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依赖

2024-10-14

媒体依赖(共10篇)

媒体依赖 篇1

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手机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手机依赖症候群”的规模迅速扩张,尤其是90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心理尤为显著。因此,研究大学生对手机依赖心理的归因并对症下药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1 手机媒体的特点

手机媒体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具有网络媒体互动性强、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跨地域传播等共性。手机媒体因其载体的特殊性也有其他媒体所无可比拟的优势与特点。

(1)受众正态性。手机依赖的人群普遍呈现正态分布特性,主要集中在中青年年龄段,而那些心智不完全成熟、抗诱惑能力不够强的学生便是手机消费的主流群体,在手机媒体的潮流中首当其冲。

(2)文化多元性。手机文化是当今社会兴起的又一场风暴,很多人被卷进其中,尤以大学生为主要目标。微信、QQ、微博、人人等聊天工具的盛行,手机游戏、网络小说的泛滥让很多学生沉迷其中,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甚至是日常生活。

(3)归属依赖性。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郑毅主任认为,“手机依赖症表现为对手机过分依赖”[2],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3]

2 90后大学生依赖手机媒体的心理成因

手机依赖症,又称“手机依赖综合症、手机综合症、手机焦虑症、手机瘾”,“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3]要及时遏制这种痴迷状态的深化,就要从根本出发,揪出其心理因素,由心理来影响行为。对此,该文由调查总结出以下心理因素。

(1)满足心理。手机强大的功能是毋庸置疑的,它简直就像是多啦A梦的魔法口袋,能满足使用者的一切需求。拍照不用相机,付账不用钱包,照明不用手电筒,记账不用账簿,甚至办公都可以不用电脑,直接用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一切,功能性极其强大,所以过度依赖的现象就不可避免。

(2)猎奇心理。大学生还未迈出社会,他们渴望了解这个即将踏入却又充满未知的世界,所以手机成了最好的平台。对他们而言,这种方式不用花费任何代价就能得到他们想要甚至于更多的信息。这样方便快捷的信息搜索工具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猎奇心理,一有想了解的事就找手机查询成了家常便饭。

(3)虚荣心理。大学校园里的手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与品位,从最初的iPhone4到现在的iPhone6 Plus,时不时掏出自己最新款的手机可以在心理上得到一种虚荣与满足。大学生的群体效应不可小觑,一个人的依赖可以被逐渐放大成一群人的依赖。所以“虚荣心”、“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便也成了诱导大学生群体逐渐养成手机依赖习惯的重要因素[4]。

(4)无聊心理。大多数大学生在回答为何如此依赖手机的时候,不约而同地指出是因为“无聊”。大多数人都会在自己闲碎的时间里借助手机打发时间。所谓无聊,均来自于注意力缺乏,只有在不专注的时候才会产生无聊的感觉。

(5)关爱心理。作为90后的大学生,生活在这个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社会,父母忙于工作,而部分同学又是独生子女,每当我们渴望沟通、有情感交流和社交需求时却得不到满足,就只能将自己的注意力转而放在手机上面,通过手机沟通的形式、排解心理压力、实现心理诉求活动[5]。

3 手机依赖心理的防治机制

(1)加强社会监督。调查中有87%的大学生承认是社会趋势的发展使得他们越来越依赖手机:购物用“美团”、旅游用“糯米”、照相用“美拍”,这些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就连吃饭,学生也更愿意去有免费wifi的餐馆。所以针对这些客观环境我们建议: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对手机依赖的现状进行观察和监督,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商家转换经营方式,用产品特色取代用wifi吸引顾客的手段。

(2)加固校园防护。学校应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6],对有严重手机依赖症状的学生群体及时进行健康教育,鼓励学生排遣不良情绪、释放自身压力,这样就不会将自己的全部心事交给手机。现高校普遍出现wifi覆盖的现象,学校应采取一定的节制措施,如对上网时间进行限制或减少对学生开放的权限等。用外部条件的限制来约束那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

(3)加增自我管束。调查中,上课、走路、吃饭时挂Q、听音乐、看电子书或浏览网页的占到62.5%,而且有47.5%的同学会下意识的查看手机有无短信或来电的习惯,调查中有接近半数的同学承认他们的手机从不关机,而且躲在被窝里玩手机也成为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如若睡前不摸手机他们便会焦躁、不安,甚至睡不着。因此,也有65%的同学承认,玩手机现在已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对手机已经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依赖。

学生要学会自我管理,作为90后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应以正确合理的态度使用手机,不能盲目地被手机奴役,任它压榨宝贵的时间、左右自己的情绪。同时,及早认识到手机依赖症的成因和危害,防止自己陷入不可自控的地步。

摘要:文章通过对温州各高校90后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的实证研究,结合访谈、问卷等调研形式,探讨其心理成因并对症下药,运用三层防护六大机制,对手机媒体过度依赖的大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手机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手机依赖症侯群”的规模迅速扩张,尤其是90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心理尤为显著。因此,研究大学生对手机依赖心理的归因并对症下药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关键词:手机媒体,依赖心理,90后大学生,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2015-02-03.

[2]王纯.关注手机依赖综合征[N].健康时报,2005-01-27.

[3]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症[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2).

[4]梁维科.浅析当代大学生对智能手机产生依赖的主要原因[J].山东青年,2012(10).

[5]徐成芳,顾林.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原因及防治对策[J].学理论,2011(32).

[6]谢勇.忘带手机,一天都不踏实[N].京江晚报,2011-08-12.

媒体依赖 篇2

妈妈与孩子的关系太疏远会给孩子带来创伤,而妈妈与孩子的关系太过于亲近也一样会带来创伤,

这后一种创伤,可以称之为被吞没的创伤。

一天,我带我们家的加菲猫“小白”去我的工作室,它非常惹人喜爱,所有去我工作室的朋友都忍不住要抱它,而它也有些粘人,所以几乎来者不拒。

但很有趣的是,我发现它对两位女士很是抗拒。她们抱它时,都将它抱得特别紧,而且怜爱得不得了,但我发现,小白这时在用它的前爪用力在它和这两位女士的身体间撑出一个空间,而其他人抱它时,它都是很放松地躺在拥抱者的怀里,非常享受。

看上去,她们将小白抱得太紧了,而其他人抱得没有那么紧。

并且,其中一位女士不断地将小白抱过来玩,最后它怕了她,干脆经常藏在沙发地下不出来了,而有意思的是,这位女士似乎完全没意识到小白对她的这种抗拒,还认为小白很喜欢它。

类似这一画面,我在波兰古都克拉科夫的一个广场也见过,当时,一个年轻的妈妈紧紧地抱着女儿亲吻,而女儿将脸向外扭去,并用手用力地推开妈妈,但这位妈妈对女儿亲了一下又一下,也是完全没看到女儿对她的排斥,

每个孩子都渴望与父母亲近,假如父母对自己极亲近,那么孩子一方面会很喜欢这种感觉,但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被吞没了,就像小白的故事和克拉科夫的故事,拥抱者似乎完全接收不到被拥抱者的抵触,而这意味着,拥抱者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存在,所以这真的是一种吞没。

并且,被吞没的创伤,常常是被抛弃的创伤连接在一起的。假若一位妈妈自己小时候有过严重被抛弃的创伤,那么她对亲近的渴求就非常重,但她的渴求是如此之重,以至于她的伴侣会被吓跑,会感觉到厌烦,会想办法与她拉开一段距离。这样一来,她的亲近的渴求就在伴侣身上得不到满足,转而在孩子身上去寻求满足了。

孩子也会感觉到妈妈的渴求太重了,他抗拒,但他的抗拒没有力量,而且因为种种微妙的心理,他甚至连抗拒的信息都传递不出去,最严重时,他甚至意识上对妈妈完全没有了抗拒,但那时就会有更严重的问题发生。

媒体依赖 篇3

关键词:社交媒体依赖;社会化;镜中我;自我暴露;群体性孤独

科技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媒体的巨大变革,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智能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的升级换代,人类已经从传统的PC互联网时代过渡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作为以即时通信工具为基础衍生出来的社交服务,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分别以78.7%和67.4%的使用率位列各种社交应用使用率的第一、第二位。①近年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迅速崛起,使整个社会都陷入了社交媒体依赖的症候当中,这一问题产生背后的社会心理原因值得深究。

1 社交媒体是现代人完成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必要途径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不可能脱离社会和他人而独立生存,而是需要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和信息,并借以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进程,这是从人类祖先那里遗传至今的生存法則。“社会化是个体走向社会公共生活,融入现实社会的起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使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1]社会化是一个不间断的、终生进行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伴随着人的一生。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人们的空间流动和迁徙愈加频繁,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日趋减少,人们的日常交往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受阻。在这样的背景下,移动通信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和智能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为人们的社交需求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以及移动QQ、微博、微信等社交应用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便捷地与他人取得联系,这种新型社交的出现使人际交往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得到了拓宽和补充。社交媒体是现实社交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延伸,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完成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必要途径。社交媒体让人们实现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交流,获得了全新的社交体验。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自由地集结在一起,组成多种多样的组群或社区,在互动交流中获得个体心理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人们在网络社交当中重新定义了自己,也重新定义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内心常常处于高压的环境中,焦虑和孤独感随之产生。在亲和动机的驱动之下,人们倾向于与他人亲密交往或加入某个群体,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合作和赞赏。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安全需要和归属需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50年出版的专著《激励与个性》中,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人际交往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不断向高层次需要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逐渐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精神需求。社交媒体的流行体现了现代人对于高层次精神需求的追逐。

2 社交媒体满足了人们相互的自我暴露和彼此窥视的心理需求

美国早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时产生的。他提出了著名的“镜中我”概念,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

网络社交的出现让人们的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借助于网络平台,人们实现了即时传播的交流形式,而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网络社交中人物身份的匿名性和身体的不在场,交往情境的压力大大降低,这就鼓励了交流者的自我表露行为。一些平日里性格内向、不擅长言辞交际的人,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变得活跃起来。网络张扬了个体的个性,也拓宽了人们的交际圈。

按照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等人“自我呈现论”的理论观点,人们会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的外在印象。人们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动机和目的,借助于言语或行动适时地向他人陈述自己、推销自己,即向他人表演自己,来控制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并希冀获得他人肯定的评价。自我暴露是自我提升和自尊的重要手段。

人们的在线生活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这种表演性是个体自我谋划的结果。人们费尽心机地在QQ空间、人人网等社交应用上填写个性化的个人资料,精心挑选经过修整的好看的照片作为头像,选用适当的卡通形象作为虚拟代言,用心装饰个人空间以及使用时髦的网络流行语和网络表情等,力图通过适当操纵,维持个人在虚拟世界里的良好形象。一旦得到他人的认可或赞同,自我暴露的热情就会提高。“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自我暴露是发展和维持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重要方面,人们是在不断暴露自我的过程中互相认识和接受对方的。从心理健康角度看,自我暴露有助于减少与他人的疏远,抒发郁积的情感,达到振奋精神的作用。”[1]而人际交往中个体的自我暴露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即引发对方的自我暴露。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等社交媒体,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进入他人的空间窥视其身体和信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种相互间的自我暴露和彼此窥视的心理需求,正是人们对社交媒体欲罢不能的重要原因。

3 对于社交媒体依赖现象的反思

第一,如前所述,网络社交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而在表演成分当中也可能带有一定的欺骗意味。为了维持在他人心中的美好形象,个体在网络交流过程中会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设计自我形象,而网络中的个体形象可能与其现实形象存在着一定差异甚至是迥然不同。每个人都可以戴着不同的“人格面具”自由地穿梭于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因此网络社交当中的真实成分到底有多少,本身就值得质疑。

第二,人们彼此联系的方式因科技的进步而变得花样繁多。然而,科技虽然丰富了人们相互连接的方式和渠道,却并没有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在现实世界中,密切的私人关系总是依靠身体上的接近来维系,但身体接近的重要性在网络世界的交往中却降低了。”[2]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逐渐被各种智能电子设备和移动社交应用所取代。网络社交给人们“在一起”的错觉,却没有让人们变得更亲近。说到底,这是科技对人际交往的异化——“我们更依赖于技术而非彼此”。[3]

第三,排解孤独、消解寂寞是人们进行网络社交的主要动机之一。社交媒体可以让我们非常容易地结识新的朋友,或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组群、社区,然而由于网络社交中身体的不在场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导致交流者之间的信任感大打折扣,很难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于是大多数所谓的“好友”沦为了泛泛之交,难以寻觅到真正的朋友。人们想要借助社交媒体来摆脱孤独,结果却不约而同地陷入了“群体性孤独”之中。

第四,人们希望通过社交媒體来与他人实现实时在线的联系,节省彼此连接所花费的时间,提高沟通交流的效率,然而也正是因为实时在线,人们必须保证自己“永远在线”。社交媒体模糊了学习、工作和休闲之间的界限,人们因为新的群体需求而自觉地生活在“随时待命”的情境中。如今社交媒体已经超出了信息传递的范围,与沟通交流、商务交易类应用融合,形成了更加强大的关系链,把人们牢牢地捆绑在网络世界里。“我们因为忙碌而使用网络,但是却和技术一起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而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之间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3]人们发现自己越发生活在被各种屏幕所包围的世界里。网络侵占了人们用于思考的时间,使得安静和独处成为了奢侈的事情。

第五,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释放压力的自由空间,但也让很多人对网络虚拟世界产生了依赖。网络社交成为了很多人逃避现实生活的方式。一些年轻人因为沉浸于网络社交带来的便利和满足感之中而对现实社交产生了排斥,他们极少出门,不愿与陌生人接触,成为了“宅男”、“宅女”;还有一些人从网络社交当中感染了不少阴暗心理。由于社交媒体依赖,现代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封闭、与世隔绝,人们既渴望摆脱孤独状态又不希望他人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尽管时隔三十多年,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提出的“容器人”概念在当今时代依然振聋发聩。

4 结语

社交媒体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们带来沟通交流便利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对于网络社交我们应该坚持适度原则,过分沉迷于其中形成社交媒体依赖则有百害而无一利。科技本身并没有善恶对错之分,关键在于人类是否采取了正确的使用方式。如今网络社交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排斥和远离网络社交生活,而是努力让网络社交在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间达到一个新的平衡,让科技真正地服务于人类。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迫使我们重新思考科技与人类、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新的社会及媒体环境下克服自身人性的弱点和缺陷,回归自然、返璞归真,重拾人际交往的美好,这是每个现代人都应该深刻反省和思考的问题。

注释:①相关数据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7月。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社会心理学(第3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2,317.

[2]陈朝阳.网络对人际交往心理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4).

媒体依赖 篇4

一、视听并设———在导入中激发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知识、积极参与英语实践的动力源泉, 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与保障。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学生喜欢的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达到视听并设、图文并茂、声色俱佳的教学效果, 有利于实现学生在真实、熟悉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英语, 并尽心交流与沟通的教学目的。

这样不仅符合初中学生喜欢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诉求以及情绪容易受到感染的身心特点, 而且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 为课堂教学的设计注入了新的元素与活力。但是, 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时, 也要注意适度原则, 切记不能够纯粹追求“轰轰烈烈”的教学效果, 使课堂设计过于花哨, 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课堂气氛虽然热烈, 却没有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例如, 在教授初中英语8B Unit 2 Travelling时, 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初中学生对于Travelling这类话题的感兴趣程度。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心理特征, 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 通过多媒体的视听效果与动态效果, 呈现出真实的语言环境, 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的主动性。因此, 教师在课程开始前, 可以设计一个Free talk: (1) Do you like travelling?Have you ever been to any places in your holiday? (PPT呈现自己或者学生旅游时的照片, 导入“旅游”这一话题) (2) Where did you go? (3) Do you know any famous places of interest? (PPT呈现一些旅游景点) 在学生自由讨论的过程中, 用PPT显示一些提示性的图片和单词。

二、丰富容量———在教学中拓展视野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处于自我相对角色混乱的人格发展阶段, 有很强的求知欲, 对于新鲜事物有着一探到底的探究动机。初中的英语学习不仅在词汇、语法以及实际运用上有了相对高的要求, 而且对于中西方背景知识与社会风俗习惯等跨文化知识也有了一定要求。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虽然他们已经掌握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跨文化知识基础, 但是对于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社会风俗还不够了解, 如狗 (dog) 在中文词汇中往往带有贬义 (丧家犬) , 而在英文词汇中往往带有褒义 (a lucky dog) 。

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有效地运用多媒体, 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需要, 渗透一些英语背景知识或者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材料, 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 拓展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例如, 在教授初中英语8B Unit 6 A Charity Walk时, 由于学生对于Charity Walk (慈善步行) 这个主题不是很了解。因此, 在教学初始,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一些关于慈善活动的图片, 如对非洲国家的慈善救助、希望小学工程、雅安地震的慈善救助等,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Charity (慈善) , 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同时, 借助多媒体, 用PPT呈现关于Charity Walk的背景知识和相关资料, 加深学生对于Charity Walk的了解, 随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于慈善步行的了解。

三、创设情境———在实践中锻炼自我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考试, 具备一定的英语思维, 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用英语做事情”的习惯。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 运用多媒体创设丰富有趣的英语实践情境, 如角色扮演情境、主题活动情境、看图说话或配音情境等灵活多样的实践平台, 激发学生尽量多地使用英语进行沟通, 表达自己的看法, 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自信心。

例如, 在教授初中英语9A Unit 5 Films时, 教师在教授有关Audrey·Hepburn (奥黛丽·赫本) 的相关知识时, 可以通过播放她的一些经典电影著作以及呈现一些她的照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基本了解了奥黛丽·赫本的相关资料后, 创设一个角色扮演情境, 组织学生每小组派出一个代表, 演绎My Fair Lady (《窈窕淑女》) 的经典片段, 允许学生把台词进行修改与创造, 从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始终要坚持“有效辅助、谨防依赖”的教学原则。教师既要依据教学内容、课程安排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际需要, 合理适当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先进性与辅助性功能,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和实践平台,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促进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俞毅成.浅谈多媒体教学及其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8) .

[2]李晓琴.英语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弊端分析及应对[J].教学与管理, 2008 (4) .

依赖杂文随笔 篇5

之前担心过,我玩假抽烟会不会上瘾。但是据说“玩”跟“上瘾”是不能搭配的。

显然,物理生理上是不会有瘾的。而有趣的事情,人们总想去做第二次,那要是直到发现无趣以后,你还会继续做下去吗?还是会自动放弃?如果你说已经成了习惯,我想这只是你还没到枯燥的程度吧。

就像是跟一个美好的人度过一个美好的下午,那是很有趣的事情,你想要有更多的这样的时候,你很喜欢那种感觉,但你不能说你依赖它,即使你每天都能有这样的时刻。但是如果没有的话是不是会死?

你每天都要吃饭喝水睡觉,那不是习惯,那是生存的前提。

你每天都要定时吃饭睡觉起床,生物钟才作用,这是习惯。

你每天吃饭必须要吃肉,不吃的话会昏厥,这才是依赖。

谁在依赖着你,你又依赖着谁 篇6

毕业后留京,一直一个人生活。小学就上的寄宿学校,后来学理科、练长跑,小纤从小到大都很独立,上班后在公司也能独当一面。独立导致的直接结果,小纤事事不求人,样样都自己来。当然,更现实的原因是,在北京这个城市,即便想要求个人,要么得花钱,要么得跑出三十里地去。有那工夫,还不如自己搞定呢。

回到家乡后,小纤照旧奉行北京生活准则:不求人,也和别人刻意保持着距离。结果,有一天,一个老朋友上门来,施施然丢下一只泰迪犬,说要出差,让她帮忙照看一星期。小纤勉强接下狗狗,心里却愤愤不平:“这种事情,怎么好意思麻烦别人?”“这种事情,难道也可以麻烦别人?”她坐在沙发上,心理重建了很久,终于接受了一个事实:自己独立太久,已经不习惯依赖别人,所以也拒绝被别人依赖。而现实中,人们都得有所依赖,也得被别人依赖。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老人要老有所依。而现在,那没有主人照看的狗,得有依靠才能生活。

原来,适度的依赖与被依赖,是人和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方式。这是小纤回到家乡后,弄明白的第一个道理。

她进而领会到,不习惯依赖,可能才是自己情感生活一片空白的原因,和她是在北京还是在这个小城市毫无关系。一个会修水管、装灯泡、喝醉酒后自己回家、不动声色就端上一大桌子菜的能干女人,一个和票贩子、家政公司、社区大妈长期建立着良好业务关系的智慧女人,别人即便想要亲近,恐怕也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小纤一度瞧不起公司里那个总要男同事帮忙制作PPT的小姑娘,每当人家娇滴滴地寻求帮助时,小纤就想:“看下次谁帮你?”但这个女孩,每次总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这让小纤还一度觉得那些男人有所图。但是现在,她突然明白了:那女孩不是没有学习能力,而是把这当做一种交际手段,她用不断地寻求帮助和接受帮助,在她工作的那个小世界里建立起了一种惯性,给所有人施加了一种心理暗示:她应该被帮助,帮助她是快乐的。

看着毫不客气地赖在自己床上的泰迪,小纤突然羡慕起公司的小女孩和狗的主人来。

我们自小就被教育,要独立,不要依赖别人。各种民间谚语也在谆谆教诲:“靠人人走,靠墙墙倒。”而现实是,不存在一个没有依赖的世界,人都需要和别人建立联系,依赖也是渠道之一。人们用依赖,向别人发出信任的信号,用依赖说明自己的亲密感,用依赖和被依赖,建立付出和回报的良性循环。

从这种意义上讲,依赖,其实是亲密关系的号角,带点侵略性,却也充满了未知的刺激。过度强调依赖的副作用,只会让人在必须要依赖时,陷入纠结,举止失常。这就像一直不依赖别人且因此自以为是的小纤,在很多人眼里是失常的。

尤其是在情感领域,依赖和被依赖,有时候不是那么黑白分明的。依赖,有可能是被依赖的另一种方式。例如我的朋友A和B,在我们看来,A总是生出各种事端,然后要B去解决。家事、工作上的事、生意上的事,A总是眼花缭乱地跑到B的面前,一直都不肯消停,而B也总是默默地照单全收,不发一言地设法摆平。我们暗暗称奇,觉得B过于随和,承担了太多义务。

但当我们和B深入聊起这种情形,他却表示,这些事都在他的能力范围内,他很享受A的这种依赖。在他看来,这是两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他们用依赖和被依赖,触摸对方的存在感,刺探对方的亲密感,像深海鱼类的声呐系统。他们在这种依赖关系上,达到了某种默契与和谐。看起来,是A在依赖B,事实上,B也在依赖A。

被依赖,就是他的依赖。当然,这种默契的秘诀,在于适度。要适度依赖,磨炼依赖的技巧,但不能把依赖当做生存之道。

信任+依赖=信赖 篇7

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基础, 是“我”对珍珠鸟的喜爱、呵护。只有人类对珍珠鸟充分地喜爱、呵护, 才会有珍珠鸟逐步信任人类的情感基础。如果仅仅把珍珠鸟逐步信赖“我”定位为因为越来越喜欢“我”而逐步信赖“我”, 显然是对文本认识浅表化的表现。那么珍珠鸟逐步信赖“我”, 会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追本溯源, 理解核心词“信赖”的意思, 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切入方式。“信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信任而依赖。”“而”字在本解释中表示递进关系, 是经历了信任而依赖的逐渐深入过程。结合“信赖”一词的解释再来细读课文, 会发现珍珠鸟对“我”的逐渐信赖, 由对“我”的信任开始。正是因为有了对“我”的信任, 继而才会形成对“我”的依赖, 最终到达信赖的美好境界。

一、珍珠鸟对“我”的逐渐信任

珍珠鸟对“我”的信任, 并不是鸟与人刚一接触就完成了。作者对这个过程的写作十分细腻, 非常有层次, 符合生活和情感发展的逻辑。

首先, 珍珠鸟从空间、时间上逐渐接近“我”。作者连续使用了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起先、随后、渐渐。并在每一个表示时间词的后面, 连接着一个珍珠鸟活动空间变化的词:起先——笼子四周, 随后——屋子里, 渐渐——书桌上。活动时间与活动空间的变化是显性的, 这说明珍珠鸟逐渐放弃对“我”的戒备之心, 在慢慢地接近“我”。在越来越接近“我”的时候, 因为“我”没有伤害它, 它竟然近距离地落到了离“我”最近的书桌上。这时候的作者用极为俭省的文字, 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想象珍珠鸟逐渐接近“我”时细微的心理变化。当然这种逐渐接近“我”, 是以“我”喜爱、呵护珍珠鸟为基础的。

其次, 珍珠鸟对“我”从试探到信任。当珍珠鸟离“我”越来越近的时候, 因为对人的天然防范, 并没有马上来到“我”的身边, 而是进行一系列的试探后, 才完全信任了“我”。这一部分, 作者写得极有顺序, 运用了表示先后顺序的词, 逐渐写出珍珠鸟在空间上与时间上试探“我”, 到完全信任“我”的过程:先——离“我”较远, 然后——蹦到“我”的书桌上, 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后来——完全放心啄“我”的笔尖、手指。作者用细腻的笔调, 精彩的细节描写, 把珍珠鸟从试探到信任的过程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比如“俯下头来喝茶, 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一句, 通过对珍珠鸟动作、神态的描写, 表现出珍珠鸟在与“我”接触时未知结果先行动, 再看后果或反应的细致变化。“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 ‘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中, 通过“‘嗒嗒’啄着笔尖”的轻微动作, 写出珍珠鸟信任“我”之后与“我”的亲近, 与“我”的友好, 对“我”的喜爱。同时也表现出珍珠鸟在与“我”交往中特有的天真与可爱。

二、珍珠鸟对“我”的依赖

当珍珠鸟完全信任“我”之后, 与“我”的感情在慢慢发展中逐步深入, 形成了对“我”的依赖。为了表现珍珠鸟对“我”的依赖, 作者选取了两个典型的场景。第一个典型的场景是“白天, 它这样淘气地陪伴着我”。“陪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随同做伴。”珍珠鸟白天的时候, 能够淘气顽皮地与“我”随同做伴, 俨然与“我”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对“我”的依赖不言而喻。第二个典型的场景是“天色入暮, 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 飞向笼子, 扭动滚圆的身子, 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再三呼唤”四个字, 写出珍珠鸟在父母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的召唤、叫喊中, 仍与“我”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依赖情感。白天与傍晚, 暗示着一天中除了夜晚休息的时间外, 珍珠鸟都与“我”如影相随地相互陪伴, 那么得依靠“我”, 那么地依赖“我”。两个典型的场景文字虽然不算多, 却深刻地表现出珍珠鸟对“我”的依赖。

三、“信任垣依赖”, 最终创造信赖的美好境界

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写珍珠鸟对“我”的信任、对“我”的依赖。因为有了珍珠鸟对“我”信赖的深厚感情基础, 才有了人与鸟之间美好的信赖境界:“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睡得好熟!还咂咂嘴, 难道在做梦?”此时的珍珠鸟已信任“我”、依赖“我”, 与“我”在一起感到安全, 感到温暖。特别是它“还咂咂嘴, 难道在做梦?”这一细节的描写, 写出了珍珠鸟此时的温暖、幸福。这一细节, 给予了读者美好的想象与联想:珍珠鸟咂咂嘴, 也许是正在回忆用那小嘴“嗒嗒”啄着作者写字的笔尖;所作之梦, 也许是在体味与“我”一起顽皮玩耍的欢快情景……

作者目睹了珍珠鸟从刚开始对“我”的接近、试探、信任, 亲身体验到珍珠鸟对“我”的依靠、依赖, 经历了珍珠鸟对“我”逐步信赖的过程后, 面对人与鸟之间最为和谐、最为美好的一幕, 不由自主地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摆脱依赖走向独立 篇8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会爱自己, 也就是学会悦纳自己。可以说, 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 都是从不能悦纳自己开始;而很多心理问题的消失, 也都是从学会悦纳自己开始。我们很容易喜欢自己的优点, 而缺点又是我们不可避免的一面。如果不学会接纳自己的缺点, 而一味地掩饰自己、装扮自己, 自尊就会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流失。学会爱自己, 是走向自信的起点。于是, 我们要使学生们认识到: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 但每个人都有着自身的价值。

有位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们参与了以下实验活动。多媒体播放:果园里有棵苹果树, 树上结满了大大的苹果, 但有些苹果由于虫蛀烂掉了。教师先挡住好苹果部分问大家, 如果你是农夫, 只看到烂果子有什么感想?后又挡住烂果子问大家, 如果你是农夫, 只看到好果子有什么感想?最后让大家完整去看, 问大家, 这棵苹果树还有没有用呢?教师根据大家的发言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一棵苹果树, 有可口的苹果, 也有烂掉的苹果。也就是说, 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 也有缺点;有成功的一面, 也有失败的一面。我们要坦然地接纳自己的缺点, 充分地发掘我们的潜能和优势, 这样会使我们变得越来越自信, 生活得越来越快乐。

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70年前, 有位11岁的美国小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 邻居索赔12.5美元。当时的12.5美元可以买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 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儿子为难地说:“我没有钱。”父亲说:“这12.5美元借给你, 一年后还我。”从此, 这位男孩开始了艰难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 他终于挣够了12.5美元, 并还给了父亲。这位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 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 使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 常常听到家长在责备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发生过失时, 有些家长在责备完孩子后, 孩子没有事了, 父母则留下来承担责任, 又是道歉, 又是赔偿。可见, 是我们大人剥夺了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事实上, 当学生有了过失, 是很好的教育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 而此时明白的道理使他刻骨铭心。所以, 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 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 就应该让他敢于承担责任, 可能会使他吃一堑长一智, 由此走向成熟。

三、培养学生的爱心

现在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和警惕心理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 多教学生缺少对周围事物的关注。而家长的经验态度和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也影响着学生的情感选择, 改变了学生本有的积极态度, 导致“关注心态”的缺失。《今日说法》曾经播过一个案例:14岁的小泽乡在与两名同学玩耍的过程中, 为救助一位落水的同学而身陷深潭, 当小泽乡在水中奋力挣扎的时候, 这两位同学不但没有施救, 而且连喊都没有喊一声, 默默地离开了现场, 更不可思议的是, 他们还制造了一系列没有和小泽乡在一起的假象。我们不禁要问:孩子的责任心哪去了?

以上事例, 使我们更加感到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迫切性。对小学生实行责任心教育应充分考虑其年龄特点、心智水平和接受能力, 避免强制灌输和空洞说教。要结合生活实际, 从小事做起, 点滴落实。应采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教育形式。

正如一位德国教育家所说: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应有的爱心, 无论他具有多高的能力, 也不可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四、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人生难免受挫, 当遭遇坎坷时, 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 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可以使他们终生受益。例如班集体在民主选举班干部之前, 教师要组织参选人员进行竞聘演讲:假如你被选上了, 怎么做?如果没选上, 你怎么想, 怎么做?让他们发表看法, 说出应采取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当选了, 运用自己的才能多为班集体做事;落选了, 保持心理平衡, 变压力为动力。这样, 不但使当选的同学产生为班集体、为同学服务的意识, 而且使落选的同学看到自己的不足, 明确以后的努力方向, 寻找机会, 锻炼自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依靠其内部动力, 自己调节完善, 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措施。

我们还要以名人成功的事例来激励他们的进取精神, 如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在被列车长打聋耳朵后, 虽遇到重重困难但仍顽强坚持实验, 最终有了一千多种发明。后来, 有人问爱迪生如何对待一次又一次失败的, 他笑着说:“我没有失败, 我每一次都是成功的, 我不仅分析了能做灯丝的材料, 我还发现了许多不能做灯丝的材料。”通过讲故事,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爱迪生的顽强毅力, 在学生心里埋下勤奋、进取、战胜困难的种子, 培养了学生耐挫折的意识。

人遇到困难和挫折, 情绪暂时低落是难免的, 关键是如何尽快调整过来,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教师要鼓励学生广交知心朋友, 心中有烦恼和不快要愿意向朋友说, 得到朋友的心理安慰, 是一种减轻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

五、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

有人问三个砌砖的人:“你们在做什么呢?”第一位说:“砌砖。”第二位说:“赚工资。”第三位说:“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后来, 第三个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人类不能没有梦想, 梦想像灯塔, 引领人们去追求、去创造。据说欧美的学生大都有一个自发性的、富有浪漫色彩的美梦。他们的梦想有的实现起来会遥遥无期、希望渺茫, 有的甚至遭人嘲笑。但这也正是梦想的可贵之处, 即使看上去不可能实现, 却给了梦想者一种引导他们锲而不舍地增进自身能力的激情。在家长、学校特别重视学习成绩的今天, 我们的教育更应该开展“寻找理想”的教育。要把理想教育同学生的日常学习结合起来, 开展“向父母找理想”“向身边的人找理想”的活动, 从身边有理想的人身上吸取营养, 确定自己的理想之路。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现在就必须脚踏实地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我们的教育有责任让学生摆脱庸俗, 追求高尚;摆脱物欲, 追求梦想。

不可过分依赖于习惯生成 篇9

叶老师认为,区分羡余与赘余,“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语言使用的习惯,一是语言表达的效果”。一个成分若被人们广泛使用,成了习惯语就应该承认它的合法性;去掉它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削弱了原句的语意或使句子不符合语言表达的习惯,感觉别扭,这样的成分就是“羡余”,反之,则为“赘余”。应该说,叶老师的看法是极有见地的。尤其是参照“语言表达效果”来判定“羡余”与“赘余”,突破了单纯看语意是否重复的习惯理解,富有创见性。但叶老师似乎过于强调“习惯语”的俗成作用,从而模糊了“羡余和赘余”的界限,让人无所适从。

不错,习惯语是不容我们分析的,正如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在《语法修辞讲话》中举的一个例子:“在我没来北京以前,我以为一定很冷。”句中的“没”字是个习惯说法,我们根本不必去发问:“‘没来’谈什么‘以前’、‘以后’?”但是习惯也是一个动态过程,有的语言现象可能在此时是习惯的,但到彼时可能就不习惯了。比如“大哥大”,在移动通讯发展的初级阶段,作为高科技的产品,它是高贵的,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理所当然成了人们对移动电话的习惯称呼;但移动通讯高度发展的今天,移动电话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家的日常生活必备品,“大哥大”也就失去了往日的荣耀,自然习惯地降身为“手机”、“手提”。

但是过于强调语言现象的“习惯语”说法,不利于我们深入探讨语言科学。事物认识的初始阶段,我们常常会将之归结为习惯,事实上这往往是人们认知水平局限性的无奈选择,或者是人们自身惰性的权宜之计。比如,“晒太阳”、“救火”、“打扫卫生”等词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被称为习惯语,因为纯意义的语法解释不了。今天,恐怕再也没有哪位语言学者简单地将之认为习惯语了,因为语言研究发展到今天,这类问题早已不成为问题。设若大家都一直死守着“习惯语”的说法,语言学也绝对不会有今天的发展高度和繁荣局面。

过于强调语言现象的“习惯语”说法,也不利于语言的规范化。语言的规范化,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国民素质,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作为语言学者和广大语文工作者,有权力也有责任担负起语言规范化的光荣使命。一味地强调习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岂不乱成一锅粥?语言的交际和文化传播功能必将大打折扣,最终受损害的还是语言本身。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语言的规范化做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为语言的纯洁健康而斗争”。窃以为,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对“空穴来风”、“感同身受”等词语的处理并不妥,将这些成语的义项做出变更或增添,未免操之过急。

当然,我们强调语言的规范化,并非否认语言的习惯性。其实,习惯性从某种角度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文化、心理和精神个性,这又从另一方面促进了语言的规范化。所以,规范与习惯又是相反相成的。与习惯语一样,规范化也有个时间和范围问题,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同任何事物一样,语言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语言的发展变化,必然会有对规范的偏离和突破,这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现象。我们要做的,就是妥善处理好规范与变异的关系。只讲规范,墨守成规,抑制变异,扼杀创新,语言就会失去活力;惟重变异,丢弃规范,漠视稳定,只求创新,语言就会糟蹋枯萎。所以,我们说的规范是发展、动态、与时俱进的,而不是单纯的“匡谬正俗”,诚如冯志伟先生所言:我们不能把语言规范看成是僵死的、凝固的、静止的系统,把他们作为条条框框到处去套活生生的语言。对于一些介于规范和变异中间状态的语言现象,比如叶老师文中提及的“唯一一个”、“一人独自”等,我们不必急于去定性,可暂且让语言系统自身去千淘万漉,吹净狂沙最终得到“真金”。

“投资依赖症”与产能过剩 篇10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产能过剩。比如, 中国粗钢年产能为10亿吨, 但2012年总产量只有7.2亿吨, 产能利用率为72%, 而2012年钢铁业利润率只有0.04%。事实上, 生产两吨钢所获得的利润, 只能买一根棒棒糖。截至9月1日, 中国500强企业平均利润率为4.34%, 比2012年降低了0.33个百分比。

有人说, 当前的产能过剩来自过去的过度投资;也有人认为, 产能过剩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 而决策层的观点似乎是两者的折中。

一方面, 当局要求数千家公司削减产能;另一方面, 政府引入了一些“迷你刺激”措施, 比如给“微型企业”免除营业税和销售税, 要求银行增加出口企业贷款等。

官方口径是中国的增长模式需要减少投资、增加消费, 但并非所有中国经济学家都同意这一点。他们认为, 资本存量是增长的关键因素, 而中国的人均资本存量相对发达国家仍然很低, 这意味着未来投资空间很大。

诚然, 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 赶超发达国家收入水平要求中国必须在长期增加资本存量, 但是, 要紧的不是资本存量的规模, 甚至也不是投资水平, 更关键的是投资增长率。

几十年来, 中国投资增长率大幅高于GDP增长率。根据官方统计数字, 中国的投资率已接近GDP的50%, 资本效率随着资本规模的增加而逐步下降。如果把投资飞速增长造成的环境破坏考虑在内, 中国的资本效率还会更低。

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不亚于实体资本和劳动。如果资源配置向实体资本的倾斜以破坏人力资本积累为代价——而后者又是充分消费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经济增长就更有可能放缓而不是加快。因此, 中国应该降低投资增长率, 提高消费增长率, 让投资率在更加可持续的水平上稳定下来。

当然, 认为中国产能过剩反映的是有效需求不足, 也不是完全错误的, 然而有效需求来自何处?在这方面, 中国钢铁业再次提供了很好的例子。尽管中国在钢生产方面并无比较优势, 但仍建设了大约1000家钢铁厂, 产出占了全球总产量的半壁江山。早在2004年, 中国政府就试图降温过度投资, 但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带来的强劲需求, 产出仍然增长迅猛, 从当年的3亿吨增加到2012年的10亿吨。

中国的投资大体可分为三块: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2008年底和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顶峰时, 经济刺激带来的基础设施投资提升维持了产出增长。2010年, 房地产开发投资取代了基础设施投资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如今, 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都是中国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确实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投资, 特别是在电力、水电、交通、通信等方面, 但投资节奏必须充分考虑金融约束。更重要的是, 中国可以、也应该更多地投资学校、医院、养老院等社会基础设施。

房地产投资则是另一回事。很难判断中国房地产泡沫的严重程度以及破灭时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在房地产开发上已经投资得太多了。

中国人均收入不到6000美元, 但中国房屋自有率高达90%左右, 而美国还不到70%。中国人均住房面积为32.9平方米, 而香港中等家庭住房面积才刚刚达到48平方米。中国有696家五星级饭店, 另有500家在建。全球在建的10座最高建筑中, 有5座位于中国, 在我看来这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中国经济正在被房地产投资绑架。一方面, 中国不应该通过保持房地产投资的高增长率来解决产能过剩。社会住房项目投资值得欢迎, 但目前占GDP高达10%-13%的房地产投资已经太高;另一方面, 如果房地产投资增长回落, 产能过剩就无法消除。这一两难凸显出中国所面临的结构性调整挑战, 这也应该让投资者保持谨慎。

上一篇: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下一篇:成功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