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社会

2024-07-24

可持续性社会(共12篇)

可持续性社会 篇1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继续推进水价改革, 完善水资源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和城市供水价格政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 这是完善资源性产品、公共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然要求。从经济可持续发展序列谱来看:“发展”这一术语, 最初虽然由经济学家定义为“经济增长”, 但是它的内涵早已超出了这种规定, 进入到一个更加深刻也更为丰富的新层次。“发展”一词的释义术语有时被当成经济增长的同义语, 但是一般说来, 发展被用来叙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变化, 包括数量上与质量上的提高改善。所谓发展, 必然强调动态上的量与质的双重变化。在布伦特兰委员会的报告中, 把“发展”推向—个更加确切的层次。报告认为, “满足人的需求和进一步的愿望, 应当是发展的主要目标, 它包含着经济和社会的有成效的变革。”在这里, 发展已从单一的经济领域, 扩大到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和社会领域中那些具有进步意义的变革。在1990年, 世界银行资深研究人员戴尔和库伯又进一步提出:“发展应指在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中, 经济系统的质的变化。”这里, 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保持某种动态均衡, 被强调是衡量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最高原则。从某一种更为普遍的意义上看, “发展”是在人的生存条件被基本满足之后, 为具更进一步的需求和愿望所付出的行为总和。因此, 看来发展是在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中的行为轨迹。该矢量将导致此复杂系统朝向日趋合理、更为和谐的方向进化。发展成为不可逆性、进步性及关联到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性。

许多学者对发展问题的关注预示着经济学及其所应用的分析方法, 将发生某种根本的变革。必须强调指出, 只要一谈到发展, 具行为主体除了人之外似乎都不可能担当, 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 也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的“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加强全过程资源管理”, 更要实施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战略方针。当然这种发展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道德要求。而产生突破性认识的“发展”内涵, 具有以下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即这种新概念特别强调“整体的”“内生的”和“综合的”含义。所谓“整体”是指这样的一种观点, 即在系统各种因果关联的具体分析之中, 不仅仅考虑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对的各种外部因素, 而且还要考虑其内在关系中必须承认的各个方面的不协调。尤其对于一个国家或整个世界而言, 发展的本质在于如何从整体观念上去协调各种不同利益集团、各种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功能的实体的发展。

所谓“内生”, 是指描述系统内在关系和状态的各个变量, 这些变量的调控将影响行为的总体结果。在实际应用上, “内生”的概念常被认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内部动力、内部潜力和内部的创造力, 如其资源的贮量与承载力、环境的容量与缓冲力、科技的水平与转化力等。

所谓“综合”, 当然不是简单的叠加, 它代表着涉及发展的各个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的组合。这种互相作用组合包含了各种关系的层次、时序、空间与耦合式思考, 既要考虑内聚力, 也要考虑排斥力;既要考虑增量, 也要考虑减量, 最终要把发展视作影响它的各种要素关系的“总矢量”。

人类历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具有特定的内核, 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何种阶段, 既是实施决策论断的首要条件, 也是认识基本国情的必然途径。

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成为全球或国家的战略目标选择, 另一方面又成为诊断区域开发及其健康运行的标准。自它被提出的那一刻起, 就广泛地被全球各界所认同, 并作为21世纪“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 被编织到各种经济计划和各类发展规划之中。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又一核心在于正确辨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要求人类以最高的智力水准与泛爱的责任感, 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创造和谐的世界。中国的基本国情表明, 在人均资源有限、人口不断增长、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情况下, 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人口、资源、环境、管理决策四位一体的高度综合, 正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核心, 也是协调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键所在。区域级地理空间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实践系统。研究西北地区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是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总体指导下, 研究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

西北地区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水资源的严重短缺问题, 应当切切实实地融汇在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总思路之中, 并且真正成为政府的“操作手柄”, 去督导、监控、规范社会实体的走向与行为, 以实施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政府必须要行使自己的职能:第一层次, 制定合理、可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通过可比的可测的、可控的、统计分析, 对所属的行政单元发展应排出评价次序, 定期发布, 以鞭策落后和强化宏观监控的职能。第二层次, 建立各类投资及各项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和制度, 制定一套强势的具有权威性的评判标准。凡不符合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工程与投资, 一律予以否决。第三层次, 制定各行业、各领域的用水与节水技术政策, 从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人类生存与后代的发展结合起来全面考虑, 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要在开发的各个环节, 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建立资源节约型的节水型社会

水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与生命有直接关系的资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 保持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建设节水型社会, 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管理利用过程中, 采取法律、行政、经济、工程、技术等综合措施, 建立舆论先行、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水资源管理运行机制, 实现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等全社会用水的高效合理应用, 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支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节水型社会, 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 解决西北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科学规划利用,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实现再造秀美山川目标, 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

建设节水型社会对于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迫切需要 任何短缺的资源都应开源节流, 对水资源来说, 应以节流优先。节水是人类永久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是否节约水资源, 不仅影响当代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且影响到下一代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形势严峻。依据国际标准, 属中度缺水地区。西北地区水资源“瓶颈”的制约, 严重地影响着这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严峻的水情也决定了我国西北地区必须走建设节水型社会之路。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优化经济结构,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内在要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协调水资源与国民经济的匹配关系, 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在西北一些以传统耕作为主的农业地区, 农田灌溉用水量大, 而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 城镇化水平低,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不够, 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 用水效率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建设节水型社会不是要通过限制区域经济发展来实现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目标, 而是要从流域水循环的角度来界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可持续利用, 以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间的关系。只有坚持以供水定区域发展模式, 以供水定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积极发展高效节水产业, 努力提高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着力构筑具有西北地区特色的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 使水资源的产出效益最大化, 使经济增长与水资源相协调, 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㈡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也是西部发展与保护的重点。例如, 在甘肃张掖市集中了黑河流域92%的人口, 83%的国民经济用水量和76%的国民经济耗水量, 左右着中、下游生态系统演变。下游居延三角洲地带的额济纳绿洲, 既是阻挡风沙侵袭、保护生态的天然屏障, 也是流域人民群众繁衍生息、发展经济、巩固边防的重要依托。20世纪60年代以来, 由于黑河流域人口剧增.用水量加大,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造成下游地区河道断流、湖泊干枯、地下水位下降, 天然植被大幅度减少和死亡, 草地退化、沙化, 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加剧。这不仅危及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还对华北等更大范围地区的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因此, 近年来采取了强有力紧急措施, 加快灌区节水工作, 改善了生态系统, 这不仅事关流域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也关系到整个西北地区, 乃至华北地区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改善的大局。

二、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个与社会各个层面休戚相关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内容涉及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和规划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必须避免单纯以水论社会, 以节水替代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 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管理利用过程中, 采取法律、行政、经济、工程、技术等综合措施, 确立舆论先行、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水资源管理运行机制, 实现全社会用水的高效合理,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支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㈠节水首先要作好舆论宣传 节水首先要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 努力营造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浓厚氛围。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 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水资源承载力与人口、经济发展的关系和生态环境对西北地区和全国生态环境的影响, 着力于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水资源短缺及水危机意识, 使全社会每个成员和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明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总体目标、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制度法规, 以及各自在建设节水型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明了节水指标和用水定额, 转变节水观念, 提高节水的自觉性, 为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㈡节水需要政府来调控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水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其作用主要是:根据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 特别是西部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纲要, 要参考各地用水历史, 着眼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 正确处理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 合理确定用水总量, 明晰各级水权, 确定各行业单位用水控制指标, 完善定额管理指标体系, 全面建立水资源宏观管理的政策体系、规章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宣传教育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及投入机制和节水型社会的评价等节水型社会体系建设。

㈢节水必须建立市场引导 在水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引入市场机制, 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资源管理运行机制。从政府的角度讲, 主要是引导和培育水资源交易市场, 建立交易规则, 为水权和水量流转创造条件。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发挥价格在水资源配置中的杠杆作用, 建立控制污水排放、污水治理和各类要素市场管理运作机制, 发挥市场在各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㈣节水要有广泛的公众参与 节约用水更主要的是把民主政治的思想贯穿到水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去, 建立公开透明、民主管理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主要是通过民主选举, 建立用水者协会, 参与各级初始水权的分配、管理和市场监督。建立水价听证会制度, 使用水者代表参与水价管理。建立水资源信息社会公布制度, 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民主程度。建立水资源管理的部门协作制度, 确保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实现。建立流域内区域分水协调制度, 确保国家确定的分水任务的完成。通过公众参与的机制建设, 实现节水的社会化。

㈤节水型社会中的体系建设 建设节水型社会, 要抓好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经济结构调整三大体系建设。建立以水权为中心的水资源管理运行体系, 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体制保障。实施水权管理的前提是水资源统一管理。通过强化水资源管理, 不断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统一管理关系到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可持续利用, 是贯彻水权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体制保证。要按照明晰水权、建立宏观和微观两套指标体系, 采取工程、经济、技术、行政四项措施, 实行强制节水, 建立节水型社会。节水要以水权管理为突破口, 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要控制用水总量, 根据各行业生产的需要确定分配水方案, 将可利用的水资源量逐级分配到各生产、用水户和国民经济各部门, 确定各级各用水单位的使用权, 并实行总量控制。第二, 要实施定额管理, 依据水权总量, 核定单位工业产品、人口、灌溉面积的用水定额和基本水价计量。以定额核总量、总量不足调结构。定额内用水执行基本水价, 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第三, 城乡一体。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 统一调度, 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 统一征收水资源费, 统一管理水量水质, 实现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第四, 公众参与, 逐级选举产生用水者协会, 参与水权、水价、水量的管理和监督, 由用水者协会管理水权, 配水到户, 并负责斗渠以下水利工程的管理、维修和水费收取。第五, 水权流转。将市场机制引入水资源管理体系,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权流转制度。先从农业灌溉开始全面实行水票制度, 逐步引入其他行业。鼓励节约用水, 鼓励用水户以有偿转让的方式出售水量, 形成水使用权的转让和水的准市场, 引导水资源向高效益的产业和产品流转。转让价格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在接受政府宏观指导的前提下, 随行就市。要加快编制节水管理办法、定额水价办法、河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城市生活节水规划以及农业用水定额、工业用水定额、生活用水定额标准等。

建立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以适应节水型的水利工程体系, 把水环境的流域治理作为西北开发的重点工程, 精心组织, 合理调度, 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完善水利工程体系, 这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基础。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要使干、支、斗渠衬砌率分别达到骨干调蓄工程到引水口的改造标准, 将水的利用率提高到生产效益的最佳状态, 为建立节水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利设施保障。

建立以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 为节水型社会创造条件。一定地域内的水资源总量是不会增加的, 而经济社会发展却要求提供更多的用水量。因此, 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 按照水资源状况筹划经济社会发展布局, 从而形成各流域、各地区之间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区域特色经济, 充分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 达到社会生产的高效益。在发展中要着眼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为全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三大战略, 为水资源优化配置创造条件。

摘要:继续推进水价改革, 完善水资源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和城市供水价格政策。这是完善资源性产品、公共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然要求。建立节水型社会是实现西北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只有从配置价格政策等方面进行才能达到高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效节水

可持续性社会 篇2

所谓社会餐饮是对那些专门从事食品饮料销售的餐馆、酒楼的统称。这些餐馆、酒楼规模大小不一,小到十几、几十平方米,大到数千甚至上万平方米。经营的产品从各种地方菜肴、风味小吃、火锅、家常菜到生猛海鲜、鲍参翅等高档产品,一应俱全。

这些社会餐馆、酒楼的经济形式大都是以民营为主,还有一部分股份制或合资企业。在多年的市场打拼中,社会餐饮的经营者们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集权式、经验型的管理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了一席之地,有的甚至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随着餐饮市场竞争的加剧,餐饮市场已经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从盲目的畸型消费向理性的大众消费的转变。在这两个转变过程中,经营者经营理念的落后、人才的缺乏、产品质量的不稳定等制约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致命弱点也暴露无疑。

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社会餐饮必须强化质量练内功,激活机制闯市场,走稳定、可持续发展之路。

1.建立科学机制,实施专业管理

纵观社会餐饮市场,绝大多数的社会餐饮企业都是从家族式企业发展起来的,企业的老板既是教练员,又是运动员,管理方式主要是以经验型为主,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手段,这些都严重影响到餐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位成功的企业管理者说过:“小企业靠能人管,中企业靠制度管,大企业靠文化管”。当社会餐饮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仅仅依靠老板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来管理企业的方式已经适应不了企业的发展需要,社会餐饮必须抛弃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起高效、科学的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科学的制度实施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创造适应新形势的简捷高效的运作结构和科学实用的控制结构,包括:用人机制、控制机制、激励机制等等。

此外,科学、专业化的管理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这就要求管理者具备较高的素质,既有餐饮经营管理专业的丰富经验,又要懂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善于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目前,社会餐饮企业的管理者很少有具备这些条件的,因此,管理者要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得到不断更新与强化,以适合新形式的需要。

2.关注顾客需求,加强市场研究

关注顾客需求,研究顾客需求是餐饮企业科学化经营管理的重要经营活动之一,因为餐饮市场的变化很快,顾客的需求变化也很快,经营者必须改变传统的等客上门的做法,从思想上、理念上、行动上跟上市场的变化,跟上顾客需求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获得可持续发展。

我们大多数社会餐饮的管理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水平,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往往忽视对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忽视消费者需求的分析,从而导致企业经营状况不稳定,客源时好时坏的现象比较严重。

目前,顾客对餐饮的消费已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追求全心身的享受。因此,餐饮企业的经营者必须通过周密的、科学的市场调查或者顾客投诉分析,摸清顾客的各种需求,不仅要掌握顾客的现实需求,还应该了解他们的潜在需求,同时要预测餐饮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在经营中根据消费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饭店菜肴的花色品种和服务项目,改进服务方式,为顾客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3.重视菜品建设,形成品牌特色

“以特色起家,靠特色发展”是大多数社会餐饮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法宝,在业态多变,竞争激烈的当今餐饮市场中,社会餐饮立足市场的关键就是其产品的特色,而从目前的餐饮市场来看,餐饮的竞争,菜肴产品仍然是关键,同时,菜肴质量也是吸引回头客,争取更多客源的重要保障。

以青岛老山炮餐饮连锁有限公司为例,公司创始人通过市场研究分析,根据我国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习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中草药与主料、配料在烹调过程中相生相克的原理,经过反复实验,历经上百次的挫折与失败,调制出了适合市场需要,满足不同口味特点的“老山炮活鱼锅”产品。该产品充分吸纳全新的健康理念,口味鲜香可口,不但诠释了传统饮食文化中鱼、羊聚鲜的特点,而且又充分体现了现代健康强体的消费时尚,分别在大连、青岛这两座以海鲜著名的旅游城市投放市场后迅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历经数年,市场依然兴旺不衰。

众多成功的企业发展经验表明,社会餐饮一旦离开了产品特色,就等于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要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形成自己的产品特色,并且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产品的品牌化。无论什么样的餐饮企业,无论什么样的餐饮产品,离开了特色,离开了品牌建设,也就等于失去了企

业生存和发展的希望。从目前经营比较好的其他一些餐馆的情况来看,他们经营的产品既保持传统,又有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

4.树立全新理念,提供人性服务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体验经济时代。餐饮产品是一种体验性产品,餐饮服务更应该是一种体验性服务,要让消费者在食物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体验和享受。所谓体验性服务,是指饭店以服务为依托,以实物产品为载体,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餐饮企业只有不断通过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服务品质,在服务领域不断创新,才能真正赢得客人,留住客人,使餐饮经营保持长盛不衰。

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服务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最基本的服务要求,但是,餐饮服务不要拘泥于这些最基本和可预见的水平,而应该向顾客提供他们渴望的甚至是意外惊喜的服务。因此,我们首先要在服务中确定“常规”化服务,然后再寻找常规以外的机会,向顾客提供超出“常规”的更多的选择。灵活而非“常规”,“更快”而非一般化。只有这样,顾客才会注意到我们的高标准。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餐饮服务在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基础上逐步向人性化、艺术化、表演化方向发展,餐饮消费者更注重服务的亲情化和人文关怀。原有的标准化服务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仅仅靠服务小姐漂亮的脸蛋和职业化的微笑是远远不够的。在北京小有名气的皇城老妈大酒店,他们的服务突出一个“情”字,在细微之处见真情。客人开车来店用餐,走时车已擦的干干净净;赶上下雨,服务员会打雨伞送客人上车,或将客人送到地铁站口。客人就餐排队等候时,可在报夹上翻阅当天的报纸,服务员会送上毛巾、香茶、瓜子等。因此,只有切实为客人着想,才会赢得客人的信任,拉住饭店的回头客。反之,那些逮着一个算一个,极力向客人推荐高价菜而不考虑客人的实际需求的做法,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失去客源,失去市场。

5.始终关注质量,建立控制机制

质量管理不稳定,缺乏完善的、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社会餐饮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餐饮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在现代餐饮管理中,必须注重质量,关心质量,建立长效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餐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餐饮服务质量是全饭店的经营成果,是由饭店所有员工在对客人的全部服务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服务质量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客人对餐饮

服务质量的评价是在饭店享受全过程的服务之后才得出的,在为客人提供的一系列连贯的服务过程中,只要某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会破坏整个饭店的印象,从而影响到客人对餐饮服务质量的整体评价。100-1=0 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质量管理必须重视对全过程的严格管理,最细小的环节都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饭店餐饮质量管理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参加,实行全员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把质量管理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服务无大事,它是由无数琐碎小事编织而成,贵在普通中见出众,一般中见特殊,要注意克服餐饮业中懒惰、粗糙、疏漏、敷衍和混日子的陋习,还必须依靠制度,依靠完善的监控机制。因此,社会餐饮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实现质量管理由人为管理、随意管理向制度管理、科学管理的根本性转变,确保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实践证明,用制度管理的力度是长久的,来自科学的机制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有效的维护了质量控制体系的绝对权威,就能使餐饮企业走上规范化、长久化发展的必然之路。

可持续性社会 篇3

时至今日,英语仍然是教育、经济和外交领域里的通用语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在社会层面,还是在经济层面,中国人对英语学习的需求都会继续增长。

本报告将讨论一个为期两年的针对中国大学生学术素养发展的调查,调查的主要方法是语法隐喻。语法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把事件、活动、情绪、思想等转换为实体。本报告也会提出改善高水平英语教学的战略性框架, 旨在使中国学生和学者能够在专业的话语环境里有效地沟通,在世界舞台上成功地传播创新发明成果。

全球的大学都在聘请各领域内最富有成就的学者。然而,这些学者可能对他们的学生、同事以及更广泛的研究群体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并没有明确的认识。这些“学术语言代码”经常充当看门人,排斥那些无法在这些小众圈子里有效交流的学生和学者。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在语言创新方面是全球的领导者,我们认为学习者应掌握能在世界舞台上有效沟通的语言资源。本报告将讨论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广泛的学术交流教学指导经验,以及当前大学生学术素养发展的研究。这些研究关注系统功能语言学(SFL)的最新成果,汉语研究中的理论语言学框架、语言范式的基础等。此外,我们还将制订相关规则,以在全球范围内指导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促进来自不同语言、种族、政治和宗教背景的学习者进行创新,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有效贡献。

关于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篇4

要突破传统林业生产关系的束缚和思想观念的束缚, 充分认识到发展社会林业不仅是对林业生产关系调整的重大突破, 也是林业生产经营机制和组织形式的全面转换和调节, 是提升林业的社会地位, 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林业资源资产管理, 增加林业投入,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 增加林农收入, 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的有效形式, 是新世纪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纵观30多年来的发展与实践证明, 通过社会林业的发展, 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林业的高度重视, 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林业, 吸纳了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林业, 为城市绿化和山区林农增收创造了条件, 加快了林业生态建设和林农脱贫致富的步伐。

2 产权制度

山林属地, 是社会林业的核心问题, 长期以来, 由于集体林沿用旧的管理模式, 由集体统一组织造林和管理经营, 导致一些地方林木产权不明晰, 严重阻碍了社会林业的持续发展。

因此, 必须加大产权制度改革步伐, 特别是林权制度改革, 要把它当做当前林业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和推动社会林业发展的根本切入点来抓, 积极鼓励和支持其他经济主体 (形式) 打破行政界限, 参与林业生产与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允许继承和转让”等要求, 加快培育林木市场, 规范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流转, 盘活林地的经营使用权和森林、林木的经营管理权, 真正建立起明晰规范的林木产权制度, 做到明晰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 有效促进中国现代社会林业产权制度模式的实施。

3 林政管理

要革除原来林政管理上不分生态公益林、商品林, 也不分自然林还是人工林, 一样手段、一样管理, 特别是对商品林采伐管理存在要求过多、规定太死、管理太严、手续繁杂的旧办法。要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 对社会林业中的商品林经营在林政管理上要充分考虑其经营目的和市场因素, 营造的商品林要及时给予采伐指标允许采伐, 营造的生态公益林受有关政策及时给予生态保护补偿。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区分对待, 区别管理, 减少限制, 简化手续, 确保林农经营者真正能够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以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的, 来调整自已的经营方式和行为, 从而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这也是落实制度改革中林农经营者财产处置权的关键所在, 让投资经营者有实实在在的财产拥有感和经营自主权。

4 生态经济特征

林业产业是以经营森林为主体, 保护、培育及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和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林业是培育、保护、管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 充分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产业和公益事业部门, 肩负着治理国土, 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提供林产品、农村能源和繁荣山区、农村经济的重要任务, 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

林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有许多特殊性。森林的培育、保护和管理, 即森林营造业, 具有种植业性质, 属于第一产业;森林的开发与利用, 即木材采运业和林产工业, 是工业的组成部分, 属于第二产业;森林提供的生态、社会效益以及森林旅游, 林区社会的商业、服务业等, 具有为其它产业服务的性质, 属于第三产业。林业具有的三种产业属性, 均以森林资源为基础, 三者关系密切, 融为一体。因此, 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 林业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产业体系。

林业产业是根据生物资源具有的再生性, 人为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干预、调节的生产活动。林业产业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 受地域、树种、产量、加工品、资源量等平衡的限制, 经济运行是在森林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进行的。所以, 在发展林业产业的过程中,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 是保障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林业产业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特征, 林业的生产过程不是一般性的的生产规模。它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 但是可以被人们驾驭的规模性、系统性、连续性较强的生产方式。森林资源作为生物资源的主体, 由植物、动物、微生物所组成, 具有很强的再生性。它们是通过物质的转换进行循环的。首先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把二氧化碳、水和无机养料合成植物体的有机物质;然后再以植物为食料的动物及昆虫, 把部分植物性的蛋白质转化为动物性蛋白质;最后由微生物把动物和昆虫的残体及其排泄物, 分解成为无机物质, 归回到土壤环境中, 再被植物重新利用。这就形成了植物生长、动物转化和微生物分解还原的统一循环运动。生物资源这种循环的实质, 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统一和物质的转换, 它是靠光、热、水、大气、土壤循环和物种繁衍来维持的。实现生物再生长, 在循环转换中创造经济价值, 这是生态经济型林业产业的一般原理。

5 税费征收

林业税费过高是制约社会林业健康快速发展、挫伤林农经营者积极性的最主要经济障碍, 也是造成集体林经营管理粗放, 生产量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很不相称的根源。因而, 要想推进社会林业大跨度、跨越式发展, 必须从调整林业税费政策入手, 结合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落实, 在国家有关税费政策规定和各级政府权限范围内, 因地制宜, 尽可能地调低税费征收标准。要逐步清理废除不合理的林业收费项目, 统一收获标准, 规范收费程序, 让利于林农经营者, 尽可能地减轻负担, 增加林农经营者的收入, 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林农经营者的经营积极性。

6 社会化服务体系

由于林业的生产周期长, 获效益慢, 市场风险比较大, 而社会林业又具有鲜明的多方参与和公益性特点, 这就决定社会林业的发展除了需要政府的强有力引导和推动外, 还必须要有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推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 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或形成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不论在其性质、结构、功能, 还是在其服务主体、方式、内容等方面都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林业发展要求的需要。因此, 必须建立守起一个服务结;需要各省、市、县建起林业技术服务中心, 乡镇办起林业技术服务站, 重点乡镇建立林业科技示范村, 村有科技示范户, 要有科技明白人, 形成较完善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相比较稳定的科技队伍。

摘要:社会林业是一种能较好地协调林业生产者与社会的利益关系, 从而有利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社会林业是以制度的内在机制来规范和固化人们的生产行为, 促进林业生产在不断的循环反复中实现再生产的连续性。

关键词: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思考

参考文献

[1]范少辉.从文明进步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与森林可持续经营[J].林业科学, 1999 (1) .

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发展 篇5

十六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党中央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关系呢?我们说他们有很大的共同之处,都是为了使中国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帅来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是我们做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的要求和实现的途径。

科学发展观按最一般的理解指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观。现在我们所说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特指概念或者说是一个特称概念。它专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如果从我们上面说的广义的科学发展观理解,凡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有利于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应当说都是科学的发展。

那么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讲,要做到科学发展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以说这就是对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界定。

可持续性社会 篇6

当前世界经济持续动荡低靡,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和欧债危机,引发了全球企业的破产清算与兼并重组潮,使得世界范围内企业的生命周期大为缩短。受此影响,加上来自房地产震荡、股市低靡、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等方面的综合压力,国内许多企业纷纷倒闭,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也随之下降。这无论对社会财富积累、国家竞争力提升,还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都是不利的。因此,延长我国企业生命周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1990年代末,理论界就开始对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芮明杰等[1]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刘力钢[2]研究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万幸等[3]探讨了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并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马风光[4]分析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模式。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本文拟以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为视角,在分析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指出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并给出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以期对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一、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履行社会责任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可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提升创新能力,并获得适宜的外部生存环境。

1.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为自身可持续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能够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致力于走节约型、精细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可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保证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推进企业发展所需原材料长期供应的实现,为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前提条件。

2.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为自身持续发展打造适宜的外部环境

企业是经济社会的细胞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永续发展和基业长青是企业追逐的目标。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不仅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可以有效处理企业与其他社会经济体的利益冲突,优化企业自身所处的行政管理环境和金融环境,以获得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的信任、认可,进而提高企业行政处理方面的办事效率、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有效减少企业成本。

3.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优化和提升人力资源

企业发展过程中,原始的商品市场竞争转变为人力资本市场的竞争,拥有强大的人力资本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保障。因此,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兼顾人力资本的扩充。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有效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归属感,不仅有利于留住内部核心员工,还有助于引进外部优秀的新员工,进而促使员工在精神层面产生一种凝聚力,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新力,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4.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顾客忠诚度

对社会发展有特殊贡献的企业自然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积极参与社会外部经济建设,是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如赞助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等,而这些正是避免或减少企业与顾客之间磨擦的润滑剂,甚至是促进社会公众理解与吸引客户的有力武器,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构建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目前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将其归结为两类: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中大部分资源具有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加上企业利用资源的效率低,导致企业不能够持续发展。尽管我国自然资源储量比较丰富,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我国新能源开发效率较低,工业企业发展的根本条件已受到严重威胁。我国企业大部分依旧是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模式,“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水污染、酸雨、大气污染、沙尘暴等环境问题相当突出。此外,我国产出每单位GDP所耗费的原材料大约是日本的5~6倍。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及利用效率低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指由于人的观念、能力及重视程度等因素导致的资源浪费、执行力度偏差、缺乏创新力、成本居高不下及政府引导偏差等一系列问题。

(1)经营观念落后,经济利益为重。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企业发展的目标逐渐由股东利益最大化向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转变,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运营的影响日益深远,这就需要企业将获取经济利益与履行社会责任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然而,由于经营观念的落后,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往往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一种口号,而将如何获取最大利益作为唯一目标。如我国的钢铁行业,很多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明令禁止,然而在“十二五”期间依旧我行我素,致使周边相关企业因环境问题而关闭,造成产业链条断裂,最终导致整个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经营成本提高,生存压力大。在钻石模型中,企业能够获取具有竞争优势的资金、人才、信息等,可促进企业形成核心竞争优势,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的通货膨胀严重,虽然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得到一定的控制,然而企业获取生存必须的资金、人才及信息等资源的成本越来越高,导致企业在行业环境中同时面临供应商、潜在进入者、替代品、消费者及同业者5种力量的共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倾向于牺牲长期利益而谋求短期利益,出现以次充好、降低产品质量、虚假销售等违反市场规则的行为,最终加速企业的衰落。

(3)缺乏持续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不强。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战略规划缺乏明确的创新方案,将创新作为一种口号或企业文化,没有明确地将创新目标、创新人才引进及储备、创新基金等制定为公司发展的规划方案;二是缺乏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意识,怠于创新突破,限于模仿复制;三是投资力度不够,技术、设备的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设备超期服役现象严重。

(4)政府支持不够,缺乏创新管理模式。政府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支持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往往把精力集中于少数企业,忽视大部分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政府管理体制滞后,管理企业的方式、方法陈旧,缺乏适应新形势的创新管理模式;三是财力有限,政府对企业创造GDP关注度高,而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远远不够。

三、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

针对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应从政府、公众和企业三个层面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

1.政府积极作为,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制轨道

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主管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也要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培育起政府与企业互动的良性机制,打造新型高效的政企关系,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环境保护等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法制轨道,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适度宽松的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及配套服务,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5],为社会多做贡献。

2.构建合理的公众监督机制

近年来,在各类社会事务中,非政府组织和各种群众性团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另外,广大消费者及时、准确地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予以评价,可以督促企业改善自身生产经营方式和参与社会事务。因此,构建合理的公众监督机制,可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育和落实。

3.履行社会责任,形成创新机制

企业应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在经营过程中主动改革创新。

(1)在制定公司经营战略时,应在利润目标基础上制定符合本企业特点的、切实可行的社会责任管理目标考核体系,并将之纳入企业战略目标规划,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与条件,使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目标与企业的长期收益相一致,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一致。

(2)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重要的管理理念,在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等方面体现出来,并以制度的形式使之成为企业及员工的行为准则与企业文化[6]。

(3)公司要加强对管理者的甄选和管理,加强对管理者的职业道德考评,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4)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管理。

(5)将企业社会责任指标化,并将之作为企业年度业绩评价的重要依据,进一步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及其可持续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为企业的公平竞争提供了舞台,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空间,也给企业带来了激烈的甚至残酷的竞争,企业能否基业长青和永续发展已不仅仅限于企业内部的实力,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企业能否应对内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以及能否抓住机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也是其获得政府支持和顺应民心、赢得市场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芮明杰,孙继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1998(4):59.

[2]刘力钢.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16.

[3]万幸,张纯.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8(11):84.

[4]马风光.企业的社会责任模式论[J].福建论坛:人文经济社会版,2000(9):36.

[5]金乐琴.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第三种力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3):121.

可持续性社会 篇7

布伦特兰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概念:‘需要’的概念, 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 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概念, 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1]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宽泛化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共识, 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观也逐步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

1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从内涵上讲,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和社会的承受力范围之内, 对有限的社会保障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既保障当代人合理的社会保障需求, 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社会保障需求的发展。“从纵向看, 在保障当代人基本生活的同时, 要给后代人的保障留下充分的资源;从横向看, 在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同时, 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的承受力, 要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

从外延上讲, 作为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子系统,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应当包括社会保障的制度可持续性和资源可持续性两方面的内容, 其中制度可持续性又包括制度本身 (内容) 的可持续性和制度运行 (形式) 的可持续性。社会保障资源的可持续性是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实质, 而制度可持续性是社会保障资源可持续的重要保证。

因此,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保证社会保障制度本身 (内容) 的可持续性、社会保障制度运行 (形式) 的可持续性、社会保障资源的可持续性作为其实现条件。具体而言, 社会保障制度本身 (内容) 的可持续性是指社会保障作为维护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制度, 要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它必须是正义的, 它的对象必须具有普适性, 不应因为人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不同。也即, 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上要维护代内公平, 要做到“应保尽保”。社会保障制度运行 (形式) 的可持续性是指从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创造条件,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良性运行机制。社会保障的资源可持续性则是指要保证社会保障资源的长期有效供给, 合理配置社会保障资源, 兼顾当代人与未来一代对社会保障资源的享用, 不能“寅吃卯粮”。也即, 在社会保障资源的利用上要体现代际公平。

2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缺失

2.1 社会保障制度本身 (内容) 的不可持续性

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可持续性, 主要体现在代内公平上。就代内公平而言,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要求政府履行管理义务的职责, 保证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权益, 做到“应保尽保”。但是50多年来,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走的是一条城乡二元分割的发展道路, 在城镇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却被排斥到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可以说, 政府在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上处于严重缺位状态。

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进程来看, 目前我国城镇已经初步建立起涵盖养老、医疗、生育、工伤、社会优抚与救助, 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项目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相比之下, 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则处于制度缺失状态, 社会保障项目以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为主,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普遍建立。从社会保障水平上看, “中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造成的‘福利陷阱’和农村社会保障的不足同时存在。”[3]“统计显示, 几十年来, 占国家总人口80%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支出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11%, 而占20%左右的城镇居民却占有89%的社会保障费。1990~2003年, 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每年保持在0.1%左右, 而城市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却一直稳定在7.3%的水平上。城市人均享受的社会保障费约是农村人均的100倍之多, 两者差距之大已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而且这种差距在这些方面仍在继续扩大。”[3]

2.2 社会保障资源的不可持续性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社会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关键在于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按照代际公平的要求,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要考虑未来一代的社会保障问题, 合理、有效地配置社会保障资源, 不能牺牲社保基金的未来支付能力来满足即期支付能力。然而,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偿付能力较低, 基金的保值增值困难, 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社保基金的巨大缺口, 使得政府财政承担了重大的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

2.2.1 社会保障需要政府财政长期输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基本上实行“现收现付制”的方式。1993年开始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障模式, 即“部分积累制”, 并由各地进行试点。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统一了费率、个人账户规模和养老金的计发办法。由于“老人” (新制度实施前已经退休的人员) 没有履行缴费的义务, 原来体制下的缴纳方式, 也使得他们没有积累;而“中人” (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的在职职工) 在实行新制度之前, 也没有缴费, 但是他们在达到退休年龄后, 仍要享受法定的社会保障。也就是说, 除了为新制度下的在职职工积累养老金外, 还要为老制度下的“老人”、“中人”没有建立个人帐户的“欠账”提供养老金。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 各地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 采用社会统筹基金向个人帐户基金透支的办法, 不得不把本应积累起来的个人帐户基金用于当前的养老金支出, 个人帐户“空账”规模越来越大, 截至2005年底, 全国已大约累积形成8000亿元的个人帐户“空帐”。[4]

2.2.2 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困难

就目前情况而言,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首先从投资环境来看, 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方式单一, 投资渠道仍主要局限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 因此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效果并不理想, 而且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还有贬值的风险。同时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投资品种较少, 缺少有效规避投资风险的工具, 这使得社会保障基金大规模入市的时机和条件还未成熟。另外社会保障基金缺乏专业的投资机构, 投资管理人才缺少, 管理能力不高等影响了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运作。

2.3 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不可持续性

2.3.1 社会保障管理存在问题

(1)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重叠, 政出多门。当前地方上最普遍的现象是:社会保险部门管理城镇养老保险, 民政部门管理农村养老保险, 劳动部门管理企业失业保险, 人事部门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失业保险, 而医疗保险则由卫生或医疗部门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在实际运行中导致了社会保险管理成本高、效率低, 社会保险标准各异, 社会保险资金周转不灵、运营效率低等问题, 影响了社会保障功能的有效发挥。 (2) 社会保障管理职能混淆不清。由于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重叠、政出多门问题的存在, 必然会导致各项社会保障管理职能混淆不清。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与基金管理在部门内的“政事合一”, 难以形成对基金管理的有效外部监督, 使社会保障基金不能专款专用, 挪用、挤占、浪费严重。

2.3.2 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不健全

(1) 立法工作相对滞后。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法规大多都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应急产物, 不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保障的有关问题, 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缺少必要衔接甚至存在冲突, 导致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许多问题无法可依, 存在许多立法空白地带。 (2) 立法层次较低。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层次低, 缺乏权威性与稳定性。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一部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规来规范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因此, 迫于工作需要, 各地就自行立法, 从而造成各地社会保障的做法难以统一, 五花八门。 (3) 实施机制弱化, 法律强制力低。社会保障的实施机制包括行政执法、司法、争议解决的仲裁活动及法律监督程序等。在我国, 现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机制较弱, 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法律中对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的规定缺乏或不明确, 无法确保社会保障措施的有效实施。目前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对挪用、挤占、截留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难以进行严厉的惩治。

3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完善

制度化的社会保障是政府作用的产物, 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来研究社会保障制度都离不开政府这一关键因素。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 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永久的福利, 政府更是责无旁贷。

3.1 维护制度本身 (内容) 的可持续性, 保证代内公平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要求首先要解决好社会保障资源的代内公平分配问题。我国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既不符合公平原则也缺乏效率, 已经难以适应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的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模式下, 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长期不足。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土地保障、家庭保障功能的日趋弱化, 出现了大批“失地又失业”的农民, 如不及时给予必要的社会保障, 必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 给予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 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刻不容缓。当前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农民工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 (1) 各类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乃至个体企业 (雇工达一定规模, 如5人) 雇用的农民工 (含合同工与长期临时工) ; (2) 无雇主雇用, 从事个体经营或自谋职业的进城农民, 在城市已工作、生活达到一定年限; (3) 进入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或卫星城镇的原农业户口人员, 其中亦可分为有雇主与无雇主两部分。那些虽在市区从事个体经营或自谋职业但长期租住郊区或卫星城房屋的进城农民; (4) 进城不久的那部分原农业户口人员, 流动性最强, 部分可能转为前几类人员, 部分可能回原籍务农或从事乡镇企业[5]。

就第一二类农民工而言, 他们基本上已经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因此应将他们纳入到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中来。在具体项目的设计上, 按照有雇主和无雇主进行不同的划分。有雇主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项目主要应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无雇主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应包括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项目。第三类农民工可以考虑将其纳入到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而对第四类农民工, 可视情况或将其纳入到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或将其纳入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回家乡务农的, 则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所覆盖。当然, 将农民工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 政府首先要做的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3.2 确保社会保障资源的可持续性, 促进代际公平

实现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必须保证下一代社会保障资源的享用, 保证社保基金的未来支付能力。因此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 合理确定社会保障水平, 避免出现财政危机, 影响社会保障基金的未来支付能力; (2) 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机制, 提高社会保障偿付能力。

3.2.1 确立社会保障的适度水平

社会保障水平的概念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在最微观的层次上,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 可以用受益给付与社会工资水平之比来测量。从政府的角度看, 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在最宏观的层面上,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社会保障发展的深度。”[6]

社会保障水平是一个质与量的统一体, 保持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既要满足当今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又要满足未来需要。从政府角度看, 如果社会保障水平不适度, 刚性上升的社会保障支出必然会增加财政负担, 同时影响社会保障基金的未来支付能力, 使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成为空谈。因此, 为了促进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 避免发生社会保障财务危机, 必须确定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具体来讲应当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1)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既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的客观要求, 又要客观估量所处时代的经济承受能力, 体现出社会保障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与经济、社会相互协调的原则, 这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2) 低起点, 广覆盖、高效率原则, 实现社会保障保护与激励的统一, 使社会保障制度既能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又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激励作用, 成为社会经济永续发展的动力。

3.2.2 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

社会保障基金是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通过各种渠道所建立起来的、法定的、专款专用的经费。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和中心内容, 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实现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解决隐性债务问题, 做实个人账户, 但是隐形债务不能靠“代际转移”来消化, 必须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实现基金保值增值。

首先要建立多渠道的社会保障筹资机制, 保证社会保障获得充足的资金来源。具体做法可以有:开征社会保障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减持部分国有资产;加大社会福利彩票发行规模;发行社会保障债券;建立社会保障捐赠基金等。

其次要通过投资运营来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 应把握好三个原则: (1) 安全性原则, 即在保证投资无风险或可能降低风险的前提下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 (2) 盈利性原则, 即在符合安全性原则的前提下投资尽可能取得最大的收益。 (3) 流动性原则, 即投资在不发生价值损失的条件下随时可以变现。唯有如此, 才能保证随时支付款项, 应对突发事件, 维持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再次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机制, 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稳定安全运行。 (1) 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内部监管, 包括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财务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要求、内部控制制度等, 做到内部财务、业务、审计三分离。 (2) 对社会保障基金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 要在银行开设专户, 将基金收入、支出分别管理。 (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人民银行等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经常开展监督检查, 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 建立反应灵敏的预警机制,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稳定、有效运营。

3.3 完善配套机制, 保障制度运行 (形式) 的可持续性

3.3.1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协调机制

针对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重叠的现实问题, 必须对各社会保障项目如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实行统一的一体化管理, 避免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混乱状况。这样既可以保证社会保障管理的规范和高效, 节约管理成本, 又可以防止社会保障基金的流失和挪用现象的出现。在中央层面上,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作为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机构, 应发挥其职能, 依法将各项社会保险职能 (含城镇社会保险、农村社会保险) 统一起来。在地方, 要分级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纵向和横向的统一, 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效率, 真正实现社会保障政策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当然, 鉴于我国人口众多、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 立即将社会保障项目进行统一管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但必须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 以便对社会保障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管理, 使城镇和农村的社会保障事业协调发展。

3.3.2 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法律的强制力予以保证。为了使我国社会保障立法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我们必须针对现有的薄弱环节, 进一步明确以后的发展取向, 着重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具体思路是, 先按照社会保障的基本组成部分分别立法, 如《社会保险法》、《社会福利法》、《社会救济法》等, 在此基础上, 向上制定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法》, 向下细分制定出相关领域的子系统项目法律, 从而构成我国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2) 提高立法层次和规格, 强化立法机构立法, 提高法律在社会保障中的立法功能, 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形成以人大立法为主、行政法规为辅, 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并举的社会保障立法的新格局。 (3) 强化实施监督机制。社会保障的法治化进程不仅包括立法过程, 还包括司法与执法过程。我们在努力健全社会保障立法的同时, 也要重视其执法、司法机制的完善, 要明确划分各执法部门的职责范围, 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程序。

摘要:制度化的社会保障是政府作用的产物, 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来研究社会保障制度都离不开政府这一关键因素。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界定了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通过社会保障不可持续现状分析了政府作用的缺失, 进而提出了完善政府作用, 促进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政府作用,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52

[2].郭席四.试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0, (1)

[3].王国军.社会保障:从二元到三维——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与统筹[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23, 26

[4].林毓铭.社会保障研究的另一视角——社会保障若干产权问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6, (6)

[5].孟醒.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理论.机制.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158

可持续性社会 篇8

一、养生节目

在研究养生节目中, 它不完全类似于医疗节目, 个人认为对养生栏目的正确理解应是:养生栏目是为观众提供养生知识的平台, 该节目很少为观众看病, 它只是代替了问诊实践, 让观众在了解健康知识的同时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增强健康的信心, 通过媒体来传递生命的幸福感。在电视专栏介绍中, 《养生堂》的收视率已经排列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第四名, 紧跟三档法制节目之后, 接近服务栏目的收视率极限。能够让观众更加形象的了解更多的养生知识, 在电视栏目中获取更多的养生信息, 从中使得健康信息越丰富, 健康的信心就会越饱满, 并且缓解了生活中的焦虑感。因此, 在养生节目中其理论强调的是:求医不如求自己。这样免去了给医疗部门带来的压力, 也免去了很多自己的医疗负担, 同时, 这样的设置也能更好地抓住观众, 提高节目收视率。

另外, 养生节目面对的是普通观众, 通过媒体提倡的是以预防为主, 提高人们健康生活的积极性, 为正常的生活提供了养生知识以及健康信息, 同时传递了积极的健康观念和向上的人生态度, 也符合目前国家的政策和媒体的职责。在养生节目的开设中, 能够缓解医疗纠纷, 净化医疗环境的社会现状, 将这种社会矛盾得到化解, 并且促进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发挥媒体对社会的积极贡献。

二、养生节目的利益化取向

由于养生节目在社会中的效应越来越明显, 能够积极的发挥社会功能, 在增进人们养生知识的同时, 增进了健康生存的理念, 并且缓解了医疗资源紧缺的压力。这就造成在养生节目中出现了市场化的现象, 在利益的驱动下, 出现了养生节目的广告化、娱乐化以及明星化。

在广告化养生节目中, 通过医疗广告来促进观众对养生节目的敏感性以及鉴别专家的真假性, 这种形式体现了电视机构与专家之间的利益关系, 在媒体的介入中, 增强了社会的效益以及经济的利润;

在娱乐化的养生专栏中, 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 这就需要借助一些娱乐性的节目效应, 增加养生节目成本的投入, 将病人的病情进行扩展, 促进养生节目治疗疗效的加强, 这种娱乐化的养生专栏在节目制作中刻意将栏目的信息量降低, 将大量的信息融入医疗资源, 从中获取一定的利益。

在养生节目专家明星化中, 借助明星以及专家等, 提高了医生的知名度,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独立的诊断和治疗的空间, 造成优质的资源紧缺化。

以上这三种单纯的利益趋向一方面造成养生节目的走红, 另一方面也片面地造成观众笃信过于包装下的专家, 盲目追捧养生节目, 没有将养生节目的真正意义体现出来。

三、养生节目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体现养生节目的真正意义, 在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可靠的养生信息中, 能够提供科学的健康观念、积极向上的信心, 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病情, 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中传达理性、乐观的养生态度, 正视养生节目的开设, 这就需要改变电视界对养生节目利益取向, 积极的发挥社会功能, 将养生节目可持续发展, 这就需要医疗管理部门与媒体机构相互配合, 确保我国社会的健康传播, 形成促使节目真正的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需要将养生知识进行改革, 进行系统化的规划, 完善电视策划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借助于国内外专业医学教育和健康传播机构, 将养生节目走向专业化的道路。在专业中取向健康模式的发展, 在内容的选择以及形式的展示中规范进行。能够通过养生知识的传递, 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交流, 在我国电视养生节目中使得社会功能能够得到长久性的发挥, 改变利益化的形式, 为养生节目创造更加长远的发展前景。

四、结语

通过了解养生节目的真正意义, 在传播养生知识的同时, 转变利益化的取向, 能够将健康的知识意识, 通过专业化的电视栏目科学合理的展现出来, 这些对于促进长久性、积极性的社会功能有着重大的作用, 为养生节目的发展创造了长久性的发展动力。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养生已经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因此养生类节目的开设发挥了积极的社会功能, 满足了人们的健康需求, 提高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意识。但是当前养生节目在利益的驱动下, 存在着许多问题, 为了促进养生节目能够更好的发挥社会功能, 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这就需要该节目在发展的同时, 逐渐趋向专业化、正规化、责任化的方向发展, 促成养生节目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养生节目,社会功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滢源, 魏胜文, 赵金凤.养生栏目定位引导公众健康理念途径研究[J].健康教育专栏研究, 2012 (19) .

[2]张晓妮, 闫文凯, 蔡云龙.健康视角下, 中国电视养生节目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视广播, 2011 (38) .

可持续性社会 篇9

目前,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绿色技术创新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旨在克服传统技术创新的片面的单一的追求经济效益, 积极倡导在技术创新目标体系中纳入生态追求和社会效益。因此, 有必要对绿色技术创新进行深入探讨, 从经济性角度出发证明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并为企业加快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献计献策。

一、绿色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

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 也称为生态技术创新或技术创新生态化。绿色技术创新积极倡导在技术创新目标体系中纳入生态追求和社会效益, 使这两者和经济效益一起, 成为技术创新的综合指标。

就其基本内涵而言, 目前我国的专家学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定义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钟晖和王建锋在《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机制》中提出的, 主张把绿色技术创新定义为“既要社会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环境, 使其不受污染的产物”, 主张把以环境保护目的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统称为绿色技术创新。二是张庆普在《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对策》中提出的, 主张把“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以提高企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作为主要目标。这样, 绿色技术创新就与以往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主要是追求经济利益产生了本质的区别”。三是陶建宏、王京芳和张蓉在《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一文中提出的, 认为“绿色技术创新是将环境保护新知识与绿色技术用于生产经营中, 以创造和实现新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价值的活动”。四是甘德建和王莉莉在《绿色技术和绿色技术创新一可持续发展的当代形式》一文中提出的, 把绿色技术创新定义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工艺创新、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意识创新的总称”。

二、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1. 内部因素

(1)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尽管绿色技术创新在短期内付出的成本要高于传统技术创新, 但是其拥有的利润长期性和永久性, 是传统技术创新所不能比拟的。

经济效益是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因此对企业来讲, 放弃传统技术, 转而开发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技术, 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占据未来市场的领导地位, 使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垄断利润和长期的利益保障, 另一方面, 又可以节约原本传统技术创新所产生的一些成本。

(2) 提升企业价值与形象。每个企业的内部文化与价值观并不完全相同, 但是其追求自身形象在公众面前的塑造这一点则是相通的。如今,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谋求自身经济价值的同时, 更加关注生态与社会效益是否会受到恶劣的破坏更加重视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这就表明, 当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和环境的安全, 当环境保护在全球成为焦点时, 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和维护自身形象而坚持不懈地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2. 外部因素

(1) 政府政策导向。政府是市场竞争规则的制定者, 同时也是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因此, 各级政府对待技术创新采取何种态度和措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实践表明, 政府的政策导向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的发展方向、速度和规模等。不论是目前我国在专利法和专利制度上的产权激励, 还是在资助、补贴与税收优惠等方面的经济激励, 这些举措都极大地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进行。

(2) 市场竞争激励。市场竞争激励是绿色技术创新自发实现的一大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市场竞争机制的检验, 就不能保证社会资源有效率的配置;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 企业就会失去继续技术创新活动的外部动力。因此, 无论是用绿色技术创新替代传统技术创新, 还是绿色技术之间的替代转换, 市场竞争激励因素始终是不可或缺的。

斯托尼和勒眉特曾对比利时12个产业的41个大企业的131个创新项目的进行调查。资料显示, 在所有调查项目中, 一共有64%的创新项目属于反应型, 而其中36%的创新项目则属于主动型。进一步的研究分析表明, 数据中64%的反应型创新项目正是在面临市场竞争下产生的。这一研究表明, 当企业在面临国外企业大规模进驻, 当企业处在国内市场遭受外企不断抢夺, 以及出口遭遇他国绿色壁垒的双重威胁之下, 激烈的市场竞争将迫使企业奋起自救。于是, 绿色技术创新的课题将被迅速提上议事日程。

(3) 社会需求拉动。企业自身的价值判断受制于整个社会的价值判断。当整个社会对于绿色技术创新及其带来的生态效益有着强烈需求时, 这将成为企业价值选择的重要依据与拉动力。在我国, 绿色需求逐步成为普遍存在并且不断增长的需求热点。

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策略

1. 积极开发环保型技术人力资源

绿色技术创新首先必须坚持积极开发环保型技术人力资源, 应该加大绿色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由于我国的技术创新片面地、单一地把经济效益作为惟一指标, 导致社会和生态效益被无情地排除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外。这就使得宝贵的环保型技术人才在企业中处于弱势地位, 并不断流失。同时也导致企业对环保型、绿色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减少。尤其值得重视的是, 长期以来, 我们的企业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轻视绿色技术的创新和改造的观念。

因此, 我们必须引导企业从观念和管理上不断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建设绿色企业文化。不断加强绿色企业文化建设, 把绿色环保的理念灌输到每个员工的思想中。另一方面, 通过管理创新, 逐步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由于企业的文化既来自设备装置、广告等外显性事物, 更来自于企业的内在素质和精神, 因此必须从全方位加强企业的绿色文化建设, 为企业的环保型人才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2) 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在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中, 人才是第一个可宝贵的。企业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轻视人力资源投资的错误观念, 应该树立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性大于物质资本的意识, 促使企业不断增加对人力资源的资本投资。

(3)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为了在企业中营造良好的绿色环保软环境, 企业必须不断加大将员工的教育培训力度, 把教育培训和人事制度结合起来, 将绿色绩效与员工薪酬挂钩, 注重双管齐下, 从人才的培养上有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制定和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

企业应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通过实践探索, 有效地建立绿色技术创新复合机制体系。在这个复合机制体系中, 必须包括外部激励机制、内部动力机制、自身能力机制、信息传递机制等多种有效机制, 并形成有机的整体。同时制定和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 进行企业内部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这样, 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绿色技术创新组织体系, 有利于形成绿色技术产品的开发过程管理体系。

推动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 在于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企业必须牢牢把握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这个关键, 一定要坚持以下两种制度创新:

(1) 排污权交易制度创新。为降低排污权交易中各种交易成本, 应设立排污权交易中介机构, 提供交易信息等服务。还应通过制度创新, 实行政府提供免费信息服务, 以及适当减免监督与执行的费用。对积极减排、积极出售排污权的企业从资金、税收、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让企业真正成为排污和治污的主体。

(2) 企业自身能力机制创新。企业应通过发行企业股票、债券等各途径解决绿色技术创新所需资金, 并实施财务成本的严格控制, 确保成本回收和资金良好运营。同时, 必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积极加强技术培训。部分企业可成立企业内部培训中心或相关部门, 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还可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不断优化完善自身能力机制。

3. 实现绿色技术创新信息会计基础化

由于单纯质化而非量化的指标, 一般很难起到激励的作用, 企业应实现自身绿色技术创新信息的会计基础化。完善三大报表的账目分类, 尽可能使用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绿色技术创新信息。对于确实无法进行定量反映的信息, 可以编制报表附注、绿色技术创新情况说明书等辅助报表, 或者适当使用文字表述的方法来披露, 实现绿色技术创新信息的量化记录。

4. 切实推行现代企业微观生态经济管理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 始终要密切关注和自觉遵守有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令。必须把生态环境纳入企业领导的议事日程, 经常进行讨论与监督检查。任何基础或重大项目技术创新的环保工作都需要有专人对其负责, 做到责任到个人。此外, 要强调建立内部生态经理制和环境管理体系。只有这样, 才能够在绿色技术创新全过程中加强环境审计, 从而推行绿色管理。例如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生态环境管理机构自成体系, 泰州炼油厂基本建设及重大技术措施项目的环保都配有一名副厂长分管等, 都充分体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绿色管理理念。

四、结语

从工业文明至今, 传统的技术创新已经给人类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然而, 人类文明必然要发展, 我们无法从根本上舍弃技术创新。而目前方兴未艾的绿色技术创新, 应该是突破这一人类工业技术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

本文在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进行文献梳理的同时, 探讨了一系列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实施策略, 希望能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有效实施有所裨益。

摘要:在要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下, 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只有走绿色技术创新的道路, 才能生存与持续发展。本文就绿色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进行文献梳理, 并从内外部两方面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接着, 根据国内企业现状提出如何尽快地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实践策略。

可持续性社会 篇10

吴俊(1994)对社会责任会计的本质、对象、内容及我国研究社会责任会计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与论述。黎精明(2004)通过选择分属于不同行业的典型企业为对象,对我国企业目前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我国“理论上急需,实务上空白”的现状,并指出“我国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应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特点,并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已有披露模式优点的基础上,进行披露方法的创新”。阳秋林(2005)归纳了国外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充分考虑了我国企业所处的实际情况,架构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模式。陈玉清、马丽丽(2005)总结归纳了国外各学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并抽样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实证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市场反应不明显、不同行业所反应出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不相同等结论,从而推出“国内和国外信息使用者在观念和意识上对现代企业的要求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存在匪浅的差别”的论断。刘长翠、孔晓婷(2006)以沪市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样本公司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对社会的贡献考虑较少、消极对待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公司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规范不完整等结论。钱红光(2009)对美、法、英、德等西方国家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践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了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特点,并得出了有关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若干启示。国外研究社会责任会计早于我国,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均比较先进;重视国外社会责任会计的相关研究,有利于我们吸收先进的理论和经验。李正、向锐(2007)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包括的内容进行了界定;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许家林、刘海英(2010)选取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125家中央企业作为分析对象,以2006年至2010年间的100份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对披露概况、编制依据报告结构及具体内容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我国央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偏低、报告数量逐年递增、现行报告披露不规范、报告缺乏强制性的第三方审计制度等结论。黎文靖(2012)认为,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是“政府官员为了其自身的政治利益对企业进行政治干预以及企业相应进行政治寻租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行社会责任报告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构建社会责任报告体系的若干建议。为更加快速地推动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应该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与现实,以及我国所处的经济转型阶段,避免全盘照搬国外,以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可操作的规则。本文拟在综述中国借鉴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改进社会责任会计实务的若干建议。

二、社会责任会计现状分析

(一)社会责任会计自愿性信息披露方式不适合我国国情

根据相关的研究,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与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采取自愿性方式还是强制性方式,取决于信息披露的动机。如前所述,陈玉清、马丽丽(2005)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市场反应不明显。杨熠、沈洪涛(2008)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认识和实践;其中对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47份有效样本中,有55.1%的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是管理层自主决定的;有46.9%的企业是在主管部门的要求下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从而推断国有企业积极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主要的原因“很可能是来自作为主管部门的国资委的推动”。可见公众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强烈。作为一种具有生产成本的产品———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企业披露其的积极性势必不会太高,从而推断出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自愿性动机不强烈。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及广大社会公众尽管对社会责任会计有了广泛的认同,但是在实质性的操作层面上,依然是没有落实到实处。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若要摈弃传统的“经济利益至上”,转为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经营管理,需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因此,在现阶段推行自愿性信息披露模式不具备可行性。而现阶段,无论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站在社会公众的角度,亦或是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已是大势所趋。因此,目前我国必须建立起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强制性披露制度,规范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行为,来推动社会责任会计在中国的发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尚待提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论述。(1)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对信息需求方而言价值相关性不高。宋献中、龚明晓(2006)对公司会计年报中有代表性的17条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年报中社会责任信息的决策价值和公共关系价值都不高,专业人士对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进行评价时,认为信息的性质、形式、质量特征对决策和公共关系的作用是不相同的。这说明我国企业尽管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但报告所提供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对于利益相关者而言价值量不高,所提供的信息并非是所需要的信息,或是所提供的信息比较粗浅,达不到利益相关者据此作出决策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宋献中、龚明晓(2006)在研究中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是负面的量化信息对决策的价值和对公共关系的价值都比较高。而我国企业目前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时,往往是从利己的角度出发,把社会责任报告当做是宣传企业自身经营理念、提高自身形象的“宣传书”,大多披露那些对企业形象和声誉都有利的社会责任信息,如捐赠、公司内部职工福利等。而信息质量较高的负面量化信息,企业往往没有自愿性披露的动机,往往是由社会公众或媒体通过不同的途径公布的。这就使得那些公众非常重视的、对其决策有用的社会责任信息被企业有意地“屏蔽”掉,导致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高。最近经媒体公布的沸沸扬扬的“毒胶囊”事件,使得修正药业“伤筋动骨”,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负面信息使其资金链面临危机,势必殃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重视并加强对负面量化信息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企业本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大多采用非数量化形式。2007年12月29日,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正式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以文件形式规范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事项。此后,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数量明显多于往年。但是,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上看,大多数采用的是文字叙述式、图片式等非数量化形式。笔者手中有一份某中央企业发电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内容包括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内容;但是在披露时,大多数都采用了文字叙述性的语言。这种非数量化的社会责任会计披露形式难以说明社会责任会计问题的本质,不容易界定清楚会计信息所要反映的内容,也非常不利于各公司间的比较,不利于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会计循环包括四个主要的环节和步骤: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社会责任会计属于会计的一个新分支,计量问题至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因此在披露和报告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时,数量化问题亦会受到影响。今后,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问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3)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大多是未经第三方认证的信息。目前公开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所披露的信息,多数是未经第三方认证的信息,其可靠性备受质疑。如前所述,企业在发布其社会责任报告时,多采用非数量化的形式予以披露,将其报告变成了宣传企业自身经营理念、提高自身形象的“宣传书”。在这些“宣传书”中,诸如职工福利待遇的提高、环境污染与恢复甚至是产品安全与质量的提高等信息,都是企业自身的叙述,可夸大可缩小,没有权威性可言。当然,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国家对这方面的规定尚属空白,没有强制性规定社会责任会计披露信息的第三方认证机制;其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若要经第三方认证,必然要产生认证成本,若社会责任报告对发布者而言产生的受益微乎其微,则不会有企业愿意生产经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信息。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企业仅靠自愿去推进社会责任会计,是不切合实际的,政府力量在此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未予以充分的宏观指导和监管

尽管社会责任会计的推行在我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社会责任观念已被广泛接受,但是在实务操作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改进。有些问题在改进时,靠企业单个力量是不可行的,如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标准,社会责任会计履行的考评等。企业注重的是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则要求企业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兼顾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注重后代子孙的长远利益,不能以牺牲当前的环境、生态、资源来换取经济短期的快速发展。只有政府才能在企业短期利益与社会、环境长期利益之间起到宏观调控、监管和协调的作用。根据相关的报道:2006年我国中央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仅有4份;2010年前十个月,发布的各类社会责任报告达663分,超过了2009年全年发布数量总额,并预计保持全球报告总量15%左右的份额。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数量激增的原因固然有企业对社会责任意识广泛接受这一因素,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应该是2007年12月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敦促中央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起到示范的作用。由此可见,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宏观指导和监管作用非常重要的。我国政府目前对社会责任会计规范的重点放在了中央企业上,事实上,中小企业也是社会经济体中不容忽视的力量,对其亦应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监管,促使其社会责任的履行及社会责任会计的推进有更大的提高。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社会责任会计构建

(一)实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强制性披露方式

尽管目前我国社会责任意识已广泛为公众所接受,中央企业作为实践社会责任会计的先进力量推动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但从总体上来看,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加之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亦不是很高,这就导致我国实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自愿性披露方式在实务中行不通。再有就是,对于价值相关度较高的社会责任会计负面信息,若没有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规范,企业不会有动力去主动披露这些负面信息。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实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强制性披露方式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目前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应以强制性披露为主。目前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颁布了若干制度来保障社会责任的履行及信息的披露。深圳证劵交易所于2006年发布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以此来鼓励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07年国资委又发布了相关的社会责任指南。这些指南的发布及之后中央企业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进步,充分说明了制度规范的重要性,说明了政府在推进社会责任会计方面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全面提升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

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定义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以使利益相关者及政府等部门、社会公众充分了解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企业必须提高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结合我国实际及前述原因分析,企业在实务中提高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途径有如下几点。(1)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负面信息进行科学地披露和管理。负面信息对企业而言是不利的,有时是“致命”的,能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是破产的境地,因此企业没有主动披露负面信息的积极性。但是负面信息对利益相关者及广大公众而言,却是价值相关度很高的信息,是企业应当充分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在不可调和的二者之间,必须有第三方发挥作用,才能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负面信息充分披露出来。公众传媒比如新闻界、网络、报纸等在此可以充分发挥第三方作用。负面信息质量高,是因为负面信息源于与企业无利益关联的外部第三方,是站在独立的第三方角度看问题的。这些负面信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吸引眼球”度,不但受到广大公众的关注,也会引起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关注;政府等职能部门对负面信息中涉及到的当事企业的处置情况更会受到公众的关注与监督。科学地管理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负面信息披露,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引起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联动效应,消除社会公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反过来促使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上的改进。建议政府或某个职能部门建立一个以“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为名的网络平台,由按年份、定期地在上面公布各企业有关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负面信息。这个网络平台是开放式的,社会公众可以将某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上传到网络平台中,经有关部门核实后予以公布,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公众传媒的监督作用。该网络平台也可对某一事件进行后续的跟踪,并由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和评价。(2)积极推进社会责任会计计量研究全面数量化信息披露内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企业长远的利益及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政府的宏观决策。河北三鹿集团不严格履行社会责任,无视产品所含的“三聚氰胺”而继续违规生产,最终导致其破产,国人无不震惊。这一事件也波及到了其他奶制品企业,对整个行业都是一次大的冲击。因此,不但要使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深入人心,更要积极推进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问题,以全面推进社会责任会计内容的数量化披露方式。我国尚未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进行统一规定,也尚未对其披露内容确立统一标准,企业在披露其社会责任报告时大多用叙述式语言表述其所履行的社会责任。这不但会造成各企业信息间的不可比,还容易使企业大玩“文字游戏”,对事关重大的社会责任避重就轻,轻描淡写,而对维护企业形象有益的正面信息大肆渲染,造成“避重就轻”的现象。社会责任会计属会计领域的一个新分支,必须要解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循环中的关键一环:计量。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问题是该领域目前面临的难题之一,因为其计量问题不但要用到会计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还要用到其它学科的知识,如计量经济学等。计量问题推进后,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上,数量化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就应该有一个更大的提升,用数字描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就会更加准确、可靠,更具有信服力。(3)尽快推进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第三方认证机制。近两年的研究中,推进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第三方认证机制的呼声越来越高。没有经第三方认证的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其权威性和可靠性都备受质疑,这也势必影响社会责任报告的可靠性和可比性,进而影响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实施。第三方认证机制既要在社会责任会计领域尽快推进,使信息来源更加权威可靠,呈现一种“以事实为依据”的状态;同时也要在审计领域加快推行社会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对第三方认证的审计制度,以此来全面提升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三)政府要有长效的激励机制及事后的惩戒机制

基于我国目前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上空白、实践上缺乏的状况,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监管的主导作用,不但要对社会责任会计的披露内容、披露方式、披露质量标准作统一的规定,更要建立起长效的激励机制及事后的惩戒机制来积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在前述提及的建立公共信息平台中,应定期公布“黑红榜”,以公示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良好的和较差的企业,消除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对于“红榜”企业,政府应有长效的激励机制使得这些企业比其他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更容易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并为企业的信贷、融资等营运方面提供信誉支持,使企业切实分享到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效应,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带来的收益。对于“黑榜”企业,政府亦应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建立起完善的事后惩戒机制。企业因忽视社会责任而导致的影响重大的社会责任事件,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积极介入事后的处理工作中,并且将事件公布于信息平台上。不但如此,政府还应组织相关部门,或委托第三方定期地对企业进行后续的跟踪考核和评价,促使其完善后续的社会责任治理工作。同时,也要将因企业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后果作为融资、信贷的参考依据。通过这些激励与惩戒机制,来促使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提升。

摘要: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国情,不能全盘照搬国外,以制定出更加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切实可行的实务操作规则。本文对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理论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改进社会责任会计实务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俊:《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几点思考》,《会计研究》1994年第6期。

[2]黎精明:《关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9期。

[3]阳秋林:《中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架构》,《当代财经》2005年第6期。

[4]陈玉清、马丽丽:《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市场反应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05年第11期。

[5]刘长翠等:《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2002年-2004年度的经验数据》,《会计研究》2006年第10期。

[6]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会计研究》2007年第3期。

[7]许家林、刘海英:《我国央企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8]黎文靖:《所有权类型、政治寻租与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一个分析性框架》,《会计研究》2012年第1期。

[9]宋献中、龚明晓:《公司会计年报中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研究——基于内容的专家问卷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

可持续性社会 篇11

一、精神文明建设现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表现

一是与传统发展模式相对应的文化价值观念中存在着落后的思想,如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二是人们精神领域中存在着一些令人不安的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某些唯利是图、物欲膨胀、尔虞我诈、假冒伪劣、消极腐败现象还很严重;各种资源和环境遭到恶意破坏等不道德行为时有发生。三是国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四是精神文明建设没有获得持久长效的发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精神文明建设常常是“雷声大,雨点小”。

二、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原因

1.人们在處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二者关系上,存在着片面的认识,从而弱化了精神文明建设,造成 “一手软,一手硬”现象长期存在,制约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影响着人们精神境界的净化和提高。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简言之,就是商品生产者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利益驱动的强化必然要求道德制衡作用的加强。然而,我国相关的立法还不健全,致使某些不法分子不择手段地去追求经济利益,导致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加,破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国民综合素质的整体不高。当前,我们最大的国情就是长期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约着国民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

三、努力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

1.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靠基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两手抓,是邓小平同志在论述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时提出的。作为社会主义社会重要特征的精神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他指出,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越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越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保证物质文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顺利进行。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一方面从全局上认识和摆正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另一方面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性,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轨道,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才能为中国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2.努力培育“四有”新人、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位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政治和精神生活多种需要的满足。基于此,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是可持续发展对人的素质所提出的全面要求。首先,发展教育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教育主要是传递知识。它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主要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所以,一要认真抓好基础教育。这是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成长的根基,是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工程。二要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处于龙头地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三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要根据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和注重实效的原则,把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重点,重视从业人员的知识化。四要切实增加教育投入。教育经费紧缺一直是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认真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的比例,要广辟教育经费投资渠道,保证教育经费的足额投入。五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同时,还要大力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来促进教育事业的更快发展。其次,发展科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另一基础工程。一是要树立绿色科技观念,明确人类在享有对自然界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保护义务,采取有力措施,克服负面效应。二是要加大科技发展和普及力度。三是要优化科研环境,不断为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拓展空间,为科研创新提供良好服务。

3.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实践环节中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一要健全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从而形成优雅文明的社会风气,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和人文环境。二要加强道德规范的宣传与教育,应着眼于借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优秀的道德品质传递给大家,并使之接受、认可,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同时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三要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制保障。要把那些与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不断地建立和健全相应法制法规,逐步将思想道德建设引向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进而为提升人们思想道德素养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大胆吸收和借鉴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同时要十分重视吸取我国和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中国的今天,是昨天和前天合乎逻辑的发展。同时,中国的发展,又离不开世界。没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一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这是整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之根本。二是以人类文明为背景,通过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等形式,借鉴和吸收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更大发展,这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5.精神文明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务求实效,是发展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针,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邓小平同志强调,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持之以恒、务求实效。为此,一要建立学习教育机制。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经常性学习教育与集中学习教育相结合,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常抓不懈,实现长效性。二要建立督查评价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抓精神文明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群众评价机制,形成立体式的监督网络。三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确保精神文明建设的持久发展。

基金课题:廊坊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LSBQ200703

项目序号:ZQ-1

可持续性社会 篇12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企业公民

一、引言

在目前所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中,阿奇B.卡罗尔(Archie.B.Carroll)的界定最有影响力。1979年卡罗尔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了在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组织在经济上的、法律上的、伦理上的和自行裁量的期望。”虽然卡罗尔的界定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责任相等同,致使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各种形形色色的企业责任类型,具有一定的不妥性,但是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化处理使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得到衡量和检验。因此,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阐述也是基于卡罗尔的观点,认为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之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企业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长期战略和文化基石。目前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虽然发展迅速,成果丰硕,但尚未成熟,仍需不断完善。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取舍尚在争论中徘徊,对企业目标的传统定位依然处于主流地位,这说明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仍然十分必要。而且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需进一步深入和系统化,因此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弥补国内理论研究不足。因此,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和履行的必要性的认识,将为中国企业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启示。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早在1924年,谢尔顿(Oliver Sheldon)就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20世纪30年代,美国公司法学界产生了一场以“公司的经理人员是谁的受托人”为焦点的大讨论——多德—贝利论战。这场论战最终以多德教授的观点——对雇员、消费者和公众负有社会责任是公司管理人员应尽的职业道德——胜出而告终。然而,直到1953年,被称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的博文(Howard.R.Bowen)发表了《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后,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现代辩论才真正开启。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单纯地把企业视为“经济人”,通过合法途径,为股东赚取利润。作为自由经济学说的典型代表,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明确表示:“在自由经济体系内,企业的唯一社会责任,就是利用其资源,在游戏规则之内,公开与自由竞争,不欺诈诈骗,从事增加利润的各种活动。”哈耶克(Friedrich A.von Hayek)甚至把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之类的用语归入“被毒化的语言”之列大加批驳,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违背自由原则的,企业参与社会活动必将导致政府干预的强化,宣称对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的任何偏离都将危及公司的生存。当代颇富盛名的法律经济学家波斯纳也特别强调,长期为了利润之外的任何其他目标而经营将导致企业萎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增加消费者的成本,并最终有可能被逐出市场。随着20世纪企业组织的飞速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支持者的队伍不断扩大,至今“中外大多数的见解均认为企业应负社会责任,此点应无疑义”。20世纪60年代,以爱德华·弗里曼(Edward Freeman)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突破了股东利益之上的传统观念,主张“弱化物质所有者的地位”,指出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是互相依存的。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他们与股东共同拥有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因此,企业的责任不只是追求股东权利最大化,同时也要积极地为其利益相关者创造效益。近年来的“三重底线”理论的发展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补充了新鲜的血液。“三重底线”一词最初是由埃金敦(John Elkington)在1997年出版的《用叉的加勒比人:21世纪企业的三重底线》提出。该理论认为,任何企业应至少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这三重底线。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三方的平衡发展,即企业不能满足于“经济人”的身份,而要努力蜕变成“社会人”,成为企业公民。

(二)国内文献

我国学术界重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由于国外学术成果研究引进的深入和全球企业生产守则运动通过跨国公司供应链在中国的推动和发展及我国政府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在反思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带来广泛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基础上,掀起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热潮。2000年以后,我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出现了一批颇有影响力的成果,刘连煜的《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卢代富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谭深等的《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与中国社会》等等。对企业社会责任,我国大多数学者是持肯定和积极倡导的态度。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对此表示怀疑:“为股东服务不可能尽善尽美,但至少是一个可操作的概念。要求经理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也可能导致经理不为任何人服务,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工人阶级。”

三、福利经济学、社会责任会计和企业所得税法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

(一)从福利经济学谈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互动性

福利经济学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之一,它以社会经济福利为研究对象,试图以一种“价值中立”的观点为检验社会经济福利是否达到极大值提供一种标准。作为新福利经济学的一大支柱,“帕累托最优”被视为实现经济效率的前提,或者说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的必要条件。借助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在达到长期一般均衡的状态时,同时具备生产最优和交换最优的条件,才可谓经济是有效率的。而“任何资源配置的改变,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状况改善,而无其他任何人的福利状况恶化”的“帕累托最优”几乎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然而,正是由于其具有高度的限制性,才使得“帕累托改进准则”有了生存的空间。这种通过改变资源配置,利用单边支付系统,使至少一个人的处境变好,而没有一个人的处境变坏的社会福利改进,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意义,但其实现的条件依然苛刻——只有在资源闲置或市场失效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其最大的价值。于是,直至“补偿准则”的诞生,才使企业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可持续得到了衡量的准绳。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把可持续发展纳入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已成为一个共识,企业社会责任已然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极好的良性互动关系。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因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机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第一,可持续发展会不断对企业社会责任提出新的要求。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个重要的目标。而衡量这一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社会福利的状况。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基本目标,但福利最大化却是公众、企业和政府共同的目标。这意味着社会福利最大化是资源配置的最高原则,而利润最大化则是从属于最高原则之下。因此,企业在利用社会资源创造利润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社会福利。然而,在古典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理论及其利润最大化原则的影响下,企业任凭“经济人”的理性冲动,往往会因自身的获利行为使某些人的经济状况恶化,那么企业应尽可能地进行补偿———此时企业为其经济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小于所造成的社会成本,但边际私人纯产值大于边际社会纯产值———若补偿后仍留有利润,那么就实现了社会经济福利的增进,而企业也承担了社会责任。这正是“卡尔多———希克斯补偿准则”的核心。但是,需要指出,“补偿准则”并不要求补偿真正的实现,而只要求有充分补偿的可能性(因为实际进行补偿,已经涉及对收入分配提出了属于价值判断的主张,而这已经是规范问题,超越了新福利经济学派的研究范畴)。但是这种把实证问题和规范问题分开研究的福利经济理论,受到了伯格森、萨缪尔森等社会福利函数论派的批判,这也使得社会避免了因运用“帕累托准则”而陷入“从地狱到天堂”极端分化的窘境。第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体现企业存在社会之中心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赢得声誉,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或群体,而是生存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之中,是社会的“企业公民”,因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社会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所以企业需以“帕累托改进”和“补偿准则”为据,通过承担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最大程度地实现“外部经济”,即通过安全生产、慈善捐赠、环境保护等多种方式来尽可能地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二)从社会责任会计学谈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致性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斯在《社会经济会计》一文就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是提高社会效益,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实现社会净贡献的最大化,同时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因社会责任会计是企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考查,所涉足的范围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故仅仅基于货币计量假设和以公允价值或历史成本为主的计量属性,根本无法准确地反映和核算会计主体的相关信息。为此,社会责任会计确立了多种计量单位并有的假设,包括货币单位、劳动量单位、实物量单位等,同时采用客观历史成本与主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机会成本法、替代品评价法、预防成本法等计量方法,对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进行科学的确认和计量。目前,由于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不完善、理论体系尚未成形、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仍处于萌芽之中。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剖析社会责任会计,可以发现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致性表现在如下方面:(1)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在内涵上的一致性。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是一种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而这似乎与西方社会责任会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考察内容形成了完美的匹配,其考察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经济方面的贡献、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对所在社区的贡献、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情况。(2)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在信息披露形式上的一致性。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形式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吻合。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具体实践来看,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方法主要有三种:文字叙述法、报表反映法和改进传统财务报告法,而基于会计基础型编制的独立社会责任报告是集中反映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最佳信息披露模式。从宏观的角度而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属于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范畴。可持续发展报告是“三重底线”理论最直接的体现,指企业从经济、环境和社会等角度出发披露自身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信息。企业通过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不仅能帮助管理层认清企业存在的潜在的问题和风险,而且对其利益相关者的判断和决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从新企业所得税法谈企业社会责任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性

2008年起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从原税法规定的3%至如今的12%,税率的大幅调整,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企业履行慈善责任的政策倾斜。“福利经济学”中的“庇古手段”———以征收庇古税和发放财政补贴来克服或激励外部效应———也再次得到验证。而此处税收政策的变化可视为,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来激励正外部效应。慈善捐赠作为社会的第三次分配,是“企业公民”应尽的责任之一。在卡罗尔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中,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的排列体现了各种社会责任的递进关系,而位于最顶端的是企业的慈善责任。这就是说,慈善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体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和企业在有一定物质保障的基础上来追求的一种新的发展目标。因此,企业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或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承担社会责任,需要有较强的获利能力,即通过合法合理的手段,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慈善捐赠为企业提供了一条良好的渠道:一方面企业可以履行“企业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充分利用现行的税收政策以竭力避税,增加税后利润。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可持续发展有着显著的经济意义。

(1)捐赠模式的经济性。以“5.12地震”为例。国难当前,无数企业和个人都前仆后继地为赈灾事业奉献一片爱心。然而,巨灾之下,企业的职业经理人若草率决策,必将为企业增加捐赠成本,不利于企业净利润的增长。因此,企业应合理利用国家税收政策,充分考虑各种捐赠方式的利弊。此处以三种捐赠模式为例来予以说明:第一,苏宁模式。苏宁电器捐赠500万,而其董事长张近东捐赠5000万,创下了中国个人捐赠历史的新高。由于捐赠扣除的基数是会计年度终了得到的年度利润,而捐赠行为却是在年度之中就发生的,所以,企业若不量自己的盈利能力而为,将承担额外的税负。企业通过公益性组织捐赠只能在年度利润12%以内扣除,而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关于个人向地震灾区捐赠有关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通知》,个人通过非盈利组织向灾区的捐赠,取得捐赠凭据的,可依法据实扣除。因此,将5500万的善款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二,麦当劳模式。地震后,四川地区的麦当劳每天免费向灾区提供一千份套餐。这虽不征营业税,但仍被作为视同销售处理,若能取得捐赠凭证,其发生的捐赠套餐的成本可在年度利润12%内扣除,如无法取得捐赠凭证则属于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不许税前列支。第三,腾讯模式。地震后,腾讯公司立即通过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启动了救援机制,积极进行慈善捐赠。腾讯通过这种捐赠方式,一方面符合了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即捐赠必须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或者通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其捐赠才允许税前按比例扣除;另一方面,这使企业拥有了一个灵活控制捐赠成本的空间。腾讯公益会捐赠的善款可暂视为通过向腾讯公司借款而开展的公益行为。待腾讯公司年度利润出来后,再对这笔款项进行调整。若捐赠额在会计利润12%之内,则这笔善款作为公司通过非盈利机构的捐赠,在税前全额扣除;反之,将其中的部分款项作为公司的捐赠,其余仍作为公司的应收款项处理,待以后年度再行调整。由上述分析可知,从捐赠形式看,现金捐赠最优;而现金捐赠又以个人名义捐赠为优,基金会次之,企业直接捐赠居后。此外,在捐赠中还有两点值得企业关注:一是渠道问题。捐赠必须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或者通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公益性社会团体。二是捐赠凭证。捐赠必须取得相应的捐赠凭证。因此,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权衡利弊,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为股东谋利,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2)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经济性。《企业所得税法》还为企业从事环保、节能项目提供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一是免征与减征优惠。凡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项目,包括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等。二是税额抵免优惠。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同时,新税法还将环保专项资金纳入了税前扣除的范围。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

四、基于博弈论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一)竞争市场中“公共的悲剧”

博弈论的开拓性研究是从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曼开始的。此后,他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于1944年合作出版的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作为一种“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互相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的问题”的理论,博弈论从微观角度出发,完美地诠释了在竞争市场中“经济人”的理性行为。虽然由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会使企业裨益无穷,但是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面对短期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企业很可能会陷入“囚徒困境”。因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在短期内企业会充分地利用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节约成本,提高收益,所以谁也没有积极性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付诸于实践。以久治不愈的太湖水污染为例来分析。假设太湖旁的两家企业A和B是竞争对手,企业将生产污水直接排入湖中能获得的收益为R,而进行污水治理后能获得的收益为P,因为不治理可以节省一笔污水处理的费用,所以P>R。两家企业间的博弈结果可以通过如(图1)的支付矩阵来表示(每格中的第一个数字是企业A的收益,第二格数字是企业B的收益)。区域II和III表示,由于信息不对称,一方因采取不治理的策略获得了较多收益R,而另一方因治理污水而只获得了正常收益P;区域IV表示,两家企业因都采取不治理的策略而获得的收益均为R。其实,无论对于A还是B而言,采取不治理的策略都是它们的主导策略,因为无论对方如何运作,自身因采取不治理的策略而获得的收益总是大于采取治理的策略的收益。由此可见,在纯粹的市场竞争中,(不治理,不治理)就是一个均衡偶,即纳什均衡点。但是,这种个体的理性行为的必然结果是集体的非理性,最终导致哈丁的“公共的悲剧”。

(二)政府监督下的一次性博弈行为

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使“政府管制”呼之欲出。(1)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支付矩阵。仍以太湖水污染为例。太湖是苏南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摇篮,水污染的治理事关民生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着太湖多次大规模污染的爆发,各级政府痛下决心,加大力度,开展了一场太湖治污的攻坚战——通过切实整治重点污染源,减少入湖污染。由此,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了一个非合作性的动态博弈。仍假设企业将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太湖的收益为R,但一旦被政府查处,需交罚款F(假设政府只要选择监督,便会一查到底,揪出污染企业),C是政府的监督成本,并设F>C,H是企业直接排污造成的环境成本,也是政府需要花费的治理成本。每格中第一个数字代表政府的收益,第二个数字代表企业的收益,则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支付矩阵如(图2)所示。若政府监督,此时企业也配合政府的号召,主动地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即区域I,那么政府只是徒劳地花费了监督成本,获得的是负收益,而企业也无法获得额外收益。若政府监督,但企业抱着投机心理,假想能侥幸地逃脱法网,或者企业因为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无法支付治理成本,而选择不治理的策略,即区域II,那么政府能获得收益为罚款与监督成本的差额F-C,而法网恢恢,企业终会因被查处而缴纳罚款,所以获得的净收益只能为R-F。若政府不监督,而企业出于长远利益考虑,或畏惧一旦被查处可能会有损自身的企业形象和声誉,便自觉地做一个良好的“企业公民”,即为区域III,那么政府和企业既无所付出也无所收益。若政府不监督,而企业钻此空隙,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即区域IV,那么政府需要为其失职行为付出相当于治理成本的代价,而企业则因此获得了最大收益R。

(2)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假设政府选择监督的概率为x,企业选择不治理的概率为y,用G(1,y)和G(0,y)分别表示政府选择监督和不监督策略下的政府期望效用,用E(x,1)和E(x,0)分别表示企业选择不治理和治理策略下的企业期望效用。那么,两者的支付函数可以表示为:

令G(1,y)=G(0,y),则。这表明,如果企业选择不治理的概率小,那么政府的最优策略是不监督;反之,政府应进行监督;如果企业选择不治理的概率等于,那么政府可以随机地选择监督或不监督。

类似地,E(x,1)=x×(R-F)+(1F-+xH)×R=-Fx+R;E(x,0)=x P+(1-x)P=P。令E(x,1)=E(x,0),则。这表明,如果政府选择监督的概率小于,那么企业的最优策略是不治理;反之,企业应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污水治理;如果政府选择监督的概率等于,那么企业可以随机地选择治理或不治理。这是一个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政府以的概率选择监督,而企业以的概率选择不治理。然而,通过对这个均衡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政府的罚款越重,则企业选择不治理的概率越低;政府的监督成本越大,则企业选择不治理的概率越大,因为政府也会理性地进行成本和效益的分析,减少监督的概率;企业直接排污给太湖造成的污染越大,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越深刻,企业选择不治理的概率越小,因为企业知道这会导致政府加大监督和惩处的力度;企业因不治理而获得的超额收益越多,则政府选择监督的概率越大,因为政府知道在利润最大化的影响下,企业必然会更多的选择不治理的策略。

(二)政府监督下的重复博弈行为以上只是对一次性博弈的分析,因此企业对是否进行治理拥有选择权,但是在重复博弈中,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是完全“不经济”的。继续沿用上述太湖水污染例子中的所有假设,同时引入“冷酷战略”:一方面企业的趋利思想使其刚开始选择不治理,但一旦被政府查处后将永久地选择治理,因为政府一旦选择监督,必会查处到底,并重点监督那些有过不良记录的企业。另一方面,政府起初可能选择不监督,但一旦选择监督,便会彻底查处。此时政府与企业的支付矩阵同(图2)保持一致。假定政府与企业的贴现因子相同,均为(0<θ<1),以E1和E0分别表示企业在不治理和治理情况下的期望效用,根据“冷酷战略”得到如下支付函数:

令E1>E0,进而有,解得,。这说明,在起初政府不监督的情况下,当时,企业首先选择不治理;而当时,即在无限的重复博弈中,企业会首先选择治理的策略。若政府首先就选择监督,并且企业和政府坚持“冷酷战略”,那么由于企业开始选择不治理的策略,而受到政府的查处,收益为R-F,必然小于P,因为政府的罚款F必定会大于企业不治污而为其带来的超额收益R-P,否则趋利思想会依旧指使企业选择不治理的策略,政府的监督不会改善任何社会福利。因此,此时不论θ为何值,企业都会选择治理的策略,并且一直持续下去。由此可得,当时,企业社会责任与政府监管博弈的最终均衡点是(不监督,治理),也就说,在无限的重复博弈中,纳什均衡将趋向于帕累托最优,因为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只会使企业得不偿失,所以,从长期来看,企业的最优策略是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但是,目前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仍然莫衷一是,并形成了“古典派”和“社会经济派”二足鼎立的局面。由于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还是一个呱呱坠地的新生儿,所以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之间长期关系的实证分析不具有任何说服力。但是,运用国外一些有代表性的社会责任投资指数(SRI),如多米尼社会指数(KLD)、道琼斯环球可持续发展指数(DJGSI)、公民指数,可以证明从长期而言两者是成正相关的。在短期内,由于企业为承担社会责任而发生的支出,尚未转化成任何经济效益,因而导致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的经济效益要优于那些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但是企业不是处于世外桃源之中,外部不经济最终会对眼前的内部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进而阻碍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只是一个时滞问题,从长远来看,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对经济效益必然是利大于弊,进而说明企业社会责任是可持续发展必然之举。

五、结论

本文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充分的互动性和极大的一致性,同时企业社会责任对可持续发展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举。此外,本文还从博弈论的角度,说明了在一个长远的时期内,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是成正相关的,进而为那些愿意承担社会责任而畏惧影响经济业绩的企业消除了后顾之忧。因此,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企业的管理层,都应积极地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首先,企业要树立财富责任的理念,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自身的战略管理体系。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特殊的竞争力,它具有价值导向性、不可替代性和依附性。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的良好奉行者,通常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更容易赢得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支持,进而获得远大于起初投入的丰厚报酬。但是并非任何社会责任的履行都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那些只为地迎合利益相关者的“好感”而履行社会责任的功利行为,往往难以转化成真正的竞争优势。因此,只有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时,企业社会责任才能与企业的经济目标相兼容。所以,履行战略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明智之举和必由之路。其次,政府要同时利用法律和道德两把利器,促使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由于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许多企业只是出于外界的压力而消极地履行社会责任,一旦发现违反规则而获得收益大于因此而受到的处罚,他们的行为便会发生1800的剧变,因此政府需要通过立法加强管制,加大惩处的力度,竭力消除监督盲区,挤压甚至清空企业违规的利润空间,从而杜绝企业违背可持续发展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政府要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通过政策倾斜等方式激励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转变内生行为。最后,各方要齐心协力共同规范和完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社会责任会计体系。规范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做出合理的评价,从而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包括:社会责任指数的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写等。而一个完整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是建立健全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基础,因此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概念框架、明确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披露的信息等对于完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英、王正斌:《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综述》,《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12期。

[2]王慧:《论企业社会责任(CSR)》,《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倪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伦理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4]董军:《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东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上一篇:静态化网站设计下一篇:文化强国之武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