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视域(共11篇)
政治视域 篇1
一、政治发展理论的源起及相关性分析
1、政治发展理论的源起
政治发展理论是西方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大多集中于静态的政治体制研究、政治制度、政治学说史等, 后来逐渐转移到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等方面, 尤其是政治发展理论的出现, 标志着研究向动态方向的转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法西斯主义的崩溃和殖民体系的瓦解, 世界上涌现出一大批新兴独立国家, 国际政治格局较之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西方学者感到政治研究领域仅仅局限于欧美政治远远不够, 于是把研究范围扩展至非西方国家尤其是新独立的国家。
该理论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 多集中于地区研究、国别研究, 是政治发展理论的初步发展期。第二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 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 政治发展进入高潮发展阶段, 涌现出了大批学者和学术组织, 比如成立有政治发展联合研讨会、比较政治委员会等, 定期举行学术研讨会, 在这一时期, 众多研究者从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等角度深入研究并产生出大量的关于政治发展的研究成果, 代表性的有鲁恂·W·派伊的《政治发展面面观》、迈伦·维纳等人合著的《政治发展的危机和顺序》、阿普特的《现代化的政治》、沃尔特·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阶段》、戴维·麦克利兰的《成就感社会》等等。
对于政治发展理论的理解, 不同学科, 不同学者曾经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 鲁恂·W·派伊曾经总结过十种不同的定义如下:政治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政治发展是工业社会的典型政治形态;政治发展就是政治现代化;政治发展是民族国家的运转;政治发展是行政和法律的发展;政治发展是大众动员和大众参与;政治发展是民主制度的建立;政治发展史一种稳定而有序的变迁;政治发展是动员和权力;政治发展是多元社会变迁过程的一个方面。
2、政治发展理论的相关性分析
尽管学者们对政治发展的理解不同, 但一般都认为政治发展包括:政治结构变化, 政治制度化, 政治参与扩大, 政治生活民主化, 政治文化世俗化, 政治权威法理化, 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手段和平化等。由此可见, 政治参与是其重要内容或指标。换言之, 没有政治参与的政治发展可以视为残缺不全的政治发展或政治不发展。正如我国学者高洪涛指出“那些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政治参与更为拓展的社会视为政治进步, 相反, 则视为政治不发展。”
尽管政治发展在概念上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混乱, 但在混乱背后, 学者们一致认为政治发展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相关性问题。比如政治发展过程中大多国家会普遍遇到社会不稳定、政府执政能力低、经济落后等问题。因此, 分析政治发展, 一般多会涉及到一些相关性问题, 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与民主、政治发展与政府执政能力、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等。
二、当代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在取得重大经济成果的同时, 政治发展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逐步套索了一条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路线。但在新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下, 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深入剖析当代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不足就显得尤为重要。
1、政府配套行政改革尚不到位
政府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对民众的需要给予充分的回应, 但我国行政受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影响, 服务意识缺乏生存的环境和土壤。长期的计划经济, 政府忽视了为民众服务的功能, 形成一种政府凌驾于社会、公民之上的意识。
同时, 广大民众缺乏公民意识、维权意识, 公民的行为规则以义务为本位, 权利和义务之间具有严重的不对等性, 政府缺乏履行自身责任的内在动机,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多地停留在一种行政格言上, 行政人员自身缺乏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2、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倒置
政府与市场机制在行政资源配置上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弊端, 市场机制在微观的经济活动方面具有灵活的特点, 能保证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干预的计划性和前瞻性优于市场机制, 其应该表现在对资源配置全局的把握上。因此, 政府与市场应优势互补, 取长补短。资源配置是需要依靠市场机制来保持一定的效率, 同时也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干预, 以保持资源配置的方向性、全局性与整体性。
但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政府管的过多、“全能型政府”等现象仍就存在,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未处理好, 一方面存在着“管理过多”等行为, 全方位的政府管制导致了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 导致普遍的搭便车和效率低下, 导致官僚主义、寻租和政治腐败, 这也是政府膨胀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却也存在着“管理缺失”等现象, 由于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 深入到市场的微观领域, 直接影响了其在宏观领域内作用的发挥, 在提供制度、法律保障, 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 甚至管理真空。
具体有以下两种表现:第一, 宏观调控上, 过分倚重行政手段、经济法律不足。宏观调控上的各项政策、工具, 比如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比如分配政策、汇率政策等, 可以通过法律形式表现, 也可以通过行政受段推动, 较之于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具有反应快、推行迅速等特点, 但也容易造成政策断层, 政策的突然性变化, 会使政府的行为缺乏可预期性, 影响政府诚信。同时, 行政手段的断裂性, 在没有配套措施跟进的情况下, 会使市场主体的利益受损而得不到相应的补偿。第二, 对垄断行业监管不足。目前, 我国一些垄断行业在享受着巨额制度性补贴的时候, 却不顾公共利益, 完全以利益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 尽管我国目前对垄断性行业的监管权仍主要有建设部等综合性行政机关执行, 有些领域虽已建立监管委员会等, 但这类委员会成立依据的法律等级较低, 独立性不强, 权力结合差, 既没有对被监管对象的主导性监管权力, 也不能真正集决策、执行、裁决权与一身, 权威性较差, 就效果来看, 为能形成对垄断行业的有效监督。
3、社会力量发展不足
在现代社会中, 第三部门、公民主体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社会事务管理的中坚力量, 与政府组织之间是互补关系。但在现实中, 政府扮演“全能政府”角色, 直接导致政府职能的扩张, 并出现政府职能定位中“越位”、“缺位”、“错位”现象, 同时, 又由于政府对社会的无限延伸, 导致公权利与私权利的侵害, 使公民对政府的信任产生危机。
同时, 政府对公共服务信息的垄断性较大。在整个社会中, 政府占有大量的信息, 其中包括许多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 信息是社会组织与公民作出决定和社会行动的基础, 缺乏信息, 民众只有被动的接受政府指令来行动。虽然有一些社会组织, 但大多独立性较差, 自愿性和自制能力较弱, 其运营和业务受政府控制较多, 具有明显的官办色彩, 政府仍具有较强的主导性。
三、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对策研究
对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经验, 我们可以借鉴, 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发展所处的环境不同, 若一味照搬照抄别国的发展模式, 在政治发展实践上注定会失败, 就我国的发展实际来说, 要使民主政治运转起来, 就必须沿着可行的民主发展路径, 正确处理好政治发展中政府、民众、市场等关系, 否则民主只会停留在理想层面。
1、坚持党的领导
政党作为一个功能性的机构, 在当代政治发展中有推进政治社会化, 组织和领导政治改革, 表达民众政治利益等功能。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不可避免的会面对一系列的冲突和各种压力, 比如集权和分权, 发展与稳定等, 这就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党能动的针对各种问题进行综合考虑, 区分轻重缓急, 保持稳定, 对社会进行有效整合。
在我国,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有力证明,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当今世界和社会处于不断变革的新时代, 一方面要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发展重点, 党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领导核心地位, 始终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就要不断学习、善于学习, 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推进党内民主, 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另一方面, 针对腐败、违纪违法案件等, 党要不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
2、加快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全面准确地认识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对于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 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目前, 国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对各国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威胁。因此,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 促进经济实力的增强, 同时, 建立良好的财政供给与配置体制, 有效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和转移支付的职能, 实现社会公平, 降低地区差距, 通过财力资源等的合理配置, 建立起良好的劳动保障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等, 真正体现民主政治的社会公正等本质。
3、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按照政治参与对政治共同体的影响, 可以将政治参与的功能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正功能就是指由政治参与所促成的价值、程序在动态中循序渐进式的或突发的沿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运作。政治参与可以促进政治民主的发展, 健全政治参与机制, 增强政治体系的整合功能, 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和技能;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等。政治参与的负功能指由公民政治参与而引发的社会价值和程序的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逆向而行。比如广泛的政治参与在制度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 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和社会动乱, 参与爆炸等。
当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涌现出许多新的阶层, 各种利益关系较之以前更加多元, 更加复杂, 要推进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对于政治共同体来说, 一方面要积极实现民众由臣民向积极公民的转化, 通过政治参与、政治社会化等过程转变为现代政治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 较强的平等、权利意识, 较强的政治参与感等素质的政治人。另一方面, 政治共同体需要完善政治参与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 能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参考文献
[1]高洪涛.政治文化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0.
[2]薛刚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李元书.政治发展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政治视域 篇2
有效路径探析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为契机的各行各业都掀起创新升级的潮流。处于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改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紧抓时代特征,将“互联网+”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网络载体。“互联网+”载体的应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探讨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互联网建构网络育人平台、主动掌握网络话语权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一个新的课题。
一、“互联网+”与教育
(一)“互联网+”
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互联网+”正式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拉开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序幕。据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1.7%。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不仅涉猎广、程度深,而且给人们的学习、生活、思维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指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互联网技术作支撑,实现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甚至创造出一种行业新形态。人们把“互联网+”跟火、电的发明相提并论,亦可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视作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互联网可以“+”所有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要根据传统行业的实际情况通过信息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取长补短,完成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具体而言,“互联网+零售”产生了淘宝,“互联网+餐饮、酒店等”产生了美团,“互联网+通信”产生了QQ。凭借自身“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诠释着“互联网+”时代的独特性:1.“跨界融合”,“+”本身意味着跨界、变革、开放,通过跨界创新,实现重塑融合;2.“创新驱动”,改变中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唯一出路便是创新;3.“重塑结构”,网络信息化、全球化打破原有社会结构,借助“互联网+”重塑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4.“尊重人性”,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力量,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也是来源于对人性最大限度地尊重;5.“开放生态”,将孤岛式的创新相链接,实现以人性为导向,开放的价值生态;6.“连接一切”,实现互联网与其他事物有层次、有差别连接。
(二)“互联网+教育”
一所学校、一个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简言之,“互联网+教育”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互联网+”时代下,教育界如何顺应互联网思维的发展趋势,转变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有效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入驻教育领域,其先进的思维和技术是教育发展创新的动力和养料。目前,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微课,主题明确,短小精练,有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空间渗透知识理论;慕课,课程丰富,门槛较低,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开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进教育效果最优化;翻转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地颠覆,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新趋势,线上课堂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探究,线下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研讨、交流,教师答疑解惑、总结讲授,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以此激发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弹幕教学,问题及时反馈,课程应时调整,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等等。“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模糊时间空间概念,跨越传统教育物理空间限制,通过“寓教于乐”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力求达到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
二、“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顺应时代潮流,高校与时俱进,直面挑战,改革创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契机
1.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趋于开放共享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校园文化建设和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为补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现大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然而受发展背景、地理位置、硬件设施和软件实力的影响,各大高校所拥有的思政教育资源却不平衡。“互联网+”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壁垒,“思政大咖”、前沿观点、优质资源不再是某一高校的“镇校之宝”。名师讲堂的网络化,赋予大学生平等享受优质课程的机会,不仅能够进行跨越“校域”的思想碰撞,更能实现学生与“思政大咖”的平等对话,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把握。同时依托“互联网+”不仅突破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更倒逼其更新教育理念。“互联网+”的开放性大大拉近了各大高校的距离,优质教育理念的共享,科学教育教学方式的借鉴,从而形成本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自主学习
当今大学生朝气蓬勃、个性突出、思想多元,追求标新立异,但同时他们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价值观塑造尚未形成,在文化价值观碰撞激烈的社会思潮中,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迷失方向。“互联网+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流水线式教育模式,学生个体根据自身差异,自主选择网络课程教育,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线上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体验,以生动的教育内容、立体逼真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组织能力,实现在无外力监督的情况下自主探究学习,完成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思想觉悟和人文素养。
3.加速思政教育自我净化能力,丰富思政教学模式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尽管理论层面高,但实际上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陈旧、方法落后、效率低下,培养出的大学生易与社会脱节。“互联网+”打开了思政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强调知识信息的人人参与,与时俱进,关注热点,加强思政教育领域的自我净化能力,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将为教育领域注入新元素,引发教学模式巨大变革。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弹幕教学等模式成为初探,通过互联网技术,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云教室,不仅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主体愿望,还提供了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画面,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立体化。这些教学模式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借鉴,并为日后的改革创新提供思想启迪,结合思政课程的特殊性,探索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思政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提高高校思政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1.学生学习深度下降,信息甄别能力有限
对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学生学习内容相对固定,信息量较少,复杂性也不高。而随着“互联网+”入生活、进课堂,学习门槛降低,海量化的信息资源无不充斥着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模糊时间空间的特性提供了随时随地获取时政信息的机会,大大增加学习广度。然而学习时间、内容严重碎片化,加之学生面对大部分零散、唾手可得的信息通常只是浮光掠影、浏览而过,缺乏深度思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把握,甚至造成学生对信息的片面理解或者彻底曲解,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同时网络信息是一个思想的“大染缸”,如何保障大学生有效获取有用信息、科学思想,拒绝各种落后、消极、反动的消息文化,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2.冲击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填鸭式”的理论灌输为主,并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面对面”的教育。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渗透,传统教育方式实效性逐渐减弱。首先,“互联网+”信息交流的平等性与扁平化,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自由平等的网络空间表达观点,参与互动,依赖感倍增,思想更加多元;其次,“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信息获取渠道,海量的信息源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动摇了思政教师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再次,“互联网+”强调用户体验,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多种网络课堂和网站信息的交互教育,由此突破了思政教育“一间教室”的传统模式。
3.课堂师生情感交互减弱,传统育人功能弱化
情感交互是情感教学的核心,具体指教师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参与,控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并使之处于最佳状态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技能课程教育,主要实施对大学生“德”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思政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魅力更能调动学生情绪,引导课堂氛围,加强教师情感传达的熏陶感染力,激發大学生政治认同,引发大学生共鸣。而“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更加凸显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音像并存,吸引眼球,师生分离的状态相对减弱了线上课堂的现实感染力、亲和力和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减少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机会,弱化了传统思政课堂情感育人功能,对于铸魂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互联网+”视域下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不仅是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更是对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变革。怎么利用好“互联网+”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在于怎么运用“+”思维更新思政教育理念。
(一)树立课堂联网的开放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集聚浓厚时代气息的课程,然而有些高校关闭教学楼的无线网络,有些思政教师拒绝学生使用移动网络,因为他们讲的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到,甚至网上课程更加生动、富有吸引力。面对此种状况一味采用“堵”的形式是无济于事的,进而倒逼高校思政教师要有终身学习意识和时代意识,关注网络热点,熟用网络话语,善用网络平台,主动将互联网引入思政课堂,针对学生兴趣点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也加深了学校与社会技术发展的进一步联系。
(二)梳理网络时代的学生观
尽管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应用广泛,但与教育领域的融合相对滞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书本、重实践,网络应用却相对浅显化。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拒绝网络参与的误区,旨在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树立学生理想信念,完善学生人格,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正确引导大学生辩证看待网络信息,科学对待互联网络,将互联网发展成为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
(三)构建碎片知识的重塑观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开发网络课程和网络平台为主渠道,运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短小精炼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但大学生个体政治理论知识和信息甄别能力有限,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网络信息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辨别、重组,形成正确的政治知识理论体系,这将要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多种方式进行碎片化知识的重构,形成完整的政治理论知识体系。
四、“互联网+”视域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
运用“+”思维,为“互联网+”视域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纵观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尚浅,把握先进网络技术的意识淡薄。因此,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需多管齐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改革创新,使其更接地气、更贴近学生,进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一)搭建“互联网+”育人平台,拓展思政教育空间
当前,互联网成为集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于一体的重要平台。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运用互联网搭建教育平台,实现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渗透教育。一方面,高校要针对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主动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贴吧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定时推送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正能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同时开设各类主题教育网站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构建高品质“校媒群”,利用互联网信息海量化、碎片化的特点,进行有效信息的选择、加工、重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平台的建设,运用互联网构建预警反馈平台。建立思政教师的博客、微信群、在线心理资讯等互动平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利用大数据可变性与真实性的特点,实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关注热点、心理健康,并做好积极引导与干预。
(二)占领“互联网+”网络阵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当代大学生是不折不扣的网络一代,移动互联网络如影随形,“低头族”“手指族”随处可见,成为“无网不欢”群体的主力。“互联网+”自由、平等、开放的特点,深得主体意识较强大学生的青睐,手指间的拨动就能轻松实现信息浏览、思想传播,方便快捷获取资源的同时也极易在网络舆论中沉溺其中。“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利用好“互联网+”平台的教育功能,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囊括其中,突出历史英雄、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校园之星等中华精神的感染力,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培养思政教师及优秀学生代表发挥网络“意见领袖”作用,成为思政教育平台网络舆情的引导者,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占领网络制高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另外高校需要建立网络监控系统,通过网络监控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弘扬传播正能量,及时过滤失真、消极的网络信息,做到对突发事件的澄清与舆论引导,牢牢占据网络教育阵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使大学生在网络教育中也能不断完善人格。
(三)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有机结合“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彻底摒弃传统课堂教育,而是取长补短,通过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联动、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互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互动,借鉴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的各自优势,优化思政教育手段,实施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首先,课前自学。思政教师根据热点提前布置多个学习主题,学生可根据兴趣差异选择其中之一,通过网络资源库或者各大教育网站,获得相关信息资料、各大高校名师讲解,从而形成知识的初步理解;第二,课堂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选择相同主题的同学分为一组每个组内通过交流、沟通、协作、整合等学习环节,形成本组课题观点,并与全班同学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聆听并记录学生主题学习的困惑与难点,判断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观察学生的总体表现,并作个性化指导。同时每个同学可以对别组课题发表看法,提出疑问,并用移动网络设备即时解决,也可以构成课下再探索问题。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根据探讨内容进行及时地引导与解答;第三,课后提升。课后思政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网站、手机APP等形式上传拓展资料,进行网上讨论及训练成果的评价,通过大数据记录分析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与思想状况,方便教师个体关注与指导。同时开展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运用实践经历巩固理论认知,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目标。
(四)紧抓“互联网+”时代契机,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政治学研究的新视域 篇3
无论中外,对生态理论的研究的一大缺憾,是很少涉及政治体系与生态体系的关系,即使有所涉及,也仅限于探讨生态环境对政治决策的影响,而未能深入一步,实现生态学与政治学的对接,进而借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去研究政治体系的生态化运作。美国学者雷格斯与中国学者王沪宁、王邦佐等,开拓与展宽了政治学的生态分析思路,丰富了政治学的研究手段与方法,但这种研究仍有其局限,即他们对政治学研究新方法的拓展,仍局限于政治学领域的某个局部,或者是行政学方向,或者是政党制度专题。
在当今时代,生态学的理论价值与社会意义,早已远远超越了其学科本身,而具有了价值观和方法论上的普适性。刘京希先生的新著《政治生态论;政治发展的生态学考察》所涉政治生态理论,正是试图借鉴生态学原理,参照其方法论原则,探讨政治体系与其次体系的关系及其生态化重塑,政治体系内部诸次体系的关系及其生态化发展,以及政治体系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及其生态化演化,政治体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其生态化推演。以在一般理论意义上,探寻一种普遍适用的政治理论模式和政治运作模式,谋求政治体系的生态化和民主化。这是试图确立一种新时代的政治观的理论尝试。
该著作分上、中、下三篇,共十二个章节。作者在参考大量中外文献和广泛研究中外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从政治生态理论界说、政治生态理论的思想渊源论起,阐述了“自然—社会”生态关系、社会体系及其生态法则、政治生态体系的构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政治生态诉求、一种政治生态文化机制、法律文化中的生态与反生态,并探讨了作为第三支点的制度文明、破解权力腐败之谜、从经济全球化到政治多极化、现代民主政治的生态学检视等问题。本书以新的观点和新的体系,对政治发展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新的诠释,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
该著作的最突出特点,还在于跳出传统政治学的理论视域,转而引入生态学概念和原理,从生态学的视角去观察政治现象,揭示政治现象的内在本质,对政治生活的实质作出新的解释,从而丰富了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作者在研究方法上也力求出新,借鉴生态之生态、生态平衡、生态群落、生态多样性、生态互动、生态链环、生态圈、协同进化等概念及其内蕴的方法,用于政治理论研究,实现生态学与政治学的对接和融合。
在研究思路上,该书也独辟蹊径,将生态政治理论划分为三个层面,进行分层研究。这三个层面分别为:政治体系内生态,主要指政治体系与诸次体系的纵向生态与反生态关系,以及诸政治次体系间的横向生态与反生态关系;政治体系与社会环境间的生态与反生态关系;政治体系通过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间的生态与反生态关系。三个层面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通过逐层分析,在理论层面上寻求人们所向往的政治生态关系。
政治视域 篇4
关键词:政治文明,政治主体,政治素质
人类文明是一个大系统, 大体上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部分。物质文明构成人类文明的基础内容,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人类文明的上层建筑内容。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所取得的所有的积极的政治成果, 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
政治文明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要求
1. 大学生政治意识的现代化
对于人的现代化, 有学者提出了12种意识或观念:⑴自主意识;⑵民主意识;⑶参与意识;⑷竞争意识;⑸改革意识;⑹超前意识;⑺集体观念;⑻科学观念;⑼法制观念;⑽时间观念;⑾价值观念;⑿效益观念。[1]具体政治意识领域, 我们认为大学生政治意识的现代化包括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法治意识等。下面简单谈谈前三种意识。
首先是主体意识。主体意识促是公民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现代公共生活当中, 共同解决公共利益问题。但是, 目前部分大学生并未真正意识到或者并未真正理解主体意识, 一方面受到臣民意识的束缚, 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强;另一方面过分强调主人意识, 依据自己不成熟政治认识, 对政治现实进行非理性的批判, 往往是只“破”不“立”。
二是权利意识。大学生不仅应当知晓自己享有权利、如何行使权利, 还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利。事实上, 我国大学生并不缺乏权利意识, 缺乏的是正确行使权利、正确主张权利的意识。我们知道, 主张自身权利, 不仅仅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也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的秩序。从这种意义上说, 主张权利的精神是衡量大学生权利意识的重要标准。
三是责任意识。大学生应意识到履行与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适应的义务, 在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时, 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大学生应该认识到自己在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权利的同时, 也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在现实生活中, 尽管我国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法治意识日益增强, 但是, 在实际参加政治生活时政治观念与政治行为相脱节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这种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目前我们的各项制度还不健全, 体制建设不完善有关, 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意识的缺失有关, 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大学生现阶段政治素养与现代政治理性之间的差距。
2. 大学生政治知识的全面化
政治知识是指公民对政治生活规范和准则的掌握情况, 以及接受有关政治生活方面信息的程度。我们这里的政治知识既包括政治理论知识, 也包括政治参与的技能知识。
首先, 政治认同感依赖于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大学生来说, 如果拥有较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 他们对政治问题的兴趣就不会随形势变化而多变, 也避免了对政治问题认识的迟钝和肤浅。大学生基于对国家政治活动价值理念的深刻理解, 才会产生较强的政治认同感。
其次, 政治参与技能有赖于对政治程序的熟悉。大学生如何灵活运用公民权利以保护和追求自己利益的手段和方法, 可能也对政治参与的有效性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水平较低且目的性参与少和非制度化参与存在的原因之一, 就是缺乏足够的参与知识、规则和技能, 于是, 高涨的政治参与热情与低下的政治参与知识和技能就会发生冲突和矛盾, 而这种冲突和矛盾又往往会给社会的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现代市场经济逐步将政治世俗化、理性化、大众化, 传统政治运作过程由过度经验化走向制度化、程序化、公开化。为适应政治文明这一发展趋势, 大学生应掌握较全面的政治知识。
大学生政治行为的理性化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无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推动力量,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 大学生渴望运用手中的权利表达政治意愿和利益要求, 借以影响国家政治运行尤其是政治决策。毫无疑问, 这种趋向代表着社会的进步, 有利于整个政治文明的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 部分大学生在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 也表现出一些非理性甚至非法的偏差行为, 这突出表现为大学生政治行为目的的盲目性和行为方式的不规范性。这两种偏差严重阻碍了政治行为文明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等消极因素。因此, 大学生政治行为的理性化应强调行为目的的理性化和行为方式的理性化。
首先, 大学生政治行为目的的理性化。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应是处于对某一政治问题真正关心的目的、运用扎实的政治知识对政治现实作出正确判断后, 自愿、主动的政治行为, 而不是盲目的人云亦云、一哄而上。大学生在没有准确把握社会的最高利益, 没有理解政治改革的最终目的, 盲目地或以消极的心态进行政治参与, 只会对民主造成破坏。
其次, 大学生政治行为方式的理性化。政治活动是项理性的活动, 只有激情和冲动无济于事。因此, 大学生应使自己的政治行为符合法律、制度和程序的要求, 符合政治发展的要求。
政治行为的理性化如何, 政治行为是否纳入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轨道, 政治行为的效能如何, 与预期的效果、宗旨是否统一, 这些综合性指标便成为政治行为文明乃至政治文明不可缺少的要素。
参考文献
政治视域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学风建设的意义
1.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是统一的,学风建设是优良校园文化形成的重要条件,优良的校园文化也是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具体表现在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先进的大学文化理念、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这些都是与大学学风建设相辅相成的,没有优良学风建设的制度保障是很难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的,没有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学风建设的有序推进也是困难的,总之,大学学风建设对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有着促进作用。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优良学风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优良学风对于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风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精神动力。在学校,学风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风是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养成广泛兴趣爱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重要保证。高校加强优良学风建设,对于学校的校园文化风气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成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在社会竞争力。
3.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良好的学风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对于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这也对高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健康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学风建设是当代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大学学风建设遇到的问题
1.社会转型对学风建设的冲击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学生成成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学风建设。一些学生出现了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诚信危机等问题,对于高校的学风建设产生了很大的挑战。高校在社会转型期,要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原因,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上来。
2.多元文化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和交流不断的扩大,这种全方位的开放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也随之而来,使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国际上各种思潮和多元文化不断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些腐朽的资本主义文化不断侵蚀着当代大学生的灵魂,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高校必须要克服这些由于多元文化冲击带来的不良影响,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优良学风建设才,才能保证当代大学生在多元文化冲击过程中养成优良的思想品格和行为准则。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有利于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顺利进行。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学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力度还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风建设的结合还有所欠缺,造成大学学风建设的缺失。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很好地融入学风建设产生了很大的挑战。
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学风建设的方法
1.树立典型,发挥榜样作用
在大学学风建设的过程中,树立典型是重要的措施之一。高校应积极树立典型事迹、培育先进个人、发挥骨干学生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全体学生向优秀典型学习,形成浓郁的成才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高校在典型教育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深入思考,启迪教育,使学生学习到典型背后的精神,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2.制度建设,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风建设机制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学风建设过程中,以制度作保障,积极引导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构建合理有序的学风建设机制,可以促进学风建设的良好运行,从而推动学校的学风建设的良好发展和顺利进行。
3.寓教于乐,营造积极校园文化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学风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教育的民主原则,使得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满足其合理的要求,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接手教育。高校应大力倡导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通过不同的教育形式,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从内心真正的接受教育,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
4.教书育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风和学风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教风可以带出好的学风。高校要有针对性的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切入点,以教风促学风。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教室的教学水平、思想素质以及规范教学,对于学生的学风建设有着很大的效果。高校应通过合理的用人制度,规范的工作制度,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保证教学质量,把握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高校更好地推进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史孔仕,胡婷.高校学风建设的意义及途径研究.《西北医学教育》.2008年08月
[2]刘怀玉.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特点、难点及其对策.《高等建筑教育》.2000年04期.
[3]曹红.促进学风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12月.
风险社会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篇6
风险社会的这一概念是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慕尼黑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乌尔里希·贝克于1986年, 在《风险社会:迈向一种新的现代性》一书中首次提出 (1) , 借以描述充满高度复杂性、不可预测性、不可控制性的现代社会样貌。
同时, 学者更进一步地发现:风险社会的秩序不是等级式的、垂直的, 而是网络型的、平面扩展的。 (2) 即现代社会的风险性特征会殃及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 对每一个人构成平等的影响, 任何人都需面对现代社会的风险本质。这意味着高等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为存在于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子系统, 不断面对着源自于各种领域内的诸种具体性风险。
随着近几年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 网络技术以及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 高等院校大学生群体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浏览信息。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越来越受到高校思政工作者的重视。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至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暂行) 》中, 正式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确定为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之一, 即作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南大学刘新庚教授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定义为 (3) :建立在网络平台基础上, 为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完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而采用的各种途径、手段和方式的综合。近几年,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快速发展。然而, 困扰网络思政工作者的一个问题是, 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一直受到源自于各种领域的重重阻碍。鉴于网络思政教育是现代社会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 现代网络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风险, 构成了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主因。
二、风险社会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1. 网络空间的泛娱乐化倾向溶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近几年, 泛娱乐化逐渐成为了网络社会的主要特征:网络社会不是一个细致探讨“意义”的空间 (4) 。对于深刻的哲学讨论, 理论交流无法给予足够的时空条件, 它只能为人们在现实社会中无法顺利表达出来的情绪提供一个宣泄口, 而鉴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不会因为这种虚拟空间的情绪表达而得到解决。网络社会最终呈现出这样的一种模式:通过泛娱乐化去消解几乎一切问题的意义, 让有实质意义的问题融化在泛娱乐化的汪洋之中。
网络社会的泛娱乐化特征对于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者所发布的思政类信息有着消解的作用:高校学生虽然将许多业余休闲时间花费在这些网络信息的读取之上, 但是他们更多地倾向于选择有娱乐性质的信息。学生更多地将网络思政教育类的信息, 作为老师现实说教的另一种存在形态, 予以选择性无视, 较少地仔细阅读这些对于自身发展充满意义的信息, 并对自己的世界观等问题进行仔细的反思。最终, 在娱乐信息的茫茫大海之中, 网络思政教育的有价值作品, 其意义被消解了, 有效性也受到了相应的削减。
2.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削减网络思政教育的现实性
当代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上接触到的文化产品, 它们致力于营造一个与现实社会相背离的虚拟空间。这些作品着力为参与者提供一种虚拟世界深刻的“代入感”, 致使一些自制力薄弱的学生沉溺其中。 (5) 这个意义上, 虚拟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就成为了鲜明的对立。对于大学生而言, 现实生活不乏艰辛和挑战, 所付出的努力与收获的回报是对等而现实的。某些学生在现实的某一个领域遭遇了失败以后, 就容易逃避到虚拟社会中的一个角落中去, 享受轻松的虚拟代入感, 而他也将与现实社会背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网络社会为空间, 但是它指向的仍然是真实的社会场景。其目的在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让学生成为一个综合素质良好, 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人。而这一虚拟的网络社会, 不断诱导着一些意志力薄弱的学生投身于这个虚拟的幻境之中, 将大量的精力花费于此。从学业问题, 就业指导, 综合素质提升这些网络思政教育所涵盖的现实问题中逃离开去。 (6) 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作为一种与现实社会相背离的力量, 不断地削减着网络思政教育的真实性。
三、风险社会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变革
既然作为现代性的风险社会无从逃避, 唯一能做的就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做出调整。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尝试。
1. 从被动向主动转变, 提升应对网络风险的意识
应对网络风险的出发点应该是在意识上做好准备,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变革自身的观念。意识到网络领域是一个各种文化及政治势力不断争夺的复杂领域, 网络思政教育的效果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将这种风险切实地重视起来, 思考应对的措施。从而化被动为主动, 在传统的发布信息的模式下增添内容, 改变形式。比如主动关注学生们在网络空间里面发布的言论, 并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之中, 表达老师的看法;发现易造成不良影响的言论给予及时的纠正;利用网络聊天工具, 即时地做好谈心谈话工作;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应将学生的生活情况纳入其中, 使其能反应学生生活领域内的的真实场景。从而实现网络思政教育与大学生之间更为密切的互动, 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2. 注重发挥辅导员的个人影响力, 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现实性
大学辅导员是高校中与大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 也是多数网络思政教育的建设者与实施者。在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中尤为应该重视辅导员群里的个人影响力, 将他们在网络平台的信息中不断地凸显出来。一些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关注量低, 其原因往往是内容与一般的网络信息重复, 很难吸引学生的关注兴趣。 (7) 由于大学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紧密, 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情况相互熟悉, 享有共同的生活背景。辅导员基于自身观察和体会的信息, 更容易与学生生活接轨。这样, 也容易将一些辅导员在班级工作中不方便与同学们交流的内容, 以更灵活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为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增添现实气息, 使有价值的内容更容易为学生们所接受。
3. 准确把握网络思政教育的定位, 与传统思政教育方法形成配套体系
由于思政教育工作终究是一种老师对学生, 即人对人所做的工作, 需要基于学生群体或个体的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因而在现阶段技术发展情况下, 传统的思政教育手段仍然是思政教育的主体, 而应将网络思政教育定位为传统思政教育手段的一种有效补充, 而非替代品。因此, 网络思政教育不能踽踽独行, 需要认清传统思政手段的主体地位, 从而在新的媒介中予以积极的配合。网络思政教育应始终与这种点对点, 老师对学生的传统思政教育方式主动匹配。在网络空间中传播信息, 实施教育的同时, 将网络空间中发现的问题, 拿回到现实生活中, 加以引导, 提升学生应对风险, 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作为整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才可能是成功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江苏:译林出版社, 2003.
[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江苏:译林出版社, 1999.
[3][德]尼可拉斯·卢曼.汤志傑鲁贵显译.生态沟通:现代社会能应付生态灾害么[M].台北: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2001.
[4][德]尼可拉斯·卢曼.对现代的观察[M].鲁贵显译.台北:台湾左岸文化出版, 2005.
[5]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文化自觉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篇7
一、培育文化自觉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 以及努力打造文化强国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战略性的发展任务。文化自觉主要是指生活在特定时期的人群, 经过一系列的文化相关活动, 逐渐产生并形成的针对文化行为的评判标准、选择与追求。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包括多个结构、多个方面以及多个层次。文化自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彰显出的价值与力量, 属于一种精神力量、内在动力、文化信仰以及思想境界。树立文化自觉, 不仅是提升全体公民文化素质的关键任务, 还是提升全体公民文化素质的基础工程之一。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多元文化冲击。
目前的世界文化交流, 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西方发达国家单方面的文化输出为主。这些国家凭借其发达的经济与强大的信息技术, 将文化作为思想观念渗透的工具, 进行文化方面的强权主义, 大肆宣扬与美化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与生活习惯, 对马克思主义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思想意识形态与价值观, 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 自我意识过于强化。
集体的荣誉与利益是调节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重要原则, 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原则。集体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然而,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西方的思想文化开始不断的涌入我国, 其所宣扬的“个性”、“自我”等文化形态, 使得个人主义逐渐蔓延, 自我意识不断强化, 而集体观念则逐渐被人们所淡化。
3. 利益至上观念泛滥。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强化, 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开始迅速进入我国, 不断冲击着我国的本土文化, 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极为不利, 因为人们所信奉的利益原则至关重要, 这是由于它左右着一个人的行为准则与努力方向, 所以其危害性远远不止于对个人的负面影响。
三、文化自觉视域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1.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文化自觉意识。
觉醒的思想意识是文化自觉的基础与前提。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出发, 意识来自于物质, 所以文化自觉意识的构成, 主要是广大学生对古今中外实际情况的全方位了解与认识。从简单的认识到坚定不移的信念, 当今的教育务必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面变化贯彻到实处。要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并对多元文化进行仔细的审查、甄别与筛选, 以适应新时代的潮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 就是牢牢把握文化的本质与灵魂, 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 统筹组织多元化的思想流派、利益追求与价值观, 从而使得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文化意识形态。
2. 树立人文精神, 强化文化自觉能力。
传统文化本质体现就是人文精神。作为最基本的文化精神, 人文精神可以说是深深的扎根于文化大地中, 各种各样的文化大地所孕育出的人文精神也形态各异。无论哪种文化都具有人文精神的共性, 同时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个性, 即人文精神兼具民族性与地域性两方面的特征。所以, 人文精神的树立, 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有助于强化文化自觉的能力。
3.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营造文化自觉环境。
采用互联网的教育方式,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创新。值得注意的是, 现当代的诸多西方国家都利用互联网进行意识形态的传播, 如果我们不关注、占领互联网这一领域, 将会使得我们自己的文化意识形态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在运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 不仅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兴趣爱好, 而且要紧密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要注意运用丰富的想象、有趣的故事情节进行各种社会时事、新闻娱乐等等的编撰, 增强网络平台的沟通效果, 将各个严肃的教育课题转化为吸人眼球的图文、声音、符号等。变传统的课堂灌输教育模式为现代化的积极互动教育模式, 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政治视域 篇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日益普及, 网络给高等教育和大学生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高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 而成为全社会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团体, 同时也是综合信息量最庞大的焦点。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 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 网络文化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内容, 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它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也给当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要认真研究网络文化的发展, 既不能一谓地堵, 也不能放任自流, 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去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 确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观念
把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作为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这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 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任何精神生产和活动的内容及其方式的进步, 总是伴随着人的思想和观念的进步。把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作为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从整个国家利益高度来看, 通过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也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当前的客观形势是人们特别是高校广大师生接触网络日益普遍, 上网人数迅猛增长。显然, 坚持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同时防止一些人利用网络传播错误的思想和信息, 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在对待这个问题上, 如果我们犹豫或观望, 这一思想舆论阵地将有被别人占领、教育对象将有被吸引走的危险, 这意味着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失误。因此, 只有从高校的实际出发, 及早制订措施, 舍得花大力气, 加大投入, 主动出击,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始终站在时代潮头, 取得主动权, 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迈上新的台阶。
2 充实网站、网页内容, 使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师生
目前, 不少高校所建立的网站、网页涉及党团工作、学生工作、两课教学工作、社团组织活动等内容, 初步形成了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 但由于投入不足、队伍建设跟不上和设备不配套等的制约, 使得不少高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常常出现有车没有货的局面, 流于形式, 难以引起师生的关注。因此, 充实网站、网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当前搞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关键。总体要求是, 学校的思想宣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均应抓紧抓实, 不能有所偏废。
3 采取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与手段
面对国际互联网上泥沙俱下、汹涌而来的信息潮流, 高校有必要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 控制信息源头, 以达到正本清源, 给信息空间以一片“蓝天”的目的。 (1) 必须把系统安全作为系统设备的必备要素之一, 如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确立系统的备份级别, 以提高系统的健壮性; 采用最新网络安全技术, 如防火墙, 以阻止外界对系统的非法访问; 对系统的使用情况要作跟踪记录, 以备将来有据可查。高校网络部门要在这些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 (2) 应建立国家级“信息海关”, 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严密监控和检测国际互联网入口, 对所有进入高校的信息进行严格“过滤”。 (3) 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 完善规章制度, 规范网络运作, 进一步防止有害信息进入校园。 (4) 通过设立层层“关卡”, 最大限度地阻止各类不健康的信息与大学生网民的接触, 为高校有关部门和人员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而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4 建立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系统
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加强和改进对外传播手段, 采取相应措施, 在信息网络上建设具有高校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系统, 以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建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 是当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主要任务。为此, 应建立以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红色网站”, 大力弘扬主旋律。“红色”主题网站可以与高校的新闻宣传和信息传播相渗透, 但主要职能不是传播新闻, 而是宣传马克思主义。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 加大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开设论坛, 开展网上讲座和在线答疑, 不仅“授人以鱼”, 更要“授人以渔”, 增强网络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不断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建立, 引导的信息应能阻挡、抵抗消极信息; 高校网络应保持工作者的主动地位, 及时主动发布信息, 主动应战各种不良信息。
5 积极开展高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1) 高校要掌握网上信息发布的主动权, 及时发布网上思想政治工作信息, 实现思想信息和教育信息共享。高校的网站要将本系统有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现状、问题、经验等资料和信息公开上网, 接受大学生访问。 (2) 高校网站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形设计富有高校特色的网页, 向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如学校可开设心理咨询网页、政策和法律咨询网页和就业创业网页。 (3) 可在网上开展一系列符合高校特征的活动。如通过开展网上思想调研活动, 收集学生思想信息, 通过开展网上讲座活动以提高大学生参与高校网络的积极性。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活动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成功的关键。 (4) 可以组织专家开发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软件, 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信息资源建设。软件内容应该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网民们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力求把深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编成生动形象的计算机程序, 从而到达寓教于乐的目的。 (5) 要开发超文本结构的思想政治工作电子教材, 这种电子教材可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 融文字、声音、图象于一体, 使大学生网民视觉、听觉均产生立体感觉, 从而大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6) 形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对校园宣传教育媒体的整体合作。目前高校的宣传教育媒体如广播、电视台、校报、宣传栏等, 形式上相对独立。如把上述校园传媒通过数字化处理后移置到网络上, 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传媒的有机结合与互补, 从而拓宽大学生网民们的信息来源, 大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6 建设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教育队伍
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队伍, 是网络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更高的素质, 一方面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高度的责任感, 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另一方面要提高信息把握和处理方面的素质, 能够熟练使用网络、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 努力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形象, 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支队伍不仅要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 还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修养与实践经验,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 可以从网上搜集信息, 掌握社会动态, 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脉搏, 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7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有许多新课题。如网络社会的特点及其与高校的关系问题、大学生网民的思想特点及对网络行为的影响问题、网络伦理道德建设问题、网络规则与法制教育问题等等。只有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才能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提供指导, 从而最终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8 结语
总的来说,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需要积极加强也需要积极完善的一项重要的任务。高校教育管理者不仅要抓住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群体受网络影响和使用网络的不同特点, 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网站特色和优势,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竞争力, 提高点击率, 扩大影响力, 还要利用网络文化, 加强思想道德宣传及舆论引导,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勇.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实效性的影响[J].高教研究, 2011, 314 (7) .
[2]边黎明, 李丽敏, 徐宏月.开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1 (2) .
[3]黄日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论[J].广西师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22 (4) .
[4]刘文革.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科技教育, 2011 (17) .
[5]王旭辉.关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思考[J].德育论, 2001, 35 (11) .
政治视域 篇9
关键词:网络,高校,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1.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隐性课程”概念首次被提出,是在1968年美国社会学家杰克逊所撰写的《班级生活》一文中,并开启了西方教育界研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潮。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了相关探讨,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注重对大学生实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明确的、直接的途径,采用强制性手段向受教育者灌输理论知识和思想观念,使其处于有意识的被动状态的教育方法。包括党团网站的理论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政治理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讲座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教育者悄无声息地将教育目的隐藏于受教育者的学习、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其思想道德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被塑造起来的教育方法。在实施隐性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没有采取意图明显的强制性措施,而是选择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中主动接受被隐藏起来的教育内容,所以受教育者没有察觉自己处于被教育的状态,在不反感的前提下把所接触到的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高校中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政治观点、价值观念进行隐性教育。
1.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2.1 隐蔽教育目的
“孩子们愈少感到落在他们身上的教育设想,任何一种教育现象的教育效果就愈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系统的书面教材和教学计划,对教育效果没有明确、严格的衡量标准,将教育目的隐蔽于受教育者周围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使其在“内隐学习”的状态下主动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
1.2.2 教育方式的间接性和多样性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堂教学,教学任务明确,直接向学生灌输科学的思想观念,学生没有自主选择权,内容枯燥无趣,难以理解。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间接且多样,教育者以迂回的教育方式,利用课上、课下、网络平台等教育资源,在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1.2.3 教育过程愉悦
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需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切实关注受教育者的兴趣、需求、关心的热点问题,运用不同的教育载体和教育资源,能激发起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情感上易引起共鸣,双方在整个过程中共同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受教育者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接受教育的效果更佳。
2 网络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2.1 网络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网络具有即时性和超时空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信息量丰富,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主力军,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学习和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国内外信息,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方式,扩大知识面,增强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文化素质。利用网络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有效补充,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迎接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与挑战的现实要求,教育者应顺应时代要求,利用网络,增强网络意识,在与受教育者的对话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网络,教育者与学生讨论问题,思想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人文关怀,走进学生内心,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引导其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网络的推动下,国家、学校和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越来越密切,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相互配合,不再局限于某一个教育空间,让学生接受全方位、开放性的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2.2 网络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载体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活动中,如校园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这些活动富有趣味性、贴近学生实际、自主选择性强,学生在自愿参与的过程中,不仅能发挥所长,提高自身能力,而且在文化的熏陶下,能陶冶情操,培养集体主义、乐于助人的精神,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但是,这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并不能充分地把教育信息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去,自身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宣传、动员工作不到位,活动形式呆板,规模较小,缺乏创新,参与人员较少,大学生因受到自身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并不能呈现最真实的自己,隐藏最真实的情感。而网络却能激发学生勇敢地表达内心所想,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QQ、微信、微博、论坛、网站等网络平台可以就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关乎学生切身利益问题或者节庆活动,与学生在线自由平等交流,在讨论中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提高明辨是非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为他们指明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3 网络时代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2015年,国务院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立足校园网站建设开办一批贴近师生生活的网络名站名栏,建设一支由学生和青年教师骨干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打造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园微信公共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进入网络时代,高校教育者应该树立网络教育意识,充分挖掘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网络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
3.1 加强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的建设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是组织和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息息相关,加强网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一是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从事这项工作必须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水平,另外,网上大学生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有所差异,因此教育者还需涉猎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传播学等其它相关学科,掌握综合知识。教育者在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还应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和舆论动态,适时进行正确引导。二是有系统、有计划地对教育者进行网络知识技能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和当前网络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帮助他们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并把这种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走在科技前沿的大学生,运用网络的能力总体来说比教师强,因此,为了顺利开展教育工作,教育者必须学会使用网络技术。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可以借用网络的独特优势,发布具有教育价值和正确舆论导向的信息,指导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塑造良好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从而为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途径。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存在资源浪费、管理不到位、重复建设的现象,因此,必须以创新的理念对这些网站进行资源整合和共享,突出主题,提高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在栏目和内容的设置上可以安排多种板块,如学术交流、考研与就业服务、热点新闻播报、理论学习、技术前沿等,重点建设具有鲜明色彩的主题网站,在满足大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传播主流思想,做到教育与服务学生为一体。主题网站如“中国大学生在线”,该网站是由教育部呼吁并主导的、全国各高校共同建设与维护的、全国大学生均可浏览的具有综合性的大学生门户网站,以“塑造大学生人格、服务大学生生活、弘扬健康文化”为主题,以大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潜移默化地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3.3 发挥QQ、微信、博客等工具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QQ、微信、MSN等聊天工具具有快捷、方便、隐匿性等特点,深受大学生喜爱,在这些平台中,大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既可以是对社会热点问题、时事政治、重要事件的看法,也可以是对学习、生活、工作的看法,这些平台更多的是一种平等交流的平台,群主即教育者应该主动建立和掌控平台,善于在讨论中发现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在解决学生困惑的同时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博客是一种充满个性气息的开放式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广受欢迎,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作为高校院系的辅导员,可以开通微博撰写自己的人生感悟、学习和工作的心得、对现实问题,以平等的姿态和客观的角度对待学生的评论,如此不仅可以拉近师生关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端正人生态度,还可以真正了解学生内心所想、内心所需,把学生的真实情况反馈到工作中,以便改进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达到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任雪萍.大学教育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2.
[3]高平.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4]于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研究[D].北京:辽宁师范大学,2007.
[5]李烨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
政治视域 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群主义;社会整合;道德社群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67-0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西方主要政治哲学之一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大。过分侧重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奉行极端个人主义,这种思想引起的社会问题与道德问题日益加剧,也导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冷漠,严重危害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而社群主义思想产生于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其思想与价值诉求对解决我国当前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社群主义的积极思想,优化其社会整合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功能含义
社会整合问题在西方理论界有较多的理论论述。“社会整合”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杜尔克姆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概念,它是与社会解体相对应的社会学范畴。涂尔干认为,道德的社会功能就是社会整合,而“要达到维持社会整合的目的,必须加强道德对人的行为的调节作用。这一方面要有可供遵循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要采用有效的手段使人们遵守这些规范,自觉维护社会道德的权威性。他认为,道德教育是这一任务的最有利承担者,道德教育是实现道德社会整合功能的手段”。[1]美国普林斯顿现代化学派认为,社会整合就是一个社会内部各单位相互依存[2]。社会学家帕森斯把社会整合的概念纳入他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架构之中,指出社会整合的两层含义:一是指社会体系内部各部分的和谐关系,体系达到均衡状态,避免社会解体;二是指社会体系已有成分的维持,以对抗外来的压力[3]。
在国内,不同学者也对社会整合涵义有不同看法。杨国荣认为社会整合包括社会认同和社会凝聚。社会认同是指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认同;社会凝聚是指对社会冲突的控制和离心倾向的克服[4]。杨国荣分析了社会整合机制。他认为,道德规范与道德观念以两种形式融入社会系统:一是制度化形式,一是习惯形式。制度化形式表现为个体的社会角色,习惯形式体现为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习惯,后者凝结了历史形成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从而保证了社会整合的实现与社会秩序的构建和延续[4]。郑杭生则认为,社会整合就是指一个社会的不同因素、部分,结合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亦称社会一体化[5]。其他学者也大致沿着这一思路对社会整合的概念进行阐述。
笔者赞同杨国荣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是指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社会和国家的认同,协调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实现个人责任与权力的均衡,增强社会凝聚力。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的凝聚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一直是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重要工具。“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特殊黏合剂,是任何物质黏合剂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它能以自己特有的内容和方法把从表面上看是分散、千差万别的个体的人凝聚成一股力量,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奋斗。”[6]
当前,在我国社会价值多元化与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个人主义盛行,价值冲突正日益严重,原有的社会道德共识面临严峻挑战。个人正日益从社会中“脱域”,出现了道德相对主义、甚至是道德虚无主义。部分青少年极度以自我为中心、蔑视权威、社会责任感欠缺。在上述社会背景下,一直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基本研究范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面临着维护社会稳定团结的艰巨任务。而20世纪80年代针对新自由主义的局限性而兴起的社群主义,其价值诉求与理论主张,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现状密切切合。深入分析并借鉴社群主义的积极思想,对加强、优化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
二、社群主义的基本价值诉求
社群主义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它是在批判以罗尔斯的正义论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对西方政治思想中自古就有的社群观念的继承和发展。社群主义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奥古斯丁、阿奎那、埃德蒙·柏克,一直到黑格尔、涂尔干、杜威等思想家,都把社群作为重要的研究主题,虽然其内涵和意义具有历史性差异。当代社群主义理论是由麦金太尔(Alasdair MacIntyre),桑德尔(Michael Sandel),迈克尔·沃尔泽(Michael Walzer),与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等人在批评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系统性共识,成为了当代西方主要的政治哲学之一,在政治学、伦理学、道德哲学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基础上,社群主义形成了自己的基本价值诉求。
1.批判原子式个人主义,主张社群主义的“自我”观念
以查尔斯·泰勒为代表的社群主义批判了新自由主义的原子式个人主义,即把个人权利当作判断社会政治行为和政治结构的主要标准。这种自我实现、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造成了人们对社会责任的漠视,使个人脱离于社群之外,同时也使人产生了现代人的孤立感、疏离感和无意义感。麦金太尔在《追寻美德》一书中明确指出,个人享有的权利是以某种具体的社会规则和社会条件为前提的,根本不存在“人之为人都具有的权利”。[7]社群主义者认为,社会关系决定着个人,因此个人组成社群,是社群的一个部分。任何个人都不能脱离社群,个人的认同和属性由他所在的社群决定。“自我”的形成由社会的历史文化所决定。“没有任何例外,没有任何超越的主体能够处于社会或经验之外。”[8]
2.重视美德的培养
通过对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三种主要美德观进行研究,麦金太尔得出了他的核心的和统一的美德概念:美德是一种个人品格,这种品格是在社群中通过个人的实践活动历史地形成的,依靠这种品格人们便能在实践中获得个人的内在利益。[7]麦金太尔认为,美德是人们在其所处的社会整体环境中,通过实践而形成的,美德是人们实现其内在利益的唯一方式。社群主义者普遍重视实践的作用,因此重视对社会成员进行美德教育,主张加强对传统美德观的继承和发扬。此外,社群主义者奉行爱国主义,把个人命运与社群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3.主张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利
社群主义认为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利,但这并不是否认个人权利,而是说两者是种相容性的利益,强调个人权利与社会义务的统一。社群主义倡导“善优先于权利”,认为公共利益即是“共同的善”的物化形式。个人是社群的组成部分,社群的公共利益是与个人利益休戚相关的,个人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社群的公共利益。社群给予个人共同的目的和价值,个人的善应统一于共同善之中,真正的善就是个人之善与社群之善的有机结合。社群主义在肯定了公共利益的权威性的同时,也肯定了个人利益的合理性。
三、社群主义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功能的启示
美国社群主义的兴起,是基于当时美国严重的道德危机及道德衰退的状况。至今,社群主义已经在美国学校教育改革中居于重要地位,彻底改变了自由主义主导现代学校教育的状况。“实践层面的社群主义要求打破科层制管理,消除其非人格化或者异化的工具性影响。其学校改革措施主要表现为小校化和小班化改革、品格教育运动、校本管理服务学习计划、特许学校和公共选择运动”。[9]
借鉴社群主义在美国学校改革中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现实,把社群主义思想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优化其社会整合功能。
1.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公民对社会、国家的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
社群主义认为,个人的认同或自我的认同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社会角色的一种自我确认,它是个人一系列个性的统一,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整体性标志。[10]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群中,而每个社群都有各自的价值与利益追求,这些价值跟利益追求必定影响着社群中每个成员的价值选择。
核心价值观既包括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即普世伦理,如诚实、自尊、尊重他人、勤劳、勇敢、公平、正义、宽容、天人合一等,也包括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独特的公民核心价值观。[11]当前,我国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减弱、对公共事务的漠不关心,及独善其身思想的盛行,昭示着社会公民对社群认同感的减弱。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学习“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提高公民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是应有之义。
2.构建学校道德社群,开展品格教育,提高青少年对道德规范的认同
品格是指体现了一定道德规范(如核心价值和美德),包含了认知、情感和意志成分的道德习惯[9]。品格教育则是指培养品格的教育形式。社群主义强调传统美德教育的经验,主张改造现代学校的科层制管理,实施品格教育,在校园内实现个人与社群的和谐关系。面对道德危机和道德衰退,美国试图通过品格教育来解决青少年的道德问题,达到社会整合目的。
中国目前也面临着青少年教育的道德困境。青少年极端个人主义现象大为增加,道德冷漠、自私也较为普遍。为改善现状,应考虑借鉴社群主义思想,在学校创建类似传统社会道德社群的学校社群,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内容提供意义和规范性以及道德实践的场所或氛围。强调社会责任感与尊重权威等传统美德,防范原子个人主义,加强语言交往与社群内部交往,重视学校、家庭、社区的协调作用,完善学校制度与学校环境,逐步培养学生对社群道德规范的认同,形成基于社群的个人品格,实现青少年的道德共识,消除价值冲突,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
3.重视社群的传统美德与传统伦理,实现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社群主义的美德观本质上是对传统美德观的继承与发扬。“公共的善”,即社群的公共利益,是贯穿美德的主线。社群主义者重视“信任”、“共同责任”、“承诺”等美德,认为公民的是非观和善恶观是与国家对公民的美德教育直接相关的,
因此,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大背景下,针对传统美德、传统伦理观念的弱化,及社会道德现状的日益恶化,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当前的美德教育应充分重视奉献、宽容、公正、诚实、正直等社群主义典型传统美德,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追求个人与社群的和谐关系,强调个人权利与责任的均衡,维护社会的稳定团结。
参考文献:
[1]崔建明.杜尔凯姆的道德社会整合论[J].学术月刊,1996,(5):42.
[2][美]吉尔伯特·罗兹曼,等.中国的现代化[M].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26.
[3]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351.
[4]杨国荣.伦理与存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0:33-3,38-39.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62.
[6]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4.
[7][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89,347.
[8][美]J.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4:266.
[9]郑富兴.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新品格教育[M].北京:人民主板社,2006:89,38.
[10]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7.
政治视域 篇11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同时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 同时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 将生态文明观作为日常行为准则, 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占据着重要地位, 将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有利于广大青年深刻理解其内涵并加入到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的队伍中, 还将有利于我国“生态梦”的实现。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 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 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生态文明内涵阐释中, 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要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观念, 而且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时, 也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可以说, 生态文明是对人类文明形态和发展重大变革, 也是人类对未来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生态文明的兴起, 促使社会教育也要为之相应的变革, 这也将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观念的改变。在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只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强调的更多的是力发展生产力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随着社会的进步, 生态文明的提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开始从生态功能角度研究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 生态功能的凸显也充分体现教育的各种功能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同时, 生态文明的兴起也转变了高校教育的价值观念, 高校教育者在校园教育中也更多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和和谐共生发展, 鼓励大学生更多地投入到生态社会建设的实践中。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需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 这一目标也成为我国今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要实现美丽中国这一目标, 就必须大力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就必须使整个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发展。美丽中国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奋斗, 也需要在党和国家指导下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持续推进。而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未来建设美丽中国推动者, 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 是生态文明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因此, 大学生是否具有生态文明的知识, 树立生态文明知识的理念, 将直接关系到美丽中国的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 增强他们关于生态文明的知识,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同时, 通过高校学生把生态文明知识传播给社会大众, 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这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觉悟,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随着生态文明的兴起,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应包含着生态文明观的树立, 生态文明观也成为衡量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如何可持续发展的全新诠释, 体现了人们对以往只注重经济发展的观念转变。当前, 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高校教育要加强生态文明观念教育, 使广大学生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紧迫性。生态文明教育提高了大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自觉保护自然的行动力。因此,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也是思想政治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三、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理念, 养成正确的人与自然相处的行为方式, 自觉保护自然。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一) 在校园文化中大力宣传生态文明观, 内化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精神成果。只有全方位把生态文明观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通过校园文化体系对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才能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确立生态文明观, 真正构建起一个生态校园。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确立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协调校园文化的自身建设, 对大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感染指导:一是在大学生心底唤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二是在大学生心目中唤起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三是在大学生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成为生态文化的传播者。
(二) 在“两课”教学中纳入生态文明教育, 强化生态文明观教育
“两课”是高校开展思想在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 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借助这一平台, 结合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客观地联系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以及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首要的工作是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两课”的教学中, 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讲述人类生态发展足迹来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 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的进程, 以和谐的观念正确看待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 充分认识到生态平衡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建设人类美好的家园。
(三) 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为生态文明观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生态氛围的构建需要校园师生共同自发建设, 同时也要学校出台相关环保规章制度来约束。通过环保奖惩制度来鼓励与校园生态文化相协调的思想行为, 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坚定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信念。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环保活动, 使大学生真正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可以通过学校网站、微博, 制作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页和开展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微讨论, 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 营造一个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氛围。可以围绕“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 举办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演讲比赛等多种活动, 宣传保护自然, 倡导绿色消费, 使生态观念深入人心, 形成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浓厚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四) 开展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教育
实践出真知, 实践长才干, 实践知人生。只有让学生深入到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实践当中, 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生态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足, 并在以后的实践中得以改进和提高。学校要鼓励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 同时学校要积极为学生的实践活动联系实践基地和社区, 使广大学生更方便地投入到生态社会实践活动中去。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在加深学生对生态文明理解的同时, 也带动了社会大众自觉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活动中要始终秉持生态文明的观念, 从身边做起, 从小事做起, 在保护生态过程中促进自身道德情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 2012.
[2]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人民出版社, 2007.
[3]董杜斌.高校教育生态文明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文教资料, 2009.
[4]张连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
[5]覃逸明, 吴文亮.高校校园生态文化构思[J].高教论坛,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