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媒体

2024-09-09

文化媒体(精选12篇)

文化媒体 篇1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需要大力繁荣和发展生态文化, 本刊与天津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所共同开办生态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专栏, 由杨立新研究员主持, 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财经大学等相关专家、教授参加, 对媒体文化的生态觉醒与生态媒体文化发展、论生态美学文化发展、生态文化的建设与管理、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着力点、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论析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或诠释, 以飨读者。

媒体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 媒体的形态和功能都在不断变化, 在文化发展过程中, 媒体的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只是一种传播手段和工具, 而是演化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成为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因此, 在生态文化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决不能够忽视媒体的作用, 生态媒体文化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一、媒体文化的变迁及其生态意义

生态媒体文化是生态文化与媒体文化结合的产物。从传统媒体文化到生态媒体文化的转变, 是以媒体的形态与功能的转变为契机的。

(一) 以技术发展为基础的新媒体文化时代的开启

从人类文明产生之日起, 人们就为使信息得到传播而孜孜以求地寻找着合适的媒体。从口耳相传到结绳记事, 到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和不断改进, 正是凭着传媒技术的进步, 人类灿烂文化才得以延续千年并不断发展。工业革命后, 纸质媒体、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鼎足而立, 支撑起工业文化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 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卫星、电脑、手机被应用于信息传播领域。这些新的媒体形式的出现, 重新定义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

以前当人们提起文化的时候, 大多只关注其内容与本质, 只关注它所负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而很少关注这种文化得以表达的媒介方式, 这说明在传统认识当中, 媒体只是文化、信息传递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它对文化本身的发展无足轻重。但是在加拿大著名媒体评论家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这一理论之后, 人们开始关注文化传播中具体的媒介方式。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人们对这一理论的理解更加生动和直接。因为, 正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施众和受众的关系, 在网络状的双向信息传播过程中, 人们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 每个人都互联在媒介社会中。正如哈罗德·英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所说的“长期以来对媒体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被传播的信息的特性, 而且, 这种广泛的影响最终会建构起一种文明。……因此, 一种新媒体的诸多优势最终会导致一种新文化的产生。”[1]因此, 当媒体文化作为一个范畴被提出来, 即把媒体看成一种文化形态的时候, 就是要强调媒体的存在和发展对文化发展本身所产生的影响。

(二) 媒体形态的转变

人们已经开始用“第四媒体”这一称谓来指代网络媒体, 甚至还有人提出了“第五媒体”的说法。这说明在作为一个整体的“媒体”概念当中, 它的传统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 媒体整体形态已经由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三足鼎立”, 演变为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和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四大媒体形式并存的局面。

四大媒体形态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履行着信息传播——这一媒体的基本功能。但是在传播过程中, 新媒体表现出与传统媒体的极大不同。从信息管理角度讲, 传统三大媒体形式的传播内容、范围和过程都是传播者能够掌控的, 它的信息传播模式也是单向传播, 因此利于进行管理。新媒体形式则不然, 仅以网络媒体为例, 技术的特性决定了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信息的传播者, 因此它的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切实保障;网络媒体的传播模式是非线性的、双向的, 传播者不能对信息的传播实施有效控制。因此, 相较传统媒体形态而言, 传媒技术改变带来的不仅是传播内容的改变, 文化传播的性质也受到深刻影响。新媒体形式的出现使文化范式发生剧烈变革。

现代媒体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大量信息和对各种信息处理的能力, 不断生产、复制、传播着文化, 形成了覆盖社会的话语体系。在其中, 新媒体形式由于其隐蔽性、开放性和包容性, 吸引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 从而改变了原先的社会话语体系秩序。人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将文化的控制权授予了传媒, 尤其是大众传媒, 媒体文化也就成为人们精神消费的主要供应源, 现代人在精神消费方面对传媒的依赖性也就越来越大。正因如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掌控媒体比占有信息更重要”[2]。这就为什么要提出生态媒体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

(三) 媒体对人们生态意识觉醒的贡献

现在, 全世界都在关心生态问题, 各个国家的政府也都在积极着手解决生态危机, 可以说人们对生态问题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 不断扩大的影响范围让人们不得不重视它, 另一方面, 人类这种从破坏生态环境相对自身行为的反思的转变, 与媒体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对生态意识的传播是密不可分的。

人类随自身行为的反思始于社会精英层, 而促使这种精英思想向大众传播的就是媒体。最早, 我们是从纸质媒体看到了美国著名生态文学家爱德华·艾比在20世纪50年代对工业时代那种“为发展而发展”的唯发展主义的尖锐批评, 这无疑是对后来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最早的警示。来自纸质媒体的反思, 影响更大的是由蕾切尔·卡逊撰写的后来被称之为“绿色圣经”的《寂静的春天》, 正是由于《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发行, 公众开始注意环境问题, 并掀起了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可以说, 媒体对生态意识的启蒙居功至伟。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媒体通过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追踪报道、深入报道, 为人们了解发生在地球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打开了窗口。并且, 媒体站在维护社会公正的立场上, 为公民表达生态诉求提供了渠道。因此说, 正是借助了媒体, 社会精英才实现了对整个人类进行生态文化启蒙;媒体对日益浩大的生态保护运动提供了积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媒体文化成为推动生态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生态媒体文化的功能分析

如前所述, 媒体文化相对于文化的元结构来说, 属于衍生性文化, 或者说是一种延伸与扩张性质的文化。它既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又和文化的元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依附性;同时, 它自身还具有拓展为新的文化形态的变异性。媒体文化对于文化元要素的强力渗透与扩张, 使它与文化元结构的关系, 已经从过去的“内容——手段”式的结构结合, 逐渐转变为今天的互为一体式的结合。正是以这种方式, 媒体文化以自己自在的也是特有的方式塑造着人, 并引领着今天的生活走向, 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生活样式。生态媒体文化正是利用媒体文化的这一优势来塑造新一代的“全球公民”, 而不管他们是否愿意或自觉。

(一) 生态媒体文化功能的价值基础

生态媒体文化和一切传媒一样, 是社会文化的载体, 它承载着并制约着人的基本行为方式、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伦理。因此在这个“信息为王”的时代, 也决不能以信息的功能掩盖媒体在道义上所应当承当的重要责任。不管媒体的传播功能多么强大、传播范围多么广阔, 它都必须遵循对人类公理、道义、正义、良知的追求与价值公设。在生态文明时代, 保护生态环境、恢复并维持生态平衡是关系全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 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生态媒体文化就是媒体在承担起“社会的良心”的角色定位的具体体现。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生态媒体文化为自己的受众寻找和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文精神和社会道义的支撑, 并在社会公众中努力深化对生态文化的理解, 以潜移默化式的全新手段, 把古今中外的一切生态文化要素重新整理、组织和再加工, 然后传播四方, 对社会公众进行生态文化的启蒙、教育, 赋予他们新的生态文化眼光和生态文化的精神, 从而极大地改变着公众的知识构成和生活态度。

(二) 生态媒体文化的基本功能

生态媒体文化对一个社会生态文明程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功能来实现的。

第一, 生态信息传播功能。信息传播是媒体的最基本功能, 对生态媒体文化而言, 对生态信息的传播是最具基础性的功能。生态媒体文化所传播的生态信息的具体内容千差万别, 但从根本上来讲它传播的是一种关于生态的人类意识, 即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涵盖了资源保护、荒野保护、人性的提升与道德扩展、生态性情等四个层面, 它向人们提供的是关于自然界内在价值的认知。这样一个生态信息传播的过程也就是生态媒体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播文化的过程。

第二, 生态教育、教化功能。生态媒体文化传播最显著的意义是对公民进行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的教化。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分析大众传媒的社会作用时明确指出, 传媒可以“使文化代代相传”。其实, 他在说明传媒的传播文化功能的同时, 也告诉我们传媒还具有教育和教化的功能与作用。生态媒体文化的教育和教化作用, 迥然不同于传统教育。生态媒体文化提供的“教育”是蕴含在每个时段海量般的生态文化信息中;而且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得以实现的, 它属于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不着痕迹式的“浸润”型教育方式。正如法国新闻学者贝尔纳·瓦耶纳对于一般媒体文化所下的论断:“真正的教育也离不开新闻 (媒介) 。因为大众传播工具是一种扩大器, 可以使教育者的作用超越一般传播的对象。”[3]因此, 尽管从媒体所获得的知识可能不够系统, 但它们对公众的生态文化观念的影响和改变, 却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条件或较少有机会接受学校教育的人来说就更是如此。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态媒体文化的教育与教化作用不容低估。

第三, 对社会消费行为的生态引导功能。包括对具体的、个别的商品的购买和消费, 对生活方式消费的组织和引导, 开辟新的生活风尚和消费领域。[4]对个体而言, 媒体的生态文化型导购, 就是通过倡导绿色消费, 让消费者放弃过去的购物习惯, 比如, 自带购物袋, 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袋;采购商品时, 既注意其环保性, 又注意无公害性;等等。对一个群体而言, 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生态化的消费行为, 不是靠一日之功就可以做到, 它需要一个形成习惯的漫长过程。因此媒体的引导更要有一种持久的耐力, 大到购房、购车、装修, 小到垃圾分类、旧电池的回收和废物利用等等, 都要倡导一种生态化的新型消费方式。在开辟新的生活风尚和新的消费领域方面, 生态媒体文化的着力点在于倡导新的生活概念。比如, “投资健康”的新概念, “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新时尚, “强调健康而人性化的工作状态”的新追求, 等等。

第四, 对生态价值观的更新。这涉及到一个更深、更广的领域。可以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一切合乎生态文化的新观念都必须经由大众传媒去传播和普及, 然后才能逐步地成为了一种特定的生态文明时代的文化精神。生态媒体文化在影响人们价值观念、社会生活结构, 营造生态文明社会风尚等方面的功能意义更加深远。

三、媒体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化

媒体在生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得世界各国的政治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文化交流, 都不能不考虑到生态媒体文化这一特殊因素。从整个生态文化体系的角度看, 生态媒体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的地位和作用已经不容置疑。而就生态媒体自身而言, 它的运营也存在一个生态化的问题。

(一) 媒体管理的生态化

媒体生态包含诸多因素, 主要是一定时代的政治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形态和媒体本身的属性、话语立场、人文精神以及受众方面的教育水平、文化境界、身份背景等等。而今急剧变化中的社会科技环境、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 对原先的媒体生态造成多方面的冲击和影响, 原来的媒体生态已经不再平衡, 亟需建立起新的媒体生态加以应对。现在我们已经不能简单地将媒体看成是传送思想与信息的中性工具, 因为它在每天播报新闻、输出知识与制造娱乐节目的过程中, 于悄然隐现之中改变着现实, 也包括改变着人们对现实的理解与阐释。面对这种现实, 也只有以道德自律和法律他律相结合的科学管理, 才可以使媒体的舆论多变而不越界, 观点有趣却不病态, 节目搞笑却不下流。就像信息之间的互通有无, 话语环境的有度开放, 现代传媒以构筑自身优化的生态环境管理机制, 以确保媒体生存与发展。人们也只有确立媒介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和资源观, 才能确保媒介生态的总体平衡和良性循环。

(二) 媒体产业的生态化

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媒体产业的经济属性使得不同媒体间的竞争不可避免, 并且这种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但必须认识到, 媒体作为一个产业, 它的内部竞争应当是有序的, 它的产业内部结构应当趋于合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个产业的长久发展。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 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形式可以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体形式。各类媒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纸质媒体便于携带, 使用方便, 可以多次阅读, 但时效性较差, 信息量不大;广播媒体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 但需要辅助设备;电视媒体声情并茂, 信息量大, 但信息不易保存, 需要使用辅助设备, 与受众互动有限;网络媒体的优点无须赘言, 但它也存在受网络基础设施限制、使用成本高、对受众的技术素质要求较高等问题。因此媒体产业的生态化要求不同形式媒体在发展中扬长避短。以围绕突发性的生态事件展开报道为例, 网络媒体应当是反映最迅速的媒体, 也是能为民众提供最快沟通渠道、为决策者提供社会反馈信息最快的媒体, 电视媒体对事件的背景报道与追踪报道更加专业, 而纸质媒体在为受众提供关于该事件的系统信息和深层评论方面则更加擅长。如果不同形式的媒体单位之间能够达成某种带有资源整合性质的合作框架, 那将会在相当程度上减少各媒体为“抢”“热点”问题而造成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 使媒体产业的生产机制更加生态化。

在媒体产品的生态化方面, 必须注意到大众参与对媒体产业的影响。特别是网络媒体赋予使用者以自由权利, 但尚未形成可靠的约束机制, 经由网络媒体传播的不良信息必然影响这个媒体文化的发展,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就要求媒体产品在内容上做到雅与俗的合理搭配,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 实现媒体产品内容的生态化。也是在这个意义上, 媒体产业的生态化要求对媒体技术进行生态化改进。

(三) 媒体技术的生态化

媒体技术的生态化实际上已经牵扯到生态技术文化与媒体文化相结合的问题。生态媒体文化得以产生和成立的基础就是媒体技术的进步。媒体技术的进步虽然带来传播方式和手段的发展和便利, 但它所带来的一些生态问题也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忽视媒体技术的负生态效应, 只想着用反生态的媒体去传播宣扬生态文化的发展, 将是非常可笑的。

在各种媒体技术的生态化过程中, 纸质媒体的生态化问题最容易被凸显出来。因为纸质媒体的发展直接牵扯到一个重要的自然资源——森林。纸质媒体的增长使人们很快就联想到本已十分匮乏的森林资源。另外, 纸张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巨大。广播和电视媒体技术的生态化要求, 主要是源于广播发射台和电视发射塔所产生的高频辐射对周边环境、居民健康的影响, 已经发生的纠纷和潜在的矛盾纠纷直接牵扯到生态管理制度的落实与人民生命健康保障问题。网络媒体技术的生态化则主要应关注对废弃的网络设备、电子垃圾的技术处理, 防止其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 应当对媒体技术使用全过程进行符合生态的改进或改造, 从媒体设备原材料的选择到对媒体文化生产的上游、中游、下游适用技术的选择, 都应询从科学的、环保的规定和必要的处理程序。当然, 媒体技术的生态化主要还是要通过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来实现。

参考文献

[1].Innis, H.A. (1951) 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Toronto;

[2].汪敏:“新媒体文化征候探析”, 《理论与创作》2007 (6) :49;

[3].肖璐:“试论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3 (2) ;

[4].蒋原伦:“媒体文化引导消费”,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文化媒体 篇2

论文关键词:消费文化 新媒体 传播责任

论文摘要:本文从消费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论述消费文化对新媒体的影响,以及新媒体对消费文化的引导及在传播消费文化时应负的责任。

消费文化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全球化进程XX的文化现象,是西方消费文化思潮直接影响的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当今社会的消费文化与新媒体正在走向共谋。新媒体通过源源不断生产出的各种符号,持续刺激着人们的物质欲望,引诱人们接受各种消费文化的传播形态,使人们体验各种消费主义的快感。然而,新媒体在传播消费文化时应肩负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使其更好地传播。

一、消费文化的提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不断丰富,社会财富不断积累,人们逐渐消除了原有的崇尚节俭、积累的消费观念,开始向注重享乐、张扬人性的方向发展。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XX心已逐步从生产转向消费,消费时代已经到来。随之而来的便是消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所谓消费文化就是指人类在消费领域所创造的各类与消费相关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是指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判断、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以及反映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趋向。

消费文化在当代已不仅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已内化为相当多人的价值理念,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消费文化作为一种有影响的意识形态与行为价值准则,受到以下因素的决定和影响。经济发展是消费文化产生的主要因素。工业革命使消费真正发生转变的契机,使消费品多样和多产的生产从可能逐渐转变成现实。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组织管理效率的提高,交换和消费的步伐也大大加快。控制和引导消费的形式成为消费文化发展的新动力,政策导向是消费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舆论引导对消费文化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消费文化的形成既有经济学的原因,更是人为诱导和推销的结果。媒体的宣传与引导一方面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保证人们消费热情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又不断诱导出商品的新的意义,用来引导人们的消费。

由此可见,消费文化既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通过有意识的政策调整及各种商业活动,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意识和生活XX。政府在其XX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主要通过各种有关的经济政策助长公众的消费欲望。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们利用各种传播媒介,铺天盖地地进行商品广告宣传,使人们在不知不觉XX习惯于按照这种宣传进行消费。因此,消费文化的传播对媒体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消费文化对新媒体的影晌及问题

媒体是传播消费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在现代社会尤其以新媒体为重。目前学界对新媒体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说法。熊澄宇教授用三句话来阐述:“首先,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其次,新媒体是一个时间概念,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代表这个时间段的新媒体形态;第三,新媒体是一个发展概念,它永远不会终结在某个固定的媒体形态上有人认为“新媒体就是对新出现的媒体形态的一个统称,”包括了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的自办网站、楼宇电视、手机等,……但从目前的媒体发展来看,我们可以把新媒体界定为传播者与接受者相互融合进行对等个性化交流的即时信息传播媒体,它包括了目前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和“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或网络移动媒体。在使用过程XX无疑可以发现它的很多优势,主要表现为开放式的交互平台、交互式的生产关系、摆脱了制作成本上的束缚等。

新媒体作为消费文化传播的载体,消费文化的传播同时也要求新媒体的发展壮大。为了使消费者更好的接受到消费文化,新媒体必须不断的完善自身使其更好的适应受众的需要。消费文化对新媒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娱乐、休闲的内容在新媒体XX比重日益增大。近年来,各种新型媒体的不断出现,竞争日益激烈了,而受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媒体为了在市场XX占据优势位置,倾向于增加报道娱乐休闲的内容,事实上,受众对这类新鲜、时尚和富有趣味性的内容表现出了更浓厚的兴趣。第二,在新媒体XX广告扮演了消费文化意见领袖的角色。作为一种经济力量,广告成为了消费体系XX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预示流行、时尚或者成为象征某种社会阶层的标志,它可以引导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价值,它传达价值,这些信息不仅可以指导你的消费行为,更重要的是影响你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而这些都属于消费文化的范畴。第三,反映消费文化诉求的新的方式的开辟,比如出现新的网站、新的版块、新的论坛等。

然而,消费文化的传播在带给新媒体一系列的`改观之后,仍然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消费文化作为一种有影响的意识形态与行为价值准则,它本身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新媒体也应更快的加以适应,因为新媒体在发展XX也可能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如在把关上的缺失,舆论导向上的失误,公信力不足等。所以新媒体在消费文化的传播XX不能只一味地迎合受众需求,而要根据自身的特性以及责任与义务来进行传播。 三、新媒体对消费文化传播的责任与义务

现代社会无疑是媒体的社会,特别是在新媒体出现之后,媒介传播系统及广告声像作为消费文化的载体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空间,它们不仅是人们消费发生的策源地,而且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活动,并最终引导着消费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新媒体在对消费文化进行传播时应坚持自身的责任与义务。

新媒体在兴起之后,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功能,在带来新的大众生活交流方式改变的同时,更是由于传媒文化的日益膨胀和过剩生产,从而更好的促进了消费文化的兴盛和传播。新媒体对消费文化传播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通过不断制造欲望来强化消费文化观念的传播与建构。新媒体由于自身的独特特点,在宣传消费品时通过“个性化”、“符号化”等形式来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刺激他们的消费行为,以此达到利益的最大化。第二,新媒体除了向消费者传输消费观念外,也渗透主流意识形态,从而达到对受众的控制。第三,新媒体不断“生产”各种“消费活动”以丰富和构建消费文化的内容。新媒体除了传播消费品和消费观念外,自身生产的节目、光碟、录影带等本身就是“复制品”,即消费商品其XX的一部分,因此它们也遵循消费生产的一系列游戏规则,也要追寻利益的最大化,同时新的媒介产品也会带来流行文化,提供新的卖点,形成新的消费热潮。总之,新媒体由于其独特性,使之在消费文化的传播与建构XX更具有了特殊的功能与影响。

新媒体在飞速发展的过程XX,不断打破原有的消费文化传播模式,深刻影响和促进了消费文化的发展。然而在这一进程XX,不可避免地使消费文化矛盾重重,因此,为了减少这些矛盾,新媒体在对消费文化进行传播时应遵循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首先,新媒体在传播消费文化时应该遵循国家相关的规定,在政府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积极有效的传播。同时,新媒体XX的工作者要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其次,从观念上来说,传统的文化观念对消费文化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我国的传统文化自古就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种思想体现在消费文化上表现为求同特征和从众心理,不突出自己,更多的注重商品的实用性,以避免和他人产生隔阂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新兴潮流的冲击下发生了很大变化,“追求享乐”的思想开始盛行,甚至有着愈演愈烈的态势。因此,新媒体在传播消费文化时,应坚持对公众负责的原则,真实客观地传播,避免虚夸浮夸,树立自身的公信力,塑造传媒形象。

最后,从模式上来说,广告是消费者了解消费文化的重要窗口。作为一种经济力量,广告已成为消费体系XX充满生机而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贡献在于它使人们沉浸在一个无止境的新产品潮流之XX。而在这一过程XX,又促成了大众行为与欲望—形成了消费经济的生力军。广告的传播功能本质上是让一个符号参照另一个符号、一件物品参照另一件物品、一个消费者参照另一个消费者,它履行了指导消费行为的职能。因此,新媒体XX的广告首先在内容上要坚持真实,客观地传达信息,避免欺骗行为的出现,其次在形式上要坚持创新,要新颖独特,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更好地指导消费行为,影响受众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消费文化的传播。

文化软实力需要媒体助力 篇3

中国软实力建设需要媒体

提及“软实力”,不得不说到一个国家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每个国家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积淀。这些深厚的文化积淀虽然不具备现代传播覆盖全球的快速与同步,却可以避免共性文化同步覆盖所导致的文化个性的消失,得以更多保存原生文化。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国文化以华夏文化为基础,受中华文明影响较深,从旧石器时代的发明创造,到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包括亚洲、欧洲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对中华文化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

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已取得巨大成就。在文化上,我们则要大力构建软实力。中国媒体任重道远。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有中国这样悠久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文化的力量是大国角逐的最终力量,是中国从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的重要武器。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是中华文明的复兴。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软实力的增强与否是决定我国实力地位变化的核心要素。硬实力的增长已是一个常量,关键就看软实力是否能够跟上。

如今,中国文化在“引进来”、“走出去”方面,构建起了良好的运营格局和模式。努力让中国成为世界的舞台,让世界成为中国的舞台。只因为文化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起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如果说,经济发展改变的是一个国家的面貌,那么文化繁荣则可以化育一个民族的风骨。所以当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给子孙后代留下的无数宝贵精神遗产,就像灿烂的星河,熠熠生辉,令人心驰神往。

在这种情况下,传播媒介也与文化之间形成了共栖而存,既冲突又和谐的关系。文化影响着传播行为的同时,文化也经由人类的传播行为才得以延续传承。它们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并且相互影响。传媒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构建中国软实力重要支柱。中国现代传媒取得巨大发展,对构建中国软实力做出历史贡献。但目前中国传媒对中国文化软实力构建还有不足之处,对传统中华文化有曲解和某种程度异化的趋势,提升对外媒体宣传整体素质和观念转变已上升成为战略层次。

其中,某西方媒体对2014年在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中文化上的一些曲解,便能很好地印证这种关系的相互影响。

于2014年11月5日至11月11日在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是时隔13年后在中国的第二次举办,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而崛起的大国形象,也传达了热情、真诚、自信和负责任的中国形象。但是,一些西方媒体却曲解着中国想传达的这种积极、正面的形象,这集中体现了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读,造成国际上一些地区的民众对中国仍不了解。

在APEC会议期间,西方媒体虽然有两篇报道的主题是文化,但是却竭尽所能地描述了一个没有创新的国家形象。尽管这届APEC会议上中国的服饰尽显尊贵、典雅和大气的中国形象,但是这家西方媒体却把其眼光看向了淘宝,发难中国的高仿服装侵犯了原设计者的知识产权。事实上,这个西方媒体的文化报道方向与中国在盛大会议上预展示的内容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总之,无论中国如何展示正面积极的文化大国形象,总是会被找出发难点,进而对中国文化进行攻击,塑造一个没有文化创造力和限制文化自由的国家形象。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个崭新意义的世界信息市场正在逐渐形成。在文化传播中,作为载体的媒介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一些发达国家的大量文化产品倾销至发展中国家,从而严重的妨碍了本地区的文化的发展。为了对付这种“文化侵略”以及其潜在的破坏性,为了保持并发展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很多国家和地区为此均采取了不同措施限制外来文化的传播。对此,我们一定要予以重视起来,并坚定不移地与之斗争到底。

中国媒体需要知己知彼

一个国家形象的好与坏,并非由客观形象决定,而是由公众认知形象所决定的。因为“被认知国”在国际社会传播其形象过程中,受到了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等因素的影响;并且“认知者”在接收的过程中还要受到其他因素(诸如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制约和干扰,从而导致认知偏差。因此,虚拟形象是塑造国家形象的关键,注重国际新闻媒体报道是重中之重。一些服务于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因服务于权利关系,其对中国国家形象长期的报道方式反映了美国主流媒体的意义解释方式和权利关系,在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上不断刁难中国。其实我们的国家有着经典且悠久的文化底蕴,在这种文化浸润下,国人正在逐渐地变得更为优雅,文明之风已逐渐成为社会永久的追求。如果可以摒弃一些没有经过潜心研究的对于中国文化的错误论断,那么便可以不断地从中国文化中获得美的陶冶,塑造纯净优雅的气质。

中国想要传播一个良好国家形象的时候,一定要研究西方主流媒体在报道中的议程设置等,了解它们的报道规律,并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对外传播政策。第一,加强与媒体的互动,做到公开和透明。大众传媒不仅是沟通政府和民众之间关系的桥梁,作为独立的个体,它也是一种相对独特的公众群体。国家可以充分发挥民间的力量,拓宽社交媒体多个宣传渠道,来进行全方位的、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报道;第二,走出负面新闻的认知误区,努力改善自身形象。在社会领域, 《纽约时报》报道多关注于一些负面新闻,尤其是一些突发性危机事件。这类题材在中国许多媒体轻易不敢涉足这类敏感话题,所以才让西方媒体有机可趁、借题发挥。在今后此类事件的报道中,中国应完善反应机制的建设,正视负面事件,采用改变民生状况和对事件负责的态度。

媒体应从中国文化传播入手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扩大文化传播力和辐射力,而传播力的增强关键在于媒体。为了让世界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从而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我国应该充分利用媒体,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用。

传播先进文化

媒体为信息发布、文化传播的平台,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把传播先进文化放在首要的位置。传播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并从中吸取世界文明的水分,最终开枝散叶,开花结果。例如,各种新闻报道和媒体活动的文化引领,积极影响着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因此要想具有大众性、普遍性、实效性就必须通过媒体来实现。

塑造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既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外在形象,又是国家综合国力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国家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媒体传播。因此我们应遵循国际通行的标准、规范去追踪人类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并突出个性特征、塑造国家形象。比如说,中国的白酒虽然在国内被大家所认同,但国际上的影响力却微乎其微。我们可以从酒文化这一点突破,使其不断地标准化、正规化、国际化,最终达到突出个性特征、塑造国家形象的目的。

引导舆论导向

正向舆论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而负向舆论则对社会发展起到破坏和阻滞作用。媒体是舆论引导的主力军,对推动热点事件、促进改革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体要承担起引导舆论导向的责任,引导人民正确地看待和分析热点事件,让主流意识形态在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

树立模范典型

模范典型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力树立模范典型。比如现实中“雷锋”郭明义,他带动了当今中国“雷锋”精神,并使其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我们要树立类似的模范典型,打造中国精神。

中国媒体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应重点从中华文化传播着手。中国媒体对中国文化的普及不仅对中国有利,而且对世界有利。这是在于中国文化的特点决定的。中国文化就是和平文化、大同文化。在中国最早诞生了“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人类共和思想。人类共和的底线是求大同存小异,就是不同文明互相包容、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对话。包容需要宽广胸怀,这是中国文化一大特色。中国文化的经典著作《道德经》提出“上善若水、以德报怨”的伟大思想。

中国文化会帮助更多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大同文化认为,中国的持久繁荣富强依赖于世界的普遍发展。任何一个社会,如果只有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落后,那么这个社会就不会和平稳定。在世界范围内各国人民和平共处,有赖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只有少数国家发达,多数国家贫穷落后,世界是不会真正和平共处的。21 世纪世界有两大趋势:其一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从西方世界向东方世界扩展;其二是文化全球化的趋势,由东方世界向西方世界扩展。可以预料,经济全球化美国是主角,文化全球化中国则是主角。

文化媒体 篇4

岭南地区多丘陵地带, 人们在丘陵上开垦田地种植庄稼, 这种农田称为“骆” (壮话译音) , “越”是“人”的意思。骆越, 指古代活动于如今广西地区 (主要聚居于广西左、右江流域、贵州西南部、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 的人们。骆越后裔的族称, 紧接骆越的第一个族称是东汉时的乌浒, 然后是魏、晋、隋、唐时代的俚僚, 宋代以后称为僮、俍、沙、侬, 今天则称为壮族1。

骆越古国的范围北起广西红水河流域, 西起云贵高原东南部, 东至广东省西南部, 南至海南岛和越南的红河流域2。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 为创造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骆越文化, 其中的稻作文化、太阳文化、航运文化、龙母文化、龙舟文化、铜鼓文化、花山壁画文化、巫文化、玉器文化、象形方块字等文化瑰宝对中华文明、东南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骆越文化是壮族文化的根, 是广西文化的根, 它不仅属于壮族、属于广西, 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继承和发扬骆越优秀文化遗产, 对少数民族及广西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骆越文化的传播现状

作为珍贵的民族文化, 我国民族学、壮学、考古学、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对骆越文化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探索,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地政府也重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将打造文化品牌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 尽力推进骆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骆越文化当前的主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 民俗节日

民俗节日是骆越文化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承载着远古文明的宝贵信息。广西每年农历“三月三”, 南宁、桂林、柳州、玉林、百色等壮乡地区都会举办盛大的“三月三”节庆活动,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庆祝这一传统民俗节日。在节日中多个地区举行的各具地域特色的祭祀仪式、歌圩活动, 体现了骆越后裔民族对骆越祖先的尊敬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 各地壮族地区, 如武鸣的“四月四”祈丰节、马山农村的壮族大王节、隆安县壮族乡村的“四月八”农具节、六月六祭拜稻神“娅王”的稻神节等民俗节日都体现了质朴的骆越原生态民俗文化, 也成为传扬稻作文化、龙母文化、太阳文化、铜鼓文化等骆越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

(二) 旅游开发

广西多个壮族地区充分挖掘本地的民俗资源和文化内涵, 打造以骆越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 开发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旅游业。如隆安稻神山景区, 以稻神山岜娅神像、骆越岜娅城古城、古老的稻作祭祀雕塑群等元素构成充满神秘色彩的景区文化, 打造旅游、“稻作”民俗文化传承一体的旅游产业品牌;宁明花山景区的骆越文化宫项目建设用地约30亩, 建筑面积17600m2, 以骆越文化寻根探秘为主题, 打造了一个集民俗文化教育宣传和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文化旅游景点;还有各地独特的以骆越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旅游节或文化旅游景区, 均结合自身人文、自然优势, 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充分挖掘民俗资源和区域文化内涵, 形成了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和著名的文化品牌, 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 也传扬了民族文化。

(三) 其他形式

主要有歌舞、专题片、研究专著, 但是数量不多, 规模不大, 传播时间没有连续性, 受众面不广。古代传统骆越祭祀舞《骆越点兵舞》是骆越文化歌舞的代表。它将浓郁的远古民俗风情和质朴的艺术魅力结合起来, 通过富有特色的民俗舞蹈、扣人心弦的民俗音乐、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气势恢宏的舞蹈场面, 最大程度地再现了骆越原生态民俗文化, 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让观众深深感受到骆越文化的巨大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民族学、壮学、考古学、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了对骆越文化的考察与调研,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并先后出版了《大明山龙母揭秘》、《骆越古国历史文化研究》等论著。

总而言之, 目前骆越文化的文化传播方式与手段还是单一有限的, 受众面不广, 不为大众普遍认知, 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创新。骆越文化的文化传播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宣传不足。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宣传不够, 没有形成持续性; (2) 手段单一有限。只有民俗节日、旅游开发、研究专著等传统手段, 信息时代的新传播形式使用有限; (3) 传播方式需要改进。在信息化时代, 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 选择符合时代的文化传播方式、载体、传承方式, 才能使珍贵的民间文化广泛快速地被公众接受与认识。

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新媒体指的是当今信息时代高科技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如手机媒体、互联网、IPTV网络电视、移动电视、博客等。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广播、报刊、户外四大媒体相比, 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它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 完全颠覆了传统媒体, 同时还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它具备以下优点: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更新快、及时性、使用方便、成本低、视觉效果丰富等。它符合现代高节奏工作与生活下的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 满足人们对信息互动与交流的需要, 使人们选择与使用新媒体的主动性与意愿更强, 它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容质疑的。

新媒体环境下造就的视觉传播样式日益丰富多样。与传统媒体相比, 以网络电视、网络视频、多媒体广告等新媒体形式为载体的视觉传播形式在形态上由平面、静态快速向立体、动态转化, 表现手段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 使用手段从纸质平面传播转化到虚拟化形象的传播。视觉传播形式极大丰富。不仅在视觉上带给人们全新的感受, 还导致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情感取向等意识状态发生改变。新媒体环境下造就丰富视觉传播样式的艺术形态称为新媒体艺术, 它以数字技术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 以与传统艺术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作, 在工具上使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二维动画软件、三维动画软件、后期编辑软件等电脑辅助设计技术, 在表现形式上注重以声、光、电、虚拟互动等媒介进行内容的表达与传播, 全面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达到了形象生动的视觉效果, 导致人们审美意识、心理状态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 达到视觉传播的目的。所以, 基于新媒体的优势及其环境下造就的视觉传播样式、新媒体艺术所产生的效果, 新媒体视觉传播应该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四、骆越文化的新媒体视觉传播策略

新媒体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新媒体的环境下, 骆越文化的传播、发展、创新也应该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而改变途径, 特别是在视觉传播方面寻求新的策略。

(一) 运用声、光、电、信息等各种媒介进行数码艺术表现

新媒体运用声、光、电、信息等各种媒介进行数码艺术表现, 它的作品“形态”可以是静态的, 动态的、虚拟的与仿真的。数码艺术是最能表现这种现实的新媒体形式。运用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游戏等新媒体数码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进行视觉传播, 效果方便、快捷, 视觉冲击力强, 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平面视觉数码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进行服饰、用具、民居、劳作、风俗、战争、祭祀、图腾等文化分类, 对各个类别用数码艺术的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二维、三维的数码艺术作品制作, 进行平面的数码艺术展示。动态视觉数码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中的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文化分类, 以每个类别的经典传奇故事为题材进行动画形式的艺术创作, 每个文化类别制作1~2个故事短片, 以二维动画片、三维动画片的方式对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进行阐述与展示。立体视觉艺术形式:对“骆越文化”中的民族元素进行提取, 吸收与运用民族元素, 进行可持续的设计与开发, 应用在现代服饰、鞋、帽、文具、玩具、日常用品、现代手工艺品等方面的设计制作上。对“骆越文化”进行文化传承与发展。

(二) 加强传统媒体的视觉传播

电视、报纸、户外、广播四大传统媒体的文化传播作用是不可忽略的, 在文化宣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拍摄展现骆越文化遗产的高质量纪录片, 制作骆越文化专题节目, 介绍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文化分类, 介绍各历史时期的骆越服饰、用具、民居、劳作、风俗、战争、祭祀、图腾等文化元素, 依托电视、报纸、广播、户外广告等传媒开设骆越精品文化专栏, 打造骆越精品文化栏目, 使节目保持常态化与连续性。与新媒体互相共享高质量的素材, 互相充实传播内容, 提高传播效果。

(三) 尝试互动体验式视觉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 人们越来越喜欢虚拟互动的媒体体验方式。首先, 网络游戏 (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互动娱乐的视频游戏) 是人们越来越喜欢的娱乐形式, 可以开发以骆越文化为主题的网络游戏, 将骆越文化的传奇民间故事设计成游戏内容, 玩家在通关游戏的过程中了解骆越文化的民族风俗习惯、典故、文化内涵等, 使民族文化无形中得到了传扬。其次, 在地方门户网站、旅游网站、博物馆推出电子地图或虚拟展示, 将骆越民族地区的特色村寨、风景名胜等用静态画面、动态画面进行展示及说明。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展示屏等媒介进行虚拟游览, 了解民族文化。

(四) 推动骆越文化主动进入新媒体传播空间

当今时代, 人们的娱乐方式、阅读习惯、交流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网络、博客、微信、QQ、论坛、网络电视、手机等媒介的出现已经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 人们更加乐于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学习、娱乐、交流。因此, 让骆越文化主动进入新媒体空间, 是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必要途径。通过新媒体的传播, 可以将宝贵的民族文化以符合现代人们审美、价值取向、心理状态的视觉形式体现出来, 拉近民族文化与大众的距离, 以大众能够广为接受的形式, 使人们在轻松的视觉传播中对民族文化观赏、学习、讨论、传扬、创新, 达到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目的。

五、结 语

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文化传承不是个体行为, 也不能一蹴而就。新媒体传播路径的实现, 需要集合政府、社会的力量, 长期规划实施才会有所成效。要进行传播观念的更新和强化, 政府加大宣传和投入, 并给予政策支持, 最后是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新媒体进行传播, 才能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骆越文化是广西宝贵的民族文化, 由于其文化传播方式单一有限, 不能得到很好的传播与发扬。文章在骆越文化历史研究的基础上, 对它的传播方式与传承策略进行研究, 运用新媒体的优势及其环境造就的视觉传播样式、新媒体艺术所产生的效果, 对这种珍贵的民间文化进行视觉化传播, 使传播形式多样化, 扩大“骆越文化”的文化普及性, 使民族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与发扬。

关键词:骆越文化,新媒体,视觉传播

参考文献

[1]王秀峰, 王静.新媒体时代的视觉奇观[J].美与时代, 2010, (1) .

[2]杨东篱.民俗文化的产业化与“伪民俗”[J].天府新论, 2010, (1) .

[3]王朝阳.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技术困境及对策[J].新闻前哨, 2011, (3) .

[4]阎敏.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新路径——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青年记者, 2012, (20) .

[5]王桂娜, 张丽萍.内蒙古民族文化的视觉传播策略——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例[J].前沿, 2013, (7) .

[6]朱春阳.新媒体背景下的传媒创新特征[J].当代传播, 2008, (6) .

[7]张丽萍, 路雅琴.网络传播与我国民族文化的整合创新[J].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5) .

构建cctv.com新媒体文化 篇5

央视的第二个丰富资源是在全国甚至世界知名的央视主持人。继11月举办的`“十佳主持人”网上评选大型活动后,网站在首页上特设了一个“点击主持人”区域。《点击主持人》栏目设置了“每期推荐”、“挑战主持人”、“对话网友”和“动态传真”四个子栏目,图文介绍央视主持人,并设置“查询”功能,使屏幕上的明星走向了人间,贴近了大众。?

网站创建的“线上故事”栏目通过“电视・幕后”、“人物・故事”和“网友・原创”三个子栏目,讲述电视幕后、幕里故事与网友故事,架起网友和网络、电视互动的桥梁。最值得一提的是网站首页的《电视批判》创意。央视是中国电视媒体的主角,网站在宣传央视节目的同时,对“何为电视”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等问题进行了思考,为电视研究的交锋提供了一个舞台。《电视批判》下设三个子栏目:“电视文化”、“电视前沿”和“上网期刊”,登载专家学者、主创人员以及网友有关电视批评的理论文章。?

论文构建CCTV.COM新媒体文化来自

四、引进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先进文化传播者的素质

传播人类先进文化的群体――央视国际全体员工,是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的队伍,并具有丰富的媒体从业经验。央视国际正在完善的管理机制将为这个群体提供制度上的支持与激励。管理机制将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的结构和运营中的科学化管理及系统化意识,并结合网站既有的特色,从根本上转换观念,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在激励员工的同时,也以危机感意识警醒员工从而转化为创新的动力。?

要成为一流的网站,人员建设非常关键。网站的管理层充分认识到了内部良性培训的重要性。新员工在正式上岗前,都必须集中接受为期一周的业务培训。此外,网站建立了定期培训制度,内容包括新闻编辑业务培训、技术培训、语言培训等。网站将通过培训培养一批自己的名编辑、名主持、名记者和名制片人。?

网站的制度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增强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和推广央视国际的形象与大众认知度,最终增强央视国际在网民心目中的品牌忠诚度。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网站的员工和他们的团队精神。?

品牌忠诚度的获得必须遵循“以用户(网民)为中心”的原则,不断完善网站的服务功能。互联网的服务策略核心是个性化,通过互动与网上注册等方式的积累,建立用户的个人数据中心。在这个数据库中,追求个性的用户被汇集并被分成一个个非常个性化的用户市场。网站的个性化服务也将立足于央视国际的网络电视媒体的特色。服务功能将涵盖从现在的简单电视节目预报下载,到今后网民在网上自动动手制作电视。?

文化建设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力求在梳理各层面管理者和实际操作者的网络理念的同时,修补现有的网站缺乏新闻报道权的制度性缺失,从而为央视国际原创栏目的发展争取制度性的保障。央视国际的目标是:中央电视台的信息采集队伍成为央视国际的稿源。?

五、整合中国的电视资源,实现国际化传播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主题是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或手段加强行业内或跨行业的联盟,在多赢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最大的电视网站?④,同时也作为国家六大重点新闻网站之一,央视国际的可持续发展将建立在与全国地方电视台网站及世界知名电视机构合作的基础上。?

在入世及电信业务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国家对广播电视业务的保护将可能首先在因特网上出现突破口。我国的广播电视规模与国外传媒相比还很弱小,网络化的程度非常低。央视国际有义务也有责任整合分散的地方电视媒体资源,引领着同行共同发展,并逐步成为央视与各地方电视台进行资源整合的代理人与沟通渠道。各电视台的网站也将成为中国电视节目的购销平台。?

在“传播中国、视听全球”传播理念的指导下,央视国际传播的目标用户是全世界的网民。受各种因素制约,网站的目标用户目前主要是针对母语为汉语的居住在国内的中国网民。随着央视国际网络内容的不断丰富创新和技术上的日益成熟,网站的“全球化传播”战略正在逐步实施。央视国际的目标是“网络可及之处,就会有央视国际网络的声音和画面”。?

注释:?

①“新媒体”,也即第四媒体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

②第五媒体是将报刊的“存内容于家庭”的优点、广播电视“用户自由增长”的优点与网络媒体的“个性化服务”优点整合在一起的一种新文化传媒形式。具体参见《后万维网时代――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与本刊特约记者孙保传的对话》,《中国传媒科技》,第2期(总第72期)。?

利用媒体文化丰富语文课程资源 篇6

媒体文化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越来越普遍地进入了大众的生活。媒体文化“生产”的形象、观念与知识渗透到了现代人类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语文教育也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在信息时代,语文课程不再固守传统的封闭的结构,而是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从形式上看,它不仅包括文字文本,而且还包括口头文本、电子文本和媒体文本、广告作品、影视作品及许多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作品进入了语文课程,大大地丰富了语文课程的内涵。与此同时,社会对语文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媒介素养被置于语文课程目标的突出位置。我们必须逐步从传统学校教育走向现代教育,培养青少年适应媒体文化时代的现代语文学习意识与学习观念,教育青少年懂得信息时代的现代语文学习方法。

一、推介图书,亲近名著,传承优秀文化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指出初中生“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并要求“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同时对课外阅读的材料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经典作品应是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首选。经典名著是优秀的文学积淀,是优质的精神食粮,是人类社会基本价值的携带者……因为阅读一部优秀文学名著而影响其一生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创造机会与条件让青少年走近名著,此外,银幕、荧屏、图书、报刊……要有文学名著一席之地。

世界上任何一部文学艺术作品,都取材于生活,艺术地再现生活。它们凝聚着创作者的智慧与汗水。他们将自己的作品植根于生活、精神、情感的土壤之中,自我表现无疑是作者心声的倾吐与独白,同时也是用带有激情和幻想翅膀的心灵去洞悉世界、体验生活的,在一种超脱的忘我境界中创造自由、完整而独立的心灵形象。这类作品大多是灵感的产物,这种自我意识可以为人所理解和接受。它们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闪烁着瑰丽的艺术光辉,它们传播真善美,指点人生,拨动心弦,激荡心灵,净化灵魂,感召生命,催人奋进……

通过阅读名著,弄清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等。用精读方法阅读精彩片段,评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品味作品的语言特点。在阅读名著的实践中,学生可以从中直观感受文章的布局谋篇、选材立意,如何开头结尾,这一切再也不是老师课堂上干巴巴的说教,应该怎样怎样,听得大家头都大了,可还是用不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写出来的文章“涛声依旧”,该写成什么样的还什么样,不会因此有大的改变或产生老师期望中的提高。试想,南京考生蒋昕捷如果没有名著的熏陶,2001年会有《赤兔之死》的精妙作文横空出世吗?用古白话写就的佳作不仅让阅卷老师一致拍案叫绝,给出了满分。作者文学功底相当深厚,《三国演义》没读过5遍以上绝不可能写出来这样的作文。历年来的考场优秀作文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二、走近影视,欣赏佳作,打造精品课程资源

电影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它从诞生以来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进步,为人类带来极大的文化享受和精神享受,早已突破一般的娱乐和消遣的特质,电影艺术融入各种表现手段,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优秀电影形成的电影文化的发展提升了人们思维和审美的品位,优秀电影融文化、艺术、科技、审美所提供的人文信息孕育出一种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现代教育没有理由抛弃电影文化。在信息时代有效利用电影资源改变或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何尝不是一种创新思维和创新的学习模式?

然而,现今的中学生,时逢快餐文化的时代,加上学习的压力,普遍缺乏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尤其是外国名著。分析其原因,在于西方文学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其行文结构与中学生的阅读情趣又存在较大的差距。

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影视与文学的密切关系,把影视引进课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在我们的时代,电影不仅对儿童,而且对成人都是最有力的教育因素。”许多人往往就是因影片中某个印象深刻的人物或复杂多变的情节而开始走进名著,进而使自己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依此,教师可以适当选择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片段在学生中播放,让学生与名著进行对比,在比较中理解名著的精彩之处。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光看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读名著。因为,影视作品与小说在欣赏方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别:小说讲究文字描绘的形象化;影视作品讲究人物的行动化和视觉化。因此,读小说要将文字转化为“意象”,这是一种积极的再现过程,需要联想、想象,需要心灵体验,需要集中精力,需要进入心气平和的状态,需要沉浸在宁静和谐的状态之中。这样,就陶冶情操,增进智慧,提高语言感受能力,获得难以名状的读书愉悦,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

三、关注传媒,走进社会,挖掘社会人文资源

新闻媒体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刊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这要求教师调动一切手段,让学生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从现实生活中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积累写作素材。

针对此,教师完全可以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有选择地下载并播放一些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共同关注》、《今日说法》等栏目中的节目,以及《见证》、《大家》,国内、国际的《年度新闻记忆》等年度总结式节目。这些都是现实生活的浓缩,学生可以从中把握生活鲜活的脉搏: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谐社会的人生百态,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就能自觉关注社会、民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此外,如“艺术人生”、“中国骄傲年度人物”、“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节目中的人物故事,不仅是学生写作中极佳的素材,更重要的是,那些社会精英、平凡人物的人格魅力与高贵品质,将成为学生今后的人生楷模与精神动力。

此外,如“感动中国颁奖”、“感动中国的十位母亲”、“2008抗震救灾文艺晚会”节目等,我认为都是生动感人的好教材。历年来考场作文的话题其实都离不开真善美的主题,而这些材料中的人物事件,是真善美的典范,不管是为积累写作素材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这些材料都不容错过。以2008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他们》为例,文章的思想深度和朴实的文字赢得所有阅卷老师的赞赏,终于获得了70分的满分,专家称这是上海近年来高考中难得一见的佳作。作文题“他们”,构成整张试卷一个亮点。阅卷专家分析说:“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视角独特,关注农民工的人很多,但是关注农民工子女的人却很少。作文在客观描述、合理想象之中又饱含真情实感,不愧为上乘之作。”这篇作文把深刻的思想用朴实的文字表现出来,全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时尚的包装,但是立意高,角度新,字里行间透露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引发了阅卷者内心的共鸣。而文章的点睛之笔就是最后一句:“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考生没有一味抱怨,写出了变化和希望。文章让我们读懂了真实生活素材是作文的源泉。那些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看得见感触得到的社会现象,转化为文字后,自然会引起大家的共鸣,作者如果没有关注社会,没有关注媒体,也许根本挖掘不出这样的社会资源。

四、走进网络,对接现实,拓展信息互动资源

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利用网站、论坛、帖吧、博客、播客等公众的与个人的网络平台,收集与筛选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拓展交流互动资源。

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和新闻作品最先通过网络向公众发表了,如:《生死不离》、《大地震纪实:我们在一起》、《一切为了生命》等。灾难考验文学,促进不朽作品的诞生。这些作品不仅仅真实回放了大地震过程,以全球视角阐释震灾之于整个人类的启示和警世意义,也展示了在惨绝人寰的大灾面前,英雄的中国人民表现出的坚毅、顽强、友爱、互助的美好品德与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伟大精神。作品中人物对爱情的执着、对亲情的呵护、对家庭伦理的信守以及对职业的笃诚,都升华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情感,成为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的精神遗产。

例如,“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众多网友自发创作的诗歌难以计数,其中一首佚名的《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感动了很多人。这首诗为纪念地震中遇难的学生而写,在网络、手机和电台中流传,并被制作成MV。中国通信业媒体人乔楠在博客上转载了这首诗,并说这首诗价值600万元。乔楠介绍,这首诗感动了盛大总裁陈天桥,5月16日盛大网络宣布再捐600万元,捐款总额达到1000万元。众多网友甚至建议,这首诗应入选中小学课本,纪念地震中遇难的孩子。据网友反映,这首诗最早出现在5月13日上午的百度贴吧,随即被网友们到处转载。

全民抗灾的这段经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以启发和思考:体现了中华民族有着怎样的优秀传统、怎样在危急时刻作出理性选择、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道德的力量等等。通过视频画面,学生能够感觉到人们不畏艰险、尊重生命、团结互助、爱心相连的道德风尚与精神面貌,在直观感受之余又可以进行思维的拓展延伸训练。

利用媒体文化教育是新课程下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之一。媒体文化的养成教育,比较起传统的语文教育,学生有了更充分的自主学习意识,媒体文化接受过程中的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成为了必须的思维方式。这种现代媒体文化的素养教育又是现代青少年心智健康发展的必然途径。

新媒体时代文化养老探析 篇7

如果深入去分析这一现象的根由, 我们又会觉得, 若过多地以指责的语气来看待这些事件, 是很不客观的。当代社会中, 男60岁 (女55岁) 以上的老龄化退休人口大都成长于特定的历史时期, 经历过“三年自然灾荒”“反右”“文化大革命”等特殊阶段, 时代在他们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因此, 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追求可能和当代社会的主流方向存在一定的偏差。在他们当中, 很多人并没有接受过系统与完整的教育, 因而文化素质总体并不算高, 一些“高大上”的、具有鲜明文化特质的娱乐方式他们也接受不了。在他们的生活圈里, 更喜欢一些简单化、快餐式的娱乐方式, 类似麻将, 健身舞, 掼蛋, 钓鱼, 养宠物, 看电视, 听广播, 甚至干脆没有娱乐生活, 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帮子女抚养第三代的事宜上, 等等。

对于此, 常有人大声疾呼, 说中国社会是一个没文化、没追求、没品位的社会, 他们会说:“你看看那些退休的老人整天都在干些什么事, 有一点档次吗?”这种说法, 我颇觉得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甚至有杞人忧天哗众取宠的感受。社会的进步需要时间去沉淀, 甚至历经几代人的净化之后才可能展现出一个全新的形态。他们作为曾经奋发有为的一代人, 已经完成了自身的历史使命开始安享晚年, 不论他们的追求与爱好如何, 我们作为晚辈, 都没有资格去一味地盲目指责。我相信掌握了先进知识与良好礼仪的青年一代, 当若干年后自身也已老去, 迈入现在“他们”的阶段时, 一定会做得更好。但是, 我们仍然有义务和责任去帮助和引导他们, 用文化养老的方式, 让他们的生活尽可能多地迈入文化的土壤, 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夕阳的光辉下欣赏到这个世界落日前的更多精彩迷人之处。

关于文化养老这项行动, 其实也不是没有人去做, 各地文化馆乃至老年大学都已经开展了很多这样的工作, 这些活动普遍具有规模较小、反响不大、推广渠道狭窄的问题, 每年各地看似举办得轰轰烈烈, 实则难以产生规模化的社会效益。究其原委, 我觉得主要还是忽视了当代社会的时代特质导致。新媒体时代下, 文化养老如何更健康更有序的发展, 我大概思考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大对城市社区图书服务的投入, 努力建立社区图书馆

很多人抱怨老年人没有读书看报的习惯, 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文化素质的原因, 有身体健康的掣肘, 有经济状况的因素。其中, 最重要的恐怕还是来自经济状况的因素。如果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 他们还是有读书看报甚至上网的意愿的。我国的城市公共图书馆从2012年起已经全部实行免费制度, 仅需要缴纳一定的押金就可以免费借书, 这无疑是国家重视文化事业发展, 积极与世界接轨所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 具有非常深远的进步意义。但必须指出, 城市的图书阅读资源主要集结于公共图书馆领域, 让整个城市的老人都去唯一的一家图书馆来读书看报是不现实的, 而社区图书馆建设目前几乎是零, 甚至落后于近年来兴起的农家书屋。而国外的社区图书馆却非常发达。以法国巴黎为例, 每个社区都有一个至少中等规模的图书馆, 全市图书馆可通还通借, 而且具有完善的网络系统。市民可以在网上搜索书籍, 预约至自己附近的图书馆, 有些社区图书馆甚至提供送书到家服务。在公共图书资源服务领域上, 这条与国外对比后所呈现的巨大鸿沟, 在未来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未来的十年中, 至少在一部分大城市中应当不再呈现空白。

笔者的思考是, 如果完全从无到有地建立全新的图书馆, 是不具备现实的可操作性的, 实际上, 城市地区的图书馆并不缺, 关键是如何利用的问题, 现今的大学、中小学都有完善的图书馆设施, 可以考虑以适当的方式向所在社区居民加以开放,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区内公共图书资源的不足现状, 可以有效地让老年人业余时有去处, 得到有益的文化熏陶。

二、在内容提供方面, 可开通针对老年人的专题频道 (尤指网络)

在线视频播放已成为当下人们观看影视作品的主流方式, 而可承载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手机的普及, 又进一步拓宽了人们学习与娱乐的途径。不可否认, 如今能够熟练掌握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已不在少数, 然而这样的新兴媒体所展现的内容更多是为年轻人而服务, 尤其在首页上更是集中展示一些新潮、猎奇、充满感官刺激的图片或文字。无形之中, 也让很多老年人心生反感, 会想“都是些什么玩意!”从而片面地排斥本可以带给他们诸多欢乐, 为其提供精神食粮的优质媒体。

在这方面, 我国中央电视台起步较早, 很早就开通了“夕阳红”节目, 并有针对性地推出了很多内容, 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然而相对于中央电视台整体的节目量而言, 单靠一个“夕阳红”节目仍然显得有些单薄, 但如果为此而单独开通一个频道, 又显得资金、人力、资源上的不足。而网络的出现, 恰恰很好地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 现有网络上, 与老人有关的节目内容 (文字、视频、音频) 很多, 所缺的是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但也不难, 既然各大门户网站都能开通育儿频道、女性频道, 开通一个老人频道不算难, 尤其是一些在线视频网站, 其上已经包含有大量的信息, 只需有人稍作整理, 即可成型。但是, 很多老年人对新媒体、网络的不熟悉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现象, 而解决方法除了儿女的悉心指导外, 还有我下面要提到的学习乐园——老年大学。

三、老年文化大学, 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展示平台

老年大学已经是当下老年人首选的生活娱乐基地。老年大学以低学费高服务, 旨在满足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要而越来越受到老年朋友的喜爱和追崇。可喜的是, 我们看到大部分老年大学都呈现一派兴兴向荣的气象。老年朋友在退休后, 通过专业老师的教学, 有的圆了自己年轻时没有时间学习琴棋书画的遗憾, 有的则将之前的爱好再有生之年得到更好的升华。特别是很多从事艺术专业的人员退休后, 又重新反哺于老年大学的讲台, 既充实了老年大学的教师队伍, 又激起他们更多的教学热情。

笔者所在的单位就有附属的江苏省老年文化大学, 它是由江苏省文化厅主管、江苏省文化馆主办的以文化艺术教育为主要学科的综合性老年大学。学校以“校园、乐园、家园”为办学理念, 在遵循老年教育的特殊规律下, 体现“增长知识, 丰富生活, 陶冶情操, 促进健康, 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 为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重点突出“文化教育, 技能技术教育, 科学保健教育, 文化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重点, 采取“灵活、多样、实际”的教育方法, 做到“学、乐、为、教”相结合,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全方位、多层次、多学制”的开放式教育教学体系, 精心为中老年朋友们营造了一个求知、求美、求乐的宽松和谐环境。自办学以来, 学校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社会公益服务为主, 经济效益为辅的办学方针, 坚持为老服务的宗旨, 遵循因地制宜、因需设课、因人施教的指导思想, 以老年学员乐意、在意、满意为工作标准, 以用爱心、细心、耐心为教师的必备条件, 热心、真心、诚心为老年朋友服务。几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师资力量雄厚、设施设备齐全、管理严谨有序, 服务质量也与时提升。全年在校生5000多人, 开设十几专业, 138个班级, 为数万人进行了学习、培训服务、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和社会效益。

创校十年来, 一直致力于老年文化艺术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在抓好教学的基础上成立了“春之声”合唱团等八个老年艺术团队, 经常组织团队开展“送健康、送文化进社区”公益演出活动, 团队多次参加国际、全国、省级的大型比赛、演出活动, 均取得良好的成绩与好评, 同时, 还组织国际、省际中老年文化交流活动, 为广大老年朋友们融入群体、服务社会提供了一个广阔平台,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特殊贡献。这些活动的举办, 为广大老年朋友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风采、发挥睿智才能的平台, 帮他们圆了歌唱梦、舞蹈梦、演员梦、绘画梦、书法梦……此外, 学校还不忘紧跟时代潮流, 开创了如电脑班、摄影班、养生班、特色乐器等新课程, 让老年朋友也时髦的融入进网络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艺术与视觉文化 篇8

一、新媒体艺术的内涵

1. 何为新媒体

很难给新媒体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但可以从以下的关于新媒体的解释中获得些许的启发。“新媒体是计算机交互及通讯技术与传统媒介 (电影、图像、文本、音乐等) 的联合” (1) ;“是大量的集成交流方式中的一种新方式, 电子方式的, 如因特网、CD-rom” (2) ;“新媒体亦称电子传媒, 普遍具有交互性”。

新媒体艺术是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 是充满了全新实验精神的艺术创作活动, 包括数字视频、网络多媒体技术、全息摄影、三维动画, 以及图形处理、虚拟现实等等。它涉及计算机技术、艺术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科学等诸多领域, 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体。新媒体艺术的定义十分多样, 有许多理论被艺术家经常使用, 用它们在艺术、科学与社会之间建立桥梁, 从而表达在当下这一飞速变化时代中对人自身所进行的思考与反省。

2. 新媒体艺术特征

与传统的媒介艺术相比, 新媒体艺术有着以下的显著特征:

(1) 多媒体并置, 多感官综合体验。在包括网络计算机、传感器、投影、音效等许多设备的共同作用下, 新媒体艺术让大众在虚拟场景中将视觉、声音、气味、触感甚至味觉一并体验。新媒体艺术的呈现形态, 已超越了传统媒介带给大众的单一视觉体验。它的多感官综合体验, 开发人的周身感官, 这是传统的艺术形态所无法达到的。

(2) 结构开放、交互特征。传统媒介作品很难与大众建立起直接的交互关系, 都是单方面的“看”或体验。而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 结构的开放性, 使得其作品一直处于“未完成”的状态, 成为了一个“游戏”, 大众可以参与作品其中, 直接构成作品的一部分, 进而转化为创造者。人与作品 (机) 的互动过程, 才是作品真正意义上的完成。

(3) 学科交叉, 跨界整合资源。新媒体艺术涵盖了诸多技术与学科, 最大限度的体现了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如:计算机技术、生命基因科学、电磁物理学、哲学、文学、神学等等, 体现了后现代多元的审美价值观和对众多知识领域融合发展态势的深层探讨。

(4) 虚拟现实。在由电脑硬件和软件所创造的幻真性的虚拟情境中, 民众通过使用各种工具 (如电子手套、数据头盔、CAVE技术) , 使使用者进入一个幻真的世界。

二、虚拟视觉的文化革命

艺术的发展不能离开文化而单独存在, 作为人类文化发展标志象征的视觉艺术, 必定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境况。每一种视觉文化都包含了前面的文化因素, 又改变了前者的面貌, 推进了视觉文化的进程。

在手绘图像时代, 人类用最朴素的方式手工模仿外部世界制作图像, 努力在二维的空间里制造虚拟的三度真实。临摹原作, 成为复制传播图像的唯一途径。从手绘图像到摄影, 人类文化进入到了机械复制时代。一方面, 照相机的发明使机械复制成为可能, 使得图像的生产和传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另一方面, 摄影术的出现, 使像机成为人视觉的延伸, 扩展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世界, 也标志着图像第一次从手工劳作进入到机械复制的“图像时代”。

电子媒介的出现, 改变了视觉文化传播的方式, 也改变了视觉文化自身的形态。图像被无限完美复制成为可能, 而原型不会有丝毫的损耗。传播更是由以前的人对人的点状沟通方式, 变为不需要人在场的虚拟互动。“任何媒介 (即人的任何延伸) 对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 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 (或曰任何一种新技术) , 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3) 媒介的差别决定了所呈现的视觉表征上的差别和体验文化的方式不同。

“今天的抽象之物不再是地图或概念了。仿真的对象也不再是国土或指涉物。现在是用模型生成一种没有本源或现实的真实:超真实。国土不再先于地图, 已经没有国土, 所以是地图先于国土, 亦即拟象在先, 地图生成国土。”在手工制图时代, 形象的创造是和客观世界中的原型密切相关的, 从本质来看, 是一种模仿。传统的模仿和数字时代的拟像有着本质的差别。前者依据的是“地域在先的原则”, 先有地域, 后有根据地域绘制的地图;而后者, 是先制造了地图, 根据地图, 再把地图转换成现实中的地域。以前, 无论是绘画还是摄影, 都以现实存在的物象为原型进行创造, 而在媒体技术发达的当今, 已经不再需要现实中的原型了, 用数字技术直接可以仿真图像。虚拟现实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地域、国别、空间、时间的局限, 在鲍德里亚看来, 构成虚拟文化最重要的就是“拟像与仿真”。符号不再表征现实, 甚至与现实无关。好莱坞许多大片都依赖电脑数字影像技术来创造形象, 从《指环王》《2012》到《阿凡达》, 无不如此。波德里亚的“拟像与仿真”成为这个时代最准确的预言, 一种全新的虚拟文化也随即来临。

参考文献

[1]周宪, 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2]刘仲严, 艺术教育学新论:后现代艺术教育.[M].香港:香港艺术发展局出版, 2004.12

[3]马晓翔, 新媒体艺术透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2

新媒体下的大众文化 篇9

美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 通俗文化 (Popular culture) 是某个社会中所有人的文化, 并且认为:在人类历史上, 每个社会都拥有它自己的通俗文化。由于今天的通俗文化都是大众化生产的, 并且是借助于大众媒介而大批量传播的, 因此诞生了另外一个词汇, 即大众文化 (Mass culture) ;在他看来, 大众文化就是指“我们的文化中的那些大众化产生的, 并且/或者通过大众媒介共享的一切东西”。由于现代通俗文化无不是经由大规模生产或由大众媒介推动的, 因此他认为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这两个概念几乎是可以互换的。并认为通俗文化是美国的主流文化, 包括人们司空见惯的所有物质、风俗、时尚与活动。也就是说, 这两个概念所指的对象实际上是一致的, 它们的差别在于使用者对所指对象所持的价值立场不同。 (1) 笔者认同对大众文化这样的描述性界定:大众文化是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社会中为普通民众生产, 并为普通民众所参与和消费的一切物质、符号、观念和活动。或者简化为一句话, 大众文化就是现代社会中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 (2)

大众文化具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时尚性、娱乐性、依赖性等特点, 作为一种工具, 媒体的物质形态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从最早的口语媒介、原始壁画、结绳记事到文字的诞生、纸的普及、印刷术的发明以及书籍的产生、近代新闻报业的兴盛、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的壮大, 直到现在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撑的数字媒体的崛起, 媒体的形态处于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演化的历史中。

在媒体发展的历史中, 每一次媒体技术的变革, 都会带来所谓的“新媒体”, 特别是在知识爆炸、技术更新迅速的今天, 各类新媒体层出不穷, 新媒体的外延更是不断地拓展。在信息时代, 不仅是新的技术变革和物质形态的变化可以产生新媒体, 新的软件开发、新的信息服务方式的推出, 都可称之为一种新媒体的诞生。可以肯定, 今天的新媒体在未来同样会被归为“旧媒体”的范畴。

本文所界定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从技术界定上看, 新媒体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根据这个定义, 新媒体的种类非常繁杂, 目前受到较多关注的新媒体不下几十种, 包括网络电视 (Web TV) 、网上即时通信群组、对话链 (Chatwords) 、虚拟社区、博客 (blog) 、播客、搜索引擎、简易聚合 (RSS) 、电子邮箱、门户网站、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游戏、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纸、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楼宇视屏 (各种大屏幕) 等。其中有的属于新的媒体形式、有的属于新的媒体硬件、新的媒体软件、新的信息服务方式。 (3)

新媒体的传播特性

超媒体。超媒体是指在多种媒体中非线性地组织和呈现信息。美国学者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 超媒体是超文本的延伸。所谓超文本是一种按照信息之间关系非线性地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计算机技术。在信息文本中含有指向其他文本的链接, 受众不需要顺序阅读, 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通过“点击”链接选择性地阅读文本信息内容, 受众完全掌握了信息的选择权和控制权。

虽然并未真正实现多媒体信息的任意转换和链接, 但超媒体信息服务却是新媒体发展的方向。随着计算机芯片微型化和网络融合, 手机、数字电视等装有微型计算机芯片的新媒体也可以同电脑一样连接至互联网。

交互性。交互是新媒体的重要特性之一。它有两个含义: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参与个体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都拥有控制权。面对面的信息交流、电话就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而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报刊、广播、电视, 其信息的传播具有单向性, 信息反馈不方便, 交互性比较差。交互性则是新媒体最突出的优势之一。

网络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 的普及以及使用成本的降低又为人们提供了廉价的传播渠道。这就使任何拥有联网信息终端的个人, 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发送者, 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交流。新媒体的超媒体性, 使交流双方真正实现了信息的交互传播。

超时空。新媒体利用连接全球电脑的互联网和通信卫星完全打破了地理区域的限制, 只要有相应的信息接收设备, 在地球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接收到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此外, 无线网络的发展, 还使新媒体摆脱了有线网络的限制,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接收信息。

新媒体还大大缩短了信息交互传播的速度, 甚至实现了信息的“零时间”传播。传统大众媒体的信息交流是单向的, 受众不能即时反馈, 即使有反馈也是延时的。新媒体提供的在线评论功能使信息反馈的时间大为缩短, 电子邮件可以将任何信息在几秒钟内传至全球任何一部联网的信息终端, 即时通信服务则完全消除了交流双方之间在时间上的间隔, 使信息的交互传播突破了时间限制。

个性化信息服务。新媒体提供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服务, 使信息传播者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新媒体环境下, 信息终端在网络中都有一个固定的地址, 如IP地址、手机号、电子邮箱、QQ号码等, 信息传播者可以根据地址确定一个或多个受众向其传播特定信息。另外, 受众对信息具有同样的控制权, 受众可以通过新媒体定制信息、选择信息、检索信息。这样, 每一个新媒体用户都可以发布和接收完全个性化的信息, 大众传播转变为“小众传播”。

虚拟信息传播。数字化信息以比特的排列组合来表示和传播, 人们可以方便地通过调整比特的排列来修改信息甚至制作虚拟的信息。利用各种软件, 人们可以方便地毫无痕迹地修改文本、图片、声音、影响, 也可以制作出逼真的虚拟信息。新媒体的虚拟信息传播, 不仅指信息本身的虚拟性, 还指传播关系的虚拟性。在新媒体下, 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是虚拟的。

新媒体的发展与大众文化的发展

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大众传媒紧密联系的。新媒体的发展, 给大众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特点和气象。传播媒介本身既是重要的社会惯例构成, 也是工业体系的延伸, 与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政体有着复杂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传媒重新组织日常生活交给人们新的社会生活方式, 加强人们新近形成的日常礼节和习俗, 为人们重建认同感和记忆提供新的素材……在组织和倡导新的相互竞争的意义体系及其再现方面, 大众流行传媒对普通老百姓来讲, 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大众传媒给人们提供各种话语、形象和解释框架, 供他们在理解身在其中的社会变化时作参考, 并帮助他们拿出个人的行动对策。 (4)

在这种媒介化生存状态中, 人际交往也由人与人之间直接交往演化为可以全天候与世界各地保持连线的人———互联网———人的间接方式。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超时空、高密度、现成并且获得便捷的各类信息, 在给人们提供切实帮助和服务的同时, 也自觉不自觉地使人们逐渐漠视了自己拥有的思维与行为自由, 形成了人对于物、对于现成答案的过分遵从和依赖, 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疏远。日甚一日习惯于闭塞的环境, 习惯于以大众传媒来排解内心的寂寞, 沉溺于在大众传媒信息所引发的喜怒哀乐之中, 满足于在大众传媒牵引下自我营造的色彩斑斓且子虚乌有的交流幻觉, 而忽略甚至放弃与外界的真实接触与交往。 (5)

传播会把公众塑造成丧失辨别能力而不假思索的单面人、一维人, 只顺从并认同媒介传播出来的现实世界, 缺乏对其进行思辨的能力;同时媒介为了各种利益迎合受众, 而降低鉴赏品位, 导致大众文化水平下降;媒介以诱人的声色占用并“窃取”了人们的自由时间。 (6)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丰富与快捷是以往所不能想象的,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与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密切相关。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之一是文化的市场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中国社会加快了市场化的步伐,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 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了文化市场的主力军。在大众文化日益流行的语境中, 从“文化搭台, 经贸唱戏”到文化商品化、文化产业化, 文化越来越走向了市场化。书籍、电影、戏剧, 文化产品是影响人的思想———或者增加知识, 或者提高审美素养, 或者使人颓废甚至犯罪, 它们对社会来说不是中性的, 有真、善、美与假、恶、丑之分, 一旦被作为商品来炒作, 行为则以商业利益为宗旨, 而不是以充实知识、娱乐大众为目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已成为人类社会一股不可忽视的整合力量。文化产业不仅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关系, 而且与社会发展处于全面的互动过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 使得满足人们多样的文化消费需求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 也使得文化生产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直接关系。人们在文化产业中的参与程度和享有程度, 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也标志着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程度。正是这种实现程度的差异, 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所达到的现代文明程度的差异。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之二是文化的娱乐化。在市场商品化与大众文化流行的背景下, 文化已渐渐摆脱了历史的重负, 历史的、批判的、教诲的色彩越来越淡, 休闲的、消遣的、戏谑的色彩越来越浓。到了新媒体时代, 娱乐不但普遍化、大众化, 还呈现出一种仪式化的现象。《新周刊》中“娱乐新世纪”有一段话, 说现代的娱乐是一种哲学范畴的娱乐, 这种娱乐的本质蕴涵着人类追求自由解放的全部含义。认为21世纪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娱乐, 工作本身就可以说是娱乐。超女、好男儿、我型我秀等选秀节目的应运而生, 便充分阐释了文化的娱乐化特性。追求休闲、渴望娱乐成为新媒体时代下各媒体的一种倾向, 搞笑戏说、娱乐至死成为新媒体时代的独特现象。在极端娱乐化的追求中, 在渴望被关注渴求成名的心态中, 伦理的道德的意识隐匿了, 自我的个人的追求凸显了。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之三是文化的符号化。商品经济日益发达, 大众文化越来越流行, 消费文化格外兴盛, 文化成了一种符号。有时, 以金钱为主要衡量价值标准, 文化的诸多内涵往往被弱化了, 文化的丰富性往往被简单化了, 凸显留下的仅仅是其外壳。在铺天盖地的包装与广告的声势中, 文化的符号化日益突出。在消费文化的左右下, 文化的生产也就具有了符号化的特点, 传统经典的文化遭到忽视, 平面化的、浅显化的、官能刺激的文化产品得到青睐。在媒体的策划包装中, 在大肆的炒作与宣传中, 文化产品的符号化特征更为突出。媒体以诸多影视明星、文化名人、成功人士作为报道、出镜的重点, 竭力打造传媒红人, 使其成为某种文化符号, 吸引众人的目光, 以扩大媒体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媒体文化的市场化、娱乐化、符号化, 可以说成了一把双刃剑, 既繁荣了文化市场、丰富了文化生活、满足了文化需求, 但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化品位、消解了文化深度、弱化了文化理想, 造成了文化的低俗化和趋同化。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与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密切相关, 并非新媒体时代没有了传统文化、经典文化, 而是在新媒体时代, 传统的、经典的文化被弱化了, 大众文化、消费文化被强化了。

注%释:

参考文献

①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 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版。

②刘自雄、闫玉刚:《大众文化通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③宫承波主编:《新媒体概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④格雷厄姆·默多克:《媒体参与的现代性:本世纪末的传播与当代生活》, 引自《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 第1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⑤云德:《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 人民文学出版社。

相亲文化与媒体传播使命 篇10

1、古代相亲文化

在古代, 相亲是婚嫁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婚嫁过程规范为六个程序, 称为“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采”即男方请人向女方家里说明缔婚的请求。相当于后世的“提亲”、“说媒”。“相亲”秉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社会认可标准, 男女青年的自主权是很小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卫风·木瓜》中就有“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来赞颂青年男女对爱意的自由表达。我们的先人也常常感叹青春易逝, 嫁娶无期, 渴求自由爱情。虽然, 那时相亲多是在家人的安排下进行的, 主动性微弱, 但是他们仍然在大胆地表达爱意, 追求自由的相亲和幸福。

2、新相亲文化的概述

相亲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一种。也是华夏古老文明的一脉。如果说, 相亲只停留在青年男女自主性缺乏的被相亲束缚之中, 那么这种文化也许早就消失了。正是因为“相亲”既是华夏中原的一种古老传统, 同时又使世世代代炎黄子孙从相亲的束缚走向解放。

新相亲文化赋予了传统相亲新的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一方面, 时代的进步。使得相亲文化告别了“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强制束缚, 将相亲的主动性牢牢地掌握在青年男女自己的手中, 如《诗经》中的先人一样。另一方面, 媒体的介入。媒体的发展使得古老的相亲, 婚恋交友方式拥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公开的舞台空间, 将越来越多的改变人们的相亲心态。使之变得更加多样和开放。新相亲文化是对传统相亲的一种继承性的发展和创造。继承了古人对于美好爱情, 自我选择, 主动相亲的追求精神;继承了许多关于人品, 相貌价值观念的社会评判。新相亲文化进行发展, 改变古时按生辰八字, 算命中注定, 配门当户对, 用一切客观原因来决定婚缘浅近的相亲模式。使之变得更加民主, 平等与自由。改变了过去仅仅存在于私人领域的相亲话题, 使之变得更加公开, 鲜明。

二、媒介技术与相亲文化的发展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讯息”即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会开创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迄今为止, 人类拥有: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数字媒介。每一次媒介技术的革新, 对我们的相亲文化发展产生不小的影响。

早在1902年《大公报》上, 刊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征婚广告。传统的相亲渐渐走向公共的视野。相比以往, 报纸相亲更易保存和长距离的传递, 内容更全。

电视相亲节目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开始, 东方卫视《相约星期六》, 湖南卫视《玫瑰之约》, 重庆卫视《缘分天空》一时间火爆异常。“真人秀”色彩突出, 节目中穿插嘉宾的才艺展示和幽默调侃, 探讨爱情真谛、价值取向, 以及异性间相处的技巧。对新相亲文化的发展有很大促进。

网络技术发展, “宅文化”出现,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微博相亲、QQ相亲、加入婚恋网站相亲。相亲的模式也愈来愈多元化。传播不受时空限制, 低成本, 高效率。走向更多的宅男宅女, 为其提供宽广的平台。

三、媒介作为传播主体对于相亲文化发展的影响及其传播使命

1、以电视媒体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为例进行浅析

本文将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作为研究对象, 从传播学角度浅析。

传播学先驱, 库尔特·卢因曾提出过把关人理论:而节目中则体现为对于嘉宾的把关选择。

首先, 对于嘉宾的初选, 节目组进行了较为严格的审查筛选。身份职业等各方面信息的核实。不是每一个报名参加的人都可以登上《非诚勿扰》这个相亲的舞台, 尽可能地兼顾节目的真实性及看点。但不容否认, 其中还是存在很大问题。如蓄意造秀的女嘉宾马诺、过往历史颇有问题的女嘉宾薛璐、故意炫富的男嘉宾刘云超等。造秀被质疑, 嘉宾被“人肉搜索”, 后经过广电的批评, 节目有了很大的改观。把关方面做的更加严格。拜金女, 炫富男在舞台上出现的频率降低了。从男女嘉宾激烈的辩驳中, 得出人品至上的基本原则。而古代相亲中, 门第与金钱至上的逼仄概念在渐渐被弱化。新相亲文化传承着古老文明中的关于爱情婚姻的美好, 弃去不能与时俱进的概念。我们提倡自由的相亲, 大胆的表达自我。但是并不意味着依靠话语尺度的出位来获取受众的认可。当大众传媒成为“媒婆”的今天, 尽可能准确的把控节目的话语尺度, 积极的引导健康的婚恋观念, 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 传播学者李普曼曾提出过大众传播的拟态环境, 也就是信息环境, 即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者信息选择, 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而人们常常意识不到, 把这种拟态环境当作客观世界。所以, 媒介尽可能通过把关选择, 塑造与现实世界更为相似的人物, 减小这之间的偏差。伯格纳的培养分析理论中也指出, 大众传播的倾向性以及其在形成社会特定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 是漫长的, 潜移默化的。所以我们的相亲节目的内容, 传播宣传方式, 都不能只注重注意力经济的获取和多元价值观的展现, 还要为广大的受众, 特别是征婚相亲的青年男女倡导一种开放, 健康又遵循着社会基本道德的婚恋观即新的相亲文化。

2、媒介的传播使命

媒体是社会的公器, 应弘扬真善美并且积极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因此, 媒体在相亲文化树立, 推介和宣传方面应准确谨慎, 为适龄的青年男女负责, 更要为社会负责。电视相亲节目的受众不仅有成年人, 还有很多未成年人。为使他们能健康成长, 建立正确的婚恋观, 我们的大众传媒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12-113, 118-122.

[2]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 译.凤凰传媒出版集团, 2011.

新媒体正在改变我们的文化吗 篇11

新媒体导致人们不愿去发掘信息的真相

梁文道(香港媒体人):我是做主持的,不懂新媒体,我的facebook、twitter开了但都处于荒废状态,我也不用新浪微博或其他微博,甚至连更早一辈的QQ都没有,因为我从头到尾对这些一般意义上被称之为新媒体的工具持保留态度。我充分理解它们改变我们生活的某种潜力。微博带给我们很多第一手信息,但其中也夹杂很多虚假信息。这让我意识到,从前我们每一个人在公共领域说的话是有迹可寻、有记载的、有源头的,大家会相对比较尊重那个源头,从源头来考核真实性。但在新媒体时代我们会进入这样一个状况,人们其实并不在乎这句话是不是某个人说的,这个人有没有说过这句话,大家想要做的只不过是有这么一句话被挂在某个名字下,大家在传它时有一种快感,无论你是喜欢他还是讨厌他,在这个讨论过程中形成一种口腔或者耳朵上的快感,这就够了,到底来源是什么不重要。这正如我所了解的一些公关公司,传统上做公关的人要做的是防守性公关,假如我是范冰冰的经纪人,假如范冰冰有绯闻,我就要出来做防守工作,我要澄清,要发宣告,开记者招待会,要和编辑记者媒体老板打招呼。但是微博时代不一样,现在的公关是进攻性公关,假设我看李冰冰不顺眼,于是我发布一条关于李冰冰的绯闻,大家开始传,这时候轮到李冰冰那边手忙脚乱,通常我这个造谣的人一定赢,因为谣言的传播范围一定要比辟谣的传播范围广,谣言已经传出去了,无论李冰冰怎么澄清都没用,就算大家看了你的澄清,负面的印章已经盖下来了,今天的时代谁敢造谣谁就赢。在这个情况下,什么叫真假什么叫来源都不重要。第二,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概念开始在转变,从前大家对私人空间的范围和规矩有某种尊重,现在这个界限不见了。前两年在某些场合,有人和我合照会过来问我可不可以合照,但现在情况不一样,刚才我和许纪霖老师站在这里聊天,我发现很多年轻人不会和我们说任何话,他就直接站在我旁边,然后有人就在旁边照相,而且轮着来,我就像故宫里的皇帝纸板,挖一个洞把头伸进去照相的那种感觉,但我丝毫不生气,也没觉得年轻人不尊重人,我只是觉得,他们的观念变了,没有尊重私人领域的概念,于是大家也就放弃了被尊重的想法。“分享”是我们这个年代的关键词,大家常在新媒体上与人分享自己的私生活,也许未来二三十年美国不会有人再能选总统了,因为任何一个总统候选人在facebook上都会有小学同学说,我看过他小时候考试作弊,或者他中学时曾经和女孩子如何如何,所有的事情都能够暴露出来,没有人是完全清白和封闭的,每个人都是透明的,每个人给了别人伤害自己的机会,也给了自己伤害别人的机会和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公私的界限被动摇了,伦理、政治上的观念跟之前不一样,规则要重定,当然还有更多文化上的问题更严重。比如全球唱片产业的崩溃,写作不能谋生,透过文化创作谋生只是很短的时间,大部分时候写作不能挣钱,画画不能挣钱,做音乐赚不了大钱。苏东坡、李白、曹雪芹都没赚过稿费,也许我们很快回到他们那样的时代,就是结束人类历史上文化能成为产业的短暂历史时代,因为我们习惯免费共享。而政治的情况也许更严重,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对今天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冲击,这个冲击不用多说。我们做媒体的知道什么叫审查,但在生活中你从来不会有被审查的感觉……可今天不同了,互联网上不去,昨天的微博被删了,一个东西转发不出去了,某个新闻昨天是头条今天消失了……审查在身边变得是可感的。过去只有我们这些人知道,现在你们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新媒体时代的现实。

姚坤杰(TEDx代表):我自己也在思考TED和新媒体的关系。TED相较于传统演讲,就是微博相对于一篇文章的关系,微博只能写140字,TED的演讲通常只有十几分钟,这种短小的传播方式的流行与微博有很大关系。我们已经脱离了传统媒体霸占的区域来进行我们的组织和传播,从我个人的体验来看,基本我们和新媒体没有隔离。早上起来我刷微博看新闻,路上走的时候check 我的facebook,告诉大家我在哪里。很多时候我根本没意识到新媒体是端在面前看的东西。它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有时候让人不愿意去发现真相。扯淡是人们现在非常喜欢做的事情,微博、twitter或者facebook不在乎讲的话是对还是错,只要他在那边说着就觉得好开心了。我在这里代表几个身份,第一个身份是新媒体重度使用者,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使用新媒体;第二个身份是风险投资这一块,有一些新媒体创业的基础;第三是90后,我现在本身还是复旦大学大四学生,这三个身份可能会令今天的讨论变得更有趣一些。

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文化特点

雷启立(华东师大传播学院教授):我有不少在新媒体部门工作的朋友,他们知道我不用微博也不用博客,当年的QQ我用了两天就烦得不得了把它卸了。这样的人在传播学院做教授还混下来了。但我把它作为研究对象来做,姚坤杰讲的他经历的状况,我会放在历史语境中看它背后是什么。我想起四五年前博客正流行,高晓松作为北京代表我作为上海代表,参与凤凰卫视一个三地连线节目,高晓松在节目中很高兴地说自己从此可以不受电视台或报社的鸟气,自己能自行发布一些东西,我说那只是个发布平台,不能代表背后本质性的东西,他强烈反对我的意见,但大概一年后他很愤怒地把博客关掉了。新媒体有几个文化特点,第一,它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互动性加强,这是区别传统媒体、最经典的印刷文化的特点。新媒体是一个自媒体,自媒体的特点不在乎说什么,而在乎动作,在乎转发的人数,在乎它的传播广度。陈子善老师开了微博,成天逢人便说转我一个,因为你不转,它就没意义,不好玩了。(梁文道:没想到“张爱玲的老情人”居然会干这种事。)他告诉我们他的粉丝达到三万了,我们说里面有6千个是僵尸粉,他说那些有时候也会活的。第二,新媒体非常深刻地生长于今天的经济生活中,别以为微博等新媒体是自然生长出来的东西。不同时期的新媒体有不同的“新”,我们今天读的书在17世纪也是新媒体,电邮、互联网、短信等在不同时期都风光过。今天的“新”,重要的特点是经济在背后支撑它,资本在推动它。如果没有资本,都是白说。新媒体改变了我们的文化吗?改变了,从经济上改变了。微经济、微支付聚集起来,形成巨大的力量,这是经济上的一个重要变化。第三,新媒体彰显了散落的碎片的人际传播的力量。以前大家在传统社会中担心口碑不好,但在今天,你和近在身边的旁人不发生关系,却和远在天边的人发生关系,这体现了麦克卢汉说的“媒介是人的延伸”,强调的是远方力量的渗透。2005年短信很流行,最著名的例子是湖南卫视超女选秀,许纪霖当时有一篇文章讨论2005年超女是否改变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今天大家听到这个都笑了,而那其实是李宇春背后的短信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在改变社会。微博对政治社会的改变,如埃及革命、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等,散落的力量聚集起来推动社会,可是对新媒体这样的推动力量如何评价,如何理解,可能需要另外的思考。第四,新媒体带来的文化特点是消解主流价值。微博140字不是用来讲道理的,要非常迅速地找到对立面,对立面越大越强烈越离谱越好,越容易产生传播效果,以消解、嘲讽为主要手段,不关注信息的真实性,微博上的“若小安事件”,则是杭州一个男性媒体主编在微博上自我标榜为性工作者,从2011年1月开始发微博编造接客日记,身份被揭穿后网友并不愤怒,反而更多个若小安在微博上冒出。因此,以消解为特质的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是文化“下游化”的过程。

梁文道:全世界的媒体都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纽约时报销量不断下跌。但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有不一样的地方。在美国,很多人的确不再买纽约时报,也不一定进它的网站看新闻,他们用facebook看新闻,但facebook上的新闻却很可能是纽约时报做的。换言之,大家不再光顾传统媒体,但是他们看的新闻还是来源于传统媒体。中国不一样,中国做媒体的有个很可怕的趋势,我有几次去某报社,发现报社每天都是一堆记者在办公室,一个正常的报社,办公室里不应该有那么多人,记者应该出去跑新闻。

雷启立:我有一个在报社的朋友,他说现在的记者比谁起得早,起得早的话赶紧上网看有什么新闻。

梁文道:没错,就是这样。现在中国记者的现场就是电脑。在美国,新媒体的使用者还在追传统报纸或电视台提供的新闻,但在我们这里却反过来。当我们反过来时,我们新媒体的使用者、消费者将来更有理由唾弃传统媒体,因为你们这帮记者做的新闻也都是在网上看的,那我干嘛要看你的报纸、电视呢?在全球所有传统媒体销量数字下跌时,有几家媒体比较独特,英国的卫报,它的网站是全球英语世界里点击率最高的,这表示美国人都跑去看英国卫报。第二个卖得好的是经济学人,第三个是金融时报,它们的销量不断上升,因为它们在这个时候保证自己是quality paper。

新媒体推进民主政治进程

姚坤杰:微博这样的新媒体让我们这个时代非常扁平。今天的新媒体,我个人认为是全部人对全部人的传播。它可以和远端交流,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社会形象,其实这是互联网起来之后所有人都在讨论的命题,叫第二生命。以前有个游戏叫second life,所有新媒体变成第二生命的开端,如果我们在媒体上的所有表现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无关。我很赞成梁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讨论围观这个问题,无论怎样的媒体,最终连接的两头是人和人,产生变化的还是这个人。华尔街抗议,有人拍到李陀先生去到现场,网上就有他的朋友说好和不好,但有个观点我赞同,不管你在网上怎么说,最终还是把自己放在现场,所以现在很多讨论没有真正带来改变,是因为你没有从online到offline的对应过程,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来,这就是在国外新媒体确实产生了革命,产生了许多实在的转变的原因。

李明洁(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新媒体最大的改变还是在民主政治推进过程中呈现的意义,这个意义在刚才雷启立的叙述中得到进一步明确,即它的改变性、革命性尤其彰显。法国哲学家利奥塔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是由叙事的云层组成的。叙事被发明被创造,被传播被发展,构成了我们历史的云层,人并不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所谓历史,不过是郑重其事的或微不足道的事件的组合,这句话其实给了新媒体的革命性和后现代意义的证明。新媒体让那些散播的云层聚集起来成为市民社会文化的东西,但原来广大人民群众的叙事被淹没了。新媒体是自媒体,没有审查制度的时候,这些叙事都获得正当性,但每一个个体的叙事获得正当性的时候,那么新媒体就生成了它的革命性。这个革命性其实也不新,一百年前有一位法国社会学家曾经说过“泵启动原理”,他说,一些来自市民社会的观点往往代表社会前进的力量,一个政府如果想选择自己不那么落伍,那就赶紧接受这个意见。这就是我们胶州路的献花事件,以及温总理的动车道歉事件,这是“泵启动”,来自民间的叙事激发、促使政府去接受来自底层的意见,在传播学里叫“议程设置”。传统文化里议程设置程序有三个层面,政策议程——媒体议程——公民议程,政策决定媒体说什么,媒体教育我们应该做什么,公民在最下面。但是新媒体的革命性颠覆了这个过程,是一个公民议程,我们自己决定我们想说什么关心什么,公民议程决定了媒体上谈什么,媒体倒逼了政策议程,这是它最革命的地方,整个颠覆了社会媒体议程设置的程序。为什么它必须倒置,泵启动不启动行吗? 2009年在谷歌和百度搜索,我们看到最重要的事情是郑玉娇这位“抗日英雄”排在第一位,在百度和谷歌搜索下,引用和点击最多的词语是,“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这个点击达到8390万人次,这意味十分之一的中国人都成为“寂寞的哥”了。第二位是“躲猫猫”,3542万人次,这样一个高点击率,难道不是一个社会事实吗?不是社会实践吗?不是公共的态度吗?这样的情况下政府面对十分之一的人不做回应是困难的。所以“泵启动”不是主动启动,是被动启动,也是一种笨启动,是革命的推动。“围观就是力量”在这个时候呈现真实力量,它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尽管社会有很多不美好的地方,但它在改变中。

雷启立:我发现新媒体在中国比在其他地方热。我在国外开会,问那边的朋友运用新媒体的状况,他们没有像我们这样大张旗鼓地讨论这个问题,自己用就好了。在中国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状况,确实和中国社会本身大变革——新旧的交替,以及各种力量和问题纠结——相关,人们找不到别的渠道,或者别的渠道给不了这样的畅快。

梁文道:刚才三位都提到新媒体与政治的关系,新媒体以现代数字技术为基础,作为沟通工具,它和政治的关系有没有李明洁说的那么乐观呢?我所怀疑的是围观能不能改变中国。过去一年多来互联网上出现很多全民关注的事情,我只想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请问那些事件后来都怎么样了?后来都不怎么样了。当然很多事件被改变了,大家看完微博产生幻觉,但通常一两个礼拜后大家就被另一个事件所淹没。新媒体时代的一个特点通过微博显现得特别清楚,即微博的时间感和传统媒体给人的时间感不一样,微博改变了我们的时间感,报纸时代我们觉得上个月的事情是旧闻,微博时代你跟我说上午的事情我早知道了,像上个月的新闻。如果你只是晚上上微博,白天的东西你就看不到了,关注是很廉价的,我觉得围观并没有改变中国,但改变了中国公民,我们在介入,我们有能动力。

新媒体改变大脑的认知记忆结构

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新媒体对生活的改变肯定在发生,但是如何发生,怎样发生,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影响、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多发现自己在改变。比如新媒体改变了我们的记忆力。在新媒体出现之前我是一个非常快乐、非常有成就感的人,在1993年时我用wps一个月可以写四篇文章,到了1995年开始上网,那时候上网一个月要花一两百块钱,我工资才一百多块钱,新媒体首先让我产生经济危机,到一定程度一定要把网线拔掉,否则难以承受上网的经济压力,但有个好处是我们不能永远在线。2000年之后,宽带出现,从那以后我基本就没怎么写文章了。当然现货也有一些,基本在吃老本,这不完全是失败的个人沧桑史,这当中我也学到不少。九十年代我迷恋游戏,变成一个游戏文化的研究者,它使我始终处于亢奋且注意力分散的状态,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程度不同的体验。新媒体在线的状态改变了我们的阅读和思维,改变了我们的大脑结构和记忆。我们的阅读以前是阅,现在是扫描或者搜索,以前是看到一个句子,现在是看关键词,看“高亮”度的词句,这个高亮是指字面意思。人的大脑能够在短期改变,这个改变不会遗传给孩子,基因改变需要几万年时间。但我们的大脑在有生之年是可以改变的,原来是线性的深阅读,现在是寻找关键词、热点的搜索,这不是人类大脑新的状态,这恰恰回到阅读之前的状态——我是说当我们穿着兽皮在丛林里搜索——谷歌、百度就是最原始的概念,搜索(hunting),我觉得现在我们跟生活在丛林中的原始人有很多共同点,丛林里面我们要干什么?搜索嘛。我们的注意力是分散式的,不是单线的,那时候的大脑是多任务的,时刻保持警觉。在一种兴奋状态下是短期记忆,人迅捷地与环境互动,这是史前状态。有了文字有了读书之后,我们在书房这样一个安全的空间,可以沉浸在书本中,大脑调整为单任务,单线的,人类对知识积累和深度分析及吸收,是人类文明的巨大飞跃。其实除了从多任务到单任务再到多任务这样一种回归式的前进,还有很多其他新媒体文化特点。

小时候在农村我们经常吃完晚饭走家串户,听老人讲古闲扯,到时间了各自回家洗洗睡觉。后来我们住进公寓,相互间的走动就少了,上了微博我感觉以前的走家串户又回来了。单机时代,所谓的人的电脑形象是面色惨白、目光呆滞、人际互动严重缺乏。非常奇妙的是在线时代社会关系又回来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回归,我们突破了钢筋水泥的都市化带给人的人际隔绝,但这是技术带来的,技术突破了它以前强加给我们的一种现实,这是非常悖论式的一种呈现,这里有一个问题,新的社会性和旧的社会性有什么差异?有一些差异非常可怕,比如过去我们吵架,住到公寓里我们不吵架,现在又吵了,在微博上不定期地吵,粉丝像狼群一样扑上来。在微博上吵架可以永不停息,甚至在开车等红灯时,也要抓紧时间再吵一句。以前人都有生理极限,吵不动了就不吵了,但现在可以面对屏幕吃着泡面接着吵。

技术让我们突破极限,这种极限往往有很多后遗症。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大脑到底是单任务还是多任务?多任务听上去很美妙,可以同时和5、6个女朋友聊天,这是多任务的极限,可是我觉得我们今天也被多任务害了,大脑如果是个CPU的话,主机有限,速度有限。我个人在早期286、386时候也可以多任务,但是是在保护状态下的多任务,那个时候的多任务还不如单任务,我们大脑现在有这个问题,时代突然将我们抛入多任务状态,可是我们的大脑速度并没有加上去,基因改变的发生是以万年计算,而信息爆炸革命的时间是以年月计算,两个时间的错位是很大的问题,大脑遇到这种情况怎么样?死机。当多任务超越了它的马力,这个“死机”表现为一种麻木的状态,一种疯狂刷屏,拖延症,难以专心致志、一种碎片化、难以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有一个软件叫“黑屋子”,写作时这个软件一旦运行便强迫你进入工作状态,但这个不是最根本的方案。我们也许能够在单任务和多任务之间,结合我们时代的特点,从中找到脱困的方法。我本身是一个负面的榜样,可以以身作则指出这个问题并提供切入这个问题的思路。

梁文道:严锋提出的话题是当今最前沿的学术领域,即认知科学里的脑神经结构,阅读和技术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在古滕堡革命之前读书是精读,当年的书很少,欧洲博学大家一辈子读1000多本书,各位从小学课本到现在都能读1000多本书,那时候的读书是背诵,没标点要自己断句;古滕堡革命后我们就开始泛读,互联网来了,我们回到丛林年代。多功能的另一面是我们有了太多的沟通。我自己不用QQ,甚至电邮两三天才回一次,我一直怀疑我需不需要那么多沟通,人们是为了使用这些沟通工具才去沟通,而不是有需要沟通才使用这些沟通工具。

李明洁:刚才严老师的症状,其实是媒介素养的问题,媒体素养属于一个人的语言能力,读媒体是一个言语行为,你用什么方式读媒体,这是媒体素养。在一个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语言是另外一个自理的自我,当你感到孤独时,语言实现自理自我的功能,你在新媒体上对自己说话,孤独感就消亡,这是语言最本真的意义。语言不仅仅是交流信息的工具,首先是一个自赎的工具。

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的传播 篇12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传播,信息环境,互动交流

从流传和延续来说,没有传播就没有文化。从特征上来说,文化重要特点就是在于其社会性,即某种文化必须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群体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形态,没有各种形式的沟通,就没有文化。传播即是文化共享,也是相互沟通和流传延续的必须手段和途径。因此,可以说没有传播就没有文化,就没有文化的发展延续和传承。

1传统信息环境里文化的几种传播方式

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从定义上说,什么是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所有的社会交往活动。

人类文化传播交往的方式归纳起来主要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暴力冲突,一种是和平交流。暴力冲突的文化传播方式,希波战争和亚历山大东征是区域文化之间暴力冲突传播文化的典型事例。公元前4 世纪,马其顿国征服希腊各邦,前334 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历时十年,经过伊苏斯之战、高加米拉战役、吉达斯普河战役,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最终建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一方面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给当地人民因战争受到了深重灾难,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战争的结果是:强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带着他们原有的古希腊文化,融合了带有两河流域文化和尼罗河基因的阿拉伯文化, 在进军亚洲的战斗中,推罗的顽强、埃及的文明无不令亚历山大叹息不已。在对耶路撒冷的对抗中,他突然发现,在眼前站立的并非仅仅是一群手无寸铁的人,而更是一股巨大得难以遏制的力量。他很好奇于在这些人背后,到底是什么东西令这些弱者如此坚强。事情以充满戏剧性的场面结尾:亚历山大没有对犹太人采取任何行动,而是以一种和平解放者的姿态进入耶路撒冷,并以受庇佑者的身份在犹太圣殿中献祭!犹太人用花环装点了城市,希腊大军被友善的犹太人包围——双方的刀枪没有沾上一滴鲜血,整个巴勒斯坦被并入了亚历山大的版图,相信亚历山大从内心中感受到中亚文明的力量。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他打通了整个欧亚大陆的通道,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产生了碰撞与交融,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和平交流的文化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商业贸易或其他的人员往来。丝绸之路是一条商业通道,由丝绸之路向西方输出的不仅是丰富的中国中原大地的物产,为西方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物资和由之产生的生活便利,更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当时中国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无论从考古还是从文化脉络上看,这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中国的西汉和东汉时期(两汉时期),中国的科学和文化都相当的活跃,中国向西源源不断派出的使者,加强了中国同西方各域文化的交流。曾经东方和西方两大文明地区因为交通不便的原因,缺乏更多的相互了解,而中国的当时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其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马可·波罗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文化的使者,在中国他先后到过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还出使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他每到一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和记录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情。一本《马可·波罗游记》打开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引起了他们对东方的向往。正是由于这本书,才有了后来的地理大发现,人类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看到了近代文明的曙光。

人口迁徙也是和平交流的文化传播方式。人口在空间上的迁移流动,实质上也是人们所负载的文化在空间上展开了流动,实质上也是文化的迁移与流动。这样的文化流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传播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手工业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益,使经济得到发展;传播了语言、文字、宗教、建筑、艺术等各种文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上看,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从而使各自的思想观念、生活饮食、风俗习惯等发生了变化,又形成一种新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和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交流方式的日新月异,人口迁移流动作为文化传播的作用程度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了,但毋庸置疑,人口迁移流动对文化传播的影响鬼片是无可替代的,也可以说是永恒的。

在传统文化传播中教育也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教育对文化的传播也应该属于和平方交流的文化传播方式当中。就教育而言,就有传教、留学、教育交流、译介等。这些沟通方式沟通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联系,从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看,发生过几次中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大输入、大交流。比如两汉时期,比如盛唐时代,比如明未到近代的西学东渐。就输入过程来讲,这些文化的大输入都离不开教育的参与。教育在参与传播交流文化时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教育是以有针对性的,有选择的整理、融合外来文化,教育者对被教育者以容易接收的方式进行传输;二,教育对文化进行传播时,其过程中可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反馈,因为有了反馈,传播者可以根据反馈的情况进行随时的改变,避免所传文化及思想的“失真”;三,传播者往往都是可信赖的身份出现,受传者在与其进行接触的过程中,就有相对主动的承接他所传播的文化;四,传者与受传者从某种程度上往往会是一种稳定的、亲密的关系;五,可以形式多样的开展传播活动,可以以一教二,二教三,三教万人的方式将文化大范围地向外扩散。所以说教育这种传播方式得天独厚,是文化传播的快速通道。

2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

什么是新媒体呢?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方式,尤其在当今时代,信息及互联网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各种媒体的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新的什么地方呢?新媒体的“新”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全方位的数字化,多种信息手段都可以参与,图、文、视频可以同时发布;

2)互动性,可以做到实时参与交互;

3)个性化,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的发布人。

尤其网络作为新媒体还具有交互性分众性和复合性这样一些优势。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传播渠道也更加广泛。网络技术使新媒体互动性也极强,可跨越空间的进行实时交互,也可跨越时间进行留言时交互。另外新媒体的覆盖率更高、可精准到达、性价比高。在推广上更是无处不在,比如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方式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这些特点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些特点来自于科技进步,同时也体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体传播内容方式的转变往往会造成传播语境的变化,也会导致传统话语权的解构与转变。

相对以传统的信息传播,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全新的,具有其明显的优势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播方式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这种静态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不具流动性。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传统的发布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

2)传播行为更为个性化。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新的网传方式,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发布者,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媒体平台(自媒体)上个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注的信息。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

3)接受方式从固定到移动的转变。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如遍布城市的wifi,3G、4G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无线资费的降低使得移动新媒体蓬勃发展,随时随地用手机上网、刷微信、看直播等越来越成为普遍的事情。

4)传播速度实时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的传播,就腾讯软件来说,QQ空间、QQ说说、微信等软件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烦琐的后期制作与绞尽脑汁的排版,技术的简单便捷、语言文字的简单调侃、图像和视频的小型化、随拍化使得各种多媒体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传播。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目前很多大的门户网站基本上都可以实现声音和视频音频的上传和实时传播,时空的距离被缩小到最小。

5)从单一到交融。单一到交融在这里我认为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说,一是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为丰富多样,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必然。与此同时,交融性还表现在终端方面,一部手机不仅仅可以用来通话、发短信,同时还可以用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多种媒体的功能集合为一身。

早在六七年前我和搞摄影的朋友们在一起畅聊时我曾经作过这样的预言,以后我们不必背着这么重的装备到处奔波,也不再需要把所拍的东西用u盘在电脑上导来导去,以后我们要干的事都可以在手上多媒体平台中实现,其实现在来说,智能手机基本上验证了我当初的预言。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诸多现代技术的整合融合为基础的。

3 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条件下,人们的文化交流观念逐渐地产生了变化,大众对于文化和审美的要求也跟传统有了不同的改变,因此在文化传播中必须要有效地运用新媒体的高科技,才能够及时地创新文化形态,对文化传播提升产生影响,这样一来,出现了新的文化互动,在一定情况下做到了在新时代上的文化高度创新,不但对文化在大众中的传播产生影响,还能在互动中增添文化活力。所以要努力将高端技术的运用作为文化传播和建设的主要方法,这显然说明了在文化交流传播的发展过程中,高新科技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媒体优化整合了传统的文化传播系统。从人类的文化发展文明史中可以了解到,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口头传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直到现在出现了新媒体,传播方式和媒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触摸屏、虚拟现实、幻影成像、多媒体、互联网等传播媒介都为文化传播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渠道,从多个角度上都突破了传统的传播界限,开创了不同于之前的新型传播文化的途径方式,速度实现了文化传播途径的优化进程。

2)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交流传播的方式。从新媒体方式的传播技术来看,在固定的文化交流互动的进程中,新媒体拥有不实名的独特特点,所以能够从根本上破除传统人员身份的束缚,在不暴露自身的信息的特征下可以和陌生人进行沟通交流,大众在文化传播中具有足够的安全感,新媒体传播是具有保护机制的。在有保护的情况下,就有大部分的人情愿吐露自己最真实的内心想法,就可以有效率的进行互动交流,文化传播在质量上和效率上都会有所提升,能够不断的增强文化传播者之间的凝聚力。此外,在新媒体的条件下,文化传播的主客体会随着交流的情境不同产生地位交换。自媒体作为后网络时代的新秀,开创了个体传播的新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的提供者,传播的主体不再局限于专业媒体。

3)新媒体能够有效的刺激多元化文化形式的产生。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还体现在它能够有效地刺激多元化的文化形式产生,一种新的文化传播媒体出现,不仅仅在社会中是以一种文化存在,还是一种文化系统的组成元素,这种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时,就一定会形成一种崭新的关于文化的秩序规则,所以,这样不同于传统的传媒方式,可以将文化重新的包装,因此需要重新定义和理解新媒体。例如,在进行京剧和地方戏等传统的艺术表演时,可尝试利用高科技和计算机技术来营造虚拟影像,给观赏者呈现极为高端的新的视觉享受,以一种新的形态出现,才能有这样的交流互动,才是新旧文化相互融合应时而生的必然的状态,新媒体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传播样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在文化传播体系中,将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参与性。

4)新媒体为多元文化对接带来机遇和挑战。新媒体在实现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的,也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共享性,新媒体在沟通交流中具有良好的交互性、界面友好性和操作便利性。大众以新媒体的使用便捷特性为基础进行文化交流,对于传统文化传播效率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媒体是现代文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在传统文化传播中也将有着特殊的地位,举个例子:《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讲述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纪录片集,因央视的热播,这些传统文化也被人所熟知,同时除电视之外,各种网络媒体也对此进行转播或进一步的深挖探源。同地各个地方都在自己的官方微信平台上推介当地特色的各种美食小吃,甚至还有其他类型的具有独特地域类型的文化形式,以推动地方旅游。所以新媒体对文化的传播影响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灵活地运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来加大文化在更多地区广泛传播。

4 结语

上一篇:政治经济文化下一篇:技术中专学生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