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油田应用

2024-08-18

风险管理在油田应用(精选12篇)

风险管理在油田应用 篇1

摘要:本文在COSO风险管理框架理论的指导下, 对中原油田公司内部控制理念加以重新认识。通过分析存在的差导, 提出新的思路来强化对风险的管理, 从而达到优化内部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优化

随着人们在实践中对内控理论和实务认识的不断提高, 促使了美国COSO委员会在2004年9月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报告, 它的颁布标志着当今世界的内部控制理论进入了新的阶段。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无论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还是企业内部控制实务水平, 与国际先进企业都存在着很大差距。在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指导下, 借鉴外国公司实行风险管理的经验, 已经是我国企业提升自身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一条必由之路。

一、中原油田分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中原油田分公司按照中石化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于2002年9月开始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最终成果于2006年1月以《中原油田分公司内部控制手册》的形式发布。该内控制度主要体现在建立了集中决策、分级管理的组织规划控制;加强网络化、全过程的预算控制;建立以《内部控制手册》为载体的控制制度和评价体系;构建了以“授权指引”为核心的授权批准控制;打造先进的ERP管理信息系统控制;建立了内部控制检查评价与考核机制等方面的管理模式。

二、风险管理框架要素下的差导分析

《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重点在于风险管理, 将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上升到八项内容, 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 该八项内容相互关联贯穿于企业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中原油田分公司建立的内部控制主要依据《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五要素的相关内容进行设计和运作, 加强和细化了制度建设。但与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下细化的八要素相比还存在很大的不同。

(一) 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组织基调, 是其他所有风险管理要素的基础。内容包含, 风险管理哲学、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诚信与道德观、组织结构、权力和职责、人力资源政策、反舞弊和风险文件等。而中原油田分公司现有的内部控制环境由企业员工的诚信与道德、经营理念、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人力资源政策四部分组成, 并在这四部分中展开评价。与风险管理框架下内容相比, 存在内容缺失, 所列项目过于简单笼统, 缺少风险哲学管理理念, 没有具体的风险管理部门, 缺少在职员工的激励措施评价等不足。

(二) 目标设定

目标设定的内容包括:战略目标、相关目标、选定的目标、风险偏好水平、风险容忍度。中原油田分公司的目标设定就是根据中石化制定的各项生产目标, 作为其经营目标进行组织生产和完成。主要考核原油统销量、油气单位完全成本两项重要指标, 可知油田企业的管理模式只是单一任务型管理目标方式。

(三) 事件识别

该项内容是指管理者必须识别影响事项发生的内外部因素。中原油田分公司内部管理风险如环保风险、运输风险、内部风险等无不影响油田的经常活动, 需要重点分析, 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但本公司的风险管理模式往往侧重于各部门单独的管理, 还没有从整体上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多头管理模式势必降低企业的效益与效率。

(四)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可以使企业了解潜在事项对企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程度。通过识别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 分析可能性和影响, 制定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目前该项内容在油田还没有深入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地对相关事项进行研究和风险评估。风险的评估还只是停留在一些文字说明上, 无法达到一种理论和科学的认识。

(五) 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的内容指确定风险应对措施, 评价可能的措施, 选择风险措施和组合观。虽然中原油田存在风险意识, 《内部控制手册》对业务风险进行了提示, 部分部门也制定了一定的应急措施, 但从整个公司层面来看, 现在还没有制定和设计系统化、程序化的风险应对的程序和方法。

(六)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有助于保证风险应对方案得到正确执行的相关政策和程序。中原油田分公司目前的各项业务流程正按《内部控制手册》标准程序实行。在执行过程中因领导重视及执行人员的素质等原因,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执行不到位和内部控制设计的不合理等现象, 控制活动还需进一步提高控制力度。

(七) 信息与沟通

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必须以一定的格式和时间间隔进行确认、捕捉和传递, 以保证企业的员工能够执行各自的职责。中原油田分公司通过ERP上线后, 提高了企业信息化工作水平, 但是因缺少专业人才, 基层信息管理薄弱, 表现为没有制定信息分类, 分级标准等。

(八) 监控

监控的内容涉及以上内容的每一个层面。但油田内部控制监控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 主要体现在没有对业务风险大小进行区分, 无法进一步设计有效风险评估和应对程序, 造成监控的非效率性。

三、中原油田分公司内部控制的设想

《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明确指出了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部分, 它揉和管理与控制的界限, 将排除在内部控制框架之外的风险管理融入内部控制当中, 从原先关注的财务报告转移到对风险全面管理上来。在该理论所定义的内部控制八项要素的指导下, 在现有的内部控制基础上, 通过引入对关键控点的风险管理机制, 强调风险管理方法将会使内部控制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风险管理在油田应用 篇2

随着施工项目的增多,施工规模的变大,如果出现工期缩短,利润降低,只有通过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才能在项目上获取可观利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就是在项目管理上充分利用统计分析,为决策层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统计分析资料。要高度重视统计分析工作,从收集原始数据到数据整理、分析等各方面,切实抓好统计分析工作。

1.原始数据的收集

原始数据的收集包括以下要点:①设立统计组织机构并明确其职责;②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③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

2.统计分析的方法

统计内容的整理分析包含总结性分析评价、进度性分析评价以及预测决策性分析。在分析进度完成的基础上,运用统计预测方法,对下一步施工进度做出科学推理判断和定量预测,目的是为增强预见性。预测分析的要求是基础数据要准确,计算上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紧密结合,提出预测的分析结果具有可信度。在进行预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决策分析,为实施正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几点建议

做好统计分析工作,能对项目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情况,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并且应再用回实践中去,指导生产工作,使项目的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能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去组织生产,发挥其重要作用,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

(1)加大项目统计投人。项目领导、管理阶层应认识到统计是知识的生产,可以实现信息的增值,为项目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而应在管理过程中努力提高统计的地位,从各个方面加大对统计的投人。

(2)增强统计信息研究开发。大力研究开发统计信息,才能为项目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更有深度、更有力的依据,并为项目避免风险和寻找机遇。

风险管理在油田应用 篇3

[关键词] 决策系统;油田电力;节能管理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旧的油田技术应该得到新的改善,这也是一种油田节能的重要手段,决策系统的出现对于管理者,科学的选择节能设备,和提高老油田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石油行业近些年来改革旧技术采用了许多先进的节能设备,优化生产工艺,这也是降低消耗的重要途径,近几年中出现了许多节能设备,和节能产品,如何挑選和确定节能设备的种类和规格使其在使用当中充分的发挥效能是节能技术人员需要考的问题,如何更深层次的提高节能管理,发挥现有设备的潜力,油田工作人员应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不能盲目的单纯的依靠设备,所以在未来发展中如何更好的节能也是科学人员需要探索的目标,培养提高油田技术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在油田电力节能管理当中,通过应用节能潜力决策系统进行节能潜力分析,预测,并根据分析数据和预测判断,总结出合理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尽可能的降低决策失误给油田经济带来的损失。通过提高决策管理的水平,促使节能管理,技术改革,和设备的运用能科学合理化,符合科学生产的基本理念,更加符合生产工艺的实际情况,也能使不同类型的节电设备性能比较优选合作,使其更好地与生产工况相匹配从而发挥设备的最佳效能和提高设备 的工作效率。

一、决策系统的原理

1、决策系统的功能组成。节能潜力决策系统是基于,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在掌握生产系统运行工况的基础上认真考虑其措施的适应性,同时还应进行必要的节能潜力分析与计算所形成的预测,计算,管理方法。决策系统功能包括节能潜力计算,节能效果和运行状况计算,节能相关资料及工具,系统简介及其他四大模块,其中(1)节点潜力计算包括:电动机变频调速控制柜,YMJ系列节能电动机,永磁同步电动机,CJT系列节能拖动装置,电磁调速电动机,晶闸管电动机节电柜,电动机控制柜,抽油机间控制器,供电线路无功补偿。(2)节电效果和运行工况计算包括:节点设备应用效果用于抽油机,油水泵,注水系统地面效率,炉效与相关参数的关系,电力变压器运行工况,石油物理性参数计算。(3)节能相关资料及工具包括:节能资料档案管理,油田节能设备相关知识,能源折算和计量单位①常用计量单位换算②各种能源换算标准。(4)系统简介及其他包括:项目主要内容简介,项目开发单位,及其他。 2、决策系统运用在油田节能管理的方法。在老油田技术改造之前,生产系统的不同环节都应该对其节能效果进行估测,测出的数据可以作为技术改革前的参考输入不同的模块中。例如根据软件把主要运用变频调控技术的加热炉风机,油水泵,柱塞泵等技术运行数据输入软件内,就可以得出改造前后的输入电功率从而得到预计的节电潜力。3、对节能测试数据的处理。在油田的生产系统中不同的环节在实行技术改造后,都要对其性能进行评价,从而得出此项改造技术的投资回报效益,和推广价值。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以前只有专业学习过的人士才能完成的较为复杂繁琐的节能设备的测试数据处理工作,现在运用计算机软件就可以完成,这大大降低了对测试人员要求的技术水平和测试难度,这种投入对提高人员的管理,和拓展工作领域,和降低投入的成本都有很大的用处。4、油田中节能材料和档案的管理。在油田节能管理中,常用的资料,测试耗能设备所节能的数据,系统中的相关概念等所涉及的领域范围比较大,知识相对零散复杂,这需要管理人员的大量时间,而且耗费人力物力,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这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如果用计算机可以减少难度,利用计算机编写自动分类程序,通过计算机自己计算整理分类,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投入,而且可以缓解管理人员需要大量专业知识的又难掌握的矛盾。5、节电管理和计算的工具。在油电生产系统中电力消耗相对巨大的是注水系统,通过运用计算机对注水过程进行模拟,通过模拟得出相应环节的能量消耗情况,和地面效率的数据后,运用节约管理决策系统对其节能进行分析,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节约电力消耗,和优化运行。这种方法的使用对油田中电力的节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节能潜力决策系统的应用

相关部门对石油行业10KV线路节能检测所得出机械采油供电网平均功率为0.55左右,而中国节能技术决策大纲中规定6kV电力网功率因数应达到0.9以上,可见供电网现状与要求的差距还很大,功率因素低会造成无功电流的增加,造成输电损失,应用节能潜力决策系统,根据线路负荷分布特点,经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将低压现存补偿容量考虑在内,确定补偿原则为:以高压就地补偿为主,提供绝大部分负载无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布置分散补偿点来解决电网剩余无功问题,以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例如在二连油田,哈南214等24条电力线路的调查分析中,通过对电力线路及用电设备等测试数据的分析、研究、评价和潜力预测编制了节能技术改造方案,并进行了实施。根据实施前后的测试结果,实现年节电约254.7×104 kW·h按0.6元每kw.h计算,年产生效益152.8万元,投资回收期1.6年。

结束语

节约潜力决策系统的使用使油田节约技改潜力,效果分析计算,节能相关知识,节能管理工具融合在一起,促使整体的节约能力更加强大,也填补了我国在这项技术中的空白,也是石油行业中节电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和手段。一个企业想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管理是基础,节约潜力决策系统在石油行业的使用对于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有用的,此技术作为辅助的节能决策管理工具,对提高节能管理决策和管理水平有重要作用,可以作为油田节能管理人员的针对性教材。总的来说,节约潜力决策系统终将有效提高节能降耗的实际效果,从而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风险管理在油田应用 篇4

1 华北油田精细管理的丰硕成果

在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转变中, 华北油田在不断地改革中取得了丰硕的精细化管理成果。特别是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资源接替不足、稳产难度与成本压力增大等多方不利因素的影响下, 华北油田能够全面地贯彻落实中石油集团公司的决策部署, 始终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坚持创新精细管理的新模式, 并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始终, 不断地优化体制机制、强化对勘探开发的保障, 在艰难地形势下仍然克服困难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的新突破, 并在高效管理的基础上, 连年完成了各项业绩指标, 时至今日正在以健康、高效的发展势头走在油田事业的前沿。丰硕的成果与华北油田的精细化管理是分不开的, 华北油田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大体上概括为:

第一:全要素经济评价、全方位整体优化以及全过程系统控制, 其本质是突出管理, 促进发展方式地进一步转变, 推进集约化、内涵式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其核心内容是以标准与制度为向导, 以风险控制为基础, 以效益最优为最终目标, 组织企业各管理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从而获得高效率、大效益, 并最终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华北油田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做到了科学的决策, 在正确决策的引导下, 努力确保了确保勘探开发投资效果;

第三:加强了统筹预算, 促进生产建设顺利进行。

第四:持续优化体制机制, 让油田得到新鲜活力的补充, 从而让企业上下实现了精细化的整体提升, 让老油田重新焕发了新生命, 可以说华北油田的先进管理经验是非常值得我们广泛地学习和探讨。

2 华北油田精细管理经验在青海油田中再运用的三点建议

在精细化管理方面, 青海油田存在着一定的发展优势。第一, 在2011年度的全面精细管理精神贯彻过程中, 青海油田可以说收获了可喜的成绩, 当前青海油田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全体人员的积极性较高, 现场管理气氛浓厚, 具备了一定的人的基础;第二, “6s”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将精细化管理落实的更加细致入微;第三, 在采油、技术工艺方面生产运行、安全管理方面已经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分层管理、层层履责、责任到人”的管理目标, 党、工、团建设更是为精细化管理工作上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然而当前青海油田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还与华北油田存在一些差距, 为了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措施入手加以改进:

2.1 切实转变思想, 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理念首先要加强思想方面的工作。精细化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是一种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 是企业文化中精益求精全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管理有着全面性、全员性以及过程性三方面特点。首先精细化管理要涵盖油田管理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营销, 从人员聘任到企业决策的制定要实现全面性;其次精细化管理务必要求全员参加, 从细节做起, 统一思想, 才能将工作细化到个人, 细化到各个环节;最后, 精细化管理要贯穿于从勘探到采油再到营销以及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中, 只有如此才能保障精细化管理不断层, 才能提高管理的质量。精细化管理要求我们必须要将精细管理的工作作风和思想观念切实地贯彻到日常管理环节中去, 也是将油田的管理工作做细, 加深, 提精, 促使油田企业走出一条精品之路。因此, 作为油田的一份子, 每个人、每个环节都必须要做到精细, 必须要用宏观的精神来指导我们的做小事, 从而让全企上下都能够切实转变思想, 为进一步实施精细化管理打好思想基础。

2.2 全面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控制不力会直接造成执行不力, 控制的严格性、有效性以及精密程度可以说是衡量油田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杆。严格的监控、有效的反馈是落实精细化管理的重点环节。因此, 我们必须要放眼全局, 全面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对于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控制。首先要建立多层级、多回路的检查监督和反馈调节系统;其次要让监控范围进一步扩大, 要全面覆盖生产的不同环节与层面, 彻底消灭管理死角;最后必须要实施全过程控制, 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最后要保障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预警性与前瞻性。

2.3 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的相关制度

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循序渐进、大胆地尝试和不断地探索, 切不可急于求成而拔苗助长。首先要夯实基础, 牢牢抓住基础管理, 细化基础管理的各项工作, 并将精细化管理理念渗透到日常管理的各个细节中, 积极营造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同时还要坚持完善青海油田H S E体系与内控体系, 加强人员的培训与理念宣传, 建立各项管理标准, 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 让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与理念始终作用于上产与管理的全程, 从而更好地保证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率。

3 结论

多年来, 在本人的实际工作中, 目睹了青海油田日新月异的变化, 并依据实践积累的经验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华北油田精细化管理的成功案例, 结合青海油田的当前发展状况, 我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拓展青海油田的精细化管理发展的空间。可以说, 全面创新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于青海油田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其不仅关系到油田的实际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的不断成长, 从长远角度来说更影响着我国经济强国伟大战略构想的最终实现。可以说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在当前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中, 只有完善油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才能保障油田的高效生产与运行。因此, 我们必须要立足于青海油田当前的实际情况, 积极学习兄弟油田的先进管理经验, 要将宝贵的管理精华更好地作用到青海油田的精细化管理中来, 在理解与消化的过程中再不断与自身的管理经验相融合, 从而探寻一条适合于青海油田自身发展的特色精细化管理道路, 并最终通过切实有效的精细化管理, 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时期全新的经济形势也为我们青海油田的生产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暴露出诸多的弊端。因此在这一时期, 精细化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全社会范围内的高度关注。本文则结合华北油田精细管理的成功经验, 从青海油田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于加强青海油田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关键词:华北油田,青海油田,精细化管理,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1]雷海兰.深化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下篇) [N].德阳日报.2005.1l.18.[1]雷海兰.深化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下篇) [N].德阳日报.2005.1l.18.

变频器在油田上的应用 篇5

一、磕头机的工作原理

目前,在油田抽油设备中,以游梁式磕头抽油机应用最为普遍,数量也最多,但是,传统的磕头机普遍存在着启动冲击大,运行耗电多,大马拉小车、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加之油井情况复杂,稠油、结蜡、沙卡现象较多,断杆、烧电机等现象经常发生,对电动机没有可靠的保护功能,设备维修量大,为此,急需对现有的抽油机设备进行改造。

当磕头机工作时,驴头悬点上作用的载荷是变化的。上冲程时,驴头悬点需提起抽油杆柱和液柱,在抽油机未进行平衡的条件下,电动机就要付出很大的能量。在下冲程时,抽油机杆柱转而对电动机做功,使电动机处于发电机的运行状态。抽油机未进行平衡时,上、下冲程的载荷极度不均匀,这样将严重地影响抽油机的四连杆机构、减速箱和电动机的效率和寿命,恶化抽油杆的工作条件,增加它的断裂次数。为了消除这些缺点,一般在抽油机的游梁尾部或曲柄上或两处都加上了平衡重。这样一来,在悬点下冲程时,要把平衡重从低处抬到高处,增加平衡重的位能。为了抬高平衡配重,除了依靠抽油杆柱下落所释放的位能外,还要电动机付出部分能量。在上冲程时,平衡重由高处下落,把下冲程时储存的位能释放出来,帮助电动机提升抽油杆和液柱,减少了电动机在上冲程时所需给出的能量。目前使用较多的游梁式抽油机,都采用了加平衡配重的工作方式,因此在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有两个电动机运行状态和两个发电机运行状态。当平衡配重调节较好时,其发电机运行状态的时间和产生的能量都较小。

游梁式抽油机的变频改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大大提高了功率因数(可由原来的0.25~0.5提高到0.9以上),大大减小了供电电流,从而减轻了电网及变压器的负担,降低了线损,可省去大量的“增容”开支.这主要集中在供电企业对电网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为避免电网质量的下降,需引入变频控制,其主要目的就是减小抽油机工作过程对电网的影响。在前期井中,由于刚开采,储油量大,使用变频器运行至65HZ,频率提高了1/3,相应地电机转速提高了30%,其采用油量也相应提高,其综合采油率可比工频情况下多采油20%,工效提高了1.2倍,很受油田采油工的欢迎。

(2)以节能为第一目标的变频改造,

这点较普遍,一方面,油田抽油机为克服大的起动转矩,采用的电动机远远大于实际所需功率,工作时电动机利用率一般为 20%~30%,最高不会超过50%,电动机常处于轻载状态,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抽油机工作情况的连续变化,取决于地底下的状态,若始终处于工频运行,也会造成电能浪费。为了节能,提高电动机工作效率,需进行变频改造。在中、后期井中,由于井储量减少,电机若仍工频行,势必浪费电能,造成不必要的损耗,因而我们采用降低转速的方式,减少冲程,一般将变频器的频率运行至35-40HZ之间,这样电机转速下降了30%,加之采油设备一般负荷较轻,节电率可达25%左右,而且提高了功率因数,减少了无功损耗。

(3)变频器具有软启/软停功能,在电机启动时,减少了对抽油杆的机械冲击,对稠油、结蜡、沙卡、等都能效地进行保护停机,以保护电机及机械设备,减少维修量,防止断杆,变频器对过压、欠压,过载、短路及电机失速都能可靠地保护,对延长电机的寿命,减少机械设备的磨损等,都具有很好的作用。

由于实现了真正的“软起动”,对电动机、变速箱、抽油机都避免了过大的机械冲击,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停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以提高电网质量和节能为目的的变频改造。这种情况综合了上面两种改造的优点,是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二、抽油机的技术发展

第一代:最先的抽油机主马达主要是采用三相异步电机启动,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运行缺点就是没有调速功能,只能保持一个恒速,严重影响产油量。这种不带保护的抽油机电机控制方式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二代:由于直流电动机的面世,也加快了直流电机在抽油机上的应用,从而替代了异步电机的使用。采用直流调速的方法明显的优胜三相异步电机,产油量也高了许多;但直流电动机成本比较高,其调速性能也不是很理想。

第三代:采用变级电机调速,就是改变电机极对数来达到调速的目的,常采用4/8/32极多速电机实现。但其装置比较复杂,占用空间也比较大,设备寿命短,稳定性不太好。

第四代:变频调速技术,由于变频调速技术已成为节能及提高产品效益质量的有效措施,油田中变频器应用在游梁式抽油机已经非常广泛。由于油井的类型和工况千差万别,井下渗油和渗水量每时每刻都在变.抽油机的负载变化是无规律的,故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使抽油机的运动规律适应油井的变化工况,实现抽油系统效率的提高,达到节能增产的目的。

风险管理在油田应用 篇6

关键词:EPC总承包;管理;经验

1 南三站原油处理系统改造工程简述

南三站作为周青庄油田的处理中心,具有原油脱水、污水处理等功能。由于该站原油处理系统建成年限长达40余年,原油处理工艺烦琐复杂,设备及管网腐蚀老化严重,安全隐患突出,已不能满足油田安全生产的需要,需要对该处理系统进行改造。

该改造工程计划采用三相分离干燥一体化装置+三相分离干燥一体化装置二段加药脱水工艺,主要工作量为新建三相分离干燥一体化装置3套,新建2台脱水提升泵,并对腐蚀老化严重管道及阀组进行更换。同时配套仪表、电气、自控、水消等工程。新建系统设计处理后指标如下:设计处理后,原油含水为≤1%;脱出污水含油≤300mg/L。

2 项目 EPC总承包模式的实施背景

EPC模式是指建设单位作为业主,工程总承包企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该模式具有以下优点:①能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②该模式下合同关系相对简单,业主组织协调工作量小;③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脱节的矛盾,有利于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有效地实现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等优点。由于该厂首次采用了三相分离干燥一体化装置原油处理新设备及新工艺,且对处理后的原油含水及脱水含油等指标要求较高,为充分发挥设计方的技术优势,综合考虑该厂决定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建设该工程,由管道局天津滨海分公司(天津设计院)作为该项目的总承包单位,以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及施工管理经验,确保项目实施成功。

3 项目的EPC总承包的经验及做法

3.1 组建项目管理组织管理机构,实现EPC承包方、业主及监理方三方有效衔接与沟通

EPC总承包单位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首,由设计经理、采购经理、施工经理、HSE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现场工程师、合同工程师、项目秘书等管理和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经理部,负责该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及投产试运行的全过程管理。项目部实行经理负责制,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责,对各专业工作的进行具体推动与协调;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及时按业主及监理方的要求上报资料,汇报工程进展情况。

采油厂作为业主单位也成立了工程项目组,项目组的成员由工艺、土建、电气、仪表、物资采购等各相关专业部门骨干人员组成,各专业路人员与总承包方密切协调,抓好质量管理和投资控制,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工程实施中实行监理制度,委托大港油田集团建设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监理方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任命了项目经理,并配备了具备丰富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经验的工艺、土建、电气、仪表等各专业监理人员,与各方配合,全面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与义务。

在整个改造项目进行过程中,三方项目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密切沟通协调,积极处理好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进场的材料设备、工程质量严格把关,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3.2 多措并举,实现项目建设工期、质量、投资、安全等目标的有效控制

在工程进度控制方面,EPC项目总承包项目经理部编制进度计划,与业主方、监理方一起通过三方周例会制度沟通解决问题,推动现场实施,保障计划与实施进度的一致,及时查找工程进度滞后的原因并采取措施,通过上述措施,项目如期完工投产。

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三方严格执行进场物料、设备的报验程序;严格特殊工种上岗前的资质审核制度;加大对施工关键环节、隐蔽工程的检查力度。及时解决了三相分离干燥一体化装置中干燥器支撑薄弱等问题,施工过程的质量环节得到有效控制。

在工程投资控制方面,总承包方与业主在施工过程中对来液管道阀组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减少了部分施工工作量,对全站自控系统的整合也进行了优化调整,根據优化的内容作出相应的合同金额变更,有效节约了投资。

在工程安全控制方面,EPC项目总承包方严格执行公司及采油厂的HSE管理制度,制定了安全管理措施及预案,制定了安全施工细则,确立安全管理目标,加强与业主方安全监督部门沟通。业主方也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对检查出的问题立即要求整改。项目实现了安全环保零事故的目标。

3.3 联合投产试运,保证投产成功并达到预期效果

由于该工程中首次采用了三相分离干燥一体化装置的原油处理新设备及新工艺,为确保项目投产成功并达到预期处理效果,EPC总承包单位经理项目部与业主项目组密切结合,成立了联合投产试运小组,负责该项目的投产试运工作,从投产试运方案编制、投产指挥到投产后工艺运行参数设定上,双方密切结合,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及场站管理优势,做到了项目投产成功并达到预期效果,项目投产后采用二级原油脱水工艺,原油含水为≤1%;脱出污水含油≤100mg/L,另外管理上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难度与员工劳动强度。

4 认识

南三站原油处理系统改造工程建设中采用了EPC总承包模式,有效衔接了设计、采购、施工等各环节,对项目运行中的问题及时做了协调及处理,达到了项目建设工期、质量、投资、安全施工等方面的目标要求,同时发挥了EPC总承包商在新设备、新工艺方面的技术优势,保证了项目投产后的原油处理技术指标达到要求。

参考文献:

[1]孟宪海.EPC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之比较[J].经贸实务,2004(11):49-50.

[2]罗绍春.浅谈EPC管理模式在长岭1号气田地面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0(9):386.

[3]代明军.油田工程建设管理中EPC模式的应用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7):213.

风险管理在油田应用 篇7

一、方法原理

国际上传统的审计方法以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为主,但自21世纪初以来,伴随着“安然事件”等一系列重大财务舞弊案件的发生,这些传统审计方法暴露出明显的缺陷。为了降低审计风险,西方国家的社会审计界(注册会计师)创设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它是一种基于战略观和系统观思想,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剩余风险,相应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从而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审计方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特征:一是审计重心前移,从以审计测试为中心转移到以风险评估为中心;二是风险评估由对审计风险直接评估演变为对审计对象经营风险的间接评估;三是风险评估以分析性复核为中心,既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也对非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并将现代管理方法运用到分析性程序中去:四是风险评估从零散走向结构化;五是测试性化,针对风险不同的企业、企业不同的风险领域,采用个性化的审计程序;六是实行并行作业,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相互印证,提高效率;七是审计证据向外部证据转移,通过了解企业经营环境,从外部取得大量证据来评价风险评估的恰当性。

二、应用实践

河南油田一直都比较重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建立了具有高度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内部审计机构,并围绕加强风险管理、保障经营安全开展了一系列审计活动。由于油田内部分支机构多、业务种类杂、业务规模大,而内部审计人员十分有限、审计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实施以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为基础的详查法不仅不可能、而且也不经济,要求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审计方法。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新的审计风险准则后,河南油田积极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在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好的效果,年末被推荐为2010年度“全国内审先进单位”。河南油田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做法有以下七个方面。

1. 加强风险导向审计知识培训

虽然中国注册会计协会发布了新的审计风险准则,从而确定了风险导向审计在社会审计中的作用与地位,但是目前在石油企业内部审计系统还远没有普及风险导向审计知识、形成风险导向审计思想。因此,在内部审计人员中加强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知识培训、强化风险导向审计观念很有必要。在学习国内外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油田生产经营特点和自身实际,积极调整工作思路,注重树立“企业风险无处不在”、“所有风险都可以识别”、“所有的风险都可以控制”的理念,将审计重心前移,从以审计测试为中心转移到以风险评估为中心,从风险评估环节抓起,在风险导向审计观念指导下,将风险导向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账项基础审计结合起来运用。

2. 科学制订审计计划

在内部控制综合评价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审计计划,既是做好风险导向审计、加强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当代国际国内审计制度的规范要求。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4年1月修订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第2010条规定:“内部审计活动的业务计划应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并至少每年制定一次。”河南油田坚持审计从源头介入、全过程参与,把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中,并首先体现在审计立项上。警如,近两年来,油田审计处根据200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出台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全面收集与本企业生产经营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内、外部初始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排查出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为物资采购风险、投资项目控制风险、资金收付风险、产品销售风险、预算成本控制风险、资产安全完整风险、合同风险、ERP应用信息化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安全环保风险等,并将这“十项风险”作为重点防范内容进行管理。在重点防范“十项风险”的过程中,对下列因素格外重视:一是舞弊风险;二是与近期经济技术环境、会计核算和其它方面的重大变化有关的风险;三是生产经营及交易的复杂程度;四是重大关联方交易的风险;五是财务信息计量的主观程度;六是涉及异常或超出正常业务范围的重大交易风险。在立项计划管理上,坚持围绕油田的经营管理重点防范的风险内容设立审计项目,确保立项精、立项准,防范风险的意识强,为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服务监督职能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注重风险管理过程监控

再好的工作思路,再好的规划立项,如果缺乏有效的执行力作保障,也是纸上谈兵,一纸空文,甚至于劳民伤财。河南油田审计部门把握主线,突出重点,区别不同类别审计项目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狠抓落实,真正把风险导向审计落实到每个审计项目的过程监控中。

一是以防范领导干部腐败、舞弊风险为主线,深化经济责任审计,通过重点审计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经营成果真实性、企业财务收支核算及管理合规性、重大事项规范决策及执行效果、安全环保责任措施落实及效果、内部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企业资产质量变动及持续发展情况、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及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经理(厂长)个人及其他班子成员遵纪守法和廉洁从业情况”等八项内容,查找领导干部是否存在履职方面的不作为、胡作为、乱作为问题,促使其在履行经济责任上不敢失职,在遵章守纪上不敢松懈、在廉洁从业上不敢胡来;

二是以防范经营风险为主线,运用风险识别模式,健全经营业绩指标评价体系,对油田所属38个单位开展一年三审(6月、9月、12月)的业绩指标考核成绩审计;

三是以防范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提升制度执行力为主线,持续开展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独立审计评价和考核;

四是以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和保证其安全、保值、增值为主线,开展了改制移交企业的跟踪审计和报废资产管理审计;

五是以防范外部项目经营风险和效益流失为主线,开展“外部市场、外委修理费、外部运费、外委作业费及外租车辆”等“五外”审计。近几年来,随着油田专业施工队伍走向国际市场的队伍越来越多,为了防范经营风险,油田开展了国外工程项目的审计,如:2009年河南油田组织审计人员对在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工作的两个公司进行了管理效益审计,针对两个公司存在的“关税”风险、“汇率”风险、“内外账”差异风险进行评估,对两公司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评价,指出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弱点,提出了加强管理、规避经营风险的建议。油田领导针对审计提出的问题,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调研摸底,排查风险隐患,并根据审计评估的“关税”风险制定了《河南油田境外税收100问》等多个外部市场管理办法,稳步推进外部市场管理工作,使外部市场风险管理得到了有效加强。

4. 对风险突出的经营单位或项目开展集中审计

石油企业点多面广,而审计人员相对较少,以前主要采取审计机构分区域设置、划块包干、抽查审计的方式监督,导致审计力量分散,难以突破重点,难以查深查透问题,导致大案要案及重大经营风险时有发生,甚至长期隐藏未能发现。所以,在审计实务中,河南油田分步推行了集中审计方式:集中审计力量(如集中全油田审计人员、集中审计时间(连续审计十几天甚至一至两个月时间),对有重大审计风险的二级单位进行全面深入审计,从而对该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真实性、合规性以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健全性和有效性做出总体评价。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内部控制相对薄弱、经营风险较为突出的二级单位开展集中审计,及时识别、化解和防范区域性风险。

5. 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审计在风险导向审计中的先导作用

通过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的软硬件建设,建立油田勘探开发各项生产经营业务风险识别、衡量、评估分析模型,应用局域网实现审计系统与油田勘探、开发、炼油、供销等科研、生产、经营系统及相关部门监管系统的对接,逐步实现计算机审计监督的实时化、经常化、全面化。在每个审计项目实施前,都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确定主要的风险点,并结合其它部门检查资料和现有的审计资料来确定现场审计的重点单位、重点业务和重点环节,提高审计的针对性、效率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建立风险导向审计数据库

一是建立审计电子档案及审计发现问题电子台账,逐笔详细登记各项审计检查发现问题,并动态跟踪、督促这些问题的整改情况,消除风险隐患,同时为后期审计提供非现场资料;二是建立专供计算机辅助审计服务的审计数据服务器,利用数据抽取工具定期从油田生产经营数据库自动下载必要的报表数据到审计数据服务器中,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服务;三是建立内外部监管信息交流制度,建立企业系统内部各部门及外部监管部门检查监督资料信息库,为风险导向审计提供参考。

7. 注重审计成果运用,在整改落实上下功夫

过去,由于审计任务重,为了赶进度,审计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进度、轻质量、重报告、轻整改”等问题,久而久之,被审单位产生了“你审你的,我做我的,审完了事”的思想,致使审计部门陷入了“屡审屡犯、屡禁不止”的尴尬境地。实施风险导向审计后,这一状况得到根本改观。河南油田的主要做法:一是建立审计整改联席会议制度,组建由油田主要领导为组长,审计、纪检、组干、财务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领导机构,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措施,并逐级落实,强化执行力度;二是改进审计通报方式,灵活运用下发文件、网上公告、会议通报、审计公告等多种形式,督促被审单位切实整改,并举一反三,进一步查找管理风险点、效益流失点、制度失控点;三是加大处理处罚力度,对查出的问题,不仅进行公告公示,还进行处理处罚,把“审必严、责必究”落实到实处,如:在对油田所属各单位2010年绩效指标预考核审计中,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不仅责成被审单位进行整改,而且还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扣罚了有关单位近900万元的绩效考核指标。同时油田加大内审成果的综合开发利用力度,通过开展后续审计,重点整治违章操作、乱挤乱摊成本等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的审计难题,仅2010年度就纠正问题金额1.3亿元,促进增收节支3800多万元。

三、结论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河南油田的应用实践表明,只要审计人员牢固树立风险导向意识,将风险导向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账项基础审计结合起来运用,即在风险导向审计观念下,客观评价被审计单位外部环境、内部控制制度,发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对评价出的高风险领域实施详细的账项审计,可有效地控制风险,节约审计成本,还可以降低或规避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与责任,展示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杨沅: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2011(3)

[2]周娜:推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J].管理观察,2010(26)

[3]郭俊岭,蔡林艳: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0(4)

[4]卿笃炼: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0(35)

[5]唐鹏飞:内部控制审计在石油工程海外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35)

油井分类管理在文留油田的应用 篇8

中原油田采油一厂油藏经营管理三区管理着文东油田的文13西块和文14块两个完整的区块, 属极复杂断块油藏, 具有油层埋藏深 (3 150m~3 900m) 、低渗 (5~75*103μm2) 、异常高温 (120℃~150℃) 、高压 (原始地层压力53~72MPa) 、高矿化度 (30~34*104ppm) 等特点。在实际生产中表现为油井出砂、出盐、结蜡现象严重, 从而造成抽油机井载荷较大, 抽油杆易断脱, 管、杆腐蚀严重, 气举井射孔枪身被盐堵死, 油管结蜡严重, 而使油井无法正常生产。在日常管理中, 热洗、洗盐等“五小” (热洗、洗盐、加药、清蜡、扫线) 措施实施频繁, 洗井液用量大等因素而影响油井的产量。

一、油井分类管理的原则及方法

为了提高我区油井的管理水平, 保证“五小”措施的实施效果, 2008年以来对我区的90口油井实行分类管理, 根据每口井的生产特点和维护方式共分十一类:

第一类:日常维护抽油井。生产特点:该类井生产较正常, 产液量相对平稳。维护方式及工艺配套: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措施运行, 保证措施实施质量, 及时论证已有措施的可行性。

第二类:侧重防蜡同时防盐、防气抽油井。生产特点:该类井产出液黏度、矿化度较高, 生产时易发生蜡卡、盐卡现象, 易堵管线而造成回压升高, 同时, 该类井的产气量较大, 易发生气锁现象。维护方式及工艺配套:加药和热洗交替, 配套气锚, 防腊器, 密切关注电流的变化。

第三类:侧重于防盐、防垢、防砂抽油井。生产特点:该类井产出液矿化度高, 生产时易发生卡、堵现象。维护方式及工艺配套:大排量洗盐, 配套长柱塞防砂泵, 密切关注电流的变化。

第四类:侧重于防硬蜡及沥青质抽油井。生产特点:该类井产出液黏度高, 生产时易堵管线而造成回压升高。维护方式及工艺配套:加油基清蜡剂、降黏剂, 配套空心杆, 及时录取功图、回压等基础资料。

第五类:纯防腊低能抽油井。生产特点:该类井产出液黏度较高, 并且能量较低。维护方式及工艺配套:采用加清蜡剂;长周期、小用量加活性剂热洗, 确保油井及时恢复正常生产。

第六类:高含水、防腐蚀、防偏磨抽油井。生产特点:该类井产出液含水较高, 偏磨, 生产时易发生管漏、断脱等现象。维护方式及工艺配套:加缓蚀剂、配套油管扶正器、抽油杆扶正器、双保;密切关注油井含水变化。

第七类:侧重防砂、防蜡抽油井。生产特点:该类井产出液黏度较高, 油井出砂, 生产时易发生卡、堵现象。维护方式及工艺配套:热洗、冲砂交替、工艺配套长柱塞防砂泵, 保证热洗质量, 避免砂卡。

第八类:防轻微偏磨抽油井。生产特点:该类井生产时有轻微偏磨现象。维护方式及工艺配套:工艺配套扶正器。

第九类:日常维护气举井。生产特点:该类井生产较正常, 产液量相对平稳。维护方式及工艺配套:及时录取注气压力, 吹扫注气管线, 保证气举井正常生产。

第十类:纯防盐井气举井。生产特点:该类井产出液矿化度高, 生产时易堵塞管柱及射孔完井的枪眼。维护方式及工艺配套:挤水洗盐、加抑盐剂、活性剂, 保证洗盐质量, 避免堵、卡;有资金时做地层防盐施工。

第十一类:防盐同时防硬腊气举井。生产特点:该类井产出液矿化度、黏度较高, 结蜡严重, 易堵塞管柱。维护方式及工艺配套:混气水小用量多次熔蜡、化盐, 热洗地面管线。

二、分类管理创新点及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1. 加药与活性剂热洗相结合:典型井13-145。属于油井分类管理中的第五类。

该井目前生产层位S2下3+6-8S3上6-8S3中5-6+9, 生产井段2 661.2米~3 991.5米, 共15层23.5米厚;日产液4.5吨/天、日产油4.3吨/天、含水3.9%、液面2 017米、功图供液不足;化验含盐7 641.85毫克/升、高含蜡、生产井段有漏失层。维护措施:2007—2008年5月是10天加清蜡剂500公斤。

该井从2007年1月25日检泵后正常生产至2008年1月13日, 突然泵卡, 洗井60方未反出。作业起出发现: (1) 0米~860米杆结硬蜡3mm~5mm厚; (2) 泵内有垢片、泵上第一根油管内壁结垢1mm~1.5mm; (3) 活塞卡死在工作筒内无法取出。

分析活塞卡的原因:产出液中盐垢缓慢附结在油管内壁, 当油管蠕动或振动强烈时, 垢片脱落将活塞卡死。

通过对四线一图和作业描述分析, 与技术科结合论证了活性水热洗方案, 6月13日实施。

洗前:液量3.5吨/天、油量3.5吨/天、含水1.6%、电流上行40A、下行38A、液面2 017米、功图供液不足;配比3.3‰活性水45方;洗后:日产液3.8吨/天、油量3.7吨/天、含水1.2%, 至20日产量上升到液5.6吨/天、油5.5吨/天、含水2.2%、液面2 087米, 既未出现作业后含水7天才恢复正常的现象, 也解除了少量盐垢附结, 见到较好的效果。

该维护方案与单纯加清蜡剂相比:热洗:车辆2 100元、活性剂150公斤计1 650元、共3750元;加清蜡剂:月加入量1.5吨计5 250元;相比节约1 500元。

因而调整为目前的维护方式。

2. 适用于一体化管住的套管加抑盐剂方式, 典型井:新13-84。属于油井分类管理中的第十类。

新13-84井于2007年8月11日转采气, 层位S3中4-5、井段3 037.8米~3 121.3米, 共10层、厚度17米, 采用射孔—气举一体化管柱, 初期4mm油嘴、油压5.8兆帕、套压8.2兆帕、日产气量18 695方/天、日产液4.4吨/天、流压12.51兆帕、矿化度29.4万;生产至2007年10月8日停喷, 直接注气生产, 注气量1.0万/天, 注压3.4兆帕、日产气2 873方/天、液4.2吨/天、流压4.43兆帕。洗盐周期15天、洗盐方式是从油管大用量洗盐。

2008年4月9日, 该井补孔酸化作业, 起出发现:枪身及以上三根油管被盐堵死。

分析原因: (1) 洗盐周期过长; (2) 洗盐方式不适应一体化管柱。从油管直接洗盐, 随着水线下移, 溶盐水线盐浓度快速增大, 对附结在管壁上的盐颗粒溶解力逐渐变小, 未溶解盐粒从管壁脱落, 堆死在枪身内并延至以上几根油管, 造成油套不通, 无法循环洗盐。

2008年4月11日再次采用射孔—气举一体化管柱完井生产, 日产液79.3吨/天、油3.0吨/天、含水96.2%、日产气3 708方, 流压10.95兆帕。通过认真分析该井生产状况、洗盐方式、作业描述情况, 本着不再盐堵、保证正常生产的原则, 与技术管理科论证了从套管加抑盐剂的维护方案, 从2008年5月8日开始实施:停注气、关井但不放套压, 用泵车从套管加入10‰的活性水8方, 携带300公斤抑盐剂, 打完后关井沉降2小时后直接开井并注气生产。该洗盐方式周期10天, 实施至今保持了该井正常生产。

分析其优点:从套管打入的活性水及抑盐剂经两小时沉降后注气生产时, 一部分从筛管至油管, 将管壁盐粒溶解或改变极性使其成絮状并带出油管, 另一部分存留在环空内, 缓慢与地层产出液混合产出, 使抑盐期延长。

3. 套管灌水、注气排水洗盐方式:

适用于井筒某段结盐速度较快的气举井。典型井文124侧。属于油井分类管理中的第十类。

文124侧井投产于2007年2月9日, 目前生产层位S3中2S2下6, 生产井段2 826.1米~3 243.1米, 共8层16.8米厚;日产液19.5吨/天、日产油6.2吨/天、含水68%、流压14.38兆帕;化验矿化度314 257.6毫克/升、高含蜡、生产井段有漏失层。

维护措施:2007—2008年8月是7天洗盐一次、加抑盐剂300公斤~500公斤;2008年9月一体化管柱补孔S2下6后调整为:每天通井检查一次井筒结盐状况、遇阻随时要车洗盐。

洗盐方式采用针对一体化管柱而摸索出的:套管灌水、注气排水洗盐方法;该洗盐方式实施至今, 未出现第一次通井遇阻、从油管直接洗盐造成油管在201—202根堵塞的现象。

4. 小用量多次溶蜡、化盐洗盐方式:

适用于低能量蜡盐混结气举井, 典型井13-233。属于油井分类管理中的第十类。

13-233井于2008年5月17日新井投产, 6月30日转气举生产, 生产层位S3中9, 井段3 570.3米~3 615.9米, 共8层、厚20.6米。目前安装1.0万方气嘴注气生产, 注压4.2Mpa, 日产液7.3吨, 日产油5.6吨, 含水23.1%, 同时结蜡;粘度194.61、含盐10 268.9毫克/升, 集结蜡、结盐、稠油管理的难点。

针对该井生产动态, 在管理上逐步摸索完善维护周期并创新实施方式: (1) 清蜡:初期一天清一次, 800米, 几天后打蜡较难, 随即改为一天清蜡两次, 随着结蜡速度增快, 5天后打蜡时间明显增多, 较难维持。 (2) 油稠回压高:初期10天扫线一次, 无法保障正常生产, 改为5天扫线一次, 回压仍在1.5~2.5之间;加入500公斤降粘剂, 维持了15天不扫线, 回压稳定在0.9~1.2之间, 因而6—8月执行了15天向套管加降粘剂500公斤的措施。9月份无降粘剂费用后, 改为20天加200公斤, 10天扫线一次。 (3) 盐蜡混结:清蜡过程中, 因硬蜡内带小盐颗粒、攻蜡时易顶钻、处理稍慢则发生掉刮蜡片事故, 打捞处理则影响正常生产。

针对该井生产难点, 采用了混气水小用量融蜡化盐与大排量循环洗盐相结合的维持井筒畅通的井筒处理方式。 (1) 不停注气、将热水加热至90℃以上, 正洗5m3, 停5分钟溶蜡然后开井排水; (2) 排水35分钟, 待基本排净, 再洗10m3, 然后开井生产; (3) 历时1小时, 计用热水15 m3。

分析:第一步溶蜡, 将盐与硬蜡分离, 并排出;第二步目的在于溶盐, 小用量迅速排水, 洗后正常生产;该方法30天一次, 结合热洗地面管线实施。

该方式维护至2008年11月22日, 通井时2 930米遇阻, 与工艺所论证了大排量洗盐方案:用水60方, 加入活性剂300公斤、泡排剂600公斤;洗盐过程中最高泵压达24兆帕、泡盐12小时后洗盐泵压为2兆帕。排液正常后24小时灰复正常产量。

结论

风险管理在油田应用 篇9

随着国际化竞争形势的日趋激烈, 绿色、低碳能源技术的应用以及世界油气生产和消费格局的深刻变化, 油田企业需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想主动变革、加快转型, 改变过去长期以产量为纲, 价值增值淡薄的观念, 积极借鉴国际大石油公司应对低油价时代采取的新举措, 优化调整生产经营策略, 挖掘培育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 打造可持续的增长格局。

新常态带来新挑战, 新常态孕育新机遇。财务工作需要改变过去的工作思路, 介入企业的战略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 要更加注重价值管理, 加快向价值创造转型, 努力开创建设世界一流财务新局面。

战略管理会计将企业战略管理思想融入到管理会计中, 是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本文试以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管理相结合的视角, 探讨战略管理会计在油田企业的应用。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及特点

(一) 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

战略管理会计是由英国学者Simmonds在1981年提出来的, 他将战略管理会计定义为:“提供并分析有关企业和其竞争者的管理会计数据以发展和监督企业战略”。我国著名管理会计学家余绪缨教授认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旨在消除传统管理会计强调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却忽视企业外部环境的缺陷。从战略的高度, 提供顾客和竞争对手具有战略相关性的外向型信息, 并对本企业的内部信息进行战略审视, 帮助企业决策层知己知彼地进行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保持并不断创造竞争优势, 以促进企业长足、健康发展。

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对传统会计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不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否定和取代, 其内容主要涉及到战略目标制定、

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战略投资决策、战略成本管理、战略业绩评价五个层面。它立足于企业的长远目标, 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的会计, 从战略高度, 围绕本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组成的“战略三角”, 进行高屋建瓴式的战略思考, 体现了现代管理会计新的发展方向。

(二) 战略管理会计的特征

战略管理会计的提出, 对传统管理会计产生了巨大冲击, 它拥有传统管理会计所不具备的一些特征:

1、关注企业的内外部环境, 战略管理会计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 通过了解内外部环境, 洞悉自身所处的形势, 在合适的时机做出最明智的决策。

2、注重分析研究本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所组成的“战略三角”, 及时向企业管理者提供多样化信息, 以取得长期战略竞争优势为核心目标。

3、强调价值链分析法, 既强调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也强调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和同业竞争优势价值链分析。

4、不仅重视对财务信息的分析, 更重视对与战略相关的非财务信息的分析研究。

5、以实现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为最高目标, 重视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从企业内外部整体分析到评价各项战略活动, 力争通过对企业各个方面资源的有效利用, 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6、以企业战略为导向, 以战略目标为预算编制起点, 通过优化配置企业资源以及实行滚动、灵活的过程控制程序, 统领企业各项工作, 保证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管理方法。

7、注重企业整体性, 提倡团队精神。

(三) 战略管理会计的优势

和传统管理会计相比, 战略管理会计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从管理会计研究对象的范围上看, 传统管理会计是内向型的财务信息系统, 而战略管理会计是外向型的综合信息系统。

2、从管理会计的主体及目标上看, 传统管理会计注重本企业短期利益的最大化, 而战略管理会计注重企业的长远目标及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3、从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上看, 传统管理会计研究的是单一的财务信息, 而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的则是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多样化信息。

4、从管理会计应用的方法来看, 传统管理会计的方法是非常有限的, 仅限于对财务指标的计算, 而战略管理会计则是在此基础上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 其应用方法是多元化的。

二、战略管理会计在油田企业的应用

(一) 将战略管理思想融入到财务工作中

余绪缨教授认为, 当今世界的商战, 可以视为一种不流血的战争。他强调:打造优势资源形成整体优势;重视“以智用兵、以谋制敌”;重视多样化信息的作用。清人陈谵然在文集《迁都建藩议》中有这样一段话:“不谋万世者, 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 不足谋一域”。意思是看问题必须眼光长远, 不能为长远利益考虑的, 必然不能够作出短期的计划, 看问题也必须全面, 不能从全局出发想问题, 那么在小的方面也不会有所成就。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 复杂多变的环境既给企业财务管理创造了有利机会, 也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威胁。现代企业不仅需要科学精细的日常管理, 更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想, 提高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财务管理要从“职能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 通过对财务战略的选择, 实施和控制, 更好地指引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 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将威胁转化为机会提供科学的依据, 从而创造和保持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使企业得到长远发展。

(二) 战略管理会计在油田企业应用的探讨

1、以战略管理为导向,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手段, 构建“事前算赢”的预算管理体系

战略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企业战略决定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又支持和修正企业战略, 两者对立统一, 相互促进。在立足于自身战略规划及所处的发展周期和市场环境下, 油田企业战略要选择以收益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 在相对有限的发展空间下通过降低成本等形式提高利润。通过全面预算管理, 将战略目标分解成短期的目标, 使宏观战略向微观的运营计划转变, 将相对抽象的战略管理细化为生产预算管理、销售预算管理、筹资预算管理等可操作可控制可考核的预算管理模块, 实现战略目标与经营目标落地。同时, 通过预算监控发现企业未能预知的机遇和挑战, 帮助企业动态地调整战略规划, 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的应变能力。

油田企业的增长模式已经由投资驱动向利润驱动转变, 在战略上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要关注影响效益的全过程, 从销售、供应、生产等多个环节寻找效益漏失点, 努力构建“事前算赢”的预算管理体系, 把经济效益有没有, 好不好作为衡量每一项工作的重要标尺, 建立投资项目排队优选平台, 开展区块投入产出分析, 给每口井都贴上效益的标签, 让运营的每一个项目都能盈利, 使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创造价值。

2、以战略价值链分析为工具, 明确自身发展的优劣势, 提升油田企业核心竞争力

战略价值链分析是一种战略性成本分析工具, 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融战略管理、成本管理和价值管理于一体, 包括行业价值链分析和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油田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 它处在一个价值系统中。这个价值系统包括勘探、钻井、集输销售以及同行业竞争对手等价值链作业环节。油田企业虽然处于油气开采环节, 但参与竞争要依靠其油气生产的综合成本, 包括生产前的勘探、开发成本和生产后的炼化、销售成本, 这一有序流程称为产品的成本生命周期。由于其特殊的技术工程性, 勘探、钻井等价值环节由相应的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完成, 技术上的联系、经济上的交易, 使得这些作业环节消耗的资源, 发生的成本, 创造的中间价值, 又都沿价值链转移到最终油气产品中。因此, 油田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表现在某个价值环节上, 更重要的是在其各个价值环节整合上产生的系统优势。

从生命周期成本来看, 包含上游成本、中游成本和下游成本, 长期以来, 油田企业大多按地域分割, 与上、下游之间的联系较差, 但是, 我们不能只关注中游成本, 而忽视上游和下游成本。随着资源枯竭, 老油田相继进入后期开发阶段, 竞争力也随之减弱, 因此, 油田企业应该着眼未来长远发展, 延长产业链, 建立跨企业联盟, 整合资源, 缩短产业链条上各环节间的距离, 通过对油田企业开展行业价值链分析, 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3、运用价值评估方法, 科学评价油藏区块效益, 建立以区块效益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模式

在我国, 油田企业将证实已开发储量作为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仅对在勘探、发现证实已开发储量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支出进行确认和计量, 但是油气储量却没有被作为企业的资产进行资产化管理, 没有在资产负债表中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埋层浅、易开采、市场价值大的油气储量, 所需勘探成本较低, 而埋层深、难开采、市场价值小的油气储量, 其勘探成本反而较高。这种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没有真正反映已开发储量未来所带来的现金流量信息, 与储量本身的价值存在巨大差异。

为了更好地进行区块剩余生产寿命周期内的效益评价, 可以运用价值评估方法, 在重点考虑油价、资本加权成本及经营前景预测基础之上, 考虑未来各年区块经营效益的现值之和, 将剩余生产寿命周期内的各年经营效益折现到效益评价年份进行汇总。区块剩余生产寿命周期内的经营效益现值总和越大, 说明未来区块带来的效益越大, 相反, 越小说明区块剩余生产寿命周期内产生的效益有限。

建立以追求区块效益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模式, 摸清有效区块和无效区块。根据不同的区块, 实行不同的战略规划, 对于有效区块, 加大资源投入, 对于无效区块, 要落实油藏剩余油分布情况, 利用侧钻技术, 挖掘低效、无效井潜力, 提高零散区块的储量动用。在战略实施中, 强化投资、成本计划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与效益评价, 关注投资回报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

4、分析战略成本动因, 找寻成本控制薄弱环节, 加强油田成本管控能力

战略成本动因是指从战略上对企业成本产生影响的驱动因素, 站在整体、长远、宏观、战略的高度来分析企业成本的发生, 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两大类。

结构性成本动因是与企业基础经济结构有关的成本驱动因素, 一般包括石油行业发展形势、油气开采地理环境、油藏自然条件、油气开发阶段、国际化经营与纵向一体化等。这些因素的形成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 而且一经确定往往很难变动, 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将是持久和深远的。如:油气开采的地理环境、油藏自然条件会影响到油田开发的难易程度。执行性成本动因是与企业执行作业程序有关的成本动因, 即影响企业成本结构和成本性态的驱动因素。一般包括资产管理、价值环节整合、投资方式抉择、全面预算管理等。执行性成本动因有助于企业战略执行和控制, 降低作业成本, 提高效率。

5、以“事前算赢”为导向, 实施单井效益开发和科学弹性配产, 促进油田生产向成本效益型转变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 老油田陆续进入开发中后期, 注采矛盾突出, 自然递减大, 资源接替不足等矛盾日益突出, 可持续发展压力凸显。油田企业必须遵循油藏开发规律, 以区块为管理对象, 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开展油藏开发、成本预算优化、过程控制、核算管理、经营分析、评价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实现产量、工作量、成本和效益的高度统一。

以“一井一策、一藏一策、一块一策”为指导, 建立单井效益开发评价标准、油井扶躺评价标准, 优化结构, 弹性安排产量运行。通过优化部署, 调整产量结构, 根据单井效益产量评价标准进行效益配产筛选, 实施年度效益配产和月度弹性配产。通过效益开发和弹性产量运行, 平衡好产量与效益的关系, 平衡好当前效益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实现油田企业由产量任务型向成本效益型转变。

6、以价值链管理为手段, 建立全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式, 加强油田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作业活动是价值链中价值创造的细胞, 价值链的形成过程也是企业作业开展的过程, 按照“产品成本—作业成本—动因成本”的思路建立三层次作业成本核算体系, 通过企业的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内部价值链进行分析, 寻找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价值增值的优势环节。对油田企业内部的作业进行分解, 然后剔除不增值作业, 改善低增值作业, 继而通过作业优化实现价值链的重构, 必然会起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通过将价值链手段与成本管理职能渗透融合, 从战略制定、预算编制、核算分析和成本考核多方面改进和强化成本控制, 从而不断推进油田企业成本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 这既是提升油田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又是适应国际化竞争形势的客观需要。

全价值链成本管理思想是对价值链成本管理基本思想在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和管理职能等方面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 它不仅关注成本的降低, 更加注重成本背后的经济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公司价值的提升上, 还包括在企业战略管理、经营风险控制及隐性成本管理等方面。将全价值链成本管理思想应用于油田企业, 可以统筹兼顾油田与上、下游节点企业之间的长远目标和利益诉求, 有利于实现整个价值链联盟体的价值提升, 拓展企业降本增效的空间。

7、以EVA为价值管理的核心, 以平衡计分卡为手段, 提升油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国际化竞争形势的日趋激烈以及国资委将EVA纳入考核指标, 油田企业必须在关注成本的同时更加注重价值创造。经济增加值是企业经过调整后的税后净利润减去全部占用资本成本后的净收入, 是衡量企业一段时期经营业绩与创造价值的指标。作为一种集衡量、管理、激励和文化体系于一身的先进管理理念, EVA在油田企业的推广和实施, 有助于修正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 使得价值创造成为油田企业成本控制活动的基本导向;同时, 也有利于引导油田企业进行科学的资本决策, 提高投资的效率, 从源头上有效降本增效。

平衡计分卡从财务、顾客、内部过程、学习与创新这四个方面 (维度) 对公司进行全面的测评, 将企业每个战略业务单元的使命和战略转换为一套业绩指标体系, 该体系定义了长期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机制。平衡记分卡在理论上是革命性的, 因为它改变了企业管理的价值取向。它认为, 企业应致力于追求未来的核心竞争能力。

经济增加值与平衡计分卡是企业同一考核系统中的两个密切相关的强有力工具。可以互取优势, 整合使用EVA与平衡计分卡, 尝试建立以基于EVA的价值管理系统为核心, 以平衡计分卡为战略执行与提升EVA的手段, 从而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与持续发展能力。

8、通过对标管理, 从差距中求解前进方向, 全面提升油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对标管理是指企业以行业内或行业外的一流企业作为标杆, 从各个方面与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 学习先进经验来改善自身不足, 从而赶超标杆企业, 不断追求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其主要目的是找出差距, 寻找不断改进的途径。

中国石化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的基本方向, 应该向世界一流石油公司的财务管理看齐, 通过与世界一流企业对标, 中国石化与世界一流企业及世界一流财务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基础管理有较大提升空间, 管理层管控能力薄弱、投资并购风险体系不健全, 资源整合和有效管理力度不够, 经营风险相对较大;财务绩效不够显著, 财务参与支持决策和价值创造的力度不足, 高端财会人才短缺, 集团管控和全球化理财能力不高;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尚未形成全集团统一、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 未能很好发挥信息化在经营管理上的支撑作用。

通过对标管理, 在差距中找寻财务工作的前进方向, 完善财务功能, 提升财务能力, 加快财务转型, 实现管理一流, 为油田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提供一流的决策服务和价值引领, 对于中国石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 战略管理会计在油田企业应用的保障措施

1、培育适应战略管理的理性思维观念

战略管理会计要求企业管理者的观念必须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 及时了解并充分利用外部相关信息, 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部环境, 以求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同时企业管理者还必须树立战略观念、整体理念、以人为本的观念、相对竞争优势观念、外向型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改进的观念等。彻底摒弃过去那种在目标上只追求短期利润而忽略长期价值, 在发展上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 在管理上重物轻人, 在业绩评价上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非理性行为。

2、对油藏经营管理区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考核政策

随着油公司改革的推进, 必将推动采油厂业务流程再造。油藏经营管理区承担了产量、成本和利润目标, 成为油田产量、成本、效益的实际操作者, 是油田的利润中心。要给予油藏经营管理区一定的产量、成本自主选择权, 配套随油价波动的产量配置政策和成本投入政策, 实现增加有效投入和经济上产;对影响利润的所有环节进行全口径管控, 深入挖掘价值链中每个环节增值的潜力, 提升油藏经营管理区价值创造的能力。

3、建立能提供各种决策信息的战略信息库

为充分利用淘汰和及时提供战略性信息, 企业有必要建立战略信息库, 培养自己战略管理会计人材, 收集、整理各个方面的信息, 包括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各类资料、行业分析报告、政府政策、国际市场行情、重要的新闻报道及其他一切有价值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则运用一定的方法, 对信息进行加工, 分析和处理, 定期编制战略管理会计分析报告, 及时提供给决策者, 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4、培养运用战略管理会计的高素质人才

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对于财务人员而言, 这不是一道向左还是向右的选择题, 而是前进还是后退的淘汰赛。一名优秀的管理会计需要具有全局视角、战略高度和预算定位三种素养, 需要精通财务分析、成本核算, 能分析公司盈利能力、评估投入产出, 最终要做到引领公司不断寻求目标客户、目标产品、创建及优化商业模式、盈利模式, 并带动公司盈利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因而, 现代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必须用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培训中去,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技能, 从而发挥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战略作用。同时, 管理会计人员在参与企业战略管理中要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创新观念、综合观念, 瞄准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 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研究。

三、结束语

风险管理在油田应用 篇10

1 存在的问题

沈阳油田随着滚动勘探开发的开展,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困难[1]。首先,由于油藏沉积的非均质性和开采过程中油层水流状况的不均匀性,使油藏开采层间差异越来越大,层间干扰更加严重,开发矛盾突出,挖潜难度进一步加大;其次,部分油田长期回注不合格污水,导致地层污染严重,井况不断变差,给油田有效注水带来困难;再次,随着油藏精细描述等工作的不断扩大和深化,高压低渗区块不断投入注水开发,对分层注水工艺的要求更严格,注水工艺技术近几年虽然有了较大的改进和完善,但仍然与油藏要求有较大差距,亟待改进和提高。

2 原因分析

深入调查了油藏、工艺、工程、监测等方面注水开发配套技术适应性,全面分析了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认为目前沈阳油田注水开发存在主要问题有:联合站处理完的水质指标不稳定,加上地面管网的二次污染,造成注水质量不能完全满足部分低渗油藏的需要;由于注水地面工程投入不足,设施及管网结垢、老化、能耗高,造成运行效率偏低;注水井的措施方案管理有待加强,急需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注水井井筒状况日趋复杂,目前现有的技术不能满足日益复杂井况的需要,尽管方案分注率要求较高,但实际层段合格率较低,分注配套工艺还需要进一步攻关改进[2]。为此,2012年沈阳油田对注水井管理进行了重新定位,制定了“调整结构,整体治理,井筒重建,系统优化”的总体注水工作思路,形成了以提高注水质量为目标的“五位一体”精细管理体系。

3 具体措施

3.1 强化沿程水质治理工作

为强化沿程水质治理工作,创建了“系统节点”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运用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将整个注水系统划分为污水处理、干线输送、井站分配、井下控制等6个子系统,将每个子系统内的工作重点、管理难点确定为一级、二级、三级等多级管理节点,从而形成“三个管理层次”的“系统节点”,与此同时,构建起目标、运行、责任、考核“四个体系”,使每个节点成为管理的目标点、岗位的责任点和业绩的考核点,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各系统之间协调统一、配套联动,各级节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了沿程水质治理工作系统化、系统工作节点化、节点工作目标化,水质达标率由92%提高至98%以上,实现了水质稳定提高[3]。同时,制定完善了《污水水质分析化验制度》等8项制度,编制了厂、区、站污水水质三级分析模板,实现了“水质监控覆盖率100%,及时率保持在98%以上”的节点目标。

3.2 强化地面管网管理维护

沈阳油田初期建设油气集输、油田注水管网都是按陆地油区标准建设的,管线采用泡沫保温管线,埋深1.2m,在河水的影响及泥土流失等条件下,管线存在上浮、弯曲等问题,保温夹壳层受潮水冲击出现破损现象,导致管线使用寿命短。为此,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提高了管网的设计标准,河套内的注水管网逐步更换为沥青防腐管线,压力等级由16MPa提高到25MPa,由东北石油大学开展了管网系统优化研究,对部分注水管网的路径、管径进行了优选调整,使注水系统流速更加平稳,减少了管壁内杂质被冲刷下来的几率。为了清除管线内部淤积的大量杂质和污垢,2012年共投资250万元,采取高压水射流清洗管线115km,机杂含量下降了66.2%。

3.3 强化作业措施方案管理

方案运行管理是作业措施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工作的实施效果[4]。为保证方案的优化设计,在审批流程中专门增加了各类方案转向工艺所注水室的流程,由注水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把关;为提高方案审批速度,减少因方案审批时间拖延引起的问题,避免造成作业队占井周期的延长,制定了严格的方案审批时间要求和节点控制;专门制定了系统维护管理细则,包括对运行系统的服务器的管理、系统中所有数据的备份、停电等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等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措施方案的准确性,沈阳油田还开展了沿程水质治理方案的科研攻关工作,与东北石油大学合作开展沿程污染腐蚀机理研究,通过室内细菌培养、杀菌等实验分析了管线腐蚀产物对水质的影响,根据科研成果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方案,有力地指导了沈阳油田水质工作的提高,确保了全厂的注水水质达标。

3.4 强化注水井动态监测管理

为加强注水井动态监测工作,进一步强化了注水井测试管理,严格执行注水井测试工作标准[5]:一是注水井测试前洗井实现精细化,建立了水井洗井描述台帐,强化出砂井洗井方式、洗井排量、返出水水质的监控;二是注水井测试工作实现流程化,强化了测试运行协调工作,完善了油藏动态监测管理办法,完善了各节点工作运行流程,更加注重测试井的洗井、计量水表检查、管柱资料查询等前期准备工作;三是注水井信息反馈责任化,完善了水井测试信息反馈制度及处理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了测试工作效率和测试成功率;四是注水井测试实现目标化,年初为各测试队伍设定了测试合格率指标,促使员工不断改进现场测试方式,增加分层测试时各压力点的稳压时间,提高了分层测试资料的质量,确保了注水层段合格率达到油田要求指标。

3.5 完善低渗区块配套注水工艺

针对低渗透油田对注水水质要求高的实际,制定了“注水水质符合率≥95%”的一级节点目标,狠抓污水处理工艺改造、加药管理和水质在线实时监控,走出了一条“抓源头、重过程、强治理”的精细治水之路。针对联合站污水处理量大、出口水质不达标的实际,投入资金对斜板除油罐、过滤罐、沉降罐进行了维修改造,在2座联合站增加了浮选机处理装置,实现了污水水质当年达标;针对污水水质偏酸性、矿化度高、地面流程及井下管柱腐蚀结垢严重的问题,实施污水水质改性处理工艺,使占全厂93%的污水由偏酸性全部改为弱碱性。在药剂投加方面,创新实施了“端点加药、管道破乳、大罐沉降”的油水处理工艺,在总加药量下降9.6%的情况下,污水水质明显改善。2012年以来,注水水质符合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其中低渗透油田污水水质全部达到了A2级标准,成为辽河油田“水质符合率最高”的单位。

4 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以提高油田开发效益为目标的精细注水管理,树立了“油水并重、注水优先”的理念,强化了注水基础管理工作,注水管理工作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油田稳产基础得到夯实,各项指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与2011年同期对比,注水井开井数增加66口,注水量增加87×104m3,自然递减率下降1.7%,水驱储量增加1 178×104t,分注层段合格率提高16.8%,水井开井率提高20.7%。截止2012年10月,共实施水井措施168井次,有效补充了地层能量,油井产量开始上升,注水见效区的475口对应油井,累计增油4.2×104t,创直接经济效益3 180万元。

5 结论

针对制约高凝油注水高效开发的主要问题,沈阳油田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工艺研究和科技攻关,探索并形成了不同区块的主导治理技术。同时通过实行“精细管理、高效注水”,不断深化注水井基础管理,以技术分析为导向、精细管理为手段,强化了油藏与工程、地上与地下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注水井信息处理专业化和水井问题治理的精细化,完成了“注好水、注够水、注效益水”的目标,油田开发指标明显好转,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呈现出产量稳中有升的好形势。

参考文献

[1]梁武全,杨霄霞,张亮.沈84-安12块二次开发深部调驱油藏方案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S1):17-18.

[2]谢华,王凤.细分注水方法的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26(2):8-9.

[3]苗承武.高效油气集输与处理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4]王全胜.论井下作业质量的管理与控制[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7,27(11):12-13.

电潜泵在新滩油田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电潜泵;抽油井;选型配套变频技术

电潜泵机组的合理选井选泵,是保证其最大限度发挥工作效能,油田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在电潜泵机组的实际选井选泵过程中,某些认识有可能忽视一些重要的应用条件,导致选择结果不利于电潜泵机组的合理、稳定、可靠地工作。因此,下面就电潜泵机组选井选泵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1.油井产能分析与预测

电潜泵机组选井选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油井产能的预测。产液能力预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所设计的电泵井系统的工作性能。预测产液能力的方法有IPR曲线法、VOGEL方程,PI方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并有各自的适用范围[1],系统设计时具体选用哪种方法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1)一般情况下,采用广义IPR曲线进行油井产能分析与预测。

(2)高含水条件下(含水率>70%),采用PI方法进行线性预测;当含水率>90%时,可不考虑产液乳化;泵吸入口压力大于等于0.7MPa。

(3)含气条件下,选择泵吸入口压力大于等于井液饱和压力。

(4)若未知油井饱和压力,综合考虑产液含水、气、油比的大小,应用无因次IPR曲线和PI曲线分别求得油井产能,然后与该井开采历史数据对比,进行必要的加权修正。

(5)可根据一定周期内的已知油井采油指数曲线变化趋势,拟合油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产能,从而确定合理的电潜泵采油排量。

2.机组选型优化与配套

已知预测产液量和扬程后,即可对电潜泵机组进行选型。下面就机组选型优化与配套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2.1泵的优化选型与配套

2.1.1泵轴功率

最好的做法是根据选定泵型的排量系列[1],用对应的单级叶导轮最大轴功率而不是高效点的单级轴功率来求得泵轴功率。若采用大批整机试验得到的实测泵轴功率统计值,则能更加准确计算所选泵型的轴功率。建议采用这种方法来确定泵轴功率。

2.1.2泵有效工况区

由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可知,泵存在一最优的高效工作点,包含该点的小区域构成离心泵的有效工况区。对全浮式叶导轮来说,在有效工况区内工作意味着叶轮不会因液压失衡而产生上磨或下磨,大多数情况下,泵往往在偏离高效工作点的一定区域内稳定工作。因此,必须对此区域内部及其边界排量、扬程、轴功率进行综合分析与验算。

2.1.3泵轴载荷

多数情况下,泵轴承载能力没有问题。当泵的排量较大、扬程较高时,泵轴启动载荷明显增加,此时应核算泵轴承载能力。

2.1.4泵沉没度

泵的许用沉没度不仅满足离心泵本身的吸高要求,而且避免井液分离出过多自由气进入离心泵。因此,在离心泵选型時,如没有对应于额定排量的泵型,最好采用小一号的泵型,但应根据预测产量对应的扬程要求来计算叶导轮级数,从而使泵沉没度长期保持不变。

2.1.5泵工作的稳定性

对多节串联离心泵配置,当单节泵壳体长度显著不同时,泵易振动,严重时会引起连接螺钉疲劳破坏断裂,使机组掉井。所以,应当尽可能均匀分配多节泵壳体号。

2.2附加功率损耗

小排量、高扬程机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作用在保护器和分离器上的附加功率损耗与离心泵轴功率相比占据较大比例,有时这类功耗可达离心泵轴功率的15%以上。

2.3潜油电动机配套

潜油电动机配套除了满足功率匹配外,还应考虑如何保证自身散热条件和降低潜油电缆的压降损失。为了保证自身散热,建议潜油电动机外壳流体流速大于0.3048m/s。为了降低动力电缆压降损耗,建议优先采用高电压、低电流电动机。对于大功率电潜泵机组,还要考虑电动机轴承载能力校验问题。在套管内径足够大的条件下,优先采用大直径潜油电动机。

2.4动力电缆选择

动力电缆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3个主要因素:

(1)确保电缆电压降损失不影响潜油电动机启动电压。

(2)确保电缆与套管之间有足够间隙。

(3)确保动力电缆绝缘等级足够。

3.油井高温问题

常规电动机允许最高工作温度(井温)105~115℃,由于涉及到井下电力传递绝缘性能和电潜泵机组运动副热效应,在高温油井(井底温度>115℃)中的电潜泵机组应用问题一直属于电潜泵应用难题。选井选泵时,除了采用具有特殊性能的高温潜油电动机外,对潜油电动机和电缆的规格尺寸选取还应有特殊要求。

4.油井含砂、含气、机组变频变速及软启动

电潜泵机组在含砂油井的应用问题较多。尽管目前已经出现各种类型的防砂电潜泵如目前新滩油田使用的宽流道耐砂泵,但其使用寿命距离我们的需求还很远。在含砂油井电潜泵选井选泵过程中,需要明确井液含砂量、酸溶性、砂粒度、石英砂含量、砂粒几何特性等。上述参数可以通过试验取得经验数据。如果上述数据不全,应当谨慎考虑是否下防砂电潜泵。

在潜油离心泵吸入口处,当自由气与产液的体积比达8%~10%时,泵的工作性能开始恶化。因此,在选井选泵时,需考虑加装气体分离器。通常单节旋转式分离器分离效率可达90%,当预测由井油气比较高时可采用两节旋转式分离器。此外,需要根据气体性质选择合适的防腐机组和电缆材料。

电潜泵机组的变频控制允许机组转速在额定转速附近上下变化,从而使机组与油井工况最佳,达到稳定生产和系统节能的目的。由于离心泵变频参数满足相似定律,所以泵工作参数随频率变化而显著变化。为此,进行机组变频匹配选型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离心泵的额定排量参数必须介于最小频率和最大频率各自对应的排量值之间。

(2)采用变频装置后,变频电性能可能导致潜油电动机发热量增加10%以上。因此,变频机组电动机选取应遵循前述高温电动机的参数选取原则。

5.电潜泵抽油井系统效率

电潜泵抽油井的系统效率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在选井选泵时需要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离心泵的水力功率或者降低电动机的输入电功率,均有助于提高系统效率。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电潜泵机组优化。

(1)对不同类型的潜油电动机与离心泵组合,优化匹配参数,从中选出最佳配套。

(2)采用变频技术,对给定机组进行工作参数调整和优化。

6.结论与建议

(1)电潜泵是新滩油田最主要的采油方式,电潜泵选井选泵工作是确保电潜泵抽油井高效生产、机组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灵活掌握正确的选井选泵原则。

(2)建议加大电潜泵机组选井选泵相关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选井选泵方法,提高选井选泵水平,确保电潜泵机组高效、稳定、长期、可靠地工作。

(3)针对新滩油田出砂严重和油田高效、高速开发实际,建议加强防砂技术及高效耐砂电泵机组研究工作。 [科]

【参考文献】

[1]毕玉芬.石油工业对电潜泵的新要求.国外石油机械,1996,02.

风险管理在油田应用 篇12

1 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介绍

成本精细化管理以‘精’为核心, 在项目成本规划上, 对讲究资金分配精细化, 保证资金使用合理高效, 避免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讲究企业管理的精确化, 对于任何项目的各个环节实行标量化管理, 确保各个环节资金精细化。这种经济化的成本管理模式具有可操作性、量化性以及协调性的特征, 这些特征都保证了企业成本精细化实施的条件。可操作性强调了在成本优化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 找到适合的做优化的措施;量化性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突出特征, 在项目成本计算分析中, 要求各个环节进行具体的计算, 一切以数据为基础, 确保成本的最优化;协调性是指在项目的各个环节, 要求经费管理的协调, 注重各个环节之间联系, 从而保证整个项目成本精细化得到保证。

2 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精细化管理理念宣传力度不足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的效益是生存的基础, 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能够极大程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使企业不被市场淘汰。但是目前的油田企业中, 精细化管理理念宣传力度明显不足, 企业领导和员工都没有在思想上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不认为油田企业这种粗放型企业在精细化管理中会有好的效果, 企业的氛围不利于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发展。

2.2 成本管理与实际生产联系不够密切

油田企业的项目具有动态性, 在成本管理中也比较复杂, 需要时刻分析生产的具体状况, 整个生产环节需要各个单位的充分合作, 对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及时做出处理, 但是成本管理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没有进行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成本精细化规划, 成本的控制仅仅在生产运行中起到提供资金的作用, 不符合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要知道成本精细化管理应该对生产中的不同情况都具有明确研究, 根据生产的进行选择合适的成本规划措施。

3 促进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更好实施的措施

3.1 提升精细化管理意识

精细化管理意识是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开展的基础, 企业要加大思想教育程度, 定期召开研讨会和宣传会, 为企业员工宣传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派专人为员工讲解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使员工真正了解精确化管理。对于员工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成本规划上的问题, 要及时进行纠正, 并为员工讲解其中的利弊, 逐渐引导员工做好成本精细化管理。将企业的成本预算放在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地位, 加强企业的预算力度, 采取分层的模式, 通过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流程安排, 逐渐加强各级员工的精细化管理意识, 便于精细化管理模式发展。

3.2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标准化的成本管理是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基础, 企业要对各个项目制定一个标准, 以便于成本管理工作的进行, 同时根据标准进行精细化研究, 在标准的基础上实现成本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注重对项目实际情况的考察, 作为实际成本优化的参考数据, 同时还要注重借鉴其它项目的经验, 善于利用他人的成果, 达到更好的成本管理的目的。同时要知道成本管理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科技和技术的进步, 需要对不适应的地方进行纠正, 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3.3 注重把握资金预算中的漏洞

资金预算管理作为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关系到整个成本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所以对资金预算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根据项目进行的实际情况, 及时发现资金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保证资金预算的有效性, 这就要求在资金预算中采取更加紧凑有规律的预算模式, 方便进行资金控制情况的修改。同时对于资金使用情况要进行严格记录, 严禁出现资金去向不明的情况, 同时账单还为后期的资金审核提供了有效数据, 是提升资金预算水平的可靠依据。

4 结语

成本精细化管理对油田企业有着显著的效果, 能够使这种粗放型的资源采集企业在生产成本上做到合理规划,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企业效益, 在实际应用中, 要明确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 明确自身油田的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思想、制度等方面促进这种模式在油田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彦梅.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油田企业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 01:99-100.

上一篇:CFO角色定位下一篇:法律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