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媒介文化研究

2024-09-02

范式媒介文化研究(共5篇)

范式媒介文化研究 篇1

摘要: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不断普及和发展。基于此, 从新闻传播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 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 对媒介素养教育范式的发展进行梳理与解读, 并尝试建立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四个维度, 较为深入地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范式研究,内容研究

当前, 中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加速社会转型的关键因素, 鉴于此, 以培养公众媒介批判意识, 教会公众如何正确解读和使用媒介为宗旨的媒介素养教育正日渐凸显其重要性。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 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并由此衍生了三种研究范式, 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三种范式影响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1. 免疫范式

免疫范式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以利维斯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并由此诞生了人类文化史上著名的以批判文学和大众文化为核心的利维斯主义。利维斯认为, 随着电影等媒介的出现和盛行, 以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高雅文化被拉下神坛, 取而代之的是庸俗低劣的大众文明, 电影以其生动的视觉效果逐渐代替了传统文字, 博得了社会公众的好感, 但人们没有意识到其外表下隐藏着的标准化的过程。在千篇一律的工业手段之下, 传统社会中的高雅文化岌岌可危, 大批量制造的现代文化产品降低或剥夺了受众的品位, 给传统民间文化带来了无穷的恶果。

与利维斯的观点相类似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说,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 人类社会经历了从野蛮到文明, 再到文明的过程, 技术至上的观念让最初的启蒙精神消失殆尽, 公众逐渐失去了思考和批判的能力。法兰克福学派认为, 文化工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文化产品的标准化, 在对文化产品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 用看似个性其实同质化的产品改变公众的文化习惯, 形成以电视、电影和流行音乐为主导的大众文化, 它的发展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逐步取代了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主导地位。马尔库塞在其《单向度的人》中指出, 文化工业造就了人“虚假的需要”, 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化产品宣扬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即商品就是一切, 人为物质而活。在媒介营造的大众文化环境中, 人逐渐成为拜物教的奴隶, 成为了单向度的人[1]。

在这样一种普遍的忧虑之下, 成就了最早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式。早期的学者认为媒介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是肯定的, 将大众媒介视为洪水猛兽, 青少年只要涉及就会被侵害。正如利维斯的妻子Q.D.利维斯认为的那样, “从教育上来说, 必须严格抵制大众文化。这样一种教育将会训练出具有传教士精神的少数人, 可以走向世界组织并起有意识的抵抗。”[2]因此, 在课堂上学校拒绝教授有关媒介方面的内容, 更不用说开展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了。在今天看来, 这样的做法有失偏颇, 但至少看出了当时的学者们在保护精英文化、抵制外来文化方面做出的努力。

2. 分析范式

分析范式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并以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理论作为依托。按照利维斯的解释, 文化应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而大众文化是危险的, 对此伯明翰学派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 雷蒙·威廉斯, 将文化视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方式的集合, 衣食住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 所以文化是一个整体、包容和宽泛的概念。他认为大众文化和工人阶级的文化是不同的, 前者是商业的、资本化运作的产品, 后者是集体化的民主的文化, 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的集合。如果说利维斯推崇的文化是差异化的文化, 是一种自上而下压制性的文化, 那么威廉斯的文化概念则是共同的文化, 是平等的文化。概念的扩大意味着文化不是少数人享有特权的事物, 而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在经历着的生活实践。此外, 威廉斯认为不能简单地说一个文化是好还是坏, 因为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生活方式的综合, 要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和语境去理解, 如果一味抵制大众文化未免偏颇, 全盘否定更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宏观看来, 分析范式可以算是对免疫范式的调和, 它认为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 应教会学生去欣赏大众文化, 从中发现美的东西。这一时期学校的教学不再一味抵制媒介, 而是教会学生从媒介中区分善恶美丑, 从日常生活中感知文化, 这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从最初的严令禁止走上了适度开放的道路。

3. 破译范式

破译范式发端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主要受符号学、结构主义和霸权主义等文化理论的影响。索绪尔指出了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两种属性, 他提出事物本身和其名称之间是约定俗称的关系, 这样的论断给后来的结构主义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结构主义关注的是文化意义的产生过程, 如罗兰·巴特就提出了意指的概念, 列维·斯特劳斯更将文化视为系统, 认为宗教、饮食等人类日常生活都是文化惯例所造就的。

不难看出, 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出现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媒介产品的生产及意义被传递的过程。通过大众传播媒介, 政府或者商家可以借助文化产品将某种意义在大范围内进行传递, 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 这也正是霸权主义观念所关心的问题。霸权主义观念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 又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再次引起了相关学者的注意。霸权主义来源于格兰西的理念, 他认为意识形态的赋予并不是一种强迫性的过程, 而是通过自己的方式解释意义, 从而让公众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意义并达到共识, 这也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来掌握领导权的方法。

在当今社会, 大众文化正从每一个角落入侵人们的生活, 大众文化产品自然就成为了传递意识形态最好的工具。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大多来自媒介的建构, 按照伯明翰学派斯图亚特·霍尔的解释, 媒介是按照一套既定的规范和编码方式来组织媒介产品的, 受众也是按照既定的编码方式来解读产品, 这其中存在三种解码方式, 分别是基本按照媒介编码方式来解读媒介产品的“优先式解读”, 部分承认媒介想要赋予的意义、部分采取抵抗的姿态的“协商式解读”, 以及不按照媒介预定方式, 甚至逆向解读意义的“抵抗式解读”。可见, 受众个体对媒介的认识是培养公众媒介素养的关键。破译范式继承并发扬了霍尔的学说, 由对媒介产品本身的重视, 转向了受众接触并理解媒介产品的过程。破译范式开创了新的教育方法, 即教会受众了解媒介世界建构的方式, 掌握编排和解读媒介话语的能力, 从而在媒介构建的图画中看到真实的世界和自我。

二、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四个维度

不同学者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界定有所不同, 但其最终目的本质上是一致的。宏观上来说,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关注的是受众、媒介和媒介产品, 以及和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这里可以通过四个维度来展现:

1.“受众—媒介”维度

这一维度涉及受众对媒介及其组织机构的认知情况。受众需要知道什么是媒介, 以及不同媒介各自的特点和优劣, 同时还应了解媒介的运行机制, 知道媒介的盈利方式和服务对象, 媒介之间的竞争情况等。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 受众还应学会如何运用媒介, 怎样选择适合的媒介, 并迅速准确地从中找到需要的信息。

2.“媒介—媒介产品”维度

这一维度反映了受众对媒介生产和传播产品过程的认识。受众应该了解媒介机构在制作媒介产品过程中的编码行为, 即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符号将包含意义的信息统一物化的过程。此外, 受众应该知道不同媒介产品的传播方式不同, 了解何种媒介产品应采用何种渠道来传播, 不同的渠道又会产生怎样的传播效果, 比如纸质媒介只能传播文字和图片, 而网络媒介可以传播文字、图片、视频和声音等, 纸质媒介相较网络虽然内容偏少, 但权威性更胜一筹。

3.“媒介产品—受众”维度

这一维度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 旨在培养受众对媒介产品的消费能力和解读能力。受众应该首先学会如何正确地选择媒介产品, 接着是解读, 必须掌握一定的解码能力, 能够将媒介产品中的符号加以还原并正确理解意义。值得注意的是, 这一维度尤其重视培养受众反思和批判的能力, 当下媒介信息中冗余和不良信息占到很大的比重, 媒介素养教育必须培养受众独立思考的能力, 指导他们客观、冷静地鉴别信息, 从而去伪存真并为我所用。2011年日本地震后, 中国不少地区出现了疯抢碘盐的事件, 这场闹剧的背后是人们媒介素养的普遍缺乏, 不能冷静地辨别和分析媒介中的虚假信息是加剧事态恶化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 这一维度的教育可以帮助受众在接触国外媒介产品时进行独立的思考, 有利于消解媒介帝国主义对本国文化的渗透和支配。

4.“受众、媒介、媒介产品—自然与社会”维度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考察受众、媒介和媒介产品三者之间的关系, 还应以更广阔的视野去分析三者和整个社会的互动关系, 构建健康和谐的媒介生态。媒介生态是一个不断运动的生态系统, 该系统将人、媒介、自然和社会视为自身的各个部分, 这些部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所有的对媒介生存、发展、扩张与分布等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组成因素或生态因子, 既具有紧密联系、协调运作的结构和机制, 也具有一系列互动互助、共进共演的特点。”[3]在整个媒介生态系统中, 各个部分是相互平衡的关系, 当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将会打破这种平衡状态, 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现代社会, 媒介带来的各种问题让大众无所适从, 虚假新闻无处不在, 各种同质化、低俗化的娱乐节目随处可见;作为受众, 很多人也不能很好地规范自己的言行, 轻则在网络上相互谩骂、攻击, 重则到处散布谣言, 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媒介素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从儿童时期起树立公众和谐的媒介生态观念, 宣扬正确积极的媒介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从一定程度上抵制对媒介生态平衡的破坏。同时, 在社会广泛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也会加强公众的民主意识, 从而鼓励他们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定, 与政府一起共建和谐稳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三、结语

我国大陆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 从20世纪90年代引进至今只有十几年的时间, 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教育体系, 教学实践也大多局限于个体不自觉的媒介参与。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工作中的实际情况, 在充分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本国特点开展符合我国特色的, 从四个维度入手的, 富有成效的媒介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2]John Docker.Postmodernism and popular culture:a cultural histor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3]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规划与管理[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

范式媒介文化研究 篇2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李维斯主义;批判范式;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分析范式;符号学;表征范式

自大众报刊的出现把人类导入到一个大众社会后,人们就从未停止对大众媒介的反思,其核心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大众媒介。我们知道,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主要是大众文化,因此,如何面对大众媒介的问题实际上主要取决于人们对于大众文化的态度。由于20世纪大众媒介的迅猛发展,学校教育也无法忽视其所带来的挑战,于是在学校中对学生们进行关于媒介的教育也应运而生。媒介教育在其多年发展的历史中,产生过多种多样的实践,迄今都未能产生一个统一的定义,其实践性要大大强于理论性,但如果择要而言,我们可以说媒介教育目标在于“培养更主动和更有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者”。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媒介教育先后产生过几种不同的范式,而这几种范式都建立在人们对大众文化的认知态度上。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对大众文化认知的发展如何导致了媒介教育范式的变迁。

一、法兰克福学派、李维斯主义与媒介教育的批判范式

大众媒介传播的是大众文化,但何为大众文化,在此首先要做一界定。英语中的mass culture和popular culture都可以在汉语中译为大众文化,但严格来说,后者更准确的译法应为通俗文化,它强调的是为大多数民众共享的文化,是与少数上流社会所拥有的精英文化相对的概念。而大众文化则是大众社会的产物,是主要通过大众媒介来传播的文化。对于这二者的关系,有学者明确指出:“大众文化是通过大批量生产的工业技术制造出来的,为了牟利而向群体的公共消费者销售的通俗文化。”②由此不难看出,如果说大众文化仅仅是工业化大众社会的产物,那么通俗文化的历史要长得多,它自始至终存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如果说大众文化是一种为了牟利目的而生产的消费产品,那么正如汉德林所指出,通俗文化与民众所熟悉的日常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其文化创造者与消费者之间也存在着更和谐的关系。③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由于现代社会中通俗文化也多借助于大众媒介进行传播,这导致了通俗文化与大众文化越来越融为一体,因而有的西方学者提出,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这两个词几乎同义。④本文在讨论中采用这一扩展后的现代大众文化概念。

对于大众文化最早进行深入探讨的是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20至30年代形成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院,后来由于纳粹分子上台,在德国实施法西斯统治,为了躲避迫害,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不得不流亡美国,并把学院也移至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这段痛苦经历也使得他们对极权统治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同时由于对纳粹政权操纵大众媒介进行宣传和愚弄民众有着切身的体会,因而对大众媒介的消极作用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到了美国后,他们进一步把政治批判扩展为社会批判,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工业”理论。在该派学者看来,大众文化是以大批量复制技术为基础的、通过大众传媒来进行传播的工业化产品,这种文化重复雷同,缺乏原创性,以盈利为目的,把文化变成了消费商品,缺乏启蒙与自主性的反思,把人变成了一种没有思考能力的“单向度的人”。同时,在更深一层,大众文化虽然也能满足民众的某些需要,但它却阻碍了他们更为根本的愿望的形成,文化工业扼杀了政治的想象力。⑤这样一来,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政治角度,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都是巨大的,对大众文化批判也成了一种必要的新的启蒙。

与法兰克福学派遥相呼应,在欧洲本土主要是在英国,同样也兴起了一股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潮流,但其切入点却与法兰克福学派截然不同。这批学者关注的是大众文化对人类真正的文化(事实上是他们眼中的精英文化)所造成的危害,其代表性人物是英国文学批评家李维斯(F.F.Leavis),由于其影响广泛,这股思潮日后也被称为李维斯主义(Leavisism)。李维斯本人受艾略特影响很大,他也同样对文化发展的近代历程持一种悲观态度,并且把这种文化的衰落归因于工业化。作为一名文学批评家,李维斯认为文学承载着“生活”的价值,因而文学不单单是众多知识学科中的一门,而更是捍卫人类价值的集合点,是“对我们文明的意识(和良心)的中心”。⑥作为一名精英文化尤其是英国文学的坚定捍卫者,李维斯同样对大众文化的流行持强烈的批判态度,他认为这种文化是一种“标准化的与向低水平看齐的文化”,从而对人类的文化遗产造成危害,因而应该“训练公民去区分与抵制”。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李维斯主义对大众文化持批判态度,但其同法兰克福学派却有着重要的区别,李维斯主义认为大众文化会损害真正的文化,从而对社会权威造成危害,而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重点则是社会权威如何利用大众文化来操纵民众;李维斯主义认为大众文化盛行会导致一种混乱的无序状态,而法兰克福学派则认为大众文化能够维持社会权威,他们看到的是这二者中的一种和谐。

★ 大众文化及其本质

★ 当代媒介文化情境中的美术教育

★ 广告媒介计划书

★ 公关/媒介个人简历

★ 媒介广告求职信

★ 大众文化研究的基础:细读

★ 媒介专员的年终工作总结

★ 媒介广告专业自荐信

★ 媒介专员岗位的主要职责

范式媒介文化研究 篇3

生态心理学研究特征

(一) 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秦晓利在《生态心理学》一书中, 定义生态心理学为“运用生态学的视角与方法, 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并把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划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生态学的生态心理学, 主要以吉布森、奈瑟、巴克为代表, 强调在非实验室的情景下研究生态心理学;另一种是生态危机的生态心理学, 这更趋向于问题型的心理学研究, 针对的是生态危机的现象, 其代表人物有温特、霍华德和罗杰克, 他们试图用心理学的方法, 改变人们对环境的不适当的行为。

(二) 生态心理学研究方法

强调自然情景的生态效度的研究。传统的科学心理学研究, 采用还原的方法, 将现实生活简单化, 讲究在实验室环境中, 通过变量控制, 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以线性方法解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以求达到实验的效度。虽然, 实验室的研究方法强调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的达成, 然而, 生态心理学认为, 影响实验效度的因素是复杂的、多变的, 静态的变量控制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复杂性。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巴克、奈瑟等力图在现实生活中研究知觉现象, 立足于生态世界观, 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心理学家使用“生态效度”一词, 来强调与传统的实验室心理研究的区别。“生态效度”最初是由布伦斯维克 (Brunswink) 提出的一个术语, 指“远近距离的协变程度”。[2]

对还原论和元素主义的批判。来自经典力学的还原论认为一切高级的运动形式都可以转换为低级的运动形式, 我们可以把整体性的现象分解为具体的组成部分, 从低级的、简单的形式中分析复杂的整体。与还原论相类似, 元素主义, 也是与简单性相联系, 牛顿的机械世界具有因果决定性、统一性、可加性、简单性, 因此用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 在心理学上体现为将心理和行为分解为基本的元素。生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到作为部分来研究整体以及强调整体、忽视部分的局限性。吉布森的“生态光学”理论, 把对视知觉的研究放在一个整体的环境中, 关注来自环境对实验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 他允许被试的头部摇动。吉布森的生态光学是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一体的光学。

具体的研究方法的运用。生态心理学采用具有生态效度的实验法, 行为样本记录法、行为背景调查法、档案法来实施具体的研究。生态效度实验法与传统的实验法有所区别, 在实验的取样、设计或者是实验场的选择方面都尽量靠近真实的环境, 以揭示现实生活中人们真正的心理状态。样本记录法, 指在自然环境中对人或物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 而后分析解释从而获得行为变化的原则。[3]行为背景调查法通过K-12量表, 对处于各个不同行为背景的被试进行分类, 设定边界, 在各个边界中探究行为的差别。这种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 包含描述法、自然观察法等;巴克强调进行生态行为科学研究必须注重对生态数据的搜集, 以及如何在档案中保存这些数据, 以便容易接触这些数据。

生态心理学把媒介作为环境研究的视角

(一) 人与媒介的关系

在人与媒介的关系上, 有两个概念。第一个是把我们作为媒介之外来看问题, 我们使用媒介来进行传播。第二个是媒介环境学的观点, 是把环境当做媒介来理解, 或是把媒介当做环境, 我们参与到媒介中达到媒介交流的目的。

我们把媒介定义为“在自然中起中介作用的事物或者物质, 通过空气的力量产生了一个效果” (Random House/Reference Software, 1993) , 媒介的这个观点强调了技术使用和作为发送传递信息的通道。与此同时, 认知主义把认知描述为信息处理, 信号通过转换进程、暂存器和处理模型传输。依照这样的思路, 人类使用电脑工作的方法就是通过信号和机器语言与电脑的相互交流。然而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开发中, 我们是否可以单纯地理解人与媒介的关系是一种交流?

传统媒介知觉隐性的我。生态心理学认为, 知觉环境就是知觉自身, 我们与环境是一种交互的、互补的关系。当我们把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时, 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知觉或者思维模式赋予对媒介的理解, 当媒介反作用于我们自身时, 又体现了我们的知觉形态。我们与媒介的交互也就是与自身的知觉进行交互。在传统的媒介形式中, 我们的交互是“我-媒介-我”的转换, 另一个我依旧存在于我的思维中。

新兴媒介知觉显性的我。尽管媒介环境学的理论不只是针对新兴的媒介形式, 但在一定程度上, 生态心理学把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正是顺应了新兴媒介的发展。新兴媒介的发展集合了我们人类本身复杂时空与准社会环境中的优良交互传统, 不管是对人类认知环境的模拟还是对人类认知模式的模拟, 抑或是媒介界面的设计等, 越来越顺应了我们的认知模式, 根据人类认知处理的差别, 跟随适应我们的认知模式, 相比传统的媒介环境, 无处不在的关怀体验显性了我们的认知模式。如果说, 传统的媒介交互是与隐性的我们进行交互, 那么新兴的媒介交互形式, 体现为显性的交互形式。这种交互模式体现为“我-媒介-克隆我”, 这与生态心理学的“知觉环境即是知觉自身”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 人与环境的关系

进化论的观点。现代人类与前冰川时代的祖先的区别是我们的适应性是重要的文化, 自然选择的许多进程被快速的适应机制代替, 塑造了智慧的人类。但是人类的进化速度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放慢, 因为, 选择的压力可能由技术和社会政策来调节而不是自然选择来调节。[4]诺曼 (1993) 曾简洁地总结了信息外化的主题, “事物使我们变得很聪明”。他认为, 人类的认知大多不是存在于我们的思考或者记忆能力中, 而是我们构建外部认知事物, 并使用它们去补偿我们工作的限制和长期记忆。媒介进化是一种系统内的自调节、自组织, 其机制就是补救媒介。媒介不断补救的过程就是媒介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 甚至是模拟和复制人的感知和认知模式。莱文森“人性化趋势”的媒介进化论认为, 人好比是“自然环境”, 人们选择技术和媒介, 用以维持、发展自我, 改造世界。[5]

系统论的观点。贝塔朗菲的系统论观点指出, 机械论有三个错误的观点:一是, 简单相加说明有机体的观点;二是, “机械”的观点, 把生命现象简单地比做机器;三是, 被动反应的观点, 有机体受到刺激才做出反应, 否则就静止不动。[6]在此基础上, 他提出整体的、动态的、等级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强调, 不仅要通过部分解释现象, 还要估计它们之间联系的总和。动态的观点把有机体看做是保持动态稳定的开放的系统, 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异因同果率。等级观点认为, 有机体是按照严格的等级制度组织起来的, 具有层级性, 生物学的任务是发现在生物系统中起作用的规律, 建立机体论代替机械论。

(三) 媒介与环境的关系

说到媒介与环境的关系, 不得不提到媒介环境学。波斯曼说, 媒介环境学主要探讨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理解、感觉和价值, 以及我们与媒介的相互作用, 如何帮助和阻碍我们的生存。[7]52麦克卢汉 (1962) 也指出, 一旦世界的主导传播媒介变化了, 符号系统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人们依靠媒介进行交流时, 感官必然会发生这样的变化。[1]媒介环境学把“媒介本身”作为变化之源、立论之本, 不从媒介环境学的传播内容、影响媒介传播的各种噪音, 也不从媒介背后的意识形态来分析, 而是肯定传播形式的重要性, 在它看来“一切历史都是媒介史”[7]15。

4.生态心理学知觉与媒介环境的关系

生态心理学认为, 知觉和行为不能分开, 知觉包括选择和牺牲其他来处理一些信息资源。奥卡姆的剃须刀理论, 要求我们用最简略的途径达到解释的完善。我们的认知过程也是在修剪的过程中处理信息资源, 这必然要牺牲其他的一些信息。作为环境的媒介, 不能简单地模型化, 因为环境中包含了大量独立的信息资源, 也就是生态心理学中的“生态位”的影响。

媒介环境设计对认知的支持。哈肯在热力学内容中提出, 有机体花费少量的能量去处理环境的某些方面, 可能会产出大量的回报。把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 改进媒介环境方面的建设, 可以减少我们认知的消耗。举例说, 新的写字楼的员工即使住了几个星期也不能画出整个楼层的布局, 但这并不影响他在这栋楼里工作, 因为写字楼详细的导航保证了员工行为的正常进行。在这个媒介环境中, 我们通过外化的媒介环境, 增长了热力学效度, 减少了有机体认知的消耗。而香农-韦弗的传播信道的模式, 简化了我们的认知模式, 哈肯因此拓展了香农-韦弗的观点, 认为他们的联结的观点是机械的、决定论的, 热力学的联结是多对多的联结。要想概括联结和信息转换的讨论, 我们应当通过媒介技术来理解人类知识的外延, 通过分配人类和他们外化的环境之间的表现工作, 减少有机体认知的消耗。

知觉对环境的适应。还是以写字楼为例, 如果一组训练有素的突击队奉命在黑夜中潜入写字楼里窃取情报, 黑夜中导航对其失去效用, 这时, 突击队早在行动之前已经费神地记住了该楼的环境。换句话说, 人们有对环境的自适应机制。生态心理学假设大部分信息不要求引导日常情境有效的行为, 个体能够直接感知情境来适应那些环境。简单的环境能够避免选择复杂的感知能力, 甚至促进这些能力的分解。

参考文献

[1]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 何道宽,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7-30.[1]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 何道宽,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7-30.

[2]秦晓利.生态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17.[2]秦晓利.生态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17.

[3]Barker.R.G.Eeologieal Psyehology:ConcePt sand Methods for Studying the Environment of Human Behavior[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 1968.[3]Barker.R.G.Eeologieal Psyehology:ConcePt sand Methods for Studying the Environment of Human Behavior[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 1968.

[4]Brockenbrough S.Allen Richard G.Otto.Handbook of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M],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8.2.[4]Brockenbrough S.Allen Richard G.Otto.Handbook of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M],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8.2.

[5]邵培仁, 等.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40.[5]邵培仁, 等.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40.

[6]魏国森, 曾国屏著.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 中国出版集团,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90.[6]魏国森, 曾国屏著.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 中国出版集团,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90.

范式媒介文化研究 篇4

新媒体时代到来, 使得公共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网络技术拉近了人与人的交流距离, 并使得公共关系的地位得到提升, 公共关系人员成为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

一、从本体论角度来看公共关系理论范式

以本体论角度来看, 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由以传播为中心向以关系为中心进行转变。关系、传播和管理这三个核心概念在新环境下正在发生变化。

从关系概念来看, 关系概念能够为公共关系理论提供合理的基本假设, 可以为各个层次的公共关系理论研究提供基础。关系观点与亨特和格鲁尼格所提出的系统理论等观点概念具有统一性, 并解释了对称预想等问题, 关系观点澄清了公共关系在组织结构中的作用, 为衡量公共关系提供了框架。从公共关系理论来看, 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重点是在于管理组织。就是说, 公共关系的机构不仅仅是利用组织的结果, 不但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效益, 还利于组织各个社区和公众, 建立公共关系。从传播角度来说, 传播从公共关系转变为组织, 传播在公共关系中充当着工具。在这一框架之中, 传播的价值与公共关系质量的贡献有关, 在当今社会中, 公众的关系质量是公共关系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数量多不代表价值大。在管理这一概念来看, 公共关系在观念管理理论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关系视角使得公共关系从狭隘的信息制造和传播中解脱出来, 跨入一个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管理功能新领域。管理概念是关系管理过程的一部分, 管理概念使公共关系的地位得到提升, 公共关系具有管理功能。

二、从认识论角度来看公共关系理论范式

从认识论角度来看,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从数量传播向信息质量传播发展。网络传播是对话性的关系传播, 建立在社会信任的基础之上, 这也成为了公共关系的发展目标。

信息具有双重性, 网络传播看似是在进行海量的信息传播, 但是实际上网络传播背后的关系具有更大的价值。在网络环境中, 人们可以自由的进行交流, 通过网络跨区域、跨国交流都可以顺利进行。但是, 网络技术虽然提供了交流平台, 人们可以跨越空间, 但是却不能用网络技术来弥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技术能够为人与人之间建立沟通平台支持交流, 但是不能在人类之间建立信任。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诸多隔阂, 如语言、习俗、生长环境等诸多方面, 在发达的沟通技术下, 社会交流混乱和文化破损也同时产生, 社会关系也正在进行着快速的变化。在这种环境内, 传统范式受到挑战, 但是又没有产生新的观念来进行补充, 使得网络交流中变得空虚。网络交流数量在增加, 但是人际和社会关系却受到削弱。通过技术支持虽然延长了人际关系长度, 但是关系效度却在减少, 通过技术进行交流取代了人力, 社会信任关系由人与人关系变成了人与网络的关系。因此公共关系的发展必须重视社会关系的构建并重视信任。在使用网络技术的同时, 应该重视信任关系的开发, 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们对公共关系进行反思。并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是仅仅通过技术就可以解决, 而更重要的是文化、社会间的交流。

三、从价值论角度来看公共关系理论范式

从价值论角度来看, 公共关系理论范式从降低成本范式向增加收入范式变化, 公共关系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

公共关系与公众之间建立了高质量的长期关系, 并通过减少公众间的冲突来获得组织效果。公众价值是对社会关系进行投资并获得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资本, 与其他物质资本有很大的差异, 社会资本存在于人际关系与社会结构之中, 社会资本为社会中的个人和集体提供便利。社会资本能够增强个人或组织的竞争实力并在社会中获得有利地位。人际关系网络具有信任度, 这是维持组织性、提升生产力的重要工具, 能够使用人际关系信任的主要是公共关系人员。在一个关系资源网中, 某些成员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这就需要公共关系人员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公共关系人员就是这个组织关系网中的中心。在关系网络中公共关系人员是沟通的纽带。社会交流越多, 社会关系网中就有越多的结构洞, 而占领结构洞的成员就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公共关系人员在社会资本变化的过程中, 通过其所在的结构洞传达信息, 扩大影响力获得社会信任, 为所在组织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资本。公共关系人员经营社会资本, 体现了社会价值。

结论

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 人类进入到新媒介时代, 人与人之间拉近了距离, 甚至是通过网络形成了“地球村”。但是, 人们应该意识到,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拉近了, 但是心与心间的距离却在疏远。网络使人增进了交流, 却降低了信任, 这是在人际关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邬鑫.基于公共关系理论视角下的新媒体创新思考[J].中国报业, 2013, 02:85-86.

[2]刘佳星.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公共关系的危机策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4.

范式媒介文化研究 篇5

1大众媒介传播范式的现代范式-- 个人隐私主动公开

19世纪,刊载隐私、丑闻的报刊在美国流行开来,新闻机构对公众人物甚至是普通人的私人生活空间的侵入和报道,引起了法学界的重视,于是隐私权概念被提出,并成为立法内容。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闻传播实践领域在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全面信息的同时,不断出现新闻侵权问题,大众媒介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媒介为了制造新闻而随意报道,过分暴露公众人物的隐私,因此大众媒介与隐私领域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在这一时期,大众媒介是处于侵犯和暴露个人隐私的状态。

在现代传播范式中,媒介从记录普通人的生活到普通人接近媒介,再到主动参与节目,亲身体验,这反映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距离的拉近,体现了传播者对生活、对受众的尊重,它指导着传播实践,并促使传播者重新认识和把握自身的定位和表现,调试自己的行为以回应受众需求;而受众也在生活中体味到了媒介的变化,人们能够在大众媒介上找到个体的位置,在积极参与和双向互动中感受对媒介的依赖和信任,同时愿意公开自己的喜怒哀乐,生活中的难题和心灵世界。

1.1名人明星平民化

从古至今,社会中的出众者总是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因此,名人明星一直是记者追随的群体。他们的社会成就是媒介吸引人的卖点,他们的个人隐私更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围绕名人明星私人情感而进行的电视谈话节目不仅是受众的一种集体化需求, 对这些人物私生活的好奇和关注,在更深层的意义上真实展现了他们明星光环背后的那些最敏感、最丰富、也最容易进行沟通的故事。《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超级访问》这些以名人明星的情感世界为核心内容的谈话类节目, 并不是要讲述明星事业本身的辉煌,而是以情感诉求为中心,与明星谈谈他们的坎坷、他们的喜怒哀乐,可以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可以是温暖人心的亲情、 友情和爱情,也可以是创业中并非一帆风顺的历程……这样的节目设置突出了名人明星的平民倾向。

1.2普通人物主角化

近年来,大众媒介越来越关注各种各样人的不同命运。东方卫视的《四大名助》,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 黑龙江电视台的《幸福芳程式》等节目的主角都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 他们用朴素的语言叙说着自己平凡而独特的生活经历、悲喜故事和情感体验, 这样的倾诉能让许许多多和他们一样的普通受众,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感和情感回应。

1.3 “真人秀”节目遍地开花

21世纪以来,“真人秀”节目逐渐为观众所熟悉,成为收视率极高的一类综合性的电视娱乐节目。它摒弃了电视剧和纪录片的缺点,深刻把握了电视节目适宜故事性的叙事方式这一特征,进一步发挥了电视的娱乐功能。现在很火的几档“真人秀”节目如《极限挑战》《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等,让观众从节目嘉宾追逐以获得观众感兴趣的东西的过程中,得到了补偿性体验和替代性满足,节目嘉宾的成功也能够给观众带来喜悦。

2结语

在人们极度依赖大众传媒的今天, 大众媒介更要正确表达自己的声音、价值观和立场。大众媒介如果没有清晰的头脑和理性的、客观的判断,就会给大众带来不确定性和困惑,尤其是在社会急速变动时期,媒介更应该发挥最大价值,做有责任感、有担当、有公信力的媒介。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社会的影响下不断变化着,从我们最开始熟悉的明星上电视接受访谈,展现他们不为人知的故事,到不再惊讶于普通百姓在大众媒介上谈情感、聊迷惑;从我们熟悉的各类征婚启事,到不再惊讶于原来羞于说出口的两性情感话题在大众媒介上频繁播出。今天,越来越多的现实告诉我们,个体正在各种动机的驱动下,以不同的方式完成自己的隐私公开,使隐私逐渐走入大众媒介的空间,大众媒介也在调整、定位和改变传播思路中接纳着个人隐私。因此,本文主要想从个人隐私公开现象探讨大众媒介传播范式的改变。

上一篇:幼苗质量下一篇:多元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