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范式

2024-09-13

环境范式(精选12篇)

环境范式 篇1

所谓信息技术教学范式, 就是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和广博的特征, 在原有的授课方式上安插多种教学方式, 或者工具。其目的是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学质量体系, 把教师和学生, 还有教本 (也称教材) 有效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数字化环境, 把教材的相关内容和理念, 迅速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并且从学生那里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这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 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完善和补充。

一、研究数字化环境下的信息教学技术特点

随着网络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和革新, 两会上提出了“将中国的网络信息技术全面推进”的思想。结合信息化在其他国家高程度的普及, 近年来中国也逐步加强了网络信息化速度提高和信息化技术处理。信息化对教学模式的要求和帮助, 充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

由于网络数字化的环境普及, 学校都投资建设了多媒体教室, 或者在教室里安装了具备网络技术功能的多媒体设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非常方便地可以利用数字化的多媒体设施, 对学生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需要引用图片的, 需要参看视频的, 需要个别作答交流的, 都可以利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进行传递。教师不仅可以适时地利用多媒体教学, 而且还可以及时地收到学生的学习反馈效果。这样的形式增加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频率, 也使得咨询可以不受阻地进行传递。

2. 教师和学生沟通的及时性。

在数字化信息技术下, 教师可以用及时传讯系统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比如,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邮箱, 不论是上课、下课、放学还是放假的时间里, 学生都可以利用发邮件的形式, 跟教师进行学习沟通。这种邮件式的便捷沟通模式, 一是照顾了很多学生瞬间产生的疑问被解答;二是有利于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不限时的单独辅导。这种及时性的咨询桥梁, 无疑是连接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无障碍沟通。

3. 信息咨询传递的公开性。

大家都有使用网络的经验, 数字化环境在信息传递上有其本身的广博性和深刻性, 都有着与传统信息的区别。在传统的信息处理技术中, 一个信息的传递和被熟知需要花费很久的时间, 通常不存在知识信息的公开性。而在现在完全的数字化处理下, 知识和信息都因为传播形式和传播环境的改变, 有了一定的公开性。所以学生很容易利用信息化技术, 对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进行搜索和进一步的了解学习。

二、研究信息化技术教学的具体模式

讨论数字化环境下的信息教学模式, 其实就是对知识信息进行重新分组、归类、存档。为什么这样讲?数字化环境下, 知识的主体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也就是说, 教科书并没有完全改版, 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并没有完全的变动。但是, 在数字化的环境下, 更多的知识和信息的涌入, 有协助教师授课的部分, 当然也有阻碍教师授课的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在这种全数字化的环境中, 利用自己的判断力, 引领学生如何在知识的海洋里成长、进步、奋勇向前;吸收有助于自己成长的知识信息, 而不是在海里溺水。这就是重新分组、归类、存档的概念。

1. 教师勇做舵手, 掌管知识的流入口。

数字化环境的信息根据其本身的广博性, 就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泛滥。信息泛滥的结果就是过多的无效信息, 占据了学生的大量时间, 浏览过一轮, 并无收获。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编排, 然后抛出题目和研究方向的范围。这样被设定过的信息专题, 就相对地拥有了目的性, 学生在学习和深入查找资料的时候, 就可以有效地过滤掉一些无效信息, 也称垃圾信息。

2. 个性分析, 设计出资质差异的教学切入口。

数字化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优点很明显, 就是多出了很多时间给教师做研究和创新性的课件讲义。而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需要花费大部分的时间, 进行教材的转移和搬运。信息技术化的教学, 只需点击鼠标, 即可传递旧有的咨询。所以教师就多了很多时间, 而这部分时间可以用作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摸底测试, 找到学生的层次与水平。由此, 再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整合, 让教材能够与学生的理解层次相接轨。这样的信息技术处理, 会帮助学生和老师达到更有效的学习效果。

3. 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学习的能力。

由于信息技术教学的便捷性, 教师要讲的课程内容, 学生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下载。教师可以试图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进行有目的性的引导, 让学生充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和自主思考的能力。这样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才是真正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 以及培养学生学习的态度。对学生的一生来说, 都具有非凡的益处。

三、研究如何更好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切入信息教学技术

在数字化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 是否要完全抛开传统教学的思想。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众所周知, 数字化的应用只是一种技术, 并不是教学的主体;数字化只是一个工具, 一个让学生和教师更能够加快速地获得知识信息的工具。所以面临数字化的环境因素, 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下进行完善。而教学的主体还是教师、学生、教本 (教材) , 教师把教材进行剖析、分解、分层、细致化处理, 然后通过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处理, 将整理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 可以更全面地获得教师的处理信息, 而根据个别的差异性, 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议题和异议, 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个体的不同, 逐个地进行不同层次的引导和启发;有必要的情况下, 通过网络共享的形式, 建立公共分享系统, 让学生可以在这种学习兴趣浓厚的环境中, 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方向。这样的信息教学模式, 无疑为学生和教师营造了一个比较轻松、开放、趣味性强的新型教学氛围。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体系, 就是一个完整的数字化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四、结语

纵观国际化的教学模式, 都已经通过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技术, 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富饶的学习矿藏。而学校的这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无疑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的成果, 为自己的学习建立起一个知识宝库。对于学生来说, 拥有了学习的能力, 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

摘要:随着近年来学校硬件设备的升级和网络化的普及,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的生存模式彻底地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社会的各个职能部门也好, 机构组织也好, 都不得不进行数字化作业研究。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向数字信息化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数字化环境,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数字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时国平, 钱叶册, 许卫兵, 张勋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的分析[J].大学教育, 2012, (10) .

[2]任继涛.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0, (12) .

环境范式 篇2

摘要:财务管理是每个企业的命脉,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有着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日益发展,在企业日常的运营中企业传统财务管理范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需求,面临着诸多问题。企业要加强对财务管理范式的改革和创新,以满足企业发展的管理需求,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强大作用,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本文就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性管理范式的特点、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化财务管理范式的对比、柔化财务管理的具体实施内容3方面对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进行探析,希望对企业财务管理范式选择有所启发。

关键词:传统管理范式;柔性管理范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以及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日益严峻,现今世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大多数企业还使用着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在日常企业管理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因此,柔性财务管理范式就应运而生走进了大家的视野。相较于刻板遵守固定的规章制度来进行财务管理的财务管理范式,柔性财务管理则更加注重通过人性化的诱导来进行财务管理,提升管理质量。

一、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性管理范式的特点

传统财务管理范式是一种较为侧重强制性的管理模式。它要求企业的财务运作要严格按照企业的各种财务管理制度来执行,从而对企业的财务进行全面控制,进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一种刚性管理模式。而柔性财务管理范式则是比较重视以人为本,通过对企业员工心理的引导,加强员工的财务管理意识,从而对企业的财务进行诱导式管理。这种柔性管理模式没有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刻板,以人性化管理为主,更加容易被企业员工所接受并融入进日常的工作中去。

(一)传统财务管理范式的具体特点

传统财务管理范式是强调对企业实施规范化、流程化的财务管理,使企业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其将专业化的管理思想融入进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将企业各部门划分开来进行独立的分层管理,最终通过企业财务部实现统一管理,是一种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进行集权管理以及相对分权管理的刚性管理模式。

(二)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具体特点

柔性财务管理更注重诱导企业员工自发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财务管理的目的。它强调将企业的发展策略与同行业市场领先战略相结合总结出一套管理范式,让企业的各个工作环节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建立网络化的企业管理结构,将财务管理的界限打破,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协调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柔性财务管理没有固定的管理程序,而是顺应市场的需求以及企业的发展进行灵活的调整,以最佳的状态实现对企业财务的优质管理。

二、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化财务管理范式的对比

传统的管理范式主要依靠企业制定的各项财务计划来进行企业经营活动,安排整个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方法流程比较固定,思想模式刻板,不能随着周遭的环境变化和突发状况进行改变,很难达到最好的财务管理效果。而柔化管理则以人为主,将强制性管理转化为人性化的诱导,结合传统模式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能够在企业的管理运营中随时调整管理方向,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传统财务管理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化管理制度体系,在实施过程难免遇到问题,又不能及时作出调整,而柔化管理则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三、柔化财务管理的具体实施内容

(一)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

柔化的财务管理也同传统财务管理一样需要健全的管理体系来实现企业最终的财务管理目标,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在财务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基于此进行人性化的灵活管理,适应环境的变化,达到较好的管理效果。

(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微小的差距就能够带来不一样的结果。企业在内要重视员工的素质培养,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杜绝不良风气的出现及蔓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在外要做好公关工作,与原材料供应商及其他合作企业打好关系,强化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便于柔化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在外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其管理的高效性是每个企业发展潜力的具体体现。目前,传统财务管理范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高速的发展需求,企业需要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与创新。柔化财务管理范式是基于传统财务管理范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人性化设置,摒弃传统管理的强制性,引入灵活多变的柔化管理思想,改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加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红娟.浅析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J].科技创新与应用,(15):285-285.

[2]曹新.试比较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J].商场现代化,2015(17):230-230.

[3]刘嘉雯.浅谈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J].科技创新与应用,(25):274-274.

环境范式 篇3

关键词:环境价值链;农业产业集群;经营主体;组合范式

一、引言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是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相比传统规模经营和产业环境优化理论,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个组织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农业产业化集群是在地理相近地域出现的、农业与相关产业相互支持的组织结合体,故农业产业化集群也具有一般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但是农业产业化集群具有不同于一般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既具有农业生产的技术特征又具有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组织化特征。

从目前典型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历史来看,农业产业化集群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所依托的组织形式也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在不同宏观经济背景的变迁过程中,区域经济的管理者应当针对本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产业集群经营模式,使该产业集群模式能够更充分地促进该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而有效提高该农业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能力。

农业产业集群经营模式包括了很多内容,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本的部分就是产业集群经营主体的组合范式,具体包括“入群资质评估”和“主体互动模式”两个方面。为了促进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顺利发展,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农业产业集群经营主体的组合范式,考虑到当前企业经营所处的循环经济背景,本文拟对循环经济背景下农业产业集群经营主体的组合范式进行分析。

二、环境价值链视角简介

“价值链”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Michael E •Porter于1985 年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提出来的。根据价值链的理论体系,企业的活动可以分解成与战略相关的五项主体活动和四项辅助活动。五项主体活动包括:进料后勤,生产,发货后勤,销售和服务活动;四项辅助活动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管理活动。

随着当前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单个企业以及产业集群经营过程中所消耗人类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都越来越多,其产生废弃物的类别和份额也越来越大,由此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状况也日渐明显。随着各国环保法规的出台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经营主体为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运用价值链分析的理念,重塑自身的价值链形态,由此就产生了一种新的价值链范式――笔者将其称之为:“环境价值链”。

环境价值链是将循环经济和绿色经营的理念应用到传统的价值链分析范式中,分别将传统价值链分析中的五项主体活动和四项辅助活动进行“绿色化”处理所得出的一种新的价值链分析模型。它能够通过产品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等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的一系列活动得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责任效益。而环境价值链的基本理论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1 环境价值链的基本理论模型

三、农业产业集群经营主体组合的研究思路

与一般性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相似的是,农业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也需要构建形成信息及技术传播的网络关系,如此才能有效地在产业集群内部形成生产率高、成本低、收益剩余的“农业产业集群内聚力”,从而使得产业集群迅速繁殖和扩张,进而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为保证农业产业集群这种内生式发展范式的顺利进行,产业集群内部经营主体的组合方式就体现得十分重要了。特别是随着但是随着当前环保事业不断发展、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深入以及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和落实,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产业集群发展所必须予以重点关注的影响因素。

据此,本文将环境价值链作为研究视角,对农业产业集群内部经营主体的组合范式进行研究,其具体研究方式为:首先提出农业产业集群经营主体组合的理论模型,然后结合一个具体农业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计算结果对农业产业集群经营主体组合的方

式进行述评。

四、农业产业集群经营主体组合的理论模型

农业产业集群中经营主体的组合范式具体包括“入群资质评估”和“主体互动模式”两个方面。在当前循环经济的宏观背景下,我们首先必须根据各个农业企业的具体情况,甄选出合适的产业集群成员,然后将它们组合成为若干个合理大小的经营分部以实现整个农业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能力最佳。

根据环境价值链的观点和农业企业的具体情况,本文此处选取了企业的绿色生产工艺(Ⅰ),企业绿色产品的研发,企业绿色工艺的设计(Ⅱ),企业的废品回收和绿色售后服务(Ⅲ),企业绿色生产原料的进料后勤、企业绿色产品的发货后勤(Ⅳ),企业绿色生产要素的采购(Ⅴ),企业绿色营销和产品销售(Ⅵ)和企业基础管理活动的绿色化(Ⅶ)等七项因素作为农业企业“入群资质评估”的基本评价指标,以整体绿色经营能力互补和优化作为农业产

业集群“主体互动模式”的评价标准。

五、一个农业产业集群案例的实证分析

1. 问题的提出

现在假设某农业经济的区域范围之内共有20家企业,现在需要根据每家企业的绿色经营能力和水平甄选出18家企业组成农业产业集群,然后在甄选出的该农业产业集群中挑选出3家企业组成一个核心竞争能力最高的战略群体,最后按照产业集群整体经营水平最高的原则将这18家企业分配成为6个经营分部,以保证该农业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能力达到最佳。

2. 入群农业企业甄选范式

根据环境价值链的理论观点以及这20家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甄选这20家企业绿色经营能力的相关因素依次为企业的绿色生产工艺(Ⅰ),企业绿色产品的研发,企业绿色工艺的设计(Ⅱ),企业的废品回收和绿色售后服务(Ⅲ),企业绿色生产原料的进料后勤、企业绿色产品的发货后勤(Ⅳ),企业绿色生产要素的采购(Ⅴ),企业绿色营销和产品销售(Ⅵ)和企业基础管理活动的绿色化(Ⅶ)。每家企业的基本绿色经营因素量化后如下表1所示:

首先建立该模型的三层次结构图:最高层为目标层(即:甄选出合适的农业企业);中间层为准则层(即:每家农业企业绿色经营能力的各项影响因素);最底层为方案层(即:备选的20家农业企业)。

然后确定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由本文中的假设可知,甄选这20家农业企业主要依据的七项条件是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排列的,因此Ⅰ、Ⅱ、Ⅲ、Ⅳ、Ⅴ、Ⅵ、Ⅶ七项因素对于目标决策的影响程度也是依次排列的且任意两项的影响程度之差也可以认为是基本相等的。因此,可以确定比较矩阵为

该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为λmax=7.19553,将相应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可得:

然后计算出随机一致性指标为RI=1.36,

一致性指标CI+(1)=[SX(]λmax-7[]7-1[SX)],

于是一致性比例指标为

CR(1)=[SX(]CI(1)[]RI[SX)]=0.023962<0.1,因此比较矩阵A是合理的。

根据此处所给出的条件可知,这20家农业企业充分反映了每家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可以利用每家企业的各项绿色经营能力构造出方案层对准则层的权重值如下表2所示:

根据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值和方案层对准则从层的权重,可以计算得出方案层对目标层的组合权重为:

采用同样的方法可以验证得出该比较矩阵的一致性指标也符合层次分析法的允许范围,因此该组合矩阵的权重可以作为目标决策的判断依据。

将方案层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值作为每家备选企业绿色经营能力的衡量指标,根据数值大小排序,其结果如下表3所示:

根据上表中数据的排序结果可知,该农业经济的区域范围的企业B和企业I被淘汰,其余的18家企业被甄选出组成农业产业集群。

3. 核心竞争能力最高战略群体的确定[HTSS]

根据前文所述的甄选原则,绿色经营能力最佳组合的企业一定是前面四项绿色经营因素评价指标的最高者,由前文表的数据可知,企业的评价因素Ⅰ(绿色生产工艺)最高者(0.05530)是企业M和企业L,由于企业M的评价因素Ⅱ(企业绿色产品的研发,企业绿色工艺的设计)为(0.05517)大于企业L(0.05230),所以企业M应当被确定为该战略群体的组成部分,同理可以甄选出企业G和企业H。

因此企业M、企业G和企业H被甄选出组成该农业产业集群中核心竞争能力最高的战略群体。其中:企业M、G和H分别代表了前文表中其中评价因素中前三项指标的最大者,其数值如下表4所示:

表4 农业产业集群内核心竞争能力

最高战略群体组成

[]企业的绿色生

产工艺(Ⅰ)[]企业绿色产品的研发,企业绿色工艺的

设计(Ⅱ)[]企业的废品回

收和绿色售后

服务(Ⅲ)

[BHDG2]

企业M[]0.05530[][][BH]

企业G[][]0.05460[][BH]

企业H[][][]0.05596[BG)F]

4. 农业产业集群内6个经营分部的确定[HTSS]

由上表2,按照

[FK(W+10mm。36mm][FK)]

,即可计算得出几何平均值,然后利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将此处的组合决策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分布给出6个经营分部的组合方案。

决策变量:XK=(x,y,z)k(k=1,2,3,4,5,6),即任意选取三家企业组成一个农业经营分部的组合方案。

状态变量:Sk(k=1,2,3,4,5,6),即从第k(1≤k≤6)个到第6个经营分部的构成方案中所包括的企业,其中

S1=[JB({]A,B,C,……T[JB)}]

状态转移方程:Sk+1=Sk-Xk(k=1,2,3,4,5,6)

允许决策集合:Dk=[JB({](x,y,z);x,y,z∈Sk,Vk(x,y,z)≥W[JB)}](k=1,2,3,4,5,6)

指标函数:Vk(Sk,Xk)表示决策Xk(一个经营分部)关于状态Sk的绿色经营水平指标,即

Vk(Sk,Xk)=M•W0

最优值函数:fk(Sk)表示在状态Sk下确定的k(1≤k≤6)个组合方案中各经营分部绿色经营能力水平指标之和的最大值,则有逆序解法的基本方程:

其中Sk+1=Sk-Xk(k=1,2,3,4,5,6)

通过编程求解可得该农业产业集群6个经营分部的最优组合方案,具体组合情况如下表5所示:

表5 农业产业集群6个经营分部

的最优组合方案

农业产业集

群内的经营

主体组合

[]X1[]X2[]X3[]X4[]X5[]X6

企业组合[]

(T,J,C)[]

(K,N,R)[]

(H,E,P)[]

(D,O,F)[]

(Q,M,A)[]

(L,G,S)

[BG)F][HJ]

六、结论性述评

随着循环经济在全社会开展的深入,产业集群经营者必须比以往更加重视环境和生态保护;而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加强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明确,对农业产业集群经营主体进行科学合理的甄选和组合也就成为了产业集群管理者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一情景,本文通过将环境价值链作为研究视角,构建出了循环经济背景下农业产业集群中经营组合体的合理组合范式,切实弥补了当前农业产业集群构成模式的不足和缺陷,有效提高了循环经济下农业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能力。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如下两点:

(1)达成了农业产业集群经营主体组合决策模式的定量化。与传统经营环境不同的是,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条件下农业产业集群内经营主体的辨别和评价变得十分困难,即使能够实施也是大多数偏重于定性分析,本文结合环境价值链的理论观点,以动态规划方法为建模工具,结合一个农业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对循环经济背景下农业产业集群中经营主体的组合范式进行了实证分析,有效提高了农业产业集群经营主体组合决策的准确度。

(2)实现了农业产业集群经营主体组合决策过程的结构化。与传统经济背景相同的是,循环经济背景也是急剧变化的,因此产业集群经营主体组合投资的

决策也就具有频繁、反复的特点。本文所构建出的农业集群经营主体组合决策模式将该过程分解为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整合和归纳;层次分析视角下的农业企业绿色经营能力评价,动态规划方法视角下农业产业集群经营主体组合确定等一系列紧密联系的分析流程,如此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产业集群经营主体组合的的效率。

参考文献:

[1]Freeman C.NetworkS of innovators: as the of research issue [J].Research Policy, 1991,20(5):499- 514.

[2]Cronin,J.Jose Phoned Thomas Bkaer,The Effects of a Distributor, Attribution of Manufacturer Influence of the Distributor,Perceptions of Confiteor furnace and Satisfac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 Channels,3(2),83-100.

[3]Meinepieternijk.Government Poleis with information techno pole cluster in Bangalore,Indri[J].The Euro ban of Development Research,2003,15(2):93-108.

[4]Fese,rE.J..Old and new theories of industry clusters. In Clusters and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On GeograPh,Technology,gonad Networks [J].edited by M.Steine.18-40.

[5]Fomburn,C.J., and Wall,.Surteturing Small Fimrs of rapid Gorwth[J]. Jounral of Business Venutring,4(2):207-222.

[6]Corbett, c.J,DeCroix, GA,Ha,A.Y. Optimal shared-savings Contracts in supply Chains: Linear Contracts and Double Moral HaZard[J]. European Joum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5(11):163.

[7]Kongar. E.. Gupta. S. M. and A1-Turki. Y: A. 1. A Fuzzy Goal Programming Approach to Disassembly Planning [C].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Saudi Engineering Conference. Dhahran. Saudi -Arabia.2002(12): 14-17.

[8]Castell,A,Roland Clift, Chris Franc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in the European Union: A Hourse or a Camel[J]. Joum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4(2):43-45.

[9]Veerakamolmal P.Gupta S.M. Optimal Analysis of Lot Size Balancing for Multi-Products Selective Disassembly [J].Int J of Flexible Automation and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1998(6): 245-269.

[10]Alberto Quadrio Curzio and Marco Fortis.Complexity and industrial clusters: dynamics and models in theory and practice[C].Springer,Berlin,2002. 701-703.

[11]Feldman, Francis, Bercovitz, “Creating a Cluster While Building a Firm: Entrepreneurs and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Regional Studies; Feb2005, Vol. 39 Issue .129-141.

[12]Hideki Yamawaki.,“The evolution and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Japan”,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Dordrecht: Feb-May 2002.Vol.18, Iss. 1-3.

[13]梁海燕. 农村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地方政府的作用[J]. 农村经济, 2005 (6):73-76.

[14]宋玉兰, 陈彤.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探析[J]. 新疆农业科学, 2005 (42):83-85.

[15]向会娟, 曹明宏, 潘泽江. 农业产业集群: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J]. 农村经济, 2005(3):28-32.

[16]韩中庚. 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23-325.

[17]陈俊.杨凌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4, (3): 31-34.

[18]刘春玲. 发展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对策[J]. 科技创业,2005, (6): 52-54.

环境范式 篇4

自传播学起源以来, 受众研究就是“5W模式”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传播者来说, 受众研究更是对传播内容的生产过程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每一个新的媒体类型的出现, 都会出现与之相对应的受众群体, 受众研究也就会随之展开。纵观传播学历史上受众研究的发展, 人类对于受众研究的认识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兴电子媒体逐步为人们所熟知、利用。现代社会中,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悄悄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点滴中, 那么在使用它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以往的受众研究成果则或多或少显现出它们对于新的媒体类型受众的局限性, 阿伯克龙比和郎赫斯特在20世纪末期就已经察觉到了这种局限性, 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带给受众研究的一种新的视角。

(一) 三种类型受众

阿伯克龙比和郎赫斯特将现代社会中的受众划分为三种类型, 分别为直接受众 (the simple audience) 、大众受众 (the mass audience) 和分散受众 (the diffused audience又译扩散型受众、散布型受众) 。大众受众和分散受众是由直接受众发展而来的, 而并没有替代它存在, 三种类型的受众是并存的。

直接受众是指直接面对表演者的受众, 例如戏剧、音乐会、政治演讲现场、审判庭现场等的受众, 他们与表演者的社会和空间距离较近, 对表演的投入程度很高, 表演场地往往是特定的, 而且普遍有较高的仪式性。而大众受众则是指大众传播时代来临后, 借助大众传播媒介来获取信息的受众, 例如电视的观众、广播的听众、CD的收听者等, 由于他们是借助中介物来观看表演, 所以一些特征基本与直接受众相反。

分散型受众是现代社会和文化变化产生的一种新的类型的受众。人们花费在大众媒介的时间更多了, 媒介也更好地与日常生活相互交织在一起, 现代社会是一个表演的社会, 许多人类的活动均被看做是表演, 人们在作为观众的同时其实也是表演者, 这种界限越发地不明显了。

(二) 受众研究中的三种范式

阿伯克龙比和郎赫斯特将受众研究划分为三个范式, 分别为行为范式 (Behavior Paradigm) 、合作/抗拒范式 (Incorporation/Resistance Paradigm又译纳编/抗拒范式) 和由他们二位提出的观展/表演范式 (Spectacle/Performance Paradigm) 。

行为范式主要是指集中在传播学早期的受众研究中对于传播效果的研究, 此范式的中心问题为媒介是否对受众产生了影响, 其中包括对于媒介内容中色情、暴力内容对青少年影响的关注、受众使用与满足的研究等。前期的一些研究受到枪弹论的影响或多或少会认为受众是被动的, 到了使用与满足的研究, 则稍显了一些主动的意味, 但是行为范式往往忽略了经济的进程、阶级的结构和权力的关系等。[1]霍尔认为行为范式的逐步衰落是因为它不能够解决一些本质性的理论问题, 其中有两点尤为重要:其一, 一个舆论价值的想法很难维持住, 越来越清楚的是一些不重要的人或者说亚文化群体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区别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被社会建构出来的;其二, 如果媒体涉及做出建构性的回应, 那么它就不再被视为对于现实的反映。

上述提到的两个问题传统上由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可以解释, 由此也就基于意识形态再形成了一个新的范式, 即合作/抗拒范式。这个范式主要有霍尔的编码/解码 (Encoding/Decoding) 理论以及后续莫利的《举国上下》调查为代表。霍尔在他的编码/解码理论中提出了三种解码方式, 分别是偏向式解码、协商式解码和对抗性解码, 但其都是对主导意义理解之后做出的解读, 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受众的意义建构还是有一定的局限;而莫利的研究也使得合作/抗拒范式受众解读于不同的群体环境中。合作/抗拒范式的突出之处在于强调了受众具有主动建构意义的能力, 特别是提出了抵抗性的解读, 强调了意义的传达在于受众与文本的协商。然而在后来合作/抗拒范式也遇到了威胁到其范式连贯性的一系列难题[2]:其一, 积极的受众, 虽然合作/抗拒范式已经对受众的态度有了一个积极的转变, 但现代社会中受众的反应更加难以预测、更加多样化, 所以现在再来使用合作/抗拒的框架去考察积极的受众则显得意义不大;其二, 经验研究与其运用的霸权理论之间存在鸿沟, 他们对理论所进行的研究往往都是从文本出发的对编码意图和受众编码结果的比较研究, 但是对于受众思辨能力的考察应该以过程而非结果来考察, 将这样小规模的个人经验性研究结果与相对大规模的社会霸权理论相联系, 难以使人信服;其三, 权力的性质及其与商品化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权力并不是完全存在于传播者手中, 也不是分散的, 在商品化到来以后, 权力与资本的关系日益密切。

正是由于上述的问题, 阿伯克龙比和郎赫斯特基于合作/抗拒范式所存在的问题, 针对目前受众的变化提出了观展/表演范式。观展/表演范式认为现在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变化, 媒介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化倾向源自媒体中影像的激增 (proliferation of images) , 世界中更多出现观展 (spectacle) , 而观展也不再限于那些特殊的事件、场合、事物, 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东西。人们通过媒体提供媒介资源想象建构自我在他人心中的观展, 进行表演从而产生认同, 由想象与表演产生自恋 (narcissism) , 而媒介又会对这些“普通的”观展给予关注, 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如下图) [3]。日常生活中的媒介渗透十分符合现在的媒介环境, 生活中的人们不再是只有少数几个电视频道, 他们被大量的信息所包围, 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这正是对这一情景的贴切地描述。观展/表演范式看待传与受的这种互动更加泛化, 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媒体与受众之间, 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表演者 (传播者) , 而你也会观看其他人的表演 (受众) 。特别是社会化媒体广泛应用, 每个人都拥有观展和表演的场所。现在的媒介环境中, 人们不断地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做着角色的转换, 而对于传播内容的生产也不再局限于传统所谓的媒介生产者手中。更为重要的是, 与合作/抗拒范式不同, 观展/表演范式强调认同的概念, 一方面观展作为对世界的构建, 另一方面自恋也作为对个人的构建。人们在观展/表演中找到自己的所属群体, 这就是认同。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满足, 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众人的口味也不尽相同, 受众对于内容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分众化的传播需求在近些年来逐步凸显, 而这些不同的分众群正是一个个有着不同认同的群体, 众多对于“迷” (fans) 群体的研究也都大多采用观展/表演范式作为理论基础。显然观展/表演范式更适于处理当今媒体环境下出现的分散型受众问题。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受众新变化

(一) 作为传受者的互联网“受众”

在第一部分对于观展/表演范式的阐释中我们已经介绍了, 每个人既是表演者也是受众。在这个互联网Web2.0的时代这种现象则更为明显, 每个使用网络的用户都是一个传受者 (prosumer=producer+consumer) , 在使用网络媒体接受信息的时候是作为一个受众出现的, 而在运用社交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或者视频网站发布自己的视频、音频, 又是以一个传播者身份而出现的。在从互联网中汲取信息的同时, 用户更多的可以传播, 这是一个极大的对于媒介近用权 (access to the media) 的转变。在传统媒体的时代, 只有媒体工作人员拥有这样的权力, 平民百姓很难享受这样的待遇, 导致一些时候人们抱怨媒体不能代表他们的声音。但是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 人民的这一项权利得到极大地拓展, 不仅可以寻找自己感性的话题进行了解, 还可以与其他人进行交流, 更可以制作属于自己的媒介产品 (视频网站的UGC内容) 。这样的传受双重身份的拥有, 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互联网用户与传统的传播者间的权力关系, 并且也影响着传统传播者的决策与内容生产。现如今, 社会化媒体盛行, 各种社交网站、微博得到人们的追捧, 每个人都会在属于自己的空间进行传播, 而一些话题则正是由网络而来, 随后传统的传播者进行跟进, 这种话题制造的能力以及反向的议程设置都是一种权力反转的体现。从前都是由传统的媒体来创造大家谈论的话题, 现在传统媒体需要从网络的众多传播者中寻找话题。这种双重身份的拥有, 也为“受众”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话语空间——网络公共领域, 在此也可以讨论国家大事、为社会发展而献计献策。

(二) 通过网络建构自己的虚拟生活:自恋

正如观展/表演范式提到的那样, 媒介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互联网环境下更是如此, 网络成了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网络融入到了生活当中, 在互联网上的经历也自然地形成了一种虚拟的生活。例如:我们平时使用的社交网站, 其实就是在经营自己的一个虚拟生活, 在这里我们可以向好友通过状态、日志、照片、视频等展示自己的状态, 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表演的过程, 而其他关注你的朋友就是在进行观展, 而整个复杂的关系网中, 你和你的朋友都在不断的进行着观展/表演, 你也会关注朋友的动态。在个人主页中的信息的动态发布, 每个人都会去思考别人怎样看待自己的表演, 从而悉心的去安排这些内容, 以期待良好的反应——或是获得成功后来自朋友的祝贺或是悲伤时的各种安慰, 也许仅仅是一个头像的更换, 也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近期状况, 以期待朋友们对自己的持续关注。正是这样的一种观展/表演的交互的状态, 使得人们都会产生自恋,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这样的状态存在, 在互联网的受众中最明显的现象要数那些频繁更新自拍头像或者刷屏更新状态的人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认为这样的人很烦, 但从这个角度来看, 他们实际上是由于自恋产生不断的表演, 想要不断地更新自己在其他观展者心目中的形象。

这种虚拟生活的建构, 也为受众在虚拟空间提供了一个形象, 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自我形成了多重角色的可能性。在虚拟的自我空间中, 由于网络上表演与日常生活的行为有一定的差异, 可能造就一个与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同的受众个体, 并且在不同的网络虚拟空间之间, 一个人扮演的角色也可能不同, 这样的环境提供了受众角色扮演的表演快感, 更能满足其源自自恋的对某角色的追求。例如:一个人在工作中是一个受人压迫的普通工人, 但是在他经常访问的某个网络社区, 他却是一个话语权强大的资深专家, 而在另外的虚拟社区他可能会有不同的地位, 总之在一个个平行的虚拟生活中, 不同经历满足着人们由于自恋产生的各种需求, 而在总体的大的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对照中, 虚拟生活满足了一些现实生活中人们无法获得的快感, 也为排解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快心情提供了消遣发泄的场所。

(三) 从主动使用到深度卷入:对认同的追寻

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媒体平台, 而对于各种信息内容来说, 受众都是主动使用互联网去获得的。随着技术的发展, 网络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捧的对象, 而他们也成为了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 其中截止到2011年12月网民中多数用户集中的年龄段是10-19岁、20-29岁、30-39岁这三个年龄段内, 他们占据了网民比例的80%以上。[4]有很多青少年愿意使用互联网来接触来自这个世界中的各种信息, 在主动使用的同时, 我们也可能看到有许多人深度卷入到其中, 这里不仅仅指类似于对于网络游戏的沉迷, 其实对于某些内容的持续关注, 也是一种深度的卷入。青少年对于网络游戏的沉迷, 自然不用说, 这的确是一种深度卷入, 但是我们的家长总是认为游戏百害而无一利, 沉迷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游戏的一些暴力、色情内容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其实青少年的这种行为是与主流文化相对的亚文化现象, 他们在游戏中的这种沉迷实际上是在寻找一种对于青少年亚文化群体的认同。同样地, 对于某种内容的持续关注也是在寻找着这样的一种认同, 互联网受众的深度卷入不仅仅体现在关注, 他们也会对所关注的内容做出一些回应, 这样的关注和回应也正是一种观展/表演, 在观展中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出表演, 其他共同关注此话题的人观看这种表演, 同时其他人也在做出表演, 这样的互动都是围绕着这个共同的话题所展开的, 而这种对于此话题的观展/表演的互动, 正是出于对这个话题所属领域的认同的追求。例如:在我们所熟悉的百度贴吧中, 有众多的子贴吧, 其中的每一个子贴吧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的领域, 而集中到这里的人不断进行着观展/表演——浏览帖子/发贴或者回复, 他们的共同目的就是对这个领域有认同感。现在网络中普遍存在的群、组现象都是对认同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QQ群、上述提到的百度各贴吧、微博中的微群甚至是讨论的某一个临时的话题, 这些群、组中的人, 不断地进行观展/表演, 其目的不言自明——在这个领域产生认同。这种认同的深化发展即变为了平时我们所接触到的“迷” (fans) 群体, 他们都对某一事物有着高度的认同感, 既是对于这个领域的狂热受众, 又是一个关于此领域的小型的传播者或者说小专家。 (见下图——受众连续集) [5]

由此可见, 在互联网环境下, 由寻找认同带来的群体归属更能适合于受众进行观展/表演, 同时这种状态也会进一步促进受众对于互联网内容的卷入, 以延续对于认同的追寻。

三、观展/表演范式以及分散受众对于互联网环境下受众研究的启示

上文详细介绍了观展/表演范式, 以及基于此范式互联网环境下受众的新变化。由此, 分散受众则成为了新时代背景下的主要研究对象, 那么在上一节的内容中也谈到了几点互联网环境下受众的新变化, 那么据此受众研究也要跟上受众变化、范式发展的脚步, 有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第一, 积极的受众、传受双重身份的获得, 分散化的受众使得受众行为变得更加难以整体把握。研究者不能一味地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进行一项研究, 这种关系更加平等, 更加和谐, 应以一个受众, 以一个观展/表演者的身份去参与到其中, 去感受受众的表演所展示出来的与研究相符的各种特质, 更多的注重过程而不是只将重点放在结果。观展/表演范式虽然也存在着种种问题, 它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受众研究的角度, 它也许忽略了对于受众的社会性的思考,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沿着这样的视角去完善受众研究。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 影响传、受过程的因素也变得错综复杂, 如果这样来看, “观展-自恋”的循环可能只是影响受众的部分因素, 不仅仅来自于个人, 也来自于其他的社会层面, 这就更要求受众研究注重过程, 深入挖掘传、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根源所在, 而不是只关注结果, 这样新的环境下受众研究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二, 研究方法的综合利用, 早期的行为范式和合作/抗拒范式, 更多的都是采用量化的研究, 例如对效果的研究、对受众解读文本的主导意义和解读意义之间的对比, 就像前文中提到的那样。在阿伯克龙比和郎赫斯特的著作中也有提到使用定性的民族志的调查方法来取得一些经验性的结论, 然而这也受到了一些人类学家的质疑。上一点中提到以过程而非结果去考量受众, 就更加需要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式的良好的结合。近日尼尔森也宣布与推特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将从今年秋天开始推行新的收视率标准,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在收看传统媒体时并不只盯着一个屏幕, 他们可能会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接入互联网在社交网络上与其他人进行交流, 将收视用户在推特上的所发内容与传统的收视率相结合, 共同作为对电视节目的参考, 这也许是受众调查的新的契机。只有质与量方法的合理结合, 才能在互联网逐步渗透的日常生活中, 保持研究与受众变化的同步性。

第三, 观展/表演范式虽然在1998年就已提出, 但是以其核心观点审视当今的互联网环境中的受众, 却有一种恰如其分的感觉。这提醒我们要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同时, 也并非这一种范式可以解决所有的受众研究中的问题, 世界是发展的, 理论也需要发展, 在进行受众研究时要把握这种发展的趋势, 运用适合的理论或者适当的发展一些理论以助研究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燕南, 史利.国际传播受众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

[2].文卫.想象.表演.认同——中国大陆美剧迷的身份/认同研究[J/OL].中华传媒网, 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6257.

[3].张玉佩.当代阅听人研究之理论重构:试论阅听人的思辨能力[D].台湾:国立政治大学, 2004.

[4].陈泽玮.以观展/表演典范论《女人我最大》的阅听人[D].台湾:国立政治大学, 2006.

[5].王宜燕.全球化脉络下再思考阅听人研究典范:阅听人想象力的社会实践观点[D].台湾:国立政治大学, 2005.

毕业论文范式 篇5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原型初探

作者 单 位XXX大学

指导 老师杨旭

作者 姓 名XXXX

专业、班 级汉语言文学200X级X班

提交 时间二零零七年X月X日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原型初探

摘要:

英国作家罗琳的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故事情节、结构以及其二元对立关系上与原型批评理论之间有些相似之处,本文试从原型主题、原型意象、原型模式三个方面阐述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英雄原型——太阳原型,探讨这一经典所产生的文化价值和对现代人英雄历险心理满足的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原型主题、原型意象、原型模式

哈利波特系列作为儿童文学为什么能够深入人们的内心深处,引起如此共鸣?因为它充分表现了人类原始的集体无意识的想象,“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这是一个保存在人类经验之中并不断重复的非个人意象的领域。并且它与神话传说中的原型相对应,从而拨动了每个人的心灵之弦。哈利波特中有很丰富的原型,包括希腊神话、圣经文学、女神文化、英雄原型、二元对立原型等。本文着重从原型的主题、意象和模式三方面分析,总结出哈利波特符合英雄——太阳原型,以解释它为何能打动读者,成为现代儿童文学的一个新的经典。

一.原型理论

原型理论最早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在荣格看来,一切伟大的艺术并不仅是个人意识的产物,而恰恰正是集体无意识的创造。艺术家的集体无意识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重要概念是原型。同一原型可能细节或名称有些变化,但它的核心意义是基本相同的,符合人类的某种普遍心理要求。譬如,英雄,大地母亲,太阳,魔鬼等原型在作品中屡屡出现,其各个内在意义仍是相对统一的。譬如东西方艺术中的反叛英雄题材的作品多如牛毛,但却没有穷尽的时候,因为它们面临的是深邃无底的集体无意识,呼应着人类对权威压迫的无尽反抗,具有不朽的魅力。

原始意象即原型是一个程序化的形象,作为创造性的幻想一旦自由表现,它就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重复自己。因此,批评家可以通过分析在文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或象征,重新建构出这种原始意象,进而发现人类精神真相,揭示艺术本质。而原型批评的主要旨趣是寻求堪称原型的主题、意象和模式。

《哈利波特》继承了英国幻想小说的悠久传统,它看上去是一部儿童作品,但其实却是一部表现人类共同处境的深刻寓言。而主人公哈利波特进入魔法世界的历险经历不仅表现了英国骑士文学幻想小说等的传统,从故事中的主题,模式,主要意象

更是可以看出他是英雄原型的变异,表现了英雄穿越世俗世界完成非凡使命的原型主题,和世界各地许多英雄历险的神话传说有着相似的内容。

二.哈利波特英雄原型主题

美国学者约瑟夫·坎贝尔所撰《千面英雄》一书,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原型——“英雄——太阳原型”,他指出,世界各地神话故事里的英雄人物均有着基本的相似之处。坎贝尔研究了世界各地的许多神话之后所发现的共同模式,其基本结构是一个英雄开始冒险、得到领悟、返回原地并施惠于人:一个英雄从日常生活的世界出发,进入一个超自然的奇境,开始了冒险活动;他在那里遇到了难以置信的势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他从这一神秘之境归来,拥有了巨大的力量,并对同伴有所恩惠。另一是死亡—复活的原型模式,特点是将英雄神话原型扩展为一种普遍的生—死—复活的循环模式。

英雄是降临到俗世中的神,他们的历险通常表达人们内心的渴望。英雄事迹通常都是一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完成。而神明世界中的中心运动是某个神的死与复话,消失与回返,隐退与重现。神的这种运动不是被看成一种或数种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就是与自然界的循环过程相联系。这个神经常是太阳神,夜晚死去而黎明复活,或是在每年的冬至复活。强调的是受黑暗势力威胁的新生的光明这一主题。太阳(火和天空与之密切相关):象征创造力,自然界里的法则,意识(思想、醒悟、智慧、洞察力),父亲原则(月亮和地球往往与女性即母亲原则有关),时间与生命阶段。神话和童话都是以喜剧形式表达人们心理的而不是物质的胜利,即使是真实的历史人物的传奇,胜利的过程也是不真实的,以梦一般的方法来表现。

不论是在神话还是在宗教传统文献中,英雄都以传奇的事迹留名于世,或者在奇幻的冒险中过关斩将,或者跨越人类身心的极限而超凡入胜。英雄个人的命运系乎更基础更广大的宇宙生命,个人对生命真谛领会的深浅直接关系到英雄历险的成功与否。换言之,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旅程上接受试炼的潜在英雄,要完成生命赋予我们的英雄使命成就英雄事业,便有待于我们对广大深刻的宇宙生命有所领悟。坎贝尔的英雄原型理论认为,英雄的个人命运必然分为召唤——启程——历险——归返四个阶段。

哈利波特的形象就符合英雄原型的基本条件,他有不平凡的出生和艰辛的使命。生命的基本路线为:出生受伤——魔法学校学习——对抗伏地魔及其爪牙——结局。

1.英雄的不平凡的出生(受伤)

2.英雄的探求(魔法学校学习拯救魔法世界)

3.英雄的受难历险(对抗伏地魔)

4.英雄的死亡或永生(结局)

他出生时正是魔法世界濒危之时,是他的出生抑制了伏地魔,书中将他击退伏地魔的力量归结为母爱,是母亲在他身上施与了一种古老的魔法,关于爱,而爱,是伏地魔所不能理解的事。伏地魔在他额上留下了一条闪电形的伤疤,成为了英雄的印记,这就是英雄不平凡的出生。

“童年周期的结束标志着英雄的归来或受到承认,这时在长期处于微贱状态后,他真正的品质得以表现出来。这种事情可能突然变成关键性的转折,因为这意味着突然出现了人类生活中迄今为止从未有过的力量。过去的模式被粉碎了,或者消失了,接踵而来的是灾难。可是在貌似大混乱的瞬间过去之后,人们看到新的因素的创造性价值,于是世界以从未预料到的灿烂光辉重新出现。这个钉死在十字架上然后复活的主题可以用英雄自己的身体,或英雄对他的世界的影响来说明。”①

本书的主要情节主题是对魔法石的追寻,代表着对永生的欲望的控制。哈利波特的任务是找到魔法石,保护并销毁它。是典型的英雄追寻模式,是英雄原型的一个变体。其中成败的关键在于对欲望的控制。贪婪,在后面的故事中以一种更为邪恶的形式,出现在权力欲极强的伏地魔身上。他寻找魔法石,是为了得到无限的财富和生命。他具有无法控制的欲望,这种欲望排斥着哈利,并使他们视哈利为自己的敌人。正如邓在魔镜前向哈利揭示的,欲望未必就是错误的或有害的。但是过度的欲望是危险的,因为他会使人失去生活的目标。

哈利从一个住在楼梯下的被人遗忘的孤儿,变成了被大家认可的人(以寄给他的具有魔力的,成人般的信做为象征),一直到最后成为一位众所周知的英雄,他是渴望成功踏入社会的所有孩子的代表。哈利从悲惨的生活中逃离,来到了一个有朋友,受尊敬,有作为的新地方,这是每个孩子理想生活的投影。最重要的是,哈利认识到了自己身上与众不同的价值,这代表着无数人的梦想,孩子与成人都如此,他们都喜欢沉浸于自己的想象之中。通过进入魔法学校,哈利恢复了与他真正的家庭中断的联系,通过学习魔法,象征性的把他带回了自己真正的家。而我们每个人在梦中也同样回到了我们那神秘的共同的家。小说的结尾揭示了限制欲望的智慧,邓不利多告诉哈利,对尼可勒梅来说,死亡将是一种愉快的解脱,是“经过漫长的一天之后,终于上床休息了”。“对于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来说,死亡只不过是又一个伟大的历险”,对于勒梅来说,销毁魔法石他就要死去,他为了全魔法世界死去,与耶稣基督为拯救人类牺牲自己是一样的。勒梅的决定表现了他的智慧,正如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到印度的释迦牟尼的思想,他们的死与其说是结束,不如说是另一个开始。而伏地魔是贪欲和邪念的化身,他的主要

欲望就是长生不死。与不能沉溺于厄里斯魔镜一样,一个人思考其最深的欲望固然重要,但是正确的看待欲望甚至限制欲望同样重要。魔法石能带来许多人想要的长生不老和财富,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伏地魔致命的弱点是过分追求欲望而不知道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英雄之所以能成就伟大的事业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他对别人的爱大于对自己的爱。这是哈利波特历险中学到的宝贵经验,当英雄回到现实世界时,历险所得到的经验将是他的宝贵财富。三.英雄原型中的原型意象: 故事中用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隐喻了故事的主题,具有对主题辅助的作用,同时对人们内心潜意识进行暗示,这些具有西方传统意义的原型意象对故事的真实感有很大帮助。其中故事中的人名,各院的徽章,特殊物品的名字等都有一定的隐含意义,我们可以发现哈利波特小说中的意象可以按代表光明与黑暗以及中间灰色地带的三方进行分类,主要用正义与非正义两方的对抗隐喻并暗示了英雄——太阳的主题:

1.代表英雄光明的一方的意象:

代表光明的学院名:格兰芬多:Gryffindor的名字来源于法语gryffindor,意为金色的格兰芬(griffin)。格兰芬是希腊神话中一种半狮半鹰的生物,基督教后来常用它作耶稣的象征,因为它代表对大地(狮子)和天空(鹰)的控制。这种怪兽在印度神话中为报应女神的名字,对狮子和老鹰的控制代表它是阳界主宰。它的这层含义隐喻了英雄的正义性以及最终必然拥有胜利的结果。

哈利的伤疤:伏地魔给哈利留下的闪电形疤痕象征着哈利与众不同,英雄的印记,令人震惊的身世,就像奥德赛著名的伤疤一样,哈利的伤疤似乎是荣誉的象征,是在一场伟大的战斗后生存下来的印章,它还是在未来注定会有更多战斗的象征。它常常把哈利同过去连接起来,不只是同邪恶的伏地魔之间的决战,还有试图保护他的父母。这个伤疤还是哈利感受情感的象征,因为当仇恨指向他时,它就会感到疼痛。

凤凰:传说中的一种鸟,同太阳崇拜有关。埃及人把凤凰同长生不死联系起来,而这一象征手法在古代晚期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它也被广泛的比喻复活和死后的生命,在中国有凤凰浴火重生的传说。哈利就亲眼目睹邓不利多的凤凰重生的过程,这象征了无尽的生命力,和每个人对永生的向往。魔法石的永生功能就能实现人们这一欲望,邓不利多应该也知晓这种能力,也许他不会使用,但他知道在对抗伏地魔时哈利需要他的帮助,所以在最后一部里,他不是复生,就是以另一种方式再次登场了。

2.代表黑暗一方的意象:

代表黑暗的学院名:斯莱特林:Slytherin是从英文Slithering变化来的。这个词的意思是蜿蜒地滑行,常用来形容蛇。埃及神话中有鹰蛇之战的传说,代表天空和大地的战争,也是光明与黑暗的对抗。哈利自主选择了这个学院,代表他站在光明正义的一方。伏地魔出自斯莱特林,他们必然各自代表了光明与黑暗的对抗。同时哈利对学院的自主选择也代表了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猫:猫在古埃及和古印度的文化中受到尊敬,那里是神秘主义的发源地。猫不仅是古代文明的宠物,而且它们早就与魔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习惯夜间活动,便与黑暗月亮以及精灵世界联系在一起。

3.中间灰色的意象:

魔镜:几千年来,关于巫师的传说都提到镜子。在古代,制作镜子的费用非常昂贵,具有引起别人惊奇和敬畏的力量。根据某些传说,镜子是魔鬼撒旦的工具,用来捕捉人们的灵魂。中国传说中也有“照妖镜”一说,镜子被赋予摄人心魄的魔力。人们对于看到在镜子中映射出自己感到畏惧,害怕自己的灵魂也被摄走。而哈利刚开始见到魔镜时也以为魔镜中显现的是真实的,邓不利多劝告他不要沉迷魔镜,因为那只是映照了自己内心的欲望,哈利与厄里斯魔镜的相遇象征着他渐渐觉醒的自我意识。因为魔镜迫使他看到自己的内心,从而使他要面对自己真正渴求什么的难题。哈利以前从未探寻过自己内心欲望,因为德思礼一家人从未关心过他的欲望。到了霍格沃茨后,他似乎才有了上课,起居等日常生活中所需的一切。但他在霍格沃茨的生活不仅仅意味着记住公式还意味着要把个人的成长与性格的发展统一起来,这一点在检验一个人的内心时是十分必要的。就像魔镜中所反映的,哈利的欲望是高尚的。他渴望看到自己的家人仍然活着,后来,为了大家的利益,他希望找到魔法石。伏地魔却相反,他被自我欲望所驱使,他的欲望是完全自私的。厄里斯魔镜向我们表明,欲望决定了我们是谁,就是我们从镜子里看到的自我影象,我们的欲望决定了我们的身份,哈利最终拿到了魔法石,这教育我们必须淡化自己的欲望。邓不利多选择在魔镜室里开始教导哈利,因为魔镜的意义正是他有意传授给哈利的智慧的实质。他更关心哈利对自己的欲望采取的正确态度。他提醒哈利要节制欲望,牢记生活比梦想更重要。对哈利而言,魔法最重要的有意义的一面不是他的斗篷和魔咒,而是更深层次的自我了解。

三.英雄原型模式中的二元对立系统

比原型主题和原型意象更为复杂的单元是原型模式,其内在因素按照某种关系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体系。各类文学作品因有不同的本质特点,被弗莱纳入了一个根据时辰、季节和生命过程而建立起来的框架:

(一)黎明、春天和诞生阶段。关于英雄诞生、关于复活、关于创造以及关于黑暗、冬天和死亡势力失败的神话。从属人物:父亲和母亲。传奇故事的原型,酒神赞美诗和狂想诗的原型。

(二)正午、夏天和婚姻或胜利阶段。关于羽化登仙、神圣婚姻和进入天堂的神话。从属人物:同伴和新娘。喜剧、牧歌和田园诗的原型。

(三)日落、秋天和死亡阶段:关于衰落、垂死之神、暴死和牺牲以及英雄孤立无援的神话。从属人物:叛徒和海妖。悲剧和哀歌的原型。

(四)黑暗、冬天和解体阶段:关于这些势力取胜、洪水和回归浑沌、英雄战败和世界末日神话。从属人物:食人妖魔和女巫婆。讽刺作品的原型。

哈利波特的故事情节比较符合弗莱原型模式的第一种,我们可以看出故事和大多数英雄传奇有着同样的模式。哈利波特的题材内容属于童话或人物传奇故事;主要情节是他从出生到学习与伏地魔战斗,最终胜利的历险经历;主要伴随人物有主人公的父母、导师、同学等;整个生命阶段都是向上的,象征了光明逐渐壮大直到战胜黑暗势力的主题。因此构成了英雄传奇的特点,符合弗莱模式的第一种。这类作品的结构模式的重要特点就是主人公代表了光明(太阳)的上升阶段,以光明战胜邪恶为主要情节,光明与黑暗的不可调和使故事情节必须是二元对立的。

经过总结可以得出,《哈利波特》中的情节模式的结构设置是二元对立的双重世界,比如善与恶、光明与黑暗、上帝与魔鬼等,代表了正义光明的一方与代表黑暗势力的伏地魔之间的斗争。由于西方文学习惯上讲求故事情节的因果关系,作品结构多呈现出一种以时间为序的“垂直式”的排列,最后还有按辩证关系发展而来的虚构的结局。因此作品结构也多为简单的二元对立系统,善恶对立、光明与黑暗的对立、聪明的一方与愚蠢的一方的对立等,便于体现直线式的故事情节发展,结局也非常简单明了,体现了西方人直线式的思维模式和尚武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样在英雄原型中,简单的二元对立系统阐释了太阳原型的周期性法则,根据太阳的一天之中由黑暗到光明的周期,人们产生了无尽的想象。世界各地都有关于太阳升落的神话,比如日本的天照大神。人们想象太阳——光明之神经历了困难打败了黑暗魔鬼重新照亮了世界。最明显的莫过于太阳神,他每日经天一次,常被认为是一只巨船或一辆马车横空驶过,然后经历一段神秘的冥界旅行,再回到它所升起的地方。强调的是受黑暗势力威胁的新生的光明这一主题。英雄——太阳原型的中心就是光明与黑暗的对立,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表现为二元对立斗争的模式,英雄代表了光明的一方,通常也以英雄的胜利为结果。西方作品常常述及由不完美到完美、由俗世到天国的“定向历程”(以“朝圣”、“追寻”情节为典型),用来解决真与假、善与恶和美与丑之间的矛盾。所以哈利波特中的二元对立系统结构模式也是英雄——太阳主题在原型模式中的变体,表达了光明与黑暗的对立。

A.上帝与魔鬼

上帝与魔鬼的对立自圣经文化之前就有所表现,缘自太阳原型光明与黑暗的对比,简单的二元善恶观。校长的原型是天父,哈利是受难的圣子,他的任务是拯救被黑暗笼罩的世界。英雄的不平凡的出生对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伏地魔是魔鬼的代表,正如魔鬼撒旦曾经是大天使一样,伏地魔也曾是魔法学校最好的学生。魔鬼拥有超常的天赋,只是他放纵了自己的欲望,令私欲控制了自己的灵魂。同时也利用欲望控制别人,在他们之间只有利用,暴力决定了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B.善与恶

英雄代表了光明的一方,当然是至善的,但成长的过程中也是学习善的过程。善恶本身就是相对的共生的。哈利波特也有“邪恶”的一面,当斯内普当上黑魔法防御课老师后,哈利再一次显露他性格中残忍的一面,他恶狠狠的诅咒斯内普像他的前几任一样非死即伤。更需要注意的是:哈利能感觉到伏地魔的思想,伏地魔稍有动作,他头上的伤疤就会疼,而且他还能在梦中体察伏地魔的行动。特别一点,哈利会“蛇佬腔”,而这恰是伏地魔家族人具备的遗传基因。莫非哈利波特和伏地魔这一正一反两大主角有某种不可言说的联系吗?在神话原型中经常出现善恶对立的二元系统,有善必有恶。在圣经文化中,上帝本是一切的代表,善恶一体的,撒旦的出现包揽了恶的一面,耶稣则是善的代表。因而善恶既是对立又是共生的,有善才有恶哈利与伏地魔有许多共通的地方。书中曾提过伏地魔给哈利留下的闪电伤疤把他的一部分似乎也传给了哈利,因此他们的魔杖都是由一个凤凰身上的尾羽造的。可以说,哈利的一部分能力是伏地魔给他的,那么也就是伏地魔造就了哈利,最终也要由这个新生的英雄来毁灭他。就像俄狄普斯情节,还有创世神话中后世神消灭前代神一样的原型模式。

C.黑暗世界与现实世界

英雄原型就是英雄跨越一个阈限,超越平凡的生活深入到另一个神秘世界探寻的过程,在神秘世界完成伟大的使命,这个神秘世界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在梦中,我们神游自己潜意识的神秘世界,探寻自己内心潜力。麻瓜世界,或者说不懂魔法的普通人的世界与魔法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巫师的世界既壮观又丰富多彩,麻瓜们的世界却十分冷漠乏味,墨守成规。在这部小说中,德思礼一家是最具代表性的麻瓜。他们冷酷,狭隘,自私,还总是自欺欺人。充满活力的魔法世界和毫无生气的麻瓜世界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当哈利向霍格沃茨出发时,并没有永远地摆脱他的麻瓜生活。惹人讨厌的东西在巫师当中也同样存在。小说的主旨是说世界是由不同类型的人组成的,他们的态度不同,欲望不同,但应该共存。麻瓜如果有天赋和愿望,可以自由的成为巫师。这样的话,他们就能够解放自己,找到真正的自我。这是两个有重叠之处的平行世界,相似点比不同点更多。购物都必须用钱,都有种族的歧视,到处都有势利小人,友谊也在两个世界里同样重要。两个世界的真正区别不在于表面形式或社会结构的不同,而在于他们对人类的潜能与人的差异的态度不同。霍格沃茨教学生把潜能开发到最大极限,而德思礼所代表的麻瓜世界坚决扼杀与众不同。

从原型主题,原型意象,原型模式三方面来分析可以得出哈利波特文本符合英雄——太阳原型的基本特点。

五.体现在现代的文化价值

原型理论主要从原型主题,意象,模式三方面来总结文本。经过对这三部分的分别阐述,我们得以了解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延续了人类重复无数次的英雄历险主题模式,用儿童文学的形式带我们重新体验了一次儿时的英雄幻想。就像我们每天夜里在梦境中做的那样,在潜意识中回到了我们那永远神秘的人类精神之乡,我们真正的家园。同时在畅游之后得到了精神的愉悦和放松,从现代的物质世界中回归精神家园。它不是无所根据的想象,正是人类共同的想象原型提供了它在人们内心的真实感,使人们潜意识里相信它内在逻辑的真实性,这就是哈利波特系列大受欢迎风靡世界的本质原因。

他的原型文化价值在于:作者让主人公同上帝之子一样,成为接受试炼的英雄,体验了欲望的危险,经历了对抗诱惑的心灵体验。英雄的特点是天赋异禀,不畏艰险,虚心求教,有勇有谋等,这正是人类内心的理想人格,但人出生时并不是完美的,必须通过学习或历险来完善,达到完美人格的理想状态。在中国,孙悟空的形象也是这样的一个接受试炼的英雄,同样的,在接受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行者完善了自己,最终得道成佛。这也是社会对每个人的期待。每个人在阅读的同时体验了一次英雄历险,除了阅读快感以外,更是在小说中一起成长学习,完善自己的人格,就同心灵中的英雄一样,通过历险学习完善了自己的人格,以英雄的姿态应对现实中更为复杂的生活,成为当代英雄。

哈的出现是人类英雄原型在现代的一次重现,体现了人类对超自然力的的崇拜。同时从哈利波特身上我们不难发现,英雄事迹在古代以及当代的社会功效、地位以及对于人们的所起的作用,实际上与人类当时文化的发展需要相关。古代需要英雄完成对世界的征服,代表了当时人们对自然世界的渴望。每个人在出生时都是英雄,英雄就是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比他伟大的事物的人。所有英雄历险的基本主题都是为了脱离某种境界并发现生命的来源,而将自己带入另一个多姿多彩而成熟的境界。传说中的英雄通常是某种事物的创建者,例如新的城市,新世界,新时代,新宗教,新的生活方式等等。为了发现旧事物,人们必须离开旧的环境而去寻找像种子般的观念,一种能酝酿带来新事物的观念。在当代人性受到科技发明巨大冲击与挑战的时刻,正是对生命有深刻反省能力的英雄崛起的良机,时代的危机不仅是英雄历险的必备条件,未来人类社会与兴衰出路,也取决于英雄历险的成败。而当今的英雄只存在于人们心中,通过进入一个虚构的魔法世界,代替人们历险,成长。人们内心无意识的英雄原型使得人们能够接受虚拟英雄的出现,因为英雄原型符合人们对英雄历险的心理需要,所以哈利波特小说才如此畅销。

注释

①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P338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2]叶舒宪.哈利波特与后现代文化寻根[J].海南: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3]周淑茹.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原型初探[J].名作欣赏.2005年第12期.[4]王衡霞.论哈利波特的英雄历险叙事模式[J].江汉论坛2004年第04期

Original explore the antetype of Harry Potter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Lv Ying

(College of literature, ShaanXi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2)

Abstract :

British writer Rowlings novel “Harry Potter and Philosophersstone “ in the story details, structure and it 2

dollarsopposition relation up criticize an of theories with prototype somelikeness of place, this text tries three hero

prototype-the sunwhich elaborate a Harry Porter series novel prototype fromprototype theme, Prototype imagery, three prototype models.studythe culture produced by this classic value and go through dangersto the modern people hero the mental state satisfies of of modernmeaning.Keywords : prototype theme, Prototype imagery, prototype models.致谢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杨旭老师的悉心指导。杨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杨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她不厌其烦的多次与我用邮件进行交流,对我的论文精心修改,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我的论文指点迷津.她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杨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然时间不长,却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我对杨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感谢我的室友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姐妹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四年了,仿佛就在昨天,愿你们在未来生活的路上一路走好。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即将毕业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谢谢你们!

XXXXX

环境范式 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范式;传统财务管理;柔性财务管理;比较;优势

一、传统财务管理管理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比较

传统财务管理和柔性财务管理是两个相对立的管理思想,柔性财务管理是传统财务管理的优化版。传统财务管理往往使用一系列标准及相关指标,来规范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更加强制刚性。而柔性财务管理的一大特色就是对员工需求进行调查后,采取各项激励措施来进行组织管理,通过提高员工积极性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因而,它是一种更为先进更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

1.特点比较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相对于柔性财务管理而言,更加强调金钱,注重以规范的章程和思想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管理;主要以基本的财务管理理念为管理基础,重视以低投入实现高产出;同时,在企业内部管理结构中更加强调层次,不同部门之间权责明晰,易于区分的范围;其主要任务是树立一系列较为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在使用人才方面往往强调专业素质,而忽视其管理能力。

柔性财务管理模式比之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更加富有人性化。首先,在基本的价值理念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和方式因而也更加的柔性化,便于接受。其次,柔性财务管理模式以基本的理念为参考依据,更加注重员工、管理的多元化,不单纯强调金钱价值的观念,而是讲求发展与市场领先相结合,一体化的方式对企业涉及的工作程序合并进行,统一管理。另外,在企业管理的结构方面,采取网络模式,不同部门之间的隔阂被尽可能的消除,更加注重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敢于在管理方式上创新,使其更具适用性。最后,柔性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企业管理进行规划,达到更加适应发展的状态,因而其在使用人才方面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高低。

2.表现比较

(1)思想上的表现比较

传统财务管理和柔性财务管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计划性质是推进式还是牵引式。传统型主要是先进行财务方面的规划,并根据该规划开展企业内外部的各项资金活动,进而推进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而柔性型则是通过对企业和宏观下整体财务环境的研究分析,对企业的管理和资金流通项目进行指导,实现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另外,二者不同就是对待竞争对手的方式。柔性型将传统型模式下的债权债务对象改善成为了合作对象,进而达到一种互惠互利的良好模式。

(2)方法上的表现比较

传统财务管理方式的特点是程序化,同时更为强制刚性,柔性财务管理方式相比则表现出柔性、人性化。例如,当企业出现缩短预算周期的需求时,传统型模式需要逐级进行相关批示进而做出相关说明,而柔性模式则能够更加灵活的处理这一情况。同时,柔性模式往往能够积极的创新企业管理方式,帮助企业实现管理中的各项需求。另外,柔性模式对各种新型技术的利用程度更高,例如会招聘专业人才使用ERP系统,对企业进行科学化管理,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提高企业效益。

二、柔性财务管理的表现和实施

1.柔性范式的表现

首先,柔性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对企业文化尤其是企业的财务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柔性模式强调对人的尊重与引导,能够起到提高员工积极性的作用。企业财务文化的建设应遵循柔性模式的相关理念,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帮助企业不断进步。

其次,柔性范式对员工晋升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柔性模式打破了传统模式对晋升渠道的定义以及财务管理的程序。更多的关注员工的兴趣和能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利益的意义。晋升渠道的拓宽对全体育员工也有着一定的激励作用。

最后,柔性范式更加利于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和人才体系。柔型范式更加利于企业财务活动的进行,因而更加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进行。另外,财务管理活动的进行与财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水平关系更加密切。柔型范式对人才管理的有效性,更加利于企业发展。

2.柔性范式的实施条件

首先,柔性范式是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的提升,尽管在思想、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但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效益。盲目提倡柔性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只有建立在科学完善的管理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优势。因而,必须加强目前财务管理的刚性建设,使其更加适应企业发展。

其次,企业的综合水平,尤其是企业文化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柔性模式的实施。只有在宏观环境较为平稳,企业文化相对较好,且企业管理层的能力较高时,才能够真正实行柔性范式。盲目实施柔性范式,不仅不能够为企业带来应有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造成不良后果。

最后,企业员工素质也是柔性范式实施的一大重要因素。只有当企业员工拥有较高素质时,才会对精神层次的更加注重,才能够使柔性范式发挥对员工的调动作用。

三、结语

环境范式 篇7

生态心理学研究特征

(一) 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秦晓利在《生态心理学》一书中, 定义生态心理学为“运用生态学的视角与方法, 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并把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划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生态学的生态心理学, 主要以吉布森、奈瑟、巴克为代表, 强调在非实验室的情景下研究生态心理学;另一种是生态危机的生态心理学, 这更趋向于问题型的心理学研究, 针对的是生态危机的现象, 其代表人物有温特、霍华德和罗杰克, 他们试图用心理学的方法, 改变人们对环境的不适当的行为。

(二) 生态心理学研究方法

强调自然情景的生态效度的研究。传统的科学心理学研究, 采用还原的方法, 将现实生活简单化, 讲究在实验室环境中, 通过变量控制, 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以线性方法解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以求达到实验的效度。虽然, 实验室的研究方法强调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的达成, 然而, 生态心理学认为, 影响实验效度的因素是复杂的、多变的, 静态的变量控制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复杂性。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巴克、奈瑟等力图在现实生活中研究知觉现象, 立足于生态世界观, 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心理学家使用“生态效度”一词, 来强调与传统的实验室心理研究的区别。“生态效度”最初是由布伦斯维克 (Brunswink) 提出的一个术语, 指“远近距离的协变程度”。[2]

对还原论和元素主义的批判。来自经典力学的还原论认为一切高级的运动形式都可以转换为低级的运动形式, 我们可以把整体性的现象分解为具体的组成部分, 从低级的、简单的形式中分析复杂的整体。与还原论相类似, 元素主义, 也是与简单性相联系, 牛顿的机械世界具有因果决定性、统一性、可加性、简单性, 因此用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 在心理学上体现为将心理和行为分解为基本的元素。生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到作为部分来研究整体以及强调整体、忽视部分的局限性。吉布森的“生态光学”理论, 把对视知觉的研究放在一个整体的环境中, 关注来自环境对实验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 他允许被试的头部摇动。吉布森的生态光学是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一体的光学。

具体的研究方法的运用。生态心理学采用具有生态效度的实验法, 行为样本记录法、行为背景调查法、档案法来实施具体的研究。生态效度实验法与传统的实验法有所区别, 在实验的取样、设计或者是实验场的选择方面都尽量靠近真实的环境, 以揭示现实生活中人们真正的心理状态。样本记录法, 指在自然环境中对人或物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 而后分析解释从而获得行为变化的原则。[3]行为背景调查法通过K-12量表, 对处于各个不同行为背景的被试进行分类, 设定边界, 在各个边界中探究行为的差别。这种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 包含描述法、自然观察法等;巴克强调进行生态行为科学研究必须注重对生态数据的搜集, 以及如何在档案中保存这些数据, 以便容易接触这些数据。

生态心理学把媒介作为环境研究的视角

(一) 人与媒介的关系

在人与媒介的关系上, 有两个概念。第一个是把我们作为媒介之外来看问题, 我们使用媒介来进行传播。第二个是媒介环境学的观点, 是把环境当做媒介来理解, 或是把媒介当做环境, 我们参与到媒介中达到媒介交流的目的。

我们把媒介定义为“在自然中起中介作用的事物或者物质, 通过空气的力量产生了一个效果” (Random House/Reference Software, 1993) , 媒介的这个观点强调了技术使用和作为发送传递信息的通道。与此同时, 认知主义把认知描述为信息处理, 信号通过转换进程、暂存器和处理模型传输。依照这样的思路, 人类使用电脑工作的方法就是通过信号和机器语言与电脑的相互交流。然而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开发中, 我们是否可以单纯地理解人与媒介的关系是一种交流?

传统媒介知觉隐性的我。生态心理学认为, 知觉环境就是知觉自身, 我们与环境是一种交互的、互补的关系。当我们把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时, 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知觉或者思维模式赋予对媒介的理解, 当媒介反作用于我们自身时, 又体现了我们的知觉形态。我们与媒介的交互也就是与自身的知觉进行交互。在传统的媒介形式中, 我们的交互是“我-媒介-我”的转换, 另一个我依旧存在于我的思维中。

新兴媒介知觉显性的我。尽管媒介环境学的理论不只是针对新兴的媒介形式, 但在一定程度上, 生态心理学把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正是顺应了新兴媒介的发展。新兴媒介的发展集合了我们人类本身复杂时空与准社会环境中的优良交互传统, 不管是对人类认知环境的模拟还是对人类认知模式的模拟, 抑或是媒介界面的设计等, 越来越顺应了我们的认知模式, 根据人类认知处理的差别, 跟随适应我们的认知模式, 相比传统的媒介环境, 无处不在的关怀体验显性了我们的认知模式。如果说, 传统的媒介交互是与隐性的我们进行交互, 那么新兴的媒介交互形式, 体现为显性的交互形式。这种交互模式体现为“我-媒介-克隆我”, 这与生态心理学的“知觉环境即是知觉自身”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 人与环境的关系

进化论的观点。现代人类与前冰川时代的祖先的区别是我们的适应性是重要的文化, 自然选择的许多进程被快速的适应机制代替, 塑造了智慧的人类。但是人类的进化速度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放慢, 因为, 选择的压力可能由技术和社会政策来调节而不是自然选择来调节。[4]诺曼 (1993) 曾简洁地总结了信息外化的主题, “事物使我们变得很聪明”。他认为, 人类的认知大多不是存在于我们的思考或者记忆能力中, 而是我们构建外部认知事物, 并使用它们去补偿我们工作的限制和长期记忆。媒介进化是一种系统内的自调节、自组织, 其机制就是补救媒介。媒介不断补救的过程就是媒介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 甚至是模拟和复制人的感知和认知模式。莱文森“人性化趋势”的媒介进化论认为, 人好比是“自然环境”, 人们选择技术和媒介, 用以维持、发展自我, 改造世界。[5]

系统论的观点。贝塔朗菲的系统论观点指出, 机械论有三个错误的观点:一是, 简单相加说明有机体的观点;二是, “机械”的观点, 把生命现象简单地比做机器;三是, 被动反应的观点, 有机体受到刺激才做出反应, 否则就静止不动。[6]在此基础上, 他提出整体的、动态的、等级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强调, 不仅要通过部分解释现象, 还要估计它们之间联系的总和。动态的观点把有机体看做是保持动态稳定的开放的系统, 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异因同果率。等级观点认为, 有机体是按照严格的等级制度组织起来的, 具有层级性, 生物学的任务是发现在生物系统中起作用的规律, 建立机体论代替机械论。

(三) 媒介与环境的关系

说到媒介与环境的关系, 不得不提到媒介环境学。波斯曼说, 媒介环境学主要探讨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理解、感觉和价值, 以及我们与媒介的相互作用, 如何帮助和阻碍我们的生存。[7]52麦克卢汉 (1962) 也指出, 一旦世界的主导传播媒介变化了, 符号系统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人们依靠媒介进行交流时, 感官必然会发生这样的变化。[1]媒介环境学把“媒介本身”作为变化之源、立论之本, 不从媒介环境学的传播内容、影响媒介传播的各种噪音, 也不从媒介背后的意识形态来分析, 而是肯定传播形式的重要性, 在它看来“一切历史都是媒介史”[7]15。

4.生态心理学知觉与媒介环境的关系

生态心理学认为, 知觉和行为不能分开, 知觉包括选择和牺牲其他来处理一些信息资源。奥卡姆的剃须刀理论, 要求我们用最简略的途径达到解释的完善。我们的认知过程也是在修剪的过程中处理信息资源, 这必然要牺牲其他的一些信息。作为环境的媒介, 不能简单地模型化, 因为环境中包含了大量独立的信息资源, 也就是生态心理学中的“生态位”的影响。

媒介环境设计对认知的支持。哈肯在热力学内容中提出, 有机体花费少量的能量去处理环境的某些方面, 可能会产出大量的回报。把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 改进媒介环境方面的建设, 可以减少我们认知的消耗。举例说, 新的写字楼的员工即使住了几个星期也不能画出整个楼层的布局, 但这并不影响他在这栋楼里工作, 因为写字楼详细的导航保证了员工行为的正常进行。在这个媒介环境中, 我们通过外化的媒介环境, 增长了热力学效度, 减少了有机体认知的消耗。而香农-韦弗的传播信道的模式, 简化了我们的认知模式, 哈肯因此拓展了香农-韦弗的观点, 认为他们的联结的观点是机械的、决定论的, 热力学的联结是多对多的联结。要想概括联结和信息转换的讨论, 我们应当通过媒介技术来理解人类知识的外延, 通过分配人类和他们外化的环境之间的表现工作, 减少有机体认知的消耗。

知觉对环境的适应。还是以写字楼为例, 如果一组训练有素的突击队奉命在黑夜中潜入写字楼里窃取情报, 黑夜中导航对其失去效用, 这时, 突击队早在行动之前已经费神地记住了该楼的环境。换句话说, 人们有对环境的自适应机制。生态心理学假设大部分信息不要求引导日常情境有效的行为, 个体能够直接感知情境来适应那些环境。简单的环境能够避免选择复杂的感知能力, 甚至促进这些能力的分解。

参考文献

[1]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 何道宽,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7-30.[1]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 何道宽,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7-30.

[2]秦晓利.生态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17.[2]秦晓利.生态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17.

[3]Barker.R.G.Eeologieal Psyehology:ConcePt sand Methods for Studying the Environment of Human Behavior[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 1968.[3]Barker.R.G.Eeologieal Psyehology:ConcePt sand Methods for Studying the Environment of Human Behavior[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 1968.

[4]Brockenbrough S.Allen Richard G.Otto.Handbook of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M],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8.2.[4]Brockenbrough S.Allen Richard G.Otto.Handbook of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M],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8.2.

[5]邵培仁, 等.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40.[5]邵培仁, 等.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40.

[6]魏国森, 曾国屏著.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 中国出版集团,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90.[6]魏国森, 曾国屏著.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 中国出版集团,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90.

环境范式 篇8

一、范式与命题范式

范式(Paradigm)概念和范式理论是由托马斯·库恩(Thomas. S. Kuhn)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他认为“范式是一个特定社团的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术的总和[1]”。从哲学意义上来看,范式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普遍观念、一种分解真实世界复杂性的方法[2]。范式概念和范式理论自提出后,在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的范围包括:教育研究范式的种类[3]、中国教育研究的范式[4]、教育学范式[5]等。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比较宏观的层次,关注的多是教育科学,关于高考命题范式还缺少系统的归纳和深入的研究。高考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发挥着为高校选拔人才,引导中学教学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高考的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命题。命题是一项由众多研究者参与的科学,这些研究者聚集形成了一个学术共同体, 形成具有一定共识性的命题理论、研究规则和工作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命题领域是存在范式的。由于命题具有人文社会科学性质和实践的特点,这决定了命题与一般自然科学研究有着较大差异。具体地讲,在命题领域,范式是指所有命题人员共同的测量目的和技术方法体系,它以原则形式规定了命题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成为命题的基础和指导思想。

高考命题是为选拔人才服务,这就决定了命题范式是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同而发生转换。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个人素质的发展是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变化而有所不同,根据这样变化,高考命题范式也随之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按照范式理论划分,命题范式主要包括命题中的命题意图、试题呈现形式和评价细则三个方面。命题意图是指试题考查的目的和知识,其始终贯穿在命题的全过程中。在命题伊始,命题人员需要明确命题意图,在试题的研磨中,须按照命题意图修改、打磨试题,最后制定的试题评价细则也需要能体现出命题意图。试题呈现形式是试题的情境和题型,不同的试题有着不同的考查功能, 有的功能是题型自身所固有的,而有些功能是根据考查目的延伸进行挖掘的。试题情境则更为丰富,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图表信息、符号代数等载体表达试题的题意和设问。评价细则包括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这是高考用来评价考生的依据,也是对命题意图的实现效度的检验。命题范式的三个方面是命题中核心的部分,也是所有命题人员共同遵守的原则。这三个部分相辅相成,各有侧重。

二、命题范式的转换

根据对命题范式意义的理解,运用范式理论对我国的高考命题进行研究, 可以发现在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高考中,命题范式发生了重要变化 ,出现了三次命题范式和两次范式转换。第一次是政治立意范式向知识立意范式的转换,第二次是知识立意范式向能力立意范式的转换。

(一)政治立意范式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前,高考的命题总体上是政治立意范式,所确立的测量目的和技术方法都是为实现突出政治的目的,选拔出思想政治合格的大学生。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年,高考采用的是大学单独招生考试,1951年,公、私立大学参加联合考试。这一时期的高考试题差异非常大,试题没有同一性。1952年, 全国逐步实现统一高考。至1954年,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命题的考试格局基本形成。这一阶段的自然学科试题命题要求结合生产实际,并符合当时科学发展的方向,考查中学教材中最基本的内容,考查考生对各门学科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人本社会学科试题受到当时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试题情境带有浓郁的政治色彩,选取的背景材料密切联系当时的重要方针、政策和政治、生产斗争的实际,试题内容则要求观点正确,并能反映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命制的试题要既能测验考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程度,又能反映考生的思想实际。如作文试题“生活在幸福的时代里”(1956年)、“大跃进中的新事物”(1960年)等。

这一阶段的试卷题量较少,题型较为单一,各科试题以填空题和主观题为主。这样设计可以对某一知识进行较为深入的考查,同时可以有效考查考生的分析表达能力。由于解答题往往存在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考虑到评卷时对评分误差的控制,试题在命制时更多采用相对封闭的设计。1964年,教育部在《关于改进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请示报告》中指出各科试题要拟定一个参考性的答案和评分标准,以供各地在评卷时作参考[6]。此时试题评价细则的制定则更多采用的是分析评分法,一般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为若干环节,然后根据各环节的论述、运算、证明正确与否给分。这样的评价细则对解题过程、整体评估、过程程序和流畅程度重视不够。

(二)知识立意范式阶段

自1978年后恢复的全国统一高考到1998年高考,我国高考命题体现了知识立意的原则,是一种知识立意命题范式。考试的主要命题目的是了解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既要有利于高校选拔高质量的新生,又要有利于提高中学教学质量。在这一较长时期内,高考命题经历了从恢复高考之初到标准化考试的过渡,实现了从考查片面、单一的知识点到全面考查知识的过渡。

我国传统的文化教育注重对“双基”的培养。在恢复高考之初, 为保持中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便于考生复习, 教育部组织和编印了高考复习大纲。大纲包括了语文、数学在内的八个学科,规定了高考命题的范围不超出大纲,并且指出在考生复习时应注意各部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它们的综合运用,特别应着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各科试卷中试题数量并不多,并且是以客观题为主,这样的试卷区分度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试卷对知识的考查不够全面、系统,容易造成人才选拔的相对不公平。

随着参加高考人数的不断增加,为更好地区分考生,命题开始向深、难方向发展,这导致了各地考生出现了“猜题”“题海战术”现象。如数学试卷中有的试题内容涉及了当时并不在考试大纲中的微积分等知识。为纠正此偏向,强调考生重视课本,高考又利用课本上现成结论进行命题。这样导致的另一个结果就是考生将课本上的定理、习题解答死记硬背下来以应付考试。在此背景下,为使高考命题更加科学、规范,高考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1985年,我国开始了考试标准化的改革实践 ,标准化考试是一种按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具有统一的标准,并对误差作出严格控制的考试[7]。高考标准化的试验,除更新了人们考试观念、尝试了分数转换、更新了阅卷技术外,最重要的是带来命题工作的系统革命。标准化考试提出要研究各学科的考试目标,既要注意吸收布鲁姆(B.S.Bloom)等先进教育测量理论[8],同时又要注意学科本身特点, 制定适应我国国情、反映学科特点的《考试大纲》。《考试大纲》的内容包括考试的目的和性质、考试的内容和范围、考试的方法和形式以及样题四大部分。更进一步,国家教委陆续成立了各学科命题委员会,对考试性质、目标和题型功能进行研究,颁布了各学科的《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 ,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 ,提出了考试的内容及能力要求, 并确定相应的题型、试卷结构和样题。与以前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相比,《考试说明》开始将能力列为考查的目标。各学科在学习和借鉴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为代表的教育测量理论,同时结合各学科的自身特点,将考试目标要求更加细化与精确,从知识和能力两个维度进行考查。在《考试说明》中,有关考试目标的描述主要有两个类型,一是借鉴教育测量理论,将知识和能力分开说明。以物理学科为例,它将知识考查要求和能力考查要求分别单列,所考查知识内容通过列表呈现,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9]。A:知道所列知识的内容,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B:理解所列知识的确切含义及其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并能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它们。C:指中学物理中应用较广泛的某些重要概念和规律,要求考生掌握的程度与B相同,但要更为熟练。

试卷中的题型、题量在这一阶段变化较大。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后不久, 高考试题和前一阶段类似,主要以填空题和问答题的组合形式出现。1982年,高考研讨会提出怎样使用选择题。在此后的命题实践中,各学科开始尝试选择题。先是单选题出现,后来出现多选题、填图题等各种类型。随着高考向标准化考试过渡,选择题数量开始增加,各学科题型也越来越丰富。如1991年材料题在历史学科出现,并很快得到广泛推广,成为人文社会学科考试的重要题型。题型的改进与创新, 使得试卷设计和组合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考试说明》颁布以来,各学科对考试的题型和试卷的结构都做了精心的安排。以1994年化学学科为例, 该学科规定高考试卷题型比例为选择题约占55%,简答题约占10%,填空题约占25%,计算题约占10%。此外,化学学科对各种题目的难度也进行了明确规定, 要求高考试卷的试题难易比例为容易题占20%、中等难度题约占60%、较难题目占20%[9]。这样明确的考试规定,给教育测量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这一阶段试题的评价细则也开始发生改变,在主观性试题上,一度为了阅卷时的客观性、标准性,在命题时将评价细则制定得比较细,这样就可以控制评分误差,但是也会成为考生发挥水平的桎梏。1990年的主观题首次制定了“扣题、条理”评价要求。1993年开始采用按层次评价的方法, 并说明文字可与要点不同,只要意思相同即可,而且能做高度概括和正确发挥的可酌情给分。1995年的试题开始采用两者皆可的分类评价法。1996年又规定不必拘泥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 只要含义确切、表达清楚,即可得分。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虽然能力立意开始显现在高考命题中, 但是命题的主要目的仍是重视系统考查学科知识以及考生对知识的熟练程度,注重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科基本规律与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呈现出知识立意范式。

(三)能力立意范式阶段

自1999年至今, 我国高考命题总体上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原则,各个能力成分目标清晰,是一种能力立意命题范式。1999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意见》要求“高校招生制度必须坚持改革,主动适应时代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素质能力结构提出要求,着力引导人才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使高考的作用进一步完善。”[10]文件中确立“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在这一阶段,“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其“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教学,有利于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命题原则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共同认可,其“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的命题风格也得到了充分展示。

能力立意命题范式是指命题时首先确定试题在能力方面的考查目的, 然后根据能力考查的要求,选择适宜的考试内容,设计出恰当的设问方式,从而得到的一类试题形式。能力立意范式对知识范围要求更为淡化,不再单纯强调学科知识的覆盖面,而是注意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辅以学科间的综合考查。能力立意的要求就是要保证让知识考查服务于能力考查,知识考查让位于能力考查。学科化的能力构成代替了知识构成成为这一时期高考的主要考查目的。

伴随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科目的调整,能力立意也经历了发展变化。1999年教育部决定在全国推广“3+X”考试方案。在“X”这个类目中设置“综合能力测试”项目。怎样探索学科内部进行跨学科的考查开始提上日程。针对新的综合能力,《考试说明》对文科综合能力作出了具体的描述[11]。“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试目标指:准确地测量考生对政治、历史、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有的学习能力,科学地反映考生学习的潜质和潜力,有效地区分考生的真实水平。能力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记忆知识的能力,二是理解知识的能力,三是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能力考查的原则,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学习能力已不仅局限于某一学科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能力,还包括了综合各学科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2004年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进行 , 各学科能力考查的方式越来越多样, 考查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考查的目标越来越明确。高考命题主要对在高考中考查考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做了大量的尝试。如语文学科的能力描述内容,在原有的5个能力层级上,增加了“探究”作为能力的最高层级,并且调整了“鉴赏评价”与“表达应用”的能力层级顺序。语文学科的探究能力是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能力立意的命题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就是试题类型丰富多样,这一时期的题型分类可以以作答方式和思维方式分类。以作答方式分类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这些题型都是在高考中常见的题型,但是在这一阶段这些题型也都进行了发展和创新,例如多选题经过改变,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即在试题中给出多个选择项,要求考生按要求选填这些选项的编号。这样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考查考生能力和学科素养,相比以往的试题,考生需要对试题提供的每个选择项进行判断,选出正确的答案。以思维方式分类的题型集中体现了学科的特点,例如数学科中的探究题、开放题等。这类试题命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查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培养目标。

能力立意阶段试题评价细则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一些在教育测量学中常用的评价细则制定方法开始与各学科结合,形成了具有学科特点的评价细则。

三、能力立意命题范式的意义

能力立意命题范式在高考命题领域具有重要表现,它带来了命题的革命性变化,对命题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了对人才选拔的准确性 , 实现了命题的范式转换。在命题范式中,命题者的研究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政治立意和知识立意两种命题范式是某一历史时期内的社会需求所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命题范式虽然有重大差异,但是研究取向都是基于社会需求。能力立意命题范式的出现,从命题理论基点发生了改变, 从社会需求转向为人的发展。这种转换,既贴近了人的个性发展,也贴近了多样化人才的社会需求,增强了命题的独立性。

2. 开辟了考试测量研究的新领域。如何考查能力成为了能力立意命题中的一个核心研究问题。在之前,知识与能力是彼此独立的。随着能力立意范式的确定,在高考命题中,基本确立了以知识及其应用为依托,着重考查学科能力,通过对知识和学科能力的考查,考查一般的心理能力的指导思想。随着能力立意命题的发展,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两大类,一是关注能力立意命题的实践;二是研究测量效果。

3. 拓展了命题的思路 , 引领中学教学注重能力培养。在命题选材时视野更为宽广,更多着眼于科学的一般思想方法,着眼于有普遍价值、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或实用背景。命题者关注的是反映能力与潜能的本质特征,解决问题时的思维与操作活动的心理过程,体现思维品质与技能的典型问题,并以其为核心选用题材,构筑试题,使之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容易实现和谐统一的要求。命题思路的拓宽,可以引领中学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有效培养。

四、素质立意———新时期命题范式的建立

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要求,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颁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了纲领性文件。《实施意见》就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出了意见。特别强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对推进素质教育发挥更重要的导向作用,把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放在重要位置,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推动考试评价内容更加科学、方式更加多样,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高考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命题又是高考改革的重点。

高考命题范式也正在经历新的转变,即素质立意范式的建立。素质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是突出思想教育,要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考查考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鼓励考生自主思考、独立判断,发挥高考试题重要的育人导向作用,促进考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态度,使考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此高考命题应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1.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学科特点,选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试题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法制建设成就,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对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从积极、正面的角度设计合适的考核点,引导考生正确理解试题背后呈现出的价值取向,促进品德修养的提高和养成。

2. 注重独立思考精神。鼓励学生冲破习惯思维进行思考、打破常规方式进行解决。通过开放式的设问,拓展考生的思维,赋予考生自主选择、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的空间。引导考生敢于运用知识和经验,从各种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辩证地讨论问题的各个影响因素,提出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能做出决策或者提出新观点、新发现、新规律,且具有一定创造性和开拓性。

3. 突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试题呈现形式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题干内容进行深层的挖掘和分析,其作答应能够体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应能够使用正确的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顺畅、清晰、有逻辑地解释论证和探究过程。

环境范式 篇9

背景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或者说,我们都是我们自己理论的囚徒[4]。从经典科学到系统科学的科学革命实现了五大理论突破[5],以此为基础,本文把这场科学革命引起的世界观转变总结为5个方面。

1从 “构成论” 到 “生成论”

从经典科学到系统科学的范式转换实现了从构成论向生成论的转变。经典科学具有明显构成论特征,思想之源来自于作为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之一的原子论思想,或深受其影响[6],原子论又具有典型的构成论特征[7],原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原论[8]思想和方法也突出地体现着经典科学的构成论特征。在学术界,还原论的问题存在诸多争论,但其基本思想可以简单总结为 “认为复杂事物是一些更为简单、更为基本的成分的集合体或组合物,主张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较简单的成分来加以研究”, 或者说, “凡是主张物质的高层次现象( 如生命现象) 均可用低层次的规律( 如物理、化学规律) 来解释的,都被认为是还原论”[9]。承认世界的构成性,自然可以运用还原论方法,或分解的方法理解世界的本质; 反过来,还原论方法的成功和盛行又进一步加强了 “构成论”的世界观。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以构成论为思想基础的经典科学日渐走入困境,尤其是在生物学领域,问题尤其明显。从这些学科领域涌现出一批系统科学理论,正在实现着从构成论向生成论转变[7]。作为系统科学理论开创者的贝塔朗菲提出的 “一般系统论”,虽然开始于构成论无法解释的生命体的衍生现象,但是他的理论仍然具有明显的构成论特征,从他构建的系统定义可见端倪。他把系统定义为 “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10],随后他用联立的微分方程具体定义系统概念,这种定义本身承认了向微观还原存在的可能性与合理性。 随着系统科学各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生成论特征愈加明显。普里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向我们展示了在远离平衡状态下,宏观有序的耗散结构如何生成; 哈肯提出的协同学探讨了在突变点各子系统如何协同生成新的有序结构的问题; 艾根等人提出的超循环理论揭示了生命如何从非生命中生成的过程; 芒德勃罗提出的分形理论提供了一种描述自然生成机制的数学工具,分形理论以及各种生长模型的提出,使我们看到了外在世界生长的可能模式及其微观结构; 由霍兰等人创立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CAS) 提供了一种系统受限生成过程的方法论。当然,诸多系统科学理论都从不同方面描述了系统的生成过程、机制或方法。因此,可以肯定的说,系统科学是具有明显生成论特征的理论形态。

我们只能戴着 “有色眼镜”观察世界,摘掉它什么都看不到,或者说我们的看将成为不可能,这也是汉森提出的 “观察渗透理论”的精髓所在。因此,人类看到的世界会因为眼镜的变换而改变,即我们的世界观会随着支配我们的范式的转换而变化。 当戴上以构成论为基本特征的经典科学的眼镜时, 看到的世界即是构成的世界; 当换上系统科学的眼镜看世界时,看到的世界随即变成了生成的世界。 当然,世界是生成的而不是构成的这种世界观,又因为生成论思想的差异有所不同,李曙华提出的生成整体论思想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11]。

2从 “存在论” 到 “演化论”

从 “构成论”到 “生成论”的转变必然带来从 “存在论”向 “演化论” 变革。这里的存在不是哲学本体论或存在论意义上的存在,而是普里高津的 “从存在到演化” 之存在[12]。经典科学的首要特征是其机械性,直接结果就是其可逆性。无论是作为经典科学代表形态的牛顿力学,还是19、20世纪之交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的薛定谔方程都是时间可逆的。量子力学测量过程中观察者的进入开始打破时间的对称性[13]。热力学的出现被认为是 “‘复杂性科学’的第一种形式”[14],也揭开了演化科学的大幕,笔者把它称之为 “演化科学的代表”[15]。对以上过程及其特征,普里高津从科学和哲学层面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12,14],科学的发展正在重新发现时间,经历着从存在到演化的转变, 可以成为其思想的高度概括。进入20世纪下半叶, 系统科学范式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更加广阔的演化图景。普里高津在长期思考热力学演化,寻求破解科学带来的时间佯谬以及热力学引起的宇宙学佯谬的过程中[16],创立了 “从混沌到有序”的第一种演化的理论形态———耗散结构理论[14]。之后陆续产生的一系列系统科学理论都从不同方面展示了世界的演化状态。当然,必须明确一点,系统科学理论揭示的演化是进化或向有序方向的演化,这一点与热力学揭示的退化或向无序方向的演化完全相反。哈肯从激光研究和相变理论开始创立的协同学理论揭示出一条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演化路径和一种重要机制。托姆创立的突变论和芒德勃罗创立的分形理论主要探讨演化路径问题。突变论揭示了在原因连续的基础上演化结果或路径的突然跳跃或不连续性。 分形理论为分析和探讨自然界时间和空间生成与演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数学工具。经过诸多学者、 跨越很长时间创立和完善的混沌理论,在研究演化问题的基础上向我们展现了 “表面混乱而实际上高度有序的精细结构”,并且直接涉及了演化动力与归宿问题[17]。除了以上具有代表性的系统科学理论揭示的演化图景外,其他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也从不同方面展示着自然界的演化特征。

戴着经典科学的有色眼镜,我们看到的世界是静止的、无时间的,或者说过去和未来都只是存在于那里,在科学理论看来没有差异,可以概括为世界是存在的。换上系统科学的有色眼镜,我们看到的世界,时间只能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是不可逆的。与热力学揭示的退化的演化相比,系统科学揭示的主要是从无序到有序,即进化的演化过程。 总之可以说,戴上系统科学范式的有色眼镜,我们看到的世界完全是演化的世界,不同的系统科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世界演化的方方面面。

3从 “实体论” 到 “关系论”

实体是经典科学的研究对象,而关系是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18],系统科学的范式转换必然引起世界观从实体论向关系论转变。此处的实体论和关系论并非本体论意义上[19],而是世界观意义上的实体论和关系论。前者可以简单概括为世界主要是由实体构成,关系附属于实体; 关系论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世界主要是由关系联结而成,实体附属于关系。 换个角度说,前者是实体规定关系,后者是关系规定实体[20]。实体一定主要是静态实体,而关系可以有两种: 同时性关系,即空间性关系或静态性关系, 它们是针对同一时刻实体得以存在的形式或条件; 历时性关系,即时间性关系或动态性关系,它们是指不同时刻或在时间的演化链条上,实体得以存在的形式或条件。

经典科学各门学科理论都是以实体为研究对象, 主要探讨实体具有的特征及其规律性。物理学是其代表性学科,它的研究出发点一定是质点、粒子、 物体等实体对象,是研究这些种类的实体具有的性质及其关系特征; 生物学也是如此,生物体是其研究的出发点和主要关注点,生物体之间的关系是附属于生物体的,或者说是为了研究生物体的需要而研究关系。另外,经典科学的学科划分也是以实体差异为标准进行的,比如物理学研究物理实体,生物学研究生命实体,并以不同的实体类型做更微观的划分。

系统科学范式实现了对经典科学范式的超越, 同时实现了二者的互补[21]。系统科学范式的研究重点开始从实体转向关系,这个转变本身也存在一个过程。贝塔朗菲创立的一般系统论既充当了系统理论的先锋,同时也体现着这种过渡状态。一般系统论已经超越各种类型的实体,开始关注实体间的关系。贝塔朗菲[22,10]认为, “系统的定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要理解一个事物,不仅要知道它的要素而且还要知道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各种系统的同型性、一般方面就成为了一般系统论的研究领域。 他的思想明显体现着一般系统论从实体转向关系的开始。之后发展起来的理论形态进一步超越实体的局限,直接关注关系性特征及其规律。普里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创立的协同学,托姆等人的突变论、艾根等人的超循环理论,以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等,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超越实体,不受任何具体实体的局限,直接研究关系,从而使得系统科学理论具有 “中性科学”特征[23],可以应用在实体完全不同的诸多系统中。系统科学理论对关系性的关注经历了从静态关系到动态关系、从构成到生成的演化。

戴上系统科学范式的有色眼镜,首先看到的是关系的存在及关系构成与生成的世界,世界不再首先由实体构成。关系的关系性存在与生成代替了实体的存在及其相互关系。透过这样的眼镜,实体依然存在,但是地位已经发生改变,它不再先于和独立于关系,而是依附于关系。系统科学理论的内在特征决定了这种范式下世界观从 “实体论” 转向 “关系论”。

4从 “简单论” 到 “复杂论”

简单论的世界观认为我们眼中的世界是简单的, 世界受一些简单性、线性规律支配; 复杂论的世界观认为我们眼中的世界是复杂的,世界受一些复杂性、非线性规律支配。本文不使用系统科学哲学领域的常用范畴———简单性和复杂性,因为它们在该领域已具有专有含义,且存在诸多争议,本文不打算进入这些争论。笔者创造出 “简单论”和 “复杂论”两个新范畴,仅仅表征在世界观层次上世界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问题。从经典科学范式到系统科学范式的转换,正在使我们眼中的世界从简单论向复杂论转变。该转变可概括为三方面: 从线性到非线性、从整形到分形、从有序到混沌或混序。

数学上讲,“经典科学并不是纯粹的线性科学, 它也含有非线性方程”,但是, “经典科学面对着非线性现象,总是要设法略去非线性因素或者把非线性问题简化为线性问题来处理。线性化是经典科学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所以经典科学也被叫做线性科学。[24]”作为经典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因果关系也突出的体现着线性特征,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具有明显的线性因果决定关系。正如拉普拉斯[25]决定论阐述的,“应该把宇宙目前的状态看作是它先前状态的结果,并且是以后状态的原因”。系统科学则揭示了世界的非线性特征,用非线性的理论和方法处理非线性问题。维纳控制论中的基础和核心概念 “反馈” 就是系统科学理论非线性的典型代表, 他指出,控制论的统计方法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16],也正如莫兰[26]所说, “复杂性是跟随维纳、 阿什比这些控制论的创立者才真正走上了科学的舞台”; 普里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中,非线性是新结构形成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这一结构的重要特点[27]; 艾根等[28]创立的超循环理论中,超循环自身就是一个非线性网络[16]; 其他系统科学理论中也不同程度的体现着非线性特征。Mainzer[29]在系统科学的视域下对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中的非线性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 可以说,戴上非线性理论的眼镜,眼中的世界处处显示着非线性特征。

作为系统科学理论形态之一的分形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分形的有色眼镜,使得我们眼中的世界更加复杂。经典科学的数学基础或理论工具都具有整形特征,芒德勃罗创立的分形理论向我们展示了除整形以外还有分形,而且分形才是世界普遍真实的存在状态。芒德勃罗使我们认识到 “自然界的许多图形是如此的不规则和支离破碎,……自然界不只具有较高程度的复杂性,而且拥有完全不同层次上的复杂度”[30]。分形维数的概念在芒德勃罗的理论中起着核心作用[30],分数维数的出现也彻底改变了人们整形的世界观。在整形理论中,实体的存在被关注,在分形理论中空隙成为了焦点,空隙是 “生长之源”[16],是 “生长的活跃区”[31],从而使我们认识到了 “一个具有负维数的潜在存在的世界”[16],不仅可以 “以有观有”,还可以 “以无观有”。分形理论在系统科学的其他理论以及现实世界中都在显示其普遍性,发挥其 “威力”。 “从无生命界到生命界,从自然界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微观到宏观再到宇观,处处都有分形”[32],并且在科学研究诸多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33]。分形几何为人类构建新的自然图像提供科学基础,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自然图景[34]。戴上分形理论的眼镜, 眼中的世界处处显示着分形特征。

世界有序与无序的问题是世界观探讨中的重要问题。所谓 “有序性是指世界的稳定性、规则性、 必然性、确定性与其组成事物之间的相干性和统一性等等,而无序性是指世界的变动性、不规则性、 偶然性、不确定性与事物彼此之间的独立性和离散性等等”[26]。经典科学视域下,世界是有序的,有序性是科学理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信念。系统科学理论超越了 “世界是有序的”这种观念,认识到 “无序和有序既是对立的,又以某种方式合作以组织宇宙”[26],在确立了无序地位的同时又发现了新的有序,或者说揭示了一种新的存在状态———混序[35]。“混沌是确定论系统的一种 ‘不确定的’ 动力学行为方式”[16]。戴上 “混沌”的有色眼镜,眼中的世界超越了简单的有序性,实现了有序与无序的统一。

苗东升[36]在总结这种 “新型科学的世界图景” 时,首先看到的就是对简单性的超越,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是其首要特征。从经典科学范式向系统科学范式的转变正在实现着从线性到非线性,从整形到分形,从有序到混沌的转变。戴上这样的有色眼镜,眼中的世界就成为了非线性的、分形的和混沌的,即复杂性的世界。

5从 “决定论” 到 “非 ‘决定论’”

世界是符合决定论的还是非决定论的话题是哲学界争论的古老话题,系统科学范式从根本上动摇了决定论,使眼中的世界向非 “决定论”转变。非 “决定论”不同于 “非决定论”,前者是逻辑学上的 “决定论”,即除了决定论之外的各种形式,后者是学术界通用的专用术语 “非决定论”[37]。本文的非 “决定论” 某种程度上是介于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之间,一种 “超越决定论”[38]的形式。

经典科学理论揭示的世界基本上符合决定论概念所展现的状态,用莫兰[26]的话讲,经典科学的观点一定是决定论的,确定性、可预测性及可回溯性是其代表性特征。“从经典观点———包括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来看,自然法则表达确定性。只要给定了适当的初始条件,我们就能够用确定性来预言未来,或 ‘溯言’ 过去[39]。” 经典科学中,过去和未来都是完全确定的,并且可以根据现在的参数计算出来,如果无法完成,原因只能是现有数据、理论和计算工具问题,“世界在任何时刻的状态决定了它的唯一将来; 自然界允许绝对精确的语言世界描绘的将来状态[40]。”

随着从经典科学向系统科学的范式转换,决定论昭示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逐渐被推翻。系统科学理论超越了牛顿理论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展示了一幅部分不可知或至少提供了存在多重可能的不可预测的世界[41]。普里高津[39]的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 “不可逆性再也不会被认为是一种如果我们具备了完善的知识就会消失的表象”,时间之矢或者说不可逆性进入人类视域。他的 “分支理论”揭示着历史的唯一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 分歧点是系统的若干可能的演化图景或演化形态共存的奇点”[42]。“混沌是确定论系统的一种 ‘不确定的’动力学行为方式”[16],是由确定性方程引出的不确定性。“说它确定性是因为这种随机性是由内在原因不是由于外在的噪音或干扰引起的; 随机性指无规律性,不可预测的行为[43]。” 混沌理论实现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44]。混沌学的产生 “使得机械决定论几乎无立足之地”[45],宣告300年来决定论世界观的终结[46]。正像混沌理论的重要创始人之一York所说,混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完全不同的世界图景[43]。

摘下经典科学的眼镜,换上系统科学的眼镜, 眼中的世界也从决定论转向非 “决定论”。经典科学展示的是确定性的世界,确定性产生确定性,系统科学实则把不确定性引入其中。经典科学范式下, 对象世界是确定性的,符合决定论,不确定性源于人类主体而非客体世界; 在系统科学范式下,对象世界自身就具有不确定性特征,这种不确定性不是外在或人为的局限,而是世界的 “内禀”不确定性。

6结语

经典科学范式与系统科学范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有色眼镜,戴上它们看到的世界是存在巨大差异的。经典科学范式下,世界是由实体构成的、存在的,世界具有简单性特征,其中包括线性、整形和有序等,世界基本上符合决定论。换上系统科学范式的有色眼镜,世界主要是由关系组成,实体附属于关系并处于普遍的关联之中,世界处于生成、演化的过程之中,世界不再是简单的而是复杂的,包括非线性、分形和混沌等,这种范式下,非 “决定论”观点取代决定论观点成为主流,世界是有序与无序、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系统科学世界观的5个方面构成一个 “环环相扣、连贯一致的体系”[47]。

摘要:从经典科学向系统科学的范式转换引起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世界观的转变主要包括五方面:从“构成论”到“生成论”,从“存在论”到“演化论”,从“实体论”到“关系论”,从“简单论”到“复杂论”,从“决定论”到“非‘决定论’”。戴上系统科学范式的有色眼镜,世界将变得明显不同。

环境范式 篇10

一、传统与柔性两种财务管理范式之间的区别分析

企业当前应用的柔性财务管理的范式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 是新时期的财务管理学科中新型的一个领域, 研究者主要是将它与传统财务管理的刚性管理方式做对比来命名的, 它利用一种不同于刚性管理中以财务管理制度作为强制性管理手段的方式来进行财务管理, 即它以引领人们在心中形成一种诱导性的力量以及自觉性的约束力的非强制性手段实施管理, 更能够符合现代管理对于人性化以及科学化、理性化管理状况的要求。具体来讲, 柔性财务管理的范式相比较于传统管理的不同之处可以从下面几点来分析:

首先, 柔性的管理范式在组织开展财务活动以及处理相关的财务关系方面于传统的范式有所区别, 即柔性管理采用牵引式的方法, 而传统管理则采用推进式的方法, 柔性管理偏重于非程序化以及柔性化, 而传统管理则侧重程序化以及刚性化。其次, 柔性的财务管理范式基于牵引式的管理方法实施了对于财务关系的不同于传统财务管理的转变, 即不再同传统管理一样利用财务计划来推动财务活动的组织开展以及财务目标的达成, 而是以企业的实时的经营管理动态作为其依据, 来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调整, 以推动管理的优化完善。

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工作事项为例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区别, 在当前企业财务人员缩短预算的周期这方面来讲, 柔性管理一改以往的刚性责任中心方式, 而采用了柔性责任中心以及并行工程方法来实施, 即给予企业的科技人员自由地在企业内部进行流动的权利, 并允许他们实时地针对生产经营各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最终达到缩短财务管理的预算周期的目的。这样的柔性管理范式既能提升企业财务人员以及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又能够以一种柔性的人性化管理方法来帮助企业达到总成本的降低以及总收入的提升。

二、企业实施柔性的财务管理范式应具备的条件

新时期, 企业面临着日益趋于复杂的市场环境, 其财务工作必须能够做到对组织活动的范围进行实时的扩展以及将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及时地置入内控工作这样两项工作, 才能够使企业在残酷的市场中实现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与市场动态同步的扩张。而柔性的财务管理范式以市场变动以及企业变化为基础开展管理, 对这种需求恰好能够充分地满足。因此, 企业在当前的发展中利用柔性的财务管理范式来优化传统的管理非常必要。本文下面就谈论一下企业利用柔性财务管理的范式进行管理需要具备的条件:

(一) 柔性管理实施的准备工作

首先, 企业要想推动柔性管理的有效实施, 就必须将本企业中传统的强调以生产为财务工作导向的理念、以产品生产的价格和质量为竞争基础的理念转变为将市场作为财务导向, 通过考虑顾客的各种消费需求, 以全面争取客源量为主要手段来实施侧重于顾客关系管理的财务管理理念。同时, 企业还必须将传统管理中以资金为价值管理对象的观念转变为以人为主体的管理理念, 即充分地尊重人在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作用, 通过加强对于员工的有效管理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从而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其次, 企业要着重地将传统的注重纵向组织结构的管理, 转变为侧重横向组织结构的财务管理, 全面强化企业面对市场各种需求所具有的敏锐度, 以企业的内部信息效率的提升来加强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写作, 从而为企业的柔性管理的实施提供一定的信息灵活性以及人员协作高效性。而且, 企业还要将控制型的传统管理转变为激励和引导性的管理, 彻底地扭转企业为了加强财务控制而对各个部门及人员实施强制性管理的财务管理理念, 充分地采用有效的激励政策来引导和鼓励员工自主地在工作中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力, 从而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得以有效确立, 也推动企业在高凝聚力的基础上获得更优化的发展。

(二) 柔性管理实施的各项条件

首先, 企业必须针对柔性管理范式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为其确立一个完善的刚性财务管理的体系, 通过管理的柔性以及体系的刚性二者的结合, 来推动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松紧结合的实施。

其次, 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于领导者形象的准确树立, 通过各种对话交流活动的开展, 来全面地扭转领导者在员工心中作风不正、品行不良的形象, 推动领导力量对于柔性管理范式开展的核心支撑,

再者, 企业还要着力提升员工的素质, 在开展柔性财务管理之前, 一定要加强对于员工素质及能力培训的关注度, 而不只是简单地关注金钱及利益, 从而为企业的财务活动开展创造良好的道德与文化氛围。

三、企业当前在实施柔性财务管理时出现的问题

柔性管理的财务管理范式在企业中的实施, 通过各种人性化的手段, 使企业在新时期获得了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健康的发展, 理应在企业中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性应用。然而, 此种普及性应用的实现, 还要依赖于企业对于柔性管理目前在财务管理中实施的状况的准确把握, 即准确掌握各种不良问题, 来推动柔性管理的逐步优化。本文下面就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下分析:

首先, 柔性管理当前的应用还过于刚性, 缺乏必要的亲情性及友好感。企业目前在实施柔性管理时, 仍然存在着过度重视刚性制度体系建设的问题, 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都要求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进行, 这样企业虽然可能通过强制性的控制达到了对于费用支出的有效把握, 但柔性管理只能名存实亡, 企业的员工根本无法形成对于企业的深厚的情感。这样一来, 柔性财务管理的开展反而在形式上加大了企业的支出。

其次, 柔性管理的实施缺乏高素质的领导者以及有效的组织。柔性化的财务管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其在企业中的良好实施必须借助于了解这方面知识, 且又具备相应素质的领导者的领导力量, 而目前企业在开展柔性管理时普遍存在着对于高能力管理者的缺失。同时, 企业目前针对柔性管理所设置的组织机构过于复杂且主要依靠行政命令来开展工作, 员工之间的交流必须通过多层次以及多种关系才能够实现, 不利于企业内部信息的畅通。

四、结语

柔性的财务管理范式相较于传统的财务管理范式来讲, 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确实具有较大的优势, 能够满足企业当前发展的需求。但是, 企业必须为柔性管理的开展创造完善的条件, 并且着力解决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才能保证其管理作用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吴伟容.知识经济下的柔性财务管理研究[J].网络财富, 2008 (07)

[2]张湘凌.传统财务管理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研究对比[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21)

[3]王棣华.传统财务管理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比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 2011 (03)

[4]汪丹.浅议柔性财务管理[J].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 , 2011 (05)

[5]薛清彦.当今网络经济下传统财务管理的滞后与创新[J].价值工程, 2007 (05)

[6]张亦春.现代企业如何实施柔性财务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1 (10)

企业文化评价范式 篇11

范式多样性

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 从国外企业文化现象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20年的迅猛发展来看,他们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探讨之后,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学者们对企业文化建设评价研究的深入,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界限变得模糊,不少学者主张在定量的基础上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领会企业文化现象背后的复杂本质,而且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使得评价工作更为直观有效。其中比较著名的:尼森组织文化模型、竞争价值观框架CVF及OCAI量表、双S立体模型、巴雷特的企业文化变革工具、OCP量表、OCMO量表、中国企业文化综合测量体系等。

尼森组织文化模型。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是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丹尼尔·丹尼森创建的。他调查了1000多家企业,积累了40000个个人调查结果,通过对关键文化特性的分解,总结出了组织文化的四个特征:适应性、使命、参与性和一致性。参与性涉及员工的工作能力、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的培养。公司在这一文化特征上的得分,反映了公司对培养员工、与员工进行沟通,以及对员工参与并承担工作的重视程度;一致性用以衡量公司是否拥有一个强大且富有凝聚力的内部文化;适应性主要是指公司对外部环境中的各种信号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使命有助于判断公司是一味注重眼前利益,还是着眼于制定系统的战略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把文化特性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要素、企业管理行为及员工的行为联系起来,并把这种联系安排在一个象数体系中,为从量和质的角度考察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以及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直观的测量模型和工具。

OCAI量表。这是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奎恩Quinn和西保留地大学商学院教授卡梅隆(Cameron)在竞争价值观框架(CVF)的基础上构建的。CVF是由对组织有效性方面的研究发展起来的,奎恩等人经过研究,将主导特征、领导风格、员工管理、组织凝聚、战略重点和成功准则作为测量一个组织有效与否的主要判据,从三对价值维度即手段与目的、内部与外部、控制与柔性进行组织有效性的研究,建立了CVF框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套有39个指标组成的组织有效性度量量表,并从这些指标中获得两对成对维度:灵活性与稳定性和关注内部与关注外部。这两对维度将指标划分为四个象限,每个象限都代表了组织最具特征的组织文化,分别为团队型、活力型、层级型和市场型。该量表为管理者辨识组织文化的类型、强度和一致性、诊断企业文化与管理能力提供了一个直观、便捷的测量工具。它在组织文化变革方面有着较大的实用价值。

双S立体模型。1998年,伦敦商学院的Rob和Gareth从组织中的社交性特点出发,以社交度和凝聚力作为维度,采用了47道测试题将企业文化划分为融合型、社交型、分散型和目标型,并且每种类型的企业文化都存在正反两种效果。这个双S立体模型为企业文化的量化评估提供了简单又直观的方式,从组织社交方面更为精准地把握了企业文化的类型特征。

巴雷特的企业文化变革工具。理查德·巴雷特(Richard Barrett)在《解放企业心灵》一书中,把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融为一体,从人类四个方面的需求出发,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个人9大动机。之后,他把个人的9大动机概括为7个层次的人类意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及企业7个层级的价值和行为模型。该测评体系侧重于对文化矛盾的比较和分析,由11个主要的文化范畴、21个细分指标形成180条陈述组成,确定了39种可能的文化定向,基本涉及到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但是,其文化和理论的背景都是以美国为基础的,与中国的企业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另外,部分理论假设系该公司提出的假设,缺乏足够的可信度。

OCP量表。美国加州大学的凯特曼Chatman教授为了从契合度的途径研究人与组织契合和个体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组织价值观的OCP量表。完整的OCP量表由54个测量项目组成七个维度,分别是革新性、稳定性、尊重员工、结果导向、注重细节、进取性和团队导向。在西方国家组织契合的研究文献中,OCP是最常用的价值观测量量表之一。OCP量表在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台湾郑伯以及我国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所与中国企业文化测评中心合作进行的员工公民行为(OCB)与企业文化的关联性研究,其理论来源也与Chatman教授的OCP量表有很大的关联。但是在如何应用OCP量表方面,学者的意见还不统一。

OCMO量表。1997年Pirre DuBois和Associates Inc.出版了一套《组织文化测量和优化量表》,其中包括用于组织分析的模型和用于组织文化研究的步骤。其模型包括7个方面: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和市场竞争等)、管理哲学(包括使命、价值观、原则等)、对工作情景的组织(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决策过程等)、对工作情景的知觉(包括对工作的知觉和对管理的知觉)反映、组织行为(包括各种满意度、工作压力、工作动机和归属感等)、企业经营业绩(质和量两方面)、个人和组织变量(包括年龄、职位、个人价值观等)。该量表提供了企业文化测评的步骤和理论方法,但该量表缺乏实证检验和测量样本。

中国企业文化综合测量系统。中国企业文化测评中心(CCMC)以企业文化测量理论、实践的集大成者身份,联合清华大学、联想集团等专业结构,历经5年时间,开发、完善形成了“中国企业文化综合测量系统”。作为迄今为止国内最为科学、权威的文化测量体系,该系统的主要作用有:帮助企业全面盘点自身的文化资产,并进一步区分优劣;了解、把握企业文化的整体状态,并进而预测下一步发展趋势;为企业文化理念的设计、调整等提供科学依据;深入分析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层级之间的文化“漩涡”,为把握企业变化规律、促进文化变革、推广企业理念找到关键点,为战略变革、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相关工作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为实现三大作用,该系统主要从六个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来把握企业文化的变化规律:一是从企业文化的整体状态上来把握宏观的变化趋势;二是从核心理念的角度来掌握企业文化有哪些具体积极的导向作用;三是从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把握住企业内部“价值观层林”的整体状态及其差异;四是从领导者的能力角度把握管理层在文化方面的领导力水平及差异;五是从员工文化感受的角度来把握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成绩和结果;六是从个人的角度把握每个员工的文化倾向性以及与团队之间的差异。该系统由企业文化类型、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环境评价三大部分组成。以此为核心,针对企业文化雷达图将企业文化运动的方向和规律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可以帮助企业准确地找出文化变革中的强势动力和主要阻力,从而因势利导地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企业文化变革。

相同与不同

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与一般绩效考评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两者的目的都是致力于企业发展。无论是企业文化建设评价还是绩效考评,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这是他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第二,两者的作用都是通过评估促进评估对象改进。企业文化建设评价可以促进企业的文化自觉,并对企业文化的改进起到促进作用。一般的绩效考评也是通过考评,促进企业、部门和个人绩效的提高。他们在促进评估对象的改进方面都起着相同的作用。

与此同时,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与一般绩效考评也有着显著的区别,他们对于企业运营发展的考察和评价,有着不同的视角、内容、侧重点和方式,因此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第一,评价侧重点不同。绩效考评的目的是通过绩效考评,有效地评估企业、部门和员工个体的工作绩效,进而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企业文化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提高企业的效益,而是提高企业长期发展的能力。换句话说,企业文化建设评价的着重点在于促进企业的长期、持续的发展,而不是企业实现多少利润,实现多高的增长率。

第二,评价层面不同。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主要侧重于对企业文化领域相关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等企业发展战略进行评价,而一般绩效考评侧重于对企业各层面具体的工作绩效,包括工作行动、工作效果等具体内容进行评估。与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不同,一般绩效考评从员工的实际表现、工作效果出发,通过设置一整套细化、具体、详尽的评价体系,采用量化的方式,综合评价员工在工作中的各种表现,给予相应的打分,并作为人员聘用、提拔和激励的依据,它的操作更为具体,结果更为明晰,也更利于把握。

第三,评价内容不同。企业文化建设评价通过对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政策、操作手段和措施的评价,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纠正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偏差和错误,为企业打造一个更好、更完善、更合适的企业文化,从而使得企业在战略实施层面更具有竞争力。而一般绩效考评的最终目的是改善企业各层面的工作表现,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考评的结果主要用于工作反馈、报酬管理、职务调整和工作改进。

第四,评价方法不同。绩效考评主要运用的是定量的研究方法,按照实现制定的量化标准将企业经营各层面,如企业整体、部门运营、员工表现等相关的绩效进行有效量化,并通过对数字的比较分析说明现实问题。而企业文化建设评价通常是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对企业文化进行评价。

企业文化评价对于企业弘扬优秀文化、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实力非常重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企业文化评价是正在兴起的一项系统工程。评价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 反过来, 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与经验也将促进评价工作,二者相辅相成。随着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 企业文化评价也将不断完善。

环境范式 篇12

一、传统的财务管理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的比较

传统的财务管理属于刚性管理, 具有非常强的强制性特征, 往往盲目强调对各种财务管理制度的遵循和服从, 进而实现各种指标。柔性财务管理范式是建立在对人的心理研究的基础上的, 采用的是柔性管理方式, 而非强制性, 通过在人们的心中产生诱导力量来实现对组织的有效管理, 进而将企业的管理转化为员工的自觉意识。因此, 柔性财务管理是一项相对较高级的人性化财务管理方式。

(一) 传统的财务管理范式与柔性管理范式的特点比较

1、传统的财务管理范式的特点:

传统的财务管理范式强调以财富为本的价值观, 注重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思想;以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为基本的理论基础, 强调低成本的发展战略, 实现部门、层次的管理体制, 各个工作环节相互衔接;传统的财务管理范式更加强调层次结构, 各个职能部门的界限非常明显, 以财务管理为最主要的组织功能, 最重要的管理方式是集权式和相对分权式的管理方式。传统的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科学的财务秩序, 对于人才的引进也过于在红石专业人才, 这些人才的专业素质与管理水平往往不协调, 更加侧重于专业技能。

2、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特点:

柔性的财务管理范式把以人为本视为基本的价值观, 坚持反应快速、柔性化的管理思想;以柔性财务管理理论是为基本理论基础, 强调多样化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领先战略相结合, 注重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每一个工作环节要并行进行, 集成管理;柔性财务管理采用的是网络化的管理结构, 职能部门与职能部门间的界限被有效打破强调财务管理的协调和服务, 加强创新, 在管理方式上更加注重财务管理的灵活性。柔性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变革, 在适应外在环境的基础上改造和环境, 积极引进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有效结合、智能高的柔性人才。

(二) 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表现比较

1、在财务管理思想方面的表现比较。

柔性财务管理思想的表现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的处理方式由传统的推进式转化为牵引式;第二, 财务管理思想与牵引式的处理方式相结合, 导致的财务关系的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通常情况下是根据企业的财务计划进行各种财务活动, 进而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而柔性财务管理范式更加强调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 积极引导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活动的开展, 进而将财务关系理顺。将传统的财务管理范式中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化为现代柔性财务管理的合作关系, 将传统的竞争对手关系经过转化, 发展成为互利共赢的关系。

2、在财务管理方法方面的表现比较:

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表现出的是程序化、刚性化的管理方法, 而柔性管理方法则表现出的是非程序化、柔性化的管理方法。比如要想将财务预算的周期缩短, 就必须要通过并行工程来进行预算编制将传统的刚性责任中心专化为柔性的责任管理中心, 企业内部的科技人员可以自由流动, 将企业的生产经营问题解决好柔性财务管理方法支持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现代企业要加大产品设计方面的投入, 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将企业的成本降低。与此同时, 现代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ERP系统来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 不仅能够解决用户的需求问题, 而且能够将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

二、柔性财务管理的表现和实施

(一) 柔性财务管理的表现

1、促进了企业财务文化的建设。

现代企业管理从表面看是对企业资金的管理, 而实质上是对企业人才的管理。由于人的行为是靠思想所控制的, 因此财务管理必须要朝着柔性化的方向发展, 注重对人的价值观的引导。企业财务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 其管理方式是建立在人的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管理艺术。企业财务文化的建设要以人为本, 加强价值观的引导, 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只有保证了企业财务文化的建设, 才能够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 培养企业的财务精神, 促进企业的发展。

2、非理性化的企业财务管理。

企业的非理性化财务管理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 第一坚决否定了理性化的财务管理模式,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推理上的, 已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发生冲突, 根据企业发展目标而临时指定的财务管理策略往往成为企业获得利益的关键。第二, 增加了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的考虑, 有许多企业过多的重视人才的学历、职位、工作时间等, 而忽视了员工的兴趣, 这也严重影响力员工的积极系, 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3、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人才系统。

人才系统的建立是当前企业发展经营成败的关键。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局限在资金的管理, 更涉及到对人才的管理。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与有效运用, 才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 柔性财务管理的实施

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刚性体系。

在现在企业中, 财务管理的刚性和柔性虽然在管理内容、管理方式, 以及管理思想上有着一定的区别, 但是二者最终的管理目标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柔性财务管理是为了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而这个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恰恰是与刚性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一样的, 因此, 强调企业的柔性财务管理是非常有意义的。

2、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风气。

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发展, 都必须要建立良好的企业社会风气, 如果企业内部的社会风气不好, 领导的形象不佳, 势必会影响企业柔性财务管理的效果。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企业形象是现代企业在市场中取得地位的关键, 在很大程度上使能够给企业创造许多好的正面形象的, 这也正是现代企业建立柔性的财务管理的模式的原因之一, 更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树立良好的管理形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财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管理的成败。现代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利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要建立良好的管理形象。企业要加强财务文化的建设, 引导员工树立比金钱更加高尚的生活追求, 强化工作的民主意识, 培养员工的文化素质, 使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质的转变, 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也正是现代企业进行柔性化财务管理的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日益科学化, 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财务基础,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使得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因此, 树立良好的企业管理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三、总结: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 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生产运营的成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以及现代企业的发展, 传统的财务管理范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实的需要了, 几乎到了被果断淘汰的地步, 新型的柔性财务管理方式摒弃了传统财务管理方式的强制性, 改善了财务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在管理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不仅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而且为现代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要:当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传统的财务管理范式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了, 柔性财务管理范式逐渐走进现代企业。柔性财务管理范式与传统的财务管理范式相比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随着企业财务管理的日益规范化, 柔性管理越来越得到企业的认可, 成为企业变革的重要前提。本篇文章通过对传统的财务管理范式和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相比较, 进一步阐述了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优越性。

关键词:传统财务管理范式,柔性财务管理范式,比较,优越性

参考文献

[1]于光梅.税务筹划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J].会计之友.2009 (30) .

[2]蔺维红.浅析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 (10) .

[3]赵丹.税务筹划与财务报告的冲突与协调[J].会计之友.2010 (20) .

[4]常向东.李永海.企业税务筹划风险探讨[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25 (02) .

【环境范式】推荐阅读:

生态范式07-20

范式05-11

范式创新06-05

科学范式06-10

学科范式06-28

语言范式07-10

范式建构07-23

课程范式08-12

信息范式08-17

范式转型08-21

上一篇:乡村的阳光下一篇:活动育人运动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