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尿激酶

2024-07-01

小剂量尿激酶(通用8篇)

小剂量尿激酶 篇1

近年来, 国内外普遍开展了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大量结果表明超早期溶栓治疗对大多数急性脑梗死是有效的, 传统方法要求在起病6 h内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大部分患者就诊时间已超过6 h, 因此我科自2003年6月至2008年3月开展了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以探讨其在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对照组各60例, 其中治疗组男37例, 女23例, 平均年龄 (64.2±11.2) 岁, 对照组男42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 (65.2±12.8) 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 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

1.2 入选标准

两组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①起病6~24 h以内;②经CT或MRI排除颅内出血, 无与神经功能缺损对应的低密度 (信号) 及明显脑沟消失, 中线偏移改变;③无严重意识障碍 (昏迷或昏睡) ;④3个月内无手术史, 半年内无溃疡病及出血史;⑤高血压 (收缩压>27KPa, 舒张压>18KPa) 者均不入选;⑥无严重肝肾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⑦短暂脑缺血发作及脑梗死患者不入选。

1.3 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尿激酶50万u+0.85%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 连用3 d, 后改为尿激酶20万u+0.85%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 连用4 d, 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综合治疗 (包括20%甘露醇、尼莫地平、复方丹参、, 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

1.4 观察项目及疗效评定

治疗半月及1个月后分别观察患者意识, 面瘫, 语言水平, 凝视功能, 上肢关节肌力, 手肌力, 下肢肌力, 步行能力等8个项目, 并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1]。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治疗半月与一个月后的结果, 分别见表1与表2。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X=4.183 , P<0.05

1个月内治疗组无再梗塞现象, 对照组5例 (8.33%)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皮肤黏膜出血, 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本组患者年龄偏高, 神经缺损范围大所致。颅内出血及皮肤粘膜出血现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间治疗半月与一个月的总有效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根据现代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一般方案, 在发病后6 h之内为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 但由于人们对脑梗死的认识尚不足, 在发病6 h内就诊者仍为少数, 错过了最佳溶栓时机。故而对于6 h以外时间窗的研究, 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 此研究发病1个月时治疗组临床治愈28.3%, 对照组16.7%, (P<0.05) , 两组显效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总有效率差异显著。治疗组91.67%, 对照组78.3% (P<0.05) , 此情况可能因为可逆性缺血转变为不可逆性梗塞, 为时空上渐进发展的功态度过程, 在脑梗死早期, 炎性和坏死为斑片状, 梗塞体积常在6 h, 甚至更常时间仍未达到高峰, 治疗时间窗应考虑到缺血程度, 侧支循环等[2], 因此只要在CT检查片中没有与脑梗死体征相对应的低密度改变时, 溶栓时间窗可放宽至发病6 h后及24 h内, 以减轻其近期及远期病程程度, 减少再梗塞发生率。

应用溶栓最大顾虑是出血问题, 该疗法其优点还在于可避免一次大剂量用药导致的出血并发症, 疗效确切, 在基层医院易于推广。

综上所述, 对脑梗死病程超过6 h的急性期病例, 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 做好病例的选择, 控制尿激酶用量与疗程, 做好防治再灌注损伤, 仍然是安全有效的。能阻止发生再梗塞, 改善预后。

摘要:目的研究反复多次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溶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急性起病 (6~24h) 脑梗死患者, 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 加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7d, 并与常规综合治疗的对照组60例脑梗死患者作对比研究。结果尿激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未发生再梗塞病例, 对照组发生再梗塞5例, (8.33%)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 , 治疗组皮肤黏膜出血1例 (1.67%) 对照组无,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在急性期脑梗死溶栓是安全有效的, 并能降低再梗塞发生率。

关键词:尿激酶,脑梗死,溶栓治疗

参考文献

[1]陈清堂.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6:381.

[2]黄兆章.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6h时间窗的质疑.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6, 4:148.

小剂量尿激酶 篇2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 尿激酶 不稳定型心绞痛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UAP住院患者60例,全部符合1979年WHO的冠心病诊断标准。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63岁。有高血压病史18例,糖尿病史6例,其中初发劳力型8例,恶化劳力型14例,心肌梗死后型6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62岁。有高血压病史19例,糖尿病史5例,其中初发劳力型7例,恶化劳力型15例,心肌梗死后型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心绞痛类型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比较上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病例选择标准:①胸痛反复发作;②发作时心电图ST段压低>0.1mV;③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峰值不超过正常上限2倍;④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药等治疗后24小时心绞痛反复发作;⑤排除溶栓疗法禁忌证。

方法:两组患者均住院卧床休息,心绞痛发作时给予吸氧,选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治疗组加用国产尿激酶20万U于生理盐水100ml,于30分钟内静滴,每日1次,连用7日;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脐周41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7日。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用药期间每日观察心绞痛发作频率、诱因、程度、终止方法及发作时的心电图变化,监测血清心肌酶、心率、血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并注意穿刺部位、皮肤、黏膜、呕吐物和粪便有无出血现象。

疗效判定:参照《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标准。①显效:1周内无心绞痛发作,ST段回升>50%或倒置的T波恢复直立或双向;②有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程度和诱因减轻,心电图的ST-T有不同程度的改善;③无效:心绞痛发作无改善或加重,出现心肌梗死或死亡,显效和有效数据列入总有效率统计。

统计学处理:数据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

结 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30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两组显效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表明小剂量尿激酶在改善心肌缺血方面优于低分子肝素钙。

治疗期间对照组有1例发生腹壁注射部位瘀斑,但未影响治疗,两组中未发现严重出血及过敏等不良反应。

远期随访:3个月内对照组有2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组无1例发生。治疗组死于心力衰竭1例,对照组死于心力衰竭、心跳骤停各1例。

讨 论

有研究对UAP患者于症状发作期或症状控制后立即进行冠脉造影,结果显示与缺血相关的狭窄处有充盈缺损现象,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占50%~85%,冠脉血管内镜检查发现缺血相关的病变冠脉内血栓发生率高。这些资料表明,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在UAP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鉴于这种病理机制,目前多主张采用抗凝治疗,以防止和减少病变部位血栓形成和扩展。

从药理作用看,低分子肝素主要是催化抗凝血酶Ⅲ的反应,使凝血酶活性降低,产生抗凝作用,减少血栓形成与扩展。因此,治疗UAP有一定疗效,但不能清除已经形成的血栓及其有机物。尿激酶直接促使无活性的纤溶酶原变为有活性的纤溶酶,使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水解,可促使凝血和纤溶活性之间的平衡,减少新鲜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我们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连续静滴非常安全,未见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因此,采用分次使用小剂量尿激酶的给药方法具有给药作用时间长、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等优点,适用于不具备进行紧急冠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纪林,徐义枢,陈在嘉.不稳定型心绞痛溶栓治疗现状的评述.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6):409.

2 胡大一.不稳定心绞痛溶栓治疗的评价.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6,24(5):165-166.

3 高润林.进一步提高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认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4,92(4):243-244.

“治未病”试点在中医院开展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披露,我国即将在部分中医医院开展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

小剂量尿激酶 篇3

关键词:尿激酶,急性脑梗死,100例,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入选标准:

头颅CT除外颅内出血, 无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对应的低密度改变, 无明显意识障碍;无活动性出血和无已知出血倾向;无脑出血史, 近半年内无大手术史及消化道出血,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近期末用抗凝剂, 血压控制在180/90mmHg以内, 年龄35-75岁之间;肢体瘫痪0-Ⅲ级;均为颈内动脉系统梗死;知情同意。

1.2 给药方法及分组

治疗组尿激酶20万u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 (<30分钟) 1次/天, 连用5天并脉洛宁20ml/天, 静脉滴注, 对照组, 低分子肝素钙5000u一次, 并脉洛宁20ml/天, 静脉滴注, 疗程将为2周。

1.3 疗效评价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 通过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判定疗效, 治疗组与对照间进行统计学处理 (t栓验) 致残率比较用X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终点结束评价结果, 两组致残率显著差异 (p<0.05) , 两给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具显著差异 (p<0.05) 表 (2)

3 讨论

超早期溶栓治疗是当前急性脑梗死究的一个焦点, 尿激酶是最早期应用于溶栓的药物, 方法多为100-150万u, 冲击治疗 (1) 且基本成形, 而6小时后的小剂量治疗, 剂量不等 (2) - (4) 颈内动脉系统为大脑较主要的供血管, 其闭塞越远端, 血管再通率越高, 血栓越大, 再通率越低。常规治疗无明显溶解栓的作用, 因而再通率明显下降, D-二聚体系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可作为纤溶增强的指标, 杜秦川等 (5) 比较了尿激酶治疗后3小时及24小时血浆D-二聚体, 发现尿激酶治疗3小时及24小时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治疗前相比较, 有极显著性差异, 因此, 综合资料考虑小剂量尿激酶可使纤维蛋白原及多种凝血因子消耗, 降低血粘度, 起到防止血栓扩大和 (或) 缩小血栓, 改善侧支循环, 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非超早期脑梗死的作用可靠,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等, 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 神经病学 (第四版) , 2001136~137

[2]徐道华等, 小剂量尿激酶临床治疗脑梗死64例临床分析,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3

[3]刘水平等,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的观察华夏医学2002.3

[4]薛君年综述,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1997.5 (4) .227

小剂量尿激酶 篇4

1 脑血栓急性期的症状表现与治疗原则

临床上通常将脑血栓患者出现相关病状后两周时间内称为脑血栓急性期。脑血栓急性期患者的CT影像表现为病变区水份增加、体积变大,密度减低,边界模糊;病变区脑组织肿胀;脑沟、脑油消失,出现占位效应或肿块效应,严重时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脑血栓以肢体偏瘫为主要症状,患者发病前有肢体麻木,言语不清或失语、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多数患者意识消除或轻度障碍,伴有脑部局限性神经症状,导致面神经及舌下神经麻痹,眼球震颤,小脑性共济失调等诸多病状,常发于中老年动脉硬化患者,1~3d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

脑血栓属于氧化应激类疾病,脑血栓急性期治疗首先应以及早溶栓、稳定病情、改善脑缺血区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防治各种并发症为主。治疗时应防治呼吸道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整血压,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降低血液黏度、溶栓抗凝治疗,尽量恢复因缺血受损的神经细胞,减轻继发性损害。脑血栓形成早期采用静脉滴注用药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致残率和程度。

2 尿激酶的功能特性

尿激酶是从人体新鲜尿液中提取出的一种能够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混合物,它是由人体肾小管上皮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分解酶,是具有高效血栓溶解性能的药剂,能够直接将血液中的无活性纤溶酶原有效激活,促使血栓中的纤维蛋白迅速水解。相对而言,作为一种提纯的内源性纤溶酶,尿激酶属于低毒性血栓溶解药物,临床上常用于脑血栓、脑栓塞、周围动脉或静脉血栓相关症状或其它血栓和栓塞性疾病、眼部炎症、外伤性组织水肿、血肿等病症治疗。此外,尿激酶尚有抑制肺癌转移作用,对妊娠中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也有一定疗效。

3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脑血栓急性期病症的临床体会

脑血栓急性期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当前医疗技术条件下,常用颈内动脉或静脉内注射链激酶、尿激酶等纤维蛋白溶栓酶质来消除血栓。

3.1 临床资料

选择近3年来入院治疗的32例脑血栓急性期患者,其中轻、重患者各有20例和12例,年龄50~71岁,多数患者存在高血压和冠心病史,有糖尿病史者6例,患者入院时距发病时间均在5d内,且出现不同程度的抽搐麻木、言语不清、视力模糊及肢体感觉障碍等症状,个别患者存在明显意识障碍,经脑部CT成像显示排除脑出血或颅内肿瘤病症,

3.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病症在发病12h内采用尿激酶注射液10×105U加生理盐水100ml实施静脉快速输注进行溶栓治疗,滴注尿激酶治疗前后均静脉快速输注浓度为20%的甘露醇溶液250ml,治疗12h症状无改善者可追加尿激酶注射液25~75×104U, 10d为1疗程,辅以抗炎、扩容对症治疗,治疗期间每日1次口服肠溶阿司匹林50mg。对于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的患者,让患者仰位并抬高头部,选择甲状软骨下缘水平颈动脉搏动明显处部位为穿刺点,消毒后采用尿激酶2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10 ml进针经颈动脉缓慢注射,同时观察病情变化,后视患者病情适当减少药剂用量,溶栓后用口服华法令药物抗凝。

3.3 临床效果

个别患者首次使用尿激酶溶栓后出现下肢胀痛不适和过敏反应,多数患者在滴注过程中出现患肢麻痒、肌肉颤动、出汗和体温升高,偶有患肢抽搐。除1例重症患者于治疗中并发脑内疝死亡外,其余患者经不同疗程的溶栓治疗和功能训练后康复效果明显,出院时有28例患者的语言功能已基本恢复,肢体功能活动良好,其中11例轻度患者基本治愈,3例长期卧床病重患者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和控制。

4 讨论

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滴注治疗急性期脑血栓效果明显。尿激酶能有效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红细胞压积和血黏度,改善供血环境;小剂量尿激酶有可能控制血栓不再增大甚至逐渐缩小,促使神经细胞功能恢复,减轻症状。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史及临床病状变化情况适时优化治疗方案,严格注意观察患者在尿激酶滴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时预防和治疗脑血栓并发症,防止意外出现。尿激酶溶栓疗效与血栓形成时间、大小和溶栓剂量等因素有关;临床发现,对于患者血栓的溶栓处理越早效果越好,最好3~6h内使用,在急性期后2~3d内使用尿激酶溶栓仍然有效。动脉穿刺给药完毕后,应在穿刺部位适当加压包扎,以免出血。采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滴注或颈动脉注射治疗脑血栓急性期患者,方法简捷快速高效。总之,脑血栓病症严重时会造成患者脑动脉堵塞,致使部分脑组织缺血受损出现功能弱化或丧失。基于近年来对脑血栓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诊治,采用小剂量尿激酶经静脉滴注或颈动脉注射方法治疗脑血栓急性期相关病状效果显著。

摘要:作为常见性脑血管疾病, 脑血栓具有起病急, 病情重, 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的临床病症,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当前医学技术条件下, 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脑血栓急性期病症效果相对明显, 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脑血栓,急性期小剂量尿激酶

参考文献

小剂量尿激酶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5位肺栓塞患者, 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 (19例) 与观察组 (26例) 。诊断标准:采取CT增强扫描, 显示为间接或者是直接征象;放射性核素肺通气;血象分析以后呈现为低CO2血症, p H值偏高;心电图与电轴右偏、TⅢ、QⅢ以及SI相符合, 右束支发生传导阻滞;发生右室扩大以及肺动脉高压情况;呼吸困难[2]。在对照组患者中, 有8例女性患者, 11例男性患者, 患者的年龄在32~72岁, 平均为56.23岁;有6例患者伴有心脑血管疾病, 有4例患者为糖尿病, 有3例患者为肥胖, 有5例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 有1例患者为肿瘤, 有2例患者为骨科手术, 有6例患者为妇科手术。在观察组患者中, 有11例女性患者, 15例男性患者, 患者的年龄在31~70岁, 平均为55.26岁;有8例患者伴有心脑血管疾病, 有6例患者为糖尿病, 有4例患者为肥胖, 有7例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 有3例患者为肿瘤, 有2例患者为骨科手术, 有4例患者为妇科手术。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 P>0.05,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6000 IU的低分子肝素钙进行皮下注射, 每隔12 h注射一次, 持续5~7 d的治疗。在明确诊断以后使用华法令, 初期使用剂量为3 mg/d, 然后对剂量进行调整, 使INR保持在2.0~3.0, 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服用华法令, 通常情况下需要持续3~6个月。在INR达到标准以后停止使用低分子肝素。观察组:使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 在100 m L的生理盐水中溶入50万U的尿激酶, 在2 h之内完成静脉注射, 每天注射1次, 持续3 d的治疗。然后使用6000 IU的低分子肝素钙进行皮下注射, 每隔12 h注射一次, 持续5~7 d的治疗。在治疗的第4天开始使用华法令, 初期使用剂量为3 mg/d, 然后对剂量进行调整, 使INR保持在2.0~3.0。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服用华法令, 通常情况下需要持续3~6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 在采取溶栓第二天开始判定疗效[3]。在5 d治疗内, 患者病情没有任何改变, 判定为无效;在5 d治疗内, 下降1级, 判定为有效;在72 h以内, 下降2级或者是2级以上, 判定为显效。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 采取t检验, P<0.05,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观察组中, 有1例患者发生牙龈出血, 有1例患者出现瘀斑, 发生并发症概率为7.69%;在对照组中, 有2例患者发生瘀斑, 发生并发症概率为10.53%, 两组没有明显差异, P>0.05,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 有16例患者治疗显效, 有6例患者治疗有效, 有4例患者治疗无效, 有效治疗概率为84.62%;对照组患者中, 有3例患者治疗显效, 有4例患者治疗有效, 有12例患者治疗无效, 有效治疗概率36.84%, 在有效治疗概率方面,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见表1。

3 讨论

肺栓塞是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在国外, 没有采取治疗措施的肺栓塞患者病死概率能达到30%[4]。即便不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 也会导致残疾, 失去劳动力。所以, 对肺栓塞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能使病死概率得以降低,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于肺栓塞患者采取小剂量尿激酶辅助治疗, 能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对肺动脉高压形成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有助于预后的改善。在采取溶栓以前要对出血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价, 对血以及血凝做常规化验, 根据心功能分级对患者症状做进一步评定, 然后采取溶栓。溶栓以后, 要及时使用华法令与低分子肝素钙, 由于引发肺栓塞患者形成血栓的因素比较多, 为了避免血栓的再次形成, 需要长时间采用华法令进行抗凝, 将INR保持在2.0~3.0。初期每周进行2~3次的监测, 在INR平稳以后, 每隔4周做1次监测。总而言之, 对于肺栓塞患者采取小剂量尿激酶辅助治疗, 能使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缩短患者住院所需时间, 安全有效。但是本组病例数较少, 对于小剂量尿激酶辅助治疗的有效性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褚衍忠.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肺栓塞26例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23 (1) :100-102.

[2]石松菁, 林兴盛.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具有溶栓相对禁忌证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 2010, 34 (8) :180-182.

[3]张明亮, 张萍萍, 汪凡, 等.瑞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比较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0, 45 (1) :167-169.

小剂量尿激酶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主要为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 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观察组 (n=38) 和对照组 (n=38) , 观察组:共38例, 男18例, 女20例, 年龄为45~72岁, 平均年龄 (57.6±2.6) 岁;患者的发病时间在6 h以内有21例, 发病时间在6~12 h之间有12例, 发病时间在12 h以上者有5例;疾病史:有25例患者伴有高血压史, 有14例患者伴有糖尿病史, 有18例患者伴有冠心病史。对照组:共38例, 男19例, 女19例, 年龄为43~71岁, 平均年龄 (56.9±2.8) 岁;发病时间在6 h以内有23例, 发病时间在6~12 h之间有11例, 发病时间在12 h以上者有4例;疾病史:有27例患者伴有高血压史, 有13例患者伴有糖尿病史, 有19例患者伴有冠心病史。经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及疾病史等方面基本一致,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无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②发病时间到使用尿激酶治疗的时间在48 h以内者;③血压在185/110 mm Hg以下者;④头颅CT检查排除出血性疾病者.

1.2.2 排除标准

①梗死范围较大者;②近期出现消化道出血或具有出血倾向者;③血小板数量在80 万/mm3以下者;④年龄在80岁以上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38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 给予40 mg的尼莫地平, 口服, 3次/d;100 mg的丁咯地尔加入到200 ml的葡萄糖中进行静脉滴注, 当患者的脑卒中面积较大时, 可以给予甘露醇 (20%) , 同时给予100 mg的阿司匹林, 1次/d。

1.3.2 观察组:

观察组38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 将30~50万U的尿激酶加入到100 ml的生理盐水中, 进行静脉输注, 在半小时内输完, 连续治疗3 d。

1.4 疗效评价标准

主要根据神经功能评分, 痊愈: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90%以上者, 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患者的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45%~89%, 病残程度为1~3级;有效: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20%~45%;无效: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20%以下者。

1.5 统计学方法

若为计量资料, 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的形式表示, 统计学分析采用两组间的t检验进行, 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对于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者秩和检验, 本次研究中, 对于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时, 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对于两组患者的Fugl和Barthel评分进行比较时, 采用两组间的t检验进行比较, 当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软件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7%,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3%,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1。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ugl和Barthel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Barthel和Fug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2。

3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的急症, 主要是由于多种诱因引起脑动脉狭窄或破裂, 导致急性脑循环障碍, 其病情严重, 是全球第三大死因[2], 其中主要病理类型为进展性脑卒中, 其发病机制主要有:血栓向前或向后移动, 引起血管闭塞;脑部缺血引起侧支循环障碍, 血液供应不足, 加重脑部缺血;脑部缺血后引起兴奋氨基酸及氧自由基增加, 对神经元的损伤加重, 引起微循环障碍[3], 其中溶栓治疗是关键, 本文主要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对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

尿激酶是血液中的尿激酶原部分降解形成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其能够激活纤溶酶原, 后者可以分解纤维蛋白, 对血栓具有溶解作用[4], 是治疗脑卒中病程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对于96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 其结果显示: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的患者其有效率为94.7%, 常规治疗的患者其有效率为76.3%,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Barthel和Fugl指数均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对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 其临床效果较好, 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 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对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 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38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Barthel和Fugl指数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7% (36/38) ,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3% (29/38) ,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Barthel和Fug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 其临床效果较好, 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 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进展性脑卒中,小剂量尿激酶,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

[2]闫学英.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25例.吉林医学, 2007, 9 (3) :354-355.

[3]张海欣, 顾俊琴, 王博堂, 等.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80例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3, 23 (1) :40.

小剂量尿激酶 篇7

1 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排除标准

(1) 年龄<75岁。 (2) 发病时间>6h且≤72h。 (3) 无昏迷者。 (4) 治疗前血压低于180/110mmHg。 (5) CT或MRI检查确诊急性脑梗死。 (6) 排除TIA。 (7) 无出血性疾病及出血素质。 (8) 除外心源性脑梗死患者。 (9) 凝血四项即TT、PT、APTT、FIB均在正常范围。

1.2 对象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 男25例、女5例、年龄 (58.5±11.5) 岁, 病程6~12 (平均11.0) h, 其中颈内动脉系统梗死28例, 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2例。对照组30例, 男26例、女4例, 年龄 (57.3±13.1) 岁, 病程7~11 h (平均10.5) h。其中颈内动脉系统梗死27例, 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3例。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3 用药方法

治疗组尿激酶30~40万U/d加入生理盐水150mL, 1 h内静脉滴完, 14d为一疗程。对照组降纤酶1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 连用3d后改为每日5U, 连用7~10d。两组其他治疗措施相同。用药期间第3d、7d、10d查验凝血四项指标。

1.4 疗效评价

治疗14d后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评分标准。 (1) 基本痊愈指标:残疾程度为0级,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 (2) 显著进步指标: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 6%~9 0%, 病残程度为1~3级。 (3) 进步指标: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 8%~4 5%。 (4) 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 7%左右。 (5) 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有效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显效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结果经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周时再次评定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状态, 见表1。

生活能力提高2级以上, 治疗组24例, 对照组17例。两组病例均无脑出血及出血性脑梗死发生。

表1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状态

2.2 疗效评定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见表2。治愈率χ2=5.71, P<0.05;显效率χ2=5.55, P<0.05;有效率χ2=4.32, 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凝血四项指标无明显变化。有3例静脉注射处皮下瘀斑, 1例牙龈少量出血, 不影响继续用药。对照组2例静脉注射处出血, 挤压30min后出血停止, 急查FIB<1.3g/L, 次日停用降纤酶。

3 讨论

近年来国际上多个多中心研究结果证实, 急性脑梗死症状发生后6 h内为最佳溶栓治疗时机。尽早使血流再通可有效地挽救缺血半暗带, 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 最大限度地保存神经功能。国家“九五”攻关计划主要侧重于发病6 h内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 大剂量尿激酶溶栓后发生非症状性脑出血和症状性脑出血比例为8.55%, 总病死率为12.22%, 主要死因为大面积脑梗死与脑实质出血[1]。目前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用法用量未统一, 相当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因超过溶栓治疗“时间窗”及受年龄等原因限制, 不能及时治疗, 因此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是有益的补救措施。尿激酶可释放出双链纤溶酶, 对纤维蛋白有高度亲和力, 进入血栓并由外向内逐渐降解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凝块, 起内纤溶作用;部分药物又能激活循环中的纤溶酶原, 起到表面纤溶作用, 从而促使血栓溶解, 梗阻血管再通, 挽救缺血脑组织, 恢复受损的神经细胞功能。小剂量尿激酶还可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因此, 小剂量尿激酶持续疗法可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2]。降纤酶可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 具有增加纤溶活性和抑制血栓形成作用, 更适于合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无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风险小可全疗程应用且安全有效, 与降纤酶相比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明显的特点, 更适于基层医院应用。由于本研究例数较少, 为增加代表性, 提高安全性、有效性, 今后应注意总结。

参考文献

[1]吕小亮, 王旭辉, 舒晓春, 等.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舒血宁对治疗时间窗外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 26 (8) :1186.

小剂量尿激酶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2013年收住院的明确诊断慢性肺栓塞患者30例, 男20例, 女10例, 年龄30~74岁, 平均年龄 (58.0±5.8) 岁。

1.2 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症状:胸闷、心悸、呼吸困难、晕厥、少量咯血、活动后气喘、活动耐量下降;体征: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发绀、P2>A2、P2亢进或分裂、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2) 辅助检查:a.D-二聚体阳性;b.肺CTA明确多发肺小动脉栓塞;c.彩超示右室、右房大, 压力升高, 肺动脉压轻中度升高;d.伴有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有下肢肿胀、色素沉着、浅静脉怒张。

1.3 方法

所有患者住院后完善血凝、心肌酶、电解质、肝肾功能、D-二聚体、心脏彩超、肺CTA、肺功能、心电图及一般体检, 诊断明确, 给予: (1) 低分子肝素钙针100 U/kg, b.i.d., i.h.;同时口服华法林片2.5 mg, q.n.联合抗凝[一般重叠5~7 d, 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达标后停低分子肝素, 应用华法林抗凝]; (2) 建立静脉通道 (一般采用上肢静脉, 若下肢深静脉血栓负荷重, 采取足背静脉穿刺) , 给予尿激酶 (哈高科白天鹅药业集团生产, 10万U/支, 批号130601) 50万U加入5%GS 15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 持续约10~15 h左右, 1次/d, 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凝及D-二聚体等变化, 使INR维持在2~3, 纤维蛋白原 (FIB) 不低于2 g/L, 根据化验结果调整用药量及速度; (3) 对症支持治疗; (4) 疗程10~15 d。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改善

30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 呼吸困难、胸闷明显缓解, 发绀消失, 活动耐量较前明显提高。下肢肿胀减轻或消失, 皮温正常, 皮肤颜色变浅, 浅静脉怒张明显缓解。

2.2 体征改善

30例患者治疗后心率明显下降, 维持在75~90次/min, 呈窦性心律, 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明显减低, P2>A2。

2.3 辅助检查

复查D-二聚体转阴, 肺CTA示原来栓塞部位大部分再通, 肺动脉压下降, 3例恢复正常。

3 讨论

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 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综合征、肿瘤栓塞、空气栓塞。肺血栓栓塞症多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 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引起肺栓塞的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 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 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已经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肺栓塞常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二者在发病机制上相互关联, 是同一疾病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不同临床表现, 共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上根据肺栓塞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三型: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2]。慢性肺栓塞大多没有急性表现, 但长期反复的多发性肺栓塞可导致右室、右房增大, 肺动脉高压。

以往认为肺栓塞发病率低, 但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 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提高, 肺栓塞的检出率提高, 尤其是心内科患者, 因心悸、呼吸困难就诊, 以“心力衰竭”收住院, 尤其合并有胸痛伴活动后气短或咯血, 休息后缓解;或具有长途飞行史、下肢静脉炎病史、骨折卧床、服用避孕药等患者, 要高度怀疑肺栓塞。经过心脏彩超、血D-二聚体、肺CTA等检查后诊断为肺栓塞, 尤其是慢性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 往往致心功能下降, 肺动脉压升高。一旦确诊肺栓塞, 首先要充分抗凝, 尤其是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的抗凝治疗已被证实能有效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3,4], 同时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 使血栓缓慢溶解, 不易引起出血及大块血栓脱落, 不易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或猝死。如果是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要立即给予大剂量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 从而降低急性肺栓塞的死亡率。

综上所述, 采用小剂量尿激酶 (50万U) 缓慢溶栓治疗慢性肺栓塞, 安全有效, 治疗费用低廉, 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蕾, 张荣华.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25例疗效评价.重庆医学, 2010, 39 (7) :863-864.

[2]胡大一.心血管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600.

[3]夏仙, 王林.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浙江创伤外科, 2011, 16 (3) :316-317.

上一篇:安全检测软件工程下一篇: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