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分析

2024-09-16

视域分析(精选12篇)

视域分析 篇1

1. 强拆悲剧层出不穷

2010年9月10日,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凤冈镇因强拆发生一起自焚抵抗事件, 拆迁户三人被烧成重伤。2011年4月22日, 湖南省株洲市云龙示范区学林办事处横石村, 58岁的农民汪家正为阻止强拆也选择了自焚。2011年5月6日,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发生了恶性拆迁案件, 在强拆过程中, 民警和综合执法人员被动迁户用长刀捅成重伤。

在当今中国, 强拆引发的悲剧越来越多。一些地方发生暴力拆迁事件, 甚至出现了流血事件。如何解决拆迁事件反映出来的问题, 不仅关系到公民财产权益的保护, 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因城市化是体现国家发展程度和地区经济现状的重要标志, 我国各地都较为重视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然而, 由于主管部门的法律意识淡薄、急功近利、打造形象工程等, 本应改善居民生活的民心工程, 却引发了诸多伦理问题,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深思。

2. 强拆现象的公共伦理视域分析

2.1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伦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主体以寻求自身的利益为目的, 在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中获得自己的经济价值。经济活动领域以其巨大的物质能量和经济价值并通过货币。财富等具体价值形态, 显示出其优越于伦理价值的意义。在社会的转型期, 由于社会利益多元化, 利益矛盾尖锐化, 新旧伦理观念、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互相冲突, 加之对干部的公共伦理教育滞后, 出现了许多问题。强拆悲剧就是由此引发的。

2.2 公共权力价值观被扭曲

公共权力价值观是公共管理主体对权力的意义和指向的伦理把握, 是个人对于权力所进行的价值评价、判断、选择的内在主体尺度, 也反映着公共权力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社会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人民利益是公共伦理的基础, 公共伦理的准则、权力运作的评价尺度只能是公共利益, 而不能是个人利益、某个小团体的利益。

在城市的强制拆迁中, 由于政府官员的权力寻租、勾结腐败, 或者开发商的巧取豪夺等原因, 被拆迁人的权利被漠视, 一些地方政府无视或者轻视被拆迁人的私有财产权, 以公权意志辗压公民微弱的个人意志[1], 就是从自身利益出发, 不顾民众死活, 以小部分的经济利益代替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2.3 公共权力被绑架

公共权力是公共组织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体现国家意志和公共意志, 是我国社会和组织正常运转的资源配置、社会关系调整的决定力量, 也是公共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基础。

城市拆迁, 一项为民解困的德政, 眼下却有一部分演变成以营利为目的、着眼于土地投机、与民争利的“坑民工程”。由于拆迁补偿太低, 双方矛盾加剧, 以至于达到剑拔弩张、你死我活的地步。公共权力已然被绑架。当前我国的相关立法未完善、司法为未独立、问责未落实, 部分地方政府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前公然绑架公共权力, 构建官商利益链。主观放大公共权力的强制性、功用性, 忽视了其公共性和服务性。

2.4 公共责任被推卸

公共责任是公共组织在解决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 对其所实施公共管理行为的必然结果所负有的责任, 实质是公共管理主体对社会利益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城市房屋拆迁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群众性、经济性都很强, 非常复杂又十分难做的工作, 它涉及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关系, 直接关系到被拆迁人的切身利益和拆迁单位的经济利益。城市房屋拆迁、安置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国家城市规划战略的推进, 也是社会、民心稳定的重要因素。公共管理主体对于拆迁纠纷不断产生、强拆悲剧层出不穷负有主要责任。如今, 政府在拆迁中职能错位、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司法保障薄弱、拆迁评估不规范、拆迁补偿标准低等问题频出, 严重侵害城市居民的合法权益, 引发群众大量上访, 影响社会稳定, 相关部门却频频推卸责任, 部分地方甚至要将拆迁事宜交给企业进行, 无疑是在推卸责任。

2.5 公共利益被损害

公共利益是以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表现出来的利益, 是社会公众所必需的、个人可以享有的社会价值。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条件下, 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总体和根本上是一致的, 脱离了公共利益的个人利益, 往往流于一己私欲, 在理论上演变成为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而没有个人利益的公共利益, 则异化成为虚幻的公共利益, 异化成为专制主义、极权主义, 实质上是放大了的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强拆不顾个人利益, 片面强调“集体利益”, 就是专制主义、极权主义, 就是部分政府部门的利己主义。

3. 消除强拆的对策构思

3.1 改变经济发展模式

过去, 我国推崇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近年虽改为了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但始终离不开一个“快”字。凡事欲速则不达, 要求经济快速发展, 就难免会出现问题, 强拆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 更出现“没强拆就没新中国”的观点。

政府的低价征地并高价出售这一征地过程, 是由法律保障政府独家垄断获取经营土地暴利的生意。如今我国房地产税费和土地财政已占当地财政收入的50%以上。依靠土地来推进经济的发展。这种主要依靠“土地财政”建立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不可持续的, 将数十年后的公共财政收入提前收了, 一旦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结束, 可供开发的土地日益减少, 未来的公共财政状况将会面临严峻考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应认清自己不是经济主体, 而是为人民服务的公共组织, 不应一味追求经济利益, 而应兼顾伦理价值, 出台相应政策, 保障经济在符合公共伦理的前提下发展。

3.2 健全相关法规制度

强拆事件层出不穷, 屡禁不止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与法规的不合理。

我国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转让权的界定不清晰;以及房屋拆迁条例的不完善和不合理, 致使拆迁监管空缺, 拆迁权力所属不明, 存在行政强拆现象;公共利益范畴不明, 致使地方政府借用公共利益强行征地却又用于商业用途, 从而牟取暴利;拆迁补偿机制不完善, 仅规定补偿上限而无下限。

我国应完善相关法规, 建立完善的城市房屋拆迁政策体系, 明确公共责任, 包括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合理的拆迁规模确认程序、拆迁人的市场准入制度、拆迁补偿和安置政策、拆迁纠纷的仲裁制度以及对拆迁人的监督机制[2], 并修改已有法律中的不合理成分, 克服法规内部矛盾, 取消行政强拆权力, 由法院对拆迁进行仲裁和监督。同时, 应出台政策, 保证地方司法独立, 避免公共权力被绑架的现象。在房屋拆迁过程中, 运用行政裁决、听证制度、司法救济三条途径对拆迁纠纷的处理, 充分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利益, 防止公共利益遭到损害。

3.3 提高政府服务意识

政府应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观念, 坚持人民本位, 反对政府本位;坚持公共权力运作中兼顾经济价值和伦理价值;坚持行政过程中法理为主, 兼重人情。真正做到人民政府为人民, 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在城市拆迁改造过程中, 政府部门应从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出发, 不盲目追求经济利益, 制定合理的拆迁补偿和安置办法, 实现和谐征地、拆迁、再建的城市化和发展进程。在征地拆迁实施过程中, 应以服务为理念, 沟通为手段, 让群众认识拆迁目的和意义,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公平、公正、公开地分配补偿, 有效化解群众思想上的担忧和不满, 从而获得群众的支持, 实现和谐拆迁。

参考文献

[1]何永强, 城市拆迁问题的伦理思考[J].云南: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 4.

[2]雷阳.城市房屋拆迁现状分析及对策构思[D].重庆:重庆大学.2005, 4.

视域分析 篇2

1 治理理论的解读及启示

作为治理理论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罗西瑙在其著作《没有政府的治理》中对治理进行了诠释:治理是由共同的目标所支持的,这个目标未必出自合法的以及正式规定的职责,而且它也不一定需要依靠强制力量克服挑战而使别人服从。这也就意味着,治理机制从传统的单一政府向多元主体转变,伴随着治理范围的扩展,各类人种、各类组织可以通过相应的机制参与到社会事务的管理中去,从而满足个体的自我需要。治理理念呈现了一种理念,即各国政府对于合法的权利方面已然摆脱了传统的垄断局面,社会相关的利益群体,不同机构、组织等都肩负着维持社会秩序,参与社会经济事务管理的职能。治理理论强调社会系统对政府起着重要的补充功能,能够承担起政府忽视或者弱化的职能。

威格里·斯托克在对治理理论流派的相关观点进行梳理和探究基础上,提出治理理论的主要特质。主要表现在:①在治理的主体方面,它既包括政府,但又不局限于政府,还有众多的社会公共机构和利益群体。多元主体对传统的权威提出了质疑和挑战,政府不能作为单一权力的主体,各类组织、各类群体都应该行使相关权力,并由权力的边缘走向中心。②在诸多社会事务的治理过程中,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然摆脱了传统的界限分明的局面,在责任主体方面也日益模糊。这种趋势使得原先国家承担的社会责任开始转向社会,即社会承担着许多政府过去承担的责任。③治理理论强调,在涉及集体参与的事务中,不同社会机构之间的权力互相依赖,需要精诚协作。④治理理论强调诸多参与者形成一个组织网络。⑤治理需要政府参与社会管理事务,不仅仅使用发号施令的手段,还需要寻找更多的管理方法和技术,通过这些新的技术或方法对公共事务进行更好的引导与控制。

2 地方图书馆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新时期以来,黑龙江省的图书馆事业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里程,为当地的文化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然而,通过对一些图书馆的实际调查看,地方图书馆事业大多举步维艰。

2.1 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单一性

从开始,文化体制改革逐渐渗透到地方图书馆领域,许多地方开始加快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并探索了相应的管理模式,公共服务委员管理模式等新兴模式随之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管理体系的桎梏。虽然不少地区开始尝试相关的管理体制改革,并做了一些尝试,但效果并不明显。在地方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中,清一色的“政府主导”管理模式依旧存在。这种“政府主导”图书馆管理体制,使得当地的图书馆管理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是图书馆管理职能容易错位,导致责任不到位。责任主体与实施主体的无边界,政府包办一切的方式使得图书馆缺乏一定的自主权,没有很好地实现“管办分离”。二是容易导致图书馆管理的职能越位。由于上级文化相关部门对图书馆的管理范围过大、过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发展的路径,从而导致图书馆的服务总是难以满足社会民众的需求。三是图书馆管理职能的缺位。该管的不管,在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图书经费来源等方面却形成了缺位,使得许多社会公众对当地图书馆服务满意程度较低,许多社会公众表示图书馆的图书更新速度慢、图书查阅系统设备落后等。

2.2 图书馆经费来源的聚焦性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图书馆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所有社会成员都享有无限期平等获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并通过图书馆服务增进个人的知识福利,并且无需支付税外费用。也就是说,公共图书馆的本质特性是平等服务、免费服务。”从近年的图书馆经费投入看,黑龙江省一些地区政府通过执行国家相关的政策以及制定保障机制,使得图书馆藏书数量持续上升。然而,由于投入到图书馆的经费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经费投入虽然增加,但总量偏少的局面短时间内仍然难以得到改观。从经费来源渠道看,政府机构仍然是主要渠道,虽然社会捐赠和私人机构投入出现,但是杯水车薪,难以解决经费投入短缺的问题。在地方经济发展现状下,依靠政府投入更多的经费显然是不现实的。为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私人机构和社会捐赠等途径是当地图书馆经费增加的重要渠道。

2.3 图书馆资源利用率较低

网络反腐视域下的政治认同分析 篇3

摘要:作为社会现代化的产物,网络已成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的重要平台。在新时期反腐语境下,网络以其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和“旋风式”的反腐效果愈来愈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网络反腐作为公民政治参与中出现的一种非制度化的参与渠道,也是一种新的政治现象。文章分析了在中国出现这样一种非正式但又十分重要的反腐渠道的原因,并指出多元化的网络环境给新时期政治认同整合带来的冲击。在网络反腐视域下,我国应通过加强网络平台“硬环境”和网络意识形态“软环境”建设,构筑起“网上网下,官民互动”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反腐体系,进而提高认同指数,推动法理型政治认同建设和提高我国政治文明水准。

关键词:网络反腐;政治认同;网络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6)02002205

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不仅拓宽了我国公民利益诉求表达和政治参与机制的制度管道,也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旋风式”的反腐效果成为新时期的反腐宠儿。网络反腐作为公民政治参与中出现的一种非制度化的参与渠道,也是一种新的政治现象。为什么在中国会出现这样一种非正式但又十分重要的反腐渠道?它对于新时期政治认同的转型和整合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本文试图以网络反腐为依据,探讨在网络反腐视域下如何加强政治认同建设。

一、网络反腐的背景分析

作为新型的反腐样式,网络这一“零距离、零成本”的反腐形式,已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反腐路径。所谓网络反腐,就是广大网民和国家专门机关通过网络揭露、曝光和追查各类腐败行为的活动[1]。从2003年中国舆论监督第一人李新德创立“中国舆论监督网”,到2008年被网友誉为“网络反腐年”,再到2012年党的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强调要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网络反腐作为新生事物,以其显著的反腐成效实现了由民间反腐到官方反腐的嬗变。作为特定时期的反腐利器,网络反腐的出现、发展是网络技术优势、新时期腐败形式与特性、传统政治参与渠道狭窄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投影与折射。

(一)网络反腐是由网络独特的技术优势决定的网络作为新时期的反腐宠儿,在中国为什么会产生巨大的效应?这主要取决于网络自身的匿名性、低成本、广覆盖等独特优势。网络平台能够迅速地把分散化的意见汇聚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压力,进而将其转化为政府的内生驱动力,并有效实现虚拟网络环境中的官民互动,使网络成为群众监督的理想化工具。首先,相对于传统的反腐方式而言,网络具有匿名性和言论表达自由性的特点。网络反腐主体可以运用数字化、符号化身份来减少与相关当事人的接触机会,降低因举报受到打击报复的概率。同时,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可以让网络主体摈弃在现实社会中的顾虑,最大程度地提供生动形象、立体直观、原汁原味的第一手反腐材料和证据,不需要出门和奔走举报,轻点鼠标就可以实现以“不战”而“反腐”之效果。其次,传统的政治传播渠道被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而网络则突破了这种单项式的政治信息传播形式,具有快捷性和受众广的特点。网络技术具有“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特性,它不仅打破了物理空间的界限,使网民不受时空的限制,实现信息瞬时生成、光速传播的效果,还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引发民众的同频共振,汇聚成强大的网络舆论,进而不断发酵升温,引起相关部门单位重视和调查,达到用“吐沫星子”来“淹死”腐败分子的目的。最后,与现行的反腐机构众多、程序繁琐、效率低下这些现象不同的是,网络空间具有反腐成本低廉性和操作简便性的特点。网络反腐既不需要众多的“繁文缛节”,也不需要登记注册、登门举报、提供材料、缴纳相关费用等相关程序,可以随时随地、图文并茂地即写即发,极大地简化了举报程序和节省了反腐成本。

(二)网络反腐是由新时期腐败特性决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倡廉建设取得巨大成效,形成了“不敢腐”的有效局面。但腐败问题依然突出,群众对反腐败的过高期望值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的矛盾依然突出,尤其是新时期腐败行为呈现出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趋势。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腐败手段越来越多元化、智能化,腐败分子利用网络、金融交易等平台,进行赃款电子转移和洗黑钱等暗箱操作,用权力与经济信息、市场股份等进行虚拟交易。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腐败方式愈来愈隐蔽、虚拟、复杂,加大了反腐的难度与成本。面对新时期的腐败特性,我国必须加快打造一批业务精干的网络警察队伍,开发升级网络反腐技术,提高网络反腐战斗力。

(三)网络反腐顺应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时代要求市场经济在加速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阶层流动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公民独立的政治人格和权利意识。利益相关者作为政治主体在参与政治生活过程中,强调现实利益的获得及最优的管理绩效。新时期群众对防腐治腐能力和行使监督权、参与权、表达权等公民权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网络反腐恰恰满足了公民参与的美好主观意愿。网络反腐拓宽了社情民意表达与官民反腐信息交换渠道,有效消除了一些群众的对抗和逆反情绪,在网络反腐的互动频道中建立政治信任。网络反腐的实质性效果使其成为中国特定时期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和制度安排或组织安排互相关联,它们既是自变量也是因变量,彼此之间互存因果关系,制度和组织使得信息技术得以执行。反过来,信息技术可以改造组织和制度” [2]。从这种意义上讲,网络技术在极大地遏制腐败增量、减少腐败存量的同时,也是现有政治参与渠道的有益补充,应尽快实现网络反腐平台与制度化反腐体制的制度耦合,提升反腐效力。

二、网络反腐中的政治认同危机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现实政治生活情感和意识的归属,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它是组织和调动社会成员的凝聚剂,是政治组织或政治信仰保持生命力的构成要件。党和政府在革命时期积累起来的革命资本以及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治理效绩,获得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认同,是政治资本的核心要素,从而使政治权力主体获得更多的权力机会和权威影响。互联网突破了原有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机制,网民可以在网上任意“冲浪”,自由驰骋地发表、传播自身对腐败现象的看法与意见。各种观点,尤其是一些对腐败现象缺乏科学认识的非理性化言论,在这个交互性的虚拟空间中高度共享、互相激荡,引发网民共振。网络所提供的自由化信息平台,不仅外化于人们的政治行为,而且还内化于人们的政治思维方式,并在相当程度上动摇了群众对政党、体制、政策、政治信仰等方面的认同感及信任度。总而言之,由于在政治生活中未能充分反映公民基于利益人而衍生的政治主体地位,因而导致公民在多元化的网络环境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认同危机,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党认同削弱,政治信任资本消损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政治发展逻辑沿着两条不同的轨迹运行:西方先有民主国家,再有政党竞争;中国则是先有政党竞争,再有政治国家。中国共产党通过在革命时期积累起来的政治信任资本,使其成为我国政治权力的领导者。但是,政治资本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保值增值。在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党需要提高执政的有效性,以有效性推动合法性。在网络化时代下,离散化的网络体系正在冲击着传统的等级权力结构和瓦解着国家传统政治媒体控制机制。在这个交互性和开放性的比特世界里,网民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按照自身的思维逻辑和话语方式来表达对执政党执政能力、政党意识形态以及部分党员干部腐败现象的看法。由于网络社会中“数字鸿沟”问题的存在和网民利益角度的多样性,在这个自由表达的场域里往往掺杂了一些吸引力十足的价值观念。正如埃瑟·戴森所指出的:“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3]网上的声音映衬着网下社会问题。社会转型时期腐败现象的严重和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不同的社会群体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利益考量,势必对我国反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当过高的期望值和现实的反腐成效形成鲜明的落差后,反腐效能的低下就会无形之中冲垮社会民众的心理承受底线,使部分网民对政治民主和经济生活预期的失望表现为对政党认同的冲击,进而逐渐对执政党的执政资格产生质疑,并淡化对党的忠诚感和归属感。基于此,政治行为体在现实政治生活的失落感会自然而然地投射在虚拟空间中,寻求志趣相投的网络共同体,以此在网络组织中得以释怀。于是乎,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或者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一些背景相似的网民通过网络“链接”方式自发结合在一起,组成“虚拟共同体”或者“电子政党”。

(二)体制认同弱化,制度资源配置欠佳

亨廷顿曾指出:“发展中国家公民政治参与的要求会随着利益的分化而增长,如果其政治体系无法给个人或团体的政治参与提供渠道,个人和社会群体的政治行为就有可能冲破社会秩序,给社会带来不稳定。”[4]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公民教育水平的提升,公民权利意识及政治参与热情不断强化。但是,我国现存的政治参与渠道相对狭窄,制度资源配置状况欠佳,存在着一定的制度真空和制度剩余的矛盾性制度结构,不能完全满足不同社会阶层日益强烈的参与需求和利益诉求。由于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经济利益的摩擦和政治地位的变迁,制度的“失灵”势必使部分群众对体制心存疑虑,不断由现实政治场所转移到网络空间,以此作为无声的抗争和自我保护。再加上制度供给主体单一性和制度供给过程相对封闭性的影响,部分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暗箱操作、形式化等问题,制度的“失真”不仅给体制的公信力带来致命的冲击,更会进一步加速部分社会群体对体制的“离心离德”,加深其对体制的怀疑和反感,进而削弱制度认同的社会基础。就我国当前的反腐制度体系而言,尽管我国构筑起了一整套的反腐机构、政策法规、监督体制等制度措施,但为什么还会出现反腐成效不高的现象呢?除了现行制度有效利用率不高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公民对现有反腐体制的冷漠和排斥。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公民无法通过既定的制度安排有效约束公权力的话,那么既定的体制机制就无法实现制度收益,甚至会自然而然地跌入“钱穆制度陷阱”钱穆制度陷阱是指中国政治制度演绎革新往往采取的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就再制定一个制度来防止它的模式。结果制度越来越多,往往造成前后矛盾、执行困难,反而失去效率与效力。 。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归属者,理应对公职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但困囿于政治参与渠道,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没有起到政府与民众的平衡杠杆作用,致使部分群众对体制内的参与机制心存疑虑、困惑,难以使参与机制真正落地开花,网络反腐的出现不乏为政治参与体制认同弱化下的“孵化物”。也就是说,制度化参与体制的僵化引发了非制度化的网络参与反腐行为的高涨[5]。

(三)政治信仰动摇,多元社会观点兴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不断发生变迁,社会分层化与利益多元化趋势凸显。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塑造了一个多元、开放的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平台。社会各个阶层以自身的实际利益为标杆,在自由的网络空间中,提炼、表达和寻求自身的价值理念,各种价值观迅速传播,尤其是在西方政治价值观的示范效应下,我国主流政治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不断呈现边缘化状态。原有的意识形态被不断消解,新的意识形态还处于形成阶段,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价值信仰真空”,导致不同社会群体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衍生出迷茫感、无归属感和失落感,进而导致人们政治信仰的动摇和丧失。不同的思想文化熏陶,会造就不同的政治人格……思想文化环境对一个人的政治认知、情感和态度的影响往往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实现的[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迅速传播,不断地冲击着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并强化了一部分官员和民众盲目追求财富、及时行乐等功利心理,致使他们政治人格扭曲,并淡化了群众对国家和社会目标的终极关怀。据一项超过10 000份的全国权威性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其中关于“你对哪些人的伦理道德状况最不满意”的调查令人沉思:政府官员高居榜首,达74.8%[7]。由此可见,公职人员的行政道德自律和官品的丧失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腐败风气,并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信仰危机。如何在网络这个还不成熟的社会形态中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判断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领、整合“碎片化”的信仰危机,实现多元化的有效整合是抢占网络制高地的关键举措。三、以公民网络参与反腐行动促进政治认同信息时代下,网络反腐是群众对传统反腐路径锁定的突破,如何更好地规避网络反腐的负面效应,从而把民间反腐力量汲取到反腐制度资源配置的序列之中和促进政治认同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为此,政府应以网络平台和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为切入点,形成“网上网下,官民互动”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反腐体系,实现社会多元化的有机整合,夯实政治认同基础。

(一)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拓宽公民参与渠道在信息时代,网络作为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因覆盖面广、成本低、关注度高等特点,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我国政府应该以网络平台建设为工作起点,实现民间网络反腐与体制内反腐系统的制度耦合,延伸扩展民间网络反腐的内涵与外延,将制度化反腐工作的触角深入到网络之中,优化反腐制度资源。首先,各级纪检监督机构要大力建设网络信息平台和网络信息受理、分类、处理、反馈工作机制及发言人制度。具有“中国网络反腐第一办法”的湖南省株洲市纪委网站专门设置行政投诉中心、举报信箱和反腐倡廉网络信息中心,成立相应机构和明确专职人员工作职责;建立网络信访收集、受理、反馈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选聘网民为网络评论员等[8]。其次,建立健全网络反腐立法。纪检监察机构必须要建立具体的制度化措施来保护举报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对提供重大线索者进行物质、名誉等奖励,营造良好的网络反腐倡廉文化氛围。再次,注重专门网络反腐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相应的制度化、程序化的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线索启动调查程序、信息处理反馈机制等,确保受理及时、调查公正、处理科学、反馈准确,从而提高网民的网络反腐热情和理性化,降低反腐成本,提高边际效益。最后,拓宽公民参与制度渠道。网络作为公民参与的良好平台,提高了公民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机会,极大地拓展了公民参与渠道和有效化解了网络空间中存在的“网络民怨”,有效地规避了社会群体事件的发生,起到社会安全阀的缓冲作用,维持了社会良好的发展局面。

哈贝马斯认为理想沟通的理性规则包括:每个人有权参加公共事务的讨论;每个人有权表达自己的态度、意见、需要及偏好,可以质疑任何主张;任何人和组织不能妨碍参与者言论的权利。网络社会自身独特的公开化、平等性、互动性等特性,恰恰满足了群众政治参与、监督公权力和政府行为的良好主观意愿,让群众在一个开放的互动情境下平等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温家宝曾提出必须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9]。信息高速公路背景下的网络社会,逐渐扩展公共政治参与的领域与范围,实现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形式的多元化,通过政府倾听民声和民众体认政府的双向沟通使得网络舆论转化为理性的公共意志,使公共权力得到理性化、规范化运作。(二)加强网络舆情研判,强化网络话语体系建设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以强大的舆论压力来形塑政府及官员的政治行为的功能,又有满足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价值。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网民社会责任感缺失、网络语言暴力泛滥和人肉搜索盛行等负面现象。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看待问题要坚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基于此,笔者认为,网络反腐作为群众监督体系中不可分割的变量,势必成为我国反腐制度资源序列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对待网络在反腐结构中的地位与价值,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前提下有效管控其消极功能。首先,提升政府舆论控制力,巩固主流舆论阵地。政府应在尊重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前提和要求下,厘定网络内容审查的界限及完善内容审查、处理工作程序机制,确保国家安全和维护公共利益。此外,强化主流媒体及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做到信息报道客观、公正、理性、科学,真正使网络舆论达到反映民意、利益表达、监督政府行为的效果。其次,加强公民道德法律教育。政治现代化不仅是指国家政治制度的现代化,也是指人的现代化。公民道德素质和法律修养的水准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准和尺度。我国政府应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纽带,将文化因子注入到每个公民的血液管道之中,做好公民道德教育,提升“自律”意识,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自觉。加强法律知识普及教育,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养成公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观念,发挥“他律”功能。通过网络的社会教育功能开发,努力形成“自律”与“他律”内外联动、上下动态协调的良性网络反腐氛围。最后,构建网络话语体系,掌握网络话语权。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抓紧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政策。他们利用自身强大的技术、资金、文化等优势,以网络为“战场”,肆意歪曲放大我国社会腐败等丑恶现象,不断抢占网络舆论阵地的“制高点”和话语权。网络民意作为公共舆论和社情民意在网络媒介上的体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大的拥趸群。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加强网络舆情的收集、研读、分析、判断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网络测评预警机制,运用网络手段加强预防腐败工作,做好源头治理工作,通过在网上采取问卷调查、设置网络廉情直达点、建立网络信息发布机制等形式,早发现、早提醒、早预防、早纠正,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谭世贵.网络反腐的机理和规制[J].党政干部文摘,2009(7):25.

[2]简·芳汀.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M].邵国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

[3]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7.

[4]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杨玉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56.

[5]罗晓梅,侯晋雄.网络反腐:问题与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4(4):1518.

[6]王浦劬.政治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20.

[7]樊浩.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4):37.

[8]杜创国,刘静静.构建网络反腐的“制度化”机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1):162.

[9]温家宝.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EB/OL].(20080319)[20150111].http://www.npc.gov.cn/huiyi/dbdh/11/200803/19/content_1421002.htm.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分析 篇4

一、什么是生态建筑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人们逐渐开始希望能够在生态建筑中居住和工作。但是, 具体什么是生态建筑仍然缺乏一个统一的共识。中国生态建筑评价标准对生态建筑的概念进行了大致的概括, 即在建筑的使用时期里通过对资源和能源的节约,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与自然环境能够和谐共处的建筑。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

生态建筑通常也被称为绿色建筑, 涉及的范围往往比较广, 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工程, 需要社会公众的重视和积极参与。它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为出发点, 对人在自然中的地位进行了重新定位。生态建筑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 它更多地代表了一种建筑设计师们应为之努力奋斗的发展方向。

通常我们把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统称为生态环境, 也就是说, 生态建筑是对人、自然和建筑三方面的完美平衡——在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 还需要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控制在最小。一方面, 要减少对土地、能源等自然资源的浪费, 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可再生性的稀缺资源, 更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再生技术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另一方面也要对建筑废料、废弃物和有毒气体的排放进行严格控制, 同时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在针对小环境的改善上则贯穿于建筑的建造、使用直至拆毁的整个过程。

在对生态建筑的设计中, 其生态性主要体现为:对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重视自然通风、对自然采光的利用、水的再生利用和生活垃圾的科学处理等。从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生态建筑的设计涉及学科较广, 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在其中起到带头作用, 以生态、整合的观念进行整体性的建筑设计和规划。此外, 建筑设计师在规划和设计生态建筑时不仅要考虑到人类社会的发展, 也需要注重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和利用, 不能通过对建筑所在地资源和能源的过度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来换取局部的发展。在具体的设计操作上, 建筑设计者应对利用和遵循自然规律予以重视, 树立整体优先的正确认识, 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建筑环境。

三、生态建筑的具体设计

具体上, 可以把建筑的生态设计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 依据建筑所在地的实际情况, 利用所在地的建筑材料和传统建筑工艺的乡土设计模式;第二种, 在充分考虑地方性特质的基础上, 对适宜所在地发展的设计技术和思路进行适当的利用。两种模式虽然在对技术的运用和思路上略有出入, 但是以建造生态建筑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1. 乡土模式

这种模式需要建筑设计师充分了解建筑所在地的环境和地质情况, 对传统建筑中有益的部分加以利用。无须使用高能源消耗的设备, 在建筑的布局和构造上使用相应的建筑手法, 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的建筑目的。印度的建筑设计师Charles Correa的作品就是这种建筑模式的典型代表。他认为在热带气候中, 建筑内空间也是一种如同钢筋水泥一样可以被有效利用的资源, 并提出了“形式追随气候”的建筑理念, 可谓是对乡土建筑模式的完美诠释。

2. 对适宜技术进行利用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人物非马来西亚的Ken Yeang先生莫属。Ken Yeang先生从生物气候学的相关理念出发, 在建筑的设计中对相关适宜技术进行适当的利用, 在对高层建筑的设计中更是利用自然能源做出了伟大尝试。他的总体设计理念是通过生态建筑来保证和满足居住者的舒适和心理需求, 同时减少建筑物本身对能源的消耗, 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四、结语

我们的先辈虽然在对大自然的利用上颇有造诣, 但是由于技术条件所限, 因此传统上的所谓“生态建筑”离真正的生态建筑仍有距离。现代生态视域下的生态建筑以所在地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在充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筑区域所在地资源和现代新型建筑技术和工艺的巧妙结合, 既为居住者提供了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同时也保证了生态环境免遭破坏, 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 相信本文所述的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会为未来生态建筑的设计起到启发性的作用, 推动生态视域下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伟, 竹显军.生态建筑设计探讨[J].新建筑, 2011 (5) .

[2]曹伟, 李晓伟.从数字生态建筑走向智慧城市之路[J].城市发展研究, 2012 (7) .

[3]王鑫, 郑卫.生态建筑的适应性设计问题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 , 2011 (5) .

视域分析 篇5

【摘要】对于西藏民俗文化的研究,相应学术界已经进行了半个世纪,并且还初步创建了“西藏民俗文化论”理论体系,实现了民俗学传统研究和全新研究的相互结合,但是还具有解释能力有限和研究模式固化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充分突出民俗学的特点,有效提高理论的转化水平,从而实现应用性实践的探索,有效促进西藏民俗文化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民俗学;西藏;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4【文献标识码】A

民俗也就是民间风俗,指的是国家和民族中人们创建、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方式。民俗学属于一门将民间风俗作为习惯进行研究的人文科学。西藏多个组群创建了较为灿烂的西藏文化,其中就具有较为丰富的民俗文化。此种繁多的民俗事项和西藏各族群之间的生产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从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民俗文化资源宝库,充分展现了西藏文化的多样性,为西藏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打下来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也是民俗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并且还成为党和国家关心的对象。为了有效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召开了多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的发展进行了商讨,在不同阶段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了西藏的全面发展。党中央将西藏民俗文化保护提到了全新的高度,有效促进了西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基于民俗学,对西藏民俗文化的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

一、西藏民俗文化

西藏自治区处于我国西南边疆,是青藏高原西南部。其地理位置对民族风俗的特点有着一定的影响,藏族属于多节日民族,节日的内容和形式较为丰富,比如农事、祭祀、庆贺、纪念等。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的主体民族,其最古老的宗教主导了西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及藏传佛教,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和其他民族不同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西藏民俗文化的内容较为丰富,民俗文物也多姿多彩,其中的服饰、婚丧、饮食、节日和居室都为我们展现了藏族丰富历史文化的变迁[1]。

藏族的饮食主要为米、麦和青稞等,以在高原生长的青稞为主要食物。藏民族还有饮茶的习俗,主要饮品酥油茶。酥油茶的原料包括茶、酥油及食盐。除了酥油茶,藏族饮品还包括甜茶、清茶、青稞酒和鲜奶。西藏民居建筑形式为碉房,其为两层结构,上层为人们的起居场所,底层为储藏房和牲畜房,碉房建筑一般使用小窗窄门的形式,从而能够挡风避寒。雪域高原较为辽阔,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其代步工具主要包括骆驼、骡马和牦牛。马是青藏高原人们重要的伴侣,藏族人们对于马有特殊的情感,对于马鞍也非常讲究。牦牛属于高原之丹,其行动虽然迟缓,但是具有耐力,是青藏高原理想的运输工具。

国家一直以来都对西藏的发展非常重视。为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党中央进行了多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8月24日北京召开,会议中对目前和今后西藏工作的目标要求、指导思想和重大举措进行了明确,为进一步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进行战略部署。召开的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表示在西藏自治区政府和党委的团结带领下,全区的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西藏经济持续发展,能源体系的建设和综合交通的成果较为明显,文化建设效果明显,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断实施,民族团结在不断的加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绩效,并且强调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西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国家对西藏传统民俗文化进行复兴,实现了西藏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现代,西藏民俗文化遗产也具有一定的成就。在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西藏还将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的优势充分展现,积极进行民俗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在西藏各大学设置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研究。通过多年的研究和积累,西藏研究院在西藏医学制作和唐卡传统技法研究方面都具有較大的进步[2]。

二、西藏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进入21世纪之后,针对西藏民俗文化进行研究的工作人员不断增加,研究的成果也在不断积累,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西藏民俗文化的研究已经到了全盛时期。

(一)具备西藏民俗文化论学术思想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此时期的民俗学学科占据勒西藏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地位,并且还发表了西藏民俗学相关的作品,成为了优秀的学术传统。相关人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地介绍了西藏饮食、服饰、居住、节庆、娱乐、信仰、婚姻等民俗,此书在国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赤烈取扎是西藏民俗研究的开拓者,其对民俗岁时研究尤为重视,对岁时节气的来源、形成和分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对于之后研究人员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促进了现代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并且还有相关人员表示,宗教影响着民俗文化,并且大部分的民俗文化都来源于宗教文化[3]。

(二)民俗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其一,服饰。服饰民俗是比较重要的物质生活民俗,相关人员研究了西藏服饰民俗,将西藏传统服饰分为节日服饰和常用服饰两种,并且还提供了全新的详细素材。还有相关人员进一步对藏族服饰的审美进行了研究,表示世俗服饰存在和谐统一、朴实无华和和谐统一的审美特点。

其二,民间口学文化。英雄的叙事事件是民间口学文学中的主要内容,《格萨尔王传》展现了藏族原始社会的形象,其也成为藏学研究过程的重要内容[4]。

其三,体育民俗。本时期的体育民俗尤为重视西藏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并且还和新闻学相互交叉。西藏民俗体育因为藏民族的文化才能够稳定的发展,是集体参与,具有农牧区、民族礼俗、健身性的特点。在创新和借鉴的基础上,现代创建了较为独立的体育传播和体育话语体系,形成了自我发展模式。

在西藏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体育、新闻、旅游等事业共同发展的特点,并且逐渐形成了西藏民俗文化论理论体系。在对西藏民俗文化发展研究过程中,当代研究人员对西藏民俗文化的内容、功能、含义及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使其能够占据我国民俗文化中的重要部分[5]。

三、西藏民俗文化保護和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

在西藏民俗文化为当地经济带来效益的时候,也出现了部分珍贵传统文化丢失或者表现低级化的特点,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并且由于基础的建设设备较为薄弱,导致部分珍贵的文化遗产面临消失,而且人才缺乏,缺少传统文化组织策划人员和传承人员。要想能够实现西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持续发展,就要使用针对性的对策,提高当地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

文化是在社会中被人们继承的,如果没有人传承,那么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就会消失。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交流也出现了大融合。此时西藏民族地区人们要在意识上具有自觉性和自主性,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在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还要尊重当代居民的发展需求,尊重人们的选择。

在保护和发展西藏民俗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市场,使其能够进一步发展,对当地文化市场进行丰富,有效提高人均消费水平,这也是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并且还要培养民俗文化传承、组织策划和管理等相关人才,藏族要引进优秀的组织策划和管理人员,从而促进西藏民族传统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

在保护西藏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创建完善的保护机制,对于部分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满足时代发展、即将消失的文化进行保护,也就是使用现代科技方式,通过影像、实物等多重手段,创建民俗文化旅游博物馆等多种方式进行保护,并且还要在政府、相关部门及专家的指导下,对西藏民俗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保护[6]。

四、结语

在通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西藏民俗文化的研究、开发、保护从没有到繁荣,从小到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且创建了西藏民俗学学科体系,占据我国民俗学方面的重要地位。在之后,在西藏旅游业等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西藏民俗文化的发展也在深度的改革,开发相应的发展和保护模式,实现民俗文化的保护,对文化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整,实现西藏创建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小燕.民俗学视野下的西藏民俗文化研究回顾[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54-58.

[2]张月恒.分析西藏民俗文化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林芝地区八一镇为例[J].旅游纵览月刊,(4).

[3]葛维威.加快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西藏现代职业教育——学习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体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b03):11-13.

[4]达娃卓玛.浅谈西藏民俗文化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J].中国培训,2016(10):165-165.

[5]张裔炯.稳藏安民、富民兴藏的根本遵循——学习贯彻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好西藏工作的重要原则[J].求是,2015(21):44-46.

视域分析 篇6

关键词:教学学术;教师发展;成长路径;教学共同体

【分类号】G645.1

在“教学学术”运动之前的学术评价机制中,大学教师依据传统的学术观评价他们在科研方面的才能和成就。高校采用了博耶理论之后,他们需要在探究、整合、应用、教学四个方面都有所表现,这一评价激励机制耗时耗力,对大学教师尤其是对年轻的教师来说,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教师发展明显具有路径依赖性,好的路径能够加速教师的成长步伐。教学学术强调教学活动的反思、交流和公开化,对教师成长路径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个体的成长路径

(一)自主学习成长路径

教师个体的成长状况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传统模式下,教师的成长方式多以自我学习为主。长久以来高校教师的学习和发展都是非常个体化的事,孤立、隔离一直是高校教师的生存状态,自主学习是教师个体成长的主要方式。高等教育教师的一大特征是大都没有经历过师范教育,对教学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仅根据以前老师的教学方式来授课,缺乏新意和创造力。同时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教师缺口比较大,很多刚毕业的研究生进入教学领域,教学方式和方法及技巧都有很大程度的缺失,再加上年轻教师的授课任务重,很大程度上不仅使其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进一步固化了问题。

(二)依托院系成长路径

依托院系成长路径中多以岗前培训、老带新和教学竞赛等形式促进教师发展,但行政化和形式化特征较浓,效果不佳,大都流于形式。为了办而办,这些只是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一环,仅仅是做了就行了。对教师的成长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如:.岗前培训。作为教师资格证申请的依据(所学课程全部合格),短期记忆为主,考完即忘。由于时间短,授课方式比较随意,大都演变成师德师风培训课,流于形式,效果一般。又如老带新。大学教师中真正授课水平高的毕竟有限,很多教师的授课模式已经形成一种固定模式——照本宣科,多媒体给教师上课提供了快捷的教学方式的同时,也为教师照本宣科提供良好的工具。如果偶遇带的老教师上课很好,学到的东西自然不少,可如果老教师上课也是照本宣科,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再如优秀教学课展示。教学竞赛变成了一个秀场,这些离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相差甚远。把竞赛的结果变成奖惩性教学评价的依据,依然是一种管理手段,离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相去甚远。

(三)教师发展路径的基本过程

1.传统发展路径的隐忧。在自学为主,学院系支持为辅的传统模式下,教师成长的状况令人担忧。虽然少数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慢慢成长为教学能手或名师,但相较于大多数从教之初精神饱满,充满活力,立志或者说渴望成为一个好老师,但随着个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层出不穷的难题,教师们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寻求帮助和支持,绝大多数会失掉开始的企图心、使命感和兴奋感,教学常常应付了事,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教师的发展,制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现代教师发展路径的选择。教师发展路径应该是由教师自我积累和学习,和学院系部营造良好的支持体系相结合,逐渐形成教学学习共同体。首先,教师要热爱教学事业,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做到爱生如子,以学生为本,但只有热情明显不够,现实的教学环境对教师的成长很是不利,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使得年轻教师不堪重负。其次,学院系部应该从青年教师实际出发,多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培训课程,对青年教师进行引导、激励,而不是简单的评价,要用评价结果去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教师,从而提高整体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二、教师成长路径问题分析

个体的发展促进集体的进步,集体的进步反过来帮助个体的成长。在个体利益高于一切的现实生活中,教师成长的外部环境不尽如人意,同时也难以形状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阻碍个体发展的同时,教师团队发展也相对迟缓。在目前教师成长路径中,普遍重视个体、科研和竞争而忽视集体、教学、协调合作,从而使教师成长进入一种孤独型的自我发展路径。

(一)重个体轻集体

自我为中心的教师发展模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集体意识淡薄导致高校教师的孤独型生成,大家各行其是,相互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即使有集体活动也大多以娱乐的形式为主,很少有就教学和科研坐下来讨论交流的。每个人教学和科研都只顾自己,小农意识非常浓。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很难形成规模相应,一个人发展的好需要良好的团队基础,问题在相互的研讨中才能越辩越明。自身问题的发现需要同事朋友的建言,在这种集体意识淡薄的环境下,每位教师的问题只会不断的固化,得不到解决。

(二)重科研轻教学

集体氛围中多以自我为中心的科研为主,同时集体对人员的考核主要看科研成果,教学已经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被边缘化了,虽然近些年高校对教学给予了些支持,但总体效果不是太理想。传統的学术观以高等教育历史传统为基础,认为满足“闲逸的好奇”而研究高深知识、实验室里开展科学研究、发表论文著书立说、产生实验成果才算是真正的学术,这类成果才是学术圈内寻求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尽管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课堂管理和学习效果评价与反思,教学研究与评议等,满足“学术”活动所具备的“研究性”、“评判和评价”、“公开交流”等特征,但是依旧不能摆脱被边缘化的格局。其次,传统的教学观以教师为中心,自上而下地传播知识,具有封闭性和教师的个人色彩,教师很难有更多的精力与能力从事教学的评价与交流以形成学术成果。

(三)重竞争轻合作endprint

“合作中的竞争,竞争中的合作”。竞争可以促进教师的个人进步,但同样可以促进集体的发展。长期以来,“引入竞争机制”成了不少单位和组织进行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工具,营造这种机制确实给吃了多年大锅飯的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变化。不过,我们虽学会西方的自由竞争,却不曾学会市场经济的信仰基础,出现信仰道德真空,很多领域已出现严重的过度竞争。依据成果的简单粗暴式评价,其实就是在鼓励大家进行过度竞争,千方百计去发论文,去靠上标准,才能在校园里安身立命下来。这种情况下,谁还会真的重视科研和教学?过度竞争的另一面就是伤害合作精神,这就会导致教师间关系紧张,为各自的利益而勾心斗角。

三、优化教师健康发展路径的几点建议

教师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该是自我学习和学校支持相结合,依托学校资源(通过集体学习,几种培训和交流)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在相互的交流学习中取得长足的发展,为了营造更好的教师成长环境,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构建教师共同学习的“校—院—系部”体系

教师共同学习的系部体系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教师不再是一个孤零零的个体,是整体中的一员,共同体的身份和意识会给教师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在这里,每一位教师都平等、开放的交往和对话,会不自觉地敞开自己的心扉,教师可以把问题和难题带到这里共同解决,也可以介绍个人成功经验彼此分享。因为讨论和解决的是同样问题和话题,教师因此会一直抱有热情,同时因为不同专业背景的交流很容易碰撞出火花,所以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影响,每个成员在自己领域的知识和专长都会得到不断深化和拓展。通过共同体,新手能很快度过适应期和快速成长,存在问题的教师可以寻求知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总而言之,教师共同体会让教师对教学更富有激情,也更容易实现自我发展,取得成功。

(二)引导团结共进的高校制度环境

组织的发展需要制度的保障,好的制度能为组织提供优良的平台体系。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一直很重,大多的制度建设都倾向于科研,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就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一种长期且不断改进的教学保障机制并践行,才能实现教学相长,保障教学过程和教师成长。同时给予教学共同体发展更多的支持,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教师共同体的发展打造一个好的平台体系,通过集体培训研讨,外聘专家讲学等方式,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开阔教师的眼界,提高自身修养,“博采众长,汇聚一身”,个体得到长足的发展,集体得到了稳步的进步,形成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

(三)彰显共同进步的校园文化环境

环境是人创造的,而人又在环境中生存,互相影响。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抓手,学校应该在营造共同进步的环境条件设定上作出科学的分析、恰当的布置、有机的结合,营造出共同努力和进步的校园氛围。首先是物质环境。一般包括校园建筑、校容、校貌、教育教学设施等。通过在这些校园物质载体上进行鼓励团结共进的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共同进步的氛围,客观上对教师共同体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是思想环境。要努力创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教师“自由地呼吸”。这种气氛的内涵应该是民主、自由、和谐、尊重,要求管理民主、学术自由、教学相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师的“自由精神”。所谓“自由精神”,就是一种敢于冲破旧习惯观念和旧势力的力量,它是人的能动反映机能的实现。少点束缚,多点自由,才能使教师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参考文献:

[1] 刘世衡. 构建教师教学学术共同体—基于辩证法的视域[J],《现代教育科学》,2013(02)

[2] 卢菲菲. 教学学术: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点[J],《高等理科教育》,2011(04)

[3] 蒋喜锋,彭志武. 当教学成为学术—教学学术理论的深层意蕴及启示[J],《江苏高教》,2011(01)

自媒体视域下的消防新闻传播分析 篇7

1 自媒体的概述以及自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1.1 自媒体的概述

自媒体, 即We Media, 又称为个人媒体, 顾名思义就是个人也可以成为媒介, 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其中自媒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草根化、平民化、便捷化, 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平民也有了发声的渠道和可能。

1.2 自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首先, 在自媒体的视域下, 传播效率提高, 时效性与交互性更强了。自媒体使得新闻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让人们可以在有限的视角中看到无限的新闻, 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 便知天下事”, 只要在手机上打开电子报纸, 我们便知道几个小时前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奇闻异事, 相对于传统的纸质传播来说, 自媒体视域下的新闻时效性大大提高了, 人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最近发生的事情, 信息更新的频率可能只有几分钟甚至几十秒, 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或者旁观者只需要发一段文件, 几张照片或者一个小视频, 就可以成为这段新闻的传播人。同时新闻的交互性也增强了, 传统模式下的新闻读者通常都是无言的接受者, 自媒体下传播者与接受者的互动基本不需要任何成本, 也十分容易操作, 读者可能只需要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下面点“赞”或者评论就可以了。

其次, 自媒体使得新闻的制作与传播的便捷性与开放性提高了。自媒体的视域下, 新闻的制作不讲究任何的专业知识, 任何普通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以新浪微博为例, 传播者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点下几个按钮, 输入想说的话或者插入几张相关的图片, 点击一个简单的“发送”按键, 一条新闻就诞生了。而且新闻对所有微博的使用者都是开放的, 传播者和接受者可以素未相识, 可以相聚千里, 但是却有条件快速获得信息, 尽览天下新鲜事。

最后, 自媒体新闻主观性很强。因为自媒体视域下传播者都常为普通个体, 绝大多数人是没有经过专业的新闻编制与传播的训练的, 人们大多依据自己的主观情绪来描述事件, 接受者也会以自己的主观好恶来选取或者评价新闻, 不管是传者还收受者都具有很高的主观性。

2 自媒体视域下, 消防新闻传播的不足

一方面, 自媒体视域下, 消防新闻的把关工作做得不够好, 信息言论缺乏管制。在信息爆炸的当下自媒体环境中, 很多信息未加筛选就传递给不知情的群众, 很容易引起错误的舆论风向。比如, 之前报道的一些火灾事件, 很多受害者的家属基于自身的悲痛倾诉火灾失去亲人的痛苦, 更有甚者指责消防官兵对火灾事故处置不力, 而这与事实是有出入的, 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这不仅损害了消防官兵的形象, 更是对火灾中尽心竭力拯救大家生命的消防员极大的不尊重, 还会引发错误的舆论导向, 引发社会不信任的心理, 从而造成不良影响和心理的二次伤害。

另一方面, 消防部门应对能力还有待提高。消防部门没有适应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步伐, 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自我批判的反思精神。如果在事件发生的当下, 消防部门积极应对, 能够第一时间发布官方信息, 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得到满足, 那么歪曲误解的小道消息便不攻自破了。

3 自媒体视域下消防新闻传播的改进措施

3.1 积极主动运用自媒体平台, 完善新闻传播机制

消防部门不能因循守旧, 对于自媒体平台的言论置之不顾, 要学会合理运用新兴平台, 与时俱进, 充分让自媒体平台为我服务, 为人民服务。积极反思自我, 完善新闻传播机制, 将自媒体平台列入传播机制当中。目前, 许多省市的消防部门都已开通自己的官方微博或者创立公众微信号, 这可以说是一个长足的进步。消防部门可以积极查看民众的留言, 深入了解民心、民情、民意, 以改进自己的共组。

3.2 加强把关效果, 完善监管机制

传播过程注重新闻的“把关人”, 对于为了经济利益或夺人眼球而刻意夸大事实或者扭曲实况的言论要及时删去或者予以更正, 不能让歪曲现实的新闻蒙蔽大众的眼睛, 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消防新闻传播部门可以成立监管小组, 来保障信息的清澈和准确。

3.3 加强与自媒体的合作

自媒体时代更加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消防部门万万不可对自媒体嗤之以鼻, 应该加强沟通, 积极与自媒体合作。我们要相信, 大多数人不是想刻意抹黑事实, 我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找事情的真相。因此, 消防部门要给予自媒体多一点信任, 可以协同将正确的新闻传播出去, 让人们看到应该看到的事情。这不但有利于消防部门政府形象的树立, 也是对群众负责的表现。

4 结束语

自媒体视域下, 消防新闻传播工作可能还有很多不足和缺陷值得我们慢慢去改进, 对此, 政府必须做到:积极主动运用自媒体平台, 完善新闻传播机制;完善把关机制, 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加强与自媒体合作, 协同传播正确新闻。只有这样, 消防新闻的传播才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 做出符合人们需求的、真正为人们服务的好新闻。

参考文献

[1].张玲.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J].现代传播, 2014 (1) :101-102.

视域分析 篇8

一、身体美学的相关内容

谈到身体的美, 首先想到的便是“黄金比例”、“苗条”、“健硕”等词汇, 而对于身体之美的探讨, 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 成为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要探讨身体美学视域下电影舞蹈的审美价值, 必然先要了解身体美学的相关内容。身体美学并非仅仅指身体本身的美, 而是兼顾一切与身体有关的美。这里的身体并不单指具体的肉体的身体, 而是一种客体, 这就需要从直观上和思想上来探讨身体之美。从思想上来说, 身体是思想的承载物, 二者是无法分割开来的, 思想上的美必然会为身体的存在带来意义;从直观上来说, 身体的美学更是无处不在的, 也就是外表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身体美学重在突出身体的表现力, 这就需要借助艺术形式来表现身体之美。说到表现身体之美的艺术形式, 最先想到的便是舞蹈这一艺术形式。舞蹈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 最初是为了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产生的, 而且舞蹈动作大多也是在劳动中借助肢体动作的规律性而形成的。

二、身体艺术与舞蹈艺术

身体艺术与舞蹈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者相辅相成, 本文将从以下两点来分析两者的关系。

第一, 舞蹈艺术是身体艺术的重要表现。身体艺术, 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从实践层面上来说, 是指把身体作为美化的对象, 对其进行改造使其更具有审美价值, 如日常生活中的美容、化妆等;从精神层面来说, 是指借助身体来表达艺术, 如同上文所提到的人体雕塑, 以及人体绘画等。身体艺术可以说是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 例如在没有语言文字的时期, 人们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都是通过某种行为动作来实现的, 可见, 那时候人体已经具备了重要的审美价值。而这中间所提到的某种行为动作便是舞蹈动作的前身, 舞蹈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更是把身体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舞蹈动作能够通过写实性的身体语言传达某种抽象的概念, 这是舞蹈艺术与身体艺术充分结合的契机。

第二, 舞蹈艺术借助肢体动作, 成为情感表达的形式。说到情感表达层面, 对于身体艺术而言, 无论是从古代来看, 还是从现代来说, 身体都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工具。把内心的情感波动传递到身体上, 身体又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 这样舞蹈动作在具备了表演性的同时, 充满了思想性和抒情性, 身体的表现力也就在舞蹈艺术中被赋予了极强的思想性, 成为灵魂的承载体。所以说, 舞蹈艺术通过肢体动作在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审美价值。

三、电影舞蹈的审美价值

舞蹈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再加上与电影艺术相结合, 更是有着其它艺术表现形式所不具备的审美价值。从身体美学的视域上来看, 电影中的舞蹈不仅仅能够凸显身体之美, 更在电影艺术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首先, 从实践层面上来看, 电影舞蹈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这里的塑造人物形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舞蹈服饰和装饰在表现人物形象上的作用;二是舞蹈动作在刻画人物内心上的作用。在电影中, 人物所穿的舞蹈服饰, 会让观众对人物所从事的职业、性格等有个大致的了解, 不至于在剧情发生跳跃时给观众带来疑惑, 而且舞蹈通过多变的节奏和肢体动作, 在突出人物形象, 表达人物内心情感波动方面, 更是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可见, 无论是从哪一层面的内容来看, 都可以充分地证明电影舞蹈的审美价值。

其次, 从精神层面来看, 电影舞蹈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舞蹈本身就是一门以人体的肢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 在电影中, 当有些思想情感或者情绪波动无法通过具体的言语来表现, 但舞蹈却能够通过肢体动作很好地抒情达意,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 在电影《探戈》中, 探戈舞蹈成为影片所突出的重点, 尤其在表达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时, 采用了大篇幅画面来展现探戈舞蹈, 这正是在肢体动作中传达影片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总之, 从身体美学的视域上对电影舞蹈进行新的分析, 不仅能够完善身体美学的理论概念, 而且能够从新的角度上对电影舞蹈的审美价值进行解读, 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岚.身体表现力的发展与舞蹈美学兴起的契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7, (02) :33-36.

视域分析 篇9

1 农村生态社区的内涵

“社区”一词起源于拉丁语communis, 表示亲密的关系和共同的东西。1871年,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最早将其引入到社会学研究中, 并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一般认为, 社区是由居住区域关系引发的共同生活体系。农村社区是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人们构成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其基本功能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对区域内农村居民进行管理以及促进居民的经济增长。”[2]农村生态社区是由传统社区发展而来, 是以是以自然生态为本底、以农村人口为主要居住人群, 以农村为特定社区、生态景观、人文景观镶嵌一体的生态与人文经济社会系统, 强调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 它表明中国农村建设的理念、目标、模式和体制, 向着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社会迈进。

2 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生态社区的特征

农村生态社区中生活的人和环境之间建立了持续的、稳定的相互依存关系, 其所关联的共同体, 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共同体, 而是包含而又超越了生活共同体的更大的生态共同体, 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 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2.1 生态性

生态性是农村生态社区的首要特征, 它强调农村居住地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改变过去农村过度消耗资源的状况, 不再以破坏生态环境来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 农村生态社区通过绿化、净化、合理处置污染垃圾等方法改变农村被破坏的自然环境, 通过有效的生态治理手段, 促进村容整洁,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促进农村社区经济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变。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社区产业间的合理联结, 实现良性循环。

2.2 人文性

人文性是指人的人文精神, 是一种关照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人生关怀。如果农村生态社区的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是硬件, 那么农村生态社区的人文精神就是软件, 它指向的是一种更高水平的建设, 不仅仅停留在自然环境的保护中, 更注重村民的内在精神文化的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的享乐文化、世俗文化在逐步蔓延, 功利主义、金钱主义在非理性膨胀, 农村文化原有的传统道德观念碎片化, 精神虚无化。农村生态社区需要培养村民的公益精神、参与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 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构建村民的精神家园。

2.3 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内容。在经济方面, 就是要引导农民建立与自然环境相是一个生产、生活方式, 包括对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 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护、推动农村产业经济生态化, 发展高效绿色农业, 对具有资源优势的地方, 发展生态旅游业, 推动社区产业发展优势。在政治方面, 加强制度创新, 从制度上规范社区内政府、组织或个人的费生态化行为, 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规章制度, 鼓励村民的公共参与, 赋予农民话语权、知情权和决策权。在精神文化方面, 充分挖掘社区生态人文资源, 加强生态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将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积极建设农村生态精神文化。

3 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力举措, 是现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建设的路径上,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树立大局意识, 认清生态社区建设重要性

思想认识上, 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 不能将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视为一项简单的工作任务去完成, 农村生态社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地缘等社会关系维系的生活共同体, 而是呈现出多样性联系的地域共同体。通过改善村民居住地的生存环境, 不断满足村民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 提升生活质量, 通过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调整与优化, 实现农村社区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协调发展, 是“生产高效、生态宜居、生活幸福、人文和谐”的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提升乡村的人居环境品质和资源配置效率, 传承乡土文脉, 保护自然生态, 重构乡村魅力空间。其实质是要让农民参与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在农村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建设能够共享现代文明成果的现代农村社区。

3.2 以人为本,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 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经济建设工作、文化教育工作……一切工作, 如果仅仅提出任务而不注意实行时候的工作方法, ……, 那末, 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3]农民是农村生态社区的建设者和直接受益者, 决定了农民是农村新型生态建设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农民的意愿,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农民成为生态社区建设的实践主体和推动力量, 是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题中之义。为此, 生态社区建设不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而是要让农民看的到实惠, 摸得着幸福, 通过培训、讲座、广播、电视、标语和公开栏等各种形式, 把生态社区建设的意义介绍给农民, 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 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评判权, 让农村在生态社区规划、建设、经营中当主人、做主体、唱主角, 增强农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营造开展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要从村民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 解决村民们的实际困难, 让村民们切实感觉到社区建设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3.3 因地制宜, 科学合理规划

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思想素质水平存在着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要有所区别, 有所侧重, 而不应设计一个统一的建设模式。这在客观上要求各地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归纳分析本地区当前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综合考虑农村山水风情、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资源环境等因素, 把握其内在的肌理, 并统筹兼顾到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开发规划, 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社区建设, 而一些地方在生态社区建设中缺乏科学合理规划, 导致同质化建设严重、特色化建设不足, 短期行为多、长远设计少, 这与生态社区建设的目标相违背。为此, 如何做到因地制宜, 科学合理规划是当前各个地方建设生态社区的过程中特别需要予以明确的, 需要作进一步具体的研究。

3.4 规范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并非一蹴而就, 在建设过程需要规范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首先, 推进规划管理由粗放型、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做好社区项目规划的前期调研和科学论证工作, 向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咨询, 多听不同意见, 避免长官意志, 提高生态社区规划建设决策的科技含量, 依法编制集镇和村庄规划、严格执行规划。其次,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运用市场经济理念和政府财政手段, 调节生态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生态与经济利益, 确立资源环境的价值观念, 形成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付费、破坏者赔偿、建设者和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良性运行机制, 通过制度设计激励人们从事生态保护投资并使生态资本增值, 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最后, 制定和完善与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相关的其他各项法规与政策, 将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与法治精神融合在一起, 从制度和法律上的理顺各种关系, 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惩治违法行为,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使生态社区建设在有序的轨道上顺畅运行。

摘要:农村的生态建设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 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立足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 试图对农村生态社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建设路径做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1]李干杰.探索我国农村环保新道路[J].瞭望新闻周刊, 2011 (6) .

[2]李海舰.国外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天中学刊, 2013, 28 (5)

视域分析 篇10

近30项内容、不同区域的调查结果, 从收视时间、收视兴趣、收视动机、收视影响4个方面反映出电视与小学儿童的关系、娱乐类电视节目对小学儿童的影响等内容, 对教育部门进一步研究儿童教育、社会教育, 以及对电视台如何制作符合儿童兴趣的电视节目、又如何担负社会责任具有借鉴意义。

1) 收视时间:收视时间决定了小学生平均花在电视上的时间, 同时证明电视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调查显示63%的小学生看电视行为受家长监督, 家长监督的主要原因为影响视力。

2) 收视兴趣:收视兴趣主要调查儿童在打开电视、能自主选择的情况下, 所选择的电视节目, 调查显示孩子最爱的电视节目类型依次为:动画片45%、少儿综艺节目29.8%、各种选秀综艺节目62%。

3) 收视动机:收视动机为深层挖掘电视节目对儿童心理影响的一个契机, 通过收视动机分析, 一方面我们可以观察电视节目与儿童心理的结合点及收视点所在, 另一方面电视台以此为依据可调整电视节目, 制作更吸引儿童的电视节目。如表所示:喜欢看50.9%没有其他娱乐5.5%放松学习29.1%。

4) 收视影响:调查显示, 家长电视对儿童的有利影响分别是:认识学习39%、学习课外知识34%、放松学习14%。而不利影响为:影视视力75%、影响正常学习33%、受到色情暴力影响34%、行为思想过早成人化32%。小学生认为看电视的好影响分别是:学习课外知识65%、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63%、了解社会现实和新闻62%、如何做人57%;而坏影响分别是:影响视力75%、不想学习24%、不想被家长管24%、要吃穿名牌19%。

同时, 调查显示:除学校, 56.1%的学生认为从电视上学到的东西多, 43.9%的学生认为从家长身上学到的多 (如图1所示) 。

一项日常行为对一个人的影响程度究竟如何, 就在于这种日常行为的持续性, 在“每周进行3次以上的课外活动中”, 选择看电视的学生有52.6%, 选择体育运动的学生有50%, 和小朋友出去玩占39.1%, 看其他书 (科学、体育、汽车等) 28.5%, 买零食吃25.2%。

日常行为的持续性可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调查显示, 作为一种持续的传播模式, 电视文化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对社会人生的态度都产生影响, 在“你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项调查中, 有22.3%的学生想成为善良、孝顺等品德好的人;有18.6%的学生想成为娱乐明星, 并写出了具体的名字, 如周杰伦;另有18.6%的学生想成为有具体职业的人 (比如科学家、医生、教师、军人等) ;有14%的学生选择成为有用有成就的人, 但并没有具体化, 概念模糊;选择成为商人或有钱人的占4.8%;选择成为运动员的占3.4%。由此说明, 成为娱乐明星与成为某种职业的人所占的比例一样, “娱乐明星”由此成为一种社会职业, 进入儿童的视域。进一步, 在“最喜欢的明星”调查中, 50%学生选择周杰伦, 其他学生选择了当前电视、报纸等传媒上所常见的娱乐人物。

众多传媒中电视与其他传媒相比, 对小学生了解世界所占比重如何?接下来“你从哪里知道他的?”的调查中, 有79.8%的学生选择了电视;有12%的学生选择听别人说的;有4.1%的学生选择了报纸;还有4.1%的学生选择了其他途径, 比如网络。由此可见, 在各种传媒中, 小学生接触最多的仍然是电视传媒。

1传统少儿类电视节目收视调查

传统意义上的少儿类节目, 主要指节目的定位和制作, 以及其受众, 都明确指向“少儿”, 通过本次调查、综合分析, 传统意义上的少儿类节目收视率如下。

1) 动画片: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哆来A梦》《熊出没》《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动画片是少儿类电视节目的主流, 也是儿童收看电视节目的首选。调查显示:有81.2%的同学选择收看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动画片;有67%的同学选择看四川电视台妇女儿童频道的动画片;有63%的同学选择看成都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动画片。如图2所示。

2) 益智游戏类节目:如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小小智慧树》, 收视率为21.35%, 另外还有《七巧板》, 收视率为16.14%, 《异想天开》收视率为51.5%。

3) 科普教育类节目:如中央电视台《芝麻开门》, 收视率为44.2%。

4) 综艺类节目:如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小歌手大舞台》, 收视率为22.3%;四川电视台妇女儿童频道《快乐一哈》, 因其搞笑、娱乐收视率高达92.2%。

5) 杂志类少儿节目:如CCTV-少儿频道《大风车》, 收视率为41.6%;CDTV-少儿频道《陈岳叔叔讲故事》71.1%。

2儿童视域的其他电视节目调查

随着电视的发展, 各类节目层出不穷, 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一方面使观众有更多的收看选择, 另一方面也使多元化的电视内容呈现出混乱的状态, 加上电视节目分级播出短期内无法实现, 使小学儿童时刻处在多元化的电视节目网络下, 成为其他电视节目忠实的受众, 比如CCTV-6常播放的一些电影《精灵鼠小弟》《小兵张嘎》等, 由于内容跟儿童相关, 趣味与童真集于一体, 容易引起儿童的观看兴趣, 属于儿童观看的电视节目范畴。另外, 一些科普内容的纪录片, 如《动物世界》, 符合儿童好奇的心理, 具有一定的收视率, 也属于儿童观看的电视节目。换句话说, 部分电视节目是以儿童为收众对象, 针对性强、定位准确, 而大多数电视节目虽然没有准确的受众定位, 但因其内容受到儿童的关注和兴趣, 从另一层面上讲, 是儿童视域内的其他电视节目, 它们产生的影响不亚于传统的少儿类电视节目, 除受众为儿童的电视节目, 本次调查显示受少儿喜欢的其他电视节目有以下3类。

1) 小品、相声:本调查显示, 有47.2%的学生喜欢看小品和相声。

2) 大人的电视连续剧:本调查显示, 有42.6%的学生喜欢看此类节目。

3) 关于动物或科学的纪录片:本调查显示, 有59.39%的学生选择了此项。

少儿类节目虽然定位于儿童, 受众对象为儿童, 但它并没有囊括所有儿童的兴趣, 它对儿童产生的预期放松心情、接受知识、获得教育的功能也有所限制。而其他泛泛的电视节目, 不论是大人的连续剧, 还是综艺类节目, 都受到儿童的喜爱, 一方面这些电视节目给儿童提供某方面的知识和生活视野, 另一方面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心。

3娱乐类电视节目调查分析

1) 成人综艺节目收视率:通过调查发现, 成人综艺节目中跟动画片、少儿综艺节目相比较, 儿童视域内成人综艺节目的收视率一直在60%左右, 具体如下。

2) 家长在儿童看电视行为中的作用:小学生看电视的行为, 不是一项单纯的个人行为, 因为特殊的年龄和学习阶段, 不可避免地受到家长的监督, 调查显示家长监督的最主要原因是怕长时间关注电视屏幕影响孩子的视力, 电视对儿童可能产生的其他影响, 家长的认识并不充分。

4) 儿童学到知识的途径比较:调查显示, 在家长和电视两类中, 小学生认为从电视上学到的东西要比家长身上学到的多。这一项说明, 除了学校教育, 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和家长, 这些知识正是迥异于学校教育, 跟社会生活、周围生活相贴近, 因而更能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 电视对小学儿童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家长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影响。

5) 长大后的志向:1/5的学生有具体的职业目标:军人、教师、医生等等, 另外有1/5的学生选择了明星, 其余有五分之一的学生概念模糊, 着重在人品方面, 比如善良、有礼貌等, 其余的包含了商人、有成就或者运动员等等。1/5的明星选择项, 从正面反映出娱乐文化对小学儿童的影响, 娱乐类文化构建的媒介中心人物已经成为某种成功人生的标志, 引导着儿童潜意识地学习。

6) 获知明星的途径:我们想了解, 小学儿童究竟是从什么地方了解到这些明星的?调查显示, 有一半学生是通过电视获知, 另一半学生通过报纸、网络获知。再次证明, 娱乐类电视节目对小学生儿童的影响不是空穴来风, 是实实在在地通过电视等媒体, 告知明星、花边新闻、影视娱乐内容, 并且这些信息经过媒体的选择反复渲染, 形成某类社会文化, 其中电视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7) 媒介人物为中心的影响:有18.6%的学生选择当明星, 而所有回答问卷的小学生近50%选择“最喜欢的明星是周杰伦”, 由此可见媒介在渲染中心人物时将更多的娱乐明星作为宣传重点, 并倾向于其娱乐效果, 使他们成为媒介中心人物, 从而影响小学儿童的心智和课余生活。

视域分析 篇11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关于潘岳其人、其文及创作思想的研究》,项目批准号:2008-GH-143

摘要:

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心所在,中原文化的发展对华夏文明历史进程的推动,对于现代社会的繁荣与发展,都发挥着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原文化名人潘岳不仅容貌俊美,被誉为中华第一美男,而且才华横溢,是西晋文人的代表,是中国文学史上悼亡诗作的开创之人。潘岳其名其人其文其貌其孝其官声政绩早已走入千家万户,具有多元价值的潘岳文化早已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充分挖掘潘岳文化的价值将能够进一步推进华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华夏文明;潘岳;文化价值

夏文明的源头在中原,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心所在,中原文化对华夏文明历史进程的推动,对于华夏文明的形成,对于华夏民族精神的传承,对于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在发挥着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明确提出:中原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原经济区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要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成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以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中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河洛之旅”中曾慨叹:“中原,是中华儿女的心灵故乡”。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在海内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本课题依托潘岳文化研究平台,在深入研究中原文化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对其传承与创新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进一步创新中原文化的传播内容和形式,推动中原文化的快速发展,提出发展中原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相关措施及建议。

中原文化名人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今河南中牟县大潘庄)人。最为人民大众熟知的是他的美貌,“貌比潘安”使他成为千百年来中华美男的唯一标准;潘岳自幼颇有才名,是西晋文人的代表,是悼亡诗的开创者,对我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除此之外,潘岳对妻至情,对母至孝;为政清明,官声颇佳。潘岳作为一位有建功立业理想的文人,在黑暗的魏晋时期,却被卷入党争,惨遭三族夷灭。但作为中原文化名人,其人其貌其事早已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其作品,其故事传说均流传广泛,潘岳文化现象具有多元文化价值。

一、具有姓氏文化、根亲文化价值

中原是海内外华人的根,是他们心中的故乡。数千年来,中原大地孕育出的大批杰出的中原文化名人。这些名人文化是宝贵的根亲文化资源,是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建设富强国家的强大推动力量。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河南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建设和谐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全面提升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说:“河南有很好的文化资源,如果不能很好地继承、弘扬、发掘,就对不起老祖宗,对不起这片土地。”进入21世纪,文化建设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还承担着巨大的“教育、组织、鼓舞、推动”作用,为建设现代社会主义新中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能够让中原历史名人文化真正走进人民的生活,使传统的华夏文化更彰显出时代精神。

在潘岳故里,今天的河南省中牟县大潘庄,每年都有不少散播至海内外各地的潘岳后人及族人等宗亲人士返乡寻根。宗亲大会的召开、名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充分发挥中原文化名人姓氏文化、根亲文化对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相关文化产业的产生与经营,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二、具有无可替代的名人文化价值

潘岳是驰名古今中外、国人家喻户晓的中华第一美男子。潘岳出生于尚美的时代,潘岳之名已经成为美的符号,而且他爱花、爱美,在他身边又聚集了美——美的容颜、美的文字、美的婚姻、美的孝名、美的政名、美的传说等等,可以说,潘岳文化本身具有多重美的元素,因此潘岳文化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潘岳文化具有悼亡诗开创者的文学传承价值。潘岳是太康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写出了汉魏以来第一长篇大赋《西征赋》,而且以凭吊亡妻的《悼亡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的悼亡诗派,其诗赋更是“语词轻敏、锋发韵流”,语言文字考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其诗赋哀诔对中国文学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深刻的影响作用。

西晋文学家潘岳,作为驰名中外、名贯古今的历史文化名人,无论是他““貌比潘安”的美貌,还是他“河阳一县花”的美政,还是他“辞职侍母”的孝名,还是他“用情至深”的感情,还是他开创悼亡诗派的文名,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潘岳”二字穿越时空,使潘岳其人成为不折不扣的历史文化名人。如今,在讲求名人效应的社会背景中,潘岳的文化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名人价值。

具有孝道传承价值。潘岳辞官奉亲的故事被列入中国二十四孝故事的版本之一,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关于潘岳忠孝节义的事迹传闻,潘岳文化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尤其是孝道的传承价值。

三、具有文化应用与传承价值

潘岳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他身上集聚了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他不仅有“潘才如江”的文才,更有着“貌比潘安”的貌才;不仅有“河阳一县花”的政声,更有着“辞职侍母”的孝名;不仅对妻子用情至深,对亲朋感情也颇为真挚。潘岳身处乱世之官场,虽然历史上对其评价不甚高,但也是时世使然,但潘岳一旦有机会,还是为百姓着想,为民办实事,造福于民。潘岳的俊美姿仪、悼亡诗作、孝母忠妻、勤于政绩以及关于潘岳的具有永久生命力的各种传说,使其千百年来永存于百姓的内心深处,源远流长。

民族文化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原文化对于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潘岳足迹以中牟为原生地,延至开封、尉氏、通许、新郑、新密、登封、荥阳、巩义、许昌、长垣、封丘、武陟、孟州、洛阳、临沂、徐州、西安等市县。潘安死于政治党争之祸,属于非正常死亡,其后代、族人纷纷迁到南方。因此,其资料存于国内外100多个大型图书馆、大学和科研机构,其传说也留及冀、鲁、晋、陕、鄂、皖、苏、浙、贑、粤、桂、湘、港、台等省区。潘岳的生活时代、人生历程、故事传说、作品成就、思想特征、历史审视、仕途政声、感情婚姻、深远影响等相关文化内容所构成的潘岳文化已成为中原文化、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传承与创新将进一步提升中原文化内涵,增强对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

中华第一美男潘岳作为华夏文明、中原文化的一部分,于2008年被认定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潘安的传说”2009年5月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潘岳之名自西晋开始远播以来,后人对其人、其文、其政、其传说等文化元素的评价不胜枚举。

视域分析 篇12

1978年,英国学者Brown和Levinson发表了一篇题为《语言应用的普遍现象: 礼貌现象》(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 的文章,第一次对礼貌、面子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他们的文章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其理论被称作“礼貌原则”( 陈融,1986) 。随后,著名语言学家Leech在此基础上提出非常成熟的礼貌原则理论,并将其细分为六项准则: 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同情准则和一致准则。

公示语是一种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公共场所对公众公开的提示或提醒的文字或图形信息。公示语的社会功能和公开性决定了公示语英译从根本上必须以受众为中心,尊重英语国家公示语的语言表达习惯。从礼貌原则角度对公示语翻译进行研究的有董攀和卢卫中的《否定类公示语英译: 基于礼貌原则和泰特勒翻译原则的研究》( 2014) ,侯小静《从礼貌原则看禁止类公示语的英译》( 2011) 和宋引秀的《从Leech的礼貌原则谈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2010) ,这些论文多是在礼貌原则理论的指导下来探讨标识语英译或者谈否定类词的翻译。但本文则相反,以2014年7月15日开始实施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法规范》,这一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法的国家标准规范为突破口,以第一部分通则的308个公示语翻译实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礼貌原则在其中的应用现状。国家标准本身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流传度也最广,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文章结合Leech的礼貌原则分别举例分析一致准则、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在公示语翻译国家标准中的应用,并分析译文表达的得体性和受众的受益程度。

一、一致准则在国家标准中的应用

Brown和Levinson认为许多言语行为的本质是威胁颜面的,社会距离越远,说话人的权势越大,地位越高,强迫性越强,言语行为对颜面的威胁程度就越高。礼貌原则在公示语翻译中很多就是通过保留颜面来实现交际目的的。例如,“禁止入内”“游客止步”类似意义的英译,在网上和各个景点已经流传了十几个翻译版本,下面暂举几例:

1. STAFF ONLY

2. Out of Bounds

3. No visitors

4. No visitors / customers allowed

5. No Admittance

6. Visitors not admitted

7. Tourist stops

8. Visitor prohibited

9. Visitor to stop

10. Tourists stopping

11. The visitor please halt

12. Off limits to visitors

13. Please don't coming

这13个翻译版本中,排除9—13表达或措辞有问题的,剩下8个可选项。而在国家公示语翻译规范里有如下几个类似的翻译例子: “非请勿入”“员工专用”“闲人免进”“顾客止步”译为Staff Only; “禁止入内”译为No Admittance / No entry; “非特许人员严禁入内”译为Authorizedpersonnel only; “禁止通行”译为Access Prohibited; “此路不通”译为No through road或Dead End。受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影响,“禁止、不、严禁”遍地开花的汉语语言范围,国标比较好地用“only”减轻了直接禁止的比重,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明显的。

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是指尽量缩小自己与他人的分歧; 尽量加大自己与他人的一致( 王娴贤,2010) 。而减少与他人分歧最好的方法就是沟通,只是一味地拒绝有时反而会激起人们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甚至引起冲突。从礼貌沟通的角度出发,可以适当给公共更多的信息,“游客止步”的翻译可以视不同的情况分别翻译成不同的版本。一般来说,与其强硬地说“NO”,倒不如直接告诉游客他们前边要面临的是什么,这样也显得更具有说服力。如果前边是工作人员工作专用休息室或者仓库,则可以用“STAFF ONLY”巧妙回绝; 如果说前边是悬崖、深水河等危险区域可以直接写上“DANGER CLIFF或WARNINGDEEP WATER”更具警醒作用; 如果前边此路不通,可以用“DETOUR DEAD END”来代替; 诸如军事禁区、警察封锁现场则可以直接使用“No visitors/Customers allowed/Prohibited Area”来增强语气,同时说明这里严禁闲人误入。如果非要直接翻译的话,国家标准中“No admittance”和“No Enter”也是不错的选择。

二、得体准则在国家标准中的应用

下表是国家标准中使用否定词,如no,not等和礼貌用词,如please,thank等词的出现频率统计表。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prohibited,don't,not,no,non-,must”等强烈否定和命令性的词汇共出现了53次,占总数的17. 2% 。强令类信息全部使用了“must”。相反,直接使用比较友好、和善的 词汇如“please,thank”的有18处,约占5. 84% 。使用“only”的词组有17个,约占总数的5. 52% ,值得一提的是提醒类信息全部使用了“please”。这两组数据充分说明了人们对礼貌的重视程度。在许多不得不说“no”的场合,还是在不同程度上遵循了礼貌原则。在公共场合降低提醒人的姿态,以一种比较温和、和善的口吻提醒公众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打动人的方式,从而以退为进换取公众在公共场合行为的礼让,当然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得体准则是指最小限度地让别人吃亏; 最大限度地使别人受益( 王娴贤,2010) 。对于公示语翻译而言,译者要在照顾好双方颜面的基础上,礼貌恰当地把信息传递给读者。英语类国家,人们普遍注重个人的权利、自由,强调个体的存在性,民众和政府间的社会距离相差不大,对听话者的面子威胁程度也比较低;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集体意识占绝对优势,强调个人服从集体,政府和民众之间就会产生较大的社会距离,公示语措辞上就会比较强势。比如,在限制性公示语中,公示语普遍是禁止公众做出某些行为,禁止类公示语偏多。但在翻译这类公示语时,我们可以正话反说,多给受众一些“面子”,适当地运用礼貌用语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相对于汉语类提示语多直接使用“禁止”“必须”等具有强烈否定、命令的语气,英语更多的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来提醒公众要做些什么。不去说禁止做某事,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引导公众,使其做出同样的举动而不引起公众的反感。例如,“only”的使用,在很多时候直接代替“no”,比较委婉地表达了限制的信息,达到礼貌提醒的目的。

下面是相对应的汉语否定词或限制词“不”“禁止”“勿”“必须”以及表示友好和善的词如“请”“谢谢”“欢迎”类词汇出现的频率表。

由表2我们可以看到: 直接使用“不”“禁止”“必须”“勿”“非”之类的词语出现了66次,约占总数的21. 43% 。而使用“谢谢”“请”“欢迎”“您”之类的敬词出现了48次,约占总数的15. 58% 。其中,汉语使用否定和强限制性词汇的频率要远高于英语,而使用敬词也是远远超过英语。汉语是在否定的同时使用“请”来缓和语气,相比之下,英语则是使用“only”来委婉表达。

更多的英译范例则是直接省略了“Please”。警示警告信息的公示语标志的作用是在最短时间内用最简洁的语言,最快地传递最核心信息,有时过于紧急而暂时忽略礼貌原则。如,变电站旁边的标志“注意安全,请勿靠近”的英文译本是:CAUTION / Keep Away,就直接省略“Please”。

另外,公示语还有一个特点是有些标牌的作用是给人们传递“危险”信号,比如,建筑工地、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的危险地带。在这种紧张危急的情况下,公示语就暂时忽略给公众的颜面,也不考虑颜面的得失。另外,在公共场所,由于标牌大小有限,能书写的空间小,如果礼貌用语过多则显得啰唆,会招致反感,重要的是为路人提供最关键的信息。特别是对司机而言,一般看到信息,最多也就一两眼,公示语必须用短短几个单词来说明一种状况。所以短短几个词,省略了客套话和无关信息,直奔主题,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从一个侧面完美地做到得体准则,一定程度上对读者而言也是一种最大的礼貌。

三、慷慨准则在国家标准中的应用

下表是公示语国家标准中无障碍设施类翻译示例的一部分。

左侧的汉语原文要么是残疾人,要么就是老弱病残,一提到这些字眼对原本就比较敏感的弱势群体自然会带来一种伤害。而英文译文在处理无障碍类设施时则最大程度地运用了礼貌原则中的慷慨准则。慷慨准则是指最小限度地使自己受益; 最大限度地让自己吃亏( 王娴贤,2010) 。英文措辞中通过运用如,accessible( 易到达的; 已进入的) ,priority( 优先考虑的; 优先权) ,courtesy( 非正式的尊称) 而不是首选“disable”,把弱势群体一下子上升到受人尊敬的地位。对身体有疾病而自尊心比较强的人来说,这会无形中带给他们一种莫大的安慰和温暖。

慷慨准则在国家标准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也比较恰当。通过使用一些尊称和委婉语,很好地表现同样的意思同时避免了很多尴尬和不必要的冲突。

结语

上一篇:身份回归下一篇:《从茫茫人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