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视域(共11篇)
信息视域 篇1
随着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 让学生在玩中学, 在乐中学, 在实践中学。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育技术, 不仅可以向学生提供声音、文字、图像等大量信息, 再现它独特的交互性和智能性;还可以将枯燥抽象的概念、复杂的思维过程, 以生动逼真的教育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能够促进学生成才。
一、精选生动场景, 诱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生动优美的学习情境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 (八年级上) “设计中心对称图形”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繁华的都市街口, 各种银行机构、电脑销售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及来往的各种交通车辆等一些由中心对称图形合成的画面, 再配上一段优美的乐曲, 让学生欣赏。每欣赏到一个中心对称图形时便给它定格特写, 让学生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和对称美。优美的画面, 动静结合的效果, 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中心对称图形的兴趣, 而且还能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离不开中心对称图形, 体味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 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中,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 教师设计教学过程时, 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如果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适度的画面吸引学生, 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巧设探索过程, 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共赢的意识
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的结果, 更应关注知识的形成和产生过程。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探求新知的基础, 再现原有的知识结构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正迁移”。例如在教学“任意多边形内角和”时, 我利用多媒体动画再现了三角形内角和计算的推导过程, 唤醒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使学生再次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学生很自然地将分割转化等方法推广到求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上来。电教媒体的使用, 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探索过程, 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主学习是数学学习的兴奋剂, 合作学习则是数学学习的催化剂。有效地合作学习是在生活情境中产生的,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 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合作意识。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设计轴对称图形”时, 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以给定的图形“○、○、△、△、” (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 为构件, 设计一个构思独特且具有意义的轴对称图形, 并写出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我将这一操作过程制成一个Flash动画, 同学们只要通过拖放鼠标、翻转就可以完成。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并进行评比结果。同学们一看到这个题目都兴奋开了, 因为七年级上学期讲“图形的变化”时也曾给过相似的条件让他们构造图形。他们自行组成小组, 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在进行讲评时, 很多图形都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本题属于创意性设计问题, 属于开放型题目, 它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 还要写出贴切、诙谐的解说词, 可以说是集数学、语文、美术于一体的综合素质题。
有效生活情境的创设, 不但唤醒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还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三、优选习题, 增强学生练习的有效性, 帮助学生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克服传统的题海战术, 必须做到精讲精练, 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通过精选习题, 将课堂知识点融合起来, 使学生能轻松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时, 我呈现了如下问题情境:甲乙两地相距460km, A、B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开出, A车的速度为60km/h, 乙车的速度为48km/h, 然后举例给出了两个补充问题, 要求同学们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之后要求同学们展开想象, 提出各种问题来求解。同学们兴奋不已, 相互交流, 争相发言。结果出乎我的意料, 同学们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 而且还在大量的习题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解决了许多以往解题过程中疑点问题。
四、突破时空限制, 改变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 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数学教学中, 解决问题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等形式来完成的。一部分同学由于羞怯, 怕自己回答错误引起别人嘲笑等, 课堂的参与率很低。自从开通了“移动校讯通”平台后, 我积极倡导学生在班级空间中畅所欲言, 鼓励同学们在空间内讨论、交流, 各抒己见。在班级空间中大家都用昵称, 不用担心说错被人嘲笑, 这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敢于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新形式的出现,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仅可以得到老师的个别指导, 重新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而且还可以直接与同学进行探讨、请教。课堂上不再是少数学生唱主角的舞台了。通过“移动校讯通”平台, 营造了一个大家共同参与的学习氛围, 构建了一个开放、民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不只是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 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 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而且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方法和知识。这种打破常规解决问题的形式, 不再受时空的限制, 不再受人员的限制, 增加了许多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同学们由被动地参与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学习,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 让信息技术走进数学课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 作为一种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 我们要正确认识它、使用它。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它的负面效应, 做到扬长避短, 利用它们互补, 力争使电教媒体充分发挥功能, 达到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从而促进学生成才。
信息视域 篇2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档案信息管理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当下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去,进而提升档案管理水平,这也符合当下人们对档案信息的基本要求。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在新时代信息网络背景下,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的探讨,以供今后参考使用。
关键词:信息网络环境;档案管理;特点与途径
所谓的档案信息化就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划管理指导下,将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到档案管理实践活动中去,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处理、管理以及开发和利用等服务项目的过程,它是一个由以档案实体保管向档案实体数字信息化服务模式的转变,是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融合,符合当前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现阶段,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以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规划组织为基础,通过对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档案信息上网的进程,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最优化利用。
一、简述当前在信息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的特点
(一)网络档案管理过程中注重双向收集、利用和交流
网络档案管理模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查询材料的完整性进行识别,一旦发现档案材料缺失或者存在问题,用户会主动向相关的档案管理部分进行上报,而档案材料形成部分部门也会及时的完善材料,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其次档案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来了解和掌握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需求,进而结合用户的需求来不断完善档案材料内容,同时档案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对用户意见的分析来制定针对性档案信息管理措施。
(二)网络档案管理对立卷部门和用户在使用档案信息资
源过程中的协作性要求较高在网络档案管理以及资源利用过程中,各个相关部门地理位置比较分散,但是网络技术的应用却又将这些部门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实现了“面对面”交流和办公,形成了一个网络化的统一整体。基于此,各立卷部门在进行信息采集、录入和维护的过程中,应当加强与相关档案管理部门和用户等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三)网络档案管理可以为公众提供及时的信息查询服务
所有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利用价值,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提升,这就要求网络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与档案信息用户之间形成良好合作的关系,满足其对档案信息的要求。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在次年6月以前,文书档案归档工作才能完成,从这可以看出整个档案整理、立卷以及移交的时间周期比较长,且立卷部门的工作量也比较大,而在这期间将无法为用户提供更加快捷和方便的档案查阅服务,从而影响了档案信息有效的利用。网络档案管理则不同,它可以实现信息利用和档案整理工作同步进行的目标,例如用户在进行档案查阅时,在检索入口输入要查询的档案信息关键词,网络系统就是将有关的全部信息显示出来。
二、探究在信息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的途径
(一)建立数字档案馆
数字档案馆以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为依托,通过数字化手段的应用,实现数字档案信息的收集和管理,为超大规模、分布式档案信息资源数字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在数字档案馆建立之前,研究人员对电子档案馆、数字化档案馆以及无墙档案馆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寻求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其中电子档案馆是以电子媒介承载档案信息为基础,它更为注重单个档案馆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而无墙档案馆则是通过电子网络远程检索功能,实现对多个档案馆数字化馆藏的信息检索,它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注重档案信息的广泛性,同时网络传输功能在其应用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字化档案馆与两者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更加注重馆藏的数字化,它在收集档案信息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是经数字化处理过的传统档案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处理后形成的档案,这些也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必要条件。作为一种科技含量高的数字档案系统—数字档案馆是当前档案信息组织的基本模式,通过模拟整个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馆藏档案数字化的基本目标。另外在接受档案文件数据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文化流转的自动化管理;利用大数据库管理技术,实现了不同档案馆数字化馆藏的网络连接。
(二)创建网络环境
以服务对象和范围为参考,可以将档案网络化技术建设分为两个层次,即内网和公众网。而在信息化档案建设过程中应当将两种层次的网络进行物理隔离,保障其应用过程中的相对独立性。首先,所谓的内网就是指以支持内部服务的馆内网,它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对采集档案信息、系统处理完成的档案信息等进行进一步的组织和存储;第二,直接想内网用户发布有关信息,并未其提供相关的服务,如检索、演示等;第三,为内部日常办公提供支持;第四,为政府网和公共网提供一定的档案信息资源;第五,对网络、数据信息以及用户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其次,所谓的外网就是指以服务大众为基础的公众网,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档案信息的采集、向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以及对网络、数据等进行维护和管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档案管理领域中加以利用是当下档案管理研究过程中应当思考的问题,而这也符合当下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以档案网络建设为依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工程建设,为档案信息资源最佳化利用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档案资源数字化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萍.电子档案管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王岚.无法回避的挑战必须跨越的颠峰———迎接电子档案的降临[J].档案学通讯,,(01)
信息视域 篇3
【关键词】信息化 教育视域 外语教学 信息技术
一、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以建材课本为主要根据,运用教师教材解析,以文本知识信息构建授课知识框架。几千年来,我国的传统教育一直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并因此取得了很大成效。近代以来,世界范围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一种较通用的世界用语,其教学重要性更加显著。然而,英语作为一种听、说、读、写训练共同结合的学科类型,传统的黑板模式的单向授课方式已经一定程度上制约者外语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新时期下,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被广泛而高效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也应运而生。
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本质上,是将信息技术、资源与课程教学有效结合起来的一种方式,这种结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模式,而是应用多媒体技术,将学习环境转化为情境真实的教学设计,使外语学习从被动型接收转变为以任务型教学为主的主动学习模式。
二、信息化教育视域下高校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
网络化背景下,外语教学的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就目前高校外语教学而言,其对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学生对新型的微课,慕课知之甚少,对精品网站与在线课程的查找与学习能力微弱。其中,一定程度上受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不力的影响。
1.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整合。信息化教育视域下高校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的产物,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应用策略。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不仅囊括文本资源,也涵盖大量的音频、视频、图片资源等,而外语课堂中,教师需要着重把握教学素材的有用性的筛选与甄别。比如,外语专业的学生的专业听力能力的训练,就可以通过教师对历年优秀国家四六级、考研考题中选取适宜难度的方向,在课堂中进行听写训练。这种任务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模拟还原了真实的考试音频与周围环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参与到外语学习中,同时也有效利用了专业的经典例题训练,更易从学生本身的知识层次出发对其教学。另一方面,当堂听力音频资源的播放,以及后续的解题过程,可以请学生互动讨论,用外语交流,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分析思考问题。
2.信息技术与教育视域的整合。教育是一项永序性的工作,其高校的课堂教学尤其需要以教学实用性与持续发展为主。从教育视域的层面而言,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更加强调教学的具体动态过程,也更加追求教育的持续发展。其中,高校外语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资源整合的力度加大,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各种资源來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在外语教学,为学生构建整合型的知识框架。因此,学校方面,就需要加大对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对计算机网络配置的升级,对外语教学软件的系统调配,以备教师能够顺畅进行系统操作,学生能够交互合作。
3.信息技术与学生能力的整合。高校外语教学更是在中等英语教学的基础上,更加重了对学生听说读写尤其是实践能力的训练与提高。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转化成为了新的开放式的学习方式。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使探究学习成为可能,也成为知识学习的一个主要途径。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多渠道的查找资源,收集资料、并将收集到的信息资料从大数据、文本、图片等资料转换成为专业服务的知识信息。这一过程的难度较高,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能力与文本信息筛选、信息甄别能力、以及信息整合能力的要求较为严格,而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有效整合,极大的锻炼与培养学生的自我问题意识与问题思考及解决能力。此外,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也提高了学生文字处理、多媒体演示以及框架结构构建的能力,使信息技术操作不仅成为其外语学习的工具,也是后续工作学习的技能延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实质上也是一种“视觉教育”与“视听教育”,外语作为一种应用性与实践性教学学科,其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教育更重要。而当前新型的整合教育模式,打破了“课堂+课本”的局限,将学生从固定框架中解放出来,使自身成为了外语学习的探究者,与知识的追寻者,有利于助推学生能力成长。
三、小结
本文就信息化教育视域下高校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方面展开了分析与探讨。其中,主要就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整合、信息技术与教育视域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生能力的整合等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信息化时代下,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且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共同的配合与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林海,张晴,马兰.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状况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06:46-51.
[2]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信息素质视域下的职业能力培养 篇4
关键词:信息素质,职业能力,关键能力,方法能力,联系,作用
为了使高职学生能够从容应对未来职场的各种变化, 高职院校在注重向学生传授基本专业技能的同时, 更加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此, 各高职院校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从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 到大力加强实习实训、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到任务导向、项目驱动的课程开发, 这些探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的方法有很多, 关键是要找到那些既便捷、又高效的方法, 并将其应用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之中, 这对当今的高职教育来说非常重要。在信息时代中, 信息素质在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信息素质的角度去审视职业能力及其培养, 将有助于扩大人们视野, 为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寻求新的途径。
一、信息素质分析
信息素质是指一个人在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以及信息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素质。信息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一个人是否了解信息的内涵、作用, 是否能自觉地从信息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 是否能快速、有效地发现、收集有用的信息, 是否能够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并利用信息进行知识的创新或帮助自己解决工作、生活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信息素质较高的人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 善于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信息问题, 并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能力解决问题, 促进自身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在信息时代, 信息、知识和智力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信息素质也将成为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素质。2003年联合国信息素养专家会议发表的《布拉格宣言:走向信息素养社会》文中说:“信息素养正成为一个全社会的重要因素, 是一项促进人类发展的全球性政策;信息素养是人们投身到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 (1) 在信息社会, 信息素质在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 信息素养是形成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 而这些能力的有机整合将形成个人的综合能力, 进而决定个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 学习者才能准确判断自己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进而快速获取相关学习内容, 通过不断地学习使自身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说, 在信息社会, 谁具有良好的信息素质, 谁就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谁就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信息素质也因此被认为是人们在信息社会的核心能力。
二、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是在职业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 使职业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职业能力一方面要在职业活动中形成和发展, 并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另一方面, 从事某种职业又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个体职业能力的形成不会一蹴而就, 是一个终生性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过程。 (2) 在德国的职业教育领域, 人们对职业能力概念的理解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德国学者从能力内容的角度, 把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能力性质的角度, 把职业能力划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 (3) 其中所谓的“专业能力”和“基本职业能力”, 都是与专业技能直接相关的能力, 具有职业特殊性, 是通过专业教育获得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或称关键能力, 则具有职业普遍性, 它们能在不同职业之间广泛迁移。
在职业能力的构成中, 决定一个人未来发展空间的, 应当是方法能力或称关键能力。这一方面是由于个体职业技能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学习者的水平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主要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 在现代社会,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职场情境频繁变化, 从业者必须终身坚持学习才能不断满足就业岗位的需要, 同时还要具有跨职业的能力, 当职业或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 劳动者凭借自身的这一能力, 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重新获得职业技能和知识, 而不会因为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不能适用于新的职业而茫然不知所措。
由此可以看出, 对未来的从业者来说, 学会准确判断职场信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将是其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 善于判断自己需要学习哪些新知识, 知道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知道如何通过信息的综合来进行知识创新, 将是未来从业者职业能力的重要内容。而这些职业能力的形成, 关键取决于从业者的信息素质。
三、信息素质视域下的职业能力养成
从信息素质的角度来看, 职业能力形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的过程。因为职业能力从较低水平不断向较高水平提高的过程, 本质上是一个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利用新知识乃至创造新知识的过程。按照德国学者的观点, 一个人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从新手成长为专家要经历五个发展阶段, 即新手、有进步的初学者、内行的行动者、熟练的专业人员和专家。 (4) 在这五个阶段中, 每个阶段的职业能力特点都各不相同。每向前提高一个阶段, 都需要学习特定的知识。这就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当前的工作中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关键点是什么, 这些问题反映出工作中存在什么样的缺陷 (深层次的问题) , 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运用哪些技能和知识, 如何获取这些知识和技能, 对自己收集到的相关知识如何判断其价值, 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等。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那么这个人的职业能力也就提高了一个等级。不难发现,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自身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发挥作用的过程。如果一个人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高的信息技能, 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比较顺利;相反, 如果信息意识不强, 信息技能较差, 解决起来就比较困难, 甚至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这样, 职业能力养成的问题也就转化成为在职业生涯中如何不断使信息素质发挥作用的问题。
四、信息素质在职业能力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信息素质是职业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在现代教育理论中, 素质与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是素质的特点是“内凝”, 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非对象化的结晶, 而能力的特点是“外显”, 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对象化的呈现;联系则主要体现在能力必须以素质为基础, 素质可以向能力的转化, 能力和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走着同一条道路。袁贵仁在《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一文中指出, 能力和素质相比, 素质更根本;素质是能力的基础, 能力是素质的表现, 能力的大小是由素质的高低决定的;有了较高的素质, 就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 (5)
将素质与能力的关系扩展到信息素质与职业能力的相互关系, 则可以这样来理解:信息素质是形成职业能力的重要基础, 在信息社会, 没有较高的信息素质, 就不可能形成较强的职业能力;信息素质可以向职业能力转化, 提高信息素质可以促进职业能力的提高。具体到高职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与职业能力的提高之间的关系, 可以这样说, 高职学生的信息素质将决定他们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将决定他们的 (下转第90页) (上接第54页) 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将决定他们的未来。
(二) 信息素质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学者认为, 职业能力可以划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 其中的关键职业能力由若干分项能力组成, (6) 而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能力等都是关键职业能力的分项能力之一。这些关键能力都包含在信息素质的内容之中。因此, 从概念的外延上看, 信息素质与职业能力是一种交叉关系;而从概念的内涵来分析, 信息素质则是比职业能力有着更为深层的范畴, 应当包含在职业能力的范畴之内。对现代职场中的从业者来说, 信息素质本身就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关键职业能力中的核心部分。
(三) 信息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职业能力的养成
正是由于信息素质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信息素质的提高同样也是职业能力的提高。而且, 信息素质在职业能力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 提高了信息素质可以促进职业能力中其它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进而有助于人们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促进自身各种素质向职业能力进行转化。这无疑将促使自身的职业能力不断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信息素质教育是专门针对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能力等关键职业能力的提高而开展的教育, 对加强和提高这些关键职业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信息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 将极大地促进高职学生关键职业能力的养成。
结语
职业能力养成的过程就是信息素质发挥作用的过程。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信息素质, 才能有效发挥信息素质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对高职学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将有效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 进而促进其职业能力的迅速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厚生、袁曦临:《信息素养》,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第9-11页。
[2]米靖:《现代职业教育论》,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227-232页。
[3][4][6]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第95, 99, 98页。
信息视域 篇5
公共服务的质量,扩大了公共服务的范围,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政府信息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政府信息化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政策的公正性,有利于构筑良好的官民关系。
1、政府信息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龙头,政府信息化能够带动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而信息技术在全社会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使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可重复使用的新资源。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新动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政府信息化带动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物耗能耗,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政府信息化提高政府公共政策的公正性,保护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
社会是不是和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政府所制定的公共政策能不能体现公平和正义。比如政府政策的倾斜导致贫富差距过大,就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公共政策制定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对待弱势群体。因为弱势群体不像强势群体能够凭借着他们对社会财富的占有,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弱势群体在争取公共政策方面能力的下降,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一个十分重要原因。而政府信息化促进了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公开、透明以及公众的参与,提高了政府公共政策的公正性,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
3、政府信息化减少和控制腐败,有利于构筑和谐的官民关系
有史以来,政府官员的腐败都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因此,减少和控制腐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政府信息化改善了政府组织结构,减少了政府层级,减少了官员寻租的机会。同时,政府信息化也促进了政务公开,是行政过程透明化,发挥了“阳光”的“防腐剂”作用。因此,政府信息化推动了廉政建设,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官民关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防范政府信息化的风险
我们不仅要认识到政府信息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还必须时刻警惕并防范政府信息化存在的风险。只有有效防范政府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政府信息化的风险主要是扩大数字鸿沟、投资风险与运行风险、固化现有的组织流程与行政控制强化等四个方面。
1、防范政府信息化可能扩大数字鸿沟的风险
数字鸿沟是指处于社会经济地位上层的信息技术拥有者与处于社会经济低层的信息技术缺乏者之间的差距。数字鸿沟就是不同主体对信息资源拥有与应用上的差异。数字鸿沟的问题其实质就是有关公平的问题。关于公平,作者赞成罗尔斯的观点。罗尔斯说:“一种机会的不平等必须扩展那些机会较少者的机会”。“所有的社会基本善——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及自尊的基础——都应被平等地分配,除非对一些或所有社会基本善的一种不平等有利于最不利者。”应该说,数字鸿沟表现在很多不同的领域,原因也很多。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由政府信息化建设引起和扩大的数字鸿沟。政府信息化的发展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有优有劣,这就可能导致数字鸿沟的扩大。
政府信息化建设中的数字鸿沟不仅存在于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之间,而且存在于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
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差距、政府信息化建设力度的不同、人们观念的差异等原因,数字鸿沟现象非常普遍。当前我国政府网站水平存在“东高西低”的现象。东部地区政府网站的发展水平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不仅发展中国家存在数字鸿沟,一些政府信息化建设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如美国,也存在着数字鸿沟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在政府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数字鸿沟问题显得非常突出。政府要根据造成数字鸿沟扩大的原因对症下药,做出相应的决策,尽量减少政府信息化对数字鸿沟的影响,以提高政府信息化的社会效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要建设政府信息化了。一方面,政府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顺应这个政府改革的潮流。第二,在某种程度上政府信息化建设也是缩小数字鸿沟的一种手段。落后地区的公众之所以不能享受到与发达地区公众一样的政府服务,就是因为落后地区的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落后。一旦政府实施了向落后地区倾斜的信息化政策,缩小了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差距,那么数字鸿沟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不能因为数字鸿沟问题而放松政府信息化建设。
2、防范政府信息化的投资风险与运行风险
政府信息化的建设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风险;二是运行风险。
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投资风险,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政府信息化建设不成功而带来的损失。不少政府部门在政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对政府信息化的需求、目标、任务认识模糊,缺乏统一规划,加上政府改革的滞后,政府信息技术人才的缺乏,出现过很多严重的问题。最终导致项目建设完成后,系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造成巨大的浪费。
政府信息化的运行风险,是指政府信息化管理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因素。政府信息化运行风险,主要来源于信息安全问题。政府信息化运行安全与否,取决于信息能否在网络上安全传输。信息安全隐患会给政府管理带来巨大的运行风险。近几年来,黑客攻击等信息安全威胁使发展信息安全技术的要求更為迫切。就拿美国来说,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美国政府信息化进程的症结所在。从理论上说:无论政府信息化如何发达,都不可能把政府完全虚拟化,使所有政务完全依赖网络进行。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技术隔离的安全度不够高,势必扩大物理隔离的范围或影响政府信息化的广度。较为显著的实例是: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增强了“本土安全”意识,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提到预防“数字珍珠港”的全新高度。由此可见信息安全已成为制约一个国家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已迫在眉睫。
政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所以必须重视降低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投资风险,提高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另外,由于政府信息化所涵盖的信息系统是政府机构用于执行政府职能的信息系统,政府机构从事的职能工作跟国家紧密联系,所涉及的众多信息都带有保密性,政府信息化安全运行的重要性日益凸现。随着政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如何降低运行风险、增强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3、防范政府信息化可能固化现有组织流程的风险
如果只是简单地将传统政务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手段提供给公众,就会导致现有组织流程的固化。
政府信息化固化现有组织流程,就是指在不实施政府组织重组和业务流程优化的前提下建设所谓的“政府信息化”,对政府组织以及工作流程进行自动化、信息化,从而使现有的政府组织流程因信息技术的渗透而更加牢固,最终导致无法进行新的组织变革。
引入最先进的技术可能非常有用,然而,在重新设计过程之前,它并非时时处处都有用。首先工作过程必须进行再造,然后才能自动化。自动化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事务自动化都会带来高效率。因为信息化投入的成本很高,所以,一旦外界施加组织变革的压力时,政府部门就会非常被动:如果不变革,会有违抗上级命令或者故步自封的嫌疑;但如果要变革,前期信息化投入的大量财力和物力将变得毫无价值。所以,很可能就得过且过,最终无法实现管理创新。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可以画出美丽的图画。可是,如果对一张已经胡乱涂鸦的画进行修改,必定会是个可笑的结果,根本不可能达到期望的目标。那么,现在面临的就是一张被涂鸦的画,怎么样才能把它变为美丽的画呢?回答就是,将原有的画全部擦掉,从头开始画。只有对现有组织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之后,再实施信息化改造,以这样的方式建设的政府信息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府信息化,才会带来政府管理效率的提高。
4、防范政府信息化可能强化行政控制的风险
政府信息化对政府管理的又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可能导致行政权力更为集中,从而使行政控制进一步强化。行政控制,是指行政领导者依据决策目标和决策标准对行政执行所进行的监督、检查,以便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保证行政决策按标准达成目标的过程。信息系统不仅可带来效率的增长,而且还导致新的强大的控制手段的发展。在20世纪,官僚国家从直接的监控转向官僚控制;现在,就基于信息的组织来说,则正在转变成内嵌性控制。因此,政府信息化有可能导致行政控制进一步强化。
总之,尽管政府信息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日益突出,各级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借助政府信息化进行政府管理创新,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政府信息化存在的风险,并在实践中通过各种措施防范这些风险。只有将政府信息化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才能稳步推进,和谐社会才能早日实现。
信息视域 篇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总结教育改革成功经验时明确指出:教师是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三个关键因素之一[1]。当前, 世界各国进行的教育改革, 无不都把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青年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很大, 并承担大多数的教学任务, 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力量。如何促进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其专业化水平, 成为英语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随着社会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技术对青年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契机。
一、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1. 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研究
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的教师行业发起的教师专业化运动, 最初旨在寻求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后来演变成自身寻求提升素质、提高自主性、促进专业发展的运动, 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加以阐释。如: (1) 霍伊尔[2]认为,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 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2) 佩里[3]认为, 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个人在教师专业生活中成长, 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任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以及自己在课堂上为何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 (3) 利特尔[4]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强调一种动作。
我国学者在研究与介绍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如: (1) 王才仁[5]认为, 英语教师应具备三个特质:职业信念、教学思维和英语能力; (2) 隋铭才[6]认为, 英语教师应具备四方面的标准:渊博的英语知识, 专业培训, 丰富的教学经验, 对英语、语言、教学理论、学说和假设具备一定的水平; (3) 叶澜[7]教授认为, 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对比众多学者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阐释, 其共性在于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自主发展自己, 具有专业发展意识, 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鉴于此, 本文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终身学习的过程, 并提出构建信息技术平台为青年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2. 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指青年教师作为专业人员, 从一个新手、知识不全面、方法不完备到成为专家教师、知识结构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技术得当的、逐步胜任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的过程。专业发展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基石, 从现实状况看, 我国青年英语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 教学技能不足
近年来, 随着教育的普及, 一大批青年英语教师走上讲台, 他们大都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学科专业知识扎实, 但大多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教育知识, 教学实践经验缺乏, 学校组织的职前培训与试讲大都流于形式, 导致青年英语教师教学技能不足, 缺乏实际授课经验, 如授课内容的编排缺乏灵活性, 很少考虑课堂情境的变化和学生需求, 大多实施填鸭式教学, 课堂上基本不与学生沟通, 缺乏或不会运用教学策略。
(2) 考核管理机制不健全
当前学校的各项考核机制中, 没有专门针对年轻教师的考核机制, 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青年教师由于资历浅, 名望低, 加上承担的授课任务繁重等因素, 导致青年教师在评优、职称评定、科研项目 (其是英语类的项目) 申请等方面, 与资历深、名望大的教授、专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争, 往往使得青年教师望洋兴叹, 感觉遥不可及。考核机制的不健全, 打击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进取心;而管理机构制定的政策中也大都缺乏专门针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 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制约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3) 生活压力大
青年英语教师毕业后进入职场, 要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诸如结婚、购房、教学、抚养子女、人事关系等各种生活压力接踵而至。然而, 当前教师的收入由基本工资、津贴和各种奖励构成, 而这大都与职称和科研挂钩。青年英语教师往往承担大多数的授课任务, 收入水平却普遍较低, 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有关调查表明现有的收入水平远低于青年教师的期望值, 人生的理想和事业的雄心都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算计中泯灭。
(4) 缺乏专业发展意识
专业发展意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而一些青年英语教师缺乏这方面的意识, 有些青年教师认为专业发展是工作前的事, 现在工作了, 也就没什么具体发展任务了。有些青年教师认为专业发展就是把课上好, 尽快评上高级职称, 自然而然专业就发展好了。为了尽快评上更高一级的职称, 紧盯评审的硬条件, 忽视甚至完全放弃专业发展的其他要求, 忽视自身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最终影响专业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研究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的技术。实现信息技术视域下的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新途径, 也是教师专业发展追求的目标。
1. 促进青年教师知识更新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其伴随着教师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事实表明:学习、掌握、运用信息技术, 能让教师更新观念, 把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步、更新知识, 进而加快教师专业发展步伐;利用信息技术, 可对教师知识的更新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 (1) 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会增加青年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 有助于青年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 (2) 信息技术使得青年教师培训形式趋于多样化, 如远程授课、专家讲座、网络课堂式、网络培训班、网络课例观摩等。
2. 为青年教师终身学习提供保障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的主体, 只有青年教师素质得到提升、专业得到发展, 学校的持续发展才有不竭动力, 学生的培养才有保证。因此, 广大青年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不断更新思想、更新观念;而信息技术使青年教师终身学习成为必要的同时也成为可能。信息技术为青年教师终生学习提供了多方面的兴趣和自学的保障, 有助于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推进专业发展。
3. 促进校本研修活动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地、通过校外专家和校内有经验的教师的专业引领, 促进本校教师专业可持续性发展及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环境的隔离性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种民主、自由、平等的环境。青年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有关专家、同行在教学技能、专业知识以及其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上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信息技术使得青年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借助于网络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也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心得通过网络与同行分享, 从而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4. 有助于推动更为有效的师生沟通
沟通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 有助于思想达成一致和情感交流。我们传统的单向传输教学模式导致了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教师授课的内容、方法与学生的需求有错位现象, 导致有时教学效果不理想。信息技术的虚拟性、平等性、交互性、隔离性的特点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有助于教师更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学习需求, 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编排, 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构建信息技术平台, 促进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知识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和多变性。信息技术, 诸如BBS、MSN、Blog、WIKI、虚拟社区、虚拟图书馆等为青年英语教师的各种知识学习和提升提供有力的条件, 提供广泛的渠道。鉴于此, 本文构建系统的信息技术平台, 以促进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1. 建立自主探究学习平台, 促进青年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自主探究学习平台是指在信息技术支撑下, 由专业相近的教师共同建立一个虚拟社区, 在此社区内, 广大青年教师可以根据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兴趣、爱好, 针对教学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通过质疑、分析, 得出结论、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程序与方法, 形成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 进而促进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 提出问题:所提问题来源于教师根据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兴趣、爱好, 以及在教学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是青年教师应是一个不断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者。 (2) 自主探究:确定问题之后, 广大青年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查找资料, 与有关专家和同行通过虚拟社区进行直接沟通。 (3) 质疑:通过资料的查找和与有关同行的探讨, 青年教师可结合自身探究提出质疑, 这是揭开事实本质的必由之路。 (4) 归纳:经过自主探究和质疑之后, 教师要把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记录下来, 对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再次的分析与思考。因此, 这种平台带有循环的特征。 (5) 社区内公布结论:通过认真的分析和归纳, 得出的结论可发布到社区内, 以便于听取专家和同行的建议和看法。 (6) 促进专业发展:青年教师通过对有关问题的发现、探究、讨论、总结之后, 所得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本体知识, 从而促进青年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2. 构建网络教师合作学习平台, 推动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共同发展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和福茨在其新著《教育改革研究》一书断言:“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前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 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网络教师合作学习平台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基于合作学习理论所构建的网络平台。教师合作学习是指广大青年教师按照一定合作方式, 在互动过程中相互开放、信赖、协作、支持以达成一定目标, 从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8]”。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建立网络教师合作学习组织:在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平台基础上, 广大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专业、发展方向自愿加入各类型的合作学习平台。在组织中教师不断突破自身能力界限, 全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学会如何进行团队协作, 共同解决专业发展中的问题, 促进专业共同发展。 (2) 熟悉要求:在构建的平台上, 广大教师要熟悉合作学习理论的意义、原则及方法, 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使广大青年老师迅速提到专业发展。 (3) 划分小组:在平台内要依据性别、年龄、地域、专业等因素, 兼顾共性和取长补短的原则, 划分若干小组。 (4) 明确目标:分组后, 根据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和特点展开在线分析以达成共识, 并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和职责, 做到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相统一。 (5) 自主学习:明确任务后, 个人经过自主学习, 并认真总结、归纳个人学习成果。 (6) 组内讨论:通过共同学习平台, 每个人在小组内汇报个人学习成果, 并讨论后形成小组成果, 并纂写材料, 形成结论。 (7) 小组成果汇报:通过合作学习平台, 各小组汇报小组成员学习的成果, 并提出下一步思考的问题。 (8) 互评:各小组汇报完毕后, 各小组间进行互评, 对学习成果进行扩充和延伸, 为下一步的共同学习打下基础, 从而促进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共同发展。
3. 搭建电子档案评价平台, 促使青年教师专业长期有效发展
电子档案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传统档案袋中, 是高度个性化、基于Web的管理信息系统。青年教师个人电子档案能够展现个人的学习、教学、科研、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电子档案还被用于反思、评价、职业规划等。基于反思的电子档案评价平台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运用, 将有助于促使青年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的觉醒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具体内容如下: (1) 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 (如:姓名、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等)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风格, 教师对自己的描述以及教师个人的成长经历、科研成果、工作经验等。 (2) 个人职业规划:是教师个人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设计, 包括短期发展规划和长期发展规划, 个人职业规划将对青年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起到有效的引领作用。 (3) 教学安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内容编排、教学策略、学生指导等方面。 (4) 个人学习设计:包括个人学习安排、学习心得、业务培训记录、学习效果自我评价等。 (5) 学生管理:包括学生到课情况、课堂互动情况、学生管理方法、心理咨询等。 (6)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目、教案、教学进度表等。 (7) 个人成就与荣誉:包括取得的成绩、获得的奖励、学生的认可以及获得的发展。 (8) 评价:包括学校教务部门的评价、督导组的评价、学生网上评教及其他教师的评价等。 (9) 个人反思:反思是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对科研进展的反思、对学生管理的反思、对个人学习效果的反思等。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2]Hoyle, E. (1980)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deprofessionalization in education.In Eric Hoyle&Jacquetta Megarry (Eds.) .World Yearbook of Education1980: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London:Taylor&Francis, Inc.
[3]Perry, P. (1980)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 inspectorate in England and Wales.InEric Hoyle&Jacquetta Megarry (Eds) , World yearbook of education1980: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London:Kogan.
[4]Littlewood, W (.1981)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6]隋铭才.英语教学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
[7]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数字信息化视域下的教育出版 篇7
2014年8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3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2月, 教育部发布了《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由此可见, 数字信息化时代的跨越式融合已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把握政策导向, 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成为出版业界的重要课题。教育出版作为出版产业的重要划分, 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数字信息化背景下教育出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教育出版一直被视为出版产业的主角, 以教材和教辅为主的教育类图书, 长期占据着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不仅中国如此, 很多发达国家教育出版的比重同样是很大的,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出版业倚重于教育出版, 中国庞大的学生基数以及当下的考试制度, 使得这种比重优势更为明显。教育对一个国家与民族而言, 其意义之大无须多言, 教育出版与教育事业密不可分, 相辅相成。教育出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并助推出版产业发展, 甚至有人把中国的出版统称为“教育出版”。
然而, 目前伴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 数字出版业务呈现锐进之势。数字出版对整个出版产业而言, 正通过改变阅读方式、缩短出版流程、优化传播方式等显著优势不断冲击着传统出版产业尤其是教育出版产业。数字出版将人们传统的纸质化阅读转变为移动化、碎片化的方式;同时, 知识传播载体的创新, 使教育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数字化教学产品逐渐成为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最大需求, 应用与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可见, 数字出版的崛起对于依靠教材与教辅为主的传统教育出版而言, 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20世纪末, 西方发达国家已逐步开始进行数字出版, 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且不断迅速提升, 占据了世界数字化出版的领先位置。我国随即也进行了这方面颇有成效的尝试,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2009年,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值成功超越传统出版的收益, 到2010年, 其产值已是2000年的十倍之多。
但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教育出版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作模式中快速发展, 逐渐稳固了自身的有利位置, 因此, 若使教育出版企业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变, 尚且缺乏强劲的内在驱动力。同时, 传统出版企业很难在数字出版价值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其自身不具备数字技术与运营平台, 盈利相对受限。且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对于内容及形式的要求差别很大, 传统教育出版的内容优势极大减弱。这些都是教育出版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但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教育出版产业在面对挑战的同时, 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配合教育信息化的大发展, 教育出版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数字化转型已是必然趋势, 数字技术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助力, 都在强势推动着教育出版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从而通过多媒体融合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数字信息化背景下下教育出版的发展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012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 明确指出:“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 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必须充分认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全面部署、加快实施, 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 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2016年教育部发布了《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强调坚持“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 加大教育信息化培训和典型示范推广力度。
面对多媒体大融合、教育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 教育出版应积极谋划数字化转型, 针对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教育需求, 以及教学模式的数字化趋势, 积极转变出版策略, 转变出版理念, 了解媒体技术及其呈现方式、了解数字技术的应用、了解数字产品的特性、了解客户的需求与使用习惯等, 从而使教育出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实现出版增值。
依托于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 教育出版应该着力运用数字媒体实现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变, 图书等产品被整合为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教育出版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丰富出版手段, 使传统出版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而拓展自己的产品内容, 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例如在教辅图书中添加二维码, 这种方式就是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的有效尝试, 二维码可以使纸质内容更为充实, 便于学生进行扩展学习, 且能获得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 寓教于乐。传统教育出版与数字出版实现优势互补, 相得益彰, 从原来提供单一的平面内容变为更具有创新性的信息资源拓展模式, 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丰富了图书内容的同时, 还使产品自身得以增值。
因此, 教育出版企业应积极开拓创新数字教育出版的方式和平台, 增加成本投入, 逐渐整合出版、技术、运营三方产业链, 实现集内容、网络平台及运营、售后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模式。从产品供应商转变为产品服务商, 提供定制个性化的教与学方式, 从而使得产品增值服务以独立长线循环方式进行运作。只有这样, 出版商才能在融合与转型中获得收益, 逐渐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促进数字教育出版的长效盈利发展。
三、数字化转型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出版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 在出版标准、编校水平、经营模式等方面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教育出版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趋向于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 提升思想政治修为。教育出版向数字化转型, 已成为一项政治任务、文化任务切切实实摆在教育出版人面前, 我们应该将挑战转换为动力、将机遇转化为优势, 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互利化融合。虽然数字出版在内容载体、传播渠道、服务模式等方面与传统出版产业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但其文化属性并未发生变化, 核心任务仍然是思想、文化、知识的传播, 仍然肩负着宣传者、监督者和引导者的重要使命, 同样要传承文明、提升国民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 作为出版人要有一颗“是非之心”, 要深入研究、熟练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更要与时俱进, 了解最新国内国际的形势, 必须具备敏感的政治头脑与良好的把关意识, 熟悉民族、宗教、法律法规方面的禁忌, 树立正确的导向、观念, 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二, 强化内容责任意识。不论是传统教育出版, 还是数字教育出版, 其核心价值依然是内容, 优质的内容是出版产业的生命力, 技术可以对内容进行编辑、对形式进行转换, 能给予受众全新体验, 但对于读者而言, 根植于其头脑中的内容或信息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而非内容承载的媒介方式。因此, 对于数字教育出版人而言, 应强化对内容负责的态度, 增强对内容的投入力度, 掌握优质的内容资源才是关键所在, 只有掌握了符合市场需求、优质的数字内容出版资源, 才能赢得足够的受众群体, 从而稳固自身的根基。作者、编辑, 以及数字内容的制作人员, 这三者间应该有效沟通, 相互协作, 以提升内容质量为己任, 作者应学习创作适应数字环境使用的内容;编辑应该实现纽带的作用, 提升自身的数字化出版业务能力, 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反应能力;数字内容制作人员应该对内容的呈现形式及效果进行技术层面的塑造, 最终使得出版内容具有高质量和高水准。
第三, 创新运作思维模式。进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传统教育出版产业不可逆的发展趋势, 因此, 对于出版人而言, 必须转变策划、运作思维理念。创新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是出版发展的动力, 出版物作为精神产品、文化产品, 承载着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信息、新知识的功能, 应该蕴含着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内容。出版人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决定了其进行文化选择的高度与宽度, 同时决定了文化产品的质量与品位。所以应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 敢于否定自己, 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习惯思维的束缚, 不断捕捉新事物的萌芽, 总结新经验, 探索新路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 强化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数字出版背景下教育出版人思维创新的重要方向与支点, 包括用户思维、产品思维、平台思维等, 进而以新的理念谋划教育出版业务转型与拓展, 从用户与市场的角度定位产品与服务。应运用开放式思维, 加强对教育信息与资源的关注, 了解数字媒体的发展动态, 提高数字业务技能, 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进行整合, 实现编辑、印制、发行传统出版流程相关人员的数字化转型。要进行选题内容创新、出版方式创新、传播渠道创新、销售盈利模式创新, 敢于试水众筹、MOOC等新型业务模式, 在实践中不断探寻、摸索新的发展路径。
在数字信息化的大背景下, 数字出版的发展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宏观环境, 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传统出版的总体格局, 进而引发了教育出版业态模式的转变。教育出版产业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 也承载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实现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教育出版自此迈向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融合发展的大格局中逐渐实现跨越式升级。
摘要:在数字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历史格局下, 教育出版理应遵循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市场规律, 积极谋划教育出版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探索数字信息化发展背景下教育出版发展的新途径, 从而实现教育出版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信息视域 篇8
进入21世纪后, 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正在世界各国兴起。在新兴信息技术浪潮中, 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 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在抢占本次浪潮的制高点。我国正处在加入WTO后的过渡期, 农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样带来农业的国际化发展。在此环境下, 图书信息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支持显得十分重要。当前, 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农村图书信息资源已从传统形式发展到包括数字图书馆、网络或虚拟图书馆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也由原来的借还服务、阅览服务、情报服务扩展到基于网络平台的文件传输、电子阅览、数据库托管、参考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一、“三农”视域下农村图书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农村图书信息资源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普遍存在重复建设、信息滞留等问题。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 由于缺乏整体规划, 许多农业科技图书情报资料的开发建设还处在空白阶段, 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科技资源的分布和利用还不平衡。而且普遍存在图书信息资源布局分散、建设重复、资源浪费、信息滞留等问题。
2. 农村图书信息资源基础建设投入薄弱。
农村图书信息资源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公益性, 基础条件建设上也有自己的特征, 如农村研究实验基地、农业环境资源、农业经济资源等等。我国目前的农村图书信息资源基础条件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我国的农村图书信息资源基础建设投入明显低于农业投入的1%, 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均在1%或以上。
3. 农村图书信息资源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 我国的农村图书信息资源存在专业人员总量不足、流失严重、学历结构低的问题。全国农村图书信息资源人员中, 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不到总人数的3%。研究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具有开拓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缺乏, 导致农村图书信息资源发展滞后。
4. 农村图书信息资源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 我国农村图书信息资源在宏观管理上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 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微观上则因机构重叠导致管理效率不高,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格格不入。
二、农村图书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 转变观念, 提高对农村图书信息资源新动向的认识。
在新形势下, 农村图书信息资源已由原来的传统业务采访、搜集、整理、收藏、用户服务等向多文献载体发展, 打破了纸质垄断, 实现了图书信息资源馆藏的多样化。农村图书信息资源工作的内容将由原来简单的图书借还、坐等读者上门式管理转变为积极开展信息服务、主动收集信息、跟踪科技生产和市场提供服务等。农村图书信息资源工作的手段将由手工作坊式转向自动化、电子化和网络化。新时期, 计算机自动处理信息, 将使图书信息在时间、数量上产生质的飞跃;远程通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使情报检索、传递突破空间和部门的界限, 实现资源共享。高科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到来, 使农村图书信息资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与社会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因此, 必须提高农村图书信息资源管理人员对新时期图书信息资源重要性及特色性的认识, 使图书信息资源的发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 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以人为本”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农村图书信息资源的电子化、网络化、电子阅览、数据库托管等发展趋势, 要求图书信息资源的专业人员具有广博的知识,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计算机操作、外语交际和信息处理能力;要求专业人员有较高的信息筛选、组织、传递能力和对农民的知识培训能力;要求专业人员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不仅能把如何利用图书馆, 如何查找相关文献等知识讲解给农民读者, 还能做好一些农村科技图书的宣传工作, 把最新的有关新书推荐给读者。因此, 必须加强图书信息资源专业队伍建设。首先, 要使农村图书信息资源管理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在培养形式上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 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强化培训。如分期、分批组织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或进修班学习;聘请专家、教授、学者作学术报告, 以扩大专业技术人员的视野, 更新、补充各学科的新知识。其次, 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及时了解国内外图书馆事业的最新知识和发展动态。第三, 不断提高农村图书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实践能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知识的老化及更新都非常迅速。因此, 新时期的图书资源专业技术人员, 更应注重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在实践中增强服务技能。
3. 加强农村图书信息资源的基础建设, 加大投资力度, 完善资源共享。
经费不足是长期困扰农村图书信息资源发展的主要问题, 单一的图书馆因经费不足已无力满足读者的所有需求。所以, 加大农村图书信息资源经费的投资力度,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与本地区各高校图书馆的协调, 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形成比较完善的文献保证体系, 是农村图书信息资源建设的当务之急。这样既可以提高文献资源的流通率和利用率, 又可以节约资金用于开发其他信息资源, 促进农村最新科研信息的交流和传播。
4. 把农村图书信息资源开发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信息视域 篇9
1 生物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改革,将把一个充满活力的生物世界更为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多媒体具有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声形并茂、动静结合、色调鲜明等特点 , 将其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有着多方面的优势。第一,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可以刺激学生多感官协同,提高其学习效率。第三,可以进行生命活动过程模拟,实现对生命现象的生动展示,解决高中生物抽象难懂的问题。第四,优化教育传播途径,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了传统讲授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兴趣度有所提升。总的来说,多媒体教学应用为生物课堂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 多媒体教学的突出问题
在传统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对书本知识的强调,主要使用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接受教学模式[1]。引入多媒体教学之后,多媒体也多用作知识的展示和呈现。不少教师也仅仅是将多媒体课件依照顺序播放下去,同时加上教师生动的讲述。这种教学情形中,仅仅是将多媒体当做教学工具,还是没有摆脱“教师为中心”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直接影响生物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样只能称“流水课”,学生的思路仍然是在教师引导下朝着既定流程上来。需要认识到的是,生物的新课程改革与这种教学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说,生物课堂的多媒体教学需要在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自主教学模式的改革。
3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出自于认知理论的分支,最早是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20世纪的60年代提出的,之后经过了杜威、维果斯基的不断完善。建构主义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 对新信息重新认知与编码 , 从而促进对知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要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 从而使个体认知发生心理机制或途径的同化和顺应。构建主义在理论中的应用,可以将学生在学习中的内驱力激发出来,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协调增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自觉,并且学生要主动去完成 , 教师适应外界环境的目的是帮助并且促进学生对知识实现建构。传统“灌输式”教学束缚了学生的认知,但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形成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4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高中生物信息技术教学优越性
4.1 拓展了知识建构方式
知识建构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在多媒体技术中的运用实现的。生物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解决真实的生命现象,直接观察动态过程可以使教学效果直接明显。例如,在讲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规律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暂停、重播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行学习,遇到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也可以现场使用网络通讯技术进行搜索学习[2]。
4.2 降低知识建构难度
创建教学情境是建构主义视域下降低知识建构难度的明显效果。建构主义模式下利于建立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下,可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学习到知识的精髓。例如,当讲授“细胞”生理活动的时候,要使学生了解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整个细胞吸水与失水过程都可通过Flash动画来显示,既快捷又简单,而且因为大屏幕投影,所以学生可以看得明白、看得真切,后排的学生也可以准确观察到[3]。必要时,有教师的讲解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就变得简单了。
4.3 利于进课堂交流促进学习
在建构主义模式下,学习者与教学内容,教师与学习者,还有学习者与学习者多者之间都能实现最大限度的交流促进学习,拓展了学习的途径。学生不是被动的观众,不能仅仅是配合机械性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是要提高任务完成的质量,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课堂教学遗传病白化病出现的特征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多媒体中展示,学生对知识感受的效果就快速提高了。
5 结语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是知识的建构过程,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 , 符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 我们要在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认识后,重视构建主义学习理念在生物信息技术中的运用,重视在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生物学学习 , 突出学生主动探究的主体地位 ,倡导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等,不断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但是,课堂和教学的主体都是学生,信息技术只是辅助。将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相结合还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现状,启发学生将生活和生物科技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本文主要从生物课堂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优势和弊端入手,同时对建构主义学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构主义视域下的高中生物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信息视域 篇10
【关键词】信息化 小学语文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16-02
本文从“培养兴趣 激发潜能”、“丰富内容 开拓眼界”、“改革方法 灵活形式”、“知识渗透 信息整合”、“课外拓展 深入实践”几个方面,探讨信息化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一、培养兴趣 激发潜能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中的自律性和动机性较弱,“兴趣”是激发他们学习潜能的最根本的动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白纸黑字”转化成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无疑是培养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潜能的良好方法。例如,在讲“拼音”的时候,教师根据每个拼音字母的书写方式,设计出代表该字母的动物图案,变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大大提高了拼音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在学习完拼音之后,教师又为学生设计了“拼音闯关”网络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使拼音学习变得趣味十足。
二、丰富内容 开拓眼界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素养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与补充,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完《小蝌蚪找妈妈》之后,很多学生对于蝌蚪如何变青蛙这一问题还是心存疑惑。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动物进化”的科教片,向学生展示自然界动物进化的过程,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生物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改革方法 灵活形式
信息化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教师授课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这对于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大有裨益。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任务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灵活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太空生活趣事多》的时候:首先,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以采用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行到网上查阅与太空有关的科学资料,并利用课前10分钟的时间,与同学分享所查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其次,在课文讲解环节,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播放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资料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太空生活”,并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畅想一下如果是自己在太空生活,会遇到哪些趣事?在未来世界,普通人能否到太空旅行或居住?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再次,在课堂活动环节,采用小组讨论法,利用网络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在群组内讨论:通过课文学习,你对“失重”有怎样的理解?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失重”状况有哪些?能否克服?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后,在课文复习环节,采用游戏法,让学生共同参与教师预先设计的“太空探险”小游戏,学生如果闯过了“文字识记关”、“课文理解关”和“知识问答关”,就能实现“通关”,获得“太空历险勋章”。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知识渗透 信息整合
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基础学科。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要加强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实现学科整合提供了无限可能。例如,在讲《奇怪的大石头》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与“陨石”有关的电教片,为学生普及天文、地理和地质学知识,实现语文教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在讲《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的画卷,并以画卷为切入点,播放介绍“北宋”风土人情和政治风貌的资料影片,将语文教学与历史和美术学科结合起来。
五、课外拓展 深入实践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使语文教学不再拘泥于教室的“四角天空”,而是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当中,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使语文教学深入学生的生活实践。例如,教师可以在校园网内创办“语文学习专栏”,与学生分享学习资源、讨论学习方法、探讨学习问题,满足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拓宽教学渠道、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创新。
信息视域 篇11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该课题从现实的层面凸显高校公权力规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并从实证的视角深入剖析高校腐败与办学信息屏蔽的内在关系、展示“信息黑箱”下高校公权形形色色的寻租之道, 进而从理论的角度系统阐释信息公开之于高校公权力规制的价值意义, 在此基础上完成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系统解析高校应当如何把握《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立法精神、实体规范、程序规则及其系列化的监督保障机制, 如何主动面对《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创设以规制公权力为旨归的高校信息公开的多元路径, 自觉践行高校信息公开的法定义务, 以期为新法实施背景下高校信息公开的全面展开提供可资借鉴的系统化、规范化的操作方案。
该课题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的:一是高校公权力的异化腐败问题研究。二是非对称信息下高校公权力的寻租机制研究, 包括高校办学信息不对称性分析、非对称信息下高校公权力的寻租机制研究两个部分。三是信息公开之于高校公权力规制的价值意义研究, 包括高校公权力规制的基本理路、高校办学公开透明的腐败遏制机理、以透明化遏制高校腐败的异域实践考察三个部分。四是反腐视域下以《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为核心的高校信息公开的实施方略研究, 包括高校信息公开的实体规范研究 (高校信息公开的主体、信息公开的权利和义务、信息公开的范围) , 高校信息公开的程序规则研究 (高校主动公开信息的程序规则、高校依申请公开信息的程序规范) , 高校信息公开的监督保障机制研究 (高校信息公开监督检查机制、考核评估机制、年度报告机制、社会评议机制、责任追究机制) , 以规制公权力为旨归的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推进路径研究 (依据公共性原则规制高校公权力、确立高校信息公开正确理念、培育高校信息公开舆论文化、推进高校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
(二) 研究方法
该课题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几种。
1. 文献法
该研究在理论方面以信息公开理论、权力制约理论、腐败与反腐败战略理论、高校管理理论等为基础, 需要搜集和分析研究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 从中提取和吸纳富有价值的信息。该课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搜集和整理多学科的文献, 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借鉴。
2. 实证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
对高校公权力腐化表征及成因的研究需要基于大量实证案例、相关数据和信息, 因而该课题将研究的重要方面定位在对高校公权力行使、基本现状的信息采撷和相关典型案例的采集上。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报刊杂志查询和网络检索等方式获取所需实证资料,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研究。
3. 比较研究法
虽然高校信息公开问题在各国产生和形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不同, 法律制度形式多样, 但是原则上并不能因此而完全排斥借鉴“异域”法律技术、政策文件、实践举措的可能性。比较是手段, 而学习与借鉴才是目的。“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通过对其他国家或地区高校实施信息公开的比较研究, 可以从中探寻普遍性的共同规律, 从而为我国反腐视野下的高校信息公开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 研究结论
1. 关于高校公权力异化腐败问题的研究结论
高校公权力的“异化”是指在高校公权力的构造和运作过程中, 权力行使者对公权力的非公利用, 是以高校公权力的运用超出社会制度、法律或道德规范允许的范围为前提, 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 对他人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行为。高校公权力异化的极端表现形式就是腐败。当前, 以办学自主权为核心的我国高校公权力的异化已绝不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问题了。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 高校成为腐败犯罪新的高发区。当前, 我国高校腐败主体由中低权力层向高层权力层蔓延、渗透, 腐败数额呈现高额、巨额特征, 具有宽领域、多方位、高速度发展态势, 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绊脚石。高校腐败主要有三类:经济类腐败、行业类腐败和学术类腐败。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腐败都是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相悖的丑恶现象。高校内部出现的腐败问题, 在社会上产生的恶劣影响, 将比其他领域更容易摧毁一个社会的良心, 玷污社会的未来。
2. 关于非对称信息下高校公权力寻租问题的研究结论
(1) 高校信息不对称性分析
高校信息是指高校在学校管理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 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一直以来, 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 未明确高校对办学信息具有法定的公开职责及其违反其职责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由于欠缺法律制度的强制性规范, 作为信息持有者的高校通常也会表现出一般行政组织对自身所有信息的保密倾向, 缺乏公开信息的主动性与彻底性。现实中, 我国高校向外公布的办学信息相当匮乏, 对于多数社会公众而言, 除了被动地作为信息受体获悉高校办学的部分信息外, 不具有通过正当合法的渠道主动、及时、充分地获取与己相关或不相关的高校信息的权利。由于欠缺法定化、制度化的信息获取与公开机制, 高校办学权行使的很多阶段, 尤其是高校享有充分自主权的环节已经成为“信息黑箱”, 其中大量本应向社会公开的信息被人为地阻隔掉了,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社会公众与高校之间在办学信息拥有上存在着显著的非均衡性与不对称性。“目前我国高校的信息披露远不能满足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生、家长、投资者和社会捐赠者等利益相关者了解信息和做出决策的需要。”概括地说, 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存在如下问题:其一, 高校的财务信息公开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其二, 高校的非财务信息 (以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信息为核心) 公开相对匮乏;其三, 缺乏规范的、系统的、科学的高校信息公开机制。
高校信息不对称成因分析的前提是人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倾向和公共物品的外部性。由于高校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组织优势, 有能力降低信息的搜寻成本, 取得比一般公众更多的信息, 因此, 如果高校不主动公开自己掌握的优势信息的话, 公众就不可能知悉其办学权力在内部是如何运作的, 高校与公众之间必然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另外, 由于高校办学信息的专业性和高校管理者的“经济人”属性, 在高校信息公开问题上, 高校及管理者存在着多种隐藏信息、保守秘密的激励动因, 而不愿意向公众公开信息。还有, 高校内部科层制的管理模式也导致了信息在高校内部不同层级之间、高校管理者与普通师生员工之间的不对称分布。
(2) 非对称信息下高校公权力的寻租机制
当前高校公权力异化现象的频频发生决不能简单化地归咎于某些权力行使者道德素质低下以致违法乱纪, 其间有高校内部行政权力过大、行政与学术双向互动监督机制缺位等问题, 其中最为根本的是尚未真正践行高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 实现办学自主权运行过程的公开与透明, 致使高校办学权这一公权力行使的诸多环节处于“信息黑箱”状态而促成了权力的寻租。“信息黑箱”的存在成为寻租的基础, 高校办学信息的屏蔽直接引发了道德风险并极易导致公权力的寻租, 即表现为某些高校工作人员在行使办学权的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所控制权力的效用而做出一些违法或不当的行为。也就是说, 高校信息公开化程度的低下以及对办学权行使监督力量的孱弱直接导致高校公权行使者忠实行使权力的动机不强而从事道德风险行为的可能性则大大增加。
3. 关于信息公开之于高校公权力规制价值性的研究结论
(1) 高校公权力规制的基本理路
有效的监督制约是公共权力规范运行的根本保障, 也是治理腐败之关键。对于高校来说, 办学权这一依据教育法的规定而行使的公共权力受监督制约的程度, 是决定办学权运行的廉洁水平, 以及是否具有可持续的腐败“免疫力”的关键指标。当前高校腐败之所以频频发生且不断蔓延, 根本上肇因于高校办学权受监督制约的力度不足、效能不彰, 权力在监督盲区中自由伸展, 表现为高校内部权力监督不力和高校外部权力监督孱弱两大方面。高校腐败治理之道在于以信息公开开启高校权力监督之门, 最大限度地增强办学权运行的透明度, 充分发挥普通师生、社会公众、社会新闻媒体等多元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 构筑起阻断高校权力寻租的“防火墙”。由于高校公权力异化腐败产生的基本要素是:高校行使的公共权力、管理者的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 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共同组成诱发高校腐败的完整链条。因此, 高校反腐必须同时指向这三个要素, 力除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 斩断腐败行为的发生链, 这应是高校反腐的基本理路。毋庸置疑, 高校作为独立的办学实体, 理应具有与其组织功能、职责、任务等相互匹配的权力空间, 因而办学自主权的存在与发展对高校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 赋予高校以充分的自主权, 正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 是我国高校不断升华品质、走向卓越的不可逾越之道。另外, “腐败动机”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人的自利本性 (古典经济学的人性假设) 所派生的,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腐败动机的产生和变化是一个相当微妙的内部过程, 诉诸廉政教育所获得的预防效果, 只是可以让公权行使者在腐败机会来临时产生一定程度的内在抵制力, 但效果并不理想, 这已经为众多领域的反腐败实践所证实。具有自利倾向的人在掌握一定权力之后就会产生或强或弱的腐败动机, 此时, 手中的权力一旦“有机可乘”, 自然就被扭曲而转向谋私活动。事实上, 在腐败动机产生之后, 腐败行为就进入了临界状态, 此时腐败行为能否顺利完成, 主要取决于腐败机会的多寡。鉴于高校办学自主权存在的必要性和权力行使者腐败动机的难以消除性, 亦即“权力不可无, 而人性又难改”, 我们只有诉诸于消除腐败机会, 也就是消除高校管理者运用办学自主权谋取私利的空间来预防高校腐败。基于此, 笔者以为提升办学透明度、增强用权开放性是消除腐败机会、从源头防治高校腐败的根本性措施。
(2) 高校办学公开透明的腐败遏制机理
高校信息公开的腐败遏制机理在于:一方面, 高校信息公开能强化权力监督的基础和限缩权力腐败的空间。在高校权力监督中, 普通师生和社会公众对办学自主权行使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监督是最基础、最本源、最朴实的监督, 是高校权力监督体系的坚实之基和力量之源, 因为公众监督的“触角”遍布各个角落, 公众监督的眼睛无处不在。而信息公开是公众实现对办学自主权监督制约的逻辑前提, 公众只有在充分了解高校办学的所作所为, 及时获取必要信息的前提下, 才能深思熟虑、正确判断, 对办学自主权予以监督制约的行为的理性化程度也才能得到保证。另一方面, 高校信息公开把监督的“关口前移”, 能增强权力监督的实效以遏制腐败。长期以来, 高校习惯于把监督工作的重心放在查错纠偏上, 偏重于对滥权者的事后惩戒, 而忽略了对滥权行为的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高校信息公开揭开了办学自主权行使的神秘面纱, 为权力监督创造了一个“可视场景”, 把监督办学权的关口前移, 未雨绸缪、着眼防范、防微杜渐, 能有效避免高校腐败行为的滋生和蔓延。
(3) 以透明化遏制高校腐败的异域实践考察
通过信息公开提升高校办学透明度尤其是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以办学透明化遏制腐败是美国高校的通行做法。大部分美国高校不仅注重将财务信息这一遏制高校公权腐败“命门”的核心信息向全社会公开, 而且对外公开的财务报表需要经过独立审计师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 独立审计报告随同财务报告一起对外公开披露。正是因为高校能对自身办学的财务活动做出合理有效的解释, 愿意将自己的“家底”公之于众, 高校才能和外界保持一种建设性的合作关系并于此种关系的良性建构中有效遏制腐败。办学权运行的公开透明也是德国高校预防腐败的重要机制和重要保证。德国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特色之一是民主公开性, 有关学校发展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公开讨论, 政府、社会、公民都可对关系到学校办学权行使的各项事务进行监督。以提升办学透明度为重要机制遏制腐败滋生在英国高校的办学实践中也有着充分的体现。依据英国《信息自由法》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2000) 的规定, 教育机构作为公共机构是法定的信息公开主体, 因而, 公众有权依法向高校提请获取其所拥有的信息。
从当今发达国家高校的办学实践看, 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与安排, 不断解决高校办学权力的合理配置、透明运行、规范行使和公开监督等问题, 是高校预防和遏制腐败的共性之举, 此举当然也应成为我国高校反腐、制腐的策略之选。
(二) 研究对策——权力规制视阈下以《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为核心的高校信息公开的推进路径研究
1. 擘肌分理:明确高校信息公开的实体规范
高校信息公开与否, 在逻辑上是一个和高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实体内容所规定的权利义务休戚相关的问题, 缺少实体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对高校信息公开活动而言就不知所宗, 公开程序的启动也只能是无果而终。依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第二章第七条至第十条的规定, 我们可以将高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实体内容概括为如下方面:高校信息公开当事人、高校信息公开的范围、高校豁免公开的信息。高校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当事人包括申请人与被申请人。《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对高校信息公开范围的界定以行政法上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规范为依据, 把握并体现了信息公开制度的本质与精髓, 遵行了高校信息“以公开为原则, 不公开为例外”的立法精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第七条明确指出高校应当主动公开的12类办学信息, 并强调“高等学校应当明确其他需要主动公开的信息内容与公开范围”。高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确立对于高校而言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它有助于改变过去高校对待办学信息的态度, 限制高校自由决定不公开信息的权力。高校办学信息中的绝大部分都应对社会公开, 涉及相关秘密与个人隐私等不宜公开的信息仅仅是一种例外, 法律应尽可能明确地限定其范围, 而不应给予高校过多的自由裁量权, 以免其滥用权力而妨碍公开。
2. 过程正义:把握高校信息公开的程序规则
在法律世界内部, 任何实体的目标定位都需要借助程序的技巧得以安排与落实, 也就是说, 法律上实体性的目标追求只有被装置于程序性的逻辑框架中时, 才能真正体现出其实践意义。高校应当把握并践行高校信息公开的程序规则, 彰显高校信息公开的过程正义。一是高校主动公开信息的程序规范。主动公开, 即法律规定高校必须公开若干特定信息而无待申请。属于主动公开的信息, 高等学校应当自该信息制作完成或者获取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公开的信息内容发生变更的, 应当在变更后20个工作日内予以更新。学校决策事项需要征求教师、学生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意见的, 公开征求意见的期限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二是高校依申请公开信息的程序规范。高校依申请公开信息由申请和处理两大程序环节构成, 并依次进行。三是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校长领导高校的信息公开工作, 校长 (学校) 办公室为信息公开工作机构, 负责学校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四是高校信息公开的举证责任。在高校信息公开过程中, 高校对拒绝提供办学信息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亦即如果高校拒绝向申请人提供其所申请的信息, 高校必须负责说明封锁信息的理由, 申请人对此不负有举证责任。
3. 掷地有声:构建高校信息公开的监督保障机制
高校信息公开法的建构有助于高校充分认识到办学信息的公共产品属性和信息公开责任的法定性, 并切实承担起应尽的信息公开义务。然而, 高校信息公开的规范化运行, 需要积极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 缺失监督与保障的信息公开是苍白无力和不可持续的。因此, 为了促使高校在信息公开风暴的强势吹刮之下, 真正将信息公开的全面落实付诸诚恳行动, 高校应当依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第四章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八条的规定, 设计高校信息公开的监督检查制度、年度报告制度、社会评议制度、举报调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规范以加强对高校信息公开的监督与保障。
4. 共创未来:以规制公权力为旨归的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推进路径研究
(1) 依据公共性原则规制高校公权力
我们应当注意高校公共权力的行使以普遍的公共权利为目标, 在它的生成和运行过程中一直贯注着彻底的权利意识, 每一行为都以自觉地关注和维护大众的权利为旨归。这是一种具有规范性意义的要求, 它揭示了高校公共权力的使命和责任, 为高校办学权的重构指明了方向, 也为高校信息公开的运行指示了路标。
(2) 确立高校信息公开正确理念
高校应当认识到, 获取高校办学信息, 是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 释放高校办学信息则是作为社会公共机构的高校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职责。因此高校不能忽略社会公众对高校办学信息的需求, 应该尊重公众的办学信息获取权和对高校办学活动的参与权, 实现信息公开从高校权力型向民众权利型的根本转变。另外, 21世纪实质法治观念和私权保护优先观念的深入发展, 必将对高校等社会公共机构信息公开理念的确立、信息公开权利义务的设定、信息公开原则规范的建构、信息公开方式路径的安排等方面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 高校在践行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时, 应当彻底转变过去片面的法治观念, 注重对公众的高校信息获取权这一私权的切实保障, 以实质法治的观念和理论来指导高校信息公开的丰富实践。此外, 高校还需确立服务合作理念、权利义务理念和现代信息理念以全面持续地推动信息公开的实践进程。
(3) 培育高校信息公开舆论文化
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可以对高校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 保证其实践运行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迈进。但是, 制度规范的力量永远不能够保证在信息公开过程中公共权力的性质不发生改变和保证公共信息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也并不意味着公众对高校办学信息的知情权和获取权能够得到高校及管理者的自觉维护。所以, 仅有高校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是不够的, 还必须实现宪政体制下公共舆论的建构, 并注重在整个社会系统内公共信息公开文化的培育。公开文化是一种开放的观念性体系, 通过秩序、规则化予以表达。文化建构并不是纯粹思想和观念的推理和演绎, 而是与社会秩序所构成的综合体。高校应将公开文化的培育建构、社会博弈规则及其制定两项工作有机地统一起来, 即将民主、透明、公开的思想和观念融入到高校管理决策、规章制度等的制定过程和内容之中。这样, 一方面, 可以增加决策与制度规范的科学性, 容易获得校内师生员工与公众的认同, 从而便于实施;另一方面, 又能够将其作为公开文化的一种主要载体, 并借助这种载体的规范性作用, 更加广泛地传播、扩散、宣传、推广这种公开理念, 从而实现在传播中建构, 在建构中传播。高校信息公开文化应是一个包括责任性文化、透明性文化、支持性文化、服务性文化和民主性文化、参与性文化等在内的多维体。
(4) 推进高校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电子政务是信息公开非常重要的途径, 在科技发展到今天的情况下, 加强电子政务是实现信息公开的有力保障。高校电子政务是高校各级部门以信息网络为平台, 综合运用信息技术, 将其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集成, 在网络上实现高校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它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 能全方位地向师生员工和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 也能大幅提升信息公开的力度。
(5) 实质性地提升办学信息公开度
一方面, 要战略性地公布高校办学权力“清单”。公布高校权力清单的战略性意义在于公布权力的底数, 列出高校各项办学权运行的标准化流程, 高校以该流程为标杆运行权力, 师生和公众亦可以之为标杆监督办学权。
另一方面, 要实质性地提升办学信息公开度。实践中, 高校应当把师生和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和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廉政建设的关键问题, 作为信息公开的突破口, 尤其是要加强如下四方面的信息公开:加强对内部财务权的监控和信息公开、加强对基建项目权力运行的监控和信息公开、加强对物资设备采购权的监控和信息公开、加强对高校招生权的监控和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