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忧思

2024-06-24

留守儿童的忧思(共3篇)

留守儿童的忧思 篇1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过程中, 农民因为外出经商、打工而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城市, 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中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 因而引发了一系列值得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特别是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 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已引起了政府部门、学者、舆论界与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笔者就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黄家铺九年制学校的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经过一年多的走访调查, 发现这里的部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较大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 个性心理特征发育异常, 甚至出现偏激现象

父母不在身边, 孩子会感到孤独无助。由于长期的家庭缺陷, 他们无法享受到家庭关爱, 久而久之, 在心理和身体成长方面都留下一些后遗症。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生活环境恶劣, 成长条件单一, 除了学校, 没有正常的受教机会, 经常面对的是无所适从的祖辈们。由于代沟, 沟通存在很大问题, 时间一长就形成或自暴自弃或唯我独尊的畸形的生存状况。在个性特征上表现为内向、孤僻、脾气暴躁、遇事偏激, 经常做出一些异常举动来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

2. 情感无处依托, 对生活缺乏信心

“90后”孩子特别是留守孩子, 从表面上看, 他们做事情特立独行, 似乎很独立、很自信, 但事实上他们处理事情多数缺乏沟通的能力, 与人交往不太懂换位思考, 一旦遇到挫折, 或者是自己的意见被否定, 往往从心底里放弃自己。再加上留守儿童耳濡目染许多残酷的现实, 看到农村生活的艰辛和父母在外打工的困难, 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压力, 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一些疑问, 甚至失去了信心。

3. 理想淡化, 对学习毫无兴趣

大部分的留守子女理想缺失, 对学习毫无兴趣, 故成绩普遍较差。成绩不好, 受家庭、老师、社会的关注度不高, 人性中积极昂扬的一面得不到激发, 阴暗、不健康的情绪很容易滋生蔓延。一次完不成作业也许还有愧疚感, 两次便觉平常, 三四次便无所谓了。至于及时地进行预习、复习巩固那恐怕就是传说中的事了。时间长了, 即使偶尔想学, 也便力不从心。经调查,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黄家铺九年制学校20%的留守儿童成绩较差, 10%的学生成绩很差。

4. 行为不规范, 越轨现象严重

留守子女家庭环境的不完整和教育的弱化, 对其心理和精神状况都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没有多少教育孩子的知识, 甚至就是文盲。他们不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 如何引导、帮助孩子, 只是一味溺爱孩子, 使孩子的心理无法得到正常的帮助, 一旦情绪不稳, 便去寻找一些另类的宣泄方式, 逃学、旷课、不交作业、通宵上网便成了家常便饭, 甚至参与社会小青年团体, 沾染打架斗殴、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 还有的孩子因得不到家庭温暖而离家出走。留守子女的祖辈们因种种原因无力对这些后代进行行为控制和社会化教育, 因而出现留守子女越轨现象严重。

5. 生活条件糟糕, 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

由于永定区黄家铺农村老百姓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大部分没有专长和技术, 外出打工大部分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工种, 干的是苦活累活, 工资收入微薄, 只能维持家人的基本生活。因此, 部分留守儿童生活条件糟糕, 连最基本的物质需求都得不到满足, 经常营养不良, 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

二、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亲人经常不在身边, 满足不了必要的物质欲求, 更谈不上心灵慰藉, 情感及理想皆缺失, 自信心严重不足, 个性心理被扭曲, 行为无法规范, 之所以如此, 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 父母背井离乡, 亲情和友情严重缺失

父母的背井离乡, 农村留守儿童只能由单亲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代为托养, 此时的他们, 其身心发展皆处于一个需要倍加呵护和关爱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 情亲和友情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然而, 父母的远离使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关爱, 家庭教育几乎为零。当留守儿童目睹家庭完整的儿童在父母的庇护下幸福生活的情景时, 他们羡慕、幻想自己也能如此, 可现实生活却告诉他们这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由于辨识能力尚未形成, 他们无法正确对待自己的处境。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和困惑的时候, 他们诉诸祖辈, 希望得到解决, 可祖辈却无法给他们以正确引导, 有时甚至是误导。父母又不在身边, 他们只好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去发展了, 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人性的扭曲。

2. 父母素质偏低, 言传身教出现负面影响

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的文化程度、综合素质偏低, 心理健康知识更是缺乏, 因此, 当他们的孩子面临困扰时, 有的父母是“麻木不仁”, 没有及时正确引导;有的父母知道不对劲, 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知道该怎样处理, 孩子的心理诉求根本得不到满足, 压力和困顿得不到正确宣泄;更有甚者, 以错误的观点诱导孩子, 言传身教出现负面影响。长此以往, 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疾病。

3. 教育观点功利化, 教育模式一成不变

学校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外部动因,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 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 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 需要通过教师和学校集体生活的温暖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管理方式的简单化, 学校只重视升学率, 忽视了对留守学生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更有甚者, 有些教师把留守儿童看成包袱, 视为一块“心病”。教育观点的与时俱进迫在眉睫。

4. 认识缺乏深度, 社会关注不够

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 社会及政府有关部门应重视这个问题, 应及时采取重要措施解决问题, 让留守儿童健康发展、快乐成长。但现在全社会对此问题的认识缺乏深度, 关注不够, 政府缺乏更强有力的措施以改变现状, 这对发展和谐文明社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5. 社会环境存在“雷区”

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 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 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 校园周边的网吧、赌场对留守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社会上流氓、混混、犯罪团伙往往会盯上缺失监管的留守儿童, 使留守儿童的成长存在不少不利环境, 留守儿童一旦触“雷”, 将很难自拔。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亲情友情的缺失, 家庭的零教育, 教育观点的功利化, 社会关注度不高及周边环境的影响, 构成留守儿童无法健康成长的痼疾, 要想彻底根治, 笔者有如下思考与建议:

1. 加强宣传, 提高全社会对留守儿

童的认识, 为留守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是儿童的发展问题, 是公平教育的问题, 是和谐社会、和谐中国、和谐家庭的问题, 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要深入广泛地开展各级各类的宣传, 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合适的环境。宣传教育、妇联、关工委、团委、工会文化、民政卫生等部门应明确责任, 措施到位, 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 发挥教育功能, 依托学校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首先学校应发挥其教育功能, 担当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 把心理健康的知识传授到每一个留守儿童, 让他们重视自己, 树立自信, 培养健康的心理。其次, 学校要给他们爱的温暖, 加强与他们父母或监护人的情感交流,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实施关爱留守儿童“结对子”帮扶活动。再次, 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 它是儿童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 留守儿童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 平时受批评较多, 往往自卑。教师不能一味批评, 要倾注关爱, 用爱心去感化和教育他们。最后, 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建议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特别是加大对九年义务阶段寄宿制学校的投资力度, 建立起与义务教育阶段相配套的寄宿制学校。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 可动员家长将其转入学校寄宿, 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和照顾, 让寄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暂时的家。

3. 强化家庭功能, 倾洒亲情, 让孩子体验人虽缺位爱不缺位的温暖

就孩子成长而言, 父母“爱”的到位比他们“人”到位更加重要, 即使因为迫不得已的原因, 父母不能守护自己的孩子, 陪伴着孩子的成长, 只要父母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无条件地爱着自己, 任何状况下父母的心底都会有自己。如果缺位的父母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留守儿童将能得到很多的正能量, 得到很大的心理支撑, 可以帮助他们安全渡过很多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但父母也应尽量多抽时间回家与孩子团聚, 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4. 依托学校办好留守儿童之家

让每一个留守儿童有一个有老师、同学帮助, 能发挥自己所好的地方, 有一个自己的家。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黄家铺九年制学校为此创办了乡村少年宫, 建立了各种活动室及场所, 请了多名辅导老师, 开展各种活动, 及时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 帮助他们快乐学习、健康生活、幸福成长, 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馨。自少年宫开设以来, 留守儿童的违纪现象逐步减少, 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5. 政府重视, 拓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渠道

其一, 从立法的角度去重视。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针对新时期所产生的有关未成年人的各种问题, 相应地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加大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力度, 这既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也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其二, 各级政府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促进农村多项产业发展, 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就近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尽量缩小城乡差别, 从而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应成为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重点努力目标。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 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让我们用真诚的爱去滋润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田, 用热情的火去点亮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灯, 指引孩子生命的航程, 收获希望。

摘要:本文作者对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黄家铺九年制学校的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一是个性心理特征发育异常, 甚至出现偏激现象。二是缺乏自信。三是理想淡化, 学习毫无兴趣。四是行为不规范, 越轨现象严重。五是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对此作者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 希望改变这种现状。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冯建, 罗海燕.“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 :39—41.

[2]田维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贵州教育, 2007 (13) .

[3]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 2004 (10) .

[4]陆春燕, 张威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留守儿童的忧思 篇2

摘要:留守儿童作为新时期的特殊群体,使学校的教育和教学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让我们用老师弥补父爱和母爱,关心留守儿童的安全;学校安全教育和家庭,社会紧密联系,加强留守儿童的安全,使儿童保持健康快乐成长,有利于满足个人素质发展需求,农村家庭幸福的稳定,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丰富新社会主义农村建设。

留守儿童作为新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缺乏家庭的爱,缺乏家庭教育,在安全上有一个巨大的隐患。从溺水事故和频繁交通事故,心理健康不平衡等方面,对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留守儿童使学校教育和教学面临严峻挑战。我在课堂上对22个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是祖父,祖母,祖父,祖母看着,第一代的家庭关系,使监护人在父母和纪律上变得太过分,缺乏必要的限制,所以容易让这些孩子养成坏习惯。第二,因为他们大多是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缺乏安全注意,或没有安全意识,很少安全教育。当孩子违反这种现象时,有几个祖父,祖母,祖父,祖母,甚至包容和支持,使一些孩子发展不服从,战斗,互联网,逃学,撒谎等坏习惯有利于儿童安全健康成长。面对这些条件,我们这样做:

首先,与老师弥补父亲和母亲的爱,关心留守儿童的安全。

留守儿童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但是从他们通常的成长日记来看,我看到他们是因为缺乏家庭护理,我的心里有混乱。父母出去让他们的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虚,感到孤独,然后产生心理障碍和抑郁症等问题。孤独的心理不可避免地导致心理空虚,这导致了特殊的行为。因为缺乏保护,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些事情会被照顾,人们充满警惕甚至敌意。老师和学科的临时监护人有强烈的反叛。为此,我们学校设立了一个留守儿童之家,将留下来 保持儿童分为12组,每组有两个慈爱的母亲。爱妈妈仔细照顾他们,随时与孩子交流想法,故障排除,随时让学生感觉很安全,与学生离开父母电话联系,在家里交换学生在各方面的情况,所以父母经常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微妙的变化。我是我们班的孩子留下的爱母亲,在心里有孩子,我明白孩子的心,他们被周末守卫在家看电视,不允许与小伙伴一起出去玩,因为对孩子的恐惧不安全一个问题。和孩子们都非常羡慕那些父亲和母亲在家里的同伴,经常周末由父亲和母亲带出来玩,和一个周末他们觉得非常失去在他们的心中。知道这件事后来,周末我带这些孩子到镇文化站参观,他们在文化站娱乐室打乒乓球,下棋,阅读......看孩子快乐,辉煌的微笑,我想这些留守儿童是如此渴望陪伴周末出房子玩,放松啊!我也经常使用周末或活动的时间与这些孩子在镇政府前面的广场和附近的工厂满足他们的需要。我的班上有一个留守儿童超级,记得只是一年级时他的性格更多退缩,往往是早或晚,有时早上6点到学校,看到校园里没有学生,他是一个玩外面,还有没有时间的概念,再次来到学校晚了,有时校际里转回学校的后面打出去玩,长期是一顿饭饿了饭。如超越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他们的行为给类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作为一个老师,我给他更多的关怀,我积极和他的许多方面的沟通,缺乏温暖,问他是否吃晚饭,从他摇头,点头,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在他冷的时候我的孩子的衣服,鞋子给他穿;没有晚餐,买面包给他吃,给他喝牛奶,老师经常打电话给他办公室,给他吃点东西,真的进入他的心里,更多地观察他的发展和变化,理解和缓解他的心理问题。今年学校庆祝了61次无线电歌剧活动,他看到学生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准备参加游戏,心脏特别迷失,数学老师知道,马上把他的孩子校服穿上他,让他和学生一样快乐的61儿童节。

在 我教课,留守儿童可以全心全意地学习,得到好成绩不多。心理问题影响学习的态度,大部分缺乏对学习的自信心,结果普遍较差,甚至出现疲惫的心理学;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从自己的学习中工作,因为父母和分散的学习能量;祖父母老了,文化水平低,没有办法辅导孩子学习......对于这个心里的留守儿童,老师们总是利用时间来填补这些孩子填饱肚子,在课堂上创造一个互相爱情的主题团队,所有双对,节日祝福等形式,让大家在阳光下沐浴在爱中。

二,与家庭关系密切,留守儿童的教育注重安全。

在向教师提出的100条建议中,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样的一致性,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就像一张纸,做同样的房子很容易崩溃。因此,与家庭的密切联系将是加强留守儿童安全的重要途径。因此,每年春天刚刚过春节的时候,大部分留守儿童都不出外工作,上学 使用这一时间要求所有的班级都要留守留守儿童的父母将允许家长与工作的情况,以及孩子们的期望,使用学生开始自己的辛勤工作来激励他们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励他们不断前进。我记得今年我们班上留下的孩子们的父母见面,瑞丽的学生爸爸是一个建筑瓷砖工人,他告诉孩子他的工作日子和工作必须做的时候安全工作,孩子们都惊讶,他多么努力工作一天,许多高层建筑在世界上都是无数的建筑工人,如瑞丽父亲建起了一点土地,他们的安全意识高了,孩子们都深知只有自己在家里,在学校安全和快乐生活,很难学会健康成长,父母真的是安全的工作。在家长会议上,我还与学生家长谈论了儿童心理学,儿童安全管理和现代环境中的学习指导。我还用课堂班来保持留守儿童的孩子仔细观看交通安全教育和游泳知识和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两部电影,使父母必须加强安全教育意识的实际监护人,孩子应该在家里,什么不能做,到处做安全 全面教育。让孩子从微妙的开始,发展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习惯。

第三,与社区密切联系,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30店中心学校位于国道206东侧,学校门口是道路,交通安全是学校一直最关心的问题。为了有效加强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和交通安全教育,要有效避免交通事故或安全事故对这一特定群体的危害,学校特别邀请桐城交警三中队实施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更多采取措施有效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一天在中午的学校时间,下午学校交通警察提前五分钟到学校前路边护送学生过马路每天学校安排一天责任和一天老师帮助交通警察护送学生过马路。二是组织交通警察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展示交通安全图片,交通安全知识研讨会等,加强学校师生交通安全意识;三,交通事故案例报纸警告教师和学生;四是组织留守儿童和交警进行互动交流活动,谈论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使儿童 安全意识。

为了进一步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我们经常使用班级,团队将早上留下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每学期进行多次紧急疏散演习,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选校园安全星。

留守儿童的忧思 篇3

暑假期间,我有幸参加了“五个一“社会实践,我主要参加了留守儿童帮扶。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这种状况,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在留守儿童中加强和巩固教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是关注的重点对象。而我在与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感受着他们的生活与心理,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一、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留和心理状况

家境好一点的留守儿童,被送到了当地的寄宿学校,有相对安定的学习环境。与祖父母住在一起的留守儿童,虽然在生活上能够有所照顾,但是在学习上,年迈的爷爷奶奶给予不了任何辅导。留守儿童遇到学习问题时,采取向老师求助,自己解决的人数只占到25%。家境好一点的留守儿童,去父母的约束后,往往容易受到祖父母的溺爱,失行为散漫。一些寄宿在学校的留守儿童,情绪忧郁低落。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自闭,对他人漠不关心,不接受他人善意关怀等心理。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沟通,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上产生了严重的缺陷。诸如他们性格孤僻,情感相对冷漠;进取心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差,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等。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漏洞,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再加上当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还没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低于其他学生,健康成长状况也令人堪忧。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他们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还有的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说谎打架,小偷小摸,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录像、游戏,具有破坏性。

三、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亲情缺乏、心态失衡

71%的留守儿童经常会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14%的留守儿童有时会想念父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些留守的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

(二)习惯不良、学习较差。教育单调、安全难保

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行为偏激。调查中发现34%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监护人的教导,目无学校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撒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发生。

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临时监护人重养轻教,教育的责任就全部落到了学校的身上,而学校教育是需要家长配合、社会支持的。然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常常得不到监护人的配合。如家长会无人参加,学生违纪或者受到侵害后无监护人配合处理。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成为不法分子

侵害的对象。侵害后又无亲人倾诉,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加上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断点,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三)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暇照顾子女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给孩子物质和对孩子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等陋习,甚至导致了一些“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的产生。

由此,为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帮助他们,我觉得:

1、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2、家庭应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3、学校要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护。

上一篇:设备集中管理器下一篇:公路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