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范式

2024-08-17

信息范式(精选12篇)

信息范式 篇1

笔者在基础教育学校进行课题研究指导的过程中, 深刻感受到当前基础教育自身的研究与高校对基础教育的研究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相似问题, 高校教师的研究大多归类于原理的陈述和数据的罗列, 而教学一线的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几乎属于清一色的教育叙事研究。究其原因, 乃是高校教师喜欢“玩弄”高深的理论或得益于掌握相对较难的统计技能的量化研究, 而中小学教师则为了“逃避”量化研究的艰深而一边倒地采用了教育叙事等质化研究。归纳起来看, 两种研究者的价值观、研究方法和话语方式有很大的区别, 导致在现实中两类研究者很难承认对方的研究结果, 即研究范式的隔阂影响了教育研究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教育研究的困境和发展趋势

范式的隔阂所引发的研究话语方式的不同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是当前教育研究面临的最大困境。而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却正在一定程度上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来填补这个巨大的鸿沟, 甚至涌现出新的研究范式。

(一) 当前教育研究范式的隔阂

范式 (paradigm) , 是托马斯·库恩 (Thomas Samuel Kuhn) 于1962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文中提出, 并首次使用这个概念来描述科学发展的模式。范式主要是指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信念体系、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 是从事某一科学研究的群体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实践方式。对于教育领域而言, 当某一派别的教育研究群体在长期的研究活动中以某一信念体系为导向, 以规定的研究方法和程序为行为方式, 就形成了某一教育研究范式。胡森指出教育研究有两个主要范式:“一是模仿自然科学, 强调用数字工具来分析的经验的、可定量化的观察。研究的任务在于确定因果关系, 并作出解释。另一范式是从人文学科推衍而来的, 所注重的是整体和定性的信息, 以及说明的方法。”[1]这两种范式概括起来, 就是量化研究范式和质化研究范式。由于价值观、方法论、操作程序乃至研究结果的迥异而一直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的两种范式, 长期以来争论不休但彼此都不能说服对方。教育研究也在这两种范式之间游离, 呈现库恩所说的范式转换 (paradigm shift) , 也造成了范式之间的隔阂。

(二) 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从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 量化研究属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 质化研究作为量化研究的对立面, 其历史就要比对方悠久得多。当量化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呈现精细化发展的时候, 质化研究也紧紧地抓住对方的“去人性化”不断地对其进行批判, 而量化研究也不甘示弱, 认为对方的研究由于“科学化缺失”而没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 两大研究范式在本质上其实是相通的, 双方争论的焦点其实在于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质化研究擅长于思辨和价值观的引导, 却缺乏大范围的实证研究的支撑, 量化研究虽然擅长于以形式语言和数学语言揭示教育的关系, 却在目前科学技术还不够智能化的情况下被认为是机械的、与早期的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实验并没有两样的研究, 因而也饱受诟病。

因此, 当信息技术的智能化飞速发展达到比较全面地解放人和生产力的时候, 量化研究必将由于人机交互的深度延伸而赋有更多的人文主义色彩, 而质化研究也能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让其理念找到实践的落脚点, 两大范式必将在对立中走向融合。这样, 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有力介入教育研究之中, 有效填补了量化研究范式与质化研究范式之间的鸿沟, 使得两者在研究理念和操作程序上有了很大的契合性, 并呈现出一种综合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育研究范式, 即信息化教育研究范式。

二、“信息化教育研究”的解读

信息化教育研究范式, 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独立于两种范式之外的新的研究范式, 因此有必要对其概念进行追本溯源地详细解读。“信息化教育研究”的概念, 是由“信息化”和“教育研究”两个概念复合而成, 必然承继了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特征。

首先, “‘信息’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直接物质存在形式, 信息是在表征、表现、外化、显示事物及其特征的意义上构成自身的存在价值的。”[2]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社会也随之而来, 1967年, 日本科学技术与经济协会在类似“工业化”的概念上首先使用了“信息化 (informatization) ”一词, 意指有目的地推进与使用信息与信息技术。“所谓‘信息化’是指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 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3]从“信息”和“信息化”的概念可以看出, 某一领域的信息化, 不仅将信息看成一种重要的、特殊的系统构成要素, 而且强调了系统的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

其次, “教育”是指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研究”则是对这一培养人的活动的研究。这应该是目前被引用最广泛但也最为含糊的定义。实际上, 柏拉图曾经说过, 教育和政治是世界上最难的两门艺术。教育研究作为一种事理性研究, 是一种复杂的研究活动, 是以人类自己创造和从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 是同时包含了工具理性的量化研究和充满人文色彩的质化研究过程。它既要说明是什么, 又要解释为什么, 还要讲怎么做, 包含着价值、现状和行为三大方面, 涉及目的、评价和方法三大内容。

明确了“信息化”和“教育研究”的含义, 笔者尝试对“信息化教育研究”进行定义, 并作出相应的解读:所谓信息化教育研究, 是指在信息社会中, 将具有工具理性的量化研究和充满人文色彩的质化研究相融合, 同时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层次整合, 以促进人和教育更好地发展的动态的、复杂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采用的是“属+种差”的定义方法, “教育研究”作为属概念, 将“信息化教育研究”统摄于自身之下, 表明前者是后者的上位概念, 明确了“信息化教育研究”是“信息化的教育研究”, 而非范围较为狭窄的、专业指向较强的 (一般指教育技术学领域) “信息化教育的研究”;“具有工具理性的量化研究和充满人文色彩的质化研究相融合、同时深层次整合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作为种差, 表明信息化教育研究与其他范式的教育研究之根本区别。

三、信息化教育研究的范式

上文对“信息化教育研究”做出了概念性的定义, 然而, 在信息社会中两大研究范式究竟以一种怎样的方式融合、信息技术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都是值得深究的问题。为此, 笔者尝试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层次勾勒出信息化教育研究范式的轮廓, 并指出其独特的外在表现形式。

(一) 本体论:促进人、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化的研究实践

“从词源上来讲, ‘本体’一词源于希腊文ontos (存在、有) , ‘本体论’ (ontology) 就是以本体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或者说‘本体论’在哲学史上的意义是关于存在的本原的学说……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教育的存在是第一性的, 教育的存在是教育理论体系的本原, 即教育的本体。”[4]笔者认为, 信息化教育研究的本体,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在于促进人、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虽然, 学术界对于教育的本体认识不一, 存在着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和文化本位论等诸多观点, 但是从客观存在上看, 教育是一种在真实情境中具有人类价值介入而又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复杂活动, 是一种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实践。教育实践既是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及两者的实践目的、内容与形式等统一起来的枢纽, 也是把教育与社会联系起来的终极原因, 是教育的本体。显然, 教育研究作为特殊的教育实践, 具有与其他实践活动一样追求价值的共性, 但也在具体的价值追求上呈现出自己的个性。简要来说, 教育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人的发展、优化教育功能与推动社会进步以及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等方面。以此逻辑类推, 信息化教育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一种范式, 其目的也遵循着教育研究的一般规律, 在本体论上亦归附于教育研究的价值。

2. 是一种信息化的研究实践活动

教育研究不仅是一种理论研究活动, 更是一种实践研究活动, 是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过程。传统的教育研究实践在相对固定的空间被局限在某个特定的局部场域之中, 而如今的信息化使其活动突破了线性时间和相对固定空间的界限, 触及到前所未有的领域之中, 为其插上了跨时空的翅膀。“1999年, 杜德斯达特在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的组织框架下主持成立了一个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威廉·伍尔夫 (William Wu) 在内的一批知名学者和学术领袖的特别委员会, 推出了一份题为‘数字时代科学与工程研究者面临之议题’的报告。这份报告把焦点放在了四大议题上:在数字化的环境中从事研究面临的各种机遇, 以及这些机遇对未来的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启示;充分利用这些机遇在科学、技术和组织结构上面临的障碍;科学研究共同体内部在信息时代的沟通与交流, 从飞短流长和其他各种信息的非正式交流, 到获取与撰写研究论文有关的各种研究数据, 以及研究成果的散播等等;新的科学研究行为规范以及与这些新规范相关的议题等。”[5]从这一段描述中可知, 在研究实践中, 信息与信息技术表现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信息化教育研究本体的明显特征在于, 它是一种信息化的研究实践, 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研究活动深层次整合的活动, 而信息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就扮演着从认知的对象到认知的工具, 再到协作研究的工具等角色。

从信息化的实践活动来看, 研究者在研究中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和运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 在研究实践未曾开展之前, 研究者对研究的目的、对象、方法、技术等因素都作为符号的信息模式在头脑中进行规划, 并对研究的预期结果进行评判; (2) 在研究的过程中, 研究者紧紧围绕研究目的, 根据研究的进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正确运用有效的信息技术对各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对反馈的信息进行验证性的分析和比较; (3) 研究者对初步的结果进行评价, 按照研究的目的改变研究对象的结构和状态, 即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或进一步地进行验证。在这一实践的过程中, 研究者一直遵循研究目的, 使信息技术能够无缝地整合在研究活动中, 从而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有效。近年来, 教育研究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都在有意识或下意识地践行着信息化的教育研究理念, 致力于推动教育研究的信息化发展, 俨然已形成了信息化教育研究的范式。

(二) 认识论: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两种范式相混合

对信息化教育研究进行认识论研究, 既是对其活动本身的研究, 也是在活动中反思理性问题, 即信息化教育研究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从教育研究的历史中, 我们可以看到, 贯穿教育研究历史的是两条主线:定量研究与定性 (质化) 研究, 而在每一主线内又常有些分支, 表现出在基本观点相同的前提下存在的一些歧异, 它们代表了教育研究中方法论的不同取向。[6]因此, 长期以来, 无论是教育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研究, 都有意无意地从属于这两大范式之中的某一个。实际上, 定量研究与质化研究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两者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冲突, 其价值取向从一开始也不一致。定量研究的优点在于通过严密的实证研究方法, 探寻教育研究的规律, 质化研究的优点在于通过共鸣的理解来引导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信息化教育研究的范式, 其认识论是在量化研究范式和质化研究范式的基础上的超越, 即将两者加以混合, 以形成由信息技术渗透的混合方法研究的范式。

混合方法研究作为教育领域中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是以实用主义哲学和系统哲学为理论基础的。首先, 实用主义哲学认为:“与方法相比, 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研究者要使用所有的方法以理解问题。作为混合研究的哲学基础, 塔什亚考里和泰德利 (Tashakkori&Teddlid) 以及巴顿 (Patton) 阐述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集中精力关注研究问题然后用多种方法获得有关问题的知识的重要性。”[7]其次, 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作为混合方法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两种研究范式是并行不悖的, 并且混合方法研究总是在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路径中选择两者混合的最佳方法, 这跟系统哲学强调从整体上考察事物、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系统要素的层次和在所处的环境不断变化等理念是不谋而合的。约翰逊 (Johnson) 和奥旺格巴齐 (Onwuegbuzie) 在分析总结以往对混合方法研究的19种定义的基础上, 给出了一个综合的定义:“混合方法研究是指为了拓宽研究目的、加深理解和反复确证, 研究者或研究团队将质性和量化研究方法中的要素相联结的一种研究类型。这种联结包括共享质性与量化的观点, 共享数据收集、分析、讨论的技巧等。”[8]如今,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强力渗透, 使得混合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得以走向成熟, 即通过信息技术 (尤其是计算机科学技术) 将人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经验“缝合”起来, 实现信息化教育研究的范式。

(三) 方法论:信息技术和教育研究活动的深层次整合

教育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 教育研究则主要是回答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它的视角包括了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教育技术、教育方法或其他范围更广的领域。技术实践活动则关注于解决应该“做什么”“用什么做”“怎么做”“结果如何”的问题。信息技术从一出现, 就占领了技术类型的主导地位, 信息技术与教育研究活动的整合更是跨时空地、系统地解决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用什么做”“结果如何”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可知, 从方法论上来看。要实现信息化教育研究的较高水平, 就必须实现教育研究活动与信息技术的深层次整合, 这是一个涉及到量变和质变的复杂过程, 具有很大的复杂性。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教授吴彤从技术演化的角度出发, 将技术分为客观意义上的复杂性和认知意义上的复杂性, 他认为“客观的技术复杂性是从技术体系本身分析, 利用其包含的组分、环节及与外部社会环境关联的程度进行度量, 而认知意义的技术复杂性则从技术被理解的和被应用的角度进行度量。”[9]显然, 信息技术与教育研究活动的深层次整合, 主要强调的是信息技术在认知意义上的复杂性能否被教育研究者所理解和应用。这意味着信息技术要能被研究者所详细地了解, 并能够被研究者在跨时空中娴熟地应用于与其他研究者相互交流甚至协作研究, 才称得上与教育研究活动的深层次整合, 也才会使信息化教育研究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厘清了信息化教育研究范式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后, 在具体的实践中必须要思考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促使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达到完美的结合, 如:使用信息化教育研究的价值体现在何处?量化和质化的样本数应该分别是多少才是最科学的?质化设计部分会如何引起量化设计部分乃至整个研究效度的变化?如何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等计算机软件和量化的数据来描述网络教育叙事博客群的现状和关系?如何用网络甚至更高一级的虚拟现实技术来感知远程的信息和数据或与别的研究者进行协作研究?如何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研究资源的共享体系?通常用于教育与心理统计研究的SPSS软件在终端版和云计算版的优劣各是怎样?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研究方法的问题, 都反应了信息化教育研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四) 外在表现形式:实体研究共同体与虚拟研究共同体的自组织

信息化教育研究的范式, 应立足于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社会发展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的网络化, 因此信息化教育研究不仅包括个体的研究, 还包括“嵌入”信息社会中的网络化研究, 即通过信息网络, 依靠团队的力量来达成研究的目的。显然, 信息化教育研究的团队不仅包括在现实社会中的实体研究共同体, 也包括了网络中的虚拟研究共同体。比如,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游戏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等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视频系统的教育主题研讨会等。研究者所关注的对象不仅包括实体的物质世界, 也包括了虚拟的信息世界, 不仅关注物质世界中的人和教育, 也关注负载于显示器、存储器、处理器、网络等设备上不断变化和流动的关于“人”的信息。而且, 由于信息技术越来越智能化, 研究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 研究者在实体社会和虚拟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趋同。显然, 这样的研究共同体既体现了实体研究的特征, 也体现了虚拟研究的特征。因此, 信息化教育研究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涌现出不同样式的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研究共同体。

显然, 信息化研究中研究共同体的形成是实体研究团队和虚拟研究团队的自组织结果。在这个自组织的过程中, 研究者不停地在两种环境中切换身份, 即研究者在实体环境中具体的研究行为是一种实践活动, 而在虚拟环境中虚拟的研究行为则是一种电子符号的互动。这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过程, 正如约翰·霍兰提出的复杂适应系统 (CAS) 理论认为的:“个体的主动性、交互性、智能性等特点主要是强调主体具有自己的利益和目标, 不断优化的内部结构的动力和顽强的生存动力。这就是主体适应环境的过程和原因, 也是复杂系统发展的结果———适应性造就复杂性。”[10]26作为整个研究的主导者, 要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 就必须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正确把握研究的各个因素, 即“从整体上把握研究活动的有序, 确保研究目标的顺利实现, 又要注意无序, 收集意外涌现的信息, 并努力把这些信息转变为对研究有利的因素, 在保持初始的研究方向不变动的情况下不断进行修正”[10]28。当然, 当信息技术达到非常智能化的时候, 研究者在实体环境中的实践与虚拟环境中的实践就完全地交融, 两者的边界也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融合的、整体的、协调的研究环境。

结语

总体来说, 信息化教育研究不仅是质化和量化两种研究方法的交叉与整合, 而且还要求熟练、科学地将相应的信息技术贯穿于整个研究活动中, 因此对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 信息化教育研究的前途是光明的, 但道路却是曲折的。□◢

参考文献

[1]胡森.教育研究的范式[A].瞿葆奎, 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179.

[2]邬焜.信息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44.

[3]陈焕东, 康东, 凌波.教育信息化研究概论[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2) :85.

[4]任向阳, 李斯.教育本体辨析[J].教育评论, 2009 (1) :3.

[5]Panel on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 Future of the Research University.Prepar-ing for the revolu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of the research university.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2:1~4.

[6]王枬.20世纪教育研究范式的类型分析[J].教育科学, 2000 (1) :29.

[7]约翰·W.克雷斯威尔.著.崔延强.主译.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8.

[8]高潇怡, 刘俊娉.论混合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以顺序性设计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 2009 (3) :50.

[9]吴彤.论技术复杂性[J].科学学研究, 2003 (4) :126.

[10]覃泽宇.网络化学习的复杂性及其研究的复杂范式[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0.

信息范式 篇2

(选自《后汉书》 有删改)

【注释】①太学:京城最高学府。②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告:告假。④过:拜访。⑤克:约定。⑥白:告诉。⑦馔(zhuàn):饭食。⑧升堂:登上大厅。

12,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式谓元伯曰: 至其日: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译文:

14.在张劭眼中,范式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

1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怎样的做人启示。

答:

12.谓:对……说;告诉 至:到

评分标准:没词解释正确1分

13.元伯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给母亲,请母亲安排饭食来等候他。

评分标准:翻译正确、通顺即可。

14.巨卿信士,必不违约。

评分标准:准确完成2分。

15.示例:重诺言,守信用,是做人的美德。学习中,答应帮组同学讲解难题,无论自己的.时间多么紧张,一定要说到做到,守信用,才能赢得同学的信任。

评分标准:做人启示1分,联系生活实际1分。

信息范式 篇3

Web1.0时代的网络出版信息传播范式——基于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改革

20世纪90年代初,网络出版在经历了文本数字化、远程检索与阅读等多方面的探索与实验阶段之后,开始与多种媒体大融合,形成所谓“大媒体”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从事网络出版业务的网站:第一是传统出版单位把网络出版作为自己的补充手段使用,也可称之为传统出版社上网。第二是专门从事互联网出版的网站,涉及网络、音乐、游戏等,其出版内容是专为网络出版制作的。第三是综合性网站开辟网络出版类栏目,如网络期刊、电子书专栏等。

在Web1.0时代,网络出版在出版模式、商业模式、内容组织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但就网络出版信息传播范式而言,由于Web1.0技术上的限制,尽管通过网络,出版机构可以相对更迅捷地获得受众的信息反馈,但这一时期的出版信息传播模式依然遵循着从传播者到受众的传统大众传播模式,受众并不能有效地参与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各个环节。

Web2.0时代的网络出版信息传播范式——对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颠覆

Web2.0不仅是网络传播技术的一次革新,更是互联传播理论的升级——其核心价值观如“个性化”“参与性”和“自组织”等都对网络出版的信息传播范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受众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因素,开始有效地影响或参与到出版传播的各个环节。首先,个体成为出版内容的重要生产者。其次,Web2.0模式更加注重传播过程中用户的参与性。再次,Web2.0模式强调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注重个性化服务的出版方式将成为出版业的主流。

Web3.0时代的网络出版信息传播范式——各类出版信息传播模式的无缝融合

如果说Web2.0解决了一个个性解放的问题,那么Web3.0就解决了信息社会机制的问题。Web3.0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能更好地体现用户的劳动价值,并且能够实现价值均衡分配;二是通过个人与机构之间平滑无缝的相互转化,让用户通过互联网的深度参与获得更为真实的生命体验,传统的互联网虚拟社区与社会性社区之间的差别将趋于消失。3.0时代的出版,是在一个完全与社会性对接的网络场合中,放手让用户主动参与、深度体验、创造内容并进行在线互动协作,各种出版形式可以实现无缝融合。

Web3.0时代的网络出版信息传播范式建构及分析

Web3.0时代网络出版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机构出版与个人出版的无缝对接。

1. Web3.0时代网络出版信息传播范式的分类

我们可以把网络出版的信息传播方式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出版的网络化出版;一类是以网络出版机构为主体进行信息加工选择的传播方式,即机构网络出版信息传播;一类是以个人信息生产为中心在网络出版机构平台上进行的出版传播,称之为个人网络出版。这三种不同的网络出版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共性在于均是通过其他网络媒介进行出版活动的大众传播行为,既具有传统大众传播的基本构成要素,又具有互联网多元传播的互动性,而差异性则体现在各自的传播方式上。

2.Web3.0时代三种类型的网络出版传播模式及分析

通过对网络出版概念的解析以及三种类型的网络出版方式的分析,我们可以把各类型的传播模式图示如下。

(1)传统出版的网络化出版传播模式见图1、图2和图3。

传统的图书出版业是最基本的大众传播活动之一,整个信息传播活动是以出版社为代表的出版机构为中心进行的,出版机构负责市场调查、选题策划、寻找合适的作者、协助作者完成信息编码、编辑出版、销售、收集反馈信息等,一个作品的出版就意味着一个信息传播周期的结束。

当传统出版过程网络化之后,其信息传播将呈现出多样化的方式。第一种即传统出版在网络上的数字化,就是单纯地把传统出版物电子化后上传到网络,供读者有偿或免费下载阅读。第二种是对传统出版物进行多媒体化、碎片化处理,将内容或分散或整体出售给各类不同的网络平台。第三种,遵循传统出版运行模式,但只在网络上进行出版。这一种出版物的形式因不受纸质媒介的限制,在视觉与听觉冲击力上力求形成自己的风格。第四种,依然以出版机构的市场调查、选题策划、寻找合适的作者、编辑出版等一系列出版活动为中心,首先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免费出版,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反应后,再进行纸质出版或是网络出版与纸质出版同时进行。

(2)机构网络出版传播模式见图4和图5。

以网络出版机构为主体进行信息加工选择的出版方式同样主要存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网络出版机构与传统出版机构合作,由传统出版机构将作品的部分授权给网络出版机构进行网上信息传播。第二种是以网络出版机构的市场调查、选题策划、网站维护、网站推广、网站受众分析等一系列网络出版活动为中心,以网络出版平台为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方式。比较典型有各类文学原创网站、名人博客和认证博客等。

网络出版中个人出版的传播模式见图6和图7。

个人出版是历史上十分常见的一种出版行为,网络出版中的个人出版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是十分私人化的出版,通过博客、日志、微博、论坛等,可以理解为个人发表在公共媒介上的私人写作。第二种是在网络出版机构策划下,依据其设置实行写作。以原创文学网站的个人出版为例,个人要想在网站进行文学创作出版,首先就必须依据其对文学的分类进行写作,其次要依据其设置的关键词标识自己的出版物,以保证自己的作品能被受众搜索到。

出版信息传播范式的转变与网络出版发展趋势

从Web1.0到Web3.0,网络出版信息传播范式的转变,都基于一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人在信息传播的参与度上越来越高,传统的信息制作与传播部门越来越与个人信息传播相结合,出版业与其他传媒的媒介行业一样,进入“用户中心”时代,并朝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网络出版内容生产与社交相结合

随着当前大数据传播、便携式终端、各类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网络出版内容的生产,将与社交紧密结合。社会化媒体的应用,是当前网络应用最主要的内容,除了各类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外,几乎所有网络的所有应用都或多或少具有社会化媒体的属性——论坛、游戏、即时通信、博客、微博、LBS等等,甚至电子商务,都是社会化媒体应用。

社会化媒体的应用,在消费传媒机构生产内容时,更主要的是在带强烈的个人色彩的网络群体交往中产生内容。这些通过社会化媒体的传播与产生的内容成为了数字化时代连结人们关系的重要纽带。这些内容,很多是碎片化的,但社会化媒体通过其特有的传播机制,可以将很多具有意义的内容筛选并即刻在公共媒体上显现出来。因此,将出版内容生产与社会交相结合,是网络出版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出版机构将由出版经营者变为网站管理者

随着“用户中心”趋势的加强,出版机构将由出版经营者变为网站管理者。无论是个人在具有强烈Web3.0特色的网络空间进行个人创作,还是在各类社会化媒体上进行信息的消费、生产与传播,社交及社会关系都是其存在与产生的基础。而事实上,“社交与社会关系”的建立,也是包括传统出版、网络出版及一切其他媒体生产存在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个人在出版过程与出版事件中的参与的深度化,出版机构将由传统意义上的出版经营者变为网站管理者;出版机构在网络媒体上的呈现方式将是一个集机构出版与个人出版、信息生产与社会交往于一体的Web3.0网站。

(作者单位系福建人民出版社)

信息生态位视野下读者权范式分析 篇4

一、读者权范式分析的新视角:信息生态位

本文借鉴生态学中的生物生态位原理,从理论上对信息生态位的维度与宽度进行探讨。

(一)信息生态位之维度。

信息生态位是多维度的。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将信息生态位归纳为三个维度,即功能维度、资源维度和时空维度,其分别对应信息功能生态位、信息资源生态位和信息时空生态位三个方面。

1. 信息功能生态位。

信息功能生态位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所充当的角色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反映的是信息人在信息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和信息人之间的职、权定位。在信息环境中,信息人可以是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或信息消费者。信息人的信息功能生态位主要是由其信息素质和社会分工决定的,而信息人的信息功能生态位又决定了其工作任务、活动内容及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2. 信息资源生态位。

信息资源生态位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占有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状况。这里所谓的信息资源是指广义的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图书和情报知识信息内容资源、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客户资源等。由于信息资源总是稀缺的,因此,信息人必须获取、占有和利用相应的信息资源,在信息环境中取得相应的信息资源生态位。信息人的信息资源生态位主要是由其信息资源需求、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能力决定的,而信息人的信息资源生态位又决定了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3. 信息时空生态位。

信息时空生态位也是复合生态位,包括信息时间生态位和信息空间生态位。信息时间生态位是指信息人的信息活动占用的时间段。信息空间生态位是指信息人生存空间(信息人所在地)和活动空间(即信息人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和提供信息服务的空间)的类型(现实空间或虚拟空间)与区位。信息人的生存和活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必须取得相应的时空生态位。信息人的信息时空生态位主要取决于信息人的信息活动性质和信息时空占有与适应能力,又决定了信息人的信息活动效率和效益。

(二)信息生态位之宽度。

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态位宽度是指信息人在不同的信息生态维度上对多个信息环境因子适应、占有和利用的范围与数量。信息生态位宽度表示信息人具有信息功能和利用信息资源多样化的程度,也反映了信息人信息资源利用能力和竞争水平。在不同的信息生态位维度上,有不同的信息生态位宽度的概念,其含义有所差异。

信息功能生态位的宽度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充当信息角色的类型和承担信息职能的多少。如前所述,信息人在同一时期内可以只充当一种信息角色,也可以充当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角色,充当的角色越多,其信息功能生态位就越宽,只充当一种角色,则其信息功能生态位较窄。即使是同一信息角色,承担信息职能多的信息人的生态位比承担信息职能少的信息人的生态位宽。信息资源生态位的宽度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占有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信息时空生态位的宽度主要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占用空间类型的多少与占用空间的大小及占用时间的长短。如果某信息人占用了多处信息空间且每一处空间都较大,或只占用一处信息空间但该空间很大,则该信息人的信息空间生态位较宽;如果某信息人只占用一处信息空间且该空间不大,则该信息人的信息空间生态位较窄。一个信息人占用的信息活动时间越长,则其信息时间生态位越宽。社会分工的粗细程度、信息资源的丰乏程度及信息人的生存竞争能力等对信息生态位宽度有重要的影响。

生态位现象对所有生命现象而言具有普遍性,生态位原理不仅适用于生物界,而且适用于人类社会。信息时代,人类的各项社会活动都与信息有关,信息生态位是人类社会活动最基本、最基础的生态位。因此,借鉴生态学中生物生态位的原理,研究信息生态位理论对丰富信息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内容,指导人们在信息社会中和谐而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信息生态位中读者权的范式转换

(一)式微到正统,读者的从属性地位到读者至上的理念转换。

读者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其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是随着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受到重视的,确切地说,是图书馆私立性、封闭性与少数人专用性向图书馆的公众性、开放性和民主性的转变而形成的。

考察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史不难看出,先有图书,再有图书馆收藏,图书馆收藏起源于官府,据《史记》记载,老子就做过“周守藏宝王史”,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图书的收藏也从官府发展到民间。孔子、墨子为了办学的需要,收藏图书作为教材,如孔子就收藏和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商周至清朝,中国图书馆虽已发展了两千多年,但图书资源基本上为奴隶主或封建朝廷和官府所有,民间图书资源也只为少数学者作为私家藏书。这些藏书,无论哪一种形式均不对民众开放,而只为特定对象服务,也就无读者权可言。到清朝末年,由于民主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提出了图书馆应面向全体民众的民主主义思想,主张图书馆应以教育民众、启迪民智为宗旨,允许并吸引人民入馆读书。由于民主思想的推动,清朝廷被迫废止科举,兴办学校和图书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长沙建立我国第一所现代公共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宣统元年(1909年)在北平建京师图书馆,即现在北京图书馆前身。随着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和开放,普通民众才有入馆利用图书资源的机会,也才有人民利用图书馆藏书,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由此可见,我国现代图书馆思想的倡导者康有为、梁启超提出的图书馆应面向全体民众开放,赋予人民利用图书馆藏书的权利,是读者权的萌芽,但还不是完整的现代意义上的读者权。

图书馆是社会教育机构之一,其职责是收集、整理、汇编图书资料,向社会公众提供图书馆服务,帮助学习,鼓励创新,使读者权能充分实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适应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多方面的需求,我国图书馆积极探索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模式,尤其是服务理念方面,把“读者至上,以人为本”作为办馆的理念和指导思想。

(二)从边缘到中心,借助公民文化权利,读者权利正在引起关注和重视。

在我国图书馆界,正面提出保护读者权的文章著述几乎没有,这与我国尚未制定图书馆法不无关系。我认为,日本学者森耕一和佐佐木顺二在《图书馆法解读》和《图书馆利用者权利宣言》中对利用者权利所作的概括,仍值得我们借鉴。结合我国的实际,读者权归纳起来大致有七项:

1. 接受“最好图书馆服务权”。

什么是“最好图书馆服务”?佐佐木顺二解释道:不是指服务的数量指标,也不是仅仅和图书馆的经费状况相联系,而是指和国力与经济力等相适应的图书馆服务,包括接受最好的图书馆员提供的服务。笔者认为,最好的服务,既包括图书馆的硬件,如图书馆的建筑水平、藏书内容、借阅设施等应是最好的,又包括国图书馆的软件,如馆员的服务素质、服务态度等都是最好的。

2. 不接受区别对待的权利。

任何读者在利用图书资源和图书馆设施的过程中一律平等,不能将读者分为三六九等,划分“专家”、“学生”借阅室,区别对待,甚至规定图书馆的设施什么人能使用,什么人不能使用,等等,对读者不能一视同仁。这是对读者权的侵害,读者有权拒绝。

3. 阅读自主权。

读者为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素质,对阅读内容和方式有自主决定权,不应受别人支配和安排,更不允许人为地设置障碍进行阻止。如古代的“焚书坑儒”、现代的“文化大革命”大肆禁锢书籍,以及现在有些图书馆打着市场经济的幌子,对读者阅读图书资料设置名目繁多的收费服务等,都是有损读者阅读自由权的行为。

4. 咨询权。

咨询权是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料向图书馆工作人员询问图书信息的权利。日本图书馆法在图书馆服务的法定内容中明确规定:图书馆员具有丰富的有关图书馆资料的知识,能够承担利用者的咨询。通过咨询,读者能快捷地了解新的图书资料信息,节省个人查找的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5. 读者阅读秘密被严守的权利。

时下,人们热衷于讨论“隐私权”问题。个人对图书资料的利用范围和借阅登记也是个人隐私,应受法律保护却是鲜为人知的。1979年日本改定的《图书馆自由宣言》明确规定了“图书馆为利用者保守秘密”的内容。读者阅读什么图书,属于利用者的个人秘密,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图书馆不能将利用者的读书事实向外部泄漏。跟日本相比,我国图书馆在保守读者秘密方面几乎是空白的。

6. 读者人格尊严权。

读者人格尊严权是指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取知识和信息时,享有其人格尊严得到尊重的权利。这是读者权精神权利的重要内容。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某些图书馆和某些图书馆工作人员,为读者服务的意识淡薄,不是以服务者,而是以读者的领导者自居,对读者某些“不规范”的借阅行为进行训斥,动辄实施“罚款”,甚至怀疑读者窃书,对读者进行非法搜身,责令读者写书面“检讨”,并张贴公示,这是违反图书馆服务宗旨,有损读者人格尊严权的行为。

7. 图书馆管理的参与权和建议权。

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服务机构,如何保障提供最好的图书馆服务,满足不同读者的利用要求,其运作和管理应该采用召开听证会的形式,经常听取读者的建议,引导读者自觉为图书馆的管理献计献策,允许读者“参政议政”。因为,图书馆经营管理直接关系到读者权利的行使和实现。

综上所述,读者权是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是读者受教育权的权能之一。读者权具有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它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读者权的内涵将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图书馆法》保护读者权,我们在谈读者权的法律保护时,只能在宪法、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中寻找法律依据,这虽然不影响读者权作为公民文化权的存在,但我国拟制定的《图书馆法》中很有必要设专章规定读者权。

摘要:文章以信息生态位理论为视角, 展示了读者权利范式分析新维度。从几个不同方面论述了读者权, 包括功能生态位、资源生态位、时空生态位等。强调人即读者是信息生态系统的主体, 人的积极态度是系统进化的先决条件, 要重视人的认知程度。

关键词:信息生态位,维度与宽度,读者权

参考文献

[1]邱萍, 陈浩义.基于信息生态位视觉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的认识.图书馆学研究, 2010 (12) :60-63.

[2]娄策群.信息生态位理论探讨.图书.情报.知识, 2006 (113) .

[3]肖峰.信息生态的哲学维度.河北学刊, 2005 (1) .

[4]黄俊贵.关于读者阅读权益问题的思考.图书馆, 2003 (2) .

[5]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485.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42条、第50条) .

[7]李朝先, 段克强.中国图书馆史.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2, 2:39.

[8]李国新.日本图书馆法律体系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0, 6:11.

[9]日本《图书馆自由宣言》序言主文 (1979年改定) .图书馆法规基准总览:16.

英语作文经典范式 篇5

一、段落安排:

1、第一段一般是引出问题,记住题目中关键词一定要出现,要有长句子;

2、第二段是重点集中火力写好这一段,把最好的句子要朝这放,要有复杂句子;

3、第三段总结全文,呼应主题,发出号召,要有高级句子。

二、句子分类

1、第一段最好用一个主语从句一个并列句,两个宾语从句,将事实用宾语从句说清(最多两句)。全段最好写三到五句话,不超过五句,除了基本主语从句的WH开头的句子外,要会写IT构成的主语从句。

2、第二段要将基本意思分成层次,多记几个连接词,比如“to begin with , furthermore , last but not the lest ”,这为一组连接词,表达三个意思,还可以换为其他的,连接词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才能得高分。同时,第二段要能综合写出名词性从句(三到四个),状语从句(一到两个),定语从句(限定性定从一个,非限定性一个),分词作状语至少两个(分词放句首一个,分词放句末一个),练练自己写句子的功夫。

3、第三段要总结全文,一般是一个简单句、一个名词性从句(通常都是主语从句)和一个倒装句(only的倒装形式)。

三、注意事项

1、意思要表达完全

2、不要出现错别单词和错误句子

3、句子之间要有过渡和衔接

4、注意句义要分层次性

5、同一句式不能经常反复出现

6、同一高级词汇不能重复出现

信息范式 篇6

【关键词】 柔性财务管理 范式 传统财务管理

引言

范式一词的含义是共同显示,词源是希腊文;除去本身的含义之外,还可以引申出如模型、模式、范例、规范等含意。美国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马斯·萨缪尔·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范式是“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统统在内的范例——为某一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 这是库恩范式哲学的基础,这种哲学有三个层次:模式、方法和技术;基本定义和基本理论;价值观。其中价值是最高层次,范式基于价值观,没有价值观就没有范式。因为范式是理论化的坐标或罗盘,以此为基础才有可能对某一研究范畴进行归类与规范。

1. 传统财务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区别

在工会财务管理中,刚性财务管理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而在此基础上,柔性财务管理应运而生,并得到越来越多的财务界人士推崇。柔性财务管理是一种人性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柔性财务管理是集现代财务管理意识与传统文化思想于一体它是在现代科技基础上,充分调动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发挥个的潜能,提高各种财务资源的利用程度,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柔性财务管理以人为本,崇尚价值思辨论,是在没有任何企业资差异的情况下能产生很大理财效果差异的财务管理。

而传统财务管理是具有强制性特征,只强调带有强制色彩的只强调遵守和服从各种财务管理制度,完成各项财务指标,否则便给予惩处。随着集团企业的扩大和地区分散性增加,使得财务管理的难度加大,许多企业陷入“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境地。

柔性财务管理方式的思想特点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表现在对财务活动的组织和财务关系的引导式处理关系;第二方面表现在与引导式管理方式相结合的财务关系的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往往是根据企业的计划去组织财务活动,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柔性财务管理强调的是根据环境的变化,引导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理顺财务关系。变过去的简单化的债权债务关系为合作关系,变过去的竞争对手关系为互利共赢关系。财务管理方法的柔性主要表现在改变过去程序化、刚性化的财务管理方法为非程序化、柔性化的财务管理方法。如为了缩短财务预算周期,用并行工程的方法来编预算;将过去的刚性责任中心改为柔性责任中心,科技人员在企业内部自由流动,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我们财务管理要采用相应的办法去支持企业的各种创新活动。通过合理加大产品设计的投入,既满足用户的质量需要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又降低企业总成本。这些都需要財务管理的方法更加柔性化: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ERP系统使财务管理方法柔性化,既能快速满足用户需要,又能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益。

2. 实施柔性财务管理的环境条件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财务管理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主要是针对“钱的管理”。柔性的财务管理是基于客观现实,考虑了各项资本,根据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进行分析,从单一的财务指标考核到分析性考核,从硬指标考核到软指标考核,人力资本参与分配,使财务管理反映了客观现实,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2.1.建立柔性与刚性并存的财务管理制度文化

财务管理制度文化是与企业管理思想,经营准则和其他观念并存的。企业柔性管理制度文化对环境的要求变化敏感,处于相对变动状态。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文化只有一方面保持刚性,从而保证从整体上协调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保证其能长久地存续下去,保证企业财务行为主体对其认同的简洁性,依赖感,另一方面又尽可能的体现它的柔性,从而使企业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企业在理财上有充分的创新空间。

2.2. 建立企业筹资、投资、营运资本管理的柔性体系

柔性筹资投资营运资本管理体系是保持弹性的资本结构,随时调整经营规模和投资结构在保持对流动负债的支付能力以外具有的维持日常经营活动的流动资产。

结束语

柔性财务管理范式意在让企业建立良好的弹性财务管理体系,不再以资金为主要目标,而是以人为本,更加人性化的协调创新的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 韩艳华 柔性财务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4).

[2] 白艳丽 柔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经营管理者》.

[3] 陈璐 现代企业柔性财务管理刍议.

信息范式 篇7

1 三种类型的信息及其与现实的关系

在探讨三种类型的信息之前,有必要说明什么是信息?从词源上讲,我们今天所使用的信息(information)产生于中世纪,是英语从日耳曼语系和拉丁语系中产生出现的[3]。信息作为一个重要的词出现,是1948年申农(ClaudeShannon)提出“信息”作为标志性的开始。1960年,马赫拉普(Fritz Machlup)出版了《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一书,他指的是信息的被生产和分配,他认识到信息的增长,把这一想法内含于他的题目中,但可惜的是,最后他坚持了自柏拉图以来的传统———重要的、清楚的主题是知识,而信息却是朦胧的麻烦[4]。伯格曼的“信息”正是试图对这一问题解答的构思,伯格曼试图建立一个关于我们这个世界实体的(substantial)信息理论,这个理论来自于我们在现实底部发现的最基本的现实(reality)。

伯格曼认为信息能照亮、转换或取代现实。按照信息与现实的体验方式,可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即自然信息文化信息和技术信息其中自然信息是关于现实的信息(naturalinformation:informationaboutreality),文化信息是为了现实的信息(culturalinformation:informationforreality),技术信息是作为现实的信息(technologicalinformation:informationasreality)。

伯格曼首先研究了自然信息和文化信息。他认为没有了信息,人类就无法正常生活,人类文明就会消亡。“没有了关于现实的信息,没有了报告和记录资料,人们就无法获得经验,就会渐渐地走入无知和遗忘的阴影。”这是伯格曼关于自然信息的一种描述,他认为关于现实的信息———自然信息是以一种质朴的形式展示自然的框架,如鱼鹰的存在展示了河里有鲑鱼,棉花地会告诉你河边在哪儿[3]。伯格曼讨论了信息与现实的关系。他强调,不能否认信息具有现实本质。他写道:“在最初的符号经济中,一件事指向另一件事都是以安排好的指示顺序出现的[3]。”在讨论了信息的现实本性后,他特别谈到了传统因袭的信息,“虽然自然记号从其所处的环境中显现出来又再一次消失,但是传统因袭下来的记号却有着非自然的显著性和稳定性。”“盟约帮助原始部落成为民族,建筑图纸帮助大教堂的建造,乐谱帮助音乐家演奏圣曲和民谣。文化表征的经济丰富了自然表征的生活领域[3]。”这就是为了现实的信息———文化信息。文化信息通过记录、报告、地图等形式,揭示现实比自然信息更广泛、更精细,但是,与自然信息不同,文化信息还重新组织和丰富现实。他进一步指出:“通过自然信息变得清晰,通过文化信息变得繁荣,这样的世界图景从来都只不过是一个梦,或者理想化的标准。人们当然还没有认识到,信息对于现实本身以及为了它而存在的信息增加了一类新信息:作为现实的信息[3]。”在探讨自然信息和文化信息基础上,他提出了技术信息,一个CD上的技术信息是如此的详细和受控制,它实质上是把我们作为现实的信息,一个CD上的大合唱不是一个报告,它是普遍地理解音乐本身的一种方式。信息通过技术而与现实相抗衡。

伯格曼不仅说明了这三种类型的信息与现实的关系,还进一步对这三种信息的关系进行了学理分析,认为三种信息在一定的场合互相重叠,在一定场合又互相碰撞,在有的场合它们又起伏错落。其中,他认为,技术信息在当代的文化景观中是最明显的层次,逐渐地,它不只是作为文化的一个层次,而是一种泛滥,它如洪水危及着原来的自然信息和文化信息,它有可能使自然信息悬置[3]。当然,他说明,技术信息的确使人们更具有选择性,他列举了因特网技术来说明这一点。在伯格曼看来,信息技术不仅仅改变了我们的写作模式和叙述方式,而且它也使我们的自我本体意识发生了变化,自我个体在怀疑和绝望中体验着信息技术对于有些人而言,电子空间的超自然的开放点燃了亵渎神的和愤怒的风暴,这在面对面的交往和集会中是不可想象的。在伯格曼看来,信息技术的出现也改变了人们在社会中的角色,特别地,它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伯格曼看来,信息技术的出现使文化信息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动摇了以往的文化信息的基础,比如数字化技术使得艺术品的传播和欣赏方式发生了改变,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的制约,把艺术品变成虚拟的现实展现在人们面前,人们用高密盘就可以将伦敦的国家艺术馆的艺术品的虚拟现实保存起来,因此,通过信息技术,人们就有可能拥有一个虚拟的整个国家艺术馆[5]。

2 技术信息与意义的分化和转型

对于技术信息的反思,伯格曼首先提出了问题所在:技术信息与意义的退隐。他写道:“在现代开始时,语义学的冰河时代就在欧洲开始了,并因此而席卷全球。……。在现代,发生了相反的情况,雄辩术(eloquence)和意义(meaning)开始从现实中消退[3]。”在哲学发展史上,自二十世纪以来,哲学主要关注的是意义研究,在意义研究中,分析哲学强调的是语词、语句或语言的意义;而现象学则着重在事物、事实、世界的意义,在现象学研究中,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主张主客合一,主体放在客体里面,它不是以逻辑和客观的方式,而是以历史的方式进行,要求参与,把自己放进去[6]。作为现象学技术哲学家,伯格曼重点关注了技术信息对事物、事实和世界意义的影响。

我国学者倪钢认为,存在三种类型的意义理论:第一种,概念化的意义理论。这种理论,从概念界定角度研究意义,把意义作为一个词语来研究,如柏拉图提出意义的指称论,提出一个语词的意义就是该词所指称或所命名的对象。第二种,分析哲学中的意义理论,主要是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理论。在科学哲学的研究中,意义理论常常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在语言哲学领域,传统的意义理论包括指称论、观念论、行为论、用法论,等等。有中国学者对这些理论做过精细的研究,提出“多维结构的意义理论”[7]。第三种是普遍意义上的意义理论。这种意义理论是哲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的交叉领域,在这个复杂的领域中,人文主义传统的意义理论又具有重要影响,展示出巨大的研究价值,向人们昭示出意义理论研究的魅力。他认为,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意义理论属于第三种意义理论,应该在世界的图景和发展变化的范围中理解意义理论[8]。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掀起了一股信息化的浪潮,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利用日益突出,其中,半导体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为五大核心技术[9]信息化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的浪潮正在以更为强劲的态势席卷整个世界。伴随科学技术发展的信息化浪潮,继之而来的是“数字化”。所谓“数字化”,就是用0和1数字编码来表达和传输一切信息[10]。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网络技术是一种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技术,几乎可以在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得到应用,且已在社会的众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11]。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财富就是信息。社会生产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信息的竞争、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和知识在整个社会中享有特权地位[12]。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技术信息,使人们对于世界图景的体现水平和认识能力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这时,世界变得似乎澄清起来,存在变得如此之轻。从表面上看,的确有些意义开始变得不如以往那么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如电视发明之后,小说和文学读物中的意义解读不如以往那么重要了,电视有那么多的图像,人们愿意以此来了解世界;互联网之后,人们的精力更是专注于此。但不能因此就说,技术信息引起了意义的退隐,它是以另外的形式展现其意义,但对于技术信息与现实的关系确实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所谓的意义退隐实际上或许只是改变了时空条件和表现形态,如信息技术引起的自然信息、文化信息的失衡、信息技术使神秘性消失,等等,或许是出现了一些新的意义,需要我们从伦理的和文化的角度去把握,所以意义的退隐实质上是技术信息导致的意义的分化与转型[8],我们应从技术信息与现实关系的视角去考察这一过程,为其提供标准,以保证对人的终极关怀。

3 技术信息与现实的调适途径

对于技术信息的反思,伯格曼首先阐明技术信息所引发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一问题,伯格曼认为当信息的轻灵外罩遮盖了人类道德的沉重和物质世界的具体时,人们在轻浮的虚拟空间失去了自我的特质和意义,而人类的灵魂只有在神那里才能得到安宁[3]。“技术信息将造成现实的淹灭和窒息[3]。”也就是,伯格曼在这里认为技术信息产生了“超现实”,使人们与现实脱离,“超现实”替代了现实。“为了避免陷于无尽无休的和没有结论的评论性的纠缠,我们需要一种信息理论和信息伦理学……我们会看到,美好的生活需要在三种信息之间进行调节,需要在信号与事物之间保持一种平衡[3]。”

伯格曼认为,事情在向好的方面转化之前有可能事情会变得更糟,这就是说,在信息的问题上,技术信息还会有一个扩充和综合的时期当然在这里,结构性的区分还是必要的。伯格曼认为,应正视技术信息。

未来的家庭将布满信息装置,数字技术中不相容将是最持久的屏障,但现在的技术信息的后果是微妙的和轻的,而那将是划时代的,信息技术已侵入人类的几乎全部的领地,因此,保持自然信息、文化信息和技术信息的平衡是人类生活必要的选择,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人类一方面要技术化地生存,同时也要自由地生活,人们在“聚焦物”、“聚焦实践”和“装置范式”之间要保持必要的张力。有的时候,真实的公园与虚拟的公园相比,真实的公园反倒没意思。当然,伯格曼也指出,不存在技术信息完全取代自然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危险,但是,却有这样一个真实的可能:就是自然信息和文化信息仅仅是功用,却失掉了不可取代的美好,因此,伯格曼特别强调聚焦实践的重要性,他并不想退回到前技术的形势,但是却明确地表达了对人们生活的技术模式一个补充———聚焦物。聚焦物是这样的一些事物,它以邀请人们自身参与的方式,要求人们在场实现他们的能力。从这里看出“聚焦物”的目标实现是通过活动(engagement)实现的,活动所显示出的意向性很特别,一种很特别的人与世界联系的方式。活动并不是人的专利,也不仅仅是思维的一种状态,它是人与现实联系的一种方法,是人类正视信息,把持现实的方法。在这里,现象学的方法在关于技术的问题上开辟了一个特别的视角,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现象学的中心,也可以通过技术人工物体现出来。对于人类来说,技术从来就不只是工具,一旦实现了它们的功能,技术人造物就成为人与现实的中介,就如一个卡车不仅仅是从一地到另一地的手段,在行驶时,它是人们经验周围环境的中介,这种经验不同于自行车或飞机;计算机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即打字或写文章,它也可以交换信息,技术信息也能有助于人们抓紧现实。

4 结束语

通过技术信息的反思,伯格曼在信息概念、信息的历史发展、符号与事物、信息与现实的关系等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分析了信息与现实的多层关系,即自然信息、文化信息和技术信息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强调需要保持不同层次的信息与现实之间的平衡,并提出要关注技术信息取代自然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危险,并且在阐述过程中提供了极好的例证分析。可以看出,伯格曼已经脱离了经典的技术哲学家从总体上看待技术的传统,他反对把技术作为统一的整体现象,认为不可能对整体的技术做出复杂的判断,伯格曼重视对信息技术所导致的技术信息的分析,力图把技术哲学建立在对技术实践的充分的可信赖的经验描述的基础上因此,在能够正确提出问题和提供有价值的背景资料方面,伯格曼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伯格曼认为,信息技术将造成现实的窒息[3],因此,保持自然信息、文化信息、技术信息的平衡是人类生活必要的选择。人类一方面要技术化地生存,同时也要自由地生活。宗教的理念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控制是重要的因素,人们在“聚焦物”和“装置范式”之间要保持必要的张力。

注:(1)国内对这个姓名又译作“艾尔伯特·鲍尔格曼”,“博格曼”,“波哥曼”,“A·柏格曼”等。

摘要:技术信息问题是关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技术哲学家伯格曼(Albert Borgmann)①从哲学视角对由技术信息所导致的超现实现象予以关注,区分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信息,阐述了三种不同类型信息与现实的关系,提出要在“聚焦物”和“装置范式”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保持自然信息、文化信息和技术信息的平衡,并认为这是人类社会的必要选择。

关键词:装置范式,技术信息,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ELISEO FERNANDEZ.Information and ersatz reality:comments onalbert borgmann’s holding on to reality[J/OL].Techn啨:Journalof the 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2002(6),http://scholar.lib.vt.edu/ejournals/SPT/v6n1/fernandez.html.

[2]PHIL MULLINS.Introduction:getting a grip on holding on to reality[J/OL].Techn啨: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2002(6).http://scholar.lib.vt.edu/ejournals/SPT/v6n1/mullinsintro.html.

[3]ALBERTBORGMANN.Holding on to reality,the nature of informa-tion at the turn of the millennium[M].Chicago and London: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9.

[4]L MICHAEL,DERTOUZOS.Communications,computers,and net-works[J].Scientific American,1991(9):62.

[5]倪钢.波哥曼技术哲学思想初探[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11.

[6]洪汉鼎.重新回到现象学的原点——现象学十四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16.

[7]邓生庆.“多维结构的意义理论”论纲[J].社会科学研究,1995(4):68-74,86.

[8]倪钢.信息技术与意义的嬗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4):41-44.

[9]刘杰,金吾伦.信息化与知识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周甄武.虚拟实践:人类新的实践形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40-46.

[11]毛牧然,陈凡.论技术的社会历史观理论[M]//陈凡,田鹏颖,陈红兵.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125-131.

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范式的转换 篇8

1 两种研究范式的比较

教育研究的范式必须从“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三个层次上进行”。[1]从这三个层面上来分析,两种研究范式的差异(见表1)。

在对两种研究范式比较的基础上,文章结合体育教育信息化实质和发展现状,进一步解析“教学工具”研究范式存在的局限,解读“教育场域”研究范式是体育教育信息化未来研究取向的原因。

2“教学工具”研究范式的解析

2.1“教学工具”研究范式下体育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径

2.1.1 信息技术的进步是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教学工具”范式下的研究将“教育信息技术的进步”作为体育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标准。它以承认“技术决定论”为前提,认为体育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主要障碍来源于教育信息技术的滞后。因此,体育教育信息化的研究重点集中于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将其作为推进体育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素。

2.1.2 政府政策是体育教育信息化推进的依托

由于体育教学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落后于同时期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层面研究体育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分析其中的障碍,提出应对措施也是“教学工具”研究范式的关注点。“教学工具”研究范式在思考体育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时始终关注的是相关法规文件的出台、教学信息技术的升级、学校体育教学信息设备的保障以及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的培训等。

2.2“教学工具”研究范式的局限性分析

“(教育信息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问题,其背后隐藏着错综复杂的社会、文化与历史因素,是技术决定的教育改革思维在学校中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文化结构导致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不彰。”[2]因此,虽然“教学工具”研究范式的价值不容置疑,但它能否回答体育教育信息化更深层次的问题还有待商榷。

2.2.1 技术为主导向让体育教育信息化中人文性研究缺失

“教学工具”研究范式仅仅从技术的视角思考体育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结合的问题,但体育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问题应该是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通过体育的手段培养人的问题,过于偏重于技术的“教学工具”研究范式往往忽视了体育学科的特殊性,缺乏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体育教育原理、体育学习理论的变革以及体育教育中的“人”和“事件”的关注。因此,其研究仅仅限于表层,并没有深入精髓。

2.2.2 政策建构思维让信息技术与教育主体适应失调

体育教育信息化不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育部门制定的各项指标,其过程的复杂性也不能单靠硬性、单一的政策、制度性对策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充分地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教学工具”的研究范式关注的只是体育教学信息技术的升级与推广、体育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制定。这种“从上自下”的思维方式对体育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作了预设,忽视了体育教育主体的需要,脱离了体育教育实践发展的实际,一味地强调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导致了信息技术与教育主体适应的失调。

3“教育场域”研究范式的解析

教育场域是指“在教育主体、其他教育参与者以及各种教育资源、环境等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的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依托,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4]“教育场域”研究范式的引入是为了从教育视角分析由信息技术带来的体育教育的综合变化,预见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探讨体育教育应对信息化发展的策略,避免因过度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体育教育主体的发挥,因过于关注短期效应而导致的体育教育信息化缺乏长期规划的现状。

3.1 如何育人是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新基点

“教育场域”是一种环境,体育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运用先进的体育教育思想指导,利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整合、利用体育信息教学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人才的系统工程。体育教育信息化的成效或最终目标应该是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1.1 国外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借鉴

在21世纪初,国外的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也经历了从技术视角向观念视角的延伸。国外的研究视域不局限于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应用,而是考量信息技术对体育教育整个生态文化的改变:(1)信息技术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影响。(2)信息技术对体育教育方式的影响。(3)对体育教育传播者的影响。

国外的研究能够将信息技术进步和体育教学主体的观念转变相结合,全面理解和分析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坚持“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围绕着体育教育信息化的教育价值——为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使得体育教育真正受惠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3.1.2 我国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的转向

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逐渐成为我国学者研究信息化环境下体育教育如何育人的新思路。研究开始从“在教学中被动地运用教育技术”转向“主动地利用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效果”,从辅助教学工具研究转向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体育教学原理和模式的研究。研究开始重视教学设计的优化,注重个案研究和评估,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提出建议。

3.1.3 多元融合是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新选择

“教育场域”属于关系性范畴,在教育场域中每一要素的变动将影响整个场域结构。信息技术代表着以智能化教育工具为代表的教育新能力,它的出现将会引发体育教育的深刻变革。在“教育场域”的研究范式下,体育教育信息化需要重构研究框架,从体育教育与其他社会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和体育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关系中来把握体育教育信息化的特质与规律,从多学科领域视角探索促进体育教育学科发展和人全面进步的体育教育信息化路径。主要研究内容有5个方向。

(1)体育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是为了给教师和学生提供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体育教学体验空间。其研究包括:构建信息化体育教学平台的技术研究,保障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研究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管理研究等。

(2)体育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是为了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可以随时获取优质体育教学资源。其研究包括:体育教学媒介研究,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和共享型体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3)体育教学能力建设是为了让教师、学生及学校管理者能够自如地使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其研究包括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学生学习能力研究和体育教学信息化管理研究。

(4)体育教学模式的革新是为了教师和学生尽快能适应信息化的体育教育环境,落实体育信息化教育的实效。其研究包括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和体育教学研究。

(5)体育教育机制建设是为了保障体育教育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良性运行,促进体育教育信息化良好的自我发展。其研究包括体育教育信息化的规划研究和体育教育信息化实施效果的评估与优化研究。

体育教育信息化价值的体现需要资源、环境、能力和机制的统和性变革,因此,对体育教育信息化的研究需要从学校体育学、教育传播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做整体的审视,需要体育教育技术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进行良好互动。体育教育信息化也需要走多主体、多渠道的社会化发展之路。只有在“教育场域”的范式下,借助多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才能实现体育教育信息化的整体目标。

通过对“教学工具”和“教育场域”两种研究范式的比较分析可以表明,促进体育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现信息技术在体育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的前提并不是“教学工具”研究范式所诉求的信息技术在体育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政府部门的政策保障,而是应该关注在信息环境下体育教育主体的思想适应、行为变化以及体育教育对信息化的应对。因此,体育教育信息化研究应由“教学工具”范式向“教育场域”范式转换。

参考文献

[1]刘玉静.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范式转换及价值重构[J].教育研究,2011(10):44-48.

[2]刘修豪.电脑科技应用在学习教育改革的实践思维:Larry Cuban之科技论述[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23):125-152.

[3]桑新民,刘永贵.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战略思考与顶层设计研究论纲——教育技术学专业创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电化教育研究,2011(3):5-13.

信息范式 篇9

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存量增长迅速, 各类信息采集、保存、加工、开发和服务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 形成了各自的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 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支撑作用。 然而, 在外部环境动态多变、用户需求迅速增长和日益多样化的今天, 以往的组织形式和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科技创新活动对科技信息资源的需求。 已有研究指出, 在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上构建服务平台有助于改进共享机制, 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 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1]; 有文献介绍了浙江、广东、上海等地的先进经验[2 - 3]; 有研究认为我国内陆地市也应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4]; 此外还可以见到有关新加坡、韩国等其他国家有关作法的研究[5 - 6]。这些研究为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不过目前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有无, 较少讨论科技信息资源的重组。我们认为, 在所有权层面实现科技信息资源的重组涉及到太多的经济、政策、 法律等体制问题, 确实在现阶段还难以提上议事日程, 但是, 如果转变思路, 在资源提供的层面改变科技信息资源的服务组合方式, 就可以减少问题的复杂性, 也是一些地方已建设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合理后继发展。

我们提出的 “科技云”是建立在云计算技术基础之上, 借鉴云服务的理念而形成的科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服务的新范式。下文将类比云计算提出科技云 (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loud, R&D Cloud) 的概念, 研究其特点, 提出科技云的服务模式并研究科技云建设所需经过的四个阶段。

1云计算

科技云是涉及人和组织的社会系统, 并不是现有文献中介绍的在科技信息领域中使用云计算[7]。 不过, 科技云的组织与服务模式借鉴了云计算的思想, 在技术实现上也要利用云计算, 所以有必要先对云计算进行讨论。

目前对云计算尚无公认的定义, 如Google提出, 云计算就是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 以互联网为中心, 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 让互联网这片云成为每一个接入者的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 而IBM则认为, 云计算是一个虚拟化的计算机资源池, 是一种新的IT资源提供模式。定义虽有争论, 但学术界普遍将其描述为: 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 ( Distributed Computing) 、并行处理 ( Parallel Computing) 和网格计算 ( Grid Compu- ting) 的发展, 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 它把分布在各种服务器、个人电脑甚至移动电话和其他设备上的大量软硬件资源和应用服务集中在一起协同工作。从本质上来讲, 云计算是指用户终端通过远程连接获取存储、计算、数据库等计算资源。云计算在资源分布上包括 “云”和 “云终端”。 “云” 可以是互联网整体, 也可以是互联网中大型服务器集群或互联网中特定主机的联合体, 由分布的互联网基础设施 ( 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安全设备等) 等构成, 几乎所有的数据和应用软件都可存储在 “云”里;“云终端”, 例如PC、手机、车载电子设备等, 只需要安装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并拥有一个功能完备的浏览器, 通过网络接入 “云”, 就可以轻松地使用云中的计算资源。当然, 有较高要求的用户不可避免地会担心互联网运行和接入的可靠性、公共存储平台的数据完整性, 担心将重要数据和信息处理架构交给提供公共服务的云服务商会有泄露公司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潜在危险, 所以近年来许多主要IT厂商都推出了各自的 “私有云”解决方案。与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的公有云不同, 私有云既可以建构在互联网上也可建立在企业内部网上, 云的使用者完全控制或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设施的建立、维护和管理。

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 它们的工作方式和原理有几点是基本一致的:

( 1) 云计算使用户摆脱了计算能力不足、硬件和软件设备维护成本高的束缚, 用户只要拥有一个可以联入互联网或机构内部网络的终端设备, 就可以获取各种信息资源来满足所需。

( 2) 云计算利用互联网等计算机网络的高速传输能力, 将数据的分析处理过程从个人计算设备转移到网上具有超级计算能力的计算机集群中, 数据中心将按照用户的需求分配计算资源。

( 3) 云计算为用户提供了数据共享平台, 将分布式存储在不同服务器的数据联合起来作为数据共享基础, 共同支持和满足用户的各种个性化需求。

( 4) 云计算将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运行在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 集群中的服务器既可集中在一起, 也可分布在不同的地理空间。

( 5) 用户在应用层处理的数据以逻辑上统一的方式来进行访问和存储, 但数据的物理存储设备既可以集中在一个数据中心, 也可以分布到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主机中, 应用程序的升级以及数据存储设施的管理与维护都由提供云计算的公司来负责。

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大致可分为软件即服务 ( SAAS) 、平台即服务 ( PAAS) 和基础设施即服务 ( IAAS) 等三类, 它们的异同如图1所示。

软件即服务 ( SAAS) 允许用户在线运行业务级应用, 用户通过Internet或内部网络直接运行现成的程序。服务商拥有这些应用程序, 用户则按使用次数、时间或其他标准付费。这种方式特别适合于提供通用的应用服务, 但定制化的余地有限, 不适宜于提供复杂的企业级应用。

平台即服务 ( PAAS) 为用户提供应用的运行环境以及一整套工具, 允许用户搭建自己的云应用。 这种方式给了用户更大的灵活性, 同时又不需要用户对数据库、服务器等计算资源进行管理, 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是这种方式可能会使用户依赖于特定的云服务商, 有 “套牢”的风险。

基础设施即服务 ( IAAS) 允许用户在其选定的云硬件上运行需要的任何应用, 可以将用户现有的应用迁移到服务商的云硬件上去, 用服务商的云硬件来代替用户原有的数据中心。对用户而言, 这种方式更为灵活, 但对其系统建设、维护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科技云的概念和特点

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涉及到许多不同的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科技工作管理部门、科技交易机构、公共信息服务机构以及工业、农业和其他行业中的科技研发者与使用者, 这些组成部分需要及时地交换大量的信息资源, 但它们是典型的异构系统, 不能要求所有的参与主体都配备庞大、复杂且符合相同标准的信息平台来实现直接互联。本研究组提出的科技云有两层含义:

( 1) 科技云是一种科技信息资源服务的新范式, 在此范式中, 所有权各异的科技机构、不同身份的科技人员以及不同来源的科技信息整合起来形成资源池, 以统一的界面为公众提供多个级别、多种类型的科技信息资源服务。

( 2) 科技云特指上述范式下有机整合在一起的资源集, 它能为各个具体的用户提供按需服务。

科技云使用了云计算相关技术, 但并不是说支持科技活动的云计算系统就是 “科技云”。从本质上看, 科技云不是一种云计算应用而是云计算理念的升华应用, 它有以下特征:

( 1) 敏捷性。科技云的用户可以迅速得到所需的信息资源, 并不需要事先为此进行长时间的准备。

( 2) 跨学科和行业。科技云的用户易于获取大量不同类型的科技信息资源, 并不限于特定的行业。 例如, 一家高功率激光器生产企业通过科技云来快速获取有关水冷散热器的设计信息, 可能就不再需要企业内部的散热工程专家。

( 3) 成本可控。正如借助图书馆等公共设施, 多数学者不再需要保管汗牛充栋的图书资料也能查到自己所需的文献, 科技云不但可以提供文档信息, 而且可以提供其他各类科技信息服务, 用户可以不再自己建设和维护科技信息资源库就能使用所需的资源, 极大地减少了相关的费用, 降低了进入门槛。

( 4) 泛在访问。科技云削减了科技信息资源的传播障碍, 无论科技信息资源的原始来源还是最终用户都可以分布在广泛的地域, 随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提供信息和获取信息。

( 5) 高利用率。科技云同时为大量用户提供服务, 用户越多则需求峰值就越倾向于分散化, 从而配备较少的冗余资源也能满足用户的峰值需求, 从而提高了科技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 6) 高可靠性。传统的文档形式的科技信息资源可将数字化后冗余存储在不同地方, 科研机构、 科技人员等广义的科技信息资源也都存在天然的冗余, 通过科技云将这些资源统一起来, 即使有单点的缺失也能保障服务, 从整体上提高了科技信息服务的可靠性。

( 7) 规模可扩展。科技云增加更多的服务结点就能为更多数量的用户提供更多类型的服务, 随着用户数量及对科技信息资源服务的需求增加而平稳地扩展规模。由于科技云一开始就强调虚拟与共享, 不同地域的科技云较容易互联起来, 当科技云支持的智慧城市扩展到智慧城市圈时, 各城市的科技云也就融合成了科技云团。

( 8) 易管理和维护。由于建立了统一的服务抽象, 所以局部本体的变化不会导致科技云整体的范式转换, 而对服务抽象进行改变和调整可以集中进行, 信息资源用户并不需要显著地改变使用信息资源的方式, 所以管理和维护变得更有预见性、更不容易失控。

3科技云的服务模式

如前文所述, 目前科技云暂不试图改变现有的科技信息资源所有权格局, 所以它的基础本体主要是各类与科技活动相关的机构和个人, 这些本体通过信息、资金、物料以及人的流动联系在一起。在科技云的结构中, 从本体集映射到角色集, 所有的本体抽象为科技信息源、科技信息用户和科技信息服务者等三类角色, 在特定的场景中具体的本体可以承担其中的某一个角色、某两个角色或三个角色。 这种从本体到角色的映射关系如图2所示。

科技云提供的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分为4个层次共5种类型,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如图3所示。

( 1) 科技文献即服务 ( Document as a Service, DAAS) 。此类服务提供给客户的内容是图书、文章等科技文献。但与传统的公共图书馆不同, 科技云整合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服务部门, 既可以为社会提供免费的服务, 又可以提供收费的服务; 既可以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又可以为特定的对象提供定制化的资料收集、整理、分发等较高级别的服务。服务的实现由于主要是采用分布式数据存储和查询, 所以响应时间为秒级。此服务在科技云的最顶层, 对客户而言最为简单方便。

( 2) 科技知识即服务 ( Knowledge as a Service, KAAS) 。此类服务提供给客户的是经过深度加工处理后的知识而不是原始的文献, 其服务实现依赖于科技云中的知识库和推理库, 客户用形式化查询语言或自然语言提出问题, 科技云中的解释器将问题解析为可以自动处理的形式, 然后到知识库中寻找相关的知识, 通过推理库中的规则处理进一步形成回答提交给客户。科技云中知识库与推理库的建立和维护是在人工辅助下由计算机完成的, 但对客户的知识查询请求则是完全由计算机完成的, 响应时间通常从几秒到几分钟, 但复杂的知识服务可能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此服务提供给客户的是经过深度处理的信息资源, 但对客户的要求也更高。

( 3) 科技项目即服务 ( Project as a Service, PAAS) 。需要进一步强调, 科技云不是仅由计算机等设备形成的机器系统, 它是包括了人和各种组织的社会系统, 整合了研究人员、研究机构以及相关的服务人员、服务机构。它可以为客户提供项目级的服务, 当客户提出项目需求, 科技云服务提供者就能寻找到其内部合适的资源组建项目团队开展研究工作, 而当项目完成提交后团队就自动解散。这种模式极大地扩展了项目研究可用的资源领域, 使原本在一个机构内部无法完成的项目能够通过社会化的协作来完成, 同时降低了客户的成本, 也提高了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的社会服务效率。PAAS是构建在虚拟科技企业和虚拟科技专家基础之上的, 由云服务者而并不是客户来进行虚拟企业和虚拟专家的管理工作。

( 4) 科技企业即服务 ( Company as a Service, CAAS) 。客户使用CAAS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家专门为其服务的科技企业, 为其提供从概念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到市场营销的全程服务。客户自身可以专注于价值链中核心的增值环节而将所有其他业务交给科技云来完成。这是科技云最接近底层的服务。

( 5) 科技专家即服务 ( Expert as a Service, EAAS) 。此服务与CAAS在同一个层次, 但提供的是专家级服务。有些客户需要多方面的科技专家长期为其提供咨询服务, 但所需的服务频度不高, 尚无必要在内部设立固定的专家岗位,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科技云提供的专家服务, 而一位虚拟专家的工作可能是由若干位专家或若干个机构来完成。

4科技云的建设阶段

科技云的建设需要一定的现实基础, 我国部分地市已建立的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是较为先进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 很适宜作为科技云建设的起点。借鉴历史经验, 我们提出科技云的建设应分以下4个步骤推进和实施, 如图4所示。

( 1) 信息资源的大集中与开放化。我国现有的各类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服务平台已收集了许多科技信息资源, 但已收集的资源仍然只占社会科技信息资源总量中的一小部分; 同时, 条块分割的格局还没有打破, 省级和市级的科技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都未能有序地高速流通, 科技文献保障平台上也查不到科技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所以第一阶段的任务是: 一方面各平台都收集更多的信息数据, 另一方面各平台要实现互联。在中国现实国情中, 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应起到主导作用, 而起作用的方式主要包括: 带头示范, 将各级政府各部门的科技信息资源库互联起来, 先做到政府管理的科技信息资源的大集中以及政府范围内的开放化; 政策推动, 要求政府资助的行业及企业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对不符合要求的减少或停止资助; 工作协调, 对于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互联互通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要帮助协调解决。

( 2) 物联网与科技信息资源共享 ( 服务平台) 的融合。如果说上一步骤是扩大科技信息资源范围, 则这一步骤既会扩展范围, 更着重于提高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效率。物联网将直接与科技活动相关、影响科技活动以及受科技活动影响的传感器和设备连接起来, 将其纳入信息资源的范畴将会极大地增强科技人员和组织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能力, 提高从科技成果到社会生产力的转换速度。在这一步骤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管理者。 同时这一步骤也要实现体制创新, 政府不应再承担平台建设者或管理者的职能, 一些公益性的资源共享平台和服务平台应由公益性的非政府组织来进行建设和管理, 而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平台则应实现企业化运作。在这一阶段政府的主要作用为: 示范应用; 对公益性平台提供部分资助, 对运营平台的创业型企业提供天使投资基金; 规管科技信息资源平台的运行, 确保其诚信和保守商业秘密。

( 3) 科技信息资源的池化。池化 ( Pooling) 是从云计算借鉴而来的概念, 在此处是指将科技装备、 科技人员和科技组织等广义的科技信息资源形成虚拟的资源池, 池中的资源能进行灵活地调配, 以统一的方式对外提供各类科技服务。池化是从资源共享平台、服务平台到科技云的一个巨大的超越。然而广义的科技信息资源的池化是在新技术条件下的社会系统创新, 必然面临许多新的社会组织层面的问题, 包括如何了解科技人员和科技组织提供服务的意愿? 如何激励科技人员和组织提供服务? 如何将复杂的工作任务分解为小的工作包并将其交给恰当的设备、人员和组织来完成? 如何实现工作任务或工作包从一个执行者到另一个执行者的转移? 其中, 有些问题在目前的研究中已部分得到解决, 还有一些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索, 在理论层面上需要研究这些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科技云服务提供者的实践。科技云服务提供者可以是从信息资源服务平台运营者转型而来, 也可以是新成立的企业或非盈利机构。

( 4) 科技云的联合。各地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地推进科技云的建设, 在同一个时期、同一个区域也应该允许多个科技云共存, 它们应各有特色、 取长补短、相互竞争, 但多个共存的科技云也有互联互通的问题, 它们互联起来形成科技云团才能更充分地汇集更多的科技信息资源, 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5研究结论

借鉴云计算的基本思想, 我们提出了 “科技云”这样一种全新的科技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范式, 在不改变科技信息资源所有权的情况下实现了资源的池化及服务的整合, 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快科技创新进程, 提升科技活动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科技云具有敏捷化、跨学科专业、成本可控、 泛在访问等许多优点, 它整合了社会资源, 以统一的方式提供科技文献即服务 ( DAAS) 、科技知识即服务 ( KAAS) 、科技项目即服务 ( PAAS) 、科技企业即服务和科技专家即服务 ( EAAS) 等五种类型的服务。

科技云是一个社会系统而不是在科技领域应用的云计算系统, 它的建设也要经过多个阶段。虽然各地方的现实状况有所不同, 但总的来说科技云的建设起点是信息资源的大集中与开放化, 再发展到物联网与科技信息资源平台的融合, 然后进行科技信息资源的池化, 最后实现科技云的联合, 经过这四个阶段的建设, 科技云就能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为公众服务。

科技云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不过我国武汉等地的科技信息主管部门已经开始尝试科技云的建设, 在实践中已遇到了诸如资源所有者间的利益分配等问题, 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地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陈福集, 周世举.福建省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与平台建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 :28-31

[2]张新兴.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的宁波模式与广东模式之比较[J].情报资料工作, 2011 (5) :93-96

[3]谭瑞琮.平台经济与科技资源共享[J].华东科技, 2012 (9) :20-23

[4]李春梅, 肖逸夫.咸阳科技资源统筹体系建设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11) :76-78

[5]S SIRCAR, K V RAO.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singapore:The state of the art[J].Information&Management, 1986, 11 (4) :181-187

[6]L YUN-SEOK, K JAE-SUNG.The present status and analysis of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STI) service policy in Korea:Centered on representative national STI institute[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09, 26 (3) :516-524

信息范式 篇10

一、研究数字化环境下的信息教学技术特点

随着网络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和革新, 两会上提出了“将中国的网络信息技术全面推进”的思想。结合信息化在其他国家高程度的普及, 近年来中国也逐步加强了网络信息化速度提高和信息化技术处理。信息化对教学模式的要求和帮助, 充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

由于网络数字化的环境普及, 学校都投资建设了多媒体教室, 或者在教室里安装了具备网络技术功能的多媒体设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非常方便地可以利用数字化的多媒体设施, 对学生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需要引用图片的, 需要参看视频的, 需要个别作答交流的, 都可以利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进行传递。教师不仅可以适时地利用多媒体教学, 而且还可以及时地收到学生的学习反馈效果。这样的形式增加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频率, 也使得咨询可以不受阻地进行传递。

2. 教师和学生沟通的及时性。

在数字化信息技术下, 教师可以用及时传讯系统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比如,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邮箱, 不论是上课、下课、放学还是放假的时间里, 学生都可以利用发邮件的形式, 跟教师进行学习沟通。这种邮件式的便捷沟通模式, 一是照顾了很多学生瞬间产生的疑问被解答;二是有利于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不限时的单独辅导。这种及时性的咨询桥梁, 无疑是连接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无障碍沟通。

3. 信息咨询传递的公开性。

大家都有使用网络的经验, 数字化环境在信息传递上有其本身的广博性和深刻性, 都有着与传统信息的区别。在传统的信息处理技术中, 一个信息的传递和被熟知需要花费很久的时间, 通常不存在知识信息的公开性。而在现在完全的数字化处理下, 知识和信息都因为传播形式和传播环境的改变, 有了一定的公开性。所以学生很容易利用信息化技术, 对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进行搜索和进一步的了解学习。

二、研究信息化技术教学的具体模式

讨论数字化环境下的信息教学模式, 其实就是对知识信息进行重新分组、归类、存档。为什么这样讲?数字化环境下, 知识的主体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也就是说, 教科书并没有完全改版, 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并没有完全的变动。但是, 在数字化的环境下, 更多的知识和信息的涌入, 有协助教师授课的部分, 当然也有阻碍教师授课的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在这种全数字化的环境中, 利用自己的判断力, 引领学生如何在知识的海洋里成长、进步、奋勇向前;吸收有助于自己成长的知识信息, 而不是在海里溺水。这就是重新分组、归类、存档的概念。

1. 教师勇做舵手, 掌管知识的流入口。

数字化环境的信息根据其本身的广博性, 就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泛滥。信息泛滥的结果就是过多的无效信息, 占据了学生的大量时间, 浏览过一轮, 并无收获。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编排, 然后抛出题目和研究方向的范围。这样被设定过的信息专题, 就相对地拥有了目的性, 学生在学习和深入查找资料的时候, 就可以有效地过滤掉一些无效信息, 也称垃圾信息。

2. 个性分析, 设计出资质差异的教学切入口。

数字化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优点很明显, 就是多出了很多时间给教师做研究和创新性的课件讲义。而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需要花费大部分的时间, 进行教材的转移和搬运。信息技术化的教学, 只需点击鼠标, 即可传递旧有的咨询。所以教师就多了很多时间, 而这部分时间可以用作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摸底测试, 找到学生的层次与水平。由此, 再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整合, 让教材能够与学生的理解层次相接轨。这样的信息技术处理, 会帮助学生和老师达到更有效的学习效果。

3. 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学习的能力。

由于信息技术教学的便捷性, 教师要讲的课程内容, 学生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下载。教师可以试图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进行有目的性的引导, 让学生充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和自主思考的能力。这样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才是真正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 以及培养学生学习的态度。对学生的一生来说, 都具有非凡的益处。

三、研究如何更好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切入信息教学技术

在数字化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 是否要完全抛开传统教学的思想。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众所周知, 数字化的应用只是一种技术, 并不是教学的主体;数字化只是一个工具, 一个让学生和教师更能够加快速地获得知识信息的工具。所以面临数字化的环境因素, 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下进行完善。而教学的主体还是教师、学生、教本 (教材) , 教师把教材进行剖析、分解、分层、细致化处理, 然后通过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处理, 将整理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 可以更全面地获得教师的处理信息, 而根据个别的差异性, 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议题和异议, 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个体的不同, 逐个地进行不同层次的引导和启发;有必要的情况下, 通过网络共享的形式, 建立公共分享系统, 让学生可以在这种学习兴趣浓厚的环境中, 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方向。这样的信息教学模式, 无疑为学生和教师营造了一个比较轻松、开放、趣味性强的新型教学氛围。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体系, 就是一个完整的数字化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四、结语

纵观国际化的教学模式, 都已经通过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技术, 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富饶的学习矿藏。而学校的这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无疑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的成果, 为自己的学习建立起一个知识宝库。对于学生来说, 拥有了学习的能力, 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

摘要:随着近年来学校硬件设备的升级和网络化的普及,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的生存模式彻底地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社会的各个职能部门也好, 机构组织也好, 都不得不进行数字化作业研究。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向数字信息化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数字化环境,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数字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时国平, 钱叶册, 许卫兵, 张勋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的分析[J].大学教育, 2012, (10) .

信息范式 篇11

关键词:传统财务管理范式;柔性财务管理范式;比较

一、两种财务管理范式的比较分析

在以往的财务管理范式下,员工要绝对遵守制定好的规则制度,无条件服从上司下达的命令,因而其强制性与规定性十分鲜明,企业和员工之前的沟通交流较少。尽管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繁琐的人事沟通,但长此以往,企业很难拉近和员工的距离,人事流动也比较常见。而柔性管理范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企业使用此种范式进行财务管理,能够较好地应对、处理突发事件,因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一)财务管理的特点。传统管理范式强调财务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在价值观方面坚持以财富为本。企业使用通过此种范式进行财务管理,其发展战略往往具有低成本的特点,部门分工十分细致明确,管理的结构层次也比较突出,工作流程和环节能够较好地衔接。但正因为有过于明朗、清晰的管理界限,企业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一般比较少,工作的灵活性普遍较差,难以及时有效地解决管理过程当中遇到的突发事件。同时,这种管理范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硬性指标和制度来构建稳定、有序的财务秩序,以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计划和目标。

柔性管理范式强调财务管理的灵活性和可行性,在价值观方面坚持以人为本。企业使用这种范式进行财务管理,其发展战略通常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而且能够很好地结合市场需求。在管理模式方面,所有的财务管理环节是同步进行的,具有一定的集成性,加之管理结构是网络化的,能够有效突破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的界限。同时,这种管理范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服务与协调管理来深化企业改革创新,以便企业能够更好地顺应经济发展形式,较好地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在人才引进方面,此种管理方式更注重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质,并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处理各种日常与突发事务。

(二)财务管理的表现

1、财务管理的思想。一般来说,传统管理的思想是比较传统和固定的,非常重视工作执行的顺序,企业使用这种管理范式进行财务管理通常是在财务计划的指导下开展财务活动,因而能够有序地推进日常财务管理,如期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但对于那些打破了原定工作顺序和流程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较差。柔性管理的思想是比较人性化的,企业在处理财务事务时,往往会将以往推进式的方式转变为诱导、牵引的方式,因而有利于转变财务关系,更好地协调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因此,当管理环境出现加大变化时,企业无法运用传统管理范式做出有效应对,但可以借助柔性管理范式理顺财务关系,及时化解财务管理危机。同时,在这种人性化思想的指导下,企业能够转变以往对立的债权债务关系,使之变成一种合作关系,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2、财务管理的方法。企业长期使用的财务管理方法具有显著的刚性化和程序化特征,相较而言,柔性管理方法则更加柔和,而且具有明显的非程序化倾向。例如,为了减少财务预算的时间周期,基于柔性管理范式,企业可以在并行工程的支持下有序地编制财务预算。这样一来,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流动和沟通更加自由,即使出现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得到处理。同时,这也有利于企业革新财务管理的模式,使之更加完善、健全。倘若企业想将更多地资金投入到产品设计中,以便能够充分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此时企业不仅需要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同时也要设法控制生产的成本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柔性管理方法积极诱导员工自觉树立创新观念,主动提升工作积极性。同时,企业也可以引入ERP系统加强财务管理,以有效改善财务管理的流程,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优越性

(一)有利于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企业使用柔性管理范式实施财务管理,会更加重视和员工的沟通交流,使得员工有了表达内心想法和意见的可能性,这样可以缓和企业与员工的内在矛盾,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柔性管理范式下,员工不再只是独立的个体,也不仅仅只是命令的服从者和执行者,而能够通过适宜的途径和方式发表自己对工作的看法,从而和他人以及企业连接、凝聚在一起。由此不难看出,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運用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使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积极性充分提高。同时,基于这样的思想,员工将主动加强技能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

(二)有利于提升企业应对能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突发事件。此时,如果是运用传统的财务管理范式,员工的集体与主人翁意识不强,大多只是按既定的程序和流程机械地完成工作任务,无法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来解决财务危机。但在柔性管理下,员工有了发表自己看法和建议的渠道,这样全体一心来出谋划策,既可以激发员工潜力,提升其业务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企业顺利渡过危机,增强其危机处理与应对能力。

(三)有利于营造和谐工作氛围。基于传统的财务管理范式,企业对职能部门和属性的划分非常明确,其等级观念和强权要求也十分强烈。因此,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不和谐的,也很难做到彼此尊重、理解。而在柔性管理范式下,企业是真心尊重所有员工的,对员工也都是一视同仁,不会有差别待遇,同时员工也可以通过有效沟通去理解企业的决策,因而企业的工作氛围也将更加和谐、愉悦。如此一来,即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遭遇财务难题,也可以理智地与财务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对企业有效处理各项财务问题有较大帮助。

(四)有利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一个人的思想对其行为是有一定控制作用的。所以,为了让员工的行为符合财务管理制度要求,企业要从员工思想层面着手,加强正确价值观与理念的引导,使员工认同企业的财务文化与理念,从而为顺利开展财务工作提供有利条件。而柔性财务管理范式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思想和内心想法,如果企业运用得当,将能够有效诱导员工融入企业文化,使其高度认可企业的财务理念。如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要加强财务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重视对员工财务精神的培养,以便员工能够在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有效发挥自身创造力。而柔性管理范式能够帮助企业深化员工财务观念,对企业加强财务文化建设是非常有益处的。

(五)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以往的管理范式对财务管理的规范性要求较高,十分重视财务执行的程序,这虽然能够有序开展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但却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可能会妨碍企业可持续发展。因为基于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企业常常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形势拟定临时性的财务管理方案,而传统管理范式的灵活性较差,这样企业财务管理质量与效率都较低,无法有效提升经济效益。相较而言,在柔性管理范式下,企业既能够较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又可以在日常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调动员工工作热情,因而可以更好地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不足之处

相较以往的财务管理范式,柔性管理范式也是有一定不足之处的,而且这种不足之处集中体现在财务管理的效果方面。由于柔性管理范式重视员工财务管理观念和精神的培养,其效果往往和员工能动性有关系。而为了引导员工树立风险意识和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企业通常需要耗费诸多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宣传和培训,柔性财务管理见效慢,比传统财务管理投入的成本更大,消耗的时间更长。(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信息范式 篇12

教育技术人应当清醒地认识到, 教育信息化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媒体、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 在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便利、高效 (如果引入恰当、应用合理) 的同时, 也打破了学校和师生已有的平衡和习惯, 势必会引起学校和师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应, 甚至排斥和反感。根据罗杰斯的创新推广理论, 创新事物具有5个基本特征:相对优越性、兼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可观察性。创新推广过程包括5个阶段:获知、说服、决策、实施、确认。[1]笔者基于长期实践, 认为新媒体、新技术、新理念真正融入日常教育教学, 必须经历“尝试—采用—适应—内化—创新”的多次循环。[2]因此, 在教育教学中引入新媒体、新技术、新理念, 进而引发“信息化热”, 只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而真正具有挑战性和巨大价值的是, 想方设法将“信息化热”和“信息化秀”转化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常态。教育技术人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一锅锅未煮熟的“教育信息化夹生饭”和未完工的“教育信息化半拉子工程”而无动于衷。教育技术人要想挺直腰杆, 真正为教育信息化服务, 引领教育信息化大潮, 必须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第一步, 是要尽快完成从热衷于引发一波波“信息化热”到致力于教师信息化教学常态的范式转变。第二步, 是要联合起来攻关, 开展大量深入细致和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给予学校和教师 (实践者) 深入持久的引领、示范、激励和支持。如此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教育信息化一定可以进入积极稳妥、适度超前、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眼下, 微课已发展到一个重要关口, 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和高校微课大赛的举办, 以及众多新闻媒体对微课的跟踪报道。这表明, 国家要大力推广微课。黎加厚、焦建利、胡铁生、李玉平等国内微课研究的先行者正在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引领这场即将到来的微课大潮。众多的微课跟进者和拥护者也在张开双臂热情地拥抱微课大潮。然而, 作为一位研究者, 面对微课大潮, 完全有必要对以下问题进行反思:第一, 我们的微课研究成果足以支撑这场全国范围的微课大潮吗?第二, 我们对一线教师的微课态度和能力现状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数了吗?在数以千万计的中小学、中职和高校教师 (包括教育管理者) 中, 有多少比例的微课先行者 (引领者) 、跟进者 (拥护者) 、冒进者、观望者、中立者、反对者和冷静思考者?我们了解这七类教师群体的心态和真正想法吗?目前是跟进者 (拥护者) 多, 还是观望者、中立者居多, 或是反对者占优势?教师的微课设计理念和开发能力又如何?第三, 在一片拥护声中, 是否还有冷静思考者发出理性、客观和建设性的声音?

个人认为, 微课有突出优势, 也有明显短板。微课研究者必须联起手来加强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创新研究, 联合破解相关难题。这些难题包括:微课及微课系统平台的设计理念、原则和策略, 微课评价标准, 微课应用的一体化方案, 微课如何支持和变革教与学的方式 (如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 , 如何以微课为主要载体创新网络虚拟教研方式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等等。从微课热到微课融入日常教学, 需要教育技术人、教育决策者和广大师生共同努力, 当我们学会以智慧和热情引领跟进者 (拥护者) , 以卓越示范和培训转化观望者、中立者和反对者, 并且善于从冒进者那汲取经验教训, 从冷静思考者那里发现问题而未雨绸缪, 教育技术人就真正地成长和成熟起来了!

参考文献

[1]宫淑红, 焦建利.创新推广理论与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J].教育发展研究, 2002 (Z1) :65-68.

上一篇:信用经济研究下一篇:中职会计专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