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的战略转型

2024-10-24

都市报的战略转型(精选7篇)

都市报的战略转型 篇1

摘要:近年来, 网络、手机传播的迅猛发展, 对报纸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如何冲破“报业寒冬”是值得深入探索和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都市报,转型

一、都市报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一) 新媒体来势汹汹

根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2015) 》 (以下简称蓝皮书) 数据, 2014年中国传媒产业总值达11361.8亿元, 首次超过万亿大关。2014年在GDP增长放缓的情况下, 中国传媒产业年增长率仍小幅上扬, 从2013年的15.5%上升至2014年的15.8%, 超过GDP增长率2倍多。2014年互联网与移动增值市场得份额不但一举超过传统媒体市场份额的总和, 并且差距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二) 纸媒广告收入“断崖式”下滑

蓝皮书报告显示, 在2014年传媒细分行业的数据中, 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报纸发行收入, 报纸广告收入则是连续4年下降, 2014年的下降幅度更是达到15%。根据蓝皮书课题组对30多家都市类报纸的最新调查结果, 2015年第一季度报业广告下滑更为严重, 普遍下降20%以上, 个别报纸下降幅度高达30%, 发行量也普遍下降, 其中汽车、房地产等传统广告大户的流失情况最为严重。

(三) 新业务尚未走出传统经营模式

一些都市报企业尝试开拓艺术、会展、培训、画报等业务, 并取得了一定效益。但这些项目无论从业务本身, 还是经营方式上, 都未摆脱传统经营框架的束缚, 经营模式和发展思路缺乏创新,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没有发挥出自身优势, 多数新业务的规模较小, 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都市报转型中的探索与思考

可以看出, 都市报整体行业都面临着广告、发行的寒冬, 如无有效转型措施, 生存环境堪忧。

(一) 转型总体思路

当前都市报转型, 应坚持两条腿走路, 一是继续挖掘报纸主业的潜力, 强化特色营销, 寻找新的广告来源, 保持既有优势。二是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 借助纸媒影响力, 运用新媒介方式, 创新盈利模式, 实现多元化业务发展。

(二) 具体建议

(1) 做专做细报纸主业, 继续保持传统优势地位。在传统纸媒广告大幅下滑的趋势下, 有的都市报转型为社区报, 延伸至城市生活圈;有的开通了社区驿站, 向社区居民提供复印、体检保健等基本生活服务以及自助缴费业务、法律援助业务等特色服务, 同时辅以线上宣传和销售服务;还有一些转型为地铁报, 免费向特定群体发放, 靠传统广告获取收益;有些都市报则采取收缩战略, 主动降低发行量, 减少版面, 或由日报变为周报。此外, 都市报企业可以结合当地特点以及自身的经营优势, 找准切口, 挖掘客户需求。对于广告经营, 一方面拓展新的广告来源, 如个人广告、量身定制广告、电商广告等;另一方面可以加大活动力度和频度, 借鉴“苏报定制”模式, (1) 打造互动消费平台, 推行精准化广告营销。特别注意的是, 对市场空间小、没有竞争优势的传统经营业务要谨慎开展。

(2) 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都市报普遍整体体量较小, 但“船小好调头”, 如能迅速调整报纸现有定位, 打破传统思维, 果断转型, 还有一定市场前景。在都市报社已有的报纸、画报、户外大屏等传统媒介基础上, 开展都市报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建设, 与纸媒相辅相成, 实行“一揽子”广告资源包, 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通过开辟互联网、手机业务广告资源等, 增添新的盈利渠道。

(3) 发挥自身优势, 拓展增值外延广的经营业务。都市报企业具备优秀的人才队伍、丰厚的市场积累和强大的地域影响力, 应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 拓展增值外延广的经营项目。例如, 引入时下很火的“智慧城市”概念, 包括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能源、智慧通信等。今年4月, 住建部与科技部联合发布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 (第三批) 试点名单, 智慧城市试点接近300个, 预计2015年底将有70%以上的地级以上城市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企业应抓住契机, 通过品牌号召力, 整合资本、银行、物流、企业、技术等资源, 搭建平台, 形成合力, 创立品牌, 为政府、企业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全方位的综合性服务。以项目带动业务发展, 以点带面, 有序铺开, 形成报社新的运营模式。

(4) 重视数据营销, 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当今时代, “大数据”分析已成为决策最重要的参考依据。众多知名企业, 如腾讯、阿里巴巴等已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 百度通过发布大数据引擎, 将包括“开放云”、“数据工厂”、“百度大脑”三大组件在内的核心大数据能力开放, 向外界提供大数据存储、分析和挖掘的技术能力。在这种背景下, 都市报企业应找准定位, 深入研究客户需求。一方面收集和分析现有活动中产生的用户和商品等相关数据, 进行结构化处理, 对现有业务进行完善, 提升服务质量。二是进一步创新思路, 积极开展大数据合作。都市报企业可以通过资本、技术等合作模式积极开发行业数据资源, 尤其是经济信息资源, 搭建平台, 力争实现收益聚合效应, 也可与“智慧城市”项目协同发展、相互促进。

(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让适合的人做专业的事。纸媒企业领导班子中, 目前大多是采编业务领导, 对企业整体规划, 尤其是经营业务的未来发展缺乏足够的关注度和创新意识。另外, 纸媒企业的技术人员较少, 不具备自行系统开发能力, 难以适应“大数据”转型的需求。在当前情况下, 企业应重视完善队伍建设, 采取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的方式, 逐步扩大经营高管人员比重, 合理分权, 加强落实, 有效推进报社确定的经营发展战略。在技术方面, 为了在短期内实现突破, 都市报企业可通过对外合作、内部研发等方式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引入专业人才, 为报业发展和大数据分析提供服务。在对外合作中, 要强化所有权意识, 对“全媒体用户资源运营平台”等关键技术, 要争取主动, 掌控先机, 为日后实现跨越式发展打好基础。

注释

11“苏报定制”是苏州日报重点打造的互动消费平台, 之前“苏报定制”推出的系列汽车、房产定制产品销售活动得到市场热烈反响。“苏报定制”东风日产专场活动300台定制车源一天之内售罄。

为都市报转型创业提供参考 篇2

科尔沁都市报有限责任公司是个新生事物,于2011年3月10日正式挂牌成立,是由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和通辽市委宣传部主办主管,北方新报、原科尔沁都市报、都市传媒文化公司三方合作成立的新型股份制公司,是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和北方新报“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区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性机遇面前,科尔沁都市报遵循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服务、为各级地方的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服务”的“三服务”办报理念,紧紧把握科尔沁都市报“责任媒体,服务民生”办报理念,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在新闻报道策划上不断创新,在传播手段上不断追求高效和现代,努力打造媒体的公信力、引导力和影响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着力打造通辽乃至蒙东地区以城市报纸为核心的现代化传媒企业,努力为广大读者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为都市类报纸转型创业提供参考。

报纸方面

1.在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的总体布局之下,科尔沁都市报立足通辽中心城区,拓展更多的读者群,建立健全采编队伍选拔、培训、考核体系,培养新闻骨干团队,不断提升新闻队伍素质,坚持“本土就是主流”的办报方向,科尔沁都市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来,采编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轨,我们在全体采编人员中不断灌输“越贴近本地,新闻价值越高”的观念,在元旦前改版的基础上,对科尔沁都市报的版面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加大了通辽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使科尔沁都市报地方新闻的版面总数达八个以上,视觉冲击力更加强大,更加具备都市报的显著特征,获得了社会上很大程度的认可。

2. 对采编机构的框架做了重新设计调整。采编中心下设总编室、编辑部、记者部和网络部,这样的机构设计,比较清晰地将采编中心的工作分成了几个单元,为今后报网互动和报网合一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今后科尔沁都市报实现立体化全媒体报道的新闻采编机制具备了雏形。

3. 制定完善和新出台了一些对提高采编质量相当有帮助的一些核心制度,比如采编工资制度、汇稿制度和编前会制度,均将在5月中旬后全面实施,一方面更大程度地调动广大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更好地掌控报道方向,更充分地体现新闻策划的影响力。

4. 公司成立以来的一些重点策划和报道。

A. 3月17日我市范围内出现食盐抢购现象,都市报非常关注此事件,并及时报道了通辽市政府召开了紧急新闻发布会,当日筹备3个版面刊发了《我市食盐库存充足市民不必抢购》等系列报道,对稳定市民情绪起到了很大作用。

B. “3·15”宣传活动期间,我们紧紧围绕今年“3·15”宣传主题——“消费与民生”,策划了一系列报道。刊发《3·15,维权在行动》等多篇稿件。

C. 4月初策划了《心絮随杨柳 清明思故人》清明特刊,并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进步。特刊分怀念、视点、出行等篇节,一是烈士后代的生活;二是为什么死不起了,三是清明节出游。从不同角度反映当前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D. 围绕“迎会”、“创城”目标,都市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在宣传报道上努力做到快、全、细、有声势、有效果,使“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理念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E. 4月11日,及时报道了宝龙山水泥管厂爆炸事件,并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跟踪报道。

F. 4月初针对对国内出现的成品染色馒头问题,采编中心结合通辽本地情况,进行了策划报道。

G. 4月中旬到5月初,对五一室内公共场所禁烟进行了策划报道。

H. 5月策划了有关五一活动的采访,如“五一劳动表情”等。

I. 针对酒驾写进刑法进行了系列策划报道。

J. 其他如对煤气罐炸伤夫妻的三篇追踪报道、春耕农资、景观墙追踪、城市小尾巴、砸丰田车追踪、残疾女孩萨日娜、张宏烈、劣质餐巾纸进行了报道。

K. 积极策划建党90周年活动报道。目前我们已经刊发《红色记忆》系列多篇。如《红色文化遗址》、寻访抗美援朝、解放战争时期老战士。还与自治区电视台的一家文化传媒公司联合策划了“走遍科尔沁”大型媒体活动,获得了通辽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

L. 近期我们还就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策划。其中包括,交通拥堵破解之“道”、通辽儿童的入园难等。

M. 积极筹备科尔沁都市报创刊5周年的策划,以新的面貌迎接都市报的第二个5年。如目前开展《我与都市报征文》等活动。也都获得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

网络方面

在科尔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前,网络部只是一个单一的电脑维护部门,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工作,网络部已经逐步过渡到集经营管理系统开发集成,网站建设、电子报、手机报、配合经营部门营销策划及宣传的多功能部门,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1.都市报订阅及客户管理系统的开发

此系统的开发及运行大大提高了发行统计及每日停投、启投的统计工作,为报刊发行及客户维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2.都市报广告登记及收入统计系统的开发

此系统的开发及运行,使我社告别了以往广告数据全靠人工统计的历史,为客户维系及客户挖掘提供了技术保证。

3.电子报纸的开发及上线

经过两个月的开发及修改,科尔沁都市报的数字报纸于2010年11月正式上线,使都市报又多了一种阅读方式,由于其不受地域的限制,无形之中扩大了都市报的发行,每天浏览量在5000人次左右。

4.都市报团购网的开发及上线

为顺应当今社会如火如荼的团购市场,我社于2010年11月上线了都市报团购网,联合优质商家推出了多次团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5.科尔沁都市网的二次开发及上线运营

2011年4月1日,新改版的科尔沁都市报官方网站(科尔沁都市网)正式上线运营,新网站以新视觉、新内容、新版块、新服务全新亮相。

新升级的科尔沁都市网在一如既往关注老百姓生活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诸多新的便民版块。集新闻阅读(尤其是本地新闻)、报纸及网站新闻投稿、新闻线索爆料、投票评选、在线评报、视频专访、免费信息发布、咨询投诉、团购打折活动、招聘求职、房产买卖、商家店铺及商品展示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平台,现在科尔沁都市网是通辽首家报网合一的综合性平台,也是商家店铺宣传及产品宣传的最佳平台,是平常百姓最贴近生活的服务平台。

6.在科尔沁都市网的基础上,又开设了以微博、QQ平台为主的都市报全媒体平台,加大了新闻的敏感度和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增加了与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交流。

通过1个月的运营,网站日浏览量平均过万,同时成功举办了“香车美女——红动通辽”,“我与都市报有奖征文投票”,“校园内外佳作欣赏征文投票”等多项网上评选投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7.与联通合作手机报的上线运营(现处于审核及测试阶段6月底可正式开通)

手机报的开通,将使都市报的发行走向第三媒体。老百姓又多了一种阅读报纸的方式,同时也将为我报社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都市报深度报道的发展转型探究 篇3

关键词:媒介生态,同质化,碎片化,公信力

随着互联网传播技术的成熟与不断发展, 互联网传播发展迅猛, 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 大型门户网站、博客、微博、微信更是呈几何式在上升发展。这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报纸由传统的大众媒介逐渐转变为小众媒介, 报纸销量下滑, 年轻读者流失, 广告收益萎缩, 报纸尤其走市场化道路自负盈亏的都市报不得不面对新的形势找寻转型发展的症结和契机。

一、中国都市报的媒介生态

以《中国青年报》的“三色报道” (《红色的警告》、《绿色的悲哀》、《黑色的咏叹》) 为代表的大量优秀深度报道在报纸上的相继刊发揭开了中国报纸深度报道的序幕, 使得深度报道在中国开始大规模发展起来。中国都市报走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已经成为中国报业中受众市场最具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的报群之一, 而在都市报的版面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的就是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势的报道形式。都市报的深度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具体形式, 它是结合都市报的受众定位刊发在都市报上的且具有都市新闻特征的一类报道。它力图展现的是事实背后的事实, 是媒体从业人员不断用报道的方式来拼凑出的一种“社会图景”, 以向公众提供更加接近真相的新闻。

(一) 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发展瓶颈

目前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和地区, 同一城市都同时存在着多家报道内容和风格几近相似的都市报或者晚报。例如地处中部中心城市的武汉就有《武汉晨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四家综合性的都市类报纸, 而经济更为发达的广州则有《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新快报》、《信息时报》等7家综合性日报, 可见都市报在为争夺受众市场而呈现出白热化的竞争态势。

由于在都市报的发展过程中, 大多数自创刊起便确定了要坚持走大众化通俗市民生活信息服务类新闻的路线, 造成了千报一面、整齐划一的快餐式新闻消费局面。大量板块内容的相似性必然导致众多的都市报陷入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的尴尬境地。

快餐式的新闻消费所造就的都市报新闻信息报道在发展过程中虽然表现出信息量庞大、内容组合方式灵活且易于阅读的特点, 但同时由于刊载太多的街谈巷议的生活琐事片断消息, 造成了一般受众对新闻价值的片面理解, 无法真正树立都市报的品牌和公信力以及发挥出有力的舆论引导功能。

都市报的竞争最直接的表现为新闻产品的竞争。然而自从诞生之日起, 都市报就蕴藏着许多发展的隐患和症结, 新闻内容同质化现象尤为突出, 极大地制约着自身的成长和报业市场的发展。正是因为风格相近, 造成了同城都市报千篇一律的状况:为了博得眼球和赚取市场销量, 都市报在发展过程中大肆以娱乐化的煽情手法策划和报道新闻, 去迎合低层次读者的低俗趣味, 降低了都市报所应有的品位和个性。都市报也因此成为“市民小报”的代名词。就新闻价值而言, 都市报的新闻内容缺乏对新闻事件深刻的剖析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 较多的是揭示现象, 却很少去探究事件的本质, 没有提供有价值的深层次的信息内容。

今天的都市报仅仅是提供实用资讯和大量浅层次同质化的消息式社会新闻, 然而都市报的存在应不仅仅提供这些, 更多的应转向提供深层次的实用资讯, 这才能对都市报的发展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否则按照以往的发展模式继续前行, 将会使都市报发展的创新意义和价值大打折扣甚至会造成发展的滞后。

(二) 碎片化的浅阅读方式转移受众注意力

移动传媒终端的兴起带来的改变使得传统纸质媒体不得不迎接新的形势下的挑战和转型。据《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3年6月底,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 较2012年底增加约4379万人,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74.5%提升至78.5%, 较2012年下半年增速有所提升。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 截至5月, 我国手机上网用户数达到7.83亿。虽然两者数据有差异, 但都共同表明一点, 即中国手机网民已经形成庞大规模, 并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网络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电脑p C终端和手机p C终端抢占了原本属于传统媒体的很大一部分受众。随着移动手机传媒终端的普及, 大量新型的手机App软件应用的开发和使用, 手机微博、微信平台的广泛应用, 移动手机信息接收已成为潮流。

信息传播载体 (介质) 的变化带来了信息浏览方式的变化, 社会大众的阅读习惯也随之改变, 在海量的碎片化信息的浪潮下, 传统媒介的受众在破碎零散的阅读和分享时间内, 更多的关注度和注意力都转向了新颖的标题和简短的消息浏览, 大篇幅看似冗长的报纸信息很难得到他们的青睐, 传统的纸质媒体的代表——都市报在此时已很少被社会大众所关注, 更多的关注转向了移动电子屏幕。由于手机设备具有便携性, 更能够满足受众短时间的碎片化浅阅读方式。

二、都市报深度报道的未来

(一) 从碎片化浅阅读向多层次深阅读的必然转变

新兴的浅阅读方式只是在媒介传播介质和方式的改变之下所最初流行的一种信息接收和传播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更好的融合以及受众对于深层次有价值信息的需求不断增长, 新媒体 (移动传媒终端) 的受众阅读需求也一定是不断向深阅读转变, 这时受众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获得一个进入浏览关注深度信息的渠道超链接。

随着新媒体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升级和优化, 全方位的多种信息接收渠道将会铺陈开来, 传统媒体作为多媒体信息渠道的一个内容方式, 必须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寻求一条能够在当前网络多媒体传播的大环境中生存发展的新道路, 无疑已经成了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的当务之急。从近年来都市报的发展状况看, 发挥都市报作为公众媒体具有公信力的自身优势, 消除影响都市报发展中的同质化不利因素, 在“深度”上做文章, 是都市报转型发展的不二法门。

尽管纸质媒体相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在时效性上已然处于劣势, 然而都市报却能够在“深”上面下工夫, 在深度报道方面另辟蹊径, 发挥出属于自身的优势, 生产出更富有价值的能够满足更多深层次需求的报道内容。随着网络信息沟通的迅猛发展以及云计算的运用,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如今的世界已然成为一个信息爆炸甚至信息过剩的时代, 此时最能吸引受众也是受众最迫切需要的, 已经不再是庞大信息量扑面而来无所适从的一种状态, 而是一种有价值的信息带来的安全感。因此都市报不再只是做简单的新闻消息的罗列播报, 而应该将深度报道 (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 作为其主打的一个品牌进行塑造和发展。

(二) 深度报道是树立报纸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无论是当前都市报正在做纸质版的免费发放, 或是正在做的报网融合的“1个版本, 多种方式”的多个信息平台发布 (例如电子报、微博、微信公众平台) , 抑或是增添的二维码扫描的超链接信息进入渠道 (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多种内容的融合) , 真正能够体现都市报魅力的仍旧是深度报道。

当报纸被互联网从大众媒介的阵营挤出时, 报纸的新希望反而在冉冉升起。艺术化生产的报纸将会把时尚与生活类杂志的空间据为自己的空间, 把小众的人文关怀作为自己的细分追求。生活与观点的内容终究要成为报纸的新内容。

在互联网媒介进一步强大的时候, 报纸将用印刷纸片与文字介质, 退守到观察与深度理性思索的阵地上来。在国内, 提及深度报道, 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南方周末》, 因其敢于揭黑、敢于批判的精神影响了众多读者, 形成固定的读者群, 并使其成为颇具社会影响力的报刊。

媒体的安身立命的基石是其受众读者群的关注度所转化的社会影响力。看一个媒体是否具备公信力在于其是否能坚守新闻的真实性, 是否能报道刊载出有影响力的新闻事件信息报道。在报纸的诸多内容板块中最能彰显出报纸影响力的就是独家报道和深度报道, 然而在当今媒介资源共享和社会公民大多能随身携带具备摄影摄像录像以及录音功能的移动传媒终端——最典型的就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而造就的“全民记者”的媒介形势下, 独家报道已很难达到或做到, 此时深度报道则成为纸媒必争且竞争激烈的一个板块, 深度报道是报纸的魅力所在, 都市报当以深度报道见长。

都市报用深度报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吸引受众, 并用不断细分的小板块特色分众内容吸引受众以形成稳定的受众顾客群。

三、结语

网络版不是报纸印刷版的附属, 视频节目也不是电视台的专利, 它们本身就是报纸的未来。这样的多媒体集成技术的发展是报纸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在一个混合的现实中, 都市报的印刷版将逐渐转变为一张精心讲述故事的新闻纸, 它的内容中有掌握话语权的写作者精心制造的观点, 有深度剖析社会新闻现象的深层次内容, 它是一群具有职业理想的人将其人文关怀幻化成为社会文化精神的东西。

参考文献

[1]邵培仁, 等.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2]陈秀娟.浅谈如何做好报纸深度报道[J].新闻传播, 2013 (10) .

都市报的战略转型 篇4

拒绝琐碎融入主流

《都市报道》此次改变, 最显著的就是拒绝琐碎, 融入主流。

15年前, 《都市报道》是一个大胆的拓荒者, 在河南电视新闻领域开了先河, 一改当时电视新闻的说教姿态, 以平民视角关注百姓的喜怒哀乐。开创不久, 便以峰值达45%的收视率和蒸蒸日上的美誉度成为河南电视新闻的一个传奇。但在随后几年, 同质化的电视栏目纷纷出现, 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可避免。混战之中, 一些媒体片面追逐功利, 放弃责任, 民生新闻沾染上边缘化、表面化、琐碎化甚至低俗化的毛病, 新闻不再纯粹。虽然不断被蚕食, 但《都市报道》终究没有迷失, 他们清醒地认识到, 对于媒体, 公信力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迎合低级趣味, 只能是饮鸩止渴。

目前的转变, 实际上是《都市报道》酝酿已久的。从2008年开始, 《都市报道》就尝试细分民生新闻, 将原有栏目拓展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栏目, 其中《都市报道》在保持平民视角的基础上以严肃新闻为主打, 从提升高度、延展深度上下功夫, 将新闻的触角更多地伸向“大民生”, 做公共新闻、做正面报道、做舆论监督, 努力打造这一老品牌栏目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而《都市报道扩大版》则充分强调民生新闻的休闲、娱乐和服务功能, 全神贯注于民生百态, 用更轻松的语态,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以健康、鲜活、生动的民生新闻服务观众, 拓展市场。

正面报道注重创新

负面新闻少了, 正面报道多了, 这是《都市报道》另一个最为明显的转身。更为可贵的是, 改版之后, 《都市报道》收视率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势头。今年前5个月, 该栏目在郑州市场上的收视份额稳居同时段排名第一, 继续保持频道拉动收视率的王牌地位。

正面报道难, 这是媒体一直在努力破解的难题。《都市报道》又从何处破题呢?以近期《都市报道》就河南省委副书记邓凯赴兰考传达习近平副主席批示精神这一重大选题所做策划为例。除了常规做各界反响外, 《都市报道》还从习副主席2009年走访的那个兰考家庭入手, 通过这个家庭的变化反映兰考的巨变;从焦裕禄亲手栽种的“焦桐”和习副主席亲手种植的泡桐入手, 引出兰考人民利用丰富优质的泡桐资源开发乐器制造等绿色产业、走“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以纪实手法, 跟踪记录一位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片断, 反映兰考人用领导方式转变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在兰考, 《都市报道》记者深入田间地头、普通农家、企业车间, 以现场出镜采访的方式, 用真实的镜头反映兰考的巨变和发展的活力。虽然是时政新闻的题材, 但这组节目依然是贴着《都市报道》个性标签的鲜活报道, 这样的正面报道, 应该是有观众缘的。

将时政新闻民生化, 是《都市报道》落实“走转改”积累的经验, 也是《都市报道》“将命题作文做出花儿”来的“秘笈”。

再比如前不久按照部署策划的“中原经济区论坛特别报道”, 《都市报道》同样以百姓的视角, 推出了两个系列, 一是《跟着她%走近他》系列, 《都市报道》美女主播近距离观察和体验驻豫客商的工作生活, 通过客商一系列活动的细节和生活化的语言反映河南留给他们的真实印象, 大大区别于过去单纯的访谈;二是《我身边的“经济区”》系列, 出镜记者带观众“搜街”, 看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带给市民“衣食住行”方面实实在在的变化。

做正面报道, 最难的是创新报道手法。《都市报道》在创新报道手法上狠下功夫, 让正面报道尤其是时政报道生动鲜活真实可信, 实现和观众情感的对接、心灵的对接。

公共品质值得信赖

《都市报道》有一句口号, 叫“有大事, 看都市”, 旨在时刻提醒自己, 一旦碰到重大题材, 大家要不遗余力投入进去, 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走过15年的《都市报道》有过很多这样的职业体验。比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都市报道》是河南电视媒体首家派出多路记者抵达灾区的。当时《都市报道》的记者冒着生命危险, 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 发回了大量的现场报道, 让河南观众通过自己的媒体了解灾区的情况, 了解河南的子弟兵、消防战士、医疗人员、通信电力以及众多志愿者等奋勇抢险救灾的感人事迹。

严格意义上的民生新闻应该是对群众生活、生命、生存的深度关注, 用新闻保证百姓的知情权, 用舆论维护他们生命、生存的权利, 服务他们的生活。所以, 有责任感的新闻记者, 报道新闻更应该致力于提高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质量, 帮助民众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不仅仅告诉公众社会出现了哪些问题, 更要指导受众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问题。基于做有责任媒体的理念, 《都市报道》在选题上更注重具有公共品质的典型案例或关系国计民生的突出现象, 并围绕案例或现象集合集体智慧做新闻策划, 做立体、系统、全方位的报道。

贴近观众走进内心

《都市报道》播出的系列报道《四个孤儿一个家》再次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母亲被父亲杀害, 父亲被依法羁押待审, 父亲一方的亲属没有人愿意施以援手, 4个最大才10岁的遗孤生活极度窘困。在这组报道中, 记者不但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 还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 不是冷眼旁观, 而是深度介入, 从良知和爱心出发做新闻, 民政、公安……能想到的相关部门记者一趟一趟地跑, 终于让事情有了转机, 孩子们回到外祖父家得到了亲人的呵护关照, 郑州一所小学解决了孩子们的入学难题, 更多的爱心人士给孩子们捐钱捐物传递爱心。

在都市频道报道部走廊里, 挂满了记者激情饱满的工作照。几年前, 从这条走廊, 走出了“中国最美女记者”曹爱文。是这个团队, 这里的企业文化, 不断孵化和哺育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心灵。

舆论监督理性重建

媒体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理性秩序的重建, 这种职责要求媒体坚守良知与责任, 以理性、平衡、深入的职业理念去探寻事实真相。关注普通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 揭示那些伤害到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同时又被遮蔽了的真相, 这是电视民生新闻“大民生”概念的另一种解读。

在很多观众的心目中, 《都市报道》是百姓权益的守护者。这一印象, 正是源于《都市报道》强有力的舆论监督功能。近几年, 《都市报道》更是产生了一系列有全国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付振、崔松旺等人成为全国知名的调查记者。新闻调查, 一直是《都市报道》难以被复制的拳头产品。

但做舆论监督, 《都市报道》更注重建设———秩序的建设、信心的建设, 尤其注重公众对政府信任度的建设。

2011年7月, 郑州京沙快速路工程安置小区汇景嘉园300多户安置居民发现, 该小区已经封顶的8栋安置楼, 竟然同时出现墙砖大面积爆裂的现象, 用手就能轻易将墙体砖块儿抠掉敲碎!接到线索后, 《都市报道》在第一时间独家披露了此事, 之后, 记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追踪调查。在一个星期的连续报道后, 郑州市最终决定将8栋已经封顶的“豆腐渣楼房”全部推倒重建。2012年2月7日, 汇景嘉园重建的8栋安置楼封顶, 主体结构各项指标全部达标。“豆腐渣安置房”一事经《都市报道》播发后,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多家媒体陆续跟进。都市频道恰到好处地运用舆论监督, 充分发挥了党委政府与群众沟通的纽带作用, 及时化解矛盾, 让安置户满意、放心, 对政府部门树立信心, 堪称舆论监督也是正面报道的典型范例。

都市报的战略转型 篇5

POLICY GUIDE当下关注1995年1月1日, 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创刊, 开启了中国报业“都市报时代”。2014年12月, 华西都市报发布媒体融合“i”战略, 明确提出站在传媒融合发展的新时代, 再创业、再出发。20年, 《华西都市报》从一张报纸发展为华西传媒集群。目前已经形成以《华西都市报》为主轴, 拥有华西都市网、华西城市读本、华西社区报、8小时购物网等多个单元的全新媒体矩阵。华西传媒集群媒体融合“i”战略是系统地重构和创新, 一共包含7个“i”。包括自身4个方向的突破, 也包括新媒体合作方面的全新广告模式和开放合作意识, 目标是实现指数级的增长。华西传媒集群融合发展新体系 (1) i-Media资讯“《华西都市报》两微一端”、“掌上四川两微一端”、“百度新闻华西频道”, 形成3大分发渠道。《华西都市报》客户端安装量达到50万, 微信公众号用户数达到10万。“掌上四川两微一端”、“百度新闻华西频道”, 则是近期华西传媒集群重磅推出的两款资讯类产品。“掌上四川”新闻客户端, 由华西都市报与中国移动阅读基地联合推出, 重在打造四川掌上生活第一门户, 提供新闻、便民、电子商务等一站式服务。中国移动和华西传媒集群均投入优势资源, 2015年将实现100万装机量。“百度新闻华西频道”, 由《华西都市报》与百度联合推出。《华西都市报》是“百度传媒”首批合作媒体, 目前也是西部唯一一家媒体。借助百度平台, 华西新闻将打破地域限制, 第一时间面向全球播报, 并在移动端实现个性化推荐。 (2) i-Link社交“成都范儿”、“爱哟”和“广场舞”, 是华西传媒集群向垂直领域纵深拓展具有代表性的3款社交产品, 分别满足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成都范儿”包括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和网站, 致力于打造成都最具影响力的移动社区。目前, “成都范儿”客户端装机量接近10万, 微信公众号粉丝数超过5万。“爱哟”手机客户端, 是基于大数据和LBS技术, 实现智能配对, 减少用户相亲时间成本的移动相亲平台。“爱哟”是在成都红娘成功运营的基础上推出的。成都红娘是成都最大的微信相亲平台, 目前已有3万多粉丝。“广场舞”手机客户端是针对中老年人市场的社交平台, 帮助热爱广场舞的中老年人找舞伴、找场地、找音乐。这3个产品针对性非常强。到过成都的人都知道, 成都美食让人欲罢不能。“成都范儿”这样的名字, 让人很难联想到是《华西都市报》做的公众号。这样的“去媒体化”, 增加了贴近性。翻看“成都范儿”微信, 定位非常清晰, 就是成都本地吃喝玩乐。选题、图片、文字, 如同美食杂志般精细。“爱哟”和“广场舞”非常小众, 却抓住了用户痛点。小而美的路子, 非常值得探索。已经有很多媒体人创业证明了这条路子可以一试。很多杂志社的微信号也做的非常好。传统媒体愿意放下身段, 静下心来沉淀, 从用户的角度去运营产品, 市场非常大。 (3) i-EB电商华西传媒集群旗下的8小时购物网, 是《华西都市报》布局电商, 探索同城O2O模式的开始, 利用媒体优势打造电子商务平台, 正从“超市”转为“商城”。目前正在开发“8小时移动商城”, 并将在线下推出社区实体店。华西传媒集群与阿里巴巴的合作, 2014年8月已正式启动, 双方合作打造西南电商基地。其中包括“百县千店万人计划”、建设电商孵化基地、淘宝华西商学院等项目。2015年, 双方的合作项目, 还将借助华西城市读本向四川二级城市渗透。报纸做电商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比一般电商更懂营销包装、品牌推广, 更会讲故事, 还能利用“成都范儿”、“成都红娘”等同城社交应用平台, 通过社交平台复筛过的流量含金量更高。 (4) i-Finance互联网金融华西传媒集群投资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将于2015年初上线。2014年, 互联网金融刚刚起步。《重庆商报》《重庆时报》已经在涉足这一领域。2015年, 这也会是媒体融合的热点。华西传媒集群新媒体广告投放系统《华西都市报》从客户角度出发, 即将在新媒体方面启用全新的广告系统:“identity-delivery”。这是以大数据技术做支撑, 帮助商业合作伙伴实现对用户的清晰识别、精准匹配以及效果反馈。针对广告客户提出的这一系统, 是华西这次“i”战略发布的一个亮点。华西传媒集群合作新模式华西传媒集群在合作思路上提出inter-cooperation, 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开放合作, 能在更多合作点位与商业伙伴建立更紧密合作模式。在媒体原有的广告、策划、营销和活动等合作领域, 将用互联网思维来进行全新设计, 实现立体化的传播和互动。同时, 基于华西传媒集群的华西都市网、8小时购物网等平台, 《华西都市报》还将在技术、项目、资本上与合作伙伴展开更为深度的合作。开放合作的心态,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传统媒体最缺的就是这一心态。值得肯定的是, 《华西都市报》以积极的姿态和互联网巨头进行合作, 将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基因借鉴进来, 倒逼传统媒体改革将产生积极作用。华西目前已经拥有了近50人的开发团队, 开发了近20款APP及众多微信游戏, 包括用最新的Html5技术语言编写的游戏和网页。华西有一款产品“魔码”, 全国有10多家媒体购买使用。不仅做自家的产品, 还和外部优质企业合作开发技术项目。华西传媒集群融合发展目标《华西都市报》媒体融合发展的目标, 引用了当前最热的一个词, 也是“i战略”最后一个“i”:induced Ex⁃ponential growth, 引爆指数级的增长。■ (来源:四川在线) 从华西“i”战略, 透析都市报媒体融合发展新路径

都市报的战略转型 篇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作为传统意义上区域竞争的主体,已经不足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实力,而具有群体性与合作性的都市圈,则成为研究区域发展的重点。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扩张,西安市对其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加强。为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增强西安都市圈竞争力,必须科学认知西安都市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最大程度发挥西安都市圈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1 西安都市圈发展的SWOT分析

《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中陕西省建设厅明确了对西安都市圈的界定,即包括西安市行政辖属的9区4县和咸阳市行政辖属的2区1市5县[1]。西安为都市圈的主城,咸阳为其辅城,向北至铜川,向东到渭南,向西到杨凌,向南至秦岭北麓地区,都市圈内城镇沿国道线呈放射状分布[1]。

1.1 S-优势分析

1.1.1 地理区位优越

西安都市圈位于黄河流域上富饶的关中平原,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在全国总体布局上,西安都市圈具有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是西北地区通往西南、中部及华东的重要交通枢纽,已成为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相互联系的纽带和进行合作的平台。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市西安地处欧亚大陆桥经济带中国段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我国进行国际友好往来的西部窗口,是我国与世界发展接轨的核心经济区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优越的地理区位使西安都市圈成为中国西北部最大的商品流通中心与物资集散地。

1.1.2 交通网络辐射能力强大

西安都市圈内交通基础设施健全,交通枢纽功能完备。公路交通系统以西安为核心,区域内大部分县市都沿国道线呈“米”字形分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西部最大的国际航空港,西安是陇海线、宝成线、包西线等铁路枢纽的交汇处。[2] 这种交通网络增强了西安都市圈的辐射能力,加强了西安都市圈对外的经济和社会联系,更拓展了都市圈发展的空间。

1.1.3 优势产业发展迅速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安都市圈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优势产业也得到很快发展。西安市有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航空航天基地、现代化的服务业等。西安都市圈内旅游产业更是为都市圈的发展带来了强劲的推动力。旅游业同时带动了交通、商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整个都市圈的协调发展。

1.1.4 科技与人才推动力

科技时代的到来,人才已成为第一生产力。西安都市圈科研院所和高校居多,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强大的人才储备,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3]。西安、杨凌、宝鸡有三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显示出都市圈巨大的科研实力。这些科技和人才资源是西安都市圈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同时也是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力提高的最根本优势条件。

1.2 W-劣势分析

1.2.1 产业结构不合理

西安都市圈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内产业发展起步晚,产业结构演进较慢,新兴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发展处在起步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制约着区域的发展[4]。对西安都市圈而言,不完善的产业结构不利于资源在区域内部的自由流动和配置,不利于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进而阻碍都市圈健康发展。

1.2.2 都市圈内部城市发展不协调

西安都市圈内存在中心城市发展快,忽略了与其他城市间协调的现象。西安作为都市圈的中心特大城市,2012年西安市GDP为4 369.37亿元,占陕西省GDP总量(14 451.18亿元)的30.23%,在都市圈发展中一枝独秀。其他城市却发展缓慢,规模普遍偏小。咸阳市GDP是1 616.2亿元,渭南市GDP是1 212.45亿元,这几个城市与西安相比,总量差距较大。经济总量最小的杨凌区,2012年的GDP总量72.54亿元,只有西安的1.7%,形成了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中的严重断层,这种断层现象会影响西安都市圈的协调发展。

1.3 O-机遇分析

1.3.1 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城市表现出的竞争不再是单个城市水平之间的较量,而更多的是以核心城市带动下的整个区域的竞争[5]。随着全球城市化不断显现,以中心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全球化分工合作下的基本单元。为了追求一种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凭借都市圈进行区域之间的竞争是发展的趋势。把西安的发展与周边城市与区域联系起来,加快发展西安都市圈正是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3.2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安都市圈发展提供了平台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在于扭转国内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状态,战略的实施为西安都市圈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奠定了西安都市圈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让位于西北内陆地区的西安都市圈有机会处于改革的前沿位置。西安都市圈位于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发展区域,有利于充分发挥西安都市圈的先导效应,以西安都市圈的发展,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利用这个机遇便利东部城市发达的产业转移到西部,推动西部地区发展。

1.3.3 政府高度重视西安都市圈建设

国家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西安都市圈的建设,出台了相应政策措施,加速了西安都市圈的发展。陕西省“一线两带”战略的提出,确立了西安在“一线两带”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星火产业带是陕西省人口、产业、科教和城市最密集的地区,已经成为带动都市圈发展的龙头,使都市圈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西安都市圈整体实力的提升。

1.4 T-挑战分析

1.4.1 周边区域发展的威胁

西安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还没有真正形成,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与重庆、成都、武汉等同等城市比,城市中心功能没有完全形成。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中,整个西部区域格局已出现新的竞争态势。周边城市如武汉、兰州、郑州凭着其老牌铁路枢纽的优势对西安的竞争不可忽视。成都、重庆、兰州、郑州等与西安都市圈邻近的大城市的发展,势必与西安的竞争进一步增强,吸引西安都市圈内的人才和资源向外流出。随着周边区域竞争环境的加剧,对西安都市圈的发展是一个挑战。

1.4.2 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不利于同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西安都市圈由于地处西部内陆,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不畅,与国外发达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面临一定的阻碍,不利于同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这种相对闭塞的环境导致都市圈内经济水平开放度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和都市圈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2 西安都市圈发展的战略分析

2.1 S+O战略:发挥优势,抓住机遇

西安都市圈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密切联系区域内各城市,形成区域的凝聚力。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大与东中部的联系,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做西部对外开放的窗口,与国外进行交流,吸引外资。进一步强化西安都市圈内的经济优势、人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加大科技资源的充分运用,不断推进都市圈发展。

2.2 W+O战略:抓住机遇,克服弱点

产业机构不合理制约着西安都市圈的发展,都市圈应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政策向西安倾斜,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区域内产业关联度,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具有较强产业集聚效应与综合竞争力的主导型产业集群[6]。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安都市圈要不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经济的外向度,优化内部资源,加强西安都市圈的吸引力,保证西安都市圈协调、可持续发展。

2.3 S+T战略:利用优势,应对威胁

西安都市圈要利用区位及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增强都市圈整体实力。都市圈要强化中心城市建设,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高与周边区域相抗衡的竞争力,来应对周边城市的威胁。西安都市圈要协调西安都市圈内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发展建设,促进区域内城市共同繁荣,同时充分发挥区域内丰富的人才和科技等资源集聚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西安都市圈强大的凝聚力,应对开放型经济的挑战[7]。

2.4 W+T战略:避免弱点,应对威胁

西安都市圈应克服发展的不利因素,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都市圈内各级城市的整体凝聚力上。面对西安都市圈内部城市发展不协调的现象,要充分认识到各城市的比较优势,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的工业化路子,促进城市之间协调发展[8]。另外,要把重点放在都市圈自身的建设中,充分发挥西安都市圈对陕西的带动作用,学习周边都市圈建设的经验,积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助推西安都市圈与周边区域的竞争发展。

参考文献

[1]陕西省建设厅.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Z].西安,2007:8-9.

[2]阎黎,龚鹏.西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SWOT分析[J].中国商贸,2010(16):112-113.

[3]鄢小莉.西安经济增长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J].理论导刊,2005(9):45-47.

[4]李丽琴,尹洁.构建和谐西安的实践与思考[J].商业时代,2006(36):80-81.

[5]李宏志,王圣学.构建西安大都市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C]//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7:154-155.

[6]李博.西安都市圈发展战略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6.

[7]鲁晓勋.区域一体化视野下大西安都市圈空间结构发展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都市报的战略转型 篇7

一、加快民营中小企业转型发展是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战略选择

多年来, 成都市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民营中小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这些企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 在增强市场经济活力、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保障社会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 民营中小企业是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2011年, 全市民营经济 (不含外商、港澳台商企业) 实现增加值3190.1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8.8%,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6%, 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6%, 成为成都市经济体系中最活跃的力量。其中, 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户数比重达到98%, 实现增加值2721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0.6%,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二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 民营企业对全市税收贡献进一步增大, 2011年全市民营企业共上缴税收1362.73亿元, 同比增长29.8%, 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60.0%。三是社会投资的主要力量。2011年, 成都市民间投资完成3192.1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24.5%,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3.8%。四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2011年全市工商登记的个体、私营从业人员达到240.2万人, 较上年增加24.8万人, 占全市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52.0%。

(二) 民营中小企业是成都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生力军

民营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机制的推动下, 率先推进自主创新、市场转型、产业升级, 成为成都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是上市发展多。截至2011年底, 成都辖内有境内外上市的非国有企业28家, 占上市公司总数的56%。二是外向发展多。民营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其机制灵活的优势, 紧跟国际经济变化格局, 全面拓展海外市场, 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出国门, 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生力量。2010年, 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出口总额106.7亿美元, 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6.9%。三是创新发展多。越来越多的民营中小企业专注科技创新, 成为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体, 部分企业产品技术及工艺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康弘药业集团已申请和获得国内和国外专利100余项 (其中国外专利20余项) , 旗下康柏西普 (KH902) 成为国内第一个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的药物;国腾实业集团成为西部地区唯一获得北斗运营服务资质的民营企业。

(三) 民营中小企业是推进成都市产业高端发展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 成都市积极引导民营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配”之路, 鼓励其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发展延伸, 涌现出科伦药业、迈普电子、国腾实业、新筑路桥等一批行业领头羊, 这些企业成为未来成都市高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同时, 随着市场的拓展, 这些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总部经济效益更加突出, 为成都市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化、现代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民营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调研了解到, 在资源约束、环境约束、市场倒逼和政策调控的形势下, 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着发展受限和转型乏力双重困难, 部分传统产业企业和出口型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下滑, 集中反映出发展成本高、转型压力大、发展难度大等问题。

(一) 融资成本增加, 民营中小企业扩张转型受困

因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窄而导致的资金短缺, 依然是民营中小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 企业因此在生产经营、扩大产能、研发创新、市场转型、品牌塑造等方面受到资金约束, 扩张和转型发展受困。一是资金缺口大。尽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不断出台, 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不断涌现, 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推出, 抵押物不足、信用不高、经营风险等仍是民营中小企业在银行融资的主要障碍, 企业资金缺口大, 发展受制。二是融资成本高。企业反映, 目前中小企业要获得银行、资本市场、民间借贷等资金来源, 要么门槛高难获得, 要么成本高。以银行信贷为例, 贷款利率上浮甚至超过基准利率3—4个百分点, 加之担保费用, 企业申请1000万元贷款的成本平均在100万元左右, 此比例已超过部分企业的利润率。据反映, 民间借贷的利率更高。三是财务费用上涨。企业反映, 超过半数的货款采用承兑汇票支付, 因资金周转需要提前兑现票据, 贴现利息较高, 企业财务成本上涨, “辛苦半天为银行打工, 实体经济发展难”。四是大企业转移资金压力。行业主导企业为缓解自身资金短缺压力, 通常采用延期支付货款等方式转移资金压力, 不合理地将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本转移给中小企业。对此, 57%的受访企业表示回款太慢。

(二) 要素成本增加, 民营中小企业利润空间受压

生产要素成本快速提升导致利润空间大幅缩减, 成为民营中小企业集中反映的问题之一。企业迫切需要发展转型, 但令人担忧的是, 抱怨成本高企的企业多, 主动思考转型的企业少。一是能源价格上涨, 设施配套成本高。企业反映, 天然气、电力等能源供给不足、价格上涨过快, 影响生产经营和产能扩大。企业还反映, 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生产需要, 扩容增量配套成本高, 有企业电力增容费用一年内就从20多万元陡增至800万元。二是劳动力成本增加。受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与供给减少双重影响, 企业反映因高端人才缺乏需异地建立研发中心和管理中心, 熟练工人流动性大导致招聘培训成本增加等, 用工成本逐年攀升。同时, 社保政策的刚性约束使成都成为劳动力成本高地, 劳动密集型企业尤感压力大。三是土地供给紧张。用地紧张、土地申报周期长、土地费用高等原因, 使一些民营中小企业拿不到地, 融不到资。同时, 土地办证初期缴纳的费用不能直接抵扣, 须重新缴纳全额费用, 企业负担增大。四是原材料价格上涨。30%的受访企业反映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 100%的受访企业表示产品出厂价格持平或下降, 表示今年利润上涨的只有不到10%的企业。有企业今年1—5月完成产值1.9亿元, 同比增长20%左右, 但亏损扩大达3000多万元。

(三) 创新成本增加, 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转型受限

随着生产经营成本的持续上升, 民营中小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小, 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之路已成为大多民营中小企业管理层的共识。但调研发现, 不少的民营中小企业创新乏力。一是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受产品市场相对稳定、技术相对成熟、创新突破难度较大等因素影响, 大多传统产业企业虽有创新意识, 但因技术人才储备缺乏、创新投入大、行业特殊规定等而动力不足。一些企业顾虑新产品对消费习惯的挑战及市场接纳时间长而不敢创新。如近年来国内食品行业标准更新频繁, 一旦更新, 企业研发的新产品就必须重新进行评审, 而评审费时且耗费高, 影响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二是自主创新风险较大。成都市新兴产业企业已步入创新发展的上升通道, 但不少民营企业反映创新周期长、投入大, 在研发初期和中期的各种金融支持缺乏, 政策资金也往往难到位, 靠自有资金创新, 企业往往难以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和研发失败的风险。如生物药物研发投入高、周期长、成功率低, 研发周期一般都在十年左右, 开发风险很大, 民营中小企业通常很难独立承担。三是品牌带动创新的能力不足。成都市民营中小企业中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品牌不多, 大多传统产业企业以贴牌代工方式维持生产, 企业积累不丰, 市场转型受制, 难以推进创新。据反映, 成都的制鞋企业几乎都有自己的牌子, 但在国内叫得响的品牌仅有派中派和卡美多等为数不多的几个, 大多企业还是代工生产, 缺乏通过品牌带动创新的意识和动力。

(四) 制度成本增加, 民营企业转型发展信心受挫

近年来, 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但不少的民营中小企业反映, 受市场不公平待遇、政策歧视、过度行政、税费过重等因素的影响, 发展信心受挫, 有些甚至不愿做大做强, 只求能够“卖个好价钱”。他们希望进一步营造宜业宜商的发展环境。一是民营中小企业公平发展环境受到影响。企业反映, 近年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均衡发展的态势正在被逐步打破, 市场的公平性受到挑战。一方面, 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准入“玻璃门”现象仍然存在, 民营中小企业难以进入这些领域。据统计, 成都市民间投资75.7%投向制造业和房地产业, 信息传输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教育文化仅占1.4%。另一方面, 国有大中型企业凭借在资金、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 不断加速向更多行业领域扩张, 打破市场合理竞争格局, 大大挤压了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大量外资企业凭借其税收及研发管理等优势, 对民营企业形成极大挑战。有企业认为, 同样是地方产品配套政策, 外企和国企落实力度更大, 造成市场起点的不公平。二是民营中小企业税费负担重。企业认为, 当前民营中小企业税赋涵盖项目较多, 税收负担较重, 所得税、增值税等各种税种加总占企业利润的30%—50%。服务业虽然营业税率仅为5%, 但为重复征收。企业各种费用也不轻, 企业对工会经费、残疾人保障金、价格调整基金等费用的收取有些意见, 认为单项税费不一定高, 但累加起来企业就有可能“被最后一根稻草压死”。同时, 企业还反映, 新创企业负担重, 筹建企业需缴纳全市同行业平均税费, 新成立公司每月不允许零申报, 至少交纳200元左右的增值税和地方税, 有盈利后不允许冲减。三是部分政策亟待提高针对性。企业反映, 如贷款贴息政策只对贷款增额给予贴息, 不少企业难享受此优惠。如工业总部规定注册资金或净资产不低于1亿元、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0亿元企业方能准入, 使一些有潜力的民营中小企业望楼兴叹。又如中药饮片价格管理实施统一的政府指导价, 但缺乏对不同等次饮片的区分鉴定, 致使大量低质饮片流入市场, 对规范合法企业在生产成本上构成威胁。四是一些行业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医药、制鞋、家具、食品等企业反映, 企业越大越规范负担越重, 在不规范的行业竞争中更易受到伤害。有医药企业反映, 规范的企业各环节都要经过严格检测, 成本相对就会增加, 在医疗机构以价格为取向的药品市场里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五是发展配套有待加强。企业认为在设施配套、产业配套、生活配套方面仍需加大力度。如有企业因铁路运力不足而停产;有企业因本地缺乏行业科技联盟和相关配套企业, 为把控上下游产品质量或高成本异地配套, 或放弃业务拓展;还有企业希望解决引进人才的子女入学、园区交通不便、生活服务配套少等问题。六是政策执行有待改进。企业集中反映, 社保政策执行方面, 对异地引进人才或当地招聘员工在户口地购买社保的做法得不到成都市认可, 反而受到相关部门处罚;残疾人帮扶政策执行方面, 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认为“按总员工数的1.5%招聘残疾员工, 或按当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缴纳费用”的标准高, 难以承受, 并对助残基金使用的公开透明性心存疑虑;预缴税方面, 部分区 (市) 县将预缴税提前到一季度开征, 其额度实行“有计划增长”的做法没有较好地考虑企业实际经营情况, 增大了企业负担;工商注销方面, 各地出于对税源的保护, 企业因经营亏损或生产布局调整需要注销工商执照时, 办理环节多, 时间长, 远比工商登记难度大。

三、加快民营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建设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必须全力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创新创业的环境, 有针对性地解决发展转型中的突出问题, 在推进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 推进更多民营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发挥民营中小企业在成都市经济生态中的主体作用。

(一) 实施发展环境优化工程, 为民营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创造条件

结合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 全面提升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帮助企业转型发展。

1. 全面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发挥成都市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 实施“抓大不放小”战略, 研究出台加快民营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认真梳理各类市场准入条款, 消除隐性限制, 完善民营中小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机制, 鼓励民营资本全面进入竞争性领域, 积极参与战略性领域, 创造条件合作参与非竞争性领域。积极研究民营资本退出机制, 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 对重点培育的行业和企业, 予以适当政策倾斜。着力规范市场秩序, 抓紧制定新兴产业发展地方性行业规范。

2. 着力营造健康持续的发展环境。

建立动态管理跟踪的长效机制, 定期梳理和解决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融资方面,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引导民间资金有序进入金融领域, 建立真正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鼓励金融工具创新, 支持社会风险投资, 鼓励债券、基金、信托、金融租赁等多种方式服务中小企业。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实施财政补贴或退税, 降低贷款贴息的门槛。利用国家差别化的利率政策, 发挥地方金融机构和政策性担保的作用, 为民营实体经济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在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方面, 合理界定对民营企业征收的税种和税率, 切实落实民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事项, 减轻企业负担。积极呼吁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 加快服务外包、物流等重点行业的税费改革。针对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残疾人保障金收缴方式、异地工作人员社保缴纳、执法部门多头重复检查等问题, 从帮助企业规范发展的角度, 针对性改进工作机制, 进一步消除只罚不管的现象。在完善配套方面, 已建园区要引导和鼓励各类商业服务机构入驻, 加快形成成熟的生活配套;新建产业园区要全面落实“产城融合”的要求, 同步规划建设生活、交通、能源等配套设施, 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对企业反映的特殊困难和问题, 如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人才引进等, 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 分类帮助解决。

3. 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

重点落实好现行各项促进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和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节能减排和再生资源利用等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 创办各类创业园区, 鼓励各阶层创业, 形成普惠性激励社会资源参与创新的政策手段, 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氛围。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领域, 支持企业自主搭建创投平台设立天使基金, 鼓励产业资本进入创投领域。完善各级创新基金投入标准和机制, 实施政府创新跟投政策, 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深化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

(二) 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工程, 发展一批推动转型升级的中坚企业

按照成都市产业发展规划和结构调整方向, 进一步完善产业导向政策, 强化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 采取跟踪服务、战略投资、专项激励等办法, 推动一批重点行业的成长性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 迅速成为各行业的中坚企业, 形成强大的示范作用。

1. 发展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潜力企业。

在成都市着力发展的下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 选择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和一定发展基础的民营中小企业进入“小巨人”工程, 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 鼓励其抓住国家战略调整机遇加快发展, 尽快形成行业的优势企业。

2. 加快推出一批特色优势产业的领军企业。

对食品加工、制鞋、家具制造等成都市传统优势产业, 要结合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 围绕中国女鞋之都、家具中心等建设目标, 在规范行业秩序的基础上, 运用金融的方法,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鼓励工艺创新, 包装推出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领军企业。

3. 孵化培育一批引领发展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充分发挥孵化平台的作用, 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孵化培育一批拥有适应市场需求的自主创新成果、代表科技前沿、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4. 着力发展一批市场转向拓展型企业。

充分利用国际产业演进和经济融合的机遇, 通过品牌塑造、技术创新、市场转型、并购扩张等方式, 推动一批民营中小企业从代工市场走向品牌市场、从产品市场走向服务市场、从本土市场走向国际国内市场, 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影响力。

(三) 实施品牌培育工程, 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当前, 成都市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已进入品牌发展的关键阶段。应把品牌培育作为全市中小企业信誉建设、产品质量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营销, 营造有利于企业品牌成长的社会氛围, 帮助民营中小企业打造一批代表行业水平、展示城市形象的优势品牌产品、优势品牌服务和优势品牌企业。

1. 着眼长远规划一批品牌企业。

要着眼长远, 立足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等代表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领域, 选择有基础、有技术、有人才、有潜力、有管理的小微企业, 纳入“品牌培育工程”的发展规划, 一个行业至少规划培育3—5家品牌企业、20—30个品牌产品, 吸引天使基金的战略投资和政府跟投基金的重点扶持。

2. 立足优势培育一批品牌企业。

围绕成都市软件业、服务外包、女鞋制造、家具制造等优势产业, 通过企业品牌建设、构建营销渠道、强化市场推广等方式, 加强政策扶持, 重点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和产品品牌, 带动行业整体提升。

3. 自主创新争创一批品牌企业。

对成都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成长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重点加强对其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阶段的创新支持, 力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4. 城市营销打响一批品牌企业。

在鼓励企业做好品牌宣传的同时, 将企业的品牌行销纳入城市行销的范畴, 将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城市品牌紧密结合起来, 在城市行销中采取捆绑推介、植入推介、融合推介等方式, 不断提升和推广一批企业品牌、产品品牌, 使企业和产品的品牌成为城市品牌的重要支撑, 在扩大城市影响力的同时, 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 实施企业升档进位工程, 培育壮大一批行业重点企业

针对处于规模化发展阶段的优势中小企业, 大力推动其提档升级、跨越发展, 形成一批新生代的行业领军企业。

1.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要在开放合作的背景下, 鼓励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 用信息化等技术嫁接传统产业。完善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机制, 大力推动技术转移集团、技术交易市场等中介机构发展, 加快产业研究院等公共技术平台建设, 探索发展科技联盟、产业联盟等互助型企业联盟, 构建有效的研发体系和机制,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支持体系, 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 努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实现由“制造”向“创造”的转型。

2. 帮助企业创新运营模式。

加强市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积极调整市场结构, 探索建立类似“制造基地 (或研发平台) +电子商务平台+融资指引服务平台”等全新运营模式, 帮助企业实现从制造向服务的转型。强化地方产品配套, 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 建立政府补贴和重大建设项目工程采购制度, 支持创新药物优先进入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药品目录。

3. 推动中小企业上市。

筛选一批具备上市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 加强上市指导, 帮助企业治理, 强化跟踪服务, 主动为企业解决上市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帮助其加快上市进程, 不断提高成都市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比例。

摘要:民营中小企业是推动成都市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前, 成都市民营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存在融资成本、要素成本、创新成本、制度成本均普遍增加等问题。文章认为要推动民营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必须抓好以下几点:优化发展环境, 为民营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创造条件;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一批推动转型升级的中坚企业;加强品牌培育, 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促进企业升档进位, 培育壮大一批行业重点企业。

上一篇:精简再精简下一篇:油田施工企业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