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体育文化

2024-10-24

媒介体育文化(精选5篇)

媒介体育文化 篇1

摘要:在媒介地理学的视野下,“中心”与“边缘”、主流与“他者”、异托邦等呈现出丰富的媒介文化层理。此外,政治图景与性别、族群等社会空间也借助媒介与物质地理被构建起来,媒介还可以视为社会群体为争夺地理空间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全球化背景下,媒介地理学不可避免地成为文化意义生成与解读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媒介地理学,文化意义,地理学想象力

世界会因为我们观察角度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面目。物质的外观加上无形的意识作用形成了多样的地理。地形、地貌、距离、中心、边缘等指标可以将一个个空间描述为有形的状态,并可能影响人们在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认知。而实际上,地理学中地点、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构筑的真实世界更是人们应予以关注的对象。世界图景的形成依靠的是物质的地理景观、社会文化因素以及用以描述景观的媒介。在媒介塑造的空间中,到处都充满了地理的隐喻。景观、地域、边界可以被用来描述人们接触到的种种文化现象。媒介、文化和地理在多个层面上联系了起来。作为文化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媒介地理学承继了文化地理学中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并将研究对象集中于各种媒介文本中的文化意义的生产。媒介地理学更加关注和重视特定地域产生的特定媒介形态及其相同媒介形态中呈现出的不同地理样本,认同和理解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人的不同传播特点以及不同区域的受众对媒介内容会有不同的地理“看”法。(1)城市、人群、习俗、性别等在媒介中的反映,都能置于媒介地理学的视野下进行解读。

一、作为一种研究视野的媒介地理学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介是人感官的延伸。(2)这一著名论断极度扩大了媒介的指涉对象并建构起更为广阔的媒介地理空间和生动多样的媒介地形图。随着媒介形式的扩张,触角的伸展,传统的地域界限无可避免地被打破,虚拟与现实的情境更是相互渗透,建构起全新的文化空间。由于媒介在地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媒介与地理的日益交融,使得媒介地理学(Geography of media)这个源于交叉学科领域的概念逐渐受到重视。它不仅强调人文地理环境对媒介的形塑作用,更重视地理样本在媒介中的呈现。(3)

(一)镜与像:媒介呈现世界

镜与像,可视为对媒介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描述或者是对此种关系的一种比喻。媒介是镜,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世界,只要进入了媒介的视野,便能够显示出现实的某些印象。但它又不完全是镜,因为它呈现的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空间,同时还折射出深藏在表面之下的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但正如镜面总有边框一样,媒介也有边界,因此媒介总是通过有限的视角来呈现局部的空间景观。当人们面对镜中之像时,就不能不对镜本身予以充分考虑。正是镜与像之间的虚实相生,才构筑起不同的社会认知。而且,人们从镜中去发现世界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媒介中的世界并非简单地反映外面的世界,它对世界图景的描写也并不纯粹客观或直白。媒介中呈现的地理或世界形貌应该被理解为媒介与地理、文化的融合,而不是单纯的镜面反射。斯图亚特·霍尔曾指出,媒介是表意的工具,通过表意过程建构意义,呈现给阅听者关于世界的图景。(4)因此,虽然世界是可知的,但在现实中它却是一个被建构的意义的集合体。尽管媒介中的图景未必完全与现实吻合,媒介也未必可靠,借助媒介所进行的观察也许会阻碍我们对事物真实面目的了解,但如果离开了媒介,人们对现实的探知必将有限并残缺不全。

(二)媒介:物质与文化的混合体

媒介从来就不是一种纯技术性的冰冷的工具。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信息”(media is message),便在媒介单纯的物质形态上增添了新的意义。而施拉姆在谈到媒介时更是将其比作组成夏夜星空图像的灿烂星云。(5)媒介总是用来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无论是用语言、声音、文字还是图示、影像,都在信息的流动过程中创造了文化。媒介文化与媒介技术往往紧密相连,从而生成网络文化、电视文化、电影文化等等。而媒介本身不仅仅是一种被受众用来进行信息消费的手段,同时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某种媒介形态的占有,就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象征。例如,城市与乡村在大众传播媒介的消费比例和模式上就体现出城乡文化的差异。媒介消费的主要情境与背景还可以被用来描述不同的文化概念和特性。在对网络媒体的使用上,男性与女性网民的数量多少以及关注信息内容的差别也透视出社会中的性别文化。此外,媒介所塑造的公共领域与权力、层级的关系以及社会集群等,都是媒介的技术与文化层面所共同作用的结果。媒介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层面的意味,不仅不会被其物质和技术属性所遮蔽,二者反而会相互影响。

(三)媒介对文化地理的关注

媒介地理学是这样一种视野:它跨过学科的边界,从众多的媒介文本中去深入挖掘地表之外的社会内涵。媒介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主要表现为对多种地理的关注。除了地理地貌上的差别,一些构想出来的空间比如性别、民族、社群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而形成了差异。这些差异并非自然的反映,很大程度上经由主观意志的投射,并通过媒介文本反映出来。

一些地理学家认为,现象环境(真实的世界)与行为环境(人们根据文化代码和惯例所形成的对世界的感知)二者的结合,世界才获得意义。沿袭文化地理学理念的媒介地理学,打破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固有界限,将文化充分融入地理的景观中,并通过媒介的文字、视像、声音等手段予以描绘。权力的层级关系、政治经济的地缘因素、性别之间的气质差异等等都能被纳入想象的空间中,被媒介绘制成为意义的地图。由于现实中的地理要素与这些文化层面的内容交织构成更为生动的图景,所以这些想象的地理比真实的风景更具有吸引力。

二、基于媒介地理学的文化研究

迈克尔·克朗在《文化地理学》一书中,以电影、电视为例描述了“成倍增长的媒体空间”,实际上就是媒介地理学的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大卫·哈维则认为各种电影和摄影制造的影像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时空组织的变化,通过媒体形成的国际化空间在影片中无处不在。(6)从电影中提供的世界景观来进行国家、民族以及社会文化认知,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电影地理学(geography of film)。由于存在着与“真实”世界的差异,电影中所展现的世界样貌受到地理学家的质疑。但他们也同样认为电影并非单纯的反映外部事物,而是以影像的视觉方式提供了意义的图景。(7)艾肯与佐恩(Stuart C.Aitken&Leo E.Zonn)主编的《地方、权力位置与奇观:电影地理学》(8)一书对电影的观看场所、电影媒介本身以及电影中的景象所交织而成的复杂地理形式作了探讨。莫利与罗宾斯(Morley&Robins)则更关注电影及其他电子媒介利用文本进行的文化生产。在《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景观与文化边界》(9)中,他们认为电影依靠视觉的表达不仅制造出了电影故事,更为重要的是生产出了有关认同的文化政治,因为拥有不同地域背景的电影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地理形式。

某些消费社会中所出现的戏剧化的文化事件还引发了关于“奇观地理学”(geography of spectacle)的研究。文化庆典、博览会、运动竞技、主题公园等等本身就是一种人为制造的景观,经过了大众媒介的放大,就更成为一种充满诱惑性的“奇观”。当然,“奇观”并非只是单纯的影像,而是被媒介所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集合。居伊·德波(Guy Debord)在《奇观社会》(Spectacle Society,1967)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按照“奇观”概念所建构的媒介社会与消费社会。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 Kellner)则更为具体地展示了大众媒介文本中的奇观文化,并对媒体奇观中所透视出来的国家、民族、政治权力等问题予以剖析。(10)性别的社会差异也是地理学家的研究面向之一。以琳达·麦克道威尔(Linda McDowell)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地理学家从社会空间占有中体现出来的性别权力的不平衡作了大量研究。她于1999年主编的《性别、认同与地方:理解女性主义地理学》深入探究了地理学与女性主义交叉所展示的新型景观。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将技术媒介与人体相结合,提出“电子人”(cyborg)的概念,以审视当前在媒介(尤其是电子、网络媒介)以及父权主义视点作用之下被动的女性生存空间。!"#

台湾学者王志弘译介了大量国外著作,他本人也探讨了媒介城市空间和地理景观。如《影像城市与都市意义的文化生产:〈台北画刊〉分析》(2001)、《流动地景与时空操演:台北捷运系统与都市经验》(2000)。刘纪蕙主编的《他者之域:文化身份与再现策略》(台北:麦田出版,2001)收录了研究电影呈现地理及文化景观的多篇论文。由于台湾新电影的叙事背景与台湾的地域、地方感等联系异常紧密,所以导演侯孝贤、杨德昌等人的电影作品经常被研究者用作媒介地理分析的样本。此外,更多的广告、建筑等作品也与影像相联系,成为城市地理的研究对象,如颜忠贤的《影像地志学》(台北:万象出版,1996)、李清志的《建筑电影学中空间类型的比较与解读》(台北:创兴出版,1996)等。

国内的媒介地理学研究主要涉及媒介技术(如网络)带来的地理形貌的改变以及具体的媒介文本所透视出来的地理层次。邵培仁在一系列论文中论述了网络对媒介地理形貌的颠覆(《电脑与网络:媒介地理学的颠覆者》,2002)、媒介产业与城市的关系《论中国媒介的地理集群与能量集聚》并对媒介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加以探讨《媒介地理学:正当性、科学性和学术坚守》。陈晓云的《城市电影研究》系列(1990~1992),陈卫星的《再现城市:影像意义和空间属性》(2005)等文章则可视为以电影媒介为立足点对城市中的人群、权力关系以及社会图景所作的研究。

三、结语

彼得·杰克逊曾指出:现在我们的地方经历完全经由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什么、读到什么所中介,而媒体却只有到最近才逐渐获得地理学家的认真对待。!"#媒介中所再现的形象,对于人们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大量针对媒介或文化所作的研究来看,虽然没有使用媒介地理学的概念,但实际上已运用媒介地理学的视角对经济、文化、政治、日常生活等领域进行分析。尽管媒介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并不丰硕,但这种研究视角已经存在并具有几个大致的研究方向:第一,媒介产业化之后形成的经济地理形式。一些大型媒介集团(如维亚康姆、贝塔斯曼、新闻集团等)建立,它们跨越不同形式的媒介形态并将触角伸入不同的地域范围,于是多样化的媒介地理格局随之产生。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这些媒介集团更能显示出其对于媒介环境和媒介生态的支配作用与影响力。第二,当承载着文化的媒体通过全球化、跨地域的扩张之后,会形成不同程度的资源优势和媒介霸权,也会由此产生文化强势与弱势的对抗。尤其是西方的价值观对东方世界所造成的后殖民主义影响以及由于人口流动、媒介侵袭而导致的文化交叉地带所呈现的复杂情形,往往产生冲击与对抗之间的矛盾,而媒介在这一过程中的意义不可忽视。第三,对于媒介文本所呈现的地理人们的感知往往会受到影像以及文字等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由于各种媒介形态作为中介,而呈现出复杂的层次。尤其是电影、电视中的地理,常常被用作媒介研究的样本。经由媒介的作用,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元素常常被加入其中,而影响人们的感知结果。例如西美尔(Georg Simmel)与本雅明(Walt Benjamin)等人对城市空间的关注。第四,网络以及数字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地理格局形成不小的冲击,原有的物质地理空间被颠覆并重建,在虚拟空间中产生了有关地理的新的隐喻。因此,媒介对于地理的反映并不是简单机械的描写或肤浅的再现,而是从各个层面对其进行空间意义的建构,人们可从中获知想象与真实交织而成的多样的地理版图并解读更深层的文化含义。

注释

1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P.63 ̄66

2[2]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3[3]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第63 ̄66页

4[4]斯图亚特·霍尔著,黄丽玲译:《〈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媒体研究中被压抑者的重返》,载于James Curran,JanetWoollacott编:《文化、社会与媒体:批判性观点》,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3年,第73 ̄122页

5[5]施拉姆著,游梓翔、吴韻仪译:《人类传播史》,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3年,第201 ̄207页

6[6]大卫·哈维:《后现代电影中的时间和空间》,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6 ̄173页

7[7]Browne,Ray:Book Review:Place,Power Situation and Spectacle:A Geography of Film,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Bowling Green:Fall1994.Vol.28,Iss.2;p.215

8[8]StuartAitken and Leo Zonn(eds).(1994)Place,Power Sit-uation and Spectacle:A Geography of Film,Lanham,MD:Rowan and Littlefield

9[9]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10]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11]Haraway,Donna.(1991)A Cyborg Manifesto:Science,Technology,and Socialist-Feminism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A].Simians,Cyborgs and Women: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New York:Routledge,p149-181

12[12]Peter Jackson:Maps of Meaning,London:Routledge,1994:p22

媒介体育文化 篇2

摘要:本文初步引介田野调查方法,运用到体育媒介研究中,具体以微博推特为研究对象,对微博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进行了田野研究,希望对体育媒介研究有一些启发作用。

关键词:体育媒介 田野调查 媒介互动

从2010-11赛季开始,唐纳修一直为洛杉矶国王队工作,主要负责内部的数据库。在之后的赛季承担数字媒体总监,汉金斯邀请唐纳修来负责组织的社交媒体工作,包括官方网站和国王队在脸谱网和推特网,手机软件上的动态更新。唐纳修的第一个赛季,是作为全职工人员来负责工作——“了不起的初始年”,唐纳修见证了球队首次赢得斯坦利杯的过程,在雅虎网站上,科比的博客提到了国王队社交媒体的努力成果。有学者质疑,国王队社交媒体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团队管理中,关于你可以公布的信息和评论,有没有什么特定的规章条例?其编辑/审批流程是什么样的?唐纳修反驳认为,我们的目标是衔接交流。当然,你可以有400万的追随者,但是如果你没有开始对话交流,那么你就遗漏了“社交”的部分。我们追求的是一种个性,不想成为满足回流信息的博客。幸运的是,德威尼和我都有相似的幽默感,人们分辨不出来谁是谁,即使有时候我不得不否定德威尼的“玩笑”。至于审批过程,会时不时给发一些段子,会看一下是不是大家都会觉得好笑。觉得好玩的事情,会觉得厌恶,或者有一些我觉得很过头的,会认为没什么。这真的只是共识的问题。

管理的审核也是如此。来这里之前,德威尼说服了大家他自己的想法,大家也都很认可。而当开始独自运行第一个推特账号时就起了冲突,德威尼也只是说“尖锐些”。可以把想说的东西发给他看,由他来决定。所以,人们对此提出批评,认为运营官方账号的方式有点像运行的私人账号一样,但是确实比微博的内容有趣得多。推特更新非传统性的内容,很可能是在第一局打败加人队后,发出的“不客气”(“致外的所有加人队球员,不客气”)。来通过明智的,也许有点无礼的方式来保持线上内容的有趣性很重要,但会不会有种人们只关注球队表现的感觉?推特没有可以追溯过去很久的能力,但自从2010-2011赛季开始,德威尼接管以来,人们可以在推特上追溯过去。因为只是挖苦别人,从沮丧的人群中找寻幽默。比赛初期写了各种事情,包括叫一些运动员进行修饰,这也是大家都在想的,这也是说这种事情的第一个“官方”账户,大家都觉得很好。推特“不客气”也是所做的一个延伸,并低估了可能产生的大量的回复量,尤其是所有的加拿大媒体的回复量。也绝对不是无礼,只是坐在家里,看着比赛,看着来自加拿大犹如洪水般的相关推特。有人说“我是油人队的铁杆粉丝和终身粉丝,但是我仍为国王队欢呼”,这样的言论太棒了。只是想对为国王队欢呼的人们,在第一时间说声感谢,同时小小地刺激一下加人队,这是体育竞技。人们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严肃了?多少有点威胁的意思了。有没有那么一刻,你意识到国王队的推特不仅得到了关注,还有点臭名昭著?有没有你想撤回的推文?

上次确实提升了回复率,“不客气”这一推文一直是转发率最高的,仅次于总统的推文。这确实提升了关注度。不仅出现在加拿大的广播和报纸上,甚至在美国出版物中也出现了。对于冰球界来说,这算是一种成就。当在《体育画刊》上看到时,意识到这影响太大了。记得在体育画刊的头版,发起了一个投票,问民众这是否有冒犯之意。推特的传播确实有点可笑。在接下来三天,会坐在电脑前看这些前所未有回复。甚至还来不及赶上我们的时间轴。只撤回拼写有误的推文。民众会对此进行责骂,但是最后会表明这真的没什么。就像在季后赛,雅虎体育和博客圈关注了你们的成果,并没有其他的球队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来进行回复。已经尽最大努力去提及其他球队了。尤其是当打布鲁斯比赛的时候。但是恰逢在为争夺NHL视频游戏比赛。发表了主队更胜一筹的事实,抛开了所有的媒介评论。曾一度在推特上问为什么布鲁斯不帮他,但是人家从来不回复。这就是微博媒介的体育特征所在。

参考文献:

[1]黄璐.《赶上了网络:卫报新闻传媒体育部案例》评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4).

[2]于文谦,杨韵.自媒体环境下的体育微博及其价值[J].体育学刊,2012(2).

[3]黄璐. 城市体育信息网络服务策略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黄璐. 新闻媒体建构国家认同的价值发现——伦敦奥运会国际媒体报道案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1).

[5]张业安,肖焕禹,冉强辉.大型体育赛事媒介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多维考察[J].体育学刊,2013(1).

[6]黄璐.从一则体育报道论党报新闻创新[J].传媒,2013(5):69-70.

[7]Paul M Pedersen、Kimberly S Miloch、Pamela C Laucella.Strategic Sport Communication [M]. Champaign: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2007.

作者简介:

媒介文化:媒介管理的新视野 篇3

媒介文化的内涵及构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大众媒介在文化领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尤其是最近几年, 媒介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 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媒介文化将大众媒介和文化凝聚成一个互动的过程, 媒介文化能够让每个人参与其中, 它构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 塑造了人们关于自己和他人的价值理念。媒介文化作为大众传播时代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 是传媒从业者在传媒日常运作与管理中所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传媒通常是借助精神文化产品来塑造人们的思想和意识, 受众在接受媒介所提供的产品的时候, 能够通过媒介产品认知到其所包含的媒介文化。媒介文化如同每个人的气质、情感和性格, 虽然看不见但却不可否定其真实的存在。媒介既能传播文化同时也能创造文化, 媒介作为一个组织要生存和持续发展, 也要求其自身营造一种独特的文化。

媒介文化其实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概念, 它涵盖了多个要素, 构成媒介文化的各种要素综合在一起对媒介管理发挥着各种作用。这些要素中最为主要的几个方面为核心价值理念、行为教化、人文关怀以及视觉识别。

核心价值理念。所谓核心价值理念, 是指一个组织所有成员持有的大致相同的价值理念, 也即共同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是构成组织文化的重要基础。“共同价值观”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巴纳德提出的, 他在《经理的职能》一书中论述了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和组织中一般性目的的确定问题, 指出这些目的渗透到组织各个层次中的重要性。后来, 有的学者在阐述组织特性时指出, 当价值观念灌输到组织中时, 组织就会存在独特的同一性。媒介作为一种组织, 在进行管理的时候, 同样需要员工具有大致相同的核心价值理念, 这样才有利于提升媒介内部的凝聚力。

行为教化。媒介文化主要是一种体验性的文化, 带给人们的则主要是情感体验上的满足。而且, 媒介文化还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一定的教化功能。人之所以为人, 是因为人有理性。人具有不断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本能, 当一般性的感性愉悦性得到满足之后, 必然产生更多和更高的需求, 媒介文化的不断优化正是基于这个内在动因。媒介在开展文化传播的过程中, 必然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教化功能。受众会在媒介日常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媒介传播内容中所包含的部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这就是媒介文化对受众所产生的行为教化功能。

人文关怀。媒介文化最重要的应该是对人本身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过分地追求利润必将使得大众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变得更加低俗和肤浅, 出于这种追求而形成的文化, 对于受众精神品格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必将造成文化传播走向媚俗化道路, 无形中降低了大众文化的品位。媒介文化的本意应该突出媒介的人本特色, 构建人文关怀。它的核心内容是重点关注人的生存状况, 把提升人的尊严和促进人类解放与自由作为追求。

视觉识别。媒介文化既需要内在的价值理念, 同时也需要有直观的可识别的一些视觉系统, 这对于媒介管理而言, 有利于将自身的媒介文化较快地传播给媒介员工和外界受众。媒介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公益、公关等形象性活动, 来实现更快更好地在公众心目中建立自身的媒介文化形象的目的。

媒介文化对于媒介管理的重要意义

媒介文化绝非是一种偶发性的特征, 而是媒介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媒介文化相对于媒介管理而言, 其重要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媒介文化有利于规范员工行为。良好的媒介文化, 可以为媒介从业人员塑造大致相同的文化价值理念, 一旦接受了这个文化价值理念, 他们则具有了大致相同的价值标准、期望以及奋斗目标。这样的话, 他们的行为也就可以得到规范和自律。所以, 从某种意义来说, 媒介文化可以说是一种“非正式的控制规则”, 可以部分地代替命令和对员工的严密控制, 有利于媒介管理者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

媒介文化可以提升媒介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媒介员工拥有共同文化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 讲究媒介职业伦理道德, 这样就会推动媒介从业人员内部之间的良性合作, 并获得共同的奋斗目标, 从而大大提升媒介组织的凝聚力。“良好的媒介文化可以强化员工对自身职业的荣誉感, 使他们为自己是媒介一员而深感自豪, 从而主动自觉地维护媒介的荣誉和利益。” (1)

媒介文化可以保持媒介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建立并坚持一贯的媒介文化, “传媒才能够在经常发生人员更替、结构变动、经营方式革新等的情况下, 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全体从业人员越是对某种媒介文化一致认同、分享和适应, 那么这一媒介文化所能发挥的作用就会越大” (2) 。而且, “一旦一种文化建立以后, 就很难进行变革” (3) 。所以, 媒介从一开始就应该对文化给予重视。当媒介文化建立起来以后, 不管人员如何更替, 依然能保持文化的持续性。比如美国的《纽约时报》一直保持了文化风格上的“严肃性”。

媒介文化的构建原则

如上所述, 媒介文化对于媒介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大力构建媒介文化。具体而言, 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摒弃媚俗化倾向, 大力提升媒介公信力。媒介公信力是好的媒介文化得以形成的基础, 它主要是指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媒介公信力需要媒介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良好表现才能得以形成。但是传媒业也时常发生一些损害媒介公信力的事件, 从而导致公众对媒介的不信任, 影响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追究其中的原因, 主要有过分追求商业目的, 以及由于信息来源或人员素质等原因导致的新闻失实等。此外, 媒介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 符合当代人追求时尚、娱乐、休闲等新的要求, 它无形中间接或直接地对许多其他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排挤作用, “甚至有的学者认为, 媚俗也是媒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4) 。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媒介文化的一个主要障碍, 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 不少媒介甚至以牺牲自己的公信力为代价来迎合各种需求甚至一些低俗的需求, 媚俗与炒作正在不断地冲击优秀的媒介文化, 因此, 如何摒弃低俗与平庸, 创新媒介产品内容与形式, 在引导大众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不断提升媒介自身的公信力, 就显得尤为迫切。

“对于媒介自身而言, 想要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及公信力, 就应该加强传媒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充分发挥媒介的信息传播、舆论监督、引领文化、观念塑造、关怀社会、化解矛盾等作用。” (5) 除了媒介自身不断地加强新闻职业道德自律之外, 还要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 提升品牌形象, 从而树立良好的公信力。

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媒介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 媒介应该把强调社会责任放在媒介文化的首要位置。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主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观念激烈碰撞, 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社会的不和谐因素越来越多, 比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利益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等等。媒体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功能, 作出应有的贡献。作为社会正义与良知的载体, 媒介的社会责任就是要准确地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大力弘扬社会正气, 匡扶社会正义, 鞭挞邪恶与不公, 形成社会各阶层间的和谐关系。

始终把持续不断的创新作为媒介文化的核心要素。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人们对待生活、生产、消费的态度和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 人们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活跃, 对精神文化的欲求也在不断快速地膨胀。媒介也必然处于剧烈变化的环境之中, 媒介作为企业要想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 创新是根本, 只有不断的创新, 才能时刻把握消费者需要什么;只有不断的创新, 才能做到以人为本。持续不断的创新意识将为媒介企业带来强大的竞争力, 为媒介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媒介文化的创新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意识必然要求充分尊重媒介从业人员的个性, 给每个员工足够的张扬个性、施展才华的空间, 从而进一步促成媒介企业的创新。

树立能够体现自身媒介文化的典型人物。企业文化的培植过程中, 通常会借助树立企业英雄模范来供其他员工学习参考。企业英雄模范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 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人化”载体, 能够为其他员工提供参照的榜样。作为组织的媒介在构建媒介文化的时候也同样需要塑造一些典型人物, 通过这些典型人物来向外界传播和展示媒介形象、为媒介其他员工提供行为示范, 并通过一代一代的典型人物来传承媒介文化。媒介的典型人物不同于每年都评选的“优秀员工”, 应当是公认的能够体现自身传媒精神的杰出代表。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 媒介文化便有了具体的载体, 并且可以为媒介其他员工提供切实可行的学习榜样。

确立各项制度, 并严格执行。媒介文化离不开媒体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媒介文化建设的保障。为了确保良好的媒介文化能够得到较好的发扬和传承, 我们非常有必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力争做到一切都有章可循。媒介文化是软性的, 是职业道德层面的约束机制, 并不具有强制性。为了不使媒介文化仅停留于形式主义, 而是落到实处, 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从规章制度上来规范员工行为。如果做到事事有章可循的话, 员工反过来又会对媒介充满归属感和责任感。

优秀的媒体必定拥有良好的媒介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 媒介文化就是媒介的灵魂。如果媒体的负责人过分追求商业利益, 一切以利润为导向, 可以想象得到, 媒体员工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 是不可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只有将媒介文化构建在制度的保障之下, 并实施到位, 才能够塑造出拥有正确的新闻理想的媒介员工。也只有拥有这样的员工, 传媒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并得到可持续发展。因此, 优秀的媒介文化是传媒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参考文献

[1][2]邵培仁:《媒介管理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版。

[3]汤姆森[美]著, 段盛华、王智慧主译:《战略管理:概念和案例 (第10版) 》, 北京大学出版社、科文 (香港) 出版有限公司联合出版, 2000年版。

[4]于德山:《当代媒介文化》, 新华出版社, 2005年版。

媒介体育文化 篇4

1.Editorial Depart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2.Graduate Depart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

体育信息媒介接触,即在一定的社会因素影响下,不同社会人群通过使用大众传播媒介满足自己体育信息需要的过程。钟莉莉在其研究中指出,现代体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媒体赢得人们的关注、欣赏、参与及合理化的市场资源配置的,今天的体育运动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蓬勃开展,大众传媒功不可没[1]。与此同时,体育信息的传播也存在着种种问题。罗璇也在其研究中提出,互联网在历次重大体育信息传播中担任重大角色的同时也面临着体育信息传播中的“受众危机”[2]。张智刚等人也在其文章中指出,就我国现有体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以主观性为中心、多元化的价值观受到冲击以及全方位道德沦丧等问题[3]。基于以上,本文在观察国内外体育信息传播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体育信息受众的媒介接触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与统计分析。鉴于以往研究并没有就受众的不同类别进行相关行为、态度、体育参与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的现实情况下,本文予以重点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1 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展开论文研究,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问卷883份,问卷回收率98.1%,有效问卷875份,有效率达99.1%。

1.2 研究对象

将体育信息受众作为研究对象。在875份有效调查样本中,男女样本比例约为1:1,其中男性受众占54.2%,女性受众占45.8%。通过加权计算,本论文调查样本的受教育程度接近大专层次,受众年龄及职业分布较为合理。

2 体育信息受众的类别确定与特征描述

2.1 体育信息受众的类别确定

将媒介接触频率设置为经常接触(几乎每天都接触)、偶尔接触(每周接触1~3次)、基本不接触(每周接触频率为1次以下)和几乎从不利用该媒介4个维度。以媒介接触频率为分类指标,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受众体育信息媒介接触频度进行分类。聚类分析结果为3种,分别命名为积极受众、一般受众和随意受众。本论文将对不同类型受众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受众在不同统计指标下的差异与特征(见表1)。

表1 不同类别的体育信息受众人数

2.2 不同类别受众的特征描述

体育信息积极受众和一般受众中,男性受众均多于女性受众,其中积极受众的男女性别人数差别不大,而一般受众中,男性受众要明显多于女性受众;但是在随意受众中,女性受众的数量要远远多于男性受众的数量。这说明,体育信息受众在媒介接触方面,男性受众要比女性受众表现得积极、主动(见图1)。

图1 不同类别受众的性别比较

从年龄角度描述不同类别受众:整体来看,16~45岁的受众群体在体育信息受众整体中占主要地位。在积极受众与一般受众中,年龄越大,关注体育信息传播的就越少;但在随意受众中,36~45岁受众群体占有较大比例,随年龄增加体育信息关注减少的趋势并不明显(见图2)。

图2 不同年龄阶段的受众类别比较

从职业构成角度看,体育信息受众几乎涉及到了各种社会职业,从整体数量开看,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略显优势,但是从3种不同受众类别来看,有41.7%的企业员工和4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积极受众。考虑到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将“学生”纳入到职业分类中,结果显示,有61.5%的学生群体是体育信息的积极受众。

受教育程度方面,体育信息受众主要以大专以上的学历为主,在高学历的体育信息受众群体中,积极受众的比例要明显高于一般受众和随意受众;一般受众和随意受众以高中学历为主。

从经济收入上看,体育信息受众的月收入水平处于中等状态,月薪在中等收入水平,月薪在1000~2000元的占了 42.6%,2000~5000元的占了39.5%;积极受众的收入要明显高于一般受众、随意受众;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受众中占多数的是随意受众。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类别受众的信息获取方式

体育信息受众在获取体育信息的时候,采取怎样一种方式?是只要与体育有关的就都会关注或是只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还是本着一种无所谓并随意浏览的心理状态?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反映的是受众获取体育信息的选择理性,越是具有选择理性的受众,就越会接近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类型;而随意受众将会更多地处于随便浏览状态。为了验证笔者在问卷发放之前的假设,研究中对体育信息的获取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见表2)。

表2 受众体育信息获取方式统计 (%)

多数积极受众和一般受众只获取自己需要的体育信息内容,而随意受众在获取体育信息时更多的是一种无所谓、只是随便浏览的状态。这说明,前文提到的笔者的假设是成立的,积极受众和一般受众更具有选择理性,而随意受众更多的是随便浏览、无目的性的心理状态。

3.2 不同类别受众的人际体育传播比较

本文考察了体育信息受众的人际体育传播行为,主要设置了4个方面的分析指标:一是受众是否会对体育信息进行人际传播;二是当受众对体育事件的看法与传播媒体不同的时候,是否会公开表达自己对该体育事件的看法;三是受众是否会有想向媒体表达对体育事件的看法或观点的意愿;四是受众的体育事件观点与看法是否会对他人有影响。按照以上4种分析指标,笔者在问卷中设置了如下选项(共8项):我会向他人传播体育信息;我会与他人一起讨论体育信息;我会带动他人一起收看(听)体育信息;我对体育事件的认识和看法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对体育事件我会产生与媒体不同的观点;与媒体观点不一致时,我会做一名旁观者;我会向媒体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对体育事件的看法。

3.2.1 不同类别受众人际体育传播的参与情况

研究表明,积极受众中,参与体育信息人际传播的人数比例高,其中选择经常会的占40.1%,偶尔会的占53.7%,只有6.2%的积极受众不会对体育信息进行二次传播;15.6%的一般受众和7.5%的随意受众也经常会对体育信息进行人际传播。不会进行体育信息人际传播的受众中,有21.5%的一般受众和31.2%的随意受众选择此项(见表3)。

表3 不同类别受众进行人际体育传播程度(%)

在人际体育传播方面,3种类别受众的总体参与程度先后顺序为:积极受众、一般受众和随意受众,不同类别受众对参与体育信息二次传播的频率有所不同,但是,进行人际体育传播在每一受众类别中都占较大比例,经常会和偶尔会参与体育信息二次传播的受众比例总量均达到65%以上。这就说明,体育信息是不同类别的受众人际体育传播的主要话题。从另一方面也表明,体育信息传播的市场开发将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领域,正是因为体育的竞争、冲突、趣味、悬念等特性,使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消遣话题,成为人际关系的有效润滑剂。

3.2.2 不同类别受众体育事件看法的人际表达意愿在体育信息受众中,积极受众是否更容易成为人际体育传播中具有引导作用的人?随意受众是否更愿意在人际体育交流中做一名听众或者旁观者?数据显示:当自己对体育事件产生看法或认识时,93%的积极受众表示经常或偶尔公开表达自己的看法,而70%以上的一般受众和随意受众没有这种举动,他们更愿意做一名沉默的旁观者(见表4)。

表4 不同类别受众的人际表达意愿(%)

以上数据说明:积极受众更容易在人际体育传播中发挥主导作用。他们在人际交流的过程中,存在着比一般受众和随意受众更强烈的人际表达意愿。然而一般受众和随意受众更多在人际体育传播中充当着听众或者旁观者的角色。

3.2.3 不同类别受众的人际体育交流对他人的影响 虽然大众传播媒介体育信息的传播非常引人关注,但是,在某些特定时期、特定场合、特定时间的传播上,人际体育传播的作用甚至会超过大众传播媒介。本论文中,进行了不同类别受众的体育事件看法是否对他人产生影响的统计分析(见表5)。

根据“我对体育事件的认识和看法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题目的统计分析,尽管积极受众在体育信息的二次传播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积极主动,但是实际上充当意见领袖的受众数量并不占很大比例。

表5 不同类别受众的体育事件看法对他人影响(%)

3.2.4 不同类别受众体育事件看法的媒体表达意愿 现今社会,体育的传播已经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人们获取体育信息时,接触到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对体育信息的需要,进而生成媒介接触动机,从而获取体育信息达到自身需要满足。就某个个体的人来说,需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现实生活的影响,同时也会在满足前一种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另一种更深层次的需要。本研究就其中一种情况进行了调查,即在与媒体的体育事件看法不一致时,产生向媒体表达看法的意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受众在体育信息传播中的媒介参与(见表6)。

表6 不同类别受众的媒体表达意愿(%)

3种类别受众的媒介表达均低于各自的人际表达程度,说明体育信息受众更愿意在人际间交流中讨论体育信息,而媒介参与意愿并不强烈。在此,本论文仅仅将积极受众的人际表达和媒介表达作比较,就足可以说明这个现象(见图3)。

图3 积极受众的人际表达与媒介表达比较

3.2.5 不同类别受众体育信息依赖程度 本论文将受众的体育信息依赖程度的调查设置为选择题,即“如果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体育信息,您会觉得习惯吗?”问题答案设置为很不习惯、不太习惯、一般、比较习惯和无所谓5个刻度,统计并赋分:很不习惯5分、不太习惯4分、一般3分、比较习惯2分、无所谓1分。将各类别受众的分数总和除以各自总数,得到每一类别受众的依赖程度平均分值,分值越大说明对体育信息的依赖程度就越深。

由计算得出:积极受众的依赖程度平均分值是3.7分,一般受众获得3.2分,随意受众平均分值为2.5分。因此,从整体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关系式表示不同类别受众体育信息的依赖程度,即:积极受众>一般受众 >随意受众。

有14.7%和52.5%的积极受众表示会“很不习惯”和“不太习惯”,而26.8%的随意受众认为有无体育信息无所谓,一般受众选择“一般”选项的占多数(见图4)。

图4 不同受众的体育信息依赖程度

为进一步说明3种类别受众对体育信息的依赖程度是否具有显著差别,对数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3种类别在体育信息依赖程度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7)。

表7 不同类别受众的体育信息依赖程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3.2.6 不同类别受众的满足程度 体育信息受众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取个体需要上的满足,换句话说,受众在使用大众传播媒介动机实现的过程就是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在分析不同类别受众体育信息满足程度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不同受众的体育信息媒介接触动机进行梳理,以期获得更准确的受众体育信息满足程度比较。

前面已分析体育信息受众的体育信息媒介接触动机的整体情况:在14种体育信息媒介接触动机中,占比例较高的前5种动机分别是“观看体育比赛”“丰富体育理论知识”“增加体育新知见闻”“寻找体育锻炼的具体方法”“与朋友共享余暇”。在此,将不同受众的体育信息接触动机进行分别比较(见表8)。

表8 不同受众体育信息媒介接触动机统计(%)

数据显示,“观看体育比赛”是3种类别受众接触体育信息的最主要动机;除该项外,不同受众的体育信息媒接触的其他动机有所不同,“增加体育新知见闻”是积极受众和一般受众的第二位媒介接触动机,“没有目的,随便浏览”是随意受众的第二位媒介接触动机。

体育信息受众对其所关注的体育内容的了解程度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而是有着很明显的个别差异,例如积极性受众对体育信息的渴求比较强烈,对所关注的体育项目知识往往如数家珍,甚至某些受众已经达到该领域专家的水平;而随意受众对体育信息传播只是一般的、暂时的爱好,更喜欢看不需要专业项目知识,只要凭借日常生活经验就能观看与欣赏的项目。因此,积极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表现出更强的目的性,而随意受众更多的基于无目的的随意动机,并没有积极性受众动机强烈。

分析不同类别受众的主要体育信息媒介接触动机之后,笔者继续对不同类别受众的体育信息满足程度进行统计(见表9)。

表9 不同类别受众的体育信息满足程度统计

从数据可看出,3种类别受众的满足程度差别并不明显,满足程度平均分值分别为3.67分、3.72分和3.50分,即不同类别受众的体育信息满足程度基本为一般或比较满意状态。这就说明,不同类别受众的主要接触动机均可以得到满足。

3.2.7 不同类别受众的受影响程度 在体育信息受众被问及“体育信息对您产生的影响”,不同类别受众的受体育信息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91.5%的积极受众认为自己受到体育信息的影响,只有8.5%的积极受众认为没有影响;75.6%的一般受众和53.7的随意受众同样认为体育信息对自己有影响,24.4%的一般受众和46.3%的随意受众选择没有受到体育信息的影响。3种类别受众的受影响统计结果表明,高频率接触体育信息的受众比低频率接触者更容易形成“其他效果”,这用“需要与满足理论”同样可以解释(表10)。

表10 不同类别受众受到体育信息影响(%)

体育信息受众的需要满足首先包括群体认同的满足、知识获取的满足、共识体验的满足和精神愉悦的满足。群体认同感是个体从其归属或者赞赏的群体中获取的,这种群体认同感使得个体的言行与所属群体保持一致,而且会配合相关的情景行为。体育信息受众也会因为各种分类标准被划分到不同的群体中,同时也会根据自身意愿自动归属为某群体的一员,体育信息受众还会因为对不同传播媒介或者是不同的体育信息内容产生偏好,以此划分到不同的群体。这些体育信息受众在全体中必然存在体育信息的人际交流,从另一个角度讲,体育信息的人际交流也会增强受众的群体认同感,笔者将“影响我的人际交流”作为答案选项。

体育信息受众知识获取的满足,包括与体育项目有关的知识、与体育保健有关的知识、与民族文化有关的知识、与历史地理有关的知识等,笔者将此统一为“影响我的知识结构”选项。体育信息受众共识体验的满足和精神愉悦的满足,分别指在接触体育信息过程中形成关于体育事件的共识体验和体育信息愉悦、充实精神的情绪体验,笔者根据两者内容设定了“影响我对体育事件的看法”“影响我参与体育锻炼”两个答案选项。为避免疏漏,将“其他影响”也设置为答案选项之一。

各类别受众受影响方面是否存在不同?笔者对以上受众受体育信息影响的5个维度进行统计与分析(表11)。

表11 不同类别受众受体育信息影响内容(%)

在积极受众中,排在前两位的影响内容为“影响我参与体育锻炼”“影响我的知识结构”;一般受众中,排在前两位的影响内容为“影响我对体育事件的看法”和“影响我参与体育锻炼”;在随意受众中,排在前两位的影响内容为“影响我参与参与体育锻炼”和“影响我对体育事件的看法”。可知,“影响我参与体育锻炼”是3种类别受众共同受影响内容。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性别和学历是决定体育信息受众类型的主要因素

体育信息受众在媒介接触方面,男性受众要比女性受众表现得积极、主动。体育信息受众主要以大专以上的学历为主,在高学历的体育信息受众群体中,积极受众的比例要明显高于一般受众和随意受众;以高中学历为主的一般受众和随意受众,随着学历升高,其体育信息媒介接触程度呈现下降趋势。

4.1.2 体育信息是不同类别的受众人际体育传播的主要话题

研究表明,不同类别受众对参与体育信息二次传播的频率有所不同,但是,进行人际体育传播在每一受众类别中都占较大比例,经常会和偶尔会参与体育信息二次传播的受众比例总量均达到65%以上,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体育信息是不同类别的受众人际体育传播的主要话题。

4.1.3 积极受众在体育信息受众中表现突出

对体育信息受众的研究发现,积极受众是一个男性为主、年轻、朝气蓬勃、主动积极的群体,尽管积极受众在数量上没有绝对优势,但在高学历和高收入的受众群体中,积极受众的比例明显地高于其他类型的受众。

积极受众更容易在人际体育传播中发挥主导作用;无论是哪种类型体育信息受众,他们都更愿意在人际间交流中讨论体育信息,媒介参与意愿并不强烈。越是积极的受众,对体育信息的依赖程度就越深。高频率接触体育信息的受众比低频率接触者更容易形成“其他效果”,换句话说,越是积极的体育信息受众越容易受到体育信息传播的影响。

4.2 建议

4.2.1 大众传播媒介要积极创造机会,从而获得更多的受众反馈

受众将自己不同于媒介的体育事件认识和看法反馈给媒介,不仅可以加强受众的主体意识,对媒介自身的发展也是很有益处的。因此,大众传播媒介要积极创造受众媒介参与的机会,才能获得更多受众的媒介表达反馈,从而能及时调整传播策略、完善自身发展规划。

4.2.2 大众传播媒介应关注体育信息受众的潜在价值并加以利用

积极受众表现出来的体育信息媒介接触积极的态度、对体育信息传播的满足程度以及他们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识都应该得到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视,我们可以推断,积极受众在未来的大众传播媒介受众中的地位也会继续提升。在面对这一具有年轻、高学历,即将或者已经具有较强消费能力与消费意识的体育信息受众群体时,大众传播媒介应该充分认识积极受众的潜在价值,可以通过各自优势来针对目标群体,稳定并扩大市场。

[1]钟莉莉.我国大众传媒传播体育信息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7(9):11-13.

[2]罗璇.体育信息网络传播的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3):34 -38.

[3]张智刚,徐成立,赵瑞鑫,等.基于网络体育信息传播下的问题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8(2):86-87.

[4]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5]郝勤.论体育传播学的性质特点及其理论架构[J].体育文化导刊,2003(9):27-30.

[6]任广耀.体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威廉·尼克斯.体育媒体关系营销[M].易剑东,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8]朱宙炜,张胜利.体育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99.

[9]黄孝俊.城市受众接触广播电视形态的变迁[J].新闻界,2003(4):33-34.

[10]韩佐生,张社平.论现代体育的地理传播[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3):63-68.

[11]田恩庆,倪腊贵.体育博客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4):42-44.

媒介体育文化 篇5

摘 要 在当今这样一个大众传媒时代,人们接触到的体育在很大程度上已是媒介化了的体育,即媒介体育。这种媒介化的体育已成为很多受众形成、改变和拓展他们关于体育、社会和社会关系的态度与观点的参照系。媒介体育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主要探讨媒介体育的生成及对现代体育产业的推动、全球化进程中的媒介体育以及媒介体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媒介体育 全球化 体育产业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电视、互联网、报纸、广播、杂志等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框定和影响着大众传播中信息接受一方——受众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探究体育发展的渊源,我们发现,一部完整的体育史即是体育运动史和体育传播史的结合。随着人们对大众媒介和体育的功能与作用的不断认识和开发,大众媒介和体育的关系也变的越来越紧密。在当今社会已不能离开大众媒介而单独地谈体育,或离开体育而单独地谈大众媒介。大众媒介、体育再加上大众文化,三者构成了一个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媒介/体育/文化综合体”。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每天都自觉不自觉地面对着“媒介/体育/文化综合体”,“这个概念包括了所有的媒介和体育组织、进程、全体员工、人事部门、产品和媒体文本,他们组合构成了一个新的更为宽广、更有活力的当代体育文化领域。”

一、媒介体育的全球化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现代社会发展与变化的新范式,使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均发生了深刻变革。在全球化背景下,大众媒介与现代体育二者紧密结合而形成的媒介体育的全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体育这一‘人类共同的语言’在依靠大众传媒的有力推动下,受到全世界各国人们的共同关注,迅速形成体育自身的全球化,表现为体育文化模式、制度、精神内涵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可以说,现代体育的全球化就是在大众媒介全球化推动下的媒介体育全球化。大众媒介是大众文化的传播载体,大众媒介的全球化也就意味着大众文化的全球化。媒介体育这一大众媒介与现代体育的结合体,兼备着大众文化传播载体和体育文化传播载体的功能。媒介体育的全球化也就必然导致了媒介体育文化的全球化。现代奥林匹克文化既是西方的,又是东方的;乔丹既是美国人的英雄,也是世界各国体育迷们的英雄。媒介体育文化就是媒介在传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借助符号、图像、声像、色彩等方式解构了体育文化,通过添加媒介生产者的个人意图、感情,并被打上意识形态和传播制度烙印后建构出的一种新的以媒介形态呈现出的体育文化。

二、媒介体育与现代体育的结合

在当今这样一个大众传媒时代,大众媒介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现代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媒介体育是“在文化工业时代,媒介通过对体育信息的选择、加工、反映和重构,产生了一种以体育为原始文本,但在形式上和本质上又截然不同于体育的新的文化形态。”媒介体育是体育信息传播的一种媒介文化形态,它通过图像、声响、色彩、符号等形式将现代体育呈现给了社会大众。“简而言之,媒介体育是指通过媒介传播给读者、听众和观众的体育形象和信息。”媒介体育的形成也彻底改变了社会大众对现代体育的认知和参与的思维范式,使社会大众在体育的认知上对媒介产生了依赖。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社会,人们接触到的体育在很大程度上已是媒介化了的体育,并且这种媒介化的体育已成为很多受众形成、改变和拓展他们关于体育、社会和社会关系的态度和观点的参照系。但我们必须要认清的是,媒介体育所呈现的体育现实不是真实的“客观现实”,而是大众媒介通过图像、文字、声音、色彩等符号重构的拟态“媒介现实”。

三、媒介体育与现代体育产业的结合

现代体育走产业化的发展之路是历史的必然。随着大众媒介与现代体育关系的越来越紧密,大众媒介与现代体育产业间的关系也变得日趋紧密。大众媒介在体育产业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媒介体育因能携带和传播体育与商业信息,而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现代市场商品经济功能的媒介体育市场。媒介体育市场在现代体育产业中占有的份额是巨大的。媒介体育市场主要包括:运动员、运动队媒介市场,体育组织媒介市场,体育赛事特许权市场,电视体育转播权转让市场和电视体育商业广告市场。其中电视体育转播权转让市场和电视体育商业广告市场是媒介体育市场最重要的两大组成部分。

电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资源和休闲娱乐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大众传媒时代电视与体育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一种是最为重要媒介体育形式。随着电视转播技术的发展和体育赛事的商业化包装,电视体育转播产业也已成为现代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电视体育转播权的转让市场更是成为了媒介体育市场的支柱。另外,电视体育商业广告市场也是媒介体育市场中不可小视的一部分。电视体育商业广告主要是体育用品广告和体育明星代言广告,它随着电视体育转播业的兴起而兴起。在媒介体育市场中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势头。在电视体育商业广告和体育明星各取所需的过程中也产生出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体育明星作为公众人物、社会的英雄,如何协调好金钱和社会道义之间的关系,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产生冲突时又该如何抉择,这也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四、结语

媒介体育在推动现代体育的发展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媒介体育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体育社会问题。文化工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大众文化具有浓重的娱乐化倾向,作为大众文化传播载体的大众媒介也呈现出了浓重的娱乐化倾向。媒介体育这个大众媒介和现代体育的结合体在体育传播过程中“也由以赛事报道为主的‘竞技体育’传播格局向赛事报道、体育故事、体育明星、体育娱乐、体育文化、体育精神的多元化传播方向转变。”同时,大众体育作为现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体育组织的重视,大众体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但媒介体育在推动大众体育的发展上并没有做出与其自身影响力相称的贡献,在推动和促进大众体育发展方面还有所欠缺。如何更好的利用媒介体育的强势影响力促进大众体育的发展,也是对媒介体育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总之,媒介体育作为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一种衍生物,在推动现代体育的发展方面有着不可否认的巨大作用,拓展了现代体育的推广方式和传播范围。随着体育现代化的发展,媒介体育必将为推动现代体育做出巨大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媒介体育毕竟是通过借助符号建构出的一个拟态的体育世界。对待这种新的文化形态要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去其糟粕,正确利用,更不能被其左右。

参考文献:

[1] 郭讲用.我国体育大众传播的娱乐化倾向及其异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6):30-33.

[2] 田恩庆.试论体育全球化浪潮下的体育文化认同[J].贵州体育科技.2006(9):4-7.

[3] 郭晴,郝勤.媒介体育:现代社会体育的拟态图景[J].体育科学.2006.26(5):21-24.

上一篇:预算执行调整下一篇:动态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