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关爱计划

2024-10-23

留守儿童关爱计划(通用12篇)

留守儿童关爱计划 篇1

关爱留守儿童计划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父母为了谋生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

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却把他们的幼小子女却留在了

农村家里,导致孩子与父母相伴的时间甚少,成为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留守儿童。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呢?

一、了解留守儿童概况和联系方式

作为班主任要认真调查摸清留守儿童的数目、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

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联系方式。把自己的的电

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

二、给留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班主任要从学习和生活两方面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类,具体分析学生的学

业情况和生活概况,制定帮扶计划、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让他们感觉到老

师对他的关怀。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做好家访工作

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平时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

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代

理家长”。

四、对留守儿童以包容心

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引导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有时会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这时班主任不能一味责备,应该

采用别谈心法与“留守儿童”谈心,说明道理,正确引导他们走出迷区。

五、关注留守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心理咨

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

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

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而言之,作为班主任要更加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生

活、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关爱计划 篇2

一、我县留守儿童和学校关爱工作现状

目前,我县共有中小学校学生12400多名,其中留守流动生3182名,占学生总数的25.6%。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被寄养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家。

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低、生产生活负担重, 又是隔代抚养,在对孩子的思想沟通、教育管理、亲情关爱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孩子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切实开展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教育关工委对全县部分学校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学校关爱工作亟待加强。

1.留守儿童出现了较严重的心理危机 :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自卑心理加剧,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世孤僻不合群,与父母的疏离隔膜感增强。

2.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脾气暴躁,逆反心理重,有的出现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他们在家里和代为抚养的监护人发生顶撞,稍有不满意便大发脾气,叛逆怨恨。

3.留守儿童面临自身不适或者困难时 ,往往无所适从 ,不知所措,表现为行动迟缓,意志力不强。

4.大部分学校关工委都成立了关爱工作团 ( 组 ), 但开展关爱工作的力度不够大,往往局限于节庆日的捐款、捐物、课业辅导等,而忽视对留守儿童的跟踪管理和心理疏导,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和稳定的结对帮扶关爱体制。

二、开展“代理家长”活动,探索关爱留守儿童常态化模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亲情的缺失给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为了探索出一条关爱留守儿童的常态化模式, 我们在全县各中小学校普遍开展了“代理家长”活动,全县有335名“代理家长”参与留守儿童的亲情关爱活动。所谓“代理家长”,就是由学校各级领导、党员教师和“五老”,按“自愿、自主”的原则,经学校关工委协调,与留守儿童结成亲情关爱对子,成为该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在生活上细心照顾、学习上悉心指导、心理上耐心引导,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其职责是认真做好“三知”、“三多”、“三沟通”、“五个一”。

三知:即知道留守儿童本人的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班级和教师情况,为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引导工作奠定基础。

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多参加学校学生集体活动,增进了解,培养亲情;多到其家中走访,了解留守儿童情况,宣传科学教育方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人、老师联系沟通,交流留守儿童教育情况,形成管护、教育、引导留守儿童的有效合力。

五个一:即每周与留守儿童联系交流、辅导作业一次;每月与留守儿童父母、任课教师、监护人联系一次;每月到留守儿童家走访一次; 每学期初制定一份帮扶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书; 每学期末撰写一份关爱工作情况总结或留守儿童教育经验文章。

代理家长在履行基本职责的同时, 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采取赠送生活学习用品、共度节假日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鼓励、关心、帮助留守儿童。如松江小学的李某某父母去外地打工,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年纪已大,还要干活,没有时间管他。他不愿意学习,有空就上网吧玩游戏。没钱就偷铁卖钱。为此,担任他的代理家长的班主任就主动找他谈话,耐心做思想工作,像母亲一样苦口婆心地教育、规劝,使他认识到错误。面对他犯的错误,给予宽容和理解。每天放学后把他带到自己家写作业,不会的题给他辅导。这样他的作业写完了,没有机会去网吧,时间一长,他渐渐也不惦记上网吧玩游戏了。看到他的进步后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让同学为他鼓掌。被承认、被表扬激起了他心中的愉悦感,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更努力了,成绩提高得很快,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还原”家庭教育

1.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一是进行心理健康指导。针对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温暖而产生的孤独、封闭、自卑、冷漠等心理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是建立家长电话联系制度。为加强留守儿童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了三个电话。第一是“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父母每周和子女通一次电话,询问子女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与子女进行经常性情感交流,倾听子女的心声,给子女以热情的鼓励和关怀,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收集学生家长和监护人的联系电话,向学生及家长公示“代理家长”的电话号码,将学校电话和“代理家长”电话设置为亲情电话。第二是“师长电话”。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每两周给班主任打一次电话, 和老师交流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三是“代理监护电话”。“代理家长”每两周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通一次电话,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三是实施“特别关爱工程”。为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弥补感情缺失,开展“爱心妈妈”征寻活动,“‘爸妈’伴我成长”书信活动、“感恩回报”主题班团队会及朗读比赛、讲故事、课本剧表演等有益活动,融化留守儿童冷却、封闭的心灵,让他们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好、家庭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爱。同时,各校还利用“六·一”儿童节、寒暑假,组织发放结对帮助卡、给留守儿童捐款、赠送学习用品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2.“还原”家庭教育。所谓“还原家庭教育 ”,就是尽可能地“还原”父母亲的关爱和教育 ,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父母时时都在身边的温暖与亲情。

一是开设“亲情教育课”,在电信部门的支持下,开通“亲情电话”,倡议家长在每周的“亲情教育课”时间或晚上、节假日、孩子生日等与孩子和班主任通电话,以了解自己孩子在校情况, 与老师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 有针对性地还原家庭教育。同时每学期给外出务工家长写一封建议信,如《父母外出打工勿忘教子》、《父母如何与学校保持联系》等,以真诚感人的方式提出建议,让父母认识到自己的关爱对孩子成长、学习的重要性,时时心系孩子,情暖孩子,还原家庭教育。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个案资料, 对个别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进行跟踪教育、定期家访,一方面向监护人反映该生在校情况,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孩子,更重要的是告知家长与老师一起关爱、引导孩子,还原家庭教育。

三是摄制“优秀留守儿童成长经历”、“少年打工仔现身说法”、“父母赚钱不易”、“留守儿童丰富多彩的活动”等专题纪录片,让学生观看,同时设法寄给家长们观看,启迪家长如何关爱教育子女,还原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关爱计划 篇3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镇中心学校及各中小学校分别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学困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各中小学校认真调查,摸清留守儿童的底子,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相关内容。

三是真情关爱,做到“三个优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学困生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随时了解他们的疾苦,学校、教师做到有求必应,消除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顾虑,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四是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学困生制度。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

五是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学困生的谈心交心制度。学校广泛利用家长学校这一阵地,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班主任、任课教师每月至少分别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

六是注重对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上好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这些有力措施,形成教育合力,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机制,不断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关爱帮扶留守儿童计划最新 篇4

篇一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为指导,按照省文明办《关于做好全省第三轮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力争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支持和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参加结对帮扶活动的单位

全国文明单位和省、市、县(区)四级文明单位原则上均应参加结对帮扶活动。各县(市)区文明办,按照谁推荐谁管理的原则,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所有文明单位的结对帮扶工作。市直机关和行业推荐的文明单位,由市文明办和市直工委负责组织实施。

三、结对帮扶主要内容

1、组织教育培训。发挥文明单位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政策法律、科技文化、道德规范、文明礼仪、健康卫生等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广大农民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2、组织“清洁家园行动”。开展卫生知识教育,对照文明卫生村标准,建立保洁队伍,健全保洁制度,完善保洁设施,组织村民开展卫生大扫除,净化庭院、粉刷墙壁、打扫房屋,硬化村内道路,整修坑塘沟渠,清除残垣断壁等,使村容村貌整洁美观。

3、帮建乡村学校少年宫。积极帮助有条件的学校建设乡村少年宫并完善功能,真正使其成为农村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阵地、文体活动平台、社会实践基地。

4、提供文体服务。帮助帮扶村培训文艺骨干,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帮扶村送图书、送文艺演出、送文体器材。

5、进行关爱帮助。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体现人文关怀的志愿服务活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志愿服务活动。

6、推进乡风文明。帮助帮扶村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健全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事理事会和禁赌禁毒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广泛开展破除婚丧陋习、反对封建迷信等移风易俗活动。组织开展文明卫生村、户创评活动,不断提高乡风文明程度。

四、结对帮扶时间及目标

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原则上以三年(xx—xx)时间为限。省级以上文明单位帮扶的村,帮扶期满时,原则上要把结对帮扶村建成省级文明卫生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市级文明单位帮扶的村,帮扶期满时,原则上要把结对帮扶村建成市级文明村。

五、工作要求

1、突出重点,明确责任。本轮文明单位结对帮扶重点是新型农村社区、交通干线沿线村和风景名胜周边村。各县(市)区可根据帮扶村的数量和分布,确定一个或几个文明单位帮扶一个村。几个文明单位共同帮扶一个村的,要确定一个主要负责单位。

2、加强指导,注重实效。各县(市)区、市直文明办要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科学规划帮扶对子和帮扶内容,细化分解帮扶任务,积极帮助解决帮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有关方面抓好工作落实。文明单位要充分发挥在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做好帮扶工作。要根据帮扶工作任务,制定帮扶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并与各县(市)区、市直文明办签订帮扶工作责任书。

3、搞好宣传,营造氛围。各县(市)区文明办和担负帮扶任务的文明单位,要利用各类媒体及时反馈结对帮扶工作最新动态。市文明办将根据工作进程及时总结宣传帮扶工作典型,扩大声势和影响,积极调动各级参与帮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结对帮扶工作稳步推进。

4、完善机制,严格措施。要加大对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工作的督查力度,把结对帮扶工作纳入文明单位评选和管理。每年年底前,市文明办将组成考核组,分赴帮扶村对结对帮扶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文明单位复查评分依据。对于积极做好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通报表彰,对结对帮扶工作态度消极,未能按要求完成帮扶任务的文明单位,考核时要酌情扣减考评分;对不参与结对帮扶活动、不落实结对帮扶工作任务的文明单位,要按照有关程序规定撤消其文明单位称号。此外,各县(市)区文明办和市直工委文明办要及时向市文明办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半年报送工作小结,年底报送全年工作总结。

篇二

胜利小学支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开展“一+一”帮扶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校结合实际制定《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开展“一对一”帮扶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开展“一对一”帮扶实践活动,对于解决我校特困生、留守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实际问题,对于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改进班子作风、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让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得到提高、工作作风得到改进、公仆意识得到强化,把“党员干部受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我校“一+一”帮扶实践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在“一对一”帮扶实践活动中,要牢牢把握“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引导党员干部带着深厚的感情到我校学生中三个特殊群体之中去,深入了解他们的困难,了解他们的愿望,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要在帮扶过程中使党员干部受教育、强素质,倾听意见和建议,查找工作差距,改进工作,转变作风。

二、具体安排

“一对一”帮扶实践活动,从现在开始启动,到学习实践活动结束前告一段落。

1.参加范围

我校全体党员;鼓励教师、辅导员、积极参加“一对一”帮扶实践活动。

2.帮扶对象

我校特困学生、留守学生和后进学生。

3.主要任务措施。

“一对一”帮扶特困生,重点解决他们在校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引导他们树立自强不息、刻苦学习的理想信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和社会;

“一对一”帮助留守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留守学生活动、做代理爸爸妈妈等活动关心关爱留守学生;

“一对一”帮助解决后进学生思想问题,通过深入到这部分学生中去,摸清他们的思想脉搏,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热线电话和谈心、谈话等方式,不断改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引导他们不断增强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小学生。

4.工作方式

党员干部确定帮扶对象后,要主动与帮扶对象对接,积极了解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困难。选择一、两项实际困难,以个人名义帮助解决;个人解决不了的,向支部汇报,由支部统筹解决。

5.工作要求

支部书记刘校长,将切实发挥表率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活动,带头解决问题,带头转变作风,带头接受教育。要带着浓厚的感情,真心实意地帮助我校学生中三个特殊群体解决困难。党员干部均以个人身份直接联系帮扶对象本人和家庭,要把帮助帮扶对象的过程作为接受教育、转变作风的过程,要树立亲和、清廉的良好形象,不给帮扶对象添麻烦。

四、加强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一对一”帮扶实践活动,支部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牵头,党员干部与帮扶对象均采取实名制,认真填写《党员干部与帮扶对象对接表》,明确党员干部本人和帮扶对象的联系方式,统一报支部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备案。

2.发挥党员干部的主体作用

我支部将明确在开展“一对一”帮扶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责任,提供必要条件,抓好工作落实。引导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积极参与,切实受到教育,激励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3.加强督促检查

我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将随时了解掌握活动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同时要加强检查指导,全程动态掌握党员干部参加活动的情况。在学习实践活动结束时,向帮扶对象和家庭发放征求意见表,征求他们对负责帮扶的党员干部及帮扶情况的意见。

5.注意经验总结

在活动中我们将认真总结开展“一对一”帮扶实践活动的经验,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并逐步建立健全帮扶的长效机制,推进实践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胜利小学支部

xx年9月23日

篇三

为了更好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儿童,实现所有儿童都享有同一片蓝天目标,枣庄义工峄城分会倡议开展峨山镇夏庄张宝环小学帮扶活动。

一、活动目标

捐赠图书、学习用品,丰富小学的可读书籍的种类和数量;解决10名特困儿童部分必需的学习用品,提高其功课水平。

二、开展活动的是对象及时间、地点

(一)对象

峨山镇张宝环小学的需要帮扶的10名特困儿童。

(二)活动时间、地点

此次活动于9月12日上午9点在峄城区义工办公室(岳庄红绿灯东200米路南喜得盛自行车二楼)门前集合,分两组前往峨山镇夏庄张宝环小学。

一组:自行车队 负责人:王xx 15xx325110

二组:车队

市中集合地点:可8:30立交桥建行门口统一前往峄城

三、活动的实施

(一)9月11日,会长及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统计从活动倡议发出到现在所接受的物品、钱数。会长于活动结束后在网站向社会通报统计结果。参加活动人员根据捐献的实际金额与数量可自愿的捐献一定数量的钱,用来购买特困生所需的学习必须品。

(二)现场捐助。活动人员到达小学后,帮助该校成立爱心图书室(以后书籍长期输送)。活动人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跟10名特困生结成“一帮一”互助对子,实行长期资助。

四、保障措施

(一)服从安排,注意安全。为了促使此次活动顺利、安全地进行,参加活动的各位义工尽最大可能的服从会长安排,同时在活动期间,保护好自身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二)费用自理。我们这个组织属于一个自发献爱心的组织,暂时没有活动经费,所以在活动期间产生的费用由参加活动的人员均摊,即实行aa制。

篇四

为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水平,推进我县“两区”建设,根据市、县文明办的通知精神,根据帮扶村实际情况,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现就做好省党校结对帮扶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结对帮扶活动对象

xx乡xx村

二、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结对帮扶活动主要内容

1、组织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党校教育培训优势,结合帮扶村实际,积极开展政策法律、农村实用技术、科技文化、道德规范、健康卫生等知识培训,初步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讲文明、守法纪、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开展乡风建设与环境整治。指导帮扶村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为内容,以创评“五好家庭”、“文明家庭”为活动载体,广泛开展礼貌、礼仪、礼节主题教育,促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帮助制定村规民约,建立“道德评议会”、“红白事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反对封建迷信和婚丧大操大办,革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对照文明卫生标准,帮助建立村民组保洁队伍,促进保洁机制的建立,完善保洁设施,组织村民开展卫生大扫除,净化庭院,粉刷墙壁,打扫房屋。发挥群众自治精神,整修坑塘沟渠,清除残垣断壁,解决农村“五乱”现象,使村貌整洁美观。

3、帮建文化设施组织文化活动。积极帮助帮扶村建设文化大院(室),配备文体器材,努力达到“三室一场”(图书室、活动室、多功能教室、文体活动广场)、“四有一建”(有电视、有音响、有广播、有科技书架,建有宣传橱窗)标准。指导帮扶村开展群众开展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丰富广大干部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充分认识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帮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突出成效。

2、提高认识,促进发展。帮扶农村创建工作要紧紧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个中心,贯穿于农村经济发展、村容村貌、乡风文明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环境。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结对帮扶活动。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辅导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信息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0539—7723157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对其他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班级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努力,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确保他们完成义务教育。

3、积极发挥班集体作用,开展各项活动

课外活动时间,学校将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组织成一个新的班集体,定期开展各项活动。由教导主任汲广然担任班主任,拟每月开展一次大型文娱、体育、读书等活动,也可邀请关工委领导来校上课,学校领导也可以不定期对班级授课,对这些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自信教育,自强教育。

4、定期表彰自强留守儿童,进行榜样教育。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县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学校组织的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第一步、建立关爱档案。通过三个月的走访串户,我对本校“留守儿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详细了解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爱好、家庭情况、家长务工地点、联系电话、监护人等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在争取到了县、乡两级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制定具体帮扶方案,对 “问题留守儿童”、“困难留守儿童”作为重点帮扶对象进行关爱。

第二步、构建关爱网络。积极发挥自身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学校优秀教师、党员、团员以年级组为单位,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初步形成以学校校长为带头,年级主任为主体,优秀教师、党员、团员主动参与的结对帮扶关爱网络。第三步、搭建关爱平台。一是以学校网络为平台,做一名“联络员”,开通“亲情视频”,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每周进行一次视频交流,接受亲情关爱;二是以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平台,做一名“播放员”,每月组织一次留守儿童观看励志教育专题片,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以学校图书馆为平台,做一名“管理员”,全天候为留守儿童开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四是以留守儿童活动室为平台,做一名“组织员”,利用节假日,组织各种有益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文体娱乐活动。

第四步、开展关爱活动。通过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资助,积极开展“代理家长”、“爱心妈妈”、“临时爸爸”等关爱活动,由妇联、共青团牵头,为留守儿童购买书包、文具、衣服、食品等学习生活用品,尽力为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让留守儿童在帮扶和关爱下快乐健康成长。

四、工作安排

八月份:

1、成立学校领导组、对全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摸底。

2.建立留守儿童基本档案。

3、开展“爱心妈妈”等结对活动。

九月份:

1、留守儿童信息更新

2、与社区配合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领导专班。

十月份:

1.开展留守儿童庆国庆活动

2.完善结对活动、档案信息更新。

3.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电话、有条件开展亲情视频。十一月份:

1、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会。

2.继续开展结对活动。

十二月份:

1、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整理。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篇6

二是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留守困境特殊儿童关爱帮扶工作计划,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谈一次心”、“辅导一次作业”、“开展一次家访”、“打一次亲情电话”、每月“召开一次座谈会”活动,让留守困境特殊儿童充分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三是认真落实“贫困学生助学金发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等政策,支持留守困境特殊儿童和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四是建立和完善留守困境特殊儿童工作台账;

坚守教育信念关爱留守儿童 篇7

自古以来,从不存在抽象的教育。教育,永远都是发生在真实、具体的种族、民族、国家、社会的历史和现实之中。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一直是国家和社会的文化命脉和重要细胞。所有的教育机构和教育者,要有这样一种教育的自觉———教育,本质上是国家的事业;教育,应该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我是一个非常普通、平凡的远城区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但是在24年扎根乡土、报效故乡、服务人民的教育生涯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小学虽小,其义宏大”。我国现有留守儿童超过5800万,而我所在的新洲区2010年就已有2.3万名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父母或监护人远赴他乡,作为劳动者和建设者为另外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另外一些家庭的幸福生活辛勤工作,奉献汗水与智慧,但留给他们自己孩子的却可能是“不完整的”童年生活。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作为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校长和教育者,我不能漠视这样的事实,不能回避国家、社会、家长和孩子们的真实需要。记得,有一天一位老人找到我的办公室,讲了发生在她家里的一件事情:儿媳得了癌症,临终最大的心愿是能让自己的孩子读我们邾城四小。话没讲完老人就泪水滂沱,我也哭了,同时也更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在关爱留守子女、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道路上,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坚守,探索,前行!明代大思想家张载代表有抱负的知识分子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小学老师和校长,但是我深深地感觉到国家、社会、家长和孩子们对学校教育的渴望、期望和托付。把每一个留守儿童照顾好,把每一个家庭建设好,把每一个学校办好,这就是为国家分忧,为老百姓造福,为社会生成正能量!这才是教育价值的真实体现!

二、“让朴素的真爱打动每一个教育对象”———教育,大爱的事业与真情的艺术

古往今来关于教育的论说、思想、理念和实践探索浩如烟海、不计其数,可是,教育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我一直在自己的人生旅程和教育生涯中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二十几年尤其是在邾城四小19年的教育实践给了我一个肯定的答案:教育的全部秘诀就在于“真爱”!教育,就是“让朴素的真爱打动每一个教育对象”!这就如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曾说过的:“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只有在爱他的人眼中显现出来,因为真正的爱不是盲目的,它使人眼睛明亮。”教育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智慧、策略和技巧,但是追根到底都离不开对教育对象的“大爱”!教育,本质上是关于“大爱”的事业,是付出“真情”的艺术。所谓“大爱”,所谓“真情”,就是朴素的、不求回报的、全身心付出和沉浸其中的教育之爱和教育之情。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爱就意味着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奉献出去,怀着我们的爱在我们所爱的人身上必将产生同样的爱的信念。”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真诚地爱学生,达到心与心交流的境界。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最大的问题是爱的缺位,是心灵归依的缺失。在四小,我们要求低年级老师“先做父母,后做老师”,高年级老师“先做朋友,后做老师”。之所以如此要求,就是因为教师的爱生之心是教育学生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那份即使最“普通”“平常”的教育爱在孩子们的眼中却是“最特别的爱”,其教育效果就是使得孩子们认为自己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幸福的”。如果没有对他们的真爱和大爱,教育只能是没有根基的空谈和灌输。我所主张的教育是用爱的实际行动,让学生产生心的归依。在我们四小的校园经常能看到感动人的一幕幕:寝室里,孩子们在生活老师怀里撒娇,讲悄悄话;操场上,教室里,老师为孩子们梳头发,而孩子们也为辛苦了一天的老师捶捶背。妈妈老师袁喜锋每天16个小时都与孩子们“泡”在一起;为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老师们经常为他们提供贴身服务,细到洗澡、铺床、洗漱、修剪指甲、梳理头。独自一人带着孙儿的周爱连老人曾流着泪说道,四小的老师又不要红包我也不晓得么样表达感情,就扎了一些扫把送到学校。学校这么干净,扫把不值钱,但我想也许能用得上。在家长会上,也经常会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向稚气未脱的年轻老师鞠躬致谢的感人场面,也时不时会有年轻的家长为老师捎上一双自己编织的平底鞋。当老师婉言谢绝时,家长们忘情地说道:“我一个孩子都照顾不过来,老师每天都要照顾那么多孩子,多累!一双布鞋,算不了什么,但是,代表了我们家长的一片心,您无论如何要收下。”这样真实感人、洋溢着真情与大爱的情景不断地出现在邾城四小的教育生活中。

三、“让最宝贵的礼物支持每一个生命的终身旅程”———教育,习惯的熏陶与细节的关注

作为一段教育历程,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到底能陪我们的学生多久?我们能给孩子们最宝贵的礼物到底是什么?前者的答案必定是有限的数量,而后者的答案却可以呈现出无限的可能。在我看来,在陪伴学生有限的学校教育旅程中,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美好而饱含智慧的习惯”!因为,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本质上是习惯的熏陶和细节的关注。

好习惯说到底是由吃饭穿衣、说话走路、读书写字等等细节构成的。习惯的熏陶只有落实到每一个真实、具体的“细节”才不至于空洞和无效,所以遵循教育规律、落实教育细节才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要把习惯养成的教育特色做到极致,就要打磨一个个的细节。在邾城四小每天都有这样一幕幕场景:近1700名学生同时就餐,整个餐厅里只有筷子和餐具碰击发出的声音。有人举手,生活老师走过来,根据学生需要加饭。所有的餐盘里都没有剩饭剩菜。学生就餐结束后,有序走出餐厅,无一丝杂乱,无一点吵闹。就寝时间,学生的洗漱都静悄悄地有序进行,等待洗漱的学生会安静地坐在床上边看书,边等待。在学校,老师的脸上时刻洋溢着幸福,他们明显能感受到,随着年级的升高,管理起来越来越轻松,偶尔有个别学生行为不规范,老师只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学生就心领神会,并立即纠正……

诚如罗素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书名中传递的信念一样,教育要熏陶的习惯,首先要是“美好的”。这些习惯要帮助每一个学生在现实的和未来的人生中发现美好,感受美好,分享美好,创造美好。同时,教育要熏陶的习惯也必然是“智慧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要培育的习惯不应该是杜威批判的那种“机械性的、呆板的”习惯,而应该是饱含“智慧要素”、“人格意蕴”和“心灵品质”的习惯,即中国古贤所说的“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这也就是我们主张邾城四小办学理念“良好习惯从养成起步,美好人生从这里启航”的真实含义所在,它对因为缺乏家庭教育而未能培养良好习惯的留守儿童的人生而言,意义更加重大!

四、“让生命成长滋养每一个教育者”———教育,教育者的谦和开放与生命圆满

有人喜欢用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来形容教师职业,我不喜欢在这里用带有毁灭意味的“燃烧”一词,更愿意用“灿烂”一词代替。在我心中,教育工作不是外在的生命承受,而是内在的生命绽放,不是消极的生命缩减,而是积极的生命延伸。“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不应该简单地被视作一种谋生职业,而应该是具有积极人生态度与理想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质。教师用这样的情怀、修养、境界与学生交往,与世人相处,没有学生不好、社会不行的抱怨,没有以我为主、委曲求全的生硬,是生命成长的相互吸纳与共同营养,是人生幸福的相互照应与共同实现。

记得我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每天都有上课的欲望,都有与学生在一起的愿望,都有爱护好每一名学生的冲动。老校长非常欣赏我,称我“肯定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我喜欢用激情、幸福来总结自己教书育人的历程,这不是被评上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校长所能全部包含的。我经常与同事一起分享工作的冲动和状态呈现,所以,我们都能理解年过五旬的刘琴芳老师带着尿不湿、药罐子坚持上班的做法,她不是来战胜痛苦的,她是来感受幸福的;我们都能理解刚毅的男教师也能用轻柔的手抚摸新来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温情,他们不仅是尽职尽责,更是由衷的自我表达、自我实现;我们也能理解教师拿出自己准备用于结婚的钱支持学校建设,半夜三更爬起来第一时间守护身体不舒服的学生,他们没有不情愿和勉强,而只认为是在主动做好自己。在邾城四小获得的各级奖励、表彰中,我最珍惜集体荣获的市级“五一劳动奖状”,还有区教育局作出的向邾城四小教职工学习的决定,因为正是全校教职工共同的职业操守和团队精神,让邾城四小把人们认为难做的事情做好,把别人认为做不好的事情做精。

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篇8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给爱教育 补爱 监护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108-02

在这些年的教育过程中,我深深意识到,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数量越来越多。他们大多有些自卑,家境也不富裕,有的学习刻苦,但效果不好,有的虽然坐在教室里,头脑却并不在学校。纪律方面问题多多,每个班都有一些。调查以后发现,这些学生有相当一部分,都来自一个群体:留守儿童。

这些年,农村外出经商、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也是应运而生了,孩子们年龄大多在3岁到10岁之间,基本由家里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抚养,算是孩子实际上的监护人。我们都知道,孩子在10岁之前这个年龄,是最需要父母呵护、陪伴,并给予关爱的年龄。而父母却远在千里之外,祖辈的爱,再浓烈,也不能及父母爱的万分之一。孩子的身心必然会因为爱的缺失而产生诸多的问题,影响孩子的性格,甚至孩子一生的命运。留守儿童群体的存在,使得我们所有从事小学教育的老师及工作者,必须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教育和引导他们的责任。

根据笔者这些年的教育实践,留守儿童普遍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多数性格上比较孤僻、缺乏自信、有的不太关心他人和集体,也缺乏感恩意识,少数甚至对父母充满怨恨、逆反心理严重。二是行为上缺少管教和引导。他们的爷爷奶奶与孩子的这种隔代相处,短时间是可以的,时间长了必然不正常,导致的结果是宠爱甚至溺爱,有的孩子痴迷于电视、网络,有的孩子行为任性,眼里面没有长辈,有的年龄大一点的留守儿童还抽烟、喝酒,个别严重者甚至打架斗殴。三是没有及时的学习方面的辅导。祖辈的文化少,很难去监督孩子的学业完成情况,更谈不上辅导学习的能力,少数留守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的产生“读书不如挣钱”的想法,还是厌学逃学。另外,孩子们也缺少必要的安全保护。与爷爷奶奶长期生活,祖辈的监护能力根本不能与年轻的父母相提并论,生活中难免疏漏,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安全隐患。笔者经历的近年来发生的学生安全事故,全部是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而且都是在校外发生的。

这些种种的特点,总结归纳出来就是一个根本点,孩子缺少应有的“爱”,留守儿童的教育说到底,是“补爱”的教育。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留守儿童的现象和问题多有感触,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试举出自己的亲身案例,与读者共同探讨。

2013年,笔者接手一个班的班主任。有位姓冯的小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身边有两个玩的不错的同学,经常一起出出进进。给人的第一印象,比较沉默寡言,常常低着头,跟班上的其他人也没有太多的交往。问过班长,班长说他一直这样。我调查了他以前的学习成绩后,发现成绩很差。一直在班上后几名。但是乒乓球打得不错。我已经把这个孩子列为自己必须更多关注的目标了。过了不到一月,班上一位很乖甚至有些柔弱的孩子走进了我的办公室。脸上带着一点泪花,我意识到出了事。经过跟他的细心交流后得知,姓冯的这个学生,在每天放学后欺负这个孩子给他买烟,甚至给他买饭。而且发生已经有些时日了。我意识到,事情非同小可。安慰过这个孩子,马上出击,决不允许这类事情的发生。当天就把小冯叫道了办公室,开门见山的谈及此事,给予严肃的批评,并要求他必须写检讨,然后给予相应的处罚。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小冯竟然哭了起来,哭得很伤心。叫我不要把这事告诉家里,并说老师误解了自己,他以后再也不欺负同学了。此时的他跟平时的样子区别很大。脆弱的让我心生怜悯。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个学生的家庭恐怕是有些问题的。细细询问之后得知,父母常年在外,已经两年未见面了。爷爷去世,奶奶和外婆一起在照顾,姑姑已经出嫁,偶尔过来看看他。生活上基本是自己处理和决定一些事。小小年龄,几乎没有人管。我已明白,小冯是典型的留守儿童。这样的家庭,孩子不可能没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拖延不得。事情已经开始转移到如何挽救小冯了,我决定家访。三天后,我去了他的家里。普通的平房,奶奶60岁,有点文化。外婆也是隔三差五来一下。奶奶告诉我,儿子儿媳在江苏打工,两年没回了。孩子一天天的大了,她如今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孙子也不喜欢她,回家了话很少,除了吃饭说几句,要钱说几句,平时跟奶奶都没多少话。“也没见他欺负过人啊,没见他打过架啊”!我意识到,这孩子需要关注,需要爱。必须要告诉他的父母,要了他父母的电话,我在回家的路上,心情是沉重的。不打工家里没钱,出去打工了,孩子的一生就这样慢慢的“遗失”了。第二天我给小冯的父母打电话,一方面告诉了他们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另一方面,告诉他们,不要批评孩子,应多鼓励,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一定要常跟孩子沟通。不在身边,骂解决不了问题。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努力,把这个孩子拉回正途。此后,我开始与他经常聊天,关心他的生活,包括他每天情绪的变化。鼓励他刻苦用功,同时表扬他在乒乓球项目上的优秀表现,并且跟他一起打球。他的变化令人吃惊,两个月后,人开朗起来了,话也多了。班上的卫生常常抢着干,主动请求做班干部。学习成绩明显进步,作业认认真真。甚至还从家里给我带来了烤红薯。我的喜悦溢于言表,其实,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好孩子。他只是缺少了父母应该给的“爱”。

小冯的改变,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留守儿童爱的缺失,已是一个急需关注的社会问题,我们应该携起手来,把爱播出去,让留守儿童得到爱的滋润,爱的甜蜜,给孩子成长的路上,播撒芬芳的花香。

当然,我们一定要看到,教师和监护人是代替不了父母的,我们要让孩子感到父母无时不在自己的身边,满足他们安全感。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经常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导孩子学会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父母也应该把孩子的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不能因为外出赚钱而忽视了下一代的前程,捡了芝麻楼了西瓜,导致家庭悲剧的出现。

同时,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笔者深深的意识到,政府及社会要重视留守儿童的严峻现实,跟进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应该构建社会监护体系,高度重视,想方设法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在教育方面的困难。应该给予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特别关怀,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篇9

“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本我校根据《中牟县教育体育局2012年留守儿童管理工作计划》的精神要求,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郑州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以创建“中牟县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合格学校”为载体;以让每位留守儿童都得到关爱。

二、目标任务

.1、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2012年,我校要力争把留守儿童数量控制在20人以下。

2、.规范各类基础材料

继续做好留守儿童管理的各项资料收集,力争通过留守儿童合格学校验收。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带领教师共同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通过学习,使全校广大教师充分认识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是重视培养红色接班人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民族繁荣昌盛的政治任务;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是重视民生

问题;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关爱,更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学校全面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2.创新思路,“三大举措”还原留守儿童家庭原生态。

我校要创新思路,通过三大举措开展工作:一是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家长责任意识,变留守儿童为流动儿童,让留守儿童得到父母的关爱.;二是积极创造条件,还原留守儿童“家庭原生态”,减少留守儿童数量;三是实施留守儿童“成才行动”计划,提高留守儿童综合素质。

3.实施“民心工程”,打造温馨家园。

实施“营养餐工程”,对贫困留守儿童给予生活补助,;实施“亲情培育工程”,设立亲情电话室,设立“知心姐姐”信箱,每周给家长打一个电话,每期给家长写一封信。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民心工程,我校严格按照上级的文件精神要求,做好留守儿童的各项工作,为留守儿童们献出我们的一片小小心爱心,愿留守儿童的明天更加美好!

关爱留守儿童学生工作计划 篇10

学生姓名:XXX

年龄:

家长姓名:XXX

临时监护人(爷爷或奶奶等)情况:爷爷年迈体弱,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对孩子只能是照顾生活,而无法照顾孩子的的身心发展情况,学习上更是不懂。

学生现状:

学生生活不规律,经常迟到,上课没有精神,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其父母一年回来2-3次,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是顾不上,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是不闻不问。

二、帮扶措施:

1、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2)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建立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 践行爱心承诺 篇11

2月7日下午,寒风凛冽,平安人寿黄石中支“关爱大使”冒着风雪驱车来到阳新县火车站,与万先生的儿子一起迎接从深圳返乡的万先生夫妇。小家伙即将与一年未见的父母团聚而显得异常兴奋,眼睛紧紧盯着出站口不愿挪开。在寒风中等了近一个小时后,小家伙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爸爸妈妈,并一头扑进了父母的怀抱。身边的平安关爱大使们也被这温馨的画面深深的感动,大家将鲜花与返程机票送到了万先生手里,并祝福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的新年。激动的万先生连声道谢,他感叹道:“每年春节回家难是我们的一块心病,若不是平安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往返的票务,我还不能确定自己能否在节前赶回家与父母、孩子团聚,共享天伦。”在外打拼多年,一直舍不得坐一次飞机的万先生,还特别感谢平安帮他圆了心中的飞行梦,为此,万先生委托家人制作了感谢牌匾,郑重地交到了平安关爱大使的手中。

此次“关爱留守儿童家庭”公益行动,兑现了平安人寿的爱心承诺,为留儿童家庭送上春节回家的往返机票,让这些企盼与孩子早日团圆的“爸爸妈妈们”顺利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每次和父母的相聚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都弥足珍贵,父母回家早已成为孩子们365天里日日祈盼的梦想。我们愿意帮他们圆梦,以赠送机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来向他们传递关爱与温暖,也实现孩子们翘首已久的团圆梦。”

据了解,这一系列爱心善举在传递爱和关怀的同时,也正式开启了平安人寿2013年客户关怀活动的序幕。平安人寿将通过贯穿全年的慈善公益活动,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关注特殊人群、呵护青少年儿童成长。

关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 篇12

一、祖辈的“爱”助成长

1. 老年人要注意学习利于孩子成长的新思想,尽量用现代科学的、文明的方式来抚养教育孩子,而不要遇事即责骂、鞭打孩子,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以身作则,尽量戒掉以往的陋习,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孩子,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学习榜样。

2.“不是不爱,不可错爱”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有尺度,一方面要表现亲情之爱,同时也要彰显教育之爱,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才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3. 外出的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寒暑假尽量接孩子在身边,让他们明白自己是被呵护、被惦记着的,而不是被遗弃在寂寞下成长的孩子。多跟老人和老师联系,这样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

二、学校的“爱”助成长

1. 每个班级都应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包括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等等,教师应不定期的家访留守儿童,与其家人互相沟通,从而制定出有利于其精神成长的计划,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从内心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以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2.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活动,根据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各种活动方案,让孩子在游戏中懂得道理。例如通过“亲力亲为”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争分夺秒”活动,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时间。通过给孤寡老人“送爱心”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

3. 一对一的“爱”,让两个离家比较近的留守儿童成为“手牵手好伙伴”,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在每个节日里,让他们共同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送给其他学生,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在班上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的专栏,制作一些爱的标语,记录下孩子们每天的心情与发自内心的话语。让这一句句爱心宣言,组成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让孩子从内心发出阳光般的微笑。

三、社会的“爱”助成长

1. 地方政府应建立详细的留守儿童档案,并积极联合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联合公安部门集中清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把网吧作为整治重点,严格执法加强监督,为留守儿童创造绿色空间。联合卫生部门,做好农村留守儿童保健工作,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 成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阳光驿站”,动员一些退休在家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发挥他们的余热,建立农村留守儿童跟踪教育服务点。开展针对老年人的隔代教育的培训,学习教育新观念,为留守儿童举办爱心活动,开展法律讲堂让他们能知法懂法守法。寒暑假可以邀请地方上专业美术或音乐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培训,让农村孩子也能多才多艺,不再拘于课本。

3.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现状存在缺陷,监护力度不够、监护方式不稳定、监护倒置、监护职责不明确等,所以地方政府应建立并完善举报机构,防止他人虐待留守儿童,由群众实行监督,尽量阻止对留守儿童进行辱骂、恐吓,联合公安部门突出特殊保护,严厉打击拐卖、虐待、伤害留守儿童的犯罪行为,违者将依法严惩。

摘要:关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让祖辈的“爱”助成长,学校的“爱”助成长,社会的“爱”助成长。这不仅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此有所作为!

上一篇:公车媒体广告运营方案下一篇:太极拳联谊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