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但在30年后偶然拜访伊娃时掀起了旧时回忆,奈尔意识到秀拉存在的价值,开始对自我身份认同有所反思。在某种意义上,秀拉是黑人女性独立自由的向导,在经历大彻大悟之后,奈尔走上了秀拉未走完的道路。

相较于秀拉撒旦式的叛逆,奈尔的反叛是平缓渐进的。两个反叛气息浓烈的黑人女孩在寻求自我认同的初期相互鼓励,而后二人的决裂,再到秀拉的早逝,奈尔经历了自我身份的迷失到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一曲折历程,奈尔内心深处的“自我”实质上是以一种绝望过后的顿悟姿态沿着“秀拉模式”蜕变着、形成着。[4]奈尔从禁锢黑人女性身心的枷锁中挣脱出来,借助秀拉的勇气与胆量迈出了勇敢的一步,踏上了重新建构女性自我身份的道路。

伊娃、秀拉和奈尔迥然不同的反叛之路实质上代表着黑人女性开始反抗白人霸权和夫权中心的陈旧模式,她们的自我意识已经苏醒,打破黑人女性的僵化形象,重新建构自我价值成为她们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胡允桓.秀拉[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35.

[2] 牛磊磊.反叛四重奏——《秀拉》中三位女性与莫里森的反叛之音[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6.

[3] 王丽丽.走出创伤的阴霾——托尼·莫里森小说的黑人女性创伤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4:148-150.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 篇9

《远离尘嚣》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视角

托玛斯・哈代(1840-1928)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小说家.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从工业文明给自热带来了戕害,男权社会对女性建成了戕害,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三方面分析了<远离尘嚣>.

作 者:孔繁涛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综合高中,山东枣庄,277300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3)分类号:G219.296关键词:哈代 《远离尘嚣》 生态女性主义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 篇10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社会文化和制度造就了男性和女性社会角色的不同,对《诗经》中众多女性形象从社会性别视角进行分析,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些女性形象产生的原因,同时我们通过她们也可以进一步知晓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

社会性别是相对于生理性别而提出的,刘伯红在《社会性别主流化读本中》提出社会性别是指“人们认识到的基于男女生理差别之上的,实际存在的社会性差异和社会性关系,它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社会文化及其制度造就或建构的。”社会性别体现的是社会、历史、文化对两性的界定,体现了两性所扮演的不同的社会角色以及两性所遵循的不同社会准则。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其中与女性相关的文学作品约有100多篇,以至游国恩先生认为:“与其说‘风骚’代表《诗经》与《楚辞》,倒不如说代表女性。”《诗经》中的女性形象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她们中既有纯真烂漫的少女、勤劳善良的少妇也有孤苦哀怨的弃妇。孔子《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经所录诗歌大多来自民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也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可以说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影响和造就了《诗经》中众多的女性形象,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她们来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

一、农业文明下勤劳朴实的劳动妇女形象

西周至春秋时期有高度发展的农业文明,当时牛耕和铁制农具已经开始应用。在以农业为主,桑织采集渔猎为辅的`生产体系中,女性从事着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 ,她们既要采摘、养桑蚕、制衣还有繁重的家务劳动。《诗经》中大部分作品都是“劳者歌其事”,像《葛覃》、《卷耳》、《汝坟》、《采繁》、《柏舟》、《氓》等作品中勤劳朴实的劳动妇女形象跃然纸上。《周南?葛覃》的第二章节中“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写一位女子经过浸煮、抽丝、制衣之后美丽的衣裳穿在身上。辛劳淹没在成衣的喜悦之中,它表现在不仅是对成衣的喜悦,更是对人先天本能——劳动的满足,劳动即生活,生活就是美。

《周南?芣苢》中“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写一群劳动女子采摘野菜,欢快的情绪在简单明快的节奏中荡漾,她们完全把劳动当成了乐事和享受。王夫之在《诗广传》中的评价是:“君子观于《芣苢》而知德焉!”这里的“德”无疑是指中国劳动妇女那种勤劳的传统美德,而从把诗的价值提高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

二、周代审美文化下的窈窕淑女形象

周代审美文化中对女性的审美观崇尚自然健康、内外兼修和温柔敦厚,《诗经》在首篇《关雎》 中即描写了窈窕淑女的形象,西汉杨雄《方言》 中指出“美心为窈,美状为窕”,内外兼具的“淑女”既是《诗经》中歌颂的对象,也是值得“君子”来“寤寐求之”和“寤寐思服”。“窈窕淑女”一语表现的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它既体现了周人美善结合的审美原理,也体现出了孔子“《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句所蕴涵的中和之美的思想。

《卫风?硕人》中“硕人其颀。”其中“颀”是高大的意思,《诗经》时代的人们以“高大硕健”为美,是从人类实际功用要求出发而产生的对人躯体美的外在审美要求。接着诗中对庄姜美丽容颜进行刻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颈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峨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可以看出庄姜的美完全是纯粹的天生丽质之美,不掺杂任何雕琢。《邶风?静女》篇写“静女”,曰“静女其姝”,郑笺言其“女德贞静”、“美色”,众善皆备 ,“故可爱之”。

三、男权宗法思想桎梏下婚后的妇女形象

周代是个男权社会,男性把女性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诗经》中关于男女日常婚姻生活的诗篇中,不缺少那种美好的、令人向往的爱情诗。但这种幸福的爱恋在以婚姻生活为主题的诗中已经少见。大部分女性形象,有的是终日操持家务、内心痛苦的思妇;有的是疲惫不堪、满心苦恨的弃妇。而她们的丈夫们,要么是背井离乡,守边关、服徭役;要么是背信弃义的负心汉。如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这首诗就是写:丈夫远离家乡在外服役,妻子盼望丈夫归来,内心充满着盼望、孤独和寂寞。

上一篇:食品安全培训小结下一篇:我这样做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