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强国

2024-11-26

世界强国(共11篇)

世界强国 篇1

目前, 中国经济已经跃居世界经济第二位, 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普遍认为, 20年后中国经济将超过目前位居世界经济首位的美国, 接踵而至的是世界最强国的召唤。

中国能否再上一层楼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中国还需多长时间才能跃居世界强国?如果成为世界强国, 中国能够维持多久?我们可以通过“世界经济大国与世界强国关系表”方便快捷地寻得大致答案, 以及世界大国潜力排名和未来时间段的世界大国潜力排名 (见下页表) 。我们还可通过关系表简单明了地探寻昔日世界强国的兴衰成因, 为中国长远谋划、战略部署提供便捷工具。

1 世界经济大国与世界强国关系

“世界经济大国与世界强国关系表”中的中央左下侧经济发展框对应的是世界经济大国, 右侧是世界强国框, 二者之间的连接点是财富资源框, 经济发展所获效益直接转化为财富。经济发展框左侧的7个竖向方框, 其中除了4项基本生产投入要素: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投资和科技水平外, 还包括3项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投入要素:经济制度、基础设施和环境约束等间接投入要素。经济制度极为重要, 方向正确就会促进经济发展, 美国自由市场经济和中国一定程度上政府参与的市场经济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以交通和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发展必不可少, 尤其对于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更是至关重要, 同为发展中国家大国的印度制造业与中国相差较大, 主要原因是其基础设施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环境压力会越来越大, 环境恶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约束必须加以考虑, 其投入要素为环保投入。世界强国框左侧的11个竖向方框, 其中除了8项综合国力指标:自然资源、人力资本、知识技术、军事实力、经济资源、资本资源、政府资源和国际资源等战略性资源外, 还包括3项指标:内需市场、主流文化和宜居环境等战略性资源。一个世界大国必须要有自己的本国市场, 否则经不起世界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 如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 引发了全球经济大震荡, 主要依靠他国市场的国家将会受到更大的影响。文化强国是一个强盛国家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是展示中国文化实力的最好舞台。宜居环境也是世界强国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宜居环境是吸引和保持国内外高中端人才的重要砝码, 较差的环境非但不能吸引国外高中端人才, 而且还有可能引起本国高中端人才的流失。投入要素框与经济发展框之间增加了一个重大创新框, 重大创新是能够引发经济发展暴涨的重大科技成果;经济发展框与财富资源框之间增加了一个机会财富框, 机会财富是能够引发财富资源暴涨额外的巨额收获。二者对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和财富资源的巨额膨胀为阶段性效应, 表现为机会性, 不为常态。

设定各项资源的权重, 重新分配各项资源, 各项资源所得分数之和为世界强国潜力总分。

财富资源以财富因子方式分配到各项资源:自然资源由于经济活动的消耗, 其储量以一定的消耗率不断缓慢地递减, 但由于财富资源的增加, 新能源可以资源财富因子追加投资的开发方式得到增加, 二者之差与原有储量之矢量和得到自然资源分数;内需市场资源与投入要素人力资源总人口数量有关, 总人口数量与市场财富因子的共同作用应反映到内需市场的得分中去;主流文化、人力资本、知识技术和军事实力等资源均与投入要素人力资源劳动力数量有关, 劳动力数量分别与上述各自财富因子的共同作用应反映到各自资源的得分中去;经济、资本和政府等资源均可直接通过各自财富因子得到各自资源分数;国际资源除了财富因子还与科技水平有关, 科技水平系数与国际财富因子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国际资源的得分;宜居环境资源除了财富因子还与环境承载能力有关, 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系数与环境财富因子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宜居环境资源的得分。

填入基础数据可大致算出中国成为世界强国潜力的大小。如果设定世界强国标准分数, 潜力总分与强国标准分数之差, 可大致判断中国与世界强国的差距。如果根据未来发展GDP的增长率, 劳动力人口结构变化, 以及各项资源财富因子各阶段的适当调整, 可以推断中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所需的大致时间。填入各国基础数据就可大致算得各国世界强国潜力的大小以及各国强国潜力排名。中国与世界强国的差距也可通过各强国潜力排名作出粗略判断。

2 关系表应用

通过关系表我们可以看到, 自然资源的石化能源和矿产资源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减少, 而自然资源总量随着经济发展一直处在缓慢下降的状态。如果增加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耗较少的高附加值产品, 就会减缓自然资源的下降速度。如果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力度, 所获新能源可以部分, 甚至全部弥补石化能源储量的下降, 这对于石化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较为紧缺的中国意义重大。如果通过大规模的调水工程, 尤其是将流出本国的水资源调入缺水地区, 那么, 不但可以增加水资源储量, 还可增加国家耕地面积, 这对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为紧缺的中国意义重大。

内需市场、主流文化、人力资本、知识技术和军事实力五大资源均与人口或劳动力数量有关,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 这些资源财富因子随财富资源的增加而增大, 而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经济总量还在快速增长之中, 这5个方面的资源分数也将随之增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于人口较多的国家, 人才资源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有可能逐渐达到或超越其他战略资源。当然, 这里还需考虑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资源分数的减少。

经济、资本和政府三大资源均随财富资源的增加而增加。

国际资源除了与财富资源有关外, 还与该国的科技水平有关, 尤其是高科技出口贸易和高端产业及其产品的对外投资。因此, 加大科技投入是增大国际资源分数的必要措施。

宜居环境资源除了与财富资源有关外, 还与该国的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系数有关, 环境承载能力越强, 在环境财富因子的作用下宜居环境资源得分就越大。因此,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需要不断加大。

通过关系表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 自然资源变化不大。内需市场、主流文化、人力资本、知识技术和军事实力五大资源除了与财富因子有关外, 还与人口数量或劳动力数量密切相关, 对于人口基数大的国家, 人力资源所得分数就大, 有可能超越自然资源, 成为世界强国潜力的第一大因素。经济、资本和政府三大资源仅与各自财富因子有关;国际资源与科技投入和国际财富因子有关;宜居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和环境财富因子有关, 这些资源最终都与GDP增长率有关。因此, 在GDP增长率相同的条件下, 对于人口基数大的国家, 其世界强国潜力就越大。

除了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外, 其他资源都与GDP增长率有关, 其所得分数与GDP增长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即与该国GDP增长率呈正相关。与人力资源有关的资源也与该国GDP增长率呈正相关, 但还需叠加人力资源的作用。因此, 变化不大的自然资源和与人力资源有关的资源以及国家GDP增长率等三个变量, 基本上决定了世界强国潜力的大小。由于自然资源变化不大, 可将其视为常量。由于人力资源与人口数呈正相关, 可以简化为用人口数替代人力资源。由于国家国土面积与国家自然资源总储量基本上呈正相关, 可以简化为用国土面积替代资源总储量。因此, 利用简化了的人口数量和国土面积以及国家GDP增长率就可推测世界强国的潜力。

3 中国潜力

世界人口超过1亿人、国土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巴西和俄罗斯等, 印度和巴西的人口数量和国土面积均不及中国。中国人口最多, 拥有13.5亿人, 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俄罗斯国土面积最大, 拥有1700万平方千米, 人口1.4亿人, 美国介于其间, 人口3亿人, 国土面积与中国相当。世界强国潜力最大的国家就是这三个国家中的某一个。

先看中国与俄罗斯:中国GDP增长率高于俄罗斯, 除自然资源和与人力资源有关的资源外, 其他资源得分两国互有高低, 这里按两国的GDP增长率持平计, 两者资源相抵。俄罗斯国土面积为中国的2倍, 但中国人口数量是俄罗斯的9.5倍, 考虑到俄罗斯平均人口素质是中国的2倍, 中国依然高于俄罗斯1.3倍。因此, 中国的世界强国潜力大于俄罗斯。

再看中国与美国:中国GDP增长率虽然是美国的3倍多, 但除自然资源与中国相当外, 美国其他资源得分远高于中国, 即中国现有综合国力远低于美国。普遍认为, 20年后中国GDP总量将与美国持平, 届时, 再除与人力资源有关的资源外, 中国其他资源所得分数逐年提高, 再过50年这些资源所得分数将会陆续达到或超越美国, 即80年后中国其他资源所得分数将达到或超越美国。两国国土面积相当, 自然资源总储量相当, 可不予考虑, 还剩下人力资源一项。中国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46、日本的1/41、法国的1/34、德国的1/32, 中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1/18、法国的1/16、德国的1/12和韩国的1/7。这里按美国平均人口素质是中国的10倍计。但随着财富资源的增加, 平均人口素质随之提高, 由于中国财富增长率高于美国, 且人口基数庞大, 随着时间的延续, 中国平均人口素质的提高量快于美国, 那么, 经历相当长的阶段后总会达到或者超过美国。中国人口数是美国的4.5倍, 设中国GDP增长率为9%, 美国GDP增长率为3%, 考虑到GDP增长率并不与人口素质的提高量成正比, 令GDP增长率的1/2为第一个10年平均人口素质提高率, 且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并按第二个10年、第三个10年、……、第八个10年各段时间以1/4、1/6、1/8、1/10、1/12、1/14、1/16等数列递减, 那么, 中国平均人口素质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第三个10年……第8个10年等分别为该国GDP增长率的1/2、1/4、1/6、1/8、1/10、1/12、1/14、1/16等, 即分别为4.5%、2.25%、1.5%、1.125%、0.9%、0.75%、0.643%、0.5625%等, 各段复利终值分别为1.55、1.25、1.16、1.118、1.094、1.0776、1.0662、1.0577等;美国平均人口素质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第八个10年等分别为该国GDP增长率的1/2、1/4、1/6、1/8、1/10、1/12、1/14、1/16等, 即分别为1.5%、0.75%、0.5%、0.375%、0.3%、0.25%、0.2143%、0.1875%等, 各段复利终值分别为1.16、1.0776、1.051、1.038、1.0304、1.0253、1.0216、1.019等。中国各复利终值分别与对应的美国各复利终值之比, 且各值乘积为2.227, 美国初期平均人口素质高于中国的倍数10与乘积2.227之比为4.49, 小于中国人口数是美国的倍数4.5, 即历经80年中国整体人口素质已经达到或超过美国水平, 届时, 中国将替代美国, 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这里忽略了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上述资源得分的减少。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 中国的世界强国潜力不但大于俄罗斯, 而且还大于美国, 虽然中国目前的综合国力远低于美国, 但中国凭借庞大的人口数量和持续不断的GDP高增长率, 未来80年即2090年, 超越美国, 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4 昔日强国兴衰成因

通过关系表, 我们还可方便地找出昔日世界强国的兴衰成因:15世纪,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资助下, 凭借航海技术开辟了从大西洋绕过南非好望角抵达印度的航线, 并发现且到达了美洲, 进而建立起了殖民帝国。从他国掠夺了大量财富, 从而迅速崛起, 由于这些财富没有用于工商业增值而挥霍殆尽, 很快从盛极走向衰败。从表中看到, 掠夺了大量财富为机会财富, 从而支持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世界强国, 但获取的机会财富汇集到财富资源后, 并未转化为强国资源, 因此两国很快走向衰败。面积只有两个半北京大的小国荷兰, 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 建起了世界上第一间股票交易所, 又率先创办了现代银行, 凭此创立了世界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 将整个17世纪揽入荷兰怀中, 但由于国土面积狭小、人口有限, 荷兰世纪不足以持续下去。虽然荷兰创立了世界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 属于重大制度创新, 对经济发展起到飞跃般的促进作用, 从而坐上世界头把交椅的宝座, 但重大创新为阶段性效应, 不足以长期支持, 而稳定性较好的自然资源和人口数量不足, 无法长期维持其世界霸主地位。英国凭借蒸汽机掀起了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 推行自由贸易, 拓展全球市场, 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统治着遍及全球各地的大小殖民地, 号称日不落大英帝国, 攫取了大量海外资源, 同时开创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 鼓励全民发明创造, 促进了科技进步, 强大的科技军事实力和巨量的海外资源, 支撑起英国长达200多年的世界霸主地位。从表中看到, 蒸汽机为重大科技创新, 攫取的大量海外资源属于机会财富, 弥补了本国自然资源的不足, 再凭借先进的科技军事实力, 足以长期支持其霸主地位。地处亚洲的岛国日本, 地域狭窄, 资源匮乏, 毅然抛弃闭岛锁国的封建体制, 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 大力发展资本主义,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遭到毁灭性的损失, 但凭借良好的教育带来的先进科技, 加上从中国等国家攫取的大量财富和朝鲜战争期间的发展机遇, 还有能够从西方发达国家畅通无阻地获取大量的先进技术, 以及低成本地获取他国资源, 迅速跻身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之列。从表中看到, 攫取的大量财富和战争期间的发展机遇为机会财富, 但资源匮乏的日本之所以能够长期占据世界经济强国的高位, 主要还是凭借与人力资源有关的科技实力, 而最终没能成为世界强国, 是因为自然资源过于匮乏, 以及国际对侵略国家的军事限制, 无法增强军事实力。虽然日本的整体人口素质很高, 但没有自然资源和军事实力的支持, 很难跻身世界强国行列, 除非在其他资源上有更为突出的表现。苏联凭借辽阔的疆域、丰厚的自然资源, 大力发展重工业, 迅速崛起, 尤其增强了军事实力, 因此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也赢得了与世界第一号强国美国可以匹敌的世界强国称号, 但较弱的经济体系难以维系日益高涨的军事费用, 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从表中看到, 丰厚的自然资源以及强大的军事实力, 没有经济基础的支持, 仍然难以支撑世界强国的重压。拥有较广疆域、坐拥两大海洋地缘优势的美国, 通过大量移民带来的欧洲先进技术, 完成了长达近一个世纪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 很快上升为世界经济强国, 接连两次世界大战的大好发展机遇, 从战败国手中获取的大批科技人才, 对发明和创新给予制度性保障, 重大科技创新接连不断, 引领了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 凭借领先于各国的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等高新技术, 以绝大部分战略资源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绝对优势将美国稳稳地送入世界第一号强国宝座, 如今美国以一支独大的超级大国姿态持续称霸世界已达100多年。从表中看到, 西进运动和信息技术等属于重大创新, 欧洲先进技术的引入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大好发展机遇为机会财富, 以雄厚的科技队伍、强大的科技军事实力, 成就了美国世界头号强国, 并以信息、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军事领域等高新技术、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数量, 足以美国称霸世界持续100多年而底气不衰, 并且还将继续延续昔日的辉煌。

几乎所有昔日世界强国的崛起都或多或少地获取过机会财富或者曾经拥有过重大创新, 由此步入世界强国之林。但要想长久地维持世界强国地位, 需要较为丰厚的自然资源, 高水平的整体人口素质, 先进的科技、军事水平, 其他资源不能存有弱项。当然, 如果存有弱项, 需要其他资源更为突出, 以弥补弱项之不足。

5 中国强国之路

中国成为世界强国潜力居世界各国之首, 但要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还需80多年的艰苦奋斗, 当今世界获取机会财富的可能性不大, 但重大创新却有可能从天而降, 如若出现, 中国跃居世界头号强国的漫长时间将会大为缩短。黄河水路大通道具有重大创新的性质, 巨大的工程规模, 广阔的涉面范围, 量的积累必然产生质的飞跃:再现黄河中游六千年前的“伊甸园”, 延伸到西部腹地的“黄金海岸线”, 凭空增添一道水上“绿色长城”及10倍于世界最大运量长江的“黄金水道”, 打造中国第二“长江经济带”, 迎接中国邮轮经济时代的降临, 立体交通网络的建立和大量的外来水源, 使得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规模利用成为可能, 一举改变西部恶劣的自然条件, 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 开启庞大的内需市场, 实现曾未有过的一国内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整体提升人口素质, 全面推进产业科技进步, 促使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以及彻底解决或大幅缓解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重大问题, 为今后的低碳经济发展铺垫坚实的基础。其巨大效应不亚于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延续百年之久的影响力。

中国拥有较为丰厚的自然资源, 最为庞大的人口基数, 迅速崛起的中国不但具有世界第一强国的潜力, 而且其世界头号强国头衔的持久力还会比曾有或现有的世界强国保持得更为长久。因为, 中国整体人口素质具有最大的提升空间, 崛起时消耗的自然资源较少, 保持强国地位的持久力就越强。中国经济在公元前5世纪起就领先于世界各国, 直到19世纪中叶, 是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最大经济体, 较为广阔的疆域、较为丰厚的自然资源、众多的人口数量以及当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封建体制与先进的农业技术, 成就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之久的世界经济大国地位, 同时也佐证了中国雄踞世界各国的世界强国潜力。

6 结 论

(1) 重大创新或者机会财富是一个国家迅速崛起的先决条件。

自然资源的限制, 不允许该国持续不断的粗放式高速发展, 而其他国家的竞争也会阻止该国的强国之梦, 因此, 对于战略性自然资源较为紧缺的中国寻求重大创新机遇尤为必要。

(2) 辽阔的国土疆域和庞大的人口数量是维持一个强盛国家经久不衰的最大保障。

经济发展受到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制, 如果没有自然资源中石化能源和矿产资源, 其他战略性资源都将大打折扣, 人类文明也将退回到原始社会, 因此自然资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其他资源。虽然某些自然资源可以从其他国家获取, 但由于成本和安全等因素受到限制。由人力资源决定的科学技术可以通过再生、转化和复合等方式产生新的替代资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共同决定了其他资源。但是, 人力资源又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 其庞大的人口数量由于逐渐减弱的资源承载能力, 反而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包袱, 人力资源只有在自然资源较为充裕的条件下, 才能发挥应有的主观能动作用。

(3) 黄河水路大通道理应成为中国晋升世界头号强国的重大创新。

作为将要问鼎世界头号强国的国家, 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保证其崛起, 还需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维持其强国地位。如果一个国家在崛起过程中耗费了大量自然资源, 终将得不偿失, 即使该国坐上了世界头把交椅, 也会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而走向衰败。鉴于中国战略性自然资源较为紧缺, 且目前的高速发展也不可持续, 中国迫切需要寻求能够迅速崛起的重大创新——黄河水路大通道。

背景资料:黄河水路大通道简介

黄河水路大通道工程包括航道工程和大西线调水工程。

航道工程, 从渤海湾出海口到西部腹地兰州全长3300千米, 5万吨级船舶可通行至兰州。支流渭河5万吨级船舶可通行到咸阳;支流洛河5万吨级船舶可通行到洛阳;支流汾河万吨级船舶可通行到太原。黄河下游北侧的卫河、马颊河和徙骇河等次河道和黄河下游南侧的颖河、贾鲁河和惠济河等次河道和黄河下游主河道与京杭大运河贯通, 可通行千吨级船舶。干流航线分别在小浪底、古贤和黑山峡等处设有大型船闸。

大西线调水工程, 分别从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等六大江河调水1500亿立方米至黄河上游库区。库区由两座大型水库组成, 库容达300亿立方米的黄河上游久治水库和库容达1200亿立方米的黄河玛曲大拐弯水库, 总库容达1500亿立方米。调入量的500亿立方米, 通过人工渠道, 从库区输入到青海柴达木盆地100亿立方米、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300亿立方米和罗布泊100亿立方米;调入量的1000亿立方米与黄河原有水量汇合可使该处至兰州段的多个电站全年满负荷运行, 并在兰州七里河区分流500亿立方米;通过人工渠道, 经河西走廊输入到新疆吐鲁番盆地100亿立方米和准格尔盆地100亿立方米, 河西走廊沿途石羊河、黑河等众多奄奄一息的河流均可得到足额水源300亿立方米的补充;保留500亿立方米作为专用水源, 与黄河原有水量一起用于航运。

全程输水电力驱动, 沿途无须考虑自留所需的海拔高度及平整度, 沿河流及公路布置管道及其施工最为简便。黄河源头及上游巨大的调蓄水库, 调水河流不再要求调水量的库容, 因此, 出水口及提水坝高度均可限定在50米以内。西南地区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无须建高水坝, 也无须掘长距离深埋隧洞, 还可省去大部分运输公路的建设。如此一来, 南水北调大西线工程的所有技术难题基本消除。

无高水坝、无长隧洞, 施工难度大为降低, 沿公路、河流铺设管道, 施工量大为减小, 施工成本也较低。输水管道导致很高的投资成本, 电力输水导致昂贵的运行成本, 均可通过具有巨额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大通道来承担, 何况, 输水所需的大部分电力来自调水河流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电站。该电力为季节电力, 在使用上并不理想, 但用于调水却相得益彰:丰水期既是电站大出力之时, 也是调水大用电之时;平水期既是电站正常出力之时, 也是调水正常用电之时;枯水期不调水, 枯水期电力与丰水期剩余电力调配均衡后, 供给西藏。

摘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能否再上一层楼, 晋升为世界强国?通过“世界经济大国与世界强国关系表”这一简便分析工具, 可以预测世界各国的强国潜力及其排名, 并在探寻中国强国之路的过程中, 导出重大结论——引领中国世界头号强国崛起的重大创新。

关键词:世界强国,中国潜力,重大创新,水路大通道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网.综合国力[G/OL].http://baike.baidu.com/view/59009.htm.

[2]赵振华.中央党校学院关注的经济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0 (2) :38.

[3]刘祖川, 郭文新, 童德贵, 等.探索黄河水路大通道[J].中国水运, 2010 (12) .

世界强国 篇2

首先,中国的制造业已经成熟,根据各个国家在中国购买、定制各类产品数量的百分比来看,他们已经离不开中国了。其中,包括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和韩国、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曾有媒体分别在发达国家做调查,给群众的问题仅有一个:“您认为‘中国制造’的产品怎么样?”然而,结果并不让中国国民乐观。统一回答:“粗质,质量不过关,没有买。”(值得一提的是这几个国家是购买中国产品最多的几个)可他们的“否决”态度仅在第二天就被记者拆穿——放大衣服、手机、发饰等微小细节后,都在商标处找到了“MaedinChina”。当然,也有好的声音:“中国产品质量非常棒!”、“中国的手机很耐用。”、“中国的东西价格低,耐用。”等等一致好评,所以,在此劝各位一句:别在中国人面前说谎,因为他们会让你打脸打的很响。

而美国作家邦乔妮更是发现自己家的沙发、窗户、电视、甚至刷房子的油漆全部都印上了中国字,为此,她写了一本书《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书里提到:当没有了中国制造,把中国推出生活之外后又不得不承认没有中国,是令人抓狂而又痛苦的。当她六岁小儿子过生日时,她甚至找不到除中国产品以外的任何一种廉价又优质的蜡烛,为此,他们一定过了一个非常遗憾的生日(蜡烛在西方国家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可以看出,中国被世界所需要,更被“嫌弃”中国的国家需要。

其次,中美贸易战体现出中国的底气和经济的伸缩性。

中美贸易战在20xx年打响,而原因我个人认为仅仅是因为华为开通5G技术,而美国没有此项技术。为此,美国开始“无理取闹”第一招:增加中国产品关税。美国开始怕了,他怕中国超过自己,成为世界老大,这严重违反了君子原则:“美国,非君子也,为小人足矣”!美国期待的中国经济向后退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他们低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伸缩性,中国经济非但没有下滑,反而一步步逐渐上升。而且中国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对待美国商品:“对不起,您失望了。”美国一定不肯止步:“无理取闹”第二招:挑拨离间,说尽中国的坏处,制造“港独”,让资本主义者暴动,可他们忘了一点,中国的爱国者有14亿,暴动者不到100万,中国不放人,改造思想,我们不放人,暴动者出不去,而且香港和和气气过了中秋团圆节,起义者就那么几个人了,对不起,您又失望了。美国这种资本国家恐怕也只会用这两种下等险恶的手段来阻止中国发展了,可他们心里清楚,想阻止中国发展是不可能的,想推迟中国发展,可能性几乎为零,挡中国是挡不了的,因为中国正如腾飞的金龙,万物之王,正人君子,交际广善,心地善良,绝无杂念的领着发展中国以及落后国家向前飞去。

再次,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超前领跑。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5G、石墨烯、基因、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核聚变(可控)新能源、生物技术为突破点的全球性工业革命。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侥幸上了末班车,奋力追赶,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ICT生产国、出口国、进口国。进入21世纪,中国首次与美、英、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属不易,且中国在5G、生物工程、新能源占有强大优势。

实现玻璃世界的强国梦 篇3

于是聪明的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炉子熔化,制成玻璃球,发了一笔大财。

公元4世纪,罗马人开始把玻璃应用在门窗上。到1291年,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术已经非常先进。

为了不泄露玻璃制造技术,700多年前意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生产玻璃,他们在一生当中不准离开这座孤岛。

这种技术的区域性禁锢在千年之后依旧上演。

上世纪50年代末,英国皮尔金顿玻璃公司向世界宣告平板玻璃的浮法成型工艺研制成功,这是对原来的有槽引上成型工艺的一次革命。一时间,一股股浮法热流汇成“浮法狂飚”席卷世界。世界上许多国家不惜巨资争购皮尔金顿专利,但对于中国,皮尔金顿依旧实施着最为严格的技术封锁。

时光的淬炼,往往会成就一段戏剧化的传奇。

2012年6月,荷兰。

拥有着近百年历史、会员组织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的国际玻璃协会,迎来了亚太地区也是华人中首位主席彭寿的上任,这个世界上最专业、最高端的玻璃行业国际性学术组织,以开放的心态、技术的标准,承认了一位黄皮肤的中国人在其专业领域的璀璨之光,同时也折射出一个大国在玻璃产业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历程上的辉煌坐标。

彭寿,执世界玻璃行业门户之牛耳。

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是一段欧洲腓尼基人到东方龙传人的古文明进化变迁;

对一位普通人来说,这是一段在全球一体化的平台上从学习到领军的人生磨砺。

发微曲,方脸粗眉,年过知天命的彭寿有着江淮之士的豪放之姿。他的人生成长经历镌刻在中国玻璃工业发展的纪年表上最为妥帖。

安徽桐城,1960年在这里出生的彭寿对整个世界懵懂始识。就在他出生前后,英国皮尔金顿玻璃公司向世界宣布平板玻璃的浮法成型工艺研制成功。

作为一种研制之初就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的固体物质,玻璃正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18世纪为适应研制望远镜的需要,制出光学玻璃;1874年,比利时首先制出平板玻璃。在近百年的玻璃制造发展过程中,平板玻璃主要分为三种:即引上法平板玻璃、平拉法平板玻璃和浮法玻璃。由于浮法玻璃具有厚度均匀、上下表面平整平行,再加上劳动生产率高及利于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浮法玻璃成为玻璃制造工艺的主流。

西方的技术封锁,使浮法玻璃的生产在中国成为前无古人的一项崭新事业。

1971年5月,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决定浮法工艺试验在洛玻进行,全国各地玻璃专家云集洛玻。10年之后的1981年,国家科委组织全国玻璃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领导,在洛玻召开“洛阳浮法玻璃工艺”国家级技术鉴定会,这是我国继万吨巨轮、万吨水压机之后的第三次国家级技术鉴定会。“洛阳浮法玻璃工艺”在洛玻的诞生,成为世界玻璃工业中与英国皮尔金顿浮法、美国匹兹堡浮法并驾齐驱的世界三大浮法工艺之一。

翌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二届大学本科毕业生,从武汉理工大学踏上工作岗位的彭寿来到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当时,起步晚于西方半个世纪的中国玻璃行业,虽然已经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玻璃生产技术,但同西方国家相比仍是落后,尤其是浮法玻璃技术中的许多难题还没有攻克。

浮法玻璃生产的成型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的锡槽中完成的,这样制造出的玻璃平度好,没有水波纹。用于制镜、汽车玻璃,不走形;玻璃纯净、透明度好,同时好切割,不易破损。

围绕着中国浮法技术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锡槽,彭寿和他的团队克服各种困难,进行了数百次的人工试验,最终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使中国浮法技术向国际化水平迈进了一大步。

1991年,彭寿到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主持工作。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他把浮法技术的实验室搬进工厂车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他主持完成了“浮法玻璃高效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和“玻璃熔窑全氧燃烧技术”两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提出快速同步熔化概念,开发出了“中国式浮法窑”,解决了浮法熔窑和锡槽大型化、长寿命,超薄和超厚浮法玻璃成型、缺陷控制、全氧燃烧、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熔窑、锡槽、退火窑等大型热工设备的完全国产化,获得了全部自主知识产权。

世界玻璃制造业的先进技术中,终于明确地烙上中国的印迹。

彭寿带领团队完成的科研成果,使浮法玻璃生产线熔窑寿命由5年提高到12年,产品品种从3~12毫米拓展到0.55~25毫米,能耗从7600千焦/千克玻璃液降低到5350千焦/千克玻璃液,推动中国浮法玻璃技术在窑龄、品种、质量、能耗等方面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工作的10年,彭寿主持攻克了近百个技术难关,完成了数十项国家重点和国外重大建材工程设计项目,其中2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金奖,并创造出中国玻璃史上的三个第一:主持设计我国第一条超薄浮法玻璃生产线,主持完成我国第一条超薄浮法玻璃深加工生产线以及我国第一个玻璃厂烟气脱硫项目。

从起步到攻坚是一种坚持,从攻坚到创新是一种突破。

2

000年,彭寿升任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主持完成这个国家级科研院所的转企改制。

2012年,彭寿执掌洛玻集团门户,出任董事长及法人代表。

30年前的洛玻,让中国的玻璃制造业在世界占一席之地;

nlc202309032027

30年后的彭寿,让中国的玻璃制造业在世界领一代风骚。

这不仅仅是一种巧合,这是经过一代人努力的一个国家科技产业进步的交集点,迸射着令人自豪的光芒。

面对国外技术封锁与垄断,我们该怎么办?

彭寿和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给出了标准答案:自主创新,发展民族的,成为世界的。

与数十年前不同,今天的玻璃工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中资源、能源依赖型的原材料工业。玻璃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许多行业息息相关,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等,促进包括汽车产业、建筑业在内的玻璃下游产业对玻璃需求量的逐步上升;此外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消费的结构升级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也为玻璃行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彭寿的极力倡导和组织下,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坚持走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相结合的道路,力推科技创新平台和体系建设,使得该院成为玻璃行业科研开发和成果孵化的领军企业。

任何一个企业能够持续发展要靠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被称为学术型企业家的彭寿对自主创新尤其关注,他赋予传统的玻璃工业新的技术支撑内涵。

在彭寿的带领下,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组建了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玻璃节能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玻璃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薄膜太阳能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4个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在研发体制上,以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以各部门、各子公司研发机构为依托,实行首席科学家和首席研究员制度,按照课题组模式运作,比照国家级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政策实行项目收益分红激励方案,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蚌埠玻璃院开发建设太阳能电池用微铁高透过率玻璃生产线,2006年该研究成果首次应用并获成功,与国外工艺的生产线相比,成品率提升15个百分点,能耗、成本降低20%,投资降低40%,产品质量获全球著名质量认证机构瑞士SPF最高级别U1级认证,技术的产业化和工程化推广,使中国太阳能光伏玻璃产业从无到有,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支撑了国内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个平板玻璃服务于新能源的新产业。

蚌埠玻璃院建成了国内首条4.5代TFT-LCD用0.5毫米、0.4毫米玻璃基板,良品率达到70%,产品被国内主流面板厂家广泛应用,打破了国外垄断,使得国外产品被迫降价,让中国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了更高质量的液晶显示产品,探索出了一条中国TFT-LCD玻璃基板产业化的新路。

蚌埠玻璃院改造建成了国内首条浮法玻璃全氧燃烧以及配套余热发电生产线,通过改造,能耗降低22%以上,年节约标煤17681吨,配套建设的余热发电项目将实现年供电量1226万千瓦时;各类污染物排放大幅度下降,其中废气排放量减少60%以上,废气中氮氧化物下降80%到90%、烟尘和粉尘降低50%以上,完成了玻璃制造技术发展历史上继采用浮法工艺之后的“第二次革命”。

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国内首条薄膜太阳能电池TCO导电膜玻璃生产线、国内首条电子信息显示超薄玻璃基板生产线……

一项项新玻璃产业科技成果的诞生,使得彭寿玻璃世界的“强国梦”逐步变成现实。

过企业化、市场化、工程化、国际化历练,集成化、产业化、工程化、国际化是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新的“四化”目标。

在这个目标下,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正向科技型企业集团转变。

熟悉彭寿的人,会亲切地呼他“彭将军”或“彭大帅”。

他有将之干才,有帅之气度。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成立的国家级甲级科研院所,在“彭将军”的率领下,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攻城拔寨,先后在皖重组了原安徽华光玻璃集团等多个企业,建设了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凯盛机电装备科技园等国家级科技创新产业基地。从科技创新,到成果孵化,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再一次实现了转型。

在彭寿的带领下,安徽华光玻璃集团经过整合,目前更名为安徽华光光电材料科技集团公司,重点发展新玻璃、新材料。目前,公司产品ITO导电膜玻璃、高纯电熔氧化锆两项产品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并使上市公司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成功增发10亿元。

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是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完全利用自主创新成果建设的国家级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国家科技部批准该院建设的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园区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志,蚌埠玻璃院已在园区孵化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科技成果,其中空心玻璃微珠产品成功获得国家863计划课题支持,成为重要的基础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深海探测领域;填补国内高端靶材空白的ITO靶材产品也即将在园区投产。目前园区已投产项目年收入超30亿元。

“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彭寿说,自主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使得这个具有60年历史的国家级院所重新焕发出了青春。

2011年和2012年,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主营业务收入两次突破100亿元,回首2000年的几千万元收入,支撑经济收益快速提升的,是一系列科技成果:近年来,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获得授权专利5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5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多项。随着每年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以上。

定位于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孵化器的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2011年名列中国建材企业500强第140位和最具成长性企业100强第9位,并被授予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讲理想、比贡献”先进集体,“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优秀执行团队、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班子先进集体等众多荣誉称号。

nlc202309032027

术改变着物质的生产方式和文明呈现方式。

从玻璃发展研制战场的士兵到将军,彭寿谋划着自己的“全球谋略”。

彭寿不仅亲自主持了科研院所的成功转制,而且成功将单一设计模式的科研院所转变为以核心技术为支撑的工程总承包的国际化工程公司,提出采用中国浮法玻璃生产技术与关键装备和按照国际通行的工程总承包原则进行总承包的方案并成功实施,将中国浮法技术和装备打入国际市场,引领玻璃行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为国家创汇十几亿美元。

他主持研发设计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1200t/d燃气燃油型浮法生产线、850t/d燃发生炉煤气浮法生产线,突破了国际玻璃界一直认为的燃气燃油熔窑不超过1000t/d、燃发生炉煤气熔窑不超过400t/d的规模极限。

在印尼,他们建成的900t/d浮法线是中国出口规模最大的玻璃项目;伊朗800t/d浮法线是中国出口装备水平最高的玻璃工程总承包项目;印度600t/d浮法玻璃生产线,产品质量高于欧美企业在印度建设的浮法线,改变了国际玻璃界对中国制造的偏见……

总承包的核心技术凝练于成套装备,“这一定要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彭寿对创新模式的判断相当准确。

目前,凯盛装备科技园已经成为当地装备制造业的主力园区,成为玻璃行业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凝聚着核心技术的成套装备产品,随着公司工程总承包业务的扩大,远销世界各地。

今天,彭寿不仅率领团队建设了80%以上的国内高端玻璃工程,还建设了90%以上的中国出口玻璃生产线,让中国不仅在浮法玻璃工程和产能方面成为世界的领军者,同时还拥有日熔量为1200吨的世界上最大的浮法玻璃生产线。

同时,彭寿带领着他的团队在世界玻璃市场遍地开花,他们收购德国CTF Solar公司,建设100兆瓦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与美国通用合作,共同开发建设通用汽车全球太阳能汽车充电站;承建法国、日本等国太阳能电站建设项目,与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共建光电材料研发中心,开辟了中美科技与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

当今世界玻璃制造商们在开发玻璃新技术方面,均向能源、材料、环保、信息、生物等五大领域的发展和需求奋进。玻璃原片的生产向大片、薄片、厚片、白片四大类发展;研发新技术则是从玻璃产品的表面和内在改性应用、功能等方面着手,使玻璃更具备强度、隔热、耐火、安全、阳光控制、隔音、环保等优异的功能。

采用浮法技术生产8.5代TFT-LCD玻璃基板的研究,0.33毫米STN-LCD超薄浮法玻璃成套技术以及高精密度拉边机、退火窑,在线、离线低辐射镀膜玻璃技术和成套装备研究……

面对新形势,彭寿带领他的团队,将继续推进玻璃从传统的建筑和汽车领域向电子信息显示和光伏等战略性新型产业领域转型。

实现玻璃世界的“强国梦”,彭寿成竹在胸。

美国:稳坐世界海军第一强国 篇4

美国航母之路

美国海军从来没感觉自己的“航母”够用过, 的确, 所有航母中总有例行检修的, 剩下的还要负责美国东西海岸的驻防以及海外执勤, 如果考虑更替因素, 这11艘航母的确“不够用”——毕竟牵扯到美国战略利益的问题太多, 而每到问题出现, 派出航母总是最优先的选择。

在2009年以前, 美国拥有12个航母战斗群, 但当年5月12日海军最后一艘常规动力航母“小鹰”号退役后, 美国在役航母变成了11艘。

按照计划美国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 (CVN65) 在2010年退役, 而最新一级航母“福特”级首舰“杰拉尔德·福特”号 (CVN78) 最快也要2015年才能服役。这意味着在此之前美国航母规模将缩到10艘。事实上10艘的规模也就相当于9艘全勤航母, 因为“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将陆续进入中期更换核燃料和全面检修阶段, 通常一艘航母完成这一过程将耗时4年, 在此期间必须离开舰队, 无法进行部署。华盛顿遗产基金会的防务分析师麦肯兹埃格兰的话代表了许多美国人的心境, “这是一个糟糕的下滑趋势, 作为军事超级大国, 我们的航母数量却退化到一位数。”

30年造舰计划

正如所预期的那样, 该计划将航母的数量保持在11艘, 直到2040年以后减至10艘;再次确认2008年终止DDG1000驱逐舰计划等决定;确认继续研发装备在DDG-51级驱逐舰上新型先进导弹防御雷达的计划;保持一支由大约33艘舰只组成的两栖登陆部队。

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2011年至2020年为近期, 2021年至2030年为中期, 2031年至2040年为远期。

“里根”号航母服役标志美航母开始更新换代。美国的第9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罗纳德·里根”号开始服役。它是美国建造的最后一艘“尼米兹”级航母, 自2006年开始, 美国将着手建造未来新一代航空母舰——CVNX, 在海上称霸半个多世纪的航空母舰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据美国海军网站报道, 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的最新型CVN-77乔治·布什号核动力航母即将进行首次作战部署。布什号航母战斗群将技援美国第5和第6舰队。CVN-77航母是美国海军最后一艘尼米兹级航母, 未来美国海军新建航母都属于福特级。

美海空力量新标杆——新“福特”航母

2011年2月25日,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所属的纽波特纽斯船厂一块巨大的钢板前挤满了人, 其中不少是美国海军高级军官。他们目睹了这块钢板被切割的过程, 这标志着美国海军第二艘福特级核动力航母CVN-79正式开始建造。

美国第二艘福特级核动力航母技术亮点体现在:

第一, 在机械化建设领域里, 把蒸汽弹射器改成了电磁弹射器, 蒸汽弹射器改电磁弹射器实际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改动。因为蒸汽弹射器把所有原来福特级航母上的大型储气取消了, 取消以后可以容纳更多信息化装备、武器装备, 人的住舱环境也大大改善。

第二, 电磁弹射器是由数字化来控制, 因此它弹射的东西可从最小量直到最大量。而过去的蒸汽弹射器其弹射力度很难调整。现在正在发展的, 比如像X47B无人机, 另外还有一些小型无人侦察机, 运用蒸汽弹射器, 这些飞机都很难弹射了, 因为它重量比较小, 如果改电磁弹射器, 整个弹射的行程、弹射重量, 就能够全数字化控制, 各型飞机都可以弹射。

第三, 以往的蒸汽弹射, 每弹射一次大概要消耗一吨半到两吨淡水, 这么大量的淡水完全靠舰内的储备是供不上的, 需要海水淡化, 而海水淡化是要消耗能量的。如果作战弹射几百个架次, 要消耗几百吨、上千吨淡水, 每天这样消耗, 在作战期间燃料的消耗量也相当大。

世界强国 篇5

5月30日,8100万科技工作者迎来了自己的节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华大地洋溢着崇尚科学、携手创新的浓厚气氛,广大科技工作者深感自豪,深受鼓舞。

黄大年同志是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贡献力量。8年间,他只争朝夕、刻苦钻研,带领科研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同志说到了,也做到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信念的力量。

总书记为黄大年的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这也是总书记对黄大年的家国情、责任担当的高度浓缩。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一段黄大年生前接受媒体采访的视频里,他告诉记者:“对我来说很简单,因为简单的根源就是情结问题,就是惦记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我们国家从一个大国向一个强国迈进过程中,需要像很多很多我这样的人回来参与建设。”朴实的语言掏出心窝里最隐秘最神圣的情怀和担当。面对得与失的考量、进与退的抉择,黄大年以身许国、无怨无悔,用毕生奋斗回答了人生的价值坐标应如何定位,标明了人生的道路方向该怎样把握,在产生强烈心灵震撼的同时,更带来深刻的思想启示。

时代是人生的舞台,梦想是奋斗的灯塔。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回眸黄大年的曾经,飞行的途中,他因腹部痉挛而昏迷,苏醒后,下了飞机又连忙赶往会场,躺在手术台上,他还说治疗不能影响工作。黄大年是时代精英的缩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他映照出一个时代的光荣,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中解读黄大年,我们为他英年早逝扼腕痛楚的同时,更觉得黄大年扣人心弦、感动中国的冲击力,也感悟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光荣,催人奋进。

浏览黄大年的人生很容易,真正读懂他的人生却不容易。

斯人已去,长歌当哭。黄大年的生命为祖国而澎湃,如今他放下奔忙,沉睡在鲜花和松柏的掩映中。他书写了什么是高尚的情怀,回答了什么是责任担当。他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散发着耀眼的光亮。黄大年未竟的事业仍在继续,千千万万个“黄大年”在跟进,中国有希望,中华民族有希望!

2011年4月10日,黄大年在为学生们授课。(资料照片)

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播撒科学种子 篇6

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科普科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上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并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普科幻承载着科技的未来和希望,科普科幻工作者肩负着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使命。借这个机会,我给大家提3点希望。

第一,希望大家成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國的科普先锋。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普科幻要先行。19世纪,英法科幻作家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等作品,展望了工业革命的未来和方向。20世纪后,月球领袖麦克、阿西莫夫机器人、超人等科幻人物成为美国引领世界科技创新的标志。20世纪80、90年代,铁臂阿童木、机器猫等科幻动漫风靡一时,体现了日本科技赶超的成就和象征。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地球到火星》《小灵通漫游未来》《珊瑚岛上的死光》《飞向人马座》《豹人》《红色海洋》等科普科幻作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探究科学奥秘,鼓舞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献身科技强国梦。当前,我们正在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进军,科普科幻事业必须加快跨越追赶,创作更多视野宽阔、富有前瞻性的科普科幻作品。当代科普科幻工作者已经做了很有成绩的工作,比如,陆川同志导演的动物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讲述了大熊猫、雪豹、金丝猴等中国珍稀野生动物的成长故事,吸引了亿万观众;刘慈欣同志创作的《三体》很有科学想象力,比如引力波天线、曲率驱动星际旅行、质子多维结构,给读者带来无限畅想。希望广大科普科幻工作者紧盯科技前沿,大胆创新创意,争当科技创新的先觉者、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先行者。

第二,希望大家成为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的星星之火。好的科普科幻作品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观,让青少年在快意的精神享受中培养科学兴趣、激发科学想象、启迪科学创意,帮助他们从小树立追求科学的远大志向。西科斯基小时候最爱听妈妈讲凡尔纳的科幻故事,最吸引他的是一架神奇的直上直下飞行器,他十二岁时就用橡皮筋做了小飞机,长大后成了著名的航空动力学家,五十岁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直升机。前不久,我在上海观看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儿童科幻画展,发现孩子们虽小,作品却很有想象力。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科学的未来。希望广大科普科幻工作者用科学星星之火,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的火炬,引领他们成长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栋梁之才。

第三,希望大家成为繁荣中国特色科普科幻事业的创新力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科普科幻还有不少短板亟待突破。一是科普科幻作品总量少,精品更少。目前我国科普图书约占图书出版总量的2%,去年国产科幻电影仅有10部。二是科普科幻手段相对传统,不少还是板报式、纸媒体,赶不上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三是科普科幻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科幻大片、科幻游戏、科幻动漫主要还是欧美日韩开发的。现在人民群众的科普科幻需求十分强烈,“长征七号”发射成功,第二天海南文昌的航天科普馆就排起了长队。希望广大科普科幻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普科幻作品。这里我强调两点:一要让科普科幻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人类已进入社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网络移动化的时代,正在向互联网智能化方向发展,科普科幻也要加快信息化升级。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建成不到一年,访问量已近50亿人次。二要让科普科幻插上产业化的翅膀。科普科幻是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科普科幻图书、影视、动漫、游戏、创客空间等大有发展潜力,希望能拍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展现中国想象、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幻影视作品。

中国科协和各级科协组织要把创新科普科幻作为科协改革的大事来抓,发现培养科普科幻人才,支持科幻创作,动员社会力量促进中国科普科幻事业繁荣发展。

中国已经站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起点上。希望广大科普科幻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用奇思妙想描绘科技未来、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应有贡献。

世界强国 篇7

关键词:全球化,网络媒体,舆论导向

互联网是人类在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已经走过40年历史的互联网正在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人类不断创造丰富互联网的应用, 同时, 不断创新的互联网正在改变人类的命运。

目前全球有10亿人拥有计算机, 全球共有10亿芯片、246HB存储空间, 每秒产生7TB流量, 耗费全球电能5%。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 全球范围内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总量的扩张, 使世界信息量爆炸式增长。

2006年全世界产生了161乘10的2 118次方的信息, 可填满1 610亿个i Pod音乐播放器。预计到2010年, 全世界大约3/4的数字化信息来自普通消费者。

2009年全球网民突破15亿、逼近16亿。网民每天点击互联网1 000亿次, 链接到55万亿个网页, 每秒发送2百万封邮件、31 000条短信。

预计2009年底全球46亿人拥有手机, 全球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2个手机用户, 而在发达国家, 许多人拥有多部手机。预计2009年年底全球移动宽带数量将达到6亿, 而固定宽带用户将达到5亿。全球手机增长375倍, 移动手机与互联网融合加速, 形成固网与移动互联网的一体化, 整个人类被互联网网于一个整体。

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达到3.38亿, 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国。中国网站总数已经达到了306万, 中文网页已经达到了84.4亿页, 个人博客, 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达到了42.3%。与此同时, 我国7亿手机用户有1.17亿移动网民, 随着3G的推广, 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成为网络用户。而10年前, 中国网民只有300万。

根据预测, 2010年中国网民数量将超过2.5亿人, 达到2.62亿人, 届时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将占世界的25%。全球网民将超过20亿。而WSIS (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所预期的目标是, 到2015年, 人类一半都是网民。

在中国, 几乎每一秒增加三个网民, 平均每分钟新增100个网民。中国网民数量从12年前的62万发展到2009年7月的3.38亿, 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25%, 中国网民平均在线时间是美国人的两倍。从2000年~2009年, 中文互联网用户大概增长了38倍, 网站数量增长了20倍, 中文网页搜索请求的次数增长了20倍, 是过去5年增长的20倍。

1 全球网络舆论语境中呈现西强我弱局面

1.1 西方媒体垄断互联网语境话语权

据统计, 全球讲英语的人口达17亿, 说英语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40%, 全世界多半以上的科技书刊和译著都用英语, 全球开设国际广播电台的86个国家中, 只有8个国家没有英语广播, 开设中文广播的只有20个国家, 互联网上80%以上的网页是英文的, 中文网页只占12%。

2004年6月9日, 人民网在主页头条位置推出《人民时评:中国媒体是谁的喉舌?》, 在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国际部的一位资深记者丁刚指出, 目前我国媒体中某些网站和报刊不负责任的报道在起着“美国媒体传声筒”的作用, 成为西方“垃圾新闻”的传播者。

丁刚以《人民日报》为例在去年某月作过一次统计。在国内一家著名网站上, 这30天内有103条消息都是直接引用《纽约时报》的, 101篇引用了《华盛顿邮报》, 引用经常散布反华言论的小报《华盛顿时报》的也高达31篇, 另外还有不少直接编译美联社和其他一些美国报纸的消息, 已无法统计。

丁刚还到某门户网站的新闻主页发现国际新闻栏目下的10条新闻中, 来自美联社的占3条, 美国有线新闻网1条, 《纽约时报》1条, 纽约《每日新闻报》1条, 根据美国媒体“综合报道”的1条, 新华社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发的消息各1条, 另外还有一条是根据韩国媒体报道的。列入这家网站新闻主页最前面要闻的4条国际新闻无一是中国媒体报道的。丁刚此文引起网友热评, 截至9日16时, 跟贴已达374条。网友发表评论称赞此文写得好, 指出:“文章所论非常重要, 决不能让人民的喉舌成为美国之音。”

以政府禁令为由切断其他国家的即时通讯服务的微软“MSN切断门”在业界掀起轩然大波。5月30日, 微软官方网站宣布将不能为古巴、朝鲜、叙利亚、苏丹和伊朗等5国用户提供MSN接入服务, 原因是这些国家被美国政府列入了禁止提供授权软件服务的被制裁国家。目前, 古巴政府已第一时间就对微软公司切断古巴的MSN网络服务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针对微软的这一举措, 除古巴外, 叙利亚、伊朗等国家都纷纷抗议, 也引起了各界的广泛讨论, 在互联网“舆论阵地”上掀起了全国网民热议的浪潮。

今天的国际舆论和国际传播被美国主导, 只要谁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谁就会被认为是美国的敌人, 谁就会遭到美国控制的全球新闻传播系统和媒介平台的群起而攻之。或者是呼吁实施经济制裁, 或者煽动民族/宗教事件, 或者是以人权为借口在国际上孤立你。

现在全球80%以上的网上信息和95%以上的服务信息由美国提供。全球具有较大影响的媒体, 如CNN、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等许多新闻网站, 不论从访问量到访问人群方面均可称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新闻网站”。西方大国利用其在互联网上信息传播中的支配地位对别国进行文化渗透, 甚至可以称其为“文化侵略”。

在信息社会, 国际政治和社会政治生活事件被嵌入计算机信息网络之中, 信息强国控制信息, 左右国际舆论一边倒, 易使正义蒙冤受屈。

1.2 境外资本纷纷入主中国互联网门户企业, 给网络监管提出严峻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每天新增网站近3 000家, 其中大部分是体制外的商业网站, 再加之外资大量进入我国互联网企业, 都增加了网络监管的难度。

中国B2B研究中心2009年对外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外资控制调查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指出, 外资过去十年在促进中国互联网普及的同时, 也逐步从资本层面控制了中国互联网产业各个领域。该报告提醒说, 如果互联网产业的主流由外资控制, 其影响力不亚于一个国家的军队由外国势力操纵, 引发的种种潜在后果将十分严重。

此前,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 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 每个产业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 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这其中也包括新兴的互联网产业。

报告显示, 目前中国具代表性的16家上市互联网企业有14家在美国上市, 仅有2家在香港上市, 外资在国内互联网“上下通吃”, 以试图控制整个产业链。以电子商务来讲, 无论是B2B、B2C、C2C等领域, 还是各个分支应用领域, 均有外资高强度参与, 也形成了实际的全程控制。

从“微软关闭5国MSN事件”可以看出外资控制中国互联网的潜在危害, 并批判了此前“互联网是没有国界”的认识误区。

1.3 美国等组建网络战司令部引发全球网络霸权争夺战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 网络域名与地址的监管便由美国掌控, 美国掌握着互联网的主动脉。

不仅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通信支干线都要经过美国主干线, 美国还掌握着全球互联网13台域名根服务器中的10台, 只要在根服务器上屏蔽国家域名, 就可以让一个国家在网络上瞬间“消失”。

早在2005年, 美国公布的《国防战略报告》明确将网络空间和陆、海、空、太空定义为同等重要的领域, 是需要美国维持决定性优势的五大空间。英国首相布朗说:“正如19世纪必须保卫海洋, 20世纪必须保卫天空那样, 21世纪我们必须要保卫网络空间。”

网络领域的军备竞赛已经悄悄拉开了序幕, 各大国纷纷加大对网络战争的研究, 制定网络安全战略, 组建网络作战部队, 甚至成立网络战司令部, 争夺网络空间的霸权。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2009年6月23日正式下令组建网络司令部, 网络战司令部成为与空军作战司令部、太空司令部平级的单位, 由一名四星上将领导。美国在网络战方面拥有绝对优势。

英国、日本、俄罗斯、法国、德国、印度、朝鲜等国家闻风而动, 都已建立成编制的网络战部队, 韩国也准备成立网络战司令部。

2009年10月5日, 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哈马德·图雷 (Hamadoun Touré) 说:“下一次世界大战可能爆发于互联网上, 而这种非传统战争也很难通过传统的外交途径解决, 因为在网络上没有所谓的超级大国, 任何一位公民都相当于超级大国。”在这场虚拟战争中, 通过“僵尸网络”大军, 几乎每个人都可能拥有超级力量, 这点从近期发生的大量拒绝服务攻击中即可略窥一斑。

图雷称:“到今年年底, 我们将与全世界每个国家达成全球性协议, 保护网民利益, 不要成为网络上的恐怖分子, 不要发动网络战争。”

2 营造与中国崛起相称的国际一流网络媒体舆论迫在眉睫

2.1 中国互联网兴起的国情背景:伴随中国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中国已成为世界传媒大国

新中国成立60年来, 从建国之初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跃进为生机盎然、实现小康、走向富强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被世人公认是“中国的奇迹”。

到2010年,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日本, 到2020年可能超过美国。

中国外汇储备增加近14, 000倍, 我国由长期以来的外汇短缺国一跃而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 目前已超过2万亿美元。中国从1993年起已连续16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已经是一个媒体大国, 在媒体消费者的数量上, 在全球遥遥领先。据专家统计, 中国传媒产业2004年的规模为2100多亿元, 而到了2008年, 这一数字已经达到4, 200多亿元, 5年增长一倍。据预测, 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规模将达4, 752亿元人民币, 到2010年, 中国传媒产业总规模将达5, 314亿元人民币。

根据实力传播的预测, 到2009年, 互联网将跃居成为中国第三大媒体, 其广告收入的数额将大于杂志、户外和广播广告收入的总和。

2.2 中国网络媒体已具备面11向全球传播的影响力

10年前, 网络上中国主流媒体的声音显得那样微乎其微, 往往淹没在网络浩翰的海量信息中。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了解世界、关注时政的重要窗口, 网络使每一个受众都成了影响舆论走向的重要支点。

自2001年以来,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访问量以平均每月递增12%的速度上升。一些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如千龙网、东方网、南方网、红网等访问量平均增长了9倍。截止到2009年9月, 中国百度名列全球网站十强行列, 腾讯、新浪进入全球网站二十强行列, 超过CNN、BBC等西方传媒巨头网上排名。搜狐、网易、淘宝、优酷、开心网等进入全球网站百强。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等多家重点新闻网站进入了全球新闻网站的百强行列 (见表1) 。

目前, 全国具有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资质的网站达到196家, 中央新闻网站影响力日益扩大, 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积极做大做强, 成为网络新闻传播的重要力量。2008年,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整体实力明显提升, 在引领网上舆论中发挥了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提供了85%以上的网上时政类新闻信息,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日均页面访问量达到3.8亿, 比2007年增长63%。在北京奥运会、抗震救灾等重大主题宣传中,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吸引了85%以上的网民。

表1 (2009年10月5日据ALEXA网站统计)

到2007年底, 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市值先后超过100亿美元。中国互联网企业跻身全球最大互联网企业之列。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访问量超过30%访问量来自海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网络媒体已成为对外说明中国, 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

2.3 中国和平崛起迫切需要良好国际网络舆论环境

中国倍受全球瞩目, 建设与中国综合国力相称、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国际媒体迫在眉睫。正如,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发表声明所言, “近30年来, 中国经历了非凡的经济转型, 千百万人民因此摆脱了贫困。这的确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强调说, 中国和印度两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占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8.5%, 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有效应对了这场危机, 中国正成为世界经济的一支稳定力量。

西班牙皇家埃尔卡诺研究所网站刊登文章说, 中国近30年来年均10%的经济增长率主导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革命。

美国投资专家罗杰斯预言, 中国有可能在2025年前超越美国, 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奥尼尔则称, 中国有可能在2027年前挑战美国的老大地位。

中国互联网产业对GDP的贡献达到了7%, 未来3年的时候很有可能变成15%。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信息产业已经从新兴工业变成了第一支柱产业, 我们正走在从互联网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道路上。

2009年5月14日, 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天在海南三亚举行的第四届联盟峰会上表示, 互联网将成为全球经济下一个驱动力, 而中国由于其庞大的网民数量和上网需求, 有望成为全球互联网的中心。

改革开放让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日益被世界关注, 全世界都渴望听到中国的故事。

中国来到世界舞台中央, 中国社会迈向中等发达国家, 最终迎来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一时代, 中国文化角色倍受全球关注, 建设与中国大国地位相称的一流传播能力的国际传媒, 提升国家软实力成为当务之急!

3 一个未来世界强国的互联网如何发出影响世界的强音?

面向未来, 中国互联网传播体系如何为一个未来经济总量第一的大国和平崛起作好准备?

中国崛起需要一种健康的民族心态作奠基, 在全球网络舆论传播体系中, 中国互联网要发出与中国和平崛起相一致的和谐强音。

3.1 用全球化视角建树全球公认的标准语话体系

在融入现代国际社会过程中, 公众对于透明的理解已经上升到基本权利的高度。在全球通和全球互联网基础上的电子网络地球村, 需要我们用全球化视角建树全球公认的标准话语体系。中国的互联网新闻传播必须与国际接轨, 同时又要成为一个思想创造者, 用西方听得懂的语言去阐释自己的东西, 以此与西方交流对话, 打造自己的软实力。

3.2 一个世界、多种声音:创新中国特色的中国互联网传播体系

以互联网为核心技术平台的新媒体将传播视野带入全球, 参与新媒体传播就必须有全球视野、参与全球对话、进入全球信息互动反馈体系。

网上最常用的10种语言分别为英文 (29.4%) , 中文 (18.9%) , 西文 (8.5%) , 日文 (6.4%) , 法文 (4.7%) , 德文 (4.2%) , 阿文 (4.1%) , 葡文 (4.0%) , 朝文 (2.4%) , 意大利文 (2.4%) 。其中使用英文的网民占使用全世界使用英文人口的21.1%, 这一比例自2000年底至今增加203.5%。使用中文的网民这一比例为20.2%, 比2000年底增长了755.1%, 是网上最流行10大语言中增长第二最快的, 低于阿文2063.7%, 但高于位于第3的葡文的668%。不过, 使用阿文的网民占全世界使用阿文人口的16.8%。

现代中国需要一种能容纳全球化, 容纳和谐世界价值观的民族主义, 这是一个大国软力量的文化基础。

英国《卫报》这样评价, 中国的互联网在真实信息的传播和舆论的动员方面, 起到的作用远远超出了世界上的所有国家。

3.3 未雨绸缪, 抢占下一代网络舆论制高点

未来下一代网络将对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 乃至国防政治都将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1) 传感网掀起第三次信息浪潮

目前互联网已成为国家主要经济支柱之一, 由于其连接的是虚拟信息空间, 因此只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联。

手机网连接人际世界, 互联网连接虚拟世界, 传感网连接物理世界——一张靠无数微小的传感器节点协同感知、自治组网的大网正在全球范围悄然铺开, 人类有了遥感万物的IT手段。传感网因其更大的产业空间将会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 由于其连接的是现实物理世界, 其规模将会比互联网更大。

2009年8月7日, 温家宝总理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后, 指示“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 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到2020年, 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人人互联业务之比将达到30比1, 下一个万亿级信息产业将是物物互联。

专家预测10年内传感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让感知信息在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覆盖各个地方, 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及时对海量信息进行处理, 真正达到了人与人的沟通和物与物的沟通。

2) 未雨绸缪应对下一代IPV6网络新趋势

2009年7月, 互联网调查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公布报告称, 2013年全球网民数量将达到22亿, 其中17%来自中国。报告数据显示, 到2013年, 全球网民数量将达到22亿, 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和巴西网民数将位于全球前五位。其中亚洲网民数量将占到43%, 而中国网民将占到全球的17%, 互联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

下一代互联网正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 目前全球新一代互联网IPv6的流量带宽只有10Gbps, 中国已拥有全球约50%的IPv6流量, 第二位的是日本。中国和日本加起来大约有90%的全球IPv6流量。所以韩国2~3%, 欧洲2~3%, 美国2%。

可以预见的是, 未来人们上网速度会更快, 会有更多装置具有上网功能, 上网界面也会多样化。

3) 积极探索高速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2005年有一份报告指出, 世界正进入人类历史上第二个“迁徙时代”, 全球共有19.1亿移民, 表面上的人口迁徙加剧了人类劳务、技术、经济乃至文化、思想的迁徙, 与此同时发生的是, 人类信息传播方式的迁徙, 全球互联网偕经济全球化将人类带入一个新传播时代。

无线城市、3G技术, 带来了人们随时随地随取所需的新的媒体平台的时代。随着数字化的发展, 记者开始成为多媒体、全媒体移动记者, 出去采访能摄影、写文章、拍视频, 发到网站上, 放到电子阅读器上, 编发到报纸、手机上。

技术革命带来了传播的时空变化, 原来我们是日报, 我们现在是秒报、秒台, 互动多元传播, 对传统传播的时空全面解构。对此, 我们必须积极应对、未雨绸缪, 从源头、渠道、终端做好充分准备!

3.4 充分适应网络巨变时代, 做好信息海洋的领航者

一位伟大的哲人曾经说过, 只有最充分地适应时代的人, 才能勇立潮头、成为时代的领航人, 引领时代。面对无边无际的信息海洋, 作为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工作者, 如何适应这个急速变革的时代?必须充分尊重网络媒体诞生发展的规律, 认识网络媒体、学习网络媒体、扶持网络媒体、驾驭网络媒体、运用网络媒体、引导网络媒体。

谁掌握了核心技术引擎谁就掌握了敲开未来之门的金钥匙, 用最好的技术来武装的最新媒体联盟会形成全能载体的绝对优势。

世界强国 篇8

据知情人士介绍, 农机“十二五”规划是工信部发布的第一个“十二五”行业规划, 由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协会起草, 在最后定稿之前特别征求了农业部的意见。目前, 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是, 《规划》提出了几个“十二五”农机工业发展目标数字, 即实现总产值4 000亿元, 出口贸易额达到120亿美元, 占全行业销售额的20%, 此外, 还要组建5家年销售收入在150亿元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表示,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农业机械都是停留在过去低水平、低效率、低质量的阶段, 即便是享受国家农机补贴的一些农机产品, 也存在很多质量问题, “这样的农机怎么能保证安全?”方言表示, 农业机械长期处于落后的主要原因, 在于农机研究与农业生产严重脱离, 而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则是———“国家对支持农机工业的政策和支持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是不一样的”。“厚”工业, “轻”农业, 政府将大量的补贴资金都投入到工业机械当中。

世界强国 篇9

感谢组委会能够邀请我参加这个重要的研讨会。我想谈一些问题,首先涉及中国商标、WTO的规则及对中国的影响,其次是TRIPS协议中关于商标的问题,最后是中国面临的挑战。

第一,谈一些基本的观点。中国市场的规模是很大的,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且人力相对便宜,这在其他国家是难以想象的。不管是对外国的生产者还是中国的生产者,中国市场都是有吸引力的。

第二,世界的市场。中国企业更多进入到国际市场。市场规模很重要,越来越趋于全球化,越需要消费者对一些品牌具有认知度、安全度。

中国如何在全球化竞争中生存,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商标,商标是很重要的工具,商标使人能识别这个商品,它有知识产权,它解决了信息不对称性,商标使消费者可以得到一个正确的信息,如专利、版权、工业品外观设计等,如果没有买家和卖家之间信息对称,市场就失灵了,消费者也无从选择。所以对消费者来说,商标给他们一种最好的途径来了解产品,他们要买什么,通过商标给他们更多的信息。

第三,TRIPS协议。TRIPS协议是最低程度的保护,当然还可以提供更多、更严格的保护。TRIPS协议的重要内容,其中一个是多边协议,取决于商标独特的特点,它能把一个企业的产品区分于其他企业的产品,涉及到产品和服务,都是可以适用的。

先来看看商标的特点,第一是具有排他性,如果大家用相同或者类似的商标,用于货物、服务,就可能会造成混乱。在TRIPS当中,如果产品与服务是一样的话,假定他们是相似的,在法院律师会做出举证责任,举证责任倒置会对商标所有人有利。

其次,消费者对商标是不是清楚?这里不是指公众知道不知道,而是圈内的人、销售商、生产商必须知道区别,他们必须尊重原先的商标,这个门槛是很高的。除此之外,有一些知名商标,特别是国际知名商标,要求更高,如果竞争者用一个很知名的商标,虽然他们用的是不同的,但却是类似的商标,这在TRIPS协议中也有专门的规定与保护。如果各国对某一产品有争议,根据世贸组织相关规定,如果不能解决争端的,可以存在独特意义的“报复”,如果一个国家败诉了,没有完全按照仲裁或者法庭的意见去做,另外一个国家就可以“报复”。我想给大家举一个最近的案例,美国诉欧盟,欧盟没有完全执行世贸组织的建议,所以美国就增加了关税,从10%增加到300%,这就是“报复”。

第四,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首先是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WTO也无法阻止历史的脚步。在市场准入和竞争方面,尤其是新兴经济国家,WTO要求他们在市场准入方面有更好的标准。第二是技术发展方面,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国际法律发展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之间就会产生矛盾,有些机构要求在标准方面符合他们公司建立的标准,有些国家在公众政策制定方面要求更高的权力,中国在这方面也希望有自己的选择权。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知识产权,如果提供强有力的保护,那么它就是一种共赢,对于生产商、出口商还有消费者和政府方面来说都是一种多赢的局面。

中国是了不起的国家,生产的产品范围很广泛,各个消费阶层的人都可以得到满足,至于说到中国挑战,最主要是中国的消费现在还太少,对于中国未来的挑战是,中国要制造出自己的品牌,使外国的消费者了解中国的品牌,识别中国的品牌,这是中国制造的一个改进方向。对于中国市场消费的外国品牌,这些品牌有些通过许可协议,有些是合资企业使用的,外国企业也会成为中国公司,利用中国现有的基础设施,他们也是中国的,这也是很重要的。

世界强国 篇10

1 世界排球强国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1 . 1 美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运动员的培养完全是在以高校为主的体制下进行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完全发挥了学校作为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的基地和源泉的作用。在美国中学的运动队中,参加女排训练的人数排在第三位。美国的排球运动主要是把学校作为载体,依靠学校的业余训练培养后备人才,从而实现大规模的普及和提高普及基础。美国培养后备人才的“学校体制”大约使1/3的学生成为培养对象,其特点是使教育和体育相结合,加强培养运动员的职能。

1 . 2 意大利和德国排球培养后备人才的模式

意大利和德国培养后备人才的基本模式是俱乐部制,在立法上允许俱乐部和体育联合会在组织上的高度自治, 政府通过立法对社会上不同的体育组织和活动进行管理。学校也成立各种俱乐部,主要针对学生和教师;社会上也有各种俱乐部,有单项俱乐部也有综合俱乐部,不论何种人群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俱乐部,从而也为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土壤。

1 . 3 法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法国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方式和美国、德国、意大利的模式不同,俱乐部的形式在法国发展的不够完善,在后备人才培养上采用政府培养和社会体育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平时的训练中政府赋予社会体育组织很大的权力,政府通过立法保证社会体育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对社会体育组织也给予规范和指导。

1 . 4 古巴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古巴基层排球开展的较广泛,在近些年国际大赛上,古巴男队和女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各县、洲体校从事排球专业训练的学生就达到5000多人。古巴政府把排球设为了必修课,并且重点培养优秀的排球后备人才,所需费用由国家承担。

1 . 5 日本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同属于亚洲国家的日本和我国在竞技人才培养上也存在很大不同。被称为“亚洲排球强国”的日本,以学校为主题,依靠学校体育设施对排球运动员进行培养。这也就造就了日本排球运动员较高的排球智商。诞生优秀排球运动员的第一阶段是中小学,第二阶段是大学。日本的体育大学和普通大学是培养高水平排球队的基地之一。

2 我国目前培养竞技后备人才的模式

2.1 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运动员后备力量培养体制。该体制把国家体育总局所负责的学校和业余体育作为中心,对不同年龄和水平的运动员进行培养,是一种新型的培养竞技后备人才的体制。通过“举国体制”的培养,排球运动得到迅速的发展,运动员的水平不断提高,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运动员,使排球运动完成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目标。特别是中国女排取得了“五连冠”,让中国的排球运动首次称雄于世界。中国排球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再次夺得金牌,问鼎世界。

2.2 体教结合

“体教结合”是把学校作为培养竞技人才的依托,通过业余的训练,全面且自由的对个体进行培养,不仅可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运动员,而且还可以培养高水平的大学生,以运动员自然成长、身心发展和变化规律为训练的科学依据,实施小学、中学和大学一条龙的培养体系。这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旨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体育规律,把两种规律结合起来,充分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可持续的发展我国竞技体育,把竞技体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3 俱乐部

“俱乐部”培养模式是我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用工制度的改革,以竞赛体制改革为重点的体育改革开始全面启动。首个职业足球俱乐部出现在1992年的大连,第一个股份制足球俱乐部建立在四川,随后我国相继出现了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排球、篮球等项目的职业联赛。客观上俱乐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优秀运动员培养模式的不足。近两年广东恒大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整体上不能改变后备人才断层的局面。

3 我国目前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弊端

3 . 1 “举国体制”培养模式弊端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举国体制暴露出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和竞技体育的高淘汰性、风险性,竞技体校和业余体校不如普通高校有吸引力;举国体制下,培养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是“选材—训练—输送”的“一条龙”服务的问题。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人才培养与教育体系相互独立,只专注于训练而忽略了人格培养和文化教育,使后备人才的能力和素质很难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这也造成了最近几年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困难。体育总局也试图改变某些不足,在某些项目上提倡单飞,比如网球,除了李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外,在其他体育项目上几乎是没有成功的。

3 . 2 “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弊端

“体教结合”的学校高水平运动队还没有担当起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重任,在小学-中学-大学的培养途径中的重要纽带出现问题。杨学东在《北京市中学排球课余训练状况》中得出:就北京市中学12支排球课余训练队,近5年内运动员输送情况看,第一名是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在5年内北理附中向高校共输送人才24位,其中有5人进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2人进入体育院校,其余均是普通高校;走高水平这条道路的学校主要以北京101中学女队为代表,在5年中向北京队输送8人,而北京其他中学的输送情况并不乐观。“小学-中学-大学-专业队”人才培养途径出现了断层。虽然北京体育大学和清华大学培养出自己的学生运动员,但是这毕竟是凤毛麟角。把学生运动员作为主体的竞技体育培养模式发展的并不成熟,无法担当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任。

3 . 3 “俱乐部”的培养模式的弊端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转型期,俱乐部模式发展并不成熟,还缺少必要的引导,特别是在我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青少年俱乐部。俱乐部的培养模式和优秀运动员培养模式的结果是一样的,一切都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是俱乐部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这和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一样,功利性是第一位的,社会综合因素考虑较少,特别是文化教育方面。近两年广东恒大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整体上不能改变后备人才断层的局面。

4 我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4 . 1 坚持“举国体制”为中心, 解决好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安置

继续坚持“以举国体制”为中心的后备人才培养制度,同时加大对退役排球运动员的就业安置。社会和政府要建立专门的培养机构,对运动员进行再教育,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和工作的能力,不断地把退役运动员推向市场;国家、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渠道,尽可能的解决好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问题。4 . 2体育局和教育局相互合作, 加大“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培养力度

学校体制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是在举国体制的弊端下产生的。很多学者提出“竞教结合”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竞教结合”是一种以培养攀登世界运动技术高峰为目的,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首要目标的一种“新型体育”人才培养新体制。该体制不仅要遵循竞技运动的训练规律,使人员得到系统的训练;还要遵循教育规律,对人员进行系统的文化教育,把竞技训练和文化教育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两个体系的优势。

4 . 3 鼓励个人和社会俱乐部的发展, 并给予其引导

我国俱乐部起步比较晚,在管理和操作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管理和操作方面存在很多缺陷。使排球俱乐部形成规范且系统的管理,让排球俱乐部真正的走上社会化,市场化,还有一段遥远的路程;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操作和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我国的俱乐部制度。同时,体育局应该适当的给俱乐部一些权利,鼓励社会企业和社会团体办俱乐部,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条件,并在人才的输送和管理方面给俱乐部以适当的引导,特别是在外聘教练上,应有相应的政策出台,包括教练员资格、等级、待遇和管理方面等。

摘要: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才能保证竞技体育有较高的水平和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该文分析总结了目前中国和世界排球强国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近些年来中国运动员退役后出现的就业问题和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培养排球后备人才提出对策,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参考意见。

世界强国 篇1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参加2006年第15届世界女篮锦标赛的中国代表队和其比赛的7支队伍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录像观察法

从中国篮协借阅了有关场次的比赛录像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1.2.2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第15届世界女篮锦标赛”的有关数据和技术统计以及相关的新闻报导并进行了分析。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比赛的各项所得的技术统计以及相关的数据运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具备身高优势, 但缺乏对抗和速度

从数据统计看中国队的身高的确占有优势, 第15届世界女篮锦标赛的欧美各队平均身高1.87m, 中国队的平均身高达1.89m (表1) 。在全队14人大名单中, 1.90m以上占8人, 其中中锋占5名, 前锋3人。俄罗斯队平均身高为1.90m;澳大利亚平均身高为1.83m;立陶宛平均身高为1.82m。中国队的身高超出世界各队的平均身高, 这与马赫的执教理念有关, 马赫的指导思想就是主打内线, 用高度与欧美强队对抗。从2006年的比赛来看其他队伍的平均身高虽然不如中国队, 但场上的主力阵容平均身高却高于中国队, 除中锋和大前锋位置上中国队不吃亏外, 其他位置都不如对手高。提示中国女篮的内线处于劣势, 目前没有一个中锋能在篮下“生吃”。中国女篮只有在动起来打时, 内线队员才可以在篮下找到得分的机会。攻防速度、身体对抗与欧美强队比较不如对手, 最大差距就是对抗和速度。但是中国队队伍年轻化是一个优势。年龄最大的球员是贾光26岁, 其他均在26岁以下, 年轻冲击力强, 体能优势明显也是中国队的一个亮点。

2.2 场上失误多

中国女篮失误平均每场失误16.0次, 失误率高出欧美强队, 失误多成为了中国女篮的一大软肋。从失误上可以反映出我们的队伍还年轻, 场上经验还比较欠缺, 从临场比赛看, 我们的队员在场上处理球时, 有时不够冷静、不够果断、不够合理。造成了场上过多的无谓失误, 我们场上队员的配合不够默契, 也造成了许多失误。

2.3 投篮命中率低, 远投能力差

中国队场均得分为68.8分排名第10, 三分球场均得分为16.1分排名第10, 二分球场均得分为37.5分排名为第10, 发球场均得分为15.1分命中率较高排名为第3。

中国队不管在场均得分和三分球还是二分球上海落后于欧美强队, 特别是在远投上表现更为突出, 在于美国的的比赛中三分球15投6中, 命中率为40%, 表现还算正常, 与俄罗斯的比赛中10投3中, 30%的命中率根本不足给俄罗斯造成杀伤力, 第三场打尼日利亚中国队三分球28投5中, 命中率仅为18%, 打捷克时中国队仍然没有起色, 三分球16投3中, 命中率为19%, 打古巴中国队14投3中, 命中率为21%, 中国队在6场比赛中三分球总共97投26命中, 全队三分球命中率仅为26%。

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移动中投篮命中率和对抗中的投篮命中率都较低以及外线投篮命中率也很低。但是静止的投篮命中率较好。投篮命中率低, 我们战术风格中的“准”就无法体现。就失去了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特别是外线投篮命中率低, 直接导致我们内外结合的打法受到限制, 我们的战术风格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2.4 球队得分过于依赖主力队员

在本届世锦赛中虽然苗立杰和陈楠都发挥出色无愧核心地位, 但是其他队员无法给她们以帮助。在中国队的前7场比赛中, 打美国苗立杰和陈楠得到17分, 陈晓莉得10分;打捷克苗立杰和陈楠各得24分;打古巴陈楠得22分, 陈晓莉得20分, 卞兰得12分;打法国苗立杰得23分, 卞兰11分, 陈楠和陈晓莉各得10分;打加拿大陈楠得22分, 苗立杰得21分。苗立杰均场得19.6分排在世界赛的第三位, 陈楠均场得18.1分排在第五位。应该谁这两个人在世锦赛的机场的表现符合在国家队中地位, 但中国女篮其他队员根本无法帮助她们。中国女篮输掉的几场比赛中苗立杰和陈楠都发挥了作用, 但是对手得分点多, 中国队防不胜防, 而对手一旦防住中国队这两个人的一人, 那中国队就完全陷入被动。

3 中国女篮今后可持续发展对策

从马赫执教以来, 中国女篮有了很大的进步, 时任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认为:“马赫对于中国女篮的全面改造还是显示出了成效。从挑选队员、打法、技战术制定, 都在从塑球队的风格。包括整个球队的方向, 队员对比赛的解读、领悟能力都在向正确的风向进步。”

3.1 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对抗

现代篮球对抗越来越激烈, 所以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提高对抗时中国女篮的重中之重, 因为现代女子篮球打法越来越男性化, 对于体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体能是技术的载体, 中国女篮应该学习和接触欧美职业化很强的体能训练, 关键还是要与欧美强队多对抗, 否则, 即使在技术上有了进步, 也无法防守欧美球员的冲击。

3.2 提高抢篮板球能力

篮板球是一支球队实力的体现, 也是在比赛中是获得球权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现代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对篮板球的争夺越来越激烈, 拼抢篮板球特别是进攻篮板球显得尤为重要, 多抢下一个前场篮板, 就多一次进攻的机会, 它不但能增加本队二次进攻的机会而且鼓舞士气, 增强本队的自信心对防守队员也有一定的威慑力。

提高篮板球关键还在与提高以下方面的能力:提高冲抢意识、提高身体对抗能力、提高在身体对抗下的卡位和抢位能力、提高对投篮后球的落点判断能力。

3.3 减少临场失误

失误是衡量一个球队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失误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比赛的成败。特别是欧美强队的较量, 减少失误是争取获胜的前提之一, 过多失误不仅会导致我们在整场比赛中的主动性, 同时也会影响全队的士气, 特别是关键时刻的失误将会是形式聚变, 是主动变被动甚至会输掉比赛。所以中国女篮在临场比赛时加强相互间的团队协作和配合能力, 珍惜每一次球权, 减少不必要无谓的失误。

3.4 提高投篮命中率特别是远投的命中率

“快、准、灵”的风格是中国队多年的传统, 是中国队制胜的一大发表, 也是亚洲球队对抗欧美强队的锐利武器。特别是外线投篮命中率低, 直接导致我们内外结合的打法受到限制, 我们的战术风格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反之如果外线队员命中率高, 就能牵制住防守, 使的外线的防守队员就不敢协防内线, 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线压力, 为中锋创造更多的进攻机会。所以中国女篮要继续提高投篮命中率, 特别是远投能力, 是在移动中投篮以及在对抗下出手投篮的命中率。

3.5 提高中锋技术

“得中锋者得天下”, 这一句话反映了中锋在球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锋在比赛中的发挥好差直接影响着比赛的胜负。现代女篮对抗非常激烈, 特别是篮下的争夺, 中锋接球和攻击均是在激烈对抗的情况下, 更多地运用顶、靠, 合理地运用身体进行投篮。顶靠投篮是篮下投篮的主要手段。具有极强的对抗能力和技术。这要求运动员具有极强的冲撞和顶靠能力。现代中锋既要能篮下攻击又能中、远投篮。亚洲第一中锋陈楠身高和体能已能与世界顶级球队媲美, 但与欧美强队对抗, 陈楠也捞不到好处, 没有绝对的优势。所以提高中锋在篮下对抗能力、在强对抗下出手的成功率和稳定的发挥技术是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国篮球梦工厂[Z].中篮景山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胡家时.在全国篮球教练员岗位培训班上的讲话[R].2006-06-11.

[3]中国篮协官方网[EB/O L].http:/w ww.cba.gov.cn.

上一篇:思维素质培养下一篇:监督控制与数据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