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留守儿童的寄语

2024-07-13

对留守儿童的寄语(共9篇)

对留守儿童的寄语 篇1

甘州区关爱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寄语 同学们:

生活的艰难与困苦,也许曾经让你们一度失去对未来的信心……孩子们,不要困惑,不要犹豫,你们并不比别城里孩子差,一定要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爱心是人类最为高贵的品质。

所有帮助你们的人,不只是在付出他们爱心,也是在培育你们的爱心。只要你们心中长存善与爱,你们就是生活的成功者。你们一定要--爱为你们辛勤操劳的父母,爱为你们提供许多无私帮助的邻居,爱为你们呕心沥血的老师,爱所有关心过、帮助过你们的人。

同学们,我们知道你们有着种种梦想。那么,现在开始为梦想而努力吧。别忘了,一路上有我们为你祝福。

对留守儿童的寄语 篇2

1. 依恋的提出及其相关理论。

依恋理论由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提出。20世纪40年代, Bowlby在对孤儿院的儿童进行观察时发现, 那些因战争离开父母的儿童, 身体上得到了照顾, 却表现出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之后, Bowlby基于他自己的观察以及同期动物分离的研究, , 在习性学的基础上整合了精神分析理论、控制论、信息加工理论等, 创立了自己的依恋学说。Bowlby将依恋 (attachment) 定义为两个人形成的亲密的情感联系, 以相互关爱和希望保持亲近为特征。Bowlby认为, 婴儿与生俱来的一些惹人怜爱的行为, 可以吸引成人接近他们, 对他们发出的信号作出反应, 而婴儿也是通过发出这些信号以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婴儿与照料者如此一来一往的互动, 便使得两者在此过程中获得了相互喜爱和建立亲密依恋的本能。当照料者能够准确的对婴儿发出的信号作出反应, 而婴儿又能够懂得如何控制照料者的行为时, 安全依恋便在婴儿和照料者之间建立起来了。Bowlby在其理论中提出了内部工作模型 (internal working model, IWM) 这一概念, 用以解释人一生中依恋形成的基础。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指一种认知或情感性的构造, 是在婴儿与父母行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心理表征。内部工作模型由关于依恋对象和关于自己的两种互为补充的成分构成。如果照料者对儿童的反应是敏感的, 积极的, 那么儿童将形成他人是值得信赖的、可依靠的 (对他人的积极的工作模型) , 自己是可爱的、值得被照顾的内部工作模型 (积极的自我工作模型) ;相反, 如果照料者对儿童是忽视的, 不敏感的, 那么儿童将形成他人是不可信的、不可依靠的 (对他人的消极的工作模型) , 而自己是不可爱的、不值得被关爱的内部工作模型 (消极的自我工作模型) 。不论怎样的结构模型, 都在婴儿期和儿童早期建立起来, 并随着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 变得越来越精细。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这表明儿童一旦形成对他人和自我的认识, 就会用这一固定的加工模式来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但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 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是变化的, 生活中的消极事件 (如父母死亡、离异、母爱剥夺、疾病等) 是其变化的重要原因。

2. 依恋的类型以及影响因素。

Ainsworth采用陌生情境测验, 发现了依恋的三种主要类型, 分别为安全型、抗拒型和回避型。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喜欢和亲密伴侣在一起, 将依恋对象视作一个安全基地, 只要他们相信那个安全基地一直存在, 就会大胆的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抗拒型依恋的儿童具有强烈的分离抗拒, 他们希望和依恋对象一直保持接近, 但当依恋对象主动接近时, 他们又表现出抗拒行为。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很少表现出分离抗拒, 但这类儿童对依恋对象会表现出有意的回避和忽视。Main等人后又提出了第四种依恋类型———混乱型依恋。混乱型依恋的儿童缺乏对陌生情境的一致策略, 行为组织性很差, 他们想与依恋对象亲近, 但是又会突然地回避依恋对象。上述四种依恋类型中, 抗拒型、回避型和混乱型依恋均为非安全型依恋。儿童的依恋质量具有个体差异, 抚养者的养育质量差异、母爱剥夺、母亲的心理因素、儿童自身的气质特征、社会环境等因素都能对儿童的依恋质量产生影响。但个体的依恋质量也不是恒定不变的, 如果父母在儿童今后的成长中长期对其忽视, 原本安全的依恋可能会变为不安全依恋, 而假若父母在今后改变抚养方式, 增加对儿童的关注, 那么, 原本不安全依恋也有可能发展为安全的依恋。

3. 依恋的相关研究。

Bowlby等心理学家认为, 在儿时形成的依恋将对个体以后的社会适应、情绪调节等产生深远影响。心理学家用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来解释这种依恋质量的稳定性, 认为个体在婴儿期时, 通过与抚养者 (通常为母亲) 的互动, 逐渐构建起认识他人和自己的内部工作模型。倘若母亲的反应是积极敏感的, 儿童将构建起积极的内部工作模型, 与母亲形成安全的依恋, 安全依恋的个体在今后具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情绪调节能力, 较少出现孤独、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相反, 如果母亲的反应是忽视的, 儿童将构建起消极的内部工作模型, 与母亲形成不安全的依恋, 这类个体在今后获得最佳发展的可能性较小。而研究也证实了他们的假设。Frankel等人的研究表明, 那些在12~18个月建立了安全依恋的婴儿, 在两岁时拥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更多的积极情感, 而那些混乱型依恋的婴儿, 到了学前期和学龄期则表现出更多的敌意和攻击行为, 常被同辈排斥。Englund等人的研究发现,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到青少年时, 相比非安全型依恋的个体, 与同伴的关系更融洽, 朋友相对更多, 更少的出现偏差行为和其他心理病态, 等等。可见, 许多心理问题的成因都可以用个体的依恋来解释, 而心理学家们也试图运用依恋理论来治疗更多的心理问题, 并且获得不少成果。Paige Cunningham等人运用依恋理论成功治愈了一个有严重行为问题的13岁儿童;Christi Bergin&David Bergin论述了如何通过依恋使学生在学校获得成功, 等等。

二、依恋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的启发

留守儿童是指在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外出打工, 而被交由祖父母或他人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孩子。不少研究表明, 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出现了诸如孤独、自卑、焦虑、抑郁、人际交往困难等心理问题。笔者认为, 留守儿童大多来自农村, 由于农村父母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和农村家庭孩子较多等原因, 造成父母对孩子的抚养质量不佳, 影响孩子的依恋质量。更重要的是,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 这种爱的剥夺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生活中的消极事件, 会使儿童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发生变化, 增加了儿童依恋质量变化的可能性。正是留守儿童的不安全依恋, 在很大程度上致使他们在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研究证实,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存在显著差异 (唐玲, 2009) , 农村留守初中生相比非留守初中生而言, 更多的采用不适当的应对方式 (肖聪阁, 陈旭, 2009) , 等等。其实, 依恋理论不仅能为我们提供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解释, 也能为我们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 教师懂得如何与留守儿童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懂得如何通过依恋使儿童获得更大的发展, 是极其重要的。

三、依恋对教师工作的启示

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 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关爱,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需要来自他人的情感补偿, 教师作为留守儿童生活中接触到的最为频繁的人, 更应该主动与留守儿童建立积极的情感连结。

1. 分清留守儿童的不同依恋类型, 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并非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存在心理问题, 也并非所有的儿童都具有不安全型依恋。教师可通过专业的依恋量表的测量, 或是平日对学生的观察, 判断出学生的不同依恋类型。具有安全依恋的学生, 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都是积极的, 也能在父母离开时对新环境进行独立的探索和快速的适应。因此, 对于具有安全依恋的学生, 更重要的是要为他们创造更富有挑战和探索性的环境, 而不是给予过多的、与其他具有不安全依恋的留守儿童相同的关注。

2. 与留守儿童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

对于那些不安全依恋的儿童, 教师首先应该积极与其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 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温暖和尊重, 提高留守儿童自我效能感。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一般具有消极的内部工作模型, 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往往也是消极的, 自我效能感较低。教师应该给予这类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和尊重, 如课堂上多与他们进行眼神的交流或是创造与他们互动的机会;避免在公众场合对他们进行批评;布置一些容易实现的任务让他们去达成;即使是一个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他们鼓励等。

(2) 创造与留守儿童交流的机会, 引导留守儿童自我表露。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很少主动与教师交流, 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一般较低, 不信任他人, 并且往往缺乏人际交往和自我表达的能力。教师应该多创造与这类儿童交流的机会, 但此时的交流不应是急功近利的, 与学生的交谈方式要更像是朋友, 交谈的内容也应更多的趋向生活化。

(3) 及时对留守儿童的需要作出反馈。Bowlby认为, 当个体有需要时, 与依恋对象的易获得和有积极的反馈交往助长了个体的安全依恋。也就是说, 师生交往不应只考虑量的多少, 更应注重质的优劣。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并不是越多越好, 若是不管学生是否真正需要就给予学生过多的关爱和帮助, 一方面容易导致学生形成回避型依恋, 另一方面也可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被同情, 反而增长了他们的自卑心理, 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

(4) 建立与留守儿童间的信任, 成为他们的“安全基地”。Bowlby曾说:“不仅仅是儿童, 而是处于人生各个年龄阶段的个体, 只有他们坚信在他们的背后永远站着一些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给予他们信任和支持的人, 他们才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尽情发挥自己的天才, 挖掘自己的潜力。”对于那些不安全依恋的留守儿童而言, 与照顾者的长期分离容易使他们逐渐失去自己的“安全基地”, 而教师的工作, 就是要通过与这些学生的交流, 了解他们的需求, 给予他们及时和适度的帮助以建立起相互间的信任, 成为他们的“安全基地”。这种信任的建立, 正是儿童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发生变化的过程, 儿童对教师消极的工作模式逐渐转向积极。

3. 发挥教师的桥梁作用, 引导留守儿童持久健康地发展。

教师的工作绝不是止于对留守儿童施予关爱和帮助, 与他们形成依恋。教师应认识到, 学校学习阶段只是留守儿童人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儿童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将持续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 仅使儿童与教师自身形成依恋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师的桥梁作用, 引导儿童将这种积极的工作模式运用到与更多人的交往中, 创造更多的可以让留守儿童独立探索的机会, 让他们积极的内部工作模式变得越发精细和稳定。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探究 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儿童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长期远离父母,造成父爱和母爱缺失,加上学校教育失衡,大多数孩子就会出现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等性格特征。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不仅会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理伤害,带来不稳定因素,也会给和谐社会构建带来隐患,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

(1)消极颓废。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少正常情感交流,个体依恋之情得不到满足,引发孩子孤寂焦虑、郁闷烦躁等消极波动情绪。同时由于亲情教育的缺失,他们不能在情感上理解父母外出,导致对父母感情的疏远,甚至产生怨恨,随之而来的是精神萎靡,缺乏上进。

(2)性格怪异。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经商,与孩子交流极少,使有些孩子形成孤僻性格;而作为监护人的祖辈或亲戚通常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孩子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又助长了其自私任性、蛮横叛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他们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社交恐惧,这些与健康儿童的心理格格不入。

(3)品行不端。由于隔代教育和亲戚监护,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使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家里不听祖辈约束,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违纪违规,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人等;有的迷恋桌球网吧、电子游戏,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形成不端品行。

(4)学业不良。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缺位,托付的监护人或因年老体弱,或因文化水平较低,或因怕严管后其父母回来埋怨等,根本无法担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提供个性化的、针对性强的辅导,只要不出大的乱子,他们就算完成任务,和孩子的父母比较起来,他们比较缺乏责任感。因此,留守儿童的学业教育,一般要比正常家庭孩子的学业教育差一些,其表象为作业不完成,成绩明显下降。

(5)价值错位。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部分学生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热衷于吃喝玩乐,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在这些孩子身上打下烙印。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产生以上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父母教育缺位,监护人教育不当,学校教育不足,社会教育不良。

(1)完善家庭教育,发挥监护教育职能。一是发挥父母的教育职能。父母要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除了生活、身体、学习方面外,还要特别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二是增强监护人的角色意识,对留守儿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娇宠溺爱,做到严爱相济;三是多位一体形成教育纽带,家长、学校、托管监护人要加强联系,互通信息,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及心理状况,以便共同采取措施促其健康成长。

(2)完善学校教育,发挥德育教育功能。学校德育工作应该尽可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多作贡献。第一,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第二,建立家访制度和家长学校。对家长及监护人进行培训,使其端正教育观念,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探讨并推广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第三,组建留守儿童朋辈辅导小组。在小组的交往与活动中,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交流和讨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从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可以培养他们对集体的依恋和归属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通过对辅导小组的关注和有计划的指导和参与,可以使留守儿童的朋辈辅导小组成为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3)完善教育策略,发挥自立自律效能。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和烦恼,其实都可以认为是缺乏对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和内心不平衡所致。父母外出务工是一种现实,留守儿童应以健康的心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监护人要讲究教育策略,告诉孩子在改变不了父母外出的现实情况下,只能学会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应该学会自信、自立、自强,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为自己树立目标,培养各种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多与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父母沟通,勇敢面对和克服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努力提高自律能力。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由我国现阶段城乡差距过大、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的现象造成的。我们通过一些学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和探访,探究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我们相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较大的改善,希望社会各界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环境,改善和消除他们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努力帮助这些弱势群体找回自信,建立良好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共同为他们建造一条关爱、呵护的桥梁。

参考文献: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 篇4

很多人会很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的确这个问题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留守儿童”监护的方式比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

一是由于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

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有几个“留守儿童”,真是力不从心。

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点滴感受004 篇5

刘明厚

原公镇(可口可乐)希望小学 邮编:723204 电话:***

摘 要:孩子是为家长的期望和鼓励而生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残缺来自精神、情感上的荒芜。社会的关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爱,托起留守儿童心灵的太阳。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现状 思考建议

留守儿童释义: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时间不在家,而留在家乡生活的少年儿童。其监护工作由父母一方或爷爷奶奶,甚至亲戚朋友负责。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他们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理应受到社会和人们更多的关注。

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了出外务工的热潮,随之产生的是子女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这个名词也随之诞生。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和比例还将增加和提高。孩子是为家长的期望和鼓励而生的。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他们在家庭教育这一环节上是有残缺的,他们的精神情感是荒芜的。由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1、父母认识不到位,对孩子教育不重视。留守儿童的父母普遍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不能宏观地认识社会特殊时期的一些现象,因而对孩子的成长教育认识不深刻,不够重视。再加之家庭经济有压力,多产生“挣钱才是硬道理”“上学不如早挣钱”的错误观念,认为学的知识再多也没用,到时

候还不是和自己一样出外打工。即使有关心的,一听到坏消息就粗暴对待,对孩子不停地抱怨。还有的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受教育的必需品,其他的就是学校和他本人的问题了。

2、父母一方在家虽能照顾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但不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无法满足他们心理上的、情感上的需求。本来家里两个劳力干的活,现在要一个人来完成,即使借助了一些机械来代替劳力,也给一个人带来了一定压力。使留在家里的人身心均感疲惫,还要教育孩子,就显得勉为其难,力不从心了。更有个别父母根本就不负教育孩子的责任。一个人在家生活无规律,节奏迟缓,随意性大,无法保证孩子的生活需要,更别说给孩子带好头,实施教育了。许多家长任由孩子自生自长,对他们的学习,内心的想法根本就不交流。

3、“隔代教育”是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普遍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的消极作用也是明显的。过分的溺爱,认为父母不在孩子受到亏欠太多,尽量从物质上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孩子吃亏,一味的偏袒,总是责怪对方,从而使别人不敢管不敢说。这样不但没有进行精神和道德上的教育,而且还给留守儿童灌输错误的道德观念。还有的老人同时负担着几个孩子,精力不济,身体欠佳,自身还有困难,谈何管教孩子。有的老年人本身就缺少文化知识,无法承担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教育。年龄差异代沟明显,观念不同,观点时常发生冲突。有时还会出现顶撞老人,不服管教的现象。

4、寄宿于亲戚朋友家的现象较少,但也有存在。每月父母给寄一定的钱物,让自己的孩子在亲戚朋友家生活,让人代为管教。留守儿童大多只能得到物质上的满足,而无法获得精神上的需要。有道是“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他们感受更多的可能就这一句话。因此总有寄人篱下,内心不踏实的感觉。还有的亲戚朋友觉得别人的孩子,不便管教,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付差事。

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不健康。亲情缺失,内心焦虑,造成不安全感,性格忧郁怯懦。对人戒备心强,不会主动与人交流沟通,喜欢独来独往,冷酷自私。无自我约束能力,任性放纵,好冲动,容易和人发生冲突,不能和同学和睦相处。自尊心强,外表坚强,内心敏感脆弱,对师长的说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道德法制观念不强。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择手段,偷拿变卖,甚至敲诈

勒索同学谋取钱财。乱交朋友,抽烟喝酒。缺乏礼貌,言谈举止随意。出入网吧,甚至通宵达旦。是非观念淡薄,把师长的教育当做耳边风,无所谓好坏。

3、学习差,纪律观念不强。托纳作业,没有责任心。学习不求上进,遇困难就躲。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眼神散乱,课堂效果差。书写缭乱,作业随心所欲无格式。自由散漫,无集体观念,不能按学校的整体要求去做。无故不到校,去向无法及时掌握。

4、个人生活习惯差,生活没规律。由于缺少父母细心的照顾和耐心的指导,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懒散,晚上休息太晚,早上起得迟。负责监护的人疏于对孩子卫生习惯的督促和管理,留守儿童的个人卫生差尤其突出,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

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寄宿制建设,扩大寄宿制规模,深入寄宿制的探究。加大寄宿制的宣传力度,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力量和条件,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能寄宿在校,让更多的父母放心孩子的成长安心创业。健全寄宿制度,加强寄宿管理。加强宿舍卫生评比,树立个人卫生标兵。提供安全的后勤保障,为留守儿童准备合理营养的膳食。建立留守儿童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为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一个“大家庭”。

2、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聘请心理医生开展讲座,借助健康教育课堂,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心理成长记录,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建立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卡,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向家长通报学生动向,促进家长与学生的相互沟通,增进亲情互动。班级开展亲情互动交流情况汇报,同学们讨论发言,谈感受谈想法。

3、培养留守儿童的良好习惯。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是比较差的。我们力求从留守儿童的实际出发,为这些学生营造一个文明整洁、美丽和谐的学校大环境,让环境来影响他们的习惯。比如坚持天天通过校园广播设计内容,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学习环境。还有通过学校的大环境布置和班级的小环境布置,来促进他们的习惯养成。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在学科教学中度过的,而在各学科中都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范例,如思想品德、社会课、语文等学科。因此深入挖掘这些学科中的教育资源,强化对

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纠正留守儿童的道德偏差,给他们更多的关爱。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一个教师必须时刻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在孩子们心目中,教师是最可依懒的人,最应服从的人,教师的示范教育对他们来说就是无声的命令。爱是医治心灵创伤的一剂良药。因此,教师应利用这种神圣的光环,多去感化他们,给他们更多的爱和关心。例如:教师可以在生活上多关心这些留守儿童,多做一些家访工作,多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沟通,及时掌握他们思想动态和行为意识,多进行疏导、安慰,让他们感觉到温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适当的时候可以给他们更多的展示自我,纵情倾述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被人关注的幸福,从而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5、开展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集体协作能力和抗挫能力,增强与外界的交流能力。如:开展学校或班级“手拉手”活动,组织公益劳动,一些集体协作类的体育活动。既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又增强了他们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一些个人项目的活动,可以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表现自我、挑战自我,提高他们的抗挫能力。

6、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要求不要一次提的太高,要循序渐进。留守儿童的心理本来就脆弱,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造成他们的挫折感,从而产生更强的逆反心理,而自暴自弃。对他们的要求可以采取逐步提高,一日或一周一要求,日益渐进。

对留守儿童的寄语 篇6

张家界市慈利县广福桥镇中学 周鹏飞 ***

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流动人口大军中,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且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少年约有300万之多,“留守儿童”则远远超出这个数字。由此引发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反思。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有近2000万人,且呈增长的趋势。即便在经济大省广东,农村中也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中的大多数在隔代教育中成长。那些被外出打工的父母遗留在家里的孩子——农村留守儿童却被忽视。这些孩子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些“留守儿童”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弱视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这些成了“留守儿童”的孩子正处在受教育的年龄,由于远离父母,心理和生理成长都面临着许多问题。

父母外出打工对这些农村的留守儿童在教育、安全、生活、心理和生理方面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考验,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思想品行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逊于其他孩子。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1.学业方面。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业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缺乏父 1

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另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存在较大差异,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的差距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独立人格逐渐形成阶段、社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学习的自觉性还没有稳定地形成。因此,父母的关爱、监管以及必要条件的提供是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重要前提。

2.品德方面。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又因农村环境的特殊性,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或者同学之间拉帮结派,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纠合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罪恶的深渊。据统计,历年刑事犯罪中有近20%的青少年为这类孩子。留守儿童正处于树立理想、认识人生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帮助,他们极易产生人生观、价值观念上的偏离,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人格方面。《心理学大辞典》中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也称个性,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在心理学家看来,人格具有下列特征: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社会性。人格形成和发展是在个体成熟和社会化中实现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制约儿童人格的发展。生物因素主要有先天气质、体貌体格、成熟速率等,而社会因素中对儿童人格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因素和同伴因素。家庭是儿童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的成长环境,在儿童最具可塑性的时候,2

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与父母建立的早期依恋、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都对孩子的人格产生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根据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比较偏激、易猜疑、孤独、内向、缺乏自信,容易悲伤,自觉性不如别人。从性格类型来说,留守儿童不稳定、不适应类型占了38%,稳定、适应但是消极适应型占了18%。[1] 留守儿童对于权力需要、爱情需要、归属需要方面的愿望比较强烈,他们的需要主要来自家庭和社会。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差最大是在尚未满足的需要所属领域中的家庭和爱情需要,留守儿童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而在权力需要等其它21个方面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留守儿童来自家庭领域的需要比非留守儿童强烈的多,他们比非留守儿童更渴望父母的关爱与亲情,更重视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理解。

4.心理方面。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现有的研究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孤僻内向。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交流渠道不畅,留守儿童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的心理;此外,留守儿童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显性与隐性的现实差距,自己的想法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内心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受挫情绪。二是冷漠乏信。长期得不到亲人关爱的留守儿童渐渐淡漠了对亲情的渴望。根据调查,有18%的孩子认为自己和父母的感情“淡薄了”,41%的孩子表示只是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主要内容是“要钱”,一些留守孩子甚至表示把父母当成了“提款机”。[2]亲情呵护的缺位,孩子在一个缺乏温情的环境中长大,使得孩子们不懂得去享受爱,去关爱别人;心理支持的缺失,孩子缺乏应有的鼓励和肯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强,以至对成功的期望值偏低。三是心胸偏狭。留守儿童过早过多地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生计所迫,容易产生社会不公的意识。因此,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会多些灰 3

色成分,便产生了仇视他人,仇视社会的心理倾向。这使得他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容易产生偏狭的认识和过激行为。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中的问题成因

1.缺乏父母亲关爱,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偏差。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就少。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有着自己的认识,也带来一些相关的烦恼。由于外出务工父母及代理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这些变化,留守儿童缺少与家人交流的机会,这对学生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如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以图消除孤独寂寞等。

2.家庭教育氛围较差。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子女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不少孩子认为“读书没用”,除了家庭经济压力得到缓解之外,父母出外打工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另一个影响,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开始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对他们来说,“知识改变命运”就是一句空话。他们根本看不到知识将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他们来说,似乎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了。而有的父母教育观念差且代理监护人又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认为只要能挣钱,读书也没什么用,不读书照样可以赚钱,大学生 4

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这种观念影响孩子产生了学习无用的情绪;有的代理监护人文化素质偏低,对学生不能提供学习帮助;如果只有父母一方在家,承担了所有家务和田间劳作,就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使孩子学习成绩滑坡。

3.代理监护人监护管理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违法违纪问题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许多只是口头应承而已,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如厌学、逃课、外出打电子游戏、上网。参与违法违纪事件的学生中,留守儿童占很大比例。有的甚至与社会上的“混混”聚在一起,逐步沾染上赌博、看黄色录像、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社会恶习。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法探讨

构建一个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保护网络,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因人落实教育保护方案。

学校方面:开展法制安全讲座,促进“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开展。适当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图书室、兴趣小组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随时洞察学生心理,通过家访、座谈、结对帮扶等办法,给这些学生以更多关心。针对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在情感发展上缺少支持的现状,教师要及时进行角色置换,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换为关注和疏导他们学习、生活、情感、心理等问题的临时父母;抓住节假期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使学校、家庭产生合力效应。

家庭方面:留守儿童父母应主动配合学校工作,在外出打工之前,一定要将自己在外打工的情况、等告知学校,并主动地与学校加强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状况;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最好每周联系一次,还要经常与临时监护人保持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 5

活情况;要利用打工的淡季,尽可能多回家与孩子团聚,做到挣钱与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

社会方面:大力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和监督,营造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的氛围。各媒体、单位、组织、个人都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留守”儿童成长做出努力,建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适当开展少年儿童活动,弥补儿童离开父母后的空虚感。有关部门加大对公共娱乐场所的治理、整治,加大社会闲散人员的治理、教育和监督,共同营造孩子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

让我们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消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为建立起和谐、安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常青.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以江西玉山县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7-23.

对留守儿童的寄语 篇7

1 媒介所再现的留守儿童“固化”形象

对于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的建构,无论是正面形象还是负面形象的倾向性建构,媒体对于留守儿童形象的建构总是趋于一种“固化”边缘群体化的整体形象。首先,留守儿童的正面形象一般的建构存在表现为:孝顺懂事的形象、知识改变命运的形象、天真活泼的形象、追寻理想的形象。其次,客观中立的报道建构了留守儿童“沐恩幸福”的被关爱的形象,新闻报道中的主角是党政机关及社会相关组织,留守儿童只是新闻中的附属品。“问题”式的议程设置下,建构出具有个体化的负面形象倾向,呈现出的是边缘化群体的“弱者”形象。最后,留守儿童建构的负面、问题出现在生活习惯上的无助、学习的监管缺乏、心理上的有效引导缺少、安全隐患的存在等,从自身角度建构出留守儿童外表形象的负面化,外表形象主要包括留守儿童的外貌特征、身型、穿着、神态。从心理行为角度建构出留守儿童负面化形象,从安全意识、学习意识、道德意识等方面所呈现出来。

2 留守儿童“固化”形象背后的反思

“留守儿童形象”问题是新闻传播与社会之间的疑难问题,留守儿童个体乃至群体化形象的存在,媒介通过形象的再现,在社会化语境下的考察“固化”形象。

2.1 导致留守儿童形象“固化”背后的原因分析

提及到留守儿童形象的“固化”,不管是从正面形象还是负面形象,亦是客观中立的被关爱形象,导致“固化”的根源在于“他者”解码的片面化。话语不仅仅是书面的文体形式再现,而且还包括口头表达和非言语的表达形式存在,每一个话语背后都有着特定权力的意向和权力的关系[2]。“他者”不仅指受众对媒体所呈现出的留守儿童形象进行片面的译码,而且也指留守儿童从媒体所呈现出的群体“固化”形象的认知,又带给留守儿童的“二次心理形象再现”的隐形伤害,“他者”的解码造成留守儿童认知的负面影响,亦是强化作用而不是消退,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话语权缺失及话语权的剥夺。

2.2“他者”解码片面化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失衡

受众对媒体所呈现出的留守儿童负面形象的认知,媒体所呈现出的留守儿童“群体固化形象”,对于留守儿童的被侵害形象及留守儿童施虐者形象的建构,呈现出对留守儿童的“二次心理形象再现”的伤害,产生一种恶性循环。笔者主要从受害留守儿童的角度进行分析。

2.2.1“二次心理形象再现”概念的提出

心理形象最早是我国维之于1988年所提出来的,他把表象、概念和思维等都称为“心理形象”。维之只是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对心理形象做了简要的主观映象分析,对于该理论还有值得深化的地方。如果说心理形象是感觉形象的话,那么在媒介上所呈现出来,就是心理形象的再现。而对于留守儿童负面形象的建构,受众在进行对留守儿童在新闻报道中所呈现出的形象解读的同时,会对留守儿童群体形象的“固化”,那么留守儿童形象作为群体性化身,又对个体留守儿童带来了逆向影响,主要是心理上再次折射出群体的媒介形象,其中就存在“两次译码偏差”:一是媒体新闻报道中建构的留守儿童形象,受众对媒体所呈现出的留守儿童形象与真实、现实当中的留守儿童形象存在着偏差;二是留守儿童对媒体所呈现出的“留守儿童群体固化形象”的反射认知,留守儿童对于自我身份建构认同完成,而导致行为上的趋同,这种是无意识注意导致的,假若建构未认同,则会带给自身“固化”形象的逆向建构,也就是所谓我们所在新闻报道中对留守儿童的正面形象的建构,但是无论是认同还是未认同,在媒介上对于形象的建构,笔者称为“二次心理形象再现”,对于这种形象再现带给他们的伤害,这种伤害笔者便称为“二次心理形象再现”所来带来的伤害。

2.2.2 如何避免“二次心理形象再现”的伤害

媒介通过新闻报道所呈现出真实的留守儿童形象,像留守儿童伤害事件、拐卖事件,媒体发挥教育功能的同时,对遭受事件的受害留守儿童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然而留守儿童始终是国家和政府关注的重点,因为是成长期的儿童,政府便会加倍关注,造成一个单元事件,无形中被扩大为群体事件,然而先进的媒体是政府工作的喉舌,无不在积极的宣传功能、承担隐形的教育功能与留守儿童二次“心理形象”再现造成影响。成长期的留守儿童本来心智尚未发育完全,遭遇被害后心里会产生巨大的阴影,需要被关爱,然而媒体再次揭露事实的背后,引起留守儿童对于受害经历的二次伤害。因此,媒体应该秉承着人文关怀的同情心,坚守负责的新闻职业的道德对这类细节性的揭发。

3 受众对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认知

受众对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认知主要从媒体的新闻报道所建构出的形象进行片面解读,对留守儿童群体造成长期的刻板印象。

3.1 受众眼中的被害儿童形象

第一,家庭内的牺牲品。农村的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的不发达,而思想观念接受外来的新事物的影响,家长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不惜抛弃家庭只身前往发达地区务工,而这一举动却带来了家庭的破碎,然而由于家长在外遭受到的怨恨转嫁到孩子身上,家庭的矛盾激化也转接到孩子身上,孩子便成为了父母的“出气筒”,便无意对孩子施暴。第二,社会戾气与儿童特殊身份的遭遇。社会正趋于快速转型期,但由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从而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层不出穷。留守儿童作为监管缺失的群体,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便于不法分子“小手”。第三,校园环境的安全意识薄弱。在农村不少的学校内,对于教师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的身份特殊性,教师把孩子当作发泄情绪的对象,而有些教师甚至心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作出性侵留守儿童等的犯罪行为,这是对学生极不负责任的表现。被害儿童形象是对“弱者”形象的强化,留守儿童是特殊的群体,弱小的形象象征。受害儿童的形象是一种无知与懵懂,丝毫并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反抗的能力。

3.2 受众眼中儿童作为施害者的形象

媒体对于留守儿童侵害事件的报道日趋增多,原本纯真的形象反而变成了施虐者的形象。第一,施虐的残忍形象。对于留守儿童形象最常见的是在犯罪报道中所呈现出的主体形象,像类似于抢劫、杀人、虐杀无辜、强奸、性侵弱小等的恶劣行为,并且他们的犯罪行为往往是缺乏有组织性、冲动性,没有家人的监管,生性缺乏规制所致。第二,内心畸形的形象。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处于亲情的缺失,心理渴望被疼爱导致内心的孤独、忧郁等心理状态,在情绪上和行为上失去平衡,个性极易造成扭曲,做出犯罪的举动[3]。第三,心理素质强大形象。由于长期处于一种心理失衡的状态,缺少监管或者说监管不到位,留守儿童在外逍遥自在、胡作非为成性,当作为施虐者形象涉童犯罪时,往往作案后表现一副若无其事、平静并淡定的模样心理素质强大形象。

4 受众对留守儿童形象的认知对留守儿童成长带来的影响

儿童本应该从小陪伴在父母身边,父母应给予思想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与帮助,然而家庭环境的变异,儿童并没能享受[4],无疑带给留守儿童的心理阴影,长期的孤独、寂寞是留守儿童性格形成的根本原因,心理上的失衡长期处于社会边缘,因而缺乏竞争意识。

4.1 影响受害儿童的恢复和正常生活

像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家长的监护,被迫受害、遭遇性侵等伤害,给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影响。性侵是一种特殊的犯罪行为,遭受性侵害的留守儿童心理受到的创伤,内心会形成一种贬低自我及严重的羞耻感,这种内化的心理创伤难以抚平,从而随着留守儿童的逐渐成长,严重使人格的形成制造障碍,出现轻生的念头、心理孤僻、情绪不稳定等倾向,长期处于这一种内心盲目失去自我状态中,从而会出现暴力行为。

4.2 产生社会化的“施害儿童”群体化标签

留守儿童一系列的负面形象的建构,受众对于留守儿童的片面解读,致使刻板印象的根深蒂固,对于留守儿童群体化特征的“固化”形象,主要表现在“施虐者”形象中,当留守儿童涉入犯罪案件中,受众对于留守儿童形象的再现,无法根除之前的“标签化”形象,只要当留守儿童个体出现类似事件的发生,媒体所报道出的留守儿童“问题”命题式建构形象,只会强化留守儿童的负面形象,但是毋庸置疑媒体在选择有价值的新闻视角时,是随性的,带有主观倾向的判断和选择的,只是留守儿童个体当中某一部分的再现,并不是群体化特征的再现形象,这样“二次心理形象再现”对于留守儿童更多的是一种伤害。与此同时,媒体也犯下了错误,片面的解读和建构,使留守儿童形象的标签化难以解构。

5 结论

不管是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对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再现,还是受众对于留守儿童兴县的译码重构,一是留守儿童作为施虐者的形象出现,二是作为被侵害者的形象出现,其中都会造成对留守儿童“二次心理形象再现”的伤害,其中不乏存在着难以根治的社会政策原因,最重要的是在媒介上如何对留守儿童形象的“固化”瓦解,不但要从报道的模式上进行反思,而且需要从媒体的对弱势群体的报道方式、方法上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林锦,徐鹏程.浅析格拉斯哥小组的媒介研究——英国媒体对弱势群体的呈现及其影响[J].今传媒,2013(7):52.

[2]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陈德民,叶晓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71.

[3]金正勇,金梅花.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初探[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9(3):224-225.

对留守儿童的寄语 篇8

关键词 农村 小学 留守 儿童 管理 研究

一、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比如像环境问题,道德问题等等,特别是由于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大量的务工人员流入到城市,这些务工人员在为城市化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农村留下许多问题,比如劳动力不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留守儿童和一般的儿童相比较,他们长时间的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的关爱,再加上家庭的监护力不够,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了许多的问题。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也加大了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成为当前社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留守兒童存在的问题

(一)任性,自我封闭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都是他们的祖父母,而由于祖父母的年纪较大,不能很好的跟这些孩子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些孩子们每天处在这种断代式的家庭环境里使他们感觉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长期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就会导致他们会变得越来越不愿与人交流,越来越任性,这些留守而儿童长期的得不到应有的沟通和交流极易使他们形成任性、自卑的性格。

(二)情绪不稳

留守儿童正处在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的与父母分离使他们不能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应有的满足,这就会影响他们心理上的健康成长。由于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最重要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他们往往会不合群,脾气暴躁,总是感觉其他人对写、自己不够重视、不够关爱,常常对关心他们的人产生敌意,情绪很容易失控。对老师以及监护人的帮助有种叛逆抵触的心理,甚至严重的会扭曲别人的语言和行为而产生暴力倾向。

(三)不愿意学习

很多留守儿童都不愿意学习,排斥老师和同学,没有上进心,没有纪律。他们上课的时候说话做小动作,不遵守班级守则,课后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些原因的形成跟他们在家没有人辅导以及学校的管理缺失有关,他们大多成绩不好,成绩不好就不愿意学习。

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开放使社会的发展在既拥有机会的同时伴随着新的社会问题的产生,人们对道德认知能力下降,特别是在现代传媒的渗透和影响下,这些留守儿童很容易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引导而走向心理的反面。

(二)学校原因

我国的城乡差距不仅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上,也体现在在基础设施基础教育教育方面,教育资源大部分于集中在城市学校,农村中小学的资金分配不公平,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源十分有限,而留守儿童又集中在农村中小学,这就直接导致这一部分群体缺乏良好的教育管理与生活补助。留守儿童在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学习,导致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不到位,对他们产生消极的影响,在学习环境以及升学压力下,他们极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三)家庭原因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都是他们的祖父母,而由于祖父母的年纪较大,在思想上和文化上都存在很大的交流障碍,甚至生活也得不到基本的保障,这些孩子们每天处在这种断代式的家庭环境里使他们感觉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长期的与父母分离使他们不能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应有的满足,这就会影响他们心理上的健康成长,这就导致很多留守儿童沉迷于网络,在网络中寻求自我满足感与优越感。所以,家庭因素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最重要的原因。

四、解决对策

(一)完善农村基础教育

国家要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在教育设施的完善、教育资源的分配以及教育资金的投入上都要向留守儿童占比率大的学校以及偏远学校倾向,为这些学校解决这一部分群体的各种问题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二)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改善家庭教育环境特别重要。父母虽然离的比较远,但是他们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的方式关心子女的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家长还要经常与老师联系和交流,及时的了解自己孩子的近况,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

(三)加强学校的主导作用

学校应该为留守儿童生活创造良好学习条件,建立健全宿舍管理制度。老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和交流;学校还可以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多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学习兴趣小组、外语角和运动会等,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让留守儿童在参与学校的活动中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消除他们自卑、任性和敌对的心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五、结语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而长久的工程。需要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寻找合适的解决措施和对策。儿童是我们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祖国的花朵的健康快乐的成长奉献出自己一份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

[2]叶曼,张静平,贺达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6)

[3]李利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

[4]谢玉兰,陈旭.农村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王晓丹,陈 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

父母六一儿童节对孩子的寄语 篇9

2、鉴于你近期的良好表现,不尿床贪睡,不迟到早退,不偷懒喊累,决定在儿童节那天给你开个表彰大会,奖品是个幸福奶嘴,领奖时间为六一当天,过期作废。

3、你拥有天使的容貌、魔鬼的身材、纯真的笑容、无穷的活力,在内心的深处,还保持着一颗天真善良的童心,儿童节快到了,祝大龄、高龄儿童们节日快乐!

4、每一片云彩都是七巧板,拼出七色的梦想,每一颗星星都是玻璃弹珠,击出梦想的火花。让和们揽住浮云,摘下星星,做一个永远快乐的孩子,儿童节快乐!

5、快松开你,紧锁的眉头,儿童节在招手,笑容不可少;快放下你,堆积的琐事,儿童节已到来,凡事要开心。六一儿童节,亲爱的大盆友,愿你快快乐乐!

6、岁月无言,留下的只是记忆。童年已远,长大了没有遗憾。走过的路是人生,眼前我们还有青春。儿童节,希望你永远保持童心!

7、哼哼儿歌,愿你的生活像儿歌的旋律一样快乐;看看童话故事,愿你的生活像故事结局一样美好。让我们做个长不大的小孩,给心灵一份纯真。祝你六一快乐!

8、有颗童心,一路欢欣;带着童真,美好共枕;满怀童趣,无限乐趣;与童年做伴,与快乐同行,祝你永远年轻,天天好心情!六一了,祝你儿童节快乐哈!

9、不要伤心哭泣,让悲伤忘在脑后;不要烦躁郁闷,把忧伤抛在身后;不要纠结失落,把苦闷甩在脚后。放松忙碌的心情,让愉快溢满心怀。六一到了,祝你永葆年轻!

10、用手帕传递童真,用歌谣赞美童年,用鲜花围绕童心,用短信告之童趣,六一儿童节到了,青春洋溢的祝福,愿你工作跟玩一样,生活跟儿童一样无忧无虑!

11、小小的短信,装着童年的欢乐;小小的短信,装着暖暖的阳光;小小的短信,开着幸福的花朵;小小的短信,送去我的嘱托:儿童节,别宅着了,出来乐一下。

12、花蕾是你的年华,包在丛丛的绿叶之间;春天是你的节日,歌声装满了你的书卷;繁华是你的等待,五彩斑烂的梦想随你实现。六一儿童节,愿快乐为你呈现!

13、想要小红花,你得把我夸;想吃棒棒糖,你得尿个床;想要玩游戏,别惹我生气;今天儿童节,愿你心愉悦;即使超龄了,也把童心葆。抛掉所有烦恼,握住时光美妙,祝你这个超龄老儿童快快乐乐开心笑!

14、告别烦恼的工作,纵情欢笑,离开纠结的凡尘,放歌奔跑。给自己一天童心,相守自然纯真的精彩。快乐过六一,开心伴着你,跑跑跳跳打打闹闹,游戏书包糖果拥抱。

上一篇:田林县总工会创业小额贴息贷款方案下一篇:临濮镇韩慧人口普查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