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共12篇)
留守儿童 篇1
近年来,我县农村青壮年到外地城市务工的越来越多,随之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已日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备受各界关注。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各级关工委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一、我县留守儿童和学校关爱工作现状
目前,我县共有中小学校学生12400多名,其中留守流动生3182名,占学生总数的25.6%。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被寄养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家。
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低、生产生活负担重, 又是隔代抚养,在对孩子的思想沟通、教育管理、亲情关爱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孩子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切实开展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教育关工委对全县部分学校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学校关爱工作亟待加强。
1.留守儿童出现了较严重的心理危机 :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自卑心理加剧,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世孤僻不合群,与父母的疏离隔膜感增强。
2.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脾气暴躁,逆反心理重,有的出现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他们在家里和代为抚养的监护人发生顶撞,稍有不满意便大发脾气,叛逆怨恨。
3.留守儿童面临自身不适或者困难时 ,往往无所适从 ,不知所措,表现为行动迟缓,意志力不强。
4.大部分学校关工委都成立了关爱工作团 ( 组 ), 但开展关爱工作的力度不够大,往往局限于节庆日的捐款、捐物、课业辅导等,而忽视对留守儿童的跟踪管理和心理疏导,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和稳定的结对帮扶关爱体制。
二、开展“代理家长”活动,探索关爱留守儿童常态化模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亲情的缺失给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为了探索出一条关爱留守儿童的常态化模式, 我们在全县各中小学校普遍开展了“代理家长”活动,全县有335名“代理家长”参与留守儿童的亲情关爱活动。所谓“代理家长”,就是由学校各级领导、党员教师和“五老”,按“自愿、自主”的原则,经学校关工委协调,与留守儿童结成亲情关爱对子,成为该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在生活上细心照顾、学习上悉心指导、心理上耐心引导,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其职责是认真做好“三知”、“三多”、“三沟通”、“五个一”。
三知:即知道留守儿童本人的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班级和教师情况,为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引导工作奠定基础。
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多参加学校学生集体活动,增进了解,培养亲情;多到其家中走访,了解留守儿童情况,宣传科学教育方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人、老师联系沟通,交流留守儿童教育情况,形成管护、教育、引导留守儿童的有效合力。
五个一:即每周与留守儿童联系交流、辅导作业一次;每月与留守儿童父母、任课教师、监护人联系一次;每月到留守儿童家走访一次; 每学期初制定一份帮扶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书; 每学期末撰写一份关爱工作情况总结或留守儿童教育经验文章。
代理家长在履行基本职责的同时, 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采取赠送生活学习用品、共度节假日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鼓励、关心、帮助留守儿童。如松江小学的李某某父母去外地打工,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年纪已大,还要干活,没有时间管他。他不愿意学习,有空就上网吧玩游戏。没钱就偷铁卖钱。为此,担任他的代理家长的班主任就主动找他谈话,耐心做思想工作,像母亲一样苦口婆心地教育、规劝,使他认识到错误。面对他犯的错误,给予宽容和理解。每天放学后把他带到自己家写作业,不会的题给他辅导。这样他的作业写完了,没有机会去网吧,时间一长,他渐渐也不惦记上网吧玩游戏了。看到他的进步后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让同学为他鼓掌。被承认、被表扬激起了他心中的愉悦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更努力了,成绩提高得很快,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还原”家庭教育
1.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一是进行心理健康指导。针对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温暖而产生的孤独、封闭、自卑、冷漠等心理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是建立家长电话联系制度。为加强留守儿童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了三个电话。第一是“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父母每周和子女通一次电话,询问子女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与子女进行经常性情感交流,倾听子女的心声,给子女以热情的鼓励和关怀,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收集学生家长和监护人的联系电话,向学生及家长公示“代理家长”的电话号码,将学校电话和“代理家长”电话设置为亲情电话。第二是“师长电话”。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每两周给班主任打一次电话, 和老师交流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三是“代理监护电话”。“代理家长”每两周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通一次电话,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三是实施“特别关爱工程”。为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弥补感情缺失,开展“爱心妈妈”征寻活动,“‘爸妈’伴我成长”书信活动、“感恩回报”主题班团队会及朗读比赛、讲故事、课本剧表演等有益活动,融化留守儿童冷却、封闭的心灵,让他们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好、家庭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爱。同时,各校还利用“六·一”儿童节、寒暑假,组织发放结对帮助卡、给留守儿童捐款、赠送学习用品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2.“还原”家庭教育。所谓“还原家庭教育 ”,就是尽可能地“还原”父母亲的关爱和教育 ,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父母时时都在身边的温暖与亲情。
一是开设“亲情教育课”,在电信部门的支持下,开通“亲情电话”,倡议家长在每周的“亲情教育课”时间或晚上、节假日、孩子生日等与孩子和班主任通电话,以了解自己孩子在校情况, 与老师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 有针对性地还原家庭教育。同时每学期给外出务工家长写一封建议信,如《父母外出打工勿忘教子》、《父母如何与学校保持联系》等,以真诚感人的方式提出建议,让父母认识到自己的关爱对孩子成长、学习的重要性,时时心系孩子,情暖孩子,还原家庭教育。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个案资料, 对个别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进行跟踪教育、定期家访,一方面向监护人反映该生在校情况,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孩子,更重要的是告知家长与老师一起关爱、引导孩子,还原家庭教育。
三是摄制“优秀留守儿童成长经历”、“少年打工仔现身说法”、“父母赚钱不易”、“留守儿童丰富多彩的活动”等专题纪录片,让学生观看,同时设法寄给家长们观看,启迪家长如何关爱教育子女,还原家庭教育。
“还原家庭教育”使父母虽身在异乡,但心系孩子,以父母的亲情关爱孩子,以父母的谆谆教诲引导孩子,收到了良好效果。
留守儿童 篇2
古往今来,家长对孩子最殷切的期望莫过于“望子成龙”,然而,对于怎样去培养和教育孩子,每个做家长的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该何从入手。有些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在外经商、务工,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学生成为留守儿童。
一、留守儿童的四大症状
1.心理问题。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及时沟通,学生放学回家面对的是花甲之年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然而,祖父辈的隔代教育,要么产生极度溺爱现象,要么就是有深不见底的代沟。孩子们感到寂寞,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滋生怨恨情绪。遇到失败挫折,没有人在第一时间给予及时的引导,孩子们要么继续享受外婆的溺爱,要么就把心灵之门紧紧闭合,自信心逐渐消磨殆尽。
2.学习成绩差。留守儿童能够完全自觉地努力学习,并取得中上游成绩,十中难出一二。心理问题影响到学习心态,若是儿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那成绩怎么可能提高?
3.认知偏差导致行为偏差。学生的思想就像海绵没有分辨能力。无论是对他人、对事、对物、对金钱、对自我,这些学生都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家庭、学校、校外,构成影响学生认知的三大因素。其中任何一项缺位,都将导致孩子的价值认知观念走向误区,并最终传导到行为,犯下令人痛心的错误。
4.道德缺失。人生是0,道德是1,无论你有多少钱,多少学识,多大权势,没有道德这个1,那有再多的0都是枉然。然而现在的学生,由于社会大环境的浸染,小小年纪便开始产生拜金、暴力等负面情绪,衍生出偷盗、斗殴、沉迷网络等诸多道德问题。如果说成绩差影响成才,那么道德败坏将直接上升到“做人”的高度。这是四大症状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一个。
二、寻找对症的药方
1、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首先让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让全班留守儿童结对子。
2、加强家长与留守儿童的联系。虽然我们都爱这些孩子,但是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亲子教育是任何其他形式教育都无法取代的。在这一点上,学校和老师应当为他们搭建沟通的桥梁,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家长与子女间的联系是双向的。父母和子女,不管是哪一方的主动沟通多了,亲情也就温暖直达了。
3、营造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如果说学生回到家之后的环境,是教育工作者难以影响的,那至少在学校、在班级、在学校周边,我们是可以影响和正确引导的。
4、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并在形式方面建议契合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和潮流,不必拘泥于常规,活动只需要把握方向,是往有益的方向引导就可以了。
5、代理家长制。争当“代理家长”,自愿与留守儿童组成代理家庭,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的管护对子,做孩子们的成长保护人。
6、提升教师自身修养。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学生模仿,因此除学校一直强调的专业水平提升外,不仅是班主任,而且各科老师都必须普遍重视提升自身道德品行和个人修养。
让农村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篇3
关键词:留守;培养习惯;陶冶情操
留守儿童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缺失问题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作为班主任,作为在农村工作的基层教师,我认为应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找根源,有的放矢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相关问题:
1.亲情缺乏,心理失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些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2.习惯不良,学习较差。许多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祖辈教导,在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
3.道德滑坡,价值观扭曲。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相当一部分农村父母容易忽视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进行“关爱”,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甚至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形成。
二、用爱撑起风帆
这些留守儿童从心灵上说已失去某种平衡,他们很可能对失去的平衡在学习生活中充分压抑或尽可能发泄。因此,班主任、老师绝不能以疏远、淡漠、鄙视,甚至是漫不经心、肤浅的态度去对待他们,而应该对他们予以深刻的理解和真诚的关怀,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尊重,从而赢得学生的充分信赖,让他们理解教师如同父母般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就会忘却心理失衡,抛开杂念努力学习。班主任、老师应在开学时对他们的情况进行摸底,建立好留守学生档案;在平时的生活中,班主任要多花时间和精力,经常对他们的吃、穿、住、行等方面进行了解,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对他们倍加关爱,成为他们的好朋友。通过多谈心、聊天等方法,班主任能全面深入了解这些留守儿童走进他们的内心,做他们的贴心人。让他们在关怀和帮助中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从而扬起生活的风帆。
三、培养习惯,从点滴做起
有些留守儿童的生活方式、礼仪交往偏离了方向,表现出厌学散漫、言行不恭和我行我素,班主任就要对学生的行为偏差予以修正,這就要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同的家庭教育采取不同的方式。从小处入手,从点滴做起。如每天学生入校,我采取由学生轮流值日的方法,培养学生讲究卫生按时到校的好习惯。有时也需要对行为偏差的学生进行恰当的行为控制,不放任自流。经常组织他们参加班级的各种活动,让他们明白应该怎么做。
四、多渠道,陶冶情操
班队活动是一个有效途径和开展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它不仅可以把道德教育的内容加以具体化,更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手段。班队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实际操作机会多,对学生有较大吸引力。教师应改变以往德育教学照本宣科,用压注手段灌输的陈旧做法,立足于现实生活,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立足时代发展要求,开展内容新、感召力强的活动,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思维的敏锐性;以学生自己组织为主,教师进行适当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经常精心设计和实施一些主题活动,如“我的学校我的家”“给辛勤的父母写封信”“我成长我快乐”等活动。我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爱心真情传播行动、雏鹰假日小队、志愿服务队、学校图书馆服务员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达到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目的。
五、用欣赏的目光看学生
每个留守儿童都渴望得到赏识,每个留守儿童都有值得骄傲的闪光点,每个留守儿童都有其独特的长处。只要我们为他们增加一点自信心,多为他们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他们定会放射出奇异的光彩!希望别人赏识是人的本性,赏识能使人愉悦,使人快活,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开启心智,灵感涌动,给留守儿童“戴高帽子”,真心实意地表扬他们,赞美他们,他们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和回报!在赏识激励的过程中,要扬长避短,改变表扬内容,变表扬优点为表扬进步点;改变表扬手段,变一般的笼统式表扬为分等级表扬,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深切地感受到老师在时时刻刻关注着他;让每个留守儿童都甜蜜地感受到同学们在羡慕他;让每个留守儿童都在表扬与被表扬中树立自信,稳步前进。
总之,在对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留守儿童的个性特征、性格差异、生活规律等因素,积极探索新的德育工作方法。班主任还应多协作教育,把任课教师、领导、学生及其家长(监护人)、社会力量等有效结合起来,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形成合力,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留守”。
参考文献:
留守儿童 篇4
从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发力, 构建精神家园、提供人文关怀是解决当下留守儿童问题的通心密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的《留守岁月, 阳光成长——留守儿童心理励志丛书》 (以下简称《丛书》) , 由国内著名儿童心理学专家李红教授等担当主编, 是国内第一套走进留守孩子心理世界的励志读物, 是送给留守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也是家长和教师理解留守孩子们烦恼困惑的心灵读本。
首先, 《丛书》以孩子自我阅读、自我教育的方式, 弥补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丛书》包含了《留守的心事——留守儿童烦恼自助手册》《留守儿童阳光情绪手册》《留守儿童安全成长手册》《留守儿童个性完善手册》《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手册》《留守儿童高效学习手册》《留守的童年不孤独·小学版》《留守的少年不烦恼·初中版》《留守的青春不迷茫·高中版》9册图书。《丛书》从留守儿童的常见问题出发, 涵盖了留守孩子安全成长、生活学习、个性完善、困惑应对等方方面面, 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编著者对留守儿童的殷殷关爱, 这些积极的教育与引导, 从问题出发, 针对性强、指导性强,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家庭教育的缺位状态, 不光适合留守的孩子们自我阅读和自我教育, 对于留守孩子的家长和老师来说, 也有非常重要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其次, 《丛书》为留守儿童量身订制了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话语方式。笔者认为, 这套丛书最具魅力和人性光芒之处就根植于此。《丛书》采用留守儿童的叙事视角, 从留守孩子们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出发, 字里行间投射出浓浓的人文情怀, 让孩子们倍感亲切, 比如《留守的心事——留守儿童烦恼自助手册》就以丫丫、豆包、江哥、娜娜和他们的伙伴们的成长故事为线索构成长篇故事集, 而每篇设有“心路迷程”、“通心密钥”、“攻心秘典”、“阳关心语”等板块, 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案例分析。《丛书》图文并茂, 以生动鲜活的故事走进留守孩子的内心世界、感悟留守儿童的成长烦恼, 循序渐进、循循善诱, 融审美性、可读性和励志性于一体。
第三, 《丛书》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系统的关怀和指引。《丛书》从留守儿童面临的常见问题出发, 以引领留守儿童人格、个性和智力全面发展系统构建主题。系列图书主题涵盖了留守儿童安全成长、学习提升、个性完善、情绪调节、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等。每册图书主题既是留守儿童成长中面临的主要困惑所在, 也是个人健康成长所必备的重要心理品质, 整套丛书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留守儿童自助成长体系, 无论是处于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留守孩子, 还是在学习、交往、青春期等方面面临困惑与烦恼的孩子, 都能够从中获得系统的自我教育与引导。
第四, 《丛书》用心与留守孩子交流, 彰显了教育引导的润物无声。《丛书》精心设计, 处处体现出为留守儿童自助成长提供知识体系的实用性和教育引导的潜移默化。每册图书在开篇设计的“给孩子们的信”是套书的亮点之一, 如《留守儿童个性完善手册》中写到:“只要我们擦亮眼睛, 拭去心灵的尘埃, 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认识自己, 接纳自己, 拥抱真实的自己, 就可以让自己的小宇宙散发七彩光芒。”《留守的心事——留守儿童烦恼自助手册》中写到:“要自我警醒:阳光洒在每个人身上, 却不一定照进每个人心里。冷, 可以取暖;尘, 可以拂去;你, 要尽可能在别人的世界里留下明朗。”对于留守儿童而言, 本套丛书无疑是理解自己成长烦恼的心灵读本, 是陪伴自己成长的最好礼物。
第五, 《丛书》开启了一扇了解留守儿童内心世界的窗口。心理问题是留守孩子们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心灵的空虚迷茫比物质条件的简单匮乏更为可怕, 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心理危机是涉及家庭、学校、社会及儿童自身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分享他们的烦恼与困惑, 与他们感同身受, 教育才能有的放矢。《丛书》给家长、教师和社会打开了一扇了解留守儿童生存境况特别是心理世界的窗口, 为更好地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的关爱力量, 形成合力, 着眼于留守孩子们真正所需、提高教育帮扶的有效性, 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 就其本质来说, 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们相信, 依靠全社会的群策群力和留守儿童的自立自强、自助成长, 留守儿童一定能在充满人文关爱的教育环境下获得尊严, 拥有健康、自信和快乐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海飞.让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站在同一阅读起跑线上——我国少儿出版与农村儿童阅读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出版.2011 (12) .
留守儿童 篇5
安全工作总结
根据**政府关于《关于做好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汛期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路居委会召开此项工作会议迅速安排落实此项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
成立了**路居委会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汛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居委主任宋英为组长,居委两委及各网格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精心部署。
召开**社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汛期安全工作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将工作分解量化,具体责任落实到人,以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隐患排查
1.由居委主任牵头,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存在安全隐患的地点进行走访排查,并将排查情况上报至社区服务中心。
2.网格员上门到辖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空巢老人家中,排查其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汛期安全知识宣传。3.强化24小时值班制度。把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汛期安全值班工作和消防、维稳、地质灾害、防汛抗旱同安排、同部署。
通过开展此项工作,排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地点3处,已上报社区服务中心。居委留守儿童2户3人,均已落实监护人,未发现存在安全安全隐患;困境儿童6户 7 人,均已落实监护人,未发现存在安全安全隐患,空巢老人3 户6人,未发现存在安全安全隐患。目前居委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留守老人汛期安全工作底数清,情况明,心中有数。
20**年*月*日
“留守儿童”的安全由谁留守? 篇6
前不久,聯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妇女报对600名留守儿童开展的一项专项调查显示,在6岁至16岁的留守儿童中,父母外出务工的占91.5%,其中外出务工3年以上的占58.1%;42.9%的留守儿童从来没有随父母在城里生活过,66.3%的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31%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才回家一次,74.6%的父母仅仅通过打电话了解孩子的情况。
调查数据反映,大量留守儿童不仅要承担家务和农活,而且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家庭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情感空巢”、“教育空巢”、“安全空巢”等问题日益突出。今年年初,新华社记者采访得出的数据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在东南沿海某省份,每年有近千名孩子发生意外,其中近一半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安全困境,是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重视并加以解决,会导致更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5个如花生命的逝去,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家庭难道不该彻底反思一下,是什么让孩子走向了那条吞噬生命的水塘?是什么导致了留守儿童的悲剧?自己为留守儿童的安全尽到责任没有?
笔者注意到,就在2011年年底,宜春市政府启动“十大幸福工程”,将帮扶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其中,提出了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卫生保健、免费体检、普法宣传、安全宣传,发展结对留守儿童爱心家长等一系列举措,还明确了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据了解,不少地方也有类似的做法。现在回过头看,面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我们缺的不是资金,而是推己及人的爱心;缺的不是制度,而是不折不扣的落实;缺的不是职责,而是方方面面的合力;缺的不是办法,而是重于泰山的责任。
留守儿童 篇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 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 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 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长期与父母分离, 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造成他们学习成绩、品德发展不尽如人意。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总体差于非留守儿童, 而“双差生”绝大部分产生在留守儿童中, 是学校和教师的一块心病。由于没有父母的细心监护, 而班主任又不可能面面俱到, 相当一部分留守生学习缺乏自觉性, 交友没有选择, 喜欢成群结伙, 打架斗殴, 花钱大手打脚, 不懂勤俭节约;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常和品行欠佳的社会青年混在一起, 参与偷盗, 迷恋上网, 有的甚至早恋等。
二、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 性格柔弱内向。
留守儿童在年龄较小时就离开父母, 致使亲情关爱严重缺失, 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 但毕竟与父母不同。当遇到一些麻烦时他们就会感觉柔弱无助, 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 再加上性格内向, 总把事憋在心里。长期下去, 这种自卑封闭, 极易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 自卑心理障碍。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 具有强烈的自豪感, 而父母不在身边就好像失去了坚定的依靠和保护, 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 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丧失信心, 学习上不求上进。
(三) 寂寞无聊心理。
父母的外出使孩子产生一种被抛弃感, 空落、寂寞、孤单, 时时困扰着他们幼小的心灵。时间一长会使他们的心理骚动、抑郁, 进而导致精神上的空虚, 甚至行为上的出格。
(四) 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 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 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 而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 有更强的逆反心理。
(五) 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少数孩子在年幼时, 父母就离开外出打工, 他们不理解父母, 认为家里穷, 父母没有能耐, 才外出打工, 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 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 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三、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
父母由于长期在外, 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 于是大多采取“物质 (金钱) +放任”的方式来补偿, 偶尔打电话联系也只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而对于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 致使子女好逸恶劳, 奢侈浪费, 摆阔气, 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 只要孩子不犯大错, 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 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 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 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 不遵守规章制度, 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 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 而学校在监管上却无能为力。同时, 由于多数农村学校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并没有认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长此以往, 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的将来担心。
(二) 社会环境存在“雷区”。
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 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 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 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全国各地, 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 甚至被拐卖, 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
四、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要有足够的耐心, 要注重引导, 要给予他们集体的温暖, 尤其应该重视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 尽量改善学生的寄居环境。
1. 帮助代理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1) 要关爱孩子, 但不要溺爱。代理监护人不能因为孩子小, 父母又不在身边, 就对他们加倍的溺爱, 而应该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更多的关爱,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了解孩子的所想、所需, 多跟他们交流、沟通, 但要避免过分唠叨。
(2) 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留给他们一定的空间。代理监护人要正确引导孩子,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而不能简单地加以限制、否定。不能满足孩子的应加以解释, 做通孩子的思想, 消除误会, 防止产生代沟。
(3) 遇到困难, 及时帮助解决。代理监护人应替孩子想办法, 出主意,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学习上无法指导孩子, 可以通过电话请教教师或别人。总之, 在孩子眼里, 要做一个合格的、负责任的“家长”, 只有这样, 孩子才不会因此心烦, 更不会有孤立无援的感觉。
2. 加强学校联系。
(1) 通过家访, 加强与代理监护人联系。寄居家庭更需要教师上门家访, 帮助代理监护人分析留守学生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想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在平时, 学校还可建立家校联系卡制度, 让教师向学生公布电话号码, 当学生求助而代理监护人又无法提供帮助时, 可以通过联系卡或电话取得联系。
(2) 教师时时与学生父母保持联系。教师是代理监护人, 是学生和学生父母之间的桥梁, 当寄居生活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时, 教师应该及时联系孩子的父母, 根据孩子的特点, 重新选择寄居家庭, 尽一切可能减少寄居学生的心理障碍, 以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父母应该是最了解孩子的, 应多与他们沟通, 常进行耐心的询问、了解, 帮助孩子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二) 学校主动出击,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 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项档案, 指定由班主任负责管理。
档案要详细记载这些孩子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 以及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等, 以便跟踪教育。
2. 给予集体的温暖。
孩子远离父母, 时常会有孤独感, 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 会有伤心时的热泪, 因此我们要创设一个比较宽松和谐的班集体, 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如各班可建立留守儿童的生日档案, 在学生生日当天送去一张生日卡片, 以示祝贺;当学生取得成绩之后, 班主任向学生父母和代理监护人送去一封报喜信……虽然这些永远无法代替父母的爱, 但至少可以使学生的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感情体验得到淡化或抑制。
3. 开展心理辅导。
学校教导处可定期召开留守儿童会议,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寄居生活, 静下心来, 克服困难, 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变被动为主动。同时, 学校还要建立心理咨询室, 由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等问题, 使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
4. 丰富课余生活。
学校可利用假日举办文艺演出或开展以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内容的兴趣活动, 如小制作、参观、实验活动等。
5. 突出学习上的帮助。
由于寄居家庭的特殊情况, 学生更需要学习上的帮助。因此, 除老师热心辅导外, 班级也应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采用“兵教兵”策略, 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三) 关注后进留守儿童的教育。
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中, 不少学生存在着心理方面的问题, 尤其学校中的一些“双差生”, 更需要我们特殊的关爱。各负责老师应深入后进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 开展定期谈话, 跟问题学生交朋友等, 密切配合班主任做好后进留守儿童的转化工作。
留守儿童 篇8
“我们班成绩差的基本上都是父母出去打工的同学, 他们中也有的成绩不差, 但乱花钱, 穿着不三不四, 戴耳环, 一副不得了的样子”;“学校纪律坏就坏在留守儿童多, 家长远走高飞, 撒手不管, 娃儿无法无天……弄得我这个校长脑壳都大了”;“作为分管教育的干部, 我为全镇的留守儿童忧虑啊, 偷东西的、抢劫的、泡网吧的都有”……
这是很多人对留守儿童的普遍印象, 也就是说留守儿童等于问题儿童。除了这种直观印象外, 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论文也频频得出这样的结论, 约四分之一的文章对留守儿童的负面特征有夸大其词的倾向。比如, 有论者仅凭“据调查”三个字, 就断定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是“不务正业, 学习成绩普遍较差……80%以上处于中、下等……厌学、逃学……不守法纪, 犯罪倾向较大……有的沉迷上网无法自拔;有的好吃懒做, 小偷小摸;有的追求时尚, 抽烟喝酒;有的被人利用, 染上毒品……”
笔者首先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 (1) 对大众媒介中有关留守儿童的新闻报道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 具体操作步骤是:在新浪网“爱问”搜索系统中选择“新闻搜索”, 关键词为“留守儿童”, 限定搜索时间为“1998年7月10日到2010年6月9日”, 查询关键词位置为“在新闻标题中”, 并默认全部新浪网新闻源作为我们的搜索源。搜索结果显示“找到49045篇新闻”, 但是实际上搜索到、且能看到的只有1780篇。原因可能是显示的结果中包含大量重复新闻。如“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成违法犯罪高危人群”有16条相同的新闻;“留守儿童结伴盗窃一月作案30起, 团伙老大13岁”有15条相同的新闻。
在搜索到的1780篇新闻中, 笔者首先对所得结果逐条进行筛选, 其中近90%是全国、省、市、县、镇、村、学校等关爱留守儿童的举措, 根据研究目标, 只选择了其中对留守儿童 (群体、个体) 进行描述报道、评价、调查结果的新闻作为分析样本, 经过这样的筛选, 实际得到符合要求的新闻25条, 作为本次内容分析的最终样本并进行编码。笔者共设立了三个内容分析的变量, 变量一为:新闻的标题所体现的对留守儿童的评价, 取值分为:正面、负面和中性。变量二为:新闻来源媒体的性质, 取值分为:主流和一般。主流媒体指中央媒体、各省、市网站, 如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 其他为一般媒体。变量三为:新闻报道中采用的分析方式或手段。取值分为:泛泛而谈、运用个案、运用非正规调查资料和运用正规调查资料四类。表1是对于这25篇报道的内容分析。
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 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主要是负面新闻, 呈现出来的留守儿童的社会印象主要是:留守儿童等于问题儿童。这是大众媒介中的留守儿童, 那么留守儿童的自我定义是什么呢?请听他们的自我言说。
二、留守儿童的自我言说
正如大众媒介报道的一样, 留守儿童从出现至今基本上都被看作问题儿童, 成绩差、纪律差、人际关系差、意志薄弱等都成了他们的特有标签。笔者以留守儿童的自我叙说为方式, 试图呈现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对现有研究结论或社会印象作出回应。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 有23.2%的孩子认为留守儿童有自身的问题, 依次表现为心理健康 (42.4%) 、个性发展 (23.1%) 、学习 (15.9%) 、人身安全 (10.9%) 、道德 (7.6%) 。还有36.7%的孩子认为留守儿童没有自身的问题, 有39.9%的孩子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通过进一步的数据显示, 有78.5%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成绩差”, 73.1%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纪律差”, 79.9%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人际关系差”, 62.6%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性格孤僻”, 赞同和不赞同“留守儿童内心孤独”的比例相当, 75.6%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意志薄弱”, 有83.4%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等于问题儿童”。
对于这些现有研究结论的自我认知, 留守儿童告诉我们这些不是他们特有的问题, 此其一。其二, 不同地区的孩子对以上论断的认知有显著差异, 而在年龄、性别、家庭结构、父母外出打工时孩子的年龄方面没有差异, 另外, 他们对于“留守儿童成绩差”、“留守儿童纪律差”、“留守儿童人际关系差”、“留守儿童性格孤僻”、“留守儿童意志薄弱”的认知因跟谁一起生活而有所不同。
三、留守儿童的社会建构机制
1.“污名化”及其灾难逻辑
“污名” (stigma) 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 是一种身体标记。这种标记是刻在或烙在某些人的身上, 表示带有这种标记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需要回避和远离。1963年Goffman将污名引入到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他将污名定义为个体的一种不被信任和不受欢迎的特征, 这种特征降低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 使他从一个完美的、有用的个体变成了一个有污点和丧失了部分价值的人, 污名是社会对某些个体或群体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大众媒介充当了对留守儿童“污名化”的“推手”。
社会学研究表明, 污名化会不同程度地阻碍着受污者向上的社会流动, 使之长期处于弱势状态, 甚至令他们蒙受强烈的羞耻感和罪责感, 损害其身心健康。同时受污者也会由此产生对社会的隔离感、敌意和不信任态度, 甚至出现反社会行为。
2.“表面化”及其悖论逻辑
对于解决留守儿童这一问题虽然我们可以从政策文本中隐约找到影子, 但是难免给人一种宏大空洞的“感觉”, 国家政策的遥不可及、地方政策的昙花一现、学校制度的力不从心, 这些都无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这是政策制定的负面效应, 解决问题者成为了制造问题者, 这就是政策制定表面化所带来的悖论逻辑。归根到底还是一点, 就是政策制定缺乏针对性、长效性, 政策落实缺乏监督机制、责任机制, 何时才能让政策的雨露普惠每一个留守儿童, 真正从他们的问题出发, 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呢?
3.“城市中心主义”及其失衡逻辑
中国的城市和农村是一种互相哺育的关系, 然而割裂城市与农村、混淆中国与西方等一系列观念上的误解以及由此设计的城市中心主义制度框架和政策导向, 使得城市儿童和留守儿童有了身份上的显著区分, 并由此衍生了教育不公平, 倾斜了社会公平的杠杆, 制造了深层的但并未完全显露的社会问题, 社会处于失衡的状态。
城市中心主义的具体表征为:一是割裂了城市和农村。对于今天的农民、市民来说, 似乎都有一个强烈的信仰:城市是好的, 是令人向往的, 城市化进程就是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是城市代替农村的过程。这是城市化进程研究中城市中心主义的表现之一。二是混淆了中国与西方。以西方城市化发展路径来设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具体表现为:第一, 西方的城市发展核心和动力是城市, 是作为金融中心的城市, 而中国的城市发展核心和动力都在农村;第二, 按照马克思的叙述, 西方的整个文明史都贯穿着城乡之间的对立, 处在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中, 而中国的城市与农村是融为一体的;第三, 按梁漱溟先生的说法, 中国是国家融在社会里面的, 这个社会不是城市社会而是乡村社会, 城市是乡村的延续而不是相反, 城市和乡村是一体的。
摘要:本文以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和留守儿童的自我言说为切入点, 前者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 对大众媒介中有关留守儿童的新闻报道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 得出有关留守儿童的“社会印象”, 后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得出了关于留守儿童生活、教育等方面的结论。通过这两种视域的比较分析, 旨在为留守儿童问题及其研究提供“另一扇窗”。
关键词:留守儿童,大众媒介,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任运昌.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基于系列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呼吁[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11) .
留守儿童 篇9
关键词:留守儿童,少儿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为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而存在, 是社会的一个开放阅读场所。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是为读者提供文献服务和为所有读者提供平等服务, 这就决定了它是当今社会促进阅读的主要力量。少儿图书馆为儿童提供阅读服务必须不分年龄、身份、地位、贫富等。图书馆在提供公共阅读服务时, 留守儿童不仅不能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而且要提供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因忙于生计, 外出谋生, 不在孩子身边, 由隔代 (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照顾, 老人们只能照顾到其衣食住行, 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帮助孩子在空闲时间阅读书籍。其中部分孩子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家里干活, 如洗衣、做饭等, 很少有时间阅读。另外, 留守儿童的阅读场所、阅读资源相对较少, 不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平等地享受阅读权利。
针对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 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 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走出去”服务纪实
(一) 针对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地区成立固定分馆。
1.2009年成立全省首家民办留守儿童寄宿制小学图书馆。2009年1月, 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肥东县陈集乡阳光小学分馆正式挂牌成立并开放, 这是安徽省首家专为留守儿童建立的少儿图书馆, 目前该分馆拥有藏书1000册, 阳光小学的留守儿童均可免费借阅馆藏图书。该馆图书每季度更新1次, 每次更新200册, 孩子们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向市少儿图书馆中心馆预约借阅图书。肥东县陈集乡小魏村, 是该县最偏僻落后的地区, 这里很多农民外出打工, 孩子上学远非常不方便。2006年8月, 一位叫陈万霞的民办教师在这里创办了全国首家民办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阳光小学。目前, 该校有在校学生300余名, 其中留守儿童200多人, 有100多名学生在学校寄宿, 最小的幼稚班寄宿孩子只有3岁多, 最大的12岁。由于学校位置偏僻, 阅读资源十分匮乏, 虽然孩子们热爱读书, 但受条件限制学校无法满足, 该馆在报纸上了解到这一情况后, 主动与阳光小校方面联系, 双方共同建立这样一个图书馆, 让这些留守儿童能有书可读, 健康快乐地成长。2.2015年合肥市烔炀镇凤凰小学分馆开放。2015年6月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凤凰小学分馆开放, 该分馆位于巢湖市烔炀镇凤凰小学校园内。分馆面积50平方米, 有3900册图书 (其中学校自有2900册, 该馆提供1000册) 。凤凰小学现有学生110名, 大多数是农村留守儿童, 该校从2010年起设立了图书室, 但由于该校经费有限, 5年来只更新过200本图书。为满足该校学生不断增长的精神食粮需求, 2015年6月, 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与凤凰小学签订合作协议, 设立了凤凰小学分馆, 送去了1000本崭新的图书, 今后还将定期更新, 以丰富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二) 针对留守儿童分布特点成立汽车图书馆流动服务站。
该馆拥有全省首家汽车图书馆, 根据留守儿童分布特点, 该馆与街道、社区合作建设汽车图书馆流动服务站, 为辖区留守儿童送去了书香, 有力地保障了留守儿童阅读的权利。这种由专业图书馆负责业务指导、书刊供给, 街道、社区提供必要的场所和事前宣传的模式, 在留守儿童的服务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流动服务站机动灵活, 方便儿童就近阅读, 拓宽了图书馆服务范围。汽车图书馆采用定期送书上门服务的方式, 2周一次, 每次半天, 停泊在相对固定位置为读者服务。汽车图书馆载有图书1000册左右, 图书主要为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儿童文学、童话、科幻、百科等类别。
为扩大汽车图书馆的影响力, 该馆不定期联合主管单位和媒体开展活动。其曾与合肥市文明办、江淮晨报社开展“流动的书香——少儿图书馆送书进社区”主题活动, 以爱国主义教育图书、优秀图书为载体,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促进阅读、传播知识, 把城市文明传递到千家万户, 关心弱势群体, 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三) 联合多方力量, 为偏远地区留守儿童捐书。
阅读成就未来, 知识改变命运, 对于贫困山区留守儿童来说, 书籍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工具, 一本本城市孩子唾手可得的课外书, 对于他们而言都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针对这一情况, 该馆利用开办的“道德讲堂”向馆里小读者们发起倡议, 号召小读者将家中闲置不用的书籍捐献出来, 让书籍得以分享、知识得以传播, 用爱心去照亮贫困山区孩子前行的道路, 活动得到了小读者及家长们的热情参与和踊跃捐献。同时, 众多社会爱心人士还向山区孩子捐献了学习用品、书架、衣物、现金等。
此次活动捐书对象之一的金寨县黄畈中心小学是一所位处大山之中的希望小学, 这所学校80%的孩子是留守儿童, 平时都是吃住在学校, 只有周末才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接回家。山区孩子们了解外面世界的渠道少, 除了教科书和老师们的教导, 只有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来获得, 但该校课外读物一直以来都极为馈乏, 这批捐赠的课外读物是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也让山区留守儿童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浓浓关爱和温暖。
二、“请进来”服务纪实
(一) 留守儿童“图书采购”活动。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每年寒暑假都会举办小读者图书采购团活动, 在活动中该馆都会邀请一部分想读书爱读书的留守儿童参加, 让留守儿童和其它的小馆员一起到图书卖场挑选自己喜爱的图书。
在活动中, 每个小馆员都可自主选购自己喜爱的图书, 活动结束三天后, 孩子们即可到图书馆借阅自己所购图书, 这些图书还回后, 图书馆将进行加工并及时上架流通, 届时, 其他小读者也可借阅到这些由读者自行挑选的图书。
(二) 留守儿童“电影放映”活动。
为了让留守儿童享受到平等的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 该馆不定期邀请留守儿童到该馆的少图小影院观影, 以丰富孩子们的课外娱乐生活。
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少图小影院成立于2007年7月, 在节假日和周末免费为小读者放映儿童电影、科教片和英文原声影片, 8年来共上映影片约500场, 接待观众超过5万人次。除了开展馆内放映, 小影院还利用移动电影放映设备, 不定期开赴各分馆或地处偏远、人口密集的郊区开展电影放映活动, 丰富了当地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三) 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在暑假里远离网吧, 健康快乐地学习, 该馆不定期举办“学习+实践夏令营”, 每期夏令营来自留守儿童分馆、城市社区、郊区偏远农村的留守儿童人数都占到一半左右, 让他们同其他孩子一道在图书馆里度过一个伴着浓浓的书香的假期。
夏令营中该馆为孩子们准备了一系列精彩的活动, 有读书指导讲座、读书报告会、读书讨论会、新书专架、网络课堂等, 其中的“我当两天小图书馆员”“与儿童文学作家面对面”“开展两天探索型学习”等活动受到了广大读者及其家长的追捧。
留守儿童 篇10
这, 是一个10岁小女孩最想说给外出打工父母听的话。女孩叫曹娟, 是梁平县蟠龙镇完全小学224名留守儿童中的一名。
一份沉甸甸的调查报告
读五年级的曹娟和弟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家住梁平县蟠龙镇户槽村3组。由于缺少营养, 她面带菜色, 个子比同龄孩子还要矮小, 一双大眼睛充满了疲惫和焦虑。今年开学才10天, 她的父母就到广东打工去了, 除偶尔在电话里同父母说说话外, 她很难享受到父母的贴身关爱。“家里有一个两岁多的弟弟, 又喂了一头猪, 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 先煮猪吃的, 再煮人吃的, 吃完饭喂完猪我得往学校赶, 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晚上回家天快黑了, 我摸黑去挑水, 再去找猪草、找菜……, 总是要晚上十点多才睡觉”。曹娟如是说。
户槽村是梁平县蟠龙镇留守儿童比例较高的一个村, 村里80%以上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在蟠龙镇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
2007年“六一”儿童节, 梁平县教委领导对该校249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形成了研究报告, 发现有224名学生是留守儿童, 占全校学生总数的89.9%, 其中父母均不在身边的占68.7%, 有171名。该镇万民村小有9名学生, 其中有8名学生父母均不在身边。调查报告还对留守儿童的情感、道德、行为、心理以及安全等方面作了详细了解。当地村民说, 在农村, 中青年夫妇到外地务工, 把孩子留在家里的现象很普遍。有的孩子才出生两三个月就开始了漫长的留守生涯。调查报告让不少老师心情沉重。
一串令人痛心的缺失
“独在家乡真孤独,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问双亲在何处, 心中有无儿女情。”在学生中, 这是老师经常听到高年级学生吟诵的一首小诗。他们说, 诗歌倾诉了他们对父母的思念。
在父母远离家乡的日子里, “孤独”成了留守孩子长期的伴侣。调查显示, 有的父母外出时间长达10年之久。在通讯发达的今天, 电话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唯一的联系。但这种通常一个月才能打上一次的“亲情电话”, 往往以孩子的学习为主要内容。父母很难顾得上孩子的情感世界, 双方的情感交流几乎为零, 有专家称留守儿童为“心灵孤儿”。
尽管外出打工的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学习, 但缺乏父母监管的留守儿童极易放松自己对学习的要求, 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上进心和自制力。陈奉旭, 蟠龙完小四年级学生, 在他不到一岁父母就外出了, 此后, 陈奉旭一直住在外婆家。陈奉旭说道:“我害怕呆在家里。每天在外婆家吃饭, 外婆太唠叨, 我扒完饭就赶紧溜出来。我觉得好孤独好失落, 渐渐加入了父母不在家的学生队伍。我们男生女生一大群, 今天走东家, 明天串西家, 都没父母管, 自由得很。我们一起玩游戏、打牌、看电视, 常玩到深夜。第二天起晚了干脆就不上学, 在路上玩耍, 开心又快乐。说实在话, 我很想念爸爸妈妈的, 也恨自己不争气。然而外面的诱惑太大了, 实在无心学习。这次又逃课几天了, 听说老师和外婆到处找我。外面呆久了, 还是想上学, 但又怕上学, 一是无脸见到老师, 二是落下这么多功课, 反正跟不上了,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混一天算一天吧。”
老师们在调查中发现, “读书无用论”成为部分留守儿童的想法。据一些老师介绍, 农村留守孩子的处境十分困难, 上学之余, 还要回家挑水做饭洗衣种菜, 柴米油盐样样得自己张罗, 冷了饿了无人知, 病了痛了没人管。他们还是儿童, 稚嫩的肩膀怎堪如此重负?这自然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有些是托给了奶奶或外婆照看, 他们往往是把学生交到学校, 除了生活费用, 什么都不管了, 常要求老师把孩子管严些。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 他们在学校表现出好动、调皮, 无人能管, 大胆放肆, 在受管理时, 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与教师顶撞。另一类学生产生失落心理, 不爱说话, 不爱交往, 自卑、孤僻, 给教师带来相当大的困难。不少班级的留守儿童占90%以上, 一个班上召开家长会, 来的大部分是些老头、老太婆, 学校家庭的沟通基本上是无实效的。与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 留守儿童的成绩普遍较差。调查发现,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性格孤僻、胆小的情况, 容易出现偏执、冷漠、自私等不良人格特征。不少初中留守儿童养成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习惯。
一种无可奈何的承担
那么, 如何破解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真空呢?一位有着数年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认为, 做父母的最好不要双双外出, 至少要留一人在家, 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和督导。同时, 要经常通电话、信件等方式, 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县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学校的教育理念应由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变为追求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上来, 对留守儿童要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 掌握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 并经常与外出的家长联络, 共同作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 蟠龙等镇乡已经建立起关心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这些镇乡的学校定期与留守儿童家长通电话, 告知这些儿童在学校、家庭的学习、生活状况。
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篇11
关键词: 留守儿童;儿童档案;心理健康教育
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呢?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把自己的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这样,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二、真情关爱,给留守留守儿童温暖
班主任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班主任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例如:我班的莫福仲在和同学戏闹中右眼损伤,我及时带他去看医生,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定期走访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向
班主任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代理家长”。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例如:学生谢番全,父母都在广东打工,家里只有兄弟俩,没有人照顾。有一段时间他经常逃学,上课时经常睡觉。于是我对他进行了走访,发现其由于精神空虚,缺乏关爱,结交了社会一些缀学的少年,在家里抽烟搓麻将。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教育,让其重新振作精神,免其走入歧途。让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关怀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四、对留留守儿童的错误及时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例如:我对一学生进行家访时,这位学生怎么也不让我进去。我认为定有玄机,夺门而入,一股恶臭把我冲了回头。屋里几个月的生活垃圾堆在正厅,从卫生间里漫出的臭水在厨房积了一寸多深,发出阵阵恶臭。几十用过了的碗筷随处可见,在不能再乱的房间里两位缀学的少年。地面到处都是烟蒂,桌上有一副准备开局的麻将。于是,我对其进行了教育,让其知道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在我对其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发现他他两次想哭,于是我打通了他父亲的电话让他们父子进行思想工作交流。
五、注重对留守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采取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相结合心理教育工作模式。对“留守儿童”表现的共性问题,要召开专题会,有效面对他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进行解答和疏导。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需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疏导和解决。在工作方法上,对存在问题严重和突出的,要采用多个老师共同帮扶的办法;对碍于情面,自尊心特别强的学生,要采用一对一的疏导和管理;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对学生设身处地的去做同学的疏导工作。总之,个别辅导与集体引导相结合,疏导要及时,要有耐心,帮助学生彻底解除心理障碍。
六、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一是采取正面引导与严管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正面引导政治教育学习,如印发疏导材料,组织不同形式的有趣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引导留守儿童保持并提升良好的心情,学会面对现实,自我调节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要帮助留守儿童克服自卑感,培养自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二是提高自我控制,增强意志力。学会正确面前挫折,敢于挑战,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三是引导“留守儿童”如何正确交往,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让留守儿童从班级集体中感受大家庭的温暖,得到爱的需求感,从而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总之,搞好调查、访谈、分析是做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前期准备工作;客观分析研究“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积极有效的解决对策,帮助“留守儿童”摆脱困扰,重建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留守儿童 篇12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然而, 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 这些农民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 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顾, 最终造成了农民工和子女分割两地的局面。于是, 形成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然而更令国人关注的是留守儿童的教育。留守儿教育问题应该是当今教育的新问题, 也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
通过农村中学的大量问卷调查, 资料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出现了严峻的问题。
一、家庭、社会教育缺失。
为了改善家庭生活, 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 到城市里务工谋生, 但由于他们收入普遍不高, 居无定所, 加上城镇教育费用较高, 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 电话、手机这些现代的通讯工具架起了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之间沟通的桥梁, 但由于诸多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的限制, 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之间真正意义上的联系却很有限。短暂而次数较少的通话, 无法真正弥补因父母外出打工而造成的对孩子关爱的缺失。
二、是学校教育的无奈。
受城乡教育不均衡的影响, 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极差。很多教学活动他们根本无法开展, 也没有办法为远处的学生和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提供寄宿条件。农村学校根本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和配备心理教师, 也很少有组织或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由此导致留守儿童在人格发展、身心健康以及道德素质等方面发展的不完善。这些因素无疑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作为农村中学的学校和教师, 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 又要采取哪些有力的措施呢?笔者通过长期的班级管理, 特别是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 总结以下几点:
一、建立专门档案。从我们的调查看, 现在的这些孩子除了极个别经济十分困难的以外, 最缺的不是财物, 而是情感, 尤其是留守儿童。因此, 不论是一个班级, 还是一所学校, 我们都应把他们作为我们教育的重点, 在教育活动中, 多关心他们的生活, 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他们。但从现有状况来看, 很多学校与我们调查情况相似, 对其关注不够, 有的甚至漠视了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 我们认为, 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 必须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 要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 从而保障对他们生活上的必要帮助、心理上的及时疏导。
二、设立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的问题并不全是共性问题, 不同儿童的问题往往有着本质的不同, 如果从组织的角度, 以集体的活动形式去解决个性问题, 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因而, 针对留守儿童的个别问题和个性问题, 学校还要设立相应的咨询机构, 一是便于作个别心理疏导, 二是便于为遇事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出谋划策, 三是保证了专门途经, 如:设立“学生心理教室”、“爱心妈妈屋”、“亲情爸爸屋”, 委派热心且懂心理的老师负责接待。
三、设立亲情聊天室。
在学校的领导下, 以年级为单位, 由班主任照看, 担任爱心妈妈或亲情爸爸。主要让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父母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聊天, 尽量还原其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情感。
四、设立情绪发泄室。
留守儿童大部分学习成绩差, 而且他们往往心理保守、封闭、沉闷, 不愿意与别人交流, 心里有大量的怨气。在学校的支持下, 我们建立了“学生发泄室”, 在班主任的带领和指导下, 他们满脸怒气进去, 微笑着出来。
五、师生互结对子。
按笔者的调查统计, 留守儿童、单亲、孤儿一共为15%, 班额以60人计算, 每班不超过9名。因此, 要保证对这些儿童的关怀真正落实, 我们不妨通过师生一对一的互结对子, 实施帮扶。以班级为单位把留守儿童分摊给代课老师, 以班主任为核心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 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等。
六、生生互结对子。
在班主任的正确指导下, 以班长为核心, 所有班干部和小组组长与留守儿童结对, 不仅帮助他们的学习、照顾生活, 而且与他们经常沟通思想、交流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