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车辆管理

2024-10-16

油田车辆管理(共12篇)

油田车辆管理 篇1

油田化学品是指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化学品,涉及勘探、钻井、井下作业、采油、集输等环节,目前在长庆油田采油厂油水井井下作业、原油集输、采出水处理等领域使用着大量的油田化学品,年用量近3 000 t。因此如何高效安全的使用好各类化学助剂是HSE管理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

1 规范油田化学品管理

为进一步规范油田用化学助剂的管理,确保化学助剂的高效安全使用,依据相关行业标准和公司要求,编写修订了《第一采油厂油田化学助剂管理规定》,明确了油田化学品有关管理部门的职责要求——化学助剂的使用、储存等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由采油工艺研究所具体负责,库房存储管理由物资采办站负责,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和安全防护由安全环保科负责;同时对各类油田化学助剂的选型、采购、储存及使用等提出了严格要求。

2 严把使用环节各道关口

制度上有了明确的要求,关键在于日常使用环节的控制,保证各环节安全有序运行。

2.1 严格各类化学品的准入关

2.1.1 执行有关准入管理规定,从源头把关

按照质优价低,无毒产品优先的原则,进行油田化学品选型。油田化学品要进入公司必须严格执行《长庆油田分公司外购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暂行)》,各相关部门依据文件要求履行各自的职责。

油田化学品必须办理相关手续和证件,供应商在办理《产品质量登记证书》时,应提供该化工产品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判定依据,判定为危险化学品的,在《产品质量登记证书》上加盖“危险化学品”印章。属于“三新”产品的,供应商在取得“三新”技术准入证后,方可办理《产品质量登记证书》。供应商取得《产品质量登记证书》后,依据物资供应市场准入相关规定办理《物资供应市场准入证书》。对于危险化学品采取定点采购的原则,要求生产厂家具有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等资质,经营单位需具备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

对于要进入我厂使用的各类油田化学品除了具有《物资供应市场准入证书》外,还应通过室内评价及现场试验、公司有关单位检验等环节。

2.1.2 加强化学品危险性分类鉴定

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对13种化学助剂进行危险性分类鉴定,其余待鉴定。对鉴定出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清防蜡剂和破乳剂(由于暂无其它同类替代品),加大现场储存及使用安全防护;对属于第8类危险化学品——腐蚀品的AD51-101防垢剂,选择同类无毒的TS-610防垢剂取代,降低储存及使用风险,提高油田化学品使用安全。

2.2 严把储存、使用过程控制关

2.2.1 开展油田化学品存储调查

规范各类油田化学品存储过程中的入库、发放、领取管理,建立健全各类资料台帐。对全厂油田化学品储存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针对存在的储存条件不达标现象,积极编写油田化学品库房建设方案,规范储存条件和要求。

2.2.2 加强油田化学品使用过程检查监督

为了加强各类油田化学品的使用安全,严格执行每季度一次的专项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求各单位及时整改落实,保证使用环节安全。由于检查认真细致到位,各单位密切配合,积极整改,因此存在的问题逐次减少,目前主要是资料台账等方面的问题。

2.2.3 加强化学品检验

为进一步规范各类化学药品的运作程序,确保化学药品的现场使用效果,开展化学药品抽查。由于设备及人员所限,主要针对各类化学药品的外观、密度及简单指标进行分析检验;同时采取现场取样,委托具有检验资质的单位每半年对在用的所有油田化学助剂进行全面质量性能检验,对检验不合格的要求生产厂家限期进行整改,并在整改期间暂停采购和使用,对整改后仍存在问题的产品停止采购和使用。

2.2.4 实行化学助剂分类上报计划

为了确保各类化学助剂的有效使用,对各基层单位不能按要求积极投加的防垢剂及采出水处理用剂,由采油工艺研究所直接上报;其余化学助剂如清蜡剂、破乳剂和抗硫缓蚀剂仍采取由基层单位上报,采油工艺研究所审核的方式。实现分类上报后投加率明显上升。

2.2.5 加强加药装置的日常维护

要求各单位严格执行化学助剂运行月报表上报制度,以便及时掌握加药装置运行情况和化学助剂投加情况。随着各单位对化学助剂投加的日益重视及采油工艺研究所的督促要求,对于损坏的加药装置各单位积极主动的进行维修更换,保证了加药系统100%正常运行。

2.2.6 严把措施作业用油田化学品的管理关

采油厂酸化、堵水调剖等油水井措施用化工产品都是由技术服务方提供,年用量在400 t左右,且在同一措施中使用药品种类较多。要求技术服务单位必须提供所用化工产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在措施前取现场油水样及垢样,与所用化工产品进行室内效果评价,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同时分析反应产物,明确可能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加强措施现场化工产品的使用监督,确保安全高效使用。

3 加强油田化学品的安全技术培训

对在用的8类19种油田化学助剂要求各生产厂家提供相关助剂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并在其中明确化学助剂的主要化学成分,加盖单位公章。将常用油田化学助剂安全技术说明书汇编成册,下发到各相关单位。组织各单位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同时将油田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纳入岗位员工培训范畴,提高各级人员对油田化学品理化特性、危险性概述、操作处置、储存、应急处理措施等相关知识的认识,提高操作技能。

4 结语

通过加强对油田化学品的各环节控制,确保了各类油田化学品在充分发挥作业的同时,安全环保有序的使用。但由于供应商以保密为借口,化学剂多使用代号,不标明主要成分,无法准确评估识别风险并制定风险消除对策。因此需要立足实际,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开发出适合安塞油田的高效低毒油田化学品。

摘要:安塞油田在井下作业、采出水处理、原油集输等领域使用各类油田化学品,年用量近3000t,通过规范管理,严把准入、储存及使用等环节的过程控制,同时加强各级人员对油田化学品的理化特性、操作处置、储存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等的培训,提高储存、使用安全,确保油田化学品使用全过程受控。

关键词:安塞油田,油田化学助剂,HSE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中华.油田化学品简介[J].化工之友,1997(3) :15-16.

[2] GB6944-200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S].

[3] 秦永宏.油田化学剂现状的思考[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7(5) ,64-68.

[4] GB 16483-2000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S].

[5] 张云芝,等.浅析产品外观在油田化学品标准中的重要性[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7(3) ,31-32.

油田车辆管理 篇2

油田企业对此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施工车辆的管理,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障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对施工车辆的管理是油田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一、提高油田施工车辆驾驶员的安全技能和意识

保障施工车辆的安全首先依靠的就是驾驶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传统观点认为驾驶员只要具备较高的驾驶技能水平就能很大程度保障安全,这远远不够,一定要把提高驾驶员的安全驾驶知识和安全意识的培养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所以在选择驾驶员的过程上要严格把关,不但要求驾驶员具备相应的驾驶证,还要经过油田企业的考核,包括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通过油田企业的考核后才能驾驶施工车辆。

这样的制度设计,不但保证了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合格,也提高了驾驶员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对行车安全是一道有力的保障。

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对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教育,强化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意识,清楚法律法规的内容,还要组织驾驶员和他们的家属参加宣传教育,以帮助提醒驾驶员安全行车。

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定期组织驾驶人员学习有关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学习油田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等,还要在事故多发的环境、气候条件下,做好安全行车的宣传教育和行车注意事项的告知,避免在恶劣的自然气候和地质条件下发生事故。

第二,定期组织驾驶人员报告行车情况,进行交流,观看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的视频资料等,从思想上提高其注意安全的意识,使驾驶人员深刻认识安全行车的重要性,自觉遵守交通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三,对发现违反安全管理和法律法规的驾驶人员进行严厉的查处,给违纪人员和他人提高警惕,减少事故发生的潜在风险,保护驾驶人员本身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二、加强对车辆本身的管理措施

(一)对施工车辆安装定位跟踪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GPS技术已经在诸多的领域开始应用,在对油田施工车辆进行安全管理的措施上也可以应用这一高科技手段,对车辆进行跟踪管理。

传统的车辆管理只是在车辆使用和派遣时做好登记工作,但是车辆在外施工运输中却难以控制,引入GPS系统就可以利用该系统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查看车辆的行驶情况和具体位置等。

现代GPS系统可以再一屏幕上实现多画面的同时监测,掌握所有车辆的运行状况。

所以根据GPS系统可以制定出每个车辆在不同的路段的行车速度和线路规划,起到更加显著的管理效果。

(二)对油田施工车辆落实严格的各类检查

检查时针对制度所不能包含的内容的管理手段,对施工车辆安全方面的检查要做好定期的安排,从不同的级别分类执行周检、月检、季度检和半年检等,对发现有问题的车辆及时及逆行那个检修,降低安全隐患。

各类检查是保障车辆性能完好的重要手段,是对车辆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安全管理的有效的手段。

在长庆油田的建设工程处的交通服务队制定了一套统一的安全检查标准和制度,结合实际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检查活动。

在实施中,对安全管理的制度落实、车辆性能、驾驶员安全意识等都进行检查,还通过路检和路查对驾驶员的酒后驾车、无证驾驶、超速超载等违章违纪情况进行查处。

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的解决了在车辆管理中不到位的情况,也给驾驶员提高了安全行车意识,是实现车辆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包含多项内容,如环境文化、物质文化、意识文化等。

文化是实施管理的有效促进剂,文化也只有和管理措施相结合才能展现其促进作用;管理的实现离不开文化的保障,在文化的促进下管理才能发挥实效。

总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促进安全管理实现的促进剂,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安全文化并不是空洞的概念,是与实践紧密相连的。

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措施主要有:

第一,将员工参与到对车辆的安全管理中。

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有利于员工发挥能动性作用的文化氛围和环境,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贯彻;

第二,营造不断学习的文化氛围。

车辆的安全运输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和驾驶人员不断的学习有关车辆和运输方面的知识,才能在管理中和应用中得心应手,也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驾驶员的技能素质,更好的担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促进团队协作的文化氛围的形成。

油田车辆担负着不同的运输任务,所以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好员工之间一定要加强协作,驾驶人员之间相互协调才能发挥整个施工车辆队伍队伍的能力,达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进步;

第四,建设开放式的安全管理文化。

油田企业的施工车辆在完成运输任务时是需要在社会大环境中完成的,所以要加强与同行业和相关行业的联系和交流,以避免与社会脱节。

结语

油田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要依靠完善的制度建设、驾驶员安全技能和意识的提高和安全文化的共同保障,还需要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引入高科技手段来强化安全管理。

长庆油田经过采取文中论述的各种措施,大大提高了车辆驾驶人员的综合素质,车辆行车安全得到了保障,对车辆的安全管理关乎油田企业的生产建设,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企业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李勇,张飞舟.基于GPS的运营车辆监控调度[J].计算机工程,(01).

海上油田应急管理浅谈 篇3

关键词:海上平台;应急管理;应急能力建设;应急救援

海上平台是安全环保高风险场所,安全管理十分重要。作为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急管理更是重中之重。要提高海上平台的应急管理水平,应急能力建设非常关键。本文从海上平台应急工作的实际出发,针对海上平台应急工作的特点,总结出提高海上平台应急能力的方法和措施,供海上平台安全管理者参考。

1 海上平台应急工作的难点

海上平台普遍离陆地较远,设备设施相对集中,危险源多并且较为集中,空间狭小,气候和海况极为不稳定。因此海上平台的应急工作相比陆地油田来说有不少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应急资源有限 与陆地设施不同,陆地设施一旦发生事故需要应急救援,可以立即调动当地的应急救援物资和应急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应急力量参与救援工作。而海上平台情况则完全不同,一般离陆地较远,外部救援力量在正常天气和海况的情况下需较长时间才能到达,如果碰到恶劣的天气和海况时就更加难以及时到达救援现场展开救助。就现实情况而言,海上平台的应急救援主要靠自救,救援力量仅依靠平台自己的兼职救援队伍,在救援能力、经验和水准与专业救援队伍相比有较大差距。要想控制事故不至于快速扩大或恶化,时间非常宝贵,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用现场的应急资源将事故控制在可控范围,那么事故升级后而采取的后续救援将会事倍功半。因此,平台自己的兼职救援队伍的能力和经验对应急救援的效果至关重要。

1.2 应急演练频次相对较低 受制于生产、气候和海况等因素的影响,应急演练的频次相对较低。为避免影响海上油田的连续生产以及因为人员倒班、气候、海况的因素,相对陆地油田而言,海上平台的演习频率明显偏低。相关规定要求,消防演习:每倒班期一次;弃平台演习:每倒班期一次;井控演习:每倒班期一次。人员落水救助演习:每季度一次。但实际上,受制于生产、气候和海况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平台演习频次达不到要求。

1.3 海上平台环境特殊 海上石油平台生产的是易燃易爆的石油和天然气,有些平台由于地层原因,石油和天然气中含有剧毒的硫化氢、汞等物质。这些危险因素给救援人员带来额外的健康甚至生命危险。同时平台空间有限,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空间所以设备都尽可能集中和呈立体装布置,一旦发生事故,上下层设备相互影响,极易导致连锁反应和在短时间内将事故扩大升级,这给救援带来极大的意想不到的困难。

1.4 人员逃生和伤员转移比较困难 尽管平台上配备了逃生用的救生艇、救生筏等逃生工具,但这些逃生工具受限于天气和海况。特别是在火灾或硫化氢泄漏情况下,事故发生地点有可能位于通往救生艇或救生筏的通道上,导致人员没办法到达救生艇或救生筏集合点。尽管平台上也配备一位医生,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在平台上只能给伤员做一些类似急救的简单处理,所以要想伤员得到救治只能依靠陆地上派遣直升飞机或动用船舶等工具将伤员送往陆地专业医疗机构,而这些交通工具从动员到伤员到达陆地,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时间就是生命,这给应急救援带来诸多不利。

2 提高海上平台应急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根据海上平台应急工作的特点,其应急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现场应急指挥能力、应急队伍的救援能力、应急装备和应急资源的保障能力、全体海上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

从以上应急能力的几个难点出发,结合海上应急工作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和措施来提高海上平台应急能力:

2.1 大力开展全员应急知识和要求培训和关键岗位人员应急技能培训 对全员进行应急知识和要求培训主要目的是所有在平台人员具备必要的应急知识和意识,了解自己在应急状况下的职责。应特别关注承包商人员的应急响应水平和意识的提高。

应急工作关键岗位人员包括担负关键应急职责的岗位人员,如应急指挥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其他关键人员。具体包括应急指挥、救援队长、救生艇长、灭火队员、担架队员等。对培训教育的投入可以换来应急能力实实在在的提高。

2.2 认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演练效果 首先,确保按照《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的要求,组织相关应急演练。尽管海上平台生产以及天气海况的特殊性可能会影响演习的正常进行,但一定要按照规则要求的频次和形式、内容等组织应急演练。同时,为了保证应急演练的成效,每次演习必须要有计划,演习必须要有关注的重点、必须对演习的效果进行讨论,每次演习发现的薄弱环节必须尽快解决。

最重要的是一切演练应从实际出发,力求做到演练实战化,认真对待每一个细小环节,忙而不乱,按应急预案的程序实地、实装、实操地真实演练,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应急演练在检验应急队伍的同时也检验应急设备。

2.3 提高应急装备和应急物资的保障能力 良好的应急装备和应急物资的保障是应急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平台上的消防设备、救逃生装备、医疗救护设备等应确保完好,各种应急物资,包括溢油应急物资等应按要求配备。应急装备的日常维护也非常重要,一定要安排专人负责对应急设备定期做维修保养工作,确保它们始终处于良好的随时可用的状况。

2.4 及时更新现场处置方案,确保预案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现场处置方案是对海上平台应急工作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导,也是演习的重要参考。现场处置方案的内容应与现场风险、工艺和设备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因此,按照法定要求对现场处置方案更新修订外,当相关海上平台工艺和设备、人员发生变化后,或者当演习实践或其他原因证明原有响应程序不合适时,就必须对现场处置方案及时更新,确保预案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3 结论

海上油田应急工作的特点和应急工作实践表明,要提高海上平台应急能力,必须打造一支指导有方、组织有力、行动有效的应急反应队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抓好培训工作、强化演练效果、做好应急装备应急资源的保障,并对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经常调整,做好这四个方面工作,就一定能促进平台应急管理的提高。

参考文献:

油田车辆的安全管理策略 篇4

关键词:油田,车辆,安全管理,对策

油田车辆的安全管理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油田企业的发展, 因此加强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因此, 车辆运输作为油田企业的重要的生产辅助单位, 必须有效做好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 全力降低车辆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企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本文结合油田企业车辆运输业的实际情况, 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

1 坚持以人为本, 做好油田车辆安全防范工作

道路运输业作为一种高风险行业, 必须有效做好安全事故的风险防范工作, 尽力避免事故隐患发生, 才能保证运输业的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安全防范的关键是人的防范。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可以看出, 其更为突出“以人为本”精神, 强调人的生命价值, 确立了人的生命安全第一的原则。而针对石油企业而言, 车辆安全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1.1 根据源头抓好安全管理

首先要做好车辆的日常检查工作, 要把车辆的安全性能状况作为其检查重点, 避免车辆带病上路行驶;其次要从源头上也即驾驶员身上加强安全管理, 完善针对驾驶员的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严格培训考试等各个环节, 全面提高驾驶员的综合素质。

1.2 做好典型案例研究分析

搜集近年发生的重特大典型交通事故, 并组织职工针对这些事故开展探讨分析, 寻找事故的隐藏点, 吸取事故的严峻教训, 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工作, 做好交通安全形势的分析, 针对现实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治, 从而防患于未然。并且要结合油田实际, 制定车辆安全应急预案, 认真落实到位, 从而全面提高职工针对突发事件的防范应变能力。

1.3 创新安全教育管理方式

要创新安全教育管理新方式, 例如针对一线值班人员, 可以通过设立“流动安全小讲台”的形式, 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带、帮、学教育模式,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管理模式上可以把一线值班的班组人员根据值班区域合理划分, 建制临时的“编外班组”, 队上指定能力素质强的专人负责, 通过与值班人员签订《安全承诺书》, 有效规范值班人员的值班行为。

2 严格加强管理, 完善油田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车辆安全的基础和关键。要逐步形成完善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通过制度管人, 按照程序办事, 使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2.1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目标管理、教育培训、事故管理考核等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通过制度约束和管理驾驶员在运输工作中的违章现象。运输部门每年年初应确定岗位责任制, 根据岗位把相关任务与措施进行分解落实, 把安全考核与工资效益相结合, 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并且, 企业主要责任人与分管部门责任人、企业与部门、部门与岗位责任人之间要逐层签订责任书, 确保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2.2 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

企业要开展安全例会制度等加强安全生产日常管理。车辆运输部门必须坚持安全例会制度, 其具体内容形式可以灵活掌握, 例如开展交通法律法规学习、重大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等, 通过例会研究落实相关措施, 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同时也可由班组长以及驾驶员传授经验教训, 共同探讨学习等。

2.3 提高职工安全教育水平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是有效提高企业职工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油田近年来的交通安全事故可知, 驾驶员违章驾驶引发的事故占据较大比例。所以车辆运输部门需要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来有效预防交通事故以及提高驾驶员综合素质。作为车辆管理干部要做到全面掌握每名驾驶员的个性特点、身体状况、驾驶习惯等内容, 并针对每名驾驶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从而有效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 避免因驾驶员个人原因而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3 发挥班组作用, 形成油田车辆安全管理效能

油田企业中, 班组发挥着生产单元及工作落脚点的重要作用。因此, 班组管理效能的提高对于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减少各类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石油企业中值班车辆相对分散, 点多面广, 车辆管理干部无法针对每名驾驶员一对一地开展工作。此时班组即可有效发挥作用, 通过班组长就能够在班组会时间把近期工作安排、安全制度、管理理念等向值班司机进行有效传达。因此可以说, 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基层单位的车辆管理水平高低。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班组的安全管理效能。

3.1 提高班组队伍综合素质

班组长作为班组带头人, 其自身能力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班组发展。因此, 必须挑选优秀职工担任班组干部工。班组干部选任应实行公开竞选制度与个人自荐、民主推荐、组织调研有机结合, 使挑选出的班组长既要有群众基础, 工作能力, 同时也要善于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积极挖掘班组成员的潜力素质, 在职工中具有较高威信。

3.2 形成班组约束激励机制

开展班组建设时, 应积极开展引入“节油降耗”、“服务争先”等争先创优的约束激励机制, 做到奖惩分明, 从而提高大家的竞争意识, 深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服务理念。

3.3 培养优秀班组干部人才

要全面提高班组长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 企业要加强班组长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岗位交流等工作。通过开展班组长素质教育培训、企业管理知识培训等, 使班组长明确自身责任, 增强职业技能。企业还要做好对班组长的考评工作, 使其在工作中形成压力和动力, 从而促进班组管理效能的提高。

4 结论

总之, 油田车辆的安全管理应长抓不懈, 因为其关系到职工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也影响到油田企业的生产安全。所以, 油田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 坚持以人为本, 做好油田车辆安全防范工作;严格加强管理, 完善油田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发挥班组作用, 形成油田车辆安全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杨彦海, 郝利民.油田压裂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J].价值工程, 2011 (1) .

[2]廖永远.打造石油安全文化努力实现安全发展[J].中国石油企业, 2008 (6) .

油田企业全面计划管理 篇5

因此,保证油田企业正常运营无论在社会意义方面还是在经济意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油田企业要想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就要使其生产经营始终处于可控的状态下,通过全面计划来予以管理。

油田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应当以全面计划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强化计划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油田基层计量管理工作探讨 篇6

【摘要】由于原油生产单位分布的面积广、范围大、计量器具的种类多而杂,现场环境条件恶劣等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油田基层的计量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在实际的计量工作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主观问题。因此,要认清并正视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计量管理工作对策和方法,不断提高油田的计量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从多方面对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油田基层的计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油田;计量;问题;新思路

众所周知,计量工作对于一个企业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正确的计量,谈不上维护企业的利益、提高企业的信誉、搞好生产管理,尤其作为以原油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石油企业,计量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计量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油田基层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之一。但目前基层的计量管理工作存在着许多现实的困难和多方面问题,制约和影响着基层基础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要正视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基层的计量管理水平。

1.油田基层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计量器具种类多而杂。目前油田基层单位现场计量器具种类繁多,同一种用途的流量计的种类都五花八门。据调查,仅现场注水流量计在基层就达十余种,并且口径不一、安装、连接方式不同。每次改造不统一,只进行部分井站的改造,选型不同,不留备用表,造成周期送检的困难;另外,部分表安装后的维修不能及时跟上,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等种种原因,造成损坏率较高。

(2)计量仪表、器具拆装困难。原油流量计、污水流量计、以及部分注水流量计都存在拆装难,给送检维修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部分角式安装的水表总成使用时间长,出现渗漏严重现象,拆卸时也易造成现场泄漏,严重影响了基层的现场标准化。

(3)传统的计量管理工作中要求按检定周期送检各种计量器具,送检的方式也比较单一,灵活性差。在送检过程中频繁拆装,搬运,很容易因碰撞和非正常安装而使准确度破坏。既浪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又增加了计量成本,还影响了连续生产。

(4)只重视计量器具的溯源,忽视了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多数人目前还存在这样的误区,计量器具只要检定合格了就行,对开具的检定证书和校准报告上的数据不予理睬,没有及时将计量数据反馈到产品生产中去,只停留在计量器具的送检上,致使质量成本上升。

(5)误认为计量器具在检定周期内的准确度一成不变,不能及时进行运行期间的巡查和有效监督。实际上,计量器具的准确性与计量器具的结构,材质及使用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真的出现失准未及时发觉,造成工艺控制错误,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性能,并有可能造成大的损失。

(6)自动化系统存在诸多弊端,利用率较低。自动化系统的配套设施较多,从存在的问题来分析:一是部分自动化仪表受外界条件环境影响较大,适应性较差;二是自动化仪表不能及时进行定期的检定,没有备用仪表,拆卸困难,维修不方便;三是操作使用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对自动化仪表的使用和维护不当,容易造成误操作;四是单位的技术人员对自动化仪表的安装、使用、维护保养、维修掌握得不够,不能及时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使自动化仪表发生小故障就得请厂家专家,否则就搁置、停用。

2.计量管理工作对策及新思路

(1)科学合理制定检定周期,探索从传统的计量管理向满足现场使用效果的方向转变。

在计量器具的配备过程中,应该根据各单位各项工艺的现场需求数和现场参数的变化来合理配备计量器具,而不能一味追求高准确度、高自动化等,否则将增加计量成本。

结合目前我矿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我们逐类跟踪、摸底、对比,规范操作使用,在确保数据采集准确的情况下,部分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也可以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当延长部分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应该能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2)加强计量器具的分级管理,实现计量数据对现场工艺控制的快速准确反映。计量器具的分级管理重点要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对计量器具实行A、B、C分级管理。根据目前油田的实际现状,A类主要指关系到成本结算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如各类水表,电流表和压力变送器等,应重点管理;B类主要指精确度等级和使用程度低于A类的计量器具,但其测量数据对企业的生产存在一定的影响,也需要定期校准,但数量较大,只做一般管理要求,如各种压力表等;C类一般是监视类仪表,准确度等级较低,一般采取自行校准,允许一次性溯源,损坏后进行更换的管理方式。

只有遵循计量工作的客观规律,才能实现科学的管理。对于在用的计量器具,要做到“帐、物、卡”“三清三相符”,按周期进行检定,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这是现场计量管理的基础。

(3)加强计量器具的现场监督,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计量的有效性。基层的计量管理,现场监督是关键。加强对在用计量器具的监督,定期对关键计量器具进行巡查;对最高标准器具在送检前后各进行一次巡查,主要用量值较稳定同类标准器具确定送检前后有无损坏或变质情况;对工作标准或参考标准,可参照量值溯源方法用最高标准器具对其主要功能特性进行对比测试,来判断工作标准或参考标准是否处于合格状态。尤其要抓好工程项目计量器具配备及检定工作,及时做好新增计量器具的首检工作,严把产品的质量关。

(4)完善计量器具动态管理台帐,实现计量管理工作的系统化。首先要抓好计量器具的配备工作: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按照GB/T20901-2007的标准,结合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现状进行合理配备,实现用能单位和次级用能单位的配备率达到100%,用能单位和设备的配备率达到90%以上。二要做好备用计量器具的存放管理、标识管理、动态管理;把计量器具按类别及计量检测点的不同分别存放;备用计量器具的存放要有明显的标识,柜内放置要整齐规范;三要认真记录器具的编号:计量器具的编号每个应该是唯一的,可以满足计量数据库的要求,实现对数据的及时分析,查询和处理,使企业计量管理工作更系统化,科学化。四要定期巡检:根据计量器具更新及挪用情况及时更新台帐,做到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五要加强对计量器具合格标识的管理:计量器具检定证书是检定机构出具的计量器具性能的一种标志,具有权威性,我们要加大监督力度,彻底杜绝为应付检查而私自填写,涂改检定合格证的现象,严格计量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和法制性。

(5)探索各类仪表器具的现场检定方法,减少拆检对现场计量的影响。鉴于目前大多计量仪表、器具送检存在一定的困难,又由于基层对成本的严格控制,不可能对每种类型的计量仪表、器具都留有备用这一现实问题,同时为减少拆卸、安装工作量;拆装、运送造成的损坏和对准确计量的影响;以及送检对基层现场标准化的影响等等。依照目前检测、检定的技术水平,可以尝试探索各类仪表器具的现场检定方法,不断开发适应现场检定检测的设备,为降低基层的计量管理难度、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

(6)建立本单位的自动化管理技术队伍,提高自动化设备的完好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油田现场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而任何一套自动化系统无不与现场计量相结合,计量器具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自动化设备安装后也要对配套器具、仪器等留有齐全的说明书、操作规程、维护维修事项、铭牌、证书等。

油田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讨论 篇7

一、提高油田施工车辆驾驶员的安全技能和意识

保障施工车辆的安全首先依靠的就是驾驶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 传统观点认为驾驶员只要具备较高的驾驶技能水平就能很大程度保障安全, 这远远不够, 一定要把提高驾驶员的安全驾驶知识和安全意识的培养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在选择驾驶员的过程上要严格把关, 不但要求驾驶员具备相应的驾驶证, 还要经过油田企业的考核, 包括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 通过油田企业的考核后才能驾驶施工车辆。这样的制度设计, 不但保证了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合格, 也提高了驾驶员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 对行车安全是一道有力的保障。

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 对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教育, 强化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意识, 清楚法律法规的内容, 还要组织驾驶员和他们的家属参加宣传教育, 以帮助提醒驾驶员安全行车。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 定期组织驾驶人员学习有关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 学习油田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等, 还要在事故多发的环境、气候条件下, 做好安全行车的宣传教育和行车注意事项的告知, 避免在恶劣的自然气候和地质条件下发生事故。

第二, 定期组织驾驶人员报告行车情况, 进行交流, 观看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的视频资料等, 从思想上提高其注意安全的意识, 使驾驶人员深刻认识安全行车的重要性, 自觉遵守交通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三, 对发现违反安全管理和法律法规的驾驶人员进行严厉的查处, 给违纪人员和他人提高警惕, 减少事故发生的潜在风险, 保护驾驶人员本身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二、加强对车辆本身的管理措施

(一) 对施工车辆安装定位跟踪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GPS技术已经在诸多的领域开始应用, 在对油田施工车辆进行安全管理的措施上也可以应用这一高科技手段, 对车辆进行跟踪管理。传统的车辆管理只是在车辆使用和派遣时做好登记工作, 但是车辆在外施工运输中却难以控制, 引入GPS系统就可以利用该系统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 查看车辆的行驶情况和具体位置等。现代GPS系统可以再一屏幕上实现多画面的同时监测, 掌握所有车辆的运行状况。所以根据GPS系统可以制定出每个车辆在不同的路段的行车速度和线路规划, 起到更加显著的管理效果。

(二) 对油田施工车辆落实严格的各类检查

检查时针对制度所不能包含的内容的管理手段, 对施工车辆安全方面的检查要做好定期的安排, 从不同的级别分类执行周检、月检、季度检和半年检等, 对发现有问题的车辆及时及逆行那个检修, 降低安全隐患。各类检查是保障车辆性能完好的重要手段, 是对车辆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安全管理的有效的手段。

在长庆油田的建设工程处的交通服务队制定了一套统一的安全检查标准和制度, 结合实际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检查活动。在实施中, 对安全管理的制度落实、车辆性能、驾驶员安全意识等都进行检查, 还通过路检和路查对驾驶员的酒后驾车、无证驾驶、超速超载等违章违纪情况进行查处。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的解决了在车辆管理中不到位的情况, 也给驾驶员提高了安全行车意识, 是实现车辆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包含多项内容, 如环境文化、物质文化、意识文化等。文化是实施管理的有效促进剂, 文化也只有和管理措施相结合才能展现其促进作用;管理的实现离不开文化的保障, 在文化的促进下管理才能发挥实效。总而言之, 安全文化是促进安全管理实现的促进剂, 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 安全文化并不是空洞的概念, 是与实践紧密相连的。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措施主要有:

第一, 将员工参与到对车辆的安全管理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创造有利于员工发挥能动性作用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贯彻;

第二, 营造不断学习的文化氛围。车辆的安全运输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和驾驶人员不断的学习有关车辆和运输方面的知识, 才能在管理中和应用中得心应手, 也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驾驶员的技能素质, 更好的担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 促进团队协作的文化氛围的形成。油田车辆担负着不同的运输任务, 所以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好员工之间一定要加强协作, 驾驶人员之间相互协调才能发挥整个施工车辆队伍队伍的能力, 达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进步;

第四, 建设开放式的安全管理文化。油田企业的施工车辆在完成运输任务时是需要在社会大环境中完成的, 所以要加强与同行业和相关行业的联系和交流, 以避免与社会脱节。

结语

油田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要依靠完善的制度建设、驾驶员安全技能和意识的提高和安全文化的共同保障, 还需要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 引入高科技手段来强化安全管理。长庆油田经过采取文中论述的各种措施, 大大提高了车辆驾驶人员的综合素质, 车辆行车安全得到了保障, 对车辆的安全管理关乎油田企业的生产建设, 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企业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

摘要:油田生产建设拥各种用途、各种类型的施工车辆, 车辆数目多, 所以也就面临着管理困难的问题。油田施工车辆由于工作任务的多样性, 经常会遇到各种危险环境和情形, 所以减少多发事故, 搞好对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是油田生产建设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长庆油田建设工程处的交通服务队为例, 对车队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提出了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 为各油田今后对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提高油田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效能。

关键词:油田,施工车辆,安全管理,安全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李勇, 张飞舟.基于GPS的运营车辆监控调度[J].计算机工程, 2004 (01) .

油田车辆安全管理的创新实践 篇8

交通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保障国家、企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交通安全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物业管理二公司在交通安全管理实践中证明, 管理创新和适合本单位的先进技术为公司交通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1、办公自动化与车载GPS信息共享的实施背景

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物业管理二公司 (以下简称公司) , 基层有供热处、物业处等30家管理单位, 担负着东湖至红岗45个小区的物业管理、供暖、生活热水等服务任务, 现管理在用燃油燃煤锅炉房8座热力站61座, 服务热用户85648户、物业管理用户74690户, 供热管理面积962.14万M2, 物业管理面积782.85万M2。最远的管理单位距离公司30余公里, 管理面积大区域狭长, 给交通安全管理带来了不变。

公司现有在用小型、大型、特种车辆230台, 传统的交通安全管理以检查、抽查为主, 公司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基层单位车辆的回场情况、三交一封执行情况、习惯性违章等进行检查, 浪费人力物力。由于公司生产场所、租赁场所等较多, 检查人员有限, 不能保证对车辆的实时监控。致使部分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 跑私车、不执行三交一封、超速等违章违规行为频频发生, 在违章违规的同时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给国家、企业造成损失或给他人或伤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2009年公司为所有在用车辆安装了车载GPS。

物业管理二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将利用三维公司开发的《Super OA.i Matrix全球办公系统》最新版本3.0为蓝本, 并结合物业管理二公司具体要求进行组合和二次开发。Super OA.i Matrix全球办公系统》功能构造简单方便, 基本满足物业管理二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要求, 以此作为系统开发蓝本, 既能建立高性能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又能加快系统的开发速度, 节约系统建设资金。

2、车载GPS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大庆油田GPS车辆监控系统是由大庆油田通信公司建立, 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先进技术, 充分利用油田通信丰富的网络资源, 建成了一个定位准确、实时高效、运行稳定的综合性车辆管理平台。

一是实现车辆监控管理。油田通信GPS车辆管理系统可通过浏览器和软件两种方式进行访问, 物业二分公司可直接通过企业网或互联网接入服务器, 得到相应的管理功能。物业管理二分公司设立专门的监控主机, 可以实时接收到所有车辆上传的数据, 并且可以对各基层单位账户的管理权限进行设定。服务器及平台提供GPS业务相关功能的服务器由油田通信负责管理和维护, 同时由油田通信负责相应软件的维护和升级。在物业二分公司的监控主机上, 用户即可实现一切的管理功能, 车辆信息的管理及各种统计报表的生成, 同时可以添加、修改管理账户。同时实现安全监控, 轨迹查询, 信息管理, 调度通知, 智能监控。该管理方式为网络管理, 集团用户通过互联网即可自行完成管理调度。并实时选择车队, 车辆, 进行车辆位置进行监控。

二是实现安全报警提示管理。包括超速报警, 越界报警, 紧急报警, 划定车辆行驶区域, 超区域报警以及特种车辆安全监控。并可限制车辆行驶的最高速度, 管理者自己划定多个区域,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限速标准。

三是实现车辆的经济运行。可以统计车辆运营成本, 对车辆运行里程, 油耗、数据量等信息分析, 可订制业务。收车入库统计规划车库的位置和设定收车时间, 统计车辆是否按照规定入库。

四是实现车辆审批管理。办公自动化与车载GPS信息共享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实现用车审批起草、复核、审批、文件发送、邮递路由跟踪、接收签名、签收动态监控、打印、多级转发、及文档归档的电子化。具有严格的权限控制, 不同权限的人员对应不同的文件处理功能。审批文件信息按照不同的等级发布, 进行用户名、密码等安全设置, 不同身份的人可发布的信息等级不同, 实现文件的自动登记。并且流程灵活, 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定义文件的批阅流程及文件的传输流程。实现附带多种电子文档的发送。

办公自动化系统自动登录G P S系统。在办公自动化系统里进行用户授权, 通过传递系统权限参数的方式进入GPS系统, 达到通过授权, 用户可直接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进入GPS, 方便领导查询。

在办公自动化系统里进行路单审批、节假日用车审批、雪天行车审批、长途车审批等方式, 将审批结果写入数据库设置的临时表里, GPS通过数据库自动读取办公自动化车辆审批信息结果, 根据结果将未经审批出车的车辆在出车信息平台报警。

3、办公自动化与车载GPS信息共享管理理论

2010年物业管理二公司为公司属219台车辆安装车载GPS系统。目前, 由于单位车辆越来越多, 尤其是所属车辆的调度管理问题。由于传统的思想和麻痹的心态, 加上本来机动车辆的流动性和危险性, 往往会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不必要的损失及不必要的事故。利用传统的人为管理模式, 存在很大的漏洞。出车公干时司机见缝插针, 开小差, 出私车。不仅在耗油上和保养上给公司带来了损失, 而且在危害公司形象的同时会造成不必要的交通事故及麻烦。车辆的安全、车辆的管理、人身的安全、公司的形象与利益, 是公司领导头等大事。

油田设备润滑管理研究 篇9

1 完善润滑保障体系, 提高设备润滑管理

1.1 构建润滑管理制度, 确保各级管理到位

设备润滑工作中应积极做到强基固本, 构建完善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及各项资料。在油田企业中都会设立有相应的设备润滑负责组, 企业应在充分发挥设备润滑负责组作用的前提下, 逐渐研发新型钻井等机械的润滑管理工作。结合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 不同级别润滑管理其工作职责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 应从各级进行工作把关, 确实做好各级润滑管理工作。企业每年都应制定相应的设备润滑方案, 然后对工作开展进行详细部署。石油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化验室管理工作制度, 进一步做好油样取样管理工作, 防止油样出现污染, 避免取样设备对润滑系统造成影响, 确保化验数据的准确性。

1.2 严格实施现场润滑工作制度, 使设备用油规范化

按照设备使用情况, 设备类型以及润滑系统情况等, 结合经济实用标准来帮助制定油品监测工作方案, 帮助明确取样存储、运输工作规范。例如钻井作业设备作为分析例子, 现场工作规范内容主要为: (1) 质量等级规范化:CF级以上的柴油机油类型用于CAT、VOLVO等柴油动力机, 而CD以上的柴油机油应用在国产设备中, 对于大型重要设备则采用CH级别的柴油机油类型[2]。 (2) 用油类型规范化:所有设备用油都是优质桶装油。 (3) 严格油品添加:在油田工作中加油器具的使用应统一, 从而确保加油器具干净。 (4) 规范各项检测内容:根据设备器具的使用说明书来明确不同设备的使用条件, 然后按照不同设备类型所需油品类型来帮助明确油品更换周期。 (5) 严格规范设备清洗工作:企业应确保每年度或者是每间隔5000h就对设备实行清洗工作 (不解体) 。

1.3 健全润滑检测相关机构, 利用专业职能作用, 提高设备润滑管理

石油企业中所谓的局级设备监测机构即设备监测站, 监测站中配备了相应的铁谱、光谱以及理化等其他油品化验器具, 其具有检测润滑油的能力及资格。本文中二级设备监测机构主要由采油厂、钻井公司、固井公司等相关二级单位机构中的设备监测站组成, 在润滑工作中主要是进行设备理化监测工作。健全各润滑监测机构, 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其工作职能, 积极做好润滑监测工作, 从而确保设备润滑管理工作。另外, 三级以及基层设备监测机构管理人员通过采用快速油品化验分析仪设备, 对设备用油情况进行不定期、定期检查, 及时了解现场机械设备润滑情况, 并进行及时实行有效对策。

1.4 完善设备全程润滑监督工作, 使设备润滑规范、合理

其中润滑站以及三级单位机构在保存和发放油品, 均是利用专管专输送, 从而确保密封储存, 严格发放以及认真加注。结合不同设备规定的油品类型, 采用代用油品过程中应根据油品需求提高一个档次来使用, 从而确保用油正确。规范油品“三过滤, 一沉淀”工作制度: (1) 入库过滤:油品从中心油库运出均是利用专用、密封流程进行过滤, 然后在运输到沉淀罐容器工作完成沉淀工作, 该流程中所使用的滤油机全程虑油效果均良好。 (2) 发放过滤:实际工作中三级单位在进行油品发放过程中均是利用滤油机输送至加油口。 (3) 加油过滤:将油品加注至设备过程中, 可以利用过滤漏斗或设备虑芯来完成过滤。通过上述方法能确保油品质量。

2 创新润滑技术, 从而提升润滑管理能力

2.1 积极研究设备润滑换油以及检测的有效方法

针对柴油机、泥浆泵、修井机以及采油发电机组等大型设备实行油品定量化验, 实行按质换油。针对所需润滑质量高的进口设备, VOLVO柴油机、CAT柴油机实行定时换油。针对一般性设备或者润滑油量少的设备可在进行科学检测的条件下进行定期更换油品。比如, 吉普车、小型轿车等油量少的车型, 由于需求的优质油品, 施行按质换油方法并不能起到明显的节省润滑油费。经过实践检测表明, 对于该类车型施行5000k m更换油品可以使发动机维持在润滑良好的状态。针对油田中的一些特种车辆, 在二保前针对差速器、减速箱以及发动机等总成件的润滑油, 施行取样定量化验, 结合车辆发动及技术情况来帮助明确快速分析仪检测频次。通常情况下, 在实行一保操作时都定性监测发动机润滑油, 从而确保润滑油品检测准确性, 提高设备润滑管理质量。

2.2 加强设备润滑管理措施

大型设备如钻机、大型柴油机、天然气压缩机、修井机等用油量大的设备做好相应的润滑管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设备各个零件运行是否正常, 其是否出现生锈、润滑不足等情况, 进行润滑油更换。油田中针对各项设备润滑工作进行加强管理, 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措施, 对于油田设备润滑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3 积极开发设备润滑计算机管理系统, 提高润滑管理效率

油田工作中计算机管理软件对于润滑站微机控制管理系统来说非常重要, 其是该系统的核心所在[3]。所以通过积极研发设备润滑计算管理系统, 通过计算机进行润滑管理, 不仅能提高工作准确性, 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在该系统中创建了油品化验项目、油田车辆及设备、润滑站油品以及工作人员的相关档案, 保障了润滑站机构的润滑服务规模。并且增设了相关档案资料的录入、查询以及软件调整等功能, 方便日常工作。另外, 提供了设备润滑情况以及油品量化指标情况检测的对应管理系统, 从而能有效提高润滑油检测质量, 缩短了工作时间。

4 结束语

总之, 油田企业作为开发、生产石油的重地, 在油田中配备了很多类型不同的机械设备, 并且各种设备的不同润滑部位所需要的润滑油也是不相同的。因此, 油田设备润滑工作是一项工程量大、繁琐的工作, 设备润滑效果良好能在很大程度上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 确保设备长期处在最佳工作状态。由此可见, 油田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油田应积极做好设备润滑管理, 从而提高设备润滑效果, 提高设备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孔理想.油田设备润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机电信息.2012 (24) :82-83

浅谈油田注水管理 篇10

1.1 注水处若想达到注水井对灌入压强的要求则必定要把来水的压强增大。

其工作程序则是先是来水进入做出计量, 经过有效的水质加工而把它储存在储水罐里面, 进而再经过入泵的升压把高压水体运送出去。通常一座注水处需安排两座以上的存水大罐, 它的总容积需依照在最多用水量时间段的可连续供应四至六小时来规划。

1.2 备水处普遍分成单井备水处与多井备水处两类。

备水处的设置是为了调整、控制与测量注水井入水量的操纵处, 重要设备有分水器、日常注水与通水待用管处、压力计与流量表。多井备水处工作程序亦分成附带清洁井旁通和没有旁通两大类。附带清洁井旁通, 则装配大一号直径清洁井测量水表。方法则是用水泵做好注水工作进而经过分水器把水体灌入每个注水主线与分支管中, 再经过备水处加工则到了注水单井里面。

1.3 水体净化技艺往往包含地下靠近地表层水体加工技艺与含油污水加工技艺。

靠近地表层水体加工是经过除却铁的净化器后一层石英砂净化器, 在更大程度上除却水体里面的漂浮物质, 如此便能够实现清洁水注入其中的水质要求。对于含油污水的加工时需经过除油罐与溶气气浮除却油污这两种加工技艺。除却油污罐这一工艺比较容易并且性价比较高, 而气浮分隔除却油污这种加工工艺则较为繁杂关键包含溶气环节、药剂投放环节与气浮分隔罐。

1.4 注水工作程序中仍有明晰的规范要求:

第一需弥合油田注水工艺对灌入水的水体质量、压强与水量的标准;再者需实现管理便利、维护量少、较易达到自动化的目的;第三需节约钢原料与资金投入、作业量少;第四要求重视的是要可以灌入清洁水体与含油污水, 不仅能够独立注入并且能够组合而成灌入。

2 油田注水的重要设施与管理

2.1 油田注水的重要设施是柱塞泵, 它是注水的重要发动力。

一般常用的是横柱塞泵, 可分成横式3柱塞与横式5柱塞, 但架构与运作机理一致。柱塞泵关键是动力部分与液体部分, 有皮带、止回开关、安全开关等, 动力部分包含曲轴、托;液体部分包含泵头、密闭函、柱塞、入液开关与出液开关。

2.2 在设施的统筹管控上需严格完成好维护与管理项目:

反复泵在运作进程中严禁闭合排出开关, 因为液态物质一般是不能够被压缩的, 所以在开动或运作中假若闭合排出开关, 会让泵抑或是管道崩溃, 甚至会导致电机被烧毁。

3 油田注水水质提高策略实探

3.1 注水站运转情况

某注水站从2011年投产, 规划处理水体1000立方米每天, 事实上处理680立方米每天。管控两道注水主线以及河流下面注水井58个, 开井58个, 每天标注855立方米, 每天实际注入680立方米, 平均为12立方米。

3.2 注水情况

3.2.1 技术情况。

水处理的过程:水源井入水到罐中, 通过增压泵运送, 由过滤器做好加工, 清除水体的各种杂质, 让它变成油田合格的注水水质, 进而再储存, 通过喂水泵运送到注水泵, 增压后再进行注水。

3.2.2 设施情况。

当前有喂水泵3个、注水泵3个, 各种储存水体的器具3个, 精密过滤仪3个。并且它们均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3.2.3 原水水质提高策略

3.2.3.1 清水罐, 要实现的目标:

杂质小于等于4毫克/升, 铁质小于等于4毫克/升。可以考虑通过清水罐每5天排污1次, 需要各次排污量不少于5立方米。

3.2.3.2 纤维球过滤器输出处, 要实现的目标是:

杂质小于等于1毫克/升, 铁质小于等于0.5毫克/升.可以考虑通过严密实施5天1次的反冲刷, 进而确保压强差距小于0.2mpa, 并且每3个月维护1次过滤器。

3.2.3.3 烧结管过滤器输出处, 要实现的目标:

杂质小于等于1毫克/升, 铁质小于等于0.5毫克/升.可以考虑通过变换过滤材料, 并且实施每5天反吹扫工作, 保证压强差距小于0.2mpa。

3.2.3.4 原水罐输出处, 要实现的目标:

杂质小于等于1毫克/升, 铁质小于等于0.5毫克/升。可以考虑通过原水罐每5天实行排污处理, 需要每次输出污染物质不少于5立方米。

3.3 巩固方略

3.3.1 加强培训, 安排对单位技术职工、站长做好水质管控训练, 对设施运转指数与水质加工标准做好清晰化管理;并且安排对值班职员的培训, 需要他们清楚运行的各项指数, 每隔8小时呈报各环节设施运作的压强、气温、水体状况, 水质不符合要求时呈报生产科技部门。

3.3.2 加药规划。增强药品管控, 每10天对化学药剂中心库存状况做好检验核实工作。

3.3.3 水体质量检测。注水站每天对各节点水体质量进行抽样化验, 把结果上交生产科技室;施工区生产科技室不定时对各环节水体质量做好抽样检查, 对各环节管控程序做好监管, 对水体质量未合格, 为严谨贯彻各环节运转指数的, 做好考核工作。

4 结语

油田注水工作技艺是提升油田发展水准, 保证油藏能源的重要方式, 并且亦是保证油田相应产量的主要方式。油田采油中, 强调注水工作技艺与管理是不容怀疑的。油田从业人员应当重视油田注水工作技艺的研讨与技能的引入, 在大油田的统筹管控中, 做好注水工作的各方面管理, 为油田的更好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罗国强浅谈油田注水工艺技术《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02期.

[2]张培泽;张晓东浅析油田注水系统结垢及治理措施《科技风》2011年第06期.

油田企业薪酬管理优化策略探析 篇11

关键词:油田企业;薪酬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薪酬管理,良好的薪酬管理能够提高油田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力。但是在大多数的油田企业,薪酬制度的改革明显落后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没能发挥其效应。可见,优化薪酬管理制度,不仅能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还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油田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薪酬水平低。在市场份额抢占激烈的今天,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而吸引人才的首要因素就是薪酬。薪酬是对一个人才价值的肯定,体现的是人才的工作能力以及贡献。企业实现期望目标、得到期望利益的关键就是人才,如果企业的薪酬偏低,那么是不能引进高素质人才,也不能长久的留住人才。

(二)薪酬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很多油田企业存在着按照工种和工作年限发放工资的现象,更多的情况是同工不同酬,没能做到把薪酬水平和员工对企业的贡献联系起来。导致企业中一些低水平低素质的员工每天混日子,而一些高素质的员工因为觉得“不公平”也没有工作积极性,致使企业的生产效率低下。企业实行薪酬管理的目的是激励员工,但是没有一个健全的薪酬管理制度,反而会制约企业的发展,也没办法维持企业正常员工的去留,引进不了优秀人才,而原本的优秀人才也因为种种原因离职。

(三)薪酬管理制度制定不合理。薪酬管理的绩效标准是要以最小薪酬成本达到企业最大目标或者企业的最大效益[1]。当前,油田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不合理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发挥。薪酬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一般是按照品位而非职位进行分类,以资历而非能力和绩效为导向的现象,这就导致员工的贡献值和薪酬的比例严重失调,忽略了对能力强的员工以及绩效突出员工的嘉奖和激励。2、企业工资成本没有实现市场化。现在油田企业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一般职位的员工的工资要高于市场平均的劳动力工资,但是高职业的那些员工的工资却低于市场平均值。这种现象导致油田企业实现最大利益。

(四)对薪酬管理的错误认知。油田企业虽然已经改革了计划经济下的工资制度,但是目前油田企业薪酬管理过程中的平均主义思想依旧残留。首先,工资分配的平均主义;不论是特殊工种的员工还是普通工种,拿到的工资没有拉开一定的差距,突出不出来技术人才的工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让技术人员觉得自己不被重视,从而选择离职;其次,工资上涨的平均主义;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薪酬管理制度给大家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工资齐步走[2]。不管企业的发展如何,不管自己在职期间为企业贡献多大力量,工资以及奖金都是固定的收入,这就让员工完全依赖企业,养成了懒惰的恶习。最后,油田企业没有意识到非物质报酬的很重要性,仅仅依靠单纯的提高工资来调整薪酬制度的单一手段,缺乏对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二、油田企业薪酬管理优化策略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要想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首先要具有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的理念。薪酬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现有员工,吸引优秀人才。所以,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的第一步就是确保薪酬管理制度的激励性;要把企业的各类和各职位之间的薪酬标准拉开距离,真正实现按劳和按贡献的分配原则,彻底的摒弃平均主义。第二步是树立公平的理念;公平理念主要分为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的薪酬分配,要把薪酬的合理性拉开差距,将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与工作能力相关的能力、知识与薪酬挂钩,从而促进员工的发展进步;第三步,提高企业薪酬水平,至少要高于或者略等于市场水平。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留住核心重要的员工,更多的引进新的优秀人才。最后,要树立经济合理的理念,提供企业薪酬水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会提高企业的人工成本,所以在制定薪酬计划的时候要注重结合企业的人工成本费用,在合乎法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二)把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相结合。企业要进行系统的薪酬结构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让员工的薪酬和其贡献值成正比。企业通过对员工绩效的考核,从而拥有量化考核的数据为依据,进行薪酬结构的划分。这样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在工作中也会更加的认真负责,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合理薪酬结构的构成是两大部分——外在薪酬:包括基本薪资、津贴、加班补助、奖金、利润分享、股票认购权、保健计划、非工作时间的给付等等;内在薪酬:参与决策、承担较大责任、个人成长机会以及工作的多元化和丰富化。要结合这内容,将绩效和薪酬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提高油田企业的薪酬制度竞争力。国外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当薪酬制度不具有外部优势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辞掉工作;当薪酬制度不具有内部优势的时候,人们会继续留下来工作,但是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所以,油田企业务必提高薪酬制度的竞争力,对原有的薪酬制度进行调整,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一个符合企业战略发展和组织架构的薪酬制度方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的发展才能保持强劲的外部竞争力,维持良好的内部发展动力。

结语:薪酬管理是油田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为此,油田企业务必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薪酬激励制度,要充分体现激励性、公平性以及经济性。除此之外,还要以能力和绩效为主导,全面提高薪酬制度的竞争力,充分发挥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促进企业的全面持续可协调的发展。同时,油田企业在薪酬管理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员工非物质因素的激励,鼓励员工去参与决策、提高薪酬分配的公开性,为公平分配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诗绣.企业薪酬区域差异影响因素比较分析[J].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04)

完善油田企业的节能管理 篇12

油田企业节能管理的问题

近年来, 东西部各大油田都加大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 结合油田自身特点, 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和创新。从2006年开始, 中国石油公司安排了200多亿元节能减排专项基金, 用于提高节能减排整体技术水平, 用新技术替换落后技术、新设备淘汰旧设备, 以提高系统效率。以大庆油田为例, “十五”期间推广应用了包括低温集输技术、节能型全自动燃烧技术、真空加热炉技术、离心泵涂膜技术在内的十多种节能新技术, 并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继续推广十四种节能技术,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除了推广节能技术, 企业还通过总结节能管理经验来逐步完善节能管理制度。自2006年至今, 中国石油公司已累计节能376万吨标准煤、节水1.586亿立方米, 完成了“十一五”计划的56.7%和62.2%的目标, 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高。虽然许多油田企业的节能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1.资本运营困难, 技术推广受阻。

尽管企业不断加大新技术推广和设备更新力度, 但是由于大部分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 能耗控制难度大, 致使大面积推广先进技术受阻, 设备老化、系统效率偏低的难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同时, 油田生产设备的大范围更新和先进技术的引进、研发、推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这将直接影响油田低成本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如何协调好资本运营面临的难题也是促进技术推广的前提条件。

2.节能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

油田企业工程繁多、结构复杂, 节能改造工程投资浩大, 实施节能项目是否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节能收益及带来多少收益, 是企业节能改造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 由于油田改造项目的特殊性、节能效果的难以度量的特点和不可预测因素的存在,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完善的节能效果评价体系, 致使企业对于某些项目节能效果的预测难免有所担忧, 这也是限制某些企业实施节能项目、推广节能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因。

3.节能人才综合水平偏低。

油田企业虽然都设有专门的节能办公室和工作人员负责节能工作, 但是由于节能管理人才的选拔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考评办法, 导致这些人员的水平不均衡。另外, 企业内部对管理人员的考核措施不严格, 对培训和再培养工作重视不够, 使得节能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 专业技能与国外企业也有很大差距。从目前来看, 适应油田需要的高水平专业节能人才在各油田企业仍处于缺乏状态, 所以如何提高现有节能人员的水平, 如何扩大专业人才队伍是节能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4.监督和奖惩措施不严格。

通过开展多种节能宣传活动, 各油田企业员工整体的节能意识有明显提高, 但员工的节能行为往往以自愿参与为主, 这就导致员工的节能行为单纯源于个人素质的高低, 自觉性差的员工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 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节能潜力。

完善油田企业的节能管理

1.继续推广节能技术、推进科技创新, 做好节能技术的选择与项目的跟踪管理。

针对油田机采设备、锅炉设备、集输设备等大规模老化、系统效率总体偏低的问题, 企业应继续推广节能技术和科研攻关。推广新技术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设备的效率, 促进企业实现节能目标, 是企业节能管理的重要措施。然而, 由于每年推向市场的新技术毕竟有限, 科研攻关又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在加大推广新技术的力度的同时, 不能忽视现有成熟技术的应用, 要新老技术并存, 逐步提高现有成熟技术的节能效率。油田节能项目除了少数是整个新油田区块的建设外, 多数是在油田现有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或系统调整降低能耗、提高效率, 也就是节能改造项目多于新建项目。油田在实行节能改造项目的同时, 往往还担负着繁重的生产任务, 所以在实际选择技术时, 所选的新技术必须与油田现有环境相适应、相协调, 避免影响油田正常运行, 并尽可能选择关联作用大的技术以保证其与原有技术体系顺利衔接, 在发挥技术节能效用的同时带动整个系统的发展。项目投入使用后应定期检查, 做好跟踪管理, 还要重视项目的后期评价, 总结经验和教训, 为以后类似项目的推广提供借鉴。

2.完善节能评价体系, 科学评估, 慎重决策。

合理有效的节能效果评价体系直接关系到选择节能方案的成功与否, 是油田企业实施节能项目的必要依据, 所以要更加重视节能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不仅要考虑节能方案的经济效益, 还要注重方案的长远节能效果和社会效益。要不断完善节能评价体系, 从技术、经济、社会因素、不确定性等方面综合评价技术方案的合理性, 尤其对新技术一定要识别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作好不确定性预测, 避免技术风险。油田企业还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节能评价提供便利, 比如加强与其它油田部门的交流, 引进项目时一定要做好考察工作, 对于已有使用先例的技术, 要善于学习和总结经验, 还要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做好能耗计量工作和节能监测工作, 充分掌握企业的用能状况, 为以后的节能技术改造提供第一手资料;建立较完善的数据库, 为获取节能评价所需的数据提供便利, 同时保障数据的真实性, 以增强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3.借鉴国外节能经验, 运用节能管理新模式。

发达国家创立了许多节能管理新模式, 如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能效标识管理等。目前这些新的管理模式已逐步引入我国油田企业。虽然这些管理模式在我国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 但是随着我们逐渐熟悉和掌握, 一定会在我国油田企业得到普遍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双方都受益 (双赢) 的一种节能经营方式, 虽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 但是油田作为高耗能企业, 应鼓励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运用, 逐步加强与能源服务公司的合作, 这样既解决了企业资本运营的困难, 又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节能自愿协议是行业组织或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 以节能减排为目的, 与政府签订的一种协议。行业组织或企业承诺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节能或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 政府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欧洲国家的政府与工业部门已签订了300多个节能自愿协议, 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已普遍采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也开展了一些自愿协议的试点项目, 主要关注大企业和高耗能行业, 如山东省政府与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于2003年签订的自愿协议, 标志着我国自愿协议项目首次试点正式开始实施。油田企业也可参加自愿协议, 这样既不失管理的灵活性, 又可提高节能的积极性, 还可得到一定的优惠政策, 对企业油田节能管理来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新机制。

4.培养节能管理专业人员, 扩充节能人才队伍。

上一篇:中医药学校创业教育下一篇:加强内部监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