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留守儿童

2024-08-18

法律留守儿童(通用12篇)

法律留守儿童 篇1

长期以来, 由于历史发展等各方面的原因, 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 部分落后地区人地矛盾十分尖锐, 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外出打工来改变生存状况, 由于户籍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孩子无法跟随在父母身边, 于是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

(一) 年龄及性别状况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 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 学龄前 (0---5周岁) 、小学学龄 (6---11周岁) 、初中学龄 (12---14周岁) 和大龄 (15---17周岁) 4个年龄组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27.05%、34.85%、20.84%和17.27%。

(二) 地区分布状况

根据调查, 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十分庞大, 且主要集中在中南各省份, 其中四川、广东、安徽、河南、湖南和江西等民工大省的留守儿童数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据来自全国妇联的数据显示,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102.55万, 全国每五个孩子中, 就有一个农村留守儿童, 占农村儿童37.7%, 占全国儿童21.88%[1]。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留守儿童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的没有父母的陪伴, 精神没有慰藉, 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自控能力较弱, 往往成为被侵害的对象。而且很容易受到不良观念的影响走向犯罪的道路, 他们已成为抢劫, 吸毒, 杀人等各类犯罪的高发人群。据统计, 近年来, 有近20%的青少年犯罪为留守儿童, 有些地方甚至达到50%[2], 而且遭受性侵犯的留守女童年龄最大的11岁, 最小的4岁, 还有频频爆出的拐卖事件, 自然灾害都是对留守儿童人身权的的侵害。自身的权益难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更重要的是这对孩子的成长会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2015年6月9日23时32分左右,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茨竹村4名儿童服食农药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公安机关调查勘验和尸体检验, 均系口服敌敌畏中毒死亡, 排除他人所为。贵州警方披露了毕节市留守4兄妹死亡案细节, 其中, 老大张启刚留有一份遗书, 大意是:谢谢你们的好意, 我知道你们对我的好, 但是我该走了。在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监护、心理、学习、生活、教育、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也演变成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对于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究其原因, 无外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 家庭教育的缺位, 亲情关爱的缺失, 是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在广大农村, 为了改善生活、维持生计, 很多年轻的父母一起外出打工, 将孩子托付给年长的父母照管, 这些年迈的爷爷奶奶不仅年纪大、行动不便, 而且文化素质较低, 根本无法担负起教育和监管孩子的重任。而儿童好奇心强, 接受新事物快, 模仿力强, 因此, 难免产生隔代长辈与留守儿童之间代沟, 绝大多数隔代长辈也仅仅能满足留守儿童物质生活保障。留守儿童在其他近亲属长辈家寄养的, 这些亲属存在不敢教育, 不知道如何教育的问题, 在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对身心发育带来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缺乏爱心和同情心, 比较自私和冷漠;不服管教, 逆反心理严重;不愿意接触外人, 性格孤僻, 比较封闭;缺乏上进心, 没有集体荣誉感, 对人粗鲁、缺乏礼貌;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基础差。这些情况在留守儿童当中比较普遍, 由于缺乏称职的监护人, 学校无法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导致留守儿童的问题愈发严重。

(二) 学校教育的不当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直以来, 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学校和家长都将分数作为考核和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标准, 虽然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 在农村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农村, 还没有切实得到落实。[3]因此教师往往偏爱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 并以成绩来将学生划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留守儿童”大多学习基础差, 学习成绩不好, 又经常违纪捣乱, 因此经常成为教师的“眼中钉”, 当他们犯错后, 经常会受到教师的言语辱骂甚至体罚。久而久之, 留守学生的逆反心理不断加剧, 和教师进行对抗成为常态, 师生关系不断恶化,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 留守学生大多会自暴自弃, 道德水平和学习成绩急剧下滑, 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三) 社会的不良环境、成人的不良影响, 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重大诱因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 对于人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 社会上的不良场所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近年来,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的日益普及, 在很多农村的集镇上都开设有大大小小的网吧, 这些网吧大多缺乏正规审批手续, 也就是所谓的“黑网吧”。为了获得经济利益, 这些网吧不顾国家相关政策规定, 堂而皇之的允许小学生进入, 甚至主动引诱学生。小学生自控能力差, 又缺乏管束, 网吧对他们的不利影响就更大。

2. 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在农村的农闲时节, 很多村民都会赌博, 这些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对孩子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社会和心理问题, 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将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切实落到实处。

三、切实加强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 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 完善留守儿童权益的法律保障

2012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次修正。其中, 第六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 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第八条规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工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年先锋队以及其他有关社会团体, 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我国对未成年人负有监管责任的“保护者”多达十五六个, 据说是全世界儿童保护义务责任方最多的国家。

法律的规定虽然“广而全”, 但具体责任落实上又面临“大而空”, 可操作性不强。保护部门多并不必然代表保护全面, 往往会出现和尚多了没水吃的现象, 部门责任不明确, 衔接不到位, 服务缺失。相关部门不仅要真正负起责任, 净化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还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法律保障上的完善和可操作问题。

(二) 应健全留守儿童法定监护权

我国《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 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还母、外祖父母、兄、姐等担任监护人。”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留守儿童来说, 他们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需要监护人的有力监管, 而如今的监护大多为隔代监护和单亲监护。《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补充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 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可现实情况却是, 他们的法定监护人无法进行监管, 并且隔代监护又不到位, 因此, 我们应当健全一套可操作性强的监护制度, 让监护人真正履行起监护职责。

(三) 加强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每个未成年的的基本权利, 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就是为了让未成年人受到良好的教育。只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的教育密切配合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保障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的权利, 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结论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留守儿童不是国家的负担, 而是我国未来农村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主力军。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 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也会在将来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 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给留守儿童创建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 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成为未来的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2015年.

[2]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研究.法制与社会, 2014年18期.

[3]夏天艳.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 2012年21期.

法律留守儿童 篇2

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

——高尔基

我是一名有30年教龄的区县中学教师。近十年来,我最大的感悟,是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慢慢地,学生们都不再是专心学习的乖宝宝,他们孤僻、自闭,怨恨的心绪开始蔓延,甚至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道德品行不端。那是在2000年的毕业班,一名女生当着全班学生的面骂我是“老巫婆”;那是在2003年的夏天,一名男生偷窃其他寝室同学的财物;有学生追着老师打,有学生沉迷于网游“失踪”一周,有学生结成小帮派收其他同学的保护费„„

从任教以来我一直秉持这样的观点,就是把刚走进校门的孩子看做是一张白纸。如今,这张白纸上沾染了如此多的污浊,我身为老师,心何以堪。想必众多一线教师同行,都有着与我同样的经历与感受。

问题的产生和爆发,是因为这些孩子多了一个称呼,“留守儿童”。

在与本校同事、外校同行交流的过程中,区县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比例普遍占到班级学生总数的40%左右,高的竟达到70%。然而,现在已不是去追究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及成因的时候了,超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必然衍生这一社会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发现症状,对症用药。

一、留守儿童的四大症状

我认为,留守儿童主要体现出以下四种主要症状:

1.心理问题。

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及时沟通,学生放学回家面对的是花甲之年的爷爷奶

奶、外公外婆。然而,祖父辈的隔代教育,要么产生极度溺爱现象,要么就是有深不见底的代沟。孩子们感到寂寞,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滋生怨恨情绪。遇到失败挫折,没有人在第一时间给予及时的引导,孩子们要么继续享受外婆的溺爱,要么就把心灵之门紧紧闭合,自信心逐渐消磨殆尽。

2.学习成绩差。

在我任教的班级中,留守儿童能够完全自觉地努力学习,并取得中上游成绩,十中难出一二。心理问题影响到学习心态,若是儿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那成绩怎么可能提高?

3.认知偏差导致行为偏差。

学生的思想就像海绵,对精华和糟粕没有分辨能力。无论是对他人、对事、对物、对金钱、对自我,这些学生都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家庭、学校、校外,构成影响学生认知的三大因素。其中任何一项缺位,都将导致孩子的价值认知观念走向误区,并最终传导到行为,犯下令人痛心的错误。

4.道德缺失。

人生是0,道德是1,无论你有多少钱,多少学识,多大权势,没有道德这个1,那有再多的0都是枉然。然而现在的学生,由于社会大环境的浸染,小小年纪便开始产生拜金、暴力、色情的负面情绪,衍生出偷盗、斗殴、沉迷网络和色情等诸多道德问题。如果说成绩差影响成才,那么道德败坏将直接上升到“做人”的高度。这是四大症状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一个。

二、寻找对症的药方

1.不建议改变教育制度,让留守儿童随父母就读。

曾经,我认为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有两条线索:一是改善现有教育制度,让留守儿童随父母就读;另一条是改善教育环境。但经过反复思考,与专家沟通探讨,最终我认为,第一条线索不具备可操作性。主要出于以下3个方面考虑,首先是留守儿童父母的工作流动性太强,将导致孩子频繁换学校,穿梭于不同的老师和同学当中,然而容易产生更多问题。其二,大量留守儿童来到城市就读,势必给城市教育资源带来无法承载的巨大压力。其三,留守儿童出走,也将抽空区县乡镇的现有生源,造成地方上的教育资源浪费。

2.改善教育环境是根本之路,有七大良方。

1)加强家长与留守儿童的联系。

虽然我们都爱这些孩子,但是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亲子教育是任何其他形式教育都无法取代的。在这一点上,学校和老师应当为他们搭建沟通的桥梁,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家长与子女间的联系是双向的。如果与家长联系困难,那至少学生一方的资源是可把控的。父母和子女,不管是哪一方的主动沟通多了,亲情也就温暖直达了。

2)营造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

如果说学生回到家之后的环境,是教育工作者难以影响的,那至少在学校、在班级、在学校周边,我们是可以影响和正确引导的。可由学校牵头,通过校内广播、刊物、宣传栏、集体活动等形式,积极传播良好的学习方法。相对较难的,是周边环境,这需要地方政府坚持不懈地开展整治行动,让网吧、游戏室、录像厅等青少年不宜涉足的营业性场所远离学生。

3)鼓励学生住校,专设教辅老师。

目前不少区县中小学校,对寄宿学生仍采取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一方面由于担心管理麻烦和安全问题,学校往往不主动提倡学生住校,另一方面,学校对

学生寝室只设置门卫和清洁工。我的建议是,一方面学校应鼓励留守儿童住校,校方采取集中管理,老师有更多机会与学生沟通,学生节省大量上学时间。另一方面,学校应针对寄宿学生,专设教辅老师,由班主任或班级科任老师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关怀学生放学后的生活情况,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后学习方法。

4)积极推行家访制度。

光把学生收进来还不行,老师得走出去,由学校制订“分工家访,共享信息”的家访制度,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分头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了解班上每个学生的大致家庭背景,比如父母亲在哪里打工,从事什么工作,平时跟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联系方式,孩子的代理监护人(往往是祖父辈或叔叔)是谁,对孩子的日常教育又主要采用什么方法等。家访后收集到的信息,由班级老师开会共享,针对其中的难题,大家一起商讨。有条件的还可以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料库。

5)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并在形式方面建议契合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和潮流,不必拘泥于常规,活动只需要把握方向,是往有益的方向引导就可以了。活动主要目的是不断增强班级内部凝聚力,给学生培养集体意识,弱化孤独感,养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畅快交流的良好风气。

6)代理家长制。

由校方出面组织,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干部和有帮扶能力的共产党员,以及社会热心人士,争当“代理家长”,自愿与留守儿童组成代理家庭,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的管护对子,做孩子们的成长保护人。这一制度目前已有地方学校开始试点,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7)提升教师自身修养。

老师们做什么,学生们学什么。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学生模仿:打麻将、爱喝酒、玩游戏、说脏话脏字„„倘若有一天发现初中生在寝室抱着白酒瓶子喝,还说“这是我们亲爱的班主任最喜欢的牌子”,那是令人羞愧难当的。因此除学校一直强调的专业水平提升外,不仅是班主任,而且各科老师都必须普遍重视提升自身道德品行和个人修养。这种修养的提升,虽非一日之功,但如果从学校、从教师个人,都可能普遍引起高度重视,是能够在短期内起到相当明显的变化,从长期的潜移默化看,效果更是惊人。

最后,与诸多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同仁,分享一下我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心得“,勿要操之过急,从小事或边缘事切入,逐渐打开学生心扉,让孩子认同你。处理好关键的那一下,走进学生心灵,让孩子信任你。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最终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助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无愧于父母,无愧于社会”。

法律留守儿童 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法律权益;监护;人身安全

根据我国2006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有超过1.5亿农民工外出务工,离开家乡前往城市,并且这个数字成像持续上升情况。与此同时,有部分人并非是前往一些大城市打工,或是出国劳务。基于此种情况,造成全国留守儿童数量持续增加,2006年超过2300万人,有85.9%的留守儿童年龄在14周岁以下,在义务教育阶段,有超过1/2的学生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自身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从法律角度进行探究,对于后续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留守儿童法律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监护问题。留守儿童的法定监护人为孩子父母,父母对未成年人提供抚养义务,是一项非常神圣的职责,其中包括未成年人自身财产和人身合法权益的监护。但是由于种种因素限制,未成年人父母外出务工,将子女留在家中老人或朋友共同生活,长期同父母分离,监护职责擅自变迁,可能出现留守儿童缺少监护人的现象。就留守儿童监护问题来看,主要包括单亲监护、祖辈监护、亲友监护、同辈监护以及混合监护等等,不同的监护方式确定不同的监护主体,混合监护则是未成男人独立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时而由父母或者其他亲戚朋友监护,其中存在明显的问题[1]。具体表现为:(1)监护力度不足。由于监护人自身监护能力存在局限,致使留守儿童监护质量偏低,难以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起到正确引导作用。(2)监护职责不明。留守儿童多为农村地区儿童,由于农村地区人民自身文化修养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对于留守儿童的监护理解为简单的照顾和看管,保证其日常生活起居,所以存在着亲友监护、祖辈监护以及其他监护形式,监护职责不明,一旦留守儿童法律权利受到侵害,则很难找到直接相关责任人。(3)监护方式不定。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十分不稳定,种种原因导致留守儿童自身缺乏安全感,心理负担加剧,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还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二)教育问题。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个老师,在幼儿成长初期受教育情况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成长。部分留守儿童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已经离开家中前往城市务工,将子女留给家中老辈或者其他亲戚朋友,缺少父母的关怀和教育。据相关报道显示,湖北咸宁一个儿童3个月就被留在家里,直到子女上小学后,父母仍然在外打工未回家,这种父母同子女长时间分离现象,很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心理障碍问题,对成长十分不利。

(三)人身安全问题。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双方的监护,自身法律权益十分容易受到侵害,危及人身安全。据权威数据调查显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怀和监护,留守儿童是犯罪侵害行为的主要对象。

二、留守儿童法律权益保护对策

(一)强化法律宣传力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社会以及其他公民的共同责任,对于一些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都应该予以严厉惩处,任何人都有权利组织,并加以举报。应提高对留守儿童法律权益保护的认知,明晰其必要性,进一步规避留守儿童成长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影响。

(二)强化监护主体责任。对于未成年人的监护,应明确监护主体责任,父母对于未成年人的抚养义务责无旁贷,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依法履行监护责任,不得虐待或者抛弃未成年人,不得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学校应按照《义务教育法》严格履行自身教育职责,全面落实国家最新制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尊重学生、关怀学生,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三)完善法律制度。完善法律制度对于留守儿童法律权益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义务教育法》等多部法律进行完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于具体处罚措施予以明确规定,增强操作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联合当地政府以及教育部门,针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提供帮助,将留守儿童法律权益保护落实到实处。

结论: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监护,自身法律权益很容易受到侵犯,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关法律保障制度,强化父母以及其他监护主体责任,不断强化人们留守儿童监护的责任意识,更加合理有效的改善留守儿童问题。

参考文献:

法律留守儿童 篇4

一、农村留守儿童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其原因

“留守儿童”, 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 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流动人口开始大规模出现以来, 留守儿童就产生了。但作为一个突出问题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则是在2002年特别是进入2004年以后。

儿童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生活, 这种共同生活能够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育提供比较理想的环境。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至少一方恰恰不能与这些儿童共同生活, 传统的双亲教养模式发生了变化, 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家庭教养结构:家庭结构不完整、隔代教养、寄养。子女与父母聚少离多, 亲子互动减少, 由此亲子关系也会不同程度地疏远。这种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家庭教养结构使留守儿童的亲子教育严重缺失, 并给留守儿童的安全、心理、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它使得留守儿童权利的实现状况令人堪忧, 并对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父母的监护, 极易受到他人的人身侵害, 如留守儿童易成为被拐卖的目标、留守女童遭受性侵犯或面临性交易的危险增大;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 成长中缺少父母感情上的关注和呵护, 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 个性、心理发展中的扭曲和变形, 久而久之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社会化过程;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容乐观, 他们中的成绩优秀者很少, 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成绩都处于中等偏下;此外, 因监护权的缺失和不到位, 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大的层面上说, 经济、户籍与教育体制的不合理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贫困是造成留守儿童最重要的原因。由贫困而产生留守儿童监护权的缺失或不到位, 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我国义务教育实行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原则, 适龄儿童少年只有在其户籍所在地才能享受国家所规定的义务教育。目前还有多数城市规定, 外出务工者如果带孩子进城就读, 要缴纳一定的借读费和学杂费, 许多无力负担的农民工只好把孩子送回农村。尽管许多城市建了不少民工子弟学校, 专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就读问题, 但相比大量随父母来到城市的农村孩子而言, 民工子弟学校的数量还远远不够, 远不能满足民工子女教育的需求。

教育的省际不衔接, 也导致许多孩子不得不当“留守儿童”。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子弟最多在打工城市读到初中毕业就回到老家。这是因为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之后, 各省教材和高考命题不再统一, 因此, 孩子就读地与户籍所在地使用的教材和高考题可能是不一样的。为了孩子未来能顺利地在户籍地考上大学, 许多家长不得不忍痛把孩子送回户籍所在地使其成为留守儿童。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的法律和制度建议

我国于1990年8月29日签署《儿童权利公约》, 1991年12月29日获批准加入, 同时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在符合宪法第二十五条关于计划生育规定的前提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履行公约第六条所规定的义务。公约于1992年4月2日对我国生效。该公约的要旨是:儿童应成为其权利的主体, 儿童和成年人具有同等的价值, 儿童的尊严必须得到尊重, 应以通常尊重人权的方式尊重儿童的权利, 并赋予儿童以任何人都可以要求享有的人权, 承认儿童的人权并将儿童的人权置于国际人权保护的核心。

儿童人权是普遍性人权的组成部分。儿童人权具有特殊性, 其特殊性表现在:权利的主体易受伤害;权利的享有需由成人加以保护;行使权利的能力受年龄的限制, 等等。儿童与成人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他们是弱小的, 是需要成人社会从各个方面给予充分帮助的, 尤其是在幼年时期, 儿童需要特殊的照顾才能完全享有自己的权利。

儿童权利大体包括生存的权利和发展的权利两个方面。前者包括生命权、健康权、相当生活水准权、安全生存环境权等;后者包括教育权、参与权以及基本自由权等。

儿童权利保护的基本原则是最大利益原则、平等 (无歧视) 原则、尊重儿童原则和多重保护原则。这几项原则共同构成《儿童权利公约》的价值基础。《儿童权利公约》为我们树立了国际儿童权利保护的最高标准。

2001年5月, 我国政府制定并公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 从更广泛的领域及高度提出了中国儿童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中国2001—2010年儿童发展纲要的总目标是:坚持“儿童优先”原则, 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 提高儿童整体素质,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儿童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儿童教育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完善保护儿童的法律法规体系, 依法保障儿童权益;优化儿童成长环境, 使困难儿童受到特殊保护。该纲要已于2003年5月22日正式实施。

目前, 针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所产生的社会问题, 为了保障儿童的权益, 应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所在。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是每一个儿童的基本权利和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由于现行体制的限制, 目前, 数以万计的年轻父母在外打工, 不得不做出与自己孩子相分离而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和亲戚朋友照管的选择。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必须从户籍制度以及其他相关体制的改革入手。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并不在于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 而是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 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 建立有偿的“代管家长制”

学校可建立有偿的“代管家长制”, 即由有监护资格的父母负担抚养费用, 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 教师代行家长职责, 从学习到生活全程负责。这既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教育和管理, 也为外出务工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代管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扮演家长的角色, 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多了一些温暖, 在学习上多了一些帮助辅导, 在感情上多了一些交流慰籍, 使监护权缺位的留守儿童有了较好的补偿, 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空间。

3. 在地方政府中设立实体性的儿童保护专门机构

父母监护的缺失是目前影响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最大负面因素。建议在地方政府中设立实体性的儿童保护专门机构, 如儿童保护局, 对于监护人死亡或事实上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 由国家担任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4. 国家义务教育应体现福利性

2006年6月29日修订、同年9月1日施行的《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行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实施义务教育, 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保障义务教育制度实施。”国家非常有必要利用公共资源来维护义务教育的公平性与福利性, 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 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教育条件, 加强师资力量, 提高管理和教育水平。惟有如此, 才能解除国民尤其是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的后顾之忧, 并促使教育这一民生之基不断得到巩固。

5. 尽快研究并制定《慈善事业法》

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的发展, 不可能超越这个时代的规范,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许多社会问题 (包括农民工及其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仍将是未来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只是这些问题的逐步缓解。因此, 我国在新世纪不仅需要慈善事业, 并且需要有发达的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途径之一, 制定《慈善事业法》, 可以推进全社会的慈善意识, 加强慈善捐赠活动, 建立慈善事业的有效法律监督机制, 建立真正的和谐社会。《义务教育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 鼓励按照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的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笔者认为, 制定《慈善事业法》可以为农村义务教育筹措资金, 一方面, 善款可用于农村寄宿学校建设, 建立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 在城市教育资源紧张的情况下, 善款也可以用于城市中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 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随务工的父母一起进城, 提供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条件。

6. 建立“教育助学凭证”制度

“教育助学凭证”制度, 即“教育券”制度, 是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于1995年首先提出的。他主张将政府有限的教育经费以有价证券的方式经过折算后发给学生, 以此增加对学校的选择权和激发学校之间展开竞争,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建议教育部应当将“教育助学凭证”直接发到农村每一个学生手中;学生持“凭证”可在全国任何地方学校借读, 充抵学杂费;被借读的学校最后持“凭证”向国家兑换经费。这样一来, 国家、学校、学生“三赢”, 义务教育法可真正落到实处, 可实现义务教育经费的有效转移和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7. 加强农村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

目前,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受侵害、农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不容忽视。据2004年公安部的调查显示, 有两个“大多数”, 即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 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农村法治环境建设滞后, 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应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编入规范教材, 配备专职教师, 将法制教育深入浅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从学校到家庭都要有意识地增强未成年人知法、守法的法律观念。

8. 开设未成年人维权求助热线与咨询热线

法律留守儿童 篇5

对比分析报告

摘要:目的,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教育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作眼点。其目的是弱化留守现象所形成的留守问题的负面影响。因此了解留守儿童问题的实质是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基础工作。方法:对游仙区柏林镇中学七、八年级学生进行随机班级抽样问卷测量。结果:与教师关系非常紧张的个体中,留守儿童人数超过非留守儿童。

关键词: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师生关系

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心理社会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补偿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的家庭教育的不足,改善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状况。师生关系是在校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是获得知识和成就感等社会意识的纽带。留守学生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其社交技能可能存在着某些缺陷和不足。亲情缺失很有可能造成儿童早期的人际冷漠和退缩性人格,不利于个体社会性成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成长。因此了解留守儿童大师生关系状况就显得非常必要。为未来的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交际培养有指导性的意义。

因此,笔者对农村初级中学----游仙区柏林镇中学在校学生进行师生关系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进行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样本数81人次,其中留守儿童35人,非留守儿童46人。结果见表一:

表一: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师生关系测量对比分析

项目

留守儿童/非留守

儿童

8-----18

(师生关系非常紧张)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

(%)

-8-----7

(师生关系不怎么好)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

(%)

-18------9

(师生关系过得去)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

(%)

合计

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

20/34

10/10

35/46

(35人46人)5(4.94)/2(2.47)

统计说明:

一、留守儿童的师生关系紧张程度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师生关系非常紧张的留守儿童占4.94%,非留守儿童占2.47%。说明人际关系与亲子关系存在着正相关。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其人际技能得不到良好的发展。还有可能因为心理水平处于劣势,而对人际交往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亲情缺失,还可能导致儿童缺乏与成年人进行交往的勇气和技能,与成人交往的成功经验较少,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对成年人采取回避和怀疑态度,因此导致了师生关系紧张。

二、由于缺乏亲情依恋关系,或者关系淡漠。可能会形成人际冷漠和敌对。也是形成师生关系较为紧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建议:

1、开展留守儿童人际关系技能培养。

2、加强心里健康教育。

让农村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篇6

关键词:留守;培养习惯;陶冶情操

留守儿童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缺失问题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作为班主任,作为在农村工作的基层教师,我认为应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找根源,有的放矢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相关问题:

1.亲情缺乏,心理失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些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2.习惯不良,学习较差。许多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祖辈教导,在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

3.道德滑坡,价值观扭曲。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相当一部分农村父母容易忽视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进行“关爱”,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甚至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形成。

二、用爱撑起风帆

这些留守儿童从心灵上说已失去某种平衡,他们很可能对失去的平衡在学习生活中充分压抑或尽可能发泄。因此,班主任、老师绝不能以疏远、淡漠、鄙视,甚至是漫不经心、肤浅的态度去对待他们,而应该对他们予以深刻的理解和真诚的关怀,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尊重,从而赢得学生的充分信赖,让他们理解教师如同父母般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就会忘却心理失衡,抛开杂念努力学习。班主任、老师应在开学时对他们的情况进行摸底,建立好留守学生档案;在平时的生活中,班主任要多花时间和精力,经常对他们的吃、穿、住、行等方面进行了解,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对他们倍加关爱,成为他们的好朋友。通过多谈心、聊天等方法,班主任能全面深入了解这些留守儿童走进他们的内心,做他们的贴心人。让他们在关怀和帮助中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从而扬起生活的风帆。

三、培养习惯,从点滴做起

有些留守儿童的生活方式、礼仪交往偏离了方向,表现出厌学散漫、言行不恭和我行我素,班主任就要对学生的行为偏差予以修正,這就要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同的家庭教育采取不同的方式。从小处入手,从点滴做起。如每天学生入校,我采取由学生轮流值日的方法,培养学生讲究卫生按时到校的好习惯。有时也需要对行为偏差的学生进行恰当的行为控制,不放任自流。经常组织他们参加班级的各种活动,让他们明白应该怎么做。

四、多渠道,陶冶情操

班队活动是一个有效途径和开展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它不仅可以把道德教育的内容加以具体化,更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手段。班队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实际操作机会多,对学生有较大吸引力。教师应改变以往德育教学照本宣科,用压注手段灌输的陈旧做法,立足于现实生活,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立足时代发展要求,开展内容新、感召力强的活动,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思维的敏锐性;以学生自己组织为主,教师进行适当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经常精心设计和实施一些主题活动,如“我的学校我的家”“给辛勤的父母写封信”“我成长我快乐”等活动。我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爱心真情传播行动、雏鹰假日小队、志愿服务队、学校图书馆服务员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达到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目的。

五、用欣赏的目光看学生

每个留守儿童都渴望得到赏识,每个留守儿童都有值得骄傲的闪光点,每个留守儿童都有其独特的长处。只要我们为他们增加一点自信心,多为他们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他们定会放射出奇异的光彩!希望别人赏识是人的本性,赏识能使人愉悦,使人快活,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开启心智,灵感涌动,给留守儿童“戴高帽子”,真心实意地表扬他们,赞美他们,他们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和回报!在赏识激励的过程中,要扬长避短,改变表扬内容,变表扬优点为表扬进步点;改变表扬手段,变一般的笼统式表扬为分等级表扬,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深切地感受到老师在时时刻刻关注着他;让每个留守儿童都甜蜜地感受到同学们在羡慕他;让每个留守儿童都在表扬与被表扬中树立自信,稳步前进。

总之,在对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留守儿童的个性特征、性格差异、生活规律等因素,积极探索新的德育工作方法。班主任还应多协作教育,把任课教师、领导、学生及其家长(监护人)、社会力量等有效结合起来,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形成合力,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留守”。

参考文献:

法律留守儿童 篇7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权益

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中的特殊群体,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之规定, 赋予他们五项基本权益:

(一) 生存权———每一个未成年都拥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健康权以及获得最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

(二) 受保护权———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的、被保护的权利。

(三) 发展权———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

(四) 参与权———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五) 受教育权———享有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并享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和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二、国内外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 城市发展初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受经济条件的吸引, 农村的青壮年纷纷向城市转移, 他们离开农村的方式与我国农民不同, 他们彻底从农民变成了工人, 他们断绝和土地的联系, 在此过程中父母与子女是一起流动的, 不受户籍制度的约束, 绝大多数为整户迁徙, 自然也就不存在留守少年现象。我国于1986年7月1日起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成为了保障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基石。于1991年9月4日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规定留守儿童的权益由家庭、学校、社会、司法途径予以特别关怀。面对如此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 如何让留守儿童更好地得到权益保障, 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我国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 受教育权难以得到保障

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学校。留守儿童”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学习成绩都处在班级下游, 极个别学习成绩较好的孩子, 也是用他们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换来的。据教育部门的一项统计显示, 近年来, 农村青少年初中升高中的比例已由1985年的22.3%下降至目前的18.6%, 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则在初中毕业后, 未经过任何职业培训就外出务工, 每年更有近200万的留守儿童小学毕业后沦为廉价劳动力。

(二) 受保护权时常受到侵害

留守儿童过早失去双亲关怀和庇护, 受保护权长期遭受侵害。孤独与迷茫使他们有的表现为暴躁、小偷小摸、欺负同学;有的孩子则经常处于自卑、忧郁状态, 对未来缺乏理想, 对家人、伙伴、同学漠不关心, 公德心缺失。还有的儿童虽然性格开朗、积极乐观, 但比较偏执、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由于留守儿童受保护权得不到有效保障, 缺少父母关爱、家庭温暖和社会关怀, 使他们极易走到一起, 形成一个个小团体, 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危人群。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2013年数据显示, 截至当年, 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中留守儿童犯罪率约占总数的70%, 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 生存权和发展权落实不到位

使留守儿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底线, 生存权和发展权被提高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 时至今日, 留守儿童的这两项权利依然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农村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不足, 留守儿童的健康受到很大的威胁。据有关报道显示, 农村孩子的传染病、地方病发病率普遍比城市高。加之, 孩子没有父母的监护, 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饮食安全、饮水安全、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的监管, 极易引起各类儿童安全事故, 留守儿童受伤、死亡事件频频发生。

(四) 在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对留守儿童的关怀有所欠缺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初犯年龄逐年降低, 校园暴力案件不断增加, 案件恶性强、手段凶残、影响广泛。

有数据显示, 在近20年内, 我国青少年的发育年龄提前了2-3年, 心理和生理成熟度较过去有大幅提高。继续依照年满14周岁作为青少年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 不仅间接上成为了未成年惯犯违法犯罪行为的帮凶, 同时也无形中伤害了那些本性善良因一时冲动犯下罪行的孩子。举例来说, 留守儿童甲一直在与同伙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在甲年满14 (或16) 周岁的前一天, 暨甲成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或完全能力行为人的节点。当天甲与小伙伴们一起从事违法犯罪行为, 由于甲还是无行为能力人 (或限制行为能力人) , 即使犯罪也可以免于刑罚, 但是当甲第二天早上 (达到时间节点) 醒来, 未得到社会、学校、家庭任何提示的情况下, 做相同的事情, 就会以他生日为界限, 为他生日之后的行为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在成年人的世界中, 这是再公平不过的事, 但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和法律去要求未成年人, 对未成年人而言显然是不够妥善, 缺乏关怀的。当前, 未成年人无法掌握足够的法律知识, 也无法在他到达行为能力变化时间节点的那一刻就突然具备对犯罪行为所造成后果的认知能力。这种情况的发生, 违背了立法者保护青少年权益的初衷, 这是站在成年人视角审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问题的结果, 显然没能更好的站在未成年人的角度给予他们最需要的保护和关爱。

四、完善我国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意见

(一) 延伸法律与道德在权益保护层面的边界, 编织起温暖的关怀平台, 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司法五位一体的权益保护网络。

尽快建成中国儿童保护的法律体系, 修改完善义务教育法, 建立留守儿童普法考试制度, 保障留守儿童接受普法教育的权利, 在留守儿童成长关键的时间节点进行普法教育, 推行留守儿童法律基础知识考试制度, 将考试成绩与升学、择校的优惠政策挂钩。对于法律知识考试不合格的留守儿童, 进行单独辅导, 务必使他们在对应的时间节点达到限制行为能力人或完全行为能力人所应具备的法律知识标准。

(二) 通过教育体制改革保障留守儿童权益。将目前的9 年义务教育提高至13年义务教育, 实现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全覆盖, 提高适龄青少年覆盖率。每名留守儿童由一名教职员工点对点关怀, 关注其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思想波动, 有效减少校园安全、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全面创新寄宿制学校及工读学校, 在提升现有两种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探索学工结合的教育模式。推广认证家庭寄宿制度, 成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基金用于补贴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开支。

(三)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实行青少年柔性刑罚制度。

在司法实践中, 因未成年人毕竟还处于发育阶段, 认知能力、自控能力还存在欠缺, 应当建立区别于成年人的青少年弹性刑罚制度。注重以教育挽救为主, 惩戒处罚为辅, 综合在各案中青少年对犯罪行为的认知程度、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等方面弹性考量量刑幅度。通过教育、改造和挽救有罪错行为的未成年人, 震慑有犯罪可能的未成年人, 有效的遏制破解“宽容即纵容”难题, 对未成年人来说, 这是惩戒, 也是保护。

摘要:留守儿童, 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 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或不在父母身边城里的未成年人。保障留守儿童的权益, 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城市、农村和谐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权益概念、国内外保护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法律、制度、政府行政等多个角度提出完善我国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网络,刑事责任年龄

参考文献

[1]曹诗权著.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敦福主编.现代社会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姚丽.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分析与对策[D].山西大学, 2012.

法律留守儿童 篇8

一、我县留守儿童和学校关爱工作现状

目前,我县共有中小学校学生12400多名,其中留守流动生3182名,占学生总数的25.6%。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被寄养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家。

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低、生产生活负担重, 又是隔代抚养,在对孩子的思想沟通、教育管理、亲情关爱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孩子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切实开展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教育关工委对全县部分学校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学校关爱工作亟待加强。

1.留守儿童出现了较严重的心理危机 :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自卑心理加剧,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世孤僻不合群,与父母的疏离隔膜感增强。

2.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脾气暴躁,逆反心理重,有的出现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他们在家里和代为抚养的监护人发生顶撞,稍有不满意便大发脾气,叛逆怨恨。

3.留守儿童面临自身不适或者困难时 ,往往无所适从 ,不知所措,表现为行动迟缓,意志力不强。

4.大部分学校关工委都成立了关爱工作团 ( 组 ), 但开展关爱工作的力度不够大,往往局限于节庆日的捐款、捐物、课业辅导等,而忽视对留守儿童的跟踪管理和心理疏导,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和稳定的结对帮扶关爱体制。

二、开展“代理家长”活动,探索关爱留守儿童常态化模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亲情的缺失给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为了探索出一条关爱留守儿童的常态化模式, 我们在全县各中小学校普遍开展了“代理家长”活动,全县有335名“代理家长”参与留守儿童的亲情关爱活动。所谓“代理家长”,就是由学校各级领导、党员教师和“五老”,按“自愿、自主”的原则,经学校关工委协调,与留守儿童结成亲情关爱对子,成为该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在生活上细心照顾、学习上悉心指导、心理上耐心引导,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其职责是认真做好“三知”、“三多”、“三沟通”、“五个一”。

三知:即知道留守儿童本人的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班级和教师情况,为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引导工作奠定基础。

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多参加学校学生集体活动,增进了解,培养亲情;多到其家中走访,了解留守儿童情况,宣传科学教育方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人、老师联系沟通,交流留守儿童教育情况,形成管护、教育、引导留守儿童的有效合力。

五个一:即每周与留守儿童联系交流、辅导作业一次;每月与留守儿童父母、任课教师、监护人联系一次;每月到留守儿童家走访一次; 每学期初制定一份帮扶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书; 每学期末撰写一份关爱工作情况总结或留守儿童教育经验文章。

代理家长在履行基本职责的同时, 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采取赠送生活学习用品、共度节假日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鼓励、关心、帮助留守儿童。如松江小学的李某某父母去外地打工,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年纪已大,还要干活,没有时间管他。他不愿意学习,有空就上网吧玩游戏。没钱就偷铁卖钱。为此,担任他的代理家长的班主任就主动找他谈话,耐心做思想工作,像母亲一样苦口婆心地教育、规劝,使他认识到错误。面对他犯的错误,给予宽容和理解。每天放学后把他带到自己家写作业,不会的题给他辅导。这样他的作业写完了,没有机会去网吧,时间一长,他渐渐也不惦记上网吧玩游戏了。看到他的进步后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让同学为他鼓掌。被承认、被表扬激起了他心中的愉悦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更努力了,成绩提高得很快,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还原”家庭教育

1.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一是进行心理健康指导。针对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温暖而产生的孤独、封闭、自卑、冷漠等心理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是建立家长电话联系制度。为加强留守儿童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了三个电话。第一是“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父母每周和子女通一次电话,询问子女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与子女进行经常性情感交流,倾听子女的心声,给子女以热情的鼓励和关怀,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收集学生家长和监护人的联系电话,向学生及家长公示“代理家长”的电话号码,将学校电话和“代理家长”电话设置为亲情电话。第二是“师长电话”。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每两周给班主任打一次电话, 和老师交流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三是“代理监护电话”。“代理家长”每两周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通一次电话,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三是实施“特别关爱工程”。为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弥补感情缺失,开展“爱心妈妈”征寻活动,“‘爸妈’伴我成长”书信活动、“感恩回报”主题班团队会及朗读比赛、讲故事、课本剧表演等有益活动,融化留守儿童冷却、封闭的心灵,让他们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好、家庭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爱。同时,各校还利用“六·一”儿童节、寒暑假,组织发放结对帮助卡、给留守儿童捐款、赠送学习用品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2.“还原”家庭教育。所谓“还原家庭教育 ”,就是尽可能地“还原”父母亲的关爱和教育 ,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父母时时都在身边的温暖与亲情。

一是开设“亲情教育课”,在电信部门的支持下,开通“亲情电话”,倡议家长在每周的“亲情教育课”时间或晚上、节假日、孩子生日等与孩子和班主任通电话,以了解自己孩子在校情况, 与老师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 有针对性地还原家庭教育。同时每学期给外出务工家长写一封建议信,如《父母外出打工勿忘教子》、《父母如何与学校保持联系》等,以真诚感人的方式提出建议,让父母认识到自己的关爱对孩子成长、学习的重要性,时时心系孩子,情暖孩子,还原家庭教育。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个案资料, 对个别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进行跟踪教育、定期家访,一方面向监护人反映该生在校情况,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孩子,更重要的是告知家长与老师一起关爱、引导孩子,还原家庭教育。

三是摄制“优秀留守儿童成长经历”、“少年打工仔现身说法”、“父母赚钱不易”、“留守儿童丰富多彩的活动”等专题纪录片,让学生观看,同时设法寄给家长们观看,启迪家长如何关爱教育子女,还原家庭教育。

法律留守儿童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样本。纳入标准:年龄5~12岁;监护人知情同意;无原发性及先天性疾病。本地区的180例儿童纳入调查。其中留守儿童100例作为观察组, 男53例、女47例, 年龄5~12岁、平均年龄8.21岁;非留守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43例、女37例, 年龄5~12岁、平均年龄8.45岁。两组儿童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调查内容

对两组儿童进行心理障碍相关量表的调查, 包括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 了解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行为问题。本次调查进行了严格审核与质量控制, 以确保调查的有效率为100%。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包括活动能力、社交能力、社交活动性与躯体诉述等四个维度, 分数越高, 行为能力越好;SCL-90症状自评量表包括心理、生理、行为与总体健康等四个维度, 分数越高, 自评症状越好。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行为调查对比

经过调查, 观察组活动能力、社交能力、社交活动性与躯体诉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 症状自评对比

经过调查, 观察组的心理、生理、行为与总体健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流动的增加, 留守儿童也在增加, 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呈现剧烈增长的态势。学术界也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领域从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特征、教育、居住到社会整合[3], 现有的研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干预缺乏深入研究。本文观察组儿童活动能力、社交能力、社交活动性与躯体诉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其可能原因为缺少父母的爱护, 限制了留守儿童的活动和交往, 导致社交能力的降低;疾病本身及由此带来的生活不便、与其他儿童游戏交往减少, 也带给患儿较多的负性情绪体验;由于性格的执拗和行为的幼稚, 可能使留守患儿在幼儿园或学校不易很好地与老师及同学相互配合, 更易作出违纪行为[4]。

观察组的心理、生理、行为与总体健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存在较多的焦虑、抑郁、孤独、自卑以及可能出现的消极抵触心理、逃学、抽烟、夜不归宿、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为此在干预中, 建议对留守儿童开展每周一次的小组活动, 培养肯定自我、欣赏别人、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和勇气, 让他们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 把压力转化为学习、生活的动力;开展儿童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宣教及如何与同学和谐相处等主题活动。总之, 留守儿童多具有明显的心理障碍, 导致行为能力的下降与生活质量的降低, 因此, 需积极根据发生因素进行干预。

参考文献

[1]王玲玲, 陈立文, 陈素菡.留守儿童情绪障碍的研究[J].浙江医学, 2014, 16 (9) :1402-1403.

[2]胡月, 韩娟, 陈心广, 等.湖北省麻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资本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4, 35 (1) :31-34.

[3]江琴, Bjorn A.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特点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 2014, 35 (3) :325-327.

法律留守儿童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 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 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 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长期与父母分离, 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造成他们学习成绩、品德发展不尽如人意。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总体差于非留守儿童, 而“双差生”绝大部分产生在留守儿童中, 是学校和教师的一块心病。由于没有父母的细心监护, 而班主任又不可能面面俱到, 相当一部分留守生学习缺乏自觉性, 交友没有选择, 喜欢成群结伙, 打架斗殴, 花钱大手打脚, 不懂勤俭节约;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常和品行欠佳的社会青年混在一起, 参与偷盗, 迷恋上网, 有的甚至早恋等。

二、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 性格柔弱内向。

留守儿童在年龄较小时就离开父母, 致使亲情关爱严重缺失, 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 但毕竟与父母不同。当遇到一些麻烦时他们就会感觉柔弱无助, 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 再加上性格内向, 总把事憋在心里。长期下去, 这种自卑封闭, 极易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 自卑心理障碍。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 具有强烈的自豪感, 而父母不在身边就好像失去了坚定的依靠和保护, 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 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丧失信心, 学习上不求上进。

(三) 寂寞无聊心理。

父母的外出使孩子产生一种被抛弃感, 空落、寂寞、孤单, 时时困扰着他们幼小的心灵。时间一长会使他们的心理骚动、抑郁, 进而导致精神上的空虚, 甚至行为上的出格。

(四) 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 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 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 而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 有更强的逆反心理。

(五) 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少数孩子在年幼时, 父母就离开外出打工, 他们不理解父母, 认为家里穷, 父母没有能耐, 才外出打工, 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 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 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三、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

父母由于长期在外, 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 于是大多采取“物质 (金钱) +放任”的方式来补偿, 偶尔打电话联系也只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而对于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 致使子女好逸恶劳, 奢侈浪费, 摆阔气, 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 只要孩子不犯大错, 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 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 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 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 不遵守规章制度, 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 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 而学校在监管上却无能为力。同时, 由于多数农村学校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并没有认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长此以往, 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的将来担心。

(二) 社会环境存在“雷区”。

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 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 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 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全国各地, 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 甚至被拐卖, 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

四、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要有足够的耐心, 要注重引导, 要给予他们集体的温暖, 尤其应该重视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 尽量改善学生的寄居环境。

1. 帮助代理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1) 要关爱孩子, 但不要溺爱。代理监护人不能因为孩子小, 父母又不在身边, 就对他们加倍的溺爱, 而应该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更多的关爱,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了解孩子的所想、所需, 多跟他们交流、沟通, 但要避免过分唠叨。

(2) 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留给他们一定的空间。代理监护人要正确引导孩子,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而不能简单地加以限制、否定。不能满足孩子的应加以解释, 做通孩子的思想, 消除误会, 防止产生代沟。

(3) 遇到困难, 及时帮助解决。代理监护人应替孩子想办法, 出主意,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学习上无法指导孩子, 可以通过电话请教教师或别人。总之, 在孩子眼里, 要做一个合格的、负责任的“家长”, 只有这样, 孩子才不会因此心烦, 更不会有孤立无援的感觉。

2. 加强学校联系。

(1) 通过家访, 加强与代理监护人联系。寄居家庭更需要教师上门家访, 帮助代理监护人分析留守学生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想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在平时, 学校还可建立家校联系卡制度, 让教师向学生公布电话号码, 当学生求助而代理监护人又无法提供帮助时, 可以通过联系卡或电话取得联系。

(2) 教师时时与学生父母保持联系。教师是代理监护人, 是学生和学生父母之间的桥梁, 当寄居生活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时, 教师应该及时联系孩子的父母, 根据孩子的特点, 重新选择寄居家庭, 尽一切可能减少寄居学生的心理障碍, 以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父母应该是最了解孩子的, 应多与他们沟通, 常进行耐心的询问、了解, 帮助孩子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二) 学校主动出击,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 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项档案, 指定由班主任负责管理。

档案要详细记载这些孩子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 以及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等, 以便跟踪教育。

2. 给予集体的温暖。

孩子远离父母, 时常会有孤独感, 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 会有伤心时的热泪, 因此我们要创设一个比较宽松和谐的班集体, 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如各班可建立留守儿童的生日档案, 在学生生日当天送去一张生日卡片, 以示祝贺;当学生取得成绩之后, 班主任向学生父母和代理监护人送去一封报喜信……虽然这些永远无法代替父母的爱, 但至少可以使学生的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感情体验得到淡化或抑制。

3. 开展心理辅导。

学校教导处可定期召开留守儿童会议,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寄居生活, 静下心来, 克服困难, 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变被动为主动。同时, 学校还要建立心理咨询室, 由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等问题, 使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

4. 丰富课余生活。

学校可利用假日举办文艺演出或开展以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内容的兴趣活动, 如小制作、参观、实验活动等。

5. 突出学习上的帮助。

由于寄居家庭的特殊情况, 学生更需要学习上的帮助。因此, 除老师热心辅导外, 班级也应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采用“兵教兵”策略, 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三) 关注后进留守儿童的教育。

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中, 不少学生存在着心理方面的问题, 尤其学校中的一些“双差生”, 更需要我们特殊的关爱。各负责老师应深入后进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 开展定期谈话, 跟问题学生交朋友等, 密切配合班主任做好后进留守儿童的转化工作。

“留守儿童”的安全由谁留守? 篇11

前不久,聯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妇女报对600名留守儿童开展的一项专项调查显示,在6岁至16岁的留守儿童中,父母外出务工的占91.5%,其中外出务工3年以上的占58.1%;42.9%的留守儿童从来没有随父母在城里生活过,66.3%的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31%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才回家一次,74.6%的父母仅仅通过打电话了解孩子的情况。

调查数据反映,大量留守儿童不仅要承担家务和农活,而且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家庭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情感空巢”、“教育空巢”、“安全空巢”等问题日益突出。今年年初,新华社记者采访得出的数据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在东南沿海某省份,每年有近千名孩子发生意外,其中近一半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安全困境,是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重视并加以解决,会导致更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5个如花生命的逝去,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家庭难道不该彻底反思一下,是什么让孩子走向了那条吞噬生命的水塘?是什么导致了留守儿童的悲剧?自己为留守儿童的安全尽到责任没有?

笔者注意到,就在2011年年底,宜春市政府启动“十大幸福工程”,将帮扶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其中,提出了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卫生保健、免费体检、普法宣传、安全宣传,发展结对留守儿童爱心家长等一系列举措,还明确了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据了解,不少地方也有类似的做法。现在回过头看,面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我们缺的不是资金,而是推己及人的爱心;缺的不是制度,而是不折不扣的落实;缺的不是职责,而是方方面面的合力;缺的不是办法,而是重于泰山的责任。

法律留守儿童 篇12

当前我国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儿童留守现象相当普遍。据有关部门的保守估计,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家人帮助抚养的儿童,在全国农村不少于千万,由此形成的所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由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留守在农村,托给老人、亲戚或其他人来照顾。留守儿童长期亲子分离的特殊状况、教育的缺位、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十分丰富,但结果却有很大差异。有的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总体状况比非留守儿童差;另有研究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没有差异,其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乐观。现有研究主要取样于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地,如四川、广东、江西、安徽、湖南、海南等省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集中了全国87%的留守儿童。而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试图通过实地的访谈调查和心理测量,了解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考察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尊、焦虑与孤独情绪的特点,探讨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因素,并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分层随机抽取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五所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学生531名,平均年龄为11.6±1.05岁。其中五年级238人(44%),六年级293人(54%);女生268人(51%),男生263人(49%);汉族418人(78%),少数民族113人(22%);留守儿童219人(41%);非留守儿童312人(59%)。

2.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心理量表与自编调查表相结合的方法。为了测量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和其同伴关系的情绪体验,本研究使用了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SES)、Asher等编制的儿童孤独量表和La Greca等编制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1)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SES)有10个项目,分四级评分,从1表示非常不符合到4非常符合,分值越高,表示自尊程度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A=0.77~0.88,重测相关系数为0.85。(2)Asher等编制的儿童孤独量表有24个项目,量表按五级记分,总分越高,表示孤独感越强。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A=0.90。(3)La Greca等人1988年编制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共有10个项目,采用三级记分,总分越高,表示焦虑越强。量表包含两大因子:害怕否定评价;社交回避及苦恼。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A=0.76,重测信度为0.67。

3. 研究过程。

分层随机抽取了云南省保山地区五所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10个班,发放问卷570份,回收有效问卷531份,有效率为93%。采用团体施测,统一指导,施测人员统一培训。

三、研究结果

1. 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分层随机抽取云南省保山地区五所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学生531名,其中留守儿童219人(41%)、非留守儿童312人(59%)。留守儿童中单亲外出打工的178人(84.8%),双亲都出去打工的32人(15.2%)。一般来说,大部分外出务工的父母,他们都会在外出前提前将孩子安顿好,双方都外出务工的家长大都有老人在家帮助他们照看子女,也有一些处理不当,未做好安排。在外出务工的父母中,少数民族的父母极少外出务工,只有7人仅占3.3%,这可能是与少数民族聚居习惯和文化有关。外出打工的父母的文化程度,87%的母亲和89%的父亲都是初中及以下学历,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获得稳定工作的可能性,被迫选择背井离乡。

2.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自尊、儿童孤独、儿童社交焦虑的对照研究结果。

(注:*P<.05,**P<.01,**p<.001)

本研究使用的量表是经国内修订后的常用工具,其测量结果是可靠的。测量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自尊量表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F=2.859,P>.05)、社交焦虑量表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F=1.155,P>.05)、在孤独量表上的得分也不存在显著差异(F=.150,P>.05)。本研究结果与国内的大多数同类研究不同。其原因可能是,一是样本选取不同。本研究选择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心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而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上的结果与周宗奎等的研究是一致的。二是实施调查的人员不一样。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是由教师、学校领导等完成,而本文的施测人员是经过统一培训的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研究生分配到不同学校,测量在两天内完成。三是该地区的留守儿童现象比较普遍,一个班级1/3~2/3的学生都是留守学生,留守学生因“从众”的心理,并未感觉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反而能形成一个保护性的小群体,相互支持。

四、结论与反思

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的差异性比较,不呈现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并不能得出结论:在自尊、情绪和社交方面,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是有差异的。

2. 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需要正确的理解,分析儿童的生长环境,既要重视影响儿童成长的客观因素,也不可忽视儿童是成长的主体。父母外出务工,不能对孩子做出及时的教育,但这不是影响其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必须通过儿童这一主体内因起作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呈现出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一定是留守儿童特有的,只能说在留守儿童身上更为突出而已。教育者不应给孩子贴上“留守儿童”的标签,并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在“留守”上。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家长和老师都会把学生的问题简单的归因为“留守”。

3. 儿童教育责任被分散,引发了教育的推诿。家庭教育本由父母双方承担主要责任,目前却被分化和分解给抚养者。儿童出现学习方面的问题,就会相互推卸,让孩子要么是放任自流,要么是无所适从。同时,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个困境就是,抚养者过多地把责任移交给教师,无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我们必须呼吁教育的核心和主体仍然是家庭。尤其是,乡村教师面对农村教育的困境和工作压力已是筋疲力尽,一个班留守儿童过多,家庭又没有好好关注,就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对孩子的发展不利。

4.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关注。当出现问题时,不能相互推卸,使其无人管辖。同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善用“优势视角”来发掘学生的优点,把成长中的危机转变为契机。把留守学生“去标签”化。学校应提供儿童教育支持体系,促进外出打工父母及抚养者与留守儿童的良性互动,增进亲子关系,增强家庭教育的功能,为促进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并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摘要:目的:了解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对照研究,讨论其自尊、情绪、社会交往差异。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自尊、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留守儿童,自尊,社交焦虑,社交孤独

参考文献

[1]罗国芬,佘凌.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概念的辨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2]杜鹏.聚焦“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J].人口研究,2004,(4).

[3]高文斌,王婷,刘正奎.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2391.

[4]刘正奎,高文斌,王婷.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77-1791.

[5]张若男,张丽锦,盖笑松.农村留守儿童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6).

[6]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现状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

上一篇:风险管理在油田应用下一篇:水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