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学习模式

2024-07-11

协同学习模式(共12篇)

协同学习模式 篇1

大学生学习模式是大学生求学目标、高校人才培养平台以及教师引导三者互动作用的结果, 也是构建大学生学习模式的逻辑基点。[1]目前学习模式大致分为:师生授受学习模式, 探究与问题解决模式, 专题合作学习模式和独立学习模式。多维协同学习模式则是以上四种学习模式的融合。多维协同学习模式是在充分利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 补足其知识流向单一等不足, 吸纳尽可能多的资源进行整合, 充分发挥学生群体自身力量, 拓展和开发多种途径更有利于学生将需要汲取的知识高效传入和输出, 以期达到最优学习效果的模式。

一、多维协同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内在逻辑

20世纪70年代初, 由德国哈肯创立的协同学是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新兴综合性学科。 协同系统是指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能以自组织方式形成宏观的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开放系统。 多维协同学习模式以该理论为依据建立主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系统。通过协同好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所涉及要素的关系, 如学科知识、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产生协同效应, 使得系统内部个体之间协调、同步、 合作和互补, 从而使得知识网络纵横相通, 相互渗透, 而身在系统中的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其次, 从知识转移理论来看, 知识转移能够实现是因为个体之间或者组织之间存在着知识差距。因而, 只要存在知识梯度和适当的外部激发条件, 知识转移就会发生, 并且得以在不同层级之间进行。知识转移始于初始知识转移源, 随着转移过程的进行, 知识逐渐被潜在使用者采用, 新的使用者变为潜在的知识供给者, 可将其视为知识转移源的一个分子, 如此形成多维的转移方式。[2]多维协同学习模式的内在逻辑:第一, 任何两个个体之间始终存在知识差距, 因而产生知识双向多次流动的可能;第二, 知识的原貌可以通过对不同个体对知识理解的整合来得以真实呈现, 而且参与整合的个体和次数越多越有可能复原知识的原貌。

二、多维协同学习模式的实践需求

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仍以传统讲授为主。知识传递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渠道, 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 学习兴趣不高, 专业教学目标很难实现。[3]首先, 传统的学习模式往往导致学生过度依赖老师而学习主动性不强, 进而缺乏明确学习目标。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过分重视分数, 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忽略学习过程中能力的提升。其次, 教师的强势主导和学生弱参与度, 使得师生的互动和交流难以为续。第三, 学生群体内部过分强调个体学习方式, 使得以小组或团体学习方式较少。第四, 学校管理人员、辅导员等参与学生学习指导少。大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是形成学习质量的根本和核心。因而整合大学生学习资源形成以学生群体为主的学习共同体对于多维协同学习模式而言尤为重要。 构建多维协同学习组织的目标是促进成员全面成长, 学习、分享各种教育资源, 充分发挥团队内部优势个体, 实现多层次的知识传递的渠道, 共同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学习共同体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话和交流, 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 使得学生从被动消极参与状态转化为主动积极探索的学习状态。团体内部更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能形成平等、互助、 对话式的持续学习关系, 充分发挥其集体智慧和群体动力作用。

三、多维协同学习模式的构建

(一) 基本组织建构

根据笔者所在学校某学院所实施的多维协同学习模式经验, 该模式有四层组织架构及一个核心纽带。首先, 多维协同学习模式最底层架构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即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差距形成了多维协同学习模式的最基本架构。第二, 而相同时间、地点和教师授课而言, 在同时进行学习的群体之中自然形成的接受知识的差距。根据所授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力不同, 自然在学生中形成知识差距。相同外部环境, 如同时开始相同课程学习的学生个体对知识学习理解和接受的差距造就了同年级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基本动力。这是多维协同学习模式的第二架构。第三, 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在相同课程学习结果之间的差异构成了多维协同学习模式的第三层架构。第四, 完成实习的学生与其他低年级之间也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 构成了多维协同学习模式的第四层架构。 最后, 以不同年级优势学生组建学生学习中心作为核心纽带连接这四层架构, 使班级、年级、主管辅导员及院系之内学生管理系统关系密切, 从而成为一个更为紧密的整体。

(二) 基本知识架构

传统的教学进展中, 教学大纲就是对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的基本架构。通过文字堆砌的教学大纲难以向学生展示基本知识的全貌。多维协同学习模式通过具体优势学生对比各科目教师授课, 定期对所授范围自行梳理和复述, 继而制成录像、录音、文字和图片等储存并通过网络等方式传播。这样更能生动、 完整地描绘出所学专业的知识全貌。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在考完某一学科后很少再有机会系统学习和总结该学科。多维协同的学习模式恰恰弥补了这个不足。比如, 笔者组织25名考研成功的学生针对内、外科和妇产科进行系统梳理并形成思维导图和视频。这对知识梳理同学自身和后继学习者都有很大的提升。

四、多维协同学习的实践的反思或需要注意的事项

经本校某临床学院多年探索和实践证明, 多维协同学习模式的构建和运作是可行的。这种模式发挥了团队协同学习的优势:以优促优, 以先进带后进, 同学共进;实现知识多渠道传递, 促进了教与学相长。其成效有:首先, 建立跨年级、自行运作的六十多人核心团队 (含盖各年级的学生) ;第二, 借助该核心团队日常学习活动, 梳理各大医学核心课程 (文字、图文及视频) , 可供学生反复学习和提高;第三, 培育部分学生随时可以作为知识传递的媒介的, 学生可以在大多数场合 (如课堂、宿舍、空地等) 开展学习和知识传递交流, 形成多种知识传递渠道。第四, 吸纳各学科专业教师和领导、辅导员, 定期对该团体进行指导和辅导。促进师-生、生-生等相互之间就学科知识学习的深度的深广度互动。

1.模式的运作需要各层面的支持和参与。学生学习模式的构建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事情。多维协同学习模式的构建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种教学活动、教育力量及资源的整合与协同, 各类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新模式。在模式的运作中需要各层面的支持和参与, 这是基础和保障。管理层的理念导向直接会影响多维学习模式的进行深度。而辅导员的积极支持有助学生学习团体的建设。专业教师的引导和辅导则有助提升学习质量。此外, 也需要其他资源支持, 如开放学习资源和学习场所是保障开放学习资源和学习场所是帮助大学生完成主导、自主学习的条件保障。

2.模式的成果需要量化和反馈。在实施多维协同模式的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过于关注实施过程而缺乏对学习模式的成果进行跟踪和量化考核。这样不利与评价学习模式开展的程度和成果, 因而需要拟定一套量化标准和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 并给予适时的指导和激励, 这对成功实施多维协同模式尤为关键。如拟定多维协同学习小组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学习负责人的筛选、学习共同愿景及有共同有着“共同愿景”的学生组成小组等都是有利于相互共同探究、合作学习, 主动地进行知识意义的建构, 从而完成学习目标。

3.尊重学生的个性, 多层级的学习模式。“学习形成的基础是差异存在。”[4]学生个体的学习无论风格、 方式等必然是存在差异的, 我们在定出多维协同基本动作, 如每周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外, 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特征进行搭配并尽可能组建融合目标相同而风格各异的分组。根据学习进度及学生个性特征确定的协同学习模式在强调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 更注重个体与所在群体的相互融合的具体实践。在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的同时更强调个体彼此之间的互动,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 激发共同学习愿景。对问题有着较深理解的学生设置为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成员, 其他学生在教师或学习顾问的指导下通过不大提升和进步, 逐渐向核心成员转变。在多维协同学习过程中, 因尊重学生的个性, 彰显学生的主体作用, 促成学生的平等参与, 因而不同学生之间所共享出来的不同思考过程和见解可以促进他们对某个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 甚至创造出新的知识和价值。在多维协同学习模式中, 只有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得以充分的体现, 师生之间彼此坦诚相待, 个体之间相互尊重和协同, 创造主动、积极和平等的学习氛围, 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杨院.大学生学习模式:缘起、内涵与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 2013, (09) .

[2]张清.学习型组织知识转移及协同学习模式构建[J].工会论坛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6, (05) .

[3]范小华.团队竞争性学习模式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 (成都) , 2009, (03) .

[4]诸峰.基于网络学习的形成性评价研究[D].扬州大学, 2005.

协同学习模式 篇2

我国陶瓷生产以中小企业生产为主,工艺复杂而且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程度很低.为提高行业的竞争力,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地区集聚的中小企业多层次的柔性组织形式,并建立区域性网络服务平台,提供企业间快速联系通道、企业和动态联盟的决策支持等服务,以促进区域内中小陶瓷企业的多动态联盟的形成.

作 者:冯浩 邓中亮 马光华 作者单位:冯浩(北京邮电大学,100876;景德镇陶瓷学院,333001)

邓中亮(北京邮电大学,100876)

马光华(景德镇陶瓷学院,333001)

“协同创新”思维模式的效应 篇3

莫则尧:战略目标的前提是定位和职责,首先要把自己放到“舞台”中央去定位。对中心而言,这个舞台就是国家的重大应用需求。

当前,我国超级计算机的研制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计算机造出来了,许多大中型企业、重要应用部门却用不好。用不好的原因何在?是因为我国自主超算软件的研发还很滞后。而这些软件美国对中国是禁止出口的,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美国人卖给我们的商业软件,功能和性能都比他自己使用的低几个量级。长期使用这些商业软件,国内的科技创新能力就会显著落后。理论、实验和计算是我们做科学研究的三大手段,计算这条腿断了,科技创新怎么实现?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因此,我们就要站在这个舞台中央,要去干这个事情,为国家补这个漏洞。

中心的战略定位就是要去突破超算应用软件自主研制的瓶颈,战略目标就是要推动国家超算服务于重大应用,这就是舞台的中央。中物院主动担负起这个责任,探索出协同创新的思维模式和创新的技术途径。

记者:这么高的目标,中心依靠什么科研体系保证这个战略目标的实现?

莫则尧:当务之急,就是要把各个理事单位分散的力量,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能力,四件事情聚集到中心来。

“人力”好理解,“物力”是理事单位的碎片程序,“财力”是院战略科技经费,剩下的就是“能力”,要将“人力”建设成为具有战斗力的团队,将“物力”集成并发展为可用的软件产品体系。团队采用团队首席专家负责制,首席专家要切实负责;产品体系需要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团队之间的协同创新。要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科研体系,让大家意识到:我去帮别人,别人也帮我,同时又不会丧失自我。

记者:您说的很对,文化以人为本,不能丧失自我。

莫则尧:这个很重要,在一个大集体中把自我丧失掉,是很糟糕的,也就没有创新了。所以,要让员工感觉到只有加入到集体中,他的自我价值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怎么实现呢?首先要体现在规章制度中。我们产品的研发有一套质量管理体系,记录了每个研发人员的工作内容,每个人都能切实感觉到自己对集体的贡献,也能察觉到集体进步对个人发展的好处。归根到底,规章制度要尊重个人,让他感觉到事业有成。

记者:首席科学家是把握全局的人,您是怎么做到给每个人明确定位的?

莫则尧:在中心,每个人分工相对明确。我要干的事情是,把战略科技任务分解到团队,同时将团队的研发成果凝聚起来,推动团队协同创新并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同理,各个团队首席专家也要做类似的工作,将战略科技任务分解到个人,同时将个人的研发成果凝聚起来,形成软件产品并推广应用。我负责牵头制定规章制度并监督首席专家带好队伍。把这些考虑清楚了,然后固定在规章制度里面,大家都按照流程走,就确保了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一致性。

说白了,首席科学家就是要把国家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将个人成果凝聚起来,为实现国家目标奠定基础。

记者:中心明确提出“三高一快”、“协同创新”,这是一种创新思维模式?

莫则尧:“三高一快”是工作目标,即中心要做到“高置信、高效能、高可用的数值模拟应用软件的快速研发”,“协同创新”是思维模式或工作模式。现在很多人都很有能力,但思维模式出了问题,例如,喜欢单打独斗,过于看重眼前利益,保守封闭,很少将自己放到全局中去思考,这就没法协同创新了。所谓“协同创新”,就是“一加一大于二”。但要真正做到“一加一大于二”,其实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充分了解各自的长处和短处,用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自己的长处弥补他人的短处。

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是相对的,只有放在一个具体场景里面,才能够看清楚。“协同创新”并不是说你厉害,我也厉害,两个人坐在一起就更厉害。真正的创新团队,并不一定每个成员都很厉害,往往看上去个体都不强,但合在一起就非常强,当人们发现这支队伍攻无不克、坚不可摧的时候,也就表明他们的协同创新做得很好。

记者:您提出这个“场景”的定义非常有意思。

莫则尧:谈协同创新需要结合具体场景。有时候做一些基础研究不太需要协同创新,一个人干或者说找一些“武林高手”干就成了,中科院和很多高校的基础研究就是这样,但中物院不一样,院战略科技研究需要协同创新。我们的个人也许不强大,但团队可以做得很强大。

记者:您说,我们要科技创新,就得有全局性眼光。

莫则尧:是,全局性眼光。不能只关注技术的那一部分,而技术之外的眼光、胸怀、责任、担当等,非常重要。一个单位、一个团队发展的前景,与有无那样的眼光、胸怀、担当息息相关。当前,软件中心就力争营造这么一个环境,新人一进来,就要“洗脑”,要让他习惯于协同创新。态度端正了,事情就好办了。对于中心的文化建设,恐怕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即协同创新的思维模式。

不能只关注技术的那一部分,而技术之外的眼光、胸怀、责任、担当等,非常重要。一个单位、一个团队发展的前景,与有无那样的眼光、胸怀、担当息息相关。最重要的,是要有协同创新的思维模式。

记者:您是怎么为中心员工“洗脑”的呢?中心让人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这里的年轻人普遍体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活力,这种活力往往在刚毕业的大学生身上体现得很明显,您是怎么保持他们这种活力的?

莫则尧:要跟他们谈话,说清楚做这个事情对全局有什么作用,局部有什么作用,做好了对个人有什么好处,对别人有什么好处。其实“洗脑”很简单,站在他的利益角度,去和他一起分析、判断、展望。

记者:对,个人价值和组织价值要实现一致。

莫则尧:是。如果某个人觉得不适应,他可以选择离开,这很正常。在中心,基本上没有约束,都是自愿的。我们讲清楚要做什么事、为什么要做、怎么做。如果认同,大家就一起做事;如果不认同,也不强求,不会在行政上设什么障碍。所以,在中心基本上看不到什么行政的影子,很少下达行政性的命令。

记者:这也是中心的一个特点。

莫则尧:是,这就是你们所说的文化的力量。中心的综合管理处就是做服务的,我们很少有命令口气的文件。很多时候,其实行政是无能为力的,不可能单靠一纸命令就能解决问题。中心推崇“三高一快”和“协同创新”,各个团队自己参与竞争,争取机会,自己思考团队的发展,中心提供并建设这个平台。认同这里的定位、目标、文化、价值观,欢迎到这个平台上来施展才华;如果不认同,就很难站在这个平台上,道理很简单。

每个人都希望有所作为,那么中心需要保证这种“有所为”能够让他自己与周围的人看得见、摸得着。

记者:中心在工作流程上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是否是这样的制度使得大家能充分体会到自己的进步?

莫则尧:是的。中心根据软件研发的特点设计了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五阶段十二节点”管理。每年年初,首席科学家和首席专家一起研讨,自上而下启动并分解研发任务,落实到阶段目标,再自下而上地迭代,达成一致后,将研发任务落实到纸面上。然后在过程管理中,将任务分解到个人,首席专家和首席科学家对每个人进行综合评价,大家可以清晰看见自己的工作记录和综合评价。每个人在科研管理系统可以了解全局和自己的任务,并对自己的任务完全负责,每个人的科研能力和成长过程都是有目共睹的。

其实,我们的管理离精细化要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个人觉得,只要文化氛围能够满足科技发展需求,规章制度越少越好,越不精细越好。数字这东西,冷冰冰的,没有感情。首席科学家要把握的,就是一旦发现问题,就补一条规章制度,不符合现状了,就改一条规章制度,中心的规章制度制定是累积式的,带有一定的前瞻性。

记者:您的工作这么多,但是不管是科研人员,还是行政处工作人员,他们都感觉到您对他们的工作特别了解,经常找他们讨论关键问题。您是怎么实现对全局的了解和把握的,是怎么保证执行力的?

莫则尧:作为首席科学家,脑袋里面要有科技架构。我关注的是架构问题,以及架构中的关键问题。

所谓科技架构,就是科技任务分解,一层一层分解和落实。落实到团队,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最大的瓶颈是什么,最大的关键技术难点是什么,需要有一个基本的把握。不了解关键技术,就没法把它分解,也没法把成果聚集起来。也就是说,首先要有科技体系架构,然后要搞清楚架构中重要分支的关键点。哪些人能突破这些关键点?这些人的情况怎么样?我会参与进去讨论。

关键点之外的事情,就让团队自己去组织。首席科学家要把握住科研人员工作的输入和输出,至于怎么做,不必管那么细。

如果围绕科技目标,缺少良好的科技架构,各个团队是很难团结一致的,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也很难确立。

记者:截至目前,中心在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莫则尧:首先,在产品体系上做到协同创新。我们已经做成了一个真正可以支撑应用软件快速发展的、非常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间件产品;其次,在研发体系上做到协同创新。当下,中间件团队把大家团结在一起,物理的、化学的、力学的团队,大家都需要中间件,谁也离不开谁。第三,微观和宏观的协同创新。我们有宏观层面的团队,也有微观层面的团队,微观团队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宏观服务,宏观又是微观研究的前沿需求,他们之间可以协同创新。第四,基本实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的相向而行。真正好的制度或者文化,应该感觉不出它有什么强硬的地方,甚至感觉不出来它的存在,但是它又处处发挥作用。

中心就是一个开放的平台。现在这个样子应该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不管怎样,只要把事情做成了,中物院就认可你。当然,如果做不出来了,只要努力了,也会获得理解和宽容。

协同学习模式 篇4

关键词:GVC网络,NVC网络,代工企业,网络嵌入,间断型平衡模式,双元型平衡模式

在日益变化的动态环境中, 世界经济格局、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法律政策等外部不确定因素都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全球制造网络发展范式的兴起, 使全球竞争格局经历着巨大转变, 企业间由单纯的竞争关系正走向竞合共赢, 创新与学习成了企业赢得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1]。借助代工模式, 我国众多企业以低成本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 加入了全球制造的行列。在此模式下, 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为我国代工企业提供了大量异质性资源和学习机会,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技术能力, 促成了世界制造大国的崛起。然而, 在研发设计、营销资金和技术知识等要素禀赋方面的弱势地位决定了代工企业只能参与全球价值链上的低端制造, 在其试图升级过程中往往会遭到跨国公司的阻挡和限制, 陷入低端锁定发展困境。此外, 外资企业回流、贸易摩擦加剧以及本土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等诸多因素使本土代工企业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在动荡的商业环境中, 持续的成功来源于组织能将自身活动与当前需求进行有效匹配以及适应变化和满足未来商业需求的能力[2]。因此, 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代工企业既要不断深化学习现有技术和知识, 还应探索新兴技术, 提供技术创新以适应未来的发展。提高研发创新能力, 从低成本战略转型到技术创新战略来保持持续竞争优势是我国代工企业成功转型的必然选择。

1 代工企业的网络基础资源与组织能力的耦合

根据资源基础观, 资源的异质性能够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力, 产生其他企业无法匹敌的竞争优势。由于规模小、资源有限, 代工企业若想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希望比较渺茫。然而依靠自身网络优势, 代工企业能够通过整合资源等方式不断积累有形或无形的资源储备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代工企业所处的网络环境可视为由跨国公司生产网络 (GVC) 和本土组织网络 (NVC) 组成的一个大网络, 其中跨国公司生产网络是以代工业务关系为连接的, 而本土组织网络则由供应商、竞争对手、政府、科研机构等构成[3]。在这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多元网络环境中, 代工企业能够通过与跨国公司、供应商和战略联盟等之间的协作中获取信息和技术等资源, 以组织学习、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方式获得优势。

技术创新是代工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组织学习理论认为, 组织学习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 也是企业提高创新绩效的重要方法。组织内部存在着两种相辅相成的基本学习能力:利用能力和探索能力。利用能力主要是指通过实地调查、提炼、复制等方式对已有知识与技能的扩展, 能够形成突破性创新;而探索能力则是通过搜索、变异、柔性和试验等形成新的知识, 促进渐进性创新[4]。然而, 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具备或同时发展这两种能力。环境的动态性会使某些企业更注重探索新的机会与事业以防止组织僵化无法迎合新市场的需求。领导的战略抉择也会影响企业利用和探索活动之间的均衡发展。利用和探索能力的培育都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 由于本土代工企业自身资源十分有限,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更应注意合理分配资源, 权衡好两种活动之间的投入。过多地投入现有知识的利用活动, 代工企业无法快速适应环境变化, 可能会陷入“核心刚性”和“能力陷阱”, 从而阻碍和抑制组织创新[5]。同样地, 假如代工企业过分投入探索活动, 虽然组织可以不断更新知识库, 却又会陷入“创新陷阱”, 导致企业陷入“探索—投资—失败”的恶性循环[6]。总之, 双元能力的平衡构建应当与代工企业在升级中的资源优势相匹配。

从网络层面来看, 网络位置以及网络成员之间的紧密程度都会影响其双元组织能力。网络位置中心度越高的企业比外围成员能更多地获得知识溢出效应和信息交流带来的益处, 能更充分地识别环境中潜在的基于和威胁, 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利用外部资源进行探索和利用活动;而当与企业联系的外部实体数量越多时, 网络知识资源的模型及其异质性越强, 企业获得外部知识的渠道也就越多, 从而增加组织学习的广度[7]。对代工企业来说,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 所嵌入的网络类型以及嵌入程度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网络中所获取的资源也有所不同, 企业的注意力也应随之改变。在嵌入GVC初期, 由于代工企业规模小, 创新能力弱, 此时并不具备大力推进探索活动的能力, 相反应当将强组织学习吸收网络中的溢出知识, 对其进行开发利用;而在具备一定实力之后, 应当适时增加对探索活动的资源投入, 进行新产品和新市场的探索开发, 而不应该过分依赖跨国公司的知识输出, 否则会因被跨国公司“低端锁定”而停滞不前, 或者由于外资撤离而措手不及。代工企业在培养双元能力的过程中, 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 合理配置资源, 同时兼顾好对新市场机会的探索能力与对现有业务的开发应用能力, 双管齐下, 努力平衡好两者的关系, 在国际市场业务运营和国内市场开拓中根据过程和环境的需要进行适时的转换, 以求实现综合能力1+1>2的效果, 从而获取企业更好的发展[8]。

2 转型升级下代工企业网络嵌入与组织学习模式的协同演化

全球价值链体系下, 代工企业通过组织学习掌握经验技术和管理知识, 提高了创新能力, 并试图依靠“OEM-ODM-OBM”的路径实现转型升级。然而由于代工企业发展自身研发能力和创建自有品牌会侵占跨国公司的垄断势力和核心利益, 因此往往会遭到利益集团的阻拦, 依靠国际代工模式的路径无法实现成功升级。若要扭转当前的被动局面, 代工企业应当构建国家价值链, 以突围被俘获的GVC, 增强产业发展的技术根植性和市场根植性[9]。基于国内本土市场需求, 代工企业掌握产品价值链的核心环节, 在本土市场获得品牌和销售终端渠道以及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产品链高端竞争力, 然后进入区域或全球的价值链分工生产体系[10]。因此, 将全球价值链上的优势用于本土价值链的构建, 提升代工企业的整体实力进而再次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攀附, 这种迂回式攀升的方式能够充分运用企业在各阶段的资源优势实现企业升级的目的。从网络嵌入角度来看, 代工企业在升级过程中双重网络嵌入程度并不相同, 不过两者最终会趋于叠加融合, 经历双重网络“外强内弱”到“外弱内强”, 最终实现“内外皆强”的目的。

组织间的网络嵌入可以分为信任、知识共享和联结程度三个维度[11]。就代工企业而言, 各个网络的嵌入程度以及代工企业与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企业之间产生信任并进行知识转移和共享的重要影响因素, 进而影响代工企业的组织学习方式。组织学习方式的平衡是代工企业提高创新能力, 实现成功升级的关键。组织学习平衡模式主要有利用和探索交替进行的间断型平衡模式和探索与利用同时实现的双元型平衡模式[12]。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因为两种活动会对资源产生竞争和争夺, 因此应当将重心集中在某一种学习活动上。当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 资源较为富裕时, 可以同时进行两种活动。代工企业升级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活动内容不同, 各个网络嵌入程度不同, 体现在网络资源的不同, 导致各阶段企业的组织学习模式也有所变化。

GVC代工阶段。代工阶段初期, 我国代工企业发展初期主要从事为跨国公司或国际购买者提供加工组装业务, 对全球价值网络的依附性较强, 因而降低了本土的根植能力, 与本土企业之间的连接关系较弱, 网络呈现“外强内弱”的特点。虽然参与全球生产网络, 但是由于规模小, 能力弱, 对跨国公司依赖性较强, 代工企业处于被动地位, 与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不甚紧密。而且, 为了保护自身知识产权和垄断优势, 跨国公司会尽量控制知识和技术的溢出, 只在产品设计、包装和原材料利用等方面对代工企业进行指导。因此, 总的来说, 代工企业所处的国际公司主导的生产网络对代工企业的信任度较低, 知识共享的意愿较弱, 网络关系联结并不是非常强。这种特点决定了代工企业只能从中获取一些非异质性资源, 用以维持企业的发展。然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些非异质性、可流动的资源为不具备“先天优势”的代工企业带来了创新资源, 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不具备充足资源的情况下, 企业不应同时对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活动进行过多投入。由于规模小, 利润低, 代工企业不具备探索学习的能力。但是由于全球价值网的知识溢出, 此时是代工企业培养和充分运用利用能力的绝佳机会, 应当将人力物力资源等放在利用性学习相关活动上。通过吸收和转化现有知识, 不断地在工艺流程、产品设计和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模仿与复制, 在改善和优化现有营销渠道等方式, 代工企业能够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扩大自身规模, 取得规模效应和声誉效应, 为进一步升级提供铺垫。此外, 跨国公司在产品和服务上的严格标准规范了产品和服务流程, 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使代工企业的服务创新成为可能。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也能够为代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增加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等方面提供借鉴。利用性学习是对现有知识和技术的持续积累和改善, 能够为代工企业带来积累性的改革效果, 实现渐进性创新。在已有较弱能力的基础上, 代工企业基于现有的知识和资源, 发挥自己的运作能力围绕现有活动而逐渐加强应用能力, 提高企业短期绩效, 保证企业稳定的生存和发展, 为发展探索能力产生突变创新提供更多的资金或资源保障[13]。为了提高代工企业的网络能力, 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中, 代工企业应当建立信任机制, 增加跨国客户对代工企业的信任, 因此能够带来更多核心知识与技术的输出;创建激励机制, 加强组织的主动学习能力, 鼓励员工主动与客户加强交流互动, 吸收更多隐形知识;完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 在获取溢出知识后, 将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并对已有知识的再次开发与实践运用。利用性学习能力的提高能够达到量的积累的效果, 为实现技术创新质的飞跃提供基础。

NVC构建阶段。代工企业在GVC中的升级是一种受治理的升级, 不仅没有登上能力增长的自动扶梯, 反而时刻演绎着升级与反升级的较量[14]。在从全球价值链获得管理和技术等知识达到一定积累之后, 将之用于国家价值链 (NVC) 的构建则是可行之举。巨大且快速成长的国内市场规模可以容纳更多不同的价值链, 为专业化市场提供有力条件, 同时也能为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提供基础, 使本土企业可以在更广阔的产品空间内避免与跨国公司的强势品牌进行直接竞争, 从而有利于本土领导企业的形成与发展[15]。在不断积累市场信息的基础上, 代工企业应当重新整合资源, 通过对国内市场的探索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蓝海市场, 从而为自身谋取发展空间。本土组织网络下, 各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结程度之间较高, 由于文化和政策等的作用彼此之间信任程度更高, 合作意愿较强, 有利于合作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为了弥补代工企业自身能力弱后的缺陷, 知识联盟或者研发联盟是代工企业规避技术创新风险和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通过战略联盟, 代工企业能够通过与不同企业的合作提高自身的探索能力, 发掘潜在市场和客户需求, 快速发现新机会和适应新环境, 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由于探索性学习是对新知识和新市场的重新审视与探索, 是一种不连续、突变的创新, 因此具有突变性创新的效果, 能够使企业实现跨越式的升级。除此之外, 企业持续投入新产品的开发, 通过冒险和试验行为获得新的市场和新营销渠道, 能够促进企业的长期绩效。因为资源有限和升级的需要, 代工企业在NVC构建阶段和GVC代工阶段都采用了间断式平衡模式, 这种资源合理性分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战略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提高代工企业的探索能力, 应当充分发挥国内组织网络的支持作用, 深入挖掘国内市场。加强与本土企业的合作关系, 战略联盟不仅能够减少创新成本, 还能提高企业的探索能力, 有利于代工企业维持可持续竞争优势。本土企业的支持能够使代工企业获取更多网络资源, 在原材料供应、产品创新、营销渠道等方面迅速打通整条产业链。创意企业能够为代工企业提供在研发设计和工艺流程过程中的工艺创意, 还能在营销推广和咨询策划等方面提供创意促使企业获得更多产业链上的核心附加值。

GVC/NVC双重嵌入阶段。在GVC和NVC双重网络的影响下, 代工企业如何分配各个网络的资源实现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均衡构建将会影响代工企业的发展方向。过多地进行开发活动会使代工企业过度依赖国际巨头, 导致组织的核心刚性, 无法适应如外资回流等变化的环境, 导致企业对市场反应迟钝和创新能力下降。而过度投入探索活动将会耗费代工企业的大量资金, 使企业无力集中于当前业务的运营, 一旦创新失败, 企业将无法维持生产, 更不可能进行进一步升级。因此, 此时代工企业应当采用双元型平衡模式来应对企业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求, 同时进行开发和探索性学习, 一方面利于现有知识不断对工艺流程、营销渠道和管理方式进行完善以符合当前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通过与本土企业的合作共同进行探索活动, 采用差异化战略促进品牌的提升, 为企业进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打下基础, 最终实现企业的成功升级。在由跨国公司主导的生产网络转向自身主导的国内价值链的过程中, 企业应改变竞争理念, 由传统的成本竞争向技术竞争、品牌竞争转变, 重视价值创新、营销创新和网络创新, 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转型路径, 并加强在转型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确保在转型过程中企业能保持可持续发展[16]。代工企业可以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至两个结构组织, 分别进行开发和探索活动, 两个结构之间互相交流合作, 能够提高企业在服务、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在高度嵌入双重网络的情况下, 代工企业能够从网络中汲取更多有价值的稀缺性资源, 在发展当前业务的同时探索新的利基市场, 向客户提供全新价值体验, 通过新的营销渠道逐渐占据主流市场, 达到破坏性创新的目的。双元型平衡模式能够发挥探索和应用之间的互补优势, 促进代工企业的短期和长期绩效。

3 结论

协同学习模式 篇5

作者/刘吉如 彭华

摘 要:当前高职校企合作基本处于初低级阶段,作为合作一方的企业受益不够、动力不足,校企无法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以协同方式将校企双方优质要素进行组合,以促进创新,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实现校企协同创新需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产、学、研相互协同,创新科研服务能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协同,创新一体化机制。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职校企合作;深化;发展

一、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基本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利用学校、企业、政府教育部门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这是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的,可以说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

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期开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然而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高职院校不仅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相关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且在办学的过程中也与大量的企业“结缘”,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

2.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校企合作既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然而,目前校企合作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1)在高职能力培养体系上,培养目标本身就缺少深层理念。建立在职业分析基础上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都强调“理论够用、注重技能”,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校企合作很容易走入“重技能、轻理论”的误区,校企合作往往只注重单一技能训练,轻视理论基础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具备单一技能,缺乏完善的职业能力,发展后劲不足,创新能力不够,不能培养出完全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

(2)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被迫向行业企业寻求合作,()由于这种校企合作往往是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是“校企合作”的组织者、策划者以及主要的实施者,学校一方占主导地位,受益者主要是学校和学生,多数企业没能直接受益,企业还要承担增加管理成本、安全生产风险、产品质量风险。学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机制,导致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

(3)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开展。由于学校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企业的利益难以实现,一些高职院校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自身的科研能力较弱,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都很难满足企业对于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无法满足企业科学技术创新需求。

二、“协同创新”――高职校企合作深化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1.协同创新理论的提出及其基本原理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由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由政府引导,通过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资源,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在当今中国,校企合作是协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协同创新”的思想,要求“政产学研用”等创新主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突破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大力实施协同创新,不断提升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知识传承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在协同创新乃至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其开放和多元化的办学理念以及“政校行企”多方联动的办学模式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为基于知识应用与实践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2.协同创新――推动高职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与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在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强调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具有职业性、直接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教学组织时,主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组织,而不是按照学科体系进行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决定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然更多地融入行业、产业、企业等社会需求要素,强调教育教学活动更多地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与技术开发紧密结合,从而在“协同创新”方面更多地具备了“应用性”与“实践性”的优势,能够直接地服务于行业、企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

协同创新理论的提出,无疑为高职校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解决了当前校企合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深层次的合作模式中,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技术攻关和研究方向,并通过企业将研究成果转化。企业根据学校的研究需要向学校投资,并负责将学校的研究成果转化。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校企深度融合,双方建立了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了“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路径分析――以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都被认为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它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而且在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诸多方面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将对高职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始终注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依托,并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努力实现办学定位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效应。实现高职教育的区域化发展,这不仅是区域经济、高职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遵循这一思路,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确立“立足湖南,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以把学院办成湖南省内特色鲜明的环境保护教育和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目标,努力通过人才培养、职业培训、产学研结合、技术服务等方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着力为湖南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端技能型人才。

2.产、学、研相互协同,创新科研服务能力

“产、学、研”相结合是优化企业科技行为和提升高职院校自身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是科研、教育、生产等不同领域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转化科研成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近几年来,学院为合作单位开展广泛的技术项目研发和技术服务,共同解决生产、管理中的技术难题。学院对外承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上市企业环境核查等技术服务项目共310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项目72项,合同金额达到5000多万元;高科环境监测技术研究所拥有湖南省技术监督局CDMA计量认证资质,年开展水质环境监测等分析监测业务300多项,合同金额共计500多万元。在合作过程中,学院主持制定国家标准6项,主持制定地方标准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参与56家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攻关完成应用技术研究课题88项,其中,为国内知名环保企业武汉天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的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和长沙力合科技有限公司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发定型生产,提出了有价值的技术方案和建议,解决了采样、分析、数据传输和统计方法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承担了“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省财政厅“100万项目资金支持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等各级各类培训上百期,为行业企业培训人数7500多人次,对湖南、湖北、广东、海南等四省所有环保领域国有企业3000多名环保技术与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形成了学院与行业企业互动共赢的良好局面。

3.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协同,创新一体化机制

体制机制创新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不竭动力,着力推进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就是要把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统一起

来,坚持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一体化设计思路,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创新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协同创新的内部催生机制制度保障体系,努力推动资源共享,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学院以内在机制改革为依托,首先是加强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要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尝试推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充分调动院系两级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是加强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绩效分配制度,制订激励性奖惩机制。再次是拓宽筹资渠道,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基本建设。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注重建设发展,破解基础薄弱难题,学院想方设法筹集资金,逐年进行建设,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总之,协同创新的校企合作,就是要求高职院校坚持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机制创新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以提升高职院校创新能力为突破口,通过协同,提升高职院校人才的创新精神,提升专业建设的创造能力,提升科研成果的创新水平,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和质量的全面提高开拓更大空间,使高职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6):68-73.

[2]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胡春林。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推进方向与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12(25):53-55.

[4]张明艳,孙晓飞。协同创新理论与校企合作实践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3):50-54.

[5]李祖超,聂飒。产学研协同创新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2(8):24-25.

协同学习模式 篇6

回顾东经控股有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早,耗时长,步步升级。但在东经控股信息中心总监林哲仁看来,这仅仅意味着“我们即将完成ERP系统的整体构建”。包装企业信息化之路的漫长与艰辛,由此可见一斑。

最明显的改变:无纸化

借助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东经控股最想实现的第一个目标,便是产品的结构化。

“所谓产品的结构化,就是对于那些比较成熟的产品,我们打通研发、生产及后续环节,自动传输产品的各项性能参数,使之随着订单的生产进程自行流转到每一个业务环节。”林哲仁指出,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订单图纸的无纸化。

在东经控股的生产车间里,现在基本看不到纸质图纸,产品信息完全通过电脑网络传输到每一个机台上。图纸无纸化的好处是很明显的。比如当订单信息需要变更时,企业的常规做法是到车间进行现场调度,整个过程都需要面对面或电话沟通。但自从采用无纸化图纸后,前端的信息发生改变后,后续生产环节中的每个机台都能即时、自动地发生更改。林哲仁指出,要想实现这样的高效互动,对企业的信息化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更需要计划的支持。“产品信息发生更改后,如果生产计划只能传输到车间,也是没有用的。必须将变动的计划传输到每一个机台,才能真正实现无纸化。”

为此,东经控股在2011年开发了PLM系统,完成了对生产车间每一个机台的实时控制。“从成果上看,以前我们的图纸传输频率是早晚各一次,现在我们做到了实时。从订单的实际完成情况来看,至少将生产周期缩短了6个小时。但更重要的还在于避免了很多质量问题的发生,原来使用纸质图纸很容易出错。”

“无纸化”在质量控制部门发挥了大作用。在东经控股,质检部的同事们每天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众所周知,包装企业的订单量很大。质检部通常要花一个早上的时间,根据当天需要生产的订单情况,在档案室寻找、整理图纸,往往要到下午才能真正开始质检工作。因此,“抽检”是许多包装企业质检部门在无奈之下选择的权宜之法。但实现图纸无纸化之后,质检部便从繁重的资料整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一手拿着条码扫描器,一手拿着IPAD,条码一扫,图纸就在屏幕上了。”有了得力的工具,东经控股的质检工作又从“抽检”变为“全检”,“这就是信息化对质检工作的支持。”

这种支持同样体现在仓储管理中。在瓦楞纸板的周转过程中,仓储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先进先出”,却是让不少瓦楞包装企业头疼的大问题,许多仓库都无法做到这一点。这是由于生产的瓦楞纸板半成品运送到仓库后,总是先送来的放在下层,后送来的放在上层;而瓦楞纸板具有通用性,因此许多企业都是“先进后出”,最终导致呆滞品增多和库存损失。

东经控股的解决方法是:在生产过程中,以订单管产品;在仓储过程中,以产品管库存。这一管理思维的转变,使得仓储部门不再“有什么给什么”,而是按照生产部门的需求“要什么给什么”。当然,瓦楞纸板都大同小异,东经控股需要通过条码系统对其进行辨认才能做到“先进先出”。“之前我们采用的是条形码,2012年我们将其升级为二维码,主要还是想利用二维码存储信息更多的特点,实现多个地区分布式仓库的管理。”在林哲仁看来,条码系统使得过程管理中的错误大大减少,在仓储管理中实现了快速定位、快速出入库的多项功能。

信息化带来的便捷体现在企业生活的方方面面。林哲仁还讲述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在温州,东经控股拥有近100辆货车,对车辆的管理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最开始是计划分配制,送货较早的司机不满意自己经常早起;后来改为计件制,由于跑第一趟车的司机每天可多发一轮货,又出现了争抢第一趟车的矛盾;现在东经控股实行物流叫号制,司机们排队拿号,先到先发,同时由后台对车辆及任务进行匹配,什么样的任务适合什么样的车型,都由系统进行自动调整。

从自动化到智能化

东经控股是国内率先提出“整体包装解决方案(CPS)”的包装企业。东经控股认为,传统包装行业的经营模式是满足客户在特定包装材料领域的包装需求,比如瓦楞包装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纸箱、软塑彩印企业主要提供包装袋等。而东经控股的CPS经营模式则是在全面了解和挖掘客户需求的前提下,满足客户在各种包装材料领域的包装需求,实现单点采购、单点配送、单点下单的有序线性供应。

这样的模式自然能帮助客户降低包装采购的管理难度和综合成本,但对包装供应商的内部管理水平则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挑战。

林哲仁说,要应对这样的挑战,东经控股依靠的是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和网络,依靠的是信息化系统。

“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叫智能化。”林哲仁介绍了东经控股目前正在攻坚的重点课题:通过网络平台的标准化接口与客户的ERP系统进行直接对接,根据客户的需求计划制定企业的生产计划,同时也允许客户通过网络平台直接下单、直接支付、跟踪进度等。

这其中便涉及到产业链企业间的协同问题。在东经控股的规划中,通过这一项目,企业的VMI库存管理系统可与客户系统协同,采集客户的月度计划甚至周度计划,结合各类包装产品的生产周期、生产成本分析、仓库容积、物流时间,自动生成生产任务单下派至旗下工厂,从而实现部分客户的“零报单”;还可采集客户的每日计划及包装使用情况,自动生成配套计划和运输计划,统一配送至客户生产线,从而实现部分客户的“零库存”。

不过,林哲仁也坦言,目前这个项目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的客户有大有小,大客户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不愿参照你的系统去做;小客户的信息化水平不够,又无法与你配合。所以这也是我们进行系统再调试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所在。”

一些体会

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15年中,东经控股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与同仁分享。

首先要有一套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划。“如果没有规划,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盲目无序的,在未来也无法集成,往往还得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修改,做了很多无用功。”林哲仁建议应从研发管理着手开始信息化建设。因为研发环节是信息化数据处理的基础来源,图纸、参数等产品基础数据的建立,必须从一开始就加以重视。

其次要有一个有力的组织保障。“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在与人的固有习惯做斗争,难度很大。”因此,林哲仁建议必须要有强大的组织保障做后盾,“最好是企业的一把手来领导”。

第三是重视需求的调研和转化。“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需求应该是信息部门的负责人提的。其实不然,需求来源于整个公司的方方面面,需要各个部门自己来提。”林哲仁还指出,部门自己提出需求,在后期执行时才不会产生抵触心理。而在需求转化也即系统开发阶段,技术人员必须与业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对需求产生深刻充分的理解。

最后就是使用环节的坚持和改进。“只有通过使用才能确认需求开发的合理性,也只有通过使用才能持续优化需求开发。”林哲仁给出的建议是:坚持——先坚持使用再总结、优化,经过两年的改进,这个系统就会比较成功;监督——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难免会出现习惯的反弹,此时就需要企业建立日常监督机制,对各项工作进行进度跟踪。“信息化实际上是一个固化的过程。固化之前我们首先要实现流程优化或同化,这需要坚持。等使用者形成好习惯以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习惯固化。”

协同学习模式 篇7

一、应用协同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与价值

传统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方式的弊端较为明显, 教师单一的授课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上课效率低下, 学生多充当接受者的角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这种教学模式逐渐被剔除, 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率的协同式教学模式。

协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 它既强调教师的作用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泛在学习理念下的协同式教学模式在突出教师与学生两者作用的同时, 又彰显了信息技术的作用与价值。该理念下的协同式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为指引, 旨在为学生提供随处、随时的学习平台。大学学习的自主性较强, 在该理念下进行协同教学可以让学生摆脱视听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束缚, 借助移动设备的海量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的网络, 随时随地自主学习。

当然, 协同式教学还包括教师的因素, 传统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 而基于泛在学习的协同式教学模式则更强调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该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方式的创新, 采取该方式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弊端, 实现教学资源的融合, 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提高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二、应用协同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1.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应用协同式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环节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以及课后复习、自主学习等环节。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 大部分的学生并不会真正完成课前预习工作,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也就无法跟上教师的步伐。长此下去不但会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热情, 还会僵化课堂氛围, 造成被动的“一言堂”。所以,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 大学教师仍应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视听说教学上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使教师能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能真正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

在视听说的教学中, 由于英语课程布置的“间隔性”, 英语自主学习处在尴尬的境地。因此, 在课后复习与自主学习环节, 教师需要渗透泛在学习理念, 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 在课下“温故知新”。同时教师需要搭建本班信息交流共享平台, 让学生在课前、课中与课后自主搜集学习资料, 开拓学生视野, 使其视线不单单局限在课本知识上, 而是在尊重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拓宽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 提高学习效率。

在协同式教学体系中信息技术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另一位教师, 信息技术与教师本身共同发挥作用, 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进步, 把单一的学习步骤转化为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以此实现协同式教学的目的。

2.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形式下进行协同式教学。大学英语课堂是为学生提供交流与互动以及获取知识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中, 教师需要运用协同式教学模式, 使师生与学生之间在相互交流与互动过程中及时解决问题。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形式下进行协同式教学可以促进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讲解、学生课后复习以及自主学习、作业和语言实践练习等。在此形式下运用协同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并指导学生进行讨论, 互相交流观点, 分享学习的成果。

交流并不等同于提问, 合作也不等同于解决问题。教师在泛在学习理念下运用协同式教学模式首先需要为学生搭建获取知识的平台, 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使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形式下的协同教学真正为学生营造起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该模式下的教学活动与合作活动应该是平等的, 公平的。教师不再单纯的肩负“传道授业”的责任, 更多是在与学生合作中教会其学习的方法, 以及培养学生自身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该模式下的教学活动一定要遵循自主性原则, 最大限度的发挥协同式教学模式的作用与价值。

诚然, 在泛在学习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协同式教学模式并不能为完全满足一切的教学要求。作为大学英语教师需要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 合理调整教学模式。英语教师还需要遵循客观的生态化的教学规律, 合理分析学习对象, 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灵活地选取教学模式。使各教学资源都能得到有效利用, 以此达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

摘要:本文依据泛在学习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探讨基于泛在学习的大学英语视听说协同式教学模式, 并通过实践证明了运用协同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节中营造自然和谐的生态教学环境, 促使教学资源相互融合, 在摆脱传统教学方式弊端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泛在学习,大学英语,协同式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杰, 张亚红.运用互动协同的教学模式促进大学公共英语之教学[J].海外英语 (上) , 2013, 1.

[2]朱政贤, 穆慧峰.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协同式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 2012, 2.

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探析 篇8

一校内协同模式

高校内部协同创新模式是指高校汇聚校内学科、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 通过校内协同创新平台与机制的建设, 促进高校内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和不同团队之间的协同创新。

校内协同模式是基于校内现有资源状况, 打破以往以院系或部门为单位的条块分割, 通过发挥各单位的主体作用, 促进跨院系、跨部门深入合作, 实现协同之目的。校内协同模式往往以多个平台为基点进行合作, 如沟通平台、共享平台组织平台等。通过平台交流, 在高校整体发展目标的指导下, 协同各方努力推动校院间协同、学院间协同和学科间的协同合作, 达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浪费,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利用高校协调便利的优势, 使创新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高效。校内协同, 能有效地调动创新意识和协同创新的意愿, 整体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是高校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证。通过协同创新, 打破高校内现有的分割模式局面, 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交叉专业或边缘专业, 极大地发挥了交叉效应;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推动专业集群化发展, 多学科的综合渗透和新的学科增长点有利于发挥横向效应。

案例:南开大学围绕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建设问题, 将环境学科与经济、管理、政治、历史、哲学、法律等学科进行整合, 组建文理工交叉的研究团队, 设立了循环经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显著地提升了科学研究能力。该基地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重大计划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参与国家重大环保专项、国家水专项、环保部公益项目和科技部专项等重大课题;还先后承担了欧盟SWITCHASIA项目、世界银行、UNDP、中欧合作项目、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国家商务部等相关研究课题40余项。

二校校协同模式

校校 (校际) 协同模式是指高校与高校之间利用各自不同的学科优势进行协同创新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依托各自的特色学科, 共享优质资源, 通过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专业互通、互聘师资、学分互认、论文互评等途径, 开展校际之间的协同合作。校际协同创新模式因参与主体均为高校, 彼此拥有趋同的协同目标和文化诉求且创新能力往往相差无几, 有利于在合作中各方进行有效沟通, 快速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高校之间的协同创新通过搭建跨学校的协同平台, 实现项目合作、联合攻关、战略联盟等方式进行深入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 努力构建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生互换”的基本原则,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选取优秀学生进入对方学校深造。在课程建设方面, 根据学生渴求、市场需求和发展要求, 协同各方应共同开发新课程, 聘请对方教师或校外人士兼任本校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 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联合建立科研基地;把握科研发展潮流, 共同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科研规划;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申报及联合攻关。

案例: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于2002年实施了真正意义上的校际协同模式, 共同成立通理国际深造培训学院, 通过共享优质资源开展了深度教育合作, 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截止到2013年, 陕港两地的国际交流达21项, 共同培养了1700多名毕业生, 为西部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校企协同模式

校企 (行业) 协同创新指高校与企业之间开展协同创新合作、共同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与一般的校企协作教育模式不同, 校企协同是培养实践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校企协同模式一方面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基地, 使其了解企业需求和产品研发的前沿动态;另一方面, 促进企业改进技术,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校企协同实现了协同各方深度参与, 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效结合, 达成了互利共赢。通过订单培养模式、科研项目协作模式、校企共建研发平台、实训基地模式等多种培养模式的实施, 高校与企业均能在协同创新的深度合作中找到各自的增长点。高校教育的理论优势结合企业的实践优势, 加之行业的特色优势和所在地区的地域优势, 该协同方式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在主体对接过程中, 高校学生随导师从实验室走进车间, 真正步入生产环节,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研发活动, 既培养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也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链的延伸。

案例:南京工业大学与江苏德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江苏德邦———南工大联合技术开发中心”。此中心以学校科技资源作科技支撑, 近年来承担了20多项研发任务, 为企业解决了多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校还为德邦集团开办了工程硕士班, 为企业培养了专门的技术人才, 提高了企业科技人员的素质。

四校所协同模式

校所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具有理论研究优势的高校与具有科研能力与科研团队优势的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此协同创新模式适合学术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即依托优势学科和专业, 以协同创新平台为媒介, 通过拔尖人才承担的科技攻关任务及发表论文, 完善优秀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校所发挥各自优势, 共同构建“联合招生、合作培养、双重管制、成果共享”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所协同模式一方面完善了高级人才的培养模式, 另一方面提升了科研水平, 达到了双赢的目的。从高校的角度看, 通过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研究资源和设备, 改善了科研环境,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从科研院所角度看, 通过吸收研究生及教师参与到具体的科研项目, 引入了新思维与新方法, 拓宽了研究视域。

案例:北京邮电大学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生, 通过参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无线移动通信重点实验室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课题, 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形成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五校政协同模式

校政合作是指学校与政府部门以签订合作契约方式, 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通过明确具体而丰富的合作内容、有效的合作保障机制, 利用双方资源优势, 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

发挥其政策职能的导向作用, 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关注高校的人才培养, 为高校培养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关注高校和企业的各种诉求, 帮助双方构建合作交流平台;鼓励企业设立实践基地, 为学生学习来自生产服务前沿的先进经验提供条件。发挥政府部门信息统合的功能, 为高校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提供信息支持。积极推进在高校周边建设产业园、创业园, 为大学生创业、科技创新创造条件。

案例:2013年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安徽工程大学正式签订了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创业园) 框架协议, 确立了“加强合作, 致力共赢,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 明确了促进毕业生供需合作、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培训、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多方面合作内容。

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表明, 由于创新系统内部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的联结尚不紧密, 导致创新效率仍在较低水平徘徊。毫无疑问, 无论何种协同模式都远未达到理想状态, 都需要各协同主体不断寻找、发现、解决新问题, 继续从机制、理念、操作等各个层面继续推进改革。

参考文献

[1]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 2012 (2) :165-174.

[2]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战略[J].当代教育科学, 2012 (7) :29-31.

[3]冯宗宪, 王青, 侯晓辉.政府投入、市场化程度与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4) :3-17.

[4]韩强.农业高校协同创新:模式、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 2013 (5) .

[5]董波渡.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 2014.

[6]牟光庆.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 2013 (2) .

[7]苏娅, 侯二秀, 杨洋, 王晓燕.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与案例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4 (52) .

[8]胡小清.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科教导刊, 2013 (7) .

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篇9

1 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

总体上来看,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仍然不高, 无论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还是从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及创新效益来看, 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研究开发投入、科技人员比例等指标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也低于国内大型企业的水平。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人才问题

中小企业中缺乏技术人才是世界各国都极为普遍的现象。从技术研发人才看, 我国科技人员的分布很不合理, 三分之二以上的科研力量在企业之外, 其余部分也主要分布在少数大型企业集团,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我国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大部分人缺乏工作所需的技能训练。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不仅数量不足, 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而且, 更为严重的是, 迄今为止, 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于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仍然缺乏吸引力, 与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在人才竞争上仍然明显处于劣势。

1.2 资金问题

资金短缺常常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从外部融资环境来看, 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 中小企业都感到困难重重。技术创新的开展离不开资金, R&D (研究与开发) 经费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 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的R&D经费主要靠自筹和银行贷款。由于资金紧张是长期困扰中小企业的难题, 现有资金投向又不尽合理, 我国中小企业提取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都很低。

1.3 信息资源问题

外部信息是企业认识技术和市场机会的重要基础。大企业一般较易获得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的服务, 信息渠道也较多。中小企业本身活动的范围有限, 其人员素质低, 管理水平不高, 市场开发和调研力量不足, 造成收集外部信息的广泛性、准确性、速度性较差, 缺乏对信息的权威性识别和挑选, 再加上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信息渠道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致使创新决策者不能准确把握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 有效地抓住机会, 造成技术创新成果不先进。

1.4 机制和管理问题

由于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性、风险性、复杂性等诸多特点, 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活动, 而是一个包含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活动。与大型企业相比, 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管理能力比较弱, 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还表现在缺少创新意识、组织实施创新的企业家, 致使企业常常抓不住创新机会, 更谈不上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战略。同时, 缺乏对技术创新活动的管理和激励, 使企业技术创新缺乏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压力。

1.5 环境问题

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吸纳的就业人数增加, 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重视, 中小企业的地位有所提高。但与大型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仍不够理顺, 中小企业融资、技术引进、信息获得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仍处于不平等地位, 中小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受到制约比较大。目前国家针对大型企业制定和颁布了有关技术创新优惠政策, 如:财政补贴、低息贷款、减免税收等。但对中小企业却缺乏技术创新政策支持, 把原本步履维艰的中小企业置于一个不公平的创新政策之中, 必然直接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2 协同创新理论

一直以来众多学者们从不同的分支对于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进行研究, 但对于创新路径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自主创新, 模仿创新等。另外有一些学者以中小企业集群为研究对象, 研究企业间技术的传播与扩散, 中小企业集群为技术创新的扩散提供了一个平台, 提出合作创新是中小企业集群内技术创新的重要模式。为了有效克服上述因素, 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有许多可利用的外部资源。2001年有学者首次提出了协同创新理论, 对提高中小企业创新力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认为由于密集竞争和协作网络, 地理位置上集中分布的中小企业能将创新的效用最大化, 这有助于中小企业降低不确定性, 增加灵活性, 并增强信息的交换。所谓协同创新 (Synergy Innovation) 是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是指在企业技术创新领域内, 针对中小企业创新水平低、发展不足的现状, 通过社会经济生产供求关系建立的, 旨在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力、增强高校及科研机构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资源供给及技术转移、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合作支持的, 中小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政府、社会服务体系的集合体。

协同创新具有以下特征:

(1) 创新资源的易得性

创新资源越集中, 就越容易获取, 创新就越有优势。创新资源主要包括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服务等。从人才资源来看, 协同创新会把各种人才吸引到该体系中, 并根据创新供求信息对其进行整合, 从而使企业更容易得到所需要的人才;从资金资源看, 协同创新容易使投资者了解企业创新的发展动态, 判断拟投资企业的发展前景, 明确企业创新的需求信息, 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吸引创新资金;从技术资源来看, 协同创新一方面强化了科研机构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相关领域的研究力度以及对新技术的加快反应能力;从信息资源看, 协同创新便于信息集中、传递与扩散, 这种沟通的便捷性也促进了中小企业创新的需求信息在各主体之间的流动, 使供应商和合作者们更容易参与创新过程, 从而确保协同创新的开展。

(2) 创新效率的高效性

协同创新过程是一个通过竞争机制, 激活集群创新企业, 优化配置的过程, 目的在于追求寻找满足集群创新行为企业最大化的适应和匹配。率先创新主体的知识溢出成为其他主体获得信息的一条重要通路, 并使其开始新一轮的自主创新过程。因此, “竞争产生高效”, 体系内的竞争效应促使各行为主体进行自主创新或在引进创新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 从而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高效性。

(3) 创新成果的共享性

中小企业在协同创新过程中, 为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各行为主体以共同创造新知识和进行知识转移为目标, 因而创新成果共享也成为协同创新体系的特征之一。在协同创新过程中, 企业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之间, 以人才、资金、技术、服务的共享为平台, 使各主体紧密地工作在一起, 相互学习交叉知识, 提高参与者的技能, 共同享有技术开发成果, 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创新力。

(4) 创新的持续性

中小企业通过长期的联系会形成本地化网络, 这种网络包括企业网络、劳动力市场网络和区域创新网络等。网络中的各行为主体之间以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 频繁地进行着商品、服务、信息、劳动力等贸易性或非贸易性的交易、交流和互动, 这样会促进各主体互相学习, 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的发展和企业的持续创新。

3 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

中小企业的结合自身的创新元素, 在创新实践中通过企业之间、企业与研发部门、大学等其他教育培训机构、金融部门、政府的相互合作, 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协同创新的各种模式,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如图1所示) 。

3.1 企业间协作

中小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结成较为紧密的联系, 互相取长补短, 共同开发市场, 从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采用联合竞争战略的中小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 弱弱联合, 优势互补, 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 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中小企业可以和同一行业或者相近行业的企业建立创新联盟, 围绕某项技术或产品而开展合作攻关。由于不同企业间的资源和能力存在差异, 构建创新联盟后, 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可以互补, 可以减少创新成本, 加快创新速度。竞争并不排斥合作, 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反而更有利于竞争能力与效率的提高, 最终实现双赢。

企业也可与供应商和用户构成的创新联盟, 该模式与企业和合作方的市场地位、竞争地位有关。与用户合作, 企业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而创新。与供应商合作时企业成为用户, 企业让供应商明确创新需求, 并以各种方式参与创新所带来预期利益。这种形式可以缩短技术创新周期, 减少成本, 提高创新成功率。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应利用分工协作的优势, 与大企业合作, 一方面发挥自身创新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的优势, 另一方面可利用大企业的科技、设备、资金等优势, 快速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这样合作为中小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生存空间, 所以称这种相互信赖关系为生存互补战略。

3.2 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联盟是企业从事自主创新的一种重要途径。它主要是指在创新过程中, 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人才、技术、信息和试验手段等优势, 企业的市场开发能力强, 而且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不为同业竞争关系, 两者联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在合作过程中一般由企业出资金、出场地、出设备, 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出人才、出技术, 成立共同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 院校和科研机构致力于技术创新研究, 企业致力于把技术创新推向市场, 并把市场需求反馈给院校和科研机构, 形成创新良性循环系统, 这种联盟易于确保科技成果的生产力转化率和市场成功率。

3.3 产业集群

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例如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和专业化设施的提供者。集群还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 并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 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

产业集群一方面通过竞争与合作促进集群内企业的自主创新。集群内的企业从事相同、相似、互补或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在垂直方向上, 存在着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间的合作关系, 强调的是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在水平方向上, 也存在着众多生产者, 他们之间进行充分的竞争。这种相互学习与竞争, 将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生产经营知识的传播, 从而刺激企业的不断繁衍和产业集群的不断扩大。产业集群内企业逐渐形成以群体目标为引导、信息流为驱动、组织文化为维护, 依次经过交流、竞争、合作、分享、评价5个基本阶段的动态循环累进过程, 极大地提升核心竞争力。

3.4 建立国家协同创新系统

主要构成要素包括企业、研发部门、大学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金融部门、政府及政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这些要素之间的高效互动保证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特别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 企业在创新中极大地依赖于国家创新系统, 全球化使国家创新体系的政策变得更重要。

(1) 企业是创新投入、产出、收益的主体, 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是企业创新的成功标志, 其他创新要素只有与企业协同才能实现其创新功能。

(2) 研发部门是技术创新的应用研究离不开涉及科学和发明的基础研究。

因此政府的公共研究机构和企业本身的研发部门要承担起相应的研究开发职能, 建立分层次的研发体系, 政府要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推进, 企业则要以提供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为创新研发的重点。

(3) 大学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

高水平的教育与严格的培训可以确保劳动者管理者、科技人员、操作者的知识结构及能力的合理比例, 增强创新适应性。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提供的可能性。

(4) 金融部门。

拥有巨额资金资助的领域, 其产业技术跨越技术前沿的能力和速度大大增强。企业要培育和挖掘多种融资渠道, 与各类金融部门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5) 政府。

这里的政府指的是政府支持创新的政策和机构, 政策和法规是政府推动创新的有力工具。政府可以为某些关键产业的研究与发展制定基调, 并根据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调整相关创新政策, 支持企业研发最先进的技术, 同时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必要投资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 促进技术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是运用政策手段, 引导、激励、保护技术创新的活动和行为。技术创新政策是关于促进市场中或私人及公共组织内开发、扩散及使用新产品、新服务为目标的政策。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时期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别。其中, 除了市场需求方面的影响之外, 创新活动的政策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政府出台各种政策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 建立健全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6) 社会中介服务体系。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科技与应用、生产与消费不可缺少的服务纽带, 要充分发挥社会现有各种技术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的作用, 研究建立区域性、专业性技术中心和信息网络, 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大力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 推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服务;配合要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构筑更为完善的创新服务网络化平台等。

4 结论

合理选择创新战略模式、积极培养创新所需的要素, 这是中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根本。本文结合协同学理论, 提出以协同创新的模式来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力, 通过企业之间、企业与研发部门、大学等其他教育培训机构、金融部门、政府的相互合作, 构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网络, 并建立支持和保障中小企业创新的协同创新平台。

摘要:首先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 提出以协同创新的模式来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力, 并研究了协同创新具有的特征, 进一步针对影响创新的原因提出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 本研究系统分析并完善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各种模式, 对中小企业发展及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抗, 郁明华.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6 (1) :31-33.

[2]曾庆云.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创新[J].甘肃科技, 2003 (12) :62-63.

[3]MANSOUR JAVIDAN.Core Competence:What does it mean in prac-tice?[J].Long Range Planning, 1998, 31 (1) :60-71.

[4]智强.论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J].华东经济管理, 2001, 15 (4) :96-95.

[5]程全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7 (3) :50-53.

[6]陈佳贵.战略联盟:现代企业的竞争模式[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0.

[7]程国平, 曹阳.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联盟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 2007 (6) :41-42.

[8]胡恩华, 刘洪.基于协同创新的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关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7, 25 (3) :22-26.

[9]宋泽海.基于协同论的冶金企业技术创新整合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6.

当代建筑协同设计模式初探 篇10

1.概念

“協,众之同和也。”协为配合,同为一致,协同为协调合作之意,指双方或多方通过相互配合达到共同目的的行为方式。1971年德国功勋科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了系统协同学思想,认为协同现象在宇宙一切领域普遍存在。一个系统内,尤其是复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若能产生关联,相互协作可形成稳定结构,实现大大超越各自原功能总和的新功能。由此,将协同定义为“系统的各个部分相互协作,使系统形成子系统层面所不具备的新结构和特征”。如果把完成建筑项目的各方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看成一个包含若干子系统的设计建造系统,通过协同作用,实现这些子系统内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最优化时,就会形成最佳的运作机制,获得高效、高质的建造成果。

上世纪下半叶,协同理论与信息技术结合产生了协同工作概念,应用于设计领域,形成协同设计,即可以使不同地理位置、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通过网络平台共同协作完成同一项目的新设计模式。80年代以来,协同设计已经在现代工业产品制造的质效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率先应用于欧美国家建筑事务所对设计过程的管理中。目前,建筑协同设计尚未有明确统一的定义。本文重点探讨建筑设计建造的复杂关联和相互协作范畴内的协同设计,将其定义为:基于同一设计任务和目标,多个设计建造主体在统一组织管理下协调工作方法和进度,并行并发,集体完成,使协作各方的工作效率和成果超越传统线性工作方式,实现建筑设计优化、建造品质提升的系统设计工作模式。建筑协同设计打破了传统的线性迭代的设计流程,使建筑设计向集成化、专业化、实践一体化方向发展。

2.演化进程

客观的说,建筑协同设计的朴素原理存在已久,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从原生同一、分化统一和数字共生三个演化阶段,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丰富,形成当代建筑协同设计模式。

(1)原生同一

在传统民居和早期的建筑活动中,人们往往通过对建筑材料的直接操作来建造庇所或建筑,从古埃及金字塔天然石材的精准砌筑、古罗马原始混凝土拱券的精良工法到哥特时期骨架尖拱券的精美架构,无不以成熟精湛的建造工艺呈现出设计与建造的同生共进,充分展示出建筑由建造逻辑真实性衍生的手工艺品质。这一过程中,建筑师、建造者乃至使用者多位一体,凭借成熟的建造经验、恰当的材料语言、娴熟的建造工艺和明晰的建造逻辑传达建筑的完美品质,设计以建造工艺缓慢演化的方式呈现,“工艺技术正是塑造建筑之美的根本途径”,二者密不可分。

(2)分化统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完善,社会分工逐步细化,设计也日渐从传统意义的“建造”中分化出来。建造工艺不再是建筑创作的最主要因素。同时随着工业化生产的推行,大部分建筑材料和加工工具不再直接作用于建造。从建造工艺的提升改造到形式特征的凝练创新,设计与建造逐渐发展成为多个工作主体、工作目标、工作方式、工作场所等都相互分离的独立环节,设计与建造分化自治。而这一过程中,优秀的建筑师如同一个全信息媒介,自发运用技术逻辑思维,实现设计与材料、加工工艺、建造装配等环节的协作,通过高质量、标准化建筑构件的工业化生产建造来延续建造逻辑的真实表达和建造质效。注重视觉体验和文化意味上提升建筑品质,往往通过隐匿真正的建造逻辑来获取均质、纯净、统一到极致的感官体验,呈现出建构美学的意味(图1-2)。

(3)数字协同

当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从前期分析、逻辑建构、设计表达到建造过程的整个建筑领域。数字技术支持下的建筑设计多学科协作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特征。借助数字技术,建筑从形式空间创造、结构体系搭建、构件连接组合、立面细部处理到设备管线布置均可实现三维可视化,从根本上弥补了传统二维建筑信息表达易误读的缺陷,促进了面向建造、面向装配的设计,可有效规避传统设计建造线性迭代所导致的矛盾,亦为复杂建筑的设计建造一体化提供了可能。

综上所述,经过三个阶段的演化,传统设计建造的原生同一逐渐转译成为当代建筑协同设计,藉由数字技术实现从估算、选材、备料到材料加工和连接的对设计建造全过程的思考和控制,细化和拓展了现代建筑设计概念。虽然建筑协同设计不囿于数字技术,但建筑信息模型和计算机网络协同平台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协作各方及时、准确的信息传达和反馈,实现对建造品质的设计控制。

3.操作模式

当代建筑协同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设计相比,强调在项目伊始就对材料的生产进场、构件装配、现场施工乃至最终拆除环节的信息以数字图元方式纳入到设计决策中来,对建筑建造进行过程定义,为施工的进度控制、经济成本的估算等带来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共同参与建筑方案的综合决策,强调设计建造活动中的群体性、交互性、分布性和协作性;而和一般工业产品协同设计相比,往往建筑协同设计中协同方更多,各环节耦合性相对更高,导致品质和进度的控制更为复杂。因此,当代建筑协同设计更注重信息的反馈和交流,也更依赖开放的团队协作意识、有效的协同工作管理和互动平台,实现设计建造的一体化团队运作,构建以建筑师为先导,设计目标共同决策、建造逻辑内在约束,技术信息高度共享,动态联盟灵活协作等特点的的操作模式。

(1)设计目标

以建筑师为先导,协作各方共同决策明确同一的设计目标是当代建筑协同设计模式的根本前提。建筑设计建造过程涵盖层面复杂,参与者众多,在面临同一设计问题时,各方答案往往相互冲突,唯有一个合理统筹、清晰明确的设计目标,方能使各方在协作中减少矛盾,有效合作。如瑞士再保险总部大楼设计中,希尔森莫伦有限公司就在建筑师提出初步设计构思后提供详尽深入的风速风压等环境模拟计算,分析设计构思的可行性,提供量化指标,并用详细的图解深入分析,为建筑微环境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图3),同时结构工程师则提供结构方案,共同完成设计目标的确定,最终使得建筑以非常规结构形式实现复杂生态技术和完美的建筑形象。因此,设计初期设计目标的共同决策可充分保证各协作方专业合理性,进而提升设计结果的建造完成度和建造效率。

(2)建造逻辑

在设计过程中遵循基本的建造逻辑约束,是实现建筑协同设计的协作基础。遵循建造逻辑约束,并不等同于拘泥于既有的、成熟的技术程式,而是要求设计师考虑场地、功能、空间、形式等要求的同时,遵循最基本的技术规则,考虑建造的可能性、高效性和经济性,即建筑协同设计中的可建造性约束,控制成本,避免为了凸现设计意图而改变技术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还可以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根据可制造性和加工成本进行优化,增强其可实施性。同时亦可在设计早期通过可建造性评价向设计者反馈建造过程信息,帮助设计者改建和修改设计的不完善结构及构造,保障建造品质。(图4-5)

(3)技术信息

强大的专业技术支持是建筑品质的根本保证,而协作方内部和协作各方之间技术信息共享是当代建筑协同设计的关键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丰富发展,建筑设计建造的相关专业、学科不断深入分化,同时又与其建立广泛联系。当代协同设计的协作各方往往可以通过互联、互换或者互操作三种协同方式来满足产品共享、产品重用和分布式信息共享的需求,并依靠建筑文档数据格式的统一和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的开发研究来实现。不同专业人员使用各自的核心建模软件,建立专业信息模型,并使之与中心文件链接,新创建或修改的信息自动同步添加,形成集成的建筑信息模型,在设计过程中协作各方通过查看其他专业部件的布置及其他信息,根据信息模型所映射的冲突,实时协商调整,整体推进设计深化。此外,协作各方亦可将成熟的创作成果,建立专业综合数据库,通过网络协同平台加以发布,共享到更为广泛的设计项目中去的同时,促进专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图6)

(4)动态联盟

动态联盟是当代建筑协同设计理想的组织方式。在全球化需求和信息及网络技术支持下,当代建筑协同设计不再局限于地缘限制和传统的组织架构,而往往以某一建筑项目为对象,根据具体需要,由不同专业、学科的协作各方建立动态联盟。动态联盟中的各成然保持其各自独立性,充分发挥各自技术特长,共担风险、分担义务、共享成果,通过协作形成共赢,使成员企业之间存在的设计资源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得到新的组合和延伸,并可将已完工项目的成果积累转递至下一项目,达到资源整合、降低设计成本、发掘综合优势,联盟各成员强强联合,所产生的建筑整体质效要远优于各成员以其他方式创造的质效。如奥雅纳公司则以其出色的专业技术表现与不同的建筑师合作完成了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大阪关西国际机场大厦、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等一系列优秀建筑的设计建造。

当代建筑协同设计强调“设计、建造、实施的一体化团队运作”,建筑设计与相关材料、构件的开发、研制、生产、运输、装配等环节并行并发,减少各环节失误和返工,确保设计结果的可精确建造性,缩短设计建造周期。同时,借助各专业、各学科、乃至各领域的知识体系支持,从设计伊始参与建筑设计的综合决策,共同实现设计建造的无缝对接,从运作机制上提升建造品质。

4.结语

设计建造过程的质效,不仅关系到建筑的建造品质,更关系到建筑业的发展前景。与其他产业相比,当代建筑业的品质与效率较为低下,正是由于当下整体设计建造水平不均衡和传统建造过程中工作组织的分裂导致的。依托计算机技术实现“设计建造的一体化团队运作”的当代建筑协同设计正是顺应信息社会发展,应对社会建筑设计建造流程中同一专业内部及不同专业之间复杂关联的、合理有效的建筑设计新模式,对提升当代建筑的整体建造质效深具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德)赫尔曼·哈肯(Haken)著;凌复华译,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刘继红王骏峰著.复杂产品协同装配设计与规划.广州: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3]方睿.数字化视野下的建筑与协同设计[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9

[4](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王骏阳译.建构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协同学习模式 篇11

【关键词】协同发展 物流金融 盈利模式

物流行业包括了运输、信息网络管理、仓储管理、营销策划等多个学科,它是一种将很多领域和环节包含在一起的复合型产业。物流业所涉及领域非常的广泛,并且可以很好地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有着很好的促进生产、带动消费的作用。物流业的兴起同时也带动了金融行业的发展,物流金融也随之产生,至今为止它也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发展对象之一,经济市场的需求正在逐渐的增大。物流和金融的协同发展可以实现共赢的目标,所以建立一个合理的盈利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物流金融的概念

物流金融是指在物流行业的供应链中,将金融工具运用到这个业务活动当中,这样就可以更有效的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整合,对资金在供应链中的运作可以更好的进行组织和调节,从而实现资金价值增值的一系列业务经营活动。简单地说,就是金融公司与物流公司在供应链运作的时候,像所服务的对象提供各种服务,例如贷款、租赁、保险等。

二、现代物流与金融的关系

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而金融行业也同样需要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和壮大。可以说物流是一种基础,资金是一种形式,它们之间是需要互补的,只有做到相互促进发展才能形成一个物流金融生态圈。物流和金融这两个行业的融合,形成了是一种新型的业务领域,它们的协同发展既是现在的一种趋势也是共同盈利的一种选择。

从物流行业的角度来说,物流金融可以有效的推动资金在这个供应链中的使用效率,这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物流企业需要和银行建立合作关系,通过银行对客户抵押贷款的物品进行管理,同时增设一些配套的功能,这样它的附加值就会增加,从而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从金融行业的角度来说,物理金融的出现为这个行业开拓了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这也成为拓展新型服务领域非常重要的渠道之一。物流公司在日常运营的时候会有大量的资金在供应链中运作,与其有合作关系的银行可以对这些资金进行管理,并将这些资金投入到所提供的理财服务中,这些做法都是金融行业不可小觑的经济利润来源。

三、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盈利的策略

(一)建立和谐的物流金融合作关系

物流公司需要和金融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因为物流公司需要他们资金的支持和保障,在建立合作关系时一定要以长期互信为基础,这样才能得到他们最大的资金支持。首先可以对物流业开展统一授信,就是将银行的贷款额度直接授权给物流企业,然后物流公司可依据客户的需要进行质押贷款和最后的结算。但是物流公司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向银行做好担保工作,然后就可以将银行所提供的信贷额度与其他公司灵活的办理业务,在办理业务的过程当中银行是不会参与的。这种模式减少了传统贷款中一些复杂的步骤,从而提高了办理业务的效率,可以让企业更加容易的融到资金。在运行这种模式的时候需要与担保机构和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这样可以有助于降低金融风险。

(二)增强物流金融服务创新,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

物流行业的发展正在趋于全球化,所以要尽快地建立起物流金融服务体系,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目前我国的金融保险市场已经完全的开放,这将非常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物流金融服务理念,同时也能促使我国在这方面的改革创新。现代的物流行业需要建立起自己供应链服务,同样需要金融机构可以快速的融合到其新的经营模式中去,就可以更方便的向物流企业给予资金的服务。

然而,近些年金融行业各方面的不断改革也让物流业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现代化金融结算方式让信息的交换和流通更加的通畅方便,并且去除了一些繁琐的步骤,使资金的运行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国际经济协同发展的趋势下,金融行业中的服务与技术正在不断的与国际接轨,而我们也正在学习国外一些金融机构的先进经验,并不断将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因为这才更有利于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金融协同发展要给予相互的支持,物流业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不仅仅只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还需要各种先进的金融结算方式以及管理模式的辅佐。

(三)加强物流保险,化解物流金融風险

现代物流不仅仅只是传统的货物储存和运输,而是一种集现代运输、信息网络、仓储管理、产品后加工、营销策划、组织等一体的多技术、多领域、多环节、多学科的综合领域。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当中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风险,为了将这些风险降到最低,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例如运用配套的风险管理技术、保险技术化解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还蕴藏着许多的市场,例如与之有着密切联系的保险行业,因为物流公司中大量的货物都需要买保险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这就为它们之间的合作关系打造了良好的基础。物流企业需要借助保险服务轻装上阵,增强物流产品国际化竞争优势,以保障物流业稳健经营、持续发展。

(四)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监控物流运行的全程

金融机构必须对物流的运行过程做充分的了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这个市场的动向、企业的运营状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物流金融风险的措施。一个良好高效的金融市场应该是成本低廉、资金透明度高、管理模式完善、运行平稳的市场。要实现资金的高效运作,首先一点就是要保证资金的安全。因此,银行必须加大对金融资金运作的监管,防范企业风险,监督企业加强内部核算,科学而合理组织资金资源的分配与使用。

四、结束语

现代物流与金融的协同发展是一种非常主流的趋势,不仅仅只是两个行业之间的共同发展,更为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物流金融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距离,所以我们要学习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本文对基于协同发展的物流金融的盈利模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但这只是初步的探索,我们还要继续的深入,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鞠颂东.物流网络: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唐少麟乔婷婷.发展物流金融强化供应链整合[J].中国国际物流期刊网,2006.02.

[3]国家流通现代化的特点和趋势.国家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年鉴.

[4]何明珂著.物流系统论[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8.

“三力”协同打造行风建设新模式 篇12

1 建好“三项机制”,提升行业作风建设工作执行力

(1)建好指标管控的责任机制。按照管业务必须管行风的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行风工作导则,建立健全行风纠风工作指标评价管控办法,将20项行风纠风工作指标管控任务全面分解到业务职能部门,督促其将指标管控纳入业务工作计划,作为职责范围重点监管内容,做到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奖惩,实现责任指标管理的及时跟进、定期分析,促使其对存在问题、缺陷采取持续改进、完善提升的管理措施。通过将行风建设工作与业务中心工作捆在一起干、绑在一起考、合在一起奖,进一步固化指标管控手段,提升了工作力度和成效。

(2)建好计划落实的考核机制。每年年初,从市局到基层单位,再到一线农村供电所,层层签订行风建设工作责任状,就年度目标任务、工作要求等进行明确,采取年中跟踪检查、年底考核兑现的方法,确保责任分解、任务落实“两到位”。在季度反腐倡廉工作会议中,固定行风建设工作议程,采取督查情况发布、阶段成效点评、重点工作提醒的方式,促使相关单位(部门)正视问题、克服困难、推进工作。对不能完成预期计划目标、工作任务的责任单位(部门、班组)负责人,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绩效工资考评及干部业绩评价中实行“一票否决”,切实提高全员抓行业作风建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建好查纠问题的闭环管理机制。针对上级督查、自身排查发现的行业作风建设领域相关问题,做到实时跟进、“收口”管理,在责任单位就整改、落实情况作出书面回复的基础上,回头再看、入手再查,对问题整改不力、工作弄虚作假的严厉追责。对于共性和个性问题,严格区分对待,采取相应措施:共性问题及时启动普查程序,全方位进行问题排查、梳理,建立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机制;个性问题“举一反三”,进一步查漏补缺、防控风险,避免小问题造成大影响、小缺陷发展成大事件。

2 搭好“三个平台”,增强行业作风建设工作向心力

(1)搭好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齐抓共管的平台。深化行业作风建设工作协同监督,每年年初,由监察部门综合业务部门工作计划,全面明确本年度行业作风建设重点监督领域、环节,下达督查要求,实现行业作风建设和业务监管相互包容、协同并进,不致工作脱节、管理缺位,“抓好同一项工作,产生两方面的成效”。对于制约和影响管理效益、工作效能的关键领域,及时立项实施效能监察项目,按照“督查同行、通报同发、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整体思路,切实整合监察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力量,弥补相互之间的职能缺陷,以显著成效促使干部员工主动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提高整体能效和服务质量。

(2)搭好供电企业与行风监督员携手共创的平台。建立“三级”(市局、县局、供电所)行风监督员网络,通过在营业场所对外公示相关信息,定期走访、组织行风监督员开展巡视活动、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议等方式,增进彼此了解、征求意见建议,促使其既当好供电企业行业作风的监督员、用电政策的宣传员,又当好客户用电情况反映的“通讯员”。在行风监督员所提意见、建议的整改、落实方面,制定出台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向意见、建议提出人及时作出书面回复,不搞选择性整改,不推卸自身责任,保证其在“监督履职中发声音、意见落实上得回音”。在给行风监督员定额年度工作津贴、发放监督证照的基础上,采取年初安排调研课题、年底评选表彰,对采纳的合理化意见、建议给予奖励的办法,充分调动其参与供电企业行风监督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其履职到位,与供电企业携手共创行业作风建设良好局面。

(3)搭好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畅通交流的平台。围绕“始于客户所需,终于客户满意”的服务工作要求,在与客户的沟通交流上下功夫,通过营业网点、办公场所意见箱、意见簿归集和客户调查问卷上门征集的方式,深层次了解客户需求、接受投诉举报,要求责任单位做到需求落实有回访、投诉核查有反馈,在自身问题上不遮遮掩掩、不打“擦边球”。加强对95598服务热线功能宣传,进一步丰富用电客户信息咨询、投诉举报和故障报修的途径,使用电客户真切感受供电服务的优越性,维护好自身权益。在服务方式变更、收费标准调整期间,超前介入、主动告知,通过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结合供电服务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深化电价政策、法律法规及合理用电、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融洽供用双方关系,增进互信、互谅,提升客户满意度。

3 强化“三方监管”,保障行风建设工作管控力

(1)强化涉及客户切身利益关键环节的监管。围绕容易与客户产生服务纠纷的环节、违章行为多发群发的领域、地方政府关注关心的焦点事项,开展持续性监督检查活动,确保企业制度执行到位、服务行为规范到位。近年来,分别由监察、营销等部门牵头,组织开展了农网改造工程涉农收费情况清查、业扩报装工程“三指定”专项治理等专题活动,对违反企业规章制度、损害群众利益的违规、违纪行为作出严肃处理,做到了既打“老虎”、又拍“苍蝇”,在全局范围内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加大办事公开力度,就与客户用电密切相关的计划检修停电信息、业扩新装流程、现行电价标准等在服务场所全面进行公布,让客户既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又可履行监督权。

(2)强化对外服务网点规范服务情况的监管。以每季度1-2次的优质服务明查暗访活动为主要措施,突出对服务网点新“三个十条”贯彻、“首问负责制”要求落实、各项收费标准执行、软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固化制度,形成了领导带头督查、部门协同检查、重点问题专项稽查、非常时段随机抽查的监管方式,在实现发现问题限期回复、限期办结的前提下,确保了营业场所在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沟通、联系中“纽带”作用的充分发挥。

(3)强化对重要时段、重要客户服务工作的监管。针对旅游城市特点,以保障重大活动、旅游旺季期间稳定、可靠供电为重点,督促业务职能部门强化对旅游景点、客运索道、知名酒店和机场、铁路等重要场所的服务措施,全面实行点对点、VIP绿色通道、用电设备年检预试提醒、安全用电及节约用电技术支持服务等举措,做到客户满意和游客平安。通过制订出台《张家界电业局重要客户服务实施细则》《张家界电业局服务质量与进程监管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明确职责界面、细化服务措施、规范服务质量考核的方式,促使基层单位服务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4 结束语

上一篇: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下一篇:外语学习中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