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施工企业技术管理(通用12篇)
油田施工企业技术管理 篇1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 使得高耗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工作变得尤为严峻, 尤其是油田开采中的节能降耗问题更为突出。油田企业作为产能大户, 每年为国家提供上亿吨原油和几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但同时自身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油田的开采、注水、集输等环节的运行需消耗天然气、原油、原煤、电力等十几种能源, 属于高耗能行业。据统计, 我国油田企业能耗成本比国际同类公司高30%~60%。因此, 节能管理工作在油田企业已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油田企业节能管理的问题
近年来, 东西部各大油田都加大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 结合油田自身特点, 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和创新。从2006年开始, 中国石油公司安排了200多亿元节能减排专项基金, 用于提高节能减排整体技术水平, 用新技术替换落后技术、新设备淘汰旧设备, 以提高系统效率。以大庆油田为例, “十五”期间推广应用了包括低温集输技术、节能型全自动燃烧技术、真空加热炉技术、离心泵涂膜技术在内的十多种节能新技术, 并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继续推广十四种节能技术,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除了推广节能技术, 企业还通过总结节能管理经验来逐步完善节能管理制度。自2006年至今, 中国石油公司已累计节能376万吨标准煤、节水1.586亿立方米, 完成了“十一五”计划的56.7%和62.2%的目标, 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高。虽然许多油田企业的节能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1.资本运营困难, 技术推广受阻。
尽管企业不断加大新技术推广和设备更新力度, 但是由于大部分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 能耗控制难度大, 致使大面积推广先进技术受阻, 设备老化、系统效率偏低的难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同时, 油田生产设备的大范围更新和先进技术的引进、研发、推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这将直接影响油田低成本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如何协调好资本运营面临的难题也是促进技术推广的前提条件。
2.节能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
油田企业工程繁多、结构复杂, 节能改造工程投资浩大, 实施节能项目是否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节能收益及带来多少收益, 是企业节能改造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 由于油田改造项目的特殊性、节能效果的难以度量的特点和不可预测因素的存在,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完善的节能效果评价体系, 致使企业对于某些项目节能效果的预测难免有所担忧, 这也是限制某些企业实施节能项目、推广节能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因。
3.节能人才综合水平偏低。
油田企业虽然都设有专门的节能办公室和工作人员负责节能工作, 但是由于节能管理人才的选拔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考评办法, 导致这些人员的水平不均衡。另外, 企业内部对管理人员的考核措施不严格, 对培训和再培养工作重视不够, 使得节能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 专业技能与国外企业也有很大差距。从目前来看, 适应油田需要的高水平专业节能人才在各油田企业仍处于缺乏状态, 所以如何提高现有节能人员的水平, 如何扩大专业人才队伍是节能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4.监督和奖惩措施不严格。
通过开展多种节能宣传活动, 各油田企业员工整体的节能意识有明显提高, 但员工的节能行为往往以自愿参与为主, 这就导致员工的节能行为单纯源于个人素质的高低, 自觉性差的员工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 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节能潜力。
完善油田企业的节能管理
1.继续推广节能技术、推进科技创新, 做好节能技术的选择与项目的跟踪管理。
针对油田机采设备、锅炉设备、集输设备等大规模老化、系统效率总体偏低的问题, 企业应继续推广节能技术和科研攻关。推广新技术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设备的效率, 促进企业实现节能目标, 是企业节能管理的重要措施。然而, 由于每年推向市场的新技术毕竟有限, 科研攻关又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在加大推广新技术的力度的同时, 不能忽视现有成熟技术的应用, 要新老技术并存, 逐步提高现有成熟技术的节能效率。油田节能项目除了少数是整个新油田区块的建设外, 多数是在油田现有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或系统调整降低能耗、提高效率, 也就是节能改造项目多于新建项目。油田在实行节能改造项目的同时, 往往还担负着繁重的生产任务, 所以在实际选择技术时, 所选的新技术必须与油田现有环境相适应、相协调, 避免影响油田正常运行, 并尽可能选择关联作用大的技术以保证其与原有技术体系顺利衔接, 在发挥技术节能效用的同时带动整个系统的发展。项目投入使用后应定期检查, 做好跟踪管理, 还要重视项目的后期评价, 总结经验和教训, 为以后类似项目的推广提供借鉴。
2.完善节能评价体系, 科学评估, 慎重决策。
合理有效的节能效果评价体系直接关系到选择节能方案的成功与否, 是油田企业实施节能项目的必要依据, 所以要更加重视节能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不仅要考虑节能方案的经济效益, 还要注重方案的长远节能效果和社会效益。要不断完善节能评价体系, 从技术、经济、社会因素、不确定性等方面综合评价技术方案的合理性, 尤其对新技术一定要识别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作好不确定性预测, 避免技术风险。油田企业还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节能评价提供便利, 比如加强与其它油田部门的交流, 引进项目时一定要做好考察工作, 对于已有使用先例的技术, 要善于学习和总结经验, 还要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做好能耗计量工作和节能监测工作, 充分掌握企业的用能状况, 为以后的节能技术改造提供第一手资料;建立较完善的数据库, 为获取节能评价所需的数据提供便利, 同时保障数据的真实性, 以增强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3.借鉴国外节能经验, 运用节能管理新模式。
发达国家创立了许多节能管理新模式, 如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能效标识管理等。目前这些新的管理模式已逐步引入我国油田企业。虽然这些管理模式在我国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 但是随着我们逐渐熟悉和掌握, 一定会在我国油田企业得到普遍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双方都受益 (双赢) 的一种节能经营方式, 虽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 但是油田作为高耗能企业, 应鼓励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运用, 逐步加强与能源服务公司的合作, 这样既解决了企业资本运营的困难, 又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节能自愿协议是行业组织或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 以节能减排为目的, 与政府签订的一种协议。行业组织或企业承诺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节能或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 政府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欧洲国家的政府与工业部门已签订了300多个节能自愿协议, 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已普遍采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也开展了一些自愿协议的试点项目, 主要关注大企业和高耗能行业, 如山东省政府与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于2003年签订的自愿协议, 标志着我国自愿协议项目首次试点正式开始实施。油田企业也可参加自愿协议, 这样既不失管理的灵活性, 又可提高节能的积极性, 还可得到一定的优惠政策, 对企业油田节能管理来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新机制。
4.培养节能管理专业人员, 扩充节能人才队伍。
一是要加强对现有节能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 让他们了解前沿技术, 掌握最新动态, 扩大知识面。二是抬高招聘节能管理人员的门槛。虽然我国还未形成统一的节能人才选拔体系, 但是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岗位需求制定严格的选拔制度, 比如专业知识考试、实际操作能力测试、相关工作经验要求等, 以激发节能管理人员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迫切愿望, 适应扩充高水平人才队伍的需要。三是加大对节能管理人员的监督和考核力度。节能管理人员必须适应节能管理工作的需要, 只有适时对他们的工作能力进行监督和考核, 才能保障节能管理人员队伍的先进性。
油田施工企业技术管理 篇2
首先,做好管理格局的构建工作,在以市场分析和上级要求为导向的前提下,从制度建设着手,以流程创新为突破点,切实落实好全面计划管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
其次,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推动计划管理全方位覆盖。
这对于强化计划管理效率,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能够为油田企业全计划管理的实行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浅析油田土木施工安全管理 篇3
【关键词】土木施工;安全管理;油田
一、对安全风险点的识别和分析
1、风险点的定义
风险点是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中所规定的项目,以及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伤亡事故的、可以预测或者提前采取防范措施的、具有较大危险性的施工工序或施工环节;还有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以及行政许可,尚无技术标准的施工。
2、不同施工阶段的主要安全风险点
基础施工阶段:土石方作业安全、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挡土墙、护坡桩、大孔径桩及扩径桩等都有可能引发施工安全风险。结构施工阶段:洞口防护、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装修施工阶段:在装修以及施工的全过程中,消防和施工用电是重要的安全风险点。
3、风险形成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以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风险点所进行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之所以安全事故频发,无非是多方面的因素形成的,对于存在安全风险并导致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3.1自然条件及工作条件因素
①天气状况是施工安全的一大“天敌”,多雨季节和干燥无雨季节的交替变化,对地下水位高低的变化有主要影响,也就影响了基础土层的含水量,如果不采取有效适当的措施,将直接使基础部分施工中存在土方坍塌和基坑排降水的安全隐患,当然,这其中地质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大风、冰冻、暴雨雪、雷击等恶劣天气对脚手架、模板等高处作业及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有着直接影响。
②天气干燥条件下,许多材料容易着火,在火灾多发季节,这是引发火灾隐患的一大因素。
③由于建筑行业固有的以露天环境为主的条件,环境条件差、污染较大、夏季高温易中暑以及工作强度高等状况,使得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已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3.2技术和措施因素
①缺乏安全方面的技术措施的交底以及与当地相关部门间关于市政条件等进行的沟通和对接不足,往往造成对各个安全风险隐患点估计不足,也缺乏足够重视,以至于很多项目工程凭经验直接进行野蛮施工,从而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②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及防护设施不到位,甚至根本就没有,不符合相关要求,或使用不当,极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如基坑的防坍塌保护、支护措施、脚手架和模板等高处作业、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的吊装作业、用电安全的标识、防触电漏电保护、消防及防火材料和器具等的不足,也是发生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的执行
针对项目施工全过程中各施工阶段存在的自然和技术性的安全风险点,必须坚决执行相关规范标准及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冬、雨季施工:制定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按相关规范要求合理组织施工,恶劣天气条件下禁止进行受影响、存在安全隐患的的危险作业。
2)土石方和基坑施工:主要防范土石方坍塌和基坑降水工程事故的发生。
a.施工前应详细分析现场地质、水文及气候特点等,并核查相关的技术资料,据此制定出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
b.挖土时要逐层开挖,人或机械间要保持一定间距。
c.边坡要按要求进行放坡处理,不得垂直无坡,必要时可采取支护措施以保持边坡稳定性。
d.雨季施工排水要及时,基底土不得扰动,保持施工连续性,基础不得长时间暴露。
3)脚手架、模板及其它高处作业施工:主要防范从高处坠落、被坠落物砸伤、击伤或架体坍塌造成的伤害。
a.特种人员作业必须要持证上岗,无证者不得上岗。
b.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具必须符合要求、并按要求使用。高处作业时必须设有防滑防坠落措施。
c.脚手架的材质、规格、搭设必须符合要求,必须按要求设置密目式安全防护网。
d.大型金属结构安装和拆卸时,必须先制定可靠的安全技术方案,并向施工人员交底。必须按要求进行安装和拆卸。
4)起重吊装施工:主要防范起重吊装作业时,因天气原因、操作及指挥问题等导致的安全事故。
a.操作和指挥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
b.吊索和索具必须要定期检查、保养和维护,必须要有专人负责,必须进行载荷试验。
c.吊车应固定在稳固的地面上,周围应设置安全警戒区域。
d.现场的吊装操作及指挥必须要符合相关要求。
5)施工现场火灾事故:
a.消防部门必须严格把关,避免留下隐患。
b.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布局,危险区域要设置安全标识。
c.要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派遣消防安全专项负责人,并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掌握基本的消防急救常识和技能。
6)触电伤害事故:
a.临时用电的安全防护要到位。
b.现场的安全用电管理要落实。
c.现场用电的安全措施,包括临近电路的伤害防护措施要落实。
油田企业物流资金管理研究 篇4
问题和难点
虽然目前油田对物流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有较深刻的认识,但企业物流管理水平还是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油田内部物流各环节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物流管理设施的现代化程度低,信息技术落后,物流管理人才不足;对自己的物流成本认识不够清晰、明朗;物流过程中间环节过多,成本费用高,效率低,造成资金的过多占用,降低了资金的运作效率。
财务预算、资金结算、监督考核等环节及资金管理方式、手段落后,效率低下,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乏严格的预算管理体制。目前油田企业物流预算管理现状并不乐观,各企业虽然明确了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机构,编制了年度预算,但是预算实际执行效果难以检验,预算仅为经营计划的参照,预算控制的作用无法真正实现。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沉淀严重,库存占用比例过高,欠款居高不下,流动资金占用有增无减,周转缓慢,导致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
市场环境的客观变化影响着企业资金管理水平,造成资金使用效果差。油田企业物流各项费用的实际开支虽然实行了市场预测和计划控制,但又未能达到实际完全控制,致使各项费用的超计划支出时有发生,增加了各项费用的实际支出数,影响了油田企业物流资金的正常周转。
提高物流资金管理效率对策
首先,应严格预算管理,掌握资金供需。油田物资供应系统在安排预算时,要突出以满足石油生产部门需要为首要目标,优化资金的投向投量,统筹编制预算,细化收支采购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权威性,确保预算的贯彻落实。
一是做好预算的编制。事业部门在编制年度经费预算时,要按预算支出项目,依据批准的采购目录,编制年度采购预算。实行单一来源采购、定点采购或定点服务的项目要注明采购地点。事业部门的采购预算,要随年度经费预算按规定的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批。年度采购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确需变动或调整的,应在半年预算调整时报批。
二是做好预算的审核。购买、使用部门或下属单位要根据采购的要求,编制详细的部门采购预算。采购中心将审核汇总的采购目录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采购中心提供的采购目录表以及各单位 (部门) 的预算表,审查采购项目是否有资金来源,是否符合石油生产要求等,同时将物资采购预算纳入单位 (部门) 总预算,随年度预算一起按规定的程序上报审批;财务部门收到上级批准的预算后,将审批意见分别通知采购中心和使用 (购买) 单位;采购中心根据审批意见实施采购,财务、审计部门要进行跟踪问效。
其次,正确选择付款方式和时间。例如在支付采购货款时,什么时候支付,采用什么方式支付,是用商业汇票,还是银行结算,要进行分析比较,并以此为基础决定取舍。
再次,要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降低资金成本。现金持有量的多少影响企业的资金成本,持有量过多会提高企业的资金成本,过少又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的经营活动,因此要确定最佳的持有量,有效的运用资金。
强化资金使用管理。一是加强储备资金定额管理。即根据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一定时期的经营目标和经营品种等核定的某一时点的最高储备资金占用额,在实现本部门经营目标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物资储备,力争实现“零库存”,加速资金周转,尽量少的占压有限的资金,从而使有限的资金带来尽可能多的收益。
二是确定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为了考核各部门的资金运用业绩,可以选择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指标。即根据部门的经营目标和预算,为每个部门核定一个某一段时间的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与利润、收入等其他指标一起成为考核的依据,使资金运用的好坏真正与每个部门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挂钩。
三是完善资金收付使用程序。财务人员应参与物资购销合同的审核,特别是大宗物资的采购和付款的时间、条件和方式,如果财务人员没有这项权利或者没有认真履行职责,都可能给以后的投资带来不利。同时,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付款审批程序,业务付款应由主要业务经办人员填写付款审批单,随附合同、物资采购计划、货款和费用发票等原始凭证交业务经理、总会计师、企业负责人签字方可付款。
四是从资金的投入到回笼,财务人员应自始至终进行监控。预期账款及时检查、及时反映、及时督促,结算员平时应做好催款备忘,对可能形成坏账的部分及时反馈给总会计师,采取相应措施,从而保证资金安全,加快资金回笼。
油田企业物流应完善油田物资供应信息平台,以物资需求作为物流主线,以价格信息作为信息流主线,把资金流引入到物流的管理过程中,通过综合分析和决策支持,进一步加强物资管理,建立公开透明、快速反应、高效运转的物资供应管理体系和运转机制,大大提高物资供应采购及管理水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流合一”系统与电子商务系统已是成熟的信息系统,要将其与油田物资供应系统的实际信息资源结合起来,建立油田物资供应信息平台。同时,要整合采购资源,实现联合采购,加大油田内部市场的计划配置,强化采购的计划管理,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开展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实行物资的联合采购,发挥批量采购规模优势,降低采购成本,节约采购资金。
对现有运输单位进行整合,建立以市场为纽带、资本构成多元化的运输联盟,全面负责油田内部运输市场的统一管理,运输工作量的分配、营运车辆的调度和调剂等工作。要按照现代化管理要求,对所有运输车辆统一安装地球卫星定位系统 (G P S) 和电子地理信息系统 (GPRS/GIS) ,实施24小时的监控和调度,随时完成物流运输的路线优化、统计查询等工作,并发展现代物流配送。
要根据市场经济对社会化物流服务的要求进行改革、重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专业化、社会化、高效、灵活的现代化物流组织结构。
研究制订规范的物流管理实施办法,改进对物流相关领域的管理方式,建立适合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发展需要的物流管理制度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物流政策。
油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汇报 篇5
2004年,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机关职能处室的大力支持下,在兄弟单位的帮助下,始终以发展的眼光,围绕扭亏为盈、增产增效这一中心,持续不断地挖掘管理潜力,拓展原油稳产、天然气增产及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通过广大干部员工的不懈努力,原油产量实现了稳中有升,天然气外销量大幅攀升,成本较大幅度下降,技术和管理不断创新,实现了****厂历史性的扭亏为盈。全年生产原油11.27万吨,天然气外销7510万立方米,盈利4506万元,比去年同期翻两番,吨油操作成本395元/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32元。
总结所做的工作,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扎实做好“四篇文章”。
一、做好“稳油”文章,夯实增效基础
抑制原油递减,保证油田稳产增产是我厂扭亏为盈的希望所在。2004年,通过抓注水、抓措施、抓油井免修期,大力夯实稳产基础,提升油井日常管理水平,使我厂初步踏上了良性开发的轨道。全年生产原油11.27万吨,同比增加1.17万吨,增幅为12%。
一是结合油藏地质特征,做好油田有效注水工作。根据油藏多层系共同开发的特点,研究适合大老爷府油田的注水技术政策,实施分层注水,提高水驱控制程度。为了提高压裂效果和有效利用长停井,提前调整水量,恢复地层压力,加强区块的综合治理,提高区块的开发效果。同时,以先进、适用的注水工艺技术为支撑,实现了中深斜井分注工艺并完善相适应的测调试技术,确保注水方案的有效落实。2004年完成注水井小修分注35口,测调试700层,全厂分注井达到94口,分注率达到75%,与2003年对比提高18个百分点。区块地层压力上升0.32兆帕,自然递减率明显减缓。
二是做好油藏研究工作,系统评价油藏潜力,精心选井,提高措施井的增油效果,并优选合适的措施工艺新技术,提高措施的成功率,收到良好效果。全年实施压裂52井次,有效率达89.8%,增油9702吨,单井增油187吨,比03年多增15吨;实施酸化20井次,增油1260吨;复活长停井20口,增油2243吨。
三是通过油井井深轨迹精细研究及油井免修期配套技术的应用,建立以玻璃衬管为主体的标准井和扶正器定期检测及管杆探伤制度,使油井免修期提高到304天,比2003年延长59天,同比减少作业90井次,不正常井影响产量由03年的11.2吨下降到目前的6吨。
四是通过深入细致的油藏研究工作,油藏认识上取得突破。二年来新打扩边和内部调整井23口,其中油井20口,水井3口,共建产能1.8万吨。目前,03年单井日产1.5吨,04年单井日产2.5吨。
二、做好“增气”文章,拓宽创效渠道
深化气藏研究,挖掘气藏潜力,实现天然气规模化长期稳定发展,是我厂寻找接替资源、不断拓宽创效渠道的重要举措。通过规范采气基础管理和优化采气工艺技术,生产时率得到明显提高。目前,日产气能力由年初的26万立方米上升到40万立方米。全年累计外销天然气7510万立方米,平均日外销21万立方米,与去年同比增长1822万立方米,增长幅度为32%。
一是加强天然气日常管理,确保老井产能正常发挥。针对气井产液、产水组份不同优选泡排剂,一井一策确定泡排周期和用量。完成泡排137井次,增气达69万立方米。
二是挖掘内部潜力,增气效果显著。老区伴生气回收3口井日增气1.8万立方米。双坨子地区停产油井、浅层气的挖潜取得了长足进步。T8、T26井动用后日增气1.2万立方米。
三是依靠气井生产管柱解堵技术,解决生产难题。T103、T17实施后,日增气达2.8万立方米。
四是加快产能建设步伐,保证新井投产进度。新投5口气井,日产能力增加11万立方米。
三、做好“降耗增效”文章,提高创效能力
根据公司“15544”工程的要求,积极开展创效工程,不断挖掘管理潜力,拓展了创效空间。通过开展四项创效工程,节约成本1100万元,节约投资840万元,增油增气创效760万元,共计创效2700万元。在原油产量增长1.17万吨,天然气增产1822万立方米的基础上,吨油操作费下降132元,内部利润同比增长8710万元。
一是本着合理优化投资结构,严格投资决策程序的原则,坚持把产能建设和老油田调改纳入项目管理进行全过程控制,关键把好“八个关”,即:把好方案关、队伍选用关、合同签订关、材料使用关、施工质量关、项目预决算关、项目竣工和队伍业绩评价关、结算付款关。全年节约投资122万元。
二是对低效无效井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有效减少成本消耗。对14-
10、6-
11、14-28等21口低产低效井采取计划关井、间抽和捞油等方式,年节约成本28万元。
三是对闲置资产进行盘活利用。全年,修复抽油机33台,投资102万元,盘活资产464万元,创效362万元。
四是对报废资产进行利用。修复油管400吨、油杆8万米,创效138万元;抽油机、单井罐等报废资产变现335吨,创效42万元,共计创效180万元。
四、做好“三支队伍建设”文章,提供创效动力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厂实现创效目标的重要保障。2004年,通过积极实施人本化管理,采取完善激励政策、广泛开展员工培训和技术比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后,极大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我厂长久盈利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一是用特有的理念文化凝聚人。积极宣贯公司“两个精神、一个理念”,广泛推行我厂管理人员工作理念和“十大纪律”,使之融入到日常的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目前,广大干部员工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自豪感及心理暗示,全厂上下初步形成了统一的价值取向。
二是用和谐的人文环境鼓舞人。始终实行人文化管理,千方百计为员工谋福利,充分调动全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我厂和谐、稳定、健康发展。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暖人心工程”的内容,开展了劳模生日、工间操、女工亲子假日等一系列富有情感化的活动。
三是用完善的教育体系培育人。针对员工队伍年轻和特有生活方式,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体系。在管理人员培训上,采取业务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增强解决和处理疑难问题的能力;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上,采取办班和外培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不正常井管理、天然气生产管理等技术培训4期,参加人员160余名,选拔选派外培人员13名;在操作人员培训上,利用晚间休息时间由业校兼职教师到基层站队进行培训。使全厂员工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四是用刚性的奖罚政策激励人。加强业绩考核管理,活化内部分配政策,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约束与调控导向作用。在制定业绩考核政策上向科技人员和一线生产单位倾斜。为了堵塞管理漏洞,还制定了洗井、原油防盗、管杆防盗、厂值班夜巡等管理办法,通过刚性执行,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总结2004年,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同时,面临的严峻形势也使我们不容乐观。
首先,地下矛盾突出。平面上,东西向井见水,南北向井和角井不见效。纵向上,层间吸水差异大,压力分布不合理,压力保持水平低,剩余油分布不清,措施挖潜难度大。同时,对油藏的认识手段还十分有限,沉积微相、储层预测和油气水关系研究技术还有待于学习和掌握,油藏研究水平不高,油藏研究手段缺乏等都制约着油田合理、科学开发。
其次,集输系统矛盾突出。我厂输油系统为三管伴热流程,热效率低,耗能高,平均年燃气量在800万立方米以上,折合原油近6400吨;注水系统由于水质超标造成管网腐蚀(速度0.245 毫米/月)、结垢(速度1.05毫米/月)现象日趋严重,注入压力逐年提高,给免修期及水井测调试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同时,管线穿孔漏失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第三,由于产量低,抗风险性相对较弱,再加上雨季和一些不可预知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着稳产基础。2004年,我厂高压线路故障停电33次,低压线路停电4次,影响产量达600吨。
第四,三支队伍建设水平与公司大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员工队伍年轻(平均年龄32岁),工作经验不足,部分干部解决问题能力亟待提高。
第五,天然气管理工作还不够规范,缺少基础设施,不能完成适应天然气快速上产的发展形势。
在看到问题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有利的发展条件。我们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一是原油方面的潜力。较低的采出程度(5.51%)说明我们的上升空间还很大;油田开发以来油层的二次改造还没有开展,重复压裂的潜力很大;通过新打的2口加密井发现,地层压力为原始地层压力,生产6个月后产量稳定在3吨以上,且对周围油井没有影响,说明内部井网调整还有一定的潜力。加密潜力区共有两块,面积为8.9平方公里,可布井68口,预计年产能4.08万吨;三维地震结果显示,大老府油田构造闭合面积增大,含油面积由48平方公里增加到55平方公里;L21区块经过试油后是岩性油藏,还可落实一块潜力。
二是天然气方面的潜力。天然气预测储量达220亿立方米(双坨子地区70亿立方米;大老爷府地区50亿立方米;长岭南50亿立方米;孤店50亿立方米),按采出速度5%计算,年产气能力达8.8亿立方米。
三是工艺技术和集输方面的潜力。初步形成了适应前大发展的主体工艺技术(以标准井为依托的延长油井免修期配套技术、以ZpY封隔器为主体的中深斜井分注工艺技术及配套的测调试工艺技术、以多种压裂方式为支撑的压裂工艺技术),以满足地质开发需求;单井实施冷输,可有效节约能源消耗,减缓成本压力。
四是人力资源方面的潜力。广大干部员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成为一支能征善战、专业结构合理、作风顽强、敢打硬仗的员工队伍。
围绕***同志提出的“三上”目标,油田公司已经全面启动大发展战略。在公司实现持续有效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们积极抢抓机遇,把握发展势头,谋划未来。我厂的中长期规划:2005年,原油产量上到11.5万吨,天然气外销实现1亿立方米以上,油气当量达到20万吨;“十一五”末期,原油产量上到15万吨,天然气外销实现6亿立方米,油气当量达到60万吨;2015年,建成一个油气当量为100万吨的采油厂。
根据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发展要求,经过党政班子研究讨论确定了2005年经营管理工作思路:以公司工作会议和厂员工代表大会精神为指导,以“稳油增气、增产增效”为中心,以技术为支撑,以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为重点,全面加强基层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手段,增强依法治企意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业绩考核,逐步形成适应我厂快速发展的高效运营的现代化管理机制。明确了工作目标:原油产量计划10.66万吨,力争完成11.5万吨,其中,老井产量10.9万吨,新井产量0.6万吨,原油商品量11.24万吨;天然气外销量1.1亿立方米;油气销售收入实现27927万元;油气成本19551万元;内部利润8376万元;投资资本回报率5%;资本运营情况、资源开发状况、基层基础管理达标;各项控制类指标达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开展“稳油增气”工程,打牢创效根基
2005年,我们重点开展“五项工程”,实现“稳油增气”目标,进一步提升效益形象。
第一,开展老井稳油工程。一是抓好注水工作。2005年预计实施注水井小修7口,大修12口,注水井补孔12口,油井转注6口,动态分注井达到104口,动态分注率达到80%,自然递减控制在8.1%以内,地层压力恢复0.3兆帕。二是抓好措施挖潜工作。补孔压裂10口井,增油2400吨;二次压裂2口井,增油300吨;堵水4口井;酸化5口井,增油300吨。总计措施工作量21井次,增油3000吨,措施经济有效率达到80%以上,综合递减控制在2.8%以内。三是抓好停产井的经济有效复活工作。预计复活长停井20口,增油2000吨。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老井产量可达到10.66万吨,力争达到10.9万吨。
第二,开展产能建设工程。布署新井15口,年建产能0.78万吨。其中,扩边井9口,大井距调整4口,L12区块2口。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超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完钻一口,投产一口,力争全年产油达6000吨。
第三,开展天然气增产工程。一是继续开展泡排工作,保证气井产能得到正常发挥。预计对16口井进行泡排。其中,产油气井10口,产水气井6口。二是对遗留探井的再利用,采取排水复活、选层射孔等措施,预计动用3口井,日增气1.2万立方米。三是结合气藏研究成果,积极开展老区气井挖潜工作。采取封堵射孔对19-
11、15-27等4口井进行挖潜,日增气1.7万立方米。全年力争实现外销天然气1.1亿立方米。
第四,开展节能降耗工程。以节约油、气、水、电为切入点,重点开展“九项内容”,做好节能示范区的培育工作,力争全年创效219万元。一是开展单井冷输工作。为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能耗高、管线腐蚀结垢严重等地面集输系统出现的问题,将单井的三管拌热流程改造为冷输流程。已初步确定19个井组改为冷输流程,总投入745万元,年节约燃气、堵漏等费用377万元,两年内即可收回全部投入。二是对注水管线进行清洗和水表的密封及校对,解决部分井注不进的问题,提高注水系统管网效率;改进注水泵密封填料,保证注水时率,提高注水泵泵效,预计年创效75万元。三是开展低产、低效井间抽工作。间抽井10井次,预计年节电42.6万度,创效19.2万元。四是优化油井工作制度,开展降冲次工作。计划应用超低速稀土永磁电动机43台,预计年节电94万度,创效43万元。应用四次曲线轮降冲次30口井,预计年节电15万度,创效6万元。五是开展抽油机平衡技术的研究工作。预计调平衡120井次,平均单井节电率10%,全年节电23.7万度,创效10.7万元。六是星角节能电控箱的合理使用和安装。恢复利用节能电控箱30井次,平均单台节电率18%,预计年节电15万度,创效7万元。七是开展机械堵水工作。计划开展20口井,年累计少产水量1.3万立方米,减少处理费用8万元。同时改变水驱油方向,改善区块内注水效果。八是开展抽油机机油过滤工作。计划实施100口井,节约机油费用20万元。九是开展机采系统效率测试与优化工作。预计完成122口井,使系统效率测试区平均系统效率达到25%,综合效益达到30万元。
第五,开展延长油井免修期工程。2005年,预计治理高频作业井50口,油井免修期达到320天,不正常井影响产量控制在7吨以下。具体是使用“三项技术”,坚持“五个做法”,开展“一项试验”,即使用标准井配套技术;使用防渣凡尔防砂防卡技术;使用涂料花管、外衬激光割缝花管的防砂防垢技术;坚持使用油杆旋转器延长管杆及扶正器的使用寿命;坚持以产量不降为原则,优化油井工作参数;坚持建立不正常井综合诊断处理体系;坚持作业优化结合制度,避免重复作业;坚持管杆探伤管理制度,确保下井管杆的合格率;开展国内聚乙烯内衬防磨管试验。
二、实施有效成本管理,挖掘创效潜力
坚持把控制成本增长、挖掘创效潜力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以建立健全“四个体系”为支撑,以加强“两项管理”为重点,深入挖掘内部潜力。
第一,立足自身实际,建立与生产经营形势相匹配成本管理体系。本着开源节流、增强长远创效能力的原则,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确立成本管理的总体办法,即通过稳定原油产量和大幅度增气,争取扩大成本空间,通过强化政策争取增加成本,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思路调整压缩成本,通过专业化重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节约成本。最终实现两个转变,即成本控制由事后核销向事前控制转变,由宏观的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第二,把握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可控制性强的动态成本控制体系。建立成本承包网络,细化各项指标。实行二级预算管理,即厂设立预算委员会和各站队成立预算执行小组,建立实物工作量与价值工作量相结合、月度预算与年底预算相衔接的预算指标控制体系。定期召开预算例会,及时掌握成本动态,分析经济情况。严格成本预算执行结果考核,坚持做到按月考核,季度小结,清算。
第三,理顺管理程序,建立科学有效的投资管理决策体系。重新制订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和投资管理报表制度,建立投资报价小组,修订《合同管理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和《项目管理考核办法》,做到投资全过程管理,保证投资的科学性、合理性。根据投资的类别,划分投资管理责任主体,绘制投资管理项目业务流程图。以产能建设项目为依托,以较大投资项目为重点,全面推行项目管理工作,成立项目经理部,完善项目管理手册。
第四,细化工作标准,逐步实现基层核算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单元资产核算和评价工作,加大对基层核算员的培训、指导力度。对单井的各项费用进行逐一研究,建立标准的效益评价和分析平台。依托单井效益核算系统,确定无效、低效、中效、高效井,应用油藏研究成果,挖掘油层潜力,对成本、产量和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积极探索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单井效益的途径。
第五,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成立资产管理小组,重新修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推行由资产管理小组、基层单位共同管理的二级管理模式。对不良资产、闲置资产进行统一保管,统筹调配,科学使用。做好设备的保养、修理、改造工作,重点开展废旧电机的改造工作,计划实施50台,节约稀土电机成本25万元,年节电36.5万度,创效16.4万元。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产使用率,开辟降本增效新路。设计使用洗井锅炉以及配套洗井设备,利用油井自产液进行洗井,提高洗井质量,减少洗后排液影响产量和油层污染。节约泵车洗井360井次,费用30万元,少影响油量700吨。
第六,加强物资管理,规范物资采购。制定《物资计划及追加计划管理办法》,严格控制上报计划时无预见性和随意性,提高计划准确率。重点加强自采物资管理,采取议标、招标等采购方式。在物资使用管理上,继续执行《物资消耗跟踪制度》,建立班组、队部消耗跟踪记录台帐,防止物资流失。同时,进一步完善各项消耗定额。
三、全面加强“三基”管理,提高创效水平
2005年,我们从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明确管理标准入手,以实效化管理为目的,突出“精细化管理”和“创新管理”,争取用两年时间,把我厂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员工基本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进入油田公司先进行列。
第一,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注重有机结合,强调协调配合,形成和完善“一家牵头、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组织运行网络和管理责任体系。
第二,根据公司要求,全力抓好“三大建设”,强化“六大管理”。对全厂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和评价,整理编印规章制度手册。紧紧围绕创效工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推进管理创新创效。同时,结合“查、摆、改、创”活动继续做好自检自查工作,进一步加强生产开发方面的管理,真正使管理工作向企业经济效益延伸,实现管理升级。
四、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增强创效本领
2005年,我们坚持从生产实际出发,大力挖掘人力资源潜力,积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推动各项工作的健康开展。
第一,合理调整组织结构,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对偏远、工作量小、效益低的井组继续实行岗位承包。增加承包井组5个,节省人员15名。同时,量化岗位工作标准和劳动定额,严格考核。逐步形成以业绩考核为手段,以竞争上岗为基础,以创效多少论英雄的用工导向。
第二,整合智力资源,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行科技项目管理办法,采取全员参与、自由组合的方式,公开选聘项目负责人和参加人。改变现有科研队伍用人制度,逐步推行竞争上岗、岗位轮换、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的用人方式,加速科技人才的成长。完善激励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为复合型、专家型科研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培训主要以贴近生产、注重实效为指导思想,快速提高员工基础技能。精选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根据各岗位的不同,按需施教,使教学有的放矢。针对生产过程的重点、难点,开展 “短、平、快”的培训活动,快速提高员工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健全员工培训机制,开办采油、集输等十个专业培训班16期,培训400人次。
五、加强安全环保工作,提供创效保障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安全管理抓预防,环保管理抓源头”的原则,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环保工作,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按照公司要求,进一步推行QHSE管理体系,编写《各种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操作规程汇编》。继续落实安全分级管理制度,坚持主管领导亲自抓,部门领导重点抓,单位领导经常抓的三级安全责任网络,强化全员全过程管理和监督。重点做好反“三违”工作,加大检查及整改力度,对联合站、输气站等要害部位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做到防范于未然,计划使用30—50万元整改安全隐患。
六、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创效手段
2005年,我们注重运用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等现代化手段,加快企业信息门户建设,进一步构建管理网络平台,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科学化,降低运营成本。
第一,广泛使用厂内信息网,大力推行网上办公,提高机关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逐步实现智能化管理。
第二,完善动态、静态分析自动化辅助系统,为开发技术人员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奠定基础。与科研院所共同开发数据处理软件,实现油气水井、注采区块的曲线绘制和水驱规律预测等数据处理、传递功能,彻底改变单机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方式,为开发决策提供快速的动态分析和及时准确的预测。
油田施工企业技术管理 篇6
关键词: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不安全因素;安全制度
综合分析,违章的行为和现象,究竟存在哪些深层次原因呢?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安全观念还未从被动的“要我安全”阶段转化到主观的“我要安全”观念上来。综合员工自身原因和企业管理中的原因分析,不安全因素起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意识淡漠
没有真正体现出“安全为天”的思想,经常是躺在成绩的温床上,思想上自顾自放松注意,势必会造成安全隐患。违章不一定会造成事故,但事故的发生一定有多处违章,这是不容置疑的辨证观点。为什么违章事件屡禁不止呢?个人之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违章人认为此事不大或者没事;认为违章是完成工作的“便利通道”;认为企业那些安全规定和安全防范措施是领导用来管理和整治员工用的;甚至认为那些所谓事故通报的悲惨事件,只不过是危言耸听,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抱有上述这些思想的人根本没把违章当回事儿,只要不被逮着,便一而再,再而三地违章。重大事件的起因往往是微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正因为微小,让人防不胜防,毫无察觉,让人麻痹大意,才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是非常重大而又悲惨的后果。联想到我们的实际工作,我们不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吗?
2.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有的管理者只是将安全工作挂在嘴上,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只抓生产,忽视安全。不清楚自己的安全职责,遇到问题相互推诿,认为安全是管安全人员的事情;认为上面安全要求过多,生产都应付不过来,哪有心思和精力学文件和抓落实,认为可执行可不执行,甚至连看都不看直接进行下发,没有针对上面要求和工作实际,制订切实可行措施加以落实,甚至在检查中一句话“注意安全”。如果每位员工在每日的工作中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检查,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防止不安全的因素存在,杜绝事故隐患,从小事做起,就能筑起安全大堤。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生命得到保证,身体免于伤害,财产免于损失。“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还要依靠健全的制度,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措施和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
3.反违章禁令落不到实处
不愿学习各种规程制度,这种消极的对待工作的方法,也与当前的形势格格不入,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与安全生产的要求背道而驰。
4.检查考核不到位
检查考核中,存在把关不严、标准不高、方式单一等,有的检查者甚至自身水平不高,不了解工作程序和准则,违章指挥等。要勤于检查,及时发现整改事故隐患。一线岗位安全隐患和死角多,习惯性违章较普遍,如果只在形式上讲安全,应付检查,那么即使是投入再大,付出再多,安全环境也不能得到本质改善,安全管理水平永远不能得到本质提升。
5.风险管理不到位,流于形式
不能有效识别和评估风险,闭门造车一个人编写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表,当然就没有切实可行的风险削减措施,照搬照套。
6.安全教育措施不力,效果参差不齐
对安全防护设施操作现场检查存在操作不熟练,有的甚至不会操作。未针对现场实际制定具体措施,员工只知道注意安全,不知道注意哪些方面的,班前会安全注意事项交代不细。现场检查表流于形式,全部以符合填写,根本不管符合不符合,没有履行好岗位职责。新增员工较多,虽然接受了三级入场教育,基层单位也开展了现场和理论培训,仍存在安全操作技能低,对存在风险了解不清等。
7.安全就是时刻注重岗位沟通,协调操作
不被别人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是坚持良好的操作习惯,是永远珍惜生命,是阻止别人违章,是每时每刻高度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是确保安全的前提,首先要让全员认真学习和领会,从根本上养成遵纪守法、安全第一的岗位操作习惯。严格规范和执行作业程序和监管措施。通过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安全生产检查,落实责任履行情况。坚决执行反违章六条禁令。要结合自身特点和风险类别,细化“反违章禁令”执行条款,将“三标”、“五型班组”、“安全文化”、“大比武、大练兵”活动相结合,大力开展违章行为专项整治活动,狠反“三违”行为,切实重视和加强安全生产,进一步提高对公司“反违章禁令”和“安全为天”要求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大讨论带动大检查大整改,进一步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进一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自觉做到遵章守纪;进一步强化“三基”,狠反“三违”,提高安全执行力。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从事建筑施工行业,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端正自己的思想作风,有“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时刻紧绷安全之弦,从严要求。从我做起,熟练掌握安全专业知识,预知危险,分析和控制危险。从我做起,掌握和熟悉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只要我们真正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安全装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相信,如果每个人都做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思想,我们就能把好我们的安全关。必须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提高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贯彻“三个代”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和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和部门要高度重视,抓紧抓实。
二是加强“有感领导”。一个企业各级各部门的领导要结合本企业的生产任务真正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从上到下形成强有力的,高效率的安全生产领导机制。
三是严格落实责任。要制定责任范围分明,责任程度科学,处罚力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使人人肩上有担子、头上有压力、心中有责任,真正形成一种内部有动力,外部有压力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四是采取有力措施。要教育方方面面的人员,特别是生产一线人员工作必须慎之又慎,严格按照规定和规程办事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到位,做到万无一失。
五是强化检查督促。各级领导和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一定要恪尽职守,勤奋工作,要改进工作方式,定期不定期的深入生产一线检查督促,警钟长鸣,防范于未然。
六是保障安全资金投入。安全投入只有按需按期定额到位,安全生产才能得到有力保障,大打安全攻坚战,才能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辛恬.壳牌公司HSE管理经验分享[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7.06
油田建设绿色施工管理 篇7
关键词:油田建设,绿色施工管理,技术创新,清洁生产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 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目前国内外对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等方面关注比较多, 对建造过程中的绿色施工关注不多, 所以为了在绿色施工理念上全方位控制, 我们把绿色施工分为设计理念上的绿色管理和施工阶段上的绿色施工。总之, 在规划、设计阶段, 进行总体方案优化, 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保证。施工过程控制方面主要是施工过程控制, 保护环境。其二者相辅相成, 共同编织出绿色的大网护佑我们的美好家园。
由于全世界能源紧张的现状, 引起各国政府高度重视, 很多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的形式对节能提出更高要求, 绿色设计则被称为是“工业生产的又一次效率革命”。绿色设计是不光要在技术层面上考虑, 还要在设计的思维和原则上下功夫。从绿色设计的内容可以看出绿色设计的出发点主要是在技术层面上, 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 这是“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的反映, 也体现了现代
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设计中的绿色思维还应该包括安全、自然、人性的含义, 这样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品。要求设计师以一种更负责的方法去设计更加简洁、长久、完美的产品。例如1994年, philip starck为法国一家公司设计的绿色电视, 除了在技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术上选用了一种可回收性材料, 在造型和风格上, 也体现了简约、持久、安全的“绿色”感觉。
1 设计方面将绿色环保作为今后重要的设计目标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利用清洁的节能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 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 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 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2) 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 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 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 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3)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和谐一致、动静互补, 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4) 提供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 温、湿度适当, 身心健康。
现阶段我们主动地尝试去利用太阳能, 自然光照明, 自然通风和降温, 考虑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进行设计。因地制宜的采用清洁能源进行设计施工。
例如:新疆某地有一种建筑, 墙壁材料由当地的石膏和秸秆混合建成, 保温性很好、建造成本也很低廉, 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
又如:很多城市的高层建筑利用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进行设计, 将白天的太阳能转换成晚上的霓虹灯点缀我们美丽的城市, 既节省能源有美化环境。
2 施工阶段上的绿色施工管理
如何把绿色施工管理过程做好是我们研究讨论的方向, 大致分为三大块措施考虑:1) 思路上绿色措施;2) 技术上绿色创新措施;3) 管理监督体制上的绿色合作措施。
思路上绿色管理措施:
建筑企业实施绿色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 所有的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 要想使绿色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教育、宣传和培训, 让企业每一个员工清楚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和含义, 养成自觉参与的习惯。
企业最高管理者制定绿色发展战略, 运用绿色理念来指导所承包工程的竣工, 并且确保实施绿色施工, 技术性、管理性工作的人员要从施工的准备阶段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面从源头减少或消除污染, 并从污染控制转向清洁生产, 提高生态效率。
另外, 还要强化建筑工人的教育, 他们的积极参与会更有效地推动绿色施工的实施。
例如:河南油田油田建设有限公司在工地宣传栏目张贴绿色施工宣传图册, 营造绿色施工氛围。定期组织施工班组进行绿色施工学习培训, 按照绿色施工方案要求, 教育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按照方案和技术交底实施, 实现绿色施工常态化。通过开展持续教育与培训, 改变他们在施工过程中不重视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的态度和做法。
另外还开展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评比活动, 组织全员评审优化, 并广泛开展学习, 以便各项措施得以落实实施。
3 技术上绿色管理创新措施
1) 把绿色施工理念真正贯穿到施工全过程中必须要绿色施工的技术和管理创新。
例如:绿色施工方案的合理优化与创新, 甚至每一道工序都要进行优化, 认真合理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绿色施工的评价管理以及各项技术控制措施等等, 根据自身技术优势, 实现技术革新, 减少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程序和环节, 以期达到缩短工期, 节约成本的目的。
例如:河南油田油田建设有限公司组建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 并层层分解工期目标, 落实责任, 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 都是实际中有力的组织措施。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 及时检查工序质量, 处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问题等等都需详尽的统筹安排, 取得的技术上保证施工质量, 管理上高效便捷, 保证了绿色施工通道的有效控制;
2) 技术创新也取决于大力推广应用新型环保材料和节能型设备, 以及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 加强数字化工地等信息技术应用, 积极引进、吸收和消化国际先进科学技术科技成果, 提高机械化水平, 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的步伐。
3) 精心施工, 让“清洁生产”贯穿于绿色施工技术全过程控制
(1) 如何贯彻“清洁生产”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节约能源, 二是减少污染, 具体要求和措施如下:在进行工艺和设备选型时, 优先采用成熟、能源消耗低的工艺设备。在可能时, 对现有的能耗大的工艺及设备逐步替代、淘汰。以清洁能源代替污染大的能源等;
(2) 施工现场对建筑施工的材料、水等资源“清洁生产”管理
在施工现场建立废弃物的回收系统, 对废弃材料进行分类收集、贮存和回收利用;减少施工期问的用水量;在现场设置雨水、污水收集、沉淀处理池, 经过处理的雨、污水用于冲洗车辆、降尘、灌溉等;
(3) 当前我们绿色重点是使油区施工工地的污染防治变清洁有效
施工过程中的油区污染物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油区污染主要来自地下石油钻井泥浆和井喷原油及管道原油泄露和原油本身的污染。它是通过具体工艺设计, 和严密的环保防患措施的制定来保证环境不被污染。我们与当地环保局通力配合,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技术设备检测气体和水质, 从源头防止油污污染博湖水资源, 让油气混合物进入三相分离器分解产生油气水等物质, 分解的气体经轻烃回收装置产生液化气天然气进行回收利用;分解出的原油进行销售;分解的污水经沉降反冲, 再经一级二级三级过滤装置加药使污水水质达到国家检测标准, 再经污水泵回注地下2000多米深处。并对可能的油污, 泥浆拉回到定点处理场统一处理固化回收等措施进行控制, 从根本上解决污染源的发生, , 通过“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负面的影响。
4 建立绿色管理监督体制及合作措施
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 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管理到位。监督体制及合作贯穿施工全过程, 为此, 企业要抓好以下工作:
1) 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管理及监督制度
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 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 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管理到位。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 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 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 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 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 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订, 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要求等, 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分解与落实;目标的实施, 中心环节是落实目标责任和实施目标责任。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 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 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2) 严格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通过安全工程师的现场监督检测, 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 对野蛮生产, 违章作业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安全生产秩序正常运行。总之, 施工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按照管理体系要素要求, 不断完善相应制度, 建立相应责任、教育、检查、事故统计、报告、处理、预评价制度以及活动开展程序制度、操作规程等, 将绿色绩效指标纳入员工的考核体系, 使企业绿色管理的所有活动过程都有制度指导、约束, 不留制度“管理真空, 做到制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保证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5 结论
绿色施工已成为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施工设计和施工的全方位绿色控制管理, 我们将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深入扎实地做好绿色施工各项工作。通过企业施工管理窗口, 营造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氛围, 树立新时期绿色施工管理的新形象, 加快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施工管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振良.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广东建材, 2005 (10) .
[2]中国国情下的绿色建筑[J].中国建材资讯, 2006 (1) .
油田企业成本管理研究 篇8
一、油田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油田企业改制重组, 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我国原油进口数量的加大以及进口渠道的多元化,使得油田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更为剧烈。 这些情况都迫切的要求油田企业必须要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企业非必要的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不少企业也在不断引入成本管理的内容,但在思想观念、管理手段、制度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影响了成本管理作用的发挥。
(一)思想观念认识不全面
成本管理是一个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方方面面的工作, 与企业每个员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现实中,不少企业对成本管理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 重视度不够,不少企业员工将成本管理工作看做是企业管理层的职能, 与自己实际关系不大, 因此对于相关制度的执行不到位;普及率不够,企业对于成本管理没有完善的机制,没有真正将管理模式落实到企业之中,效果不大。
(二)成本管理重点不突出
对于油田企业而言,开发与生产费用占到成本的主要方面,而两者费用的减低不是仅仅依靠一度电、一方水就能够见到的成效的。 但在不少企业中,往往过多的关注在一些细枝末节方面,忽视了在整体成本管理的规划设计,特别是在预算管理、核算体系等等更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上,导致了出现捡芝麻丢西瓜的问题发生。
(三)监管体系还没有建立
成本管理制度的落实需要健全和更具实效的监管体系来实现。 但在不少企业中,监管体系的构建还不完善,发挥的作用还比较有限。 特别是一些成本管理的信息反馈、 评估以及相关奖惩措施落实方面还有着不少问题。 一方面,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是有技术手段、管理模式所造成的,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在监管过程中,无论是监管者还是被监管者对于自身职能的认识还不到位, 难以发挥管理与监管的整合效应。
二、油田企业成本管理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
结合当前油田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笔者认为构建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应当从员工入手, 将市场的压力分解到每个环节、每个员工之中,通过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规范监管手段,从而有效提高成本管理的质量。
(一)转换思路,构建成本管理环境
转换思路,就是要在企业中营造良好的成本管理环境,将以往还没有落实到各个角落的成本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 促进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指标细化分解,帮助企业营造成本管理的软环境。 一是确定管理目标。 企业要细化成本管理的目标,将各个流程实行分解管理,将目标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克服与己无关的思想;二是统一思想认识。 就是要在企业中塑造成本之上的观念, 使企业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能感受到成本管理的意义,从而在行动中做到整齐划一。 三是注重协调配合。 成本管理不是财务部门一家的事情,是企业的整体工作,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和协调,在信息采集汇总、方案制定落实等各个环节做到步调一致。
(二)健全机制,构建成本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指标体系。 油田企业部门业务差异性强,对成本管理有着不同的侧重。 因此,企业要建立全面的指标的体系。 如将材料费按照不同的主体分为入井料、 入井采油化工料等等不同的门类从而更好的实现管理。 二是规范考核体系。 加强考核是促进成本管理的有效手段。 要结合目标实现情况分析成本指标与产值及结算收入, 促进成本考核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要注重对考核结果的分析,逐步积极考核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构建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成本机制。 三是注重激励约束。 要将成本管理考核评定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工资定级、职务晋升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从而营造促进成本管理工作的落实。四是链接核算管理。将成本管理与核算机制联合起来,用核算工作来促进成本管理的落实,从而提高员工和各个部门工作的主动性。
(三)突出重点,增强成本管理效益
一是要突出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落实成本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因此,企业要将预算管理工作作为提高成本管理的具体抓手。 要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核算等阶段做好工作,用目标管理促进成本管理落实。 二是要突出过程管控。 注重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的提高,特别是对于油田企业而言, 原油开采量的减少,开采难度的加大,必然要求相关技术的提高,而与之对应的是成本的不断提高,因此,要从综合效益的角度出发,协调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实施过程控制,促进成本管理落实。 三是要注重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模式,企业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提高管理的精确性。
摘要: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手段,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油田企业作为以资源为根本的行业,其成本管理工作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当前油田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油田企业成本管理工作质量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油田企业,成本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宝洁.新形势下强化油田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有益探索[J].时代金融,2013(1)
[2]曹彦杰.论油田企业的成本管理问题[J].科技向导,2012(35)
关于油田企业预算管理的思考 篇9
►►一、目前, 油田企业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的问题
1.预算的编制方法停留在传统的编制方法上
一些行之有效的先进编制方法, 如弹性预算、零基预算等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目前, 油田企业普遍采用“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 或者说采取增量预算和减量预算, 实质上就是在上期预算执行结果的基础上, 结合预算期的情况, 加以适当调整而编制的预算。这种预算方法比较简便, 但是, 它以过去的水平为基础, 实际上就是承认过去是合理的, 无需改进, 因循沿袭下去, 导致利益分配格局固定化, 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2.预算在实务操作中还限于静态管理, 未能很好地开展动态管理
一般来说, 我们是一年作一次预算, 由于情况发生变化, 也很少或没有作出与发生变化的客观情况相适应的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复杂多变的, 在编制预算时, 虽然我们对预算期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它将会产生各种难以预料的变化。对于产品单一的油田开采业来讲, 原油价格完全由市场定价, 每月都发生变化, 无法预料。产品资源即油或气埋藏在地下, 看不见, 摸不着, 也无法估计, 我们对地下资源的认识也不断发生变化;所有这些变化无疑会影响预算的正确性, 甚至会导致某些预算偏差较大。
3.预算管理中的关联交易还需要进一步规范
由于企业重组改制后, 原来的油田企业分开形成了上市公司和存续公司两个企业, 这两个公司在经营范围、法律地位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双方的经济往来, 不再是企业内部行为, 而是作为两个经济实体, 通过关联交易行为来具体体现。但在目前的关联交易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价格不公允。目前有“政府价格, 市场价格、协议价格”三种价格。有政府定价的好办, 而没有政府定价的按市场价, 没有市场价又是个什么价?双方对关联交易的成本价和协议价的测算口径不一致, 使双方在结算价格上产生争议。市场价是以市场为基准确定商品或劳务价格及费率, 应以公允的市场价格为标准。
二是签订协议和执行协议都难。由于存在上述问题, 使双方难以达成共识, 所以签订协议难, 认为“协议是议不是法”, “协议, 协议, 干了再议”, 于是, 到了执行协议时, 上市企业强调“我给你多少钱, 你就得给我干多少活”, 而非上市企业则强调“我干多少活, 你就得给我多少钱”, 双方之间缺乏交叉结合点。
►►二、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树立全员参与意识
全员参与它包含部门参与和全体员工参与两个方面。
(1) 树立职能部门参与意识, 实行部门预算。企业的各个职能部 , 是企业各项重大管理政策、方针和措施的制定者, 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组织者, 只有对他们所承担的工作实行责任预算, 让他们直接参与预算管理, 以预算为依据, 激励他们自觉、自主地以责任预算为工作目标, 才能使预算管理取得理想的效果。这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预算管理责任化。企业实施预算管理, 不仅要编制企业的全面预算, 而且还要编制各个部门的责任预算, 形成责任预算管理体系。责任预算按经济活动的主体来反映的, 反映了各个责任单位的经济活动;责任预算为各个责任单位确定了奋斗目标, 这个目标能否达到, , 则取决于各个责任单位的实际执行情况。
二是预算管理自主化。预算管理要达到以预算为依据, 以激励为手段, 实现企业各个部门自主管理的境界。自主管理以本部门主观能动性的管理为主, 以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协调为辅, 形成靠经济活动的实际执行者来自主自觉地实施相应的预算管理。
(2) 树立全体员工参与意识。企业预算管理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 是由企业不同的个人分担的。员工所承担的工作而言, 他们是最熟悉情况的, 是预算的实际执行者。预算编制的水平如何, 如何去完成预算, 他们最有发言权。所以, 我们应当动员企业全体员工主动参与预算的编制和控制, 为更好地实施预算管理献计献策。
2.实行动态预算管理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我们主张预算管理实行动态预算管理, 即在预算期初, 编制预算时根据当时的预计业务水平来编制预算。但是, 在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时, 应当以实际完成的业务量的预算数为基准来分析企业经济活动预算的执行情况。另外, 在预算实施的过程中, 为了分析、控制经济活动, 了解经济活动是否能够达到预算管理的要求, 也需要以动态预算作为工具。当企业一旦发现市场行情的变化, 业务量有变化, 就可以根据当时能够准确确定的业务量来动态地编制预算, 这样就可以把预算建立在一个准确的水平上。
3.采用零基预算, 挖掘降低费用潜力
笔者认为零基预算不仅能压缩经费开支, 从而切实做到将有限的经费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而且零基预算的编制过程, 就是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员工挖掘潜力的过程。如果把这个过程和企业的革新改造紧密结合起来, 那么, 对于企业降低费用和成本是十分有利的。
4.使交易价格变得合理
油田施工企业技术管理 篇10
1 区域外埠经营管理模式与职责
油田施工企业日常主要完成油田内部建设施工内容, 主要包括输油管道安装专业工程项目和住宅工程、土方工程等普通工程项目, 承揽外埠工程项目具有完备的施工资质和较大实力, 在承揽区域外埠工程项目后要围绕创建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区域经营市场的目标, 根据区域不同情况和工程项目不同特点, 本部公司 (区域所在地) 可采取项目经理经营事业部、项目经理协调制等管理模式。区域经营条件成熟的地方, 可逐步发展成分公司 (或子公司) 的管理模式。
项目经理经营事业部是经济相对独立、地域相对稳定、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主要职责是代表本部公司与当地区域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单位和部门建立长期长期稳固的联系, 千方百计扩大市场份额, 坚持揽干结合、揽干并重、滚动发展, 努力创造相对稳定的市场和最佳经济效益。
项目经理协调制管理部是代表本部公司负责对某个具体的大型工程项目或技术难度大的开发型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的施工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工区、安全及经济效益达到预期目标。同时, 充分发挥本项目的资源优势、关系优势、市场优势, 积极参与工程所在地的周边任务的承揽, 实现以项目为依托滚动发展的战略。
分公司的管理应根据不同的职责, 本着精干、高效、有利于区域 (外埠) 经营目标实现的原则配备人员和设置机构, 分 (子) 公司应实现分 (子) 公司经理负责制和项目经营责任目标考核制的管理模式。
2 区域外埠经营的责任指标考核体系
建立区域外埠经营责任指标考核体系应包括经济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经济性指标主要是承揽任务、完成产值、上缴款项 (利润、管理费和其它费用等) 。发展性指标主要是安全、质量、信誉度、技术创新、市场拓宽和项目开发等。各项指标分项计算, 以此作为对项目负责人员进行考核、分配和奖惩的依据。
项目经理事业部的承揽任务指标和完成产值指标应以满足本公司产值规模所分解的指标为依据, 并根据各项目事业部的实际情况, 由本部公司按年度下达。基本费用可根据项目事业部所承揽或负责组织施工管理的工程类别, 分别确定。利润分成则是事业部带内部劳务直接组织施工或参与调差、索赔所得的利润与部公司按比例分成。
发展性指标是项目经理事业部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其指标体系中安全、质量、信用度、技术创新、市场拓宽和项目开发等项目内容必须在本部公司给各项目部下达的年度经济目标责任书中给予明确规定, 作为年终的重要考核内容。
项目经理协调制管理部责任指标也同样包含有经济性指标 (承揽任务、完成产值、上缴费用等) 和发展指标 (安全、质量、信誉度、技术创新、市场拓宽和项目开发等) 。各项指标都必须在本部公司经营目标责任书中予以明确。
3 区域外埠经营管理模式的工程管理
为了创造良好的市场信誉, 以干促揽, 实现依托项目滚动发展, 对区域外埠施工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第一类是本部公司直接组织投标的大型骨干项目, 由本部公司组建项目部或由项目事业部实施管理;第二类是项目经理事业部利用本部公司资质投标自揽自干的项目, 有该项目部实施管理;第三类是本部公司委托下属的分 (子) 公司跟踪承揽的工程, 有分 (子) 公司自行组织施工。
区域型项目事业部独立承揽的工程项目所有施工队, 应以本公司队伍为主, 由本部公司统筹安排。也可以采用组建智力技术密集型项目部带劳务的办法实施施工和管理, 但要优先安排内部劳务。项目部全权负责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组织指挥、施工管理、技术攻关等管理, 并有权辞退和调换在安全、质量、进度和队伍管理上问题突出、有损企业市场形象、影响市场竞争力的施工队伍或项目负责人。
4 区域外埠经营管理的分配模式
项目经理事业部与项目经理协调制的分配方法, 应按不同的运做模式, 实施不同的分配办法。项目经理事业部即可以实行年薪制, 也可以实行基本收入加奖金的分配制度;项目经理协调制只宜实行基本收入加奖金的分配制度。经营部的分配要体现经营规模和风险大小, 具体指标核定时应加入规模系数。承揽任务指标的完成必须体现保本微利规避风险的原则, 投标决策要兼顾企业成本与市场成本, 防止不顾企业成本与抗风险能力承揽工程任务造成企业经营性亏损。本公司对工程项目实施奖励兑现, 必须以上缴费用资金到账为依据。
在对区域外埠经营管理分配中, 可大胆采用年薪制的分配模式。年薪制是体现按效分配原则, 能有效激发项目负责人员积极性的一种分配模式。年薪可分为底薪、风险薪和奖励三部分。底薪是基本收入;风险薪按公司下达的责任指标考核, 完成责任指标时, 才可以获得全部风险薪, 完不成责任指标, 按比例扣减风险薪, 奖励是超额完成责任指标后的超额补偿。
区域外埠经营管理的分配也可采用基本工资加奖金分配模式。项目部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根据岗位职责和贡献大小, 按效取, 按劳取酬, 多劳多得。通常情况下, 项目部成员在与本部公司同级人员享有同等基本收入的基础上, 实行奖金与项目部的管理绩效挂钩考核, 鼓励超额完成本部公司下达的责任指标, 鼓励一部分员工通过诚实劳动率先致富。项目经理的奖金由本部公司核定, 其他人员的奖金项目部根据其工作业绩确定。完不成指标计划时则按一定比例扣发工资。
5 区域经营管理的市场关系协调。
由于施工企业实行相对独立的区域外埠经营管理模式, 本部公司必须做好项目经理事业部、项目经理协调制以及各分公司的市场投标关系协调, 以统一号令, 消除内耗, 最大限度的发挥和调度各方承揽任务的积极性, 提高投标中标率。本部公司可根据各分公司以完成在建工程业绩等情况协调区域经营市场范围。分公司跨区域承揽任务, 需取得本部公司的许可, 并服从该区域项目经理事业部的管理、组织与协调。如该区域没有经营型项目经理事业部, 则有本公司直接协调。实行项目经理协调制的管理部门主要是负责工程所在地的周边市场工程信息的收集、整理, 并积极参与本部公司组织的招投标工作, 在本部公司的统筹安排下, 负责有关公共关系的协调与处理及本部公司安排的其他招投标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文晖.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3.
油田物流企业资金管理的难点分析 篇11
随着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进一步重组改制,油田物流企业的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资金管理贯穿于油田物流企业经营的全过程,研究和掌握资金运作的规律,是新时期油田物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一、油田物流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油田物流企业目前实行的是“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储备,统一结算”的物资供应管理体制,作为一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措施,自实行以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在资金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一)物流成本较高,资金占用多
主要表现在:内部物流没有形成统一的协调;物流管理设施的现代化程度低,信息技术落后,物流管理人才不足;对自己的物流成本认识不够清晰、明朗;物流过程中间环节过多,成本费用高,效率低,造成资金的过多占用,降低了资金的运作效率。
(二)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财务风险日益凸显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乏严格的预算管理体制。目前油田物流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并不乐观,各企业虽然明确了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机构,编制了年度预算,但是预算实际执行效果难以检验,预算仅为经营计划的参照。预算的控制作用无法真正实现。二是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沉淀严重,库存占用比例过高,欠款居高不下,流动资金占用有增无减,周转缓慢,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
二、油田物流企业资金管理困难的原因探究
(一)外部因素
市场环境的影响制约着企业资金管理水平,造成资金使用效果差。企业各项费用的实际开支虽然实行了市场预测和计划控制,但又未能达到实际有效的控制,致使各项费用的超计划支出时有发生,影响了油田物流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
(二)内部因素
管理水平不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着企业管理资产、运用资产、创造效益的能力,管理水平高,资本运作中效率高、获利能力强。员工素质偏低: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因人力资本的投入带来投资的高回报,企业的劳动效率将大幅度提高,创造的效益越大,资本增值也越多。
三、提高油田物流企业资金管理效率的几点对策
(一)搞好资金筹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首先,应严格预算管理,掌握资金供需。油田物资供应系统在安排预算时,要突出以满足石油生产部门的需要为目标,优化资金的投向投量,统筹编制预算,细化收支采购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权威性,确保预算的贯彻落实。做好预算的编制。事业部门在编制年度经费预算时,要按预算支出项目,依据批准的采购目录,编制年度采购预算。年度采购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确需变动或调整的,应在半年预算调整时报批。做好预算的审核。购买、使用部门或下属单位要根据采购的要求,编制详细的部门采购预算。采购中心根据上级部门审批意见实施采购,财务、审计部门要进行跟踪问效。
其次,正确选择付款方式和时间。例如在支付采购货款时,什么时候支付。采用什么方式支付,是用商业汇票,还是银行结算,要进行分析比较,并以此为基础决定取舍。
第三,要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降低资金成本。现金持有量的多少影响企业的资金成本,持有量过多会提高企业的资金成本,过少又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的经营活动,因此要确定最佳的持有量,有效的运用资金。
(二)强化资金使用管理
首先,加强储备资金定额管理。即根据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一定时期的经营目标和经营品种等核定的某一时点的最高储备资金占用额。
其次,确定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根据部门的经营目标和预算,为每个部门核定一个末一段时间的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与利润、收入等其他指标一起成为考核的依据。
第三,完善资金收付使用程序。财务人员应参与物资购销合同的审核,特别是大宗物资的采购和付款的时间、条件和方式,如果财务人员没有这项权力或者没有认真履行责任,都可能给以后的投资带来不利。
第四,从资金的投入到回笼财务人员应自使至终进行监控。预期账款及时检查、及时反映、及时督促,结算员平时应做好催款备忘,对可能形成坏账的部分应及时反馈给总会计师,采取相应措施,从而保证资金安全,加快资金回笼。
(三)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油田物流企业应完善油田物资供应信息平台。物资供应信息平台,是由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系统与电子商务系统组成的综合体,它以物资需求作为物流主线,以价格信息作为信息流主线,并把资金流引入到物流的管理过程中,通过综合分析和决策支持,进一步加强物资管理,建立公开透明、快速反应、高效运转的物资供应管理体系和运转机制,使物资供应采购及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流合一”系统与电子商务系统已是成熟的信息系统,关键是如何与油田物资供应系统的实际信息资源结合起来。同时,整合采购资源,实现联合采购,加大石油企业内部市场的计划配置,强化采购的计划管理,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开展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实行物资的联合采购,发挥批量采购的规模优势,降低采购成本,节约采购资金。
(四)组建运输联盟,规范内部运输市场
对现有运输单位进行整合,建立以市场为纽带、资本构成多元化的运输联盟,全面负责石油企业内部运输市场的统一管理,运输工作量的分配、营运车辆的调度和调剂等工作。为了实现现代化管理,对所有运输车辆统一安装地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电子地理信息系统(GPRS/GIS),实施24小时的监控和调度,随时完成物流运输的路线优化、统计查询等工作,并发展现代物流配送。油田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配送,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形式:
直接配送:对品种单一、需求量大,可整车配送的物资由配送人员从供货商提料或由供货厂商提供车辆、配送人员押运,将物资直接送达用料单位。
加工配送:通过物流加工和配送相结合,在不增加物流中转次数、不增加太多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求得物流增值服务的合理化。在提供基础性物流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拆装,分拣、分包、包装、裁制等物流增值服务。
共同配送:对在同一配送路线上的不同单位所需的多品种、小批量的零星物资,“化零为整”,精心设计配送方案,科学安排配送时间和线路,将物资送往各用料单位,从而求得物流配送的合理化。
送取结合:各石油企业相互配合,将各自生产的产品(或其附近,相同运输路线上的单位生产的产品)送出的同时,带回当地的产品。这种送取结合的方式,可以使运力得到充分利用,配送功能得到更大发挥。
废弃物回收:采取以现金作价回收、以旧领新等办法,收回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废弃物和包装物,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达到资源再利用的目的,实现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的双赢。
(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
要根据市场经济对社会化物流服务的要求进行改革、重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专业化、社会化,高效、灵活的现代化物流组织结构。研究制订规范的物流管理实施办法,改进对物流相关领域的管理方式,建立适合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发展需要的物流管理制度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物流政策。制订物流技术标准体系,包括集装箱标准、包装标准、特种运输标准,搬运标准等。建立以物流信息分类编码和信息技术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和现代物流统计信息的收集、研究,监测体系和物流统计指标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培养物流专业人才,营造人才“柔性流动”的政策环境。鼓励石油企业与科研院校,物流咨询机构进行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石油企业物流的产学研联动发展。
油田地面工程施工管理浅析 篇12
1 概况
1.1 概念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按照双方事先约定的合同规定, 有从事具体施工管理的一方接受施工项目权主的委托, 而进行全面阶段的管理与服务行为。这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也是入世后的必然趋势。现阶段, 我国的油田地面工程便逐渐是采取这种市场模式, 可见, 如何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对于整个油田建设项目的重要性。
1.2 油田建设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1) 施工管理的意识薄弱、法制不完善。
在我国的实际油田地面工程施工管理中, 业主多以工程总揽的形式发包, 取代真正的项目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的意识薄弱致使施工管理效果不佳。这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时代所要求, 更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意识水平。此外, 虽然近年来,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正在不断健全, 但是总体仍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在实际运行中, 也使施工管理欠缺管理规范与具体指导性规章。
(2) 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 能力有限。
在实际的一个油田地面工程施工管理中, 往往联系着决策设计、可行性研究、建设运行等诸多阶段环节, 而现阶段, 还没有一个全面而整体环节贯穿的管理组织, 现存的管理人员素质相对不高, 组织能力又有限。这些有待于油田地面工程施工管理的范围进一步扩展。
2 提高油田地面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2.1 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是提高油田地面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根本前提。没有真正的实力的管理队伍是不行的, 经不住历史与实践的考验的。于是,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管理人员队伍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工程咨询与管理中, 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过硬而扎实的理论支撑, 在此之上, 深入实践之中, 不仅有项目大局意识, 还要有超前的意识, 看到事物的表层更有实质, 真正成为一个实在的管理人员。
2.2 提高设备实力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提高设备实力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是指在施工管理的硬件与软件上下功夫。科学而有效的管理方式与方法和先进的设备装置是油田地面工程施工管理的有力保障。于是, 在一线的实际工作中, 我们需要配备齐全的设备工具和科学的方法指导运用。在设计招投标等方面都要做到全面而细致的考察, 与此同时, 还应该强化对于原材料和设计方案等的考核, 及时了解问题、化解矛盾, 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等。
2.3 加强规范管理水平、组织能力与服务理念
一支规范而专业的管理团队是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有力支撑, 缺乏队伍的管理都是纸上谈兵。只有拥有专业而规范的人员队伍, 才可以有效推动工程施工各环节的进展, 才可真正做到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分工负责, 提高成效。另外, 在施工管理中还需要有健全的制度保障, 实现管理和技术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仔细遵循规章制度的规定, 有效的做到对工程每个环节的有效协调与指导, 严格把控与监督, 并配以相适应的服务理念的贯彻。真正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提高管理的水平与深度。
2.4 加强质量、进度、安全等各个环节的监控
油田地面工程作为一个整体, 是由各个环节而成的, 于是, 提升其施工管理的水平需要加强质量、进度、安全等各个环节的监控。在质量管理中, 必须牢牢把关。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是否可以投产运行, 于是, 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流程与专业工序进行管理监督, 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及全天候”的质量要求,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与矛盾。进度是工程对于效率的要求, 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 我们还必须提高管理的进度, 这是新时期跨节奏的生产环境所要求。施工安全是新时期“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 在管理施工中必须严格把关, 有效保障管理及人员的安全, 最终实现施工全程的安全。
2.5 做好施工管理的资料工作
资料管理是工程施工中可能是涉及到进度、安全、质量等方面的相关数据信息的工作记录。这些资料是对于工程施工的真实反映, 也是管理人员在实践的工作中辛勤的汗水凝结的成果, 对于实际工程指导、存档及理论学习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 正因为资料的重要性, 所以在施工管理中, 及时、规范地对这些工程想关资料的整体与搜集对于日后的查找备注、存档备案十分重要。当然, 在整理中必须按照我国相关的法规与相关的技术规定进行, 实现资料的规范化、专业化、全面化, 进而为以后更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而努力。
3 结语
油田地面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工程活动, 在油田建设中作用重要。面对现代化的建设发展, 需要我们提高油田地面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 及时发现工程施工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并不断及时给以化解或者解决, 只有这样, 才可以达到施工管理提升的目的, 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具体方面可通过上文提到的具体举措改善管理水平, 最终适应新时代油田建设的总体需要,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惠国辉.浅谈我国建设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发展[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9) .
[2]王莉.提高油田地面工程中项目管理水平的探讨[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9 (7) .
[3]高杰.浅谈油田地面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8 (11) .
【油田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推荐阅读:
油田施工企业10-08
油田地面工程施工程序08-24
油田企业人事管理05-16
油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05-23
油田存续企业06-14
油田企业文化11-17
ERP油田企业05-08
油田矿区服务企业06-05
油田企业资本预算06-25
大庆油田企业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