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视域(共11篇)
传播视域 篇1
1微课程的概念界定
近年来,随着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蓬勃兴起,“微课程”这一在线学习、 移动学习的新兴信息化资源受到广泛关注。关于“微课程”的概念,目前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英国纳皮尔大学T. P. 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和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 Roy A.Mc 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等。我国的微课程实践与研究者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即能够按照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任务而开展的一切教与学的活动[1]。笔者认为,微课程主要是指在“大数据时代”, 为满足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诉求,针对特定学科的单元内容和活动,而设计与开发的微型课程化产物。
2基于传播学“5W”模式的微课程传播机制解析
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拉斯韦尔(H.Lasswell) 在《传播的社会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经典的传播模式——“5W”结构模型: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ich channel) → 对谁(To whom) → 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2]。微课程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兴的、发展势头强劲的学习传播现象,也同样遵循着基本的信息传播规律,由此我们可以沿着微课程的基本传播过程:传播者(控制分析)→ 讯息(内容分析)→媒介(渠道分析)→受众(受众分析)→效果(效果分析),对微课程的传播机制进行解析。
2.1微课程传播者分析
微课程传播者主要是指发布微课程的教育机构、技术人员、设计开发者以及主讲教师等。他们作为微课程的传播主体不仅决定着微课程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传播范围,而且微课程传播源的权威性、可信性、教学设计能力、教育技术策略等也将对微课程的受众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抛开微课程传播中的其他因素不管,就微课程传播者本身来说,他们需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使受众相信和听从的力量、威望、地位的特质)、可信性(使受众承认和信赖的特质)、接近性(了解受众阅读习惯,能使其产生“自己人”的共鸣)、熟知性(知名度大,能使受众产生“熟人”印象)和悦目性(视频课程内容短小精悍易于接受),只有凭借丰富多样的教学经验、详尽完备的教育理论、熟练灵活的传播技巧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传播中, 使受众的态度、行为和情感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
2.2微课程传播受众分析
微课程的传播受众,就是微课程的教学对象, 它涵盖了微课程传播中所有的学习信息接受群体, 即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的所有客户端目标人群。微课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视频相比而言,不但注重教师的“教”,而且也注重学生的“学”,采取的是一对多的发散型网络传播模式[3]。
微课程的受众依据其浏览课程的不同目的,可以分为积极选择型和随意旁观型;依据其对待课程学习的不同方式,又可以分为纯粹学习型和介质中转型。积极选择型微课程受众,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主动地选取某些在线学习内容,帮助其实现某种目标,如教师为获得职称评定而主动进行公需课在线学习等。随意旁观型则是偶然接触到微课程内容,他们并没有预先形成接受期待、接受定向和接受需要。纯粹学习型是指他们学习微课只是为了个人提升或完成学习任务,并不做“二次传播”。介质中转型,是指介于微课传播源与纯粹学习型受众之间的一些人,如教育培训机构、教育服务网站等,他们是微课传播的中转站,具有“双重” 的身份,既亲自上传微课学习视频,也转载别家的微课学习资源。
2.3微课程传播内容分析
微课程主要是指以微教学视频为核心,采取PPT式微课程、讲授式微课程、情景剧式微课程的制作形式,主要教学内容涵盖“教学设计”“课件资源”“练习测试”“教学反思”“评价反馈”等, 从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紧密的教学实践过程。考虑到受众的注意力特点,微课程视频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且教学目标应该简单、明确,教学内容应短小精悍,知识点应高度概括凝练。
微课程依据其传播内容时长可分为小粒度资源和大粒度资源。小粒度资源可适用于讲授概览性知识内容、常识性小知识、问题解决和技能共享类知识等,有利于学习者通过自媒体终端进行随时随地学习。大粒度资源通常是知识结构性较强、知识粒度较大的内容,例如课程学习单元的内容等,此类资源是内容容量较大的知识点,具有全面的教学设计,包含情境导入、问题提出、案例分析等[4]。
2.4微课程传播渠道分析
“微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微时代学习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资源产物——微视频课程既是智慧学习的重要资源,能够满足学习者入境学习、泛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资源需求,也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因学习时空分割、 学习媒体多元化而造成的学习注意力稳定性变弱等不足。就传播渠道与媒介载体而言,微课程可以通过互联网门户网站、智能手机、上网本、移动传媒、 平板电脑等终端进行传播,主要采用的技术支持是Web技术和云学习技术,每个微课程视频资源的内容时长约为10分钟左右,微课程的资源容量一般在百兆以内,视频格式通常为流媒体格式,支持网络点播等功能,如MP4、Avi、Flv等[5]。
2.5微课程传播效果分析
微课程视频学习能够突破传统的课程学习局限性,实现随时随地、异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使学习者利用自媒体终端进行碎片化学习。与此同时,微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也极大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为继续教育、移动学习、师资培训、辅助学习等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教学载体,由于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近两年取得令人瞩目的传播效果。比较著名的国内外代表性微课程传播案例有可汗学院向全球网络学习者提供免费的学习资源、TED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智慧树网站、vko.cn微课程网等。
3基于传播学视角的微课程设计原则
微课程内容开发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 笔者结合以上对微课程的传播机制研究,总结出以下基于传播学视角的微课程内容设计原则。
1)传播主体上,微课程传播者应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可信性和接近性,以使学习受众的态度、 行为和情感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
2)传播内容上,微课程设计应教学主题突出, 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目标明确。
3)传播形式上,微课程设计应课程短小精悍, 便于使用,易于扩充,能够提高学习灵活性,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4)传播效果上,微课程设计应突破时空局限, 增强教学情境性,易于为学习者接受。
5)传播渠道上,微课程设计可更新技术支持, 丰富课程载体,通过视频、动画等多元化的网络流媒体技术开发微课资源,打造网络学习共同体。
参考文献
[1]赵毅.面向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校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邵培仁.传播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6.
[3]姜妍.影响凤凰微课程传播效果的因素分析[J].今传媒,2015(7):123-124.
[4]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5]王觅,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4):88-94.
传播视域 篇2
论文关键词:文化传播学;戏剧艺术通识教育;文化自觉
论文摘要: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对通识教育的功能研究存在着严重的偏差,更多地关注通识教育的创新功能,忽略了其文化、精神传承功能,而在人文精神发生集体性危机的中国当下和全球化语境下,通识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更多的是文化精神的传承。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精神传承途径,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应该把“文化自觉”理念贯注到每个大学生心中,促进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铸就主体精神的文化自觉,这是当前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的灵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对通识教育的功能研究存在着严重的偏差,更多地关注通识教育的创新功能,忽略了其文化精神传承功能,而在人文精神发生集体性危机的中国当下和全球化语境下,通识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更多的是文化精神的传承,因为“只有在文化深厚的土壤里,天才才有可能爆发”(甘阳语)。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精神传承途径,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应该把“文化自觉”理念贯注在每个大学生心中,促进其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铸就主体精神的文化自觉,这应是当前通识教育巫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的灵魂。
一、戏剧艺术与文化传播
戏剧艺术是一种文化。“文化”大概是人类最难界定的概念之一,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1952年)一书中,共收集了1“条文化的定义。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一文中给“文化”下了一个至今学术界还认定为权威的定义,即“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英国文化研究者威廉斯则细化和拓展了泰勒的观点,他说,“文化”一词是英语语言中最复杂的两三个词之一,文化的当代意义大致有三个方面:(1)作为艺术及艺术活动的文化;(2)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符号的文化;(3)作为一种发展过程的文化。m<_,无疑,艺术及艺术活动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看,“文化”是被用来阐释艺术及艺术活动的。作为艺术的一种样式,戏剧艺术当然是一种文化,但其表现形态却有着自身特质,即戏剧是由演员直接面对观众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和文化。
戏剧艺术是一个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身份的代言。“对艺术史家来说,他们深深地意识到艺术始终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或现象,一个其所处时代的符号,一个历史、社会、文化或个体成长、身份、变革或转化的标志。公正地说,甚至在艺术发展最具形式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时刻,这种观念在艺术史学科也曾是一个既定的观念”,我们知道,世界戏剧有两大基本系统,即以中国传统戏曲为代表的东方戏剧艺术和以欧洲话剧为代表的西方戏剧艺术,其中,梅兰芳和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无疑是这两个系统中最突出的代表。从梅兰芳的戏剧艺术我们可以品味到美情统一、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妙处,从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我们可以感悟到充斥着博爱、罪责和忏悔之情的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深邃底蕴。把握两者的差异,追寻两者形成的精神质素,从而更深人、更真切地展现文化内涵的差异,这是历史学家所无法提供的鲜活的文化标本。
戏剧艺术是在文化传播中生成、发展和完善。“文化由外层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为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的行为的决定因素”。这一定义从动态和过程的角度,确定了文化与传播之间的关系。文化是传播的文化,传播是文化的传播。传播与文化的互动关系表明:文化与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质同构、兼容互渗。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同样,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戏剧艺术正是在文化传播中得以生成、发展和完善,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如果没有文化的传播,戏剧文化将是一种“死文化”;如果没有戏剧文化的传播,文化的传播将丧失一种重要的路径。
二、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与文化传承功能
非常遗憾的是,随着戏剧艺术的边缘化倾向加剧,戏剧艺术这种文化传播传承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我们渴望着在还没有完全沦落为“社会机体的“功能性器官”的高校能够担当重任,守望文化家园,传承民族文化精神质素,铸造新的人格。如此,实施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就相当重要而紧迫。
18世纪末,西方高等教育就注意到艺术的这种文化传承功能的意义,“当时的知识界普遍认识到,艺术史和文学研究一样,是探索民族文化身份是一个重要途径。同样,学习艺术史和文化传统有助于对人类历史的认识和推动社会的进步”。1874年,艺术批评家诺顿受哈佛大学之邀担任艺术史教授,他说:“对我来说,艺术史是一种最为神圣的文化传统。通过研究艺术,人们可以发现自身潜在的精神追求和美的理想,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文明”。的确,一个文明、一种文化如果要存在和延续,就须保证它的关键信息和元素得以传承。有意义的艺术接受活动,就是接受者全身心地沉醉于艺术世界的精神漫游和灵魂之旅,也是接受者获取文化精神和历史信息的过程。艺术的这种文化传播效应是任何一个领域都无法企及的。诚如前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指出:“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
戏剧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因其现场直观性、双向交流性而在接受者面前“打开了一个焕然一新的、无限美妙的欲望与生命的世界n/别林斯基语),在这个世界里,观众身临其境,把自我的生命体验投射其中,逐渐形成浓郁的“扮演意识”。拥有这种扮演意识,接受者更易深入了解蕴含其中的文化精神,确定自身的文化身份,并以此来审视他者的文化精神。从这个意义来说,戏剧艺术的这种文化传承功能,又是其他艺术所无法代替的。因此,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文化传承途径。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都应是连续的,任何一个链条的脱落都可能造成文化根基的丧失,而这种丧失往往导致一个时代精神的集体沦落。这种悲剧历史已然有上演。但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民族文化之链正面临着再一次被断裂的危险,当人们,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争相追逐着西方文化浪潮而忽视甚至漠视脚下深厚的文化土壤时,“失落的就不只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家园。这不仅可能导致民族精神的危机,更是人自身存在的危机”。因此,在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并不是一种现时流行的时尚,而是一种恒久的文化传承事业。同样,戏剧艺术通识教育也不是高校的装饰品,而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传承的连绵不绝决定了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恒久性。
三、文化自觉: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的灵魂
现在的大学教育随着全球知识产业的兴起与推动已纳入到现代化进程之中,不可否认,这是大学教育的一种进步。但当目睹着民族文化精神资源在此热潮的裹挟下已然失去其存在的根基,价值逐步被遮蔽之时,我们又会悲叹大学精神的沦落和功能的偏移。诚如英格尔斯的现代化发展理论所认为,现代化不应该只是一种政治或经济体系的形成,而应该是一种精神现象或一种心理素质。他说:“在整个国家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这样的国家才真正称之为现代的国家”,而作为一个“现代人”最深层的表现就是坚守自身的文化归属,拥有主体的文化自觉。
因此,文化传承并不止子传统文化知识的吸纳,尤其不能“把历史的馅饼按时代和地区切割成大小不等的部分,然后再按照编年的顺序把它们分别吃下去”,因为“这种机械的拼盘游戏使历史处于被割裂的状态,因而缺乏一种文化传统的内在逻辑性和精神深度”;也不止于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播,而是在此基础上建构主体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一个命名,“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是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自觉”成了众多国家、民族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不可绕过的重要话题,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大家众说纷纭,其中,乐黛云的“基因论”大概最接近费孝通的观点,即“文化自觉指的是深刻认识白身文化历史传统的最根本的种子或基因,并为这个基因的发展创造新的条件,同时将这个文化传播于世界,参与全球新文化的创新。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解读中国现代戏剧艺术,更多地立足于西方立场,关注西方戏剧资源参与中国戏剧建设的价值,而忽略了中国戏剧资源如何促进西方戏剧发展的意义。这应该是一个相融的过程。早在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访美、访苏所带来的“中国戏曲热”已然可以感受到中国戏剧资源参与西方戏剧建构的踪迹,正是吸收了中国戏曲的写意、虚拟美的优长,才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长期以来现实主义风气独霸西方剧坛的僵化局面。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形成对本土文化、民族特性与民族的自信心,建构一种宝贵的理性思维,既深人地了解本民族文化的起源、形成和演变及发展趋势,同时也对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进行理性的把握,并从中提炼民族文化精神的活性化因素,使之参与并影响着全球化文化建设走向。这是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的灵魂。
文化自觉不仅反映在大学生对民族文化及世界文化的理性认识上,而且反映在大学生主体精神文化的不断成熟上。只有民族文化的自觉和主体文化的自觉的融合,民族文化自觉坚挺主体文化自觉,主体文化自觉强化民族文化自觉,才能构建和谐的世界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教育的过程,究其实质而言,从它的一个环节起,就处在‘正在成长的精神’与‘已然成熟的精神’之间的关系”,作为“中间物”的大学生,可以在生旦净末丑的艺术世界中,感知民族文化魅力,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塑造主体文化精神,最终达到文化成为主体精神生活的最基本的元素,文化开启主体,主体追随文化;文化成为主体自由发展的自然表现,而不是主体的外在束缚。这就是‘‘已然成熟的精神”。当然,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其间会充满着诱惑、困惑、迷惘,甚至绝望,但正因为如此,高校的教育才会体现其真正的精神价值,而高校的戏剧艺术通识教育正是通往精神天堂的重要路径。
传播学视域中的武术微课 篇3
【关键词】传播学;武术;微课
【Abstract】In this paper, Wushu micro-lecture is regarded as a communication phenomenon, all the elements of which are analyzed using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It considers that Wushu micro-lecture’ designer and lecturer, as a communicator, gatekeeper, should understand Wushu culture well and have good educating ability and teaching ability.Micro-lectures’ content should be whole Wushu culture and should meet the demands of learners.The video, which is the information’s carrier, and internet, which is the propagation path of information,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he advantages should be used and the disadvantages should be avoided.Wushu micro-lecture’s goal is to spread Wushu culture, inherit and develop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o promote personal growt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Communication effect is a result of the combined action of each transmission elements, communicators and audiences should cooperate closely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effect.
【Key words】Communication; Wushu; Micro-lecture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教育越来越流行,微课应运而生。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1〕在国内,自2010年微课的概念正式提出以来,经过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动,微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语、数等文化科目微课蓬勃发展之时,武术界也开始了以微课传播武术的尝试,出现了功夫者(http://gongfuzhe.com/)这样的武术网络教育平台。当前国内微课蓬勃发展的表象之后,隐藏着诸多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缺乏理论的指导,便是其中之一。微课教学,属于一种传播现象,必然要遵循传播学的规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即用传播学理论对武术微课这一新型武术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找出武术微课的内在规律,为其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1传播要素和传播系统模型
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2〕。信息的传递,不可能凭空发生。传播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媒介、反馈,此五者为构成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为:传播者通过媒介,将传播内容传递给传播对象,传播对象接收到传播内容后,又通过媒介,给传播者反馈。
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一个传播过程,除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外,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德国学者马莱兹克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来考察社会传播,提出了传播系统模式(如图1)。从这一模式可以看出社会传播的复杂性。所以,评价、解释一个传播过程,必须对相关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
图1马莱兹克传播系统模式
2武术微课传播要素分析
对武术微课这一传播现象进行要素分析,可认为:传播者是微课的设计者、授课者,传播的内容是武术文化,传播对象是各种以微课进行武术学习的习练者,传播媒介是微视频、互联网。武术微课的传播、教学过程,即微课的设计者、讲解者通过微视频、互联网将武术知识传递给习练者,习练者又通过互联网将习练结果反馈给设计者、授课者。
以下,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对武术微课的各传播要素进行分析。
2.1传播者
武术微课的设计者、授课者是武术文化的传播者,是传播的主体,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出发点。
在传播学中,有把关人理论。“把关人”(gatekeeper)又称“守门人”,其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库尔特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在武术微课中,微课的设计者、讲授者是共同的传播者,他们应是武术文化通过微课传播的把关人,决定着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作为传播者、把关人,设计者和讲授者对全面、准确地传播武术文化,负有重要的责任,他们必须具备以下要求:
首先要全面准确地掌握理解中国武术文化。作为传播者,微课的设计者、讲授者只有自身对武术技术、武术文化有正确的认识与把握,才能选择适当的授课内容,对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处理,保证传播的内容正确性与可接受性,否则,只会误导习练者,对武术文化的传播与推广造成负面的影响。
其次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武术微课是一个传播过程,更是一个教学过程。这就要求设计者、讲授者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能够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训练方法,将武术知识传递给习练者,并让习练者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练习,掌握武术技术与武术文化。
最后要具备良好的教育能力。习练者利用微课进行武术学习,一般都缺乏监督与管理,这就要求武术微课讲授者授课时,要激励习练者追求上进、努力学习、刻苦训练,要传授习练者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方法,提高习练者自我管理能力,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另外,武术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武术微课在传授武术技术的同时,应注重发挥武术文化的这一功能,引导学生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道德修养。
根据马莱兹克的传播模式可知,受众对传播者的印象对受众的行为有重要影响。传播者良好的形象,有利于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吸收,所以,作为传播者的微课设计者,特别是讲授者,要特别注重自身的形象。武术微课讲授者良好的形象最重要的体现方面,就是良好的专业技能与教育教学能力。
2.2传播内容
武术文化是以武术为形态反映中华民族关于格斗、健身、娱乐的知识、技术、哲学、道德、规法、习俗等,是通过武术形态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3〕广义的武术文化包括武术技术及其以外的武术理论、武德等非技术内容。狭义的武术文化则指的是武术的非技术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武术、武术历史以及蕴含在武术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中的武术文化,指的是广义的武术文化。
2.2.1完整的武术文化
武术被深深打上中国的烙印,不仅是因为其独特的运动方式,更因为其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武术微课在传授武术技术的同时,要尽可能地传授武术所融摄、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武术微课传播完整的武术文化,基于以下理由:
传承文化的需要。武术微课教学是一个武术传播的过程,而武术传播的核心是文化传承,脱离文化传承的武术传播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4〕武术技术是武术文化一部分,单纯地传播武技而忽视文化的传播,对传承武术文化非常不利。
发挥教育功能的需要。武术具有教育性。武术的教育性不仅体现在提高习练者的健康水平与运动技能,更体现在武术文化对习练者道德品质的熏染。在微课中加强武礼、武德、传统文化的教学,能够全面发挥武术的教育功能,在提高习练者健康、防卫水平的同时,提升其道德、精神水准,为习练者的全面发展服务。
2.2.2传播内容的层次
分层传播原则是武术传播的基本思路。只有分层传播,才能实现武术传播的多元化发展。〔5〕根据传播内容的深浅,武术传播可分为浅层传播、中层传播、深层传播。在微课设计时,应该根据传播对象,即习练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如果教学内容与方法选取不当,教学效果将会受到影响。
2.3传播对象
在武术微课教学这一传播过程中,传播对象即是利用微课进行武术学习的习练者。
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传播对象的媒介接触活动是有特定需求和动机并得到“满足”的过程;传播对象如果得到满足,则会继续保持与媒介的接触,如不能得到满足,则用其他手段获得满足。武术具有多种功能,能够满足传播对象诸如提高健康水平、获得技击能力、感受传统文化等不同需求。在武术的传播过程中,作为传播对象的习练者因自己特定的需求,出于不同的动机接触微课,习练武术。面对诸多不同的武术传播方式,传播对象有着足够的选择权,即“武术传播对象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武术项目”。〔6〕如果微课传播的武术内容,能够满足习练者的需求,则会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习练者会继续保持学习。如果微课内容不能满足习练者的需求,习练者则可能不再与微课进行接触,微课传播失败。
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大众媒介——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种模式进行的。意见领袖是指在传播活动中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一般受众传播活动中的态度与行为,特别是对媒介的态度,容易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武术微课若能吸引习练者中意见领袖,则容易受到一般习练者的青睐。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与两级传播论,武术微课的设计者与授课者在设计微课、选择授课内容与教学方法时,一定要对传播对象有足够的了解,要根据既定的目标习练者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内容与方法,同时,要特别关注习练者中意见领袖,要分析意见领袖的需求,接受意见领袖的建议。
2.4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即传媒,是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也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以及传播机构。〔7〕武术微课以视频为载体,借助网络传播。
视频具有直观、信息量大的特点,但是视频所呈现的画面由拍摄角度决定,观众不能自由地选择观看角度。视频的交互性非常弱。互联网是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信息载体在其上存储与流动,并且查询、复制非常方便,交互性良好。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建设的推进,特别是无线互联网的普及,各种终端都能很方便地接入网络。
视频的特性要求微课的设计者、制作者在规划、制作武术微课视频时,必须根据习练者的水平与所授武术动作的特点,精心选择视频的拍摄角度,必要时加上其他手段的配合,将动作的方法、要领全面准确地传递出来。
网络是信息存储的仓库与流动的管道。大量的微课资源存储在一个网站上,需要对微课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武术信息从传播者经网络传向传播对象,传播对象的反馈信息也经由网络传给传播者。网站的交互性在此过程中显得异常重要。
2.5传播的目标与效果
人类的社会活动都有一定的目标,武术微课亦不例外。武术微课最基本的目标是让武术爱好者可以方便地学习武术、突破传统的武术学习所面临的人员、时间、空间的限制。由此目标可延引出武术微课短期和长期两类目标。武术微课短期的目标有三:一、传播武术文化。全面的武术文化包括武技(武术技术)、武学(理论、文化)、武道(哲理、人生),这都是武术微课所要传播的内容。二、丰富文化生活。武术具有娱乐、竞技的功能,使得武术微课可让习练者在习武的过程中娱己、娱人。三、育人。武术微课所传授的武术技术、文化、道德,对习练者能起到体育、智育、德育的作用。
武术微课的长期目标亦有三:一、提高全民体质,振奋精神。一人习武,可强一人,全民习武,可强国家。武术微课传播武术,为的是让更多的人习武强身,振奋精神。二、传承与发展优秀的文化遗产。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武术微课传播武术文化,也是在传播与发展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使之能传承不绝,再放异彩。三、增加国家的软实力。国与国的竞争,软实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蕴含丰富文化精髓的传统武术的传播,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一种‘软实力’”〔8〕。
效果是目标的达成程度。传播效果是传播过程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和,与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媒介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传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传播的主体与对象,传播者、传播对象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提高传播效率。从马莱兹克有关传播的系统模式可以看出,传播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制约关系,所以,在武术微课这一传播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微课设计者、讲授者与习练者,分别作为传播者与传播对象,要密切配合,统筹兼顾,共同追求良好的传播效果。
3 结语
以传播学的理论来分析武术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可知:作为传播者的微课设计者和讲授者,必须全面准确地掌握理解中国武术文化,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在传播活动中起到“把关人”的作用;武术微课传播的内容,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应是全面的武术文化,以更好地传承武术文化,发挥武术的教育功能;武术微课要能满足习练者的需求,注重吸收习练者中意见领袖的建议;作为信息载体的视频与传播通路的网络,各有其优缺点,在运用时要扬长避短;武术微课的目标是传播武术文化,继承与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习练者的个人成长、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服务;传播效果是各传播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传播者与传播对象要密切配合,统筹兼顾,提高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明.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
〔3〕张大为.武林丛谈〔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225.
〔4〕郭玉成.体育的武术与文化的武术〔J〕.搏击·武术科学,2007,4(5):1-3.
〔5〕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4.
〔6〕郭玉成,郭玉亭.武术传播对象的理论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2):64-67,82.
〔7〕纪洪海,沈滢.从大众传媒看当下武术传播〔J〕.搏击·武术科学,2009,6(5):14-16.
〔8〕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83.
传播视域 篇4
病毒视频(Viral video)又称网络爆红视频,通常是视频上传到视频分享网站时,观看次数很短时间就飊升。网友将视频分享上社交网站,或拍了一些近期社会备受关注的视频,又或者是一些吸引人注意的视频,都会成为网络爆红视频。
病毒视频的关键在于病毒式扩散,但扩散肯定是以分享为前提。一个成功的病毒视频,应具备两点,第一,以超高点击率为前提,第二,加上广泛的转载。
在风格上“病毒视频”通常十分诙谐幽默,除了一些精彩的原创剧本,还包括为数众多的“改编”作品——从对知名视频片段的戏谑模仿到某部影视作品的巧妙改造。病毒视频的最大特色是不同于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里的视频都是一对多的单向传播,而病毒视频是以网络形式传播的,观众同时起到了传播者的作用。
最早的病毒视频出现于2001年,广告制片人艾德·罗宾逊制作了一段搞笑视频——个中年男子正在为橡皮船卖力地吹气,孩子突然冲了过来坐到船上,中年男子的脑袋忽然被冲出的气流炸飞。他把公司的网址附在了影片结尾,用电子邮件传给了五个朋友。不到三个月,罗宾逊的网站获得了50万的访问量。
2006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国内近年来较为轰动的视频,视频作者胡戈把陈凯歌导演的《无极》与央视《法制在线》结合起来剪辑,以新闻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了一起杀人案的侦破过程。两个月后,这支视频成为全国性的文化事件。这支视频虽然不涉及商业因素,但是所有关注媒体和传播的人已经看到了“病毒视频”中的机会。过去,如果一支视频需要影响数百万的消费者,那么必须花费高昂的广告金额。而通过病毒视频所带来的口碑效应,使企业可以享受到“四两拨千斤”的市场回馈。
2014年网络音乐视频《小苹果》在视频网站发布刚刚一个月,点击量就超过5000万,舞步被成千上万网友模仿,被称作“新一代广场舞洗脑神曲”。并在网络上被改造成世界杯版、手术室版、职场版、水兵版、马戏团版等等。除了可以计算的点击量,更有无数对神曲膜拜的受众主动在各大社交网站上转发、评论,大大提升了《小苹果》的知名度。
二、病毒视频的传播动因
从受众角度来说,一是受众地位上升的结果。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媒体平台数量迅速增长、类型繁多。受众的角色发生改变,接收信息的同时也传播信息,这也正是网络视频得以病毒式传播的原因。二是受众的娱乐需求推动。受众使用互联网的各种娱乐需求在增加,导致网络娱乐化加剧。2014年12月底,《第35次中国互联网报告:个人互联网应用状况(五)》统计报告显示,网络视频的使用率占73.7%。三是受众社交需求的结果。当今时代,社交网络已经成为病毒视频传播的最有力渠道。“六度分割理论”表明: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很多网络软件也开始支持人们建立更加紧密的社会关联,人们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并通过虚拟社群的形式,形成一个小社交圈。
从病毒视频本身来说,内容上的热点话题引爆,是其快速传播的重要原因。一个视频要想赢得关注,必然要有值得关注的点。病毒视频故事素材往往来自网络,根据网络上最新最热的话题改编而成,借助其本身所具备的社会性作为预热或炒作引起人们的关注。
2005年,陈凯歌导演的影片《无极》上映,无极虽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一部“烂片”,但是不为大众观点所接受成为热点话题,引发了关于观众和艺术家之间巨大鸿沟的讨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准确抓住时机,2006年初,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起了万人空巷般的关注。这部戏谑调侃了陈凯歌电影的网络视频短片,令没看过《无极》的观众产生了观影冲动,令看不懂《无极》的观众茅塞顿开,点击率远远超越了原影片的观影人数。
无论形式怎么变化,对于广告,尤其是病毒视频广告,创意永远都是最发光的部分。病毒视频讲究情节设计和叙事手法,尤其在网络时代,网民处于完全自由主动的地位,如果他们所选择的视频和想象中的不符,可以随时关闭离开,因此点击量并不能代表有效播放量,特定的剧情节奏与呈现方式能够留住观众并触发互动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
《小苹果》这首MV通过四世情缘为受众以及整个社会树立了正能量的爱情观:真正的爱不是取决于外表,而是内心。第一世,女孩问男孩:我漂亮吗?男孩说:也就那样。于是女孩去整容,结果失败。第二世是伊甸园,亚当和夏娃吃下苹果记起了前世。第三世,人鱼用声音换了双腿,因为想开口说话触犯巫术恢复原样,王子记起了前世,拿着苹果钓到另一只人鱼,阴差阳错在一起了。人鱼以为自己不够漂亮导致王子变心。第四世。战中的一起长大的男女,女孩小时候很可爱长大之后变成了整容失败的模样,然而男人没有因为长相改变对她的爱。经历过四世她终于明白,男子爱她并不是因为外表。
编辑效果。想让网民完成互动首先要吸引其注意,而要吸引注意就必须提供有效的刺激,使网友产生点击欲望。网民对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筛选时,图文的编辑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视觉上的冲击是首要影响因素,真正能够让网友驻足观看的图片一定是给人无限想象空间。另外一点就是语言文字方面,无论是影片的剧情简介,还是推荐位的标题,都是依靠语言文字的精准表达吸引网友。《小苹果》用马赛克,美女,反串等元素在第一次观看的时候吸引眼球。MV的后部讲述战士离开爱人生死离别,运用感情战术使观众感到人情温暖,同时减轻观众看神曲的腻感。另外,他们用的宣传语——“就是这么停不下来,无法破!”、“新洗脑神曲逗比来袭!”等等。更为关键的是,预先埋伏好的伪装成网友自制的恶搞小苹果视频,就出现在优酷和各大视频站了,标题是《大妈,疯了!神曲嗨翻中国大妈!》。接下来,病毒引导视频接二连三,《四川女屌丝翻唱》、《三里屯快闪》、《女神广场舞》、《超级混剪》等目不暇接的内容以每3天2支的频率播出。
传播视域 篇5
在媒介多元化的今天,大学校园也打破了过去校报、广播一统天下的传播格局,形成了以校报、广播、电视、网络为主体的传播系统。特别是网络新闻媒介技术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成为大学师生获取媒介文化信息的第一载体或主要载体之一,对大学生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形成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大学校园媒介多元化及文化传播特点
目前,高校主要存在以学报、校报为核心的印刷媒介系统,以电视、广播、电影为核心的电子声像媒介系统和以校园网为核心的新媒介系统。校报作为学校的内部刊物,保持着一套较完整的投稿、审稿、编辑、出版和发行制度,通过版式设计、标题创新、读者参与等手段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挖掘新闻深度,追求新闻价值。广播以其简便迅捷、雅俗共赏、灵活多变的特色,为广大师生及时提供各类信息、科学知识等。电视因其画面的直观性、传播的及时性而深受大众的青睐。他们一直在高校信息和知识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其平等性、及时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优势凸显出来,并迅速向世界各国发展,开始以特有的方式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广泛渗透,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休闲、通讯、交际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截止到2009年9月3日,我国有3.5亿网民,占世界网民总数的7%。在上网的群体中,高校师生占相当大的比例。据北京大学调查,学生上网率高达88.1%。因此,作为“第四媒介”的互联网在高校传播媒介中已成为了当仁不让的“老大”,成为校园信息传播的主力军,其影响力远大于过去任何一种曾经使用过的传播手段,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信息高速公路对我们文化的转变将像古登堡的印刷术极大地影响中世纪文化一样,极大地影响我们当代的文化。”互联网正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吸引力战胜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成为信息传播主要媒介之一。
纵观大学校园的传播媒介,无论是传统媒介还是新兴媒介都在各自领域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成了现代高等学校校园传播媒介的主体,与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联系紧密,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发挥校园传播媒介的舆论导向、服务教育和娱乐休闲以及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广泛推行社会价值规范与建构社会价值意识的社会功能,不仅为人们提供信息与娱乐,而且建构着人们几乎所有的常识,大学师生不断借助传播媒介自觉或不自觉地实现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与增值。
文化融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文化彼此认同、借鉴、吸收并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媒介传播已经成为高校内促进文化融合的重要载体,大学师生在学习国际先进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深受西方的思想、行为方式、语言模式和风情习俗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媒介的传播过程中,先进的、文明程度较高的文化对落后的、文明程度较低的文化具有较强的同化作用,并由此实现文化的融合。
文化增值是指在文化融合和同化的过程中,新的文化融合进来,使原有的文化产生出新的价值或意义。媒介传播带来的文化增值,实际上是传播媒介信息符号的放大作用,其表现为量的增加和质的扩充。大学校园网的发展把校园与世界连为一体,使得校园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产生新的价值意义。媒介传递的文化价值,以及对这些价值在不同时期的解释和侧重,都使原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价值和意义,产生增值现象。近年,校园媒介通过对社会现象、新闻事件、典型事例的讨论与报道来引导当代大学生调整价值取向。
在校园传播媒介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校园文化在实现融合增值的同时也出现了分层和变迁的特点。
大学生由于家庭文化背景、地域文化、学校特色和专业差别等因素形成不同文化层次的“文化圈”。一些来自富裕家庭、大城市、沿海地区的学生由于接触的媒介广泛,接受的信息量大,知识、信息更新快,思想活跃,容易成为意见领袖;同样,文科学校相对于理工科学校的师生,涉外学校师生相对于其他学校师生,对于媒介传播的外来文化更为敏感和认同。
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加速了社会文化变迁;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手段。这些将不断促使文化传播载体的划时代变革,为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提供崭新的生成基础和机制,提高思维的敏感性,增加思维中的科技成分,促进多种思维共生并进,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跃迁,使媒介传播在更广和更深的范围内影响人们的文化生活。
传播媒介多元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等。媒介因自身的传播特点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过程中扮演着双重的角色。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大学文化不可能脱离社会大文化的母体而独立存在。高科技化的大众传播媒介穿过校园围墙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把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理论观点、生活方式、文化类型展现在学生面前,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他们的行为。高校媒介隶属于学校党委,其宣传工作多由校党委宣传部或共青团组织、学生工作部门管理,他们对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进行规范和把关,这一管理体制体现了高校媒体运作中的政治把关性。在媒介被体制化的情况下,媒介行为表现出高度的目标一致性,规范着校园文化观念的发展变化。例如以一定的标准或通用规则对传播内容进行选择,规定媒介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只允许在相应的空间和时间内展开媒介活动,并设置评价机制对校园文化作出价值评价,使校园传播媒介在校园文化传播中起着导向和约束的双重作用。
其次,因为大众传播网络中存在大量“把关人”,他们决定什么样的信息应该传播,什么样的信息不应该传播,并提供具有内在倾向性的信息。因此,即使是社会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的信息也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大学生多数时间是在校园内度过的,与校园外的事物直接接触的机会很少,大多只能从大众传媒中了解。日积月累,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就在大学生头脑中构造出外部世界的影像,这些影像尽管是间接的,但却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生长的基本土壤。
再次,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介本身也经常被用作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我国的报纸、电视台、电台都发挥着宣传政策、传播新闻、反映社会、引导舆论、介绍知识、开展监督等功能。这些传播媒介因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形式灵活、没有强制性而在大学生中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学生们在通过与传播媒介的接触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启迪,认识社会,获得知识,并进行自我教育。
大众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对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路径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其固有的特性对当下校园文化的建设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从1967年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著名论断,到现在的“第四权力说”[1],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媒介已成为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所不能离开的东西。但传播媒介、特别是网络的高度开放性与虚拟性,却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媒介帝国主义”、“电子殖民主义”加剧了西方的思想渗透和文化侵略;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对网络媒介的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手段且技术相对落后,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激励作用日趋弱化。据有关部门统计,互联网在语言使用上,英语的内容约占90%,法语的内容占5%,其他语种的内容占5%;在信息流量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占95%以上,我国则不足1%;在信息技术和软件开发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每年投入高达6000亿美元,[2]这就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互联网上的大多数信息资源,这就形成了以少数发达国家语言、思想和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这一体系所提供的信息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多种价值观念,甚至包含着与我国主导价值观念相对立的东西,势必对我国思想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领域形成冲击,不利于大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和培养爱国主义思想。与此同时,网络形成的“虚拟社会”还给沉溺其中的大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人格扭曲等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同时,作为校园文化观念载体的大学生群体在当下一个突出特点是阶层分化的出现,一种多元、多阶层的轨迹日益突出,尤其是地域性、群体分化的情况非常明显。在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日趋多元化的情况下,大学生对政府控制的媒介传播的社会主导文化和价值不再那么认同,媒介对大学的教育功能也正在衰退、萎缩。
其次,大众传播媒介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传播信息,把关人的权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把关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力时,将自己排除在任何监督之外,没有行为准则约束的话就有可能滥用这种权力,把关人权力的滥用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会造成冲击。由于现代传播手段的多样化,把关人认识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不一定相同或相近,在某些原则性问题上甚至会出现尖锐对立,对同源性新闻的报道也有可能出现不同的事实顺序、不同的报道位置、不同的表现形式,甚至会出现对立的观点,受众从不同的传播媒介获取同一信息后,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总之,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有促进作用,同时其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如何弱化传播媒介的消极影响、充分利用其功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是当前环境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冬梅,范宝龙.注重发挥高校新闻传播媒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能动作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01).
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公益的传播风险 篇6
媒介成就了人类思维活动、精神生活的物质实现。伴随新媒体的迅速成长, 公益传播的载体扩展到了移动互联网, 便捷了人们对公益方面事件的知情, 也给原本不引人注目的相关机构带来了无法避免的影响。
对于民众, 一般都是通过电视和广播或是互联网等了解明星、企业、公益机构的慈善行为。慈善行为渐渐地变成不是为了悲天悯人而行善, 而是为了博得人们的关注、获得关注度而行善, 慈善工作成为了形式化的哗众取宠。好在有了新媒体, 它赋予网民话语权力, 让隐藏在社会灰暗面的角落变得公开透明。让这些纯粹为了美誉度、曝光率而行善的慈善事业无处可藏。
从某儿童福利院切除多名智障少女子宫到卢湾区红十字会公务活动“万元餐”到某贫困山区组织受捐助的未成年女孩为捐助者提供性服务, 不时爆出令人大跌眼镜的丑闻使得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知名度很高、美誉度却一跌再跌, 早已危机四伏, 一个“郭美美”, 临门一脚, 中国红十字会连带着整个中国公益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2 风险社会中的“新媒体伤害公益论”
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某高层, 曾针对“郭美美”等社会事件发表言论, 通过媒体的曝光, 加上新媒体传播的速度和广度, 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我国慈善公益发展的。新媒体自界定具有平等性、广泛性的特征起, 人们已一贯认知其“良性主导关系”但是现在不同了, 它起到了负面舆论报道的作用。
新媒体, 特别是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建设了一个舆论监督传播网络。当引起全民讨论的社会事件出现的时候, 新媒体既是操控社会言论的武器, 但同时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社会信息主要汲取者, 介于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低风险性和低成本性, 引发了“群体极化”。新媒体有一重要特征——匿名性, 要为其引发的负面后果承担责任。网民群体在“大众狂欢”的事件面前, 往往缺乏理性、极易感情用事, 走极端。部分网民仅热衷于跟风、评论和转载, 并不会进行调查核实。面对新媒体可能引发媒介化风险的因素, 网络公益传播需要在其传播过程中, 如公益新闻、公益广告、公益事件的舆论导向、传播伦理、传播途径和手段以及传播效果等每一个环节都有可应对的方法。
以“郭美美事件”为代表的系列慈善事件的被问责, 又经新媒体大范围迅速传播, 形成了蔓延半年之久的透明问题风暴, 对中国社会各界日常捐赠都产生了负面消极的影响。
以中国“红十字会”的捐赠款项为例, 根据相关条款规定, 其用途主要是提供赈灾的后勤工作;在当灾难来临时, 对受伤群众和工作人员开展救治;教授各种急救应急措施, 开展授课活动, 调动老百姓一起参与救治;鼓励老百姓献血。由此看出, 慈善捐款额度的不断衰减, 直接承受这一后果的, 恰恰是新媒体所要保卫的底层弱势群体中最脆弱的一部分。
3 从新媒体到你我他
中国的公益事业的相关机构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曝光, 开始成为公共生活的舆论讨论话题。然而, 公众的关注带来评论的大多数是负面的, 我国公益传播作为舆论导向的指南针, 也到了转型的关口。
随着新媒体开放平台的建设, 网络舆论对公权的干预越来越泛化。网民在私人生活或是公共事务方面不如意, 会逐步积累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有了新媒体作为传播通道, 可以消极地向其他各种领域 (特别是公共领域) 扩散。以其为前提, 负面社会事件演变成对国家机构的公信力的质疑和批判的可能性会持续增大。我国慈善公益的相关结构或者私人在回答问题时, 答复欠缺, 会导致政府机构的公信力中陷入被动。借助舆论监督的力量, 使中国公益重拾公信力, 需要各方人士的共同支持。
3.1 通过“节点”来把关
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 新媒体目前是我国最开放的平台、拥有最自由的言论氛围, 可是再新媒体视域下的每一条信息的发布还是要经过“节点”的。这些节点有以微信为代表的“强关系”节点、有以微博为代表的“弱关系”节点、还有遍布整个互联网的“权力中心”或“意见领袖”节点。复杂的信息社会环境中, 信息的传播依然遵循传播学的基本准则, 以节点为基础, 每一个节点可以起到“把关人”的作用。公不公开传播?如何进行传播?每个“把关人”做出的不一样的判断, 都将影响信息传播的深度、广度与效果。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 传播每一则与公益、慈善有关的信息, 也都是“节点”来把关。在传播过程中, 对公众舆论进行合理疏导, 传播主题的设计注意公正公平, 不能为了点击率一味迎合个人或团体的偏激情绪, 做到态度客观。
另外, 在网络狂欢问题冷却过了然后再具体研究, 一定要找出问题所在。另外, 在全国网民的共同监督下, 从众人问责却不作为转换到少说多做的全民建设, 大力发展民间与政府的公益平台。
3.2 发挥各种公益传播形式的优势
第一, 对新媒体自治和政府引导相结合。
在我国公益传播出现危机, 并引起公众大范围指责时, 除了慈善公益的相关公信部门要做好网络危机公关, 给出令人信服的答复以及整改措施之外, 相关职能部门也需要将其政治功能转向话语、媒介、阶级等具体的社会条件, 在不干涉新闻自由的前提下给出公平公正的导向指引。
第二, 公益广告仍然是传播公益的主要载体。
从新媒介传播价值方面看, 各大视频网站的微电影、系列广告新颖好看, 寓教于乐, 都颇受好评, 点击率也持续走高。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群体中, 投放网络公益广告, 事半功倍。
第三, 优化门户网站的公益专栏。
这些公益栏目都往往在门户网站不起眼的角落, 且目前它们的公益内容并没有产生很广的影响力, 更没有转化成现实的公益力量。
第四, 微博公益传播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
公益慈善领域民间力量崛起, 以新浪微博为主要代表。在网络社会中, 社会各界踊跃讨论、群众参与线下活动中,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当然, 新媒体出现后, 其特殊的舆论监督功能, 激发了更多的社会正能量。从反腐倡廉到重拾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到“一路一带”的号召建设。自2010年, 爆发出很多让人不敢相信的冲击性的关于慈善机构的丑闻。好在, 国人看到虽然捐款数额低迷惨淡, 新媒体视域下的舆论环境, 对不合理的公权使用的穷追猛打是为了更好地让民众逼近事实真相。
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中国梦”的权利, 而在此期间公益事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尽管目前我国公益传播尚有缺陷, 非常态时期的新媒体公益传播方面的研究, 还不能满足现实社会的需求, 但相信在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 公益传播可以打破“马太效应”, 让危机成就公信。
摘要:“郭美美事件”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速度及广度使中国的慈善公益成为公共生活的中心, 此事件的直接后果是公众对我国公益事业的信心不足。而这负面后果的直接承受者, 是公益事业主要保卫的底层弱势群体。于是, 从“集群行为论”和“风险社会理论”出发对网络狂欢事件做出分析, 探讨学术界关于新媒体的“良性主导关系”的论点。再从社会、政府、公众的角度, 指出新媒体在公益传播方面, 应当具备的反应和抉择。
多维视域下的新闻传播史现象 篇7
近代中国在华洋人的生活和命运, 是我们认识和理解那个风云激荡、积弱图强的历史时期的一个侧面, 也是重新审视我们今天在中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然歧义多端的现代化交流与冲突的参照。从个人意义上说, 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是, 一个个和我们的青年时代一样, 怀揣着奋斗、理想和牺牲精神的年轻人, 还有被探险的好奇、发财的欲望所驱使, 试图在遥远的东方实现梦想的冒险家们, 上演的一幕幕历史悲剧。诚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和生活在艰难时世的千千万万中国人一样, 本书中这些身份各异、生活时代不同的洋人, 在与中国结缘的过程中, 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顿和磨难。他们大多早在19世纪后期陆续来到中国, 属于拓荒式的人物, 在清廷尚不知英美各国位于地球哪一端、百姓视高鼻深目的洋人为鬼魅的年代, 来华洋人与中国人交往, 并且开拓自己的事业, 该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正因为如此, 这些异乡客的经历中, 才充满了尴尬、无奈和困厄, 让我们看到了近代中西交流史上独特的一页。”[1]
他们的命运岂止是“充满了尴尬、无奈和困厄”, 他们中部分声名显赫的著名历史人物, 长期以来都是作为近代史上的反面形象, 被定义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控制中国政策的代理人, 或者阴谋家和掠夺者, 比如赫德、莫理循、庄士敦;还有那些在传教、兴办实业、热衷教育和医学事业等方面力图改变现状的开拓者, 至今仍然是一些身份可疑的匆匆过客, 消失在迷雾重重的历史谜团中。
张功臣这部书, 并不是在做历史的翻案文章, 而是在力求真实的基础上还原历史。
还原历史是艰难的, 这是一种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沉重劳动。从这部“洋人旧事”中我看到, 作者在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工作中, 为了揭示出近代中国东西方交往史上的真实状况, 做了艰难的梳理和研究工作, 他查阅了大量原始文献资料, 当事人的日记、回忆录、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和当事人所作的传记、纪实等, 还做了大量诸如辨伪、求证工作。在面对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 他不再是从社会的、道德的主题上, 做带有政治图解倾向的评价和道德上的简单判断, 只是通过冷静、客观的叙事, 细致、准确的描写, 转化为历史和生活的本原状况。
空泛、禁锢的政治标签化和单一的历史观, 造成了新闻传播学长期以来在意识形态方面形成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加之叙事的理想化与人工化, 是长期以来流行的社会通病, 导致人们难以花费时间弄清真相, 也缺少理解他人的理性与宽容。从这个意义上说, 《洋人旧事》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学中对于历史的反思、表达阶级意志、作为文化传声筒的观念, 也没有采取整体性的宏大历史视角, 而是以微观的个人化观点切入, 以点写面, 把历史改写成为零碎的、具体可感的人生片断和人生经验, 既赋予历史以生命力, 又感性地还原了历史的原生态。
比如《远方来了个骆驼队———普热瓦尔斯基第四次中亚探险片段》一章, 作者在记述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时, 没有对他充满争议的探险生涯做出任何评判, 而是选择了传主从蒙古草原穿过漠北, 进入青藏高原———罗布泊———和田, 一路上猎杀珍稀野生动物的特殊嗜好的独特角度, 翔实地记述下了普热瓦尔斯基一次次疯狂的捕杀和猎取。数量惊人的珍稀动物标本, 用现代武器与保卫家园的藏民的战斗大获全胜, 作者在冷静的叙事中还不断穿插着普热瓦尔斯基洋洋自得的自述, 已经可以感受到作者出奇的愤怒与沉痛。仅此一点, 就可看出他的文章与许多描写中亚探险家注重其“传奇”经历的境界差距。
传统的历史传记, 注重的是外部事件的描述与叙说, 在文体上必然导致注重事件的过程而不是心灵的透视, 关注典型环境和人物社会地位的塑造而缺少人性力度和深度的开掘。《洋人旧事》可以说是一次现代艺术思想的历史叙事, 他没有把自己在阅读历史中领悟到的生活真理强加在文章中, 而是最大限度地“还原”他所感知的真实, 通过形象鲜明生动, 充满生活质感的艺术描述体现出来, 而把判断的自由留给读者。这并不是说作者缺乏情感上的强烈爱憎, 只不过他是把这种情感深深地隐匿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中, 给历史注入了鲜活的生命。
不渲染夸饰, 不刻意做作, 用反复考证和探究的历史事实, 把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刻感悟和饱满的思想不动声色地寓于作品的具体人物、情节和场面之中, 这是《洋人旧事》体现出的新的历史观和人学观, 对人的生存世界重新作出的人文解说。在这里, 过去传记或历史文学作品大一统的“宏大叙事”, 或者传达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题, 被作品中对人物的复杂命运的揭示、对人生飘摇沉浮的解析、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取代了。从《风中幼树———胡美与湘雅医院》中, 美国医生爱德华·休姆 (中文名胡美) 在长沙创办湘雅医院, 推广西方医学的艰辛岁月, 又在军阀混战中无奈地关闭, 然后黯然离去;到《电火亮萤虫———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中, 英格兰人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35年, 同样带着伤心破碎的梦返回故乡;《纸上拓荒———马礼逊在广州的地下传教生涯》中, 美国人马礼逊在严厉禁教的嘉庆年间来到广州, 藏匿在洋行的阁楼里, 在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的困厄中, 用了20多年时间执著地翻译《圣经》、编纂《英华字典》秘密进行地下传教……作者面对的是每个具体的人的生存世界, 他们的悲欢离合、奋斗与挣扎, 已经不再是作为某一阶级、阶层或群体中“类”的代表与象征, 而是作为和我们同样活生生的“人”, 行走在我们的视野里和生活中。
在不少章节的叙述中, 还可以看到作者采用的是一种近似于“元历史”的创作理念。“元历史”观是西方新历史主义的重要思潮, 这种观念认为以文本形式存在的“历史”, 不可避免地带有叙事者的想象性和虚构性, 是以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而存在的”, 找不到原生态的历史, 只能找到有关历史的“叙述”。[2]例如《电火亮萤虫———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一文, 记述的是苏格兰穷牧师的儿子傅兰雅, 从孩提时代就十分向往中国, 为此他刻苦学习汉语, 来到中国后先在上海担任《中国教会新报》的主编, 后担任江南制造局的科技翻译官, 在译介大量科技文章的同时, 还创办了介绍自然科学的月刊《格致汇编》, 可以说是开中国近代科技新闻之先河的重要历史人物。但他在中国奋斗了35年后, 却带着伤心破碎的梦返回故乡。晚年在美国, 傅兰雅在回顾这场“旷日持久、封闭困乏的苦斗”时, 仍然怀着一种“上当受骗”的心情。在这篇文章中, 作者采取了“元叙事”的新历史主义创作观, 消解了传统历史叙述建立在模仿论基础上的叙述规范, 以及传统历史的“真实性”, 用大量的考证资料、回忆录, 在重新探求那段历史的许多未解之谜时, 完全由传统的历史本来就是这样变成了对于历史生成本相的追问, 由毫无怀疑地接受历史变为对历史的诘问, 留给我们大量诸如“是中国利用了他, 还是他利用了中国”等令人深思的人生困惑。
除了作者新的创作理念之外, 还有与现代文体艺术的契合。这与张功臣长期研究外国文学的艺术变迁有关。从福楼拜到海明威, 再到加缪和卡夫卡, 西方小说叙事艺术一直在变化中发展。正如海明威一直反对凭借抽象概念进行创作, 强调真正的创作是将个人具体的经验直接传达给读者, 他说:“抓住你真正感受到的东西, 而不是你以为感受到的东西。”在《洋人旧事》中, 那些具象、情节、场景的描述客观而逼真, 很难找到臆造的迹象。这些年来, 张功臣利用工作之便, 基本上走遍了这部书中传主们生活过的地域。可以说, 那种尽可能真实的描写, 基本上是作者在亲身体验过以后的真实表达。长期的记者生涯和文学写作, 也修炼出了他在艺术表达上简明准确的写实功力。
请阅读这样的描述:
“在去往格尔木河的路上, 荒凉辽阔的盐碱滩上已展现出秋天的景色, 红柳和沙拐枣稀疏横陈, 灌木丛中的树木渐渐发黄, 湿地上的芦苇丛已经枯萎, 其中活跃着藏雉, 还有许多兔子, 黄土断崖上偶尔可以看见猫头鹰……” (《远方来了个骆驼队———普热瓦尔斯基第四次中亚探险片段》)
“广州的九月酷热难当, 已经是深夜了, 沙面85码头洋行街上一家美国商行的货栈里, 还有一个人没睡。屋子里依然像蒸笼一样憋闷、焦躁, 让人喘不过气来;湿重而黏稠的空气像凝固了似的, 堵住了身体的每一个汗孔。马礼逊知道, 今夜, 他是无法入眠了。他叹了一口气, 从皱巴巴的蚊帐里钻出来, 点上蜡烛, 决定把日记写完, 再写几封信, 用来打发自己来中国后的这第一个漫长的夜晚。” (《纸上拓荒———马礼逊在广州的地下传教生涯》)
在这里, 我不是要谈作者的写实能力, 而是他超越了经验表层叙述的想象力, 还有对于生活形态可能性的深层探试。对于《洋人旧事》这种具有新闻史意义的传记作品来说, 时间的流逝感、个体的生命记忆和广阔空间的变化将成为作品结构的潜在动机。在《洋人旧事》中, 时间作为史实故事的叙事核心, 显示了内容主题的多向可能性, 作者赋予了故事时间的多维、多义、多样化等不同特色。比如《黄海噩梦———“镇远”舰帮带马吉芬》一文, 是以北洋水师的洋帮带马吉芬在临死前的混乱回忆展开的, 甲午海战、天津水师学堂、求见李鸿章、威海失陷, 像一个个梦魇, 清晰而又含混地出现在马吉芬的脑海中, 构成了一幅幅不堪回首的惨痛画面。还有马吉芬病床窗外的纽约曼哈顿港的黄昏, 环境、命运、心理, 让我们产生的身临其境之感, 实际上是作者用一种逼真的虚构和想象完成的。
这种“多维化”的叙事过程中, 不只是展现时间的一维特色, 而是以多重的叙述视角, 使读者在相同的时间瞬间, 感受和领会不同空间内的历史画面, 大大增加了文本的艺术感染力。
《洋人旧事》在历史观和新闻史研究中的新变, 完全建立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社会状态的多元化与开放化, 以及社会思想的多样化的基础之上。同时, 也是作者不渲染夸饰、不刻意做作, 用反复考证和探究的历史事实的踏实学风的体现。“修辞立其诚”, 是一条关于文章作法的千古训诫, 也是我在读完《洋人旧事》之后感受到的。
摘要:《洋人旧事》 (新华出版社2008年出版) 是张功臣先生出版的一部新闻史的新著, 是继其《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 (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之后的又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优秀之作。同时, 这部著作中体现出的新的历史观和人学观, 以及在文体上具有突破意义的变革, 都为我们在新闻传播史、修辞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新历史观,传播史,修辞学
参考文献
[1]张功臣.《洋人旧事》[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8.
模因论视域下网络语言的传播探析 篇8
一、模因与模因论
“‘模因(meme)’最早由英国的道金斯在科普著作《自私的基因》中 提出 ,‘meme’一词来 源于希腊 , 原词为‘mimeme’,意思是‘被模仿的东西’,它是文化传递单位,或者说是文化复制因子,其核心为模仿;所有能够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的信息都可以称为模因”。[3]模因的表现形式及传播途径均丰富多样。音乐、服装、建筑风格甚至是思想等只要传播开来都可以被视为模因。模因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杂志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形成的一种新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文化的进化规律”[4],“语言是模因复制传播的主要载体,语言模因论用来解释语言进化发展的规律”[5]。在语言的传播中,模因可以是词素、字词、句子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这些字、词、句可以被模仿、复制,形成新的模因,从而达到传播的效果。模因论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作为特殊语言的网络语言同样可以用模因论来分析其衍生、复制及传播。
二、网络语言模因传播的类型
“模因可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模因为‘相同的信息异型传播’,表现型模因为‘不同的信息同型传递’”。[6]
(一)模因基因型传播
基因型模因的主要特点在于相同的内容,不同的表现形式。网络语言中存在大量的基因型模因,主要体现在缩略语、谐音、借称、符号等方面。
缩略语:为了达到以最少的语言传达最多的信息,网民通常选用缩略语来达到经济性的目的。缩略语很好地体现了网络语言的基因型模因。如英语缩略语:BBL(be back later),FTF(face to face );汉语拼音缩写:GG(哥哥),J J(姐姐)。这些缩略语虽然形式简单,但是传达的信息却和原来的语汇意义一致,因此属于模因基因型传播。
谐音:谐音最能体现网络语言的模因基因型传播。网络语言中的谐音现象主要体现在汉字的谐音、数字的谐音以及由这些符号组合的混合谐音上。汉字谐音:鸭梨大(压力大),童鞋(同学),围脖(微博)等;数字谐音:886(拜拜了),98(酒吧)等;语码混合谐音:米too(me too,我也是),+U(加油)等。这些网络语言发音相似,虽然形式不同,但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因此同样属于模因基因型传播。
借代:网络传播中,通常会出现借代的现象。一般不直接说出某个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与此事物相关的另一个事物来传达意义。例如,用“小强”来指代“蟑螂”,用“恐龙”来指代“相貌丑陋的女性”,用“菜鸟”来指代“初级水平的新人”等。
此外,网络中非语言符号的出现,弥补了语言符号传播意义的缺陷,在网络中同样属于模因基因型传播。网络信息的录入主要依靠键盘操作,这一特点使得网络中非语言符号大量涌现。表示同一意义的笑有很多符号来表示:O (∩_∩)O~ ,?,(*^__^*) ……,(^o^)/~ ,^O^。这些符号虽然形态各异,但是表达的内容却和原始信息相同,因此属于模因基因型传播。
(二)模因表现型传播
表现型模因的主要特点为形式相同,但是传达的意义各异。网络语言中存在大量的表现型模因传播。例如,自从“江南style”一词出现以来,网络上出现了很多“XX style”:航母s tyle ,春晚s tyle ,教师s tyle等,虽然形式相同,但是其传达的意义却各不相同。网络语言的模因表现型传播不仅体现在网络词汇上,网络流行语将网络语言的模因表现型传播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2014年的网络流行语之一的“蓝翔体”———“那么,问题来了。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这句广告语源自演员唐国强为蓝翔代言的广告,句式十分经典,一经出现,便得到了广泛关注和传播,短时间内,出现了很多版本的“那么问题来了,XXX哪家强?”2015年羊年最新的网络语言“duang”一时间引起了人们的热议。2015年,有网友将成龙2004年代言的某洗发水的台词与传唱度十分高的歌曲《我的滑板鞋》进行了编辑实现了神同步,而恶搞视频中出现的台词“duang”一出现便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成龙的台词被争相模仿,形成了各种版本的“duang体”,要么达到娱乐的效果,要么达到调侃、讽刺的效果。以上流行语,虽然表达的意义和侧重点不同,但都运用了同样的句式,网络流行语的成功传播将模因表现型传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网络语言模因传播的原因
网络语言之所以能够得到成功的复制和传播,主要归功于三个方面: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传播载体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网民的心理因素。
(一)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
网络语言产生于网络这个特殊的媒介中,与传统的语言形式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从网络词汇的特点来看,网络语言用字、用词节俭。网民还利用键盘输入的特殊性,打破原有书写符号规范的限制,创造出新的音形义结合体,如利用字母、数字以及图形符号等简单的符号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内涵。此外,由于网络世界的隐匿性以及自由性的特点,网民经常会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追求新颖性,从而张扬个性,体现与众不同。诙谐性是网络语言的又一主要特点。网民的相对年轻化使得网络语言五彩缤纷,充满活力。网民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些幽默诙谐的网络词汇,以此使得网络的交际空间和阅读空间更加轻松。正因为以上特点,网络语言更容易被人们注意、理解并接受,具有了很强的复制能力,从而得到广泛复制与传播。
(二)传播载体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语言的载体互联网为模因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为网络语言模因的传播提供了平台。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十分快,使得网络语言的模因可以同时传递给很多人,而每个人所接收到的语言模因都是完全一致的。网络语言传播的最大特点是“快”,这一特点使得网络语言模因具有较高的保真度,从而被大量复制并广泛传播。例如,2014年3月31日,马伊琍发微博来回应文章出轨事件:“恋爱虽易,结婚不易,且行且珍惜”。短暂的时间内,这条微博被网友迅速转载并评论,截至目前,这条微博的转发量达到577178次,网友评论1275723条,点赞数达到2567867。这条微博一经出现,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最终形成“马伊琍体”。网友争相模仿,使得网络中出现各种版本的马伊琍体。而网络语言如此快的复制和传播速度,均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
(三)网民的心理因素
网民在网络语言的模因复制与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民是传播的主体,他们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可以在互动中随时转换角色”。[7]网络语言要得到成功地复制与传播,必须顺应网民的心理。首先,网络语言顺应了网民娱乐时尚的心理。就语言而言,它本身必须具备时尚性才可以被使用者模仿、复制、传播,从而形成语言模因,而网络语言的特点之一便是时尚性。其次,网络语言还顺应了网民彰显个性的心理。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于其创新性。语言模因与创新心理紧密联系,语言正是在不断地模仿中更新。网民通过创造新的网络语言来彰显个性,而这种创新性的模仿为网络语言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网络语言的多种变异形式很快形成语言模因,被网民模仿、复制、传播。此外,网络语言还顺应了网民减压宣泄的心理。由于网络交际的隐匿性,网民可以在交流过程中无所顾忌,通过使用和传播一些粗俗的网络语言来达到减压宣泄的目的。可见,网络语言的成功复制和传播是因为其顺应了网民娱乐时尚、彰显个性以及及减压宣泄的心理。
四、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来体现,而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模因论的观点来看,网络语言的传播主要有两种类型:模因基因型传播与模因表现型传播,而网络语言之所以能够进行成功的复制和传播与其自身的复制能力、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网民的心理因素密不可分。网络语言的复制和传播为网民提供了诸多益处,然而,网络语言成功复制与模因的例子中不乏一些网络粗俗语言的模因。网络语言中充斥着低俗、暴力、色情类的语汇,这些语汇通过模因成功得到复制和广泛传播,从而严重污染了网络传播与交际的环境。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脉络,以一个客观、动态的视角来审视网络语言及其传播,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传播与交际环境。
摘要: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出现促使网络语言的产生。模因论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其可用于分析和阐释文化的进化规律。网络语言与模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模因论为研究和分析网络语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利用模因论的相关观点对网络语言的传播类型及原因进行探析。对网络语言及其传播的探析,可以使我们对网络语言的衍生和发展有更深的理解。
新媒体视域下的政府政务传播研究 篇9
政府新媒体平台的发布内容目前主要是对常规媒体部门的资源整合和推送, 从这个意义上讲, 政府新媒体平台的新闻生产功能比较弱, 信息传播的渠道和介质功能更加突出。这种政务性质的新闻通告在新媒体上的整合和集聚可以很好地扩散甚至是二次传播, 一方面有益于政府的统筹和集中发声, 另一方面也可以产生多种媒介渠道的协同效应。此外, 在新媒体渠道中, 政府政务传播的纵向贯穿更加显著, 表现在低级政府部门对上级政府部门政务传播的扩散更迅速, 响应更及时。
2 新媒体渠道中的政府舆情采集
新媒体渠道给政府及时回应舆论关注和亟待了解的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微博是最常见的公众情绪表达媒介, 政府舆情采集的信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微博。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积极的舆情监测, 对公众的质疑和情绪予以合理的回应可以起到有效疏导舆情的作用。在一些群体性事件的预防、突发事件的处置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微博不仅是政府政务发布的渠道, 还是政府和民意沟通的窗口。大众传播模式中, 政务讯息到达受众群体一般意味着信息传播的终结。但在新兴媒介渠道中, 这种终点同时又是受众反馈和新一轮人际传播的起点。转发和评论不仅满足了受众自我表达的需要, 也是公众话语权的重要体现。同时由于新媒体用户的高粘性, 受众对于也参与政务传播的热情也会不断加深。
3 政务信息的新媒体传播渠道
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报告显示, 截止2014年11月30日, 全国地方省份政务微博开通率达到70%以上。中央国家机关官方微博累计覆盖超过2.3亿人次, 微信推送内容超过1万次。全国政务微信公众号推送300多万次, 累计阅读量超过15.3亿次。政务APP的下载主要以民生资讯类为主, 其中公安服务类APP的下载量比较突出。[1]新媒体在政府政务整合传播中的功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放异彩, 发展最为迅猛的当属政务微博, 从以北京发布、上海发布等省市级官方微博及时在线公布政务和回应公众疑问, 到微博推动全民反腐与政务监督, 再到“净网行动”和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都体现出了微博强大的政务服务能力。微信政务服务能力的凸显是对政府政务微博功能的衍生和补充, 借助强关系推送网络和高效的消息送达, 触发互动和二次传播, 以强大的辅助功能将网站的一些服务嫁接到微信平台上, 从而达到方便普通群体接触政府政务的目的。以主打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相关理论著作的政务及理论传播软件“学习中国”等政务APP, [2]集政务展示、政府形象传播、理论和知识传播等功能于一体, 是促进政府和大众有效互动和沟通的新兴渠道。
4 政务信息在新媒体渠道中传播的特点
议程设置在政府政务传播中意义重大, 主要表现在对政府政策透明、舆情疏导、对突发性事件的及时发声以及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等方面。新媒体表现出传播速度快、到达率高的特点。在舆情疏导方面, 新媒体能帮助政府具备分析和监测舆情、及时辟谣等。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上, 新媒体往往能够填补传统媒体的空位。但是要注意到, 以新媒体为源头的即时报道往往存在信息掌握不全面、甚至是信息错误的风险。除此以外, 政务新媒体对突发事件经常采取正面报道的处理方式也容易激化矛盾, 使政府成为众矢之的。3月18日晚, 国内各大主流媒体通过新媒体渠道对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逝世的报道被证实是假新闻、在尼泊尔发生强震后, 4月26日微博认证“新华网视点”和“人民网”的微博都发布了“只要持中国护照, 不分有无机票均可登机”的消息, 但随后也被证实是假新闻。由此可见新媒体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也存在事实失真和误导大众的可能, 这就要求政务新媒体的运营者不断提高新闻素养, 尽量减少和避免假消息的流出。在政务新媒体渠道中, 公众向平台的反馈也是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务平台通过组织投票和提案征集活动, 进一步将大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老百姓通过政务新媒体平台, 更加方便有效的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检举权、投诉建议权等, 也为党和政府反腐的深入提供了助力。
5 政府政务信息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守门人
在政务新媒体信息的传播过程中, 信息有一个衰减和强化的过程。一方面, 对于那些受众感兴趣的政务信息, 受众会进行筛选和过滤。这样, 一部分信息的就会减弱和淡化。一部分信息会得到强化和二次传播。具体而言, 受众从弱关系的微博渠道和微信推送渠道得到的政务讯息经由强关系的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的分享和讨论, 传播效果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这个过程, 也是公众参与政治生活开辟了新的通道, 新媒体也正在涉及到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3]在互相的交流与讨论中, 一些不足之处得到放大、发酵进而通过新媒体渠道反馈到政府的信源端。这样, 政务信息的传播也能实现良性互动。由于新媒体受众对于政府的政策传播具有强制性介入的特点[4], 不同于大众媒介和网络, 负面的信息可以在政治的干预下得到淡化。新媒体渠道尤其是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的生态具有一定的泛自由化和私密性, 一方面政务新媒体要对与公众舆情有强烈的嗅觉, 提早发现、及时疏导。另一方面, 也可以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政府形象的正面传播和展示。
参考文献
[1]2014年全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EB/OL].新华网, 2014-12.
[2]“互联网+”成热点议题习近平重要讲话APP上线[EB/OL].人民网, 2015-4.
[3]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8 (2) .
传播视域 篇10
摘 要:微视频教学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较高的物质支持。本文主要探讨英语微视频资源制作的具体应用理念,结合微课教学的特点,并探索其具体的应用和制作要点,通过微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让学生不但学英语,更要用英语,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网络传播;英语微视频;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06-01
微视频教学引入教育领域内,刮起一阵教学新模式的风暴,很多术语比如“微课”“翻转课堂”“微博”等都开始渗透到课堂教学理论中。其实微视频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直接表达方式,就相当于电影要应用于传统的影视作品中是一样的,英语微课视频需要结合PPT、Prezi等软件,利用录屏技术,在此不但要求解决影像干扰等问题,更节约制作成本,同时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一、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
翻转课堂主要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并在此找到合适的教学切入点,网络传播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便利的条件,更多的融入教学中的以人为本、发展为本的理念,这将为翻转课堂的开设搭建广阔的平台,并且是高校教学开展的关键。传统的教学中,运用教材、黑板(ppt课件)、粉笔(鼠标)构成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更趋向于唱读式的教学,教学模式中的很多弊端也暴露出来,因而教学理念的推行要求结合网络传播技术。教学中需要考虑学生接触到的移动终端设备,让信息的零散部分组合在一起,因而微视频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欢。
二、微视频教学的特点
1、微视频教学的互动性。与传统的传媒介相比较,微视频主要在编写和读取上实现双向交流互动,而传统的媒介交流更多的是单向交流。比如网络视频的使用,创建者和观看者都可以留言和回复,第一,观看者可以根据观看的效果做出适当的评价,这将提升微视频的关注程度;第二,创建者根据观看者的反馈情况,逐步改进,这将很好的体现双向互动模式,良好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微视频的发展。
2、教学中视觉冲击力好。微视频作为教学资源可以生动形象的呈现课堂教学内容,将图片、声音、文字基于一体,呈现出的形式更具动感,并能更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理解并且记忆所学内容,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观看微视频教学资料,也可以在课下反复观看,强化记忆。
3、浓缩教学资源。微视频主要的特点是浓缩性比较好,由于用时比较短,内容也略显精悍。通过教育心理学了解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有一定限度,尤其是在一堂课的时间跨度中,学习者不能真正的做到全神贯注,因而广大的一线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展示教学内容,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微视频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改善学习效果。
4、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到困难时,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随意的调整观看的时间以及次数,通过反复学习,带动学生理解知识和内容,教师和学生重复的利用微视频的互助性,促进师生关系融洽,提升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自主的探索知识。
三、微视频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根据课堂内容有效利用视频资源。英语教学中,有效的运用各类视频资源,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应用微视频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要先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况开展教学,这将有效避免滥用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的教学资源,混淆学生视听。因而在选择微视频教学资源的时候,不要让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情况,而是需要运用和整合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My school这节课时,可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和材料,不要感觉很相似就盲目的使用,比如运用My family等内容,避免学生理解本课知识受到延伸知识的干扰,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英语教学的基础是良好学习氛围的开展,因而在英语课堂中,学生可运用微视频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视频、歌曲和动画,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比如教师在讲解This is my sister这节课时,先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微视频,让学生在学之前简单了解相关学习内容,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课堂中,然后再给学生讲解知识点,这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深化。
3、微课资源开拓学生视野。微课资源可以涉及到很多方面,并且能够有效的整合网络上的各类资源,借助网络能够将科学、优秀的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因而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利用微课视频资源,播放各种影像资料,给学生营造真实的场景,让学生开拓视野,提升其综合素质以及能力。合理的运用微课资源,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勇于开拓创新。
4、微课教学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关系密切,因而微视频教学资源打破传统音频教学的局限性,两者的有效结合,不但能够丰富教学手段,更能让教师在英语课堂中,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可以先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微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了解语境,调动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系数。当教师讲解How much are these pants这节课的时候,由于涉及商品购买等相关内容,所以更为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中通过有效的运用微视频资源,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观看视频,模仿视频中的对话形式,组织对话内容,通过实际的演练,提升学生口语表达,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应用打破的传统教学的局限性,让教学活动更趋向于和谐和轻松,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共建。另外运用微视频教学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为课堂增添活力和生机,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 游.利用微视频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12-32.
传播视域 篇11
一、对传播伦理的内涵分析
所谓的“传播伦理”就是指在传播过程或传播行为中所涉及的道德关系。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 其关系着社会道德价值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关系着道德伦理的形成。传播伦理是传播学和伦理学这两门学科在传播行为上的道德方面存在交叉的环节。因此, 传播伦理学就是指使用传播学和伦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探析传播行为、传播过程中所存在的道德现象和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但目前, 我国对传播伦理的研究仅仅停留在与其相关的研究领域, 如与之相关的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
二、新媒体视域下传播伦理所存在的困境
(一) 虚假信息的出现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随着新媒体的进步与发展, 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层出不穷, 而这些虚假信息就是造成传播伦理出现失范现象的原因之一。由于网络媒体具有开放性及匿名性的特点, 导致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漏洞, 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都极易成为传播谣言的平台。例如, 近几年来, 在微博上出现的对社会影响比较大的虚假信息传播案例中, 那些散布谣言的人既有普通的微博用户, 也有一些媒体界的意见领袖, 他们对虚假信息的发布, 仍造成了用户的盲目相信,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正常秩序。由此可见, 新媒体缺乏严格专业的“把关人”, 从而致使传播信息的良莠不齐, 真假难辨。
(二) 低俗信息的横行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当前的网络平台上, 充满着色情、暴力等低俗内容, 这给新媒体的形象与发展抹上了一层“灰色”。这些低俗信息内容的过度泛滥严重污染着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给优秀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并败坏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同时,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期, 他们的好奇心较之他人更为强烈, 而且又没有足够的自制力, 一旦接触了这些低俗信息就会对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三) 媒体滥用话语权易引发社会争议
在新媒体视域下, 当一个新闻事件被影响力较大的新闻传播媒体进行报道后, 通过新媒体的传播, 往往会引发强大的社会舆论。在新闻界, 有学者将个别新闻媒体的“主观性”报道行为称作“新闻审判”。而具有“新闻审判”的新闻报道, 它们在事实上往往是片面的、过度夸张的甚至是缺乏实际验证的, 其目的是为了激起公众对某一方当事人的批评或同情, 从而吸引大众眼球。这种报道方式, 夹杂着新闻媒体的“角色错位”和非理性诉求表达, 这并不符合新闻报道的要求, 违背了媒体应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进行报道事实。
三、解决新媒体视域下传播伦理困境的对策
(一) 要加强媒体的自律意识, 构建良好的媒介品牌形象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媒体是党和人民沟通的“喉舌”, 所以媒体在发挥自身作用的时候,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自主承担起弘扬正气、引导舆论以及传播优秀文化的社会责任。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的关键时期, 社会经济的各种机制都在发生改变, 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道德规范等都面临着变革, 这给人们带来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危机感。目前, 利己主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风气在这个转型期有所抬头, 这必然会影响到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观念, 影响他们的职业道德。因此, 作为媒体, 要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自身的自律意识, 并主动地肩负起净化新闻传播市场环境的责任, 努力为受众提供更多有益的、人文化的信息。
(二) 需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督促新媒体进行伦理建设
我国政府既掌握并承担着宏观调控的权力与责任, 又肩负着发挥主导者和协调者的社会角色。因此, 政府在面对传播伦理的困境时, 首先要针对新媒体所带来的媒介融合趋势, 进行新闻资源、传播工具、手段的有效整合, 从而有效规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出现的传播伦理失范的现象, 确保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其次, 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 形成规范有效的传播机制, 从而加强对信息传播环境的监管与整治。最后, 政府还需通过媒体的宣传作用, 对大众的思想文化进行引导, 督促受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使其健康有效地使用新媒体。
(三) 应培养受众明辨是非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观
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 媒体信息的传播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能相互影响, 受众自身的道德修养对新媒体传播内容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 在新媒体为受众提供良好的舆论平台的基础上, 信息受众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用正确的道德方式与媒体进行交流, 并合理地分析自己所获取的信息, 既不盲目相信, 也不过度抵制, 对虚假、低俗的信息进行合理有效的批判, 进而促进新媒体传播伦理质量的提高。
四、结束语
良好的传播伦理能有效地促进新媒体的发展, 促进受众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 在面对传播伦理出现失范现象时, 媒体应加强自律意识, 构建良好的品牌形象, 政府应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对伦理建设进行监管, 受众应加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 从而促进新媒体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健.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伦理困境及其对策[J].今媒体, 2011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